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姓 侯氏家谱 侯姓起源 侯姓名人 侯姓的来源 侯姓简介
侯姓起源
侯姓,是一个古老而又多源的姓氏。
出自姬姓。以爵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晋国哀侯及其弟弟侯皆被晋武公所杀,子孙逃奔他国,以原封爵位侯为氏。魏国侯嬴即为其后裔。
出自姒姓。据《姓氏考略》云:夏后氏之裔,受封于侯国,子孙以为氏。
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侯奴氏、侯伏氏,进入中原后皆改为汉字单姓侯氏。
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时期仓颉的后代,据《汉上谷长史侯相碑》所记载:“侯氏,出自仓颉之后。”仓颉,即苍颉,史书中说他是黄帝的史官,是汉字的创始者。相传他是今河南南乐县人。《周地记》说:“仓颉姓侯冈氏,名颉”。他的后代有一支住在冯翊衙县(今陕西白水县),简称为侯氏。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国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至春秋初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造成分裂局面,历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至晋侯缗,于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武公(即晋武公)杀死,其子孙逃难到其他诸侯国,以祖上原来的爵号“侯”为姓氏,又形成一支侯氏。
侯姓还有一支也出自姬姓,据《金乡长侯成碑》记载,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弟弟叔段因谋反,为郑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辉县),故又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他的儿子共仲姓侯,从而又形成一支侯氏。
侯氏中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姓氏所改。《通志·氏族略》所记,鲜卑族中有一支部落,原为复姓“侯莫陈氏”,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后,由于其后裔逐渐被汉族同化,于是将姓氏省略为单姓,将其改为侯氏。由此可得知,侯姓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姓氏。
迁徙分布
河北省西北部
侯氏虽源出多支,但早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山东省境内,在其发展繁衍过程中,很快就播迁到河北等地。秦汉之际,在今河北省的中部、西部地区,已有侯氏,并很快成为当地的盛族。西晋至南北朝时期,侯氏有迁至今贵州、四川、广东、内蒙、辽宁等地。唐代的《元和姓纂》中列上谷、丹徒、三水、绛郡(今山西新绛)、河南(今河南洛阳)为侯氏郡望,侯氏还分布于今陕西、福建的一些地区。到了宋、明时期,侯氏的聚居点已遍布今湖南、湖北、江苏、江西、浙江、广西、北京、上海等省市。从清初开始,福建、广东的侯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此后,又有移居海外者。 东北侯氏大部分来源于直隶省永平府(卢龙县)林榆县(今秦皇岛市)。
历史名人
历史上,侯氏的表现不俗。侯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单独立传者57人,被收入《中国人名大辞典》者121人。 侯弘实:唐代人,少年时曾梦见自己变为彩虹,饮水于河。有一僧人给他相面说:此霓龙也。成人后,官至节度使。
侯芭:西汉巨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扬雄的弟子,学习《太玄》、《法言》。这两书是扬雄仿造《易经》和《论语》而作。
侯道华:唐代芮城人,好读子书与经史,手不释卷。曾在道院中静养。相传一天,从市中喝醉归来,用力砍院前的松枝,说:不要妨碍我飞到高处去。七天后,松树上有云鹤出现,并传出笙歌,侯道华飞坐在松顶,挥手成仙而去。
侯继图:三国时蜀 ,曾游览大慈寺,拾到桐叶一片,上面写有诗七联,便藏了起来,后来娶任氏女为妻,方知诗乃出自此妇之手。
侯方域(公元1618-1654年):字朝宗,明末清初河南郡商邱人,擅长古文与写诗,效法韩愈、欧阳修。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合称为四公子。侯方域曾与名妓李香君相爱,权贵田仰迷恋香君的色和艺,欲强娶香君,香君至死不从,血溅扇面。时人杨文骢借血迹绘成桃花。孔尚任根据此故事写成传奇《桃花扇》。
清代有女文学家侯芝。
近现代有化学家侯德榜,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侯宝璋,艺术家侯俊山,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侯宝林等人。
姓氏排名
根据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主持完成、袁义达 钟蔚伦主编的《当代百家姓》里所发布的百家姓最新顺序,侯姓排名77位。百家姓排名230位!
起名规则
侯-Hou-最好不用声母是gk的字为名,双字名应避免全都用h声母ou韵母或阳平调的字。首字最好不用零声母或拼音是yw开头的字。-最好不全用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名的意义与侯字的同音字侯字的猴的含义相连不要产生不佳的歧义。据1998年最新统计,您的姓氏是第82大姓。您的姓氏笔画为9 画。
字母拼写
姓氏 大陆 台湾 香港 澳门
侯 Hou Hou Hau Hao
侯姓名人
娱乐明星
侯高俊杰、侯耀文、侯耀华、侯勇、侯佩岑、侯湘婷 侯德伟 侯宝林
体育
侯生福、侯加昌
文化艺术
侯方岩、侯度、侯大受、侯承庆、侯承恩、侯朝朴、侯敞 侯德榜
政治
侯启兴、侯君舒、侯自强、侯颖、侯维煜、侯宝宾、侯杰
侯姓起名示例
侯妲秀、侯昀汝、侯品帆、侯妲见、侯姿旨、侯泛秀、侯妲妍、侯欣伸、侯昱屹、侯姗汕
侯涵镪、侯姗见、侯淞月、侯佻见、侯翔继、侯妲吟、侯俏早、侯娆屹、侯杰缤、侯昱臣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祖氏
分布地区
秦置范阳郡,现在河北省定兴县。
历史来源
「祖」源出
祖姓的起源与商代王族有直接关系。在殷商历代国王的名字中,有祖字的便有祖乙、祖辛、祖丁、祖庚、祖甲、祖己等人,他们的后代中有人以他们的庙号为姓氏,姓祖。中宗祖乙是上述几位商王中最有作为的帝王,他任用巫贤为相,励精图治,使商朝复兴,所以今天的祖姓人多奉祖乙为始祖。此外,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时有左相仲虺,仲虺的后代中有人名叫祖已、祖尹,二人的后世子孙也有人以祖为姓。祖姓人曾形成了范阳等郡望,当代在满、彝、东乡等少数民族中也都有以祖为姓的人。
祖姓始祖
祖已。祖氏是河北省的名门著姓,他们是殷商王室的子孙后裔,就是受千秋万世敬仰的上古圣君商汤的子孙。祖氏的来源,《元和姓纂》和《姓谱》等书记载说:“子姓,殷后,殷王祖甲、乙、丙、丁支庶因氏焉,殷有祖己、祖伊,汉有祖沂,始家涿郡,望出范阳。”在殷商有天下的645年之中,前后28个君主,以祖为名的君主不在少数,有第十一代的祖乙、第十二代的祖辛、第十四代的祖丁、第二十一代的祖庚等等。后世祖姓中国人的始祖,究竟是哪一位呢?一般人认为应该算是祖已,因为在殷商武丁的时间,从古籍上已经发现了了姓祖的人,那便是当时以道训谏王的贤臣祖已。《书经》上的“高宗彤日”指出:“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雒;祖已训诸王,作高宗彤日之训。”根据这个记载,我国祖氏家族的得姓历史至少在3300年以上。由此可见,祖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姓氏,最初是发祥于涿郡。古代的涿郡,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这个地方便是祖氏的老家所在,他跟中华民族的渊源十分深远。5000年前,黄帝与尤战于涿鹿之野,奠定中华民族繁衍成长的地盘,就是这个地方。望族居范阳郡(今河北涿县)。故祖氏后人多奉祖已为祖姓的始祖。
