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太平天国名将李秀成死因
李秀成生于1823年,卒于1864年8月7日。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早年他家很穷。后来加入太平军,立下战功,被提拔。1856年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后,他被提拔成为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他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太平天国与清军的战斗中数次击败清军,是一代英雄。
李秀成肖像
1855年,清军将领纪和连长张围攻镇江,直接威胁到太平天国政治中心天京的安全。1856年2月,李秀成、秦日刚、陈玉成前往解镇江之围。李秀成亲自率领3000兵力,在黑夜中渡过汤头岔河,内外夹击陈玉成、吴汝_,给清军以极大打击,解除了镇江之围。太平军冲过120多个清军营地,占领扬州。镇江的胜利让太平天国的威望大增。1856年镇江之战后,刘秀成和石达开将军参加了瓦解清军江南大营的军事行动。清军与太平军激战,攻占清军威满、孝陵韩营寨二十余处。与杨从城策应,清军总司令兵败自杀,清军江南大营彻底崩溃。可以说,这两场战役,李秀成功不可没。
1857年,李秀成被封为“天帝”,掌握兵权。他曾经要求洪秀全还是用在翼王石达开身上,而不是用在安和身上。他受到洪秀全的严厉斥责,并被解除骑士身份。事实证明,李秀成具有非凡的远见卓识,善用他人,洪秀全的决定是错误的。
1858年,李秀成与陈玉成主持军事工作,成为一方总司令。1859年,李秀成被封为忠君。
1864年7月19日,天京被清军攻占。李秀成带领1000多人随幼王突围,但后来被村民俘虏,献给清军。在狱中,李秀成写了数万字的自述,8月7日在南京被曾国藩处死,时年42岁。
李秀成是怎么死的?
李秀成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将军,太平天国忠君。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将领。他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和政治家。他曾上书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提出一些振兴太平天国的改革措施和用人制度,但未被采纳。很遗憾。后来天京被清军攻陷,李秀成被俘。先说李秀成是怎么死的。
李秀成肖像
据说天京攻陷时,李秀成带着一千多人突围,带着幼王出城。后来,李秀成把自己曾经骑过的马让给了年轻的国王。他要找的马非常虚弱,所以他和大军失散了,被迫藏在一个寺庙里。但他的随身物品泄露了李秀成的身份,于是被村民抓住,交给清军。从这里可以看出,李秀成的忠君之名是真的名副其实。
李秀成于1864年7月23日被俘。据说李秀成被俘后,曾国荃曾用刀割破臀部,而李秀成面不改色,可见其英勇无畏。听说忠君李秀成被俘,曾国藩赶到南京。7月28日,曾国藩赶到南京,亲自提审李秀成。此时,他下定决心要杀了李秀成。李秀成是怎么死的?事实上,李秀成是被曾国藩处死的。曾国藩的李秀成被要求写一份认罪书,于是李秀成在狱中写了一份数万字的认罪书,不顾伤病酷暑,回忆自己的战斗历程,总结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
8月7日,李秀成在南京被处决。
李秀成后裔
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杰出将领,被清军杀死时42岁。李秀成肯定有后代。1864年,清军攻占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在天京进行了残酷的屠杀。据说当时田萍天国死了无数人。作为李秀成的家人,我想他也一定被杀了。但查阅史料后,他发现了李秀成后人的踪迹,这让他非常高兴。
李秀成雕像
目前李秀成的后人中有一位是李秀成的次子李荣发。还有人说李荣发是李秀成的养子。不管他是不是干儿子,既然李秀成叫他爹,那就当他是李秀成的后代吧。李荣发在江西被捕后被湖南巡抚陈宝桢收养,并把一名婢女许配给李荣发,但不久李荣发因抑郁症去世。
另一个是李秀成的小儿子李启祥,被捕时还很小。沈葆桢在奏折中是这样说的:“徒刑,年满十二岁后,依规办理。”至于规定,习惯上是在义军首领的男孩成年,也就是年满12岁的时候,对他进行阉割,奴役英雄。由此可知,李启祥绝不会有后代。
李秀成的女婿艾劲突围到达福建南洋乡,却被王海洋、康王无端杀害。他的妻子和孩子也失踪了。李秀成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了会王蔡,后者后来投降,受到清朝重用,得到了好下场。然而,在蔡的家谱中,只有配偶于、张、杨、王、钱合葬。我想可能是蔡被当作杨的女婿,很可能是李秀成的女儿,李秀成为了避祸而取名杨。
一、姓氏源流
元(Yuán)姓源出有五:
