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的散文随笔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3收藏

辛苦的散文随笔,第1张

辛苦的散文随笔1

 耕种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劳作,曾经在年龄还是稚嫩孩童的时候轻轻的尝试过数次。每次天气都是不太相同的,但结局,却是毫无列外的发挥出了孩子时代的天赋特长“爱哭鬼”!在当时,心中最恨的事情也就二件吧!一件是跟着到土地里耕种,纵使我根本不干重活,甚至常常可以不干活。另一件就是超额的家庭作业,迫使着我在困倦疲劳中强行运转着大脑,解答着或许永远也无法知道内涵的知识。

 后来,人总是步入了长大的行列之中,作业失去了约束力,就不再写了。耕种更是随着拆迁与现代化的进展,也彻底的远离了,自从玩泥巴的年龄过去之后,我可谓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成长到了至今。。。。。。。。。。。。。

 现在想来,以往确实是稚童子心,不明所以。耕种虽然是困难且令人操劳的,但却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传承的至重根基,这种现代人难以承受乃至不喜的劳作,却是在机械时代之前生存的必要根本。

 而家庭作业嘛!不论如何评价,终归是有一个老师作为“呈交”的地方的,或许除了机械性的熟练之外没有太大的意思,但终究是有一个最终的回馈的。

 然而,世上并非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有着逻辑可巡的。

 成长之后,逐渐面对的事情也就多了起来,对于以往所感受到辛苦与厌恶的事情也就没有什么针对的感觉了!只是,对于辛苦,却是有了新的体会。

 这世上辛苦的事情很多,甚至是处处都是。但是,最辛苦的事情并不是从事劳作,或者无趣的练习。

 而是明明已知那是毫无用处的结果,乃至没有结果的事情,却还是要被不情愿的全力以赴的事情!

辛苦的散文随笔2

 20xx年12月2日,星期一,农历癸巳年十月三十上午,时钟定格于10时30分。此时此刻,我睁大眼睛,屏气凝神地盯住电脑屏幕:找到了!成功了!我终于寻谱成功了!我终于找到我的先祖了!没错,就是他:泽亨!我的“泽”字派先祖。

 泽亨,锡化公第四子,字明元,一字善长。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二月廿九酉时生,年四十四岁,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公元1778年)十二月二十二亥时殁。葬黄泥窖猪婆拖索山坐北向南。配徐氏,长邑徐启先之四女,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四月廿二丑时生,寿六十二岁,嘉庆元年丙辰(公元1796年)八月初八未时殁,葬荷叶塘北仑右合字明棠配刘氏墓坐向同。子三:新嵩、新地、新徵。女二:长适长邑杨先举,次适文洲黄德安(此段文字录于族谱)。

 屏幕上显示的善长公及徐老夫人的信息,与我掌握的“时裔”(乡下为谢世者做道场时使用的记载近代部分先祖的名册)上的信息完全吻合。随后,善长公三个儿子一个儿媳、两个孙子共8人的信息和“时裔”记载完全相符。

 寻谱成功了!我的老祖宗,您让我找得好苦呀!

 在此激动人心的时刻,我电话邀请族侄朝辉速来,一起继续在网谱中“上下求索”,直到下午五点多钟,我们从某网站刊载的《张公南轩族谱》的影像资料上,完整的找到了从第8派“贵文”至第23派“营义、营敷”的世系,共“无间道”的将世系准确推进15世。因为该谱修于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故族谱上我支信息记载仅至营义、营敷(营字派)止。

 根据族谱的记载,现将我支族的世系附列于下:

 浚—栻—焯—明义—铿—任道—渊—源升—贵文—彦琦—惟良—茂锦—邦淮—时用—应芳—所安—之尊—习枢—炳烈—培方—锡化—泽亨—新徵—营义、营敷。

 因为20年的默默坚持,今天终于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如果历史的车轮重回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我的家乡——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牌口乡,有许多姓氏都续修了族谱:张、王、刘、李、陈、邓、杨、易等等不胜枚举。但是我支张姓却一直按兵不动,何故?没有老谱也。没有老谱,何以续修宗谱?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找到老谱。要找老谱,说说简单,实际找起来,谈何容易。

 我记得一位朋友说过:心在,希望就在。

 关于本支张姓族谱,先辈说是“破四旧”时烧毁避祸了!因此也就遗失了!