堂号
涿郡堂、京兆堂、范阳堂
迁徙分布
祖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四十九位。今山东省的寿光县、夏津县,北京市的海淀区,湖北省的英山县,上海市,天津市,河北省的乐亭县、福宁县、献县、深县、新乐县、抚宁县、定兴县、衡水市、易县、秦皇岛市、保定市、涿州市、涞水县,江苏省的南京市、苏州市枫桥支英村,徐州市铜山县、淮安市、宿迁市泗洪县、南通市海门县、昆山市、阜宁县,河南省的南阳市南召县、开封市、商丘市、卫辉县、固始县、新乡市,安徽省的池州市、安庆市、萧县、枞阳县、巢湖市庐江县(不仅仅是庐江县,本人姓祖,是居巢区的)、蚌埠市、滁州市、宿州市,四川省的广元县,吉林省的吉林市永吉县、四平市、通化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庆市的长寿县,湖南省的浏阳市,福建省的德化县、浦城县,贵州省的贵阳市、威宁县、毕节市,广东省的东莞市东城区,甘肃省的`张掖市,辽宁省的沈阳市、盘锦市兴隆台区、北镇县,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缅甸、美国、英国等地,均有祖氏族人分布。
家族名人
祖冲之:字文远,南朝宋范阳蓟人,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精研数学、天文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很大成就。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他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六位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最精密的。他还提出密率值的计算,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数学著作有《缀术》和《九章术义注》,均失传。他根据数理,研究天文历法,制订出一部比较准确的《大明历》。他制造的千里船、水碓磨和指南车。
拓展:王姓的起源与家谱
王氏
分布地区
山西太原郡,山东琅邪郡,山东北海郡,河南陈留郡,山东东海郡,山东高平郡,陕西京兆郡,甘肃天水郡,山东东平郡,河南新蔡郡,河南新野郡,江苏山阳郡,河北中山郡,河北章武郡,山东东莱郡,山西河东郡,甘肃金城郡,四川广汉郡,江苏堂邑郡,河南河南郡,河北河间郡,河南汲郡,陕西冯翊郡,辽宁营州。
历史来源
「王」源出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
2、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以王子爵号改“子”姓为“王”姓,形成了别一支王氏。
3、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以王族称谓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族身份改“妫”姓为“王”姓,称为王氏。
4、复姓简化而来,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有一小部分易姓为王。
5、出自赐姓或改姓的王姓。
6、出自少数民族有王姓或改王姓。
得姓始祖
太子晋,周灵王的太子,本姓姬,王姓重要的得姓始祖。后人又称王子晋、王乔。
堂号
太原堂、琅琊堂等二十一处是以郡望为堂号。三槐堂:北宋王祐,大名莘县人,字景叔,自幼聪慧过人,年轻时曾任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入宋以后,晚年拜为兵部侍郎,于上任后月余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葬在陕西华州安丰里,追封晋国公。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槐树三棵,荆棘九株。百官朝见天子之时,三公面对槐树而立,九卿面对荆棘面立。后世便以三槐代指三公一类官职,九棘代指九卿百官。王祐亲手在庭中栽种了三棵槐树,希望借重三槐的喻意,显赫族人。后来次子王旦果然当了宰相,孙王素又做了宋仁宗时的工部尚书。王氏族人遂称这支王氏宗族为三槐王氏,并将宗族祠堂命名为三槐堂。王祐曾孙王巩文彩出众,与苏轼友善。苏轼为之作《三槐堂铭》,从此三槐堂扬名天下,成为王氏子孙后代通用的堂名。还有双桂、留馀、承德、五果、宝善、积德、存厚、敦睦、馀庆、宗德、燕翼、太原、天全、源远、槐政、槐阴、绍兴、思明、怀德、五孝、绍槐、孝睦、敦本、锡类、槐明、梓谊、听槐堂等。
迁徙分布
王姓在秦汉时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芮城、夏县、蒲县、平陆、河南开封、虞城、淮县,陕西咸阳,山东淄博等地,而子姓为王的后裔则由河南卫辉迁至今甘肃天水、山东东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两汉时期,开始出现了以新朝皇帝王莽而得名的元城(今河北省大名)王姓;琅琊王姓,以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为开基祖;太原王姓,分为晋阳支(以三国魏司空王昶开基),祁县支(以东汉王允为开基)。魏晋南北朝时期琅琊王姓的后裔王导和王敦兄弟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琅琊王氏举族南迁,衣冠南渡,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太原王姓祁县支在司马懿专权时遭受灭顶之灾。隋灭陈时,原仕于南朝的琅邪王姓被分别迁于关中、河北、河东等地。唐末时,王潮和王审知兄弟南迁福建,建立闽国,由此,王审知被誉为“开闽第一人”。北宋灭后,三槐王姓(以唐末的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令王言为开基祖)的不少人迁居江浙一带,尤以江苏昆山一支贤才辈出,成为望族。明代时在洪洞大槐树集结的山西人被分别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甘肃等地。于是太原王和三槐王等在中原地区有了更为广泛的分布。另外,开闽王姓漂洋过海,扬帆南洋。
家族名人
王亥:(公元前20世纪末期)又名振,河南商丘人。是阏伯(契)的六世孙,冥之长子,继任为商族首领,殷人先公之一。
王诩,即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军事教育家。著有《鬼谷子兵法》,弟子苏秦、张仪。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王褒:字子渊,西汉人,文学家,蜀资中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辞赋家,写有《甘泉》、《洞箫》等赋十六篇,与扬雄并称“渊云”。
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后23年),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人,新朝开国皇帝,也是亡国之君。中国历史新朝的创建者。
