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罗马历史的资料?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5收藏

谁有关于罗马历史的资料?,第1张

意大利首都罗马建在7座山丘之上,被称作7丘之城,因此市内道路坡多,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西西里奴隶起义

公元前3至2世纪,罗马的奴隶制获得发展,奴隶和奴隶主阶级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残酷压迫和剥削奴隶,激起奴隶起而反抗。从公元前2世纪初起,奴隶不断发动武装斗争。公元前198年,一些拉丁城市中的迦太基奴隶曾密谋暴动,后因叛徒出卖而失败,被处死者达500余人。公元前196年,伊达拉里亚发生了乡村奴隶和农民起义,波及全区,罗马派去一个军团才把起义镇压下去。公元前186年,南意大利的阿普利亚牧奴发动起义,起义者达7000余人,使该地区的道路和牧场都变成了危险地带。这些斗争预示着大规模起义风暴即将来临。半个世纪之后,西西里奴隶大起义便爆发了。

西西里土壤肥沃,素以粮仓而著称。在那里奴隶制大田庄产生较早,大田庄中聚集着成百上千个奴隶,大多数来自同一民族或地区,有利于反抗斗争的组织发动。恩那城的庄园主达莫披洛斯以虐待奴隶出名,他不仅不给奴隶起码的衣食,还打发奴隶抢劫过路的旅客,并要分赃一半。奴隶们忍无可忍,揭竿而起。公元前137年夏,在叙利亚籍奴隶攸努斯领导下,400名奴隶以锄头、镰刀、斧头、长竿、短棒为武器,冲进恩那城,得到城里奴隶的响应,占领了城市。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在恩那城建立了政权,取名“新叙利亚王国”,攸努斯被推选为国王,取号“安条克”。在国王之下,还设立一个由足智多谋的奴隶组成的顾问院。恩那城建立起来的奴隶政权,固然带有东方王国的色彩,但它在本质上是作为与罗马奴隶主政权相对抗的一种独特的奴隶政权形式而出现的。

恩那城奴隶起义,得到西西里其他地区奴隶的积极响应。在该岛西南部阿格里根特,西里西亚籍奴隶克勒翁领导一支5000人的起义队伍,与攸努斯汇合起来。克勒翁尊重攸努斯,自愿当其副手。起义范围迅速扩大,西西里东部和中部许多城市如墨萨纳、托洛明尼亚、卡塔涅、列昂提尼等,先后落到起义者手中。起义者人数日益增多,据狄奥多拉记载,达到20万人之众。起义奴隶到处摧毁大庄园,杀死庄园主,但他们对小庄园特别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则加以保护,因而得到当地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同情和支持。

起义军屡败罗马军队。公元前134和133年又击败罗马两个执政官分别带领的罗马军团。公元前132年,罗马派遣大军前往镇压,攻陷起义军主要据点马尔干提纳和托洛明尼亚,最后围攻恩那城。在突围中,2万奴隶阵亡,克勒翁英勇牺牲,攸努斯被俘后死在狱中,起义被残酷镇压下去。

不久,西西里又爆发了第二次奴隶起义。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由总督涅尔瓦停止释放奴隶而引起的。当时罗马在北非进行朱古达战争,又和北方入侵的日耳曼人作战,需要大量军队。但许多行省和同盟国的自由民因债务沦为奴隶,不能提供兵源。因此,元老院下令行省总督审查自由民出身的奴隶,予以释放。西西里总督涅尔瓦释放了800名奴隶,后因接受奴隶主的贿赂,停止了审查。于是,渴望自由的奴隶愤然举行起义。公元前104年,西西里西部赫拉克利城附近的奴隶在萨维阿斯领导下首先发动起义,后在卡普里恩山建立根据地,并击溃涅尔瓦派来的军队。不久,在利利贝附近又聚集了一支在阿铁尼奥领导之下的起义队伍。为了联合起来进行斗争,这两支起义队伍在特里奥卡拉城会师,并在该城建立政权,共推萨维阿斯为王,取号“特里丰”,阿铁尼奥为军事统帅。下设议事会,作为共商大计的机构。大批奴隶和农民投奔起义队伍,力量迅速壮大,挑选强壮的奴隶组成2万步兵和2000骑兵的起义军。公元前103和102年,起义军先后击败了两个执法官带领的罗马军队。这时,起义烽火燃遍西西里大部分地区。起义军分兵出击,四出活动,捣毁大庄园,袭击行省机构,毁坏驿站,切断城乡交通联系。

不久,起义者遇到了不利情况。萨维阿斯在公元前102年不幸死亡,使起义者失去了一位杰出领袖。粮食匮乏也使起义者面临困境。罗马在战胜日耳曼人后,便集中力量镇压奴隶起义。公元前101年,执政官阿克维里乌斯率领大批军队进攻起义军,在墨萨纳附近发生激战,阿铁尼奥英勇牺牲,起义军败退特里奥卡拉。不久特里奥卡拉陷落,许多奴隶被俘后都被钉死,剩下1000名奴隶坚持斗争,后来受骗归顺阿克维里乌斯,竟被卖为角斗士。他们发现受骗后,互相刺杀而死。

西西里两次奴隶起义,因历史条件和奴隶阶级本身的局限性,最终归于失败。但起义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起义奴隶曾建立自己的政权和军队,标志着罗马奴隶起义斗争发展到较高水平。西西里奴隶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揭开了共和后期大规模社会斗争的序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格拉古兄弟改革

第一次西西里奴隶起义烈火尚未完全扑灭,罗马城乡平民在格拉古兄弟领导下,掀起了一场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社会改革运动。当时罗马土地集中和农民破产已造成严重社会后果,失地农民迫切要求重新获得土地,而贵族中一些有识之士鉴于农民破产有损兵源和安定,也在筹划复兴小农的土地改革方案。格拉古兄弟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循着罗马贵族的传统仕途先后担任神职和军职,在人民中颇有威望。他们根据形势发展,从奴隶主阶级长远利益出发,怀着富国强兵之志和忧国忧民之心,积极投身于社会改革运动。

公元前133年,在罗马平民和贵族改革派的支持和拥护下,提比略·格拉古就任保民官,随即提出土地改革法案。法案规定,每户家长占有公有地限于500犹格,如有儿子,则其子尚可各占250犹格,但每户占地总数不得超过1000犹格。所占公有地永久使用,免交租金。超占部分收归国有,划为30犹格的份地,分给无地农民。此种份地须要交纳少量租金,世袭使用,不得出卖或转让。肥沃的坎佩尼亚土地,不在此法案范围之内。提比略提出土地法案后,遭到元老贵族极力反对。他们唆使提比略的同僚保民官奥克塔维乌斯使用否决权阻止法案的通过。元老贵族的破坏和人民的拥护,都推动提比略采取激烈的措施,召集公民大会付诸表决,结果,奥克塔维乌斯被罢黜,并通过了土地法案。同时,选出提比略本人、他的岳父克劳狄乌斯和他的弟弟盖约三人组成委员会,负责处理收回和分配土地事宜。可是,法案的实施遇到许多实际困难,元老院拒不提供必要的经费。于是,提比略趁帕加马国王将其王国遗赠给罗马之际,提议把该王国金库作为贫穷农民的补助资金,并把该王国的处理权交给公民大会。这就和一向把持外交和财政大权的元老院发生严重冲突。为了实施土地法案,提比略竞选连任下一年保民官。元老贵族以连任保民官出乎常规为借口,乘机攻击提比略心怀叵测,欲施暴政。公民大会选举时,农民忙于夏收而无暇进城,贵族反对派策划阴谋,寻衅滋事。大祭司长纳西卡纠集一群元老、被保护人和奴隶,冲进会场,在混战中打死了提比略及其拥护者300余人,当晚把死难者尸体扔入第伯河。

