中国古典龙纹样解读,也现代应用解读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2收藏

中国古典龙纹样解读,也现代应用解读,第1张

根据龙纹的结体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几种。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表现为一爪的这样纹饰,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

一、求子愿望

  纹饰“麒麟送子”题材很普遍地在浙江地区明清时期木雕床中出现,一般为一童子骑一麒麟上,麒麟作乘云状,表示送子而来。类似的题材出现还有“观音送子”,“状元及第”。金华、丽水、瞿州地区的架子床正面扶手处立板大多为“麒麟送子”题材,杭州、绍兴、嘉兴和湖州地区也多有出现,宁波、温州、台州也有出现,但不是很多。在浙江各地区还出现类似的求子题材纹饰,如“五子夺魁”(也叫“庆加冠”)、“连生贵子”、“多子多福”等等。当时民众对“子”的祈求非常普遍而且非常强烈,不仅要快生贵子,而且要体现“多”字。

木雕床的纹饰中很多种植物题材也具有求子的寓意,植物的结果或结子与人类之生子同为生物之繁衍,都代表了生生不息的精神。植物的结果或结子看起来更具有直观性,植物生长很快,且果实很多,正是这种超强的繁殖现象引起了当时人们的精神共振,并产生了崇拜心理。例如生活中常见的桃子,在《诗经·桃夭》中就被作为爱情、生殖、繁衍的隐喻载体,因此有“宜其家人”的“讨子”之意;板栗,俗称“栗子”,又与“利子”、“立子”谐音;柿子与“是子”谐音;石榴是多籽水果,与“多子”谐音;桂圆,俗称桂子,与“贵子”谐音。这些都是常出现在浙江各地区的床纹饰题材,是当时浙江地区民众期望早生贵子、多生儿子、子孙绵延风俗心理的生动体现。其他类似的题材如瓜、藤蔓、葡萄等,不一一而举。

  求子心理与中国传统祖先崇拜心理有关系。“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性》)祖先崇拜心理在儒家经典中被肯定。荀子认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⑴其祖先敬仰思想延续了远古的生殖崇拜思想。人们渴望血缘长流不断,子子孙孙无穷尽,并在延续根脉中希望获得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庇护,得到“送子”的恩赐。可见崇尚多子多孙是传统的生育观念传承的结果。浙江地区明清时期木雕床纹饰题材所体现的求子心理是原始祖先崇拜心理的演变的结果,也是传统儒文化心理的继承之呈现。

二、生殖愿望

  明清时期,金华、杭州、嘉兴、湖州等地床纹饰花鸟题材普遍出现,多为鱼荷题材、雀梅题材、凤凰穿牡丹题材、鸳鸯戏水题材等等。花鸟题材床纹饰在衢州、丽水地区也有出现,但大都用单独鸟纹饰或花纹饰来表现;台州、温州地区则相对较少出现。此类花鸟题材通常有象征夫妻关系融洽、和睦、恩爱,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鸟,多形容男性生殖器;花,多形容富贵或女性特征,在民间文艺中还有被比喻作女性生殖器。鸟与花于同一题材中,往往表示男女之合。鱼和莲花题材也含有男女好合之意,民俗或民间文艺中常用“鱼水之欢”来形容男女之事。花鸟题材也体现欣欣向荣之景象,暗指新的事物将要开始。

 “天地絪縕,万物化醇;男女姌精,万物化生。”《易经》用自然阴阳关系赋予了天地的阴阳关系,使天地的关系感性化。古人常用天地的规律来认同人的自然性,肯定生生思想的重要作用。民间通常用同床共枕来形容夫妻的关系,生生题材于床纹饰中表现再适合不过了。

