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叙别词鉴赏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2收藏

苏东坡《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叙别词鉴赏,第1张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原文

和苏坚伯固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徭新唱,谁谓古今隔。

鉴赏

绍圣元年(1094)七月,苏轼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在今广东)安置。途经九江时,遇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友苏坚(伯固)。当时苏坚被命赴澧阳(今湖南澧县)任所。客中相遇,行脚匆匆,在临歧泣别之际,子瞻为作《归朝欢》以赠。

离别,对于人生来说是一种很动感情的事,特别是暮年远别,在那山川阻隔、音讯难通的古代就更令人黯然销魂了。千古骚坛,此类作品占了很大的比例。它们大多借杨花柳枝、凄迷芳草、断肠月色和雁阵西风之类的景物,以抒写凄惋悒恻的情怀。直到东坡把一股雄健之风带进叙别词中,这种局面才得以改观。苏词中,像“一时分散水云乡,惟有落花芳草断人肠”(《南歌子·别润守许仲涂》)一类低回掩抑之音也是有的,但更多的词章表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特征:纯真爽朗,境界阔大,气度高亢,披露了作者的浩逸襟怀。其中,《归朝欢》一词尤气象宏阔,情致高健,堪称东坡离别词的代表。

词的上片写作者与伯固同游庐山的所见所感。出人意表的是,他并没有一上来就去写庐山,却远远宕开一笔,从梦游太湖(震泽)落墨。“我梦”二句突兀而起,想落天外,神气极旺。千顷白浪翻空摇舞,而我们的诗人呢?却棹一叶之扁舟,徜徉于这云水之间,显得那么从容自若。这动与静、大与小的对比是如此强烈、鲜明,真是神来之笔。接下去,笔势一顿,借“觉来”二字实现了画面的转换,把人们带入了庐山胜景:望中青山蔚然深秀,千峰峭峙,拔地参天……好一派动人心魄的壮景。前面写震泽梦游是虚,后面写庐山清赏是实。虚实交映,相反相成,给人一种瑰丽多变、目不暇给的感觉。“雪浪摇空”,“青壁倚天”,这壮浪幽奇的湖山胜概,是多么令人神往。然而正当作者陶醉于这种似梦非梦的自然天趣之中时,一缕悲凉之感却袭上心头,使他又回到了坎坷的现实中来。“此生长接淅”,这是他宦海浮沉的生动概括。“接淅”,本于《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途中淘米烧饭,不等把米淘完,沥干带起就走,言其匆遽狼狈之状。东坡一生屡遭贬黜,充满了艰难挫折。这暂时的游赏,是难以愈合他心灵的伤痛的。此处文意为之一折,是大开大阖之笔。“与君同是江南客”,九江在长江南,于此点出客中送客之意。尤其不可放过“同”、“客”二字,它上应“接淅”,写彼此之飘蓬,下逗“飞梭”,言清欢之短暂。用以作柱,半篇皆活。“梦中”三句收束前片,迷离幻象,湖山清景,俱如飞梭过眼,转瞬即逝了。一结奇健,令人怅惘不尽。

过片换笔另起一意,写对伯固的勉励。东坡与伯固交谊笃厚,曾叙宗盟,每遇离别,必有所作。观其集中《生查子·送苏伯固》情文并茂,传诵众口。然此词作于衰暮,前程艰险,后会难期,故语气较前沉痛。苏伯固赴任澧阳,大概也不是愉快的差使,所以东坡要用迁客骚人的典实来慰勉伯固。一味伤感不是东坡的性格,他在泣别之余,更多的是对故人的期许与鼓励。此老倔强,平生不解作一软语,此词亦复如是。“明日”两句,点出送别。“挂席”即“挂帆”。扬帆西去,指苏坚的去处。唱新词而泣下,见出友情之深笃。随着西去的征帆,作者心随帆驶,由地及人,联想到在那里行吟漂泊过的屈原。“灵均”二句就是沿着这一思想脉络而出现的。“灵均”即屈原的别名。沅芷澧兰,这些散发着他人格光辉的香草,也因为伟人的逝去而憔悴无华了。“灵均”二句从反面落笔,映衬出屈子光并日月的品格,这是一层意思。另一层意思,则是隐约地流露出希望苏坚追踵前贤,能写出使山川增色的作品来。这一点,在下文中就表现得更明显了。“君才”以下各句,援引刘禹锡的故实,从正面着笔,写出了对苏坚的期望。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在武陵一带生活了十年,后来又到夔州(今重庆奉节)任刺史。在夔州,他效屈原居沅湘间依当地迎神舞曲作《九歌》的精神,用巴渝民歌《竹枝》曲调创作了九首《竹枝词》(见其《竹枝词引》),对词体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东坡即以此鼓励老友,期望他在逆境中奋起,像屈原、刘禹锡那样写出光耀古今的作品来。“君才”二句,充满了信任。你的才华不减梦得,他谪居的武陵(即常德)在这里的西南远方,又和你所要去的澧阳同是莫徭①聚居之地,到了那边便可接续刘梦得的余风,创作出可与《竹枝词》②媲美的“莫徭新唱”来,让这个寂寞已久的澧浦夷山,能重新鸣奏出诗的合唱,与千古名贤后先辉映。“谁谓古今隔”,语出谢灵运《七里濑》诗:“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东坡略加剪裁,用以煞尾,便有精彩倍增之妙。这首词横放而不失空灵,直抒胸臆而又不流于平直,是一篇独具匠心的佳作。

〔注〕

①莫徭:部分瑶族的古称,隋时分布于今湖南大部、广东北部和广西东北一带,包括词中写到的武陵、澧阳在内。

②竹枝词:《新唐书·刘禹锡传》说刘的《竹枝词》为任朗州司马时所作,“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五以其中皆说夔州事,断为任夔州刺史时作,谓史为误。苏轼此词从《新唐书》之说。