提比略殉难后,改革运动并未停止。元老院不敢贸然取消土地法。三人土地委员会经改组后仍继续活动。据李维记载,公元前125年罗马公民人数约有395万人,比公元前131年增加75万人,一般认为这是失地农民分得份地而具有公民资格的结果。但是,土地分配日渐困难,大土地所有者百般隐瞒地产,产权纠纷也难以裁决,而且还牵涉到意大利同盟者的交界地区,引起同盟者的不满,他们也要求获得罗马公民权。因此,土地改革运动便在更加复杂的形势下高涨起来。

公元前133和132年,提比略之弟盖约在罗马平民的支持下连任两届保民官。任职之初,盖约即向反对改革的权贵发起进攻,提出法案禁止被人民罢免的高级官员和保民官再次任职,规定非经人民审理不得判处公民死刑,然后便转向社会和经济改革。他不仅恢复提比略的土地法案,而且还实行一些其他的重要法案。因为公有地分配已近枯竭,所以他提出殖民法作为土地法的补充,在南意大利建立了米奈维亚和奈普图尼亚等殖民地,甚至设想建立海外殖民地。为了防止粮荒,他实行了粮食法,由国家从海外购入谷物,储存于公共粮仓,以低于市价每月一次定量卖给公民。盖约还实施筑路法,亲自筹划修建一些大道,以改善交通运输,同时解决无业平民就业问题。又实施军事法,禁止征召17岁以下的人服役,由国家出资供给公民战士军装。为了争取骑士支持改革,盖约实行亚细亚行省包税法,规定该省采取包税方式征集什一税、关税和牧场税,由监察官把包税权拍卖给骑士。同时还制定审判法,打破了元老对法庭的垄断,使骑士获得担任法庭成员的权利,并惩处司法审判方面的腐败行为。此外,还颁布法律,规定元老院应在执政官选举前确定其卸任后担任哪一行省总督,以免以最好的行省私相授受。

元老贵族施展诡计,反对改革。他们利用盖约的同僚保民官德鲁苏提出法案,建议在意大利建立12个殖民地,每个殖民地移民3000人。在当时意大利已无可供殖民之地,德鲁苏的殖民法实属欺人之谈,旨在笼络人心,破坏改革。他还蛊惑人心地提出禁止鞭笞拉丁人的法案。针对反对派的阴谋,盖约借助同僚保民官卢布里乌斯提出新的殖民法,即在原迦太基领地上建立朱诺尼亚殖民地,安置6000人,一些意大利人可能也包括在内。公元前122年春,盖约到北非筹建殖民地,反对派乘机造谣惑众,破坏盖约的殖民计划。盖约返回罗马后,斗争进入决定性阶段。他采取坚决措施,毅然提出公民权法案,授予拉丁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意大利同盟者以拉丁公民权。但是这一法案不仅遭到元老贵族的激烈反对,而且也引起那些不愿把公民权分给意大利人的公民强烈不满。而大批意大利同盟者在当时又被排斥于罗马城之外。因此,法案未能通过,盖约的威信随之下降。同年夏,盖约竞选第三任保民官失败。在他卸任后,反对派便进行报复。取消北非殖民地的法案被提到公民大会,集会时双方发生冲突。元老院借机镇压改革派,盖约及其支持者占领阿芬丁山进行抵抗。最后,盖约被追逼而死,3000余名支持者惨遭杀害,他们的尸体也被投入第伯河。

格拉古兄弟实行改革,企图通过限制占用公有地和分配土地给农民的立法,遏止土地兼并,保护小农经济,以维护罗马国家的社会基础和军事力量。但是,当时罗马处在城邦危机时期,小农的分化和破产已成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已不可能维持小土地所有制。盖约死后不久,罗马又通过了允许出卖份地的法案,土地委员会也被取消。不过,格拉古兄弟改革在历史上仍有重要意义。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土地集中进程,改善了部分平民的生活条件。特别是盖约在形势推动下由单纯的土地改革发展到实行多方面的社会改革,沉重地打击了元老贵族势力,改进了国家行政和司法管理机能。这些都是符合当时罗马社会发展要求,在后来罗马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肯定和充实,因而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马略军事改革 格拉古兄弟改革失败后,罗马社会内部斗争继续发展,形成所谓民主派和贵族派,双方在朱古达战争(公元前111—105年)期间和战后展开激烈的斗争。当时,努米底亚王室发生内讧,朱古达占领塞尔塔城后,利用当地居民反罗马情绪,杀死了住在该城的罗马和意大利商人以及高利贷者。罗马于公元前111年向朱古达宣战。战争伊始,罗马贵族政治和军事制度的腐败暴露无遗,高级官员和军事指挥官接受贿赂,士兵为所欲为,军纪松弛,士气涣散,致使战争连连败北。公元前109年,执政官麦特鲁斯到达北非,整顿了军队,开始扭转局面,但未能迅速结束战争。骑士因其利益受到损害大为不满,加剧了他们与元老贵族的矛盾。

此时,军人出身的马略崭露头角。他和骑士有着密切关系,在平民中也有一定威信。在民主派的支持下,马略当选为公元前107年执政官,获得朱古达战争的指挥权,并在后几年中连任执政官,率军作战。在此期间,为了增强罗马军事力量,取得战争胜利,马略实行了军事改革。罗马原来实行公民兵制,公民须有一定财产资格才能参军服役。由于战争需要大量兵源,财产资格便逐渐降低,在布匿战争中最低财产资格曾降到4000阿司。同时在军队中也出现志愿兵,不过他们多半为服役期满的老兵。到公元前2世纪,特别是在格拉古兄弟改革失败后,罗马兵源危机日趋严重。马略为了迅速征集军队,取消了财产资格限制,吸收无产者入伍,即以募兵制代替了公民兵制。实行这一制度,使他很快征集到补充北非军团所需的新兵,大约有5000—6000人。不过,马略采用募兵制后,公民兵制并未完全废除,在公元前1世纪,当招募志愿兵不能满足需要时,往往又强制征集公民参军。马略实行募兵制后,士兵除获得薪饷外,还可得到国家提供的武器给养,不再在军饷中扣除。服役期限也有明确规定,一般认为马略把士兵服役期限延至16年,服役期满的老兵可从国家分得一块份地作为补偿。随着财产资格的取消,罗马公民在军团中只当重装步兵,而骑兵和轻装步兵改为从同盟者和行省中征集。

马略军事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改革军团组织。为了加强军团的机动灵活性,马略在军团中推行联队制。联队是介于军团和连队之间的组织,配有600名重装步兵,能够单独执行战术任务,独立进行军事行动。每个军团有10个联队,每个联队辖3个连队(6个百人队)。联队制军团的作战阵式仍保持三列队法,前列配置4个联队,后两列各有3个联队,各列联队之间留有空隙,前后列联队交叉排开,以便插上和退却。马略还统一军队的武器装备,重装步兵一律配备投枪和短剑,并改进了投枪构造和运载工具。此外,马略对军队进行严格训练,把当时角斗学校训练方法引入军中,以提高士兵的战术技能。在训练中,注重锻炼军队适应艰辛的作战环境和生活条件。为了提高部队的机动性和独立作战能力,马略要求士兵在行军中除携带武器外,还背负行军背架,内有挖掘工具和其他装备,以致于当时马略军中士兵获得“马略骡子”的谑称。

