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 原文是什么??[急]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二十四孝 原文是什么??[急],第1张

二十四孝 (原文)

一、孝感动天虞舜

虞舜。瞽搜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系诗颂之。

诗曰对对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

西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仁孝闻于天下。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玻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朝曾参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

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单衣顺母周朝闵子骞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闵损。衣以芦花。一日。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鞭。父察知其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后母闻之。卒悔改。系诗颂之。

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五、负米养亲周朝子路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尝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褥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不可得也。有诗为颂。

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六、卖身葬父汉朝董永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主令织布三百疋。始得归。妇织一月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有诗为颂。

诗曰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布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七、鹿乳奉亲周朝郯子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目。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乃免。有诗为颂。

诗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八、行佣供母后汉江革

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之去。革辄泣告有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贫穷裸跣。行佣以供母。母使身之物。莫不毕给。有诗为颂。

诗曰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告知方获免。佣力以供亲。

九、怀橘遗亲后汉陆绩

后汉陆绩。字公纪。年六岁。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绩怀橘二枚。及跪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有诗为颂。

诗曰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橘实。遗母报深慈。

十、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唐。崔南山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奶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玻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妇之孝敬足矣。有诗为颂。

诗曰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十一、恣蚊饱血晋朝吴猛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潜肤。恣取膏。虽多不驱之。恐其去以而噬亲也。爱亲之心至矣。有诗为颂。

诗曰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取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十二、卧冰求鲤晋朝王祥

晋。王祥母丧。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欲食鲜鱼。时天寒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有诗为颂。

诗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十三、为母埋儿汉朝郭巨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龋民不得夺。有诗为颂。

诗曰郭巨思供亲。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十四、搤虎救父晋朝杨香

晋。杨香年十四。常随父丰往田间获粟。父为虎曳去。时杨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

搤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方得免于害。有诗为颂。

诗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馋口中。

十五、弃官寻母宋朝朱寿昌

宋。朱寿昌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十有余。有诗为颂。

诗曰七岁离生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后。喜气动皇天。

十六、尝粪忧心南齐庚黔娄

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流汗。及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愈剧。但尝粪。

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有诗为颂。

诗曰到县未旬日。桩庭遘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十七、戏彩娱亲周朝老莱子

周。老莱子至性孝。奉养二亲。备极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有诗为颂。

诗曰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十八、拾桑供母汉朝蔡顺

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只与之。有诗为颂。

诗曰黑桑奉萱帏。饥啼泪满衣。赤眉知孝意。牛米赠君归。

十九、扇枕温衾汉朝黄香

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香躬执勤苦。一意事父。夏天暑热。为扇凉其枕席。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褥。太守刘护表而异之。有诗为颂。

诗曰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千古一黄香。

二十、涌泉跃鲤汉朝姜诗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妻出汲而奉母。又嗜鱼脍。夫妇常作之。召邻。母。供食之。后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诗时取以供母。有诗为颂。

诗曰舍侧甘泉出。朝朝双鲤鱼。子能恒孝母。妇亦孝其姑。

二十一、闻雷泣墓三国(魏)王裒

魏。王裒事母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墓所跪拜。

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惧。有诗为颂。

诗曰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二十二、刻木事亲汉朝丁兰

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恩。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则出血。木像见兰。又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将妻出弃之。有诗为颂。

诗曰刻木为父母。形容如在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帏。

二十三、哭竹生笋三国孟宗

三国。孟宗。字恭武。少孤。母老病笃。多月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归持。作羹奉母。食毕疾愈。有诗为颂。

诗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二十四、涤亲溺器宋朝黄庭坚

宋。黄庭坚。号山谷。元佑中为太史。性至孝。身体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洗涤溺器。未曾有一刻不供人子之职。有诗为颂。

诗曰贵显闻天下。平生事孝亲。不辞常涤溺。焉用婢生嗔。

1 闵姓的起源

闵姓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姓氏,但其起源却与汉族并没有直接关系。据研究发现,甚至在唐朝时期,闵姓并不是汉人所使用的姓氏。闵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些少数民族,比如山东的苗族以及辽宁的满族等等。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闵姓逐渐传到汉族人群中,成为常见的姓氏之一。

2 闵姓的分布

目前,闵姓已经是全国第88位的常见姓氏。根据全国各省份的人口普查数据,闽南地区是闵姓的主要分布区,尤其是福建和台湾。据不完全统计,在福建省和台湾地区,闵姓的人口占有率已经超过了30%。此外,在江苏、浙江、安徽、辽宁等省份,也有大量的闵姓人口。

