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姓 家谱
满族八大姓
我们满族姓氏繁多,其中最显赫的有佟(佟佳),关(瓜尔佳),马(马佳),索(索绰罗),齐(齐佳),富(富察),那(纳喇),郎(钮祜禄)八姓,俗呼"满洲八大姓"此外,尚有把伊尔根觉罗,舒穆禄,费莫,董鄂,辉发,乌喇,兆佳等姓氏列入其中的下面,我把这些姓氏的情况介绍给同胞,请指教
(1)佟(佟佳氏)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佟佳,地名,在今天的辽宁省新宾县境,其人以地为氏氏族甚繁,世居马察(吉林省浑江市西南),加哈,巴尔达,佛阿拉,佟佳(均在辽宁省新宾县境),扎库木,雅尔呼,长白山,瓦尔喀等地
早在明朝,该氏族就有以"佟"为姓的后来,该族多以此为姓还有冠汉字姓童,董,高,赵,俞等开国元勋扈尔汉曾蒙太祖赐"觉罗",其族所冠汉字姓可能是"赵"
著名人物:太祖元妃,顺治孝康章皇后,康熙孝懿仁皇后,康熙孝懿仁皇后,道光孝慎成皇后,道光孝全成皇后,咸丰端恪皇贵妃
太师佟养正祖父达尔哈齐,孝康章皇后之父,少保佟图赖,内大臣兼都统,一等公佟国纲,总理事务大臣,一等公隆科多,孝懿仁皇后之父,一等公佟国维,孝慎成皇后之父三等公舒明阿,道光孝全成皇后之父,一等男颐龄;太祖大福晋哈哈纳扎青之父塔本巴颜,十六大臣清三国舅;札尔固齐,三等男巴笃里,管旗十六大臣孟阿图;开国五大臣,太祖养子,三等子扈尔汉(赐国姓),管旗十六大臣萨木什喀,户部尚书雅赖;刑部理事官罗察;户部侍郎岱松阿;国初典仪乌进;都统阿敦;都统,杭州将军玛哈达;尚书,内大臣,绥远将军永庆;川陕总督,刑部尚书齐世武;副都统,一等男席特库;都统兼工部尚书,二等男蓝拜;兵部参政,都统巴都里;刑部尚书希佛;漕运总督托特;湖南巡抚图尔炳阿;领侍卫内大臣穆福;二等轻车都尉胡密啬;礼部侍郎兼副都统介福;侍郎伊龄阿;四川总督常明;宁夏将军保成;西安将军达凌阿
汉军八旗有:兵部尚书佟国正;三等男佟镇国;兵部尚书,两广总督佟养甲,佟拱;副都统佟三略,额驸,总理汉军事务,二等子佟养性;三等轻车都尉佟学文
(2)关(瓜尔佳氏)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女真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代旧姓夹谷,加古,古里甲俄国学者史禄国说,对于瓜尔佳的含义,满族人也不甚了然,他认为与满语"捣乱,懦弱"有关,还可以翻译为"围绕菜园的水沟"他说,这个氏族与奇塔尔(喜塔腊),尼马齐氏族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阔雅里满洲,他们同时用猪和羊祭祀还有一种说法,瓜尔佳是地名
据我国有关资料记载,明末,瓜尔佳氏散居在苏完(吉林省双阳县境)叶赫(吉林省梨树县境),讷殷,安褚拉库,尼马察,哈达,瓦尔喀,嘉木湖(辽宁省新宾县境),蜚优城(吉林省珲春北),辉发,长白山等地
所冠汉字姓多为关,还有石,鲍,汪,李,高,顾,白,胡,郭,果,苏,叶,常,喜,侯等世居苏完者,多姓苏;世居叶赫者,姓叶,关;内大臣华善之后,姓石;川陕总督音泰之族冠汉字姓"胡";车克之后,姓果;居住在黑龙江省呼兰县的姓常
金朝,该氏族的著名人物有:工部尚书夹谷谢奴,芮国公,百岁老臣夹谷吾里补,左丞相夹谷清臣,平章政事,英国公夹谷衡,工部尚书夹古谢奴,元帅古里甲石伦
清朝,瓜尔佳氏涌现出许多显贵家族其中第一望族是开国元勋,苏完部长索尔果家族他的儿子费英东是太祖最倚重的四大臣之一,受命总领八旗左翼四旗,屡建战功,被授予一等总兵官
著名人物有:康熙醇怡皇贵妃,嘉庆安嫔
苏完瓜尔佳有:开国第一功臣,三等信勇公费英东额驸,十六大臣杨善,十六大臣宜荪,尚书兼议政大臣郎格,十六大臣卫齐,顾命辅政大臣,一等公鳌拜;大学士车克;国史院大学士,巴什克刚林;工部尚书石国柱,刑部承政石天柱,兵部尚书石廷柱,内大臣华善和硕额驸;工部理事官禧福;侍郎,三等伯三泰;两江总督麻吉勒;西安将军皂保
叶赫瓜尔佳有:刑部尚书叶成额;理藩院员外郎罗多礼,云贵总督,户部侍郎巴锡
乌喇瓜尔佳有:十六大臣多鼐,都统鄂莫克图,都统索浑;内大臣满都礼;都统,一等威勇侯额勒登保;副都统,三等子吴巴海;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努三
作者: 流金岁月之十年 2006-4-23 16:46 回复此发言
--------------------------------------------------------------------------------
2 满族八大姓
作者: 2185650 2004-8-18 01:06 回复此发言
--------------------------------------------------------------------------------
2 满族八大姓
哈达瓜尔佳有:二等男巴山;领侍卫内大臣吴拜,抗俄名将郎谈
长白山瓜尔佳有:内大臣,二等轻车都尉满都礼
其他瓜尔佳有:扎尔固齐泰锡;慈禧太后亲信,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大学士荣禄;宣统光绪朝内务府大臣兼弼德院顾问大臣奎俊;礼部承政,三等子吴巴海;都统,议政大臣,一等男根特;议政大臣,宁古塔都统,一等男沙尔虎达,宁古塔将军巴海;副都统,三等子劳萨,二等公罗璧;十六大臣额孟格;上书房总谙达,领侍卫内大臣五岱;总督,领侍卫内大臣马尔泰;捉获明永历皇帝者,骑都尉又一云骑尉殷泰;川陕总督殷泰云贵总督巴锡;副都统张库,二等轻车都尉张山;理藩院尚书兼军机大臣富德;大学士桂良;光绪朝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魁龄
