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并写出他们各自的主要事迹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3收藏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并写出他们各自的主要事迹,第1张

梅花岭记

顺治二年四月,江都(扬州城)被清兵围困,情势危急。以宰相身份在扬州督师的忠烈公史可法知道局势已不可能挽救,就召集众将领,对他们说:“我已立誓与这座城共存亡,但在危急时刻不能落在敌人手里死去,谁能帮助我在城破时成就这一大节?”副将军史德威悲痛激昂地表现愿意担负这一任务。忠烈公大喜,说:“我还没有儿子,你可因同姓关系作我的后嗣。我要写信禀告太夫人,把你的名字记上我家的家谱,列入她的孙儿辈中。”

二十五日,江都城被攻陷,忠烈公就拔出刀来要自刎。众将领果然争上前来抱住他(不让他自杀)。忠烈公大声呼唤德威,德威涕泪迸落,不有举刀,于是被众将领拥护前行。到小东门时,清兵已如密林般来到。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和刘都督肇基等将领都英勇牺牲。忠烈公就怒目瞪视敌人说:“我是大明的史阁部!”接着就被俘押到南门,和硕亲王用“先生”的名称来称呼他,劝他投降。忠烈公大骂而死。当初,史忠烈公曾有遗嘱:“我死后应葬在梅花岭上。”到这时,史德威寻求史公的尸骨,不能得到,就用他的衣冠来代替,把他葬埋在梅花岭上。

也有人这么说:“当江都城被攻破的时候,有人曾亲眼看见史公穿着青衣服,戴着乌帽,骑着白马,跑出天宁门投入长江死去,并未曾死在城中。”自从有了这种传言,长江南北,就都说史公没有死。不久英山、霍山的抗清义军大规模兴起,都假托史忠烈的名号来号召群众,就如同陈涉起义假托项燕的名号一样。吴中的孙公兆奎因起兵失败,被俘押送到南京。任七省经略的洪承畴跟他有交情,问他说:“先生在军中,是否确凿知道原扬州阁部史公果真死了,还是没有死呢?”孙公回答说:“经略从北方来,是否确凿知道原松山殉难的督师洪公果真死了,还是没有死呢?”洪承畴听了非常羞怒,急忙叫部下把他赶出去杀掉

唉!有些成神仙的荒诞说法,说颜太师因被杀而成仙,文少保也因为悟透了“大光明法”,灵魂脱离躯体而成佛,实际上他们都未曾死去。殊不知忠义是圣贤世代相传的立身准则,他们的凛然正气磅礴浩大,永远存留于天地之间,何必要问他们是出世成仙成佛还是在世为人的真象呢?那些关于他们成仙成佛的说法,真是人们所说的“画蛇添足”。就拿史忠烈公的遗骨来说吧,已不可找到了,在他殉难百年以后,我登上梅花岭,与朋友们谈起史忠烈公的遗言,没有一个人不泪下如雨,好象亲见当日围城光景似的,这就是忠烈公的音容面目依稀可见,这就不必再去探究他是否果真解脱成仙成佛,更何况冒他未死的名号呢?

李姓出自黄帝,其始祖皋陶是黄帝孙颛顼的后裔。《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出自嬴姓,皋陶之后,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皋陶任理宫,即掌管司法的长宫。《史记》记载他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并依照罪行的轻重来量刑治之,还对不用五刑的罪人分等流放,使天下人心信服。皋陶之后,历虞、夏、商,26世为理官。按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故称呆陶及其后裔为“理”氏。 以理为氏,后来为什么又变成了“李”呢原来,以官为氏的理氏,传至理征时,任商纣玉的理官,时纣王昏庸无道,理征执法不阿,为纣玉所不容。理征罹难,理氏家族将面临灭族之灾。理征之妻带幼子利贞逃至伊侯之墟(今河南)避难,饥饿不堪,只见树上结有“木子”,便采来吃,母子得以活命。其后,利贞为防追捕,不敢姓理,感念“木子”救命之恩,遂改为“李”氏。“木子”,正是李树的李子。 史籍记载,李氏郡望有13个,即:陇西、赵郡、柳城、略阳、鸡田、武威、代北、高丽、范阳、渤海、西域、河南、京兆等。其中,陇西与赵郡这两支郡望名声最大,今天下李氏多出自这两支。“陇西”,是李氏的发源地,在今甘肃境内。据《人民日报》(1992年8月27日)报道“李氏根基在陇西”,已正式批准在陇西修复李氏“陇西堂”。现在,泉州城乡乃至台湾、东南亚的李氏人家,大都在大门匾额上镌刻着“陇西衍派”,以示不忘祖源。 二、李氏入闽 李氏入闽,始于唐代,《漳州府志》记载:“李伯瑶者,固始人,随陈元光开漳州”。台北《李氏族谱》也载:“先世光州固始人,唐末随王潮入闽。”还有《燕楼派家谱》云:其先世唐时居燕京东角楼,宋元间有李善浦到福建泉州做官,便把家安在同安(属古泉州),这支李氏,在台湾李氏中人数最多。 陇西李氏入阁,在宋代出了大名鼎鼎的李纲。李纲是宋代的著名的主战派,官至丞相,作出重大贡献。李纲的先祖是唐朝宗室,避难入居福建邵武,其裔孙有李珠者,生五子: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其中李火德之后裔,人数最多,远播于海内外,被尊为南方陇西李氏的一大始祖,亦被称为闽台始祖。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李氏入闽最早的一支是唐朝江王李元祥,据永春《官林李氏族谱》载,李元祥封于闽越,其后裔或居南安,或迁沙县,至18世有一支派徙于永春,卜居官林。今官林李氏蔚为大族,并播迁台湾、海外。

隋文帝杨坚一生共育有五儿五女:“五女”分别是长女乐平公主杨丽华、次女襄国公主、三女广平公主、四女(事迹不祥)和五女兰陵公主杨阿五;“五子”分别是房陵王杨勇、炀帝杨广、秦孝王杨俊、庶人秀和庶人谅。

虽然贵为“皇子皇女”,但杨坚的这些后代们大多命运悲惨,令人唏嘘。

(由于牵扯人物众多,笔者接下来按照先女后男,先简后杂的顺序给大家捋一捋。)

杨坚的女儿们。

乐平公主杨丽华是杨坚和皇后独孤伽罗的长女,自小便深受宠爱。杨丽华十三岁时,隋国公杨坚便将其许配给了其时的太子宇文赟。

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宇文赟嗣位登基,是为周宣帝,同时立杨丽华为后,其父“大司马隋公杨坚为大后承”——比较奇葩的是,宇文赟除了立杨丽华为后外,又另立了四位皇后,可能在宇文赟眼里这样才比较“有趣”吧?由于杨坚位高权重,杨丽华属于是“正宫皇太后”,是这五个太后中的“老大”。

杨丽华“性柔婉,不妒忌,四皇后及嫔、御等,咸爱而仰之”,是个好女人,但宇文赟却不懂珍惜,“暴滋甚,喜怒乖度”,经常责怪她。

有一次,宇文赟竟然大发雷霆要赐死杨丽华。母亲独孤伽罗听说后,不顾体面,跑到皇宫里“叩头流血”请罪,这才获得了宇文赟的赦免。

除对杨丽华不满外,杨坚由于“位望隆重”也受到了宇文赟的“忿忌”,以至于其经常对杨丽华说:“必族灭尔家!”

如果你是杨坚你怎么办?两条路:要么自己外调他处,远离祸患;要么希望宇文赟快点死!

