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管姓的辈份是如何排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3收藏

各地的管姓的辈份是如何排的?,第1张

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管家桥村管氏字辈

世正仲万帝

洪应尚朝兴

绍昌维国玉

太宗子继增

一、名称:重庆青木关管氏

二、始迁祖:

尊管代朋公(1562-1632)为太祖;

尊上学公(1603-1664)为太宗;

尊管世敦(1629)为一世祖。

三、落籍地:

先置业石桥铺,后避兵乱辗转川贵之间,清初落叶青木关定居。

四、迁徙与源流:

青木关管氏源自湖南衡山县,明天启年间(1621-1627),由于旱灾导致粮食无收,本支太祖管代朋公(1562-1632)携子太宗上学公(1603-1664)及太宗婆张氏(1607-1664)逃难来渝,拥工度日,数年后略有积蓄,并在今石桥铺置地,自耕而食。

不久,四川永宁土司奢崇明叛乱(1621-1623),重庆战乱,太祖及太宗与太宗婆向西逃亡,至四川屏山县(今宜宾地区)暂时落脚,并生下一世祖管世敦(1629)。

又因贵州吐司安邦彦(—16299)之乱,川南涂炭,太祖、太宗夫妇携子世敦又逃至贵州遵义府绥阳县京竹里高沟滩上平村居住。太宗上学公悬壶济世,行医为业,育子有三:世敦、世选、世臣。

至清康二年(1662),因政府移民填川,一世祖世敦公携妻及正权、正玺二子入渝,落业巴县青木关泡木林石坝(今沙坪坝青木关堰湾酒厂路口,仍名石坝)。故尊世敦公为本支始迁祖。

五、分迁情况

1、世敦公入川时,仅率二子,太宗与太宗婆逝于绥阳县(隶属贵州省遵义市)。世敦公事业有成,曾回绥阳,迁葬太宗夫妇于管家桥附近。据谱,世敦公元配陈氏,无考。继配刘氏(1639-1688)有4子:正权、正玺、正仕、正二。其中正仕、正二留居贵州;正权、正玺入川,正玺无后。青木关管氏皆正权之后。

2、管兴禄、管兴伦兄弟于清同治末年迁居贵州遵义府南乡南隅里一甲地名厥苔沟居住(现名: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山岔镇管家沟),后来由于人口众多,又有一部分家人陆续从管家沟迁到至临近的尚稽镇刘村、团山、高坡、海风井等地居住。

3)清朝中期,管朝绅由重庆迁到遵义县新舟镇,后由新舟镇迁到湄潭县永兴镇,主要分布在三星村、德隆村,余庆县松烟镇等地。

六、行辈字派

本支入川前原有字辈,因战乱轶失,入川后又与湖南本宗失去联系,于是世敦公另取字辈20字:“世正仲万登(帝、懋),洪应尚朝兴,绍昌维国玉,太宗子继增”。并命曰:“嗣后凡取名讳,勿得乖错,以乱尊卑,亦不得以祖、父讳复取之,谨遵”。

团溪的字辈为:“世政众(仲)万登,洪(鸿)应尚朝兴。绍昌维国玉,太宗子递(继)增”。

永兴的字辈为:“世政众万登,鸿应尚朝兴。绍昌维国玉,太宗子递增”。

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管家桥村管氏字辈

世正仲万帝

洪应尚朝兴

绍昌维国玉

太宗子继增

一、名称:重庆青木关管氏

二、始迁祖:

尊管代朋公(1562-1632)为太祖;

尊上学公(1603-1664)为太宗;

尊管世敦(1629)为一世祖。

三、落籍地:

先置业石桥铺,后避兵乱辗转川贵之间,清初落叶青木关定居。

四、迁徙与源流:

青木关管氏源自湖南衡山县,明天启年间(1621-1627),由于旱灾导致粮食无收,本支太祖管代朋公(1562-1632)携子太宗上学公(1603-1664)及太宗婆张氏(1607-1664)逃难来渝,拥工度日,数年后略有积蓄,并在今石桥铺置地,自耕而食。