经过军事改革和整顿,罗马军队的战斗力大为提高。马略依靠改组的军队,于公元前105年胜利结束了朱古达战争。这时,原住在波罗的海沿岸的日耳曼部落为寻找新的居住地,向西南迁徙,侵入那尔旁高卢,威胁意大利。罗马派兵抗击,屡遭失败,损失惨重。公元前102年马略第四次就任执政官,率军与条顿人激战于阿克维·塞克斯提埃,条顿人几乎全军覆没。次年,又在维尔凯列附近大败森布里人。日耳曼人的入侵终被粉碎,消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公元前101年,马略的副将玛尼乌斯·阿奎里乌斯率军镇压了第二次西西里奴隶起义。

马略军事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次改革冲破旧的城邦制度的传统,改变了罗马以公民兵为基础的军事制度。募兵制代替公民兵制,使得大批无业游民加入军队,部分地解决了小农破产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安定。同时,通过广开兵源和提高军队战斗力,解决当时罗马军队出现的问题,符合奴隶主阶级加强统治和进行对外战争的需要,进一步推动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这次改革对罗马社会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改革导致罗马军队社会成分的变化,使罗马军队由农民为骨干的公民兵变成了以无产者为主要来源的职业军队。改革后逐步建立起来的老兵分配份地的制度,也改变罗马土地问题的性质,即由破产农民要求恢复土地的斗争变为老兵争取份地的斗争,这就在共和后期罗马社会斗争中增添了新的因素。职业军队长期追随和服从自己的统帅,而统帅则笼络收买军队,并利用军队作为争权夺利乃至夺取政权的工具,这样就为后来罗马奴隶主权贵建立军事独裁提供了条件。

同盟者战争 罗马征服意大利后,经过长期的政治统治和经济文化交流,意大利逐步罗马化。一些具有部分罗马公民权的公社地位上升,获得完全的罗马公民权。在新建的拉丁殖民地中,罗马移民越来越多,新老拉丁殖民地都享受拉丁公民权。但是,众多的意大利同盟者的地位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更加恶化了。他们在名义上是罗马的同盟者,实际上则是罗马统治下的属民。同盟者没有罗马公民权,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也分不到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辅助部队,而这种“血税”随着战争的频繁和扩大日益加重。罗马元老院加紧控制和经常干预同盟者的内部事务,同盟者还受到罗马人的歧视和虐待。因此,同盟者对罗马的统治和压迫深为不满,他们强烈要求获得罗马公民权和其他权利,或者与罗马完全脱离关系,争取独立地位。于是,意大利同盟者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便和罗马社会改革运动汇合起来。

在罗马统治阶级中,不少有识之士主张给予意大利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公元前125年,执政官弗拉库斯首次提出向同盟者授以公民权的议案,但由于元老院的阻挠,弗拉库斯被派往高卢出任总督而被迫放弃了提案。此事引发了弗列盖列城居民起义,后遭罗马镇压。公元前122年盖约·格拉古又提出公民权议案,大批同盟者涌入罗马表示支持,但被执政官赶出城外,结果议案未获通过。公元前103和100年,萨杜尔尼努斯两次当选为保民官,他依靠平民和骑士的支持,颁布了粮食法等法案,并与马略结盟强行通过土地法案,将阿非利加和那尔旁高卢行省的公有地分给马略老兵,每人100犹格,其中包括服役期满的意大利同盟者。可是,萨尔尼努斯运动以失败告终,使同盟者的幻想再次成为泡影。公元前91年,保民官德鲁苏企图调和矛盾,实施粮食法和殖民地法,向贫穷公民廉价售粮并分配坎佩尼亚和西西里余下的公有地,还提议法庭成员由元老和骑士共同组成,授予意大利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可是,这个妥协方案遭到普遍反对,不久德鲁苏也被暗杀了。意大利同盟者通过和平和合法途径争取罗马公民权的希望完全破灭,于是他们愤然拿起武器,发动了同盟者战争。

意大利同盟者以马尔西人为核心,秘密结成反罗马联盟。他们互相交换人质,商议联合发动起义。公元前91年,皮凯努姆的奥斯库伦城首先起义,参加反罗马联盟的城市和公社纷纷响应,除伊达拉里亚人和翁布里亚人以外,几乎所有的意大利同盟者都卷入了起义。起义的同盟者建立联盟共和国,定都于皮里根尼的城市科非尼姆,更名为意大利,并按罗马国家模式,设立公民大会、元老院、执政官等。还发行铸币,镌有公牛掀翻母狼的图案,象征意大利战胜罗马。起义者的军队有10万人,马尔西人西罗和萨莫奈人穆提鲁斯作为意大利执政官并担任起义军统帅。罗马征集了18个军团,派遣执政官率领出征,一些著名将领如马略和苏拉等担任副将。战争主要分成南北两大战场进行。战争初期,起义军在南北战场都占据明显的优势。迫于形势的严重性,罗马元老院采取让步政策,对同盟者进行分化瓦解。公元前90年底,罗马通过尤利乌斯法,向所有迄今仍忠于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者和拉丁殖民地以及在罗马军队服役的同盟者授予罗马公民权,很可能还向放下武器的同盟者授予罗马公民权。这一法案的公布,有效地制止了起义的扩展,加强了罗马的统治基础。伊达拉里亚人和翁布里亚人率先取得了公民权。公元前89年初,罗马又颁布了普劳提乌斯-帕皮利乌斯法,进一步补充了尤利乌斯法的实施细则。于是战争局势发生变化,罗马逐渐掌握主动权,在两个战场上都发起了进攻。在北方战场,罗马军队击溃北上的起义大军,占领了奥斯库伦。不久,西罗率军向南撤退,同盟者的首都失陷。在南方战场,苏拉击溃萨莫奈人的主力部队,攻占其首府波维亚努姆。但西罗撤到萨姆尼乌姆与穆提鲁斯汇合,以爱塞尔尼为中心,坚持抗击敌人,甚至一度收复波维亚努姆。后来,终因力量悬殊,在公元前88年被镇压下去。同时,阿普利亚的起义军也遭到失败,同盟者战争遂告结束。

同盟者战争是意大利同盟者要求罗马公民权,即争取与罗马人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平等权利而发生的,因而具有民主运动的性质。同盟者在战场上虽被罗马人打败,但经过战争终于达到他们的目标。罗马不得不把公民权授予波河以南所有的意大利同盟者。然而,罗马对这些新公民作了限制,把他们单独编成8个(或10个)特里布斯,使他们在表决中对拥有35个特里布斯的老公民处于劣势地位。不过,从此同盟者的上层得以跻身于罗马显贵的行列,而广大中下层居民也享受到罗马公民权带来的财产权、婚姻权、税务豁免权以及人身的保障,等等,从而扩大了罗马国家的社会基础。同时,这次战争冲破了旧的城邦制度的框架,改变了意大利社会政治结构,把罗马控制下的意大利各城市和部落组成的联盟,变成了以罗马为核心的意大利统一国家,因而也加速了意大利各地区和罗马的融合过程。总之,同盟者战争对于罗马社会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苏拉独裁 正当罗马和同盟者酣战之时,在小亚细亚发生了密特里达提战争。本都国王密特里达提六世乘罗马无暇东顾之机,于公元前89年进军亚细亚行省,当地居民苦于罗马的压榨,把他当作解放者。占领小亚细亚后,密特里达提派兵从色雷斯进入马其顿,同时本都舰队控制了爱琴海。此时,雅典也发生反罗马的起义,希腊各邦纷纷倒向密特里达提一边。因此,罗马在东方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的威胁。