字数:2161

作者:周笃文,王玉麟

古人对万物的雅称美到极致

《梅花》

「梅花」的别称

1、暗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宋·林逋《山园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一宋·王安石《梅花》

2、冰魂“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一宋·苏轼《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3、百花魁“分赠鹿岩龙穴友,异时俱是百花魁。”——宋·王十朋《雪中寄梅花与清之大老》

4、第一香“清泉冷浸疏梅蕊,共领人间第一香。”——宋·陆游《初春书怀》5、寒客“腊梅为寒客。”——宋·程棨《三柳轩杂识》

6、寒英“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唐·柳宗元《早梅》

7、花魁

“向暖南枝最是他潇洒,先带春回。因何事向岁晚,搀占花魁。梦9_一宋·卢炳《烘堂词汉宫春》

8、寄春君“南华封梅为寄春君。”——元·龙辅《女红馀志·梅》

9、九疑仙人“绿萼梅,北之九疑仙人。”——清·厉荃《事物异名录·花卉·梅》

10、腊花“官梅过腊花开遍,何逊扬州兴未阑。”——元·张昱《省垣梅花》

11、冷金“雪里冰枝破冷金,前村篱落暗香侵。一一元·耶律楚材《谢王巨川惠腊梅因用其韵》

12、冷蕊“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唐·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

13、冷香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宋·姜夔《念奴娇》

14、玲珑

“玲珑开已遍,点缀坐来频。”——唐韩愈《春雪间早梅》

15、罗浮梦

“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

一唐·殷尧藩《友人山中梅花》

16、梅妻

“渐舞榭成坟,歌台作寺,松雏已老,梅妻都嫁,只剩乱涧间腾鼯鼬。”——清·陈维崧《八六子·枫隐寺感旧》

17、梅兄

“梅兄冲雪来相见,雪片满须仍满面。”

——宋·杨万里《烛下和雪折梅》

“缔芳笑兰友,论雅傲梅兄。元·戴良《对菊联句》

18、梅钱

“你看梅钱已落,柳线才黄,软软浓浓,一院春色,叫俺如何消遣也。

-孔尚任《桃花扇·传歌》

19、木母“山之乳兮茸太祠,木孙为桶兮木母榱。”——唐·元结《演兴·初祀》

20、南枝“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宋·苏轼《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相思试折南枝寄,东阁官梅尚有无。——清·宋琬《送别李素臣归荒隐草堂》

21、奇友“曾端伯以蜡梅为奇友。”——明·彭大翼《出堂肆考》

22、清客“梅花为清客。”——宋·姚宽《西溪丛语·十客》

23、清友“梅花为清友,栀子为禅友”——明·都卬《三余赘笔》

24、琼英“若夫琼英缀雪,绛萼着霜,俨如傅粉,是谓何郎。

一唐·宋璟《梅花赋》

25、A仙

“凌厉冰霜节愈坚,人间那有此瘤仙。”

一宋·陆游《射的山观梅》

26、寿阳花

“索画未成京兆谱,欲啼先学寿阳妆。”——元·杨维桢《香夜八咏·黛眉颦色》

27、酥花

“彩燕难寻前梦,酥花空点春妍。”——宋·陆游《朝中措》“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陆游《冬至》

28、疏香

冷艳疏香寂寞滨,欲持何物向时人。”

一明·赵伯成《蜡梅二首》

29、疏影

“压倒嫩条千万蕊,只消疏影两三枝。”——宋·范成大《古梅二首》

30、香雪

“轩左种老梅一树,花时香雪霏拂几榻。”

一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

31、雪肌“洗尽铅华见雪肌,要将真色斗生枝。”

一宋·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32、艳魄“分寒枝于陇上,空染啼痕;传艳魄于罗浮,惟沾醉腻。”——清·贺裳《腊梅花赋》

33、一枝春“梅花香度远,自有一枝春。”——宋·宋孝宗《赐灵隐住持德光》

34、玉面“冰肤玉面孤山裔,肯到人间世。天然不与百花同,却恨无情轻付、与东风。”——宋·魏杞《虞美人》

35、玉妃“粲粲江南万玉妃,别来几度见春归。——宋·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

36、玉蝶“玉蝶横斜树,金泥小画屏。

37、玉梅

“长于东凤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一宋·苏轼的《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38、玉玲珑

“醉翁满眼玉玲珑,直到烟空云尽处。”——北宋·毛滂《玉楼春定空寺赏梅》“素艳乍开珠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珑。

一元·刘炳忠《江边梅树》

39、玉霄神

“朵中飞下玉霄神,仙韵娇姝一粉真。”

一元·明本《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十二》

40、玉骨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宋·苏轼《木兰花令·梅花》

41、状元花

“冲冻细寻梅信息,枝头喜见状元花。

一宋·徐清叟《净明院和御制诗》

其实黄庭坚实在是命运悲惨了,黄庭坚资质聪颖。而且他的性格是属于那种很直接的,太较真了,以至于被别人拽了下来。皇帝也没有向着黄庭坚,贬官之后就生病去世了。

黄庭坚在历史上的名气很一般,不算特别的大。不过一个京城的文人居然身死异乡也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了。先来说说黄庭坚的生平,黄庭坚呢从小就表现出很出色的文学天赋。靠着自己的力量勤奋好学,终于通过科举考上了进士。而且他做官做了一辈子,一直到他客死他乡。

但是他客死他乡的原因离不开贬官这件事情。据说,他也是一个直性子的人。他的守孝期满之后,又被朝廷纳进宫来做官。他的工作就是一些收录工作,但是审核的人员还有很多,不仅仅只有他一个。但是他在核对的时候,发现有的收录里过度的美化了皇帝这个角色,个人崇拜主义太严重了,于是他就不乐意了,就把这些他觉得不合适的地方都改过来了。