不久,四川永宁土司奢崇明叛乱(1621-1623),重庆战乱,太祖及太宗与太宗婆向西逃亡,至四川屏山县(今宜宾地区)暂时落脚,并生下一世祖管世敦(1629)。

又因贵州吐司安邦彦(—16299)之乱,川南涂炭,太祖、太宗夫妇携子世敦又逃至贵州遵义府绥阳县京竹里高沟滩上平村居住。太宗上学公悬壶济世,行医为业,育子有三:世敦、世选、世臣。

至清康二年(1662),因政府移民填川,一世祖世敦公携妻及正权、正玺二子入渝,落业巴县青木关泡木林石坝(今沙坪坝青木关堰湾酒厂路口,仍名石坝)。故尊世敦公为本支始迁祖。

五、分迁情况

1、世敦公入川时,仅率二子,太宗与太宗婆逝于绥阳县(隶属贵州省遵义市)。世敦公事业有成,曾回绥阳,迁葬太宗夫妇于管家桥附近。据谱,世敦公元配陈氏,无考。继配刘氏(1639-1688)有4子:正权、正玺、正仕、正二。其中正仕、正二留居贵州;正权、正玺入川,正玺无后。青木关管氏皆正权之后。

2、管兴禄、管兴伦兄弟于清同治末年迁居贵州遵义府南乡南隅里一甲地名厥苔沟居住(现名: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山岔镇管家沟),后来由于人口众多,又有一部分家人陆续从管家沟迁到至临近的尚稽镇刘村、团山、高坡、海风井等地居住。

3)清朝中期,管朝绅由重庆迁到遵义县新舟镇,后由新舟镇迁到湄潭县永兴镇,主要分布在三星村、德隆村,余庆县松烟镇等地。

六、行辈字派

本支入川前原有字辈,因战乱轶失,入川后又与湖南本宗失去联系,于是世敦公另取字辈20字:“世正仲万登(帝、懋),洪应尚朝兴,绍昌维国玉,太宗子继增”。并命曰:“嗣后凡取名讳,勿得乖错,以乱尊卑,亦不得以祖、父讳复取之,谨遵”。

团溪的字辈为:“世政众(仲)万登,洪(鸿)应尚朝兴。绍昌维国玉,太宗子递(继)增”。

永兴的字辈为:“世政众万登,鸿应尚朝兴。绍昌维国玉,太宗子递增”。

管氏一支字辈:“千言正昌崇,旬祖华忠仁,堂复澄世辂,谷尚阳绍铉,溆廷大疑声,贻懋毓祯中”。

管氏一支字辈:“上大道献中光士正登龙太(泰)”。

管氏一支字辈:“福殿兆秀德”。

管氏一支字辈:“凤成庆长春”。

管氏一支字辈:“泽启明廷恩延清佩永德成先肇文荣瑞升平英胜枝乐朝江”。

管氏一支字辈:泽启明廷,恩延清佩,永锡承先,肇文英瑞。

山东诸城管氏字辈:泽启明廷,恩延清培,永锡承贤,升平英瑞。

山东肥城管氏字辈:正尚克后荣,宪文绪中秉,振邦士平吉,和合传法兴。

山东郯城管氏字辈:銮仪章明昌,登俊凤彩祥,朝中儒相焕,君锡运锦方。

山东高密管氏字辈:“庆金遵义穆祥世”。

山东泰安管氏字辈:“庆士孝伟常”。

山东莒县管氏字辈:“荣恩仁锡……”

山东即墨管氏字辈:“学文培敬书益崇吉”。

山东五莲管氏字辈:“象荣恩仁锡”。

山东临沂管氏字辈:“如木勋堂钦清桂照境均”。

山东郯城管氏字辈:“銮仪章明昌登俊(基)凤彩(海)祥(阳)朝中儒相焕君锡运锦方”。

山东诸城、胶南管氏字辈:“泽启明廷恩延清培永锡承贤升平英瑞”。

湖南永州管氏字辈:登仕正文学,朝廷有良相,先祖积余庆,后世永荣昌。

湖南永州管氏字辈:“登仕正文学朝廷有良相先祖积余庆后世永荣昌”。

湖南祁东管氏字辈:“学有声志仕品红”。

湖南桂东管氏字辈:“家崇生富贵”。

湖南管氏一支字辈:“祖德昌于楚鸿恩锡自明”。

甘肃兰州管氏字辈:生悦韵功万,大正相齐位。

管仲如图:

