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白,正白旗满州,请问满族姓氏可能是什么?属哪支?
在北京,老家岫岩岭沟,与哨子河马岭的白姓是一支。听大伯讲是正黄旗黑牛录。
春节回老家,在大伯家抄了家谱(大伯家的家谱应该也不是最老的版本,可能是从我爷爷或太爷搬出马岭时抄的)。因为没有带相机,时间匆忙,从第四世开始,只抄了本支的简谱,因为家谱上写的是字而不是名,所以上几代的范字我也不知道,如我太爷的名字叫白连盛,但是家谱上只写了万三,同样另外两个太爷哥哥的名字白连发、白连财也是我爸爸告诉我后我填写上的。从我太爷的名字看,可能还能与其他本家的一样,为“连”或“廉”,而自我爷爷(第10世)开始重新排字为:“永俊文明远,景兴恒云昌”。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哨子河和岭沟和白家堡子,满族白姓还有几支,可能是与我们本家,但是分支太久,范的字也不一样。如树、俊、景为同一辈,文和国为一辈,明和旭为一辈等。另外,不知道白格格说的老家白家堡子是不是这个白家堡子??
同样,我也问过老家的人,唐家崴子的地址,但是也只是得到了一个大概的位置,并且说,应该都是本家白姓。
从家谱上看,如果我没有抄错的话,论坛里有本家与我们是在第三世上开始分支的。其它的不详。
我也一直想知道白姓的满族老姓和迁徙的历史,但是,从网上看,一直没有确切或者是详细的出处和说明。我已经让老家的人帮我留意查找更老点的资料,不知道哪位本家能说说或交流一下你们的家史?
回答者:morpheus83101 - 试用期 一级 6-7 14:15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我家的家谱,在文革时烧掉了,我很是苦闷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
100% (1) 不好
0% (0)
相关内容
• 百家姓 白姓的由来
• 满族正黄旗白姓
• 白姓的由来是什么啊
• 满族 姓善
• 我是满族人姓铁,正黄旗,其他就不知道了,很想知道祖辈
查看同主题问题:满族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共 11 条
我也是岫岩的白姓满族人,听爸爸说我家好像是满族正黄旗的一个分支,我们这支有一本非常详尽的白姓家谱,是我们的一们爷爷辈的白姓人走了好多地方,查了好多资料编写的.遗憾的是我是女孩,虽然一直对家谱好感兴趣,但管家谱的长辈不让我看,所以只能给您提供一个查找资料的地址,我们这支白姓人在辽宁岫岩龙潭北台大队,听说去年哈尔滨还去过一批白姓人查找家谱呢!
评论者: bairongfen - 试用期 一级
伯宗:(?-前576) 春秋时晋国人。大夫。贤而好直言。晋景公六年以“鞭之长,不及马腹”谏止晋攻楚。每朝,其妻常戒之。后终以直谏恶郤锜、郤至等,被谗杀。
评论者: bx198596 - 魔法学徒 一级
二、系出姜姓夷。起源于西周初年。武王伐纣时,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曾经扣马拒谏,请求停止武力伐纣。武王不听,一举攻灭殷商,建立周朝。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食野菜树果,终被饿死。伯夷是孤竹国君的长子,其后以行次为姓得伯姓
评论者: bx198596 - 魔法学徒 一级
我来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其他回答 共 1 条
白: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淄博,新疆之乌鲁木齐,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四川之合江,云南之泸水、河口、马关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白、朝鲜、彝、壮、土、哈尼、傣、土家、苗、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拉祜、基诺、锡伯、东乡、撒拉、裕固、布依、水、纳西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一并收载。其源不一:
一、《姓氏考略》注引《元命苞》云:“‘炎帝臣有白阜,怪义之子,为神农通水脉’,当为白姓之始”。
二、《唐书宰相世表》云:“白氏出自姬姓。周太王五世孙虞仲封于虞,为晋所灭。虞公族有进伯奚,媵伯姬于秦,受邑百里,因号百里奚。奚生视,字孟明,古人皆先字后名,故称孟明视。孟明视生二子:一曰西乞术;二曰白乙丙,其后以为氏。”
三、或系出芈姓。《姓氏词典》据白居易自序《家状》注云:“以祖辈名号为姓氏。源于芈姓,出于楚太子建(平王之子)白胜公。”
四、或出自氐族。《三国志注》转引《魏略西戎传》曰:“氐人有王所从来久矣。自汉开益州,置武都郡,排其种人,分窜山谷间,或在福禄,或在研、陇左右,其种非一。称盘瓠之后,或号青氐,或号白氐,处中国,即其服色而名之也。”白氐,当即氐族之白姓。
五、或为白亚氏所改。《中国姓氏大全》注“白亚”云:“历史上罕见姓,《魏书官氏志》记载,西河讥胡有白亚氏,后改姓白。”“讥胡”,《姓氏考略》、《姓氏词典》皆引作“饥胡”;“西河”,在今山西之汾阳。
六、或以地为氏。《姓氏考略》云:“又,或以地为氏。唐置白州。即《逸周书》中云‘白民之国’。”白州,在今广西之博白,此当出自南夷。
七、据《五代史》载,吐谷浑亦有此白姓。吐谷浑酋长有白承福,庄宗赐姓李;又陈永贵,胡人,本姓白,为行军总管;李可久,为吐谷浑宁、朔两府留后,本姓白氏,赐姓李。
八、又,为赐姓。《续通志氏族略》载:元代有西域巴喇哈纥城人察罕,出生时月白如昼,当地人称白为察罕,因以名之。仁宗赐姓白。
九、或国清代满族姓氏所改。《满洲姓氏录》载:满族之瓜尔佳氏、纳喇氏、巴雅拉氏、拜佳氏、伯蔡特氏等姓,皆有改从单字姓“白”者。
十、今蒙古族之白姓来源有二:或为察干氏所改,蒙语“察干”汉语意为“白”,取其汉意而以“白”为姓;或为伯颜氏所改,此则取其首音而谐“白”而为单姓。
十一、鄂伦春族有白依尔“哈拉”(氏族),或以为姓,后或取其首音谐“白”而为单姓。
十二、基诺族之白姓,则取自人名。基诺族生子女常请巫师起名,而巫师往往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之。若巫师名“白腊”,则男孩或名“白腊腰”,女孩则名为“白腊吕”(腰,男性;吕,女性)。故基诺族多名“白腊义”者。或取其首音谐“白”而为姓。
十三、哈尼族之白姓,居云南之绿春。相传清初有车苗、车山、车者三兄弟,父母双亡,流落他乡,老二车山到得元阳孟弄白土官家任要职,后遂以白为姓。
十四、锡伯族之白姓,则由巴雅喇、伯佳氏所改。
十五、土族之白姓,则由“巴颜—孔”所改。本民族名,意为富豪之家,或以之代姓,或取首音谐“白”以为姓。
十六、裕固族之白姓,则由巴依亚提氏所改。巴依亚提为户族名,以之代姓。
十七、回族白姓为大族。其源不一:或为名字所改,回回从阿拉伯习俗多以“以卜拉欣”为名者,其后或取其中之“卜”音,谐其音近之汉字“白”而为姓。《元史世族表》云:“伯笃那丁,居极纥城,亦回回族也,其子察汗,仁宗赐姓白氏。”或称广西回族白姓,为伯龄之后。明初,伯笃那丁之孙伯龄,游至广西,落户桂林,遂改“伯”为“白”,繁衍生息,渐成广西一大姓。
十八、撒拉族之白姓,则由回民、汉民连同其姓氏一并融入
参考资料:
汪氏起源与繁衍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汪氏家族起源于平阳(春秋时的平阳故城,在今山东省邹城市城西三十里),繁衍于新安,是新安郡望族。有“天下汪氏出徽州”之说。