3 闵姓的寓意

在汉语中,闵字有着“谦虚”、“安静”之意。因此,闵姓在一些优秀的古代文献中被用作比喻。例如,唐代杜甫的《春望》中有句古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其中有“白头搔更短,闵对与废兴。”就是指闵姓人士处于荣辱不惊的境地,符合了闵字的寓意。

4 闵姓的分支

闵姓在历史中也有分支,例如闵行姓、闵益姓等等。在史书中,还有一些有名的闵姓人物,如闵损、闵帝、闵若素等等。其中,闵损是唐朝开元年间的一位大臣,曾任硖州节度使。闵帝指的则是隋朝的开皇帝杨坚的母亲皇太后闵妃。闵若素则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5 闵姓的文化底蕴

闵姓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闵姓人士在文艺、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过非常卓越的表现。如今,闵姓人士也在各行各业中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为中国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6 闵姓的民俗风情

闵姓在民俗中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和风情。在福建、台湾等地,闵姓祖先的生平、事迹等都被记录在家谱中,是家族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闽南地区的一些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中,也充满着闵姓人士的影子。

7 闵姓与中华文化

闵姓虽然起源于一些少数民族,但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已经融入了中华文化的元素。闵姓人士的学问造诣、人文素养、家族管理等等,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闵姓人士也多次在文化交流中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美好和价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上了自己的力量。

8 闵姓之谜

有很多人对闵姓的起源和发展也有着自己的猜测和揣测,但目前尚无确凿的证据证明其源于哪一个民族。同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闵姓人士也并未留下太多的文字或文献记录。这些都让人惊叹于闵姓的神秘性和魅力,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鲁闵公的后世子孙以其谥号“闵”为姓,称为闵氏。

上古周朝时,鲁国君死后儿子启继位不到两年便被庆父所弑,因年纪尚轻,谥号鲁闵公。鲁闵公的后世子孙以其谥号“闵”为姓,称为闵氏。从此便有了闵氏。

扩展资料:

当代名人

闵鸿友

闵鸿友(1913-1985),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赤卫队,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

-闵姓

谱四字词语:

1、棒色谱图

不同颜色的光通过棱镜折射后所形成的一系列谱线。

2、族谱排辈

按照资历、年龄等条件排定职务的方式。

3、严氏谱牒

湖南省安化县温塘严氏族谱部分源流总系。

4、宋江家谱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拉呱》报道,菏泽郓城县西宋庄村的宋大哥在收拾老屋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份宋江家谱,不但清晰记录了宋江后人的情况,甚至还有宋江四个兄弟的后人。

5、连续光谱

光谱的一种,包含各种色光,色光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炽热的固体、液体或高压气体所发的光都形成这种光谱。

6、闵氏族谱

闵氏族谱,闵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

7、贞元旧谱

以贞元旧谱谓时移世易,人事已非。

8、家谱档案

家族里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9、地物波谱

地物的反射、吸收、发射电磁波的特征是随波长而变化的。因此人们往往以波谱曲线的形式表示,简称地物波谱。

10、郝姓家谱

郝姓出自子姓,其始祖为帝乙。相传其为商的始祖,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居于商(今河南商丘南)。

11、纳西酒谱

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

12、金兰小谱

亦省作金兰谱。

13、张氏家谱

乃全国第三大姓。

14、君谟旧谱

指宋蔡襄所著的《荔枝谱》,蔡襄字君谟。

15、治谱家传

意思是家家户户传习诵读。

16、蒲氏族谱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出自中东人后裔。宋、元两朝时期,西域阿拉伯人东来经商居住后,有人以蒲作为汉姓。