本来,人家这么写就是为了引起皇帝的注意力,就是为了讨好皇帝。结果来了一个说真话的,大家都觉得,我这么写皇帝都没说啥,你有啥资格在这说三道四。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黄庭坚没有什么反驳之力,甚至没有人跟他站在一边。更有一些同事们跑去和皇帝打小报告,皇帝一听居然有人敢瞧不起自己于是就直接相信了这些奸佞的话,马上就把黄庭坚贬职了。但是好在也没有被贬去太远的地方,但是无奈的是黄庭坚是一个老实人,再一次被贬官。

就这样她去了宜州,黄庭坚就病死在了自己的岗位上。

你可将此文视为一篇游记,一篇文学赏析,一篇规劝读书的箴言,或是一篇家庭教育的启示录……笔者已倾其所有,读者请各取所需。

                                                                                                                                                   ——笔者注

晋商,这个在明清500年间纵横四海、叱咤风云的商帮,相信大家都有耳闻。山西归来不看院,看谁的院?就是看这些晋商曾经建造的高墙大院,如灵石王家大院,榆次常家庄园,太谷曹家大院,祁县乔家大院和渠家大院等。他们都曾富甲一方,这通过看大院的规模也能想象到。但是,晋商只是有钱吗?

在渠家大院细致地游览一圈后,我觉得晋商真的不止有钱,他们还有——德和才。下面我们以小见大,以观赏渠家对联为主线,有图有真相,用事实说话。请准备好你刷屏时灵活的手指,闪亮的眼睛。呃,最好能再调动起你的……文学底蕴。

1

看不清是吧?或许一些繁体字也不认识。没关系,放着我来,给大家提供简体版本和简易解释。(不用迷恋我,我也不全懂,搜一搜你就全知道……)品味领悟读出感觉就得靠你了哈,所以你静下心来读慢点,又没人和你抢……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不信今时无古贤

此联出自清三代帝师翁同龢,大意是每遇到大事若能沉着冷静,处变不惊,那就会出现很多像古代圣贤一样的人。

2

来渠家大院玩,这应该就是你看到的第一副对联了。进门的对联很重要,你来感受感受大户人家、书香门第给自己大门上贴的东西。

                        明大道不在高远

                        及盛年以讨古今

此联出自清代学者、书法家莫友芝,大意是大道至简,不在于高远莫测,到了一定的年岁,履历丰富,便可谈笑古今。这副对联透漏着主人家的智慧、自信以及豁达。

再来看看现在人们挂的。

可以可以……

3

这是渠家大院的戏台,就从刚刚那个大门进去,然后抬脚左拐左拐再左拐就到了(山西的大院有很多大门和小门,一环连着一环,我总觉得这很适合玩密室逃脱~)图拍的不太好,我相信你不放大肯定看不清楚,但千万别错过这两幅对联,因为你看了以后会发现:能读懂(笑哭脸)

               借古喻今教化众人知伦理

               以假为真规劝世人明是非

                些小戏台可家可国可天下

                寻常人物为将为相为帝君

这两幅对联事实上道出了戏曲的精髓和功用,通俗易懂,简洁凝练,对仗工整,朗朗上口。

4

                          乐无事日有喜

                          饮且食寿而康

此联出自清代学者刘墉,大意是:只要每天高高兴兴,不去自寻烦恼,就会心宽体胖;饮食注意有汤汤水水,主食辅食搭配适当,就会健康长寿。这两句话释放的信息量很大,身体心理健康它都涉及,牢记心中,有助于修身养性。

接下来几幅对联都是有关读书写文章的,别有压力,那温和的言语不会让你想起逼你读书的某位老师,它们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你不想读书也欲罢不能……来,一块来体验一下。

5

                              绕屋岚光三径客

                        满窗风雨一床书

这也是出自刘墉,意思是说我们三个人围着一个国家转,三径客代指乾隆、刘墉、和绅。(我想知道纪晓岚去哪了?)百转千回的风风雨雨也都只不过是一床书的功劳罢了。再看横批:书味润身。看到此联我就有种立马抓本书来读的冲动。

6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此联出自郑板桥,是郑板桥对于画画的一些体悟,同时适用于写文章。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作品应似二月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我想你应该也注意到了上面的三个字,大声地在心中默念三遍:读书乐。

7

“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信你很熟悉,但它的上联是什么?来,我们一起来扫扫知识的盲区。

                       墨翻衫袖吾方醉

                       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幅对联是由苏轼的两首诗的两句话拼接而成,上联出自《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下联出自《和董传留别》。你可能觉得很眼生,那说明你记性很好,我们在学古诗的年龄段确实没背过。相较于这两首诗,这副对联更为流传。

8

                         慎言语节饮食

                         蓄道德能文章

此联出自清咸丰状元章鋆,从言语、饮食、道德、文章4个方面告诫自己,”慎”之、“节”之、“蓄”之、“能”之,典雅工稳,发人深省。

9

                           雅言诗书执礼

                           益友直谅多闻

看了这么多,你想读书吗?要是还不想,再给你卧室来一个~

10

                                                                                         读书高

此时的你应该不会想别的了……

渠家是商人,总得来点有关做生意的对联,这些对联气势恢宏、气度不凡,体现了渠家做生意诚信公平的准则。

11

                         一纸风行通天下

                         万金流动汇中西

12

              何以公平秦权汉量开皇度

              斯乃准则天理王法世人心

13

                         上量名流贤士

                         下称庶民百姓

从这些对联可见,渠家不止富有,他们重教育,重诚信,有良好的家风和读书的传统,有豁达的胸襟和长远的眼光。难怪他们富甲一方,难怪他们雄踞商界百余年。

其实不止渠家,晋商大多都是儒商,他们有银有院还有才……或许今天的我们可以读读晋商的故事学挣钱,看看晋商的故居学做人。

这首词作于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苏轼贬往惠州(今属广东),七月途经九江(今属江西)与苏坚别。《全宋词》题下注云:“公尝有诗与苏伯固,其序曰:‘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其略曰:‘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横江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盖实梦也。然公诗复云:‘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

