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说的是什么意思
王弼说是王弼解说、注解的意思。
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三国曹魏山阳郡(今山东巨野)人,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 王弼曾任尚书郎。少年有文名,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 《老子注》 、 《老子指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 《周易略例》 四部。 其中 《老子指略》 、 《周易略例》是王弼对《老子》、《周易》所做的总体性分析的文章。由于《道德经》的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道德经注》曾是本书的唯一留传,直到1973年中国政府在马王堆发现《道德经》的原文为止。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倡玄学清谈,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王弼与钟会、何晏等人为友。正始十年(249年)秋天,以疠疾亡,年仅24岁,遗下一妻一女。
王弼主张“以无为本”,这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他宣称一切都不过是假象,富贵是假象,贫贱也是假象,一切都归结为“无”,得是无,失也是无,以此来“使民爱欲不生”(王弼:《老子指略》)。这种“以无为本”的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比起董仲舒所宣扬的神学目的论来要精巧得多,在统治手段上比用天意威胁的办法要狡猾得多,它表达了门阀士族的政治需要,因此,在正始年间很快风行起来。和“以无为本”的本体论原则相应,在认识论上所提出的,就是他在《明象》中所讲的“得意忘象”的原则,他把“忘象”看作“得意”的条件,成为彻底的唯心主义者。
道德经说解
(老牟说道德经+王弼注译文+河上公章句译文)
前言前段时间《老牟说论语》定稿之后,我就开始考虑解读《道德经》的问题了,是从学术方面解读还是作通俗解说,我也考虑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还是都兼顾一些,这样受众面更大。名称就定为《道德经说解》,内容包括《道德经》原文、译文和老牟说道德经,后面加上了王弼《道德经注》和《河上公章句》的白话译文,之所以加上这两个版本,一是因为这是两个公认的《道德经》最好的解读版本,二是目前很难查找到他们的白话译文。为方便广大初学者学习《道德经》,最后就加上了这两个版本的白话译文。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此也算是抛砖引玉,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那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可以去命名,那它就不是恒久的名。无名是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有名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本源。因此,要从无欲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从有欲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名与有名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认知一切奥妙的门径。
说解本章是整部《道德经》的总纲。《道德经》共有81章,前37章是《道经》,主要谈道,后44章是《德经》,主要谈德。老子《道德经》的主要思想归结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四个字:“求本去末”,也就是探求万事万物的根本,去除表面的、枝末的东西。《道德经》到底是写了哪些内容呢?历史上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很多人从中解读出了管理的法则、养生的法则、用兵的法则、纵横家的法则甚至烹调的法则等,应该说都有一定的道理。老牟认为,老子作《道德经》是给当时的诸侯国国君和士大夫们看的,所以内容多是修身法则和社会管理箴言。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学习《道德经》首先要弄明白道的含义。整部《道德经》中共有道字79个,其中有的是形而上的道,是指宇宙本体和万物的本源,称之为天地之道。其余的道多是指德行、规则等含义,称之为圣人之道。
开篇老子就告诉人们能够说出来的道不是永恒的道,当然也包括老子自己说的道。事物如果可以去命名的话,那它就不是恒久的名。老子开篇谈道,同时又恐怕人们过于执着于道,所以接着打破了人的观念,意在告诉人们道只可体悟,不可言传。其实佛家也有相似的说法,《金刚经》中说:“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意思是如来所说的世界,是如来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境界,并不是人们所看到所理解的这个世界,只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听懂,如来把它叫做世界这个名字而已。