同盟者战争结束后,罗马抽出力量对付东方,但在派遣战争的统帅人选上,贵族派和民主派发生了争执。公元前88年,在元老院主持下,担任当年执政官的苏拉抽签获得了指挥权。可是,苏拉的军队尚未离开意大利,马略和保民官卢福斯结盟,在公民大会通过提案,免除苏拉的指挥权而代之以马略。苏拉旋即带兵向罗马进军,开创了罗马人进攻自己祖国的先例。苏拉攻下罗马后,杀害了卢福斯和大批民主派分子,并宣布马略等人为“公敌”。还废除民主派法律,规定任何议案不经元老院批准,不得提交公民大会表决,所有议案一律提到森都利亚大会。恢复了元老贵族的统治,苏拉于公元前87年率军出征东方。他在希腊围攻雅典,血洗了这座文明古城。接着又战胜本都和希腊联军,挫败了密特里达提进入欧洲的计划。

这时,罗马的形势发生逆转,马略从北非返回意大利,在伊达拉里亚纠集军队,联合执政官秦纳占领了罗马。他们进行血腥报复,捕杀苏拉的拥护者,取消苏拉的法律。公元前86年马略和秦纳当选为执政官,但马略就任第七任执政官后不久即死去,大权落在秦纳手中。秦纳采取一系列有利于骑士和平民的措施,如取消部分债务,实行币制改革,把意大利新公民分配到35个特里布斯等。不久,秦纳死于兵变,但罗马政局仍控制在民主派手中。

与此同时,小亚细亚也起风云。当地居民不堪忍受密特里达提专制统治和战争负担,相继发动起义。秦纳当政时曾派弗拉库斯率军代替苏拉出征,但他因内讧被杀,接替其职务的费姆布里亚转战到小亚,占领了帕加马。苏拉副将鲁库鲁斯指挥的舰队也夺回了爱琴海的岛屿。这样,小亚细亚的希腊城市重又归于罗马。军事上的失败迫使密特里达提求和,而苏拉也急于结束战争,赶回罗马夺取权力。于是,双方于公元前85年缔结了和约。密特里达提放弃战争以来所占领土,交出舰队,赔款2000塔兰特,苏拉则承认他为本都国王和罗马的同盟者。第一次密特里达提战争结束后,苏拉策反了费姆布里亚带领的军队,并在小亚严厉惩罚亲密特里达提的城市,在行省摊派巨额军费和赋税,恣意劫掠和搜括行省居民。

公元前83年,苏拉率领4万大军在南意大利的布隆迪西乌姆登陆。克拉苏和庞培等一批贵族青年闻讯后立即投奔苏拉。民主派在小马略等人领导下组织抵抗。最后,苏拉在科利那城门外击败民主派和萨莫奈人的联军,以征服者姿态进入罗马。他宣布“公敌”名单,大肆屠杀民主派分子和无辜平民,抢劫其财产和土地,至少有40名元老和1600名骑士遭到杀害。同时,释放原属其政敌的1万名奴隶,组成一支卫队,赐姓“科尔涅利乌斯”(苏拉之姓)。苏拉还对背叛的意大利城市实行残酷报复。他在没收的土地上建立10个军事殖民地,安置了12万老兵,这些老兵成为苏拉建立军事独裁的重要支柱。

稳定局势后,苏拉开始实行所谓宪政改革。他授意摄政弗拉库斯恢复独裁官职位,并将此法案提到公民大会通过,批准苏拉为独裁官,任期不限。无限期独裁官职务使苏拉集国家大权于一身,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者。这在实际上破坏了共和制的基本原则,但他却又维持共和机构和官职,并在共和体制下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他从忠于自己的骑士和意大利自治市贵族中,选拔300人补充元老院,使元老名额增至600人。元老院恢复了旧日的权力和特权,在立法上任何提案非经元老院审议不得提交公民大会;在司法上原由骑士控制的常设刑事法庭收归元老院掌握。保民官的权力被剥夺殆尽,其立法创制权受到元老院的钳制,司法指控权也被废除,否决权则受限制,还被禁止继任其他高级官职。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苏拉把执法官由6人增至8人,财务官由12人增至20人。2名执政官和8名执法官任职期满后出任10个行省的总督,他们就职于哪个行省则由元老院决定。并规定行省总督无权发起战争,禁止总督带兵离开行省或把军队调出行省境外。苏拉还重申和规定高级官职的年龄资格、任职间隔期,以及财务官以上高级官员卸任后进入元老院等制度。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苏拉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设立了7个常设刑事法庭,制定了审判程序。法庭的法官

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部,约在14世纪40年代散布到欧洲,而“黑死病”之名是当时欧洲的称呼。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 500万人死亡,其中2 500万为欧洲人。根据估计,中世纪欧洲约有1/3的人死于黑死病。

起因及症状

通常认为,1346年,在鞑靼军队进攻黑海港口城市法卡时,用抛石机将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尸体抛进城内,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细菌战。鼠疫原产中亚,其携带者是土拨鼠。1348年,一种被称为瘟疫的流行病开始在欧洲各地扩散。该病从中国沿着商队贸易路线传到中东,然后由船舶带到欧洲。(据我国有关资料记载:14世纪,鼠疫大流行,当时被称为“黑死病”,流行于整个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中国也有流行。在欧洲,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夺去了2 500万余人的生命。)

黑死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所以这种特殊瘟疫被人们叫做“黑死病”。对于那些感染上该病的患者来说,痛苦地死去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

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内的蚤携带来的。在14世纪,黑鼠的数量很多。一旦该病发生,便会迅速扩散。在1348—1350年间,总共有2 500万欧洲人死于黑死病。但是,这次流行并没有到此为止。在以后的40年中,它又一再发生。

因黑死病死去的人如此之多,以至劳动力短缺。整个村庄被废弃,农田荒芜,粮食生产下降。紧随着黑死病而来的,便是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了饥荒。

另外据考证,黑死病的大暴发也与中世纪欧洲大量的屠杀所谓女巫有关,因为当时的普遍信仰宗教欧洲人认为猫是女巫的宠物和助手,所以猫被大量的消灭,以至于在当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猫在欧洲绝迹。黑死病重要的传播媒介老鼠则在这条断裂的生物链中以几何数量增长,为黑死病的暴发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

据统计,黑死病使当时欧洲人死去1/3,但这对猫来说却是个好消息,此时因它们具有捉鼠的本领而大受欢迎。可是一旦黑死病结束,猫又将失宠了。

印度鼠身上的蚤,是致命的瘟疫或称“黑死病”的传播者。

在整个16个世纪和17世纪,都曾发生过严重的瘟疫。

灾难

在14世纪中期,欧洲受到一场具毁灭性影响的瘟疫侵袭,即一般人所称的黑死病。它从中亚地区向西扩散,并在1346年出现在黑海地区。它同时向西南方向传播到地中海,然后就在北太平洋沿岸流行,并传至波罗的海。约在1348年,黑死病在西班牙流行,到了1349年,就已经传到英国和爱尔兰,1351年到瑞典,1353年到波罗的海地区的国家和俄罗斯。只有路途遥远和人口疏落的地区才未受伤害。根据今天的估算,当时在欧洲、中东、北非和印度地区,大约有1/3到1/2之间的人口因而死亡。

黑死病可能是一种淋巴腺肿的瘟疫,这种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在今天仍然被发现而且同样危险。这种病菌是由跳蚤的唾液所携带,带疫的跳蚤可能是先吸到受到感染的老鼠血液,等老鼠死后,再跳到人体身上,透过血液把细菌传染到寄生主的体内。黑死病因其可怕的症状而命名,患者会出现大块黑色而疼痛并且会渗出血液和浓汁的肿瘤。受感染的人会高烧不退且精神错乱。很多人在感染后的48小时内就死掉,但亦有少数人能够抵抗这个传染病而存活下来。