果然,杨坚很快便寻了个扬州总管的差事,可还没等赴任,宇文赟就真的死了(580年),这可真是天爱杨坚啊!

那宇文赟死后,谁来继位呢?

杨丽华嫁给宇文赟以后仅育有一女——宇文娥英。显然,宇文娥英是女儿身,是无法继承北周国祚的。因此,宇文赟和一个名叫“朱满月”的宫女的“私生子”宇文阐竟成为了最佳人选。

正如上边所说,杨丽华就是后宫之主,其他的几个皇后,包括身份卑微的朱满月都得听她的。于是,为了确保自己未来的“位置”,杨丽华早早地将宇文阐收为了“义子”。

北周的勋臣们考虑到杨坚的权势,便让宇文阐继承大统,是为周静帝。他也是北周最后一位皇帝。

宇文阐登基后,杨丽华被立为“皇太后”,身份不可谓不高贵。

然而,此时的杨坚却不再安于做什么“国公”了,对于皇权的渴望充斥着他的内心。

终于,公元581年,杨坚废黜静帝宇文阐,“篡周建隋”——是年(581年)夏,宇文阐被杨坚“潜害……葬于恭陵”,时年不过十岁左右。

杨丽华对此颇为不满,“意颇不平,形于言色,及禅位,愤惋逾甚”。

或许是她对宇文赟感情深厚,或许是她迷恋“太后”之位……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她都要面对现实,不接受也得接受。

杨坚也觉得愧对女儿:反正我已经当皇帝了,就封你个公主当当吧,遂封杨丽华为“乐平公主”。

不仅如此,见女儿依然年轻,杨坚还鼓励她改嫁,但被其拒绝,“誓不许,乃止”。

时光荏苒,女儿宇文娥英也在慢慢长大,到了婚配的年龄。

杨丽华选来选去,将其许配给了幽州总管李崇之子李敏——李敏身处的明公李穆家族,亦是隋朝时期的名门望族。

女儿已嫁,心愿已了,杨丽华自然是开开心心的渡过人生里的每一天,于大业五年(609年)跟随炀帝杨广巡幸张掖时,病逝于河西,时年四十九岁,陪葬于定陵。

还没完!

虽然杨丽华得以善终,但她的女儿宇文娥英就没有那么好的命了!

大业十一年(615年),右骁卫大将军郕公李浑因其“门族强盛”而被杨广“忌之”,进而被控“谋反”之罪,连带其“从子”、宇文娥英夫李敏一同被抓。

这个案件跟隋末的谶语“隋氏将亡、李氏将兴”有关。于是,隋炀帝杨广便在朝中寻找“权贵”的李氏宗族下手,这才怀疑到了李浑家族身上。

当然,哪有什么谋反,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残杀大臣”的行为,因为你已经让杨广感受到威胁了,至少他心理上是这么想的。

最终,此案被定性为“谋反”,“(李)浑、(李)敏……及宗族三十人”被杀,宇文娥英也在数月之后被赐死。

至此,杨坚长女杨丽华一脉彻底没落!

接下来,我们再看杨坚次女襄阳公主:

襄国公主亦为独孤伽罗皇后所生,但史书对其生卒年月,何时被立为公主等信息均无记载。

襄国公主下嫁北周八柱国之一李弼的孙子河阳郡公、河州刺史李长雅——李长雅后来在任上病逝,他是李密的堂叔。

李长雅,李纶子,辽东襄平人也。尚高祖女襄国公主,袭父纶爵,为河阳郡公。开皇初,拜将军、散骑常侍,历内史侍郎、河州刺史、检校秦州总管——《隋书·李长雅传》

关于襄国公主的子嗣情况,亦无史载。

不过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大业九年(613年),李密因参与民部尚书杨玄感叛乱而受到隋庭通缉。理论上讲,他将享受“夷三族”的命运,而这正好轮到堂叔李长雅和襄国公主一脉。至于襄国公主子女是否受此牵连,由于史书并无记载,我们也不好妄自揣测。

若果如是,这襄国公主也是挺倒霉的吧?

说完襄国公主,我们再来看其杨坚三女广平公主:

广平公主下嫁汝南郡公宇文庆之子宇文静礼。

宇文庆是北周大将军,早年在跟随周武帝灭齐的过程中立有“大功勋”,“封汝南郡公,邑千六百户”。

于时,宇文庆与隋国公杨坚“有旧”,算得上是老朋友了。杨坚建隋后遂拜宇文庆“左武卫将军进位上柱国”。因此,广平公主的这段婚姻即可延续朋友之谊,又可笼络朝臣。

宇文静礼起初为太子杨勇的“千牛备身”,在娶了公主以后被“授仪同,安德县公,邑千五百户,后为雄州刺史”——这待遇都快赶上他爹了。

广平公主和宇文静礼育有两个儿子:长子宇文协和次子宇文皛——也有“三子”一说,笔者难证其真伪——这两个儿子后来均殁于武德元年(618年)的宇文化及之乱,算是给隋炀帝杨广“殉葬”了。

关于这个幼子宇文皛,也是有些趣闻的:

宇文皛自幼养在宫中,“后为千牛左右,炀帝亲昵之”。受宠到什么程度呢?后来发展到其“伺察六宫,往来不限门禁”,甚至于“与宫人*乱,至于妃嫔公主,亦有丑声”。

萧皇后看不下去,就把这事说给杨广听。哥哥宇文协知道弟弟闯祸了,赶紧向杨广求情:

“皛今已壮,不可在宫掖。”

杨广说:“皛安在?”

宇文协说:“在朝堂。”

可最终,杨广也没治宇文皛的罪,反而“因召入,待之如初”,这杨广的心胸也是“够宽广”。

面对舅舅的怜爱,宇文皛这小子还算有“良心”。宇文化及“弑逆之际”,宇文皛正在玄览门,特地跑去给杨广报信,结果却被“守卫”挡在了门口,终未成行,后和哥哥一起被杀于是乱。

至此,杨坚三女广平公主一脉也彻底没落!

由于杨坚四女无史料可查,到底有没有这个人也不得而知,因此,这里我们一笔带过。

最后,我们来看杨坚五女兰陵公主杨阿五。

兰陵公主杨阿五“美姿仪,性婉顺,好读书”,深得父亲杨坚钟爱。

杨坚最初将其许配给郢国公之子王奉孝,可没过多久,王奉孝竟然病死了,而其时兰陵公主尚不满18岁。于是,公公王谊就自作主张向杨坚上表,“言公主少,请除服”——大概率,王谊觉得把一个“守寡”的公主留在家里,太过麻烦了吧?

隋唐年间,士族皇家家中服丧一般都要“三年”之久,这三年里要始终身着“丧服”。因此,王谊这里说“除服”,实际上是让兰陵公主尽快改嫁,不必再给儿子“服丧”了。

如果杨坚赞成这个意见,兰陵公主立刻就可以改嫁了。

然而,越国公杨素却站出来指责王谊说有违风俗,怎么能够随便改呢?甚至要就此治王谊的罪。杨坚一琢磨,杨素虽然说得有理,但也不必“小题大做”,这个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很快,王谊便因“谋反”被诛,这下兰陵公主想不改嫁都不行了。

这一次,杨坚将兰陵公主许配给了冀州刺史鲁公柳机之子柳述。兰陵公主之所以“相中”柳述,大约是因为柳述当时正任“太子亲卫”一职,经常出入皇宫,两人或有“私会”,感情甚笃,不然很难解释兰陵公主为什么后来会和柳述的感情至真至诚。

兰陵公主嫁给柳述时刚满18岁,还是个青春少女,却能够“折节尊于妇道,事舅姑甚谨,遇有疾病,必亲奉汤药”。

杨坚听说以后“大悦”,一高兴,就把女婿的官职一升再升直至仁寿年间(600~604)担任兵部尚书一职。

可惜,天不怜爱,一场大难正向兰陵公主夫妇袭来……

仁寿四年(604年),文帝杨坚病危,诏太子杨广、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和黄门侍郎元岩“侍疾”。

然而,值此期间,太子杨广却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把同样来“恃疾”的杨坚宠妃宣华夫人给“性侵”了,搞到宣华夫人跑到杨坚哪里告状:

“太子无礼!”