 为了能寻找本支张姓族谱,我和家父,还有族侄朝辉数十次在益阳周边地区寻访。下面,我只选择三次寻觅老谱的详细过程加以叙述,以飨读者。

 1995年10月28日,在我的老家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牌口乡陈北塘村,我拜访了本村一位父辈老人张正冬,其时年约60岁。其说,本支族谱在本地共有两套,我保存的一套在“破四旧”时因担心被批斗烧毁了。另一套保存于本乡西湖村张宏详家。他家阶级成份较大(富农),在历次运动中,族谱烧毁了。但是,张正冬凭借超人记忆,记得我族派语20字:区秉培锡泽,星营起锦期;灰宏卓经济,光细庆风归(作者注:这20个字,大都是谐音字,我就地取材,写在一个“芝城”牌香烟盒子上,保存至今。此20个派字,是我寻谱的第一组基本信息)。

 1996年6月22日,端午节,我回老家过节。下午我和家父一同上门专访本乡西湖村本家张庆堂,其与家父同辈,已八十高龄。但其记忆衰退,所言七零八落。好在有一本“时裔”,但因1995年7月,本乡遭遇洪水,堤垸溃决,“时裔”被洪水浸泡,仅部分页码完好,其余已粘结无法复原。同年8月31日,借“时裔”携至益阳市城区,能复印者概复印,原件奉还。后据悉,原件不久即失落(作者注:此“时裔”是我寻谱最重要、也是最可靠的第二组基本信息)。

 20xx年11月24日,星期六,天空阴沉,不时有零星雨滴飘落,地面尚有雨水的痕迹。

 我早起、用过早餐后,即到益阳市汽车东站乘车去宁乡。上午8点多,到达宁乡县豪德汽车站。稍后,我的大学同学刘先生,如约开车来到车站与我会面,然后直走老粮仓镇。老粮仓镇位于宁乡县西部,距县城约60公里。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老粮仓镇。我事先联系的联络人张益武,因担心我们不熟悉他的老家(老粮仓镇新郑村)而在镇上等候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直达新郑村张益武堂兄张湖湘老师家。张湖湘曾是1996年《沩宁张氏贵文房七修族谱》的参与者。但是,张老师不在家,只有其八十高龄的老母亲在家留守。拿到族谱后,我即高兴地对照已知的“两组信息”,仔细地逐册逐页的翻阅。大约查了两个小时,遗憾的是没有找到和我先祖信息相符的记载。

 20xx年10月5日,我有幸出席了在浏阳市召开的湖南张氏宗亲联谊会筹备工作会议,结识了全省各地的张氏宗亲,特别是认识了本市热心家族事务的赫山区沧水铺镇小庐山张氏家族族长张令华先生和小庐山张氏家族理事会秘书长张松鹤先生等人,先后数次参加他们组织的益阳市张氏宗亲联谊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有幸看到了宁乡、浏阳、汉寿、沅江、赫山、资阳、桃江、安化等地的张氏族谱,让我对南轩后裔在湖南、在益阳的分布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尽管视野开阔了,但是,我的家谱还是没有踪迹,让我感到十分的困惑。在此期间,我除了亲自到线索地寻找外,还运用各种其他方式,采取了数种措施寻觅:20xx年10月23日,我利用在长沙市通程国际大酒店开会之便,到酒店隔壁的湖南图书馆历史文献阅览室查阅《沩宁汤溪张氏九修族谱》,没有找到线索。20xx年12月26日、20xx年3月4日,我两次委托江苏省宜兴市宗亲张吨云,到上海图书馆家谱阅览室查阅。据其事后反馈,因该馆所藏的我要寻找的几部族谱皆为残本,故两次均无结果。20xx年5月10日,我同样利用在长沙开会的间隙,通过原大学同学谢女士在其工作单位、湖南省社科院图书馆查阅《沩宁水口先儒裔张氏七修谱》,同样没有查到我先祖的信息。20xx年6月21日,我在网上公开发布“有偿寻谱”公告:鉴于近20年来个人寻谱未果的现实,从现在起,决定有偿寻谱。凡协助本人找到所需要的族谱,本人将给予协助人1000元的现金奖赏,同样没有结果。20xx年中秋节以来,我委托本村少年即好友的邓德明,请他在湘阴、汩罗、望城、宁乡等地贩运稻谷时,帮我打听我的家谱一事,经其数次努力,一无所获。

 科技在飞速发展,网络时代给寻根问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通过张氏宗亲群,认识了许多寻根问祖的同好宗亲,在这儿大家相互帮助,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20xx年11月,四川省德阳市张兴云、重庆市巫山县张克喜、湖北省宜昌市张裕阳等张氏宗亲,均向我推荐了娄底涟源市张满意宗亲“发现”的一个刊载有张氏族谱影像资料的网站。在他们的指点下,我于20xx年11月29日开始尝试登陆该网站查询。

 奇迹终于出现了!

 12月2日,我继续登陆该网站查谱。当我在该网站查阅第二部张氏族谱时,终于出现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在此,我要对所有关心、关注我寻谱的张氏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是要对给我提供过帮助的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目前,因找到的族谱为道光年间的版本,还有部分近代先祖的世系、齿录不尚明了。因此,我还将继续寻找更近年代的族谱,以期获得最终成功,为实现完整支族家谱梦而奋斗!

辛苦的散文随笔3

 亲爱的,你好呀!