许多城镇因此人口大减,上至领主下到农奴都不能幸免,而这些人都对社会都有一定价值,他们若非从事农耕便是其他工作,一旦他们移居到城市,就会加速瘟疫的传染。

黑死病盛行的后期,由于肥皂的发明,使其感染概率下降,最后直到灭绝。目前黑死病病毒仅在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实验室存在。

黑死病是历史上最为神秘的疾病。从1348年到1352年,它把欧洲变成了死亡陷阱,这条毁灭之路断送了欧洲1/3的人口,总计约2 500万人!在此后300年间,黑死病不断造访欧洲和亚洲的城镇,威胁着那些劫后余生的人们。尽管准确统计欧洲的死亡数字已经不可能,但是许多城镇留下的记录却见证了惊人的损失:1467年,俄罗斯死亡127 000人;1348年德国编年史学家吕贝克记载死亡了90 000人,最高一天的死亡数字高达1 500人!在维也纳,每天都有500~700人因此丧命;根据俄罗斯摩棱斯克的记载,1386年只有5人幸存!

650年前,黑死病在整个欧洲蔓延,这是欧洲历史上最为恐怖的瘟疫。欧洲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先驱薄伽丘在1348~1353年写成的《十日谈》就是瘟疫题材的巨著,引言里就谈到了佛罗伦萨严重的疫情。他描写了病人怎样突然跌倒在大街上死去,或者冷冷清清在自己的家中咽气,直到死者的尸体发出了腐烂的臭味,邻居们才知道隔壁发生的事情。旅行者们见到的是荒芜的田园无人耕耘,洞开的酒窖无人问津,无主的奶牛在大街上闲逛,当地的居民却无影无踪。

这场灾难在当时称作黑死病,实际上是鼠疫。鼠疫的症状最早在1348年由一位名叫博卡奇奥的佛罗伦萨人记录下来:最初症状是腹股沟或腋下的淋巴肿块,然后,胳膊上和大腿上以及身体其他部分会出现青黑色的疱疹,这也是黑死病得名的缘由。极少有人幸免,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在3天内死去,通常无发热症状。

黑死病最初于1338年中亚一个小城中出现,1340年左右向南传到印度,随后向西沿古代商道传到俄罗斯东部。从1340年到1345年,俄罗斯大草原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1345年冬,鞑靼人在进攻热那亚领地法卡,攻城不下之际,恼羞成怒的鞑靼人竟将黑死病患者的尸体抛入城中,结果城中瘟疫流行,大多数法卡居民死亡了,只有极少数逃到了地中海地区,然而伴随他们逃难之旅的却是可怕的疫病。

1347年,黑死病肆虐的铁蹄最先踏过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最大的贸易城市。到1348年,西班牙、希腊、意大利、法国、叙利亚、埃及和巴勒斯坦都暴发了黑死病。

1352年,黑死病袭击了莫斯科,连莫斯科大公和东正教的教主都相继死去。黑死病的魔爪伸向了各个社会阶层,没有人能逃避死亡的现实。

没过多久,这种残酷的现象在欧洲已经比比皆是,法国的马赛有56 000人死于鼠疫的传染;在佩皮尼昂,全城仅有的8名医生只有一位从鼠疫的魔掌中幸存下来;阿维尼翁的情况更糟,城中有7 000所住宅被疫病弄得人死屋空;巴黎的一座教堂在9个月中办理的419份遗嘱,比鼠疫暴发之前增加了40倍;在比利时,主教大人成了鼠疫的第一个受害者。从此以后,送葬的钟声就不停地为新的死者哀鸣。甚至历史上著名的英法百年战争也曾由于暴发了鼠疫被迫暂时停顿下来。

1348年底,鼠疫传播到了德国和奥地利腹地,瘟神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成千上万的人被鼠疫吞噬。维也纳也曾经在一天当中死亡960人,德国的神职人员当中也有1/3被鼠疫夺去了生命,许多教堂和修道院因此无法维持。

除了欧洲大陆,鼠疫还通过搭乘帆船的老鼠身上的跳蚤跨过英吉利海峡,蔓延到英国全境,直至最小的村落。农村劳力大量减少,有的庄园里的佃农甚至全部死光。生活在英国中世纪的城镇里人们,居住的密度高,城内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更糟糕的是,他们对传染性疾病几乎一无所知当时人们对死者尸体的处理方式也很简单,处理尸体的工人们自身没有任何防护,这帮助了疾病的蔓延。为了逃避死亡,人们尝试了各种方法,他们祈求上帝、吃精细的肉食、饮用好酒……医生们企图治愈或者缓和这种令人恐惧的症状,他们用尽各种药物,也尝试各种治疗手段,从通便剂、催吐剂、放血疗法、烟熏房间、烧灼淋巴肿块或者把干蛤蟆放在上面,甚至用尿洗澡,但是死亡还是不断降临到人间。一些深受宗教束缚的人们以为是人类的堕落引来的神明的惩罚,他们穿过欧洲的大小城镇游行,用镶有铁尖的鞭子彼此鞭打,口里还哼唱着:“我最有罪”。而在德国的梅因兹,有12万犹太人被当做瘟疫的传播者而活活烧死,斯特拉堡则有16万犹太人被杀。只有少数头脑清醒的人意识到可能是动物传播疾病,于是他们把仇恨的目光集中到猫狗等家畜身上,他们杀死所有的家畜,大街上满是猫狗腐败的死尸,腐臭的气味让人窒息,不时有一只慌乱的家猫从死尸上跳过,身后一群用布裹着口鼻的人正提着木棍穷追不舍。没有人会怜悯这些弱小的生灵,因为它们被当做瘟疫的传播者。

黑死病夺走了当时每4个欧洲人中的一个。当可怕的瘟疫突破英吉利海峡,在南安普敦登陆时,这座海边城市几乎所有的居民都在这场瘟疫中丧命,而且死得都非常迅速,很少有人得病后能在床上躺上两三天,很多人从发病到死亡只有半天时间。

黑死病给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以沉重的打击和深远的影响。黑死病登陆英国土地的同一年,英国土地上的牲畜也难以幸免。一个牧场有5 000头羊突然死亡,它们尸体散发出恶臭,连野兽和鸟都不愿意碰一下。所有牲畜的价格都急剧下降,即便活着的人也很少能保住自己的财产。本来值40先令的一匹马,现在只能卖65先令,一头壮实的公牛只能卖4先令,一头母牛12便士,小牛6便士,一头羊3便士,一头肥猪5便士。羊群和牛群在田野里四处漫游,没人去照管它们,听凭它们死在农田里、沟渠里。

到了第二年的秋天,一个收割者替人干活索取的报酬大大提高了,每天不得低于8便士。还得供他吃饭。许多庄稼在田里腐烂掉了,因为请不起人来收割它们。在瘟疫流行的年代,劳动力的匮乏成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时,国王发布命令说,无论是收割庄稼的工人还是其他雇工,都不准索取高于往年水平的工资,违反者将给予严厉惩罚。但是劳工们根本不理睬国王的命令。任何人想要雇佣他们,都得付出比往年多得多的钱,否则就让你的庄稼或者果实腐烂在农田和果园里。当国王得知自己的命令无论在雇主还是雇工一方都未得到执行的时候,就对所有教会土地所有者、庄园主、骑士、地主处以罚款;并对所有的自由农业工人处以100先令、40先令到20先令不等的罚金。后来国王又派人逮捕了许多雇工并把他们投入了监狱,他们不得不向国王支付很大数额的罚金,未被逮捕的雇工有很大的部分都躲藏到森林里去了。以同样的方式,国王还处置了许多的艺人。

