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主题活动方案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6收藏

家风主题活动方案,第1张

 为了确保活动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活动方案准备工作,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计划类文书。那么优秀的活动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家风主题活动方案(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风主题活动方案 篇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责任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强化“感恩父母,对父母负责,崇尚孝道,懂得感恩”的意识,学校决定于3月至4月进行“家风助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为使活动有序进行,并确保主题活动的质量与成效,特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3月2日晚自习召开班主任会议

 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

 二、3月3日至3月7日要求各位班主任在各自班级进行责任教育主题班会课。

 要求学生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明确“六个负责”;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职业中学的学生,我们应尽那些责任怎样做才是负责任

 三、 3月至4月进行以“家风助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

 1、利用升旗仪式启动“家风助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

 2、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所有班级召开以“说说我家家风”、“家风故事”、“我理想的家风”、“家风助我成长”、“父母教会我……”等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课。

 3、举办“家风助我成长”征文比赛,征文体裁不限,字数在800字左右并进行评比。

 4、举办“家风家训”专题教育讲座。

 5、各班召开“崇尚孝道,学会感恩”主题班会课,要求每个学生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并利用周末及清明假期做几件感恩父母的事。

家风主题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家风家训家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培育好家风、恪守好家训、践行好家规,对于学生健全人格、增强家族荣誉感和家庭责任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主题实践活动旨在发动广大学生,在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寻根问祖探索家谱中的“上善教育”元素,倡导主流价值,培育文明风尚,使其在活动中受到滋养,得到成长。

 二、活动对象

 全校学生及其家长。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活动内容。

 活动以学生和家长共同寻根问祖、家谱探源为主要内容,探源本家族世代传承的家谱、阅读《百家姓》、绘制家谱树、说家族名人故事等。

 (二)活动形式。

 1探一探家谱源。春节期间,全家通过拜访长辈或查找文献或网上收集资料,了解家谱文化起源、家族姓氏来源、发展历史、中国姓氏的有趣故事等,探寻家族源头。

 2读一读百家姓。寒假期间,邀请父母长辈开展一次家庭读书活动,一起了解《百家姓》的成书背景,知晓《百家姓》姓氏排序的原因。

 3画一画家谱树。了解家谱的基本含义、基本记述格式,清楚自家史、家族亲戚后,手绘或电子制作家族近五代家谱树。

 4晒一晒家族事。在认真寻根问祖、家谱探源过程中找出家族中你认为最典型的一位名人,撰写一篇家族名人故事,并主动向家长征询意见,一起修改完善。

 四、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班师生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将其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化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环境的重要载体加以认真落实。

 (二)精心组织。各班师生按照学校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合理安排好本次活动。要将“寻根问祖、家谱探源”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寒假作业,及时告知家长,邀请家长共同完成。

 (三)认真总结。20xx年春季开学后,各班对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并将活动成果上交学校,上交的活动成果计入各班“步步高”评价。

 (四)作业要求:全校每个学生上交一幅“家谱树”,一篇“家族名人故事”至政教处(1、纸张:A4纸;2、标题:宋体,二号,加粗,居中;3、正文:宋体,四号,首行缩进2个字符,15倍行距)。

家风主题活动方案 篇3

 活动目的: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通过主题活动让孩子知道家风家训,传承家庭美德,强化“感恩父母,对父母负责”的意识,建设文明的家庭文化,通过活动理解中国传统文明礼仪,为“共筑中国梦”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活动过程:

 一、认识家风:主持人讲解什么事家风?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建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我们稍加梳理,解读一下历史,不难发现,许多长盛不衰、地位显赫的家庭家族,度会有各自兴旺发达的秘诀——家训,又可称为家风,它贯穿于整个家庭或家族辉煌的始终。

 一个家族的振兴与发达,离不开引领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创立的家风和家教。家风与家教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它总结了前世中无数家庭的得与失以及经验,结晶成为独一无适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实际的法宝,引领家庭或家族走向辉煌。

 二、良好家风的作用

 1、学生思考回答。

 2、老师讲解:

家风主题活动方案 篇4

 为推动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掘和发挥好的家风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经教育局研究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承家风,记家训,知荣耻,学做人”主题班会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目的与意义

 家风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补充。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好的家风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让学生接受一次传统美德教育,激发他们向好、向善的本性。

 二、时间与对象

 本次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在4月份完成,由全市各中、小学校组织在校学生进行。

 三、方法与步骤

 (一)制定工作方案

 各校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各年级主题班会活动计划。计划要科学合理,既要突出重点、树立典型,又要兼顾一般、整体推进,使主题班会活动学校化、年级化、个性化。

 (二)确定主题内容

 主题班会的内容,原则上要围绕家风、家训方面的内容来设计,在各班主任的精心组织下开好这次主题班会,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

 (三)广泛开展活动。各校要重点组织开展好“五个一”活动,即向全校师生发出“承家风,记家训,知荣耻,学做人”的倡议书、向学生家长送发《致家长的一封信》、以班级为单位出一期主题班会板报、组织学生每天晨读时间听一个家风故事、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

 四、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校领导和班主任要切实提高对开展“承家风,记家训,知荣耻,学做人”主题班会活动的认认识,积极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各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特点与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道理要通俗,操作要简单,有利于启发和教育学生。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各校要充分利用板报墙报、宣传橱窗和校园广播、报刊、网络等平台,做好宣传造势工作,扩大社会影响力。也可主动联系电视台到校对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营造积极的活动氛围。

 五、上报材料及活动评比

 (一)中学5月份与“爱我家乡”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月结合进行,不进行专项评比。

 (二)小学要注重活动、文字等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整理,务于5月1日前将装卷后的学校活动材料报送基础教育二科参加评比,届时将视活动开展情况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

家风主题活动方案 篇5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学校制定了“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家庭讲道德、守法纪,建设和睦、孝道、勤俭、诚信、文明、健康的家庭文化,以“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使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社区团结,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道德素质和教育系统的文明程度。

 二、活动原则

 (一)以广大师生为主体,重在参与。在活动开展期间,各班要充分调动师生和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突出师生和家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动员和引导全体师生和家长参与活动,使师生和家长在活动中获得教育,同时提高个人思想

 道德和文明素质。

 (二)以活动为主线,重在实践。要把“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的主要内容融合贯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使师生和家长体验、感悟和认同,并身体力行,达到知和行的统一。