杨坚大怒,“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大事!”

于是,杨坚赶紧招呼柳述、元岩把太子叫来,怕他们叫错又补充了一句:

“勇也!”

原来杨坚的意思是把“废太子”杨勇请来,具体什么意思一目了然。于是,二人赶紧出去写敕书,准备征召杨勇。

杨素听说后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杨广,并且“矫诏执(柳)述、(元)岩”,柳述就这样被抓了起来。

没几天功夫,杨坚病逝,杨广嗣位登基。

杨广登基以后遂“

赐故太子勇死,缢杀之……追封勇为房陵王。

”,并且将“柳述、元岩“并除名,(柳)述徙龙川,(元)岩徙南海”。

接下来,杨广令妹妹兰陵公主与柳述“离绝”,并且想让她再次改嫁——起初,杨广就曾建议将妹妹改嫁萧后之弟萧砀,只是被文帝否决嫁给了柳述而已。这一次,杨广是不是要将妹妹再嫁萧砀就不得而知了,毕竟,此时的兰陵公主已经32岁“高龄”了。

兰陵公主“不从”,并且上表“请免主号,与述同徙”,这惹得杨广大怒:

“天下岂无男子,欲与述同徙耶?”

天底下的男人都死光了吗?你抱着柳述不放?可兰陵公主仍然坚持:

“先帝以妾适于柳家,今其有罪,妾当从坐,不愿陛下屈法申恩。”

可最终杨广也没同意,兰陵公主竟然因此“忧愤而卒,时年三十二”。

临终之前,兰陵公主曾上表请求与柳述葬在一起,可杨广依然没同意,将其葬于“洪渡川”,“资送甚薄,朝野伤之。”

至于兰陵公主的子嗣情况,史书没有记载,但案兰陵公主的年龄,她应该是育有子女的。考虑到柳述只是流放,且杨广令其改嫁的情况看,兰陵公主的子嗣应该未受太多连累而继续绵延下去吧?

综上所述,大家不难看出,除了四女无史可查以外,杨坚的余下四个女儿及其他们的子孙大多命运多劫,并不圆满,能够绵延子嗣甚至都成了奢望。当然,这跟她们那个荒*无道的兄弟杨广有很大关系,对她们而言,活在大隋朝真心不容易。

以上是杨坚女儿们基本情况,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杨坚的儿子们。

杨坚的儿子们。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大隋,不久,嫡长子杨勇被立为太子。

杨坚原本对杨勇给予厚望,早早安排他“参决军国政事”,以锻炼自己的才能。即便“时有损益,上(杨坚)皆纳之”。

杨勇这个人“性宽厚,率意任性,无矫饰之行。”

如果一切顺利,杨勇继承大统只是个时间问题。直到杨勇的太子妃元氏去世,事情才慢慢起了变化。

杨勇身为太子,“多内宠”。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太子妃元氏自打嫁给他以后,就不受他的宠爱!

有一天,元妃突然遭遇“心疾,二日而薨”。独孤皇后觉得这个女孩实在是可怜,怎么那么快就离世了呢?难不成是杨勇“下毒毒死的”?是以,独孤皇后对杨勇的“心狠手辣”非常不满!

再加之,杨勇独宠云昭训(妃子等级的一种),“终日酣宴,疏于政事”,也令父亲杨坚极为不满!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恰此时,晋王杨广就比较能“装”,“弥自矫饰,唯与萧妃居处,后庭有子皆不育,后由是数称广贤。大臣用事者,广皆倾心与交。”

杨坚和皇后的使臣到了晋王府上,杨广夫妇不分贵贱,一定会出门迎接;杨坚和独孤皇后到杨广府上,他的侍女也都是一些“老丑者”。这使得杨坚觉得自己的二儿子“不好声色”,“意甚喜”……就这样,杨坚对他这个二儿子喜欢的不行。

杨广和安州总管宇文述交好,为了拉拢这个人,他向皇上进奏章“言其功”,于是,隋文帝将其封为寿州刺史。当时的朝中大臣能“移上意者”只有杨素,而杨素行事前都要与他的弟弟、大理少卿杨约商议,而宇文述又和杨约交好。于是,杨广催促宇文述,“多赍金宝”进京师与杨约“交通”。

很快,在“金钱器玩”面前,杨约败下阵来,他说服了哥哥杨素“共谋大事”!

于是,这些人聚在一起准备把杨勇“拉下马”!

杨勇也不是傻子,杨素一干人的小九九,他还是能看出来!然而,他“计无所出,使新丰人王辅贤造诸厌胜;又于后园作庶人村,室屋卑陋,勇时于中寝息,布衣草褥,冀以当之。”

杨坚知道杨勇“心不自安”,便派杨素暗地里观察,看看杨勇是不是有“谋反”之相?

由于杨素早就投靠了杨广,于是,他故意造出事端,惹怒杨勇。然后,在杨坚面前说他的坏话:

“杨勇确实是有怨气啊,皇上!害怕他起事的话,我们得早做准备!”

听杨素这么一说,杨坚非常生气,背地里把东宫的宿卫管辖权交到“卫府”,见到“勇健者”就一律撤销,太子左卫率苏孝慈被任命为淅洲刺史外调。

还不放心!

杨坚又密令在玄武门至至德门之间安插眼线,观察动静……杨勇还没等到“起事”,就已经被完全架空了……

最终,杨坚下定决心,于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十月,下诏废了杨勇的太子之位!

……废勇及其男、女为王、公主者——《资治通鉴·隋纪三》

杨勇呢?还行,知道谢恩:

“臣当伏尸都市,为将来鉴戒;幸蒙哀怜,得全性命!”

就这样当了近20年太子的杨勇被彻底废黜!

杨勇被废是文帝年间的大事件!

说起来,杨勇自身确实是有问题,比如隋文帝给他安排的左庶子唐令则,就没有尽到辅助太子的义务,反而“

自比倡优,进*声,秽视听。

”——后来,他受到了太子洗马李纲的严肃批评。除唐令则外,还有一些。但总起来看,并不是特别的严重。

杨坚夫妇对杨勇的态度发生变化,就是在太子妃元氏死后,怀疑他毒死了元氏。

除却以上两项,硬要说杨勇谋反,多少有点牵强。

说实话,整个废立的过程,有点让人看不懂!

杨勇被废以后仍被“囚”于东宫,是月后(600年11月),晋王杨广被正式立为太子,且掌管了东宫的门禁——可想而知,杨广会怎么对付他哥哥,这也是为什么其后的四年里杨勇始终没能见到杨坚的原因所在。

不过,就在杨广被立为太子后不久,“天下地震”!

