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 满族 张姓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宁安 满族 张姓,第1张

张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阎盏曰张。老姓包括:扎库塔氏、扎拉理氏、爱义氏、韩楚氏、彰锦氏、彰扎尔氏、张尔佳氏、颜扎氏、完颜氏、赫舍理氏、纳喇氏、章佳氏、扎拉氏、札苏哩氏、尼马察氏、札思瑚里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鄂莫克氏(蒙古族)、斡勒氏(达斡尔族)、扎库氏(锡伯族)

最好到一些关于张氏家谱的网站找,但你得知道字辈

  不畏千辛万苦,千里回归故土--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土尔扈特是我国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早在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他们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

  在以后的100多年里,土尔扈特人始终保持着与清朝政府的关系。

  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140多年,到了18世纪60年代,他们又决心返回故土,主要原因来自沙俄帝国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再也无法生活下去。首先是政治,土尔扈特的体制是汗王决定一切,在汗王的下头有个叫扎尔固的这么一个机构。俄国政府要改组扎尔固,并把它的权力上升到和汗王一样,在权力上,对汗王渥巴锡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从经济上,沙俄政府让大量的哥萨克移民向东扩展,不断缩小土尔扈特的游牧地,意味着土尔扈特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从文化方面来说,土尔扈特人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沙俄政府迫使他们信仰东正教,这一条对土尔扈特人,在精神上绝对承受不了。

  沙俄政府对土尔扈特人强制实行人质制度,目的就是控制土尔扈特人,一切听沙皇指挥,叫你向东,不能向西,叫你去打仗,你就得上前线。

  18世纪,沙俄帝国竭力控制出海口。随着沙俄侵略势力不断扩大,战争越来越多,其中跟土耳其就打了很长时间。俄国当时就征用土尔扈特的青壮年,作为俄国的军队跟土耳其打,那么这个战争中间,土尔扈特的人员伤亡也很大。而且这个战争打了21年,土尔扈特每次比如说去上10万人,几乎打仗回来就一、二万人,当时土尔扈特人说,如果再这么打下去的话,土尔扈特就没有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尔扈特强盛时期,他们的汗国与沙俄地位是平等的,沙俄强大以后,要求他们俯首称臣。综述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在这样的形势下,土尔扈特人,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和选择。在1767年,当时的土尔扈特在渥巴锡的领导下,开了一次小型的绝密的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就决定要东归故土。

  土尔扈特人毕竟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将近一个半世纪,那里的草原、牧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撒下了他们的汗水。马上要放弃那块土地,说走就走,在老百姓中也不是所有的人,一下子都能想通的。

  清朝乾隆三十五年秋(公元1770年),在伏尔加河下游草原的一个秘密地点,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第二次主持召开了绝密会议。会上,他们庄严宣誓,离开沙皇俄国,返回祖国去。1771年1月4日,渥巴锡召集全体战士总动员,提出土尔扈特人如果不进行反抗,脱离沙皇俄国,就将沦为奴隶的种族,这次总动员,点燃了土尔扈特人心中奔向光明的火焰。

  尽管渥巴锡等人力图对俄国人保密,消息还是泄露了。形势的急剧变化,迫使渥巴锡不得不提前行动。他们本来计划携同左岸的一万余户同胞一道返回故土。不巧当年竟是暖冬,河水迟迟不结冰,左岸的人无法过河。只好临时决定,右岸的三万余户立即行动。

  第二天凌晨,寒风凛冽。当阳光洒向大雪覆盖着的伏尔加草原时,伏尔加河右岸的三万三千多户的土尔扈特人出发了,离开了他们寄居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异乡,用他们的话说:到东方去、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寻找新的生活。渥巴锡率领一万名土尔扈特战士断后。他带头点燃了自己的木制宫殿;刹那间,无数村落也燃起了熊熊烈火。这种破釜沉舟的悲壮之举,表现了土尔扈特人将一去不返,同沙俄彻底决裂的决心。

  土尔扈特东归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圣彼得堡。沙皇俄国女皇叶卡德林娜二世认为,让整个部落从她的鼻尖下走出国境,这是沙皇罗曼诺夫家族的耻辱,她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去追赶东去的土尔扈特人。同时采取措施,把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一万余户土尔扈特人严格监控起来。

  土尔扈特人的队伍,很快穿过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草原。走在外侧的一支土尔扈特队伍,被哥萨克骑兵追上了。由于土尔扈特人是赶着牲畜前进的,来不及把散布在广阔原野上的队伍集中起来抵抗,九千名战士和乡亲壮烈牺牲。东归队伍必经的一个险要山口,是奥琴峡谷。一支庞大的哥萨克骑兵抢先占据了这个山口。面对强敌,渥巴锡镇定指挥:他组织五队骆驼兵从正面发起进攻,后面派枪队包抄,将哥萨克军队几乎全歼,为牺牲的九千名同胞报了仇。

  一路上除了残酷的战斗,土尔扈特人还不断遭到严寒和瘟疫的袭击。土尔扈特人由于战斗伤亡、疾病困扰、饥饿袭击,人口大量减员。有人对能否返回祖国丧失了信心。在这最困难的时刻,渥巴锡及时召开会议,鼓舞士气,他说:我们宁死也不能回头!

  土尔扈特人东归的消息,事前清政府一点也不知道。土尔扈特人无法和清政府沟通,更不可能得到清政府的任何援助。英勇的土尔扈特人,仍然只有再次抖擞精神,向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走去。

  乾隆三十六年三月(公元1771年4月),定边左副将军车布登札布向朝廷奏报说俄方派人来通报土尔扈特举部东返。清政府才得知这一消息。土尔扈特人归来的消息在清朝朝廷中引起了争论,是把他们挡回去,还是把他们接回来意见不一致。最后清政府决定:第一,这件事如果俄国政府要出面交涉,要坚决挡回去;第二,土尔扈特人回来以后,一定要好好安置。

  土尔扈特人浴血奋战,义无反顾。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他们战胜了沙俄、哥萨克和哈萨克等军队不断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实现了东归壮举。

  根据清宫档案《满文录副奏折》的记载,离开伏尔加草原的十七万土尔扈特人,经过一路的恶战,加上疾病和饥饿的困扰,“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就是说,约有八、九万人牺牲了生命。

  在五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土尔扈特人终于到达了祖国西陲边境伊犁河畔。当时任伊犁将军的伊勒图,派锡伯营总管伊昌阿等官员在伊犁河畔迎接刚刚抵达的渥巴锡、舍楞等人。不久,渥巴锡随伊昌阿到伊犁会见参赞大臣舒赫德,舒赫德向渥巴锡转达了乾隆的旨意,让渥巴锡等人在秋高气爽时节前往避暑山庄面见乾隆皇帝,并转交了乾隆皇帝颁给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舍楞的敕书。乾隆的敕书是用满文和一种古老的蒙古文字托忒文写成的。这份敕书充分表达了乾隆对土尔扈特人的赞扬与欢迎。不久,渥巴锡等十三人及其随从四十四人,在清朝官员的陪同下,自察哈尔旗来到避暑山庄。

  这一年,恰好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举行盛大的法会。乾隆下令在普陀宗乘之庙竖起两块巨大的石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用来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土尔扈特人,举部回归的壮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各地纷纷捐献物品,供应土尔扈特人民。清政府也拨专款采办牲畜、皮衣、茶叶粮米,接济贫困中的土尔扈特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及《满文录副奏折》都有详细记录。

