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载字辈的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6收藏

爱新觉罗载字辈的家谱。,第1张

清朝宗室的字辈,前后计有14字: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

如果以努尔哈赤为第1代的话,那么皇太极是第2代,福临是第3代,玄烨是第4代,以后玄烨这一支系,胤 (允)字辈是第5代,弘字辈是第6代,永(顒)字辈是第7代;

绵(旻)字辈是第8代,奕字辈是第9代,载字辈是第10代,溥字辈是第 11代,毓字辈是第12代,恒字辈是第13代,启字辈是第14代,焘字辈是第15代,闿字辈是第16代,增字辈是第17代,祺字辈是第18代。

扩展资料:

1937年,溥仪又增:“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12字,作为“祺”字以下的字辈。

那些支派较远的宗室,往往也有自己的字辈。如豫亲王保泰的后人,“载”字辈改用“常”字,“溥毓恒启”字辈,分别用“松柏清国”4字。

在宗室中,皇帝亲兄弟的子孙出生后,要奏请皇帝来取名。还有奉旨改名的,如清高宗第七子爱新觉罗·永琮出生时,清高宗将同名的庄亲王爱新觉罗·允禄孙改名为爱新觉罗·永瑺。至于对废宗室的改名,则具有惩罚的意味。

雍正帝下旨八弟允禩改为“阿其那”(意为"俎上之鱼”,即砧板上的鱼,比喻任人宰割),九弟允禟改为“塞思黑”(意为“讨厌鬼”),胤禩的儿子弘旺改为菩萨保。对原废太子允礽的儿子弘皙,乾隆帝把他开除宗籍,还改名为四十六。

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族失去了统治民族的地位,爱新觉罗家族的特殊地位动摇了。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形势下,民国初年出现了满人改姓易族的现象。老舍、侯宝林等都改成了汉族。

—爱新觉罗宗谱

在科举时代,考场上的考生通常会提交一份包括姓名、籍贯、年龄等信息在内的“履历”,以供考官核实和区分同名同姓的考生。此外,考官还会根据考生的笔迹、声音、相貌等信息进行区分,以确保考生的身份准确无误。

如果仍有同名同姓的考生难以区分,考官会通过调查考生的背景、社会关系等信息来进一步确定其身份。例如,考官可能会调查考生的族谱、家谱、族人等信息,或者询问考生的特征、特长、习惯等个性化信息,以便准确区分同名同姓的考生。

在发榜时,考官也会根据考生的个人信息进行区分,以确保不会出现同名同姓的考生被错误地公布在同一份榜单上的情况。因此,即使在科举时代,同名同姓的考生也能够被准确地区分开来。

九(玖)[玖,读音作jiǔ(ㄐㄧㄡˇ)]

来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风姓,出自远古帝王人皇氏,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传说,远古时代有盘古氏,开天辟地,生十七人,长子为赫天氏,即天皇氏。天皇氏,生十三人,长子为天灵氏,即地皇氏。地皇氏,生十一人,长子为地铿氏,即人皇氏。

人皇氏,名天英,其后传九人,即传说中的九皇氏治世,称九头纪。

九头纪始于人皇氏,人皇氏即姓九氏,自人皇氏至叙命纪,凡八十三君,历五龙纪、摄提纪、合雒纪、连通纪、叙命纪。自循蜚纪而后,二十二氏治世。之后又有因提纪十三氏,皆有世系可记。之后为禅通(祥)纪,该纪终于炎帝神农氏。再后由黄帝击败炎帝,以疏讫纪迄于姬周。

以上史传,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是传说历史,有待进一步考证。

人皇氏姓九氏,其后裔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九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赢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相马士九方皋,属于以先祖名号省文简化为氏。

春秋时期,良马是极其重要的工具。有一个著名的相马人士叫九方皋,与伯乐同名气,他善于相鉴千里马和良驹,受到秦国君主嬴任好和世人的尊重。

九方皋后代以先祖“九方”为姓氏,复姓九方氏。春秋战国时期“九”字有多种写法,而“玉”,在中国古代是尊贵的象征,“九”字因加“玉”字偏旁为“玖”,是为士者及以上卿大夫们所取之,以示尊贵。九方皋后裔中有省文简化称玖氏者,再后有简文为九氏者。

第三种渊源:商纣时以西伯侯、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即鬼侯,为纣所杀,其后有九氏。河南洛阳西南有九侯城,亦名鬼侯城,即为商时九侯城。又,临水县(今河北磁县西北)有九侯城,子孙或以地为氏。

第四种渊源:金时女真人有九姓。

分布

今山西临汾、新疆塔城、云南泸水、安徽淮南等地有分布。

民族

汉族、僳僳族均有此姓。

人物

九希采:唐朝戎州太守。

九嘉:唐朝翰林应奉。

九真:宋代知庆元府。

九焯:明代德兴知县。

需要更改名字,如果不改就会被犯讳,甚至还要杀头。

在古代,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姓名、生辰八字、属相、小名等都不允许臣民与他有重名重音的字。所以古代生活在古代的人,如果刚出生时起了名字,改朝换代了,姓和名都要改。

《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避讳的对象其中第一类就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

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扩展资料:

古代人在起名避讳上的方法如下:

1、同义字回避法,也就是为避讳皇帝名而用同义的字。

比如秦朝时对避讳管的很严,不充许任何人冒犯秦始皇的名字。秦始皇名正,于是很多人在起名字时,都不会起正。即使取了“正”字,也要改为与“正”字相近的同意义词,而且凡是与“正”有关叫法全部更换。“正”的同义字是“端”,正月也就改成了“端月”。

2、同音字回避法。古代有的朝代为避讳皇帝的名字,还采用一种方法,就是用同音字代替。

比如清朝康熙皇帝名叫玄烨,老百姓起名字时就回避这两个字,而有的家庭恰恰就是“玄”字辈份,没办法,此辈份就在家谱中消失了,只能用同音字代替。这里同音是类似同音,可不是与玄字同音,清朝人用“元”代替“玄”,用煜代替烨,也就巧妙回避了皇帝的名字。

爱新觉罗载字辈的家谱。

清朝宗室的字辈,前后计有14字: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如果以努尔哈赤为第1代的话,那么皇太极是第2代,福临是第3代,玄烨是第4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