1、出自殷商元铣之后,世代相传姓元。元姓之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姓氏,最具体的证明,就是殷商名臣元铣。关于元铣,清代学者张澍在其所著的《姓氏五书》上曾有介绍说:“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由此,元姓的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以识之明而反对帝乙把帝位传给纣王(受辛其名)的殷朝太史元铣,自然是后世元氏最早的始祖。不过,他并不是元氏的唯一始祖,因为,到了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别出现了两支元姓;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3支以上,使得元姓的来源多端,血缘方面也不甚单纯。
2、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之后,以地名为氏。据《风俗通》记载:“魏武侯公子元之邑,其后为元氏。”这一支元氏,出现于距今大约2200年以前,春秋时的魏国,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则这一支元氏,自然也是姬姓的黄帝子孙了。当时的元氏邑,据考证就是现在河北省的元氏县,换言之,该地即为此支元氏的最初发源之地。又据《韵会》:“左传有卫大夫元喧。”这一支元姓,也是周文王的后裔,其发源之地亦为河北、河南一带。
3、出自拓跋姓,为鲜卑族的后代,至北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据《魏书·高祖纪》记载:“后魏本姓拓跋,至孝文帝更为元氏。”这一支元氏,是鲜卑族的后代,在汉末的魏晋之后,我国南北分立,鲜卑族的拓跋氏曾经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传到孝文帝拓跋宏之时,崇尚汉族文化,于公元496年下诏改姓为元,并且迁都于洛阳。因此,后来这一支源自鲜卑族的元氏,就活跃于河南省一带,并且世代汇为当地的望族,能人名士辈出。
4、出自复姓纥骨氏、是云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记载:“纥骨氏,是云氏,均改为元氏。”这两支外族的元氏,后来繁衍的人数较少,主要亦活动于我国北方。
5、出自玄姓,为北宋时为避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圣祖赵玄朗名讳,改姓元氏。北宋时,因为赵匡胤的父亲叫玄朗,就下令天下凡姓玄的都改成元姓,不能与他父亲同姓。
得姓始祖①:元铣。此支元氏元氏出自商末贤人元铣,根据《姓氏五书》上的记载,商朝的帝乙废太子弃要立受辛即纣王为帝位的继承人,太史元铣据法极力反对,因此商代就已经有了元氏。元氏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由以上的分析看来,我国的元氏,虽然头绪众多,但仍可归划为两大主流: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之后,一支则为后来被汉族所同化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他们的最初活动地区,都是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这一点,从历史上许多元姓名人的籍贯,也可以猜得佐证,譬如,唐代的大诗人元稹与名臣元结,就全是河南人。此支元氏奉元铣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②:拓跋珪(北魏道武帝)。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得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后孝文帝改为元氏。自是拓跋降为庶姓。”另据《北史·魏本纪》、《通志·氏族略》上也有同样的记载。由此可知,北魏的拓跋氏的得姓历史至今已有1600多年。鲜卑族的拓跋部在今西北部的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拓跋珪(字涉珪)于公元386年重建代国称王,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先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后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至辽西,南至淮河、秦岭为界。共历17帝,171年。故此支元氏奉拓跋珪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元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根据清代学者张澍著《姓氏五书》上说:“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到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别出现两支元姓;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三支以上。