17、检谱角觝

一种技艺表演,类似今之摔跤。

——谱

吴极 中朝之间有着上千年的友好交往的历史,中国文化和姓氏也被带到了朝鲜,由于20世纪之前,汉字一直是古朝鲜的官方文字,因此每个韩国人都有了中国式的名字。今天虽然汉字已经不在是韩国的官方文字,但每个韩国人依然有汉字标注的名字。然而你知道吗,有一部分韩国人有汉字名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华人的后代(当然是从父系讲)。看看你所熟悉的明星和名人哪些是华裔吧!!! 卢武铉 卢泰愚 总统与前总统 卢姓先祖为唐朝人卢穗 卢泰愚任内,韩国与中国建交,卢泰愚在2000年已经回山东完成寻根拜祖。韩国所有姓卢的都是卢穗的后代。 潘基文 联合国秘书长 韩国专门的姓氏网站显示潘姓来自中国,其他资料不详。 裴勇俊 裴涩琪等 裴姓始祖为裵玄庆,裵玄庆本姓白,朝鲜白姓是在唐代时从中国迁入的。(在裵玄庆之前新罗有裴姓的传说,但现实中的最早人物是裵玄庆。) 宋慧乔 宋承宪 宋一国 宋允儿等 韩国姓氏网站显示宋氏是唐朝时迁入朝鲜的。 全智贤 全智贤本名王智贤,韩国姓氏网站显示韩国王氏来源于中国的太原王氏。 张娜拉 张东健 张佑赫 张瑞希 张赫等 张姓来源较多,但几乎都来自中国。 朱智勋等 朝鲜朱氏先祖为中国理学家朱熹的曾孙朱潜。 安在旭 安七炫 安贞焕等 祖先为安瑗,安瑗原名李瑗为唐人,唐朝叫李瑗的有好几个,这个李瑗疑为唐乐安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安氏为大唐皇族之后。 车太铉 车仁表 车范根等 车姓来源于中国 丹尼斯-吴 韩国姓氏网站显示吴姓来自中国。 秋瓷炫等 秋氏全部都来自中国 黄禹锡 黄静茵等 朝鲜黄姓来自中国,祖先是东汉人黄洛。 苏志燮等 苏姓来自中国。 李多海 原名边多海 边姓来自中国 韩在石(韩载锡) 韩佳人 韩彩英等 据韩国姓氏网站介绍韩姓来自中国,周朝初期到达古朝鲜。 千明勋 千正明等 远祖为明朝初年的将领千岩,中祖为抗倭大将千万里,抗倭胜利后千万里应朝鲜国王一再挽留,定居于朝鲜。 池城 池珍熙等 朝鲜池氏祖先为中国宋朝的池镜。 刘荷娜 刘承俊 先祖为汉高祖刘邦的第40世孙北宋著名学者和官员刘荃 柳时元 柳真 柳氏来自中国 南相美 南俊贤 祖先为唐朝人南敏。 孔孝真 孔侑 孔子的后代啊,呵呵!!! 闵京勋 闵氏祖先是宋朝使臣闵称道 林秀晶 林姓祖先来自中国。 现在多了个韩庚按照韩国人的家谱,韩国人口的前五大姓和中国关系不大。其中金朴崔和中国完全没有关系,第二大姓李和第五大姓郑有一小部分来自中国,但具体数字无法统计。另外沈姓和元姓也有一部分来自中国。

作者:正二位都承旨

毫无疑问,张禧嫔在朝鲜 历史 上的名气,可谓是“人尽皆知”。这位早年不幸没入宫廷的女性,凭借着超凡运气和强烈野心,成为朝鲜王朝 历史 上首位以平人身份登鼎国母之位的王妃。但是,承旨本期所要讲述的人物并非张禧嫔,而是她一生的仇敌、仁显王后闵氏。

与张禧嫔一样,仁显王后闵氏的人生亦充满传奇色彩,时至今日仍为人津津乐道。如果说,张禧嫔的传奇在于阶级大跨越,那么闵氏的传奇则在于王妃宝座的失而复得。

据肃宗亲笔手书的《御制仁显王后明陵志》记载,仁显王后闵氏,本贯忠清道骊兴,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四月二十三日生于汉阳西部的盘松坊私第,父亲是时任集贤殿副提学(正三品)的闵维重,母亲是恩城府夫人宋氏(西人党领袖宋浚吉之女),她是闵维重与宋氏所生的第2个女儿。

闵氏的降生,跟朝鲜 历史 上那些著名人物一样,有着扑朔迷离的传说。朝鲜宫廷女性三大杰作之一的《仁显王后传》记载道, “闵氏出生之日,家门上方瑞气萦绕,产室内部香气袅袅。” 而《明陵志》里亦有 “日月生于两肩” 的记载。闵氏父母得知后,为了避免引火烧身,遂秘密嘱咐全家上下三缄其口,禁止对外声张。可见,闵氏一门的家风甚是严谨。

