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族谱编纂的几个问题(1)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4收藏

关于族谱编纂的几个问题(1),第1张

一、族谱的基本概念

1何谓族谱

谱牒又称家谱、宗谱、家乘、族谱等等,各地叫法不同,但皆是记载本族世系传承及其相关内容的历史图籍。谱牒可分为由专门机构修订的官家族谱和由民间私人修订的私家族谱。《辞海》的释义是: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它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按辈份排列的血缘宗族的人际关系,是中华先民血缘相亲、守望相助的实录,是记载以父系为主体的家族源流和繁衍生息的图集,是家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谱牒的产生极早,可以说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殷墟出土的记载姓氏世系的甲骨片,被史学界称为“甲骨家谱”。商代设有掌管谱牒的官员,并建立了谱牒档案。战国时,史官编写的《世本》就是一本自黄帝以迄春秋时期诸侯之氏族、世系、居地的谱牒合编,被史学家称为我国第一部谱牒专著。谱牒文献的最初记载始于西汉刘向的《别录》和班固的《汉书》。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社会、婚姻的需要,十分强调门第和血缘关系的尊卑,所以修谱之风十分盛行。至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苏洵等都亲撰族谱,并被后世尊为范本而效法。唐代以前以官方修谱为主,五代以后,修谱之风日益昌盛,并从官方走向民间,宋代以后才逐步出现各姓各氏自修家谱,且要求续族谱一般不超过三十年。至清代中叶,家谱多至汗牛充栋,并被视为传家之宝。

族谱属于史学的范畴,是我国历史典籍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方志、正史共同构成了中国史学大厦。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正史”即是国史,是专门记载国家大事。“方志”是地方史籍,只记载一方水土、人文及经济资料。“族谱”则着重记载一个家族的历史等情况。正史极难囊括地方特有的内容,方志也不可能包揽一家一族的具体情况。正史不足才修方志。族谱的有些资料亦可弥补正史、方志之不足。从史料角度看,“族谱犹国史”。由于族谱的资料内容极为丰富,它的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

2族谱的体例

家族世系之体例,自宋代以来就有欧式与苏式之分。欧式创自欧阳修,注重上下垂直联系,渊源历历可索,但事迹难考;苏式创自苏洵,注重左右横向联系,事迹明了,但原委难稽,各有所长。张氏族谱,两者兼用。先采用欧式,列出世系,再采用苏式,详载个人信息。族谱修撰到了明清两代,其结构己基本定型。

3族谱的主要内容

家谱繁简各异,卷秩不一,但从其目录来看,它们所包含的内容则大体一致,一般有序文、题辞、凡例、祠产、先祖坟茔,还有的设有仕宦录、科举名录、节孝、诰敕、像赞、匾额、传文、后跋等组成。比较简单的只有序文、辈行和世系。

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90%。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

(1)谱牒名称。一般均称为族谱、家谱、宗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其中以称为族谱、支谱、房谱、宗谱和通谱的较为常见。

(2)谱序。序,分为自序与他序两种。自序,记载始祖以来的分衍派系,迁徒发展情况,使子孙明白先世的世系。有的注明以往历次修谱情况,使子孙清楚本族谱史。大多数叙述侧重于修谱的原因、目的及其艰辛。他序,一般是请当时的名家或当地的行政长官所作的序,其内容除涉及上述各项外,主要是对谱主和家族的赞美与希望。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还分为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等。

(3)谱例。又称凡例,修谱凡例,例言。它对家谱的体例结构、内容详略,入谱对象、专用术语的解释,对行文格式、图表的应用作出规定,是修谱的法律性文件。可以反映出一部家谱繁简与好坏,其中一些对子嗣、妻妾专用术语的解释与界定。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与时俱进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4)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本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像赞、遗像。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族谱中追溯姓氏之渊源,彰显立姓始祖,探索宗族演变,记录传承脉络,也是中华文化尊重生命、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的体现。在张氏家谱中,记述了自始祖即轩辕黄帝第五子挥公以来到现代五千多年的本族张氏世系传承图表,其用简短精炼的语言文字图表描绘了一幅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家族史。作为每一部族谱的必有部分。源流考中所蕴含的历史知识,带给我们大量的上古姓氏源流文化的传奇,这又未尝不可作为我们认识那段文明的一个依据。

(8)族规家法。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家法是对一个家族具有“法律效力”,用以约束全族成员的规章制度、法规条款的总称。家法是先人的经验积累,是世代不断完善、传承的一种有别于他人的精神风貌,这种优良的传统,就是一种家风,更是一种齐家之道的家族文化。

(9)祠堂。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称,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宗祠,又叫家祠、祠堂,安放着祖宗的神位,是列祖列宗神灵的安息之所,正因为如此,它就变得十分神圣,它既是祭告祖先在天之灵的殿堂,又是家族实施权力的公堂。在祠堂聚族祭祖,一般一年两次,分春、秋两祭,或将秋祭改为冬祭,也有一年只祭祀一次的,至于具体时间也因地因族而异,但一般都以不违农时,合族方便为原则。祭祀前要设立主祭人(由族长担任)和纠仪、通赞(引赞)、分类、读祝等各“执事人”,并在祠堂悬挂彩灯,摆设祭器、祭品,祭祀时焚香叩拜,金鼓齐鸣,“小乐”徐奏,热烈庄重肃穆。祭祀的仪式很多,主要是告祖和祀祖。告祖就是举行一定的仪式,告诉列祖列宗,子孙集聚一起,将开始祭祀,请其神灵莅临享祀。告祖祀祖都要宣读祭文,然后焚化,表示祖先己经接受。