 (三)以黑板报、手抄报、主题宣讲活动等为主要媒介,有效利用加以宣传。要把“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的主要内容贯穿到丰富多彩的图文和内涵深刻的宣讲教育中。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个人的文明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

 三、组织领导

 九都中学“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筹备和指导工作。

 组 长:黄俊谦

 副组长:陈鹏水 林森塔

 成 员:学校各行政、各班主任

 下设办公室:

 主 任:黄瑞波

 成 员:各班主任

 四、活动时间

 本次活动从20xx年3月至9月。

 五、活动内容

 围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主题,要求各功能室和各班通过广播、横幅、手抄报、微信、宣传栏、黑板报等平台宣传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故事,弘扬传统美德、传播文明新风。具体活动开展如下:

 (一)“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倡议活动

 由政教处牵头发起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的倡议。在全校发放倡议书,通过“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发动广大师生及家长积极参与“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在全校大力营造全体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幸福一家人“我家的`家规家训”有奖征集活动 征集内容:

 好的家规家训:可以是家族世代传承、历史悠久的经典家训家规,也可以是创作提炼的现代家训家规,可以是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一个词或一句话,也可以是家庭对孩子的期待和希望等。

 好家风故事:用发生在自己身上或长辈身上的典型事例,来阐述家庭甚至家族的家风,可以是诗礼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等家风主题的一个方面,也可以是其中的几个方面。

 征集方法:各广大师生自愿参加,并将优秀作品推荐至。

 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人员对征集到的作品进行评选,并根据作品质量择优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

 征集要求:作品请填写好《“我家的家规家训”推荐表》以及全家福一张,于5月1日前,将作品以电子稿形式发至至邮箱:。

 (三)“家训、家规、家风伴我成长”手抄报比赛、主题班会及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

 各级各班动员广大师生举行“家训、家规、家风伴我成长”手抄报比赛和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及家长从家风和家训等美德中,接受传统教育,传承中华美德,营造社会文明。

 各班结合经典诵读活动,融入“家规、家训、家风”等教育元素,大力开展《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名家名篇,弘扬良好家风,促进社会和谐。

 (四)“好家风”进学校人文讲堂专题讲座及宣讲活动开展“立家规 传家训 树家风”专题报告活动,邀请专家到学校开展“家规 家训 家风 师德 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专题讲座。

 挖掘整理教育系统好家风故事或是名人家风事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晒家庭幸福生活、讲家庭和谐故事、传家风家规家训、秀家庭未来梦想,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家庭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组织开展“家风故事会”“家风小讲堂”。

 (五)好家风文明展示各班要将“我家的家规家训”征集活动中的优秀家规家训和好家风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等醒目位置进行展示。

 六、活动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班要把“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作为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建设和谐教育的重要载体,贯穿全年文明创建之中。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班主任为本次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职责,积极组织有特点、有亮点的宣扬家风活动,使“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深入人心,使我校全体师生在活动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动员和引导我校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各项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并做好“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的对外宣传报道工作,助推全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家风主题活动方案 篇6

 从今年7月到12月,我镇人大、政府和政协将进行换届。为充分发挥家庭在加强廉政建设、严肃换届纪律中具有独特的影响力,有效提高党员干部及其家属的廉洁意识,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筑牢基础,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弘扬先进的廉政思想为主要内容,以广大领导干部家庭为主要对象,以构筑家庭反腐倡廉的牢固防线、共同营造清正廉洁的社会环境为抓手,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坚持教育引导与行为规范并举,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助廉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树廉洁家风,创廉洁家庭”活动,为营造良好换届环境、建设和谐幸福新王家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二、活动原则

 1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通过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法纪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换届相关纪律教育,增强家庭成员的反腐倡廉意识,促进和增强家庭成员敬廉、讲廉、守廉,为建设和谐幸福家庭夯实牢固的思想基础。

 2坚持统筹结合的原则。把活动与政德教育相结合,与思想道德建设和工作作风整顿相结合,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不断拓展活动范围,充实活动内容,切实做到相互促进,相互配合,推进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3坚持务求实效的原则。立足家庭、面向家属扎实开展廉政家庭建设。通过教育家庭成员,带动家庭、辐射单位、影响社会,使干部亲属认识到腐败对党和国家、对社会和家庭的严重危害,努力争当“树廉洁家风,创廉洁家庭”的践行者。

 三、活动方法

 1狠抓廉政法规教育。结合“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家属,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反腐倡廉的各项法律法规,学习换届相关纪律要求,加强党员干部家属的思想教育,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2组织好经常性活动。要通过举办“廉内助”学习班、召开“家庭助廉”座谈会、举行廉政报告会、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收看廉政电教片等经常性活动,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家属的廉政教育。

 3及时搞好评选表彰。积极向每位干部亲属发放“树廉洁家风,创廉洁家庭”倡议书,签订“参与换届的领导干部家属严守纪律承诺书”,动员家属争当廉内助,同时还要组织搞好评选表彰,保证家庭助廉活动取得有效。

 4努力营造廉政家庭氛围。通过给领导干部家庭赠阅廉政书刊,利用网络平台和手机信息向广大干部职工及家属发送廉洁从政的格言警句,提醒告诫领导干部家属时时处处讲廉洁,营造出良好的廉政家庭氛围。

 四、具体措施

 1成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镇党委决定成立“树廉洁家风,创廉洁家庭”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于长军同志任组长,副书记苑琳琳同志,纪委副书记丁维涛同志,组织委员李斌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丁维涛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妇联主席周滢、纪检干事陈智超为办公室成员。

 2提高认识,加大落实力度。“树廉洁家风,创廉洁家庭”活动是我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在镇人大、政府和政协换届期间严肃换届纪律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突出重点,积极参与,切实把活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积极配合,推动活动深入。镇纪委、组织科、妇联等部门要加强沟通,积极配合,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创造性开展“树廉洁家风,创廉洁家庭”活动,进而促进整体工作开展。

 4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大廉政文化和换届纪律要求的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纪律规定。领导率先垂范,党员积极带头,各群团组织发挥作用,营造尊廉、崇廉、助廉的浓厚氛围。

家风主题活动方案 篇7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掘发挥好的家规家教、家风家训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全区中小学开展“立家规、守家训、传家风”系列活动的安排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重视家风家训,弘扬传统文化。

