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夷的源与流是怎样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1收藏

古夷的源与流是怎样的?,第1张

       文化、文明的传承传递,方式多样,产生却有先后。身体语言、口头语言当最先产生,刻画图案,符号、记号次之,文字再次之。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步的阶段性产物,用它可以记述历史,但它却只能说明当时,不能终结过去,更不能决定未来。 古夷人在 40 万年前发明了古夷语言,10 万年前有统一的古夷语言。15000 年至 10000年前,开始刻木记年月日或简单的数字。10000 年前发明了刻划符号。7500 年前发明古夷文字或蝌蚪文字或韪书或爨夷文字。5900 年至 5600 年前,古夷人嫡裔、夷人远古创世始祖桑仔俄或三自王在九江河流域远西的印东等地建立“西天天竺摩竭国或天竺摩竭国为王(即北来夷濮族“天丛”崇拜“祖灵竺”由此开始)。“桑仔俄”就是北来夷濮族《宗谱世序》中记载的第一个远古创世始祖名。

       今北来夷濮族或大西南夷族或古蜀国君王族是“桑仔俄”的嫡裔。“桑仔俄”,祖名记载于其 45 世孙,古蜀国 19 世皇帝杜宇,在公元前2070 年前后,至其晚年时,分治古蜀国,以长江为界,以北续称古蜀国,由次子鳖灵俗称丛帝;在滇东北古朱提地新建立古夜郎国,由长子“薄多同或濮多同”称帝。“嫩更笃”为“夷九族”,而“煞艾撵为“汉八支”,“汉八支”属于“柢蒙苴地皇神农皇”的两个胞弟裔,故八支汉人与九夷同祖,所以夷族可和汉人通婚由此而来。至于“九色夷”,即长夷或黑夷蒙苴眉、次夷或红夷蒙苴连、三夷或青夷蒙苴奴、四夷或兰夷蒙苴臣、五夷或绿夷蒙苴笃、六夷或紫夷蒙苴拓、七夷或赤夷蒙苴林、八夷或黄夷蒙苴送、九夷或白夷蒙苴影,史称“九夷”。爨夷史称“嫩更笃”。长夷嫡裔之一的“德薄氏”长子“奴逻登”为古滇国皇帝、哀牢国皇帝、南诏国皇帝。

       古夜郎国沿袭至“薄多同”长孙,“奴逻登或那隆塔”为古滇国皇帝,至“奴逻逵”82 世孙或哀牢国末代皇帝阿襁阿褓或蒙罗伽独或蒙舍龙所生太子“蒙细奴逻或阿褓或蒙独罗消”在公元636 年前后,建立南诏国蒙氏君。而“蒙姑奴”次子为古夜郎国皇帝、于矢部与普里部主、罗甸国皇帝。其《远古史籍》或《自古记》婴夷史称《额通僳》。但夷濮族等学者专家、李天贵教授,如实地根据《额通僳》原文说:“6 代至 26 代祖和九夷”诸名和代数即“桑仔俄,俄阿育,阿育焚,焚苴柢,柢蒙苴,蒙苴眉”六代夷人远古创世先祖。其中,“焚苴柢”就是“天皇伏轩”,“柢蒙苴”就是“地皇神农或炎帝或帝尧或放轩”,“蒙苴眉”就是“人皇轩辕黄帝或帝喾或帝俊”,即“三王三皇”(即南诏国蒙氏皇帝家建在南涧县西境灵宝山道教寺庙群与巍山县南境巍宝山道教寺庙群中,有三王庙、三皇庙。这三王庙、三皇庙是供奉连续六代人真正的圣祖。

       这六代圣祖是中国文明六千年来的源头之一)”。“焚苴柢,娶“久蒙奎或女娲”,生三子,长子“柢蒙苴地皇神农……”,次子和幺子未载入名。因夷人族法规定,只许长子、大宗族长子、宗支宗子支宗子才能载入《宗谱世序》中。长子“柢蒙苴地皇神农”娶二房,长房为西王母,幺房为听饫(生长子炎居)。西王母所生九子,史称“九夷或九族或九龙或九州或九竺或九祖或九色夷”,在《额通僳》中载,爨夷史俗称“嫩更笃”,就是指“九夷”。他又说:“嫩更笃煞艾撵,嫩俄蒙煞资莫。

目 录

插图:

1 青年岭光电

2 南京中央军校时期的岭光电

3 1947年8月,西康省彝族参政请愿团在南京期间,岭光电、罗正洪在金陵大学与该校教师合影

4 《新康报》所登西康夷族参政请愿团合影照

5 晚年岭光电

6 岭光电与太太曲哈嫫(四川省政协委员)合影

7 岭光电的干爸、曾任川边各军总司令的羊仁安

8 岭光电所著《倮情述论》封面

9 岭光电所著《彝族民间故事》封面

10 岭光电编辑的《新康报》“边风”栏目

11 岭光电手迹

12 岭光电故居

“夷族”意识、“夷务”实践与彝族文化——写在《岭光电文集》出版之际 温春来

编辑凡例

1949年前撰写的论著

一、书稿

1.《倮情述论》(1943年出版)

自序

第一篇 若干年来倮民之活动

第二篇 川康倮族青年训练之囘顾

第三篇 某次改土归流之经过与教训

第四篇 国难期中夷胞应有认识与努力

第五篇 谈谈汉夷通婚问题

第六篇 改革夷民生活应从何处着手

第七篇 火把节与边民应有的认识

第八篇 边民起诉问题

第九篇 改进西康宁属边教之意见

第十篇 石达开在宁属之失败经过

第十一篇夷民习俗研究二则

第十二篇 越嶲田坝夷民社会建设工作概况

2.彝族民间故事(写於1945年,1950年出版)

