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共迁走了多少姓氏?其祖上市谁?主要想知道甘氏~~~
古大槐树处迁民之后裔经过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树是故乡”,这一点至今谁也没能忘却。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他们大多栽种了槐树,借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怀念。河北省河间县申鲁村高氏先人在自己家门口栽了一棵移民纪念槐树;保定府西关谢德先开了名叫“老槐茂”的酱菜铺;河南确山县有槐树庙村、大槐树村、槐树庄村;河南省伊川县城关镇闵店有槐树街。据说,明朝洪武年间,朝廷从山西省洪洞县往黄河南大规模迁民,移民中,一人姓王,一人姓李,禀性相投,结为好友。二人相约来到龙门山南伊河西岸一渡口处,筑灶搭庵,开荒种田。因离老家时是从洪洞县广济寺的大槐树下出发的,所以他们对槐树具有很深的眷恋之情。定居之后,他们就在村头植下几株槐树,数年过去,槐树遮天蔽日,郁郁葱葱,他们就把槐树与渡口联在一处,把村子取名叫槐树渡。后来,人口增多,村庄扩大,形成街道,渡口却日久废弃,槐树渡逐渐演变为槐树街。
古槐,伴随着人们的繁衍生息而渐渐长大,古槐也成为历史的见证。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中父老情。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市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河南偃师县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亳西名门。”河南省濮阳县习城乡胡寨村胡氏祠堂内始祖像两旁的对联写道:上联是“永言孝思”,右联是“念先祖离洪洞单车匹马昔时苦”,左联是“怀世宗居曹州枝繁叶茂今日荣”。河南省武陟县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河南偃师县寇店韩寨村《赵氏宗谱》说:始祖兄弟四人,起名“经、营、槐、显”,“显”意为“乡”,合起来就是“经营槐乡”。
据山东省莘县张寨乡申庄人说,该村先祖是从山西迁来的。明洪武初年,朝廷下令由山西洪洞县迁民到太行山东一带垦荒。当时洪洞县大槐树下有一申姓家族和曰姓家族,均在东迁之列。农民久居此地,故土难离,大多不愿迁移,官府便派人强行东迁,不迁者诛灭满门。在高压之下,申姓家族决定顺令东迁。本是同姓聚居的家族,到山东后可能被安排得七零八落,分手之际,男女老幼难免痛哭流涕,依依惜别。申姓长者劝慰大家:“奉旨东迁,垦荒谋生,实为利国利民的好事。山东乃圣人之乡,礼仪之邦,又有肥田沃土。洪洞县人多地少,不利家族繁衍;去山东顺乎君心民意,何乐不为!”上路前,长者命人搬出大铁锅、大铜锅各一口,亲手用锤砸成若干片,命主人各持一铁锅片,仆人各持一铜锅片,相约道:“他年相聚,对片成锅,方认一家。铁、铜之分,为主仆标记。”安排已毕,申姓家族扶老携幼,车推担挑,踏上了不知尽头的东迁之路。刚行不远,忽听后面有吵嚷之声,申姓长者回头看时,见一队官兵正追逐一群百姓。细看之下,才知被追的是与申姓相邻的曰姓家族。原来曰姓家族留恋故土,不愿东迁,违背皇命,犯下了灭族之罪。逃难人群接近申姓家族时,曰姓长者情急生智,急令本家族人:“将曰改申,加入申姓队伍。”申姓长者也主动掩护,他厉声告诉追兵:“我们都是申姓家族,奉旨东迁,为何苦苦追赶?”追兵一时被搞昏了头,无计可施,只得回去复命。曰姓家族免去了灭门之祸,感激万分。途中两姓互相照顾,亲如手足,同行在东迁的大道上……
当年山西移民东来时,大多异姓结伴而行,共同觅地建村聚居,因此新建之村多冠以姓氏。当时山东省西部有几户杨姓人家在朝城北约三华里处定居,取村名杨庄,后又有史姓人在附近建村,因其地比较低洼,便取村名“史家洼”。初建村落,难免缺这少那,遇上许多困难。移民来时,一般只带些衣物锅碗,农具则一无所有。后来慢慢置办一些,一时也很难齐备。特别是大件农具,价格较高,购买不易,往往要节衣缩食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才能购进一件。当时杨庄人经过几年努力,联户拴了一辆大车,一时买不起牛,外村人便把杨庄叫“杨没牛”。史家洼则只买了一头牛,多年没能拴起车,外村人便戏称其“史没车”。可喜的是,一个有车没牛,一个有牛没车,这种“瘸腿”现象却促成了两村自发的联合。两村把车和牛配起套来,轮流拉土、送粪、运庄稼、串亲戚,协调得如同一个村,赶上大忙季节,两村相互推让,尽量让对方先用。杨家用时,总是用好草好料喂史家的牛,连一下重鞭也舍不得打,生怕弄掉一根牛毛;史家用时,尽量少装载,走好路,遇上坎坷道,就牵牛慢行,惟恐弄坏了杨家的车。这样合作了几年,牛养得膘肥体壮,车保养得完好如新。史杨两村亲密无间的合作,在朝城一带传为佳话。史家因地处低洼,每逢水患,就去杨家躲避。后来,史家迁居到邻村,杨庄村址也有变更。不论地理位置如何变化,史杨两家却始终保持着友好的睦邻关系,从古至今,相沿不衰。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为填补豫、鲁、苏、皖北部战乱灾荒人口大量流失死亡,官府下令从山西省泽州、潞州等地向以上数省移民。官府在洪洞县广济祠设立中转站。明朝政府派员驻此,移民无论来自何方,移向何处去,皆汇集在广济祠边的大槐树下,领取川资安家费用,办理签证手续。离别之前,还要在树下倾诉离情,拜奠故土,这些贫苦农民离开家乡后由于受当时历史时代的限制,绝大部份人及其后裔再也没有回到家乡,只有洪洞县、大槐树、大树上的老鹳窝成为他们对家乡的记忆。于是洪洞县、大槐树、大树上的老鹳窝就牢牢地印记在他们的脑海之中,成为这一代又一代移民后裔们的祖居地。