(3)赵(伊尔根觉罗氏)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宜尔根觉罗,民觉罗伊尔根,满语"民",满族八大姓之一氏族甚繁,人才济济
另据《黑龙江志稿·氏族》载,"觉罗者,传为宋徽,钦之后"无稽传言,不足凭信当然,也不排除某一家族有这种血缘传承
伊尔根觉罗分布较广,世居穆溪,嘉木湖,佛阿拉(均在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叶赫(吉林省梨树县),兴堪,撒尔湖(今辽宁省抚顺市),瓦尔喀,胡纳赫(今罗斯滨海省南部),雅尔古(辽宁省东部),乌喇(今吉林省永吉县境),松花江,阿库里,哈达(今辽宁省开原市),汪秦,讷殷江,斡珲,鄂谟,长白山等地《龙城旧闻》载,伊尔根觉罗氏为费扬古之后,公姓
伊尔根觉罗所冠汉字姓多为赵,也有佟,顾,伊,萨,公,兆,曹,包,哲,席等满文创始人噶盖之裔汉字姓"赵";尚书顾八代之裔汉字姓"顾";副都统萨哈岱之裔汉字姓"萨";大学士伊桑阿之裔汉字姓"伊"
著名人物有:太祖侧妃,庶妃,太宗庶妃,咸丰英嫔
瓦尔喀伊尔根觉罗有:开国元勋,伟大的满族文字创制者,札尔固齐噶盖,阿拉哈巴颜,万吉哈;世管佐领赫臣,闽浙总督,《八旗通志》副总裁喀尔吉善,文华殿大学士伊桑阿;太祖近臣有救驾功的骑都尉胡密色;鳌拜私党,大学士莫洛,户部尚书杭爱;骑都尉加一云骑尉博多理;三等轻车都尉参特赫;骑都尉又一云骑尉苏尔德,苏勒忒;骑都尉布兰珠;都统济尔海
叶赫伊尔根觉罗有:开国元勋,内大臣费扬古,硕翁科罗巴图鲁,三等子图鲁什;开国元勋,三等轻车都尉霸雅尔图,内大臣,二等男偏我,陕西总督,尚书哈占,富拉塔以及都统,工部尚书莽鹄立;骑都尉文察,云骑尉魏色,瓦尔大
乌喇伊尔根觉罗有:三等轻车都尉顾纳禅,被赐国姓的礼部尚书顾八代,骑都尉罗多礼;副都统乌什哈达,明德;骑都尉常太,赫图;宁古塔副都统,一等轻车都尉瑚巴克泰;吉林耆旧海量;金州副都统安图;三姓佐领,骑都尉贵升;宁古塔副都统伊勒通阿;伊犁将军金顺
建州伊尔根觉罗有:额驸阿尔塔什,额驸,都统,三等公阿山,札尔固齐,十六大臣阿达海,都统济尔海,侍卫齐玛塔以及宁南靖寇大将军阿尔津;通政使兼佐领,二等男喀恺,内大臣拉哈墨尔根;三等男满都,一等侍卫德特黑,一等轻车都尉加一云骑尉哈尔巴;都统沙纳海;塞楞鄂哈思瑚以及礼部侍郎华善;副都统,二等轻车都尉卦喇;二等轻车都尉格善;三等轻车都尉德休;骑都尉又一云骑尉格布库;骑都尉晋才,吴礼海;云骑尉布尔哈,都敏,巴尔喀,钮黑,钟新泰,那凯,苏和臣,陈布禄,常隆,色鲁,希佛,拜岱,薄林
长白山伊尔根觉罗有:康熙朝两江总督,大清官傅拉塔;三等轻车都尉吴兴格;骑都尉布尔哈,塔海,库巴海,甄特以及二等轻车都尉聂格色;云骑尉噶达浑;世管佐领格善
还有:武英殿大学士阿尔泰;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春华日览》总编三宝;军机大臣隆文;内大臣延逊;礼部尚书拉萨理(礼部尚书金泰;兵部尚书长庚;户部尚书科尔坤;工部尚书满都,两广总督鹤年;都统,吏部侍郎穆精阿;都统扣楼;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瑭古泰;侍郎台费荫;盛京兵部侍郎永昌;黑龙江兴堪部长珠瑚达,云贵总督富纲;湖广总督福宁;副都统成林;副都统,福州将军萨哈岱,两江总督萨载;固山额驸,吉林将军宝琳;刑部侍郎穆精阿;刑部侍郎德福;吏部侍郎阿肃;尚书,参赞大臣宝昌;工部侍郎荣麟;副都统,西宁办事大臣恒敬;乌里雅苏台将军连顺;副都统杜明;骑都尉殷达护奇,二等轻车都尉安塔穆;二等轻车都尉格绅,护什塔;二等轻车都尉奇努;三等轻车都尉阿兰;骑都尉卦纳,龚萨理,赛住,纠浑住,爱新泰,德光;云骑尉和罗,尹塔锡,鄂尔吉纳,查克丹,五达色,安泰,栋克,偏武,赫达色;总兵扎郎阿
作者: 流金岁月之十年 2006-4-23 16:46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满族八大姓
又有嘉穆瑚觉罗,实为伊尔根觉罗居住在嘉穆瑚地方者,太祖妹夫,嘉穆瑚寨主噶哈善(噶哈善哈思祜),就是伊尔根觉罗氏著名人物:太祖庶妃;嘉穆瑚城主,太祖妹夫噶哈善哈思祜,纳木占巴颜,礼部尚书拉萨礼,贝浑巴颜,福哈都督,户部尚书科尔坤
还有巴雅拉氏,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乃居住"东寨"的伊尔根觉罗,改称"巴雅拉",又作"巴牙喇""白雅拉",满语"富有"或"汗王的贴身警卫"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省瑷珲县黑龙江北俄罗斯境内),卦勒察,库穆努,扎库塔(今吉林省珲春西),宁古塔(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境),长白山等地所冠汉字姓赵,富,白锡伯族亦有此姓,后改汉字姓白,巴,拜等著名人物有:二等男敬古尔达,三等男巴萨哈,广州将军博古,云骑尉杜钮,柴达,副都统众神保,兵部侍郎哈鲁堪,都统西城,川陕总督博齐,世管佐领伊沟,云骑尉莽爱蒙古亦有此姓,世居察哈尔,喀尔沁等地
还有蒙鄂罗氏,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乃分居"西寨"的伊尔根觉罗,改称"蒙鄂罗氏"世居虎尔哈,松花江,阿赖等地,后改汉字姓赵著名人物有:骑都尉雅尔布,二等轻车都尉翁阿岱,骑都尉晶尼堪
还有希卜鲁氏,见于《黑龙江志稿·氏族》,为黑龙江省土著伊尔根觉罗,汉字姓赵