王羲之,字逸少(321~379年或303~361年)。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祖籍临沂。晋代书法家、书圣。人称“王右军”。一生书法作品颇多,代表作品《兰亭序》。
王献之,字子敬(344~386年)。浙江会稽人,祖籍临沂。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与其父并称二王。书法作品《鸭头丸帖》、《中秋帖》等。
王融,字元长(467~493),南朝齐文学家。原籍琅邪临沂。王僧达之孙。王俭从侄。少年聪慧,博涉有文才,年少时即举秀才,入竟陵王萧子良幕,极受赏识,“竟陵八友”之一。
王勃,字子安(649~676年),绛州龙门人,唐朝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品《滕王阁序》。
王之涣,字季凌(688~742年),祖籍太原晋阳,盛唐著名诗人,《登鹳雀楼》。
王维,字摩诘(701~761年)。祖籍太原祁。盛唐诗人、有”诗佛“之称。是状元也是画派南宗之祖。
王昌龄,字少伯(698~756年),祖籍太原。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七绝圣手”。“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安石,字介甫(1021~1086年),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重阳:(1112年—1170年),中国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始创人,后被尊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
1、越国是六国之中的哪一个国2、谁知道战国时期吴国和越国在现在中国地图上的具体位置3、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图越国是六国之中的哪一个国
越国(公元前2032—公元前110年,处东南扬州之地,是中国夏朝、商朝、周朝时期由华夏族在中国东南方建立的诸侯国。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大禹的直系后裔。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
越即是天下九州之一的扬州,《尔雅·释言》越,扬也《注》越,扬也。
越非民族之称,乃东南扬州之地名也。
吴越春秋中有大禹“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的记载,由此可见在禹之时,上古就将东南江南的大扬州地区叫做越,吴越春秋还记载大禹在会稽诛杀防风氏,以示威信(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观示中州诸侯,防风后至,斩以示众,示天下悉属禹也。
越国封地处欧余山之南(阳面,国君为姒姓。姒姓是尧赐于大禹的(尧曰:"俞!以固冀于此。"乃号禹曰伯禹,官曰司空,赐姓姒氏,领统州伯,以巡十二部。
越国主要以绍兴禹王陵为中心。春秋末期,越国著名君主勾践消灭吴国,势力范围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
公元前306年,越王无疆北上伐齐,听信田姓说客所误,率领大军调头攻楚,不料中埋伏,兵败身亡,但越国仍存。无疆死后,他的次子蹄在浙江地区建立了东越国。长子玉在福建地区建立了闽越国。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二十五年降越君,置会稽郡。[1]
越国从夏代无余建国开始,到汉武帝时期,余善被灭国迁众结束,总共持续一千九百二十二年。是存在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也是强盛时间最长的东方大国。
1地理编辑
越国前期的核心统治区域主要在今天的浙江绍兴、金华周边地区,其早期都城即在该区域内迁移,定都会稽(绍兴。前473年,倍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於徐州,致贡於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句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於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於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2]。
战国时永_郴_衡_潭_岳_鄂_江_洪_饶并是东南境,属楚也。袁_吉_虔_抚_歙_宣并越西境,属越也。越国最少在勾践称霸到战国时期,都统辖江西大部分地区。[2]
2历史编辑
起源
春秋五霸地图
越国,国君为姒姓。姒为尧帝赐于大禹王的氏。
越国在夏商周分别被称为瓯越、沤越、欧越,此类记载见于《逸周书》等记载。
沤越:《逸周书》作“越沤”。“夏为瓯、殷为沤、周为欧”。夏时从瓦,可见他们已开始制作陶器;商时从水,标志着他们居于“歧海”边缘;周时从欠,曾有越王次子欧余山封地。
上古、古代也长江中下游流域称扬越。
上古、先秦、魏晋南北朝以来,人们用“扬越”来称呼长江中下游地区。如:
“禹三年服毕,哀民,不得已,即天子之位。三载考功,五年政定,周行天下,归还大越。”《吴越春秋》;“王睿南征兵无血刃,扬越为墟。”《晋书·武帝纪》;
“晋室播迁,来宅扬越。”《宋书》;
“晋室播迁,南据扬越。”《史通·表历篇》;
“(秦王苻坚诏:朕方委以征伐之事,北平匈奴,南荡扬越。”《资治通鉴》
吕思勉则指出上古,自江以南则曰越。也就是说古代的越人先秦的越人不等同于南方畲瑶壮侗等民族,也不等同于东南亚越南人等。越跟齐、楚、燕、晋、秦一样,都是诸夏之一,非民族概念。越人是上古一万年前生活在长江以南的华夏稻作先民。
越国在先秦对日本、越南有一定的影响,在文化甚至血统方面。
约公元前21世纪,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舜将首领之位禅让给禹。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会稽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这里。大禹死后,其子夏启破坏”禅让制“,建立夏朝,传至帝少康时,为延续禹王陵的守护与祭祀工作,便封其庶子无余于会稽,号曰“禹越”。
早期
《商书·伊尹朝献》记载:“伊殷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深、十蛮、越沤,剪发文身,请令以鱼皮之_,乌_之酱,鲛_利剑为献。”
《逸周书王会》中有“区阳以鳖封,鳖封者,若彘,前后有首。”(译文:区阳,贡鳖封。鳖封像貉,前后都有头。,从这一系列瓯、沤、欧词汇中可以明显看出,当今欧阳家族跟越国的渊源,也就是说欧阳氏是越国、越王族独一无二的直系后裔。
《史记》记载“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後二十馀世,至於允常。“《正义舆地志》记载:“越侯传国三十馀叶,历殷至周敬王时,有越侯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春秋贬为子,号为於越。”[2]
瓯与越之关系:
“瓯”名源于“鸥”吗?“瓯越”专指温州吗?经考证,“瓯”名当源于“区(ōu”;“瓯人”当源于“沤人”;水边人之称谓也。因而东瓯之“瓯”的本字,应为“沤”。“瓯越”有广义、中义、狭义三指:广义指百越;中义指《史记·东越列传》范围;狭义指西汉初期的东瓯国,即今台州、温州、丽水三地。只有部分在温州为官者和部分温州人才自称“瓯越”。
(一“瓯”名起源考
