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很多云南人说自己的祖上是南京的,有什么历史原因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2收藏

为什么有很多云南人说自己的祖上是南京的,有什么历史原因吗?,第1张

云南人自称南京人,是明代江苏向云南移民定边民众的后裔

1从南京向云南移民,是明初云南问题的解决方略

“我们的老祖宗是从南京来”发生在明朝。明朝是云南历史的转折点,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活动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1368年正月,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正式建立明朝。中原虽已平定,但云南地区仍然拥戴元宗室,誓死与明朝抗衡。初期,朱元璋认为云南偏远,不便用兵,试图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明朝先后五次派遣使者入滇劝降,两次使臣被杀,劝降无果。对云南招降屡遭失败,朱元璋只好决议武力攻取。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八月,朱元璋发布征云南诏令,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征南左副将军、沐英为征南右副将军。当年九月,30万兵马自南京出发,兵分两路,从北、东两个方向大举向云南挺进。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洪武十五年正月,也就是出征5个月后,攻破昆明城,又过了3个月(洪武十五年,1382闰二月),攻破大理城。至此,云南全境基本平定。

云南平定后,明朝政府试图把大一统的中原行政体系应用于云南的治理。但是云南的民族、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都与内地存在巨大的差异。云南土司和边地蛮族占绝对优势,各蛮族有各自的世袭土司领袖,彼此吞并,不断开疆拓地,已经形成众多小国。如果明帝国不能满足土司的独立要求,并派驻官员,征收税赋,往往明军一过,当地野蛮人便揭竿而起,攻城略地,杀害官员,掠夺人口。这样,内地的管理制度无法应用于云南地区。

所以,明朝政府调整了对云南的管理方案,首先,大量撤县并州,例如把现在的昭通市和曲靖市大部地区划给四川来管理,把现在曲靖市东部地区划给贵州来管理。经过调整,云南的行政版图大为收缩,管理的压力也就大为减小了;对行政版图进行调整后,接下来就实施了“土流并治”的方案。这里的“土”指元朝所任命的土司、土官和土弁 ,而“流”指由朝廷委派的流官,其性质与内地一致;第三就是改变云南人口结构,“移民实滇,开发生产”。这就是明朝大规模移民入滇的历史背景。

2军事移民与军屯,移民实边

云南和中原大地相隔数千里,在车马邮件都慢的古代,迁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性质上看,入滇的移民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军事移民、罪徒移民和民间自发式移民。

军事移民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移民策略。事实上,自洪武十四年明朝发兵南征开始,明初云南大移民的序幕就拉开了。从洪武初年到洪武年结束(公元1381年~公元1398年),朝廷共实施了两批军事移民。第一批就是平定云南战事结束后,随沐英镇守和初设卫所形成的军事移民;第二批发生在洪武十九年至洪武末年(公元1386年~公元1398年),明朝为平定各族反抗以及征伐麓川(今瑞丽一带)而形成的又一次大规模调兵和“屯戍听征”的军事移民。

征南大军班师回朝后,征南右副将军沐英以及9万将士留镇云南。然而,如此强大的军阵仍然不足以平息各地民族的反抗。与此同时,守军将士的粮库出现了亏空。统帅沐英非常机智,很快发现云南地广人稀,土地十分富饶,只是缺少会耕种的人而已,如果能有一批人来专门种粮,就不用千里迢迢地从京城运粮来了。1386年,他将这个想法写成奏书,呈递给朝廷。朱元璋阅后大喜,急忙召傅友德入京准备征兵事宜。1387年,朱元璋派人前往四川购买健壮耕牛万头。这样,从北路而下,士兵赶着耕牛浩浩荡荡地前往云南了。这批士兵的主要任务除了打仗,还要拉着牛耕田种地,这就是著名的“屯种听征”。明朝在洪武年间数次向云南所派遣的军队,总人数达15万之多。因为军事征伐的特殊性,这一时期的移民几乎来自全国各地,尤以中原、江南籍为众。明朝中后期,朝廷对云南的军事移民逐渐减少,除了“三征麓川”和万历年间的反缅甸洞吾王朝侵西战役外,便无大规模军事征调活动。

这是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杨姓家族的族谱,最近一次修订时间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家谱记录了自洪武初年定居施甸的杨氏男性祖先世系情况。杨姓后人认为,他们于明初从应天府迁移至此,最初的迁移目的是保卫祖国的边疆。

3所以这些云南南京人,是明朝英雄的后裔。他们的祖先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家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对于家庭有着“明昭穆、辩世系”等功能,而且也是研究 历史 的重要史料来源。

中国家谱的 历史 源远流长。民国以前,家谱的修纂连绵不绝,至民国至今,家谱修纂也经历了几个重要时期。一是民国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国民党倡导,出现一个修谱的高潮,诸多国民党要员也都在这时候进行修谱。二是建国后的20世纪80—90年代,也迎来一个修谱的高潮。建国之后,族谱被视为封建的象征,遭到严重破坏,但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族谱有了新的认识,开始不断修纂家谱。进入新世纪之后,修谱更是频繁。

民国高官家族修谱时蒋介石的题词

但新世纪修谱,和以前的宗族修谱有很大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首先是资金的问题,不同于明清时期宗族,修谱的资金从族产扣除,现在修谱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再者就是世系的编纂,新增了多少人口,具体世系如何,特别是像题主所说的,如果老谱遗失,新谱的修纂就会更加困难。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近世修谱时的倡议书(为了保护隐私,此处仅截取了部分)

第一,资金问题 。当今修谱资金的主要来源是 捐款和均摊 ,一般都将这两种个方式相结合。

捐献主要是由家族中资金比较充足或者 社会 地位比较高的人进行捐款,这也是当今修谱资金的重要来源。当然,为了鼓励族人进行捐款,常常在家谱中载明某某捐款多少,如若捐的比较多,还会在家谱中详细载明家庭的照片以及家庭人员的光荣事迹。

均摊则比较简单,就是每户都要缴纳一定的款项,不同的宗族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按照家庭进行,有的按照人丁捐款,通常都采取第二种。其缴纳具体数额不同地区也不同,有的人均10元,也有的人均20元等等。当然,是否缴纳采取自愿原则,但是不缴纳也不会载入家谱,所以还是带有间接性的强制性措施。