这当然不是一个好兆头……

果然,四年后(604年),杨坚一死,杨广登基便立即“缢杀”了杨勇(具体细节在讲兰陵公主时已有赘述,在此不再多言)。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死的仅仅是杨勇一人,杨广并未往下深究他的子嗣。

据史书记载,隋“隐太子”杨勇至少有10个儿子。除了正妻元氏“无后”以外,其余的妃子都育有子嗣。

自是云昭训专内政,生长宁王俨,平原王裕,安成王筠;高良娣生安平王嶷,襄城王恪;王良媛生高阳王该,建安王韶;成姬生颎川王煚;后宫生孝实、孝范——《资治通鉴·隋纪三》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杨勇的子嗣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很快,新的祸患便迫近了……

杨勇被废时,其宠妃云昭训的父亲云定兴,也因为“坐媚事太子勇,与妻子皆没官为奴婢”。不过,隋炀帝杨广继位以后,听说云定兴这个人“有巧思”,就“招之,使典其事”。

云定兴得以“复出”。

云定兴是个会“来事”的人。很快,他就巴结上了杨广身边的“红人”、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以明珠络账赂述,并以奇服新声求媚于述”。

宇文述高兴坏了,竟然“兄事之”。不久,杨广准备对“四夷”采取行动,“大作兵器”,遂依从宇文述的建议,令云定兴负责监造。

过了些时日后,宇文述就对云定兴讲:

“兄弟,你做得‘器仗’,皇上都很满意。之所以没有给你加官进爵,是因为长宁兄弟几个还没死的缘故。”

长宁王杨俨是杨勇宠妃云昭训的亲儿子,是嫡长子,更是云定兴的亲外孙。宇文述可能就是随口一说,他可能暂时忘记了云定兴和他们之间的亲人关系。没想到这个云定兴“狼心狗肺”,他竟然对宇文述说:

“这些没用的东西,为什么不劝皇上杀了他们呢?”——看来,这云定兴为了加官进爵是“六亲不认”了啊!

宇文述见他这样讲,就立即向杨广上奏,说与其留着他们,不如杀了以免后患!杨广杀他哥哥都很痛快,更何况这些晚辈呢?于是,杨广欣然应允了!

很快,长宁王杨俨被“鸩杀”,他的七个弟弟被“流放”岭南。可杨广还不放心,“又遣使于路尽杀之”。是年为大业三年公元607年。

至此,杨坚长子杨勇一脉彻底没落。

当然,隋炀帝杨广也没得善终,于武德元年(618年)被宇文化及弑于江都,也算是得了报应(由于杨广之死大家比较熟悉,笔者也不再赘述。)

说完了长子杨勇和次子杨广,我们再看三子秦孝王杨俊。

杨俊开皇元年(581年)被立为秦王。

杨俊这个人“仁恕慈爱,崇敬佛教”,曾经请求出家为僧,但被杨坚拒绝。后来,杨俊参与灭陈之战,“以为山南道行军总管”。因为治军有方,“颇有令问”而受到杨坚的嘉奖。

然而,陈国覆灭,战事结束,杨俊竟“渐奢侈,违犯制度,出钱求息,民吏苦之”。这令到以节俭著称的父亲杨坚大为不满。

除此以外,杨俊还好“内”,他的妃子崔氏“性妬,甚不平之,遂于瓜中进毒”。杨俊因为中毒而生病,被“征还京师”养病。杨坚趁此机会将其一撸到底,“免官,以王就第”。

未成想,杨俊这一病就再没有缓过来,终于开皇二十年(600)六月,“薨于秦邸”。杨俊死了,崔妃难辞其咎,“被赐死於其家”。

杨俊死后有两个子嗣健在:长子杨浩(为崔氏所生),以及庶子杨湛。

杨广继位以后,立杨浩为秦王,以嗣爵杨俊;杨湛则被封为济北候。

武德元年(618年),宇文化及江都弑隋炀帝后,原准备立杨浩为王,但不久便“败于黎阳,北走魏县,自僭伪号,因而害之”。

其时担任荥阳太守的弟弟杨湛,也受哥哥连累而被宇文化及所杀。

至此,杨坚三子杨俊一脉彻底没落。

聊完杨俊,我们再看杨坚四子庶人秀:

杨秀开皇元年被立为越王,后来“徙封于蜀”,是为蜀王。

杨秀这个人“有胆识,容貌环伟,美须髯,多武艺,甚为朝臣所惮”,就连父亲杨坚都讲:

“秀必以恶终。我在当无虑,至兄弟必反。”

看来,杨坚对于自己儿子的前途命运甚为忧虑。

果然,杨秀被封蜀王后“渐奢侈,违犯制度,车马被服,拟于天子”,这分明就是找死的节奏,跟他三哥杨俊有一拼。

开皇二十年(600年),大哥杨勇被废以后,杨秀对此“意甚不平”,新立太子杨广担心杨秀“终为后变”,便密令杨素“求其罪而僭之”。

仁寿二年(602年),杨秀应诏入京,杨坚见了儿子杨秀以后却一句话都没跟他讲。第二天,杨坚竟然派遣使臣去责备他,杨秀谢罪:

“忝荷国恩,出临藩岳,不能奉法,罪当万死。”

杨秀具体犯了什么罪,史书上没有明讲,可即便杨秀犯有“僭越”之罪,父亲杨坚批评两句不就完了吗?可事情没那么简单!杨坚就批评儿子:

“顷者,秦王(即三子杨俊)糜费财物,我以父道训之。今秀蠹害生民当以君道绳之。”

于是,杨秀就这样被“付执法者”,“令杨素、苏威、牛弘、柳述、赵绰等推治之”。

杨秀被“问罪”,这是多好的机会啊!于是,为了陷害杨秀,太子杨广出了个“妖着”:

太子阴做偶人,书上及汉王(五子杨谅封爵)姓字,缚手钉心,令人埋之华山下,令杨素发之。又作檄文曰:“逆臣好贼子,专弄威柄,陛下唯守虚器,一无所知。”——《隋书·杨秀传》

其时,五子杨谅正受杨坚宠爱。如果你是杨坚,发现这么个事还不得气死?杨坚果然大怒:“天下宁有是耶!”天底下怎么能有这种事!

于是,蜀王杨秀被“废为庶人,幽内侍府,不得与妻子相见”,被软禁了起来。

可谁成想,杨秀这一次被“软禁”,竟再没能出来。

武德元年(618年),宇文化及江都弑隋炀帝以后原本准备把杨秀放出来,立为天子,不料“群议不许。于是害之,并其诸子”。

到此,杨坚四子杨秀一脉彻底殒没。

最后,我们来看杨坚五子庶人谅。

杨谅也是在开皇元年被立为汉王。

要说勋功,杨谅应该说是杨坚这五个儿子里最有能力的,无论是南下灭陈,还是北战突厥都立有赫赫战功,以至于其鼎盛时期,“自山以东,至于沧海,南据黄河,五十二州尽隶焉”。如果没有能力,杨坚也不会把如此大的地方交给他去管理。

而且,杨坚还对其“甚宠爱之”。

太子杨勇被废,对于杨谅的影响也很大,他就琢磨凭什么让二哥杨广“储位”,自己要军功有军功,要宠爱有宠爱,怎么就不是我呢?因此手握陕晋“天下精兵”的杨谅,“居常泱泱,阴有异图”。

说干就干!