  在中国男女之事被认为是生命出现的原因、事物生生不息的必然条件。在西方,认为男女之事乃是生物的本能,但是强调的是“姌精”的本能,而非生生之本能。(因此中国一些学者用纯粹的西方现代思维方式来看中国的民俗中的“生”,并且用“性”来解释,笔者认为不妥。)中国传统民俗艺术中的“性”题材通常是“隐性”的,并且为“生”所服务。生生思想在众多儒家典籍里都有体现,“儒家学者着力歌颂配偶关系是从哲学上肯定生生的前提,是为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不致毁灭所发出的呼吁。是为儒学思想之掌握社会不致无效所做出的努力。”因此生生不息的渴望、生命永恒的渴望才是民俗心理之真实反映。可以说浙江地区明清时期木雕床纹饰生殖题材不作“性”题材在民俗艺术中表现,也可以说其题材的反映具有非“性”心理。浙江地区明清时期的木雕床花鸟纹饰题材大都以物喻人,以事喻理,体现强烈的生生愿望。

三、祈福心理

  在浙江地区明清时期木雕床纹饰题材中祈求生活美好幸福的题材比较广泛,最为常见的的就是福、禄、寿、喜、财五大题材,这五大愿望中又以福、禄、寿最为常见。五大题材在各地区都大量存在,经常以不同的面貌出现,虽反应同一愿望,但是手法有象征和隐寓。象征题材如用福、禄、寿、喜、财五位仙人的传统造型来表现,象征神仙赐福,此类题材在杭州、湖州、嘉兴地区出现比较多。还有例如用如意、寿桃、铜钱元宝、官帽或直接用文字的图案来表示,此类用约定熟成的物品来象征,工艺比较简洁成熟,在金华、衢州、丽水、温州和台州出现最多,其它各地区也都有出现。隐喻题材多用谐音的事物来表示,如蝙蝠来寓“福”,用鹿来寓“禄”,佛手与“福寿”。与此类似的吉祥祈福题材很多,在各地都有出现,如瑞兽、祥鸟、八仙、八宝、年年有余、加官进爵等等。

  祈福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企望,希望吉祥富贵、升官发财、生命长寿等等。祈福的精神愿望是人类共同心理现象,浙江地区明清时期木雕床纹饰中的祈福思想大量出现,并且以丰富、鲜活的题材形式来表现,体现了纯正纯美的思想心理。虽然在床纹饰中也有辟邪题材的出现,但是“辟邪”非邪,而是避开邪!体现的是对祸害的避免之心理,祈求的是平安、健康和富贵等愿望。

四、龙之情意

  浙江地区木雕床龙纹饰题材为当时人们所喜爱,从现存的明清民间木雕床来看,于明晚期、清早期浙江地区木雕床正面和围子经常雕饰龙纹饰,而清中期、后期及民国时期则多在非正面围子上雕饰龙纹饰,其纹饰有草龙纹、云龙纹、螭龙纹等。龙纹饰在浙江杭州、金华、嘉兴、湖州、衢州木雕床中出现比较多,在丽水、宁波、温州出现的较少。龙纹饰向来就为民众所喜爱必有其特殊原因。

  龙纹饰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器皿中就有所发现,“龙”字在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有三十多种象形文字写法。可见龙纹饰在中华远古文明中就存在并确立了其概念。龙纹饰在中华文明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史,他的形象不管是民间还是宫廷都其重要的地位。从汉代开始,龙开始成为皇权的象征,它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并且作为一种权利崇拜的象征。演化至明清,皇室禁令民间不得使用龙纹饰,但是终究还是没法遏制民间使用龙纹饰的习俗,后来演变为五爪龙为皇室专用,乃为真龙,其余皆为假龙。可见龙纹饰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特殊,因此人们对龙有着神秘却又非常熟悉的感情。浙江地区大量存在的明清时期民间木雕床的龙纹饰正是这种几千年文明演化、积淀的历史证物。