 那天翻看我多年前写下的心情,其中有句话:我假装坚强很久了,以至于人人都以为我就是坚强的人,我想哭不敢哭,我想发脾气不敢发脾气,但我真的会哭。我也累,会痛苦。我若哭了,你们认为我是矫情,我痛苦了,你们认为我装可怜。我是个活生生的人,你们该有的我都有,为什么你们认为一切正常的情绪,到了我这里就不正常

 亲爱的,我不应该被温柔对待吗我不是个正常的,有七情六欲的人吗

 时至今日,旧时的感慨,用在我身上依然奏效。

 亲爱的,我经历了很多。断断续续间,在写给你的信里或多或少都有所提及。那天你给我发来的信息,安慰我:努力生活,不要放弃,时间会给你想要的。可是,亲爱的,我很累,我想你懂的。

 同你讲一位表妹的故事。

 那年中考。表妹与姐姐同时升学,姐姐考大学。家里很穷,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有天晚上,母亲拉过她坐在身边,面色凝重的同她讲:妈妈知道你读书很努力,学习成绩也好,妈妈很骄傲。你跟姐姐同时考学校,我知道你考得上。但是家里的情况你是知道的,你们读书的钱,全部是求爹爹告奶奶借来的,你姐姐读书已经读到这个地步,放弃了实在可惜,考上大学读完出来,我们家就有希望了,你姐姐也不会亏待你……母亲后面的话,表妹没有听下去。亲爱的,她那时很伤心,感觉自己真是个多余不被待见的人。她很清楚母亲要表达的意愿是什么。

 自小,因为表妹的出生,在那个计划生育的年代里,给家里带来不少的负担,加之表妹的体弱多病,更是让家里雪上加霜。父亲时常在她面前提及,因她而给家里造成的困境,常说要是没有表妹,家里条件会好很多。母亲的话,似在提及表妹该为家里做贡献了。事实上,她只能让步。那一年,表妹14岁。表妹乖巧的以厌学的姿态故意把升学考砸。考完后,平时蹦蹦跳跳,以孩子王著称的她在家里闷了三天。

 那三天,她天天守着黑白电视机,主角哭她便跟着哭, 主角笑她也跟着笑。她的脑海里千百个如果:如果我哭闹不同意放弃中考呢如果是我考大学呢她终是没有想明白。

 母亲一直以来偏爱她多一些,母亲总说:你最懂事。

 亲爱的,从小看起来懂事的孩子,是最不快乐的。从小懂事的孩子,不争不抢,可并不是不想要,而是怕大人们不高兴,因而不敢索求。从小懂事的孩子,过早的涉入成人的世界,害怕因为不懂事,而失去唯一可以任性的权利。我们的生活,对懂事的人总是更残忍一些,也总是让懂事的人承担更多的糟糕与伤害。都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事实也的确如此。表妹在那一年,因为懂事,成了一个失学少年。再后来,她对自己发狠,用一年的童工生涯,换取之后的学习机会。

 另外一个故事。

 一位朋友的女儿出国留学的故事。女孩高中毕业之时,考取国内高等学府就是囊之取物,但女孩提出:美国留学。朋友家境小康水平,但提供出国留学的条件,万万达不到。女孩开始了争取吵闹的行径。女孩在高考前一周,不带任何联络工具出了门。朋友找遍了亲戚同学家,将女孩找回。女孩开始绝食,暗中买来药物“安定”,写下一封遗书:不送她出国留学,活着没意思,宁愿去死。

 女孩还没有吞下药片的时候,朋友便发觉了异常。趁女孩不注意找出了那些白色药片及那封遗书。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轻易求人的朋友,拉下脸面,四处筹钱,筹到出国留学费用,办好证件,将女孩送去了美国。美国留学期间,女孩除了学习,就是四处游玩,理由是:同学们都是这样的学习生活方式。朋友一家为了女孩的留学背负了很多。

 事实证明,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任性的孩子哭一哭,闹一闹,大人们便往他手里塞各种各样的糖果。任性的孩子,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诉求。任性的孩子懂得通过表达来获得。

 而懂事的孩子呢自小受性格影响,长大了,心里便是一道疤,有深入骨髓的敏感。他们在意别人的眼光,不敢拒绝别人,有着一种善解人意的自卑。懂事的孩子,在了解成人世界的过程中,过早的学会照顾别人的感受,学会隐忍,把什么事情都往自己心里藏,受了伤自己捂住伤口,任其慢慢愈合。

 亲爱的,这是不公平的。人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权利。那些被赋予懂事的孩子,过早的承受着比同龄人更多的委屈,总是怕麻烦别人,总是怕别人不高兴。一但某一天表现出拒绝,便有蜂涌而至的人指指点点: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怎么这么不体谅人……

 可是,为什么要做懂事的孩子呢若不懂事,就不该被爱

 亲爱的,我就是个从小被赋予懂事标签长大的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在我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不敢任性的哭,不敢随意的笑,我怕被抛弃,怕别人讨厌我。然而,我累了。假装坚强懂事那么多年,累的筋疲力尽。