第二,世系编排问题

采访是不可避免的。 修谱人员需要每家每户的去采访,确定家庭具体的人口。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所以一般选择有一定名望的族人担任。而且如果可能,还需要跨越不同县市,甚至不同省份。

但这里就出现了题主所说的问题,如果家族有老谱,那一切都好说,只要按照以前的世系采访编排即可,但如果老谱遗失该怎么办呢

采访一定是必要的, 而且还要很仔细的进行采访,包括家庭男主人之上的若干代,都要尽可能的进行梳理清楚。而且, 这里也可以对族中年龄较大的老人进行采访 ,依据他们的口述史料进行汇总。

查找文献资料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的文献包括多种,方志、文集、旧报纸等等。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两种文献资料。 一是墨谱 ,所谓墨谱,是和传统意义上的家谱不同的,传统家谱都是出版的或者已经刊刻出来的,但是墨谱是未经刊载的,一般墨谱很难保存下来,但也有部分宗族会保留。 二是碑刻 ,明清时期碑刻都会比较完整的记载家族世系,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份史料。

另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一些方法进行考证。 比如联宗谱 。一般而言,每个家族都会有迁徙来源,通过去迁徙地进行考察,也有一定的几率找到之前的家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采访汇总,能够形成新的家谱。

当然,如果实在找不到相关记载,在新修家谱时,先将现存可以考证的世系资料编纂出来,不清楚的部分可以待后续进行考证。

当然,新修家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都会组成一个修谱委员会,进行统筹分配,如总修人、会计、采访人员等等。

比较复杂。要看失续的年代是否久远。可以从现代往上推,看是否联系上老谱,(老谱上记载的详细更好)。你属于哪支,住哪个村,每一辈弟兄几人,(这些信息老谱上都有记载),多和年龄大的,辈份长的交流。现在人口流动性很大,迁徙频繁,续谱更难。小传中可写清楚原住何村,现居何地(地址要写清楚)。现在,年轻人多不太重视修谱,但仍要二三十年修一次,这就需要家族中要有热心公益之人,有志者事竟成。我大伯退休教师,一个人跑了四年,几十个村庄,完善了谱系,又写了小传,及文献,修了支谱,为本支五千人及安徽蚌埠常氏家族作出了贡献。本人于2017年9月份,下定决心,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了1871年(1992年老谱记载。)迁至南京鼓楼区,最近两、三代人与老家失去联系几十年的南京一支人,参于2017年修谱,圆了他们与老家宗亲们的团聚梦!

中国人非常重视修家谱,讲究慎终追远,传承有序。家谱失传的现象也很普遍,远因是战争和灾害,近因是破四旧和人口流动加速。

我家的家谱也在文革中烧掉了,我父亲在2000年退休以后,用了七、八年的时间重新整理出来,他的办法主要有这么几个:

1回忆。我的祖父是1978年去世的,大概在1976年前后,我父亲就请他老人家回忆族谱。我们这一支落户到本地后,传到我祖父是第七代,从我祖父之前,一直是长房,族谱和牌位(神柱)一直放在我家,虽然被当做四旧破掉了,但是祖父记忆力极好,他口述的内容被我父亲记录下来,基本上已经很完备(缺部分生卒年月和女配偶姓氏)。我父亲又多次回村里咨询老人,又充实修正了一些内容。这是恢复家谱最重要的办法。

2走访。全县有近千个自然村,有吕姓的村子大概有200多个,父亲骑车着电动车,用七八年的时间逐个走访(有些村子去了四五次),一方面梳理清楚了本县吕姓的来龙去脉,播迁流转次序,另一方面也充实订正了我们的家谱(因为在一些较近的支脉里,颇能获得臂助)。我父亲根据几年来的调研资料,写下了几万字的“市吕姓源流考”,为后来者深入研究提供了方便。这是第二个重要手段。

3查阅地方史志。这个方法可以在大的节点上提供一些帮助,对细节帮助不大。

4可以在网上查找本姓的宗亲会,也能有所收获。

最难的就是李姓,没有一个统一的字辈。我自己今年47岁,李姓,根据老谱记载。2015开始,到2017年。终于把本村本族所有的人员统一进行了续撰。老谱是清四旧时放在窗台底下用泥土泥在墙里才幸免于难。后来我的一个大爷爷保管着。大爷爷在2001年去世了,六十多年了基本木续过谱。我是一个乡村医生,利用农村人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档案管理。我通过电脑把族谱续撰了!自己感到好欣慰。真的好累续撰族谱。我没有让族里人花一分钱。!!!顺便说一下,我族是明景泰三年从江苏东海迁徙到山东莒邑!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很是适合,因为我们唐氏家族也正在准备重修族谱,和题主所描述的一样,我们家族的族谱也已经失传。

首先说,为什么要修谱续谱?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万里江河必有其源。普天下炎黄子孙一脉相承,说世系,道宗族,辩亲疏,以延宗亲之道。国有史,县有志,族有谱,同为一理。

此为修谱续谱之初衷。

过去,每个家族,都会有族谱,历经续修,完整规范,世代相传,长期保存。

但是,经过那个时期破四旧,族谱遭毁失,宗祠遭破坏,祖宗牌位也都损坏,导致后来家族字辈都变得混乱。

到了现在这个太平时代,大家都认识到修谱续谱的重要性,很多家族开始重新修订族谱。

可是,族谱已经损毁失传,又该从何入手呢?

我说一下我们的做法,题主可以作为参考。

一、采访族中老人,走家串户采集总支世系信息。 二、搜集物证,比如找到老祠堂地址,看是否有石碑。我们就是在老祠堂遗址找到了百年前的纪念石碑,上面的字迹依然可辩。我们将石碑上字拓下来整理出来。

三、家族族谱虽然损毁,但家族各分支有些家里一定还有保留的神主牌位。我们也就是在家族走访中收集到了一些神主牌。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整理出辈分字派,可以和其他地方同姓家族字派进行对比,看能否找到字派一致或者接近的,以找到本支的来源。

经过这些考察走访,我们考证整理出了最初入川的字辈,又重新续订了新的字辈。

族谱的续修,还在进行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总的说来,需要全族人共同努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为了追本溯源,弘扬祖宗遗德,继承祖宗传统,我们都应该做好这件事。

我是阆中飞帅,期待你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寻祖藉,求帮助: 湖北吴氏一支和祖藉失去联系,祖藉江西南昌新建县,1890年以前每代人回新建祭祖,此后120多年无人回去,祖谱及祠堂在新建原藉,其中族谱字辈是: 君启继文州,振汉忠国道,诗书礼可传有网友知道上述族谱及地址者,请回复,谢谢!祝您全家幸福!