  为了妥善安置归来的土尔扈特部众,清政府指派官员勘查水草丰美之地,将巴音布鲁克、乌苏、科布多等地划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最后确定的游牧地为“渥巴锡所领之地”,也称旧土尔扈特,分东西南北四路,设四个盟,各任命了盟长,舍楞所领之地,称新土尔扈特,舍楞为盟长;还有和硕特恭格部,下设四个旗,恭格为盟长。

  时间虽然过去了二百多年,然而,人们没有忘记东归的英雄,他们的事迹成为经久不衰的学术研究课题。中外很多学者,都赞颂土尔扈特人民,重返祖国的英雄壮举。 东归英雄们的史诗将永远被传唱下去。

  中国东北版图的奠定---康熙帝抗击沙俄

  康熙(1654—1722年,爱新觉罗·玄烨)是清王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自1662年到1722年君临天下61年。历史上所说的康熙——乾隆“升平盛世”是这时开创的,有清260多年的统治也是在这期间奠定的。康熙与法兰西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1661—1715年)和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大帝(1682—1725年)正是同时,同样引起人们的重视。

  康熙帝当政61年,在国内和对外斗争中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值得重视的篇章。在国内,康熙帝统治期间,中国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相当强大统一的封建国家;封建的经济、文化在这个条件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顶点,中国的版图进一步统一和稳定。

  清王朝从它建立了全国的统治时候起,就遇到了复杂而棘手的和西方国家的矛盾,面临着中国历代王朝从未经历过的险恶的国际形势。特别是沙皇俄国武装入侵中国东北地区,在黑龙江流域长期进行劫掠骚扰,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完整,破坏了中国边疆各族居民的和平生活,也威胁到了清朝政府的统治。中国各族人民和清政府不得不增强防御,对沙俄侵略势力进行自卫反击。

  17世纪中叶,沙俄殖民主义者开始窥视中国领土。1643年,雅库次克督军戈洛文派出以文书官瓦西里·波雅科夫为首的一支远征军,共133人,携带向黑龙江窜犯。这伙侵略者到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作。他们的残暴行径,遭到当地达斡尔族人民的英勇抗击。到1646年春返回雅库次克时,全队133人只有53人生还。

  1650年一月,叶罗菲·哈巴罗夫率领70名哥萨克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窜到雅克萨以西。但他看到中国人民已有准备,自己又力量单薄,决定回雅库次克求援。1651年初,他带领137人再次窜到黑龙江上,并武力攻占了雅克萨城。由于中国东北各族人民的英勇抗击,终于把这伙侵略者赶出黑龙江流域。

  1665年夏,俄国西伯利亚流放犯切尔尼果夫斯基聚众杀死了俄国伊利姆斯克的督军,然后伙同84人窜到黑龙江流域,重占了雅克萨。他们的侵略行为受到沙皇的赞许,任命切尔尼果夫斯基为阿尔巴津(即雅克萨)总管,发给饷金2000卢布。这样一来,这伙杀人抢劫的强盗,一变成为沙俄的正式官兵。他们得到沙皇政府支持后,更加有恃无恐,不仅在尼布楚和雅克萨建筑寨堡,设置工事,勒索贡税,绑架人质,建立殖民农庄,奴役和镇压当地中国各族居民,而且还不断向黑龙江中下游进行骚扰、扩张。

  面对沙俄的疯狂侵略,康熙帝在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之后,为了保卫边疆不受外来侵犯,决定采取坚决的自卫措施,出兵反击,彻底清除这伙沙俄侵略者。康熙帝奉行的方针是军事斗争、外交谈判和充实边防三者并举。他总结了中国军民30多年来和俄国侵略者进行斗争的经验,制订了周密的计划,进行了细致的准备工作。1682年4月,康熙帝到盛京(今沈阳)谒陵后,由抚顺、兴京、哈达城(今西丰),出柳条边,5月到船厂(今吉林市),航行于松花江上,亲身视察边防情况。9月,康熙帝派副都统郎谈、一等公彭春率烦几百人,以捕鹿为名,到雅克萨附近侦察地理形势和水陆交通。1683年1月,郎谈等回到北京报告,认为要攻取俄罗斯并不难,只要发兵3000人就足够了,并建议立即行动。康熙帝没有同意这种单纯从军事上考虑的意见,认为必须作更充分的准备,先在黑龙江(今爱辉)和呼玛尔两地建城驻兵,储存粮食,修造船只,筹划屯田,开辟驿路,以求战而能胜,胜而能守。

  1683年夏天,康熙帝下令设立黑龙江将军,由副都统萨布素担任,驻守瑷珲(今爱辉),并先后3次调兵3000人进驻,保卫黑龙江流域,准备剿灭入侵的沙俄侵略者。清军在做好军事进攻的同时,为了争取和平解决雅克萨问题,曾多次派人送信给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侵略者,要他们撤离中国领土,回到俄国境内,不要扰害中国居民,否则大军进剿,将全部歼灭。但侵略成性的沙俄侵略者,对中国的警告置若罔闻,反而招募新兵,增强雅克萨的兵力,并任命有作战经验的军役贵族托尔布金为阿尔巴津督军,来到雅克萨指挥作战。

  康熙帝在对沙俄侵略军多次警告和劝说无效之后,决定出兵剿灭这伙匪帮。1685年6月,康熙帝派遣都统彭春率兵进抵雅克萨。彭春到达雅克萨后,先派人送去康熙帝致沙皇的信和他本人给雅克萨俄军的咨文,要求俄军撤离中国,对侵略者发出最后警告。6月23日,清军统帅部移至雅克萨城下和俄方对话,俄方顽固,且出言不逊。6月24日,清军列阵,包围雅克萨。25日,有一队俄军从黑龙江顺流而下,企图冲进雅克萨,被清军拦截,在江上展开激战,毙伤俄军40多人。接着,清军架起大炮,向雅克萨猛烈轰击,俄军伤亡严重,心胆俱裂,走投无路。在清军的劝降下,俄军头目托尔布金竖起了降旗。清军接受了俄军的投降,并对他们采取宽大态度,准许700多名俄国人撤出雅克萨,经额尔古纳河,返回俄国,另有巴什里等45名俄兵不愿回国,要求留在中国。随清军回到瑷珲。

  托尔布金从雅克萨退到尼布楚,但侵略中国的野心不死,仍想卷土重来。这时,由彼顿率领的600名援军到达尼布楚,俄军的力量增加了。同时,他们打听到,清军战胜后已全部撤回瑷珲,并没有在雅克萨留兵驻守。因此,托尔布金和彼顿立即率军重新占据雅克萨,并全力构筑城堡工事,筹集粮草,妄图负隅顽抗。

  俄军再占雅克萨,清政府不得不再次出兵。1686年3月,康熙帝下令:今俄军复回雅克萨筑城盘踞,若不速行扑剿,势必积粮坚守,图之不易。令将军萨布素等,率所部2000人,攻取雅克萨城。7月,萨布素奉命率所部2000余人及福建藤牌兵400人进抵雅克萨,随即围城进攻。经过两个多月的攻城和围困,俄军损失惨重。9月底,俄国头目托尔布金被击毙,城中俄军大多战死或病死,800多俄军最后只剩66人,粮食弹药也消耗殆尽,困守雅克萨的俄军只有坐以待毙。

  康熙帝为了彻底解决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问题,以求得边界上稳定的和平,多次写信给沙皇,谴责俄国对中国的侵略,建议他撤回侵略军,派使议界。1686年9月,清政府又委托从北京回国的荷兰使臣宾显巴志带信给俄国沙皇,建议两国休兵,举行谈判,共同议定边界。