 我不想再在意别人的看法,不想再压抑那些腐蚀我的情绪。

 我希望历尽磨难,依然有任性一回的时候,做回真实的自己,更好的自己。

董姓起源

董 驯龙得董姓

董姓有诸多历史可考,其历史至少有4000多年。董姓的起源,从惠连氏族往上可以追溯到黄帝之裔高阳帝。“董”初指能制绳索的草,惠连氏族是一支擅长制草绳的部落,他们以草为图腾。据传,惠连的孙子董父擅长驯养龙(即鳄鱼)。某年,有人向舜帝敬献了几条蛟龙,需要专人饲养训练,朝廷就指派董父驯养。董父精心驯养这些蛟龙,教它们学会各种舞蹈。舜帝很高兴,便根据这一职业赐他们氏族称豢龙氏,并赐董姓。从此,董父的子孙后代便以董为姓。董的古址在今山西境内,是夏商时代的侯国,后为晋所并。

另据汉代的考证,董姓另一支的起源是以官职为姓,是春秋时期晋国董督晋典的后代。

一、董姓迁变

董姓来源与其他姓氏不一样,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据说早在先秦时期,董姓族人就进入甘川滇黔等广大地区,与当地土著混居,融入土著之中。此外,也有西南、北方等外族融入董姓。

董姓一登上历史舞台,便声名卓著。当时活跃于晋国的有董狐和董安子,而董狐被后世誉为“良史”,为后世史官树立了榜样。当时,董姓主要活跃于山西、陕西、甘肃南部、河南地区。到秦汉时期,董姓已扩展至河北、山东,进入了浙江、广东,还有西部的四川。那时,董姓名人有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被王允、吕布所杀死的董卓、东汉洛阳令董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甘肃、四川的董姓已繁衍成大姓,同时向贵州和云南迁移。这时,有人称蜀国“四相”之一的三国名臣董允,医学家董奉,南北朝外交家董琬。进入唐宋时期,董姓的重心在滇、黔地区形成,并大批移民东南。这时候,董姓艺人大量涌现出来,有琴师董庭兰、五代南唐的画家董源、金戏曲作家董解元,当然,也有唐朝宰相董晋。明清以后,东北的董姓得到发展。这时候,董姓族人出现了明朝抗倭名将董邦政,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清代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当然,还有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战斗英雄董存瑞,甲骨学家董作宾。

二、董姓名人

一代名儒董仲舒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时期,武帝颁布诏书,下令各地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敢谏之士。董仲舒三次上书,三献论述天和人的关系的《天人三策》,博得汉武帝的赞赏,委以江都相之职。这种“天人感应”的学说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予以神化,谁反对政治统治,反对皇帝,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这种学说适应了统治者愚化民众的统治心理,被汉武帝采纳了。为了实现这种学说,董仲舒进一步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求以思想文化上的统一促进政治上的统一,实现大一统。

到汉宣帝时,当时儒生对奉为经典的五经有不同理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大讨论,这次讨论由萧望之主持。讨论中,儒生们把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反驳攻击观点不一样的人,被班固称为“党同伐异”。

董仲舒专治《春秋公羊传》,一心钻研孔子学说,曾作数十篇文章论说《春秋》,后来合编为《春秋繁露》。他在书中杂并阴阳五行学说,强调天意,君权神授,从唯心主义角度论证了汉王朝存在的必然性。书中还提出了封建的“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以及人性分上、中、下三等的荒谬论点。

据说董仲舒在帐幕中讲读经籍,然后由其门弟子依次传授后来者,因此竟有弟子未曾见过先生面的。董仲舒日常生活严格遵照礼仪,一丝不苟,专心致志讲学,三年时间竟然没有空观赏室外园林,为弟子们所敬重。成语“目不窥园”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董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一。

▲寻根溯源

1、出自己姓。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所载,颛顼后裔董父精于饲龙,很得帝舜的赏识,故赐董父以董为姓,其后代亦以赐姓董为氏。

2、出自官名。据《姓氏急就篇注》所载,周朝有大夫辛有,其二子在晋国任职太史,董督晋国典籍史册,子孙世袭官职,并以官为姓氏,称为董氏。

3、其他源流。据《董氏世谱》所载,帝颛顼的后代陆终有一子叫参胡,姓董,参胡的子孙便有以董为姓者。另外,朝鲜族等也有董姓。

▲得姓始祖

董父。颛顼帝的己姓之后,廖叔安有一子叫董父,他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于是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舞蹈。帝舜非常高兴,就封董父为川(今山东定陶北)侯,还赐他以董为姓,其后代就以董姓自居,董父也被尊称为董姓始祖。

▲繁衍播迁

董姓出于同一宗源,均为高阳氏颛顼帝之后裔。据史料所载董姓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西南部、山东平原县一带三个地方。秦汉时,董姓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另外,陕西,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姓族人。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甘肃、山东两地董姓发展成当地望族。这一时期,据史书所载的董姓族人繁衍迁徙情况有:出自晋国太史一支的辛有后裔董狐裔孙董翳被封为翟王,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后其子孙又迁居陇西(今甘肃临洮);西汉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曾孙由广川迁至陇西,后人又迁往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姓迁徙而来者。隋唐时期,是董姓一大繁衍时期,福建、广东又有董姓迁居者。又唐代固始(今属河南)人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姓加入。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姓南迁,浙江余杭一带此时出现董姓族人。明清之际,台湾、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均分布有董姓居住者,董姓这一时期可谓遍布海内外了。今日董姓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