 二、活动内容

 在全校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中广泛开展“立家规、守家训、传家风”系列活动。20xx年4月初——6月底,重点开展四项活动,并逐步建立长效机制,推进活动持续开展。

 (一)好家训诵读活动。各班组织学生开展经典家训诵读活动,通过诵读《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弟子规》等名篇佳句,汲取经典精髓,启迪智慧、塑造心灵;通过学习与家风家训有关的名人故事,开展讲故事比赛等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引导中小学生理解经典家训的深刻内涵。

 (二)好家风发掘活动。在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中征集“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内容突出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与时代精神,体现孝老爱亲、家庭和睦、诚实守信、明事知礼、勤俭持家、乐于助人、教子有方、崇尚学习等深刻内涵,具有启发性。形式上,可以采用格言、警句、谚语、对联、顺口溜等多种形式,文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三)好故事征集活动。在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中征集“好家风·亲情故事”,通过记录发生在家庭和身边的故事,写出家风家训对自己的影响,或自己对家风家训的认识。教师、家长撰写的故事,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学生字数不限,可提供相关资料(含电子)。

 (四)好视频宣传活动。组织师生家长通过微视频的形式采录生活中的家风故事,要认真推选弘扬优秀家风家训的先进典型人物,发掘典型事例,认真撰写脚本和组织拍摄。微视频内容要独立完整,聚焦到点,做到“微而精”。作品要主题鲜明,生动鲜活。内容要科学严谨,积极向上。作品无版权侵权行为,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三、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注重过程。家规、家训、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家庭教育智慧的深刻体现,是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石。各班要将此项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真正把活动过程变成弘扬家庭美德、培育良好家风、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的过程。

 (二)精心组织,注重实效。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班要把此项活动与德育工作、读书活动结合,遵循“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原则,全面发动,精心组织,确保活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加大宣传,深化成果。

 学校利用网站、微信平台,各班利用微信群,大力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及时展示活动开展情况,营造浓厚氛围。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宣传特色做法和阶段成效,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四)目标任务。

 各班主任负责在学生(一、二年级学生自愿参与)及学生家长中开展活动。6月10日前,将以下活动材料上交学校。

 1、举办讲故事比赛照片5张,同时上报1名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讲故事比赛;

 2、“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每班家长和学生共10条,填写在附表1中上交。

 3、“好故事”每班在家长中征集至少5篇,择优上交1—2篇,学生(四、五年级)1—2篇,填写在附表2中上交;年轻教师(35岁以下)每人1篇,鼓励其他教师也积极撰写,填写在附表2中上交;

 4、微视频的采录不做统一要求。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看到过标语吧,标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它的意义十分重大。那什么样的标语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缅怀纪念革命烈士横幅标语(精选90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民族精神。

2、缅怀先烈精神,继承先烈遗志。

3、缅怀革命先烈,践行群众路线。

4、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生活在你们的事业中。

5、缅怀革命先烈,争做时代新人。

6、缅怀革命先烈,鼓舞斗志前行。

7、纪念烈士,继承遗志。

8、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优良传统。

9、弘扬革命精神,建设小康生活。

10、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群众路线。

11、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12、献花敬礼,缅怀先烈。

13、缅怀先烈爱国魂,幸福不忘英雄史。

14、为了我们的未来只争朝夕。

15、发扬革命传统,谱写时代新篇;继承先烈遗志,铸就共同理想。

16、宏扬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

17、缅怀革命先烈,追忆革命历史。

18、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记忆。

19、敬贤思齐,感恩思源。

20、弘扬雷锋精神,缅怀革命先烈。

21、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

22、传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

23、牢记历史,缅怀英烈。

24、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优良传统。

25、为国捐躯,虽死犹荣。

26、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祷告英灵,发扬传统。

27、坚持崇高信仰,坚信社会主义。

28、传承文化、缅怀先烈、文明祭祖、爱党爱国。

29、缅怀先烈,学会感恩。

30、缅怀革命先烈,放飞中国梦想。

31、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

32、缅怀革命先烈,建设美好家园。

33、慎终追远,厚德载物。

34、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献身精神。

35、缅怀先烈志,共铸中华魂。

36、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

37、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

38、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

39、缅怀先烈伟绩,弘扬民族精神。

40、祭奠先烈,缅怀先辈。

41、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42、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43、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44、白云诉哀思,清明祭英烈。

45、继承烈士遗愿,谋求民生幸福。

46、英风得天地,壮气作山河。

47、未酬壮志身先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8、鹏飞未遂凌云志,蛰伏终有抗日心。

49、天若有情,应寿百年于俊杰;人谁不死,独将千古让英雄。

50、已有丰功垂青史,犹存大节誉人民。

51、星斗芒寒烈士墓,风雷灵护英雄碑。

52、扭乾坤尽扫古蓼愁云惨雾,昭日月长存先贤浩气英风。

53、铁肩担道义,热血荐轩辕。

54、千秋忠烈,百世遗芳。

55、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56、黄土一抔埋忠骨,心香三瓣吊雄魂。

57、壮志挟风雷,方向云霄生羽翰;长空惊霹雳,遽骑箕尾作光芒。

58、鹦鹉洲中留壮迹,杜鹃声里吊忠魂。

59、光辉齐日月,身影耀河山。

60、名留豹皮魂骑箕尾,凌霄毛羽贯日精诚。

61、和平大业犹赊,贤芝正赖,何竟中道损弃,碧血长天永留恨;民主曙光初吐,瞻望方殷,难堪噩耗惊传,苍山在地尽含悲。

62、生经白刃头方贵,死葬红花骨亦香。

63、蹈火赴汤,乌蒙赤子留浩气;舍生忘死,黔岭英雄荩忠诚。

64、恩泽四海,功高九天。

65、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66、英名万古传飞将,正气千秋壮国魂。

67、昆仑关下英雄记,革命军前金石光。

68、为五千年祖国英勇牺牲,功名不朽;有四百兆同胞艰辛奋斗,胜利可期。

69、烈士精神传万代,英雄家谱续千秋。

70、搏斗太空,非成功即成仁,无负十年教训;死生常事,惟为国不为己,永怀万古云霄。

71、战绩令人怀壮烈,国殇为鬼亦雄奇。

72、拂手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威鲁肃,江东子弟尽寒心。

73、忠魂不泯,热血一腔化春雨;大义凛然,壮士千秋泣鬼神。

74、名将以身殉国家,留的清漳吐血花。

75、海外播英名,御气排云,争显龙城飞将勇;天空奋神武,粉身报国;何须马革裹尸还。

76、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77、扞国骋长空,伟绩光昭青史册;凯旋埋忠骨,丰碑美媲黄花岗。