自序

圣母

六月二十四日

诳者日记

大神阿里比日

一 集市

二 杀卜吉田的智慧

三 浩劫兴安木裏耶里土司之家

四 插曲

五 阿里比日的祈祷

六 板桥河

七 汉官的诡计

八 天菩萨火葬及其死

梦——阿木哈哦的故事

蜘蛛

小相山麓的悲剧

天帝的审判

二、“夷族”历史与文化研究

1 西南夷族史 1936年

2 夷族中阶级之名词与其特俗 1936年

3 关於夷文 1942年

4 夷人过年 1946年

5 黑夷和白夷 1947年

6 倮蘇概述 1947年

7 以语音看汉夷关系 1948年

三、“夷区”治理与建设

1 如何推进边务 1942年

2 我在夷区实施建设的经验 1943年

3 建设川康夷区计划书 1943年

4 对於边教的一点意见 1943年

5 如何接近夷人 1943年

6 教育与三化政策 1944年

7 边区需要的干部 1945年

8 边教难 1945年

9 论边民教育 1946年

10 夷人急需生计教育 1946年

11 治理边务常有的错误 1946年

12 边地青年应有的一点认识

——驳经济金钱为事业之母论 1946年

13 西康省参会应成一个全省人民的议会 1947年

14 边疆民族新生命 1947年

15 我对雷波夷人的观感 1947年

16 夷人要求参政的呼吁 1947年

17 越嶲田坝之饥荒 1948年

四、编译民间文学

1 夷番汉的再生 1936年

2 锅荘舞 1937年

3 倮罗经典选译 1942年

4 战歌 1945年

5 倮儸出嫁歌 1945年

五、其它

1 《边风》编後话 1942年

2 以个人立场看从军 1944年

3 美军在华之理想登陆地 1945年

1949年後的论著

一、书稿:凉山彝族习俗点滴

过年与过节

婚事点滴

试用谚语谈谈过去的凉山彝族妇女

禁止妇女作的事

丧葬

占卜

走阴

园梦

对这些事物的认识与处理

他们小吊包裏装些什麼

十种习俗

二、作者自分类文章(按作者未刊手稿的分类处理)

(一)毕摩·蘇尼

1 彝族毕摩

2 毕的谚语

3 毕摩献祖经

4 毕摩为啥用禄枝插神座

5 彝番人为啥用牲畜来治病

6 古人相残

7 毕阿什拉则的裏金法器

8 试谈毕摩和蘇尼

(二)土司事迹

1.试释兹耄(土司)涵义

2 百回千不还

3 勾心斗角

4 马假惹以

5 邓秀廷对待几家土司

(三)土司·等级

1.四件事实

2.禄安佑之死

3.曲若的含意

4.百户史主用人作牲

5.五道娃子及有关习惯法

6.糊涂黑彝解决婚姻案

(四)婚俗·丧葬

1 四个多妻人的情况

2 彝族古代葬法

3 彝族奴隶社会无人殉葬之事

(五)古规·习俗

1 凉山彝族古规

2 惩治五个凶彝的事例

3 不打丫头、娃子的规矩

4 养羊上千,需要滚木筒

(六)烟、酒、马

1 酒的谚语

2 偷的谚语

3 拉惹买名马

(七)冤家相斗

1.必者拉觉子孙相残结局

2.不者蜀夫与者不二妮相残

3.伍几补哈与足助洒禾之斗

4.争夺遗产与招请汉兵

5.冤家械斗影响生态的结果

6.季氏阿禄的三件事

7.荒唐的案件

8.惊惶失误

9.瘟疫也被利用

10.行刺遭反击

11.耿受拉切之言行(本篇在作者自编目录中遗漏,在此补上)