汪姓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占领河南鲁山的古鲁国,封与其子周公旦之长子伯禽,是为鲁国。周武王灭商后,委派鲁伯禽东征商的盟国徐、奄17国,讨平后,命伯禽长驻奄地,即今山东曲阜,鲁国由河南鲁山移封山东,成为春秋时东方强大的诸侯国。传及鲁国第21位国君鲁成公黑肱(公元前592年)生庶子取名满。因姬满有功于鲁,为上大夫,受封为颍川侯,食采于“汪”地(在当时鲁国的平阳),人称汪侯。其后代以采邑地为氏而得姓,颖川侯姬满为汪氏得姓始祖,即一世祖。「汪侯生子挺,挺为周司谏,生子诵、芒,诵为司马,生子金钺、铨、踦(锜),皆有令名」。最早见于史书的汪姓人物汪踦(可能是汪氏的第四世)。《礼记•檀公篇》载: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伐鲁,鲁于齐师战于郎,汪踦在郎之战中死去。按当时鲁国的仪礼制度规定,为国家而死的人国家给予敛葬。汪踦当时尚未成年,有人认为他够不上国殇,就此孔子反驳众人说:汪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怎能不按国殇(为国牺牲)对待呢!于是以成人之礼将其敛葬。
第三十一世汪文和,字国辅,汉献帝时破黄巾为龙骧将军,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随孙策渡江南下,屡建战功,受孙策表授会稽令,封淮安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遣中郎将贺齐征服歙县金奇、毛甘及黟县陈仆、祖山等山越部落后,分歙县东乡地置始新县,南乡地置新定县,西乡地置黎阳、海阳县,加黟县、歙县共六县建新都郡。治所始新。后汪文和为避乱遂举家迁往始新(新都郡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新安江上游,祁门等地,与浙江、江西二省交界,是一片美丽的丘陵盆地,汉以前是山越人居住的地方。晋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吴国被灭,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隋开皇十一年,即公元591年改新安为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辖歙县、黟县、婺源、绩溪、休宁、祁门六县。新安郡是徽州的前称,所以徽州又称新安)。至此,新安郡始为汪氏江南祖籍。当时新安还是一个偏僻荒凉的地方,不受外界的干扰,汪文和族人就在这里安居乐业,生育繁衍,成了新安郡望族。汪文和为新安郡汪氏开基始祖。第三十六世汪道献,晋元帝时为黟县令,移家于歙县。南齐时,第四十世汪叔举又迁至绩溪登源里汪村。汪叔举四传而生越国公华。
第四十四世汪华,与弟汪铁佛一道,于隋末一举平定了歙州、宣州、杭州、睦州、婺州、饶州等六州动乱,甲十万兵,威镇江南,建吴国称王号,仍奉隋。后汪华响应秦王李世民昭布,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主动向唐王朝称臣,武德四年,被唐高祖授予歙州刺史,封越国公。越国公华,地位尊荣无比,又拥有实际的兵权,使汪氏家族此后在皖南地区的基业,稳如盘石。汪华生有九子,其后裔在歙州境内分布最广。歙州(即徽州)后来有“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之后也”(《新安志》卷一)的说法,就是从这时开始起步的。黟、歙多为汪华长子建和第八子俊之后;婺源、休宁、祁门多为汪华第七子爽之后;绩溪多为汪华第九子献之后,构成徽州汪氏放射形分布。屯溪靖阳节等古徽州节令盛会中所抬像中的汪公、二相公、九相公等,便是汪华及其第二子、第九子。
宋代以前汪姓分布区域相对较小,主要在安徽南部及相近的江西、浙江等地,也有迁往中原的,如《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陈稷州别驾汪纲,陈亡,自歙州徙河间。”这说明隋初有一支迁至北方。宋元时期是汪姓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汪姓族人仍然主要在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处辗转迁徙,少数迁徙至湖北、湖南地区。主要聚居地有:安徽的歙县、黟县、绩溪、休宁、祁门、旌德;江西的婺源、浮梁、德兴;浙江的淳安、遂安、杭州、会稽、萧山等,湖北、湖南等地开始有汪姓族人迁入。明清时期,汪姓族人继续向外发展,居住、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展,除安徽、江西、浙江等省份外,江苏、湖南、湖北、上海、广东、福建、四川、河南、陕西、山东等省都有了汪姓族人的足迹。特别是清康煕年间开始,闽、粤汪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但现存于各地的汪姓家谱中可窥见这个历史时期汪姓族人迁徙繁衍情况。
但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是,汪氏的子孙不管在什么地方落脚,都会很快地就在当地出人头地,使得汪氏日后成了安徽和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极负声望的大族,尤其在安徽徽州一带,汪姓家族更有长期的盛况。人口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口15‰随机抽样资料,以及1970年台湾省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显示,汪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8%,据此推算全国当有近500万人姓汪,按人口多少排列为第57大姓。尤以安徽多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为湖北、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上述6省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72%由此看出,汪姓为典型的江南大姓。
注:公元前484年,这一年是汪氏一世祖出生后的第108年,其第四世的小孙子踦也只是十几岁,而这一年孔子67岁(公元前551-479年)。所以,汪踦可能就是汪氏第四世。
令[令,读音作lìng(ㄌㄧㄥˋ),亦可读作líng(ㄌㄧㄥ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乐官伶人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典籍《诗·邶风·简兮序》中记载:“伶官,亦泠官,乐官也。伶氏世掌乐官而善焉,故后世多号乐官为伶官。”
西周时期乃至春秋战国,在周王朝和诸侯国中,伶官皆是内大夫,属天官所辖,即由王政直接管理,在国典、祭祀、迎宾、国丧等诸多重大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伶官之后有去“亻”简字为姓氏者,称令氏,读音作líng(ㄌㄧㄥˊ)。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文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史记·卷一十》记载:“令姓,令尹子文之后也。为车骑将军,军飞狐。”
令尹,为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姬姓诸侯国的太宰、相国,其职皆由有威望的王族嫡裔担当,辅佐君主掌管国家的所有行政事务,权力甚大,为楚国最高行政长官。
令尹子文,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名相,对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令尹子文姓斗,名豰于菟,字子文,是楚国贵族若敖氏斗伯比和表妹邙子之女偷情所生,生下后被弃于云梦泽北(今湖北天门),被母虎叼去抚养。
当时楚国人称老虎为“于菟”,把喂乳叫作“豰”,意思是“虎乳育的”。楚国的附庸国祁国国君祁子出猎时觉得很惊奇,将他抱回鞠养。