仁寿四年(604年),杨广继位登基以后,汉王杨谅随即造反,但最终被杨广的“铁粉”杨素率兵镇压。

最终,杨谅请降被缚,百官上奏杨谅“罪当死”。

当此时,杨广的兄弟里面除了杨秀被软禁以外,就剩下这一个弟弟在世了。因此面对百官的奏请,杨广网开一面:

“朕终鲜兄弟,情不忍言,欲屈法恕谅一死。”

就这样,杨凉被“除名为民,绝其属籍,竟以幽死”——其子杨颢被一并“禁锢”,宇文化及弑隋炀帝时将其杀害。

至此,杨坚五子杨谅一脉陨落。

综上,除了三子杨俊“病死”以外,杨坚的其余四子(包括其子嗣)皆不得善终:杨勇被缢杀;杨广、杨秀被宇文化及杀害;杨凉死于软禁。

参考:《资治通鉴》、《隋书》

(网图、侵删)

中文名:林大钦

别 名:字敬夫,号东莆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潮州府海阳县东莆都仙都村

主要成就:潮汕本土培养的唯一一位科举文状元

代表作品:《东莆先生文集》(《林大钦集》)

林大钦– 潮汕本土培养的唯一一位科举文状元

 林大钦,字敬夫,号东莆,1511年12月25日(明正德六年十二月初六日。折算据《辞海》附录中国历史纪年表)生,1545年9月17日(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十二日)逝。享年34岁。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林大钦高中嘉靖壬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林大钦以不足21周岁的年龄折桂,在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是封建时代潮汕本土培养出来的在唯一一位文状元。 林大钦与翁万达、陈北科并称潮汕三杰。

 林大钦为明代潮州府海阳县东莆都仙都村(现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仙三村)人。据其同代人薛侃《林大钦传》的记载:他生于书香之家,自小嗜书,尤喜爱苏洵的《嘉祐集》,又得族伯万卷藏书“资以自广,寻浸博通子史百家言”。后遍读苏轼、苏辙文辞,由是操笔为文,其后人对其文章评价“奔腾磅礴,酷肖三苏风格”,应自少时习起。在参加乡试前,林大钦曾为谋生计,在塾馆任过教职。明代林熙春更说“甫十八而丧父,多方为附身之需”,当含抄书、教书等项。林大钦登第前即已娶了孙氏。仙都《林氏家谱》上就明载着林大钦妻妾三人,正为“敕封安人和婉孙氏”。林熙春则明确地说他在父死之后,“偕伉俪以事母,竭力备养志之奉,若忘其家之最贫”。

 1531年(明嘉靖十年),林大钦参加潮州府乡试,一出手便崭露头角,他“就试有司,督学王公(按:广东提学副使王世芳)得其文,奇之,以荐于巡按御史(按:即吴麟),相与叹曰:是必大魁天下者。”同年,1531年(明嘉靖十年)秋,林大钦参加府试,提学使王世芳奇其文,推荐于巡按吴麟,乃更试以“李纲十事”,见其文“考据详核,词旨凛烈。”大为称赞,谓“是必大魁天下”。同年秋,林大钦抵省城参加乡试,获举人第六名。应试期间,林大钦大量的应试文章中,已显示出一定的忧国忧民政治情怀和不俗的水准。如《李纲十事》就很有“医国”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李纲“忠义勇略,允孚时望”,其“规划措置,真足以收拾夷虞”,其“十事之议,皆当时国事所特急”。李纲是两宋之交主战派名臣。高宗即位,李纲拜相,力图恢复,联合河东、河西各路义军抗金,并上疏议十事:国是、巡幸、赦令、僭逆、伪命、战、守、本政、责成、修德。林大钦认为,这十议都是救国抗金良策,直截了当地指出:“使此策能行于建炎之前,则固不至建炎之祸;使此策能行于建炎之后,则亦不至有南渡之耻。”为此,他确切地断定:“宋未尝无可为之势,亦未尝无可为之臣,第无能为之君!”这就是说医国需要有“豪杰”,更要有“明君”。其文一针见血,确如薛侃所说:“考据详核,词旨凛烈,读之觉奕奕有生气。”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林大钦赴京会试,在礼部会试上获第12名贡士,取得殿试资格。再参加由明世宗亲自主持的殿试,1532年4月24日(明嘉靖十一年三月戊辰。折算据《辞海》附录中国历史纪年表),被明世宗钦点“御擢第一”,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参与编修《武案实录》。林大钦中举后赴京,顺利通过礼部会试取得廷试资格,殿试那天,“天子临轩赐对。一时待问之士,集于大廷者凡三百余人”。“先生年二十二对大廷,咄嗟数千言,风飙电烁,尽治安之猷,极文章之态”。终为嘉靖帝所器重,御擢第一。这里所说22,当为虚龄。以《林氏家谱》所载出生年月推算,实际上只有20周岁又3个月。以如此年轻的岁数夺取了三年一科的举世瞩目的状元桂冠,在中国科举历史上实属罕见。林大钦的人生亮点在壬辰科廷试中体现,当时所作的约5000言《廷试策》,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该文持论剀切,论述明快而透辟;切中时弊,措施得力而实用;流畅奔放,文笔犀利而平实。历代论者均不约而同地以其比之贾谊、苏轼的策论,丁自申谓其“以合于苏长公制科之策,不辨其孰为长公者”。郭子直谓其“气鬯词雄,翩翩乎苏长公风骨”。曾迈称其“出入两汉,驰骤长苏”。洪梦栋则谓“排荡屈注,直与子瞻《万言书》争千秋之价”。陈衍虞说得更透,称赞林大钦“诸策已高距千仞峰头,令人攀跻俱绝,所谓屈注天潢,倒连沧海者,于寸玑尺幅见之。杂置苏集,谁判渑淄。”

 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林大钦因母亲不适应京城气候,又深感宦海叵测,且为内阁副辅严嵩等嫉忌排挤,遂告假奉母回乡侍养。回家乡潮州府后,朝廷虽然多次召唤,但林大钦皆“屡趣不起”,“屡促不就”。从史料看,林大钦事亲至孝,中状元前是如此,中状元后也复如此。他任职于翰林院,“不数月而潘舆迎养。”但林母抵京后,一病不起。第二年,翁万达出京任广西梧州知府,常与林大钦书札往还。林大钦曾在信中对翁万达的离京深表思念,说是“京居洒脱,更无烦虑,惟吾子去,时系人思”。同时,更对其母卧病表示忧虑:“老母卧病,侵寻已七八月,此情如何能言。今只待秋乞归山中,侍奉慈颜,以毕吾志尔。”在《与卢文溪编修》的信中也说:“老母病较弱,终岁药石,北地风高,不可复出矣,只得乞恩侍养。”林大钦“乞归”的直接原因就在于老母京居生病,他又孝心殊笃。此外,促使林大钦辞官归里的,还有其更为根本的原因。科举时代,考官就是得中举子的老师,称有司,也称座主。考生则是门生,入仕之后,一般都必唯座主之言是听。都御史汪铉阅处林大钦考卷,并同张孚敬荐之于嘉靖,理所当然地就成为林大钦的座主,对林大钦的仕途必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历史现象竟是那么错综复杂。偏偏发现千里马的伯乐,张、汪两人却都是群僚侧目的权奸。这对刚刚涉足宦海的林大钦,不能不说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林大钦自己在诗文中时有“朱门矜是非”,“世事乱如麻”,林大钦自己在诗文中时有“朱门矜是非”,“世事乱如麻”,“山高不可登,河深岂可厉”,“帝乡不可愿”,“荣名安所须”,“勋名何足营”“游子颇念吾乡,不为一官羁缚”,“人生不须做官,只能孝亲、弟长、亲贤、爱人”。而—朝获准回潮,就认为是“从兹脱樊笼,卒吾所好”。

