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蜀国是什么官职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3收藏

诸葛亮在蜀国是什么官职,第1张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一、刘备为什么要先玩“桃园三结义”

刘备究竟是要守天下还是夺天下?这是《三国演义》没有正面回答的第一个问题。诸葛亮是要帮助刘备还是利用刘备?这是《三国演义》留下的更大疑问。然而,我们每一个读者都必须弄清它,否则就没有进益。中国古代文学之所以需要评论,就是因为其间大都使用了“回护”、“隐秀”之法,有政治避险的因素,也有艺术上的追求,这里暂时不管它。笔者认为揭去回护,上述问题都有答案且只有一个答案:刘备是为了失而复得天下,谋求汉家继刘邦、刘秀之后的第三次反转和连任,换瓤不换皮。诸葛亮则是要借刘备之力起家、建基,然后谋求王道、政体和哲学的全面更新,皮瓤皆换。他们仅有变革程度的不同,都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力量。假如我们不认可这一事实,《三国演义》就真是一部不值得研究的“笑谈”了,社会也就永远停滞不前了。“篡逆”对于统治者来说是洪水猛兽,但对于民族这一生命体而言,却是必不可少的阴阳顺逆,即新陈代谢。只分合理不合理。貌似“反曹拥刘”的老儒罗贯中实际非常非常新锐。

先来看看刘备为什么要桃园三结义?

按照封建社会的潜规则,判断汉室到底具不具备改朝换代的合理性,关键要看刘家到底还有没有能人和王者。如果有,那么不管他在哪里,干何种营生,都应当拉出来溜一溜。经过一番大浪淘沙,终于冒出了一个很牛的人——刘备。他不但长有一副帝王相,而且心理素质极佳,可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让人难摸深浅。不过我们只要把握一点——看行为,不看言语——就不难窥破。就像判断股票走势一样,重点关注成交量的变化,不看价格起落。

刘备首先自省出刘家衰败的内在原因是只剩下“仁”了,而且都是怕阉人、怕老婆、怕舅子的虚仁。但无论是守天下还是打天下都不能缺少实仁、实义和实勇三大件,当初刘邦、刘秀就是三者兼顾。刘备自信自己从中山靖王那里承袭的“仁”还是蛮货真价实的,只缺乏“义”和“勇”,所以他就拉了关羽和张飞结拜异姓兄弟,强强联合,还组建了一支游离于官方和民间之外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其实严格说,该组织并不合法:第一,刘备虽姓刘,且自诩皇室宗亲,但没有被确认,实为一介农民,所以没有守在招兵榜前半路截获政府资源,私自组建“义军”的权力。第二,如果真是皇亲,那就不允许与异姓结拜兄弟,会破坏皇家姓氏的纯正。第三,他们兄弟虽然帮助过“义军”镇压农民起义,但关羽也有过“造反”前科,张飞鞭笞过督邮,又都属于贼军、草寇行为。

不过乱世就是乱世,政府的合法性都遭到颠覆,哪还有人追究似是而非的擦边球呢?这便是刘备的第一高:有眼光,有胆识,民主开放,因时而动。但尽管他大造声势搞结义,还是只在民间有些影响,上流社会没人理睬,比如袁绍等诸侯就都不认识他。他便来了个第二高:主动求发展。与伯乐识千里马相反,他是千里马找伯乐,很快便瞅准了一个可能赏识“三驾马车”的人——曹操。曹操作为最具夺天下志向和才华的人,当然对仁、义、勇的真功夫求之不得。他正好与刘家人相反,重实不重名。于是刘备就若即若离总在曹操跟前晃悠、露才。

作为曹操来说,主观上本只想利用他们为自己效劳,无意中却帮刘备炒作了一把,声名鹊起。例如,他先是给刘备机会,让汉献帝拿着家谱证实了其皇叔身份,后又给了关羽机会,让他诛斩颜良、文丑,还放他千里走单骑寻哥。其间关羽是既表现了自己的义和勇,也反衬了刘备的仁义。古城斩蔡阳还折射了张飞之仁义。

二、刘备在曹操和刘表之间玩资产置换

总有人问,刘备初期四处打游击,究竟是要干什么?真像他自己说的原地踏步、毫无作为吗?非也!他是一天天向着目标迈进。这又是他的第三高:先从曹操这里赚到无形资产,再到刘表那里换取有形资产。他之所以不先投靠刘表就是因为看透了“表”哥重名份,重表象的本质。譬如当初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保刘协时,刘表就袖手旁观(惟有想从孙坚手中抢夺玉玺时表现积极)。祢衡这样的高人也被他借刀所杀。刘表是只要还稍有保家之力就不容别人插足,热炕上只睡老婆和舅子。