▲郡望堂号

董姓郡望主要有陇西郡、济阴郡等,其中以陇西郡最望。

1、陇西郡,战国时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南),三国时治所在襄武(今甘肃陇西南);

2、济阴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

▲堂号有:

“陇西”、“直笔”、“良史”、“豢龙”、“正谊”、“三策”等。�

▲宗族特征

1、纵观董姓名人,可以看出董姓是一个多武夫将帅和画家的姓氏,忠臣良将辈出,在历史舞台上争相竞妍,各展风姿。

2、董姓字行辈份层次分明,特征显著,如董贻玖所修《董氏族谱》中载有湖南一支字行为:“名初怡世业,继序振家声,祖泽由来远,诗书裕后昆。”又董德庵所修《董氏宗谱》中载有河北一支为:“维士生亨,初伯叔仲,汝文继夭,圣国祯祥。”

▲名人精粹

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孔子赞其为秉笔直书的“良史”。

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枣强县东)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地位。

董安国:西汉内史,曾著农书十八篇。

董忠: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西汉时被封高昌侯。

董宣: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时以秉公执法,廉洁奉公著称于世,有“卧虎令”和“强项令”之称。

董昭:定陶(今属山东)人,东汉时曹操谋士。

董王己:陈留(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人,东汉屯田都尉,著名女诗人蔡文姬之夫。

董正:东汉时番禺(广州)人,以雅性高洁,累辟不仕为世人敬仰。

董昌:东汉浙江余姚人,官至蜀郡太守。

董遇: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三国时任曹魏大司农。

董厥:义阳(今河南桐柏县东)人,蜀汉时任职尚书令,被称为“良士”。

董和:湖北枝江人,蜀汉时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

董奉:侯官(福建福州)人,三国时神医。

董景道: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西晋经学大师。

董征:南北朝时顿丘(今河南清丰南)人,曾官至平东将军。

董僧慧:姑熟(今安徽当涂)人,南朝萧齐之义士。

董展:隋代汝南人,长于作画,与展子虔齐名,又雅号:“智囊”。董纯:隋代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北)人,以功进位上开府、拜柱国、爵郡公。

董庭兰:陇西(今属甘肃)人,唐代宰相、琴家,以善弹《胡茄》而扬名。

董源: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五代南唐画家,擅画秋风远景,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潇湘》、《夏山》、《溪岸》等。董枢:河北元氏(今河北石家庄附近)人,北宋任职西京留司御史台。

董槐:今安徽定远人,南宋时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被封许国公。

董俊:藁城(今属河北)人,元朝大将。

董其昌: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书画家、书画理论家、鉴赏家,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传世作品有《烟江叠嶂图》、《潇湘白云图》、《夏木垂阴图》等,著有《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等。

董邦达:浙江富阳人,清代著名画家,被誉为清代画中十哲之一。

董必武:黄安(湖北红安)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的创始人之一,党和国家卓越的***之一,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理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

董振堂:河北新河人,宁都起义***之一,原在国民党任职,后起义投奔***,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等职。

  一、寻根溯祖

  欢迎同姓朋友您的到来!请贡献您的资料,以求我姓资料的完整,谢谢!

  1、 出自姚姓,先祖为生于姚墟(今河南濮城南)的舜,建潘都(今北京延庆县东北),后迁陕西兴平北。商时,舜之后裔在潘地建潘国(今河北怀来、北京一带)。周文王灭潘国,亡国后的潘国人用国名作为姓氏。

  2、 出自姬姓。西周初年,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姬高被封在毕,建立毕国。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其地在今陕西省北部,后迁河南固始,子孙以封邑命氏。或言春秋时,鲁宣公十二年(前597),楚灭潘,亡国后的潘国人就有用国名作为姓氏的,从此改姓潘。

  3、 出自芈[mǐ]姓,是春秋时楚国公族的后代。见于家传者始祖为潘崇。潘崇官拜楚穆王太师。《通志·氏族略三》 :“潘氏,芈姓,楚之公族,以字为氏。潘崇之先,未详其始,或言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谬矣。潘岳家风诗自可见。晋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汉有潘瑾,后汉有潘勉。”

  4、 出自北方鲜卑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潘”氏。

  5、 清康熙年间,台湾高山族相继归顺,被赐姓潘。

  分别发源于南方和北方的两支潘氏,姓源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同,但认真推溯起来,根本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因为,周文王固然是黄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国所出的芈姓则是传自黄帝之孙颛顼。在血统方面实际上同出一源,没有太大的分别。