我国的元氏可归划为两大主流: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后,一支为后来被汉族所同化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他们最初都是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活动。根据《风俗通》上说,起源于春秋时期,元本来是一地名,是魏武侯的公子元的邑,他的后代称为元氏。这支元氏出现于距今2000年以前春秋的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当时的元氏邑,据考证就是今河北省的元氏县。该地即是这支元氏的最初发源之地。还有一支元氏是少数民族的后裔,根据《魏书·高祖纪》的记载,这支元氏是鲜卑族的后代,在汉末的魏晋之后,我国南北分立,拓跋氏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传到孝文帝时,崇尚汉族文化,于公元496年下诏改姓元氏,并且迁都到洛阳。元氏的最初发祥地,是在黄河域的河南、河北两省一带。望族居于河南郡,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市。
三、历史名人
元 宏: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386年,拓跋珪在北方建立北魏政权(386-556年)日益强大,尽占长江以北地区,成南北朝对峙之势。传至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将皇族拓跋姓改成了元姓,自己也改名为元宏,其他庶族仍为拓跋氏。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元 勰:字彦和,献文帝第六子,孝文帝之弟。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转中书令,改封彭城王。宣武永平元年(508年)被杀,追赠使持节、侍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司徒公,谥曰武宣王。其年十一月六日葬于长陵北山。
元 结:字次山。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天宝进士。他继承陈子昂反对六朝骄俪文风,致力于古文写作,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有《浪说》7篇、《漫记》7篇等。
元 稹:字微之。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元和元年,对策举制科第一。任左拾遗。早期反对权贵宦官,但后转而依附宦官。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共同提倡新乐府,两人齐名,世称元白;诗称元和体。著有《元氏长庆集》100卷,今存60卷。所作传奇《会真记》,记张生与崔莺莺之事,为后来《西厢记》所本。终年52岁。
元 载:字公辅,岐山人。唐代天下元帅行军司马。嗜学好属文,以明庄、老、文、列四子之学,策入高科。初授新平尉,历度支郎中。肃宗嘉其奏对,委以国计。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俄迁户部侍郎度支使,并诸道转运使。以附李辅国,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排去忠良,引用贪猥。大历中,以贿败,伏诛。集十卷,今存诗一首。
元 绛:字厚之(1008-1083),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北宋大臣、文学家。元绛从小聪颖好学,5岁时便能作诗,9岁时拜见荆南(今湖北省江陵)太守,太守试以三题,并将其文章呈进于朝。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初授江宁推官,摄上元令(现均属江苏江宁)。当地有一豪强王豹子,欺男霸女横行乡里。元绛不惧豪绅,依法将其捕获,予以斩首。元绛善于断案,有一妇人状告邻居与其夫嗜酒争吵,乘黑入室砍断其夫脚。元绛见该妇哭而不哀,言其夜与夫同眠却衣裙无血污、该妇回去后与一僧私语谈笑。即令捕回妇、僧,审出实为 杀夫。百姓无不称颂。安抚使范仲淹将其调任永新知县,后改任通州海门县(今江苏省启东东北)。该地民众多以贩盐为生,按律盐为官办,百姓贩盐犯法,制置使欲治盐贩罪。元绛认为该地产盐,并以此为生,超过规定存盐数,情有可原,宜略施惩戒放之。后升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今属浙江省),转为度支判官。皇佑四年(1053年)为广东转运使,迁工部郎中,历两浙、河北转运使,召拜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福州,进龙图阁直学士,调广、越、荆南,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熙宁八年(1075年)十二月,自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判太常寺兼群牧使、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元丰二年(1079年)五月,受耆宁(神宗子)事牵连,贬知亳州,改颖州。三年,加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四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元绛在官期间,操持有当,支持王安石变法。工于诗文,“景灵宫”作神御11殿,令其作《上梁文》,一夜之间完成。朝廷颁给少数民族首领及外国诏书亦多出自其手。著有《玉堂集》,《全宋词》存其词2首,《宋诗纪事》存其诗6首。卒后,赠太子少师,谥号“章简”。