  1686年11月,正当雅克萨围城旦夕可下的时候,一批俄国信使,由文纽科夫和法沃罗夫率领,从莫斯科来到了北京,递交沙皇要求解除雅克萨的包围和派使臣戈洛文来华议定边界的信件。康熙帝同意了俄国沙皇的请求,下令停止战斗,解除对雅克萨的包围,并实现单方面撤军。11月底,清军停止进攻。1687年5月,清军撤离雅克萨返回瑷珲,等待俄国使团的到来。进行两年多的雅克萨战争至此结束。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和清政府反击沙俄侵略,驱逐入侵者,收复被侵占领土而进行的一次自卫的正义战争。

  与沙俄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我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我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

  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秦汉以后各朝均在此设官统辖。清朝建立之后,继续对这一地区行使管辖权,加强统治。除设盛京将军(驻今辽宁沈阳)、宁古塔将军(驻今黑龙江宁安)和黑龙江将军(驻今黑龙江爱辉)外,还把当地居民编为八旗。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吉林、黑龙江将军所辖的各镇,在沿江重要地区建立船厂,设置仓屯,陆上开辟台站驿道,发展水陆交通运输,进一步加强了边境地区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俄国直至16世纪时,仍是欧洲一个不大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同中国相隔万里。

  16世纪初俄罗斯统治者由欧洲一个不大的公国,逐步对外侵略扩张。明崇祯五年(1632年),沙俄扩张至西伯利亚东部的勒拿河流域后,建立亚库次克城,作为南下侵略中国的主要基地。从此,它便不断地派遣武装人员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沙俄雅库次克长官戈洛文派波雅科夫率兵132人沿勒拿河下行南侵,于这年冬天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领土。十一月,这些侵略者到达精奇哩江(今结雅河)中游达斡尔头人多普蒂乌尔的辖地后,四出抢掠,灭绝人性地杀食达斡尔族人,被黑龙江地区人民称为“吃人恶魔”。次年夏初,精奇哩江解冻后,这伙匪徒闯入我国东北部最大的内河黑龙江,沿途遭到我国各族人民的抗击。

  清顺治三年(1646年),波雅科夫率领残部经马亚河、阿尔丹河进入勒拿河,逃回雅库次克。波雅科夫回去后扬言,只要派兵300,修上3个堡寨,就能征服黑龙江。波雅科夫带回的有关黑龙江流域的情报和他提出的武力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打算,引起了沙俄当局的重视和赞许。顺治六年(1649年),雅库次克长官派哈巴罗夫率兵70名从雅库次克出发,于这年末侵入黑龙江,强占我国达斡尔头人拉夫凯的辖区,其中包括达斡尔头人阿尔巴亚的驻地雅克萨城寨(今黑龙江左岸阿尔巴金诺),遭到当地人民的抵抗。哈巴罗夫将同伙交由斯捷潘诺夫率领,自己回雅库次克求援。次年夏末,哈巴罗夫率领138名亡命之徒,携3门火炮和一些,再次侵入黑龙江,强占雅克萨城,不断派人四出袭击达斡尔居民,捕捉人质,掳掠妇女,杀人放火。九月底,哈巴罗夫又率领侵略军200余人,侵入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河口(今宏加里河)我国赫哲人聚居的乌扎拉村,强占城寨,蹂躏当地居民。英勇的赫哲人民奋起抗击,并请求清政府予以支援。顺治九年(1652年)二月,清政府令宁古塔章京(官名)海包率所部进击,战于乌扎拉村,打死沙俄侵略者10人,打伤78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六月,宁古塔都统沙尔瑚达率战舰40艘同侵略军激战于松花江下游,歼敌270人。顺治十七年(1660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率水军破敌于古法坛村,斩首60余级,溺水死者甚众。

  经过中国军民的多次打击,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侵略军一度被肃清。后来,沙俄侵略势力又到雅克萨筑城盘踞。清政府虽多次警告,都无济于事。在同沙俄的长期交涉中,清帝看到,若非“创以兵威,则罔知惩畏”,于是决意征剿。同时也认识到,“昔发兵进讨,未获翦除”的原因,一是黑龙江一带没有驻兵,从宁古塔出兵反击,每次都因粮储不足而停止。二是沙俄侵略军虽为数不多,但由于“筑室散处,耕种自给”,加上尼布楚人与之贸易,故使其得以生存。于是造成我进彼退、我退彼进,“用兵不已,边民不安”的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康熙采取恩威并用、剿抚兼施的方略,即发兵扼其来往之路,屯兵永戍黑龙江,建立城寨,与之对垒,进而取其田禾,使之自困。同时再辅以严正警告。如果侵略军仍执迷不悟,则坚决予以翦灭。为此,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边防建设,准备剿灭沙俄侵略军:侦察地形敌情,派兵割掉侵略军在雅克萨附近种植的庄稼,又令蒙古车臣汗断绝与俄人的贸易,以困惫和封锁侵略者;屯戍要地,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二月,决定调乌喇(今吉林市北)、宁古塔兵1500人往黑龙江城一带,驻扎爱珲、呼玛尔(今呼玛南)。后鉴于两处距雅克萨路途遥远,令呼玛尔兵改驻额苏里(今俄斯沃特德内西南)。次年七月,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率军进驻额苏里。九月,确定在爱珲筑城永戍,预备炮具、船舰。同时派乌喇、宁古塔兵五六百人、达呼尔(今黑龙江嫩江县境)兵四五百人,调往爱珲一带;修整战具,设置驿站,运储军需。这些措施,适合当时东北边防斗争的需要和特点。

  这是因为黑龙江至外兴安岭地区距东北腹地遥隔数千里,同沙俄这样的入侵者斗争,单靠当地人民的部落武装是无法制止其侵略的。必须筹划全边,扼要屯兵戍卫,在适当地点控制一定兵力作机动,才能对付沙俄飘忽不定的反复侵扰。为此,需要建立相当数量的驿站和粮站,开辟水陆交通线和筹集运输工具,从而保障反击作战的胜利,并在反击胜利后建立一条较完整的边界防守线,才有利于长期的边防斗争。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勒令盘踞在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撤离清领土。侵略军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窜至爱珲劫掠,清将萨布素将其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侵略军建立的据点均予焚毁,使雅克萨成为孤城。但侵略军负隅顽抗。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二十三日,为了彻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统彭春赴爱珲,负责收复雅克萨。四月,清军约3000人在彭春统率下,携战舰、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从爱珲出发,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五月二十二日抵达雅克萨城下,当即向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发声通牒。托尔布津恃巢穴坚固,有兵450人,炮3门,鸟枪300支,拒不从命。清军于五月二十三日分水陆两路列营攻击。陆师布于城南,集战船于城东南,列炮于城北。二十五日黎明,清军发炮轰击,侵略军伤亡甚重,势不能支。托尔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经彭春同意后,俄军撤至尼布楚(今涅尔琴斯克)。清军赶走侵略军后,平毁雅克萨城,即行回师,留部分兵力驻守爱珲,另派兵在爱珲、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屯田,加强黑龙江一带防务。

  沙俄侵略军被迫撤离雅克萨后,贼心不死,继续拼凑兵力,图谋再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莫斯科派兵600增援尼布楚。当获知清军撤走时,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率大批沙俄侵略军再次窜到雅克萨。俄军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报,即下令反击。