  陈绶祥先生认为龙的产生与中华民族古代农业社会生产有关,它作为中华民族生息发生最本质联系的农业生产主神,“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龙始终是游离于畜和神之间的一中特殊性灵。”龙纹饰作为民间木雕床的装饰图案,像草,像鱼、像虫等,为百姓平时身边所常见,原因之一就是出于这种传统历史情结吧!浙江地区明清时期木雕床龙纹饰题材的广泛存在与龙的众多衍生意义也有很大的联系,浙江民间流传着“望子成龙”、“乘龙快婿”、“鲤鱼跳龙门”、“鱼化龙”等等与龙有关的故事传说,老百姓都希望自身哪一天借助超自然的力量(龙)来改变自身的现实状况,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对龙的崇拜心理是一种复杂的,众多心理的集合,既有原始心理的继承,又有新的概念的演变,但是对龙的喜好之情始终存在于民众之心。

五、崇古之心、林泉之志

  浙江地区特别在杭州和金华地区的木雕床纹饰中博古纹、琴棋书画纹等题材的大量运用,并且从明代到民国早期一直延续不断,说明了崇尚传统之风在民间的普遍存在。中国文化中崇古之心贯穿历史。北宋时期文人雅士好收藏古代器物,徽宗皇帝命人把宣和殿收藏的古代器物编绘成《宣和博古图》图册,于是“博古”纹饰之题材北宋时盛行;于明末清初,博古之风大兴,为常见装饰之题材;至道光、咸丰年考古、金石之学大盛,博古纹饰更为流行,普及至民间各处。文人士大夫阶级的审美风尚影响民间各个领域,因为中国传统的崇古之心是历史的也是全民的。

浙江地区城市里的木雕床纹饰多有山水之题材,主要发现于杭州和金华地区,湖州、嘉兴、温州和宁波出现不多,丽水、衢州和台州出现比较少。山水题材的运用原因一是古人之心理的继承,古往今来,山水纹饰都为世人所喜爱;原因二是山水题材已经成为民间雕刻的题材之一,并于庙堂内外传播。浙江地区的山水亭阁题材也做到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境界,不仅满足了一部分身在庙堂,而慕恋山水的人,也得到了一般非士人的喜爱。可见林泉之向往心理存在于大众之心中。

  木雕床纹饰之山水亭阁题材的出现,反应了文人画对民间艺术的影响,这种题材出现于床纹饰中,起先多为文人士大夫之家的要求。南朝山水画家宗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跌石门之流,于是画像布色,构兹云岭。”(《画山水序》)古人因为不能亲临山林,所以画云岭以慰 “眷恋、契阔”之情。北宋《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指出人们之所以向往林泉的旨意:“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中国历史很多文人雅士身在朝廷或闹市,而心怀林泉之志。林泉之志为古人所向往,并一直于民间传承着。

六、戏唱人生、 纹以载道

  明清时期浙江地区木雕床纹饰中戏剧题材大量出现,特别是在清末民国初期尤为百姓所喜爱。现存戏剧题材的木雕床纹饰在各个地区都有出现,特别于杭州、绍兴、金华、宁波、嘉兴、湖州地区,虽风格不一,但题材基本相同。戏剧题材取材非常广泛,表现爱情故事的如《白蛇传》、《梁祝》、《牛郎织女》等故事中的情节;表现忠义的如《杨家将》、《二进宫》、《三国》等故事中的情节;表现智慧的如《空城计》、《八仙过海》等等。种类很多,但大凡是喜闻乐见的题材。戏唱的不仅仅是戏,对于老百姓来说唱的就是人生,唱自己之人生、唱自己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唱对人生不平的呐喊。

  戏不仅是上层社会所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更是民间重要的节庆活动。明清以来浙江许多地方逢年过节时,或有庆典时都要请戏班来演戏,至今于农村还有此习俗。戏也是老百姓了解历史,启发人生道理的一种途径之一,又可以助教化,“恶以诫世,善以示后”,起到伦理道德的寓教传承作用。看戏是百姓交友聚会之娱乐,同时也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之方式。床纹饰中的戏剧题材很好反映了百姓的生活习俗,也寄托着他们的美好向往。