在英格兰瘟疫肆虐时,苏格兰人也跑来趁火打劫。当他们听说英格兰人中间正在流行着瘟疫时,以为他们的诅咒终于应验了,因为他们一直在诅咒:“让英格兰人遭瘟疫吧!”现在一定是上帝在惩罚英格兰人了。于是,苏格兰人在塞尔克森林聚集起来,准备协助上帝彻底的消灭英格兰人。但这个时候,死神也攫住了他们,在几天的时间里就死了5 000个苏格兰人。剩下的人准备返回自己的家园,却遭到英格兰人的反击,死伤又过大半。

瘟疫之村

英格兰德比郡的小村亚姆有一个别号,叫“瘟疫之村”。但这个称呼并非耻辱,而是一种荣耀。1665年9月初,村里的裁缝收到了一包从伦敦寄来的布料,4天后他死了。月底又有5人死亡,村民们醒悟到那包布料已将黑死病从伦敦带到了这个小村。在瘟疫袭来的恐慌中,本地教区长说服村民作出了一个勇气惊人的决定:与外界断绝来往,以免疾病扩散。此举无异于自杀。一年后首次有外人来到此地,他们本来以为会看到一座鬼村,却惊讶地发现,尽管全村350名居民有260人被瘟疫夺去生命,毕竟还有一小部分人活了下来。

有一位妇人在一星期内送走了丈夫和6个孩子,自己却从未发病。村里的掘墓人亲手埋葬了几百名死者,却并未受这种致死率100%的疾病影响。这些幸存者接触病原体的机会与死者一样多,是否存在什么遗传因素使他们不易被感染?由于亚姆村从1630年代起就实施死亡登记制度,而且几百年来人口流动较少,历史学家可以根据家谱准确地追踪幸存者的后代。以此为基础,科学家于1996年分析了瘟疫幸存者后代的DNA,发现约14%的人带有一个特别的基因变异,称为CCR5-△32。

这个变异并不是第一次被发现,此前不久它已在有关艾滋病病毒(HIV)研究中与人类照面。它阻止HIV进入免疫细胞,使人能抵抗HIV感染。300多年前的瘟疫,与艾滋病这种诞生未久的现代瘟疫,通过这个基因变异产生了奇妙的联系。

出血热黑死病

不过最近,两名英国科学家又为黑死病这一方增加了新的砝码。鼠疫与CCR5-△32的关系被实验推翻,这并不妨碍利物浦大学的苏珊·斯科特和克里斯托弗·邓肯把黑死病同这个变异联系起来。因为他俩早就提出,黑死病并非通常所认为的腺鼠疫,而是一种由病毒导致的出血热,可能与埃博拉出血热类似。他们曾出版《瘟疫生物学》和《黑死病的回归》等著作,详细阐述有关观点。

斯科特和邓肯在2005年3月的《医学遗传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建立数学模型,用计算机模拟了欧洲人口变化与上述基因变异频率变化的关系,显示驱动这个变异扩散的压力来自“出血热瘟疫”。而天花只在1 700~1 830年间对欧洲形成较大威胁,其流行时间和频率并没有达到此前研究认为的程度,不可能是造成这个基因变异频率增加的主要因素。

斯科特和邓肯告诉记者:“1996年有关(CCR5-△32变异)的成果发表,我们马上就认识到,欧洲的瘟疫促进了这个变异的频率升高。”他们说,“事实上,这其中的推理很明显:△32变异的分布情况与瘟疫在欧洲的分布情况相同,这很好地显示了后者促进了(变异频率)上升,”在谈到欧洲的黑死病瘟疫时,他们说,“我们提出,这些传染病是由一种病毒性出血热导致,后者也使用CCR5受体来进入免疫系统。△32变异为病毒性出血热感染提供了类似的遗传抵抗力。”

纸莎草文献的记载显示,公元前1500—前1350年,在法老时代的埃及,尼罗河谷就存在出血热。此后2000多年间,地中海东岸不断大面积暴发出血热。例如公元前700—前450年、公元前250年,美索不达米亚曾发生出血热。据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的描述,公元前430—前427年雅典瘟疫的症状与黑死病非常相似。“查士丁尼瘟疫”从埃塞俄比亚发源,沿尼罗河谷而下,于公元541年到达叙利亚,然后是小亚细亚、非洲和欧洲,542年抵达君士坦丁堡。它一直持续到公元700年,其间反复暴发,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记载了这场瘟疫的细节,其症状与雅典瘟疫和黑死病都很像。

CCR5-△32变异可能出现于2500—3000年前,人类文明早期这些反复暴发的出血热使其频率持续上升,从最初的单个变异达到1347年黑死病袭来之前的1/20 000。然后,经过黑死病的大清洗,其频率增加到了现在约10%的水平。人们一般认为1665—1666年伦敦大瘟疫是黑死病最后的罪行,但斯科特和邓肯说,出血热瘟疫在这以后并没有消失,持续在北欧和俄罗斯活动,直至19世纪,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北欧和俄罗斯人中的变异频率最高。

斯科特和邓肯认为,要追溯出血热的来源,要回到人类的摇篮——东非大裂谷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地,在那里,人类祖先与动物共生的历史最为悠久。这种病的潜伏期长达37~38天(这与意大利人于14世纪率先发现的40天有效隔离期吻合,而与腺鼠疫的特征不合),即使在中世纪,这么长的时间也足以让感染者将病毒带到很远的地方。如果它在跨国交通非常便利的当代再度暴发,将造成巨大灾难知识点黑死病溯源新解

关于黑死病的源头最近有一个新的说法。公元6世纪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灾难:由于地球上的农业被完全毁灭,全球爆发了一次灾难性的大饥荒,并最后引发了那场在欧洲大地肆虐、让人们谈之色变的黑死病。据英国媒体2月4日报道,最新的科学研究终于找到了那场大灾难的根源:祸起与地球相撞的一颗小彗星!

利用1994年从木星上形成的彗星撞击点上取得的信息,彗星撞地球之后,灰尘就会在巨大的冲击力的作用下,在空气中四处传播,并很快笼罩全球。德里克教授说:“这个时期正好与传染病在欧洲的流行时期巧合。当时欧洲在东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人们相信那是黑死病第一次在欧洲出现。”缺少阳光的照射,地球上的生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普遍歉收,这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当时给很多人带来了衣食之忧。由于很多饿死的人尸体就流落街头,再加上人们都食不果腹,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很弱,因此黑死病立即在欧洲大陆传播开来。

但11:5,南方的王必强盛;他将帅中必有一个比他更强盛,执掌权柄,他的权柄甚大。

这里出现了南方王托勒密王朝(托勒密一世 Soter 323-285),和北方王塞硫古王朝(塞硫古一世 Nicator 312-280,他的继承人是安提克一世 AntiochusⅠSoter 280-261),北方王更强。

[这句话是紧接着上文说的,前半句简单说到南方的王,后半句是指北方的王,都是亚历山大的将帅之一。]

但11:6,过些年后,他们必互相连合,南方王的女儿必就了北方王来立约,但这女子帮助之力存立不住,王和他所倚靠之力也不能存立,这女子和引导她来的,并生她的,以及当时扶助她的,都必交与死地。

这里说北方王叙利亚和南方王埃及,他们相互连合,签订和平条约。埃及托勒密二世(Philadelphus 285-246)将他的女儿白莉丝(Berenice)嫁给北方王安提克二世(色奥斯 261-246),以此缔结合平条约,所以北方王和南方王之间暂时有了一段和平时期。这安提克二世与他的原配夫人(劳底嘉)离了婚,并将她的儿子从家谱中抹除,就和埃及的公主结了婚,从而这两国之间有了暂时的和平。但是圣经说这样的和平没能维持长久。