当了楚国令尹后,豰于菟改名为令尹子文。令尹子文主动地献出自家的私财来缓解国家的困难,而不惜自己“有饥色,妻子冻馁”,并侵削诸大夫的封邑,交还给楚成王芈頵(熊恽),以壮大楚国王室的财富和力量,强化楚成王的王权。这就是令尹子文“毁家纾难”的故事。
据史籍《左传》的记载,令尹子文于周惠王姬阆十四年(鲁庄公姬同三十年,公元前663年)开始做令尹,到周襄王姬郑十七年(鲁僖公姬申二十三年,公元前635年)让位给令尹子玉(成得臣),其中相距二十八年,在这二十八年中曾几次被罢免又被任命。
令尹子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令氏、尹氏,读音作líng(ㄌㄧㄥˊ)。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令正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子大叔为令正。”杜预注释:“主作辞令之正。”
令正,就是古代掌管王公官家文告辞令之官,鲁国首置其官,如同当今的秘书长。
其子孙后裔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令正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令氏,读音作líng(ㄌㄧㄥˊ)。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魏国令尹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商末周初,周文王姬昌有个儿子叫毕以高,毕公高有个孙子叫毕万,毕万在春秋时,在晋国当高官,他有一个曾孙叫魏颗。
据史籍《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春秋时期曾经一度称霸诸侯的晋国,在周安王姬骄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被其大夫韩、赵、魏三家拆分。当时瓜分晋国的魏氏,是传自周文王的儿子毕公高,毕公高的裔孙毕万,首先在晋国官拜大夫,声势一天比一天盛,到了毕万的孙子魏犨时期,是晋国的一位名将,他曾跟随晋文公重耳出亡多年,晋文公即位后封他为大夫,让他继承魏氏的封邑。
魏犨有宠妾叫祖姬,据说魏犨每次出征前都要交代家人说:“万一我战死,就让祖姬改嫁,别耽误了她的青春。”但魏犨得了重病,临死前却要家人让祖姬殉葬。魏犨逝世后,小儿子魏颗认为父亲的要求是在神智昏乱时提出来的,与他平时的主张不一致,不应该听从,所以坚持让祖姬改嫁了。
后来,晋秦两国发生战争,魏颗领军与秦军杜回交战,杜回手执大斧,领三百兵勇,大踏步卷入晋阵。下砍马足,上劈甲将。晋兵从未见此凶狠,遮拦不住,大败而归。魏颗扎下营垒,一连三日,不敢出应。
魏颗秉烛闷坐,左思右想,没有良策。三更时分,朦胧睡去,耳边似有人言“青草坡”三字,醒来不解其意;再睡,仍复如前。魏颗就问弟弟魏锜,这个梦是什么意思。
魏锜说,离此左去十里,有个大坡,名为青草坡,或许秦军正该败在那个地方。我先引一军在彼埋仇,兄长诱敌军而至,左右夹攻,可以取胜。
来日,魏颗传令:拔寨而起,并扬言要班师了。杜回果然来追。魏颗略斗数合,回车就走,渐渐引进青草坡来。一声炮响,魏锜伏兵俱起。魏颗复身裹来,将杜回围在核心,两下夹击。杜回全不畏惧,抡着开山大斧横劈竖砍,当者辄死。二魏督率众军,力战杜回不退。看看杀至青草坡中间,杜回忽然一步一跌,如油靴踏着层冰,立脚不住。
魏颗举目看时,遥见一老人,布袍芒履,似庄家之状,将青草一路挽结,以攀杜回之足。魏颗大喜,率魏锜双车驱到,二戟并举,把杜回搠倒在地,活捉过来。
后来魏颗问杜回:“汝自逞英雄,何以见擒?”
杜回说:“我双足似有物攀住,不能展动,乃天绝我命,非力不及也。”
魏颗暗暗称奇。又恐留于军中,后复有变,即时将杜回斩首。
是夜,魏颗刚得安睡,梦见日间所遇老人,前来致揖:“将军知杜回所以被获乎,是老汉结草以御之,因此颠踬被擒。”魏颗说,我们素不相识,乃蒙相助,何以奉酬?老人说,我是祖姬之父,为报将军不用先人之乱命,善嫁我女,特效微力。原来这位老人就是祖姬的父亲,他因为感谢魏颗的救女之恩,特意冒着生命危险来助魏颗一臂之力。
为了奖励魏颗的这次战功,晋景公姬据就把令狐之地(今山西临猗)赏给他做了封邑,魏颗的儿子魏颉很满意邑地,就以封邑为姓氏,称令狐氏,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令狐氏族人中,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者,称令氏、狐氏,读音作lìng(ㄌㄧㄥˋ)。
第五个渊源:源于赢姓,出自战国时期秦国邑令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战国时期,秦国将掌管万户以上人口的县级行政官员称为“令”,不足万户的县级行政长官称为“长”。
在史籍《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不足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
到唐朝时期,在县级官制上废黜“县长”之称,统称“县令”,这种典制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秦、汉时期,县令的任职期限多为三年,之后迁职于异州、郡、府之地。从唐朝开始,六品以下官员有固定的任职期限,县令的一地任职期限为四年。宋、元两朝时期,县令的任职期限为三年。到明朝时期,知县的任期最长为十三年,最短为两年。清朝时期最长任期八年,最短为一年甚至几个月。
秦、汉时期为“令”者的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令氏,读音作lìng(ㄌㄧㄥˋ)。
第六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曹魏、晋朝时期令君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尚书令,在秦、汉时期为少府(太子)属官。汉武帝刘彻时期用宦者为其职,改置中书谒者令。汉成帝刘骜时期仍用士人。尚书令所掌为章奏文书,以为天子近臣。在西汉后期,尚书令职权渐重。东汉时期,国家政务均归尚书台,其主官尚书令在制度上仍属于少府,秩仅千石,实际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事权。
曹魏、晋朝时期,尚书令多被尊称为“令君”。
到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尚书令日益尊贵。
隋、唐两朝时期,以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最高长官为宰相,尚书令与中书令、侍中并为宰相。不过,由于唐太宗李世民曾任此官,故后不置,改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
在宋朝时期,尚书令班次在太师之上,为亲王、使相兼官,无实职。元朝时期曾设尚书省,而未设尚书令。
诸朝代中,各地对百姓爱戴的县令也有尊为“令君”者。
“令君”的后裔子孙中,有沿用其尊称为姓氏者,称令氏,读音作lìng(ㄌㄧㄥˋ)。
得姓始祖:令尹子文、魏颗。
第七个渊源:源于“林”姓,于20世纪初(民国前后)甘肃通渭、会宁等地区部分“林”姓改为“令”,读二声(因为当地方言lin、ling分不大清楚)。改姓原因待考。
二历史名人:
令 勉:(生卒年待考),楚国人。著名西汉将领。
在西汉文帝刘恒时期,令勉任中大夫,为统兵将领。
在汉文帝后六年(公元前163年)冬月,匈奴大举侵边,令勉受命统兵出屯飞狐(今河北涞源北部恒山、燕山之间,北通蔚州),在大将军周亚夫指挥下击退了匈奴军臣单于六万大军的进攻。
:(公元1956~今),令狐氏;山西平陆人。著名 中央办公厅主任。
1978年在山西运城地委工作,1979年进入团中央工作,历任宣传部干事、副处长,办公厅副主任,宣传部部长等职。
1995年, 进入中央办公厅,历任调研室三组组长、调研室主任。
1999年起, 出任中办副主任。
2002年,他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两年后升任中办常务副主任。