瓯之本义,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瓯,小盆也。从瓦,区(ōu声。”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瓯,小盆也。从瓦,区(ōu声。(扬雄《方言》:自关而西或谓之‘盆’,或谓之‘盎’;其小者谓之‘升瓯’《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按:瓯臾,比喻地面凹陷不平之处。”
“瓯”名当源于“区(ōu”。“区“之本义,据《说文解字》:“区,_区;藏匿也。”此处“区”,虽读为“qu”,而不读为“ōu”。但同样具有“_区、藏匿”义。早在春秋时期,“区(ōu”就作为四种量器之一。《左传·昭公三年》:“齐旧有四量:豆、区(ōu、釜、钟。”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春秋左氏音义之四》(卷18,四部丛刊本:“四豆为区,四区为釜。”即齐国旧量制是四进制,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此处“区(ōu”,即是《说文解字》所说“藏匿”义。
石声汉先生认为:“区(ōu”之本义,“即为掊成的坎_”。西汉著名农书《_胜之书·区(ōu田法》中所载“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ōu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种稻,区(ōu不欲大,大则水深,浅不遍;冬至后百一十日,可种稻”;即是此意(见所著《_胜之书今释》,《太平御览》卷821《田》,卷839《稻》引同。
古代农民播种时所开的穴或沟称为“区(ōu”,“区(ōu田”是指在田里按一定距离开挖穴,将种子播入其间,便于深耕细作,集中施肥灌水,分“沟状区田法”和“窝状区田法”两种,为当时先进的耕作方式。
现存最早古越文化两大专史之一,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吴太伯传第一》(卷一,下同四部丛刊本者,不出注载:“尧遇洪水,人民泛滥,遂高而居之。尧聘弃,使教民山居,随地造区(ōu,研营种之术。三年余,行人无饥乏之色。”此处“随地造区(ōu,研营种之术”;即是《_胜之书》中的“区(ōu田法”。
正因为“区(ōu”亦有“_区、藏匿”义,后引申为“低洼之处”。《周礼·夏官·职方氏》(卷第八,四部丛刊本:“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薮曰具区(太湖别称,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其利金锡、竹箭,其民二男五女,其畜宜鸟兽,其谷宜稻。”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道安传》(卷五,大正藏本中“东南区(ōu地,地卑气厉”等记载的“区(ōu”,即指“低洼之处”。“东区”亦指星名。
(结论:沤通欧、通瓯,原本指长江以南湿地之意;沤通欧、瓯、水、南方,欧阳很可能本意并非欧余山之南,而极有可能本意是指长江以南的意思。
吕思勉先生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
争霸
越国在整个东周一直比较强大。
在春秋时期曾威胁到了齐国的安全。
齐桓公和管仲曾经害怕越国攻打袭击齐国。
桓公曰:“天下之国,莫强于越。今寡人欲北举事孤竹、离枝,恐越人之至,为此有道乎?”(管子轻重甲第八十
在战国初期,越国是当时四强之一。
今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四分天下而有之墨子非攻诸侯力征,南有楚越之王,而北有齐晋之君。(墨子节葬下篇
曾经对魏国进行过军事援助。
魏襄王七年,越王使公孙隅来献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万、犀角、象齿。(古本竹书纪年
让田齐数度感到恐惧,齐国不敢与越国进行军事交锋。
完子请率士大夫以逆越师,请必战,战请必败,败请必死。(吕览似顺论五
畏越如虎,认为越国就是一只猛虎,并尽量避免与其交锋。
齐国齐庄子请攻越,问於和子。和子曰:“先君有遗令曰:‘无攻越。越,猛虎也。’”
与吴国的冲突
允常时,才与吴国发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此时,已是春秋末年了。[2]
前496年,允常死后,勾践即位,吴王阖闾兴兵伐越,越王勾践用死士在阵前自杀的战术,败吴于_(zuì李,阖闾被射伤,死后夫差即位。[2]
前494年,吴王夫差击败勾践于夫椒,并把他围困在会稽山上,勾践派遣文种贿赂吴国宰_,向吴国求和。[2]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在会稽之困中被吴王赦免回国后,任用文种和范蠡富国强兵。范蠡持纵横之术煽动吴国与晋国、齐国中原争霸,无暇顾及越国。而勾践则卧薪尝胆、亲自耕作,委曲求全、礼贤下士,赈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同甘共苦,终于使得国力大增。[2]
前482年,越王勾践趁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会盟之际,征伐吴国,俘获吴国太子友。而吴王夫差中原与晋定公争夺霸主失败,被迫归国。由于吴军疲惫,国力空虚,吴国遣使携重礼与越国媾和。前478年,越国再度攻打吴国,在笠泽大败吴军。吴国自此一蹶不振。前473年,越军围困吴国都城,吴王夫差自尽殉国,越军破城,吴国灭亡。[2]
勾践平定了吴国后,就出兵向北渡过淮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周元王派人赏赐祭祀肉给勾践,称他为“伯”。勾践离开徐州,渡过淮河南下,把淮河流域送给楚国,把吴国侵占宋国的土地归还给宋国。把泗水以东方圆百里的土地给了鲁国。当时,越军在长江、淮河以东畅行无阻,诸侯们都来庆贺,越王号称霸王。不过此时,春秋行将结束,霸政趋于尾声,勾践已是春秋最后的一个霸主了。[2]
勾践成为霸主之后,勤政之心逐渐怠惰,而猜忌之心日渐增长。范蠡是越王勾践的重要谋臣,辅佐勾践成就霸业。在越国最困难的时刻,他侍奉越王勤奋不懈、为越王运筹谋划二十余年,终于辅佐越王报仇雪恨、荣登霸主权位。越王表示要与范蠡平分越国,但范蠡目光敏锐,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只宜与之共患难,不宜与之同享乐,终于离开越国、隐姓埋名。相比之下,大夫文种的遭遇就悲惨多了,竟被越王安上“作乱”罪名,赐剑而亡。[2]
没落
勾践去世后,儿子王_(shí,石与即位。王_与逝世,儿子王不寿即位。王不寿逝世,儿子王翁即位。王翁
越国战舰模型
逝世,儿子王翳即位。王翳逝世,儿子王之侯即位,王之侯逝世,儿子王无疆即位。在这一时期,春秋时代已经结束,列国征伐的战国时代已经到来。越国的邻国齐国、楚国都进行了变法,国力强盛;而越国则少与中原往来,没有变法,国力逐渐低落。[2]
前333年,越王无疆欲效法列国征伐中原,于是发兵向北攻打齐国。时齐威王在位,于是派遣使者劝说越王西征楚国。齐使以楚国分兵在列国争胜,国内空虚为借口诱引越国伐楚。越王无疆听从齐使计策,转头讨伐楚国。然而,楚威王早有灭越之心,曾派大臣昭滑到越国去调查了5年,准备充分。于是楚威王领军进攻越国,大败越军,杀死无疆,把原来吴国一直到浙江(钱塘江的土地全部攻下,北边在徐州大败齐军。由于越王无疆生前未曾明确指定王位继承人,导致他的长子次子各以正统自居,纷纷建国,自此,越国从此分为东越、闽越,直到秦始皇统一东方六国前,诸侯国不能制服。[2]
灭亡
前307年,秦武王举鼎绝膑而死,不久,秦国爆发季君之乱,在这时,一时无暇对外兼并,楚就趁这个时机攻灭越国。前306年(楚怀王二十三年,楚国乘越内乱的时候,联合齐国把越国灭亡了,设江东为郡。[2]
无疆的族子们立东越与闽越,东越国后来收复了被楚国占领的江东、江北之地,势力再度到达淮水。王翦灭楚后继续南下,降越君,置会稽郡,和山东六国不同的是,越国君主和政权仍然保留,只是暂时去除王号。
秦始皇因攻打东越、闽越异常艰难,远过六国,特赐越国君(摇、无诸、织为驺姓(意为驯服的良驹。