  在明清时期浙江地区文化发展虽然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但是在广泛的民间,观看图纹仍然作为大众获得知识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每一个朝代,统治阶级都有其文化道德的主张和宣教,每一个时代,大众也都会自主地形成文化道德的主流倾向。浙江地区明清时期木雕床纹饰之题材中有明显的儒家文化的弘扬和说教倾向,题材多表现礼、仁、忠、孝、信、义等等。木雕纹饰于审美之外,更多地作为鉴戒之功能,“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画赞序》曹植)与图画之初的基本功用是一致的,起“明劝戒,著升沉”(《古画品录》谢赫)作用。

  浙江地区明清时期木雕床纹饰之题材所体现的民俗心理不只这些,但其表现的事物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审美情趣。纹饰题材是民众与匠人一起创造的文化,体现了各种文明观、造物观、政治经济观、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追求、伦理道德观、哲学思想等等,是具有普遍文化意义的。民间俗语有“一世做人,半世在床”,“日图三餐,夜图一宿”。可见床与人的生活密切相连,其纹饰题材能深刻地体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更能生动活泼地反映当时真实的民俗心理。

 

注释:

① 在河南信阳战国墓出土的一床形木制器具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床形实物,通体饰有髹漆彩绘,(据《诗经-小雅-斯干》记载和《说文解字》解释可知战国时期有具备现代睡觉休息意义的床)。后来由绘图形式逐渐演化出雕刻形式,至明清时期,木架子床通常雕有各种文饰,文饰有镂雕、浮雕和全雕,因此这类架子床俗称木雕床。

② 明清时期江南民俗大都相互影响,多有交流,是相互融合的统一体,故举浙江地区,而未作细致比较;清末乃至清亡后,皇家势力减弱和消亡,使民间工艺得到很大的发展,民间木雕床制作也达到了鼎盛,但木雕题材之传统内涵未发生性质变化,故以明清时期及民国初期此范围作“明清时期”来论述。

③ 浙江、安徽、江苏、福建等江南一带的木雕造型风格,用材用料有所差异,但是木雕所用题材非常接近,且题材寓意多为相同的中华文化传统之遗留,常与剪纸、刺绣、绘画等其它工艺美术中的题材寓意一致,因此具有普遍性。

参考文献:

[1] 荀子《荀子》[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173页

[2] 《十三经注疏·易经·系辞下》[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陈绶祥《中国的龙》[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第(三)章节

[4] 李辛儒《民俗美术与儒学文化》[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48页

[5]华德韩《中国东阳木雕》[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1年

[6]夏风《民间木雕与图案﹒人物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形成,至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十五个世纪。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冶炼与铸造技术水平达到了巅峰。青铜器艺术所具有的强烈感情因素主要来自那些为商周时代所特有的装饰纹样,从饕餮、夔龙、凤鸟等纹饰可以看出它们与原始社会陶、玉器纹饰的渊源关系。

青铜器纹饰一弊

常用于青铜器的纹样有:饕餮纹、夔龙纹、龙纹(爬行龙纹、卷龙纹、双体龙纹)、蛟龙纹、蛇纹(蟠虺纹、蟠虫离纹)、鸟纹、凤纹、波纹等青铜纹样。

1、饕餮纹名称出自 《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主要特征是它的主体部分为正面的兽头形象,两眼非常突出,口裂很大,有角与耳。有的两侧连着爪与尾,也有的两侧作长身卷尾之形,实际上是由两条夔龙纹以鼻梁为中心,侧身相对组成的,夔龙纹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纹饰。多用作辅助花纹。饕餮纹的鼻、角、口部变化很多,从角、耳的不同形态可以认出其生活原型多是牛、羊、虎等动物。牛、羊是祭祀活动的主要“牺牲品”。

饕餮纹多施加在器物的主要装饰部位,以柔韧的阴线刻出,或作阳线凸起。构图丰满,主纹两侧以富于变化的云雷纹填充,具有阴阳互补之美。

饕餮纹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到东周以后再度流行,但已失去原先的主导地位和狞厉色彩,而成为华美的装饰。