每届修谱都会印刷出很多套,除非是全部消失了。只要有一套存在,就可以续谱。

无论以前家谱在否,现在主要的是每个家族之间详细记录,有序流传,一旦有追溯的线索,严格考证,同姓之间相互参阅,建立起完整的血缘传承档案。百年之后,尸骨与功业荡然无存,唯一能留下的只有名姓,假如连名字都不能加以记录,我们的一生也就是烟消云散,灰飞烟灭了。

一般都是可以的

只是难度较大

有些可能会难续

但谱有这方面的处理技巧

做总比只遗憾要好百倍,实在没有老谱,就找老人回忆家族世系,并尽量捋清,能到哪代就到哪代,即使有部分错误也没关系,只要别把行辈搞错就是功绩。你现在开始修成家谱,你就是家族的功臣。

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虽然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夸耀。但隋唐及其以前得到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朝的家谱也所存寥寥。现在能见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家谱的名称很多,大体唐以前都称家谱、家传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牒、世谱、家谱、家乘、家志、谱录等。

家谱的形式

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家谱的内容和作用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分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 、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坛,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世本》的意义还在于证实谱学研究发轫于周代,是家谱研究的源头。

就家谱的形式而言,唐代以前的古谱和现存的以欧阳修、苏洵创制编撰体例为特征的明清家谱有所不同,但家谱作为绵延不绝的人类历史象征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究其原因除了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目的以外,还在于对家谱重要价值的认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有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之说,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古代家谱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对谱学的本身,包括谱例的撰写以及家谱发展历史的研究等方面。

家谱的应用研究始于汉代,《史记》中有关帝王谱牒的记载,说明汉代司马迁已经把家谱资料应用到史学领域一纪传体史书的撰写中去。后代史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后代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如班固撰《汉书》、陈寿撰《三国》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谱牒资料。中国古代对家谱资料的应用主要在史书、方志和人物评传的撰写过程,体现了谱牒的史料价值。

二 、到了本世纪20年代,随着社会科学新领域的开拓,有学者从人口学、优生学、遗传学等新学科的角度肯定家谱的重要价值,并倡导对家谱资料进行深入研究。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在1923年出版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厂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我国乡乡家家皆有家谱,实可谓史界瑰,如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谱,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古史辩派的创始人、著名学者顾须刚也说:"我国历史资料浩如渊海,但尚有二个金矿未曾开发,一为方志,一为族谱。"肯定了家谱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梁启超等的倡导下,学术界出现了研究谱牒的热潮,北京图书馆致函社会各界广征家谱。(1945年杨殿殉撰《中国家谱学通论》就是利用馆藏家谱撰写的研究论文。)1931年南京国学图书馆馆长柳治徵撰《族谱研究举例》一文可视为对梁文的呼应,该文中有将太仓王氏与武进庄氏比较,分析人口的数量与增殖的例子,开了利用家谱资料进行人口问题研究的先例。利用谱牒资料对人口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有潭其骧,其著《湖南人由来考》系根据氏族谱系资料对湖南7个县的人口来源作了考证。建国以前在谱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有潘光旦、罗香林等人。潘光旦从1929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谱学略史》以后,数年间陆续发表了《家谱与宗法》、《家谱还有些什么意义》、《说家谱作法》等论文,还就遗传与人才的问题进行研究,发表了《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人文选择与中华民族》、《近代苏州的人才》等;罗香林30年代起就重视家谱研究,1971年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族谱研究》论文集,大多为早年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对谱学理论的普及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三十年代中国学术界对家谱研究的热情是由史学领域的变革引起的。近代史学的显著特征是打破了以往以政治史为中心的史学研究传统,将史学研究转为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关注。新史家们认为,"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见全个社会的活动变化。"(梁启超语)史学研究的发展,必然要求突破仅从正史中寻找史料的传统局限,拓展史料收集的范围。因此这一时期的史学家们特别重视新史料的发现,包括地下发掘的考古资料和异域发现的史料记载都是他们关注和搜集的目标。家谱作为在家族内部编撰的、不公开发行的史籍,又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史研究的史料价值,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史学观念的更新与史料范围的扩展是引发谱学研究的直接原因。

由于战乱等原因,建国前的谱学研究展开得并不充分。其中谱牒资料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得轻易示人的祖规家训的警戒厂,家谱资料的搜集比较困难,以北京图书馆为例,从1928年到1945年总共收集到家谱247种,仅占馆藏的十分之一。大图书馆尚且如此,一般研究机构要获得研究资料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三 、解放以后,家谱作为封建残余受到人们的唾弃,对家谱的研究也理所当然地停顿下来。60年代出于对封建族权的批判,有人写了《封建家谱谈》,这是至今所见祖国大陆解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唯一的一篇关于家谱的论文,家谱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但作为家谱的搜集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土地改革、批判封建宗族,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藏于深阁的家谱被作为封建残余扫地出门,从上海图书馆成为全国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来看,其家谱有许多来自造纸厂回收的废纸堆。这种情况也见于其他图书馆,比如北京图书馆,解放初统计为353种,到1985年清点馆藏已有2228种,大多为土改时期和文革时期所得。正是有识之士对这批历史遗产的保存,才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资料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个宝藏,值得好好发掘。海外华人的寻根意识及对家谱文化的重视则对祖国大陆家谱研究的开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日益加强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家谱研究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

当前,家谱研究呈现一派方兴末艾之势。经过10来年的研究,其学术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家谱资料的整理开发。80年代家谱研究的兴起首先是文献资料的成功开发,北京图书馆在1985年开始馆藏家谱的开发整理,经过数年时间,在完成编撰馆藏家谱目录和家谱提要2228种的基础上,成立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编辑出版家谱的二次文献、资料丛编。上海图书馆收藏有家谱原件 11200种、83000余册,为世界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目前已成立专门机构,加强馆藏家谱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除了图书馆加快馆藏家谱的开发整理,社会各界也从各个方面促进家谱资料的开发整理。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档案局二处、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图书馆联合编纂《中国族谱联合目录》共收家谱目录12000多种。

