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刘湘简介 川军刘湘是怎么死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2收藏

川军刘湘简介 川军刘湘是怎么死的,第1张

刘湘(又名元勋,字甫澄,1890年7月1日—1938年1月20日),中华民国四川省政府主席(1934 —1938年)。

生于四川大邑。1909年(清宣统元年)在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入四川陆军。中华民国建立后官至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长。1922年曾被熊克武击败下野。后又与熊、杨森、袁祖铭等混战或对抗。1926年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军长,次年在重庆制造“三・三一惨案”。1929年任重庆大学首任校长。1932年被任为四川善后督办,次年大败堂叔刘文辉,此后确立在川内军政主导权。同时期又任四川剿匪总司令,迎击长征中的中共红军。1934年兼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后与蒋介石对立。抗战时率川军出击抗日前线,历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1937年在汉口住院治病,期间与韩复榘密谋反蒋。次年韩被捕,他在半吓半病中去世。

从1913年,孙文号召全国“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开始,四川军阀就连续不断地发生混战,一直混战到1933年。

在前后20年的时间里,大型的混战有21次之多。

在所有的这些混战中,刘湘都参与进去了。最终,刘湘打败四川各路军阀,基本实现了对四川的控制。

四川军阀以及打到四川来的外地军阀多如过江之鲫,为什么却是刘湘最终胜出呢?刘湘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一、依附中央政权。

刘湘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与中央政府保持密切联系,极好地依附了中央政权,找到了一个强大的后盾。

刘湘最初依附的是袁世凯。

虽然孙文号召“二次革命”,并且蔡锷发动护国战争,并一直打到四川。

不过刘湘多次与护国军作战,与反袁势力作战。这让他获得了袁世凯极大的青睐。

“二次革命”开始之前,刘湘还仅仅是个营长。

两年多的时间,1915年,刘湘已经被袁世凯提拔为师长,晋衔陆军少将,跻身将军行列。

虽然袁世凯很快在称帝后,便因为全国人民的一片骂声,只当了83天皇帝就绝望去世了。

但是刘湘已经拥有了不小的实力,成为四川一方不可小视的诸侯。

后来,当四川只剩下刘湘和刘文辉两股最强大的势力争斗的时候,刘湘当时之所以能够打赢,也是因为他依附蒋中正,获得了蒋中正中央政府的支持,而且蒋中正还派军地帮他打仗,给他提供了不少便宜。最终,刘湘把刘文辉撵到西康一带,独霸四川。

这其实表明了刘湘有一种清醒的认识。他知道,光靠四川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是做不大的。依靠四川实现全国统一,是不容易的,必须依靠中央政权。

不是,刘湘自己也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汉朝皇帝后裔,历代许多帝王都喜欢这样给自己贴金,比如李唐王朝都追随到老子了。

刘湘(1888年7月1日-1938年),谱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四川成都大邑人,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四川省主席,重庆大学首任校长。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毕业。

1921年7月,被推为四川各军总司令兼省长。1929年,重庆大学成立,其为第一任校长,并且为重庆大学发展做出很大贡献。1935年2月,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1937年10月15日,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任集团军总司令,率领川军带病奔赴抗日前线。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于1938年1月20日在汉口去世。死前他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中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因为刘湘在日本人进川之时,便放下话来,直接说只要日本人敢进川,就直接打死。随后,直到刘湘临死的时候,留下的遗嘱依然是“抗战到底,矢志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中国境,川军则一日不还乡。”

刘湘的家庭在当时来说还算比较优渥的,从小便在私塾里上学,因为读书成绩优秀,后来便考入了县里的学校。不过,因为国家动荡,刘湘在学校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便回到家中。而后当时不满17岁的刘湘便背着自己的父亲考入了军校。因为年少和出色的才华,刘湘在军校中的成绩优越,一路晋升。

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刘湘跟随当时的部队进入川北,而这时候的刘湘还是一个小小的少校差官,直到后期因为出色的才华才一路晋升,随后才开始备受重视。即便刘湘是国民党,但是在“两广事件”爆发后,作为中国人的刘湘暗中保护当时的爱国人士。同时,在随后的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刘湘更是带领大部队顽强抵抗敌军,并且放下口号“日本人只要敢踏进川,来一个直接打死一个。”

因为刘湘的这句口号,在当时令很多的士兵振奋。而刘湘的血性也在这时候开始表现出来。随着后来战争的激烈,刘湘在战场中的出色表现,令很多军官佩服。而刘湘在被任命为战区司令官后,更是拖着病体率领川军和敌军顽强抵抗。

即便刘湘的意志再顽强,身体再强硬,也抵不过病魔的纠缠,而刘湘在随后的战争中因为病发,后来在汉口去世。不过,哪怕到死,刘湘也留下了他最血性的遗嘱:“抗战到底,矢志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中国境,川军则一日不还乡。”

四川盆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国自古就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的说法。在整个民国期间,四川省始终处于军阀混战割据的局面,从未有一个军阀能够一统四川。而本是堂叔侄关系的四川军阀刘湘和刘文辉,则是众多四川军阀中最大的两支。

刘湘和刘文辉

作为割据一方的土皇帝,为了地盘与利益之争,虽然刘湘和刘文辉为堂叔侄关系,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大开杀戒。而事实上,纵观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历史,父子骨肉相残,兄弟厮杀的数不胜数: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逼迫父亲退位,方才坐上皇位;而最近的清朝,康熙众多儿子中发生的九龙夺嫡,更是大名鼎鼎。父子兄弟尚且相残,更遑论关系更远的堂叔侄关系了。