78、忠魂不泯,浩气长存。

79、死为鬼雄,笑强虏灰飞烟灭;魂掀怒浪,看大江云乱石崩。

80、松柏傲苍穹,明月祭英魂。

81、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

82、青山有幸埋忠骨,战士无敌报国仇。

83、淮畔英豪丰功垂史册,蓼原儿女碧血壮山河。

84、惊回首,伟业丰功垂宇宙;抬望眼,高风亮节勖人民。

85、日月行天,忠虺芳留百世;江河流地,英雄功存千秋。

86、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87、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88、芳烈长存,为国家尽忠、民族尽孝;英豪继起,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

89、钱塘江桥怀念烈士,西子湖水痛缅军魂。

90、联袂骑箕,名垂竹帛;精忠贯日,气作山河。

1,年前的准备

十二月十六日:尾牙。访谈中,取得老者的描述:“本地有‘初二、十六牙’的说法。每个月的农历初二、十六两天是头家(即雇主)给伙计(即雇工)改善伙食的日子。十二月十六就是一年的最后一个‘牙日’。头家除了给伙计工钱,请伙计吃顿饭之外,还要决定是否继续留用。有些话不方便直接讲,于是头家照样包红包、请吃饭,但是用摆放筷子来暗示。如果筷子头冲里就说明这个人还可以留下来,如果筷子冲外放,那明年这个人就识趣不要再来了。”当然,随着社会的变迁,老人所描绘的场景今天已经不存在了。

十二月廿日:“清船”或“清沌” 。过年之前扫除晦气、弃旧迎新的习俗,小溪镇在这一天进行,闽南其他地区清船的时间不一,但内容基本一致。在这一天,主妇会带着孩子清扫家里的所有角落,除了平时打扫的地方,还要搬动家具,清理卫生死角;刷洗家具、地板、窗户,用特制的长扫帚清扫天花板,把积了一年的灰尘和积垢清洗干净。今天这一活动仍然保持了下来,但笔者在访谈中得知:“以前,清扫完毕后每家每户会在厅堂挂上祖宗像,在春节期间摆放清水、茶酒和鲜果供奉,到正月廿日以后方才撤去。”现在很少有人家在厅堂里长时间供奉祖先,十二月二十日这一天仅仅是彻底清扫卫生的日子了。这时,平和县城已被节日的气氛笼罩住,各单位门前挂着“欢度春节”的横幅,街边巷尾和过年有关的商品越来越多,火红的春联,鲜艳的衣服,小孩子们放寒假了,大人上班也渐渐松散,准备过年了。

十二月廿四日:送神(灶神)上天。民间传说在人间监督了一年的灶神在今天回天庭复命,所以家家户户会摆堂,供上香烛、清茶送神上天,祈祷灶神上天庭时多报好事。供品主要有糖果、饼干、红橘(取吉祥之意)、发粿 、萝卜 等。今天,活动和祭品没有太大变化。

节日准备过程中,除了卫生、祭祀以外,自然少不了食物,现在县城里的居民大多直接从市场购买鱼肉等食物,已不同于传统的做法了,而正像歌谣中所说的,准备节日食品在过去是春节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这里将变迁之前的节日习俗记录如下:

十二月廿五日:戽塘鱼。人们将池塘里的鱼全部捕出,作为年货改善生活。常见的有鲢鱼、草鱼、鲤鱼等。

十二月廿六日:阪子圩。这天当家人去赶集,初步购置年货和礼物,比如春联、甘蔗 、孩子的新衣服等。平和县有这样的民谣:“孙吵要鞭炮,老某要黑裙,媳妇要花粉” ,形容当家人的家事繁多。

十二月廿七日:杀公猪。商品经济不发达时,往往几户人家合养一头猪,到这一天杀猪,每家平分猪肉,春节所需的猪肉便有着落。现在,主妇会在这一天赶集购办春节时需要的食物。

此外,城乡之间亲朋的感情、礼物、文化交流主要在这段时间进行。乡下的亲朋在拜年时会送一些家禽、农产品(冬笋、杨桃、甘蔗等)及自制的食品(如米粿、年糕等)作为礼物;而城镇的居民则用年画、挂历、毛巾、茶叶等物品回馈。一来一往时,聊家常,说年景,相互之间的感情得到表达和交流。在平和县,这样的习惯一直没有太多变化。

十二月廿八日:赶尾圩。在以前,这便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次集市,人们会把春节期间该用到的物品买齐,比如油、盐、菜、肉等,正常的供应会在正月初五之后才陆续恢复。访谈中得到老者的说法:“正月初五之前,只有急用的像鞭炮、香烛这些商品出售。连药店也只会开一个小缝!有一年初几碰到家里半夜有人生病,敲半天门大夫都不出来,急死人。东西也比平时贵很多,有时甚至贵出几十倍。”现今虽然不存在商品短缺的问题,商店从正月初三开始陆续营业,不过营业时间缩短而已,但人们还是习惯在廿八这一天把不易腐坏的食物购买齐全,给自家贴上新春联,到理发店整理妆容,并且准备好第二天要制作食品所需要的配料。

另外,平和县还一个习俗,即欠债的人会在农历廿七、廿八,自觉还债,如果没法还清,要与债主再商议来年还债的时间。无能力还债的人,到了大年三十年关到亲戚或朋友家躲债。

十二月廿九日:杀鸡鸭。春节期间较为重要的食品在这天必须准备停当。包括鸡、鸭、五香杂菜、自灌香肠、炸枣(传统的自制节日食品)等。鸡与鸭是不可或缺的食物,老人说:“解放前由于卫生条件、养殖技术所限,鸡鸭很难养活,但是再穷的人家也会想办法凑足一整只‘鸡’,人们常常会用成活率较高的鹅来代替鸡。”今天,食品丰富,人们只需去商场采购了。