2关于家谱的研究。在家谱资料整理开发的基础上,学术界出现了不少家谱研究的论文。许多论文对家谱的源流、沿革及编撰体例、记事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一些重要姓氏宗族的家谱作了研究。比如家谱研究中有专文对古代人物白居易、曹雪芹、郑和,近现代人物洪秀全、傅斯年、鲁迅等人的家谱进行研究。在谱学史研究方面,不少学者对前人提出的并为学术界所接受的观点进行了挑战,比如对中国家谱起源的年代研究,前人一般都认为中国家谱起源于周代,而现在有学者根据周代以前的文字记录即甲骨文、金文等资料,以及大量的民族学、民俗学的资料得出中国家谱的起源远远早于周代的结论。关于家谱的形式,有的学者提出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将家谱的形式扩展到书写范围之外。还有对汉代谱学的理解,过去一般都认为"汉朝帝王将相出身草野,不知家世,故不需谱牒学,此为不兴时期。"现在有学者从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人的自叙家谱及现存的汉代石刻为依,提出汉代并不是谱学的消沉时期和静止时期,而是谱学的活跃时期和发展时期。尽管他们的研究结论还有待检验,但其勇于探讨的精神和扎实的研究方法却值得提倡。他们的研究对家谱研究朝纵深方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关于家谱应用的研究。从这段时期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书籍来看,家谱资料在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人口学、民族学、人才学、社会学、经济史、华侨史、法制史、伦理学史等方面都有应用家谱资料进行研究的上乘之作。其中利用家谱资料最多,研究成果最大的是社会史的研究。社会史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部分,属于微观史学研究范畴。过去史学界重视宏观研究,偏重于讨论社会、朝代发展更替的原因。现在随着家谱资料的重见天日,以家谱作为重要史料基础的社会史研究得到发展。以1996年社会史研究为例,有不少论著是以家谱作为史料基础的。如《中国古代的家》、《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中国的宗族社会》等。还有是姓氏学方面,利用家谱资料梳理血缘亲族的源流的著作有《中国姓氏通书》,详细介绍每一个血缘亲族的起源、演变、分支、迁徒、繁衍的历史,以及家族独特的风俗礼仪、家族文化等。

历代帝王修谱昭

明太祖乡谱诏

朕承天底定,抚辑承民,宵肝站兢恐难保,又咨尔意兆,各具天良,务立矩,度之防快,睹维新之命,溯芳规于及祖考,懿行于前贤,敦厚本原,懋昭上理,虽扎乐俟诸世以而孝弟木,诸人心苟能自克振拔,则可治之,不淳如或即此奋心,亦何不古,率土钦哉,毋负腾意。

译文,我得助天力,平定天下,抚慰人民。但每晚站兢,惟恐难保永久。又问过别人的意见,认为各人都具有天理良心,务必要订立规矩,引度他们,要防止急噪图快,看来要完成维护新朝的使命,就要追本溯源,从我们祖先父辈那里寻找治国之道,实行前辈的德贤,忠诚于本源,劝恳地讲明道理。虽有历代礼乐法规,等待人们世世代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但人多心杂,不能人人都自觉克制自己,振作起来,怎么办要使不淳厚的人从此发奋图强,为什么不用过的祖训教育他们,成为全国都敬佩的人不要辜负我的意愿。��

宋宁宗修谱圣谕�

联闻唐人重姓氏,而谱谍具,后世文儒贵戚之家浸以论湮而难考,然自犁锄之卿相,降为录率之世家,视其子孙,自立和如耳,诚能自立虽微而浸著,不能自立虽著而微,人家子孙百世之各能自立,庶几于厥祖也。此联之所以改望于天下者。

��

清顺治乡谱诏

敦孝弟以重人论,笃宗族以昭雍睦,训子弟以禁非为,明礼仪厚风俗。

译文:修谱的目的是:敦促人们孝顺父母,爱护兄弟,以重视搞好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忠实的对待宗族,以显示内部的和睦,教训孩子的年轻人,禁止他们为非作歹,明白礼貌和谦让,以养成浓厚的良好习惯。��

清顺治规定六训�

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祖孙;�各安生理,无诈非为。

��

清康熙圣谕十六条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照雍睦。�

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家桑以足衣食。�

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

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

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

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

惩慝逃已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

联保甲以弭盗贼,解警岔以重身命。

先儒修谱论�

程子曰: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致堂胡氏曰:谱谍身之根本也,根本不明颠倒无据或妄委其姓氏,古人户贯而混,亡宗支,何上托汉婿,而骨姓刘以朱耶,而附李属籍者也。

五峰胡氏曰:甚矣!谱之不可作也,谱谍作照而穆有序,而亲疏不遗,百世之下犹足,以知其一本,而万殊谱谍不作喜,不庆忧,不吊不以至亲相识如途人者先矣!

景濂宋氏曰:甚矣,谱之难稽也,君子当尽其心于所,不知信其心于所,可古人有古,三世不修谱为不孝。

新安程氏曰:扑之修要在明一本而浚其源,所以尊祖敬宗也!究万派而清其流,所以别亲疏之远近也!辨隆杀之等,别亲疏运近之识尊卑之次次弟也,行吉凶庆吊之礼,敦孝友睦姻任恤之行,所以崇宗族之典礼也。

兆溪陈氏曰:凡作谱者为祖宗重也,人之重乎,祖宗则所存,惟仁而匪仁。不存所行,为义而匪义,不行恐得罪于祖宗也。

深山董氏曰:先祖有善而弗明,日不智,而弗佛日:不仁,止谱之由作也。

白涯彭氏曰:谱之保姓受氏也,天子赐之,司农协之,宗法已联属之,而后孝弟之,教成朝廷之,势尊天下之,家正保族者,保天下之道也,个保其族而天下治矣。

山谷黄氏曰:世之巨族者。微有谱则失其所从也,考其所由分世日益远,族日益繁,必至于不想维而昭穆之辨淆矣。

一峰罗氏曰:自宗法废而谱乘兴矣,其本之所出尊尊也,别其支所由分亲亲也,尊尊亲亲只道尽而族之,大本立也。

修谱的作用

� 一、寻根、留本。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你就会知道了你从哪里来。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上几十年,但总要静静地离开人世,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死了,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在世上,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那不是枉活一生,白活一世,换言而之,你的孩子也就是失去了根本。