  昆明的老人至今仍把“肉”字念做“如”,这样的发音据说就是古字“肉”的发音。汉字解释:

  肉 flesh;meat;肉 ròu (1)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2)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meat;flesh] 肉,胾肉。――《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不归肉。――《礼记·曾子问》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饷》

  (3) 又如: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肉酱);肉山脯林(积肉如山,列脯如林);肉林(食用之肉极多,悬挂于林,形容穷奢极欲);肉腥(鱼肉等类荤腥食物);肉糜(肉粥);肉羹(用肉作成的浓汤)

  (4) 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skin; muscle and fat] 治古无肉刑。――《荀子·正论》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墨子·节葬》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战国策·赵策》朽肉烂肉。――《韩非子·忠孝》肉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肉里钱(喻辛勤劳动得来的钱);肉骨肉髓([方]∶刺骨钻肉);肉分肠断(骨肉分离);肉面对肉面(脸对脸);肉山(戏称人躯体肥大);肉肌(肌肉);肉痛(剜肉般疼痛);肉赘(即疣。一种皮肤病)

  (6) 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pulp;flesh (of fruit)] 取笋肉五六寸者。――《齐民要术·种竹》 (7) 又如:肉果(又称多汁果,果实的一类。果实成熟时,果皮肥厚而多汁);肉杏(杏之一种)

  (8) 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 [voice] 廉肉节奏。――《礼记·乐记》

  (9) 又如:肉竹(泛指音乐。肉,声乐;竹,管乐);肉声(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

  (10) 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 [perforated disk]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边也。” 肉好皆有周郭。――《汉书·食货志》。注:“体为肉,孔为好。”

  (11) 又如:肉好(中央有孔的圆形物体。孔称为好,孔周围的实体称为肉);肉头厚(方言。谓广有钱财)

  (12) 指泥土 [earth;mud]。如:肉山(平凡多土的山)

  (13) 外层;外表 [exterior] 肉

  flesh;meat;

  肉

  ròu

  (1)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2)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meat;flesh]

  肉,胾肉。――《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不归肉。――《礼记·曾子问》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饷》

  (3)

  又如: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肉酱);肉山脯林(积肉如山,列脯如林);肉林(食用之肉极多,悬挂于林,形容穷奢极欲);肉腥(鱼肉等类荤腥食物);肉糜(肉粥);肉羹(用肉作成的浓汤)

  (4)

  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skin; muscle and fat]

  治古无肉刑。――《荀子·正论》

  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墨子·节葬》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战国策·赵策》

  朽肉烂肉。――《韩非子·忠孝》

  肉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肉里钱(喻辛勤劳动得来的钱);肉骨肉髓([方]∶刺骨钻肉);肉分肠断(骨肉分离);肉面对肉面(脸对脸);肉山(戏称人躯体肥大);肉肌(肌肉);肉痛(剜肉般疼痛);肉赘(即疣。一种皮肤病)

  (6)

  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pulp;flesh (of fruit)]

  取笋肉五六寸者。――《齐民要术·种竹》

  (7)

  又如:肉果(又称多汁果,果实的一类。果实成熟时,果皮肥厚而多汁);肉杏(杏之一种)

  (8)

  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 [voice]

  廉肉节奏。――《礼记·乐记》

  (9)

  又如:肉竹(泛指音乐。肉,声乐;竹,管乐);肉声(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

  (10)

  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 [perforated disk]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边也。”

  肉好皆有周郭。――《汉书·食货志》。注:“体为肉,孔为好。”

  (11)

  又如:肉好(中央有孔的圆形物体。孔称为好,孔周围的实体称为肉);肉头厚(方言。谓广有钱财)

  (12)

  指泥土 [earth;mud]。如:肉山(平凡多土的山)

  (13)

  外层;外表 [exterior]

  久旱时,田肉深,独得不旱。――宋·陆九渊《语录》

  肉

  ròu

  (1)

  凡俗 [vulgar]。如:肉人(血肉凡俗之人)

  (2)

  比喻浅薄鄙陋 [superficial;meagre]。如:肉眼愚眉(浅薄愚劣的俗人)

  (3)

  [方]∶形容柔软 [soft]。如:肉瓤儿的西瓜

  (4)

  慢动 [slow moving]。如:肉得慌;肉脾气;做事真肉

  (5)

  表示痛爱的称呼。多用于对孩子 [my dear]。如:肉肉(表示疼爱的昵称)

  肉

  ròu

  (1)

  吃肉 [eat meat]

  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苏轼《答苏伯固三首》

  (2)

  使长出肉 [flesh up]

  生死而肉骨。――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肉芽(指刚长出的新肉);肉骨(使白骨再生肌肉)

  (4)

  吞噬,欺凌 [swallow;bully]。如:肉薄骨并(肉与肉相迫,骨与骨相并,比喻惨烈的肉搏战)

  (5)

  钱币术语肉是指钱币的内外郭(即钱孔四周之突出部分之间与钱身外周之突出部分)无文字图案部分。厚者称厚肉,薄者称薄肉。

  肉案

  ròu àn

  [butcher shop] [方]∶卖肉的台案。也说“肉案子”

  肉饼

  ròubǐng

  [meat pie] 用面和肉做的面饼

  肉搏

  ròubó

  [fight hand-to-hand] 近身相搏,常常是徒手或持短兵器

  双方展开了肉搏战

  肉搏战

  ròubózhàn

  [snickersnee] 交战双方徒手或用短兵器格斗

  肉叉

  ròuchā

  [flesh fork] [如从煮肉锅内]叉肉用的长柄大叉

  肉畜

  ròuchù

  [crop] 供宰杀食用的牲畜

  肉店

  ròudiàn

  [butcher's (shop)] 卖肉的商店

  肉丁

  ròudīng

  [diced meat] 切成小四方块形状的肉

  肉冻

  ròudòng

  (1)