陈涉起义之后,东越、闽君摇,辅佐诸侯推翻了秦朝。汉高帝又恢复摇做了越王,继续越国的奉祀。后再次复国,直到前110年时被汉武帝最终灭亡。
越国从夏朝无余奉禹王之祀建国到汉武帝灭亡,经历1922年,是国祚最长的诸侯国。[2]
欧阳氏与越国之渊源关系
唐太宗敕定《欧阳氏谱序》:欧阳氏者,越王之胤(裔,姚(摇王之始也。越王无疆之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因以为氏。
北宋欧阳修撰《欧阳氏谱图序》:欧阳氏之先,本出于夏禹之苗裔。自帝少康封其庶子于会稽,使守禹祀。传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子曰勾践,是为越王。越王勾践卒,子王鼠与立。自鼠与传五世,至王无疆,为楚威王所灭,其诸族子,分散争立。滨于江南海上,皆受封于楚。有封于欧阳亭者,为欧阳亭侯。欧阳亭,在今湖州乌程欧余山之阳。其后,子孙遂以为氏。汉高祖灭秦,得无疆之七世孙摇,复以为越王,使奉越后。
民国十三年(1924甲子岁姚星吾撰《欧阳氏族谱原委序》:尝读《史记·世家》按:欧阳氏,本颛顼之后,夏禹王之苗裔也。传五世,至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会稽,使守禹祀。历夏、商、周,传二十余世,至无疆,为楚威王所灭。无疆子蹄复受楚封。居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侯,子孙遂以为氏,此欧阳氏因封受姓之所由来也。然其后,最显而可考者,在汉则有东越王摇,在晋则有冯翊太守建,在南齐则有屯骑校尉宝,在梁则有征南大将军、穆国公_,在唐则有弘文馆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开国公询,刑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通,在宋则有观文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知青州军事、文忠公修。
《路史》“欧条”上记载说:“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
《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夏少康庶子封于会稽,至越王无强,为楚所灭,无强子蹄,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
《元和姓纂》载“瓯:东瓯王之后”。
欧阳六宗世次总歌选段:因封受姓曰欧阳,道德文章百世芳。上溯黄帝及大禹,禹第五世名少康。庶子无余封会稽,二十余世至允常。常子勾践封越霸,传衍六世乃无疆。伐楚楚伐族属散,子蹄封欧余山阳。苗裔因之为姓氏,五世名摇汉封王。
晋江龙湖欧阳氏寻根
一代无壬——二代夫谭——三代允常——四代勾践——五代鹿程——六代不寿——七代州句——八代翳——九代诸咎——十代无颛——十一代玉公——十二代恒公——十三代朝公——十四代睦公——十五代无诸——十六代摇公——十七代涿公——十八代郢公——十九代攀公——二十代迹公——廿一代高——廿二代天支——廿三代地余——廿四代政公——廿五代襄公——廿六代翕公——廿七代复公——廿八代建公——廿九代质公——卅十代成公——卅一代晋公——卅二代启明——卅三代乾公——卅四代焕公——卅五代睿公——卅六代景达——卅七代僧宝子三危盛邃——卅八代危公子二纥约、盛子护、邃子二宪直——卅九代纥公子四询亮德器、直子三员哲真——四十代询公子四卿肃伦通、员子韶——四十一代通公子三幼明幼主幼咸
注:上述福建欧阳氏谱中,十一代玉公——十二代恒公——十三代朝公——十四代睦公——十五代无诸,是闽越系的,而摇本为东瓯国君,为何放到闽越系中去,原来摇是三越首领,史书也称闽君摇,应是抗秦战争从东瓯退入闽地的结果。由此可见闽越国也是欧阳氏。
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欧阳氏绝对是早于蹄之前就有的。
谁知道战国时期吴国和越国在现在中国地图上的具体位置
就是现在的江苏大部,以及安徽的东部。也句是长江下游的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图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政治上,各种改革,变法连接不断,而成功进行变法的国家则强大起来,通过这种政治变革,奴隶制度最终消亡,新兴的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战国(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或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即已被秦国灭亡,所以战国时代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公元前323年五国相王后,各大诸侯纷纷僭越称王(吴、越、楚三国春秋时代已称王,周王权威进一步受损。
战国时代及之前的春秋时代,都是后世史家对东周这段历史时期的再次划分,“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观点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补充。在前403年之前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和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
目前,《史记》的观点因包括了如上重要的历史事件而得到多数采纳。而在战国时期的结束是在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
扩展资料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得名,是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相传《春秋》为孔子修订,但至今学术界对此说尚有诸多质疑,并无统一观点。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
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传》记载之终(公元前468年、三家灭智(公元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中国历史时期
罗贯中为什么会在《三国演义》中“尊蜀汉贬曹魏”?——从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说起
一,希望今人能认识到“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这三部中国古典文学的价值
昨天晚上,吵闹了许久的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在安徽卫视播出了,随后,安徽卫视还安排了一帮电视人去说三道四这部新版的电视剧《三国演义》。
虽然新版三国演义的编导一再强调说,本次的新版的三国演义是“整容不改性”,意思是说,新三国演义电视剧并不打算去改变原著“尊刘贬曹”的价值观,
也不打算为曹操翻案,他们只是对人物的描写有所改变,还曹操本来的雄才大略面目而已。尽管目前这部新版三国演义只播出了前两集,但是,任何还有点文学修养的人都已经通过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一、二集看清楚了该电视剧的价值观倾向了。这就是,该剧已经颠覆了《三国演义》的原著了,已经在事实上改变了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尊蜀汉贬曹魏”的价值观了。