元景皓:公元550年,高洋废掉了东魏的孝静帝,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齐朝,历史上称为北齐。在原来的东魏政权中,元氏贵族势力庞大。高洋夺权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就尽力削减和限制元氏贵族的势力,这样一来,与元氏贵族的矛盾就非常尖锐了。有一次,高洋要到晋阳巡行,担心元氏贵族趁机谋反,就对元氏贵族大加杀害。当时的定襄县令叫元景安,他为了逃避被杀的厄运,想改成高姓。他的堂兄元景皓听说后,怒斥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己,竟抛弃祖宗,换成别人的姓,太可耻了!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意思是说,大丈夫宁可为玉器而被打碎,怎么能求做完整的瓦片,苟且偷生?贪生怕死、一心保命保官的元景安竟把堂兄的话告诉了高洋。高洋对元氏贵族本来就怀有戒心,听到这事,更是火冒三丈,立刻下令杀了元景皓。后来常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
元德昭:本姓危,字明远,五代时江西省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吴越王重其才,忌“危”字刀下有“厄”,改姓元,后由于战功卓著,拜为丞相。
元奉宗:字知礼(961-1038),北宋余杭(治今浙江省杭州)人。景德二年(1005年)进士,释褐知歙州绩溪县,徙常州武进令;为漳州从事,除忠正军节度掌书记,俄改淮南幕、擢太子中允,领庐州榷酤,又知蜀州晋原县。仁宗时,迁太常丞,赐五品服,知通州海门县,又迁太常博士。入拜尚书屯田员外郎,有监郡之行,请余杭一闲局,求分务南都,旋即告老归姑苏,终官都官员外郎。子绛。仲淹“以公年德,尝修乡丈之礼”;又因其“孝友之风”、“抱道于身”而加敬,为撰墓志。
元好问:字裕之(1190-1257),号遗山,金代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系出元魏,七岁能诗,兴定三年进士,官至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古文继承韩柳,结构严密。诗主风骨,反对浮艳。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编有中州集。著有遗山集﹑续夷坚志。金庸小说中的“问世间,情是何物”正是出自他的词《摸鱼儿》。
此外,还有元浩、元跬、元康、元崇,均为唐代高僧,对推动佛教文化起了巨大作用……等元氏名人。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湖南郡:汉置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现在河南省洛阳市)。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2、堂号(缺)
============================================================
元姓宗祠通用对联
〖元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商代;
望出河南。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典出元姓的源流和郡望。
宫中才子;
樊上酒徒。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诗人元稹,字微之,河南郡人,早年家贫,贞元年间举明经科,历官左拾遗、监察御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其诗以平易取胜,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元白”,宫中称他为“元才子”。著有《元氏长庆集》。下联说唐代文学家元结,字次山,号漫郎,河南郡人,天宝年间进士,曾参与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历官道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水部员外郎。其诗能反映社会现实,散文也多涉及时政,有《元次山文集》。代宗时以亲老退居樊上,著书自娱,自称“酒徒”。
紫芝眉宇;