刘文辉

据不完全统计,从中华民国建立一直到1935年国民党中央军入川。短短20多年间,四川军阀就发生了400多起战争。众多军阀经过混战、割据、吞并,四川逐渐形成了以刘湘、刘文辉、杨森、邓锡侯、田颂尧、刘成勋、赖心辉、刘存厚等八人为首领的军阀势力。

1932年四川军阀割据图

这八个军阀势力中,尤其以刘湘和刘文辉的实力最大,刘湘和刘文辉均先后担任四川省主席,两人也都有一统四川、成为四川之主之心。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刘湘和刘文辉两方势力发生了多次战争。而在最后的1932年爆发的二刘大战中,最终刘湘获胜,刘文辉败退汉源,刘湘最终成为四川最大的军阀和四川省主席。

刘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四川数十年的军阀混战,给四川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但是当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四川各军阀纷纷放弃纷争,共御外辱。百万四川大军拿着最简陋的武器,穿着单衣和草鞋跨出四川边界,开赴抗日前线,与日寇浴血奋战。川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四川省也是抗战八年中,出兵和牺牲人数最多的省份。

川军

俗话说得好,“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民国时期的四川,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的准确性。从辛亥革命开始,沃野千里的四川就陷入了军阀混战和割据的局面。

一直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四川从未有一个军阀能够真正统一全川。因此,四川这个面积广阔、土地肥沃、人口全国第一、军队战斗力也颇为强劲的地方,川系势力范围却几乎没有走出省界。

军阀割据的四川

在民国的38年间,四川先后涌现了熊克武、刘存厚、刘湘、杨森、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赖心辉等人为首的川系军阀,这些军阀坐拥数万乃至数十万军队,在对统治区域内横征暴敛的同时,对外也不断进行军阀混战。

不过,在诸多的川系军阀中,有一个军阀实力最强,占据地盘最广,也在四川军阀混战的后期取得了巨大的优势。如果没有蒋介石势力进入四川,他甚至有相当大的希望真正统一全川,成为四川王。这个人就是四川军阀刘湘。

刘湘

陷入军阀混战和割据局面的四川,大大小小的军阀难以数计,没有哪个人是省油的灯,为什么刘湘最有可能胜出呢?

其实,刘湘起家的时间并不晚,早在辛亥革命之时,刘湘就担任了四川新军第十七镇第68标一营前队排长。进入民国之后,刘湘的职位迅速窜升,1913年成为团长,1916年就已经成为少将旅长。1918年,担任第一师代理师长职位之后,刘湘正式进入四川军界上层,成为举足轻重的一方大佬。

成为手握兵权的一方小诸侯之后,刘湘开始了自己辗转腾挪的军阀混战生涯。他先是联合军阀刘存厚发动了川军驱逐四川境内滇军、黔军的战争。取得胜利之后,声望大增的刘湘,又马不停蹄的与熊克武一起发动了四川自治运动。

军阀割据的民国

很快,为了自己的利益,刘湘又与前盟友刘存厚倒戈相向,发动对刘存厚的战争。击败刘存厚以后,实力威望大增刘湘被推为了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省长。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刘湘就一跃成为了四川势力最大的军阀。

然而,此时四川境内其他军阀的势力依然十分强劲,再加上刘湘成为省长之后过于膨胀。因此,川军总司令每当多久,刘湘就被众多川系军阀逼迫辞职。不过,虽然失去了名义上老大的位置,但这无损于刘湘的实力。下台之后,刘湘又联合四川诸多军阀,击败了试图成为四川王的杨森。

四川军阀杨森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面对势如破竹的北伐军,颇有眼光的刘湘迅速改旗易帜,宣布进入了国民革命军行列。刘湘所部则被编为了国民革命军第21军,刘湘担任军长。由于兵力雄厚,刘湘的这个军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辖有三个师的军,第21军下辖高达了7个师的部队。

与此同时,刘湘的本家侄子刘文辉也开始崛起,并被国民政府任命为省政府主席,刘湘本人则担任了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委员长兼省政府委员一职。四川进入了二刘主宰的局面。

刘文辉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面对权力,父子相残的情况都比比皆是,跟何况二刘只是叔侄的关系。因此,刘湘与刘文辉之间,毫不意外的爆发了战争,而这场二刘之战,最终以刘湘的全面胜利告终。刘湘因此掌握了四川军政大权,面对他垂涎已久的四川王之位,只差一步。

然而,此时已经坐稳了南京国民政府最高领袖一职的蒋介石,开始将势力深入了四川境内。刘湘为首的川系军阀与蒋介石的中央军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刘湘和川军抗战纪念碑

而这场中央与地方的冲突,最终以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刘湘电呈蒋介石请缨抗战,率领川军出征抗日而告终。然而不幸的是,1938年1月1日,带领川军走川界,开赴抗日前线的刘湘,却因病在武汉去世,年仅48岁。

刘湘死之后由杨森、邓锡侯统领川军。

拓展:

川军:

是对民国时期四川地方军队的称谓。与其它的地方派系不同的是,川军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军内部的派系繁杂,防区制盛行,内战之烈闻名全国。在抗日战争中四川承担了全国30%的财政税收和40%的抗战兵力,重庆抗日胜利纪功碑书写着川军这一华彩乐章,李宗仁将军曾评价道:“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2刘湘:

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汉族,生于1888年7月1日,四川成都大邑人,民国时期的四川军阀,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四川省主席。1929年,重庆大学成立,其为第一任校长,并且为重庆大学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3邓锡侯:

字晋康,四川营山县人。历任护国军营长,川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人士、军事家、著名抗日将领,抗战胜利后在川军中被视为领袖。

川军刘湘简介 川军刘湘是怎么死的

刘湘(又名元勋,字甫澄,1890年7月1日—1938年1月20日),中华民国四川省政府主席(1934 —1938年)。生于四川大邑。1909年(清宣统元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