  七月二十四日,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托尔布津不理。八月,清军开始攻城,托尔布津中弹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挥,继续顽抗。八月二十五日,清军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侵略军被围困近年,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最后只剩66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沙皇急忙向清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答应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雅克萨反击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

  雅克萨之战清军之所以取胜,首先是由于战争是正义的,得到了军民特别是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支持。其次是清军从长期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和掌握了边界斗争的特点,采取了有效措施,作了较充分的准备。第三是实行了军政兼施的指导方针,在以武力为后盾的基础上,先对侵略者严辞警告,警告无效后,才发兵反击。反击时采取先扫外围,然后水陆并进,三面包围,一面堵截,断其外援的战法,迫使侵略军困守孤城并攻克之。

  此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在辽阔的东北边界为保卫边防而进行的长期反复斗争的一次胜利,它挫败了沙俄跨越外兴安岭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企图,遏制了几十年来沙俄的侵略,使清东北边境在以后一个半世纪里基本上得到安宁,谱写了一曲反侵略斗争的凯歌。

  

有,但是很少,因为犯人是不太可能在宁古塔那个地方繁衍后代的。宁古塔就在现在黑龙江那个地方,听起来就觉得环境恶劣特别冷,在古代那种没有暖气的地方真是要命,要是生了病也没有什么条件可以治疗,所以存活率特别低,一般人听到要去宁古塔那真是天都要塌了。在宁古塔一般是没什么条件生活的,也不太可能生孩子还繁衍下去。

宁古塔在北境,处于一个深山老林里,没什么人烟,康熙年间才纳入中国版图,土著们都是一些不开化的民族,搞什么宗教崇拜,和中原人的价值观差十万八千里,语言不通。去流放宁古塔的路上,致死率最高,路边的野兽、陷阱甚至野人都是威胁,活着走到目的地的也只有十分之三。宁古塔周围都是沼泽,一陷下去就别想出来,往往一死就是一队人。

古代往往是南方的人流放到北方去,所以去宁古塔的都是细皮嫩肉的南方人,这些人本来就不抗冻,还要做活,那叫一个苦不堪言。当地人穿的都是动物皮毛,戴皮帽,但是犯人哪有这个条件,于是过了不久就要伤寒,但是这里也没医生可以治病啊,所以犯人们都是短命的。宁古塔在关外,那里是清朝的命根子,所以不能耕种,吃的都是些野生菌菇或者野菜,没什么营养还不合胃口。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惨,当时流放的有些是达官贵人,有文化能识字,所以当地人会聘请这些人做教书先生,还有商人雇这些人做账房帮忙算账。所以这些有文化的人就过得比较好,不仅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还能成家立业,所以说在任何时候有知识就能救命,不过这些人的后代都会向南方跑。

小说简介

《孤凰》陆藏锋月宁安剧情严谨,有看点。孤凰陆藏锋月宁安小说精彩节选:陆藏锋得胜归朝,皇上在宫门口亲迎,随后论功行赏,皇上打算封陆藏锋为镇北王,却被陆藏锋以北辽未灭,武将本该征战沙场,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人臣子的本份为由给拒绝了。

推荐指数:★★★★★

>>《孤凰》在线阅读>>

《孤凰》精选:

陆藏锋得胜归朝,皇上在宫门口亲迎,随后论功行赏,皇上打算封陆藏锋为镇北王,却被陆藏锋以北辽未灭,武将本该征战沙场,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人臣子的本份为由给拒绝了。

皇上赞其高义,追封陆藏锋的父亲为忠勇王。

按说,陆藏锋在外征战三年,而今得胜归来,陆家又获此殊荣,陆家门前就算不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也该是热闹非凡,但是……

整个陆家都静悄悄的!

不是没有官员收到消息,前来陆家送礼,可一到门口,那些送礼的人连问都不敢问一声,就乖乖地回去了。

他们不回去不行!

陆家那位最小的公子陆飞羽,不知做了什么,正跪在大门外,而陆藏锋的十二个亲兵,站在他两侧,盯着他。

送礼的人看到这一幕,哪里还敢上前,一个个悄悄地离去,生怕让陆飞羽知道,他们看到他被罚跪的事。

虽然,陆飞羽心里也明白,今天过后,怕是整个汴京的人都知道,陆家最受宠的小公子,一回来就被罚跪了。

陆飞羽从中午就一直跪在大门口,跪姿笔直,心里却是愤愤不平。

他已经跪了快四个时辰了,为什么还不让他起来?

还有,他到底做错什么了?

“我什么时候能起来?”陆飞羽又累又渴,挺直的腰却不敢塌一下,他可怜兮兮地看向守着他的十二亲卫。

他的膝盖要废了,腿要断了,他要死了!

“大将军只说让你跪着,没说让你起来。”仆似主人,陆藏锋的亲卫跟陆藏锋本人一样,面上没有什么表情,说话冷硬刚直,毫不迂回。

“我已经跪了四个时辰了,我知道错了,还不行吗?”陆飞羽只觉得,整个人生都灰暗了,背一塌,丧气的跪坐在地上。

“啪!”陆飞羽的屁股刚落地,铁棍就砸在他的背上。

“啊!”陆飞羽痛叫一声,身体比大脑反应更快,立刻跪直,背挺得直直的……

屋内,陆家三位夫人坐在前厅,在等陆藏锋回来。

却不想,陆藏锋没有等到,先等到了陆飞羽的惨叫声。

陆二夫人一脸慈悲,手上握着一串佛珠,不停地拨弄,嘴里念念有词,对陆飞羽的惨叫声充耳不闻,只当没有听到。

陆三夫人一身红装,明艳飞扬,她兴致极高的喝着茶,嘴里哼着小曲儿,压根就没有把陆飞羽的惨叫声当回事。

陆四夫人面容清秀,妆容却有些惨淡,陆飞羽的惨叫声一传来,她就坐不住了,可她又不敢出去与陆藏锋的亲卫理论。

就算她出去也没用,陆藏锋的亲卫也不会给她面子,她只会自取其辱。

陆四夫人气闷不已,一抬手,就将桌上的茶杯扫在地上,而后刻薄的骂道:“你们是死人呀!上个茶都不会上,我要喝西湖龙井,你给我上六安瓜片,是要给谁喝?”

“奴婢这就去为四夫人换茶。”守在门口的侍女,不慌不忙的上前,跪在地上清理碎片,可她刚一伸手,陆四夫人就一脚踩了上去,“你一个下人,也敢顶撞我?”

侍女吃痛,却仍旧不卑不亢的道:“四夫人,奴婢没有。”

“我说有!就是有!”四夫人脚尖转动,在侍女的手指上来回碾压。

侍女痛得脸色发白,却仍旧一动不敢动。

将军府规矩森严,待下人极好,却也对下人要求极高。

坐在一旁,不打算管事的陆三夫人,明艳的脸庞闪过一丝不满,重重地放下手中的茶杯,没好气的道:“四弟妹,你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何必跟一个下人过不去。”

“谁跟下人过不去了,不是她弄脏了我的裙子吗?”陆四夫人抖了抖身上的裙子,刻薄而傲慢的开口,生生毁了她娟秀的面容。

陆二夫人也看不下去了,停止拨弄佛珠,看了陆四夫人一眼,“四弟妹,我只是提醒你一句,这是将军府,不是你的陆府。”

“将军府怎么了?我还是大将军的四婶呢。怎么……就许你们一个个的,把将军府的东西当自己的,就不许我发落将军府的下人了?”陆四夫人嘴上不满,却还是收回了脚。

侍女的手被陆四夫人踩得血淋淋的,眼中含着泪,却不敢吭一声,默默地将地上的碎片拾走了。

“四弟妹,别失了人心。”陆二夫人摇了摇头,不再多言,继续拨弄手中的佛珠,整个人仿若入定一般。

她知道陆四夫人为什么生气。

不就是为了银子嘛。

月宁安离去前,给她和老三家都送了一大笔银子,还有好几个铺子,说是给两个姑娘的嫁妆。

陆家四房,有三个姑娘,月宁安给她和老三家的都送了,唯独没给老四家的送。

老四家的心里不爽快,在家里已经骂了月宁安一场,还说要去找月宁安理论。

人已经在路上,半路收到消息,藏锋的亲卫突然回来,传话要陆飞羽跪在外面认错。

老四家的一听,立刻叫车夫调头折回将军府,想要凭借长辈的身份施压,保下她那个蠢儿子,可她也不想想,藏锋是会给她面子的人吗?