圣经接下来说什么呢?后来当南方王托勒密二世的势力削弱并死去之后,北方王安提克二世就与埃及的公主离婚,并将他以前的原配夫人又领回来,这不就是过去的历史吗?过了不久,这原配夫人就报复她的丈夫,毒死了曾将自己离弃的安提克二世,并且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王位(塞硫古二世加利尼基246-227)。

但11:7-8,但这女子的本家必另生一子继续王位,他必率领军队进入北方王的保障,攻击他们,而且得胜;并将他们的神像和铸成的偶像,与金银的宝器掠到埃及去。数年之内,他不去攻击北方的王。

在埃及的白莉丝的哥哥(托勒密三世 Euergetes 246-221),为了抱他妹妹的死仇,率军来进攻北方王,得胜了。也就是南方王埃及赢了北方王叙利亚,并将许多金银财宝掠到埃及,将许多银像、金像都带到埃及。

但11:9-11,北方的王必入南方王的国,却要仍回本地。北方王的二子必动干戈,招聚许多军兵,这军兵前去,如洪水泛滥,又必再去争战,直到南方王的保障。南方王必发烈怒,出来与北方王争战,摆列大军,北方王的军兵必交付他手。

之后叙利亚国虽然不断地反攻,但是最终都不能得胜。[塞硫古二世之子塞硫古三世(227-223)、安提克三世(223-187)先后与埃及作战,但是托勒密四世(Philopator 221-203)打败了叙利亚。]

但11:12,他的众军高傲,他的心也必自高,他虽使数万人仆倒,却不得常胜。

“他”指的就是埃及王,他打败了北方王之后,心高气傲;也说到他将会逼迫犹太人,屠杀他们,因为他们不敬拜埃及的偶像;他虽使数万人扑倒,却不得常胜。

但11:13-14,北方王必回来摆列大军,比先前的更多,满了所定的年数,他必率领大军,带极多的军装来。那时,必有许多人起来攻击南方王。并且你本国的强暴人必兴起,要应验那异象,他们却要败亡。

[后来,当托勒密五世(Epiphanes 203-181)登位时,安提克三世又预备了大军去攻击埃及。但是罗马人击败了他,叙利亚王朝大大衰落了。罗马吞并了叙利亚之后,又开始攻击埃及。]这段反复争战的历史,圣经里记录得比较简略,只是将历史发展的纲要说了出来。

在南、北方王反复争战的历史中,夹在两者中间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他们受尽了苦难。[巴勒斯坦在摆脱叙利亚或埃及的统治之后,在被罗马占领之前,因马加比领导的犹太人起义,有了一段相对独立的时期。这就是14节后半句的内容。]

以上所讲的是,玛代波斯之后是希腊;希腊又如何分裂为两个王朝,分裂为北方王和南方王;在南、北方王的争战中,埃及又如何得胜。之后,有罗马帝国,叙利亚被罗马吞并,成了附属于罗马的国家。所以,接下来开始了罗马和埃及交战的历史。

罗马与埃及

北方王叙利亚被罗马所制服,从而罗马成了北方王。[公元前168年,罗马军队在皮德纳(Pydna)之役中击败了马其顿王之后,罗马的权势便坚固地建立起来了。]从15节开始,就介绍了罗马帝国的兴起。这段预言早已事先对世界未来的历史作了启示。

但11:15-16,北方王必来筑垒,攻取坚固城,南方的军兵必站立不住,就是选择的精兵也无力站住。来攻击他的必任意而行,无人在北方王面前站立得住。他必站在那荣美之地,用手施行毁灭。

这里记录了罗马通过庞培将军曾一度征服和逼迫犹大国的情形(公元前63年)。[这里的“荣美之地”在旧约时代是指巴勒斯坦地。]

17节到24节向我们所展现的是罗马作为一个帝国是如何日益强盛起来的情形。北方王曾是叙利亚,后来罗马成为北方王。罗马掌握了犹太之后,接下来圣经记录罗马和南方王的埃及如何进行争战的详细情形。然后讲述了教皇权如何兴起并代替异教罗马北方王的位置。

但11:17,他必定意用全国之力而来,立公正的约,照约而行,将自己的女儿给南方王为妻,想要败坏他,这计却不得成就,与自己毫无益处。

[这节经文的中文翻译有误,照strongs译本的表达,直译过来,是这样的:

Also He will set his face to go in with the strength of whole his kingdom, and upright ones with him So he will do And the daughter of women he will give to him to destroy it But not she will stand, nor for him be [strongs]

他必定意用全国之力来到(埃及),并且正直人随着他。他要如此行。而(埃及)要把那女人的女儿给他,以破坏这事。但是她既不能站立,也不会属他。]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这是非常惊人的话语,这里简短地预言了[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克里奥帕特拉(Cleopatra公元前69-30年)与罗马统帅之间的瓜葛。建立罗马国的朱立斯凯撒(Julius Caesar)征服了东方的叙利亚,又去进攻埃及。

这时埃及的托勒密十二世已经死了(公元前51年),在他死的时候,将国家交给他的儿子和克里奥帕特拉公主,让他们共同执政。但是克里奥帕特拉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想方设法要独掌大权,使克里奥帕特拉很生气。[公元前48年,她被逐,逃往叙利亚。]

正在这时罗马将军凯撒进攻到埃及,他看到埃及处在严重的内乱状态,于是他就去缓解内乱,不叫他们纷争,进行征服埃及的工作。这时克里奥帕特拉看到凯撒将军,心中就有了一计,“如果我和这将军联合,就能成为统治埃及的人”,她有了这样的计谋。这是非常有名的故事。

于是在某天晚上,她吩咐手下一个力气大的仆人,把她放入一个箱子里,然后这仆人将这箱子扛在肩上,来到凯撒的房子,并放下箱子说:“我们送来了一份礼物给你。”在没有人的时候,克里奥帕特拉就从这箱子里出来了。凯撒被她的妖艳与口才完全迷住了。这样克里奥帕特拉就与凯撒结交,暗暗地掌控了凯撒的心。[她在罗马统帅凯撒支持下重新执政,成为埃及唯一的女王。后来怎样呢?她又与罗马将军安东尼结婚,]她试图用自己的美貌征服罗马,但是在这里圣经简短的预言说她还是要失败。是不是很有趣呢?

但11:18-19,其后,他必转回夺取了许多海岛。但有一大帅,除掉他令人受的羞辱,并且使这羞辱归他本身。他就必转向本地的保障,却要绊跌仆倒,归于无有。

之后,这里又说罗马会征服非洲的许多海岛,这在历史中也的确清楚地应验了。凯撒要回到他的国家,回去之后将会怎么样呢?凯撒回去之后成为了独裁者,但是很快就被MJ布鲁图为首的阴谋分子刺杀而亡(公元前44年),他便“绊跌仆倒,归于无有”。

朱立斯凯撒死后,屋大维与安东尼形成争雄之势。[公元前40年,安东尼获得罗马东部行省统治权,公元前37年与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七世结婚,宣称将罗马东部一些领土赠给女王和她的儿子,公元前32年元老院向其宣战。]公元前31年,安东尼与埃及女王在亚克兴海战中败于屋大维,逃回埃及。次年,因绝望自杀。据说克里奥帕特拉也相继自杀,有人说她被毒蛇所咬而死。在这世界上权势、美貌都要过去,惟独遵守上帝旨意的人将永远活着,这是我们从历史中可以看到的!