 卅四而逝1540年(明嘉靖十九年),林大钦母亲亡。林万念俱灰,在办理丧事过程中数度咯血。此后更无心世事,彻底归隐山林。1545年9月17日(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十二日。折算据《辞海》附录中国历史纪年表),林大钦逝。

人物生平 少年聪颖

杨时少年时,聪颖好学,善作诗文,被人称“神童”。幼时读佛学,少年攻读儒学。

八岁能赋诗,九岁能作赋。得到人们称赞。杨时少时常在明溪县城东龙湖读书。十五岁时,在邵武游学有名声。二十一岁,赴礼部考试。下第,补太学生。

归乡后,在含云寺读书讲学。并作有《札记解义》《此日不再得》,年二十四,登状元徐铎榜进士。

好学明理

中进士后,授予汀州司户参军。以病为由没有赴任,专心研究理学,著《列子解》。

元丰四年,杨时被授予徐州司法。后专门投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研习理学,与游酢、伊熔、谢良佐成为程门四大弟子。

程颐说:“杨君最会得容易。”程颢也说:“自信如此,谁能御之”杨时学成回归时,程颐目送他远去,曾感慨地说:“吾道南矣!”。元符年间,学者多从佛学,但杨时只衷心理学,所以程颢叹曰:“学者皆流于夷狄矣,惟有杨谢(显道)二君长进!”两年后,杨时赴徐州上任;同年八月,他完成《庄子解》的著述。

三十三岁时,听说老师明道先生去世,设灵位并于寝门大哭,作有哀辞(并序)。后来,丁继母忧。元v五年,杨时又因父亲杨殖去世,杨时回乡守制。

再学伊川

四十一岁时杨时投于程颢的弟弟程颐门下,到洛阳伊川书院学习。他对理学已有相当造诣;但是,他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勤奋好学。他与游酢“程门立雪”的故事成为尊师重道的佳话。程颐很为他们诚心求学的精神所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授。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得程门理学的真谛。杨时学成后回到南方继续潜心研究和传播程氏理学。他为了弄清楚张载《西铭》之理,专门写信向程颐请教。他在二程理学和朱熹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治理水患

绍圣元年,杨时赴浏阳上任。翌年夏末初秋,浏阳县出现严重旱灾,许多农民颗粒无收,纷纷外出逃荒。杨时立即赶写《上程漕书》、《上提举议差役顾钱书》,向上反映灾情,使朝廷及时拨给赈灾粮款,将官仓三千石稻谷迅速赈济灾民,缓解了灾民的苦难。绍圣四年浏阳连降暴雨,浏阳成了“水泽之国”,大片农田被淹。杨时《上州牧书》禀报浏阳受灾情况,请求拨粮钱赈灾和减免灾民赋庸调。

政和二年杨时又赴萧山任县令。当时萧山县城周围农田易旱易涝,连年受灾。乡民曾多次要求将低田蓄水为湖,以灌农田,但都未实现。杨时到任后,认真听取乡民的意见,率百姓筑湖。湖取名“湘湖”,成湖3万7千多亩,周围80余里,可以灌溉农田14万6千8百余亩;即使大旱之年仍然有过半农田可以得到灌溉;而且“湖中多产鱼鲜,又有莼菜,可炊以疗饥”。据《萧山县志》载:“政和二年,(杨时)为邑令,经理庶务,裁决如流。以民岁苦旱,开筑湘湖,以灌九乡,至今民赖其利。祀宦祠。”

不畏权贵

崇宁五年,杨时奉敕差充对读官,转授浙江余杭县知县。奸相蔡京借口“便民”,实际上是为其母筑坟圈地。杨时不畏权贵,坚决 其害民之举;并且揭露和批评蔡京专权、暴政虐民的罪行。

奸臣蔡京、童贯、朱勐、王鞴等为了迎合宋徽宗的奢侈荒*,大肆搜刮民间奇珍异宝,建龙德宫。仅朱勐主持的苏杭应奉局,用来运送奇花异石的船只就多达2400多艘。朱勐之流还乘机敲诈勒索,大发横财。百姓怨声载道。杨时对他们的行径深恶痛绝。他在《余杭见闻》中,愤然写道:“今天下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州县官吏,莫不以欺诞为能事,而未有以救之!”“今天下非徒不从上令,而有司亦不自守成法。……其如法何?”他批评朝廷:“免夫之役,毒被海内,西城聚敛,东南花石,其害尤甚。前此盖尝罢之,诏墨未干,而花石供奉之舟已衔尾矣。今虽复早前令,而祸根不除,人谁信之?”

他主张“为政以德”,“爱人节用”,“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他还一再上疏恳请朝廷减轻农民赋税。

勇论朝政

宣和六年经张舜民推举,徽宗召杨时为秘书郎。

杨时上书《与执政论时事札子》,建言十件大事。他写道:“如今士大夫不敢对天下大事畅所欲言,不过是为了明哲保身而已。但他们不曾想过,天下动荡不安,岂能保全自身?”他从“慎令、茶法、盐法、转般、籴买、坑冶、边事、盗贼、择将、军制”十个方面分析朝廷一些政策的弊端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且提出许多趋利避害的建议和措施。杨时提出不能只给流亡他乡之人免除赋税,还应对辛勤劳作的农民一视同仁,使他们也能得到实惠,从而信任朝廷,而不至于跟着抛弃土地,背井离乡,沦为盗贼,引起社会动荡。他主张放宽或废弃茶盐二法,以保证贸易自由,减轻百姓负担。他认为爱民就要民有常产,方可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杨时建议朝廷恢复以前做法,拨出一笔经费作为籴本,即定购粮储备金,年初预支给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和维持平时生计,秋收后农民按额交粮,结算时从中扣除原发的预订金。这样,国家既能按时收粮入库,农民也从中得到便利,乐于耕种土地,不至于逃亡。但因当时奸臣当道,杨时的建议未被采纳。

力主抗金

杨时闻金军南侵,连上两疏,提出“严为守备”、“收人心为先”等建言。杨时不惧强权,公然斥责童贯:“为三路大帅,敌人侵疆,弃军以而归戮之有余罪,朝廷置之不问。故梁方平、何灌皆相继弃而遁。当正典刑以为臣子不忠之戒。”他斥责蔡京“用事二十余年蠹国害民,几危宗社,人所切齿。”建议罢黜投降派张邦昌,诛杀童贯,表现出非凡的见识和勇气。靖康元年,杨时先后任著作郎兼侍经筵、谏议大夫兼侍讲、国子监祭酒等职。时值金兵包围汴京,朝廷对战与和争论不休。

杨时抗金态度是坚决的。他提出立统帅、示纪律、一号令、攘夷狄、排和议等7项主张。他坚决反对割地求和的投降卖国政策,力主抗金,希望朝廷重用李纲等抗金重臣。可是,负责京都防务的主战派人物李纲却被罢官,激起开封军民的愤慨。陈东等太学生到宣德门前上书 。朝廷准备镇压民众。杨时挺身而出,为陈东等辩护说:“士民伏阙,诟骂大臣,发其隐慝,无所不至,出于一时忠愤,非有作乱之心,无足深罪。李邦彦首画遁逃之策,捐金割地,质亲王以主和议,罢李纲而纳誓书;李邺奉使失辞,惟虏言是听;此二人者,国人之所同弃也。”宋钦宗一意求和,依金人条件,割让太原、中山、河间3镇。杨时上书,认为“朝廷割三镇三十州之地与之是欲助寇,而自攻也。”“河朔为朝廷重地,而三镇又河朔之要藩也,自周世宗迄太祖太宗百战要而后得之,一旦弃之,北庭使敌骑疾驱。”之后,他又上疏乞诛拥重兵坐视太原危急而不救的姚古,均未被采纳。