所以,刘备是一点功夫也没有耽误,工作效率极高。他在流浪时既为自己养肥了一个汉贼靶子、新一代的王莽,积累了刘表看重的仁、义、勇名声,还等到了刘表急需要人保卫荆州的时机。此刻再去投亲当然是一蹴而就了。而在刘表看来,这位连皇上都拜倒的皇叔,连异姓老弟都千里追寻的仁兄,连曹操都惧怕三分的刘家骄子,我是该待其为上宾了。

尽管刘备后来又被蔡瑁扫地出门,但他从刘表那里得到的遗产——新野和刘琦(他管辖江夏)还是帮了他的大忙。别小看了这两处,那是整个徐州、豫州都比不上的战略要地,也是从曹操那里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的实惠。刘备很清楚,曹操能给他名、给他钱,给他五万兵马,但不会给他地盘,即使徐州和豫州也不愿意。为了不让曹操疑心,刘备便一次又一次主动放弃了根据地,四处奔波。惟在得到刘表的新野、江夏之后,就不撒手了。江夏也成了赤壁大战撼倒曹操的支点。之后,刘备再以荆州为支点去与刘璋谈判。

可见,刘备实施的是曹操、刘表双轴心战略。他就像一个从地球飞到月亮上去的宇航员,先不得不绕地球飞行,一旦翅膀稍硬就摆脱曹操,绕刘表飞行,然后登月,筹划反攻地球。诸葛亮是第一个识破刘备用心的人,他在隆中说应先取宗亲刘表、刘璋,实际就是刘备的本意。所以刘备在表面强烈反对的情况下,还是拜诸葛亮为军师了,他要的就是这样一个知心人、狠心人。

刘备的“三高”策略和行动证明,他的确具备获取刘家政权的资格,将刘协、刘表和刘璋一一取代是属于合理禅让、优胜劣汰。(注:皇叔比皇帝高一辈,相当于部分取代了刘协的光环。)

然而,刘备顶多只能算刘家的超人,走出刘家,他就卡壳了。不要说他的义和勇都是从他姓所借,就是合在一起也超不过曹操和孙权,还不得不求助于徐庶、诸葛亮和庞统。一个人的手足勉强可以移植,思维器官就不能移植了。移植后还是自己么?那么一个头脑和手足都不健全的家伙有什么资格获得全中国皇帝的连任呢?所以,诸葛亮等刘备折腾够了,东征行将失败时,才说:“汉朝气数休矣。”“篡逆刘汉”从此也成为了他名正言顺的事业。诸葛亮的伟大之处不是愚忠,而是像他的名字一样,追求明、亮。

三、四谋士对四刘玩交叉“盯防”

《三国演义》中有四位关系非同一般的谋士:程昱、徐庶、诸葛亮、庞统。他们不但与水镜先生司马徽都有过交往,还不约而同地以才识相差“十倍”自谦。如程昱说徐庶十倍于自己,徐庶说诸葛亮胜自己十倍,诸葛亮又说庞统强自己十倍。这种说法一再出现就不得不引起我们注意了。其实,他们就像刘室的宗亲、诸葛的同姓兄弟、刘备的异姓兄弟、曹操的同/异姓混合兄弟(夏侯)、孙氏父兄、司马家族一样,他们是属于同门校友类型的集团。只是合作形式隐蔽,仅仅体现在精神层面。

那么,他们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呢?先反曹,后反刘!从哲学上说,他们是先借儒家反法家,再用“儒法混”反儒家。他们的十倍差异则表现在:一、时间差。高人往往眼界远,能沉得住气,出道较晚。他们四人的出场顺序也正是昱、庶、亮、统。二、空间差。高人往往控制能力强,管理范围大,所以有十里之才,百里之才,千里之才等说法。他们的初始战功也的确如此,程昱取东阿县,徐庶取樊城,诸葛亮取荆州,庞统取西川。但我们很容易发现,程昱和诸葛亮的终生成就要远大于徐庶和庞统。这是何故?原来他们还有第三方面的差异——阴阳差。前面“十倍”说的都是表面的毕业考试成绩,我们可以称之为智谋或阳谋。但在实战中还有违背忠孝、信义等不择手段的权谋或者说阴谋。四人中阴谋只分两等,诸葛亮为上等,程昱为下等(这里的讨论不包括司马)。诸葛亮智谋不及庞统,但权谋比他高;程昱智谋不及徐庶,但权谋高。玩智谋者忠顺,玩权谋者逆反。

俗话说,兵不厌诈。孙子甚至说自己的阳谋也皆为诡计。可见阴、阳就像忠、逆一样,本没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均衡掌握,合理运用。准确说阴谋还属于攻心术的范畴。然而,在阳尊阴卑的封建社会,阴谋是从老师和书本那里学不到的,只能靠自我参悟、自主研发。可一旦拥有就能出奇制胜,改变自己的命运。程昱和诸葛亮就是因为阴阳兼通而从排名榜中脱颖而出了。《三国演义》有个特点:计划赶不上变化,事在人为,明天总是新的。此亦现实世界的魅力所在!