而且,她也不想想,他那蠢儿子办的糟心事!

带人把月宁安赶出家门,还想要月宁安的银子和铺子,老四还真是脸大。

陆二夫人看不上四夫人,连话都懒得跟她说,陆三夫人亦是如此。

陆四夫人发了一通脾气,见没有人搭理她,顿时眼泪就落了下来,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我就知道你们看不上我,你们一个个不是大家闺秀,就是将门千金,就我是个村姑,我不配跟你们做妯娌,飞羽和飞琳两个孩子,从我肚皮里爬出来,也生生比人矮一截,好事没有他们,坏事就少不了他们。我的儿呀,都是为娘不好,为娘不争气,为娘没用。夫君,夫君呀……你怎么就走了呢,你走的干干脆脆,却留下我们娘仨被人欺负。夫君……”

“够了!要哭丧!回去哭!”陆三夫人出身将门,最受不了这种哭哭啼啼的女人,尤其陆四夫人触到了她的禁区,哭死去的丈夫。

陆家四门三寡,她们的丈夫没了,儿子也没了,她们哭了吗?

陆三夫人脾气火爆,当即解开腰间的鞭子,在桌上重重一抽。

“啪!”的一声响,陆四夫人吓得一颤,从椅子上摔了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

就在这时前院的管事进来了,看到大厅内的场景,连忙低下头,一板一眼的道:“三位夫人,大将军回来了。”

“藏锋回来了,二嫂,我们去迎一迎。”陆三夫人将鞭子一丢,看也不看陆四夫人,扶着二夫人就出去了。

陆藏锋,陆家的骄傲,陆家的顶梁柱回来了!

他们陆家人,又可以骄傲地走出门,跟所有人说,他们陆家没有倒!

在电视连续剧《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以及《宰相刘罗锅》等反映清朝生活的历史剧中,经常会听到不同时期,不同皇帝动怒时的一句经典台词:将某某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那么,何为宁古塔?宁古塔又在何处?

其实,宁古塔不是“塔”,而是一个城名,是一个清朝时期的关外流放罪犯场所。旧城在今黑龙江省安宁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宁古塔属边远地区,旧时,这里环境恶劣,气候异常,寸草不生,五谷不长,很适合罪犯改造。即不是塔,而为何又称为“塔”呢?相传,清皇族的远祖兄弟六个,曾居住于此。满语谓六为“宁古”,个为塔,古称“宁古塔”。把罪犯流放到宁古塔,有两层含义:一是惩恶与扬善,让犯了罪的人背井离乡受尽磨难,到关外去自首、自思、自悔,接受风沙洗涤;二是为清皇族的老家“增砖添瓦”。清时,全国偏远落后的地区有的是,可清王朝为什么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改造,而首选宁古塔呢?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宁古塔是满族的发源地,是清皇族的老家。罪犯来到这里不仅要开荒种地,修桥筑路,改变清皇族老家的面貌,而且还要忍饥挨饿,为当地官员、满人当牛做马,沦为家奴,以显示祖上的荣耀。

历史上的罪犯流放最早起源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到了清代有了较大发展,逐步健全了罪犯流配制度,设置了多处罪犯流放点。顺治初年,已制定了大清律,对罪犯的流放作了详细规定,主要是流放人员的起因、种类,流放人员的刑期,流放人员的生活等。乾隆初年公布的《大清律例》规定:“强盗免死减者,行劫数家止首一家者,伙盗供出首盗即时拿获者,偷盗坟墓二次者……具佥发宁古塔等处。”发往宁古塔的罪犯,一般以10年为期,然后考察他的现实表现,如能悔过自新,改恶从善,又情愿回原籍者准予回籍。但如果被判处无期徒刑,将永远不得入关,除非皇上特批。根据《中国通史》、《清史稿》等史书记载,发遣到宁古塔的罪犯,除了平民百姓和旗人外,还有朝廷大臣。顺治十二年(1655年)吏科副给事官彭长庚,一等子爵许尔安因上疏称颂睿亲王多尔衮,并要求为多尔衮 昭雪,并恢复爵号。皇上将此事交给大臣们密议,密议结果,判处二人死刑。但皇上念其二人曾有功于朝廷,便下召免死,流放到宁古塔。

清朝期间,发配到宁古塔的“名门望族”也不计其数。康熙年间,轰动朝野的戴名世《南山集》案、方孝标《滇黔纪闻》案,先后涉及三四百人,包括康熙的宠信江苏巡抚张佰行、名人志士方苞等许多无辜人员受到株连。康熙看过奏折后,认为涉案人太多,有些恻然。再过一个多月就是他的六十大寿了,他也想讨个吉利。据此判决,只斩戴名世一人,并未罪及家人。对方孝标,因其已过世,并未深究,只是将其子及家人一并发往宁古塔。

清朝发遣罪犯的场所除了宁古塔外,还有尚阳堡。尚阳堡在辽宁省开县东20公里处。顺治四年,深秋季节,秋风瑟瑟,秋雨飘飘。在清军占领的南京守军,正查进出城门的行人。忽然,在一个欲离宁南下的广东和尚函可的行囊中发现了违禁品――一本记录抗清志士事迹的书稿,名叫《变记》。清军大惊失色,立即将其扣押,并施展酷刑,但一无所获。后刑部以“文字干预时事”罪判决,将其流放到关外沈阳。顺治六年,函可逝于冰天雪地的异乡。同年,山东高密山李因对当时的法律不满而上书皇上,换来了死刑,后皇上念其情有可原,改为杖责,徒步宁古塔;后又免其杖责,流放到尚阳堡。无论是宁古塔、尚阳堡,还是清朝时期的其他监狱,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对犯罪人或反抗者进行惩罚镇压的一种手段。它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在法律不完善、不健全情况下,改造罪犯的一种形式,它将随着封建王朝的消失而退出历史舞台。

宁古塔(满语:ningguta)是中国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后来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乌拉(今吉林市)。清太祖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时在此驻扎军队。

流放又称流徙,简称流,这是一种古老的刑法。它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上古。但流放真正成为一种常刑,是在隋唐以后。清代,流刑是五大主刑之一,五刑从轻到重,分别是笞、杖、徒、流、死。也就是说,流刑是仅次于死刑的严重惩罚。

  清代对流刑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政府先后制定了《三流道里表》《五军道里表》等法律文书。流放的远近,之前分3个等级,后来增加为4个等级,即2000里(附近)、2500里(近边)、3000里(边远)、4000里(极边和烟瘴)。

