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家谱谁知道?
(清)徐景京 徐裎等纂修 清乾隆二年(1737)
(清)徐奉直 徐裎等重修 清乾隆五年(1740)木活字本 八册 苏州大学(存三册) 美国 注:该族散居歙县、休宁、青阳等地
(清)徐景京 徐裎等纂辑 清乾隆三年(1738)刻本 四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 长267358—61
(清)徐作舟等纂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三十册 国图 河北大学 四川图安徽泾县·徐氏宗谱一卷木刻本 安徽泾县档
(清)徐禧编辑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活字本 二册
安徽·徐氏族谱□□卷 民国刻本安徽徽州地区博(存五卷)
安徽·休宁徐氏族谱不分卷
(清)徐天枢纂修 清乾隆五年(1740)刻本历史所 日本 注:是谱为始修
安徽·休宁徐氏族谱十二卷
(清)徐天枢等纂辑 清乾隆五年(1740)活字本
安徽·休宁徐氏族谱八卷
(清)徐天枢等修 清乾隆间刻本 四册 人民大学 注:记事止乾隆七年
安徽休宁·古楼徐氏族谱二卷
(清)徐天枢纂辑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木刻本河北大学 上海图 安徽博 注:与《罗昆芳村徐氏族谱》合册
(清)徐天枢 徐化寅等纂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 一册 上海图 安徽博
(清)徐天枢纂修 清乾隆五年(1740)刻本 一册 上图:915015;又一部9174851册
安徽·休宁古楼徐氏族谱二卷
(清)徐天枢纂修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本 一册
安徽·休西大塘徐氏中村族
(清)徐绍合 徐必祁修纂 清乾隆六年(1741)刻本 一册
(清)徐檀修纂 书名据书名页题 上图:911941
安徽当涂·徐氏家乘四卷徐国安纂修 民国九年(1920)中山堂木活字本四册 上图:JP49¨又一部JP491—
安徽绩溪·罗昆芳村徐氏族谱三卷
(清)徐光文修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木刻本河北大学 安徽博
(清)徐景京 徐景庆编辑 清乾隆二年(1737)木刻本
安徽歙县·歙西朱方徐氏族谱十二卷(清)徐亦政纂 清乾隆四年(1739)刻本 二册 安徽博 山东平邑县文物站 注:与《淳西剑溪徐氏族谱》合刻
安徽歙县·淳西剑溪徐氏族谱十二卷
(清)徐裎纂修 清乾隆五年(1740)刻本 国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河北大学
安徽歙县·东海徐氏世系家谱不分卷 (清)徐震
安徽·桐城徐氏宗谱 (清)徐闲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正谊堂刊本四十六册 安徽图
(清)徐熙采 徐有绅等编 清乾二十四年(1759)刻本 一册 安徽图(存卷1)
安徽潜山·东海徐氏宗谱二十卷末一卷
(清)徐缘凤 徐永 清纂修 清嘉庆五年(1800)敦睦堂木刻本二十册
河北大学
(清)徐吉谋五修 清同治四年(1865)立德堂木活字本安徽安庆市图(存五卷)
(清)徐(火立英)荣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1—22、首) 注:谱首修于 清康熙八年徐道
(清)徐子桢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刊本 安徽
安徽潜山·徐氏族谱三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徐学英七修 民国十四年(1925)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十七卷) 注:明嘉靖二十六年徐秋亭首修
安徽潜山·徐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徐柄衡八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敦睦堂木活字本安徽安庆市图(缺二卷) 注:明嘉靖二十六年徐秋亭首修
安徽潜山·重修徐氏宗谱□□卷 民国间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七卷) 注:记事至 民国十三年
安徽东至·何村徐氏宗谱三卷
(清)徐治歧等修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刊本 三册 上海图
合肥徐氏宗谱四卷首一卷徐光瑚等纂修 民国二年(1913)木活字本 三册 存卷1、3卷首
祁门黟县祁门·塘头黟南赤岭徐氏族谱:一卷附新安徐氏宗谱首一卷
(清)徐宁馨 徐原尔纂修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刻本 一册 附卷 清徐裎修纂 书名据书
南陵工山徐氏宗谱十四卷
(清)徐作霖等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敬爱堂何汉阳刻本十六册 版心题工峰徐氏宗谱
宣州寺冈徐氏宗谱四卷
(清)徐显南等纂修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
宣州寺冈徐氏宗谱四卷
(清)徐怀琮等纂修 清乾隆十五年(1750)
宣州寺冈徐氏宗谱
(清)徐发华等纂修 清刻本 二册 存卷5、6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道光间
桐城皖桐徐氏宗谱
(清)徐闲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正谊堂木活字本 四十六册 九修本