由于年代久远,现代人无法考证此类记载的真实性,但古人热衷为名人披上神话外衣的做法,倒颇有一番趣味。闵氏出生后,很快就表现出非同常人的气质。《明陵志》记载曰 :“自幼嬉戏,绝异凡儿,不与人较争,不言人过失,或有论人是非者,辄笑而不答。” 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幼童的作风,但正是这“笑而不答”的沉稳,成为闵氏日后能够重返宫廷的关键砝码。

在当时的朝鲜国内,骊兴闵氏属于名门大族,最早可以追溯至高丽时代。始祖闵称道受高丽王赏识,位居尚书奉御,自此骊兴闵氏开始崛起。截至闵维重一代,闵氏俨然盘踞朝堂之上,拥有相当分量的话语权,更何况闵维重还是“西人党”核心成员,地位不容小觑。当然,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子孙里还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明成皇后”,想必会更加得意。

按道理讲,闵氏的家庭背景如此庞大,应该尽享荣华富贵,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在小闵氏6岁那年,宋氏不幸病逝,丧母之痛令闵氏无法接受。失去母亲后,小闵氏旋即被鞠养于仲姑洪氏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然而,命运不会让闵氏太舒服,一场风波即将降临。

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八月十八日,在位15年的显宗大王李棩薨逝于昌德宫斋庐,享年34岁,葬于崇陵,王世子李焞即位于仁政门,是为肃宗大王,成为朝鲜王朝第19代国君。肃宗即位后,素与西人党有仇的南人党立刻发难。翌年,闵维重被冠以 “附丽时烈,主张邪论,坏乱朝纲” 的罪名,与闵鼎重、李䎘、李翊、李选等人一道罢官。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六月十四日,闵维重被流放庆尚道兴海,一去就是近一年。

父亲沦落荒野,年仅12岁的闵氏被迫跟随父亲及家族前往流放地。一路上,父女俩饱受折磨,也让闵氏品尝到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在兴海的日子里,闵氏放下两班大**的身段,尽心照顾父亲。每当餐食上桌,只要闵维重没动筷子,她也不动,如果有孩子争抢食用,她就会斥责对方。闵氏的端淑,令闵维重大感温馨,称赞她 “诸子女无能及者”

闵氏父女的命运,很快随着南人党的内讧得到转机。原来,在闵维重等人被判流放前夕,左尹南九万给肃宗上了封奏疏,爆出南人党领袖许积的庶子许坚殴打妾室,闹得整个汉阳满城风雨。同时,他还怒斥许坚 “掠人妻妾,奸骗狙诈” ,痛诉许积在“李东龟女被掠”一案中,利用权势打压民事诉讼,帮助儿子逃离牢狱之灾。消息一出,整个王廷为之侧目。

南九万的奏疏一石激起千层浪。果然,肃宗李焞勃然大怒,当即同意判义禁吴始寿的建议,命令义禁府捉拿许坚归案。随着审问的深入,越来越多猛料被挖出。同年四月九日,被刑具折磨得痛不欲生的许坚招供,除了陈诉自己掠人妻女的事实外,还爆出打算安排武士埋伏宫门外,趁夜杀掉自己父亲及其党羽,进而废黜肃宗,另立临城君李熀为王。

这下可好,“*乱”加“谋反”,许坚坐实了“国贼”罪名。三天后,许坚被凌迟处死于军器寺前路,还顺带拉上了福善君李柟。这位王子没能逃脱死亡,被肃宗强势绞死。许坚被杀,所造成的蝴蝶效应是巨大的,首当其冲便是他的父亲许积。

作为南人党的领袖,纵使肃宗对他保有 情感 ,但拗不过其子谋反事实,加上忌惮南人党势大的缘由,最后肃宗还是选择弃车保帅,将许积免职,相关人员遭到制裁,蹦跶不足一年的南人党轰然倒台。

南人党倒台,西人党无疑是最高兴的。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四月二十九日,在兴海漂泊的闵维重被赦免,重回权力中枢,担任工曹判书。翌月,改任户曹判书。闵维重复官,让闵氏摆脱了牢狱之灾,这场朝鲜 历史 上著名的庚申大黜陟,不仅对盘踞朝堂的势力进行新一轮洗牌,而且也为闵氏入宫创造了条件。