再来看看“四谋士”与“四刘”的盯防关系。我们知道四刘地位从高到低是刘协、刘表、刘璋、刘备(其中刘表的荆州虽比益州面积小,但地理通坦、中枢,权位也就稍高)。实际能力则相反,是备、璋、表、协,从他们拥有过的地盘大小和灭亡顺序也能反证他们的实力。四人的相互关系则是:地位高的先期看不起地位低的,后期又求助于地位低的;能力强的先期不帮助能力弱的,后期又想取代能力弱的。

四谋士由于存有隐性的阴谋、阳谋差别,所以他们与四刘并不是一级盯一级的关系,而是交叉盯防。比如攻心专家程昱提前看出了刘表的枯朽,阳谋士徐庶则反应慢一些(他最初准备投靠刘表就是想帮刘表取代刘协)。比如诸葛亮也提前看到了刘备的不足,而庞统一时则没看太清。这样,盯防关系就变成了程昱盯刘协、刘表;徐庶盯刘协;庞统盯刘璋;诸葛亮盯刘璋、刘备。

不过事情总是在变化,实战中还演化出了“二过一”和“一打二”等技法。

《三国演义》,你不要太精彩!

四、徐庶不是被程昱暗算,而是玩不下去了

主流观点都是认为徐庶是被程昱欺骗,为孝母而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实际这是小看了徐庶。常言说,能孝必忠,他怎么会弃国而愚孝呢?他的眼光和境界比老母亲都不如吗?须知徐庶追求的是忠孝两全,而且忠在前,孝在后。

第一,他在帮助刘备打了两场胜仗之后,已是曹操的大仇人,而自己又不打算为曹操设一谋,那么进入曹营,会是什么结果?非但救不出母亲,还会一起遭罪,甚至被杀害。与其愚孝、送死,还不如派赵云、张飞等人去暗中营救吧。再者说这位大孝子能死心塌地跟母亲到曹营,为什么不能跟她一起去地府呢?原来他到曹营的主要目的是想换种方式为刘备,为国家出力。后来在赤壁之战中他便发挥了很大的内应作用(防马腾)。这大概也是九泉之下母亲最愿意看到的吧。徐母啊,您儿子是很出色的克格勃,不要再错怪他了。

第二,按理说,徐庶向刘备推荐完诸葛亮也就仁至义尽了,但他还特地放下母亲的事,去草庐亲自请一趟。而孔明“闻言作色曰:‘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罢,拂袖而入。庶羞惭而退。”徐庶为什么要去自讨没趣?孔明为什么要说自己是替罪羊?因为徐庶虽然打了胜仗,但并没有伤到曹操的筋骨,反而将事情闹大了,接下来他不知该如何收场。所以徐庶只好交出手中的接力棒,请能力更强的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很清楚他的来意,所以他并不同情这位孝子,反而埋怨他不该将烂摊子抛给自己。

可以见得,这中间并非是徐庶单方面无私举荐了孔明,孔明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挽救了徐庶。假如徐庶一离开,刘备就遭受惨败,他的前功还有什么意义?所谓孝母不就像刘备为报兄仇而东征一样,无人喝彩吗?

同时,我们也不能单方面责备程昱不该向徐庶使了阴谋,当徐庶决定将计就计、借机半引退之后,我们就应该认为是程昱给徐庶送了一个很舒服的台阶。之所以说阴谋并不可恶也是这个原因。其间徐母虽死,却成全了儿子的事业,成全了自己的英名。这不也是她最大的心愿吗?

第三,徐庶到了曹营之后,实际上有大把的出逃机会,曹操甚至派他游说过刘备。但徐庶并没有接受刘备的挽留。一方面他是不想与诸葛亮竞争,认为在曹方也同样可以反向帮助刘备;另一方面,他替刘备考虑,认为应从曹操手中反夺荆州才合道义,所以自己只要惹恼曹操就行了,余下的事就让敌人去做(徐庶游说时就曾劝刘备先放弃荆州樊城)。也就是说徐庶虽然不想让自己,让刘备去干掉刘表,落下不忠不义之名,但并不反对别人去干。徐庶自从向司马徽反映说刘表“徒有虚名,盖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者也”,就对他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此人非灭不可。而最后反夺荆州则是徐庶自己完不成,要请诸葛亮解决的难题。

经过这一穿插跑动,徐庶就与程昱完成了“二过一”,程昱在队友扯出空档之后随即操刀射门。他一人连续包办了刘协和刘表,所以又是“一打二”。徐庶下半辈子很轻省,只需做哑巴盯着刘协死去就行了。至此,“四刘”才除掉了一半。