  [aspic]∶以鱼或肉的碎料添加明胶及调味料后凝成稠厚的一种美味冻膏,冷配在肉或鱼的菜肴上,作为装饰;或者制成肉、鱼或蔬菜的一种模型

  (2)

  [galantine;galatine]∶一种冷菜,先将肉去骨,填入五香碎肉作佐料,烧熟压实后,再浇上肉冻而成

  肉豆蔻

  ròudòukòu

  [nutmeg] 一种硬而芳香圆球形的种子,广泛用为香料。又称“肉果”

  肉嘟嘟

  ròudūdū

  [chubby] 形容很肥胖

  小脸肉嘟嘟地很可爱

  肉墩墩

  ròudūndūn

  [stout and strong] 形容人胖或肌内厚实的样子。也作“肉敦敦”

  肉脯

  ròufǔ

  [jerky] 肉干

  肉干

  ròugān

  [jerky] 晒干的肉片(如牛肉)

  肉感

  ròugǎn

  [voluptuousness] 肉体上给异性以诱惑感觉的(多指女性)

  肉鸽

  ròugē

  [pigeon for meat] 供食用的鸽品种

  肉冠

  ròuguàn

  [comb] 鸟类头顶长的肉质的凸起,形状似冠

  肉桂

  ròuguì

  [cassia] 常绿乔木,叶呈椭圆形,开小白花,树皮可药用,即桂皮。叶、枝、树皮可加工制成桂油

  肉红

  ròuhóng

  [pinkish colour] 红颜色的一种,类似肌肉的淡红色

  肉乎乎

  ròuhūhū

  [fat] 形容肥胖

  肉乎乎的脑袋

  肉酱

  ròujiàng

  [meat paste] 酱状的肉

  肉卷

  ròujuǎn

  [paupiette] 被用来包住五香碎肉馅(或鱼肉馅)的薄肉片或鱼

  肉类

  ròulèi

  [flesh] 肉食动物制成的食品,包括用作食品的任何动物的可食部分

  食肉的哺乳动物

  肉瘤

  ròuliú

  [sarcoma] 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向邻近组织扩散或经血流扩散

  骨肉瘤

  横纹肌肉瘤

  肉麻

  ròumá

  (1)

  [nauseating]∶由轻佻的或虚伪的言语、举动所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

  肉麻的吹捧

  (2)

  [dally with]∶轻佻地狎昵

  和情人肉麻了一阵

  肉麻当有趣

  ròumá dāng yǒuqù

  [nauseating] 比喻去欣赏一些无聊的事,有“低级趣味”之意

  那天她做了不少无聊的动作,引起哄堂大笑,真是肉麻当有趣

  肉糜

  ròumí

  [meat gruel] 煮烂成糊状的肉

  肉末

  ròumò

  [ground meat] 碎末状的肉

  肉牛

  ròuniú

  [beef cattle] 供宰杀食用的牛

  肉排

  ròupái

  [steak] 牛排或猪排

  肉皮

  ròupí

  [pork skin] 通常指猪肉的皮

  肉皮儿

  ròupír

  [human skin] [方]∶人的皮肤

  肉片

  ròupiàn

  (1)

  [sliced meat]∶切成薄片状的肉

  (2)

  [steak]

  (3)

  牛排肉之外的肉片(如火腿片)

  (4)

  准备烹饪的或准备上桌的碎牛肉片

  肉票,肉票儿

  ròupiào,ròupiàor

  [kidnapped person] 指被犯罪分子绑架去的人质,用以向其家属勒索财物

  肉铺

  ròupù

  [butcher's shop] 经营生肉类的店铺

  肉色

  ròusè

  (1)

  [incarnadine] 淡**中略带红的颜色,近似皮肤色

  (2)

  [carnation]∶人类肉体的可变的颜色,平均为小粒珍珠的颜色

  肉身

  ròushēn

  [body] 佛教术语。指肉体

  耶稣基督肉身走在人们中间

  肉食

  ròushí

  [meat] 以肉为食。或指肉类食品。古代高官厚爵者以食肉为常,故用肉食者称享有厚禄的官员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肉食

  ròushí

  [carnivorous] 以肉类为食物;吃荤

  肉食动物

  肉食动物

  ròushí dòngwù

  [carnivorous animal] 以吃肉类为主的动物。如:虎、豹等

  肉丝

  ròusī

  [shredded meat] 切成细丝状的肉

  肉松

  ròusōng

  [dried meat floss] 用牛、猪等的瘦肉加工制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干而松散

  肉袒

  ròutǎn

  [strip off the upper garment] 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在祭祀或谢罪时以此表示恭敬或惶恐)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肉袒负荆

  ròutǎn-fùjīng

  [strip off the upper garment as a token of sincere apology――ready to submit to any punishment the other party may want to give] 赤裸上身,背着荆条请罪,表示愿受责罚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肉体

  ròutǐ

  (1)

  [body]∶人的身体

  (2)

  [clay]∶死人的躯体,区别于不死的富于生气的精神

  肉丸

  ròuwán

  [burger] 一种特定食物的丸子,通常为猪肉的或肉的代用品

  猪肉丸,狮子头

  肉丸子

  ròuwánzi

  [quenelle] 放在沸水或原汤中煮熟,并作为装饰配菜或单独一道菜的五香碎肉混合物圆形丸子或卵形丸子――亦称“肉圆子”