但11:20,那时,必有一人兴起接续他为王,使横征暴敛的人通行国中的荣美地。这王不多日就必灭亡,却不因忿怒,也不因争战。

[公元前31年,屋大维在亚克兴海战中打败安东尼与埃及女王,埃及被并入罗马版图,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

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代。]

这里说到接替凯撒的人要兴起,是指奥古斯都皇帝(屋大维 -公元14年),他制定了向全国征收税金的制度。这时,马利亚和约瑟为报名上册而回到伯利恒,也就在那里耶稣诞生了,不正是在奥古斯都的时代吗?

但11:21,必有一个卑鄙的人兴起接续为王,人未曾将国的尊荣给他,他却趁人坦然无备的时候,用谄媚的话得国。

这一个卑鄙的人兴起,是提庇留皇帝(公元14-37年)。奥古斯都曾想法设法不让提庇留继承王位,因为他为人卑鄙。但是最终他还是接续了王位。

但11:22,必有无数的军兵势如洪水,在他面前冲没败坏,同盟的君也必如此。

这里预言了“同盟的君”也受罗马皇帝之害,那么这“同盟的君”是谁呢?英语的表达是the prince of the covenant,也就是“盟约之君”、“立约的君”,这是指耶稣基督。耶稣当时也被罗马势力所迫,被钉在罗马的铁钉之下。

但11:23-24,与那君结盟之后,他必行诡诈,因为他必上来以微小的军成为强盛。趁人坦然无备的时候,他必来到国中极肥美之地,行他列祖和他列祖之祖所未曾行的,将掳物、掠物和财宝散给众人,又要设计攻打保障,然而这都是暂时的。

23节的中文翻译有误,并不是“与那君结盟”,照strongs译本的表达,直译过来,是这样的:And after they join themselves to him, he will practice deceit [strongs] 在他们和他结合之后,他就行诡诈。

这两节经文的意思是:罗马国与很多小国家联盟而成为强盛的大国;与那些小国家结盟,使他们都归属于自己,[在广大地区相继设置行省进行统治],从而罗马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24节说“这都是暂时的”,英语的表达是for a time,也就是一载或一年(但7:25,4:16)。在预言中一年是多少呢?360日,也就是360年。在这里预言了罗马帝国将强盛360年。

公元前31年的亚克兴战役的得胜成为罗马帝国的开始,到公元后330年君士坦丁皇帝迁都为止,西罗马帝国强盛了360年,之后开始衰落。圣经预言说它将统治“一载”,按照圣经预言的解释也就是360年,这就是它的“定期”,这预言如实地成就了。

罗马的内战和迁都

[从15节到24节,讲到了罗马帝国进行征服并建立起来的过程,最后也预言了它360年的统治时期。在奥古斯都皇帝、提庇留皇帝之后,直到公元117年,图拉真使帝国的疆域达到最大规模。之后进入帝国历史的后期,出现全面危机,政局陷入混乱。284-305年,戴克里先取得了帝国政权,他残酷镇压起义,迫害基督教徒,对外积极作战,暂时强化了统治。他退位后,帝国又陷入纷争之中。]

但11:25-29,他必奋勇向前,率领大军攻击南方王,南方王也必以极大极强的军兵与他争战,却站立不住,因为有人设计谋害南方王。吃王膳的,必败坏他,他的军队必被冲没,而且被杀的甚多。至于这二王,他们心怀恶计,同席说谎,计谋却不成就,因为到了定期,事就了结。北方王必带许多财宝回往本国,他的心反对圣约,任意而行,回到本地。到了定期,他必返回,来到南方,后一次却不如前一次,

[305年君士坦丁的父亲成为帝国西部的皇帝,父亲死后,他在不列颠由军队拥立为王。为了利用基督教巩固统治,君士坦丁于313年与东部的统治者李锡尼共同颁布了“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使基督教逐渐成为帝国的重要支柱。324年,君士坦丁反过来大败李锡尼,重新统一帝国。325年他在尼西亚主持召开基督教主教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帝国政权控制了全国教会。330年他把首都由罗马迁到拜占廷,改名君士坦丁堡。

北方王和南方王,首先是塞硫古王朝与托勒密王朝,即叙利亚和埃及;然后,罗马征服了叙利亚,北方王易位为罗马,南方王仍是埃及;接着,罗马打败埃及,在罗马帝国的后期,北方王和南方王的争战变成了帝国的内战。

25-29节这段预言和君士坦丁的时期和事件息息相关,以从罗马迁都君士坦丁堡结束,“因为到了定期”。28节,北方王“回往本国”“回到本地”是指君士坦丁迁都到君士坦丁堡。

29节“到了定期,他必返回,来到南方,后一次却不如前一次”,后半句的中文翻译有误,英文是“but it shall not be as the former, or as the latter”,应该是:到了定期,他必返回,来到南方,但是结果既不像前者也不像后者。这是什么意思呢?从罗马迁都以后,一方面形成了东罗马帝国,另一方面随着西罗马帝国的没落,教皇权兴起掌权;迁都以后形成的东罗马,既不像以前的罗马帝国,也不像随后的教皇罗马。圣经的预言多么确切啊!]

从异教罗马到教皇罗马

但11:30,因为基提战船必来攻击他,他就丧胆而回,又要恼恨圣约,任意而行,他必回来联络背弃圣约的人。

“基提战船必来攻击他”,于是开始了西罗马的没落;蛮族不断攻打他,罗马帝国就要灭亡了。

这里说“又要恼恨圣约,任意而行”,28节也说到“他的心反对圣约,任意而行”,圣约指的是主的约,上帝的真理,上帝的诫命。[二百年来,异教罗马一直迫害新兴的基督教,后来君士坦丁表面上定基督教为国教,实质上通过政治与教会的联合、教会与异教的联合,“反对圣约,任意而行”。]

“他必回来联络背弃圣约的人”,也就是说他们看中和联络的是罗马教会里的领袖们——他们不遵循上帝的话语,不遵守上帝的诫命,不按照真正的基督教精神而行,与政治妥协,贪爱钱财和权力。结果,背道的罗马教,在罗马帝国遭到攻击的时候,趁机承袭了罗马帝国的首都、权力和异教体系。

但11:31,他必兴兵,这兵必亵渎圣地,就是保障。除掉常献的燔祭,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

罗马的军队站在了罗马教这一边,还有皈依天主教的法国国王克洛维斯的势力,都一同来帮助罗马教,确立了教皇权的势力,“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但以理不断证明这“行毁坏可憎的”就是小角的势力教皇权。

30节和31节所说的就是从异教罗马到教皇罗马的过程。罗马帝国在受到攻击的时候,就去联络背道的罗马教,使教皇渐渐得势,并将他立为可以处决各种异端的首脑,为全世界基督教会的领袖,最终教皇权承袭了罗马帝国的首都、权力和异教。

北方王和南方王之间的争战,先是叙利亚和埃及国的争战,接下来异教罗马兴起,按照预言的顺序,又有教皇罗马的兴起。这一段内容想要告诉我们历史发展的一个路线,从玛代波斯的大利乌王和古列王开始,各个国家和王朝如何相继出现,如何演进,直到教皇罗马如何兴起,他会怎样对上帝的百姓施行逼迫,怎样践踏圣所和上帝的律法,怎样实行毁灭。

在第7章和第8章中已经说到了这个小角的势力,而在这里更详细地说明在历史发

谁有关于罗马历史的资料?

意大利首都罗马建在7座山丘之上,被称作7丘之城,因此市内道路坡多,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西西里奴隶起义 公元前3至2世纪,罗马的奴隶制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