“郡望”和“堂号”是姓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是表明姓氏的地域分布、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是区分同一姓氏不同地域和识别亲疏的主要依据,也是寻根问祖、追源溯流的基本线索。“郡望”指魏晋南北朝至唐朝时期每个郡里显贵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随着“郡望”这一标明家族身份符号产生,而依为同郡同姓人,郡以标明某一家族或一房的名号“堂号”也就应运而生。“堂号”也即为祠堂号。是申明一个家族的出身来历,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表明本族居住地域、思想、文化、功业成就、精神追求等具有本族特点的东西。既是对某一姓氏家族特色的高度概括,也是当时社会形态的反映,同样具有区分宗支族别、血缘亲疏的社会功能。它的更深内涵是中华家族文化中一种用以慎终追远、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具有浓厚宗亲色彩与精神纽带作用。堂号常书写在族谱的封面。张姓堂号常见的有“清河堂”“孝友堂”“百忍堂”“金鉴堂”等数十个。

五服图。又称服制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同时又表明与死者同有关系的生者与生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不仅在执行丧礼时要涉及到,而且在执行宗族、家族事务及执行法律时也必须涉及,所以家谱中一般都载有五服图。

(11)世系。这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又称为世系图、世系考、世系记等。这部分内容为所有中国家谱共有,因而成为家谱区别于正史、地方志的最明显的标志。世系表除欧阳修、苏洵所发明的欧式图谱和苏式图谱外,还有两种比较常见:(1)宝塔式图谱:这一图谱形式何人所创、创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最迟已在南宋时出现了,因此很可能也是北宋人的成果。(2)牒记式图谱:这一图谱的特点是分别按世代以文字叙述先人的事迹,既不用线条,也不用图表。

(12)传记。家谱中的传记,又称行状、行述、行实、事状、志略等,其体裁有传记、行状、寿文、贺序、墓志、祭文以及摘自正史中的资料,主要载录家族成员中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的事迹和传记资料。传记,是为本家族凡有道德可纪、贞节可树、文章可传、学行可载者,即为所有一切贡献于社会、家族的人立传,以记其事迹勉励后世子孙。历史上很多有名望的人,其行状、墓志、神道碑、年谱等都收录进谱。

(13)谱系本记。也称作世序、世系录、先世考等,主要内容与世系部分大致相同。记载本族成员的简况,即本人名讳、父名讳、排行、字号、生卒年月、寿元等。

(14)族产。记录家族、宗族的集体财产,如祀田、坟地、义庄、学田、义墅、山林、房屋等。

(15)契据文约。专门登载和记录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管理制度以及宗族、家族内部关于承嗣、婚姻、分家等的文书及契约。

(16)坟茔。记载族中公共坟地的情况,包括墓地图、坟向、祖坟及各支派墓地分布等。

(17)名迹录。记载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堂舍、庵寺书院等。

(18)任宦记。记载族中成员历代官宦名人事迹,其内容与传记部分大致相同,包括履历、科第、政绩、功勋、著作、学说等。

(19)年谱。是按照年、月、日专门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一种体裁。

(20)艺文。收录家族、宗族成员的著述,包括奏疏、殿试文、万言策、诗词和各式文章等。

(21)字辈谱。又称派语、派行诗、行第、派引、排行等,专门登载族内成员排行的字语。

(22)领谱字号。中国古代家谱修好后,在派发给族中成员前,对每部谱都编以号码。

(23)续后篇。或称余庆录,指家谱修完后,专门留空白纸数页,留待后世子孙续记,以示绵延不绝。

(24)纂修、捐资人名单。家谱的纂修或续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许多人员,且须动员全体族人捐款助修。

以上是家谱的基本格式。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辈谱等肯定会有,家谱也正是凭借上述内容将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情况、历代英贤等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

其实一部完整的家谱就是一个宗族的历史或是家族百科全书。通过一部家谱,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婚姻状况,该家族成员在科第、官职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该家族的经济情况和丧葬、礼典、家规、家法等典章制度等。而家谱也正是将这些内容以书、图、志、表、史的形式记录下来,成为可与正史、方志并列的又一文史宝库。

4为什么要编纂族谱?

(1)编修族谱是寻根留本的需要。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你就会知道你从哪里来。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上短短几十年,最后静静地离开人世。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过世后,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在世上,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就会忘记,那不是枉活一生,白活一世,换言而之,你的后代也就失去了根本。

过去和现在,有很多人为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树碑,一者表示后人的孝心,二者是不忘先人,但它又能保藏多久?世代变迁,人为的损坏,年代长久日月的风化,也就失去了树碑的作用。而几千年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流传至今,这不是修谱的作用吗?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底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所以说修谱,意义重大,一者可以帮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谁,让你的名字与先祖一起流芳千古,二者是把你的祖辈、父辈和你一同记载下来,让你的后人代代相传,永远知道你们是他们的先祖,将来和他们一起流芳千古。

(2)编修族谱是清缘备查的需要。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血缘关系,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他们的先祖。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有着将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家谱的功效。只要有了谱书,族人的人和事,都会有记载。

(3)编修族谱是增知育人的需要。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近年来,由于对子女缺乏应有的家族观念教育,导致现今很多人没有家族观念和人伦规范,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吃喝赌博,享乐无度。为官不体恤黎民,奢侈无度;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用什么教育他们?谱书是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有现成的规范。谱书中收录了历代经典,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她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励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族争光。