扩展资料:

源流:

源于官位:

出自两周时期官吏管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管钥,是西周初期周公旦设置的一种官吏,专职掌管王宫禁城、都城国门的大门钥匙,在各诸侯国,该职责由司城负责。在典籍《周礼·地官》中记载:“管钥,司门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谓钥也。”

在管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管钥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管氏、钥氏。

源于匈奴族:

出自秦、汉朝时期匈奴民族的冒顿潮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冒顿潮尔,是匈奴民族的一种传统、古老的乐器。“冒顿”,在古匈奴语中是“木头”的意思,而“潮尔”是一种木管三孔吹管乐器的名称,西汉时期汉语译为“胡笳”。在典籍《尔雅·释乐篇》中记述:“大管名”笄音正是潮尔。

在冒顿潮尔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汉译“胡笳”、“胡管”为姓氏者,后省称胡氏、管氏,世代相传至今。

-管氏

1 、系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中国姓氏起源》及《广韵》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建立了周朝,封其三弟叔鲜,史称管叔鲜在管(今河南省郑州市),建立了管国,让他与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遗民。武王死后,由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因为成王年纪太小,就由周公旦主持朝政。管叔和蔡叔认为周公旦的统治不利于周王朝,于是联合武庚起兵发动了叛乱,很快就被周公旦平息。管叔于是被杀,管叔死后,他的后代就用以前他的封地名“管”作为姓氏,称管姓。

2、系自姬姓,为周穆王之后,以邑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风俗通》所载,周穆王时,将其庶子分封于管邑,至管仲始显于齐,其后世子孙以邑为氏。周穆王之后管仲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后来在齐国作了宰相,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管仲的后代也姓管,称为管氏。

3、出自他族改姓。锡伯族瓜尔佳氏,汉姓为管。

得姓始祖:管仲。名夷吾,卒谥敬,亦名敬仲。颍上(今属安徽省)人,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乃周穆王之后。管仲原辅佐公子纠,并用箭射杀公子小白,公子小白通过装死才逃过一劫,后公子小白回国即位,即齐桓公。他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管仲感恩戴德,辅佐齐桓公实施改革,他通过通货积财,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叔因叛乱被杀,身败名裂,而管仲声名显赫,德才兼备,又使穆王支庶之管姓扬名天下,故管姓子孙尊管仲为管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由上可知,管姓主源两支,抑或文王之后 ,抑或穆王之后,两支均自姬姓,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在西周众多诸侯国中,管国立国早,消亡亦早,管叔鲜被诛,其子孙风流云散,到异地去栖生,时齐鲁富庶,多数子孙播迁山东,亦有南徙安徽、江苏北部和河南东部一带者。春秋时,管姓名人除管仲外,亦有同时代的管至父,亦为齐国人。可见此际管姓仍主要繁衍于山东。西汉时见于史册之管姓有高祖妃管夫人,李陵军侯管敢,燕令管少卿,管姓郡望平原应在秦汉之际形成。东汉时农民军首领管亥,亦为齐人,中常侍管霸,顿丘(今河南省清丰)人管伯,可见此际已有管姓在河南落籍。另东汉初年,有曾任山东副都军务的管思藏自豫章之带源徙居闽地宁阳招贤里羊岗坝(今宁化水茜张坊村)。三国时,北海郡朱虚(今山东省临朐)人管宁,避居辽东三十多年,有子孙留居当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因社会动荡,管姓避乱有西去秦陇,南及潇湘者。据《管氏宗谱》载:“齐鲁有管仲后裔,秦陇有管纯后裔,湖湘有管修后裔,辽东有管宁后裔。”南北朝时亦有管姓避居江南,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管崇即为晋陵郡(今江苏省常州)人。唐宋之际,管姓在江南繁衍日盛。五代后唐年间,管思藏有后裔真郎,返徙江西带源居住,后其子孙播衍闽、粤、赣各地。宋代词人管鉴,随父仕宦,由龙泉徙居临川(今属江西省)。元时,翰林学士管祎开基河南光山。明初,有光山一支迁往新蔡。同时,管姓作为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天津、江苏、安徽等地。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所载,明清之际管姓进士及第者有五十五人,有三十五名为江苏、江西、浙江人,排除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外,说明管姓在此三地分布甚广,另南方还有湖北两名,云南一名。北方则以山东之莒州(五名)、高密(二名),陕西之咸宁(二名)为众。管姓此期的分布由此可见一斑。此际之管姓有渡海赴台,侨居海外者。另有山东之管姓闯关东谋生。如今,管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江苏、山东等省多此姓,二省管姓约占全国汉族管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管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九。