徐氏出自赢姓,周朝时为诸侯,封于徐(今江苏徐州),便以国为姓,居住在江南凤阳。徐氏名人辈出,汉时有徐摨,吴时有徐顺,宋时有徐元党,元时有徐昭文。元顺帝时徐达辅佐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功成后被封为中山王。徐达生四子,后裔繁多,分支难以查考,只有次子添福的支派谱牒得以留存。添福六世孙徐飞,家资富厚,为人慷慨,于1511年(明正德六年)从句容迁居崇明,居住在本县平洋沙东北姚家桥。徐飞四世孙徐浦居响沙郁维和状南新镇西南。六世孙含亭居一号吴家沙东北区殷杨镇南。九世孙宏谟居殷杨镇东四 。十世孙汝霖居沈阜沙鳌镇竖头街。十一世孙学洙居响沙侯家镇东南,学渠居吴家沙老岸龙王庙东;瑞征居县城内,价增居丰海沙惠隆镇西。十二世孙景良居沈阜沙鳌镇北,绥斋居学洙宅西 ;衢洲居候家镇南,竹林居浜镇北数十步。十四世孙月桥居吴家沙三贞桥东二 。十五世孙福元居吴家沙倪家庙西南;嘉猷居倪家庙西北,甘霖居209号惠安沙朱伦元圩内东老脚洪向东第十三 。
《崇邑徐氏宗系谱》采用宋氏谱法,谱中只记徐达七世孙徐飞一脉,载一世至二十世。十四世孙云璈,字韵伯,号月桥,优廪生,道光时进土。十五世孙徐成祺,字引恬,号不更,历任本县参议会会长、县教育会会长、县通俗教育馆馆长、尚志女校校长;徐甘霖,字无极,号冶甫,日本关西大学法律科毕业。
《崇邑徐氏宗系谱》最初成书于1855年(清咸丰五年),由月桥修纂。1831年(清光绪七年)念祖、云倬续修,1920年第十五世孙树霖再次续修,分上、中、下三册。
徐氏今居住本县有数处。一部分后裔已移居外地,收藏载本的徐运泉,系十七世孙,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长期居住在上海,1984年传至十九世。
一世:福
二世:勉
三世:晟
四世:瑛、琰
五世:洪、汉、醇、瀛、晋、澄、注、荟、范、霍
六世:孟
七世:仲
八世:季
九世:时
十世:秉
十一世:之
十二世:伯
十三世:廷
十四世:邦
十五世:尚
十六世:崇
十七世:维
十八世:天
十九世:乃
二十世:公
廿一世:汝
廿二世:其
廿三世:克
廿四世:修
廿五世:世
廿六世:传
廿七世:有
廿八世:大
廿九世:文
三十世:德
三十一世:广
三十二世:兴
三十三世:正
三十四世:毓
三十五世:尔
三十六世:宗
三十七世:恩
三十八世:泽
三十九世:可
四十世:嘉
四十一世:禄
四十二世:祯
四十三世:永
四十四世:富
四十五世:贵
四十六世:金
四十七世:珍
四十八世:久
四十九世:满
五十世:堂
五十一世:常
五十二世:春
五十三世:阳
五十四世:光
五十五世:照
五十六世:太
五十七世:平
五十八世:保
五十九世:吉
六十世:祥
不是“常星”,是“长兴” 全谱如下:
世传永清万,德淑龙长兴。
光裕承先志,守道昌季昆。
东海华宗懋,南州士泽延。
丰功铭金石,骏业耀丹青。 徐姓是中国最早的姓氏之一,其渊源可以追溯到4200多年前的黄帝第十世裔孙若木。从古徐国至今,数千年的发展使得徐姓成为中国当今第十一大姓,近2000万人口。在徐姓人口大省的江西,徐姓位列全省第十大姓,作为北徐最重要的一支,由东汉高士徐稚衍生的“南州徐氏”更是占据了当今世界徐姓人口的一半左右。徐姓家谱是以特殊形式记载徐姓宗族发展的史书,在中国传统社会血族习俗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徐姓血脉的谱系。
得姓始祖
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 了汗马功劳徐姓始祖,因此在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传到三十二世徐偃王时,由 于他爱护百姓,施行仁政,结果不仅徐国,连周围三十几个诸侯国都非常拥戴他。适逢当时 周穆王不理朝政,整日沉迷于游玩打猎,徐偃王起了代周为天子的想法,起兵造反,正在西 王母做客的周穆王乘坐造父之车适时赶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见,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牺牲 ,于是弃国出走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深得民心,跟他进山的百姓数以 万计。周天子获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触,于是便让偃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因若 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今葬于山东郯城县)。
家谱里面的部分字辈:开福悦德永,闻鹏继建化,升宽良振周,龙应国家兴,文章本性道,源流世泽长,乾坤悠久存,恒卫同光莹,先武威昭著,后支述贤林。
徐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作为诸侯而存在的。周穆王的时候传到了徐国的32世孙徐君偃,他很聪明,对百姓又很好,所以深的百姓的爱戴,国力不断强大,诸侯埋怨他的很多,徐君偃于是产生了想要取代周穆王的野心。
由于他得得民心,跟着他到了山中得百姓很多。这座山后来就叫做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也因此不得不封他的儿子宗于徐,称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
春秋时期,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从此日渐消退,周敬王八年的时候,徐国被吴国所灭,徐国的后裔就称为徐氏,以国为姓,代代相传。
扩展资料:
柘王宫”遗址,距镇政府仅百米之遥。 自建制以来,店集一直是涡阳县西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近年来,店集镇党委、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镇人民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围绕“强镇、富民”这一目标乘势而上,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