2、夔龙纹是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夔,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像,都称之为夔或夔龙,这与古籍“夔一足”的记载有关。“夔,神也,如龙一足。”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变化很大。常见的有身作两岐,或身作对角线,两端各有一夔首。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夔龙纹通常指那种长身弓起,头上有角的侧面龙形图像,有的腹下有鳍形足,有的没有。其变化很多,使用灵活。有时作饕餮纹两旁填充空白的辅助花纹。也可单独构成连续排列的装饰带,夔龙纹与圆涡纹相间排列的二方连续图案,被称为火龙纹。

3、龙纹是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象,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象,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龙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商代多表现为屈曲的形态;西周多表现为几条龙相互盘绕,或头在中间,分出两尾。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火以圜。”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因此在青铜水器中,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

根据龙纹的结构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蛟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几种。

爬行龙纹,通常为龙的侧面形象,作爬行状,龙头张口,上唇向上卷,下唇向下或向上卷向口里,额顶有角,中段为躯干,下有一足、二足或仅有鳍足之状,简单的也有无足的,尾部通常作弯曲上卷。大多作对称排列。盛行于商末和西周时期。

卷龙纹,龙的躯干作卷曲状,首尾相接,或者呈螺旋蟠卷状,常饰于盘的中心。《仪礼·玉藻》:“龙卷以祭。”郑玄注:“画龙于衣。”孔颖达疏:“龙卷以祭者,卷谓卷曲,画此龙形卷曲于衣,以祭宗庙。”古以为龙、蛇属于同类,故把龙画作蛇身蟠卷状。自殷墟到战国各个时期青铜器上都有这类装饰,只是图像结构有所不同。

双体龙纹,亦称“双尾龙纹”。其状以龙头为中心,躯干向两侧展开,这类纹饰呈带状,因而体躯有充分展开的余地,实际上是龙的整体展开的对称图形。盛行于商末周初。大多施于方彝或方鼎口沿上。

4、蛟龙纹是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是两条或两条以上龙的躯干相互交缠的纹饰。结构多有不同,有单体接连式,龙的躯干有规律的向同一方向交缠连接的,也有甚多的龙体交缠在一起,成多叠式的。“诸侯画蛟龙,一象其升朝,一象其下复也”是蛟龙为龙交缠的图像。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5、蛇纹是青铜器上的一种纹饰。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

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往往饰缩得很小,有人认为是蚕纹。个别有作为主纹的,见于商代青铜器上。商末周初的蛇纹,大多是单个排列;春秋战国时代的蛇纹大多很细小,作蟠旋交连状,旧称“蟠虺纹”。蟠虺纹,以蟠屈的小蛇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盛行于春秋战国。蟠虫离纹,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斜口,卷尾,蟠屈。盛行于春秋战国。

6、鸟纹是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鸟长翎垂尾或长尾上卷,作前视或回首状。在青铜器上大多作对称排列。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已有明确的鸟纹。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是二里冈期的变形鸟纹。殷墟时期已有鸟纹作为主要纹饰。西周早期起鸟纹大量出现,一直到春秋时期。商代鸟纹多短尾,西周鸟纹多长尾高冠。鸟纹包括凤纹、鸱枭纹、鸾纹及成群排列的雁纹等。

7、凤鸟纹也是商周两代共有的青铜器纹饰,其发展衍变中出现的变异具有断代的意义。称为凤鸟纹的一类,头有华冠,有的有角,尾羽纷披,常用于主要的装饰面。商晚期至西周时期流行长尾的鸟纹和小鸟纹,多用于装饰带或作辅助性纹饰。

8、波纹(环带纹)是一种宽大而流畅的曲线纹饰,形象活泼而流畅。西周颂壶腹部装饰的蛟龙纹与波纹配合使用。以浮雕手法制作的蛟龙纹饰蜿蜒成大波浪形,依壶体正侧、宽窄的不同而有起伏升降的变化。