(4)马(马佳氏)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马佳,地名,地点大约在今天的黑龙江省东宁一带其族以地为氏世居绥分(今黑龙江省东宁),穆丹,宁古塔(黑龙江省宁安),萨哈(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辉发(吉林省辉南),哈达(辽宁省开原),长白山等地因其族大学士图海子孙以"马"为名子的字头,后其氏多改汉字姓马
据双城市马佳氏(大学士图海之族)家谱载:始祖马穆敦……远祖费莫氏同属一源,因遭家难迁于嘉理库马佳地方,因以为氏又载:马佳,费莫,富察三姓不能通婚费莫氏(《金史》称裴满氏)和富察氏(《金史》称蒲察氏)都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在金代,前者为白号之姓,后者为黑号之姓,为金朝后妃之族当时,并没有不通婚的记载,值得探讨
蒙古八旗亦有此姓,世居扎鲁特,科尔沁地方应该是女真后裔
著名人物有:康熙荣妃;顺康朝重臣,大学士图海;开国24功臣,札尔固齐雅希禅;一等男,札尔固齐赫东额;都察院参政,都统铎璧;都统瑚什穆,工部尚书席柱;乾隆朝云贵总督恒文;副都统,三等男辛太;副都统海兴阿;道光朝热河都统,工部尚书升寅,内务府大臣绍英;都统,一等伯和起
(5)索(索绰罗氏)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索绰罗,地名,什么地方待考其族以地为氏世居辉发,叶赫,讷殷,乌喇,索绰络(待考)等地所冠汉字姓索,曹,石
该族著名人物有:咸丰婉贵妃,大学士英和的高祖都图,曾经管理过国库,因为一丝不苟,被康熙帝赐"石"姓,故其后裔皆以"石"为姓理藩院理事官,三等轻车都尉甘珠翰,军机大臣,大学士宝钧,礼部尚书兼都统观保,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麟奎,内务府大臣,广州将军景沣,光绪朝禁烟大臣景星
(6)齐(齐佳氏)
又作奇氏,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齐家营等地,以地为姓后改汉字姓齐
齐佳并不是特别显贵的家族,人口也不多,为什么能够成为"满洲八大姓"匪夷所思
著名人物有:二等轻车都尉布色赫巴图鲁,一等轻车都尉布三台
(7)富(富察氏)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傅察","富尔察"女真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蒲察金旧姓"蒲察",以部为氏蒲察,乃辽代女真旧部,势力强大金朝时期,为女真黑号之姓第二姓,与皇室世代姻亲金元时,曾冠汉字姓李
该族世居沙济(辽宁省新宾),界凡,叶赫,蜚优城,额宜湖(待考),扎库塔,长白山,讷殷等地所冠汉字姓富,傅,礼,石,谭,马,沙,付,庆,宁,李等其中,世居沙济的汉字姓"沙";世居讷殷的汉字姓"傅"
金朝著名人物有:金肃宗靖宣皇后,睿宗钦慈皇后,兰陵郡王,东京留守,太祖驸马蒲察石家奴,平章政事蒲察通,参知政事兼左副元帅蒲察官奴
朝总兵佟文瑞,为避朱元璋的追杀才改姓“仝”,东迁苏鲁二省等,其中返回老家辽东一支,就是今东北佟氏先人。 章太炎是否考证仝原姓佟,乃女真夹谷氏?
《三万卫选簿》中居住女真人地区的汉人佟满只,随乡入俗,改用女真人名为巴虎特克慎,要知道,元末明初汉人是(北方汉化的女真契丹西夏,北方汉人)的总称。满族汉族也是解放后造出来的,可增减。
佟满只这三个字一看就不是汉族名字,满只到底是啥意思?
在未成立八旗时佟早已在四旗了!章太炎也说了佟本辽东旧旗,这个旧旗就是指e2v女真建在立金之前就已经实行兵民一体的(旧)旗制度。
佟佳的“佳”指佟家江,今天的浑江,否则其他李佳氏张佳氏怎么解释?难道还有李佳江张家江??
好多佟佳氏谱写作佟甲,佟加,佟家等如何解释?
董鄂氏,曹雪芹曹氏是地道满洲八旗,原系汉族为何不写作董佳曹佳?
带“佳”字的汉八旗姓氏中除了佟佳外,其余“佳”字汉八旗姓氏,清官方文献均未记载原系满洲?官方记载不可信?那就是不相信政府啊!
终古后人有三个姓氏,1终姓,2去纟姓冬,3去纟加亻姓佟。出土时照片上清楚写的是冬寿,却被说成是佟寿,冬与佟分明是两个字,何时冬=佟=终三个字成为通假字了? 《路史》强调过终古后人必须姓佟么? 那终古后人还有姓终冬的如何解释? 都是百度说的?
据史籍《金史》记载,“夹俗曰仝”,仝同佟音,这就是说,夹谷姓即佟姓。 又元杂剧《虎头牌》谓“夹谷氏姓佟”。 《金安寿》称夹谷为童,字虽有异而音皆相同。
叶赫那拉氏族谱概况
修谱缘由
纵观满族宗谱,其序言中都有“追本溯源,光宗耀祖,以谕后人;正人伦,明孝悌”的内容,这与汉族编纂谱书的缘由是相同的。叶赫那拉氏族谱也不例外,如:《叶赫纳兰氏族谱》
辑谱人常安在族谱原序中说:“念一族之中,人以远近而分,情以亲疏而别。丁繁户众,有见面不识其支派,不辨其名字者,不为谱以记之,必致喜不以相应,威无以相关,迟之又久,不流为陌路者几希矣。将何以笃周亲而敦伦纪哉j既如生男命名之际,恐干犯名讳,请问族中老人,有知者,亦有不知者。有不待问即命名,将来代远年湮,必致茫然莫辨。干犯者在所不免。则纂辑族谱,其事顾不容己”。又如《那氏族谱》叙言中说:“深虑代远年湮,所有祖宗遗留之规矩礼法渐至失传,湮没无闻,乃发起修谱。宗弟应铎等实赞成之,乃追溯羊山公以下世系表、坟墓图以及冠婚丧祭名仪注叙述一编,虽不能成为信史,而使后人知其来由,自以继往古,而来开也,亦不过礼失而求诸野。”《叶赫那拉氏羊公墓表》亦写道:“饮水思源,受恩图报,而况始迁之祖,其坟墓所在,虽代远年湮鞠为茂草,而报本追远之思岂有既哉!吾乡那氏为叶赫嫡派,本姓那拉……”。这些都渗透着汉族传统的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推移,汉族的影响愈来愈重,直至清朝灭亡之后,八旗制度解体,满族并未终止纂修谱书。