2007年9月, 接替王刚出任 中央办公厅主任。
令克强:(公元1961~今),令狐氏,字继甫;重庆人。著名新闻工作者,收藏家。
任职于重庆市《南桐矿工报》报社,系中华 像章收藏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收藏家协会会员、南桐印社社长、《万盛收藏》常务副主编等。
主集古今印章、名人字画,兼集钱币、邮票、陶瓷、徽章等。
现藏古今印章六十余方、战国时期至民国钱币三千余枚、隋朝至清代陶瓷近百件、邮票十余册、名家字画近百幅等。注重研究,先后在全国天白余家报刊发表篆刻作品近千方,刻名人印章七白余方。
他有作品被日本、波兰等国家的友人收藏,部分作品入选《钙林荟萃》。
三楹联典故:
1四言通用联:
弘农冰操;翰苑金莲:上联典指三国时期的魏国冀州人令狐邵,官弘农太守,廉明清白,节操如冰雪。当弘农郡内没有人懂得五经,令狐邵使派人到河东跟乐详学经,从此郡内文风大盛。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京兆华原人令狐绹,字子直,令狐楚的儿子。大和年间进士,历任湖州刺史、吴兴太守,官至宰相,封凉国公。他在翰林院时,曾与宣宗在皇宫探讨学问到深夜,宣宗命人用皇帝座车并金莲花炬送他回翰林院,人们看见,以为是天子驾临。
华宣玉辅;荣彻金莲: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令狐楚,贞元进士。工诗文,官尚书仆射,权重一时。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令狐绹,令狐楚之子,大和进士。宣宗时居相位,辅政十年。尝夜对禁中,帝命以乘舆金边华炬送绹归院。
名高建武;玉辅华宣: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太原人令狐子伯,曾任楚相,为建武年间名士。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京兆华原人令狐楚,字壳士,进士出身,历任右拾遗、中书舍人,官至宰相。历德宗、顺宗、宪宗、敬宗、文宗六朝,为人宽厚有礼,以仁惠理政,深受器重。
名高建武;望重弘农: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令狐子伯,建武中与尚书王霸为友。下联典指三国时期的令狐邵,为弘农太守,清如冰雪。
2七言通用联:
节度焕永平之业;秘丞推文献之英: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富平人令狐彰,字伯阳,初从安禄山、史思明,暗中归附朝廷,肃宗时任滑亳魏博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加御史大夫,封霍国公。下联典指唐朝初期的史学家令狐德棻,宜州华原人,博览经史,早年就有名。高祖入关,历任大丞相府记室、秘书丞、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弘文馆崇贤馆学士。当时书籍散失,他建议多方购求,使专人补录,从而保存了大批书籍;又建议修撰梁、陈、齐、周、隋等朝史记,并参与编撰《艺文类聚》、《五代史志》等书,主编《周书》、《太宗实录》、《高宗实录》等。
吕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四十三位姓氏,尤盛于山东和河南地区。当今吕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o.46%, 总人口大约在570多万 。
吕的名义吕,本义的铜锭。甲骨文中,吕字像古铜饼状,金文的吕字干脆将两口填实,成为铜锭的直观图像。小隶的吕字将上下两口相连。吕,表示冶炼的技术和行业。吕人以此为原始图腾,并命氏族名和族徽,吕人所长期驻留的地方称吕,建立的城堡称为吕邑,最后发展为国,并出现吕姓。
吕姓起源于演变
吕姓的起源主要有两大支: 姜 姓、姬姓。
第一支出自 姜 姓。炎帝生于姜水而姓姜。炎帝裔孙伯夷,号太岳,虞夏之际辅佐禹洽水有功而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伯夷是吕国的开国始祖,侯爵,复赐姓姜,以奉炎帝之祀。吕国历经夏商周三朝,西周初,吕侯入朝为周穆王之司寇,至周宣王时改称吕国为甫国,分一支吕姓至今河南新蔡,史称东吕。春秋初东吕为宋国所灭,其地后来归蔡国,吕人东迁于江苏铜山东北。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灭吕(甫)国,两吕国灭亡后子孙均以国为氏,姜姓吕氏至多有4000多年的历史。姜姓吕氏的后裔吕尚,也称姜子牙、太公望,辅佐周文王灭商,周初封于弃,为周朝东部的重要诸侯国。
第二支出自姬姓。商末周文王占领隗姓魏国之地,封其亲属于魏国,这是姬姓魏国的始封之地。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毕公高于毕,在今陕西咸阳北,是为毕国。迁封魏国于山西芮城东北的魏城。春秋时,晋景公时大夫魏锜食采于吕,号吕锜,吕邑在今山西霍县西南.又食采于厨,故称厨武子,厨邑在今河南商丘北,其子吕相遂以吕为氏。姬姓吕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年。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三支出自外姓和外族的改姓。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北方战争纷乱,政权更迭频繁,中原百姓南逃.外族人居华北。外族基因流人北方汉民中的事件不断地发生,北方吕姓中融入外族的血液主要发生在西汉以后,最重要的事件有:东汉东越族有吕姓;略阳吕氏出自汉鞫武鄣郡白马氐人之后;秦州吕姓出自羌族;东晋上邦吕姓出自休官族;河南吕氏系出鲜卑,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居中原,改鲜卑族比丘氏、副吕氏、叱吕氏、俟吕陵氏、叱吕引氏等氏族均为吕姓,这些氏族全部成为汉族;清朝满洲人有吕姓,满族的吕姓原先来自汉民,入旗汉民满化,后又汉化,成为东北地区的吕姓汉族。
历史上吕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吕姓活动的地区主要在河南、湖北、安徽、山东、陕西、甘肃地区。秦汉时,吕姓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三国和南北朝时,吕姓已经在江浙赣地区蔓延,同时西南的云南和南部广东也出现吕姓的足迹。唐朝时两次南下移民,吕姓进入福建地区,随后在清初进入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吕姓大约有9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21%,为宋朝第十四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江西、安徽,这四省吕姓大约占吕姓总人口的56%,其次分布于陕西、浙江、四川、福建、河北,这五省的吕姓又集中了32%。山东为吕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吕姓总入口的16%。全国形成鲁豫、赣皖两大块吕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吕姓大约有5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为明朝第三十二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吕姓人口增长是负值。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吕姓是北方地区的姓氏,自然遭到严重的冲击。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甘肃,这三省吕姓大约占吕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山东、江苏、山西、陕西,这四省的吕姓又集中了28%。浙江省的吕姓人口约占吕姓总人口的18%,为吕姓第一大省。全国的吕姓人口流动从北向东南迁移,也向西北转移,吕姓中心由北向东南漂移,全国形成了浙苏、陇秦两大块吕姓人口聚集中心。