如今店集有着便利的交通,发达的电力和通信,更有着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敢争一流的领导班子,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自然、劳力资源,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蜿蜒的运粮河上新矗的“相思闸”在诉说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治理后的“南湖”、“北湖”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笑迎八方宾朋。
参考资料:
海峡论坛参展族谱之徐氏族谱
2009-05-14 14:52 来源:福建省台办 编辑:杨笑 属地 姓氏 族谱名称
部数 册数 借出单位 原 编 号
龙岩 徐 [清朝]徐氏宗谱 1 1 上杭族谱馆 FJSH041
龙岩 徐 永定俆氏族谱 1 1 上杭族谱馆 FJSH164
闽台馆 徐 南靖和溪高才徐氏族谱(光绪钞本)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378
闽台馆 徐 南靖和溪高才徐氏族谱(清末抄本)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379
闽台馆 徐 南靖和溪高才徐氏族谱(民国钞本)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380
闽台馆 徐 南靖高才广仁堂徐氏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381
闽台馆 徐 南靖和溪徐氏家谱(光绪钞本)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382
闽台馆 徐 南靖和溪徐氏族谱(民国钞本)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383
闽台馆 徐 广仁堂徐氏族谱 甲本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384
闽台馆 徐 广仁堂徐氏族谱 乙本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385
闽台馆 徐 广仁堂徐氏族谱 丙本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386
泉州 徐 福建徐氏风采录 1 1 泉州图书馆 200905-64
泉州 徐 台湾嘉义泉郡安平徐状元巷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906-37
莆田 徐 《福建莆田延寿徐氏族谱》 1 3 莆田台办 莆台24
漳州 徐 徐氏族谱 1 1 漳州方志办 漳方75
漳州 徐 福建 南靖 和溪 徐氏六世云轩家谱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图96
漳州 徐 福建 南靖 和溪 高才 徐氏十世与贤派家谱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图97
漳州 徐 福建 南靖 和溪 高才 徐氏十世正公派家谱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图98
漳州 徐 福建 南靖 和溪 高才 广仁堂 徐氏六世云轩系谱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图99
漳州 徐 福建 莆田 延寿徐氏族谱(上集)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图428-93
漳州 徐 徐氏族谱 南靖雁塔 1 1 漳州南靖台办 漳南靖48
漳州 徐 徐氏家谱神主部 靖城院前村 1 1 漳州南靖台办 漳南靖9
漳州 徐 徐氏族谱 南靖雁塔 1 1 漳州南靖台办 漳南靖20
漳州 徐 南靖和溪徐氏家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162
漳州 徐 南靖和溪徐氏家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199
漳州 徐 和溪高才徐氏族谱—民国抄本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210
漳州 徐 和溪高才徐氏族谱—清末抄本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211
漳州 徐 南靖和溪高长广仁堂徐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300
漳州 徐 南靖和溪徐氏六世云轩家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374
漳州 徐 南靖和溪徐氏家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567
漳州 徐 南靖和溪徐氏家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568
漳州 徐 南靖和溪高长广仁堂徐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576
漳州 徐 和溪高才徐氏族谱(清末抄本)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577
漳州 徐 和溪高才徐氏族谱(民国抄本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578
漳州 徐 南靖和溪徐六世云轩家谱 1 1 漳州博物馆
http://wwwchinataiwanorg/zppd/jpzm/200905/t20090514_896041htm
徐氏文化 - 中华徐氏网|徐氏宗亲的家园,为中华徐氏服务!
http://wwwxuschinacom/listphpfid-5-page-1htm
徐氏家谱谁知道?
本文2023-09-27 22:53:4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2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