另外,叶赫族谱的编纂与其它满族族谱一样,还有更为重要的原因即:第一,在清朝的八旗制度中,宗谱是官职承袭的重要凭证;第二,满族宗谱是表明人丁身份、地位的主要证明;第三,清朝皇帝倡导修谱。乾隆皇帝敕谕编纂《通谱》,助长了满族修谱之风。①
主要收藏地及修谱时间
叶赫那拉氏族以辽宁省为最多,吉林省次之,再者北京一些图书部门亦存有许多善本族谱。目前笔者所能查到与听到的叶赫那拉氏族谱大约有十几部,现在就其收藏地及修谱时间等情况列一简表说明:
叶赫那拉氏族谱收藏情况一览表
编辑本段重要族谱简介
叶赫那拉氏族谱主要是指世居叶赫地方,后来随清入关流散于各地的叶赫那拉
氏族人的宗谱,分官修与私人修撰两种,其基本内容都有谱序和世系,但详略不一,有的仅千余字,有的则数万字,谱序叙述本族的来源、迁徙、修谱过程及地位显赫者。世系按辈份排列族人,大多数宗谱仅记男人,亦有略述简历于名下。有的谱书中还记有传记、诗文、仕宦、碑记、皇帝题谱、奏章、呈状、上谕、诰命、敕书、祭祀规矩、祭文、族规等。宗谱有木刻本、排印本,印数多在一百部上下;还有大量手抄本,每次抄写不过数十部。修谱资金由族人募捐。宗谱中还有只记录一族或一支世系的名单,称为谱单。谱单有一纸一单,有数纸拼为一单,或折子等多种形式。下面介绍分析几部重要的叶赫那拉氏族谱。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叶赫纳喇地方人氏》
此谱收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之中,属于官修谱书,官修叶赫那拉氏族谱仅此一部,清朝满族修谱虽属私家之事,但清朝皇帝出于政治目的,是积极提倡的。乾隆皇帝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二月敕谕清朝大臣弘昼、鄂尔泰、福敏、徐元梦等人编纂《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根据当时的档案和当时八旗满洲名门望族所保存的宗谱,于乾隆九年(1744年)编纂成书。
《通谱·叶赫地方纳喇氏》(卷22)共收录叶赫地方纳喇氏著名人物76个,自金台石、布扬古、苏纳等支族记起,即起自明末,叶赫灭亡前后,截止于通谱成书的乾隆年问,每支族记其姓氏命名、归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时间、原籍何地、官阶及勋绩。每姓氏中勋绩卓著者立传;事迹不显者也作简记,称为附载。记载世系少则七、八代,多则十几代,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在后金建立前后叶赫族人的活动及对清初统一与政权巩固的历史作用,是所有叶赫族谱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因已印刷成书,故又是极易找到的一部,是治叶赫族谱研究之人首要的材料之一。此书版本有:武英殿刻本,已被辽沈书社据其影印本整理出版,有1989年版。
《叶赫纳兰氏八旗族谱》
《叶赫纳兰氏八旗族谱》,辑于清道光三年四月,为叶赫纳兰氏第十四代玄孙额腾额编撰。谱首为额腾额所作谱序,次为世系表,尾记道光初年叶赫纳兰氏后裔分布地方。世表自始祖星根达喇汉至额腾额族侄铭敦,共辑十五代,1522人。其中自褚孔革至叶赫东城贝勒金台石之孙南褚,凡六代,其人名、官职、支派、世系等多与明人冯瑗《开原图说》卷下《海西夷北关支派图》所记相符。自南楮之后,凡七代,所记人名,官职、支派世系及旗属等多与《清史稿》诸臣封爵世表和《八旗通志》旗分志满洲八旗佐领世系相符。故可谓是信史,是治叶赫部史的珍贵材料。
据族谱记载,褚孑L革兄弟三人,褚孔革居其长,次日哲铿额,季日哲赫纳。褚孔革之父为齐尔哈纳,亦称“齐尔哈尼”。②族谱记褚孔革有子三人:长日太杵,次日台坦柱,季日尼雅尼雅喀。太杵有子六人:长曰鄂岱,其五世孙桑格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次日硬色(无嗣)。三日萨布禄(无嗣)。四日图礼,五日图美,六日额曾特伊;太杵二弟台坦柱有子三人:长日齐纳赤,次日清佳努,为叶赫西城贝勒。三日杨吉努,为叶赫东城贝勒,其小女适努尔哈赤为孝慈高皇后,称“孟古姐姐”
,系清太宗皇太极的生母;太杵三弟尼雅尼喀有子四人:长日延桂,亦称烟州。其五子扈什布任满洲镶兰旗都统;次日阿尔卜,其孙苏纳“尚努尔哈赤第六女为额附”。③苏纳子苏克萨哈,顺治朝任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顺治十八年授辅政大臣;三日雅林布,其长子固三泰尚公主,封固伦额附,四日雅巴兰,其第七子阿什达尔汉,任理藩院尚书,天聪六年太宗文皇帝赐号“达雅奇国舅”。④清佳努有子四人:长日布寨,亦称布斋,继其父为叶赫西城贝勒;次日兀辽孛罗,明万历十一年十二月与其父清佳努同时在开原遇难;三日阿巴亥,亦称阿巴海,后为努尔哈赤大福晋,在努尔哈赤死后殉葬;四日阿拜,其次子诺穆图为多罗额附,诺穆图子国斯海任兵部尚书。杨吉努有子七人:长日喀尔喀玛,亦称哈尔哈麻。明万历十一年十二月与其父杨吉努同时在开原遇难;次日纳林孛罗,亦称纳林布禄。继其父为叶赫东城贝勒,明万历三十六年在叶赫病故(无嗣);三日金台石,继其兄纳林布禄为叶赫东城贝勒。其子德尔格勒降清隶满洲正黄旗,授三等副将世职。其孙明珠在康熙朝任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明珠长子性德为一等侍卫,是清代著名满族词人。
《世管佐领恩惠家谱》