  二、迁徙分布

  潘姓早期在河南发展,唐代扩展到河北、陕西等地。第一次进入广东是在西晋年间,后又发展到湖北、江苏、浙江。第一次进入福建是在唐代(现福建省惠安县螺阳镇盘龙村),后又迁居广东、云南四川也有一支,清康熙年间,潘姓第一次移居台湾。由于《史记》载有潘崇的事迹,故潘氏大多以潘崇为始祖。潘崇之子潘尪[wāng]为楚大夫;孙子潘党,继为大夫。

  三、郡望、堂号

  1、 堂号:黄门堂:西晋潘岳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故以其黄门侍郎之职称为堂号,又因其为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也称为荥阳堂。

  2、 郡望:广宗郡:东汉永元五年(93年)置县,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隋仁寿元年(601年)避太子广讳,改名宗城。十六国后赵为建兴郡治;北魏为广宗郡治。此支潘氏,出自潘勖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广宗太守潘才。河南郡:汉高帝二年(205年)改秦三川郡治。此支潘氏,多出自鲜卑破多罗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潘威。 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始置郡。此支潘氏为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之族所在。豫章郡:楚汉之际始置郡。此支潘氏为潘崇之后。

  四、历史名人

  1、潘 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貌比潘安”,是人所共知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其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韩国公。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由此削秩三等。后复职并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二年(999),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 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

  6、潘大临: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宋代学者,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15、潘 韬: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17、潘龄皋: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18、潘光旦(1899—1967年): 字仲昂,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并讲授优生学、遗传学、家庭问题、心理学和进化论课程。1934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社会学系系主任。195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他是最早发现家谱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大学者。他为了研究家谱,在住宅辟一室收藏家谱,静心研究,多日不出。有朋友说他喜欢读他姓家谱,而不修自己家谱,潘听了笑而不语,好事者送上楹联:“寻自身快乐,光他姓门楣”。

  19、潘世忠(1889--1930) :江苏青浦赵巷乡(今属上海市)人。中学毕业后,以勤工俭学赴法国深造,在飞行学校学习。以技术优秀获得法兰西国际航空联合会证书。回国后,任航空学校教官,兼任学校工厂厂长。潜心研制各种类型飞机。以自制飞机作飞行表演,为航空界人士所折服,系我国第一个驾驶自制飞机的人。1915年,在南苑航校研究设计的航空炸弹获得成功。1917年张勋复辟时,驾机讨伐,迫其投降。1920年1月,被任命为航空厂厂长。后以脑伤致疾卒。

  20、潘德明(1908-1976):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少年时寄居上海。是我国第一个以自行车和徒步形式进行环球旅行的旅行家,1930年在上海参加中国青年亚细亚旅行团,行至越南时只剩他子然一身,但他坚持不懈,乃以7年的时间,历经40余国,1937年7月返回上海。1976年逝世,终年68岁。他有6位子女,多为画家,大儿子潘薇生为大连人。

  21、潘序伦(1893-1985):中国会计学家。江苏宜兴人。20年代,在上海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建国后,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名誉校长。著译有《会计学》、《审计学》、《劳氏成本会计》等。

  22、潘梓年(1893-1972):中国哲学家。江苏宜兴人。抗战时期,在南京创办“新华日报”,任社长近十年。建国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

  23、潘 菽(1897-1988):中国心理学家。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苏宜兴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之一。建国后,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24、潘汉年(1906112-1977414):江苏宜兴陆平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之一。长期领导敌区隐蔽斗争和统战工作,功勋卓著。上海解放后任常务副市长等职,协助陈毅市长为改造旧上海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蒙冤关押达二十余载。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关于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确认“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员。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5、潘天寿(1897--1971) :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长期从事绘画活动和美术教学。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擅写意花鸟和山水画,远师徐渭、朱耷、原济等,近受吴昌硕、黄宾虹影响,布局善于"造险""破险",笔墨有金石气,朴厚劲挺,气势雄阔,题识跌宕疏斜,有黄道周风。能融诗、书、画、印于一炉,形成独自风格。又长于指头画。于画史、画论研究有素。作品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治印谈丛》、《潘天寿书画集》等。

  潘氏名人不胜枚举,有兴趣者可去中华一家人看看。

  南北两支潘氏 黄帝轩辕后代

  关于潘姓的姓源,《姓纂》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周文王后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有广宗,河南两望。”

  毕公,就是毕公高,是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被他当天子的兄弟武王封在毕地,也就是现在陕西省长安和咸阳以北的一带。后来,他又让自己的儿子季孙食采于潘,而后周文王的这一支子孙就按照当时的习惯,纷纷以国为氏,统统都姓了潘,潘姓的最早发源地,当然也是在陕西的北部。

  大约四五百年以后的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又有人以潘为姓,这是根据《姓氏寻源》的记载。《姓氏寻源》上是这样说的:“楚公族芈姓之后,以字为氏,潘崇是也。”这一支潘氏,很显然是颛顼帝高阳氏的后代,他们的发源地,大致是在今安徽、江苏和浙江一带。

  分别发源于南方和北方的两支潘氏,姓源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同,但认真推溯起来,根本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因为,周文王固然是黄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国所出的芈姓则是传自黄帝之孙颛顼。在血统方面实际上同出一源,没有太大的分别。