到了大年廿九,外出工作、求学的游子大多已经回到县城。过去住在老房子的人家会在院子里和过道里支起大锅烧热水,设起流水线准备过节食品。有人操刀杀家禽,储鸡血和鸭血;把杀完的鸡、鸭在热水里泡过以后,人们一边围坐着拔鸭毛,一边说自己一年来的故事;有人接着给鸡鸭开膛剖肚,把内脏取出来清洗干净;还有人煮鸡鸭、抹食盐,冷却后挂在通风处保鲜;还有人准备需要用的蔬菜、肉食、海鲜等食物。家人团聚不仅仅是除夕夜围炉时的吃喝,在家务劳动中的分工配合更能体现闽南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教育子女的观点。随着住在独门独户院子里的人渐少,单元房成为人们的主要住所;市场也越来越活跃,年前家人集体劳动的场景也很少见。主妇会从市场买回来杀毕、洗净或者烹煮好的过节食物,对于小家庭而言,这种方式更为干净、省事,远归的家人可以围坐喝茶、谈天说地,当然也很少体会到儿时一起劳动拌嘴的乐趣了。

春节前的最后几天,人们在期待的热情和劳动的疲惫中度过。

2、节日的仪式与活动

十二月三十日:过年。准备了十余天,终于到了大年三十。因为闽南人对说话的“彩头”与禁忌 很是重视,因此,年夜饭前,大人总会一边给小孩洗澡,一边再三叮嘱小孩不能乱讲话,不能骂人,要说好话;大人在春节期间也很少骂孩子了。

询问老者得知:“以前在年三十会有一个祭祖的仪式,或者去祠堂,或者就在家中祖宗像前祭拜,全家按长幼给祖宗行礼。一方面表示对祖先的尊敬,不要忘本,希望祖先有灵佑护晚辈;另外,我们小时候关于礼节、长幼秩序、待人接物的观念就在这样的仪式中得到教育和巩固。”现在,在平和县城有人家在团年之前会到土地庙里祭拜、放鞭炮 、烧纸钱等,然而祭祖的景象已经较少见了。

年夜饭对中国人来说相当重要,在闽南地区也不例外。不同于北方地区的合家包饺子,平和县有其他的习惯与讲究。从前“祭祖完毕撤走供台和供品以后,放过鞭炮,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个崭新的红泥火炉,用木炭生起红旺的炉火,全家人团坐在桌边吃饭,又团圆温暖,又表达财气旺的愿望。饭桌上,再穷的人家也会想办法凑足十二道菜,前一天做的五香杂菜、香肠都会上桌,鸡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味。有条件的家庭在拼盘上有讲究:鸡头、鸡尾、鸡翅、鸡爪都不能缺,其他部位的肉也要整齐码放,就像一只完整的鸡放在盘里。而穷人会用鸭肉或鹅肉摆成整只家禽的形状,加上从邻居家借来的鸡头拼成一只鸡,称作‘凑鸡头’。他们常常要为保存鸡头费尽心思,借来的鸡头在每一餐围炉之后都要放在腌菜缸里,有客人来时才重新拿出来摆放。”

现在,摆火炉的习惯已经不见了。以目前的生活水平,也不用“凑鸡头”了。但是,饭前放鞭炮,饭桌上拼盘保持鸡鸭原来形状的习惯保留了下来。小孩和成年男子到室外燃放一挂鞭炮,说明开始围炉。主妇在开饭前盛出一整碗米饭,留待第二天食用;或者会故意多做米饭,年夜饭时吃不完,这都是“春饭”、“年年有余”的意思。全家人团坐在饭桌前吃喝说笑,小孩在这一天被允许喝一点酒,敬酒时互相祝愿,长辈对晚辈提新一年的要求,气氛很是热烈。本县近海,血蚶是很重要的一道菜。蚶洗净后用刚烧开的水烫过,半熟便可食用。 “以前,蚶壳很少扔掉,而是放在门后、地上,俗称‘蚶壳钱’,走路时踢到蚶壳有来年赚大钱的好兆头。吃完年夜饭后,全家人围坐在厅堂,由老人讲家事、传家谱,老人一般会给儿孙讲祖上艰苦创业、行善积德的故事。饭后,小孩到外头群聚放鞭炮玩耍。而大人则围坐在桌旁,品茗谈天,‘守岁’ 至凌晨,祝愿父母长寿。”调查者听过自家的一个故事:祖上家里穷,作佃户租地主的田。端午节地主来家里收租,当家的连忙给地主端上粽子和红糖,请地主食用,求地主暂时缓债。自家的孩子在厨房里用粽子蘸盐吃,地主看见了,误以为孩子吃的是白糖,佃户故意怠慢自己,于是地主大怒,逼债更紧。当家的交完租,教育孩子一定要出人头地,不当佃户受人压迫。后辈果然发奋图强,到他的子辈就把没落地主的田地买过来。这样的故事传承下来,提醒孩子珍惜现在的生活,又鼓励晚辈继续奋斗。

然而,随着大众传播的普及,旧习俗受到现代娱乐方式冲击渐渐衰落。除夕夜合家聊天、长辈传家谱的惯例如今已被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所代替,人们吃完年夜饭便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晚会,家族内文化传承活动的机会变得很少。老者感慨:“我讲的过节习惯,你父亲那辈人都不一定经历过,可能会有一点印象。你们就更不知道春节该怎么过了,吃的玩的也不一定非等到春节,平时都有。可能就是回家休息一下,看看亲人。现在不讲传统礼节、家族传统,这些习惯也越来越淡了。”

到了午夜十二点,平和县城里鞭炮、烟花大作,把整个夜空照得白昼一般。新的一年在烟雾缭绕和隆隆的鞭炮声中到来,守岁的人也陆陆续续休息去了。由于平和县没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也延续至今。

正月初一:旧俗规定这一天应该早起。特别是当家人,需要在寅时至卯时(凌晨3点至7点)“进头香”,即敬天、敬神、敬祖宗,祝愿新的一年合家平安、万事如意,过后大放爆竹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因为大年三十人们熬夜看电视,初一早起、“进头香”的风俗也渐渐变成午夜临睡前进香,早晨睡觉。老人对这种现象颇为不满,“现在的人好命,过去哪能一觉睡到初一中午,都要早起进头香。起的早这一年才勤快,赚大钱。”