《世管佐领恩惠家谱》,原名为《布斋世系表》,辑者不详。谱本封面贴有黄签,上书:“此佐领原系恩惠之胞伯高祖布尔杭武,太祖高皇帝承运时编为二个佐领,由此续编之佐领”。谱内布尔杭武条下注:“此佐领原系太祖高皇帝辛未年取叶赫时以布尔杭武作为三等男爵与敬文王姊联姻。将叶赫壮丁编为二个佐领,由佐领下诺英欢、武巴海各承管一佐领。至太宗文皇帝八年,分别论记起初各官功绩,布尔杭武之子格巴库虽然无功,念系异国贝勒之后,与定鼎功臣相等。免去壮丁为优异佐领。雍正九年,众大臣会议佐领时,此二个佐领虽系优异,但实录并无圈点,册籍上无拴参等处,故作为世管佐领,将此二佐领撤回,著布尔杭武之子格巴库、布尔杭武之孙萌图(曾任吉林乌拉将军)各承一佐领”。从谱面黄签和谱内布尔杭武条下注文得知,此谱为叶赫西城主布斋(亦称布寨)之后裔。
《世管佐领恩惠家谱》自布寨记至麟武(辑谱时三岁),凡十四代,共188人。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此谱可与《叶赫纳兰氏八旗族谱》连用,即可连接使用。《叶赫那兰氏八旗族谱》记布寨一支,自布寨向前溯至始祖星根达喇汉,凡七代。自布寨向后记至双全,又四代,计十一代。《世管佐领恩惠家谱》自布寨至双全,凡四代,自双全至麟武又十代,记十四代,二谱在布寨五世孙双全一代搭接重合。如即星根达喇汉生席尔克明噶吐,席尔克明噶吐生齐尔哈纳,齐尔哈纳生褚孔革,褚孔革生台坦柱,台坦柱生清佳努,清佳努生布寨,布寨生布尔杭武,布尔杭武生武巴海,武巴海生富拉塔,富拉塔生开泰,开泰生富森布,富森布生皂王保,皂王保生庆昌,庆昌生平瑞,平瑞生广庆,广庆生桂林,桂林生文惠,文惠生福海,福海生麟武。如将二谱连用,不但记述世系辈数增加,在时间上可自明中叶(成化年间)至清末,顺延四百余年。这样,将是目前所掌握的有关叶赫纳兰氏世系脉络最清楚、延续时间最长、记述内容最具体的一部珍贵史料。
《叶赫纳兰氏族谱》
《叶赫纳兰氏族谱》,为清乾隆三十九年常英辑,后经其曾孙兴泰,玄孙祥安多次修编。谱首为乾隆三十九年常英原序,嘉庆十七年兴泰初修序,道光二年兴泰二修序,道光十七年兴泰三修序和道光二十九年祥安四修序。次为世系图、齿序图和始祖檗吉、四世祖常安、四世叔祖六十三、六世叔沮柏年等墓位图及墓志。尾为世系年表。此谱自始祖檗吉至末代那桐凡九代,共76人。辑谱人常安为祭吉四世孙。
《叶赫纳兰氏族谱》自辑谱人常英曾祖紧吉记起,檗吉有子五人:长日嘎尔萨,次日阿尔萨,三日法尔萨,四日黑塞(亦称墨色或黑子,应是乳名),五日老格(亦称老哥,即老么,是最小的一个)。嘎尔萨一子日佛鼎(无嗣)。阿尔萨一子日和让(亦称和尚,应是乳名)。有二子,长日五十三,次日六十三,均系以生此儿时取父母年龄相加之数为名。法尔萨有子二人,第日照柱,亦有二子,长日常泰,次日常福。法尔萨次子日五达子(无嗣):墨塞一子日堆齐,堆齐一子日常英,即辑谱人。常英有子二人:长日德敏,次日德毓。德敏有子二人:长日彭年,次日柏年。彭年有子三人:长日兴泰,即嘉庆十七年、道光二年和道光十七年三次修谱之人。次日兴城,季日兴怡。兴泰有子三人:长日祥安(无嗣),即道光二十九年四次修谱之人。次日普安,亦称浦安。官至翰林,咸丰九年二月十三日因“戊午科场案”获罪,被肃顺、载垣、端华等人斩杀;季日铭安,曾任奉天将军;曾安一子,日那桐,为此谱之末代人。
《叶赫-佟氏》
叶赫佟氏:原系海西女贞族部落,祖籍吉林省梨树县叶赫满族自治镇的叶赫那拉古城,满族人以地为姓,姓叶赫那拉,后冠佟姓
在努尔哈赤统一女贞族后,成为麾下的成员,改为满族,隶属镶黄旗,为荡平明末势力作出了贡献在顺治元年(1644年)4月,顺治皇帝率满族起驾入关,其中,佟姓为从龙入关之首入关后,佟祖那郎阿及其兄弟又于康熙初年从军,出征广西 贵州 云南等地,参加平定吴三桂等三藩叛乱,为清朝统一中国立下汗马功劳平叛后,奉命返回京城住西山大营,兄弟数人只他一人荣归,其弟英能战死在沙场
清廷入关后,由于大批满族人从龙入关,对辽东地区实行封禁,使辽沈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域呈现荒城废堡,败瓦颓桓,沃野千里,全无可恃的空虚局面,而沙皇俄国入侵我黑龙江流域日趋猖狂,残害百姓,掠夺财产康熙皇帝对沙皇的入侵十分关注,从康熙十年到二十五年,三次巡视关外,决心重振肇兴福地于是把入关平叛后在京城附近的满族八旗兵派驻辽沈各地其祖那郎阿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奉旨到凤城任城守尉,管辖辽东广大地区他忠于职守,沿边设卡立哨,巡防查边,兼理中江税务,督查民生,整修交通驿道,处理旗民事务,维护根本重地
始祖到凤城任职后把在北京和梨树地方的家眷迁移到凤城东部的两山夹一平原的石桥子做为祖居地为使子孙后代不忘祖先和故乡,把此处定名为梨树沟(即现在的凤城市东汤镇石桥村梨树沟)后来,子孙繁衍生息,移居凤城各地,特别是在东汤 石城 大兴 爱阳 赛马 草河 大堡和凤城城区有众多族人聚居,在辽宁省的本溪 宽甸 桓仁 岫岩 西丰等各县均分布有多支族人居住,在吉林 黑龙江(齐齐哈尔 七台河 牡丹江 林口 勃力)内蒙古 北京 四川 江西 广东 广西 湖北等省都有叶赫那拉佟氏族人
叶赫那拉佟氏家族,复姓叶自十代起,按文明承圣志 才德殿英贤 国本佩宏业 和祥保万年辈字起名,并延续至今
我叶赫佟氏自那郎阿逝后立为始迁租,到目前已三百余年历史,传世十六代,三万余人
参考文献:叶赫那拉佟氏
叶赫佟氏与慈禧的一些往事
叶赫后人,佟文家在访问记录中是这样记载的:原来慈禧父母家境贫寒,又身患重病,在慈禧身下生个儿子,因慈禧父母已无力抚养这个新生儿,只好将儿子送人收养,托付给凤城的叶赫那拉氏佟双喜(熙老爷之父)收养。慈禧进宫升太后,此事一直无人敢提,后来“熙老爷”的儿子佟贵清出了人命官司,才不得不逃进宫廷到慈禧身边避难。此事败露后,慈禧瞒人不过,只好在一次接见德国公使普兰德先生时公开了这个秘密。另据佟承惠说:佟明桂(住东新村,1989年78岁时去世)在清朝光绪年间给在北京的佟熙老爷(佟保谱系,九世,佟宁文德之孙,双喜的三子)赶过马拉轿车,对熙老爷历史和人品了如指掌,经常给他们讲熙老爷故事。
熙老爷在京城是五(六)品官员,因为是叶赫氏,与慈禧太后同是吉林叶赫古城,并以地为氏称叶赫氏,所以引起朝廷注意,叫他把家族和个人历史详尽书面报告朝廷。后来慈禧太后委托其弟弟召见佟熙老爷,他们见面后还相互认识,称兄道弟。