同年十月二十六日夜晚,仁敬王后金氏在庆德宫薨逝,享年21岁,葬于翼陵。金氏是肃宗李焞的原配,从王世子嫔到王妃,金氏陪伴了自己丈夫11年,期间还为肃宗产下2个女儿,但均因疾病早夭,此后没能留下子嗣。虽然金氏没能诞下嫡子,但肃宗还是很敬重妻子,对她多加照顾。

仁敬王后升遐,中宫之位空悬,宫廷内外暗潮涌动。到底谁家女子有幸续任国母?市井坊间谈论不休。见儿媳早逝,肃宗的母亲、明圣王后金氏忧心忡忡,而身为王室家长的庄烈王后赵氏(仁祖李倧的继妃,此时被尊为“慈懿大王大妃”)自然也倍感忧虑。于是,她当即颁布懿旨挑选淑女入宫。

《拣择令》一出,瞬间吸引了两班贵族的目光,这是壮大家族势力的天赐良机。清风府院君金佑明是已故显宗大王李棩的丈人,亦是当今明圣王后的父亲,他跟闵维重私交不错,又听闻其女德才兼备,遂上奏大妃举荐闵氏入宫。恰逢此时,闵维重的岳父宋浚吉也上疏肃宗,力保闵氏入宫。两位重量级人物出面,让庄烈王后欣喜不已,她旋即派人诏见闵维重,拟立闵氏为王妃。

承旨在前文谈到,闵维重的家风很严谨,尤其对政治话题很敏感。如今大王大妃拟立自己女儿为王妃,让闵维重有点手足无措,常年混迹官场的他太了解宫廷生存的险恶。所以,他领旨后百般推脱,先后推辞了3次,婉拒王室盛意。

肃宗是一个极好面子的人,闵维重和稀泥的行为,令他很不高兴,遂把他叫来臭骂了一顿。眼看无法浑水摸鱼,闵维重只好召集家人,当众宣布消息,让女儿跟随中使前往于义洞接受中宫教育。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五月二日,肃宗李焞与闵氏在仁政殿举行大婚,册封闵氏为朝鲜王妃,授予闵维重“骊阳府院君”爵号,并向宗主国清朝呈递国书。芳龄14岁的闵氏就这样步入宫廷,是为仁显王后,开启了充满传奇色彩的后半生。

仁显王后闵氏入宫后,很快发现宫廷生活跟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闵氏和肃宗大婚后整整7年,肚子一点变化都没有,这就引起宫廷内外的猜疑。尽管闵氏很用心服侍丈夫,甚至在肃宗感染天花时日夜不离地照顾,却没能换来嫡子的降生。在古代宫廷,无法生育的女人是很悲惨的,她们随时会被打入冷宫。闵氏深知此理却无能为力,肃宗似乎对她不感兴趣。

就在闵氏日夜苦恼之际,一个人的出现打乱了她的思绪,这个人就是张玉贞,亦是日后叱咤风云的张禧嫔。张玉贞出身译官世家,属于名门之后。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年初,张玉贞的父亲张炯因病逝世,年仅10岁的张玉贞被堂伯张炫抚养。然而,由于张炫错误弄权,被卷进三福之乱中,家族遭牵连,失去倚靠的张玉贞从此没入宫廷,尝尽了旁人的冷嘲热讽。

幸运的是,入宫后的张玉贞凭借过人姿色和灵活头脑,深得庄烈王后赵氏的喜爱。正值青春期的肃宗见到张玉贞后,自然也被对方美貌所吸引,两人关系迅速升温。肃宗偷偷宠幸内人的事情,无法避免被明圣王后金氏所知,这位素来手段强硬的女人,从张玉贞身上窥见了前朝废妃尹氏的影子,于是她在仁敬王后薨逝后,命令内官把张玉贞轰出宫门。

本以为流落街头的张玉贞会死心,结果对方阴差阳错地受到“崇善君李澄”妻子申氏的礼遇,顺理成章住进了宗亲府邸。当仁显王后闵氏入宫后,承受“无子”折磨的闵氏从他人口中得知此事,本性善良的她遂向明圣王后进言,希望让张玉贞回宫,毕竟她是目前唯一深得肃宗喜爱的女人,也是最有可能诞下子嗣的女人。不得不说,闵氏的格局确实大,她想到的是整个王廷和后宫的安定,而非一己私欲。