  肉馅

  ròuxiàn

  [corporal punishment] 包饺子用的碎肉末

  肉馅饼

  ròuxiànbǐng

  [empanada] 指以有香味的肉馅填充在发面团内而翻制成的馅饼

  肉刑

  ròuxíng

  [corporal torture] 施加于罪犯或犯过者的肉体的惩罚,包括死刑、鞭笞和监禁

  古来相传孝女甚多,如女婧、缇萦之类,一使景公废伤槐之刑,一使文帝除肉刑之令,皆能委曲用心,脱父于难。――《镜花缘》

  肉眼

  ròuyǎn

  [naked eye] 不借助任何仪器的人眼

  肉眼所看到的星体只是沧海一粟

  肉眼

  ròuyǎn

  [shortsighted] 指世俗的眼光

  肉眼不识泰山

  肉眼凡胎

  ròuyǎn-fántāi

  [a shortsighted and good-for-nothing person] 肉眼凡夫

  多官见他生得俊丽,也不敢认他是妖精。他都是些肉眼凡胎,却当做好人。――《西游记》

  肉用鸡

  ròuyòngjī

  [meat chicken] 供食用的鸡的品种,如九斤黄

  肉用牛

  ròuyòngniú

  [stocker] 宜于养肥后出售的供食用的小公牛或小母牛

  肉欲

  ròuyù

  [carnal desire] 性欲(贬义)

  肉质

  ròuzhì

  [succulence] 生物学上指松软肥厚的物质

  仙人掌有肉质茎

  肉质果

  ròuzhìguǒ

  [fleshy fruit] 主要由柔软、多汁的组织构成的果实(如浆果、核果或梨果)

  肉汁

  ròuzhī

  [gravy] 煮肉时或煮肉后释出的液汁

  肉猪

  ròuzhū

  [pork pig] 专供肉用的猪

  肉中刺

  ròuzhōngcì

  [a thorn in one's flesh] 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人(常跟“眼中钉”连用)

  肉孜节

  ròuzījié

  [维Rozi heyt] 伊斯兰教开斋节

  波斯语Roza

  roza,‘斋戒’

  肉

  ròu ㄖㄡˋ

  (1)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体。~类。~食。肌~。~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身(佛教指肉体)。

  (2)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桂圆~。冬瓜~厚。

  (3)

  果实不脆,不酥:~瓤西瓜。

  (4)

  行动迟缓,性子慢:做事真~。

  (5)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

  (6)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郑码:LDOO,U:8089,GBK:C8E2

  笔画数:6,部首:肉,笔顺编号:253434

  flesh;meat;

  肉的化学成份

  1.水分:

  水分是肉中含量最多的部分,约占70%左右,所以水分对肉质影响很大

  2.蛋白质:

  新鲜肉中的蛋白含量和脂肪有关,但不像脂肪和水分的关系那样密切。

  肌红球蛋白与肉色关系密切,肌红球蛋白和血红蛋白都对肉色影响比较大。

  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网硬蛋白都属于硬蛋白,它们构成了结缔组织

  (胶原蛋白和水一起加热变明胶可以溶化,但是网硬蛋白和弹性蛋白却不会溶化)蛋白质在活体高分子中有一种巨大的分子,他的基本结构是带有氨基和羧基的氨基酸互相结合的多肽链。

  (带有无极性炭化氢集团: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酸性氨基酸和诱导体:天门冬氨酸,天门冬酰胺,谷氨酸,谷氨酰氨)

  (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带有羧基集团: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

  (芳香族侧链:莱丙氨酸,色氨酸)

  (含硫的侧链:半胱氨酸,胱氨酸,蛋氨酸)

  (亚氨基酸:羟脯氨酸,脯氨酸)

  3.脂质:

  脂质可分3部分

  皮下脂肪

  肾脏周围

  肌间脂肪

  4。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肌酸

  次黄

  二磷酸吡啶核苷酸

  三磷酸吡啶核苷酸

  肌肽等

  5.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6.无机物:

  钠,钾,镁,钙,锌,铁,铜,银,铝,锡,铅,锰,铀,钴等等

  含量最多的钾,其次是钠。多价金属镁,钙,锌,铁的量较多

  其他的金属含量较少

  7.挥发性成分:

  肉的香气挥发性是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与复杂感觉的综合产物

  气味和滋味是影响风味的重要因素,温度, PH也直接影响风味

  加热过程中硫化氢,氨,乙醛,丙酮,二乙酰,已醛,甲基乙基甲酮,异丁醛,丁稀醛,戊醛,异丁醇,二甲基硫化物,以及微量甲酸,乙酸,酪酸等肉的香味主要来自2大类

  1种是生肉中所产生的香气

  2种是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气味,提取主要是美拉德反应和递降分解作用为最好

  8.维生素:

  猪是属于维生素B族最佳供给原

  9.酶:

  酶是参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生物触媒,存在于各种组织和器官中,酶是一种蛋白质,即使是也是一种结构蛋白的肌球蛋白并具有三磷酸吡啶核苷酸的作用。肉中的酶一共有磷酸化酶,葡糖苷酶,磷酸葡糖高位酶,磷酸已糖异构酶,磷酸已糖激酶,磷酸丙糖异构酶,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稀醇化酶,丙酮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细胞色素系列有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

  红烧肉

  红烧肉是一道著名的本帮菜,充分体现了本帮菜“浓油赤酱”的特点。提起红烧肉,我们自然不能忘记那位将吃红烧肉事业推向高峰的人--苏东坡。

  正是由于他的努力,红烧肉才得以从基层走向了上层,从老百姓的菜锅走上了文人墨客的餐桌。其实,那个源远流长、名响大江南北的东坡肉说穿了也就是红烧肉。考究红烧肉的历史,确实难以说清楚它产生于何时、何地,不过,由于东坡先生孜孜不倦的努力,从他那时起,红烧肉就正式的走上了历史的舞台。“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从这首苏东坡的《食猪肉》诗,不难看出苏老先生不仅是“每日早来打一碗”般的“好吃”,而且,还深谙红烧肉“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的烹饪之道,这一切真的值得我等这些好吃红烧肉而懒做或不会做的“好吃懒做”之徒学习。我们清楚的看到,苏老先生在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写诗赋词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了物质文明建设--吃红烧肉,他那时候就用他的行为告诉了我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道理,这种远见卓识着实令人钦佩和敬仰。我猜测,苏老先生用他那生花妙笔挥就出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等豪放过人之诗词,或许就是在大快朵颐过一顿红烧肉之后,才思如泉涌,产生了创作灵感,一挥而就成的。大文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习惯,李白能够“斗酒诗百篇”,东坡干吗不能“吃肉诗百篇”呢?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91382htm