12.阿侯液堵赤哈之死

13.和都举者的评语

14.政协委员反复叛乱

15.乌斯人相残,峨边黑彝乘机而入

16.为顿豆花死了一百人

17.武德垦社窥视下土司属地

18.射杀野牛

19.妄结冤仇

20.卢占鼇父子

(八)汉军在凉山

1.清军来打後出现的事

2 冕甯罗洪与果基仇起始与结局

3.李德吾被打死的经过

4 红军经过後邓秀廷所勒索的款与挑拨

5.冕宁抗捐军

6.邓秀廷临死前对普雄的阴谋

7.刘文辉与邓秀廷间的一些情况

(九)邓秀廷剿彝

1 邓秀廷打伐彝人的事迹

2 一打伤一片

3 母洛改子的行刺

4 四个罗洪人被杀

5 迁怒於瓦渣人

6 打伐瓦渣人的始末

7 迁怒於双角人

8 毛省只剩七人了

9 死里逃生

10 邓秀廷的一次间接打击

11 邓秀廷捉卖四十八家人

12 邓秀廷所任用的彝人

(十)我所知道的羊仁安

1 早年的羊仁安

2 任军职的羊仁安

3 扶持我入学时的羊仁安

4 我在羊家生活的经历 我亲眼见到的几件事

5 羊仁安的习惯与爱好

6 羊仁安与刘文辉关系的变化

7 家庭财产

8 崇尚迷信

9 在矛盾中生存

10 养父养母的最後岁月

(十一)羊仁安与凉山诸彝的关系

1 评论几姓土司家的人

2 杀岭安氏

3 相禄安佑

4 打彭乌甲

5 彝人是不好打的

6 打彝後的紧张

7 对剿办普雄

8 利用彝人、爱护彝人

9 解救果基阿月、沙特人

10 讲情送礼

11 杀两个彝人

12 视察两盐归来

13 营救洋人

14 剥老皮子

(十二)羊仁安与刘文辉的关系

(十三)彝文·政论·见闻

1.凉山彝族教育问题

2.酗酒问题

3.对现实社会我是满意的

4.在凉山火车上的见闻

5.楚雄州庆的印象

6.政协上层委员应给级别待遇

7.甘洛气候变化的预兆

三、西南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与评论

1.对古代南中爨姓的看法

2.谈“阳苴咩城”含义

3.凉山彝族的原始宗教信仰

4 彝文好象不能拼音字那麼用

5 对彝族文字的看法

6.彝族聚居区人民群众需要彝文

7.成立四川省彝文学校使我想到了什麼

8.对一些彝汉词的猜想

9.能攻心则反侧自消——我对诸葛亮的看法

10.多播放点民族音乐

四、西康人、事闻见

1 靖边部改组及其对布拖彝人的屠杀

2.羊仁安在雅安行政检讨会上的表现

3.我所知道的羊仁安与邓秀廷的关系

4.邓秀廷进剿会理蔡三老虎和八且家围攻昭觉县城经过

5.忆“乐西公路”北段边民筑路队

6.雷波长官司相姓

7 蒋如珍之死

8 凉山鸦片的兴灭

9.解放前麻疹对彝人生命的严重危害

10 岭承恩的轶事

11 大凉山上的阿侯人

五、个人经历点滴

1.忆往昔——改土归流及我再任土司期间的改革

2 忆往昔——求学时代

3 忆往昔——回忆舅舅

4 难忘羊仁安对我的培养

5.当土司的时候

6 我在腴田特别政治指导区工作的经历

7.在十三年中干了些什麼

8.私立斯补边民小学

9.斯补医院诞生的前前後後

10 走向新前途的经过

11.三见蒋介石

12.我与刘文辉的交往

13.对龙云及其儿子的印象

14.我与张冲的一次谈话

15.忆李天明

六、社会评论

1 医院卫生秩序应以改进

2 部队应加强纪律

七、信函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3年3月12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3年3月18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3年4月5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3年5月26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4年1月2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4年3月20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4年11月15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5年1月17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5年4月18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8年1月7日)

岭光电简明年谱 尔布什哈

岭光电先生著作目录 温春来 尔布什哈

附录一 时人眼中的岭光电

1、马学良 听倮胞代表岭光电氏谈话後

2、庄学本 介绍越嶲暖带密土司岭光电

3、任乃强 我所知道的夷族土司岭光电先生

4、文韬 青年领袖岭光电

5、蒋汉安 岭光电热心教育

6、顾彼得(Pote Gullart) 彝人首领

附录三 写给岭光电的信

岭邦正致王奋飞与岭光电(1936年)

沈伍几致岭光电(1958年3月23日)

陈宗祥致岭光电(1977年12月30日)

陈宗祥致岭光电(1978年7月9日)

蒙默致岭光电(1978年9月3日)

王家祐致岭光电(1979年8月9日)

吴瑶阶致岭光电(1979年8月28日)

李德君致岭光电(1979年11月20日)

何耀华致岭光电(1980年2月1日)

李维品致岭光电(1980年7月12日)

马学良致岭光电(1980年11月22日)

邓少琴致岭光电(1980年12月16日)

余宏模致岭光电(1982年3月16日)

高加乐致岭光电(1983年4月10日)

胡庆钧致岭光电(1983年?年5月12日)

王家祐致岭光电(1985年8月13日)

刘尧汉致岭光电(1985年10月14日)

刘尧汉致岭光电(1986年2月19日)

刘尧汉致岭光电(1986年7月6日)

刘尧汉致岭光电(1986年12月11日)

韦清风致岭光电(1987年7月28日)

刘尧汉致岭光电(1988年1月23日)

韦清风致岭光电(1988年10月17日)

刘尧汉致岭光电(1989年1月15日)

附录三、追思与回忆

尔布什哈 回忆父亲岭光电

尔布什哈 岭光电与昭觉和平解放

岭 惹 感念祖父岭光电

刘尧汉 悼念岭光电先生(原载《彝族文化》1989年之刊)

阿扎木呷 回忆开明土司岭光电(原载《凉山民族研究》)

马林英 尔布 彝族土司岭光电(原载《凉山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1992年)

罗德华 张全昌《彝族土司岭光电先生二三事》(原载《武侯文史》第五辑,1996年)

《霹雳奇象》和《霹雳迷城》

六弦之首苍,苍之一字,代表无限可能。因修习仙道,凡事因应天时,知天机而行天道。随着魔断合一,暗阳垂泪,也让苍及早出关,誓擒玄宗叛徒,以消灭魔道解救苍生为使命。展现高超的武艺,正气凛然的模样,深深虏获霹雳戏迷目光。

当年圣域、玄宗与魔界大战,却因为金鎏影与紫荆衣的背叛,牺牲了许多生命。因此对于能够成功逃出的几位同修,苍自然更加珍惜,不想让他们再受任何伤害。在白雪飘被困魔界三日后,苍背琴前往笑蓬莱废墟,以绝顶实力顺利将白雪飘救出魔魇之境。华丽的身影和过人的武学修为,初显神通的不凡风采,令人惊艳。

因为与金鎏影、紫荆衣宿怨未了,不意造成赤云染代苍中毒。为了医治赤云染,苍开始四处奔波,寻找下毒之人。苍将目标锁定昭穆尊,玄元天法逼出昭穆尊之元身太极印。证实昭穆尊乃玄宗昔日叛徒金鎏影。就在两人相互交锋,战局胶着之际,天外突来一道紫云之涛救走昭穆尊,这个武学招式也令苍确定出招之人就是玄宗另一名叛徒紫荆衣。