  根据清朝法律,判决下达后,犯人必须一个月内上路,法律术语叫起解。犯人由判决地派两名差人押送,称为长解;沿途所经州县,再派两人在境内协助,称为短解。每天的路程,法律也给出了明确规定:日行50里。2500里的,限50日到达;3000里的,限两个月内到达。在交通发达的今天,50里不过咫尺之遥,但在几百年前全靠双脚的条件下,不论风霜雨雪,日复一日地爬山涉水50里,却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最不人道的是,株连制度下,一人犯法,全家有罪。因此,大多数被流放宁古塔的犯人,他们不是一个人上路,而是整个家族一起远行。那些自幼就用布匹裹了脚的女人们,哪怕以前养尊处优,从不曾走上三五百米的路,这时也必须依靠纤秀的三寸金莲,行走在荒无人烟的古道和瘴气弥漫、虎狼出没的原始森林。

  沿途,流人的伙食由政府比照在押犯供给,标准定为每人每天8两,15岁以下减半。如此之低的口粮,仅仅只能保证流人不饿死——前提是这些口粮能及时发放到犯人手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区区8两口粮也没保障,常常饿着肚子赶路的流人随时可能沦为饿殍。

  流放途中,流人必须一直戴着枷锁,直到流放地才能打开。如果没有钱贿赂押送人员,这沉重的木制枷锁就会一连几十天戴在脖子上,一旦淋雨,枷锁变得更加沉重。倘若行走于陡坡悬崖,密林山径,其痛楚与危险可想而知。至于那些因父亲、丈夫或儿子的罪责而一同流放的女人,她们除了行走的艰难、饥饿与危险,还面临另一种屈辱,那就是遭到押送者的性侵。

  关于可怕的押解之路,《研堂见闻杂录》中说:“半道为虎狼所食,猿狖所攫,或饥人所啖,无得生也。”

  如此糟糕的押解,使得流刑尽管不像死刑那样立即绑赴刑场,但死亡率也高得吓人:明朝的一次押送,其死亡率竟达到了三分之二。

  回顾历史,中国文人似乎与流放有着解不开的缘分:从屈原到李白,从韩愈到刘禹锡,从苏轼到黄庭坚,从函可到吴兆骞,他们都领略过流放的滋味。尽管从表面看,流刑要比死刑好得多,毕竟没有立即断送性命。然而究其实质,不过一个长痛一个短痛。对统治者来说,把他们认定作奸犯科的人处死,固然能逞一时之快,但对民众的威慑却不及流放。因为,流放者沿途的悲惨遭遇和到了流放地之后长达几年几十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非人生活,它给民众造成的心理阴影更加持久,更加广泛。让民众对严刑峻法永远怀着忐忑和恐惧,从而在国家意志划定的框架内做一个恭顺听话的良民,这显然是最有效也最经济的治理方式;而流刑,庶几正是这样的方式之一。

就像唐代喜欢把犯人流放到炎热的岭南一样,有清一代,喜欢把犯人流放到寒冷的东北。东北是满清的所谓龙兴之地,是这个少数民族大一统政权最稳定的后方根据地。清初,南方的反清运动如同星星之火,以台湾为基地的郑氏不时袭扰东南,西南先有流亡的永历政权,后有兴兵造反的吴三桂。对清廷来说,安置流人的不二选择就是他们的老家东北。

  清代的宁古塔,既指军政合一的行政单位宁古塔将军,又指宁古塔将军驻地。这一驻地,最初在今天的海林旧街,称为宁古塔旧城;后来移驻到今天的宁安县城,称为宁古塔新城。今天的海林和宁安各有44万人口,均已撤县建市,著名的镜泊湖景区即在宁安。但在300多年前的清朝初年,这里却是与世隔绝的蛮荒之地。方拱乾感叹,“宁古塔,不知何方舆,历代不知何所属。数千里内外,无寸碣可稽,无故老可问”。

  从北京到宁古塔,距离已达到流放的最高标准,即称为烟瘴的4000里,费时需四五个月,不少人根本没走到宁古塔就已倒在险恶的路途上。康熙初年,朝廷终于良心发现,规定流徙宁古塔的犯人不得于冬月至次年七月的寒冷季节上路,以免犯人因衣衫单薄,冻死于途。

南宗海州地颜氏宗谱颜氏家(族)谱有据可考者,首推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七月,由鲁公颜真卿重修之《颜氏家谱》。颜真卿所作颜氏谱序载于明代《陋巷志》中,追述颜氏渊源及历代卓有成就者。其后有宋欧阳修《与王深甫论世谱帖》所说之颜氏谱:“修启:惠借颜氏谱,得见一二,大幸。前世常多丧乱,而士大夫之世谱,未尝绝也。自五代迄今,家家亡之。由士不自重礼俗,苟简之使然,虽使人人自求其家,犹不可得,况一人之力,兼考于缪乱亡失之余,能如所示者,非深甫之好学深思莫能也。颜谱且留,愚有未达,须因见过,得请集古录,未可委憧奴。昨日大热,艰于检寻,今送不次,修再拜。”但前述之谱早已亡佚。

  宋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八月,福建政和颜虬松裔孙、浙江宁海县知县颜时举创修《鲁国序谱》,该谱部分内容在清顺治年间续修时得以保存。南宋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吏部侍郎权工部尚书颜域,为福建永春颜氏修谱,其序言部分保存于后世谱头之中。

  蒙古初年,颜子五十二代孙颜泉刊立谱碑,碑阳记载颜庙重修情况,为《重修兖国公庙记碑》,碑阴刊刻《颜氏族谱》。该碑现立于颜庙退省堂后。元代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颜子五十四代孙颜伸重修曲阜《颜氏族谱》,并刊刻于金代所立《重修充国公庙之记碑》碑阴。该碑现立于曲阜颜庙第二进院之中。两碑皆是十分难得的实物,弥足珍贵。

  至明清时期,社会比较安定,修谱之风大盛,各地颜氏所修族谱、家谱、支谱、谱碑等数量众多。以后,经过多次战乱和各种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造成的巨大破坏,这些谱碟和谱碑损失惨重,幸存下来的散存于民间,难以精确统计。以下仅就部分谱碟作一简要介绍。

  一、山东曲阜((颜氏族谱》(存一部)

  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重修。颜光教、颜懋伦主修,颜肇亮监修,复圣颜子七十一世孙、翰林院五经博士颜怀择作序。共十卷,刻版印刷,印数不详。卷首为历次修谱序言,本次修谱人员名单、凡例、姓源、宗传总论、远祖世系图、嫡裔及16户相承图等。卷一远祖世系,略载由一世祖颜回至五十五世的繁衍状况。卷二至卷十分别记载了颜氏大宗户、龙湾户、泗上户、萃溪户、泗东户、临泗户、泗南户、陶村户、坊上户、巧泉户、五全户、防山户、陶乐(洛)户、汉下户、泗皋户、嵫山户等十六户由五十六世至七十二世的人口繁衍状况。

  卷首谱序载,复圣先祖周秦以降,见诸史传略具,唐建中年间鲁公颜真卿曾作《重修颜氏家谱序》。追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颜伸重修谱牒。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颜绍绪复加续辑。 二、新修山东曲阜《颜氏族谱》(十九卷,二十册)