 黄庭坚人物生平简介

黄庭坚,出生于1045年,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号山谷道人。他是诗词与 苏轼 齐名,他的书法与秦观齐名。他是北宋时期的人,但是这个 朝代 并没有带给他多少的幸运。他是带着遗憾而去的,但是他给我们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墨迹和文献,这些都是我们学之不尽的智慧源泉。

他自幼聪明过人,七岁便能作诗,而且过问他的学问,没有他不知道的。他自幼知道的学问可能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读几十年寒窗才能达到的水平。我很少看到他有很高兴的诗词留下,这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他早年丧父,从小就在外婆家长大。成年后考中进士后,以非常优异的成绩担任国子监教授,那个时候他才22岁。他担任知县时的为官作风独树一帜,深得百姓喜欢,可却招人别的官员不开心。四十岁的时候,他因为才华出众升为佐郎。后来因为直言不讳而被贬官,他的仕途似乎在这个时候就已经走到尽头,之后的他被一贬再贬。

据说在黄庭坚中了进士之后,被朝廷任命到安徽黄州当知州。有一天中午,他一个人坐在府衙内,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梦中,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处山村里,山村的其中一间屋子前,放着一个香案,一个老婆婆跪在香案前不停地祷告。她的嘴里念念有词,黄庭坚听在耳中似曾相识,但却又一下子记不起来。这时,他忽然感觉自己肚子有些饿了,看到香案上放着一碗芹菜面,于是便不假思索,端起那碗一口气就把它吃完了。

吃完后,黄庭坚又回到府衙,这个时候,正好有人进来,黄庭坚被惊醒,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场梦。第二天,他又在府衙内午睡,奇怪的是,做了和昨天一模一样的梦。

醒来的时候,黄庭坚觉得很不可思议,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就顺着梦中依稀记得的道路,找到了那个小山村。更奇怪的是,那座小山村竟和他梦里的景色一样。很快,他又找到了那个曾在他梦里出现过的,一直在祈祷不停的老婆婆。

黄庭坚上前询问。那老婆婆说,她这是在祭祀她的女儿。而今天,恰好是她女儿二十六年的忌辰。每天她祭祀的时候,总会在香案上放一碗芹菜面,那是因为她的女儿十分喜欢吃芹菜面。

黄庭坚一听不禁吓了一吓,自己今天的年龄正好二十六岁。于是他让那个老婆婆带路,走进她女儿的闺房查看。他看到屋里有一个很大的箱子,就问那个老婆婆说,这个箱子里面放了上面。老婆婆告诉他,那里藏着他女儿生前的书,但是却又找不到钥匙,所以一直没有被打开过。

黄庭坚鬼使神差的,一下子就找到了钥匙,打开箱子。而最令他惊奇的是,他每次应试的文章,一字不差地全在里面。他很快明白过来,原来,这个老婆婆的女儿,竟然是自己的前世。于是,他就把这个老婆婆接到府里,好好地供养了起来。

黄庭坚不仅是个文学天才,书法造诣更加深,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世,论起书法也自有一套理论,黄庭坚论书法是黄庭坚教他弟弟写草书而写的一篇谈论书法的文章。他在文章说:我的弟弟喜欢写草书,总是喜欢那着笔到别人家的墙上一直写啊画的,直到把别人家的墙壁写满才肯罢休。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能名满江西,有一天他过来向我请教如何写书法。这是论书法的开头部分,然后引出下段自己对书法的看法。

他接着说:我的书法,没有什么章法和诀窍。你看世间的各种事物都是那么的错综复杂,就如蚊子一样聚散不定。而我所能做的就是不让外界的事物影响到我,所以我写书法的时候从来都全神贯注,更不会计较笔的好坏或者是纸的好坏。我一般都是碰到什么写什么,拿着什么就用什么写,直到把这种纸写完了为止。我不会在意字写的好或者不好,更不会在意别人的评价或者嘲笑。这犹如人们看木偶戏一样,看过了、笑过了,也就过去了。

 黄庭坚最后是怎么死的

黄庭坚在德平镇时曾经和赵有过政见上的冲突,因而假公营私报宿怨,暗中指使荆州转动判官陈举从庭坚所写《承天院塔记》中摘取“天下财力屈渴”等语句,诬告庭坚“幸灾谤国”,使庭坚受到“除名羁营宜州”(今广西省宜山县)的严厉处分。崇宁三年三月,庭坚到宜州贬所,初租民房,后迁寺,都被官府刁难。崇宁四年五月,被迫搬到城头破败戍楼里栖身,人不堪其忧,庭坚终日读书赋诗,举酒浩歌,处之泰然。宜州人民敬其旷达高洁,许多人慕名前往求诗求书,向他请教学问,他也尽量满足来访者的要求。崇宁四年(1105年)九月三十日病逝于戍楼,终年六十一岁。大观三年(1109年)春,由苏伯固、蒋伟护柩归葬修水县双井祖坟之西。南宋绍兴初年,高宗中兴,追封直龙图阁士,加太师,谥号文节。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傜新唱,谁谓古今隔。

  前言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作者与伯固同游庐山的所见所感,下片另起一意,写对伯固的勉励。这首词中以雄健的笔调,营造出纯真爽朗、境界阔大、气度昂扬的词境,抒写了作者的浩逸襟怀。

  注释

 ⑴伯固:苏坚,他曾任杭州临税官,是苏轼得力助手。

 ⑵震泽:太湖古称震泽。

 ⑶接淅:指匆匆忙忙。《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意谓孔子因急于离开齐国,不及煮饭,带了刚刚淘过的米就走。此苏轼自比。