青铜器饰纹象征性阐述

1、图腾标记

图腾是一种自然形象,比较多的是动物形象,某一原始氏族认为这种自然形象与他们本氏族有着特殊的关系,或视之为本氏族的祖先,或视之为本氏族的亲属或保护神,因此无比虔诚的敬奉它、崇拜它。如龙纹、夔龙纹、凤纹、蝉纹等。龙纹是中华民族最吉祥、最神圣的纹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在新石器时期,龙纹接近蜥蜴、壁虎的形象,到青铜器时代逐渐由此演变成夔龙纹、龙纹。凤纹是由原始彩陶上的玄鸟演变而来的,西周基本形象是雉,早期凤纹有别于鸟纹最主要的特征是有上扬飞舞的羽翼。因此,凤纹在青铜器中是最为美丽的纹饰。

  2、神灵崇拜

青铜器纹饰中宗教意味最浓的是饕餮纹,关于饕餮有各种说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它们是原始社会图腾观念的遗留;一是认为它们是祭祀鬼神祖先的牺牲,或引申为 “助理巫觋通天地工作的各种动物在青铜仪器上的形象”。在上古人类心中,整个世界都充满着种种稀奇古怪的精灵,其中有的是人的命运的主宰者或者朋友,有的是专与人类捣乱的妖魔鬼怪。上古人类将种种自然的或社会的灾祸都归与妖魔作怪。驱除妖魔鬼怪是原始人的重要的活动之一。这种活动通常叫辟邪。如司母戊方鼎,它是以细密的云纹组成的装饰带衬托浮雕式的兽面纹主题,整体面貌以对称的狰狞兽面象征王权威严,是商末青铜器的代表作。

3、驱神辟邪

在商周的纹饰中,可以看到以神化了的动物食人的方式来辟邪。这种用图腾动物捕食怪物的形象辟邪,反映的是神与魔的斗争,又曲折的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抗争。虎食人卣,铜体作虎踞坐形,以虎后爪与尾为器的三个支撑点,而虎的前爪正有力地攫着一断发跣足的人,作噬食状,造型十分逼真生动。此卣形制复杂,显示铸造的高超技艺。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为了辟邪,反映“虎食鬼”的神话;也可以说是人兽相拥,人为作法巫师;还有的认为虎为神物,猛虎食人是“天人合一”。

4、装饰作用

青铜器中的自然物象多以变异的手段来表现,最常见的是云雷纹、涡纹和水波纹,这种纹饰曾被普遍用作填满所要装饰的环形装饰带及大面积的“地子”上,又被称为“地纹”。这种“变异现象”不仅表现出由原始先民传承而来的企图借助想象来超越现实的思维方式,也表现出奴隶时代由社会等级、权力意识激发出的幻想。立体式的、浮雕式的饕餮纹、夔纹等,衬托以线刻的云雷纹等各种底纹,构成繁密复杂的图案。强烈的宗教情感在青铜器上凸现,神秘诡异,气势逼人。

中国青铜器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其间青铜器的风格从庄严的艺术风格转向了朴实、简洁、明快风格,同时青铜器的社会功能也从祭祀用的礼器逐渐转变成实用器具。青铜器的纹饰则由庄重的饕餮纹、夔纹到富有韵律的窃曲纹、环带纹,再发展为清新的蟠螭纹、宴乐、攻战纹等,其间动物纹饰狰狞的超自然魔力逐渐减弱,直至丧失。

这种纹饰的变化不仅仅是因为制造工艺或者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引起的,同时与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及社会的变革也存在一定的联系。青铜器纹饰的产生是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朴实、聪颖、智慧的结晶,是体现人们美好心愿的依托物,是人们与大自然抗争、共存、达到“天人合一”朴素心愿的具体表现,他们用高超的铸造技艺,为我们留下象征中华文明的艺术瑰宝。

是因为朝代的不同,关于龙纹装饰的文化也有所出入。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皇帝任职的时间,龙纹装饰有不同的特点。

一、明代:

