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底峡尊者的 “六度”规定 是什么啊?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阿底峡尊者的 “六度”规定 是什么啊?,第1张

六度的意义与内容 “六波罗蜜”,梵语 sad-paramita,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是指到彼岸的意思,也就是达成理想,完成的意思,是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的六种修行方法。 六波罗蜜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其意义、内容如下: 一、布施 布施,梵语“檀那”,此云“布施”,布己所有,施与众生,这是摄受众生的第一步。“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在生活上先给予满足后,才容易引领众生修行入道。布施有三种: □财施:内财施与外财施。布施头、目、脑髓生命,叫做内财施;施舍田园舍宅、衣食财宝,称外财施。 □法施:以佛法化导众生,使其得度,称为法施。“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金刚经》云:“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所得福德,不如受持四句偈等,乃至为他人说。”法施的殊胜难得,可见一斑。 □无畏施:属于精神力量的布施。给予苦难者以精神上的慰藉,使他远离恐怖畏惧;或者自己持戒忍辱,不侵犯他人,使对方免于畏惧。譬如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使众生远离怖畏,便是施无畏。 布施的可贵,就其功德而言,除了可以去除悭贪的烦恼障之外,行布施可以去除怨害,广结善缘,得到富贵安稳。如《四十二章经》说:“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可见布施功德之大。 二、持戒 持戒,梵语尸罗。持是持守不犯,戒有三聚净戒。戒是修行的基础,解脱的根本。三无漏学中,戒学居首。《大智度论》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可见戒的重要。三聚戒为: □摄律仪戒;又作自性戒、一切菩萨戒。是舍断一切诸恶,含摄诸律仪的止恶行,是出家、在家等七众弟子所共受的戒。而随在家、出家的不同,分别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条。 □摄善法戒:又作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提道戒。是指修习一切善法。此戒为修善门,是菩萨所修持的律仪戒。 □摄众生戒:又作饶益有情戒、作众生益戒。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为利生门。 菩萨戒虽然众多,但是总不出这三聚净戒。持守律仪戒,便能离恶防非,使身语意三业正行清净;持守摄善法戒,便能广集一切善行;持守饶益有情戒,便能利益救济一切众生。三聚净戒兼持具足,便能自利利他,功德圆满。 三、忍辱 忍辱,梵语羼提。意指凡是加诸于身心的苦恼、侮辱、迫害等,都能忍受。忍辱可以让身心安稳,分为三种: □耐怨害忍:受他人的怨憎恼害,而能忍耐。 □安受苦忍:对疾病、天灾的逼害,能够安忍而不退失修行道心。 □谛察法;忍又作观察法忍,即观察诸法不生不灭的真理,心能安住不动。 菩萨修行忍辱,能忍受别人的辱骂,忍受别人的毒打,忍受别人的瞋恚,而不加以报复;对于世间的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法,心不为所动,一切烦恼皆不能染。因为能够忍辱,因此护戒清净,所修善法皆能成就。从前佛陀在因地作忍辱仙人,被割截身体,却丝毫不瞋不动,而能成就大道。因此,忍辱的力量最大。 四、精进 精进,梵语毘离耶,意思是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依照佛教的教义,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的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 精进能普遍一切善行,与一切功德相应,因此,《大智度论》卷十五说:“精进法是一切诸善之根本,能出生一切诸道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精进有三种: □披甲精进:菩萨修行精进,不畏惧诸苦,勇往直前,譬如战士披铠甲,自然有恃无恐。 □摄善精进:大小诸善,能勤行不倦。 □利乐精进:菩萨利益劝化众生,不疲不厌。 精进能使善法日增,速得成就,如佛陀在因地修行时,因为精进的原因,比弥勒菩萨早九劫成就佛道。 五、禅定 禅定,梵语禅那,指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的状态。 凡夫攀缘五欲六尘,心如猿猴,又如脱缰的野马,到处流荡,片刻不止,因此修行难成。《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静虑能生智,定复从智生,佛果大菩提,定慧为根本。□□□众生妄心起,如翳见空花,唯定慧能治,诸佛说如是。众生心躁动,犹如旋火轮,若欲止息时,无过修静虑。”禅定除了能止息内心的妄念之外,并且可藉由禅定而启发智慧。禅定分为三种: □世间禅:指色界、无色界的四禅八定,为凡夫所修的禅定。 □出世间禅:有观、练、薰、修四种,为超出三界的大小乘禅定。 □出世间上上禅:如自性等九种大禅,为佛的大定。 禅定不可思议,可引发神境通,得以飞行自在,并且可得到十种利益: □安住仪式:习诸禅定,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无有勉强。 □行慈境界:常有慈爱心,无伤杀众生的恶念,对于众生,悉皆安稳。 □无烦恼:诸根寂静,贪瞋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 □守护诸根:常防护眼等诸根,不为色等诸尘所动。 □无食喜乐:得禅味以资道体,因此虽然没有饮食,也自然欣悦。 □远离爱欲:心不散乱,对一切爱欲都无染着。 □修禅不空:虽然有诸禅的功德,证得真空的道理,但是不堕于断灭之空。 □解脱魔□:能远离生死,一切魔网都不能缠缚。 □安住佛境:开发无量智慧,通达甚深法义,对于佛的知见自然明了,因此心地寂灭,住持不动。 □解脱成熟:惑业不能迷乱,无碍解脱自然圆熟。 六、般若 般若,梵语般若,此翻智慧。指修习八正道以及诸波罗蜜,而显现的真实智慧,此智慧是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因此称为般若。 般若为六度的根本,是一切善法的渊源,能够度越生死之海,到达菩提彼岸,因此称为诸佛之母。《大智度论》说:“诸佛及般若,能利益一切;般若为之母,能出生养育。佛为众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则为一切众生之祖母。”般若分为三种: □实相般若:是般若的理体,众生所本具,离一切虚妄之相,是般若的实性,即一切种智。 □观照般若:是观照实相的实智,了知诸法没有自性,所以称为观照,即一切智。 □方便般若:是分别诸法的权智,善巧分别诸法,称为方便,即道种智。 大乘般若的妙用,不仅在彻悟诸法实相,离一切虚妄而得解脱,更重要的是菩萨以此无所得的般若大方便,广行六度万行,而能“一切舍不取施想;持戒不缺而不依戒;住于忍力而不住众生想;行于精进而离身心;修禅而无所住。”不着一切而具足一切,以完成佛道。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根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精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 关于六波罗蜜与福智二资粮的关系,依《解深密经》卷四与《菩萨地持经》卷一所说:施、戒、忍三波罗蜜是福德资粮,般若是智慧资粮,精进与禅定二者通福、智二资粮。六度修满,具足福慧庄严,则能成就佛果。 菩萨修行的中心德目,于法相宗等,又将六波罗蜜的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的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 菩萨修行六度,主要为对治自心悭吝、恶业、恚心、懈怠、乱心、愚痴等六种烦恼,除了利益众生外,并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以深入人群,普度众生。四摄法正是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的四个方便法。