1、祭祖小屋裏贴著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著他们的牌位,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於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2、王氏迁徽始祖王璧唐咸通间自太原迁歙之黄墩苦竹巷。其后裔子孙散居歙县、绩溪、祁门、宣州、婺源、休宁、泾县、旌德等地。族谱所记王希翔唐未自黄墩迁居婺源武口;王云北宋后期自篁墩迁居婺源中云;王瑜号双杉仲舒孙唐光启年间自黄墩迁居婺源龙井墩。清之大臣王茂荫出自该族。天下王氏视太原为发源地,都是自山西往外移民的,而徽州王氏早在唐代就直接从太原迁来篁墩再散居徽州各地的,比明代山西大规模移民外地早上千年。
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并非后来入侵中原的"五胡"后代
胡氏还有两支源于古代的国名周代有两个胡子国一个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另一个胡国是归姓,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这两个胡子国亡国之后,王族子孙都以原国名为姓,又形成两支胡氏
在胡氏中,曾经出现过复姓胡母氏胡母氏这一复姓,得姓于齐宣王之时,距今有两千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胡氏复姓,开始也很盛行秦时,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时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晋代以后,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母复姓所传日渐减少这大概是这一胡母复姓传之不多,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胡姓中,除了源自黄帝后裔的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为数不少汉代以后,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进入中原的外族,纷纷"改姓胡氏",为汉族胡氏冲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来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聚集地:
迁徙分布
至于胡氏的源地,当然是周初的封地陈国了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从此之后,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姓望族再以后,又由新蔡和山西两地的胡姓向其他各地迁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国
胡氏南迁,始于西晋末年胡氏的后代,从中原渡江南下,先迁到安徽,然后又从安徽再迁至福建最后由福建迁居入台湾台湾的胡姓,至今已遍及全省不过,居住较为集中并且人数最多的,则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
三、堂号
胡氏堂号主要是"澹安堂"得名是由于宋朝胡诠所著的《谭安集》
历史名人:
胡姓始祖,虽然可以追溯到周代的满文公,可谓渊源久远但是胡氏在早期能够名垂史册的,却并不多见能数得上的,只有春秋时期的名士胡衍他以其大义化解蒲邑之危而名盛于世除此之外,所知甚少
然而到了秦汉,胡氏有极为出色的表现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七章,称为"秦篆"(即后来所称的小篆);经学家胡母生,著《春秋公羊传》胡安,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经,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胡烈,则是一位出名的好官,他在担任襄阳太守时,筑堤灌园,曾被老百姓歌颂为"譬春之阳,如冬之日"