过去和现在,有很多人为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打碑,一者表示后人的孝心,二者是不忘先人,但它又能保藏多外世代变迁,人为的损坏,年代长久日月的风化,也就失去了树碑的作用。而几千年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流传至今,着不是修谱的作用吗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底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特别我飞鹏卢氏,已有100多年没有修谱了,早我们采方中发现不知道自己祖父母名字的人为数不少,更谈不到自己是哪支哪房,所以说这次修谱,意义重大,一者可以帮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谁,让你的名字与先祖一起流芳千古,二者你如果真的断线,把你的祖辈、父辈和你一周记载下来,让你的后人代代相传,永远知道你们是他们的先祖,将来和他们一起流芳千古。

二、清缘、备查。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望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他们的祖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他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只要有了谱书,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谱上都有记载,比如,你要知道卢氏来由、远祖世系,可查卢氏由来,这次续谱,这套资料来之不易,她是我卢氏修谱中贡献最大的无名英雄,他叫卢本立,桃源县清林乡人,在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工作,他耗费数千元,利用节假日三次飞往北京查寻复印下来的,我卢氏族人要感谢他对我族续谱工作中无私的贡献。你要知道范阳堂到底是回什么事可查范阳堂—卢姓的堂号。你要知道老、新派别,可查老新语录。你想给自己的子女取个好名字,你想了解卢氏先人在各个历史朝代的功绩和对社会的贡献,一套谱书在手,卢氏家族的情况都有。

三、增知、育人。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嫖娼有余,赌不竭力,吃喝玩乐无度,为官不体恤黎民,馋奢无底,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用什么教育他们,谱书中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卢氏后人的言行。谱书中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卢氏后人的言行。谱书中收录了历代经典,不如,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她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族争光。

四、血肉联情。俗话说:“亲不亲,故乡情。”“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大流通的社会中,在国际一体化世代,人们不可能禁锢封闭。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这是今后人子孙必行之路,通过联宗族谱,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更进一步加深了解。一个人走在外,路人(路上随意向隅的人)不如乡人(自己家乡的人),乡人怎与血肉之情相比。经济开发中的往来,生死祸福的降临,人与人之间自然也非常必要相互提携、帮助,有了谱书,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哪怕相见恨晚,血肉亲情一定更好、更深厚。

五、承前启后。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先人,二是下对后辈,先人千心万苦创业,育人,为卢氏家谱为社会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对后人来说,我们应该给他们留点什么是金钱美女房屋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美如玉。”先人只能留给后人知识,精神财富,思想财富,留给他们祖宗的品德,儿孙们才有生财之道,才能发迹万贯,这些都溶聚在我们的谱书之中,只有把这些留给他们,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人。

综上所述,修谱何用回答是:寻根留本,清缘备查,增知育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

http://baikebaiducom/view/32577htmlwtp=tt

  郑和是我国明代杰出的航海家,他在南京生活、任职近30年,一生与南京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南京有不少有关郑和的遗存,综述如下:

  龙江宝船厂遗址

  南京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决策地和启航地,郑和受命出使西洋后,就将大部分海船特别是大型宝船交南京龙江造船厂建造。龙江造船厂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是当时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官办造船厂。

  龙江造船厂所造宝船形体最大的,长约126米,宽约52米,可载千人以上。后来龙江造船厂规模不断扩大,向南延伸至今三汊河、中保村一带。目前南京已在宝船厂遗址上重建一座宝船遗址公园,占地约280亩。在遗址上由南向北并排列着船坞,每个船坞长约500米,宽约30米至70米不等,东端连接大道,西端通向长江,宝船造好后可自造船厂开船,从龙江关进入长江

  在船坞的淤泥中,先后挖掘出不少造船厂的遗物,有残存的绞关木、铁锚、石臼等物。龙江宝船厂遗址公园将于近期建成,并于7月初开门迎客

  马府街与郑和府邸

  马府街位于今太平南路中段东侧和白下路东段北侧,郑和的府邸就在此,由于郑和原姓马,故名马府街。郑和府邸原来规模很大,到清代咸丰年间尚有房屋72间,后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

  马府街北侧有一郑和私家花园,旧称马家花园,清末一度成为直奉会馆、新安会馆。南京解放后,该园荒芜,杂草丛生,游人罕至。南京市白下区政府于1953年对它进行整修,并起名为太平公园。

  198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全国筹委会决定在该园东南角新建郑和纪念馆,同时将此公园改名为郑和公园。郑和公园占地224公顷,内建有郑和全身雕像、双锚亭、朱雀楼和刻有《明史•郑和传》的石碑,园内还有郑和下西洋带回的珍贵植物五谷树和西府海棠。

  当年郑和远航归来和任南京守备期间,曾在此居住过。1983年曾在花园内挖掘出一批与郑和有关的文物,其中有“洪武通宝”铜钱和明初的陶瓷残片,有一件青花碗底残片中间有楷书“马”字的落款,可能是马府使用的标志。

  天妃宫与静海寺

  天妃在闽粤港澳台和东南亚一带又称“妈祖”,被尊为保佑航海安全的和平女神,传说天妃确有其人,本名林默娘(公元960-987),祖籍福建莆田湄州屿。郑和首次率船队出海,据说得到天妃神助,化险为夷平安归来,于是奏请皇帝,建宫封号立碑以示纪念。

  南京天妃宫有三处,通常所讲的南京天妃宫是指“弘仁普济天妃之宫”,在今建宁路北侧,下关仪凤门外狮子山下。该宫始建于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九月初八,由明成祖赐名,以纪念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平安归来。那时天妃宫殿宇宏丽,廊檐绘有海中灵异的巨幅壁画。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归来后,天妃宫内立起“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碑文是明成祖于水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四月初六亲撰,记载郑和事迹和航海经历。此石碑是国内现存最大的郑和下西洋石刻,清咸丰年间天妃宫毁于战火,建筑无存碑尚完好,由于年久风化的关系,碑上文字较模糊,前几年已将此石碑移至重建的静海寺安放。为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天妃宫已在原址重建,第一期工程已于近期完工,并复制了天妃宫石碑。重建的天妃宫已于5月4日正式对外开放。