退出官职以后,熙老爷携带小妾(是北京九门提都的妹妹)返乡,当时正是“四合堂”(注)兴盛时期,在梨树甸子(现在叫东新村)有大片土地、山场,佟明桂也跟着回来,仍然给他赶花轿车。熙老爷回来就开一家规模挺大的烧锅,现在在烧锅原址仍保留着当年用的水井(见文物),经营很红火,每三天向凤城送一马车酒。熙老爷回乡也是光宗耀祖,不减在京城时的威风,花轿出入,前呼后拥,声望远扬。
熙老爷儿子佟贵清(可能是过继的),他借着父亲的势力当了保长。东新村有一XV姓人家,是当地有名的恶棍,为非作歹,欺压百姓。凡是别人娶媳妇他要先睡一晚上,否则别想安稳过日子。由于民愤太大,做为保长不能不平民怨,他唆使人在一天黑夜躲藏在树林里,寻机杀害这个恶霸。但这个恶棍也有保镖和枪械,当一个保镖回家报信时,他们紧跟追赶,遇见恶棍父亲等人阻拦,情急之下连杀了四口人。
嗣后,虽然熙老爷有一定影响,但县衙门也不敢不追究命案,且盛京已经知晓。在这种情况下,佟贵清向熙老爷小妾下跪,连声叫“小妈”求助。小妾情急之下答应去见北京九门提都的弟弟求情,并与她随行去承德避暑山庄见正在度假的弟弟。会见当天其弟即叫他们马上离开承德(正常情况亲属来会见可以在避暑山庄停留三天)奔赴北京,把佟贵清藏匿在宫内。
这两段都记述叶赫佟氏与慈禧太后关系,仅供考察参考吧。
《那氏族谱》
《那氏族谱》收藏在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那家。那氏即满族叶赫那拉(纳喇)氏。1943年由十一世孙那寿山主持修谱。《族谱》主要内容有:叙言、序言、世系、羊公墓表、那氏老坟茔图、大祭所用之物图、祭祖礼节、孝顺范例。
本书所记那拉氏,即是原来住在叶赫部的纳喇氏。清初始祖奇玛瑚“从龙入关”,隶满洲正蓝旗。奇玛瑚有九子,第九子羊山于康熙中叶(17世纪末)到凤城驻防,与次子那郎阿居住在城西南60里石柱子东沟。羊山长子彦图里在北京任侍卫,后数年其子黑色随叔防御,又南迁60里到蓝旗堡,至今仍居其地。《族谱》中记载满族的姓氏有满人当官后“即随官姓”之说。那拉氏在光绪末年改汉字“那”,并按汉俗按辈命名。
《族谱》根据那寿山、那庆田遗留的笔记草本,记载那氏祭祀中的礼仪。其中对领牲、祭祖、祭梭龙(索罗)杆子、换锁线等做了详尽记载,并绘出了所用物件图示。这对我们了解和比较研究满族各姓氏的风俗差异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族谱》世系中记载始祖九子的居住地,要以了解到叶赫那拉氏奇玛瑚一族的分布情况;同时通过羊山的世系也可以了解该支的人口增长情况。二世羊山1人,三世2人,四世4人、五世8人、六世17人、七世36人、八世66人、九世80人、十世53人、十一世14人。其中十世、十一世中有因年幼尚未成婚者没有编人世系中,所以人数不如前代多。另外本支中有8人任领催以上官。还有一些叶赫族谱,即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至于族谱中所体现的叶赫族人在清代历史上的作用,笔者将另文讨论之。
相关信息
叶赫那拉氏(Yehenara,又译叶赫纳喇、叶赫纳兰)是满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较早的姓氏之一。据史料记载,叶赫那拉氏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时期的海西女真,其始祖叫星根达尔汉,原姓土默特。
叶赫的地理位置应该在今天的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东南部,是著名民俗风景旅游。叶赫,满语为“河边的太阳”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元末明初这里就居信着满族先人的一个部落——叶赫部。又有传说叶赫那拉,源于蒙古的人的扈伦部,后来蒙古人杀了当地的叶赫人,自己建立了一个新的叶赫国,后来当地的蒙古人逐渐融入了女真,成为了叶赫人。
16世纪初,在部落酋长褚格率领下南迁,来到叶赫岸边,以河为名称叶赫部。约1573年,褚孔格的孙子清佳奴、扬吉努征服了周围的小部落,在叶赫两岸的山头上选择险要之地筑起两座城堡。每城有木、土、石三道城墙,还有护城河环绕,内有八角时楼,雄伟壮观,是我国北方少见的古建筑群体。叶赫东城赴保存完整。城内建筑台基,遗迹较多,其中点将台、烽火台尤为明显,叶赫部于1619年初被清朝努尔哈赤所灭。
据史料记载叶赫那拉氏是明末叶赫国主之族,所属十五部。时有叶赫城(梨树县叶赫乡)张城、阿气兰、乌苏、吉当阿、雅哈、黑尔苏、阿敦、喀布齐赉、俄吉岱、扎济里城、彝巴丹(今吉林省伊通河流域)等。其族与爱新觉罗是“欢喜冤家”,既是仇国,又是世代姻亲。因此,名门望族繁多。其后多冠汉字姓那、叶。
镶蓝旗
今内蒙古乌兰查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了下辖八十七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变是蓝旗人。
(1)尧帝第九子刘源明(因封刘国此始姓刘)妣古氏、巫氏——(2)刘永和妣宁
氏——(3)刘纪安妣王氏、刘纪乐妣甘氏——(4)刘岁纪妣黎氏——(5)刘正成妣李氏、刘正定
妣王氏、刘正坤池氏——(6)刘长历妣瞿氏——(7)刘德科、刘德亮妣薛氏、刘德仁——(8)刘
仁宏妣孟氏、刘仁发——(9)刘廷光妣雍氏、刘廷绅、刘廷九、刘廷贵——(10)刘爵南妣尚氏—
—(11)刘行矩妣晏氏、刘行清——(12)刘复胜、刘复旺妣易氏、刘复松——(13)刘茂光、刘
茂清妣丁氏、向氏、刘茂文、刘茂华——(14)刘孔扬妣廖氏——(15)刘日永妣宏氏、刘日贵、