三、历史名人

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人,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把鲍叔牙认为是自己的知音。后来经过鲍叔牙的推荐到了齐国任宰相,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他执政四十余年,实行了改革,使齐国不断富强,使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著有《管子》86篇。

管宁:三国时学者,北海郡朱虚人,游学天下,学问很高。东汉末,黄巾起义,他逃避到辽东,聚众讲《诗》、《书》三十年之久。后归故里,魏文帝想让他为太中大夫,他没有答应。魏明帝让他出来做光禄勋,他又没有同意。著作有《姓氏论》。

管及:宋代官吏,全州人。崇宁间,黄庭坚被贬到宜州,当时管及在宜州任职。他不避权势,与黄庭坚交往甚密。黄庭坚于是写了“折桂亭”的牌匾送给他,并且对他说:“你的儿子肯定有登进士科的。”后来果然灵验。

管湛:宋代官吏,字定夫,龙泉人。侨居临川。三迁至大理少卿,政绩显赫。著作有《定斋类稿》甲、乙集。

管络:三国时魏国平原(今属山东省)人,精通周易,善于占卜,相传所占无不灵验。

管崇:晋陵郡(今江苏省常州)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大业九年(613年)率众起义,并推刘元进为主,任尚书仆射,后战死军中。

管鉴:龙泉(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官吏、词人。官至广东提刑,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有《养拙堂词》。

管珍:江苏省武进人,清代画家,字阳复,号松崖。乾隆年间翰林,官至漕运总督。工花鸟,得恽寿平真髓,尤善设色牡丹。有《松崖集》。

管声:浙江省瑞安人,清代书法家。工书,以风韵胜,学欧、赵,有名于当时。

管廷祚:上海嘉定人,清代学者。同治元年举人,工诗,豪饮,善书法,曾任泰州学正。

管公明:三国时期魏国学者。

管师复:宋朝诗人,龙泉(今属浙江省)人。为人讲义气、勇敢,擅长于写诗。宋神宗想要授给他官 职他没有接受。称为卧云先生。著作有《白云集》。

管道升:元代著名女画家。吴兴人。被封为魏国夫人,也叫做管夫人。善于画梅兰竹,山水也画得很好。她在书法上也很有成就,擅长于书写行楷。

管师仁:宋代官吏,龙泉(今属浙江)人,熙宁进士。知建昌军,有善政,擢右正言。后累迁工部侍郎、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

管时敏: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明代官吏。出使楚府长史四十余年,忠诚谨然,处理大小事务,一丝不苟,勤政廉洁,受到百姓爱戴。

管松涛:山东省巨野人,生于1902年,卒于1966年,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管谟业:山东省高密人,当代著名作家,笔名莫言。一九八二年开始小说创作,作品有《透明的红萝卜》、《红高梁》、《秋千架》、《球状闪电》、《高梁酒》、《狗道》等。开创了一个高密东北乡的艺术世界。莫言小说创作往往借助于象征与写意,表现对世界人生的理知、感觉、理想和愿望。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平原郡:西汉初期设置平原郡。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一带。

晋阳郡:本来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都城,后来改为赵国的晋阳邑。汉代的时候在此置县,作为太平郡的治所。在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

2、堂号

匡世堂:春秋时期,管仲为齐桓公的宰相,他帮助齐桓公平定、治理天下。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之一。孔子称赞他“一匡天下”,意思是救了整个天下。