只是,明圣王后当场驳回了闵氏的请求,她指责对方“过于单纯”,完全没有顾及后果,还把张玉贞比作“国家之祸”。在她看来,张玉贞回宫势必会威胁到中宫权威,掀起不必要的争斗,届时宫廷将无宁日。帮她无异于自取其辱,厌恶之情表露无疑。

倘若仔细分析各自的立场,其实都有道理。闵氏站在宏观角度考虑,明圣王后站在现实角度考虑,一时间难分对错。所以,直至明圣王后薨逝,闵氏都不敢再提此事。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十二月五日,41岁的明圣王后金氏在昌庆宫储承殿的西别堂薨逝,葬于崇陵,限制张玉贞回宫的枷锁被打破。

明圣王后驾鹤仙去,闵氏再次向肃宗进言让张玉贞回宫。内心窃喜却犹豫不决的肃宗,为了维护正面形象,又假惺惺地跑去征求祖母的意见。宫里人都清楚,当年张玉贞就是庄烈王后所属侍女之一,她老人家肯定举双手赞成啦!就这样,曾遭到明圣王后打压的张玉贞重返宫廷,而作为张玉贞“贵人”的仁显王后闵氏,也为自己的“天真”付出了惨痛代价。

张玉贞回宫后,很快与肃宗缠绵在一起,骄纵之情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初明圣王后之所以把她赶出王宫,就是看出她品性不佳,如今正好验证先见之明。肃宗对张玉贞的日益宠幸,与冷清的中宫殿形成了强烈对比。忘恩负义的张玉贞为了试探闵氏的态度,当众跑到内殿(王妃居所)门前与肃宗打情骂俏。

自太祖大王李成桂开国以来,历代王妃哪有受过这般羞辱,被气得浑身颤抖的闵氏拼命压抑愤怒,从容地说道: “汝当奉承传教。” 就当你是在教我夫妻相处之道了。闵氏的隐忍,让张玉贞愈发狂妄,此后但凡王妃的旨意,她直接无视,甚至内官来喊都喊不动。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忍无可忍的闵氏终于爆发,她下令把张玉贞抓来寝宫,让人把她狠狠打了一顿,以解心头只恨。二人遂成仇敌,形同水火。打完张玉贞后,闵氏意识到形势很严峻,倘若让她继续红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三月二十三日,她通过父亲闵维重的关系,支持青阳县监金昌国的女儿入宫,意图削弱肃宗对张玉贞的感情。只是,闵氏低估了肃宗的意志,金氏入宫后毫无作用,反倒成为张玉贞崛起的垫脚石。

同年十二月初,肃宗颁布册封张玉贞为淑媛的教旨,瞬时满朝诧异,这显然不符合内廷升迁制度。以正言韩圣佑为代表的朝鲜言官们,纷纷群起而攻之,指责肃宗宠幸张玉贞,无视朝纲朝纪,给肃宗扣上了“好色”的帽子。

言官们的口水,让肃宗恼羞成怒,见搪塞不得的他干脆撕破脸,把嘴多的大臣革职查办。翌年六月十三日,朝鲜国内暴雨如注,江襄道(后改称“江原道”)境内发大水,致使164户民居被冲毁,溺死流亡者不计其数。这场百年一遇的洪水,似乎预示着某种灾祸即将发生。朝鲜史官则在《肃宗实录》里称其为 “前史以大水为女宠之徵,是时张氏嬖宠方盛,是灾之作,非偶然矣”

大洪水爆发,并未促使肃宗反省。见君王死性不改,户曹判书李敏叙直接把张玉贞称为“妖人”,希望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谁知,肃宗面不改色,还进一步晋升张玉贞为昭仪。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十月二十七日,张玉贞诞下肃宗的庶长子李昀,他就是后来的景宗大王。喜获麟儿的肃宗龙心大悦,一年后再次晋升其为禧嫔。

此时此刻,仁显王后闵氏愈发后悔自己引狼入室的行为。为了维护己方利益,她只好向庄烈王后赵氏寻求帮助,期待能够制衡张玉贞。可惜的是,张玉贞早已羽翼丰满,加上庄烈王后垂垂老矣,又听信崇善君之妻申氏的谗言,闵氏的劝谏等于没说。

仗着自己是王世子的生母,肃宗和庄烈王后作为靠山,张玉贞与兄长张希载合谋,大肆培植党羽,与南人党昏夜聚会,开始谋求政治话语权。期间,张希载在贞明公主的家宴上公然调戏歌妓,事后还利用捕盗大将的职务掩护其逃走。贞明公主可是宣祖与仁穆王后的嫡女,王室辈分极高,张希载的行为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