阿底峡尊者入藏弘法,是与当时藏西古格王朝国王意希沃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西藏佛教史上流传着许多佳话。

据记载,他为了邀请阿底峡尊者入藏,按照阿底峡尊者提出的要求,到处搜刮黄金,当他搜刮到噶洛国时兵败被俘。后来他的孙子绛曲沃设法以黄金去赎他,可他为法而忘躯,仍坚持要以黄金去请阿底峡尊者,最后被敌国杀害了。

阿底峡尊者接到古格王朝的邀请后,于1040年动身,1041年到达尼泊尔,1042年到达古格。在古格时,他主要住在托林寺。他在古格进行的宗教活动除了讲经和翻译经典外,还为绛曲沃写了一部《菩提道灯论》。这部著作是他针对当时西藏佛教界的弊病而写的,在西藏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阿底峡尊者由此而被后人推尊为“佛尊”。

阿底峡尊者在古格住了三年,1045年起程准备返回超岩寺。当他行至布让地方,遇到仲敦巴等人,他们是卫藏(指拉萨地区)派出的专门迎请阿底峡尊者的,于是又随仲敦巴等人来到卫藏传法。他曾先后到拉萨,叶巴、盆域、聂塘等地传教收徒,前后近十年,影响甚大。最后于1054年圆寂于拉萨西南的聂塘。

阿底峡尊者圆寂后,他的弟子仲敦巴领众修行并继续弘法,1056年在热振地方建起热振寺,作为弘法据点,由此形成噶当派。阿底峡尊者到达卫藏,标志着佛教复兴势力由阿里进入卫藏,在西藏佛教史上称作“上路宏法”。阿底峡为后弘期西藏佛教的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藏传佛教噶当派的鼻祖。

阿底峡尊者的 “六度”规定 是什么啊?

六度的意义与内容 “六波罗蜜”,梵语 sad-paramita,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