为救赤云染,苍进入长生殿寻求虺蛊解药,彝灿天以不老神泉为交换解药的条件,并要苍服下长生殿秘药枯老散。苍二话不说服下枯老散,面容迅速老化。而后苍顺利取得解药,赶回天波浩渺,却见赤云染、白雪飘惨死。苍怒气完全爆发,发誓要让金鎏影尝到怒焰焚身的痛苦。

对于同修的关心之情,苍溢于言表,对于苍生之危,苍更是不遗余力。为了消除惑星,五大高手齐闯风水禁地。苍独闯金之局,悬空利剑逼杀无端。众人各展其能,化纳五行之气,一同破解风水禁地之阵。

风水禁地破,却又是另一桩阴谋暗潮的开始。长生殿集结昭穆尊,贾子方等武林恶势,形成黑道联盟。苍也转而协防不老城,力抗野心组织长生殿的侵略。其中昭穆尊更是一心欲除去苍。暗夜时分,贾子方昭穆尊联手对付苍,苍以一敌二,渐感不支,关键时刻,天际忽传梵天清亮诗号,适时解围。

偷袭受阻,昭穆尊改以谈无欲躯体作为要挟,约战苍于亭山壁。苍依约来到亭山壁,讶异昭穆尊与狂狶发生争斗,趁此之便,夺走谈无欲的棺木。

长生不老之争,双城攻防各有胜负,战况也趋近白热化。神泉攻防一战,殊不知苍早已布下玄门太极八卦阵,引诱昭穆尊、戤戮狂狶入阵。正当昭穆尊只身进入阵法当中,瞬间阵势大变,昭穆尊瞬间被双旋气旋抽离水石穴。此刻竟传来熟悉的琴声,六弦之首赫然现身。弦首苍、叛徒金鎏影,最终之决就此展开,琴中白虹也正式出鞘,数招过后,昭穆尊渐露败象,最终一招,昭穆尊发出必杀之招,最终不敌苍之手,倒地而亡。

双城之战最终章,识能龙、风莲虽是胸有成竹,结果竟是出乎预料。蜘蛛銮轿内的彝灿天被一掌击毙之际,却又冒出伏兵暗袭风莲,太辅、太师竟也叛变,发掌袭击识能龙。战况骤变,反让长生殿大获全胜,一举占领不老城。仅剩苍独守不老神泉最后关卡。

不老神泉太极八卦阵内,苍、九章伏藏、识玲珑闭目静坐,忽然阵外传来异声,长生殿欲一举破阵,正当苍起身屈指测算,不料九章伏藏趁苍不备,一掌打在苍的背上。顿时面临九章伏藏、问天敌、哭麻衣三方围逼。陷入绝境的苍,见情势无法挽回,遂决定毁坏不老神泉。

为除天际泪阳异象,正道群侠再度进攻血蛛毒林,欲杀除祸源虺尊。风穴之中,苍、愁落暗尘陷入险关,琴声会蝉翼,招招致命,岂奈虺尊像似钢铁不催般。激战多时,苍探得一丝关键所在,天眼开,惊见虺尊身下虫卵,太极法印移天之元,让虺尊动弹不得,瞬间之机,愁落暗尘无蝉之声射向虫卵,虺尊之卵被破,惑星消失。

当武林笼罩在天际异象的同时,另一股魔界势力正蠢蠢欲动。面对半身好友,半身恶敌的袭灭天来,苍颇感煎熬。术法空前大对决,云渡山一分为二。恶体欲再抢攻,危急之际,业火红莲、墨渊水莲翩然现身,恶体随即消失离去。苍随之设下屏障之法,保护云渡山。

为救识能龙,正道群侠与长生殿正面对决,天荒山瞬间杀声起、战火燃。问天敌似战非战,颇有保留,只见苍与问天敌两人眼神交汇一瞬,顺势举掌对决,岂料战局顿生变数,问天敌与三莲瞬间消失踪影。苍则牵制祖祭司,进行一场空前术法大对决。随着问天敌卧底身份揭晓,彝灿天九章伏藏终丧命于一页书之手。祖祭司等人见大势已去,殉主自爆身亡。

正当中原群侠欲脱出天荒山战局之际,不料半路再逢拦阻。人形师以及毘非笑黑夷大军挡路。见敌军来势汹汹,苍奋力只手抗敌,力阻造天高手毘非笑与黑夷族大军。双城大战结束,苍转向台面下,暂时退隐。

静水深流,不擅表达的个性,却能以行动将这份情感传达给对方。于朋友,于同修,于苍生,苍所表现出的是看似冷漠实则强烈的情感。如此温和内敛的性情,是不是也温暖了你的心?这正是苍的魅力所在。 《霹雳神州3天罪》和《霹雳天启》

后来苍意识出体在阴之间与弃天帝搏斗被其打败关在

万年牢。经过同修好友赭杉军、银锽朱武、中原正道伏龙、素还真等人的帮助,终于苍玄泣第四十六集中,银锽朱武化身为黑羽·恨长风,由补剑缺引路,进入万年牢,将苍之意识救出。

苍甫一复原即担负起领导中原正道人士对抗弃天帝,策划玄罡剑奇阵,却因为叶小钗受魔戒影响功力被压制导致阵败,紫宫太一和月漩涡身亡,危急时幸得一页书及时救援。

在磐隐神宫苍与银锽朱武共对弃天帝,之后联合成功出关的三先天将弃天帝打败,却因最后一根神州支柱被弃天帝回归之前反扑一击毁掉,为断绝弃天帝再临之机,不得已在银鍠朱武的恳求之下挥出沉重一剑将之斩杀。