五、庞统逆取西川比诸葛亮玩得转

或许徐庶激流勇退很容易理解,因为他能力用到了极限,本性又孝义,对自己主子的主子刘表下不去手,便只好给程昱“放水”,同时请诸葛亮作“牺牲”。但庞统是怎么做呢?说起来会让人大吃一惊。

对于庞统之所以没有留在东吴,一般的看法是认为孙权看不上庞统的长相,或者说孙权不愿接纳一个自己控制不了的激进分子。实际上主要还是庞统看不上胸无大志的孙权,他在东吴做短暂停留是为了曲线救刘,完成赤壁之战。他的做法与徐庶躲进曹营异曲同工,既不干扰同伴,又能形成三方策应。

所以,赤壁之战后他就马上来找刘备了。只见他采用了与诸葛亮完全相反的择主方式——从最底层做起。我们说庞统对刘备的性情和现状是作了研究的,孔明未到之前,刘备是求贤若渴,现在有了孔明,再招军师就得挑拣挑拣了,所以庞统并不急于出示鲁肃和孔明的推荐信,只想找机会展示比孔明更高的真才实干。果然,他在耒阳征服了刘备。

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庞统若真想进入谁的班子,是总会有辙子的。连进门的本事都没有,还敢号称“凤雏”吗?想当初曹操的水寨都能任意出入呢!他在东吴“面试”时冲撞孙权,只是想在不得罪孙权的情况下开溜。当孙权“问曰:‘公平生所学,以何谓主?’统曰:‘不必拘执,随机应变。’权曰:‘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统笑曰:‘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权平生最喜公瑾,见统轻之,心中愈不乐。”后来当鲁肃建议庞统往荆州投刘皇叔时,他说:“统意实欲如此。”“此某平生之素志也。”

诸葛亮拿下荆州之后,面对“民强地险”的西川,也开始无计可施,玩不下去了,既不知该如何劝说假装仁义的刘备篡夺刘璋,也不敢为西川再打一场赤壁大战,所以他便借吊孝周瑜之机去请比自己高明的庞统,或者也可以说是“享祭之牺牲”,因为诸葛亮有自己的理想,须继续保持愚忠形象,不能表现出狠心的一面。庞统便颤颤巍巍来报到了。

庞统的确比孔明有才,他意识到刘备在取荆州时必须装仁义,因为还要图将来刘璋的好感,但到刘璋这里就可以彻底撕破脸“逼宫”了。理论上,他只用“逆取顺守”四个字就将刘备轻松说服。武功上,他只用黄忠、魏延两位孔明不要的“末将”就实现了西川突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程昱请徐庶,徐庶请孔明,刘备请孔明,孔明请庞统,还是庞统劝说刘备,都是两厢情愿的关系。就像现在的投资洽谈会一样,会上交换备忘录只是个仪式,双方互给面子。刘备就是跑断腿也请不动司马徽吧?

六、庞统突然不想陪昏花的刘备玩了

就在西川势在必得、大功告成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折,孔明向庞统发出了一封死亡恐吓信,那么庞统该如何应对?我们说这是一场比程昱与徐庶表演更为隐秘更为悲壮的“二过一”。隐秘在于罗贯中为顾全孔明的整体形象而没有明写;悲壮在于徐庶失去的是年迈的母亲,而庞统奉献的是自己三十六岁的年轻生命。好不令人唏嘘叹息!写到这里,同龄的笔者潸然泪下,为什么他这样懂理?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舍生忘死,我能做到吗?

前面程昱是利用徐庶的至孝,先劫持徐母,再招降徐庶。诸葛亮则是利用庞统对刘备的至忠,刘备对庞统的至爱,先动摇刘备之心,再灭掉庞统。程昱和诸葛亮就像排球运动员,将球打到对方两个人的中间,迫使他们在互让时出现失误。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有个广汉人彭羕向刘备密告说敌方有人要决涪江之水淹魏延、黄忠的前寨。还说:“罡星在西方,太白临于此地,当有不吉之事,切宜慎之。”此举不但救了刘备数万人性命,还斩了川将泠苞,化凶为吉。

那么是谁制造了这命悬一线的险情呢?是刘备。泠苞先前已被魏延活捉,但刘备偏要将他释放。魏延说:“此人不可放回。若脱身一去,不复来矣。”玄德说:“吾以仁义待人,人不负我。”在优势尚未完全确立之时,竟可以这样不结合实际情况滥施仁义,真是愚仁至极了。既然仁义都可以换仁义哪还用得着逆取吗?可见刘备开始昏花僵化了,刘家的遗传病发作了,不再是以前对付曹操时那个明辨善恶的玄德了。这次若不是彭羕帮忙,庞统必将功亏一篑。