  汉代以后,潘姓的知名人物不绝于史书,堪称济济多士,譬如,三国时代东吴的名将潘�307和潘璋,就是千百年来民间所熟知的人物。大家熟知的“走麦城”的故事中,关公父子就是被潘璋所捉到并加以杀害的。

  “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宋代的大将潘美,也是民间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大家对他的印象都不好,把他列入“坏人”之林,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在著名的“杨家将”故事中,“潘仁美”扮演的是反派的角色,处处跟杨家过不去的缘故。

  实际上,这真是冤枉了他了。正史上的潘美,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一名大将,战功辉煌异常,曾经在太祖受禅之初,为宋室收复凶悍的陕帅袁彦,而巩固了赵家的天下。后来,他并且平定泽潞扬州,下江南广东、云南,以大功累官至忠武军节度使,还被封为代国公。像这样一位杰出的名将,竟被“杨家将”的作者,随便地在他的名字中加个“仁”字,就把“潘仁美”塑造成一个反派的角色。

  另据湖北红安县档案局资料记载,红安县潘氏来源有二。其一为七里坪镇杨山片上下潘家河、潘家岗,本邑习称县北潘氏。其始祖名潘万九,于明朝洪武初年由江西铙州府瓦屑土霸迁徙而来,为江西填湖广移民姓氏之一。此支潘姓其沿革为:潘万九(一世)→潘禄(二世)→潘秀(三世)→潘仲文(四世)→潘谟、潘询(五世),潘谟之子名潘思舜、潘询之子名潘朝造(六世)→潘思舜之子潘伯宇、潘伯宙、潘伯宫、潘伯室、潘伯佑、潘太极、潘太林、潘太华、潘朝造之子潘伯定,是为第七世。此支潘姓到第七代后才开始旺发繁衍,这支潘姓基本上聚居于今七里镇杨山河的东岸、西岸的上、下潘家河,潘家岗,彭家岔,草鞋店等七八个村落。其二为二程镇桐柏集片、上新集镇东南的潘姓,本邑习称磨盘山潘氏。其始祖名潘斐仪,于南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由湖广的德安府(今湖北安陆)避战难东迁至今湖北黄陂磨盘山西麓潘家塆定居。潘斐仪字揖三,为德安府庠生,来磨盘山前居德安府孝义里进士桥,以立塾办学为营生,谱牒有赞辞“学博文渊振陂邑,济济生徒化乔野”。潘斐仪的先祖,在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和“永嘉南渡”中,有潘姓一支逃难至湖广的德安州(今安陆云梦一带),九百余年后,潘斐仪东迁磨盘山西麓潘家塆。元明两朝此地潘姓不甚衍发,人丁稀疏。至清代康熙乾隆之际发展迅速,人丁大增。于是由潘家塆扩展播迁到黄陂北乡的吴家田、甘家田、长冲、细长冲、闵家田、付家田、邱家、榨屋、张家咀、罗家塆、朱家冲、新张家、邓家田、潘家村子、潘家冲、芦子冲等处。此间,有一支向北迁到黄安县城附近的卢家咀、庙咀、唐家冲、毛狗洞、甘冲、大洼、肖家咀、高家塆、新屋占家、周博士桥等村。这支潘姓在本邑主要聚居于今红安的二程桐柏上新集东南一带。有后裔于清初迁徙至云南,贵州、甘肃、河南光罗一带。根据其介绍并结合家族史实,河南罗山周党潘姓极有可能为潘斐仪后裔。

带着一颗好奇的心,我随着走进了东至县一个神秘的匈奴后裔部落———南溪古寨。

小车离开公路向山区行驶着,七拐八弯,在山的背后,突然发现这里隐藏着一个大寨子。四面环山的一座古老的寨子,清静干净,一条青石板路把我们引到了金氏宗祠。

景区经理金长志原是寨子里几届历任的村长,他为我们打开了祠堂的大门,我们发现,这座祠堂与本地汉族人大部分祠堂的确有些不一样。据介绍,祠堂刚建成时有100根柱子支撑,后来有人告到皇上那儿,因为只有皇宫才能享用100根柱子建宫殿,而民间用100根支柱就是犯上。但房屋已经落梁,怎么办?情急之下族人商量,于是将一根边柱下方锯掉一截,以至于落地柱成为99根。所以我们看到有一根柱子下面是用石头支撑着。祠堂的正面,墙上挂着他们的老祖宗匈奴先人的画像。他们与汉人不仅面貌有异,衣着服饰也显然不同。于是我把面前站着的匈奴现在的后人金长志做了个比较,只见他个子不高,颧骨突出,鼻翼较宽,两眼炯炯有神。尽管过了一千多年,但从他面部特征上看,还是与当年以游牧生活为主的匈奴先人画像十分相似。