弃天祸事落幕,中原正道忙于素还真复活之事。苍带着关系素还真复活关键的不折之花在冷月峡与叶小钗会合遭到神患、杀僧不留佛和隐身的阎王锁的伏击,苍亦在对敌时遭到隐于暗处的阎王锁偷袭重创。就在危急之时,游走空间的魑离船出现将苍救走,苍在船内意外见到早前身亡的素还真灵识。

之后伏龙先生欲从千尸壁取回不折之花反中剧毒,幸在危急之际得从异空间回来的苍救离,之后曲怀觞自我牺牲与黄泉引者达成协议取回不折之花。苍带不折之花找上魑离船,在素还真复生之事底定后,悄然从武林消失暂退幕后。(源自霹雳英雄榜)

在美丽的云贵高原南疆,在神秘的原始森林绿荫下,居住着一个自称为倮人的彝族支系,虽然有电视传输线和外界联系,但他们至今仍不与外族通婚。这里还是一方净土,路不拾遗,夜不上锁。善良、勤劳、聪慧体现在每一个倮寨人的身上。即使是不识一个字的倮寨女人,编织出的花衣裙,不用图稿,就能蜡点成色彩鲜亮协调,花案鲜活美丽的裙子。透过裙子色彩斑澜的花样,不用问,倮寨人就知道谁是没谈过恋爱的姑娘,谁是新媳妇,谁生了小孩,谁做了“老人”(祖母)。有趣的习俗有许多,如果寨的孩子十岁前有剃头发的习俗。男孩把头上的头发剃光,只在后脑勺留一撮头发以示儿童未成年。女孩子则是在剃头时,把全头的头发剃掉,只在前脑门上留一撮两寸左右长的头发以示女性。这种奇怪的成丁礼无不使人感到古寨的神秘和悠久。更奇异的是高原倮人奇特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全寨竟没有看到一个丑陋的男人和女人。

我是第一个两次深入到倮寨体验生活、采访的外地作家。第一次采访倮人,完全是一个偶然。

1999年10月21日,云南丽江国际东巴文化学术研讨会结束后,我和与会人员从玉龙雪山下来,准备从丽江到昆明转车。车到昆明,为了完成我多年苦心研究的《中国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资料搜集和摄影,我计划考察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邱北县,当晚便搭上去文山州的夜班长途汽车。与旅客谈问起文山州的苗族,旅客们纷纷告诉我,在文山州城里乡下都穿着民族服装的县数麻栗坡县。于是,我当即修改计划,在山间公路颠簸了450多公里,来到文山州,又马不停蹄地赶了80多公里来到麻栗坡县。当县有关部门明白我的来访之意时,热情地告诉我,苗族最有特点的在新寨乡,距离县城还有120多里路,还有彝族一个支系叫倮倮人。路虽然远了点,而且我三天连续跋涉了一千多公里,却当即表示下到新寨乡考察采风。采访结果,让我激动了好几个月。时过半年,我又利用在昆明参加“中日民俗与稻作文化”的国际学术会议机会,再次赶到千里之远的倮寨采风。

倮寨时隐时现地呈现在郁郁葱葱绿树下,寨前寨后是一片古树林。每棵古树三两人都抱不住。真是:古木参天遮农舍,日浅月深更葱郁。穿着古朴,原始的民族服装的妇女与小孩,三五成群地在房前小坪嬉闹,这种人与大自然的融洽,就像童话般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云南倮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其民族习俗与语言,却不同于本民族的其他支系,至今仍传承着许多原始的生活习俗与稻作文化。倮人是他们自己对外的称号,分布在云南东南部的麻栗坡、广南、西畴等县。麻栗坡县有白倮和花倮(近来也有学者认为花倮是占黑倮)。白倮聚居在新寨乡和新寨村和城寨村,有306户,1682人;花倮聚居在董干镇的马崩、永利和者挖村,有85户,410人。倮寨人至今不与外族人通婚,只在倮寨内部倮人与倮人之间联姻。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少有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保存原始、完整、奇特的民族寨人之一。

关于倮人的历史渊源,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刻本《湖南通志》卷八十一《武备志 苗防一》载“苗有倮、瑶、僮、仡、佬、伶、僚之分,其处广西边者为僮,处云南边者为倮;处湖广零陵、宝庆边者为瑶”(《湖南地方志少数民族史科》第5页,岳麓书社1991年9月版),在《川东南少数民族史料辑》摘附录《四川之边地与开发》中,也载有“四、人口与种族:以汉族言,有本土籍及外籍之分;以藏族言,有唐古忒族、西番族、氐族、羌、倮夷放、苗族之分;而倮夷族中又有黑夷白夷之分”(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在麻栗坡县城郊,县文化馆馆长陆仕祥带着我们去看了一处名叫“大王岩崖画”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我曾站在崖画前为远古时期麻栗坡先人的智慧而惊叹,崖画中有人、牛和其它动物。现在想来,倮倮人的历史不能说与大王岩崖画没有一点关系?1999年11月,我参观南宁博物馆时,发现馆内珍藏着用象形文字记载的远古倮文《倮经原文》。一个有着自己象形文字的民族寨人能说历史不久远吗?