事后,闵鼎重、李徵明、金昌协等一批重臣相继上疏,要求国君严惩此事。肃宗非但没认真对待,还以“传说之谬”为由把他们臭骂一顿,命令不准危言耸听,俨然一幅昏君模样。经历一系列挫折,闵氏犹如泄了气的皮球,特别是闵维重病逝后,失去靠山的她惶惶不知终日。见闵氏无计可施,嚣张的张玉贞终于把手伸向了王妃宝座。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89年)新春刚过,王宫内刮起了“中宫陷害嫔妃”以及“废后”的谣言。霎时间,宫廷内外议论纷纷,大家都在七嘴八舌讨论着。四月二十四日,肃宗向承政院下达谚旨,打算废黜闵氏王妃之位。都承旨柳命坚惊恐万分,苦谏肃宗收回成命。

当日,六卿大臣云集朝堂,肃宗当众宣布废黜决定,群臣震惊不已。校理姜铣不满肃宗无故废妃,驳斥道: “中宫为一国之母,今将十年,未闻有失德。殿下何遽下此不忍闻之教耶?” 肃宗见状大声答复曰: “名为国母,而实无其德,尚可以国母待之乎?” 坚决要废黜闵氏和金氏。

五月二日,肃宗正式下达教旨。消息传来,明安公主(显宗小女儿)和大长公主大惊失色,连忙入宫拜见肃宗,不断诉说闵氏的贤淑德行和服侍大王大妃时衣不解带之情形。但肃宗面无表情,两公主见状只好叹息而出,前往内殿通知闵氏。

当闵氏听闻自己被废时,或许早就料到有今天,淡然脱下后服、摘下后冠、拔去凤钗,准备离开宫廷。旁边的宫女们伤心痛哭,为王妃鸣不平。这时,张玉贞派来一位宫女,企图搜身羞辱闵氏,谁知闵氏怒目而视,胆小的宫女惊吓而去。这场风波史称己巳换局,成为朝鲜王朝著名的 历史 事件。

闵氏回到本家禁宫后,命令封锁所有入口,并把奴婢和仆人全部赶出去,身边仅留下3名忠心的宫女。饮食方面,早前宫中会定期运来餐食,闵氏知道后果断拒绝(担心张玉贞下毒),只收干货。宗族见闵氏处境凄惨,不顾阻拦送了些松茸,帮助闵氏补充营养。

就这样,闵氏在荒野禁宫住了整整5年,窗户和四壁因缺乏修缮而破损,院子里杂草丛生,方圆数里不见人烟。虽然日子苦了点,但至少远离宫廷争斗。白天,闵氏会独自在院子里散步,有时还会把兄长闵正字的女儿喊到身边,教授她《小学》《烈女传》和纺织手艺,借此打发无聊的时光。

闵氏被废后,张玉贞顺理成章顶替上位,成为朝鲜王妃。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六月十六日,肃宗下诏册封3岁的李昀为王世子,标志着张玉贞权势达到顶峰,意气风发的张玉贞如同当年的废妃尹氏一样,认为掌控了一切,其实张氏集团的覆灭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张玉贞成为国母后,愈发骄狂无比、专横跋扈、目中无人,大有当年废妃尹氏的风范。轻则打骂宫女,重则施以酷刑,把王宫搞得乌烟瘴气。同时,她在煽动党羽挑起党争之余,还疯狂搜刮民脂民膏,借此满足疯狂的欲望。随着时间推移,肃宗越来越厌恶张玉贞的骄纵,更忌惮支持她的南人党势力,害怕王权被夺,两人的感情出现隔阂。

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四月十二日,被张玉贞蒙蔽了11年之久的肃宗李焞逐渐清醒,认清张玉贞的真实面孔。于是,痛改前非的肃宗下旨恢复仁显王后闵氏、闵维重及3位夫人(李氏+宋氏+赵氏)的爵号,让中使带着自己亲笔书写的手札前往骊兴,迎接闵氏回宫。

当中使人马驻足禁宫门前,闵氏命宫女递出手信,坦言 “别宫移处之命,尤非贱臣所可祗承者” ,把对方晾在门外,中使屡次吃闭门羹。得知消息的肃宗清楚,闵氏心有怨恨,无法原谅自己的所作所为,但身为君王不可能低声下气去求一个女人,所以他派人传达旨意,严令闵氏开门。