  1997年出版印刷。颜廷潮主编并作序,颜廷渭鉴定。16开线装,铅印竖排本。卷首载圣贤画像及圣裔题词、嫡裔相承图、十六公分户图、历代优抚恩例、先贤举略、世居庙宅宗派记、颜氏宗传总论、新定行辈吉字、族规、修谱委员会名单以及旧谱序言、原修谱凡例、姓源及世系概况。卷一至卷十五详载大宗户等十六户从五十六代至八十余代颜氏人口繁衍实况。卷十六至卷十九,载五十六代之后颜氏后裔外迁繁衍实况,其中有山东莱芜、峰城、莘县、东平、兰山、青城、金乡、邹平、德州、泰安、高唐、禹城、历城及安徽六安、毫州,河北正定等支派。其上限一般自元末明初,下限除个别支派外,统一截止到1997年。

  三、山东临沂《兰山颜氏族谱》(一册)

  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由沂州府兰山县(今山东临沂)颜氏族人重修。鉴定颜怀永、颜怀让、颜士备,监修颜士荦、颜士相,司编颜崇逄、颜士林。现存残本一册,内容为序、修谱任事人员名单、行辈、姓源、世系。记载自一代复圣颜子至四十代颜鼎、颜真卿,而后专记真卿派下后裔至七十二代世居沂州府兰山县及外迁子孙情况。

  四、山东沂南常桑杭《颜氏谱碑》

  以石碑为载体的颜氏族谱,为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常桑杭颜氏后裔六十八代颜绍汉设建,主要内容有立碑缘由、颜氏二十四代祖颜盛至七十一代颜怀仁世系及立碑时间等。

  五、山东郯城(汉下户)颜庙村新修《颜氏支谱》

  1997年颜世超等历时两年,在曲阜颜氏联谊会的帮助下完成新修支谱。该支曾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初修成郯邑《颜氏族谱》,由孙伯仁作序;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颜锡明再修郯城《颜氏族谱》,收录曲阜《颜氏族谱》中所载康熙年间颜敏序,及乾隆二十四年五经博士颜怀zhe序。

  六、山东郯城铺里新修《颜氏支谱》

  2001年9月,由郯城铺里颜氏后裔颜景喜、颜景玉、颜世亮、颜世金、颜世举、颜世升、颜世权、颜世奎、颜世文、颜廷柏、颜廷柱等历时半年而修成,颜廷俊、颜廷旭、颜廷巍作序。大32开本,竖排文字。主要有清代谱序,颜氏宗传总论,颜氏世系及行辈,颜氏族谱世系一至六十五代。六十九代孙颜懋兴、颜懋隆、颜懋盛、颜懋昌四支迁铺里村定居,至今已繁衍八十代,1000余人。

  七、山东郯城高大寺新修《颜氏支谱》

  1998年春重修。由颜廷春作序,颜廷春等人主编。大32开本。主要内容为明清及民国年间谱序,宗传总论,嫡裔相承之图,名字、排行、姓源,颜氏嫡裔一世至迁居高大寺始祖六十五世颜胤恒世系,而后专记六十九代孙颜懋族支以下的繁衍,至今已传至八十代,800余人。

  八、山东淄博高家六端新修《颜氏支谱》

  1999年9月,由淄博市高家六端村颜氏家谱编辑委员会续修,成员为颜世伦、颜世礼、颜世传、颜廷勤、颜廷松、颜廷乐、颜廷宇、颜廷梅等。大16开本。主要有谱序,一世至七十九世世系,附读文选:崇祖颜先世及生平,圣母颜征在,颜氏家庙碑,《颜氏家训》导读、评价,颜子后裔在港澳台及海外等。该谱所载始迁祖为复圣七十代孙颜崇顺,于清代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由龙湾户广饶(旧称乐安)张郭村迁此定居。当地颜氏七十一代至七十九代内容由编辑委员会成员整理编辑,其他资料均由颜廷宇编辑。

  九、山东滕州《壬申年重修古滕颜氏族谱》(六卷,十二册)

  1992年出版印刷。第六次续修。北颜楼为总谱馆,南北颜楼及颜庄另设分谱馆,于1991年11月起分支采访族人,半年谱成。该谱由颜锡阳作序,总修颜道岸,副总修颜志岭、颜锡岑、颜淑君、颜淑勤、颜锡森、颜景蔚,顾问颜建官、颜志礼、颜锡峰、颜淑英、颜淑古、颜淑孔,监修颜锡胜等11人,校对颜锡银等5人,缮写颜建珩等14人,采访颜建业等11人。大32开竖排本。主要为序、世系图、世次图、职官、选举、封赠、吏治、儒林、忠节、孝义、隐逸、农功、节孝、行述、墓碑、墓表、墓铭、艺文及跋。

  古滕颜氏始祖颜智于明初由广西桂林府临桂县徙居于此,传七世。至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旧谱毁于兵火,故颜智之前世系不详,“或曰南北朝时宋颜延年为桂林守,子孙有家焉者,始祖即其后也。”(谱序)颜智七世孙颜守耕(字心伊),初修谱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十世孙颜克缵(字谐尹)次修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十五世孙颜昌询三修时间不详,但其谱仅叙次于颜宣派下,对颜显派下从略;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三月,十七世孙颜秋浦竭三年之力,按支逐户询访,将颜宣、颜显两大支派尽收于谱中,成四修之谱;十七世孙颜建丙、十九世孙颜道祯五修于1958年。

  十一、山东沾化新修《颜氏世家祖谱》

  1998年9月,由沾化县颜氏后裔编修,1999年9月30日完成。编委会主任颜景民,有成员16人,编审颜秉听、颜世常、颜廷民,主笔为颜廷民、颜景梅,历时一年完成,32开竖排本。主要内容有谱序,姓源,恩例,颜氏世系及行辈,分编,颜氏嫡裔世系,旧谱所记五十五代至七十三代原文,名人传记等。该支始迁祖为五十八代颜仕,现已繁衍至八十一代,1400余人。

  十、《滕州市东郭镇马家庄颜氏族谱》(一册)

  1999年12月起由山东省滕州市马家庄颜氏族人重修,半年完成。由颜承迎、颜承卫、颜景亭、颜景铭、颜世华等倡修,颜承华为续谱整编。大32开本,加塑皮护封,竖排文字,扉页名“颜氏家乘”。主要内容为宗谱序、颜氏宗传总论、姓源、行辈、颜氏家族嫡裔世系、滕州市东郭镇马家庄颜氏支谱、马家庄颜氏后裔分布图、人物简介、马家庄颜氏家族简介、马家庄颜氏后裔迁移及现住址、谱书分存表、捐资表及后记等。马家庄颜氏记载六十八世颜绍君至八十世孙族衍谱系。该支派曾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由七十二世颜士友,七十三世颜锡礼、颜锡伦、颜锡彬倡导编修家谱,距本次修谱已110余年。旧谱仍存一册。

  十二、河北博野北杨村《颜氏家谱》

  清初著名学者颜元主修。主要有:姓氏源流,世系派衍,迁移离合,别嫌明微,庄居宅第,坟茔图像,祭田树株饣宴仪注,家礼仪注,家法劝戒,人才列传,嘉言善行,先人遗形,珍器文章,简书诰命,妇女甥婿,拾遗杂记。

  十三、江苏《颜氏宗谱邳北支谱》

  由颜秉元、颜军倡导,颜廷岁等人主修。历时三年,于2000年5月印刷发行,16开平装竖排本,同时落成颜氏支族谱碑。该谱记载了颜子五十五世孙颜升,在明朝中期由山东曲阜陋巷迁江苏邳州岔河镇颜家村落户后的繁衍历史。该支派曾在其先祖墓前立碑记谱,民国6年(公元1917年)颜景哲以残碑为索据赴曲阜归宗,并倡导叙署宗谱立碑。该谱除续立宗谱记和后记外,主要内容为姓源还邳北颜氏嫡裔世系、颜氏行辈、邳北支谱(分四房记载)、后裔分布图、名人录、颜家村简介等。