(4)编修族谱是血肉联情的需要。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多个朋友多条路”。在现今社会中,由于求学、打工、工作、婚姻等原因,人员流动性大,特别是现代交通、通讯和信息的高度发达,使国际一体化、“地球村”成为了现实,人们不可能禁锢封闭,走出家门,走出国门,漂洋过海更是家常便饭。这些分布在五湖四海的本族子孙,只有通过联宗和联谱,才能加强血脉同胞的相互联系和深入了解。大家知道,一个人在外地谋生、工作,路人不如乡人,乡人怎比血脉之情。有了谱书,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哪怕是萍水相逢,我们的血脉亲情一定更浓厚、更深重。

(5)编修族谱是承前启后的需要。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先人,二是下对后人。我们的先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千辛万苦、开荒拓土、艰苦创业,为社会,为后人创造了丰功伟绩。所有这些,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丢弃。只有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光辉业绩和精神财富,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人。

二、编纂族谱的基本方法

家谱是一个家族、宗族全面、详细的记录,堪称家族、宗族史或家族、宗族百科全书,同时家谱又起着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功能和作用,那么纂修家谱可说是中国古代家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古人对纂修家谱可以说是谨慎而又隆重的,将修谱视为宗族中的头等大事。有些家族在纂修家谱时,请本族或外族名人学士撰写序言,其主要目的就是借以扬名和炫耀,但从另一侧面也保证了族谱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一部家谱从酝酿重修或续修,到新谱修成,中间有许多过程,这里按续修和新创修分别介绍。

(一)续修族谱。也就是说,在原老谱的基础上补充完善。

(1)平时分项记录族人的情况。如家族成员,凡生丁口、行冠礼、结婚,均须预先立册一本,以便以后陆续增入新添丁口。每年冬至祭祀前,族内各房须将男丁情况报至族里,同时将婚、嫁、卒、葬等一并报上,以作为日后修谱续修的依据。

(2)平时由各房单独记录,再按时汇总登录平时家族成员的基本情况就由各房或各支单独记录和掌握,各家族成员也主动将变化情况报告房长,如生丁后须报以下内容:某房、祖某、父某、行某之第几子、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每年冬至,各房长将该年的全年变动情况造表登记后送入族内,再由专人登入总册送至族祠或派专人保存,到修谱续修之年时再拿出来使用。

(3)由各户按时报告变动情况如山东曾参后裔在祠堂内设有《纪年簿》,规定族内成员生子三天命名后即报告族长,登名于簿,记明出生时日;去世者,家属半年内将死者寿数、葬地报告登记;即媳妇,要求把女方生日、娘家情况记录在簿;迁居外地者,要一年汇报一次情况,注明居地等项,以便族长记录。

(4)修谱时普查填表而后汇总纂局格式如下:第几某户、几十几代、名某、年几十几岁、现居某县某村、习何业何职、曾祖名某、号某、何指、在否、父字某、号某、何指、在否、有子几人、名某。

(5)派人外出实地调查这是一般家族修谱、续谱时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之一。有些家谱在载录修谱人员时称从事这项工作者为“采访”。外出实地调查的主要对象是迁居外地的本族成员的基本情况。

(6)各支族提供有些家族规定:修谱前两年,各支族要将各自的情况先行编好送来汇总,各房“预先编订,早发传启,汇齐修梓”。

(7)利用旧谱资料这也是一般家族修谱、续谱时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之一,几乎所有的续修谱都是在旧谱基础上参核考证,拾遗补缺再填加新材料而修成的。

(8)利用御赐诗文及各种契约文书等文献资料。福建莆田《九牧林氏家乘》则载有宋、明两朝五位皇帝赐给族人的八首诗词及唐朝时发给林家的免税役户贴。

(9)从正史、方志、文集及其它书籍、资料中抄录资料一些大家族的家谱收录人物众多,这些人物或在正史中有传,或有文集行世,或在方志有载,另外他们与同时代的族外好友或有彼此酬唱、书函往来。这些酬唱、书函等也许收录于他人的文集之中。以上种种情况都会在修谱、续谱的过程中遇到,因而正史、方志、文集和其它书籍、资料也成为修谱时不可遗漏的重要宝库之一。

(10)辑录族人所撰诗文及其它存稿。

(二)创修新谱。有的家族,旧谱已经损毁无存,或者老谱破损严重,那就需要重新编纂。这样,编纂族谱的工作量就很大,方法与续修也就有所不同,需作重点介绍。

修谱,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修好一次族谱,重要的工作有三项:组织、经费、编辑。

第一步:组织机构

实际上是组织者和组织实施的统称。通俗地说,就是由谁来倡议修谱,谁来组织修谱,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证修谱能顺利完成。

修谱一般有倡修。倡修者或为族长,更多的是在政治、经济上有一定发言权的杰出人士,也有对宗族事务非常热心的人。既有人倡议,家族就开始组织:不外乎召开各房代表会议,筹措经费,确定编辑班子等等,然后是调查、编辑、汇总、成稿、印刷。谱成之后,一般都要庆谱。应该指出的是,旧时修一次谱,花费是非常巨大的。