  静海寺位于现下关狮子山西南麓,建造之初占地约30亩,有金刚殿、钟鼓楼、天王殿、祖师殿等80余间,郑和晚年一度在该寺居住,并将下西洋带回的一些奇珍异物供养于寺内。1842年8月29日,中国近代更上丧权辱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就是在此签订的。

  南京市政府1987年在旧址上重建静海寺,1990年被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1996年为迎接香港回归,对静海寺进行了扩建,并铸造“警世钟”。今年为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对静海寺进一步扩建,6月28日国家邮政局将在静海寺举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邮票首发式。

  现静海寺内石碑上刻有静海寺简介:“静海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系朱棣为嘉奖郑和航海功勋而敕建并赐额‘静海’,取四海平静之意。”

  浡泥国王墓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郑和奉明成祖之命首次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开始了下西洋的伟大历程。既宣扬了明朝的威德,也促进了有关国家和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浡泥(今文莱)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率领王室成员150多人访问中国,受到明成祖的盛情款待,浡泥国王在南京游览月余,不幸染病,逝于南京。

  1958年5月南京市开展文物普查工作,经东向花村农民提供线索,在乌龟山发现了匍匐在山阳的龟跌,在旁边草丛中有一段残碑,碑文已大部分模糊,但经过仔细揣摩,依稀可辨认出“葬王于安德门外之石子岗”、“器皿及金银锦绮钱币甚厚赐王妻”、“浡泥王去中国”等字迹。后经查阅有关资料,终于查清了一百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渺不可寻”的浡泥国王墓。随后又在墓前的水沟里,发现了另一段残碑,是神道碑的上半段。

  净觉寺

  净觉寺位于今升州路28号,始建于元代,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敕建,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扩建,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被焚毁。由于郑和信奉伊斯兰教,在第七次下西洋(公元1431年)前奏请重建。明弘治和嘉靖年间重修,清咸丰年间遭太平天国战火又毁,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又重建。195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拨巨款,将净觉寺修缮一新。

  净觉寺初建时占地40亩,规模宏伟,仅大殿就有81间,从目前大殿周围留存的近十个石础来看,一般直径均在50至60公分。净觉寺经过历代的战乱和马路的拓宽,面积已大大缩小,现占地约为6亩。净觉寺有院落四进,礼拜堂一座,礼拜堂后有一面南京寺庙中最高的墙,系明代所遗。寺前存有一砖雕牌坊,上刻“敕建”二字,是保存最完整的一所与郑和有关的建筑。

  郑和墓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郑和于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第七次下西洋返回途中,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享年62岁。明宣宗特赐葬在南京南郊牛首山南麓,此墓实为“衣冠冢”(当时条件可能无法保存遗体)。

  郑和墓于1982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墓为圆形土丘,高8米,有墓塘,呈马蹄形,南北长300米,东西宽60米。在198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按穆斯林葬仪,选用优质青石料,将墓砌成长方形。墓下有28级台阶,象征郑和七下西洋的28年,台阶中又分为4层平台,寓意郑和七下西洋访问过近40个国家和地区,每层平台有7级台阶,代表郑和七次下西洋。甬道两旁植有青松翠柏,立有重修的郑和墓碑,旁边建有碑亭和陈列室。

  在郑和墓西边有一郑家村,相传此村落是600年前岁郑和下西洋的一支官兵,自愿为郑和守墓而形成的。他们原来并不姓郑,后来相约改姓郑,是没有郑和血缘的特殊“郑和后裔”。

  郑和家谱

  由于郑和身为太监,便以其兄马文铭之子立嫡,得以延续。南京是郑和后裔最多的地方,目前已有500多人,他们非常重视家庭伦理观念,修缮郑和家谱成为延续家族传统的重要方式。

  南京的郑和家谱叫《咸阳世家宗谱》,原来有四部家谱传世,可惜历经沧桑,目前都下落不明。不久前在郑和第十八世孙沈郑氏家,发现了一块家谱木刻封面的残存,木版长56厘米,宽10厘米,厚12厘米,上部刻有一个“咸”字,估计残存为原物的1/4,它成为南京的《咸阳世家宗谱》现存的唯一实物,极具文物价值

南京市优秀家规家训及家风故事表彰_家规家训家风故事

家规家训家风故事——我家的故事 “莫要畏惧北风的摧残,莫要害怕严冬的酷寒,莫要懒于 尝试,莫要害怕失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莫要无视 春光的普照,须倍加感恩 ,莫要无视春雨的滋润,须加倍 回报。春光如国,春雨如家,爱国爱家。自幼播种善良的种 子,繁茂如夏,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尊敬师长,孝老爱亲。

面对秋之收获,不骄不躁,淡名薄利,学古人,闻鸡舞,勤 学早。” 这是我家的“四季家训”,我叫吴博涵,是平顺县青羊小 学三年级三班的一名小学生,虽然我的年纪还比较小有些还 不能完全理解,但是爸爸却经常告诉我做人的基本道理,冬 天的寒冷就像人在一生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面对困难我们 想办法努力克服,并且要时时抱着希望。面对春天的温暖要 学会感恩,报答,祖国培育,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 自幼学会善良真诚待人,乐于助人,刻苦学习。

我的家是祖国大家庭中最为普通,最为平凡的一员了, 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但她却这么多年来承受着无 数别人所无法理解的,各种疾病和苦难,但我们家总是爱意浓浓,充斥着在每一缕空气中的都是善良,勤劳,朴实,宽 容,相敬和爱护。

我的爷爷是一名老***员了,他风风雨雨几十年工作 在最基层,日日翻山越岭奔走在乡村农户之间,实实在在地 为百姓办事,为农民着想,他的兢兢业业和辛苦付出得到的 不是什么金钱高官,而是无数和他一样贫苦的老百姓的肯定 和赞扬。不管谁提起来都说我爷爷是个大好人。关于爷爷的 事我知道的很少,因为从刚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就已经生病好 几年了,叫什么脑梗,虽然我并不知这是一种什么病,但我 知道爷爷有多痛苦,不会走路,不会说话,不会吃饭,还不 知道大小便,可以说爷爷什么都不会。每天都要吃很多很多 的药,还要经常住医院。