南宋建国后,杨时又上疏请除茶、盐二法,并且力陈对金国割地求和不可为。

致仕回乡

建炎二年,朝廷任命杨时为工部侍郎。杨时力辞不受,后改为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杭州洞宵宫,赐对衣金带、紫金鱼袋。同年十一月,杨时回到镛州。建炎四年,杨时以年事已高为由请求告老。高宗封他为朝请大夫、仍龙图阁直学士,并赐他官绢200疋、白银300两,以养天年。杨时推辞说:“乞恩惠于八闽,山无米,地无租”。高宗准奏,“永为优免”。杨时回到家乡后,生活十分俭朴。吕聪在《问书册》中说:“(杨时)自京城辞官还乡后,视公(杨时)一饭,虽蔬食脆甘皆可于口,未尝有所择也;平生居处,虽敝庐优屋皆可以托宿,未尝有所羡而求安也。”

严明家风

杨时为了教育儿孙“俭以养德”,特立下这样的家规:“三餐饭蔬,不论脆甘酸苦,只要是可以吃的,就不可有所嗜好;衣服鞋帽,不论布料精细,只要合身,就不许挑挑拣拣;所处房屋,尽管简陋,只要还能居住,就应安居乐业,不要羡慕别人雕梁画栋;故山田园,先祖遗留,应该守其世业,不可增营地产,侵犯他人利益。”他还赋诗勉励儿孙:“敝裘千里北风寒,还忆箪瓢陋巷安;位重金多非所慕,直缘三釜慰亲欢。”他还谆谆告诫后学者:“富贵如浮云,苟得非所臧。贫贱岂吾羞,逐物乃自戕。胼胝奏艰食,一瓢甘糟糠。所逢义适然,未殊行与藏。”(杨时《书含云寺学者》)他晚年在故里仍笔耕不辍,著书立说,先后写成《三经义辨》、《日录辨》、《字说辨》等书。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杨时辞世,终年83岁,葬于将乐水南乌石山麓。宋朝赐“左大中大夫”,又赠“太师”“大中大夫”等封号,谥“文靖”,并在将乐龟山麓建有“龟山书院”“道南祠”,宋度宗赵构为书院题名,清圣祖玄烨题匾:“程氏正宗”。至今每年拜谒杨时陵墓的游人仍络绎不绝。

主要功绩

思想上 ,杨时一生精研理学,特别是他“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建有筚路蓝缕之功,被后人尊为“闽学鼻祖”,他的著述颇多,主要的都收集在《杨龟山先生文集》中,他的哲学思想继承了二程的思想体系,被后人称之为“程氏正宗”。杨时还用《华严宗》、《易经》的内容来阐述他的哲学思想,并用孔孟的《大学》、《中庸》、《孟子》中“格物致知”诚“形色”、“天性”等概念来丰富、扩充自己的思想。对“理一分殊”“明镜”等学说有新的创见,还在自然观上,吸收了张载“气”的唯物主义学说。他的哲学思想对后来的罗从彦、李侗、朱熹等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我国的古代哲学,特别是思辨哲学方面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的哲学思想流传到国外,在南朝鲜、日本的影响很大。

政治上 ,他在担任地方官吏时,所到之处“皆有惠政、民思不忘”。在虔州任司法时(1098年),秉公办案,刚正不阿;在浏阳任知县时(1093年),积极上书朝廷,反映实情,赈济灾民;在余杭任知县时(1106年),顶住奸相蔡京借口“便民”实为其母筑坟的害民之举,在萧山任知县时(1112年)修筑湘湖,蓄水灌田。后人建祠堂、描画像祭祀他。杨时在朝廷任职时,不畏权势,据理直言,所言多卓有见识,所行不乏爱国之举。他以“弃军而归”“帅臣失败”为由,对贪生怕死的童贯“明正典刑”,他还上疏斥责奸相蔡京等人聚敛“花石纲”,以为此举有“误国之罪”,“其害尤甚”,要求朝廷废除之,并坚决反对割地求和的投降卖国政策,力主抗金,挽留抗金名将李纲,但杨时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愿明诏有司,条具祖宗之法,著为纲目……”甚至认为奸相蔡京所作所为是“继神宗为名,实扶王安石以图身利”,“今日之祸,安石启之”,要求“追夺(安石)王爵,毁去配享之像”,这表现了杨时复古、保守的一面。

人物评价

朱熹:孔颜道脉,程子箴规,先生之德,百世所师。

宋高宗:言正而行端,德闳而学粹。网罗百家,驰骋千古。辨邪说以正人心,推圣学以明大义。而陈疏义,足以扶国本于当时;注释经义,足以开来学于后世。

冯梦得:天地生儒自有真,先年五百坠文星。若非推步知端的,孰识龟山是降灵。

李纲:儒林仪表,国家栋梁,风云翰墨,锦绣文章,驾长虹于寥廓,听鸣凤于高岗。

文天祥:维我先生,天立作傅。七岁能诗、八岁能赋。五星聚奎,鼻祖为祖。毁弃三经,和议排阻。邹鲁鸿传,道南有补。

罗Z:剑水澄泓,龟山岌 O壬毓秀,金声玉色,南来道统,日月垂光。令仪令德,山高水长

董必武:东林讲学继龟山,高顾声名旧史传。景仰昔贤风节者,瞻楹履阈学弥坚。

个人作品 著作

《礼记解义》、《列子解》、《史论》、《周易解义》、《三经义辩》、《解字说》、《二程粹言》、《龟山集》

志铭

《父埴行述》《杨母朱氏墓志》《杨氏家谱序》《杨希旦文集序》

书信

《与许高老》《答傅子i》《与李提刑》

记文

《杨道真君洞记》《资圣院记》《含云寺真祠遗像记》《求仁斋记》

诗词

《离家作二首》《席上别蔡安礼》《含云寺书事六绝句》《重经乌石铺》《游玉华洞》

文学记载

《宋史三百三十四杨时传》元脱脱

《杨龟山先生行状》宋吕本中

《龟山先生墓志铭》宋胡安国

《龟山先生文靖杨公年谱》宋黄去疾

《文靖杨龟山先生年谱》清毛念恃

轶事典故

程门立雪

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你回家了)我的学说就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立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一同(跟从程颢)学习的人。之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此时杨时已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家庭成员

父亲 :杨埴。

母亲 :陈氏。 继母 :廖氏

弟弟 :杨曦

妻子 :余氏

儿子 :杨迪、杨迥、杨通、杨适、杨造。

后世纪念

在闽北延平区水南街道玉地村,有杨龟山祠和杨时纪念馆。当地杨时后裔至今珍藏着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清圣祖玄烨帝赐御书“程氏正宗”祠额,1984年经北京故宫博物院鉴定,确认为传世真迹。

龟山故里始建于宋,后毁于火,仅存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所建明溪龙湖棂星门石牌坊、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的德星坊石碑及“杨龟山故里”、“德配天地”、“倡道东南”等石碑和匾额。