此外,管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平原堂”、“白云堂”、“过一堂”等。

====================================================================

管姓宗祠通用对联

〖管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竹苞松茂;

官廉民安。

——此联为鹤顶格嵌管姓“管”字的析字联

幼安高节;

仲父霸功。

——佚名撰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北海朱虚人管宁,字幼安,年轻时曾与平原人华歆同坐一张席上读书。有高官乘华丽的马车从门前经过,华歆放下书本去观看,他便把席子割开,与华歆分坐,并说:“你不是我的朋友!”后避战乱去辽东,魏文帝征他任太中大夫,明帝又征他任光禄勋,他都辞去不做。著有《氏姓论》。下联殿指春秋初期政治家管仲,名夷吾,字仲,颍上人,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并尊称为“仲父”。在齐国进行改革,确立选拔人才的制度,按土地好坏分等级征税,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又铸造并管理货币,调剂物价,从此国力强盛。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使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幼安高节;

仲姬清才。

上联典指三国·管宁,字幼安,专意攻读,后以高节终。下联典指元·管道升,字仲姬,工书画,笔意清绝。

公明神卜;

仲父霸功。

——佚名撰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管络,字公明,善卜易。下联典指春秋·管仲,佐桓公成霸业,尊为“仲父”。

平原世泽;

相国家声。

——佚名撰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管氏的望族平原郡。下联典指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

-----------------------------------------------------------------

〖管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割席传美谈;

减租建奇勋。

——佚名撰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学者管宁,字幼安,朱虚人。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相交,游学异国,交敬善陈实,尝与歆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歆废书观之,宁与他割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下联典指宋代吏部尚书管师仁义,字元善,龙泉人。熙宁进士,知建昌军,有善政,擢右正言,请蠲减河北租赋,以缓流民,一方赖其赐。累迁工部侍郎。官至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

仁义存白云;

瑞应折桂亭。

——佚名撰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诗人管师复,龙泉人。为人仁勇好义,工诗,神宗欲官之,不受。学者称卧云先生,有《白云集》。下联典指宋代官吏管及,全州人。崇宁间,黄庭坚谪居宜州,时及为宜州理曹,不避权势,与黄庭坚交游甚密。庭坚书“折桂亭”三大字贻之,且谓之曰:“君家积庆,后必有登进士科者。”其后言果验。

-----------------------------------------------------------------

〖管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九合诸侯匡天下;

三迁少卿宁国邦。

——佚名撰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初年政治家管仲,一名管夷吾,字敬仲。颖上(今安徽省境)人。先助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争位,失败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上卿。他执政四十余年,因势制宜,实行改革,使齐国不断富强。对外致力于“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的活动,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人霸主。有《管子》七十六篇。下联典指宋代官吏管湛,字定夫,龙泉人,侨居临川。累官广西提刑,三迁至大理少卿,政绩显著。有《定斋类稿》甲、乙集。

魏国管宁真名士;

元代道升女画家。

——佚名撰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管宁。东汉末,黄巾军起义,他避居辽东,召众讲习《诗》、《书》历三十余年方归故里。魏文普召为太中大夫,辞不受。明帝征为光禄勋,亦固辞不就。有《姓氏论》,今佚。下联典指元代女画家管道升,字佧姬,吴兴人。一字瑶姬,赵孟頫之妻。封魏国夫人,也称管夫人。画墨竹兰梅,笔意清绝,亦工山水佛像,善翰墨词章。书牍行楷,殆与其夫不辨。卫夫人之后,无与俦者。

尊王攘夷成霸业;

通易精术积天文。

管”氏族谱的辈分有:山东文登紫金山管姓字辈派字后十五字按五行相生编排:殿柏(末)宗福(末)士,稀(末)荧皆(带土旁jie末)钟河(末),树煜(yu末)培钩(末)洪,荣(末)炳基(末)键滋(末)。文登苏家河管姓派字:德寿术。

各地的管姓的辈份是如何排的?

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管家桥村管氏字辈世正仲万帝洪应尚朝兴绍昌维国玉太宗子继增一、名称:重庆青木关管氏二、始迁祖:尊管代朋公(1562...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