还记得奶奶给我讲过一个爷爷的故事,就在我刚出生不 久后的一天,西沟村的一位盲人老爷爷找到了我们老家,他 说他以前向乡政府交过几百块钱,当时这个钱是我爷爷收 的,现在他去乡里领钱,人家却说没有这个钱也没有相关的 手续,那时爷爷已经病的很严重了,再说十多年前的事了谁 还记得呢?后来奶奶和爸爸就又陪着那位盲人老爷爷去了 西沟,结果在那个本子上的第二页就找到了那个盲人老爷爷 的名字和他交的钱数,一分不差。这就是我的爷爷即便自己 再穷也不会贪污一分钱。爷爷已经病了整整十七年了,虽然他不会说一句话,不 会教导我和姐姐,但我们都非常的爱他,敬他,总是抢着做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孝敬爷爷,为爷爷擦嘴,洗脸,盖被 子。要像爷爷一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好人。

我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家里的一切大小事务就都 是奶奶和妈妈做。奶奶也日渐年老,由于常年操劳也身体不 好,患有高血压,腰腿痛等。所以妈妈总是一天要做很多事 情,尽量为奶奶减轻负担。

妈妈每天六点就要起床,为爷爷做好小米饭,等饭冷了 再一口一口地喂爷爷,爷爷常常喷得到处都是,但妈妈从不 发火总是仔细地为爷爷擦干净。爷爷要是尿湿了,或者拉到 裤子里,妈妈就和奶奶就一起把爷爷从轮椅上抬到床上,用 温水为爷爷擦拭的干干净净的,再抹上爽身粉,换上干净的 衣裤。晚上还要为爷爷翻身十几次,更换尿湿的小被子,爷 爷已经病了十七年之久了,但身上没有一点破损之处,也很 胖,这些都主要是奶奶和妈妈的功劳。我的爸爸也是一个大 孝子,每次回来都要为爷爷买好的药品和营养品。

妈妈是乡亲邻里和亲朋们口中称赞的好媳妇,待公婆犹 如亲生父母, 还乐于助人。

妈妈也因此被评为了县“道德模范” 和“平顺好人”,我家还是“文明之家”呢!妈妈常说:家家有老 人,人人都会老,一定要善待老人,这是积德呀!所以,我在家里总是帮妈妈奶奶做家务,在学校也听老师的话,努力 学习,爱帮助别人,从不欺负同学。

在这样的家庭里我感到很快乐,因为家人用他们的实际 行动告诉了我,什么是爱,爱是感恩,爱是行动,爱是付出, 爱我们的家,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身边的 每一个人。作者:青羊小学三(3)班 电话:15534525065吴博涵爷爷:吴春平 青羊镇镇政府退休人员 妈妈:宋艳丽 无业

南京市优秀家规家训及家风故事表彰_优秀家训家规家风故事推荐表3

优秀家训家规家风故事推荐表李保俊 姓名 电话 新创作 出处或新创作 我家的家风 今天,我们老师让我们写“家风。

” “家风是什么?”我回到家问 妈妈。

妈妈说: “家风,家风就是我家的风俗,要靠你自己去发现。

” 到了吃饭时间,看着满满一大桌我爱吃的菜,我拿起筷子就要加 菜。爸爸叫住了我,说: “爷爷开始吃了,你才能吃。

”我明白了,家风 就是尊敬长辈,吃饭时长辈先吃,我们后吃。有一次,我盛了一碗汤, 头趴在桌子上, 嘴里不断发出声响。

妈妈就对我说, 吃饭不能发出声音。

我明白了,家风就是吃饭不声,吃自己面前的菜,不挑食。

一次,叔叔来我家做客,我见了连忙说: “叔叔好,叔叔请坐! ” 叔叔夸我懂礼貌,我心里非常高兴。知道了懂礼貌也是一种家风。

妈妈就对我说: “你帮我做点家务,就有新的家风了。

”于是我就 去扫地,扫完地又去洗菜。妈妈就夸我做得好。真的我又知道了讲卫生 爱劳动也是家风。

我家对面有一个小孩,他很坏,经常和小伙伴打架,骂别人。妈 妈对我说: “一个孩子要有教养,不打人不骂人。

” 家风就是尊老爱幼懂礼貌,讲文明,讲卫生。一个家庭如果有一 种良好的家风, 就会益于子孙后代。

我们一起带领家人建一个好的家风。

15271384772 学校及 班级 土城小学六年级家 训 家 规 家 风 内 容注:作品如果是世代传承的,请注明出处,如:出自《周氏家谱》 、长辈口述等;新创作的 请注明“新创作” 。

南京市优秀家规家训及家风故事表彰_家规家风家训的故事及70年代的家训家规家风

晒家规家训,讲我家的故事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么什么是家规呢? 家规、家 训其实就是在家庭里形成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也是所说的家风。体 现着家人的价值追求和传承。

家风也是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

家训家规也就是古时一个家族的家法。

先晒晒我家的家规: 1、百善孝为先,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 遵从父母教导, 进出家门要和父母打招呼,对父母讲话态度恭敬,语气亲切。

2、要尊敬师长,见到老师、长辈、熟人要主动热情打招呼,不可 视而不见或见而避之; 3、热爱祖国,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荣誉感,这样才能 具有更强大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4、仪表端庄,站如松、立如钟、走如风,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5、在公共场合要保持举止文雅,谈吐得体,不可大声喧哗或嬉戏 打闹; 6、养成谦虚诚实的优良品格,要脚踏实地,不可弄虚作假,任何时 间、任何理由,都不准说谎;7、戒骄戒躁,不可骄傲自满狂妄自大; 8、加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要独立完成, 认真做事不可草率了事,今日事今日毕,不可无故拖延; 9、定时进餐,过时不许进食。不许吃零食及其它诸如汉堡包等垃 圾食品; 10、 家庭就餐应遵从 “长者先, 幼者后” 的 原则, 不可无视父母、 长辈和客人而自己先行就坐进餐。吃多少盛多少,不可浪费粮食。