龙纹为官窑瓷器上最常见的纹饰,身体粗状,猪嘴(下颚比上颚长些),龙须上卷,鱼鳞,五爪多。这是总的特征,各时期,又多少还有些差别;明末,龙画得更为草率,线条凌乱,色彩浅淡,填涂粗糙。崇祯时的正面龙,形似老人,毫无生气与威严,反映出明王朝的统治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微残了。

永乐、宣德龙纹:猪嘴,颈部略细,龙躯粗壮,龙首上颚唇高突起,下颔突出,鼻子向上翻起,张目吐舌,五束长发向后上作波浪状飞起,身躯修长,四足壮硕。龙爪呈轮盘式张伸,肘毛长飘拂,形神凝重威严。爪有三、四、五爪之分:三爪龙,爪向后;五爪龙,一爪向前,另四爪向后,五爪爪尖成带状圆排列。

弘治:龙的两眼平视。多为五爪。一般来说,龙首长方,闭嘴露一齿,双短髯上飘,眼眉直立,圆目并列平视呆板,肘毛短、细花尾。

正德龙纹:一般来说,龙首长方,闭嘴露一齿,双短髯上飘,眼眉直立,圆目并列平视呆板,短、细花尾。龙头扁长,脖细身粗,龙的鬃发呈三角形,倒竖在头顶,嘴巴如灯,一前一后地并排一条水平线上。五爪短粗有力,作轮式撑张。

嘉靖:龙多绘双翅,飞舞盘旋,鬓发竖立,姿态凶猛。其主要特点是龙的双目,近似比目鱼的眼睛。嘉靖时绘的龙纹凶猛,多鬓毛竖起,是嘉靖时龙纹的特点。

嘉靖朝开始出现正面龙。嘉靖正面龙,方头宽额,有的额上写“王”字,壮貌有余,凶猛不足。侧面龙,上颚较下颚长,鼻作如意头形,张口伸舌,短舌似匕-首,或闭嘴露一齿,鼻翼两侧有短髯,龙作曲线三角形。

嘉靖的螭虎龙,描画极其简单草率,状似壁虎,有行走状,有团状。正面龙、螭虎龙皆为前所未有者。

万历:正面龙比嘉靖朝增多,头硕大,脸丰满,俗称“牛头脸”。鬃发非常浓密,以头顶中缝为界,向两侧纷披。万历侧面龙,龙头扁长,似鳄鱼,嘴巴开张度很大,吐出飘带形长舌,有的下唇胡须呈现竹叶状排列,有的系成蝴蝶状。万历闭嘴龙的下巴多向前伸,将脸部接长,双目圆睁。龙身的鳞多简化成锯齿形,黑色,龙腹部为青花宽线条。

明代崇尚火德,所以在龙、狮及兽身上多带有火焰纹。

二、清代:

整个清代的龙爪均多少都带钩状,显得有力,4趾向前,4爪朝向一致,另1趾向后,龙爪方向与另4爪方向相对。清代的龙,身躯亦较粗,下颚较短,形象比较和善。

各朝的特征是:

顺治、康熙:龙的形体、形象有明代中期的风格,比较威严。有一种过墙龙--形体由碗、盘里面延伸至外壁,此朝始见。

顺治龙纹:为鸡爪龙,“龙头”有凶猛感,背鳍稀疏,鳞作斑片状。官窑为五爪龙(民窑为三、四爪龙)。

康熙龙纹:龙鳞细密齐整体感强,它的整个造型像汉字的一个“弓”字。康熙龙纹,雄浑劲健的大型龙与细瘦干瘪的小龙并存。龙腿上粗下细,未区分出大、小腿,脚趾甲成尖状朝前的多;有的龙以浅色表现出蛇一样的有鳞片的腹部。画面有火纹和云纹,还有夔龙纹,青花海水夔龙盘。