那么如何组织修谱呢?依然得有倡修。每一件事的缘起总得有热心人提议。现在的倡修者,首先是宗族事务的热心者居多,其次是本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然后是经济较富裕的族人和在政界有一定影响力的族人。有人倡议,召开筹备会议,各房有代表,各地有代表,还有知名人士等。筹备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两项:一是统一思想,确定族谱编纂的大体思路和方案;第二,成立族谱纂修机构,推举负责人。这个机构是修谱的组织者,其负责人,或曰主修,或曰理事长,举足轻重,他应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辈份高,说话比较有影响。如果这人的身体状况、工作能力、知识水准似乎不能胜任这个工作,这个时候可以考虑选举一位工作能力较强的执行主修(理事长),由他来做实际工作。修谱班子确定了以后,就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会议事:一是确定编辑班子;二是筹措经费,并确定开支范围和标准;三是组织协调采访(调谱)工作;四是组织审查族谱草稿;五是印刷;六是发谱庆谱活动。

在日常组织管理之中,组织者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如经费不足,如采访调谱不顺利,有族人不愿意参加修谱……凡此种种,需要组织者以热心、细心、耐心和高超的工作艺术,良好的协调能力去解决。

在修谱的组织工作中,协调工作十分重要。因为修谱机构(理事会)的成员来自不同地区,各自的地位、身份、能力、性格、审美观、文化程度、热情等方面有差异,族人的认识水准也不一,这就需要负责人首先要团结、协调好修谱班子,依靠全体族人,以自身的热情带动整个班子和全体族人的热情,修谱才能善始善终。

天师世系 姓名 帝 号 赐封年代 封号与赠号 备注

1

师 张道陵 唐玄宗唐僖宗宋神宗宋徽宗宋理宗元成宗明思宗 天宝七年

中和四年

熙宁元年

大观二年

嘉熙三年

元贞元年

崇祯年间 封太师

封三天扶教大法师

加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

封正一靖应真君

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靖应真君

加封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

加赠六合无穷高明上帝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生,明帝时中举,任四川江州令,和帝时来龙虎山炼丹,顺帝赴四川创建道教,桓帝时在青城山飞升,年123岁,道教称为祖天师。

2 张衡 元武宗 至大元年 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 陵长子,156年袭教在阳平山飞升,世称嗣天师

3 张鲁 汉献帝元武宗 建安廿年

至大元年 曹操拜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

赠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衡长子,以政教合一,雄据巴蜀三十余年葬邺城,世称系师

4 张盛 汉献帝

元顺帝 建安廿年

至正十三年 曹操封奉车都尉散侍朗加都亭侯

赠清微显教弘德真君 鲁三子,汉末迁居龙虎山创龙虎正一道

5 张昭成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赠清微广教弘德真君 盛长子,居龙虎山,年119岁

6 张椒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赠清微广教弘德真君 昭长子,居龙虎山,年百余岁

7 张回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赠玉清辅教弘济真君 椒长子,居龙虎山,年百余岁

8 张迥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赠玉清应化冲静真君 回之子,居龙虎山,年90岁

9 张符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赠玉清赞化崇妙真君 迥之子,居龙虎山,年93岁

10 张子祥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赠上清玄妙大虚真君 符之子,居龙虎山,年120岁

11 张通玄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上清玄冲和真君 子实之子,居龙虎山,年97岁

12 张恒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上清玄德太和真君 通玄之子,居龙虎山,年98岁

13 张光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太玄至德广妙真君 恒之子,居龙虎山,年104岁

14 张慈正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太玄上德紫虚真君 光长子,修道于圣井山,年百余岁

15 张高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太玄崇德玄化真君 兹正长子,居龙虎山,年90岁

16 张应韶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洞虚演道冲素真君 高长子,居龙虎山,年99岁

17 张颐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洞虚阐教孚佑真君 应昭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18 张士元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洞虚明道赞运真君 颐之子,居龙虎山,年92岁

19 张修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冲玄翊化昭庆真君 士元长子,居龙虎山,年95岁

20 张谌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冲玄洞真孚德真君 修长子,居龙虎山,唐武宗赐建真仙观

21 张秉一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守玄紫极昭化真君 谌长子,居龙虎山,建天师庙,年92岁

22 张善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清虚崇应孚惠真君 秉一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23 张季文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清虚妙道辅国真君 善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24 张正随 宋真宗元顺帝 大中祥符五年

至正十三年 赐号真静先生

敕赠清虚文教妙济真君 季文之子,居龙虎山,宋真宗敕建上清观,年87岁

25 张干曜 宋仁宗元顺帝 天圣八年

至正十三年 赐号澄素先生

敕赠崇普济湛寂真君 正随长子,居龙虎山,年85岁,葬耳口乡曹家源

26 张嗣宗 宋仁宗

元顺帝 至和二年

至正十三年 赐号虚白先生

赠崇真普化妙司真君 干曜长子,续建上清观,善吐纳

27 张象中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崇真通惠紫玄真君 嗣宗长子,居圣井山,年81岁,其孙张宪为武状元