为了让人明白这个不好言说的道,老子又说出了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无名和有名,无名是天地未生成之前的混沌状态,那时候没有命名,也没有任何称谓,是天地的本源。有名是孕育万物的状态,是名称确定之后,也是万物之母。
那么一般人怎么体悟这个道呢?接着老子讲了体悟道的功夫。老子要我们经常保持无私欲、无我的状态,也就是在大私、大我的状态下观察领悟道,这样就可以体悟到道的奥妙。要常从有欲中去观察体会道,有意观察就会了解道衍生万物的过程,也就是会观察到万物之母的广大。虚无的道体成了有名称的万事万物,反过来说,世上万事万物也就是道体所在。所以有人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说,道在蝼蚁、杂草、瓦块、屎尿中。庄子是真正了解老子的人,所以后世称为“老庄”,就如孟子了解孔子,后世合称“孔孟”一样。而我们一般人解说的老子都不是真正的老子,所以南怀瑾出了一本书就叫《老子他说》,我们要深入了解老子的思想,就一定要读懂庄子的书。
从形态来看,有名和无名确实不同,老子唯恐人们还不能深入地了解道,所以又说无名与有名这两者,也就是万物的起源与母体,他们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神奇。我们看科技发展到了今天,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无所不能,但是人类至今不能制造出任何一个能自己生长的生物,即使制作一个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也做不到,这就是道之玄妙。“玄之又玄”是指在认识中去掉了无名和有名的表象后,再进一步去掉刻意探求的心态,去掉人本有的欲望,就是“无欲以观其妙”,这样才叫做“众妙之门”。
王弼道德经注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于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同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译文:可以用语言说的道,可以命名的名称,都是用来描述具体事物和具体形态的,不是恒常的。所以真正的道是不可言说,不能命名的。凡是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来源于无,所以万物没有形状也没有名字的时候就是万物的初始阶段,等万物有了形状有了名称,就会生长、发育、自立、成熟,所以有是万物之母。所以说道因为无名无形才成就了万物,万物长成了而不知道为何长成这种状态,所以称之为玄之又玄。妙,是微小的极致。万物都是由微小的物质构成,都是从无开始逐步生成。所以在没有欲望、身心空虚的时候,就能观察到万物开始时的微妙状态。徼,是事物的归属和终点。凡是事物有被利用的好处,必定由无的关系产生作用。我们要想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必须要遵照道的规律办事才能办得到。所以常有了解道的想法,就可以观察到事物发展最终的状态。有和无是事物的开始和母体,同出的意思,是同出于玄。名字的不同,是因为有和无所表现的形态不一样。无在前面就叫做开始,有在后面就叫做母体。玄,玄深、幽远,没有实物存在。是开始和母体共同的本源。人无法感觉到它也无法给它命名,也无法言说所以才命名叫做玄,这里老子之所以叫做玄,是因为无法感觉到它才这样命名的。这样命名但是不能说他们是一样的玄,如果认为他们是一样的玄,差错得就很远了。所以说玄之又玄。众多微小的物质都是由玄中出来的,所以说玄是众妙之门。
河上公章句体道第一
道可道,谓经术政教之道也。非常道。非自然生长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不可称道。名可名,谓富贵尊荣,高世之名也。非常名。非自然常在之名也。常名当如婴儿之未言,鸡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间,内虽昭昭,外如愚顽。无名,天地之始。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有名,万物之母。有名谓天地。天地有形位、有阴阳、有柔刚,是其有名也。万物母者,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也。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要也。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要谓一也。一出布名道,赞叙明是非。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归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两者,谓有欲无欲也。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异名者,所名各异也。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亡身也。同谓之玄,玄,天也。言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于天也。玄之又玄,天中复有天也。禀气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则生贤圣,得错乱污辱,则生贪*也。众妙之门。能之天中复有天,禀气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