不知道新版三国演义的编导们是否知道自然科技的机械工艺中有个理论上的“三点定位”法则和实际操作中的“两点定位”法则?其实,人文社会学科,特别是历史文学这种作品,其中的理论“三点定位”和实际操作的“两点定位”法则也是表达得非常充分的。那么,什么是“三、两点定位法则”呢?如果从科技的角度上说,物体的动静和其时空位置,往往是由立体世界的X、Y、Z三个坐标去确定的,所以,立体世界中,只要定位了X、Y、Z这三个轴线坐标位置,那么,这个物体就被相对静止的定位了。而在平面世界中,因为平面世界是X、Y两个坐标系,所以,平面世界中,只需要东西和南北的两点就可以定位物体的静止位置。
相比之下,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特别是文学领域,也有个“三、两点定位”法则,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动机、语言,行动”这三个人文坐标。这个人文学科中的“动机、语言、行动”的三点定位原则,早在春秋孔子时代,就已被中国古人发现了,比如,孔子就说过:“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见《论语》)
孔子这里所说的“志,言,行”,就是人文学科领域中的“动机,语言,行动”的三点定位法则。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古典名著的《三国演义》和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是如何分别定位曹操这个人的呢?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第四回是这样描述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其说:“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当夜,行数里,月明中敲开客店门投宿。喂饱了马,曹操先睡。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便欲拔剑来杀曹操。正是:设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来一路人。”
从以上原著《三国演义》对曹操和陈宫杀人这件故事的描述上看,最先起疑心和杀人动机的,是曹操,最先说要先发制人的也是曹操,虽然杀人是曹操和陈宫二人共同所为,但是,陈宫知错即改,曹操却因为他持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生价值观,而滥杀无辜,最后,作者评论说曹操是个“设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来一路人”!这样,原著《三国演义》开篇就定位了曹操的奸雄形象了。
而昨天晚上播出的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是怎么样去表达以上这场故事和表达该电视剧编导的价值观的呢?在新版三国演义的二集后半部中,是陈宫先起疑心,他摇醒了酣睡的曹操,然后,陈宫又把自己的疑心传播给曹操,这样,曹操才与陈宫一起杀人的。这样的改动,就彻底改变了原著《三国演义》对曹操的三点定位原则了,好像是陈宫先起了杀害无辜的动机和说出了应该先发制人的语言。因此,这部戏,笔者已经不打算再往下观瞻了,因为,其编导已经明显改变了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价值观取向了,下面的几十集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和表演模式,笔者不看也都知道了。
今人应该重新认识中国的三部古典名著的文学价值!笔者认为,当今人类世界上,历史战争文学的巅峰作品,当属《三国演义》;生活伦理情爱文学的巅峰作品,当属《红楼梦》;志怪文学的巅峰作品,当属《西游记》。这三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哲学、伦理、人文等价值内涵,恐怕比一般人想像的要深邃得多。笔者认为,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文学都难以超越这三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了。
我们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例,去说明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文学,都各自有自己的套子,也就是自己传统和相对固定的文学表达程式,中国传统文学的套子,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豪杰”;相比之下,西方传统文学的套子,则是“男女爱情,血淋淋的战争,正义战胜邪恶”。
历史和历史文学,都是传播和表达道德伦理价值观的,这点,中国古人认识得非常清楚,比如,西汉史学家扬雄就一针见血指出过:“请问古。曰: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舆尸、血刃,皆所不为也。”(见《法言》)
唐朝的著名史学家刘知几也认同扬雄的这种对史学功能作用的判断,他说:“略外别内,掩恶扬善,《春秋》之义也。”(见《史通》)
大家知道,现实世界中,人们批判万事万物,都需要个标准,不成规矩,就无方圆。那么,中国古人评判历史、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善恶标准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和;生”这两个字!即,不管你是什么历史人物,也不管你生前的动机、语言和行为是什么,只要你违反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和平幸福与生存发展需要的这两个原则,那么,你就是“反动”天道的,因为,自然天道的本质,就是万事万物和谐生存的。
那么,人类社会中,谁最维护以上所说的“和;生”原则呢?当然是老百姓!老百姓天生爱好和平与幸福生活,天下没有一个真正的老百姓会喜欢争权夺利的战争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所以,早在西汉时代,史学家扬雄就一语道破了这个人类历史是非的原则,他说:“众人’。曰:‘富贵生。’‘贤者’?曰:‘义。’‘圣人’?曰:‘神。’观乎贤人,则见众人;观乎圣人,则见贤人;观乎天地,则见圣人。天下有三好:众人好己从,贤人好己正,圣人好己师。天下有三检:众人用家检,贤人用国检,圣人用天下检。”(见《法言》)
西汉史学家扬雄认为,圣人与老百姓的价值观是一样的,他们都崇尚个人、家庭和国家乃至于天下的共同富裕、和平和幸福,相比之下,那些“贤者”,也就是有自己利益小集团归属的士大夫们,他们看待历史社会和人物的标准,往往则是他们所服务的“国(即邦国和利益集团)”和“义(即某种利益集团遵循的政治意识形态)”。
那么,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呢?其虽然是在描写战争历史,是在描写三国的战争演义,但是,作者罗贯中则一直在歌功颂德和平、幸福和人民生存发展的价值观,他是坚决反对奸诈和霸权的。而不管是历史上的真正的曹操,还是人民群众口头历史传说中的曹操,他千真万确就是个崇尚武力征服的霸权人物,并非是个倡导和平发展协商的历史人物形象。这也是为什么元朝以降的中国戏剧舞台会将曹操描绘成为白脸奸雄的原因。
中国的三部古典名著,都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并非是仅仅在给人们讲述惊险、刺激的历史战争文学故事。比如,罗贯中如果对中国文化的正统问题没有事先非常深入的研究,如果他对中国历史没有深入研究,他是不可能著作出《三国演义》的;同理,吴承恩如果对中国道佛二家的修行、修真内涵和中国西部的自然地理、民俗没有深入研究,他也不可能著作出《西游记》;同理,曹雪芹如果对中国儒释道,特别是对中国道家和佛家的时空理论实践及其中国传统家庭的生活模式没有深入研究,他哪里写得出《红楼梦》呢?