露竹霜条。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元德秀,字紫芝,元结族兄。少年丧父,事母至孝,考进士时,背着母亲入京城。母亲去世,他在墓侧筑室而居,食不加盐,睡不铺席。任鲁山县令,一年后辞去,住在山水俱佳的陆浑,弹琴自娱。宰相房琯曾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下联典指北魏皇族元志,从小博览书传,颇有文才。任洛阳令时,不畏 凶悍;任荆州刺史,威名享誉荆楚;后任雍州刺史、西征都督。尚书邢峦曾称他“露竹霜条,故多劲节。”
金钗沽酒;
翠腕成阑。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唐·元稹悼亡诗:“泥他沽酒拔金钗。”陶宗仪《元氏掖庭记》:“元静懿皇后诞日,南朝宫人献柳金翠腕阑,似手镯类,但扁而用于臂境。”
河南世泽;
元和家声。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元稹,河南人,诗以平易胜,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元白”,号元和体。
-----------------------------------------------------------------
〖元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宝岳行军元帅;
长寿光禄大夫。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初名将元景山,字宝岳,洛阳人。勇猛善战,仕周,击败吐谷浑;平齐,斩宇文亮,官拜大将军。文帝即位,拜上柱国。伐陈,为行军元帅,威名显赫一时。下联典指隋代右光禄大夫元寿,字长寿,洛阳人。性仁孝。炀帝立,为杨素行军长史,又从帝西讨吐谷浑,以功累官右光禄大无。从征辽东,道卒,谥景。
邕内神明之誉;
宫中才子之呼。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元绛。下联典指唐·元稹。
-----------------------------------------------------------------
〖元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邕州使威名驰誉;
烈女传学士增修。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南城人元绛,字厚之,天圣年间进士,任广东转运使时,侬智高(广源州壮族首领)反宋攻邕州,建大南国,元绛驻军邕州,享有威名。后历官翰林学士、参知政事。下联典指唐代元万顷,拓跋氏后裔,敏于文词、性情放达。曾跟从李勋征伐高丽,管书记,后任著作郎、凤阁侍郎。著有《烈女传》等。
才子诗宫嫔喜咏;
列女传学士增修。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元稹,宫中妃嫔多诵其诗,号“元才子”。下联典指唐·元万顷,号“北门学士”,增修《烈女传》等。
四面常时对屏障;
一家终日在楼台。
——唐·元稹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元稹《以州宅夸于乐天》诗句联。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此联为元稹《以州宅夸于乐天》诗句联。
摇笔尚堪凌浩荡;
题诗端为发幽妍。
——唐·元稹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元稹诗句联。
白雪任教春事晚;
贞松惟有岁知寒。
——宋·元好问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金末文学家元好问诗句联。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号遗山。七岁能诗,二十岁成学,名闻京师。兴定进士,任内乡令。正大中,为南阳令。天兴初,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有《遗山集》。
百年人物存公论;
四海虚名只汗颜。
——宋·元好问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元好问自题联。
-----------------------------------------------------------------
〖元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七岁神童,诗文名世;
一时才子,元白流芳。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金末文学家元好问。下联典指唐代诗人元稹。元稹与白居易常相唱和,世称“元白”,号“元和体”。
============================================================
附录:元姓典故、趣事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出处:语出《北齐书·元景安传》:“初永(元景安父)兄祚袭爵陈留王;祚卒,子景皓嗣。天保(齐文宣帝高洋年号)时,诸元帝室亲近者多被诛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议欲请姓高氏。景皓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显祖(指高洋),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