早饭时,旧俗规定要吃“长年菜”,即将整株青菜用盐水清煮素食。人们认为初一早晨素食会保佑一年出门不会淋到雨。今天这个习惯仍然沿袭下来。

饭后,大人小孩穿着新衣服,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常会得到“红包”(压岁钱)。长辈给红包时祝愿小孩身体健康,听话,学习进步等;小孩收下红包除了道谢之外,也会说一些祝愿的话。虽然没有规定,但在给、受红包的两家互相之间得保持平衡,也就是说收下红包的家长要给对方子女相近数额的红包。因此,红包的数额不一定,具体看给、受两家的经济水平,但数额一定要是双数。另外,也有参加工作或事业有成的晚辈给老者红包的习俗。现在仍然保留了下来,只是对象和范围都有所变化。

正月初二:闽南多数地区都有“女婿日”的习俗,即已婚妇女带着夫婿、孩子回娘家拜年。当地有民谣:“有孝女初二三,不孝女月半担”,即孝顺的女儿正月初二、初三就带着夫婿回娘家做客,给父母拜年;不孝的女儿到正月十五才回娘家。结婚头一两年的女儿回娘家必须准备8样礼物:鸡、鸭、猪肉、香肠、红柑、发糕、烟、酒。丈母娘把“女婿”送来的礼物收一大部分,鸡、鸭要切一半给女婿带回。岳家摆一桌酒菜请新女婿,请客时对座位顺序和菜肴都有所规定,新女婿和女儿在初二这一天要坐“大位”(重要的位置),桌上要有鸡肉、鸡头。做客时,女婿、女儿要给父母红包。如果是结婚若干年且生有小孩的女儿在正月初二、初三照样要回娘家。早上女儿全家到岳家做客,带些礼品(不是很严格),丈人也会设宴款待女婿一家,但没有座位次序的要求;女儿、女婿给父母红包;丈人有红包给外孙,到黄昏时回家。而不同家庭之间在这一天一般很少串门,以免打扰其他人的团圆气氛。今天,这一习俗也仍然保持着。

正月初三这一天俗称“赤狗日”,即不吉利的日子。人们很少做客,也不喜欢有客人来。睡醒后在家里拿起好几天没动过的扫帚扫地,在芦溪乡还有把扫帚和垃圾一起丢掉的风俗,有“送穷日”之说。关于这一天,没有太多的习俗规定,其实经过十几天的酝酿准备和新年两天的狂欢高潮,人们从肠胃到精神都需要有时间休息和放松,也逐渐需要从节日的气氛中过渡到工作和日常生活当中。

到了正月初四又得早起,人们接回在天上休息了十天的灶神,供品和拜祭过程都没有多大变化。

初五日俗称“隔开”,日常的生活劳作开始步入正轨,农户开始准备春耕。

接下来几天民俗上没有具体的规定,访谈中得知:“解放后到七十年代以前,在正月里会有猜灯谜、说书、球类比赛等文体活动,都是民间举办的。大、中专学生假期返乡也会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话剧公演之类的,传播文明思想。这样的活动在近十几年慢慢没有了。这几年,人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看电视、上网等,对具体的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不是很热心。

不过现在在农村,仍然保留着举行座谈会的习惯。参加座谈会的大多是外出创业有成、学业有成的本乡人。在会上,由主持人表彰努力拼搏的先进者,有一定财资的人也会捐资公益事业,像修桥、修祠堂这一类,回报乡亲。这些座谈会的主要是为了鼓励乡民继续发奋,创造更加进步文明的生活。”

初九日是“天公生日”,各家各户都准备好年糕、水果、清茶祭拜。旧俗规定,祭拜应当在凌晨四五点钟进行,供桌上摆放有鲜果、鲜花、炸枣、素菜、清茶等供品,主妇分三次将茶斟满,祭拜完毕后烧纸钱祭天,放鞭炮以示仪式的结束。整个过程大致要有半个小时。但是现在人们更容易接受初九凌晨拜完天公再睡觉的习惯,午夜祭拜天公时燃放的鞭炮很集中,大家心照不宣地将热闹的时段调整在一起,过后安心睡觉。

初九过后,在外地工作、学习的人们要陆续回到岗位上,县城居民也渐渐安心进入日常生活。但传统的年还没有过完,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闽南称为“过小年”。

访谈得到的信息:“以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各姓祠堂都会张灯结彩,由新婚或添了男丁的家庭负责在祖祠内点灯。”平和县城里已经很少见这样的做法,反而可以见到比除夕夜丰富得多的娱乐活动。家家户户门口高悬红灯笼,县城有舞龙、舞狮、龙艺等活动。舞龙、舞狮与常见的龙狮队没有多大差别,这里不赘言。龙狮队伍会进到巷子里每家每户门前表演,每到一户,民众都放鞭炮迎接,并给龙狮队的小伙子“红包”。

龙艺是平和县县城特有的民间娱乐项目,费用一般都由县里经济情况较好的乡、镇负担。“龙”的每一节用木版搭出底座和顶棚,底座上面放有竹椅,可供人坐;底座两边有木棍支出,用来扛在肩上;棚子上披着塑料薄膜。整条“龙身”都用塑料花、彩带、彩灯加以装饰。每一节有一个四、五岁小孩打扮成古代才子佳人的模样端坐其中,他们手执小伞,浓妆淡抹。到了元宵夜七点多钟,小伙子扛着龙艺在县城的主要街道游历,龙身上彩灯闪烁,孩子们装扮精致,每到一处,总有万人空巷的景观。在元宵夜的绵绵细雨中,马路边树上的彩灯,龙身上的花灯,临街的住户燃放的烟花爆竹,五彩缤纷,龙艺将春节活动推向高潮。

近几年,县政府组织县内的各企事业单位在各主要街道上摆摊设棚,举行元宵灯谜活动。男女老少晚饭后结伴而出,从这个摊点逛到那个摊位,猜完谜再做游戏,边看烟花边聊天;而每个单位都会准备一些牙膏、洗发水、香皂、文具等奖品,送给优胜者。居民从前一阵的美食与忙乱中活动起来,到街上看人看景,收拾心绪,准备投入新一年的生活和工作。