11、积极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尽可能分担父母的忧愁,理 解父母的感受; 12、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错就改,学会自我批评; 13、要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积极向自己周围的人宣扬正能量,为 创建和谐社会加把劲; 14、团结同学,助人为乐,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教学 相长、共同进步。

15、 每学期开学前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在父母的监督下 严格执行,及时完成计划不可无故拖延。

16、坚持课前认真预习的好习惯,课堂上带着问题认真听讲, 做 好笔记,课后认真复习; 17、 学习上要知难而进,勇于探索、乐于探索疑难问题,不耻下 问,把攻克难题当作一种乐趣。18、不可玩物丧志。除周末、假期可以有条件有限制地看电视和使 用电脑以外其它时间不得看电视、玩电脑。

19、严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秩序,爱护公物,不乱丢垃圾,做 环保卫士; 20、要志存高远,锲而不舍,自强不息,永不言败。

21、发现家庭成员中有违反家规的言行时要互相提醒,及时纠正 错误。

本人出生于 70 年代初,小的时候家里就有一些不成 文的家规, 比如:家中来客人了,吃饭时小孩子是不能上桌一同用餐的,因为习惯 所以觉得很自然。

现在的小孩如果平时没有这方面的教育就因为来了客人而不允许 其上桌用餐会觉得委屈的,甚至会憎恨起无辜的客人。

这不能怨孩子,父母应该自责,“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都是好 孩子,只是看你如何教育。

家规家训最好从孩子小的时候抓起,从娃 娃抓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待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后再 去教育,让他们改正就很有难度了。

记得当儿子还小的时候 (大概四岁吧) , 一家三口回老家过春节。

吃饭的时候,我将一块鱼籽用筷子夹给了父亲,然后将另一块夹给了母 亲, 儿子端着碗在旁边眼巴巴地等着, 却没能如愿, 满脸的不解和失望, 我只是装作没看见。在自己家里吃饭的时候,无疑这些东东都是他的了,事后给儿子 讲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的道理,孩子听后点了点头 表示明白了。

第二年再次回家过年,因为开饭的时间有点晚,家中几个一起玩 的孩子都觉得饿了,看到饭桌上摆着做好的几道菜就想大快朵颐,被儿 子拦住了,“让爷爷先吃”边说边跑到爷爷的身边说:“爷爷你就先吃 一口吧,我们都饿了,您先吃一口我们几个就可以吃了”,大人们听了 都笑着称赞说:“这孩子真懂事!”我就是这样在生活中通过一件件小 事将家规家训无形地渗透给孩子,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理解并遵守 家规,成为一个敬老孝亲、爱国奋进的好学生、好青年。

每个家庭的家规都有所不同, 有成文的, 也有不成文的, 一句话、 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可能成为家规的载体。

在生活点点滴滴中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从而带 动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向前发展。

相信在这些良好家规的影响和教育 下,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一定是辉煌的、灿烂的。70 家训 家规 家风家风、家规、家训;一、家风,是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勤劳、孝顺、 友善、忍让、舍得、守法;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孝,恭,善,勤,俭;二、家 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1、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要独立完成,今日 事今日毕,;2、要吃饱吃好,保证全面营养,不可挑食厌食少食;3、每天坚持 看书 2 小时;4、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运动量不得少于;5、家庭就 餐应遵从家家风、家规、家训 一、家风,是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旧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 则和处世方法。

家风是上辈人对下辈人的言传身教, 是靠自身的行为影响下一代。

勤劳、孝顺、友善、忍让、舍得、守法。

勤俭持家,和睦相处。

孝,恭,善,勤,俭。

二、家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 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

1、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要独立完成,今日事今日毕,不可马虎了事,不可 依赖父母,不可无故拖延。

2、要吃饱吃好,保证全面营养,不可挑食厌食少食。

3、每天坚持看书 2 小时。要坚持课前认真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做好详细 笔记,课后认真温习,完成各科学习任务 4、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运动量不得少于一小时(寒暑假可适 当增加运动量),不可偷懒,不可随意,不可只做自己喜欢的运动。

5、家庭就餐应遵从家规,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礼貌待客,不可无视父母、 长辈和客人,不可边吃边玩,不可浪费粮食。6、要尽可能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可无视父母的感受,要积极为父母做一些 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可推辞,不可讲条件。

7、要孝顺父母,懂得感恩,珍惜幸福生活,遵从父母教导,出门进门要和 父母打招呼,不可忘恩,不可与父母顶撞、狡辩或者无理取闹。

8、要学会感激,感激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父母,感激一切曾经关心过爱 护过支持过帮助过的人, 要珍视社会和自然中一切真实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憎 恨虚伪、丑恶的不良现象,不可是非不分、善恶不辨。

9、要尊敬师长,见到老师、长辈、熟人要主动热情打招呼,不可视而不见 见而避之。

10、要团结同学,要有爱心有同情心,不可以大欺小,不可歧视弱者,不可 嘲笑残疾人或者成绩差的同学。

11、要待人真诚,为人谦虚,要脚踏实地,不可弄虚作假,不可骄傲自满狂 妄自大。

12、在影剧院、商场、会场、宴会等公共场合要保持举止文雅,谈吐得体, 不可大声喧哗,不可嬉戏打闹。

13、要志存高远,锲而不舍,勇往直前,自强不息,不可胸无大志,不可有 丝毫懈怠,不可轻言放弃。

14、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及父母交代的学习任务, 不可粗心大意、字迹潦草,不可少做或者借故不做、拖延,写完作业方可玩耍, 除周末、假期以外一般不得看电视(晚七点新闻联播除外)、玩电脑。

本规范规定诸内容须切切实实不折不扣做到,如有违反,视情节较轻分别予 以提醒、批评、警告、面壁思过、书面检讨、抄课文、做家务、限制部分家庭自 由和权利、适当体罚等。

三、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为什么有很多云南人说自己的祖上是南京的,有什么历史原因吗?

云南人自称南京人,是明代江苏向云南移民定边民众的后裔1从南京向云南移民,是明初云南问题的解决方略“我们的老祖宗是从南京来”发生在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