当代吕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吕姓的人口已达到570多万,为全国第四十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吕姓人口由55余万增到了570万之多,增长了10多倍,吕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仍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l000年中吕姓人口呈下降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二省大约占吕姓总人口的26%。其次分布于河北、辽宁、江苏、四川、黑龙江、浙江,这六省的吕姓又集中了29%。全国形成了以鲁豫为中心,向东北、东南、西南三方向逐渐扩散的吕姓分布特征。在600年期间,吕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闻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的回迂十分强劲,已经大于由北向南的迁移。
吕姓在人群中分布在豫鲁晋、京津、陕西北部、河北大部、黑吉辽大部、内蒙古中部和东南、苏浙、安徽大部、湖北东北、福建东南角、台湾、广西东南、云南大部,吕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5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2%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77%,居住了大约72%的吕姓人群。在河北东北、内蒙古东部、辽宁西端、黑吉交界区、宁夏、甘肃东部、陕西南部、四川东北、湖北中部、安徽西南、江西北部、福建大部、广西大部、广东东南、云南西北,吕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2%--056%之间,其覆盖面积大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5%,居住了大约14%的吕姓人群。
吕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吕姓的郡望主要有河东、东平、东莱、阳翟、濮阳、洛阳等,吕姓的堂号除了与郡望同名外,还有渭滨等。渭滨堂号典出吕氏先祖吕尚。吕尚即姜子牙,相传曾垂钓于渭水之滨隐居,与周文王相遇,被尊为国师,辅佐周武王灭商,封于齐。
楹联 重要的吕姓楹联有以下五副;
立朝正色;夹袋储才。
岳阳仙客;渭水耆英。
耆英怀渭水;春花满瀛洲。
老弃钓竿荣佐帝;少交中伞喜多才。
夹袋储才,推圣功之雅量;立朝正色,懔晦叔之遗风。
家训格言
吕姓家训以明朝学者吕坤的家训最为实,也最易为人们接受。吕坤,河南宁陵人,万历年进士,累官至山西巡抚、刑部左右侍郎。吕坤的思想兼收并蓄,自称不儒不道不禅,亦儒亦道亦禅。坚持天地万物只是一气聚散的一元论观点,反对理学家的理在气先说法,也反对佛教的轮回说。提倡对之存亡,百姓之生死,人心之邪正充分关注之思想。在教育思想上,他反对生而知之,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新知。主张读书只要明大意,不必寻章摘句拘泥于诂家之言。提倡善于用心、有过认过、长善救失等修养品德。他非常看重子女的人品教育,认为如果没有良好品德,纵中三元、官一品,那值得一文钱?强调要存阴德之心,干公道之事,做老成之人,说实在之话,凡事必须把天理放在头顶上。
家谱 目前在上海图书馆中收藏吕姓族谱198部。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吕姓历代名人250名,占总名人数的055%,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三十七位;吕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74%,排在第二十八位;吕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45%,排在第四十九位;吕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43%,排在第五十五位。
历史上吕姓的重要人物有:秦朝相国吕不韦;西汉高祖皇后吕雉;东汉名将吕布;三国东吴名将吕蒙;西晋文字学家吕忱,音韵学家吕静;东晋十六国后凉国君主吕光;唐朝哲学家吕才,宰相吕谨,名道士吕洞宾;北宋尚书左仆射吕大防,宰相吕蒙正、吕端、吕夷简、吕公著,学者兼金石学家吕大临;南宋诗人吕本中,哲学家兼文学家吕祖谦;明朝画家吕纪,学者吕坤、吕楠,戏曲理论家吕天成;明清之际思想家吕留良;民国民主革命者吕大森,建筑师吕彦直;当代语言学家吕叔湘,历史学家吕思勉、吕振羽,气象学家吕炯,书画家吕凤子,民族音乐家吕文成.佛教学者吕澄。
吕姓血型
吕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38%,A型占286%,B型占288%,AB型占88%。
出自周朝时期楚国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地名为氏。
著名的汉朝姓氏学家应劭在《氏姓》中记载:“麻氏,齐大夫麻婴之后,汉麻光为御史大夫,又麻达注《论语》。”春秋时期的楚国,有公族大夫食采于麻邑(中国安徽砀山),其后代子孙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麻氏。在春秋中期的周简王姬夷二十四年(齐庄公姜购六年,公元前548年),齐国内乱,大夫崔杼弑杀齐庄公,自为右相,以姜庆封为左相。到了周简王二十七年(公元前545年),姜庆封在争夺权势中落败被逐,逃奔吴国,吴王余祭封其居于朱方(中国江苏镇江)。农历7月,楚灵王芈围(熊虔)为了恢复楚国的霸主地位,统领诸国联军伐吴国,先攻克朱方,执杀庆封并灭其族。楚灵王在还军时,又顺手灭了赖国(中国湖北宜城),之后命人在赖国筑城,打算迁许国于该地。楚灵王复霸心愿初步实现,所谓“召诸侯而来,战国而克,城竟莫校,王心不违”。正当楚灵王向东扩张取得进展时,吴国也毫不示弱。得知庆封被杀后,吴王余祭怒曰:“庆封穷来奔吴,封之朱方,以效不恨士也。”即率吴国大军于同年冬季反击楚国,一举攻占楚国境内的麻(中国安徽砀山)、棘(中国河南永城)、栎(中国河南禹县)三邑,楚军一时溃不成军。第二年,楚灵王怨恨吴国为庆封之事而大举攻楚,并夺走三邑之地,心恨不解,率军再次伐吴国,楚军进至干溪(中国安徽利辛汝集镇),吴王余祭突出两军夹击,楚军又大败,只得退走。在这一历史时期,楚国麻邑之尹麻婴逃赴齐国,在齐国出任大夫,将麻氏族人分播至山东地区,世代相传。
折叠源于地名
出自战国时期秦国麻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麻邑,就是古麻隧,位置在春秋时期秦国的都城咸阳附近,就是今陕西省咸阳市的泾阳县。春秋时期,晋、秦两国在麻邑爆发了著名的“麻隧之战”。