28 张敦复 宋神宗

元顺帝 熙宁元年

至正十三年 追封葆光先生

敕赠太极无为演道真君 象中长子,年53岁,无嗣,弟敦厚之子景端过继

29 张景瑞 宋徽宗

元顺帝 大观二年

至正十三年 追封葆真先生

敕赠太极清虚慈济真君 敦复侄子,年52岁,无嗣,叔敦信嫡张继先过继

30 张继先 宋徽宗

元武帝

元顺帝 崇宁四年

至大元年

至正十三年 赐号虚靖先生

敕封虚靖玄通弘悟真君

敕赠虚靖玄通弘悟真君 景端长侄,9岁嗣教,13岁应诏赴阙敕建上清正一宫、天师府、演法观,年36岁,葬安徽天庆观,终生不娶,无子,着《虚靖语录》七卷

31 张时修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正一弘化明悟真君 敦直长子,继先叔父

32 张守真 宋孝宗元顺帝 干道六年

至正十三年 赐号正应先生

敕赠崇虚光妙正应真君 时修长子

33 张景渊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崇真太道真君 守真长子,葬上清吕家源

34 张庆先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崇虚真妙光化真君 景渊长子,好酒,宴坐而化

35 张可大 宋理宗

元世祖 嘉熙三年

至元廿八年 赐号观妙先生,提举三山符篆

敕赠通玄应化观妙真君 守真次子,主领龙虎宫,葬瑞订观,丞相江万里撰碑文

36 张宗演 元世祖

元世祖

元成宗 至元十三年

至元十四年

元贞元年 赐封嗣汉天师

敕授冲和真人掌江南道教事

赠演道灵应冲和玄静真君 可大次子,官居二品,书颂而化

37 张与棣 元世祖 至元廿八年 授体玄弘道广教真人,领江南道教事 宗演长子

38 张与材 元成宗

元成宗

元武宗 元贞二年

大德八年

至大元年 授凝神广道真人,领江南道教事

加授正一教主,兼领三山符篆

授金紫光禄大夫留国公,赐金印、视一品 宗演次子,官居一品,善书画,遗颂而化,葬金溪鸣阳山

39 张嗣成 元仁宗泰定帝元顺帝

明太祖 延佑四年

泰定二年

至元三年

洪武三年 授太玄辅化应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篆,掌管江南道教事

加授正一教主,知集贤院道教事

特制加封知集贤院事,追赠正一教主,崇道大真人 与材长子,化为舟中,工书画,尤善画龙,画作有《庐山图》传世

40 张嗣德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授太乙明教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篆,掌管三山道教事 与材次子,能书画,微疾而化,生前在杭州铸“上清宫铜钟”传世

41 张正言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授正一嗣教弘文广教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篆掌江南道教事 嗣德长子,微疾而化

42 张正常 明太祖

明太祖 洪武元年

洪武五年 授正一教主护国阐祖大真人,主领道教事给银印,视二品加赐永掌天下道教事 嗣成长子,敕建大真人府,撰《天师世家》一卷,微疾而化

43 张宇初 明太祖

明太祖 洪武十三年

永乐四年 授正一嗣教阐祖光范大真人,奉旨编修《道藏》 正常长子,人称列仙之儒,撰《龙虎山志》10卷,《岘泉集》12卷,历代天师的佼佼者

44 张宇清 明成祖明宣宗 永乐八年

宣德元年 授正一嗣教光祖演道大真人,主领道教事

加封正一嗣教静洞元大真人 正常次子,善书画,敕管武当山,中秋集欢,雷击而化,着有《西壁文集》

45 张懋丞 明宣宗

明英宗 宣德四年

正统六年 封正一嗣教演法大真人

加封正一嗣教弘化妙应大真人,主领道教事 正常三子,娶王侯刘基侄女为妻

46 张元吉 明英宗

明太宗明宪宗 正统十年

景泰六年

成化三年 授正一嗣教崇法真人,主领道教事

授正一嗣教洞译音大真人,赐尚方宝剑授正一嗣教妙应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懋丞之孙,善画符,居一品,但品行不端,死后葬本里播基湾

47 张原庆 明宪宗 成化十三年 授正一嗣教保和守道大真人 元吉之子,娶国公朱仪之女为妻,葬金溪长生观

48 张彦頨 明孝宗明世宗 弘治十四年

嘉靖五年 授正一嗣教丞先弘道大零点人

授正一嗣教葆光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原庆长子,娶王侯柳文之女为妻,建上清宫、真人府和正一观,善诗文,葬弋阳迭山书院

49 张永绪 明世宗

明世宗 嘉靖廿八年

嘉靖三十年 授正一嗣教崇道大真人

赐伯爵祭服 彦羽页长子,10岁袭教,善剑术

50 张国祥 明神宗明神宗 万历五年

万历三十五年 袭教赐玉印金冠带及“真人府”、“宗传”匾额

奉旨撰《续道藏》,授正一嗣教阐元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加增太子少保 永绪堂侄,娶驸马谢公之女为妻,补写《天师世家》,辑《龙虎山志》三卷,编《续道藏》等书,葬金溪明阳桥