正月廿日俗称“天穿 ”。“传说女娲炼石补天就在这一天。民间吃甜馃、咸饭 来‘补穿’。妇女们打扮一番,到田间地头‘走穿’,实际是踏青去了。”传统春节活动也在今天正式结束,新一年的生活到来。

一个独立的文化区域具有自身的物质和文化特点,但是它同时也是处于范围更广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中,仍然具有整个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闽南地区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由于地域条件的影响,该地区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点。这些差别也明显地反映在节日当中,具体表现为如上所述的节日活动安排,各种民间习俗和禁忌等;然而,在对待生活的基本态度上,闽南地区同样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的特征。比如,从上文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春节节日过程的后半段,有祭祀神佛、祭拜祖宗,家庭团圆、家庭教育,串门拜年,娱乐休闲等活动,这些活动以及其中包含的种种习俗和禁忌,体现出中华民族共有的期冀未来、趋吉避害、勤劳行善、家族团结等社会心理特点。但是,从上文的描述也不难看出,春节的整个过程面临着变化,传统节日的许多构成因素正在消解,并且从不同侧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节日文化与文化变迁

人类学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方的人生物性差别不大,但文化却相距甚远。显然,文化一直是处于一种恒常的变迁之中,变迁是所有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中的一种永存的现象,文化变迁研究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主要课题。在社会物质各方面剧烈变化的今天,以往较少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的地区及传统文化,也进入了较为剧烈的变迁过程中。

1、文化变迁及其原因

对于文化变迁及其变迁原因,人类学、社会学的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解释,但他们大多同意,变迁既可能来自文化内部的发现、发明和长时期的变异,也可能来自外部的接触、传播和涵化。其中,美国社会学家威廉•费尔丁•奥格本认为大多数社会变革都是由物质文化的变革,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变革引发的;一旦物质文化发生变革,非物质文化的制度文化即价值观、规范和意义、社会结构等也发生变化。而克莱德M伍兹则认为,变迁一般是由社会文化环境或自然环境的改变引起的,这里的社会文化环境指人、文化和社会;而自然环境指的是某一特定的生态环境,包括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当环境的改变有利于新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模式时,社会文化变迁的先决条件就具备了。文化是一个整体,文化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变迁,通常会引起其他部分相应的变迁。物质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要求,会导致传统文化日益卷入现代世界,并与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民间信仰日益疏远。

闽南地区天然的自然环境变化不大,但是社会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本文认为,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是引起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具体而言,在闽南地区的春节过程中,作为生活基础的自然环境和物产没有太大变化,人们继承了传统观念和节日习俗的整体框架,比如节日活动的时间安排和节日食物的组成,大部分生活观念仍然能够适应闽南地区物质环境的要求。另外,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人们不愿意过大地破坏本地区长期习惯的生活方式,使自己都无法辨认,所以具有地方特色的禁忌和民间信仰也延续下来,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但是,在节日习俗的操作层面,一些不适应现代经济方式和物质生产的习惯被人们放弃,比如“尾牙”的习俗、节日食物准备的安排等。由于与现代的时间安排冲突较大,传统活动中一些比较严格、繁锁的程序被人们减省或改装,以适应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和随之普遍的速效心态,例如清晨“进头香”和初九凌晨放鞭炮的习惯。现代因素并非完全取代传统习惯,人们根据自身的社会生活需要对它们进行选择,有时调整传统行为习惯以适应现代生活,有时将现代技术增添到传统操作中,文化便在这样的互动中变化着。在这个变迁进程里,个人从传统的生活方式进入更复杂,技术上更加先进,变化更加急速的生活方式。

但文化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关变迁的内容、方式取决于各种不同的情况,很难用某种理论简单概括。因此,关于文化变迁的原因,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传统文化需要从其内部进行调整以适应物质技术环境的变化,需要与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等各项社会制度的变化相协调。从这个意义上说,春节作为传统社会精神层面的一部分,无法逃避变迁浪潮的冲刷。另外,随着人口流动、现代交通的发展、大众传媒的交流传播,各种现代社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接触,进而发生互相取代、增添和同化。现代生活和传统文化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

2、文化变迁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节日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出社会文化的特点。不论是一个地区的生活秩序,还是人们的行为特征和社会心理,都可以在节日中表现出来。可以说,节日作为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内在结构、文化特征和社会功能,同时,也是人们生活方式。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就正经历着“正在进行时”的变迁,新旧文化的共时存在对比,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变迁的动态过程和不同文化因素在变迁中的时间规律性。

传统的农业生产以“年”为周期,春节正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节日,在时间上处于承先启后的农闲阶段,人们在这个时段进行休息、消费和祭祀等活动。春节起到了调整生产生活、表达感情的作用。在传统春节的节日过程中,人们主要以家庭和家族为单位,安排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节日文化活动,家庭的休息、教育、娱乐功能得到更明显的发挥。此外,传统节日习俗中还包含着一系列传承文化的活动和仪式,比如上文所描述的节日准备阶段进行的祭祖、拜神、城乡交流、集体劳动等活动,使得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如重视亲情、尊重劳动等),在带有仪式性的节日活动中得到肯定和继承,并在这个传承的过程里将社会成员纳入传统文化之中。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现代化对传统节日的冲击,传统节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着改变,并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在调查地点表现得十分明显。首先,以往家族交流的机会被现代大众传媒取代,在此过程中所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也随之减少;其次,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普及,传统观念对社会成员的影响逐渐淡薄,人们对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行为也逐渐减弱;以上种种观念的变化反映在实际行动中,便是节日习俗中传统部分的日渐式微。观念与实际行为的相互作用使得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比如重视家庭结构和秩序、向上进取的精神和为目标付出的决心等等,在循环中渐渐丧失。当然,本文在强调引起节日文化变迁的外部刺激(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交通发展,大众传媒普及,标准化教育普及等)的同时,也承认文化内部的发展导致变迁,以及文化变迁的内部整合与调适机制运行的过程。