刘日胜——(16)刘德荣妣吕氏、刘德康——(17)刘聚义妣言氏——(18)刘宗妣熊氏、刘孚妣
江氏、刘汉妣汪氏、刘累妣赵氏、汪氏——(19)刘正益、刘洪益、刘永益、刘万益、刘大益、刘
宗益、刘顺益、刘昌益妣黄氏——(20)刘歆妣徐氏、刘锡朋妣古氏——(21)刘永妣林氏、刘
杭——(22)刘琳妣奉氏——(23)刘狱、刘麓妣罗氏——(24)刘洪州妣袁氏——(25)刘绅妣
熊氏——(26)刘茂高妣余氏——(27)刘道山妣贝氏——(28)刘叨明、刘叨亮妣曾氏、刘叨
清、刘叨朗——(29)刘先妣程氏——(30)刘臣、刘坤妣古氏——(31)刘案喜、刘案庆、刘案
临妣陈氏——(32)刘智河妣宦氏、刘智明——(33)刘绘妣以氏、刘缙、刘总——(34)刘元远
妣芋氏——(35)刘观榜妣文氏——(36)刘文祯妣谢氏、刘文祥——(37)刘篮妣甘氏、刘管、
刘符——(38)刘九琳妣张氏——(39)刘道总妣甘氏——(40)刘伯亿妣卞氏、刘叔亿妣景氏、
安氏——(41)刘笃庆妣秋氏——(42)刘陶阳、刘定阳、刘楚阳妣曹氏——(43)刘春、刘淋、
刘弼妣汤氏——(44)刘猛、刘勇妣黄氏、刘刚、刘强——(45)刘建平妣曾氏——(46)刘敬
堂、刘敬典妣张氏、刘敬培——(47)刘照然妣毛氏、董氏——(48)刘之雄、刘之旺妣古氏
——(49)刘茂妣佟氏——(50)刘平环妣古氏、刘平元——(51)刘良妣胡氏——(52)刘世
勋、刘世郎妣易氏、徐氏——(53)刘昌允妣钟氏、刘昌华——(54)刘万宗妣尤氏、刘万全——
(55)刘康妣万氏——(56)刘凤妣官氏——(57)刘致禄妣尹氏——(58)刘伯蛮妣钟氏、杨
氏——(59)刘维纲妣朱氏、刘维统——(60)刘宗仁妣金氏、刘宗义、刘宗礼、刘宗智、刘宗
信——(61)刘大化妣吴氏、刘大爵、刘大禄——(62)刘敏洪妣司马氏——(63)刘晋妣温氏、
刘珍——(64)刘湖、刘璜妣曾氏——(65)刘鸣坤、刘鸣申妣欧阳氏——(66)刘松妣朱氏、刘
柏、刘梢——(67)刘文先妣洪氏、丁氏——(68)刘伯仲妣姜氏、陈氏、刘伯茂——(69)刘盛
臣妣白氏——(70)刘茂清妣吉氏、刘茂祖、刘茂文——(71)刘桥妣殷氏、吉氏、刘年——
(72)刘丰(字然、号果齐。迁江南沛县、家财万贯、好善乐施)妣李氏、桂氏、刘沛——(73)
刘仁纪、刘仁号(字荣)妣赵氏、梁氏、——(74)刘瑞(字显名初)妣李氏——(75)刘伯妣邱
氏周氏、刘仲妣马氏、刘邦妣吕氏、戚氏、薄氏、张氏、赵氏 刘交(楚王)妣梁氏—
注:
1、古人多名,该谱同一人选用的个别名字可能与刘邦各支族谱记载有异,特说明;
2、古一夫多妻,各支族谱选取的夫人多以该祖原配和生母为主,故所标妣(夫人)可能有所不同;
3、不排除历代后人因代代传抄而产生的错误;
4、因为家谱皆秘而不宣,谱中很多史料不便公示
5、以上仅供对家谱研究有兴趣者参考,请勿复制转载到处发布,以免因其族人不满引起纠纷。
满 族 家 谱
满族八旗姓氏及分布
哨子河乡曹氏(索绰罗氏)。长白山五道沟人(按祭祀时供五个香碟,族人自行断定 ,并 无其他依据。其他姓氏的几道沟之说,也同此),镶红旗,其京始祖(即在北京的始祖) 松吾突,为一等轻车都尉。1644年(康熙三年)自北京拨入岫岩防御。曹氏行辈由京排列为 二十八字诗:“松舒坦哈满额春、文麟昌瑞玉珠珍、祥光景泰承华宝、德盛材奎凤图斌”。
哨子河乡汪氏(完颜氏)。镶蓝旗,完颜部后裔。祖先曾在铁岭范河南居住。来岫后先择城 南蓝旗营居住多年,后移居城东南陡沟子居住,又移居孤家子,最后落户于哨子河西蓝旗屯 ,子孙世居。自第八代行辈排二十字诗为:“舒毓逢盛世、振作兆天庭、国庆昭文运、延鸿 景福长”。
哨子河乡白氏。正黄旗。京始祖崇厄力,为护军校。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驻防来岫岩。 自第十二代行辈排二十字诗为:“国锡恩承厚、家兴庆有余、平安生盛世、作善学古人”。
哨子河乡赵氏。长白山四道沟人,正黄旗。初来落户在岫岩镇火神庙胡同,后移居哨子河松 树沟,自六世祖起行辈排二十字诗为:“廷瑞永连恩,万国景荣振,玉殿明安俊,福禄海成 云”。 大房身乡蔡氏(萨嘛喇氏)。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由北京拨至凤凰城驻防,镶蓝旗。
红旗营子乡傅氏(富察氏)。长白山二道沟人,正红旗。始祖三泰为京都文职笔帖式。1687 年(康熙二十六年)拨驻开原,同年又拨往岫岩。自第八代起行辈排二十字诗为:“文景德 贵(瑞)延、绍兴继世长、承伯显耀作、肇起振春光”。
哈达碑镇赵氏(伊尔根觉罗氏)。长白山六道沟人,镶黄旗。初来落户在雅河,又从雅河分 到前营镇燕窝一支,庄河一支,哈达碑镇徐家堡子一支。徐家堡子一支是1748年(乾隆十 三年)买地落户的。
哈达碑镇满氏。长白山三道沟人,镶蓝旗。从长白山出山时弟兄五个,来岫岩两个,一支落 户到哈达碑镇满家堡子,另一支落到哈达碑镇沟汤。
汤沟镇赫氏(赫舍里氏)。赫舍里氏因为族大分康、赫、张三姓。康姓为正黄旗,赫、张两 姓为正白旗。自1877年(光绪三年)订下行辈排二十八字诗为:“德承吉林贵崇荣、英明景 令乐辅清、忠良维国安全志、世守纯贞保泰平”。
偏岭镇关氏(瓜尔佳氏)。原居长白山西东北浑河。1651年(顺治八年)由北京拨至岫岩。 1924年(民国十二年)冬,编行辈排十四字诗为:“双安永庆德增久、先世昌荣福临长”。
杨家堡镇杨氏(易穆查氏)。辽东旧族,渤海国后裔,正黄旗。三世祖黑色携侄子黄毛来岫 岩,住在县城西门里道北。
杨家堡镇齐氏(喜塔喇氏)。齐氏祖居北京巴颜洛豆籽胡同,镶白旗。1685年(康熙二十 四年)拨岫岩驻防,来三大支。行辈排四十字诗为:“○○永○○、保恩常贵庆、○○英奎 景、祥振广运恒、○端有吉肇、鹏兴万世隆、○惠忠臣喜、进仁国安平”(○为谱书上字迹 辨认不清)。