译文:可以言说的道称为经术政教之道,不是自然长生之道。恒常的道应当以无为的方法保养精神,不额外生事以使百姓生活安定,内含光明,对外隐藏自己的光辉,消灭行迹,隐藏端倪,而经术政教之道不可称为恒常的道。可以言说的名,是指富贵且备受尊崇,高于世间凡辈的名声,这种名不是自然存在的恒常之名。恒常之名应当象婴儿还没有开口说话,象鸡蛋还没有分开蛋清和蛋黄的混沌状态,珍珠还在河蚌中,美玉还在顽石中间,虽然内部光辉显亮,但是外部粗糙顽劣。无名就是指恒常的大道,道没有形状,视之不见,所以不可命名。天地之始就是道的本源,含吐元气而布施于天地之间,出于虚无之中,是天地最根本最原始的道。有名是指天地,天地有形名和位置尊卑之分,有阴和阳、刚强和柔弱之分,这是天地的名。万物之母的意思,是指天地内含元气化生万物,并使万物生长成熟,就象母亲把自己的子女抚养成人。妙,要的意思。人如果能恒常地保持无欲,就可以观察到道的要妙。要可以称为一,一显现之后,才有道的名称,也是为了叙说分别是非。徼,归趣的意思。人如果常有欲望,就可以观察到世俗人的归宿与趣味。“两者”是指有欲和无欲。“同出者”是指有欲和无欲同出于人的内心。“异名者”是指有欲和无欲名称各不相同。没有欲望的人名声常存,有欲望的人名声身死。玄是指上天,是说有欲望的人和没有欲望的人同受于来自天的元气。天中还有一个天,人禀受于天的元气是有厚薄的,人得到中和元气的滋润就会成为圣贤,而受到错乱污浊之气的浸染就会成为贪婪*邪的人。人能知道天中还有天,禀受的元气有厚薄,去除心中的情色欲望,坚守中和之道,就是知道了大道的要妙之门了。
QQ空间: https://userqzoneqqcom/475927635/2
历史名人:
裴 度:(公元765~839年),字中立;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唐朝宰相。
唐宪宗时宰相。他力主消除藩镇。元和十二年,督师破蔡州,唐朝藩镇叛乱的局面暂告结束。有“名震四夷”、“天下莫不思其风烈”的赞美。
裴度后来因功高为牛僧孺,李宗闵所忌,罢其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徙东都留守,乃治第东都,作别墅曰“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觞咏其间。
裴 土:(生卒年待考),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唐朝宰相。
导致唐元和年间较为安定社会环境。
裴 寂:(生卒年待考),字玄真;蒲州桑泉人。著名唐朝宰相。
裴 炎:(生卒年待考),字子隆;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唐朝宰相。
裴耀卿:(生卒年待考),字焕之,裴守真之子;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唐朝宰相。
裴耀卿应童子举,为唐睿宗藩邸典签。
裴 坦:(生卒年待考),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唐朝宰相。
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简俭。子娶杨牧女,陪嫁多饰金玉,坦命撤去,曰:“乱我家法。”居太平里,时称“太平宰相”。
裴 航:(生卒年待考),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
裴航、云英是唐朝裴铏所作小说《传奇·裴航》中的男女主人公。
裴 迪:(生卒年待考),关中人。著名唐朝诗人。
裴迪初与王维、崔兴宗居终南,同倡和。天宝后,为蜀州刺史,与杜甫、李颀友善。尝为尚书省郎。留世有诗二十九首。
裴行俭:(公元619~682年),字守约;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唐朝大臣、外交家、书法家。
裴行俭历任唐朝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定襄道行军部管、金牙道大总管等职,以勋封闻喜县公。他是一位抵御外族入侵有功、善于用兵的著名将领,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书法家。
裴光庭:(生卒年待考),字连城;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唐朝宰相。
唐明皇开元年间大臣;历事唐朝德宗、宪宗、敬宗、文宗四朝。
裴怀古:(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大臣。
唐朝武则天执政时,司法权力虽然掌握在酷吏手中,可是这时候的御史制度比较发达。御史这个官职,在秦朝以前是掌管记事的,到了秦朝以后,御史的职责就改为专管纠察了。秦汉两朝都有着组织庞大的御史机构,它的职责是:查举非法,弹劾失职,理大狱,治疑案,掌管图书秘籍,监理地方诸郡、监督军旅,督运军粮,讨捕盗贼,安抚属国等等。
裴 秀:(公元?~271年),字秀彦;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晋朝司空、地图学家。
裴秀生于一个世代官宦家庭。裴秀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在政治方面,但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图书学家。
裴 頠:(生卒年待考),字逸民,西晋地图学家裴秀的儿子;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西晋朝时期的哲学家,
博学多闻,通医术,晋惠帝时官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封武昌侯,官至尚书左仆射。