唐宋时期,是胡姓人氏才华横益、人才辈出的兴盛时期唐代时有诗人胡曾,宋代教育家胡安定,经学家胡安国,学者胡直等宋代教育家胡安定,开创宋代理学的先声,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主张,并且把讲学分经义和治事两斋,严立学规,以身示范至于胡安国,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宋朝在王安石施行新法的时候,曾废弃先秦时期最为精辟的智慧结晶"春秋三传",将之摒诸学宫的大门之外要不是胡安国的矢志"抢救",今天呈现在国人面前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可能就是两样了胡安国对于整个中华文而言,可谓是功高五岳,难怪他身后会被从祀于孔子庙,千秋万世受人瞻仰
元代之后,史学家胡三省,明时文学家胡应麟、胡震亨,清时经学家、地理学家胡渭,军事家胡林翼等,也是胡氏中名垂千秋的人物
明代在文化领域较有成就的胡姓人物有学者胡居仁、胡直,伊斯兰教学者和经师胡登洲明末有胡正言,擅治印、绘画,与刻工汪楷等合作,改进了彩色套版印刷术
近现代的胡姓名人主要有:国民党右派首领胡汉民,著名学者胡适,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胡正详,小说家胡也频
山西大槐树王氏家谱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为填补豫、鲁、苏、皖北部战乱灾荒人口大量流失死亡,官府下令从山西省泽州、潞州等地向以上数省移民。官府在洪洞县广济祠设立中转站。明朝政府派员驻此,移民无论来自何方,移向何处去,皆汇集在广济祠边的大槐树下,领取川资安家费用,办理签证手续。离别之前,还要在树下倾诉离情,拜奠故土,这些贫苦农民离开家乡后由于受当时历史时代的限制,绝大部份人及其后裔再也没有回到家乡,只有洪洞县、大槐树、大树上的老鹳窝成为他们对家乡的记忆
王姓家谱介绍 修谱 南北朝时就兴起了谱牒之学,但大量的古代姓氏族谱已经亡佚。今天藏于全国各地图书馆以及个人手中的王姓家谱族谱,绝大部分为近代以后重修和续修的,因此,这些家谱族谱应归于近现代文献中。 家谱的内容 现存的王姓家谱、族谱中,基本上都是一宗一族、一房一支所修的,属于私修谱牒。私修谱牒盛行于宋代。至清代以后的家谱族谱中,基本都是私家修撰的天下。 王姓家谱文献目录 《东沙王氏支谱·家规》 《三槐堂王氏族谱》 《绮山东沙王氏支谱》 《义乌南陵王氏宗谱》 《润州王氏族谱》 《凤林王氏宗谱》 《赣榆王氏家谱》 江苏赣榆县金山乡保存 《王氏族谱》 四川珙县下罗乡五星村保存 清王廷麟等主修 光绪四年刊印 《王氏家谱》 河北青县陈嘴乡吴辛庄保存 写本。 《王谢世家》 明天启二年刊刻的30卷现 美国 《王氏通谱》 清光绪二十年槐政堂 活字本 日本
王姓的主要堂号有:“三槐堂”、“槐阴堂”等,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文人墨客,浩如烟海。
朋友,这样给你讲下吧:
如今的山东嘉祥县人,大部分是明代中叶从山西洪洞(tong)县迁至于此。
黄河的决口,导致山东济宁的八百里水泊梁山被掩盖成平原。成了平原后的山东
济宁人口稀少,而土地面积广阔。明朝的山西战乱不断,导致百姓四处漂泊其中
有一支落人走到这里后就留住在此地。
山西人迁至这里的根本原因,是逃避战乱,感觉这里的生活环境好,适于生
活。
山西洪洞大槐树家谱刘姓家谱:100 世刘备(玄德);101世刘 永(公寿);102世刘晨(耀辉);103世刘乾清(玉静);104世刘文琥(文虎);105世刘麟( 麒 );106世刘振河107世刘习文( 雅 );108世刘棣鉴(瑾升);109世刘淳震(继明);
110世刘坤仁(若宰);111世刘丹(子圭);112世刘_(延明);113世刘珍_(刘珍);114世刘於政(楚云);115世刘虬(友圭);116世刘之遴(时俊);117世刘桢(汉鼎);118世刘子翼(福庆);119世刘可寿(东山);120世刘尚文(世珍);121世刘学_(贤);122世刘洪(处智);123世刘曙道(伯昂);124世刘宗翼(存者);125世刘岖衡(刘贿);
扩展资料:
我始祖于元末明初自山西省洪洞县迁居邹平县大刘家庄,一世刘海,二世刘得山,三世长子刘子仲,定居邹平,次子刘子焉即为我小张始祖,公元1370年前来治理淄水,公元1405年定居小张。
小张刘氏祖先自定居小张后共续谱5次: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公元1963年,公元1993年,公元2013年。
通过几次续谱,仍有部分始祖后人无法取得联系,现公布如下:子焉祖两侄子:刘从文(二世),长子刘思禄,次子刘财惠(三世);刘从礼(二世),长子刘景时,次子刘养体(三世)。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共迁走了多少姓氏?其祖上市谁?主要想知道甘氏~~~
本文2023-09-28 02:10:5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2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