兴隆镇赵氏(伊尔根觉罗氏)。正黄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驻防来岫岩,择大、小虎 岭而居。自第十一世行辈排二十字诗为:“致仁作祥运、云和景毓隆、学清俊锡庆、天泰启 文明”。
兴隆镇赵氏。先人多尔衮。有一支到开原,又从开原来岫。
兴隆镇费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黄旗、镶红旗说法不一。始祖巴力虎先到了热河,雍正年 间来岫岩,占地娘娘沟。
兴隆镇田氏。祖居长白山都市口,正黄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来岫岩,落在娘娘城;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买费氏土地,落在兴隆娘娘沟。
苏子沟镇王氏。镶黄旗。二世祖平突由京拨入岫岩,充当甲兵。生子六人。长子安索住,居 城南仙人嘴子。次子阿林太,居城北黄旗沟东街。三子阿三太,居城北黄旗沟后房子坟茔等 处。四子朱林太,居城北兴隆沟处,后移居远方,无从稽考。五子吾兰泰,居城北黄旗沟西 街。六子宁古太,居城南仙人嘴子小河南边。自京始祖行辈排三十字诗为:“达平太阿那、 士德魁贵升、成润椿勋桂、铭清树焕坤、锡泉梅炳垲、钧溥林荣培”。
岫岩镇唐氏(他塔喇氏)。长白山八木地人,正蓝旗。其先祖世袭五品,敕封云骑尉,京始 祖居住在北京盔甲厂,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拨岫岩驻防。
朝阳乡吴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黄旗。自第十代行辈排二十字诗为:“国庚文明世、佩光 富贵荣、崇兴宁秉正、永庆和显同”。
朝阳乡鲁氏。长白山三道沟人,正白旗。
岭沟乡赵氏。长白山五道沟人,正黄旗。一支在北京,一支来岫岩。自民国年间行辈排二十 字诗为:“福临庆玉广、德富山城多、文武双连贵、吉祥永志和”。
新甸镇石氏(石马拉氏)。镶蓝旗。因拨兵驻防岫岩。行辈排四十字诗为:“那花跃金永、 玉金宝连成、丕生日景运、富贵大文明、广福共长有、魁中得之荣、尚林正可庆、吉兆有光 庭”。 新甸镇白氏(那塔喇氏)。祖居长白山二道沟。
雅河乡洪氏。正蓝旗。京始祖洪雅居住在北京紫竹林胡同。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来岫岩 驻防。初住城南三十里南岔沟的荞麦沟,后移居洪家堡子。
雅河乡董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黄旗。其先祖撒玛哈先落户于北京,后移居雅河洪家堡东 十八副甲。行辈排20字诗为:“永成恩德志、广绪玉忠长、丰启明世显、立帝振家昌”。
雅河乡巴氏(阿尔巴氏)。正蓝旗。
红旗营子乡于氏(巴颜氏)。正白旗,长白山三道沟人。先祖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征战而进京 , 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辞官带领族人来岫。早先居住在兴隆,取地名巴颜克拉屯(今地名 不可考)。后来族人大部迁往红旗营子,定居于家堡。
红旗营子乡罗氏(萨各达氏)。正红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二始祖罗固三太拨来岫岩 驻防,住茧场沟。
红旗营子乡傅氏(富察氏)。正白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由京城拨兵岫岩驻防 。自第八辈排二十字诗为:“文景安钟毓、恒成锡国良、善存应贵永、德广世绍长”。
红旗营子乡关氏(瓜尔佳氏)。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于岫岩北关门山坟沟中处为高祖立 坟。
哈达碑镇关氏(瓜尔佳氏)。长白山六道沟人,镶黄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落户哈达 碑徐家堡。行辈排16字诗为:“世成永常、威德益康、名英久爽、源远隆昌”。
大营镇何氏。长白山头道沟人,正蓝旗。
大营镇温氏。长白山七道沟人,正蓝旗。
龙潭镇白氏(齐义氏)。长白山二道沟人,正白旗。
汤沟镇沈氏(爱新觉罗氏)。镶黄旗,长白山四道沟人,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先落户于 东大营子,后移居汤沟东虎沟(今东兴村)。行辈排10字诗为:“世志万凤德、吉庆福常春” 。 哈达碑镇张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红旗。京始祖在北京有一四面井,来岫岩后也建一四面 井。
前营镇傅氏。长白山五道沟人,镶黄旗。
前营镇佟氏。长白山五道沟人,正白旗。
前营镇闻氏。正白旗。来岫先落户仙人嘴,后移居闻家沟。
苏子沟镇、兴隆镇张(彰)氏。长白山二道沟人,正白旗。先人彰武泰在乾隆初年随其父布尔 哈任乾隆皇帝御前侍卫,正三品骁骑校。后被派遣到岫岩任城守尉。因护驾有功,受到乾隆 皇帝嘉奖,提拔为锦州右卫副都统,正二品。在彰武泰任岫岩城守尉时,携带他的两个儿子 福兴阿、福伦阿及其家眷来到岫岩“跑马占地”。长子福兴阿在苏子沟北黄岭松树嘴(后称 张家隈)定居下来,次子福伦阿在兴隆大榆树定居下来。其彰姓后来演变为“弓”、“长” 张,但也有人继续用彰冠姓的。从彰武泰起行辈排列十字诗为:“武福宗继鸿,魁景云乐天 ”。
石姓 家谱
本文2023-09-28 00:00:5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21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