他曾向惠帝建议重修国学,刻石写经,及改定度量衡制。对时俗的放荡不尊儒术深感忧虑,著有《崇有论》,反对何晏、王弼的“贵无”,学说。
周弼曾说他“像武库一样,有五兵纵横,是人中之杰”。
裴 楷:(公元237~291年),字叔则;河东郡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西晋大臣。
裴楷年轻时就以精于《老子》、《周易》而知名,容貌俊美,如在玉山上行走,当时人称“玉人”。
晋武帝为抚军时,用他参与军事,后为吏部郎。晋武帝即位后,他历官散骑侍郎、侍中、中书令,封临海侯,与张华、王戎等人并掌机要。
裴 果:(生卒年待考),著名北周骠骑大将军。
少时慷慨有志略。魏太昌时,为平阳郡丞,从军征讨,每先登陷阵,勇冠当时。累官隆、眉、复三州刺史,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
裴松之:(公元372~451年),字世期,河东闻喜人(今山西闻喜),后移居江南。著名东晋、南朝时期宋国史学家。
裴松之为《三国志注》的作者。
裴志耕:(公元1907~1997年),河北大名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27年参加中国***,1927年加入中国***。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7年10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岁。
裴周玉:(公元1912~今),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绥远方式的胜利》、《刘志丹同志牺牲时的实记》、《裴周主回忆录》等。
裴中澄:(公元1915~2003年),山东济南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8年参加八路军。1929年加入中国***。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2003年4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九岁。
裴九洲:(公元1929~今),吉林扶余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
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野战军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辽沈、平津、广西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团保卫股股长。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师保卫科科长,军政治部保卫处副处长,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黑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1988年任兰州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是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裴怀亮:(公元1941~今),山西新绛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61年7月加入中国***,同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文书、军司令部作训参谋、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1978年任军司令部作训处处长。1980年任师参谋长。1982年从解放军军事学院毕业后任副师长。1983年任军参谋长。1985年8月任集团军副军长。1986年12月任集团军军长。1990年6月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1993年12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党委常委。2003年1月任指挥学院校长。是中国***第十五、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裴昌会:(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陕西省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
裴先章:(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第八十六军参谋长。
魏晋时期名士颇多,也流传下来了为后世所赞扬的魏晋风骨。只是这魏晋名士到底是什么模样呢?是我们如今看到的汉服小哥哥的模样吗?有一段时间魏晋风的汉服火爆异常,大家似乎都仰慕魏晋名士的风流,想要效仿。
不过魏晋时期风靡的可不是大家所认为的那种风流。魏晋时期,吃五石散成风潮,五石散是一种毒药,吃后需要不停散步散发,也就是行散,穿少衣服,吃冷的东西(酒),否则会致命,所以五石散也叫寒食散。因此魏晋时期,人们多爱穿宽松衣服,不穿鞋袜改穿木屐。身上常有虱子,并以此取乐。东晋做假的人变多,睡到街边,假装吃药是有钱人。他们不会做文章,只会轻谈。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还是有那么几位名士脱颖而出,引领了魏晋时期的哲学风向。此次主要想说的有两个人,此二子一人名王弼,一人名郭象。