《任氏族谱》辈分表

一、姓氏源流

  任(Rén)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为黄帝少子禹阳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左传正义》所载,任氏是5000年前黄帝赐封的12个基本姓氏之一,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荣传统的姓氏。据《姓纂》的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为姓,一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那位任姓的始祖,据考证是黄帝少子禹(禺)阳被封在任国,其后裔以国为氏。周朝时的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等10个姓氏,都是任姓后裔的封国,最初就是由任姓分支出来的。又据《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这10个姓氏,可见得当时这10个姓氏与任姓的密切关系。

  2、出自远古妊姓衍传,与女性妊娠有关,可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古姓之一。人之所以得生,在于母亲妊娠,因生得姓。从母从女,为妊姓,后传为任姓。据《康熙字典》指出:“太任,文王之母”;又据《汉书》的《班婕妤传》上,也有赞美太任之辞说:“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这位周文王的母亲太任之为上古任氏之女,显而易见。

  3、出自风姓,为太昊氏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任,为风姓之国,实太昊氏之后,故都任城(在今山东省济宁一带),太昊就是上古的伏羲氏。任国在战国时灭亡,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任氏。

  4、出自其他改姓而来。如元代王倍子之宣,为避难改姓任,其后代亦称任姓。

  5、出自少数民族改姓而来:

  ① 据《魏书》所载,巴 (即板木盾族)夷帅有任姓。

  ② 另外古代少数民族如西夏、明代哈尼族有任姓。

  ③ 今瑶、回、满、蒙、土家、羌、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任不齐。春秋时期楚国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被唐朝皇帝追封为任城伯,宋朝天子加封为当阳侯。相传黄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儇、依。其中被赐以任姓者,其后裔就以任为姓。然而,也许是由于这个姓氏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所以历来对于任姓的姓源,也有好几种不同的考证。譬如,《唐书宰相世系表》上说:“黄帝少子禹阳,受封于任,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则说:“任,为风姓之国,实太昊之后,今济州任城即其地”。任姓的所出,真是众说纷纭。因任姓起源甚早,且均属传说,莫衷一是的情形,实际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为源自黄帝,一为源自更古远的伏羲氏。那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在《辞海》所提供的答案是这样的:“任姓之任,与任国之任,子孙皆以任为氏。”以上关于任姓姓源的考据,全部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数千年来的任姓,有黄帝的后裔,也有伏羲的后裔,他们有的是因被赐姓而得姓,有的是以国为氏。归根究底,所获的结论是:“任姓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古姓。”但在习惯上,人们把历史上第一个任氏大名人任不齐作为其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任姓尽管得姓很早,但在发展中由于一直深埋不显,所以其早期历史一直很难让人知其详。上述各支任姓中,影响最大者是出自黄帝之后的一支。据某些任姓家谱记载,黄帝之子禺阳在得姓以后,六传至奚仲,再封于薛(今山东省滕县南)。春秋战国时,魏国有任座,秦国有任鄙,他们都是禺阳的后代,楚国有任不齐。可见在先秦时期,任姓已播迁于今湖北、山西、陕西等境。同时,还可以判定任姓早期是以山东为其繁衍中心的,故任姓有以“乐安”为其堂号,其后遂成为当地一大郡望。另据《史记•南越列传》所载,南海尉任嚣曾矫诏使赵佗立国,这说明秦代已有任姓徙广东。至汉时,任姓已散居于我国北方的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一带,南方则居四川、江苏、广东等地。可见,任姓在汉之前即已南迁。汉时有世居沛地(今江苏省徐州)之任敖,其后有子孙迁陕西渭南。魏晋南北朝之际,军阀混战,夷族入侵,中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任姓族人为避战乱,开始大举南迁至今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地。并有任姓人迁入福建。唐时,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使留居河南、山东的任姓又兴旺起来。南宋末期赵姓末代皇帝四处逃亡,元蒙古骑兵南下,使任姓逃难于我国南方各地。元末明初,旱涝蝗疫施虐,农民起义军四起,造成中原、江南人口锐减,任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别迁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陕西等地。大约自清代开始,闽、粤任姓有徙居海外者,如新加坡现有任姓华人,并建立有宗亲组织。如今,任姓已广布全国各地,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两省任姓约占全国汉族任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任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七。

  三、历史名人

  任 峻:人,三国时魏国典农中郎将。曾主持屯田,数年中,所在积谷,仓廪皆满。任棠: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东汉著名学者。有学问,不做官,他修居教书,有气节,因他曾以物暗示太守广行仁政,故有“任棠之情”之佳话。

  任 延:宛城(今河南省南阳)人,东汉名吏。十二岁时,熟读《春秋》、《易经》等,有“任圣童”之称。二十三岁时任九真(今属越南)太守,延教以垦关配匹之道,五年之后,粮食丰收,婚嫁有度,人民生活大改善,生了子女,多以任为名。

  任 环:今山西长治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一五五五年,与俞大猷在陆泾坝等地连破倭寇,以敢战着称。着有《山海漫谈》。

  任 熊:浙江萧山人,清代著名画家。工书善画,长于人物。他承陈洪绶之传统,造形古硬,敷彩鲜艳,富有装饰意趣。《大梅山房诗意图册》是其代表作。

  任 昉:南朝梁著名文学家,仕宋、齐、梁三代。当时以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擅名,而沈约以诗着称,时人号曰“任笔沈诗”。藏书多至万余卷,与沈约、王僧儒并称为三大藏书家。

  任仁发:元朝水利家、画家。他曾主持修吴凇江、大都通惠河、青浦、练湖和海堤工程。善画马,其鞍马与赵孟俯齐名。著名的《二马图》是他的代表之作。

  任不齐:春秋末期楚国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后来,曾被唐朝皇帝追封为“任城伯”,宋朝的天子也加封他为“富阳侯”。

  任雅相:唐高宗时宰相,在位时间不长,曾为坝江道行军总管、燕然都护等。659年,以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安乐县公,两年后卒于军中。

  任伯雨: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北宋著名经学家,宋哲宗的驸马都尉。其深通经述,文力雄健。与寇准、李纲、赵鼎、文学家诗人苏轼、苏辙、秦观、名臣胡铨、李光、王岩臾九人,世称“十贤”。着有《春秋绛圣新传》。

  任仁发:松江青龙镇(今属上海青浦)人,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他曾主持过疏浚吴淞江工程,官至浙东道宣慰副使。善画花鸟、人物,尤以画马为最,著名《二马图》为代表作。

  任大椿: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学者。任礼部主事,兼《四库全书》修纂官。有《弁服释例》、《字林考逸》等。

  任伯年:浙江省山阴(今绍兴)人,清代著名画家。他擅画鸟、山水、人物,技法上有独到之处,所作写照,神采奕奕,其与任熊、任熏合称“三任”。

  任化邦:清末捻军起义首领,太平天国封为鲁王。1865年在山东击毙僧格林沁,1866年粉碎曾国藩防河围剿计划,屡败湘、淮清军。

  任弼时:湖南省湘阴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年参加革命,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军委政治部主任,率部开赴山西前线,领导指挥对日作战。1938年秋赴苏联,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1940年3月回延安,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45年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同周恩来一起协助MZD指挥西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转战陕北,并参与制订土地改革等重大方针政策。1949年4月,担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名誉主席。1950年10月27日在北京病逝。主要著作编入《任弼时选集》。

  任继愈,中国佛教哲学家。山东省平原县人。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研究院文学研究所。后即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宗教学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孔子基金会理事,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等职,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乐安郡:汉为千乘郡。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并写出他们各自的主要事迹

梅花岭记顺治二年四月,江都(扬州城)被清兵围困,情势危急。以宰相身份在扬州督师的忠烈公史可法知道局势已不可能挽救,就召集众将领,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