中国的文学,是这样的一种模式,浅薄的,就是街头巷尾的道听途说的稗史小故事,深邃的,则是中国哲学、艺术、人文的综合作品。说白了吧,文学犹如饮食,有小吃,有大餐,也有满汉全席;有苍蝇餐馆,也有富丽堂皇的大餐厅。搞文学,很容易,什么人,只要你喜欢摆龙门阵,他都可以自我文学一下,但是,你要达到文学的巅峰,作者必须同时是哲学家、思想家、史学家、艺术家、民俗学家等的综合人物。
再说白点,学者和学术,就像是在开蔬菜店堂、米粮店堂、修建筑;学者虽然可以开出非常丰富的学问殿堂,但是,学者,归根结底就是贩卖原材料的,或者是修精神文化大厦的。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学术作品,至今为止,就只有两部精神文化大厦,一是《易经》,二是《太玄》,其他的人文学术作品,都不能够说是精神文化大厦。文学领域,你也可以开各式各样的小吃店,但是,你要建设出像《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
巅峰作品,则犹如在在开满汉大餐馆了!
其实,笔者一向认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需要看太多的书,你只要看懂了《易经》、《太玄》、《汉书》、《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六部书籍,然后,你再背起背包行走大半个中国,特别是走走中国西部,那就足够了!只可惜的是,自古以来,还没有谁敢妄言说他看懂了这六部典籍了,也没有人敢说他已经走完过中国西部了。
二,《三国演义》为什么会“尊蜀汉贬曹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信史与历史文学,不是一回事情,但是,由于文学与历史故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历史与历史文学常常会搞糊涂人,许多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历史文学当成为历史故事本身去看待,这样,才产生了一些人要为“白脸曹操”翻案的闹剧来。其实,关于曹操是什么样
历史人物,自有《三国志》去作为依据,但是,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则主要反映的是中国人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倾向。这个问题,需要今人区分清楚。
中国古典名著的《三国演义》有明确的“尊蜀汉贬曹魏”的价值观,这是人们都知道的。但是,为什么《三国演义》会有“尊蜀汉贬曹魏”的价值观,恐怕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这个问题,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其中的意味,非常渊源古老和深长!
任何伟大的作品,一定都与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当时的文化心态有直接相关,《三国演义》也如此。罗贯中(生卒于约1300年——约1400年之间)是在元末明初所著作的《三国演义》,这段历史时间,不仅仅天下动乱甚多,而且,因为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有歧视汉人和汉文化的问现实问题,因此,罗贯中生活的年代,如何捍卫中国汉文明文化道统的问题,再次被许多中国文人重视。这就是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寻根和赞扬中国本土中的汉文明文化道统的书籍。今人明白《三国演义》的这一历史文化背景,非常重要!
罗贯中,据说是山西人,也有说其是江浙人,而根据《罗氏家谱》及罗氏祖茔墓碑之记载看,其先祖又为四川成都府人。其实,罗贯中究竟是哪里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价值观,几乎就是朱熹《朱子语类》的许多思想的翻版。这就是说,如果今人没有阅读过《朱子语类》,你几乎无法理解为什么罗贯中著作的《三国演义》会有“尊蜀汉贬曹魏”的历史思想价值观!
因为《朱子语类》论述历史人事和三国评论甚多,下面,笔者选择其中的一段来说明南宋朱熹与学生关于中国文明文化正统问题的论述:其说:
问:“‘正统’之说,自三代以下,如汉唐亦未纯乎正统,乃变中之正者;如秦西晋隋,则统而不正者;如蜀东晋,则正而不统者。”曰:“何必恁地论!只天下为一,诸侯朝觐狱讼皆归,便是得正统。其有正不正,又是随他做,如何恁地论!有始不得正统,而后方得者,是正统之始;有始得正统,而后不得者,是正统之余。如秦初犹未得正统,及始皇并天下,方始得正统。晋初亦未得正统,自泰康以后,方始得正统。隋初亦未得正统,自灭陈后,方得正统。如本朝至太宗并了太原,方是得正统。又有无统时:如三国南北五代,皆天下分裂,不能相君臣,皆不得正统。义刚录作:“此时便是无统。”某尝作通鉴纲目,有
‘无统’之说。此书今未及修,后之君子必有取焉。温公只要编年号相续,此等处,须把一个书‘帝’、书‘
崩’,而余书‘主’、书‘殂’。既不是他臣子,又不是他史官,只如旁人立看一般,何故作此尊奉之态?此等处,合只书甲子,而附注年号于其下,如魏黄初几年,蜀章武几年,吴青龙几年之类,方为是。”又问:“
南轩谓汉后当以蜀汉年号继之,此说如何?”曰:“如此亦得。他亦以蜀汉是正统之余,如东晋,亦是正统之余也。”问:“东周如何?”曰:“必竟周是天子。”
问:“唐后来多藩镇割据,义刚录云:
“唐末天子不能有其土地,亦可谓正统之余否?”则如何?”曰:“唐之天下甚阔,所不服者,只河北数镇之地而已。”义刚录云:“
安得谓不能有其土地!”淳。义刚同。
温公通鉴以魏为主,故书“蜀丞相亮寇”何地,从魏志也,其理都错。某所作纲目以蜀为主。后刘聪石勒诸人,皆晋之故臣,故东晋以君临之。至宋后魏诸国,则两朝平书之,不主一边。年号只书甲子。问纲目主意。曰:“主在正统。”问:“何以主在正统?”曰:“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乃云,某年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缘此遂欲起意成书。推此意,修正处极多。若成书,当亦不下通鉴许多文字。但恐精力不逮,未必能成耳。若度不能成,则须焚之。”大雅。
问:“宋齐梁陈正统如何书?”曰:“自古亦有无统时。如周亡之后,秦未帝之前,自是无所统属底道理。南北亦只是并书。”又问:“东晋如何书?”曰:
“宋齐如何比得东晋!”又问:“三国如何书?”曰:
“以蜀为正。蜀亡之后,无多年便是西晋。中国亦权以魏为正。”又问:“后唐亦可以继唐否?”曰:“如何继得!”赐。
纲目于无正统处,并书之,不相主客。通鉴于无统处,须立一个为主。某又参取史法之善者:如权臣擅命,多书以某人为某王某公。范晔却书“曹操自立为‘