  十四、江苏《南宗海州地颜氏宗谱》

  1999年4月印刷,由江苏海州颜氏修谱委员会编修,主修颜世山,顾问颜承仪,主任颜世学,主审颜世栋。16开精装本,348页,复圣堂印本。该谱主要内容记载颜氏嫡裔世系一至五十代及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随颜氏南宗五十至六十代、南宗海州地颜氏世家支谱及七十一代怀字辈定居村落并依次分支编纂。前载谱序、堂号行辈、恩例、姓源,后记颜门轶事。为了使颜氏宗谱绵延不断,经修谱委员会研究决定,建议小修时由颜廷波(颜波)、廷普、廷军、廷辉等四人负责领头续写本谱。2009年1月1日,创立南宗海州地颜氏联谊会,颜廷波(颜波)任会长。

  十五、江苏盐城《东鲁颜氏族谱》

  明朝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浙江桐乡石门颜氏迁居江苏盐城等派下裔孙之建宁司教颜科,全椒司教颜节,黄岗县尹颜大化,庠生颜应韶、颜应钟、颜应钧、颜应朝、颜汝登,逸士颜应春、颜应节、颜应瑞、颜应辰等重修家谱,考功司郎中邹国儒(字希颜)为之作序。其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江苏盐城颜良孚裔孙颜愚(蔚巢)因其家藏旧谱日久虫蚀,零落失次,恐其湮没,乃重加修饰,国史家乘,备尽搜罗,抄撰将近十年,及克成,未及授梓而去世。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颜蔚巢之兄、赐同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知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事盐城裔孙颜敏为之作序,重加付梓成“四勿堂”本,存于盐城、兴化、高邮、白驹之颜良孚、颜良馨、颜良存、颜良弼四大支派宗人之手,世代宝藏。

  十六、江苏《润州颜氏宗谱》(十二卷,+册)

  19巧年颜鉴纂修。赐类堂活字印刷,半页十行,每行二十一个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十册,十二卷。其先世颜高(字东山)于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由曲阜东乡巨鹿村迁江苏丹阳,累世相承。该谱颜心庵初修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颜亮臣再修于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其后三修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四修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五修于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六修于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七修于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该谱收人《中华各姓祖先像传集》第十卷。

  十七、河南襄城((颜氏世家支谱》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修。颜锡龄主修并作序。刻版印刷,印数不详。该谱以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定居河南襄城县的颜子六十世孙颜定为始祖,传至六十七世时,分为八支,按八支分别续至七十五世。另有自河南宝丰县迁至襄城的颜子五十九世孙颜懋乾一支,单独续至七十四世,附于谱后。

  十八、安徽毫州((颜氏族谱》(存残卷一册)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安徽毫州颜重礼同族侄颜怀玉、族孙颜士钅重修。16开木刻线装本。卷首除颜重礼序之外,还有复圣嫡裔七十六代翰林院五经博士颜景育序及无名序一篇。颜重礼等所作“南徙毫郡祥系谱序”载:“颜氏自宋建炎二年复圣颜子五十代孙讳喻,字德配,承务郎,行三,扈从康王由东南迁至毫即家焉。历宋元明清,从无紊绕。”后载颜氏嫡裔四十二代起,至五十代颜岐后裔衍至五十八代世系、五十代颜喻后裔衍至七十六代世系、四十九代颜随后裔衍至七十三代世系、六十代颜俊后裔衍至七十四代世系、五十八代颜贤后裔衍至六十七代世系。

  十九、安徽长丰《续修颜氏宗谱》(六卷)

  1990年春,由长丰县杨家庙颜氏后裔颜传贤等人倡议重修,颜庆忠主笔。该谱内容基本以民国旧谱为主,丁口繁衍续修至1990年。卷一为谱序、人物传略、世派吉字等。卷二至卷五为老世系及六世麟字各支派下世系繁衍概况。卷六为凡例、家训、家规、执事名目、领谱字号、祠图、坟图等。长丰杨家庙颜氏明初由江西瓦霄坝迁徙而来,始祖颜盛典定居颜家冈。民国7年(公元1918年)首次由颜正文等人创修宗谱,民国38年(公元1949年)由颜礼安等人重修。

  二十、浙江《会稽颜氏宗谱》

  由浙江省会稽(绍兴)横溪颜氏后裔颜永桂等,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创修。该谱承上虞县黄泥道村颜藕香所存嘉庆年间颜氏旧谱而新修。复圣堂本。主要记载南宋颜岐后裔、颜子五十四世孙颜通宾派下横溪颜氏的繁衍概况。

  二十一、黑龙江宁安《颜氏族谱》

  1941年,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颜氏后裔颜廷超,目睹在日寇统治下朝鲜族被迫改成复姓,将被日本同化的事实,深感民族与家族危机,乃向族长建议重修颜氏族谱,得到赞同。历时一年完成刊印本,三卷。该谱从曲阜故里族谱中全录有关姓源、像赞、优抚恩例、颜氏世家谱序、行辈、嫡裔世家支谱等,同时对宁安颜氏支系(曲阜龙湾户)自清代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由曲阜徙居黑龙江宁安城东北60里乜河落户的300年历史,谱系列表,并制定约法五戒四禁、凡例十则、族谱引、祖坟考、颜氏家庙记、跋、颜氏家训摘录等。该谱连同原稿均在“文革”中被毁,20世纪80年代颜廷超在外县族兄处见到印刷本,又据此重新用钢版刻印成本,并将谱系由直列改为表列式,上下相承,左右相连,一目了然,为修谱所首创,同时补写了约法及颜氏家训摘录等。该谱曾赠送北京图书馆,受到重视。

  二十二、《颜氏总谱》(十卷)

  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湖北颜氏后裔颜星,字柳次,合东鲁、吴楚同宗修谱,未及刊就,不幸逝世,谱事中辍。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复圣七十七世孙宁乡伪宁颜邦城,率颜怀德、颜邦耀、颜振徊及颜邦辉等人于长沙兴建复圣庙后,集湖南各派修纂通谱。成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历时两年,克复堂刊本,十卷本。卷一为续修颜氏总(通)谱序、小引,各公派下名录小引,论人班行先后记,新建复圣颜子庙记,重刊宁乡、浏阳、益阳、永新、茶陵、安福、沔阳、湘乡、泰和等地颜氏通谱、支谱序和小引等。卷二为“克己复礼”字号承领通谱各派名单、谱例、家规、禁议、曲阜谱序、永新等旧谱序。卷三为重刊各派文集、传记、墓志铭等。卷四、卷五为《陋巷志》。卷六为《颜氏家训》。卷七为鲁公文集,分上下卷。上卷载历代文人赞记诗文,下卷载鲁公奏疏、碑铭等。卷八为三刻受姓源流小引、重刊始祖图序、复圣公以上世系之图、重修东鲁颜氏始祖复圣公宗支总录、重刊鲁公至诩翊翔三公五派总录等。卷九为重刊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沪源衡公派下名录。卷十为浏邑东乡源流序、小引,

宁安 满族 张姓

张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阎盏曰张。老姓包括:扎库塔氏、扎拉理氏、爱义氏、韩楚氏、彰锦氏、彰扎尔...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