 ⑷江南客:江南游子。

 ⑸挂席:犹挂帆。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挂席拾海月。”

 ⑸泪沾臆:杜甫《哀江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沾臆,泪水浸湿胸前。

 ⑹灵均:屈原的字。

 ⑺澧阳兰芷:《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澧阳,今湖南澧县。古代为澧州。

 ⑻梦得:唐代诗人刘禹锡,字梦得,因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在朗州十年,学习当地民歌,创作《竹枝词》等大量作品。

 ⑼武陵:今湖南常德一带,古武陵地。唐代朗州。

 ⑽《竹枝词》:本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刘禹锡在湖南贬所,曾依屈原《九歌》,吸取当地俚曲,作《竹枝辞》九章。见《乐府诗集》卷八十一。

 ⑾莫傜:少数民族名称;即部分瑶族的古称。见《隋书·地理志》:“长沙郡有夷蜑,名莫傜,自言其先祖有功,常免征役。”隋时分布在长沙、武陵、巴陵、零陵、桂阳、澧阳、衡山、临平等郡。

  翻译

 我曾梦见与你共同乘舟于太湖,雪白的浪花一望无际。梦醒之后满眼是庐山的倚天之峰。咱俩一生行色匆匆,都是江南的过客。迷离幻象、湖山清景,俱如飞梭过眼,转瞬即逝了。

 随着西去的征帆,我心随帆驶,想到在澧阳行吟漂泊过的屈原,那里的香草也因为伟人的逝去而憔悴无华了,你的才华不减梦得,他谪居的武陵在这里的西南远方,又和你所要去的澧阳同是莫傜聚居之地,到了那边便可接续刘梦得的馀风,创作出可与刘禹锡的《竹枝词》媲美的“莫傜新唱”来,与千古名贤后先辉映。

  鉴赏

 此词作于公元一〇九四年(绍圣元年)七月,是作者为酬赠阔别多年后又不期而遇的老友苏坚(伯固)而作。词中以雄健的笔调,营造出纯真爽朗、境界阔大、气度昂扬的词境,抒写了作者的浩逸襟怀。全词气象宏阔,情致高健,堪称苏词中写离别的代表之作。

 词的上片写作者与伯固同游庐山的所见所感。起首二句远远宕开一笔,从梦游震泽(即太湖)着笔。“我梦”二字想落天外,神气极旺。千顷白浪翻空摇舞,东坡却棹一叶之扁舟,倘徉于这云水之间,显得那么从容自若。动与静、大与小对强烈而又鲜明,真可谓神来之笔,接下去,笔势一顿,借“觉来”二字转到眼前庐山胜景,只见青山蔚然深秀,千峰峭峙,拔地参天。震泽梦游与庐山清赏,虚实交映,相反相成,给人一种瑰丽多变、目不暇给的`感觉。“雪浪摇空”,“青壁倚天”,如此奇丽之景,更是令人神往。

 然而正当作者陶醉于这种似梦非梦的自然乐趣之中时,一缕悲凉之感却袭上心头,使他又回到了坎坷的现实中来。“此生长接淅”一句是他宦海浮沉的生动概括。“接淅”,本于《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说孔子去齐国的途中淘米烧饭,不等把米淘完、沥干,带起就走,言其匆遽狼狈之状。此处用典,写东坡一生屡遭贬黜,充满了艰难挫折,这暂时的游赏,难以愈合他心灵之伤。“与君同是江南客”,上应“接淅”,写彼此之飘蓬,下启“飞梭”,言清欢之短暂。“梦中”三句收束前片,说迷离幻象、湖山清景,俱如飞梭过眼,转瞬即逝了。

 过片另起一意,写对伯固的勉励。东坡与伯固交谊笃厚,曾叙宗盟,每遇离别,必有所作。只是此词作于衰暮,前程艰险,后会难期,故语气较前沉痛。

 苏伯固赴任澧阳,大概也不是愉快的差使,所以东坡要用迁客骚人的典实来慰勉伯固。“明日”两句,点出送别。“挂席”即“挂帆”。扬帆西去,指苏坚的去处。随着西去的征帆,作者心随帆驶,由地及人,联想到那里行吟漂泊过的屈原。“灵均即屈原的别名。

 “澧阳兰芷”即沅芷澧兰,这些散发着屈原人格光辉的香草,也因为伟人的逝去而憔悴无华了。“灵均”从反面落笔,映衬与屈原并光辉的品格,二句同时又隐约地流露出希望苏坚追踵前贤,能写出使山川增色的作品来。“君才”以下各句,援引刘禹锡的故实,从正面着笔,写出了对苏坚的期望。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贬为朗州司马,武陵一带生活了十年,后来又到夔州任刺吏。夔州,他效屈原居沅湘间依当地迎神舞曲作《九歌》的精神,用巴渝民歌《竹枝》曲调创作了九首《竹枝词》,对词体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东坡即以此鼓励老友,期望他在逆境中奋起,像屈原、刘禹锡那样写出光耀古今的作品来。“君才”二句,充满了期望,意谓:你的才华不减梦得,他谪居武陵这样的西南远方,又和你所要去的澧阳同是莫徭(部分瑶族的古称)聚居之地,到了那边便可接续刘梦得的馀风,创作出可与刘禹锡的《竹枝词》媲美的“莫徭新唱”来,让这个寂寞已久的澧浦夷山,能重新鸣奏出诗的合唱,与千古名贤后先辉映。“谁谓古今隔”,语出谢灵运《七里濑》诗:“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东坡略加剪裁,用以煞尾,便有精彩倍增之妙。这首词横放而不失空灵,直抒胸臆而又不流于平直,是一篇独具匠心的佳作。

苏东坡《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叙别词鉴赏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原文 和苏坚伯固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