51 张显庸 明熹宗明思宗

清圣祖 天启六年

崇贞元年

康熙四十二年 封正一嗣教清素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加赠太子少保

追赠光禄大夫 国祥长子,着《三教同涂论》、《金丹辩惑论》、《浴梧诗集》等书

52 张应京 清世祖

清世祖

清圣祖 顺治六年

顺治八年

康熙四十二年 命袭职掌理道篆,给一品印

授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追赠光禄大夫 显庸长子,郡主朱氏封为一品夫人

53 张洪任 清圣祖 康熙四十二年 追赠光禄大夫,到颜氏封一品夫人 应京长子,葬金溪朱坊

54 张继宗 清圣祖

清圣祖

清圣祖 康熙二十年

康熙三十五年

康熙四十二年 授正一嗣教大真人,赐书上清宫匾

赐乾坤玉剑

授光禄大夫 葬洪任长子,筱岭背南山

55 张锡麟 清世宗清世宗 雍正元年

雍正五年 授光禄大夫,妻韩氏封为一品夫人,奉诏入觐,病故于杭州,娄近恒请旨由庆麟署理大真人事 继宗长子,年29岁

署理真人 张庆麟张昭麟 清世宗

清世宗 雍正九年

雍正十三年 命署理大真人,协修上清宫命署理大真人,授光禄大夫 锡麟二弟

锡麟三弟

56 张遇隆 清高宗清高宗

清高宗 乾隆七年

乾隆十七年

乾隆三十六年 奉旨随叔父昭麟入觐,袭爵赐书“演教宗传”牌匾

左都御史梅毂成劾降为五品

追通议大夫 锡麟之子,1740年,娄近恒撰《龙虎山志》16卷

57 张存义 清高宗 乾隆四十一年 袭爵由五品晋三品,赐老子绣像,授通议大夫 遇隆之子,年28岁,无嗣,以堂未能起隆袭教

58 张起隆 清高宗

清高宗

清高宗

清仁宗

清穆宗 乾隆三十九年

乾隆四十五年

乾隆五十年

嘉庆~同治 任河南开封布政使(县丞级)

奉旨袭教、授通议大夫

重修宗谱

赠通议大夫 锡麟继子,葬正一观

59 张钰 清仁宗

清德宗 嘉庆年间

光绪三十年 整修上清宫、天师府、正一观,追赠光禄大夫 起隆之子,葬南极观

60 张培源 清穆宗

清德宗 同治十一年

光绪三十年 钰长子,曾在乡里督办团练,葬于南极观

61 张仁政 清穆宗

清德宗

清德宗 同治元年

光绪十六年

光绪三十年 培源之子,光绪年间赴川省祖,葬于青城山

62 张元旭 清德宗 光绪三十年

民国三年

民国八年 仁政长子,中国民国道教总会发起人。于上海羽化,葬杨家山

63 张恩溥 民国十三年

民国三十七年 元旭长子,善画符,民国三十八年二月去台湾,民国五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羽化于台北,因其子张允贤在民国四十三年逝世,由堂侄张源先承袭代理掌教。

64 张源先 恩溥堂侄 1971年起执掌天师教职。于2008年10月17日(农历九月十九日)在南投县草屯镇羽化,享年78岁。

圣旨是皇帝颁布的通晓全国的重大政策命令,改元 祭祀、等文书

诰封:赐封朝廷大臣的老婆,母亲,以及贞洁烈妇用的词语;

印鉴:在古代一些文人雅士给自己制作的特殊的手牌,印章等,现在主要是指印章。

金册:皇帝赏给某个庙宇道馆,精装的文书

金印:皇帝特赐特许某个人或某几个人使用的印章,如在唐代,二品以上的才能紫金印章。

玉册:就是皇家的家谱,比如西汉 高祖刘邦生 惠帝 刘盈 还有其他的皇子,惠帝死 无子 文帝即位 (惠帝和文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文帝生景帝和其他皇子 景帝死 武帝即位

玉玺:皇帝的印章盖在 圣旨其他文书代表皇帝 第一个玉玺是秦始皇的,也叫传国玉玺写的是 “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李斯书写的篆书,后来 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清朝的玉玺 都是写的“皇帝之宝”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的

金匾:主要是皇帝赐给某个大臣或 寺院道馆的题字,未感谢皇帝的隆恩,也是显示自家的荣耀而做出的 鎏金匾额,如红楼梦中 贾宝玉的家的门额上就是 敕造 宁国府

骆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较为常见,分布颇广,今北京,天津武清,河北辛集,山西太原,山东平邑,济宁,梁山,鱼台,江西崇仁,江西九江,广东新会、博罗、阳江,广西田林,云南陇川,四川合江,江苏句容县,浙江义乌、诸暨、富阳、临安,福建的惠安、埕边、秀涂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彝族、白族、水族、土家族、布依族、仡佬族等也有此姓。骆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是中原的巨宗大族,称王内黄,十分显赫。此后至隋唐,骆姓在今河南之洛阳、内黄等地繁衍迅猛,成为妇孺皆知的著姓之一。千百年来骆氏已经播迁到世界各地,虽其宗支繁衍,广布四海五洲,派系众多,但在长期的历史风雨的锤炼与洗礼中形成了自己一脉相承的骆氏文化。因内黄骆氏则是骆姓家族的最大种群,于是骆姓文化也就留下了深深内黄胎印。

一、内黄郡望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秦汉以后,随着家族的繁衍迁徙,姓氏原有的以血缘论亲疏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而以家族地望明贵贱的内涵成了姓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所以姓氏郡望,不仅是该姓发祥地的标记,也是氏族人口、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与文化影响等综合族力强盛与否的反映。

据唐朝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太常博士林宝奉诏撰成的姓氏学专著《元和姓纂》记载:“齐太公之后有公子骆,望出内黄、会稽。”春秋时齐国都城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是骆姓最早的繁衍之地,出自姜姓的这支骆姓应是黄帝和颛顼、帝喾之后(见刘保才主编《颛顼帝喾陵》14页,2001年3月编印)。骆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是中原的巨宗大族,那时骆姓在内黄聚族而居,人才辈出,冠盖连绵,门第高贵,家世显赫,称王内黄,为当地郡人所敬重和仰望。此后至隋唐,骆姓在今河南之内黄、洛阳等地繁衍迅猛,族大人众,成为妇孺皆知的著姓之一。据北宋太宗(赵光义年号,公元976——980年)时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史乐编著的《太平寰宇记》载:时相州内黄郡有“扈、路、骆”三大望族,并逐渐北移,在今河北、山西等地播迁繁衍。宋元两代,称盛于江浙一带的骆姓,播迁到今福建、广东,待成为闽粤两地的较大家族后,又逐渐播迁云贵等地。明初,山西骆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浙江、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闽、粤等沿海省份之骆姓渡海定居台湾或东南亚地区。骆姓子孙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播迁,早已广布天下,然而 “郡望内黄”却能一直留在他们的记忆之中,成为其寻根的重要依据。