然而,传统休闲方式、生活方式的衰微和传统文化的变迁,并不必然意味着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适应。而是意味着,要么先前存在的模式必须改变,要么人们必须采纳受到现代化影响较早的社区人群用较长时间所形成的新的生活模式。比如,调查地居民对同处于闽南文化区域内的厦门、漳州等市区居民生活方式的模仿,特别是在春节期间的节日活动安排模式,以及表达感情和信仰的方式。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实际相伴而生的还有社会成员对文化生活空缺的不适应,以及在新的文化生活方式还未建立起来时,人们对休闲、消费方式的盲目选择。比如春节期间县城居民之间互动交流的形式明显减少,人们不再热衷于家庭交流和各种文体活动。而近三、四年来,春节期间大人们赌“六合彩”、小孩到网吧玩电脑游戏的现象不断增多,这不能不让我们重新思考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以及传统文化变迁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心理缺失。从节日文化的变迁反映出来的生活方式变迁让我们意识到,由于旧有文化正在瓦解,新的更适应于地区和人群的文化尚未确立下来,这种文化上的断层无法满足社会、居民在现代社会的需要,寻求可行的替换制度显得越来越必要。

传统文化可能成为现代化的阻力,也可能成为现代化的动力,关键在于社会成员对待两者的态度。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引发的社会认同感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凝聚作用,也即文化的内核部分,长期以来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动力,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引导以使其发挥功用。当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需要重新解释和转换人们的生活方式,以适应物质、制度和文化的发展。认识社会中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态的变迁,科学地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使整个社会系统平衡发展,这正是研究者面对文化变迁时需要反复思考的。

导读:祠堂是汉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在祠堂落成的时候,一般会贴祠堂落成横幅标语,下面我会大家带来祠堂落成横幅标语大全,供大家参考。

篇一:祠堂落成对联大全

祠堂落成对联大全:

祖功宗德流芳远 / 子孝孙贤世泽长

燕翼贻谋承后裔 / 凤毛齐美耀前人

乔木千枝思已本 / 长江成派溯清源

光前振起家声远 / 裕后遗留世泽长

神龛联

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

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

敬恭明袖则笃其庆,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休言别族与宗族,但道吾翁和若翁。二姓合龛对联

余庆堂联

余地有亨泰,庆盛多吉祥。

土产无价宝,地生有道才。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氏族联

百年树德,奕代流芳。 绳其祖武,佑我后人。

昭假烈祖,佑启后人。 蒸尝勿替,祀事孔明。

孰事有恪,明德维馨。 春秋匪懈,继序不忘。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德行。 万叶荐余庆,千龄光本支。  衣冠陈俎豆,礼乐荐馨香。 恭敬节让明礼,语默动静其诚。  子孙亦以为序,昭穆不失其伦。 福星高照栋宇,礼乐幸来紫阁。  富贵贵在创业,幸福福于劳动。 本支百世不易,蒸尝万古如斯。  元吉光耀在上,福禄繁荣来成。  宗功丕著钟麟趾,祖泽长绵起凤毛。  一脉源流先世泽,满堂酝酿太和春。  敬恭诚则笃其庆,昭格明戴赐之光。  泽及后裔典万古,姻怡乡党俎千秋。  保民子而民欢乐,宁尔裔则尔炽昌。  聪听祖考之懿德,思贻父母以令名。  惟籍葵忱修俎豆,敢凭明德荐馨香。  乃圣乃神监有赫,维宗维袒启无疆。  匡扶民物昭千古,燮理阴阳障一方。  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雨顺风调四时无害,民安物阜一视同仁。  必有丰年人耕禹甸,贻尔多福家戴尧天。  祖则无私无为善长,宗能秉公师作明神。  是训是行赞乃祖武,有典有则贻劂孙谋。  礼以待人恭以致昌,优然见位忾然闻声。

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兴隆四序德遍动植飞潜。  灵通本乎聪明山川并寿,显应由于正直人物增辉。  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德叶南离饮食烹调有赖,厨称东道善恶彰昭无私。  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祀祖宗于百代报德报恩。  燮理阴阳不过替天行道,参赞化育无非代地施恩。  百族重四民士农工商各归本业,两房源一脉伯叔兄弟须念同胞。  何须溯赵钱孙李周非一脉正宗,实只求工农商学兵能五体同心。  仲光滔华振志万承有元堂世运,和平忠美瑞深开业积德并传朝。  高天厚地献奇星斗图书山水画,光宗耀祖垂训衣冠礼乐圣贤言。

篇二:宗祠落成庆典会上的祝贺词

在××祠堂落成庆典会上的讲话

各位宗亲、各位来宾:

上午好!

在这个欢歌笑语、天降吉祥的美好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柳树堂村××祠堂落成大典、共同缅怀祖先业绩、畅谈宗族渊源,共商兴族大业。我作为×公后裔女婿,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此次盛典,借此机会,我代表××村所有的姑娘及女婿,向××堂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光临庆典的各地来宾、各位宗亲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在祠堂建设过程中慷慨解囊、捐资捐物、献计献策的各界人土致以崇高的敬意!并恭祝××祠堂弘扬远宗之功德,仰仗圣地之潜光,发扬光大,源远流长、福泽绵延,世代隆昌,奕代流芳、日月同辉。

××祠堂的落成,是我们×氏家族的一件特大喜事,集中地反映了×公后裔承先启后、枝繁叶茂、继往开来、兴旺发达的精神面貌,也充分体现了宗亲孝悌友爱、团结奋斗、风雨同舟、开拓进取的坚强意志,为×氏族谱增添了新的篇章,这既是×氏宗亲全体人的功绩,也是举国族人共有的光荣,身为柳树堂村的姑娘及女婿我们也感莫大的自豪与骄傲。

今天,我和各位一起见证了祠堂的辉煌壮观,领略了×氏家族丰富的文化底蕴。祠堂圣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群山依偎,绿树环村,吸天地精华,纳八方祥瑞,设计雄伟壮观,做工精雕

细琢,凝聚了尊祖敬宗的虔诚情怀,反映了血脉相承的执着信念,体现了繁衍生息的跳动脉搏,凝结着真挚深厚的乡情亲情,上承一德,展宗门之雄姿,展先祖历史风采,下传诒谷,现石氏之雄厚,给后代启迪智慧。虚怀若谷方是大宗之本色,厚德载物才显大家之风范,自强不息当是我们×氏后辈之争取,繁荣昌盛实乃大众之所愿!身为女婿代表,我们将借×氏祠堂落成契机,广泛传播×氏深厚文化,全力传承先祖厚德,树远大之志向,立长久之心愿,同所有的石氏宗亲一道,坚守“念祖念宗念先贤,同

家风主题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活动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活动方案准备工作,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计划类文书。那么优秀的活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