魏公’”。纲目亦用此例。方子。 (《朱子语类·通鉴纲目》)
朱熹(1130年——1200年),南宋后期人,朱熹生活的年代,当时的宋王朝国势甚微,西夏、辽、金、蒙等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势力甚大,自以为自己代表了中国文明文化正统的南宋当时是岌岌可危,这是使得朱熹刻意去著作《资治通鉴纲目》的原因。当时的朱熹力图去矫正温公(司马光)等人的错误历史价值观,试图从理论上去论述中国汉文明文化的正统源流。《朱子语类》是朱熹生前与学生的对话集,其正式出版问世,是在朱熹死亡以后由他的学生和崇拜者整理于1270年。由于朱熹在晚年曾经得罪权贵,他的思想和著作被打成了“伪学”,类似于今人所说的异端邪说,所以,朱熹晚年和他死亡之初,他所构建的许多思想,都不被人重视。但是,由于当时的金王朝也崇尚孔孟等汉文化,金人也普遍崇拜孔儒,甚至朱熹本人也甚为金王朝官方和金王朝文人们所推崇,所以,朱熹死亡以后,原来弹劾他的高官韩侂胄因犯事被诛,曾经当过朱熹的学生的宋宁宗就联想到朱熹被贬与韩侂胄直接有关,这样,宋宁宗就在朱熹死亡多年后给朱熹平反昭雪了,朱熹也因此被重新封为了“信国公”,后又改封“徽国公”。1241年,宋理宗见学子们对朱熹学说越来越感兴趣,他便下达找诏令宣布说朱熹从祀孔庙,这,就是当时文人名誉上的最高荣耀,这样,朱熹在死亡之后的地位就上大大升了。1363年,元顺帝出于国家各民族一统的政治需要而追封朱熹为齐国公;清朝同样出于国家意识形态一统的政治需要,而在康熙51年,将朱熹被升配孔庙十哲,朱熹地位在清朝达到了高峰。
大家看清楚了吧,罗贯中,就生长在朱熹的地位和朱熹的学术思想逐步处于被抬高的历史年代之中。当然,元朝官方抬高朱熹,是想利用朱熹理学中的为君主服务的思想成果,但是,罗贯中这种民间文人所看到的,则是朱熹著作中的关于中国汉文明文化谁为正统的理论,因为,这在元朝时代,涉及到了一个中国汉民族的保种保族的重大问题了。
什么是“正统”问题呢?如果说起来,这个问题,早在唐朝时代就已经被提出来了,甚至,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经被提出来了,甚至,这个关于中国文明文化的正统问题,已经成为了南北朝以降中国文人共同关注的一个大问题了。
南北朝时代,西域的佛教文化大势东进,有逼迫中国本土文化让位的态势,因此,在南北朝300余年之中,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一直存在着道佛之争,也就是存在着是老子化胡,还是佛化老子的争论。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唐朝后期,著名的唐朝韩愈的《谏佛骨表》,就是这样的事件的延续。而史载的南齐时代的太学博士颜欢的故事,也表达了当时的文人们的这种思想文化冲突,其记载说:“欢答曰:案道经之作,著自西周,佛经之来,始乎东汉,年逾八百,代悬数十。若谓黄老虽久,而滥在释前,是吕尚盗陈恒之齐,刘季窃王莽之汉也。经云,戎气强犷,乃复略人颊车邪?又夷俗长跽,法与华异,翘左跂右,全是蹲踞。故周公禁之于前,仲尼戒之于后。又舟以济川,车以征陆。佛起于戎,岂非戎俗素恶邪?道出于华,岂非华风本善邪?今华风既变,恶同戎狄,佛来破之,良有以矣。佛道实贵,故戒业可遵;戎俗实贱,故言貌可弃。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而露首偏踞,滥用夷礼,云于翦落之徒,全是胡人,国有旧风,法不可变。”(《南齐书·高逸传·顾欢》)
由此可见,早在南北朝时代,就有许多中国文人认为,中国本土可以接受外来的佛教文化,但是,中国人还是应该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坚持自己的民族习惯,否则,中国人就有亡国亡族的问题。由此可见,这个关于谁是中国汉文明文化正统的争论之中,潜藏着中华民族的保国保种的天大问题。
宋朝开国以后,曾经在1080年——1100年发生过一次著名的“蜀洛党争”事件,所谓的“蜀洛党争”,是以苏东坡为首的朝廷蜀党与以程颐为首的洛党发生的因为各自许多学术思想不同而导致的两个学派和两个朝廷党派的对立冲突事件。严格说,这场党争,二程代表是孔儒正统,而一向作风飘逸的苏东坡则是反程颐等人的孔儒正统之说的,这样的“蜀洛党争”自然会涉及一些历史价值观的问题,苏东坡赞成他的老师欧阳修的许多观点,他的许多历史观与程颐的历史观发生了冲突,比如,苏轼就一反儒生们普遍痛恨秦始皇的看法而认为“始皇、宣帝(汉宣帝)皆英主”(《始皇论》)。同时,苏轼一反自三国以来人们对蜀汉文化文明正统的推崇,而对统一了中国的曹魏大加赞赏,他甚至对大胆进行平民主义倾向改革的王莽也非常的推崇,这就是说,苏轼经常对历史上的一些“篡君”者的评价甚高,显然,这和苏东坡个人不太深入的历史学养有关系。苏轼认为:“正统者,名之所焉而已。名之所在而不能有益乎其人,而后名轻。名轻而后实重。吾欲重天下之实,于是始乎轻视正统。”(《后正统论三首》)
苏轼这样的以历史实际成就去评论人物是非和历史正统与否的观念,在程颐看来,当属叛逆之见,程颐曾经愤怒说到:“蜀志在兴复汉室,则正也!……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遗书》卷18)
程颐生前一直对过于开化兴胡风的唐太宗有谴责,两人经常在这样的人才观和历史观上发生冲突。由此可见,蜀洛党争,的确在重大的历史观上有水火不容之处,象这样的截然对立的历史学观,是很难以调和的。
苏东坡的“正统”理论非常明确,就是他认为,谁统一了天下,谁就是正统,这个观点,明显来自于他的老师欧阳修,甚至也是当时的史学家司马光的观点,比如,苏东坡就说:“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后正统论》)综上所述,可知,汉王朝400余年,即使是曹操成为一代权臣和已经在今河南许昌建立了魏王宫的东汉末期,荀悦等文化人还是通过自己是著作清晰表达出了汉文明文化的起源论观点,在荀悦等人看来,中国汉文明文化的源流,是来自于伏羲、颛顼、夏、周、秦道统,而不是来自于今河南、河北、江苏北部一代的殷商道统。这就是说,汉王朝时代,中国文化人就已经搞明白了中国大一统的国家中的确存在着两个大的文化板块,一个是西部的夏、周、秦、蜀汉道统,一个是中国东北部的殷商文化道统。虽然汉文明文化也认可殷商文明文化是中国文明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从汉国家文化的正统的角度上看,当时的人们是认可中国西部文明文化才是中国正统的文明文化道统的。
侯姓 侯氏家谱 侯姓起源 侯姓名人 侯姓的来源 侯姓简介
本文2023-09-27 15:46:0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18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