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 年)秋季,秦桓公联合白狄攻击晋国,晋国在交刚击败了白狄。次年的(公元前578 年),晋厉公一面派使者征集诸侯军队,准备伐秦国;一面在农历4月5日派吕相(魏相)赴秦国,宣布与秦国断绝关系。其说辞是迄今所见春秋史上最长的一篇外交文告,也是一篇讨秦檄文。该文文笔犀利,语言生动,它历数晋、秦两国之间数十年的积怨,把责任全推到秦国一边,把秦国描绘成三心二意、背信弃德的国家。在政治上,它起到了动员诸侯参与伐秦的作用,也使楚国失去联秦、救秦的理由。这篇文告充分显示了晋国君臣在政治与外交斗争中的高超智慧。晋厉公率晋军并齐、鲁、宋、卫、郑、曹、邾、滕八国联军直压秦境,拉开了麻隧之战的序幕。晋厉公亲统晋国四军:中军将为栾书,中军佐为荀庚;上军将为士燮,上军佐为郤锜;下军将为韩厥,下军佐为荀罃;新军将为赵旃,新军佐为郤至。勇将郤毅亲自为晋厉公驾驭战车,骁将栾针则担任做车右,再加上齐、鲁、宋、郑、卫等八国联军,组成了强大的兵团,直抵秦国。秦国见诸侯大军压境,亦起兵进至泾水以东进行迎战。双方在麻隧(中国陕西泾阳)展开了激战,结果秦军大败,秦将成差及不更女父被俘。在这场战争中,联军中的曹宣公姬彊则死于军中。秦军残部溃败退过泾河,晋军及诸侯联军亦渡过泾河,一直追击到侯丽(中国陕西礼泉)方才回师。
秦国经此麻隧之败,数世不振,已不再构成晋国西鄙的大患。晋国在麻隧战胜秦国之后,完成了“秦、狄、齐”三强服晋的部署,又转而全力制楚。晋厉公终于在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 年)著名的”鄢陵之战”中战胜了楚国,实现了晋景公重建霸业的愿望。麻隧,在此战之后出名,有居于该地之民遂以地名为姓氏,称麻隧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麻氏。
折叠源于居邑名称
出自汉、唐时期朝鲜半岛百济国都城固麻,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为氏。
固麻,是汉、唐时期朝鲜半岛上百济国的都城称谓,不是具体地名。百济国不论哪一朝代将都城建在哪里,皆称都城为“固麻”。在史籍《南史·百济传》中记载:“百济国,号王所都城曰固麻,邑曰檐鲁,如中国言郡县也。”
百济国,公元350~660 年,为朝鲜半岛古代三国之一。据韩国所编《百济本国传说》的记载,其开国是在西汉成帝刘骜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但实际上,其国成立在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六年(公元350年), 公元前18年,所谓的百济还是马韩民族的五十四个小部落国中之一,根本不能称作“国”。西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七年(公元313年), 高句丽国灭乐浪郡、马韩灭带方郡之后,马韩五十四国中之一的伯济国起而统一邻近诸国,并取得带方郡之一部,而成立了百济国。百济在建国时,所在地以今韩国京畿道为中心,北至黄海道南部,南跨忠清南、北道北都。
自建国始,百济国即不断遭受北方高句丽国的强大压力,龟缩于朝鲜半岛东南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咸安元年(公元371年),百济国在倭奴国(日本)的援助下开始北进,并将固麻自慰礼城(韩国忠清南道牙山市)移往汉山(韩国京畿道广州 ),于东晋咸安二年(公元372年),开始遣使东晋王朝。
百济国的政治体系,基本上是将官位分为十六段,即:一左平,二达率,三恩率,四德率,五捍率,六奈率,七将德,八施德,九固德,十季德,十一对德,十二文督,十三武督,十四佐军,十五振武,十六克虞。其中除左平与达率各定为五人与三十人之外,恩率以下皆不定人数。百济国的文化,是以带方郡承传的中国文化为基础,且自建国以来即不断与中国交往,其目的不仅在促进两国间之政治外交,亦在摄取中华文化。据统计,汉城时代的一百年间,百济曾四次向东晋、十次向南朝宋、一次向北魏遣使纳贡。在熊津时代的六十年间,则曾三度遣使南齐、四次遣北梁。在所夫里时代,则曾二次遣北梁、六次遣南陈、二次遣北齐、一次遣北周、五次遣隋朝。到了唐朝时期,百济国则几乎是每年必派使节进贡,由于其交通对象多属中国南朝系统,故百济文化富有浓厚的南朝人文遗风,而南朝文化之精华在佛教,故佛教亦成了百济文化的中心。在百济灭亡之际,百济国著名的大将军黑齿常之非常景仰唐军大将苏定方,因此投降唐王朝,后成为大唐王朝的著名将领,忠心耿耿,功勋卓著,后被奸臣周兴诬陷,死于武则天的狱中。随黑齿常之投降唐军大将苏定方的百济兵将中,有以故国都城称谓为姓氏者,称固麻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麻氏、固氏,世代相传。
折叠源于官位
出自唐朝时期降麻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史籍《翰林志》中记载:“唐中书,用黄、白二麻为纶命,其后翰林专掌白麻,中书独用黄麻。” 纶命,就是天子的诏命,分别书写在黄、白两种麻纸之上。降麻官,是历史上一种官制的俗称,出自唐朝时期的“白麻制令”,即白麻书仪制度,一直沿用至明朝初期。
在史籍《资治通鉴》中记载:“五月乙亥,以枢密使西门思恭为凤翔监军。丙子,以宣徽使李顺融为枢密使。皆降白麻,于阎门出案,与将相同。”凡以白麻任命之官,当时官场称之为“降麻官”。这在史籍《春明退朝录》上有明确记载:“凡加食邑,宰相千户、实封四百户;余降麻官,食邑七百户、实封三百户”。一种制度形成之后,即使皇帝也要受到制度的约束,当其行为越出规矩时,也会遭到大臣的规谏。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唐德宗任命宦官窦文场为左神策军护军中尉,窦文场提出希望得到白麻拟制,遭到了掌管白麻制书翰林学士的谏止。在史籍《新唐书·郑纲传》中记载:“窦文场恃功,阴讽宰相进拟如统军比。絪当作制,奏言:‘天子封建、或用宰相,以白麻署制,付中书、门下。今以命中尉,不识陛下特以宠文场邪遂着为令也?’帝悟,更命中书作诏,并罢统军用麻矣。”在典籍《山堂肆考》中记载:“旧制,执政除罢,皆宣麻。吕惠公弼(枢密使),因争新法求去。王安石阴沮之。乃使舍人院命词,蔡齐时掌外制。乃缴词头,举故典论之。”白麻不仅是一种书仪形式,还是一种特权制度,是皇权与相权斗争由隐而显的政治产物。随着皇权的日益强化,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罢中书省,废除宰相等官,皇帝乾纲独揽,白麻制度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一特殊的术语亦随之迅速消失。在诸多的麻案、把麻、宣麻、剥麻、贴麻、押麻、麻三剥四、降麻官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别称为姓氏者,皆称麻氏。
折叠源于回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中的麻氏,多取自经名首音。如麻速忽、麻合马之后裔姓麻。远在金国时期,就大同人麻秉彝为兵部尚书。到了明朝时期,回回“麻氏多将才”,故有“东李(铁岭朝鲜族)西麻”之誉。在山西大同任参将的麻禄家族中就有麻锦(宣府总兵官)、麻贵(宁夏总兵)、麻承恩(大同总兵)、麻承诏(宁夏参将)及“第承训、承宣、承宗皆官总兵。”这些回族将领的后裔子孙皆为回族麻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
折叠源于壮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壮族方音mà,壮语本意为“犬”,是一支以犬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标志,源出古老的“犬戎族”,是上古戎狄民族的一个旁别分支,自称祖先为二白犬,当是以犬为图腾。该氏族部落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以谐音汉字为姓氏,汉称就是麻氏。