在王弼的思想体系中,有三大板块。其中以无为本最为重要,以无为本是指贵无论。老子言道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王弼在这里就吸取了老子的思想,以“未形无名”论“道”,以有形有名指“物”;所谓“形名”,是指依据人的感觉能力,智力对物进行的期判和区分。
但是王弼的道物关系与老子所说有很大不同。所谓道物关系在《老子》中是“本源”与“化生物”的关系:“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王弼却认为是“本体”与“末用”的关系:“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本”与“末”又可以用“母”与“子”来表述:“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崇本息末。”
“无”是“形上的道”,“有”是“形下的天地人事”。
王弼把“道”直接理解成“无”。“无”被抽象为纯粹的无,并提升为宇宙人生存在的根据。
王弼(公元226~249年),字辅嗣,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人,终年24岁,是中国哲学史上颇有影响的早熟唯心论者。自幼聪明好学。十余年钻研老庄著作,才思卓著,通辨能言,善把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易经》沟通,合称“三玄”,实则排击汉儒,尊奉老庄,却又标榜老聃与孔丘“同为圣人”。主要论著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论语释疑》等。
王弼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第一,“以无为本”的本体论。王粥继承老子哲学中的“无”,并作为宇宙的本体,建立了“以无为本”的贵“无”论。何谓“无”?王弼所称的“无”,又谓“道”。他说:“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道曰。寂然无体,不可为象。”(《论语·释疑》)其意思是说,无亦称道,它无名无形,无声无体,不可为象。然而这“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老子·指略》)也就是说,宇宙中一切有形,有象、有声、有体之万物,都是“方”(即道)派生的。所以,“天地虽广,以无为心。”(《老子》三八章注)何以见得?王弼对此作了论证:
(一)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本末的哲学范畴,用以说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他说:“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未。”(《老子注》第五二章)这里的“本”,是指无形无象的“道”或“无”,作为道的“本”是母,即道广无”)是“万物之母”。这里的“末”,是子,子是母派生的,因而“以无为本”。“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同上,第一四章)如果“舍本以逐末”,那就什么也弄不清楚了。这种“崇本息末”的哲学,是把“无”、“道”作为世界本源的。而思辩方法上却比两汉的元气自然论又前进了一步。他提出了认识事物的本体,要透过五光十色的现象,不能就事论事地追求细枝末节,而要抓住根本的“道”,做到“言不无宗,事不失主”(《老子·指略》)。这颇具合理的辩证因素,是人类认识史的深化。
(二)他以动静关系来说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他并不否认现实世界的变化,但却否认作为本体的“无”、“道”的变化。他认为现实的“有”的变化是相对的,而“无”的不变是绝对的,因而提出了以静为本,以动为末的形而上学的动静观,认为“静”是绝对的,动是相对的。他说:“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周易》复卦注)又说:“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dǔ,专心)也。”(《老子注》第一六章)这就是说,万物千变万化,根源在“本”,而本是虚静的,动只是静的一种表现,最终总要复归于虚无寂静,即万物虽然都在动,但终归于静。这就把静作为动的本原,而静就是“无”的别名,以此说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三)以歪曲自然无为来说明他的“以无为本”的本体论。他把道或“无”又称为“自然”,并说:“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同上,第二五章)。穷极即事物的本体。在他看来,道是不动的虚静,亦即“自然”是“无为”不动的虚静。由于静是本,万物虽动,乃是静的一种表现,总要复归于静。那么,无为也是本,一切也要复归于无为。自然也是无为的,第一性的,自然界的有为都是从自然无为之本而来的。他认为老子的“道法自然”,是“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这就是要人们“法自然”,要像效法方圆那样效法自然无为。这是为他政治上达到“无为而治”服务的。王弼主张“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顺物之性,不别不析”;“因物自然,不设不施。”他认为,人民饥而思食,寒而思衣,劳而思休,是人的生理本能,以此否定人为的努力奋斗。这种“无为而治”的空谈,实际上是在为封建制的合理性和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专政辩护。