但就在拨云见日之后,诸葛亮像个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宽,派马良送信说:“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已,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同样的星象出现了不同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彭羕的预测已经被化解,庞统又结合新的形势解释说:“统亦算太乙数,已知罡星在西,应主公合得西川,别不主凶事。统亦占天文,见太白临于雒城,先斩将泠苞,已应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进兵。”

然而,刘备却仍在犯嘀咕,不但信实了诸葛亮的话,还诉说自己的梦:“吾夜梦一神人,手执铁棒击吾右臂,觉来犹自臂疼。此行莫非不佳?”向来果敢不信邪的庞统哪里受得了这种优柔寡断、婆婆妈妈的言行,只见他回答说:“壮士临阵,不死带伤,理之自然也。何故以梦寐之事疑心乎?”又说:“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心疑则致梦,何凶之有?统肝脑涂地,方称本心。主公再勿多言,来早准行。”庞统说得多好啊,一勇二忠三唯物,四不跟贪功小人一般见识。不过就在庞统作这番慷慨陈词之时,他的心急转直下——不想再为刘备卖力了。刘备已经变得愚仁愚义又愚信,并且不可救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刘备不但在仁义方面存在一个从强到弱的衰变过程,在“信”方面上也一样。当初他骑的卢马时就不相信先验的传言,单福、伊籍都曾劝他舍弃这种妨主的劣马,但他说:“但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什么原因让刘备愚化了呢?除了是他本身的弱点开始显露之外(主因),还有一个诱因就是诸葛亮经常在刘备面前玩一些宿命的把戏,每回死人总要先说有什么星象变化(其实大都是诸葛亮背后整死的)。说着说着刘备就没脑子了,以为魔术魔术是真的。当然从刘备“死生有命”的说法可以看出,他在绝顶聪明的时候,也比不上“制天命而为之”的孔明。

另外也不是孔明强行愚化了刘备,只是让他渐露原形。须知要想左右刘备的意志不是一件容易事,就像第79回刘备对刘封所说:“汝须食人食、穿人衣,非土木偶人!安可听谗贼所阻!”所以,从根源上说刘备是自己击倒了自己,与诸葛亮没有必然联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演义》中屡屡出现的占星术,在罗贯中看来都是惑人的方术或者攻心术。彭羕是先分析了涪江的地理之后,怕刘备不信,才结合星象说话的。庞统则是将星象当成了提升必胜信念的心理暗示。如果占星真能卜知未来,诸葛亮和庞统为什么没能预测到涪江的险情?他俩还不及彭羕了?

所以,现代人不必再对星象好奇!

七、庞统与刘备玩回笼,与孔明玩假摔,与自己玩完

一般来说,《三国演义》中的谋士很少起誓提到“死”或相关字眼,一旦提到就会有赴死的动机。比如郭嘉北伐时就对曹操说:“某感丞相大恩,虽死不能报万一。”这里的庞统与郭嘉一样,也是内心决意反主而表面故作忠义。他们都是在个人生死和国家前途之间选择了后者。尽管郭嘉不知道刘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但至少可以确定他的新儒家要领先于曹操的新法家。庞统亦然,尽管他也不太清楚诸葛亮今后的具体举措,但至少可以肯定他的“儒法混”要高于刘备的新儒家,未来发展的空间更大。

由于庞统本性恪守忠义之德,没有篡夺天下的打算,他便想到了让位于孔明,并且借助他灭除刘备。只见庞统像一个自由体操运动员一样,在前冲惯性太大而不能急停时,临时来了个绝妙的“回笼”。动作可分解为:一、维护自己男儿和战士的尊严,宁可马革裹尸也不当逃兵。按说此时的庞统可以选择引退,以保全性命,但他没有这样做。二、为了不影响诸葛亮而将自己的死因略略推给刘备。为什么他的马“久乘,不曾如此”却突然前失蹄呢?难道他也开始起疑、怕死,情绪影响到马了?非矣!他是看到刘备迷信这些,所以也玩了个自己将自己掀下来的戏法,以促使刘备与他换马。骑上刘备的白马之后不但死得快,还可以将过失归于刘备。这样刘备就丝毫不会迁怒孔明了,他梦见神人击臂即是表明潜意识有点怀疑孔明,因为只有孔明才是他心中的神人。三、他选择死在“落凤坡”则又是反过来安慰宿命的刘备:我是命里该死,你也不必过分自责。四、庞统为什么要反复揭露诸葛亮的来信是出自妒忌呢?为什么在树木丛杂的小路上行军却将魏延安排在前队呢?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守在更危险的后队有什么作用?贴着魏延走不行吗?原来,庞统是要用这一明显的行阵破绽向同行诸葛亮表明:我是心甘情愿让功与你,并非屈死在你的手中,更不是不识你孔明的居心。