二、内黄堂号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姓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从功能上说,堂号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别姓氏、区分宗派,劝善惩恶,教育族人。如果说,郡望是高一级别的宗族寻根标志,那么堂号就是比郡望低一级的宗族标志。郡望往往可以作为堂号,但堂号却大都不能用作郡望。骆氏就是一个把郡望作堂号的氏族,把本姓的堂号定为“内黄堂”(此外还有“才子堂”、“河南堂”、“瓯香堂”等)。“内黄堂”也普遍是骆氏一些宗族祠堂的堂号。在某些骆氏聚居区,我们至今仍旧可以看到一些骆氏祠堂悬挂着“内黄堂”的大匾,在祠堂的明柱上题写着崇拜祖先、继承祖风、光耀门庭等内容的楹联。有一幅宗祠通用联为:“内黄世泽,江国家声”。上联典出骆姓郡望内黄,下联典指唐右骁卫大将军骆奉先,累封江国公。

在闽南滨海,骆姓人家的门额题匾尽是“内黄世第”、“内黄衍派”,门联为;“四杰家声大,内黄世泽长”。上联句意指唐代文人骆宾王,他早初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诗文闻名,合称“初唐四杰”。下联句“世泽”一词典出《孟子.离娄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为内黄祖先的遗泽绵远流长、光被后世而感到骄傲。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堂号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它对于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的开放改革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大陆宗祠被恢复,族谱被续修,因此,堂号再一次被人们抬了出来。不过,今天的堂号,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有的只是给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堂号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内黄辈字

中国姓名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有的家族有“辈字”,从一个人的名字中就能体现出该人是该家族中哪一辈份的人。例如孔、孟、颜、曾,以及其他显赫名门望族、大姓人家的后人,都用由历代帝王御赐的,或由祖上按着一定文化蕴义排下来的,在以后各代中都用这个固定顺序排下来的字作为名字的用字,那一辈用那一辈的字,一代传一代不错乱,形成家族的名字文化。

目前的研究表明,骆氏没有一个统一的辈谱,但不同地区的分支却有自己的辈谱。其中重要的一支是“内黄骆氏辈谱”。

该支派是以姜尚之孙、姜国辅(赢氏)之子骆志豹为首,骆志豹之后代有二十字辈:“文 鲜 静德 辅,可 以 登 中 国。转廷 开 科 选,光 显 裕 后 荣。”

骆荣峰之四十八代玄孙骆宾王之后有二十字辈:“寿 德 廷 芳 远,荣 思 瑞 应 长。礼乐 开 科 第 ,诗 书 启后 祥。”

骆祯祥之后有二十字辈:“先 陛 文 武 辅,光 辉 富 贵 荣。勤 学 朝 天 子。诗书 治 大 国。”

骆治平和骆赋合并取名骆百总,后有有八十字辈:“百 大 酉 朝 金,图 源 汝 以 先。在世 安 邦 国,光 前 裕后 荣。兰 桂 腾 芳 显,永 远 扶 明 君。启 述 增 辉 连,明 德 应 家 祥。同 登 仁 义 训,永 迪 效 忠 良。雄伟 高 科 志,全 通 文 武强。圣 贤 傅 仕 第,富 贵 显 荣 昌。锦 秀 诗 书 礼,辅 仁 镇 法 纲。”

总计起来,骆姓的内黄辈字有一百四十之多,居所有支派之首,彰显出骆氏与内黄的特殊情结及历史渊源。

四、内黄儿女

魏晋南北朝时期,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政权更迭,势力扩张,无一不伴随血腥的杀戮,人民流离失所,飘泊天涯,以求一方净土,得以安身养命。时江东偏僻,人口稀少,又有长江天堑阻隔刀兵,于是骆氏离开望地内黄大批南下,天各一方。但是无论他们飘落何处总时代牢记自己是内黄儿女,心底永远耸立着最神圣的丰碑——内黄。

从庆祝马来西亚骆氏同宗社成立75周年的庆典活动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骆氏宗亲们的“内黄儿女”情怀。2004年8月31日,骆氏宗亲在槟城湖内国际体育竞技中心举行了名为“内黄之夜”的大型庆祝活动,马来西亚各社团代表、社会贤达、新闻记者以及海内外各地骆氏宗亲代表团莅临庆典。会上进行了剪彩、击鼓、鸣锣仪式和骆氏宗亲社与海外宗亲团互赠纪念品等活动和充满浓郁民族风味的舞蹈与舞龙表演。场面宏大,热烈隆重,宴开250席,盛况空前,打破槟州有史以来血缘性组织活动的记录。骆氏同宗们兴奋异常,一个个挥毫泼墨,写诗赋文寄托他们对故土内黄的幽思。台北骆姓宗亲会总干事骆金榜先生在诗中写道“缅怀祖泽流芳远,中外内黄誉大千”;香港骆氏宗亲联谊会代表团的贺词是“内黄儿女多奇志,敢闯四海谱新篇”;香港骆氏宗亲会骆汉生、骆汉瑜在诗序中写道“内黄盛会,四海亲朋。云集槟州,欣然有感。借诗助兴,赋此同庆。”于是他们题七律两首,诗中有“宗人海外内黄系,社典囊中渭水流”和 “椰水香江万里尘,结亲尽属内黄人”的佳句;;惠安张坂下宫罗振祥、骆炳江先生在贺诗中写道“内黄堂上存根本,创业史中记姓名”;惠安张坂沂元公宗祠庆贺团骆玉森、骆榆先生在贺词中写道“氏号内黄未改名,邑人相约槟城来”;福建骆维藩先生贺词的题目是“发扬内黄宗族四大光荣传统精神”…… “内黄”二字叫的那么响亮、那么亲切、那么神圣!这就是骆姓儿女对“内黄”母亲的呼唤!