见对方心意已决,再矫情下去恐生是非,闵氏这才打开大门。众人见院子里 “庭草蒙密,未有人迹” ,无不感伤落泪,很难想象在这种恶劣环境下,闵氏是怎样坚持下来的?中使当即派人召集坊民,一起动手清除杂草,随后走到正室门前,跪请王妃回宫。

此时的闵氏尚有怨念,依旧很不情愿,推脱没有合适的衣服。传旨内官来回跑了好几趟,待肃宗把东西都准备好后,闵氏才松口登上凤辇,夫妻俩在西宫景福堂见面。翌日,肃宗下旨降张玉贞为禧嫔,收缴、焚毁先前颁赐的王妃玺绶和玉册。

闵氏重登妃位,史称甲戌换局。张玉贞轰然倒台,南人党再次被逐出朝堂,张希载、闵黯等人遭罢职流放,西人党则恢复了元气,而闵氏则成为朝鲜王朝518年国祚中,唯一一位生前被废黜却重新恢复身份的王妃。

闵氏回宫,被肃宗打压的张玉贞又该如何应对呢?心气高傲的她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屡屡找机会向肃宗抗议,儿子是王世子,自己也是天朝册封的正牌王妃,凭什么剥夺妃位?藐视天朝还是欺负孤儿寡母?肃宗不好发作,以免被人抓住把柄,只答以“国无二尊”,暗示张玉贞认清现实,则可保荣华富贵。

骄纵成性的张玉贞怎么可能放低身段?愈发痛恨仁显王后闵氏,开始失去理智,开始思索除掉仇敌的方法。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四月,原本就体弱多病的闵氏患病, “左右脉候洪大,胸膈烦闷,舌上有黄百苔,且有痞滞喘急之患” ,之后病情逐渐加重,以致 “脚部痛虚,受针为难” ,这个人形同枯槁,令人不忍直视。

得知闵氏病重,张玉贞十分喜悦。据《仁显王后传》记载,张玉贞曾散尽家财买通宫人,先是欲往中宫膳食里投毒;阴谋破产后,又利用王世子大婚契机,往新衣里散入符咒和毒药,想通过献纳新衣整死闵氏。由于闵氏戒心十足,婉拒张玉贞所献衣物,令其无法得逞。

《仁显王后传》是站在受害者角度所撰写的宫廷小说,作者已不可考,一说是仁显王后身边宫女,一说是朴泰辅后人或王后本家亲戚,对张玉贞的丑化难免会夸大,真实性有待商榷,内容仅作为参考,但它从侧面给予我们了解闵张之争的新途径。

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八月十四日,与病魔抗争了一年多的闵氏,带着对世间的遗憾和命运多舛的不满,在昌庆宫景春殿内薨逝,享年34岁,葬于明陵,一代传奇落下帷幕。临终前,闵氏向身旁的兄弟闵镇厚诉说张玉贞对她的不恭,感叹自己的人生艰辛。

仁显王后的薨逝,让肃宗很内疚,他亲自书写志文,依托对亡妻的思念。同年九月二十三日,淑嫔崔氏获知张玉贞在就善堂西侧私设祭坛,恶意诅咒王妃的事实,当即向肃宗汇报此事。恼羞成怒的肃宗于2天后的夜间下达备忘记,以 “罪已彰著,若不善处,则他日之虑” 为由,下达命张玉贞自尽的密旨。随后,在仁政门公开审理巫蛊一案参与者。

十月八日,肃宗正式对外宣布张玉贞自尽的消息,并下旨嘱咐后世子孙: “不得以嫔御登后妃” 。考虑到王世子的感受,肃宗没有继续深究,张玉贞自尽后遂草草了事。后来,即位的景宗追尊母亲为“玉山府大嫔”,设立大嫔宫祭祀,遗址留存至今。自此,仁显王后闵氏与张禧嫔之间的恩恩怨怨终于尘埃落定,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参考文献

1《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元孝大王实录》

2《承政院日记·肃宗朝》

3《仁显王后传》(译本)——张龙妹/张彩虹/王艳丽

PS: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请尊重版权。

经典韩国**推荐(第十四期)

二十四孝 原文是什么??[急]

二十四孝 (原文) 一、孝感动天虞舜 虞舜。瞽搜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