天下一绝:一把斧子劈成的屋

在倮寨,全是干栏式的两层木楼建筑格式,一楼一底,于二层开厦,底层不满围,楼板梯设在房屋的正面,梯的两边为简单的木条式或花栏式走廊。楼用板壁隔为数间,全家食宿在楼上,楼下关牲畜和堆放杂物。白倮一般不置床,就在火塘两边铺牛皮和草席而卧,晚铺早收。如今也有一些年轻人用木方搭起一个高出楼地板两尺左右的床架做床。

倮人住房建筑奇特的是,除了我们看来只是通风孔没有窗子的“窗子”,就是看似简陋实为艺术,而且讲究的56根或66根柱子。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在倮寨,不论建筑面积多大,白倮的男人竟然都不用锯子、凿子、锛、推刨之类的木工工具,而是一把斧子劈到底,不令能劈成整栋房屋的所有建房材料,还能做出工艺精美的花廊走道。每户住房建筑的外形,与众不同的是,东西两侧还多出一个飞檐。

古老的部落有着古老的传说。在采访中我们得知,这是因为传说休人的祖先不是凡人,是从天山飞来的仙鸟。后人为了纪念祖先,于是在建房时在房屋的东西两侧多建了一道飞檐,角证着祖先神鸟的翅膀。

同居住地的倮人,房屋建筑风格也各自不同。住在边远闭塞地方的倮倮人,个别的地方至今还有人住在原始的“无柱人字架茅屋”,如广南县者太乡木那基村的彝族倮支。这种住房多为不封圆的半截墙,茅草覆顶,低矮潮湿。

原始的民族祭祀与荞菜节

倮寨人生活中表现出的原始遗迹还在于他们独特的民族宗教祭祀仪式。

倮寨人崇拜太阳,信奉多神崇拜,信仰万物有灵,以为遭灾遭祸是神鬼作怪,要请巫师驱鬼神。因此,户有神房,寨有祠堂,逢年过节,要斋祭祖先。

倮寨的神房虽然很简单,就是一个简易的蓬架子,祭祀时,尤其在节日习俗的祭祀中却非常隆重和排场。祭祀仪式由寨老主持。倮语称:嘎哎。寨老不是一个特定的人物,而是60岁以上的老人,为男性。(在采访中得知,倮寨人男性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女的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我看到的新寨最高寿老人是一个91岁的老太太)寨里看风水,送菩萨,祭祀礼仪都由寨老主持。

第二次采访倮寨,我是和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苑利博士一块进寨采访的。新寨乡武装部长陈光明也是党和政府培养出来的倮人干部。他和村主任陆祥光陪着我们进寨时指着村前古木参天的一棵棵榉树下那一小堆一小堆石头对我们说:“我们倮最崇拜神树,也叫龙树。树下那几块石头就是我们祭祀龙树和祖先的方式。”我这些年一直在研究水稻民族的民俗与稻作文化,对南方各民族的树圈腾崇拜有一点研究。知道祭祀礼仪是一个少数民族民俗祭祀的一个重点。但许多民族的祭祀都大同小异。一般都是在节日中把祭祀食物送到树前点香祭拜。然而,像倮人这样在祭祀中只是把石头堆在树下祭拜,并且祭祖也是在树下,认为祖先的灵魂依附在神树上而对神树膜顶崇拜,祭祀的方式就是各家在自己选中的古树下堆几块石头,还真是第一次看到。

倮人祭祀十分隆重。在神房里,先用大锅烤好两个大块饼,并用火筛子装好供在祭桌前正方,然后再装上一大碗饭和一碗肉菜,倒上三大杯酒,放好三双筷子,准备祭祀。室外,几个壮年男人吹起牛解和海螺,神房内祭祀完后,男人们敲锣打鼓,来到树林里,妇女们早已在地上用长木板当桌子,用碗装上米饭和菜,放上酒,等男人们来喝。同时,一个妇女便戴上鬼神面具参加祭祀。此时的祭祀活动已转向娱乐活动。祭祀在节日中最为高潮。

倮倮人的节日最热闹的要数“荞菜节”。荞菜节在当地又叫“过荞年”。即每年农历四月的第一个龙日为荞菜节。倮人的荞菜节视同过大年,是祭祀祖先,娱神娱人的盛大民族节日。

祭祀祖先,倮语叫“美淌”,意为祭公、母祖先。祭祖先与过荞菜节来源于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传说倮人的祖先居住的寨子有一次起了大火,全寨都烧为灰烬,房屋、家具、农具及粮食无一幸免。悲痛欲绝的人们一筹莫展,有一个人发现废虚的地基上翻扑着一只碗,翻开一看,碗里罩着的竟是一些荞籽。人们惊喜地将荞籽播种在地下,荞出苗后见风长,到四五月份青黄不接时,它就成熟了,使倮寨人度过了灾荒。于是,人们为了感谢荞便在四月的第一个属龙日定为荞菜节。这个节日习俗就这样传承下来。后人们每天这一天,还要组织人到菜地里喊荞魂回家,送到楼上,请荞与祖先共同享受节日的快乐。

平时多规矩的倮寨妇女儿童,在荞菜节这天,可以与男人一道尽情享受节日的快乐。倮寨的男女老少都会换上自己手工缝制的,美丽多彩的民族服装,倾屋而出,在古树林里过荞年。男人们挥舞着有力的手,敲响了巨大的铜鼓;姑娘们踏着欢快的鼓点,摆手扭腰地跳起优美的舞蹈;孩子们像燕子一样叽叽喳喳地在人群中蹦蹦雀跃;老人们则忙着聊家常,忙祭祀。节日的快乐通宵达旦,日以继夜。与其他地方有着明显不同的是,倮寨人在节日里是天地同乐,人神鬼同欢。其鬼戴的面具,不仅面模形式怪异,色彩如非州的斑马,而且多是女人装扮。其个中原委还值得考究。从这种原始的人神同乐的民族祭祀礼仪来看,倮寨人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部落。