由此可见,孔明的确不是庞统之死的直接责任人,如果真要说其中有什么关联,那就是孔明先向他发射了一枚远程攻心导弹,但被庞统精准拦截。导弹真正的作用在于让庞统发现了刘备愚仁愚义之外的愚信,愈加坚定了他反主的决心——于是就应着弹声倒下了。

事实上,像庞统这种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超级谋士如果不是想自杀,一般人是放不倒他的,哪怕比他高的谋士也难。即便不能取胜,也能自保性命,何况只是个无名川将张任。例如诸葛亮在比他高两档的司马懿面前也总能逃逸。

庞统就这样轻易被敌人乱箭穿胸、肝脑涂地了,但他的死重如泰山!刘备痛哭,孔明痛哭,众人痛哭,孩童痛哭:“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毫无疑问,庞统是当时唯一有才华打通蜀道的人,但他却在黎明到来之前毅然将接力棒传给了能力低一等,志向高一筹的孔明。一个人的逝去能换来日月山河齐声悲恸,还需要什么?笔者不由得比诸葛亮更加妒忌庞统,不因他长驱万里独成功,只为他流星坠落无悔意!庞统,你是我的青春偶像!

八、都是动真格舍命打天下,不是闹着玩

英雄所见略同,孔明又何尝不能重新认识同窗好友庞统的宽阔胸怀,只见他刚刚擦干眼泪就开足马力进川,同时也迈出了反刘的实质性步伐:调走张飞和赵云,只留关羽一人守荆州,以从关羽开始打断刘备的兄弟链。诸葛亮最终不但没有辜负庞统的期望,“一打二”抹掉刘璋、刘备,还在西川实施了较刘汉“仁”政先进的“儒法混”新政。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后来在碰到同样进退两难的困境时,也仿效庞统选择了理智让贤:明忠蜀汉,暗降司马懿,又果断交出了同窗团队中的最后一棒。(孔明如何修复自己的人格,笔者在《破解<三国演义>之“三国五方”结构》一文已作详解。)

诸多谋士,从郭嘉到程昱,从徐庶到诸葛亮,到庞统,特长和价值观或许各有差别,但都是清一色的好男儿——不退缩、不逞强,只求生命无怨无悔、纵情燃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刘家的接力顺序是刘协——刘表——刘璋——刘备。同门的接力顺序复杂一点,是程昱——徐庶——程昱——诸葛亮——庞统——诸葛亮——司马懿。前一团队的内力变化是先情愿,后决裂,属于先正后反的接力形式。后一团队的内力变化是先竞争,后合作,属于先反后正的接力形式。比较而言,前一团队只是做了后一团队的领跑人,帮助后一团队打破了纪录,而自己却接连败落,淘汰出局。

长期以来,人们都在疑惑,刘备得了“一龙一凤”怎么就没安天下呢?原来他只摸到了凤毛龙角,从没有完全得到过他们。惟有司马昭真正有乘龙驾凤的能力,还记得邓艾结结巴巴说的“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吗?还记得钟会在定军山感应诸葛亮显圣吗?此即指明邓艾是庞统式的凤,钟会是孔明式的龙。诚所谓:龙凤常有,而安天下的主公不常有。

石砫,以石潼关、砫薄关而名。后周置施州。唐改青江郡。宋末,置石砫安抚司。元改石砫军民府,寻仍为安抚司。

洪武七年,石砫安抚使马克用遣其子付德与同知陈世显入朝,贡方物。八年,改石砫安抚司为宣抚司,隶重庆府。十六年,石砫溪蛮寇施州,黔江守御官军击破之。十八年,石砫宣抚同知陈世显遣子兴潮等奉表贡方物,贺明年正旦。二十四年赐石砫宣抚同知陈兴潮及其子文义白金百两,以从征散毛洞有功故也。

葛亮家谱

诸葛丰

诸葛丰字少季,诸葛亮远祖。西汉元帝时人,刚直之著称于世。汉元帝升他为司隶校慰。他执法公允,不畏权贵,百姓很尊重他。元帝嘉奖他的节操,授予他符节,加封为光禄大夫,给予很高的荣耀。当诸葛丰在执法中触及元帝的宠臣时,被元帝下令收回符节,降为城门校尉。从诸葛丰开始,历史上的司隶校尉不再掌握符节了。

诸葛丰降为城门校尉后,继续上书检举官员们的不法行为,反被元帝说他诬陷好人,于以治罪。本要服刑,见他年老,故罢官为庶人。后病死。 (班固《汉书诸葛丰传》)