折叠源于蒙古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明朝时期,北元残余被明军大将蓝玉所溃后,蒙古瓦剌部太师也先统一了东西蒙古各部以及兀良哈三卫后,于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农历7月开始大举侵犯明朝边界,脱脱不花带兀良哈人侵辽东,海西等部头人“卒死于也先之乱”(抚安东夷记)。也先从大同进攻北京,八月在北京西部的土木堡生擒明英宗。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农历12月,也先杀了脱脱不花,自立为“大元天盛皇帝”,之后率部征服建州,这时建州由猛哥铁木尔的异母弟凡察带领三百多户迁浑河(中国辽宁辽河)上游的苏子河,与先期迁到的李满住部重新会聚在一起,力量得到加强,在一次征服了兀良哈三卫,过了不久也先又把朵颜部迁到黄河母纳地。在达延汗统治时期经常冠明边,往西占据西海(中国青海)往东侵辽东,把兀良哈三卫置于自己的统治下。公元1433~1479年间,建州地区受到明朝和朝鲜联军的连续五次打击,元气大伤,此后与明朝和朝鲜保持了和平关系,迎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阿剌杀也先,鞑靼部孛来后杀了阿剌,立脱脱不花的儿子麻儿可儿为小王子。孛来专擅权力,西攻瓦剌部,又数劫三卫。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孛来引诱兀良哈三卫头目朵罗干,以九万骑攻入辽河。后三卫又东合海西兵(有叶赫、乌拉、哈达、辉发,锡伯)数次入侵辽东边塞,独出广宁、义州之间。蒙古翁牛特部首领毛里孩(毛里海)后来起兵杀了孛来,引发了蒙古诸部内争。最后于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立麻儿可儿为达延汗(大元大可汗)。达延汗麻儿可儿,蒙古族全名为孛尔只斤·巴图蒙克(把秃猛可),是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世孙。他即汗位后,明朝人因其年幼而称为“小王子”。在其妻满都海哈屯的辅佐下,数与瓦剌争战,最后击败瓦剌。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东西两部蒙古终于媾和,出现了暂时的和平时期。至明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达延汗又先后翦除了以亦思马因、火筛、亦卜剌等为首的割据势力,统一了漠南蒙古各部,达延汗最终确立了对东蒙古的统治地位。在达延汗麻儿可儿的后裔子孙中,有在明末清初即有以先祖名字的谐音汉字冠汉姓者,称麻氏,世代相传。
折叠源于傈僳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傈僳族麻氏,与梓氏同族,出自一个麻氏族,麻僳语为“梓扒”。
傈僳语“梓扒”,即“麻氏族”之意。据传麻氏族以善于种织麻而得名,后取其汉意“麻氏族”而以“麻”为姓氏,称麻氏。
折叠源于土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土族语称拥有一百匹马的人为“麻锡江孔”。传说,麻锡江人擅长养马,后取“麻锡江”之首音的谐音汉字为姓氏,称麻氏、马氏。
折叠源于满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1)满族萨克达氏,亦称巴雅拉氏,满语为Sakda Hala,汉义“苍老”,以地为氏,世居宁古塔、阿扈河、叶赫、萨克达、赫图阿拉、那木都鲁、德里倭赫、黑龙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麻氏、苍氏、仓氏、骆氏、李氏、祖氏、高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2)满族寇达吉氏,满语为Kodaj Hala,汉义“麻袋”,是非常古老的老满洲部族,人数不多,有四个小分支,世居海参威(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后多冠汉姓为麻氏。
(3)满族鄂啰氏,满语为Elo Hala,汉义“麻线”,世居长白山区,后多冠汉姓为麻氏、线氏。
饶姓系上古五帝之一——唐尧之后裔。尧名放勋,帝喾之子,受封于唐,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谥号为“尧”,史称唐尧。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分封诸侯,追思元圣,周武王封地给帝尧后人23世“京”(字子京),在蓟(今北京附近)。其子“理”迁移到山西平阳,其子孙后代以祖上谥号为姓,称平阳尧氏。至秦灭六国,尧姓家族为逃战祸,从此子孙散迁天下,54世尧萱从自平阳徙居江西鄱阳(古饶州,今属江西),后迁临川(今抚州)(注:汶从?)。到世尧濙时为西汉,汉宣帝刘询即位,刘询本名刘病已,即位后改名询下诏全国要避帝名“询”之讳如把姓“荀”的改姓“孙”。尧濙任当朝京兆尉,同朝御史大夫魏相上奏皇上,说尧濙虽是上古唐尧的嫡系后代,但帝尧乃上古五帝之一,百圣至圣,尧濙也应该避讳,于是汉宣帝就在“尧”(繁体为“尧”)的左边加一个“食”旁,就变成了“饶”(繁体为“饶”),赐尧濙改姓“饶”,为饶姓始祖,擢升为太傅,并下诏全国,要求天下凡姓“尧”的均改姓“饶”。
“饶”姓以尧濙为始祖,传至世饶次守时,时已至宋朝高宗皇帝,公元1129年5月,高宗皇帝下诏文武群臣进献宗谱备案,因“饶”系“帝尧”嫡系后代,高宗特命王钧甫细查当时任翰林侍讲的饶次守的祖谱。王钧甫受命之后,仔细核对“饶”姓的源流昭穆,确认饶氏“黄帝之苗,孔京之裔,尝食采于蓟,拜显宦于汉朝……”,“饶”姓实为“帝尧”嫡系后代。帝勅:“尔之后裔世代其昌”。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全面推行简化字,“饶”简化成了“饶”或“尧”。“尧”简化成了“尧“,让许多“饶”生本家无所适从,有人写作“饶”有人写成“尧”。读音也rao,yao不分,现在许多地方方言“饶”还是读音为yao
毛泽东,就曾亲切地称饶漱石为“小姚(音同yao
上面这段文字能很好的说明“饶(rao)”本“尧(yao)”包括现在,许多地方方言“饶”仍读“yao
饶姓以邑命氏 望出平阳临川
--------------------------------------------------------------------
这个家族的最初发祥之地,是古代的饶阳,提起饶阳,历史可悠久了,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邑。《史记》的《赵世家》上面就有一段:“悼襄王六年,封长安君以饶”的记载。到了汉高祖统一天下,实行郡国制度,就把饶邑改置为饶阳郡,以迄于今。现在,这个地方是属于河北省的一个县份。
关于饶氏的发祥于河北饶阳,是明载于《姓氏辨证》一书。该书指出:“战国时有食采于饶者,子孙以邑为氏,平阳、临川”。但《百家姓考略》则说:“系出妫姓,商均支子封于饶,后以国为氏。”换言之,饶姓家族,得姓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了2200年以上,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家族。
非常凑巧的,发祥于河北饶阳的饶氏家族,后来却在江西的饶州繁盛起来,以致使人每每误以为饶氏就是在饶州土生土长的。这一点,对于饶氏族家而言,真是一段有趣的发展过程。
饶氏家族以江西为繁衍中心,是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始的。当时,有一位进士及第官拜邓州通判的饶廷直,便是江西南城人。
此后,在江西出人头地的饶姓人士,更是多得不胜枚举,像宋朝时的大学者饶鲁,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
饶姓起源参考之一
一、 战国时,齐国有个地方名为“饶”(今山东青州市附近)。当时,这个地方的居民,就随地名而形成了一些饶氏。齐国有大夫,据说是周朝开朝宰相姜太公的后代,受封于饶地,其子孙就以封邑地名为姓,称为饶氏。战国时的齐国,也有一地名为饶,并也有大夫封在此(今河北饶阳县东北),大夫的子孙就世代以饶氏相传。
二、出自姜姓。战国时期,赵国悼襄王封长安君于饶(今河北饶阳一带),长安君的后代子孙以祖上封邑为姓,称为饶姓。
郡望:
平阳郡:三国时魏置,治所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
临川郡:三国时吴置,在今江西省南城东南;西晋移治到今江西抚州市西