倮寨妇女:与生俱来的审美观

两次在倮寨,始终给我一个强烈的感观就是倮寨妇女和孩子们那集美丽和色泽和谐的手织布衣裙。我们进倮寨,既没有过年也没有遇上什么节日,然而,所遇上的倮寨妇女和孩子们,上身穿的是镶着绣花边的民族风情很浓的衣服,下身一色的都是漂亮的裙子。而且,随便看到谁,都有一种很舒服很美丽的感觉。仔细观察,才发现他们的衣裙花边色彩搭配得是那么和谐,具有很强的审美感。让我惊愕地是,这是中年以上的妇女没有几个有文化,甚至不会说几句汉语,但是说起什么是美的韵味,我想一个美术学院的大学生也未必能有她们的见识和理论。

倮寨的妇女是十分辛苦和勤劳的。白天她们要下地干活,还要上山砍柴,背柴回家不是用肩而是用头。如果不是过节和会见客人,她们上山下地都是光着脚丫。傍晚回到家,除了一个做饭的妇女,其余的妇女和少女就会自然而然地拿起针线小萝萝,端着燃烧着木炭微微火的火盆来到各家用几根竹杆木板搭成的“阳台”上或家门前,展开自织的白布,用针点上在火上烤溶化了的腊,不用画图和参照样版,就这么径直地布上点着花。夕阳下,形成一幅美丽的古寨意韵,让人陶醉。

倮寨是一个爱美丽的部落。一家人穿得漂不漂亮,光彩不光彩,是衡量这家妇女聪不聪明,能不能干的尺度。因此,倮寨的姑娘从5、6家就开始跟着妈妈学刺绣和针线活。

倮寨聪明的妇女,看到什么就能把什么绣在头帕上。花倮姑娘刺绣在衣服上的倮人庆丰收图案,就使我联想起大王崖壁画上那新石器时代的崖画。在母亲和祖母的言传身教之下,成长为一代代巧夺天工的能工巧手。我看到的白倮姑娘,用腊点刺画在家织布上,一针针是那么的精美。更有意思的是,在每年农历的4月第一个龙日举行的“荞菜节”上,各村寨的妇女们最为紧张。因为荞菜节相当于都市的服装展览节,模特就是她们自己和家里每一个成员,而评判则是来自各地倮人及邻里乡亲。在这个隆重而盛大的民族节日中,就连老太婆也会尽情地风流一次,她们会将自己精心刺绣织锦的服饰穿出来,展示自己“宝刀未老”的功力和特技,让年轻人赞美不已。

节日中的姑娘更是紧张。这一天,她们要把自己绣得最好的衣裙穿出来,通过自己的衣裙来体现自己的心灵手巧,并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来“招凤引蝶”。

在倮寨与生俱来的审美上,还有一个值得学术界研究的现象就是倮寨出美女。倮人既然不与外族通婚,他们择偶的面很窄,然而,我所到的倮寨,没见到几个白痴。而且之所以感觉美,还有一个直观的现象就是我不仅看到倮寨的男人们一个个眉清目秀,还没看到一个长得不顺眼不漂亮的倮寨妇女。

原始的“成丁”习俗

我们在倮寨实地考察中,自始至终,都有一个走进神秘地原始部落的感觉。究其因,是倮倮人那奇特的生活习俗,仍保留了大量的原始生活痕迹。

第一次采访倮寨时,很少见陌生人的倮家人,见到我们大都躲了起来。偶尔看到几个小男孩几乎都剃着光头,有意思的是后脑勺上留着一撮头发。小小女娃都戴上头帕,想问但倮家人都笑而不答。由于时间关系,我留下遗憾离开倮寨。这次再进倮寨,把我在《南方周末》和《中国民族博览》上发表的关于倮寨的故事送给他们看,倮寨人对我的感情一下子亲近起来。采访起来也十分顺利。机灵的小男孩漂亮的小姑娘也主动取下头上的帕子让我拍摄下这珍贵的习俗镜头。

采访中得知,倮寨的孩子10岁前要剃头,表示未成年,可以不谙事理。男孩在后脑勺上留一撮短头发,女孩则在前脑门上留一撮长头发。满了10岁后,男女少年都开始蓄头发。表示他们开始成长的劳动力,可以帮助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倮寨人的10岁成丁礼很明显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古老的习俗。同时也说明倮寨人历史上就是一个勤劳的民族部落。

倮寨的奇异的习俗有许多。这种保存着原始本色的习俗,在许多地方都有表现。如倮寨人的婚俗、服饰、饮食、生产、节日习俗等等,都是非常神秘而新奇的,且很有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半个世纪以来,国家花大气力给倮寨安了电,粮食也旱涝保收,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尽管电视里外面的世界多精彩,然而彝族的倮支却仍就传承着太多的本土原始习俗,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至今仍不与外族外支系通婚,包括彝族和彝族中的其他支系。只限倮人与倮人之间的联姻。即使是如今已走出倮寨,有了工作,成了国家干部的倮人,也只能而且是自觉地与本族支系人通婚。这种民俗现象是否对民族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在当今开发地域性经济的文化内涵当中,我想如果把彝族支系倮人古老的优秀的民俗文化整理、加工出来,倮寨的许多奇异风俗和自然风光,不正是民族经济开发的又一条生财之道吗?