诸葛硅

诸葛硅(?--约187年)字君贡,诸葛亮之父东汉末年任泰山郡丞。共有三个儿子。长子诸葛谨,次子亮和幼子均。另有两女。

章氏

章氏,诸葛亮之母。

诸葛谨

诸葛谨(174-241)字子瑜,诸葛亮胞兄。因避战乱到江东,与鲁萧等共为吴国重要人物。诸葛谨为人雍容大度,直方敢谏,不仅众人敬重他,而且孙权也十分器重他。诸葛谨公而忘私,与诸葛亮阔别多年,在出使蜀国时,兄弟只是商议国事时相会,私下皆不交往。关羽败亡后,诸葛谨任吴国绥南将军兼职南郡太守。

公元241年,诸葛谨病死,时任大将军,左都护等职。他位极人臣,临终留下遗言要求丧事要从省、从俭。 (《三国志诸葛谨传》)

诸葛谨妾(203-253)。诸葛谨传中有:“妻死不改娶,有所爱妾,生子不举”的记载。

诸葛格

诸葛格(203--253年)字元逊,诸葛瑾长于。少年时就以随机应变、善于郑州辩论而出名.年轻时就开始担任官职。

公元234年,诸葛恪自荐为丹阳太守,吴将陆逊死后, 接替荆州要职。孙权死前,升为大将军兼大子太傅,并嘱托辅佐幼子孙亮。

吴、魏交战,诸葛格因屡胜而骄,终导致大败,大失人心,被诬以谋反罪而诛.尸体扔于乱坟冈.孙休即皇帝位后, 才下诏为之昭雪。

诸葛绰

诸葛恪长于,任吴国骑都尉。因参与孙权儿子 :孙霸的阴谋活动,被孙权得知,后交给诸葛恪严加管 诸葛恪用药酒将他毒死。

诸葛竦

诸葛恪次子,任吴国长水校尉。他对父亲刚愎自用的作法,多次劝谏,均被拒绝,常忧心祸至。诸葛恪被诛后,他带着母亲和弟弟外逃时,被吴将追斩于白都。

诸葛建

诸葛建(?-253年)诸葛恪幼子。任吴国步兵校尉。其父被诛后 与母,兄逃亡。兄被杀,诸葛建准备投魏,末达,被吴兵捕杀。

诸葛乔

诸葛乔(204——228年)字伯松,诸葛瑾的次子。他与胞兄诸葛惦在吴国的名声颇大。渚葛亮因婚后无于,诸葛乔就过继给诸葛亮为嗣。到蜀国后,任驸马部尉。

诸葛亮视他如亲生儿子,探恐其成为庸人,管教甚严。 诸葛亮北伐屯驻汉中,特意让诸葛乔同土兵们—起,亲自参 加与督运军粮的艰苦工作。

诸葛攀

诸葛攀,渚葛乔之子.在蜀国宵至行护军朔武将军.诸葛恪在吴国被杀后,其家族也被杀尽。面诸葛亮在蜀已有后代.当诸葛恪昭雪后,诸葛攀得以复还吴国,成为诺葛瑾酌后嗣.

诸葛显,诸葛攀之子。在蜀国亡后,于公元264年迁移到河东定居。

诸葛融

诸葛融(--253年)字叔长.诸葛瑾幼子。瑾死后,承袭父亲的爵位。诸葛融宽待部属.辣受部属爱戴,在吴国官至奋威将军。兄诸葛恪被诛,追兵围城.诸葛融吞金自杀, 他的三个儿子也被杀死。

诸葛亮大姊

诸葛亮大姊,在诸葛亮居住襄阳期间。嫁给中庐县蒯氏 大族的蒯棋为妻。

诸葛亮小姊

诸葛亮小姊,嫁给庞山民为妻(庞山民是沔南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统的堂兄)。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县)人,父母早亡,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叔父病故,与弟诸葛均隐居隆中。诸葛亮博学广记,胸怀大志,结交荆州名士, 被誉为“卧龙”。三国艺苑

公元207午.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了有名的《隆中对》,并出山辅佐刘备。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建立蜀国后,诸葛亮为丞相。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多侯,公元225年,亮亲自率军平定南中。以后,给刘禅上《出师表》,多次进行北伐.终因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军中,遗命葬定军山.谥号忠武侯. 诸葛亮善用人,治理蜀国.他重视农业生产,增强国力。他严于法制,长于军.他写下了十余万字的信、教、书、奏. 迫于蜀国军民的呼声,公元263年,刘禅下诏,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黄氏,诸葛亮之妻,黄承彦的女儿.其貌不杨,黄头发, 黑皮肤.但聪明能干.才华出众.婚后,黄氏成了诸葛亮的贤内助.

诸葛瞻

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诸葛亮的儿子.十七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公元261年后,与董殿共同执掌蜀汉军政。公元263年,魏将邓艾入蜀,诸葛瞻率军至涪迎战。邓艾在阵前写信诱他投降,诸葛瞻怒斩来使。在绵竹与魏军决战时,由于寡不敌众,壮烈战死.