雍正龙纹:雍正的鳄鱼龙,青花云龙,还有螭龙纹;青花螭龙盘,背鳍较圆钝,高低相同,四爪或五爪,其中三爪或四爪作顺时针团形排列,另一作逆时针排列。开光正面龙图案中密布火纹,均作飘动状,火苗多作四齿状,也有五齿的,其中必有一条火苗长与其它,有的火苗从底部烧上来。

雍正的海水龙,龙嘴上额向上翘,并外翻,三爪,脚趾有3个结节状,空白爪内靠趾处各有一短线条。海水中有多个漩涡,整个龙身为鱼鳞片覆盖,龙背上有留白锯齿。

乾隆龙纹:为老头龙,龙头有老人头的“无力”,或者“慈祥”感,龙的神态由威严开始变得和善,不再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至尊无上的神貌。青花大龙,眼正圆,锯齿形背鳍。

龙爪排列富于变化:同一条五爪龙,有的四爪作顺时针团形排列,另一爪逆时针与其对称;有的四爪作逆时针团形排列,另一爪顺时针与其对称。

有的龙以浅色表现出蛇一样的有鳞片的腹部。五爪脚趾上以线条勾出无色尖甲。前腿的4趾甲作逆时针排列,另一趾甲作顺时针排列,后腿的4趾甲作顺时针排列,另一趾甲作逆时针排列。有的全部为逆时针排列,另一趾甲作顺时针排列。

嘉庆龙纹:龙爪及其排列继承前朝遗风,但趾很粗。更大量出现于陶瓷器上,更加世俗化,形式有划龙舟、婴戏舞龙、龙穿花等,成为玩物,龙已大大失去神圣威严,至尊至上的权威形象。

道光龙纹:为带鱼龙(也叫虾弓龙),带鱼龙也很形象,它是透头的,鳍是像带鱼的“鳍”!四肢与躯干粗壮,但爪细如线。

同治龙纹:细颈与粗躯形成反差,粗腿、细胫、尾上翘,状如走兽。

光绪龙纹:造型变化较多,光绪的点睛龙,有的躯干无背鳍;有的背鳍呈短柱状;有的为猴头,作直立行走状;有的细颈、粗躯、腿壮、胫瘦。

扩展资料:

明代

明代龙纹:凶猛威武,胸前大多饰有曲折的绶带,身披火焰纹,怒发冲冠,咆哮于海涛祥云之间,以示主宰权势。

具体特征:头部略圆,比前朝显细,鬓发成篷,毛有向上冲或向斜上冲之势。下颚较长,特别是上颚端肌肉发达,高高突起,呈如意状,形如猪嘴,所以人称“猪嘴龙”;睫毛比较写实,眼睑的上边缘一般用数根短竖线表示睫毛;双须粗,伸展有力,形如鱼叉,部分龙纹的双须在局部处呈螺旋形曲折,但须尖成前冲,直而不弯;爪子第一第二趾相对成蟹钳状,趾间距离比较相近,形若风车;身体呈网格纹、锯齿纹较多。

清代

清代龙纹:气宇轩昂,龙首后勺丰满、身躯健硕,盖以庞然大物之态,行震撼天动地之威。

具体特点:龙首变化很大,猪嘴收缩,显出下颚比上颚长。长披发或多簇短耸发;睫毛形态多样化,不少以竹叶形描绘,顺治年间睫毛现象习见,康雍时期睫毛时有时无,乾隆朝起,睫毛现象十分普遍;须清;第一第二趾舒展成一直线,爪子犹如踏在平地,有龙身腾舞、爪子却着地受力的韵味;龙身鳞片多半带有染色

参考资料:

-龙纹

清代刺绣龙纹图案主要用于帝王,它是帝王权利的象征。

据史籍记载,皇帝的龙袍上都绣有九条进龙,胸前、背后各一,左右两肩各一,前后膝盖处各二,还有一条绣在衣襟里面。

普通官员一旦使用龙纹,会被视为谋反。

中国古典龙纹样解读,也现代应用解读

根据龙纹的结体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几种。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表现为一爪的这样纹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