为了帮助统治者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王弼一方面提出了“名教出于自然”的政治思想,宣扬名教(包括等级制度,伦常秩序和礼乐教化等)是道或“无”的产物,是自然派生的。自然为本,名教为末。这样,既抬高了名教地位,论证了名教出于自然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又强调了不要忘记根本而去追求名教的形式,做到“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在子”(《老子指略》)。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名教的作用。另一方面,王弼又直接提出了实行无为而治的主张。他认为,天下动乱在于统治者太有为了。“害之大也,莫大于用其明也”,“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老子注》第六五章)这就是说,统治者的任智任力,反而使民以其道还治其身,而民学得更聪明有智,就更难统治了。因此,与其费智统治,不如使民愚昧无知,“无心于欲”,“无心于为”。只有上下“无为”,方能不费力地统治百姓,达到“无为而治”。这就是王弼“以无为本”的本体论的实质。
以上说明,王弼把“以无为本”的观点推广到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而且在贵“无”的同时,主张贱“有”,认为,同“无”相比,任何“有”都是片面的、残缺不全的,“有”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只有依赖“无”或返回到“无”,才能得以保全。他说:“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同上,第四○章)
第二,“言不尽意”的认识论。言意关系早在先秦的《周易·系辞》中就论及了。儒家经典主张“言不尽意,书不尽言”。庄子一派把这一观点发展为言意对立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宣扬没有语言的意识。王弼则继承并发挥了这些唯心论的观点,进而提出“言不尽意”的认识论。
“言尽意”,还是“言不尽意”,这是魏晋时期唯物论与唯心论斗争的重要内容。唯物论者欧阳建等主张言尽意,王弼主张“言不尽意。”所谓言,是指表达思想和事物的语言,所谓意,是指思想意识或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王弼所讲的“言不尽意”,是对儒家经典《周易》所讲的言、象、意的关系的解释。《周易》是古代的占卜书,它讲“易生天地”,和老、庄的道类似。它的根本思想是“顺天应人”,把“易”看作是支配天道和人道的始原,故“易者,不易也”。《周易》的每一卦都有自己的本意,本意表现在像上,像靠语言来解释。王弼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英若象,尽象莫若言。”(《周易·略例·明象》)这个解释是对的。因为象是达意的工具,言是明象的工具,但读了解释词不一定能理解像;理解了像,也未必能体会卦的本意。好比读了书,未必知其意。王弼把言、象、意加以区别的思想是可取的。而且含有承认语言、概念(象)有表达思想的作用,有认识工具的意思。然而,他又把这区别夸大了,把言、象、意绝对对立了。甚至说:“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这就是说,要得意就得忘象,要得象就得忘言。因为语言本身不是象,象本身不是意。这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好比不读书而能知书理;过了河,就可把桥拆掉。这就是离开具体事物,离开多学多问去把握万事万物的“道理”,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因为作为认识工具的语言和反映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意识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言与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如果离开语言,就无法对客观对象进行思考,也无法表达和交流思想,这样只能陷入直觉主义的泥坑。
在认识方法上,他主张从根本人手,这点是可取的。但他把“崇本息末”同“崇无贱有”密切联系起来,从而忽视问题的直接现实性的一面,比如,只注意邪恶事件形成的某种原因,而不追究邪恶事件的肇事者的直接责任。在正与反的关系上,只强调反面力量的作用,忽视正面力量的作用,认为安全是由不安全一方造成的;保存是依靠反对保存的一面才实现的;圣功的齐全是由绝圣而取得的。把正面力量看成是消极的,把反面力量看成具有能动的、创造的作用的力量,这也是王粥认识方法上的片面性。
不过,王弼这些哲学思想是为他的“名教出于自然”的社会政治观服务的。所谓“名教”,是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总称。所谓“自然”,是玄学所讲的“道”(包括自然观和人生观)。这里,“名教”是自然(道)的产物,自然是本,名教是末。名教要合符自然。所以,在王弼看来,一个贤明的统治者要抓根本,不要追求那些名教形式。统治者应使老百姓“无欲”、“无感”、”无为”,才能使社会,自然,太平无事,封建秩序也就可以巩固了,这就是王粥哲学的主旨。
王弼说的是什么意思
本文2023-09-22 01:23: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2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