1995年,新寨和城寨的年轻人,走出倮寨参加工作的倮倮人竟不到十人。在二十世纪末的最后一年的1999年,倮寨人终于有七、八十人走出寨门,到广州、深圳等地打工去了。他们带回来的不仅只是工钱,还将带回外面世界的五彩缤纷。

彝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分支叫“五色”分支。这次分支源于十月太阳历的“天五行”,即“青、红、白、黑、黄”。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着五个方位和区域,这五个区域发展壮大后就产生了“五帝君”,分管五方。东方青帝,青人、青马、青衣;南方红帝,红人、红马、红衣;西方白帝,白人、白马、白衣;北方黑帝,黑人、黑马、黑衣;中央皇帝,黄人、黄马、黄衣。歌场、祭祀时,五帝君必须到位,一个不到场都不能举行。外族人称这些部落人群为“青夷、红夷、白夷、黑夷、黄夷”。彝族自称“尼苏”——青人;“能苏——红人;”“吐苏——白人”;“诺苏——黑人”;“舎苏——黄人”。

  关于彝族的族称问题,西周希姆遮时的“尼能时代”自称”。“青”是天形成的元素,彝族自古热爱天文学,天文历法书里有“天人合一”,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知天知地必知人,人体对应天体的理念。“青人”就是天人合一的含义。“尼”,汉音记载为“夷”,《史记》记载:“西南夷君长什数,夜郎最大”。汉朝时称为“夷”,汉末和晋朝称为“爨”,唐朝称为“蛮”,也有称“倮”的。解放后在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毛主席赐称为“彝”。周总理对彝族政协委员张冲说,这个字头上戴着向天包,有衣穿,有饭吃。张冲说,很好,就用这个字。

  此次分支史称“五色分支”。“五色分支”对后来的彝族历史文化影响至深,至今仍然还有一些学者写彝族历史时把“黑贵白贱”笔之于书,这既不符合历史,也不利于彝族内部团结,更误导子孙后代。

  彝族历史上的第二次分支为“武僰”分支。希姆遮的第二十六代孙是商朝时蜀国的国君。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哺阿娄继承蜀国王位,二儿子哺阿迤是卢卢国国君,三儿子哺阿余是濮国国君。据《汉书》记载,蜀国、卢卢国、濮国等三国都参加了武王伐纣。后来,其大儿子分为武部;二、三儿子为僰部。史称“武僰分支”。阿武哺的孙子娄珠武生了十二个儿子,史称“武生十二子”,除其中的武洛撮继承王位外,其余十一子都投向僰部,引起内部纷争。于是,蜀国武部就向卢卢国和濮国发动战争,把卢卢国从四川泸州赶向云南,其中一部在云南昭通建立了朱提国。另一部赶向昆明建立了古滇国。把濮国的青衣部从宜滨赶向重庆,建立了巴国,把武僰部赶向贵州建立了夜郎国。这次分支后,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原一带有齐、楚、韩、燕、赵、魏、秦等七国争霸,最终统一于秦,而在西南的云、贵、川彝区,则有蜀国、巴国、夜郎国、滇国、朱提国等五国并存。

  彝族历史上的第三次大分支史称“六祖分支”。战国后期,蜀国发生洪水泛滥之灾,史称“洪水潮天”。蜀国又发生宫廷政变,蜀国国君笃慕便逃到云南东川的洛尼泊避难,蜀国灭亡。原来武部的族群又和僰部合起来,统称“武部”。关于笃慕就是蜀国国君问题,司马迁在史记的《蜀王本纪》中这样说:“朱提有一男子,从天而下,号称望帝,蜀王也。”这里说的“望帝”就是笃慕,有些汉书文称为“杜宇”,那是汉语译彝语形成的差异,实际是一个人。笃慕逃到洛泥泊后,他的南面是滇国,东面是夜郎国,北面是朱提国。他们都是阿武哺的子孙,有亲缘关系,因此就受到三国国君庇护并与之开亲。笃慕娶了三个老婆,生了六个儿子,长大分支后史称为“六祖分支”,这就是彝族历史上第三次大的分支。这六祖就是笃慕的六个儿子。后来,笃慕的大儿子、二儿子武乍部向滇东南发展,笃慕的第十代孙与武部合起来,原有的武部叫做“前武”,笃慕的大儿子、二儿子叫做“后武”。笃慕的老三、老四糯恒部分支到四川凉山。老五、老六默布部分支在滇东北和黔西北一带。到了汉朝时期,笃慕分支到滇东北和黔西北的笃慕部的子孙发达起来,建立了慕部7个部落,称之为“七勾则”。“勾则”虽然也是彝族地方政权,但其势力、领地比原来的方国小多了。这七个“沟则”分别是:阿于斗、乌蒙、乌撒、播勒、水西、慕补、扯勒等七部,史称“慕布七勾则”。大方原名叫“慕俄沟”,就是慕部水西补沟则的君主所在之地。

(第一次“五色分支”代表着“彝族”大源流,此次分支在“希慕遮”问世以先;第二次分支为“武僰”分支,代表着“彝族”部分源流;第三次“六祖分支”代表着“彝族”小部分源流,即民间谣传六祖系所有彝族人的共祖,这种关点是谬论,是不怀善心者想误导后辈子孙,六祖仅部分“彝族”祖先!逐“六祖分支”以前“夷族”先民主要以“五色支系” (青、红、黄、白、黑)大杂居,小聚居,后因“笃慕”(杜宇)与其他色系联姻生六子,后裔称“六祖”,所以民间长者所传“上天三层者为白,下三层者为黑,黑者为孙,白者为舅”很有道理!而有人撰书时说““黑贵白贱”这是在相互攻击!

比如说“尧舜禹”至“禹”时也有六个儿子,分封各地,是不是可以就说现在所有华夏人民都可以说是“禹”的子孙呢?这种说法显然不符合事实!因为在“尧舜”时期称“公天下”,并非将王位世袭子孙家传,至禹以后才变为“家天下”,如此“家天下”演化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至民国时候才被“孙中山”推翻!)

古夷的源与流是怎样的?

       文化、文明的传承传递,方式多样,产生却有先后。身体语言、口头语言当最先产生,刻画图案,符号、记号次之,文字再次之。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