(《三国志�6�1诸葛亮传》)

诸葛尚

诸葛尚(247—263年),诸葛瞻之长子。公元263年,与父诸葛瞻同战死于四川绵竹。

(《三国志�6�1诸葛亮传》)

诸葛京三国艺苑 诸葛京字行宗,诸葛瞻的次子。蜀国亡后,迁移到河东。 在晋为官,初为眉县令,后为江州刺史. (《三国志�6�1诸葛亮传》裴松之注)

诸葛质三国艺苑

诸葛质,诸葛瞻之于.蜀亡后,刘禅之子、洮阳王刘恂不愿降魏,派诸葛质为使,与夷帅孟虬通好,刘恂得在南中水昌定居.

(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杂记》)

诸葛怀三国艺苑

诸葛怀,诸葛亮幼子。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诸葛怀封爵,他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闰,愿终老于家。晋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6�1朝真观记》)

诸葛果三国艺苑

诸葛果,诸葛亮的女儿。成都西南有朝真观,即乘烟观, 古老相传,诸葛果在这里修行和成仙升天,(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朝真观记》)

诸葛均

诸葛均,诸葛亮的弟弟.自幼和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叔父死后,与诸葛亮隐居隆中。公元207年,诸葛亮出山后,诸葛均仍在隆中。后为蜀国长水校尉。

(《三国志�6�1诸葛亮传))

林氏三国艺苑

林氏,诸葛均的妻子、南阳人.林氏是诸葛亮亲自为弟选择的配偶. 三国艺苑

(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6�1诸葛氏谱》)

诸葛玄三国艺苑

诸葛玄(——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豫章太守周术病死后,袁术推荐诸葛玄继任,恰逢汉朝廷振朱皓为豫章太守。诸葛玄只得带着诸葛亮冗弟到荆洲,投靠旧交刘表。不久病死。 三国艺苑

1、躬耕陇亩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诸葛亮此时已16岁,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

当时的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

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

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2、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

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3、三气周瑜

当时曹操正在邺郡庆贺铜雀台落成。在铜雀台上大宴文武百官,并将一件西川锦袍挂在树上,下设箭靶,射中箭靶的人就可以得到战袍,武将们个个争先,想展现自己的武艺。

武将射毕,曹操又让文官吟诗作赋,记录铜雀台落成之事。曹操正在兴头上,也赋诗吟唱。忽报东吴使节华歆前来。曹操看罢表章,与谋士定计使孙、刘相吞并。

便上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华歆为大理寺少卿。周瑜就职南郡太守后,便想报仇,遂上书孙权。要鲁肃讨还荆州,鲁肃无奈,只好前往荆州。

鲁肃来到荆州,刘备依孔明之计放声大哭,孔明从旁说还了荆州,便无处安身。触动刘备心中伤处,而大哭不止,孔明于是要鲁肃转告孙权,暂缓讨回荆州。

4、空城计

一天,十余万魏军直奔西城而来,诸葛亮不慌不忙,虽然他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两千多文官,和一些老弱残的军人。他命令打开城门,让一些老兵去扫地,魏军见状。

司马懿就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比有埋伏。”然后他下令大家赶快撤退。三国时期,周瑜和诸葛亮各司其主,因诸葛亮才学渊博,计高一筹,使周瑜十分嫉妒。

周瑜总想找个借品杀掉他。有一次在酒宴上,周瑜故意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一首诗你来对,对得出,有赏;对不出,就心杀头为罚。如何?”

诸葛亮从容一笑:“君子无戏言,请都督先说。”周瑜大喜,便开口念道: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有佳便是鸡。得志猫儿胜过虎,落坡凤凰不如鸡。

诸葛亮笑笑,开口吟道: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去掉棋边木,有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受犬欺。周瑜听罢大怒,但有言在先,不好发作。

沉吟片刻,便又出一句: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万难千选挑一妞。诸葛亮知道这话是在嘲笑自己的老婆黄阿丑长得丑。

便应立刻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二娇。周瑜知道这话是在奚落自己的夫人。

怒发冲冠,几欲发作,辛好鲁肃在一边说了一句: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槽,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5、白帝城托孤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斩杀曹操名将夏侯渊,击败曹操、占据战略要地汉中。在这样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刘备部将关羽孤军北伐曹魏。

虽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襄阳,达到军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荆州后方空虚,东吴违背湘水划界,在背后对盟友倒戈一击。

吕蒙以白衣渡江乘机夺取荆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后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失荆州”使得刘备元气大伤,蜀汉政权也开始走下坡路。

刘备闻后尽起全国大兵去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被陆逊击败,刘备兵败退到白帝城。刘备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诸葛亮等人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你看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子。

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诸葛亮哭着说:“我一定尽我所能去中兴大汉,为了大汉竭智尽忠,直到死那一刻。

诸葛亮在蜀国是什么官职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