五、内黄精神

内黄历史文化悠久,是华夏文化发祥之地。四千五百余年前,华夏始祖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建都并安葬于此;殷商王朝的第十代王太戊、第十三代王河亶甲、第十四代王祖乙均先后建都于内黄毫城,称相土或故殷城,早于安阳殷墟;内黄是春秋时期伟大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南北朝时期冉魏皇帝冉闵和唐代大诗人沈全期的故里;是公元前207年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童年时代居住读书的地方……悠久的历史文化熏陶和风沙洪涝恶劣生态环境的砥砺造就了“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内黄人文精神。骆姓早年在这块古老大地上聚族而居,生生不息,繁衍蕃盛,既是“内黄精神”的创造者,又是“内黄精神”的传承者。由于改朝换代的战乱兵燹与黄河泛滥的重灾大害,骆姓带着永不泯灭的内黄之念,依依不舍地离开这古老的发祥地,走向东西南北、天涯海角,走向那陌生神秘充满诱惑的梦幻之乡。无论他们走到哪里,无论是在华夏内地还是异域天涯,骆姓子孙都继承和发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内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衍化为“忠孝节义,冒险犯难,刻苦耐劳,团结互助”(见骆志煌《骆姓在福建》)的内黄四大传统。他们在陌生的土地上开拓、生存、发展、繁衍,拓荒一片片处女地,创造出遍布全球的无数个新“内黄”。例如骆姓就是我中华民族胼手胝足开辟东南亚功臣之一。骆姓历代祖先忠于国家,孝于民族,存天地正气,树千秋楷模者,史不绝书,人文蔚起,贤豪辈出。

噫嘻!美哉,骆姓!

骆姓大统为一宗

骆姓主要有三大支:任姓、姜姓、嬴姓。

1出自任姓。黄帝之后有十二姓,其一为任姓。任姓之后有谢、章、舒、洛等氏族,而洛姓氏族就是骆氏族,古时洛、骆通用。

2出自姜姓。据《姓谱》和《元和姓纂》所载,姜太公之后有公子骆,子孙以其名为氏。

3出自嬴姓。殷商王朝纣王时期,有大臣嬴恶来,其玄孙名叫嬴大骆,嬴大骆的长子为嬴成,建有大骆国。其后子孙以国名为姓氏。

骆姓源出会稽,世绍内黄。依历史推衍,可能为夏禹王之后裔;而夏禹王又是黄帝的三子骆明的孙子,《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鲧又是禹之父,可见骆明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的儿子。南宋罗汉专事记录上古传说的《路史》称:“鲧父之国,京兆宜寿县有骆峪,故周至也。”清乾隆《周至县志》说:“骆峪盖古骆国也。”民国《广曲两志》记载:“五帝时,鲧父骆明封于骆,为骆国。”《西安通览》说:“骆峪湖南有石墙断垣,相传大禹之祖父骆明氏之国。”但有明文记载者,则为周代齐太公姜子牙之后,据各地《骆氏家谱》记载,公子骆为齐太公的世子,庶子,四子,可能是古代都用毛笔写在竹简上,字迹辨认模糊,或者是逐辈口传造成以误传误。有网络文章明确指明,齐太公姜子牙之后的公子骆,源自黄帝三子骆明在骆峪袭封的骆国的后代嫡孙,为骆国的骆氏公子,成为公子骆,商末周初,各路诸侯纷起伐纣,公子骆投奔姜子牙任裨将,并拜姜子牙为义父,屡获战功。周武王分封公子骆于齐国营丘,后世以骆为姓,数千年来散居全国,并拓殖海外,实为我中华民族胼手胝足开辟东南亚功臣之一。虽其宗支繁衍,派系众多,但皆一脉相传,极少别支杂系渗入。历代祖先忠于国家,孝于民族,存天地正气,树千秋楷模者,史不绝书,真是人文蔚起,贤豪辈出。

依照司马迁《史记》的说法,老早便繁荣滋长于江、浙一带的骆姓,统统是春秋时代,越王勾践的后裔,而当时的越国,是传自四千多年前,曾经中兴夏室的少康,由此推溯,则南方骆姓人家,当是有大功于中华民族的疏九河,平水土夏禹王(姒姓)的后裔,夏禹王又是黄帝三子骆明的孙子,家世背景,光彩无比。

内黄,会稽”。则与前说禹王有关。按史记载禹王东巡,崩于会稽(今浙江绍兴),遂葬于此,陵在今绍兴城东会稽山,笔者家谱头序亦载《吾族源出会稽》,而祖庙神主牌上额刻有“内黄郡”三个大字。现在浙、闽、鄂诸省宗亲,皆以公子骆为始祖,都可见其正确无误

关于族谱编纂的几个问题(1)

一、族谱的基本概念 1何谓族谱 谱牒又称家谱、宗谱、家乘、族谱等等,各地叫法不同,但皆是记载本族世系传承及其相关内容的历史图籍。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