这个寨子里居住的所有男人都姓金,他们一族是匈奴族休屠王太子日石单的后人。休屠王是首领单于的右贤王,早在公元前121年就完成了由北向南的第一次归汉迁居,居地在长安,汉武帝因他们有“祭天金人”的图腾而赐予“金”姓延续至今。第二次迁徙则是在唐朝晚期公元878年间,迁入现在的南溪古寨。从此他们祖祖辈辈生息在这块土地上,我们看到了这个家族保存下来的28本家谱,上面记载了一千多年传世六十余代的生活历史。

如果不是当地景区经理带着我们游入和游出,我们绝对会迷路。因为寨子里有99弄88沟,虽然弄弄相通,但陌生人进来没有当地人带路就很难走得出去。村中有3条小溪,奇怪的是有两条水源一条向西流一条向东流,形成倒流奇观。

在村南有一座古老的城堡,与当地建筑风格不同的是,这座匈奴城堡对着村口向着北方的墙角小于90度,据说这是象征着锐气和打猎用的箭头,另外表达的意思是这个家族来自北方,向往北方。墙壁上建有一个个方孔,大一点的是瞭望孔,小一点的是射箭孔。在战争年代,他们的防范意识还是很强的。

参观结束我爬上高坡,凝视着这个古老的寨子,安详中有几缕炊烟正袅袅升起。

宗室覃恩免解

宗室覃恩免解

原文

淳熙十三年,光尧太上皇帝以圣寿八十,肆赦推恩,宇宙之内,蒙被甚广。太学诸生,至于武学,皆得免文解[2]一次,凡该此恩者,千二三百人。而宗子在学者不预[3],诸人相率诣宰府,且遍谒侍从、台谏,各纳一札子,叙述大旨,其要以为:“德寿霈典,普天同庆,而玉牒支派[4],辱居胶庠[5],顾不获与布衣书生等。窃譬之世俗尊长生日,召会族姻,而本家子孙,不享杯酒脔炙[6],外议谓何?今厖鸿[7]之泽如此,而宗学乃不许厕名[8],于义于礼,恐为未惬。”是时,诸公莫肯出手为言,迈以待制侍讲内宿,适蒙宣引,因出其纸以奏,仍为敷陈此辈所云尊长生日会客,而本家子弟不得坐,譬谕可谓明白。孝宗亦笑曰:“甚是切当有理。”时所携只是白札子,蒙径付出施行,遂一例免举。其人名字,今不复能记忆矣。

注释

[1]覃(tán)恩:广施恩泽。旧时多用以称帝王对臣民的封赏、赦免等。[2]文解:旧时入京应试的证明文书。免文解,意指不通过考试,直接发给凭证,允许参加进士科第。[3]不预:不在计划之中。预:计划。[4]玉牒支派:此处指赵姓皇室子弟。玉牒,旧指宗族的家谱。[5]胶庠:京师公立学校。胶,通“校”。[6]脔炙:炖肉和烤肉,泛指美食。[7]厖鸿(mánɡ hónɡ):洪大,广大。极言皇恩浩荡。[9]厕名:勉强名列其中。厕:勉强栖身。

译文

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逢光尧太上皇(高宗)八十寿辰,皇帝施恩大赦天下,万民无不承蒙恩惠。当时的太学乃至武学学生,都得以免除文解一次,受此恩惠者达一千二三百人,唯独赵氏宗室子弟在学者不在免除之列(这是皇帝为了免除私恩之嫌,所以才这么做)。这些人听说后,非常不服气,立即相约到宰相府求情,并且拜见了侍从官和台谏官,然后又向各衙门呈交一卷札子,论述了自己的要求,并请求批准。

札子的大意说:“圣上大寿,普天同庆,我们这些在太学求学的宗室子弟,却得不到与平民子弟学生同等的待遇。我们来打个比方,若在一般百姓人家,长辈过生日,大会宾朋,假若本家子弟连一杯酒、一块肉都无法享受,别人会怎么评论这家人呢?现在朝廷给天下人如此优厚的恩泽,而宗室子弟为太学生者却不在蒙受之列,于情于理,恐怕都不太合适吧。”

因为这是皇帝的旨意,所以当时的朝官们都不愿主动替这些人求情。我那时正以待制侍讲的身份宿在宫内,恰好赶上皇帝宣召,我趁势把他们的札子呈上,并向皇上陈述道:“这些人虽然并无渊博的才学,但所说的尊长过生日会宾客,本家弟子却不得陪坐,这个比喻倒挺有意思。”孝宗听后也笑着说:“这个比喻确实很贴切有理。”当时我所带的只是白札子,承蒙皇上恩准,直接拿出去交外朝执行,于是宗室子弟也一律得以免除文解。只是当时写札子的人,现在我已记不起来是谁了。

评析

通过这则笔记,我们对孝宗淳熙年间覃恩的范例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此则笔记正可作为研究南宋孝宗年间的典章制度,以及皇室之间的庆典特色的第一手资料。

辛苦的散文随笔

辛苦的散文随笔1  耕种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劳作,曾经在年龄还是稚嫩孩童的时候轻轻的尝试过数次。每次天气都是不太相同的,但结局,却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