堂号:
风堂:惠风就是春风,温暖宜人。汉朝时饶威为鲁阳太守,推行政事像和暖的春风,深得民心。“朋来堂”: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宋朝时饶 鲁,脾气行为端正谨慎,治学问注重实践。别人屡次推荐他做官,皆推辞不干。四方来聘他讲学的,天天不断。他专门建了一座“朋来馆”用来招待远路来找他学习的人。
迁徙分布
饶氏主要以江西为中心,分布在湖北、福建、广东、湖南、浙江、河南、安徽、四川、云南等地,这些地方的饶姓,绝大多数都是从江西繁衍出去的。
目前在上海图书馆中的饶姓家谱约有八九部,多是湖南、湖北的,都是几十年前的旧谱。残本,上图没有新谱。在广东、湖南、福建等图书馆也有旧版《饶氏家谱》。新编的家谱在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图书馆有收藏。
饶姓主要分布地:
江西:以抚州地区为中心的广大地域。
湖北:赤壁市(蒲圻,三沙系)、崇阳县(三沙系),咸宁市(三沙系),广济县(武穴市)、石首市(荆州地区)、浠水县/ 监利县、襄樊市、十堰市、 黄石市、 黄梅县
湖南:长沙市、城步县、需县、慈利县、桑植县、沅陵县、溆浦县
浙江:常山县、缙云县、青田县、温州。
福建:邵武、顺昌、武平县、沙县、建瓯、浦城
广东:梅州、潮州、汕头、潮安、大浦、韶关、云浮
河南:台前
安徽:桐城、祁门
四川:仪陇、资中 汉源 洪雅 雅安 石棉 邻水 大竹 宣汉 渠县 宜宾 自贡 内江
云南:武定、元谋、昆明、禄丰、昭通
贵州:印江、思南
纳雍 铜仁 茶店
重庆:忠县 云阳县
北方:北京、河北、内蒙也有饶氏后人族群
江苏:沛县
(如有饶姓本家了解饶姓分布,请予增加。谢谢!点击上面修订:介绍 ,进入添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姓氏源流
饶(Ráo 饶)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封邑名为氏。据《姓氏辨证》载,战国时期,赵国悼襄王封长安君于饶(今河北省饶阳一带),长安君的后代子孙以祖上封邑为姓,称为饶姓。
2、亦出自姜姓,也以封邑名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辩证》载,战国时期,齐国有大夫封于饶(今山东省青州市境内)。其子孙遂以封邑为姓氏,称为饶姓。望族出自平阳、临川。
3、出自妫姓,舜帝之后裔,以国名为氏。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汭而得妫姓。舜帝一系主支姓氏历经多次变迁,夏代和商代商均、虞遂为正朔。据《姓源》载:“姚舜之后。舜的支裔取饶为部落名,后为氏。”又据《百家姓考略》载,商代以商均的支子受封于饶国,其后代以国名为氏,亦称饶氏。
得姓始祖:商均。饶氏姓源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饶氏家族的最初发祥地,是在古代的饶阳。饶阳,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邑。根据《史记》的“赵世家”上记载,悼襄王六年,将饶这个地方赐封给长安君,到了汉高祖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度,就把饶邑改置为饶阳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饶阳县。饶氏发祥于河北饶阳。第二种说法,根据《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的记载,饶姓出自姜姓,战国时期有齐大夫食采于饶邑,所在地就在现在的山东省青州一带,其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饶氏,望族出自平阳、临川。第三种说法,根据《百家姓考略》上的记载,饶氏出自妫姓,商均的支子受封于饶,后代以国为氏,亦称饶氏。因此,我国饶氏家族得姓的历史至少有2200年以上,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望族居于平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饶氏后人奉商均为饶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饶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饶氏这个家族的最初发祥之地,是古代的饶阳,提起饶阳,历史可悠久了,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邑。《史记》的《赵世家》上面就有一段:“悼襄王六年,封长安君以饶”的记载。到了汉高祖统一天下,实行郡国制度,就把饶邑改置为饶阳郡,以迄于今。现在,这个地方是属于河北省的一个县份。关于饶氏的发祥于河北省饶阳,是明载于《姓氏辨证》一书。该书指出:“战国时有食采于饶者,子孙以邑为氏,平阳、临川”。但《百家姓考略》则说:“系出妫姓,商均支子封于饶,后以国为氏。”换言之,饶姓家族,得姓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了2200年以上,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家族。非常凑巧的,发祥于河北省饶阳的饶氏家族,后来却在江西省的饶州繁盛起来,以致使人每每误以为饶氏就是在饶州土生土长的。这一点,对于饶氏族家而言,真是一段有趣的发展过程。饶氏家族以江西为繁衍中心,是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始的。当时,有一位进士及第官拜邓州通判的饶廷直,便是江西省南城人。此后,在江西出人头地的饶姓人士,更是多得不胜枚举,像宋朝时的大学者饶鲁,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唐宋时期,饶氏家族也已经南迁到了闽、粤一带。有关他们南迁的情形,有以下的文献可资说明——“始兴平阳堂饶氏重修族谱”:其始祖讳元亮……世世为饶之鄱阳人……仕唐德宗(780-804年),晚寓南城(广信府)……生五子……后遭兵燹,迁徙无常,不能悉数”;“崇正同人系谱饶氏条”:“宋末,其族人有世居永丰之名四郎者,父为福建汀州推官,丁世变,因家于汀之八角楼,及四郎复迁于潮之神泉乡,即今之大埔境。”由此,可知道近年来在闽、粤一带极为旺盛的饶氏家族,当初也是从江西迁徙过去的,他们从江西而福建而广东,并且在福建的邵武和沙县繁衍成为当地的名门著姓。宋朝时饶氏在福建邵武和沙县两地的盛况,还有饶干和饶松二人的事迹,可资说明——饶干,是当时的邵武人,于淳熙年间进士及第,出知长沙县,治绩卓著;饶松,就是道教中大名鼎鼎的祐真天师,他是沙县人,据说:他少年时入山采樵,遇到异人,学得一身的神通,最后坐化于毗山,成为中国的众多神祗之一。除临川外,在江西其他各地,饶氏家族也十分兴盛,像宋朝崇仁的饶延年、饶应子祖孙;明朝时广昌的饶秉钅监,进贤的饶位、饶伸兄弟,南城的饶礼等人,都是大大有名的人物。(余略)
三、历史名人
饶 威:汉朝山东人,官拜鲁阴太守,有惠政,得吏民之心。
饶 景:五代时期山东淄水人,是吴越钱鏐麾下大将,累有防御之功。
饶 节:宋代高僧。挂锡灵隐,晚年主持襄阳之天宁寺。有《倚松老人集》。陆游称其为“诗僧第一”。
饶 鲁:宋代大学者。就是著名的“双峰先生”,江西馀干人,品端学粹,潜心圣学,以致知力行为本,四方聘讲者相踵相接,曾建“朋来馆”以居学者,春风化雨,遍及天下。
饶 介:元代书法家,卒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字介之,自号华盖山樵,亦曰
我姓白,正白旗满州,请问满族姓氏可能是什么?属哪支?
本文2023-09-28 05:02:1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23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