寓义: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泥瓦而保全自己。
典故:南北朝时的东魏,孝静帝是名义上的皇帝,朝廷大权掌握在丞相高洋手中。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高洋代魏自立,建立了北齐王朝,年号天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高洋杀害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就这样,高洋还不放心,担心自己篡夺来的皇位得而复失。
公元559年6月20日,天空出现日食。掌管天文的太史对高洋说:“今年应当除旧布新。”高洋听后十分疑虑,他把彭城公元韶召来问道:“西汉末年王莽夺取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很快就让刘秀夺了回去?”元韶说:“因为当初王莽没把刘氏宗室全部杀光。”一句话,勾起了高洋的杀心。他下令把原皇室的宗室近亲44家逮捕下狱,押到东市处死,前后共杀掉700多人,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高洋的凶暴残忍,使原魏帝的远房宗族非常恐慌,他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定襄令元景安提出,脱离元氏,请求高洋赐姓高。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大丈夫宁愿玉碎,不为瓦全,怎么能抛弃自己的宗族,改从别人的姓氏呢?谁知元景安胆小怕死,他卑鄙 地把元景皓的这些话都报告了高洋。结果,景皓被处死,元景安得以苟且偷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即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泥瓦得保全。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不愿屈辱地活着。
后来,这一典故被抽象出来,含义也得到升华,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操,用以比喻宁愿为了正义高尚的事业而献身,不愿屈从失节而苟全。
-----------------------------------------------------------------
〖元勰之死〗
关于彭城王勰的死因,《资治通鉴》上是这么记载的:北魏立高皇后之时,彭城武宣王元勰再三劝谏不可,宣武帝不听。高肇由此而怨恨元勰,数次在宣武帝面前进谗言诋毁元勰,宣武帝不听信。元勰崐推荐自己的舅舅潘僧固为长乐太守,京兆王元愉反叛,胁迫潘僧固与他同伙,高肇因此而诬告元勰北与元愉勾结相通,南招蛮贼。彭城武宣王元勰手下的郎中令魏偃、原先的防阁高祖珍希望高肇提拔他们,就与高肇勾结一起陷害元勰。高肇命令侍中元晖上报宣武帝,元晖不从,又命令左卫元珍去报告了。宣武帝就此事询问元晖,元晖说明元勰不会如此;宣武帝又以此事问高肇,高肇叫来魏偃和高祖珍作证,宣武帝就相信了高肇的诬陷。
戊戌(十八日),宣武帝召元勰以及高阳王元雍、广阳王元嘉、清河王元怿、广平王元怀、高肇一起入宴。元勰的妃子李氏正在生产,因此他再三推辞不去赴宴。中使相继而来宣召,元勰万不得已,只好与李氏诀别,然后登车而去,进入东掖门,过小桥,拉车的牛不肯向前,打了它很久还是不向前迈进,又有使者责备元勰来的迟了,于是只好去掉牛,由人把车拉进去。
宴会在宫中举行,到了夜间,全都喝醉了,宣武帝令他们各就方便之处休息。不一会儿,元珍带着武士送毒酒来了,元勰说:“我没有罪,希望能一见圣上,死而元恨!”元珍说:“圣上怎么可以复见呢?”元勰说:“皇上对明,不应该没有事就把我杀掉,乞求与诬告我的人当面对质!”武士用刀环向元勰的脸上打去,元勰大声呼喊道:“冤枉啊!老天爷!我如此忠心反而被杀!”武士又打,元勰只好饮喝毒酒,武士上前杀了元勰,天亮之后,用褥子裹了尸体装在车上送回他的府第,声称大王因酒醉而死去。李妃放声大哭,高声喊道:“高肇冤枉杀人,伤天害理,老天爷有灵,你怎么能得到好死呢?”宣武帝在东堂为元勰举哀,赠官和葬礼莫不优厚加倍。朝廷之内的大小官员,无不丧气叹息,行路男女都流着眼泪说:“高令公冤枉地杀害了贤德的彭城王。”从此朝廷内外对高肇更加憎恨得更厉害了。
真正的富贵人家,才会建大的祠堂,然后修家谱,但像我们这些平民,他们可能也是与我们一样,记的也就是自己这几代人而已。
古代跟咱们是不同的,他们那里当一代中出现一个有财的人,赚钱了或者发达了,都会修祠堂,修了祠堂以后就开始写祖谱,但因为之前的不知道,那可能就会写知道的几个。
从这个有钱人开始,他们家发达了,以后就会一直记族谱,并且发达以后的有钱人,总是会盘根错节的结交许多有钱人,这样就成为了一个大的世家,一个大的世家,他们每年都会开祠堂祭祖,并且在家里有嫡子嫡孙时,需要记入祖谱的时候,都会开祠堂写进去。
世家的发展有时候比一些王朝时间还会久,他们都是不缺钱,同样也不缺官位的人。
这些人的族谱就比较久远,而且后人也会知道自己的先祖是哪一位。
穷人基本是没有什么家谱的,顶多也就是一个村里修一个同姓的大祠堂,每家人的人去逝都会放在祠堂里。
经常看清宫剧的人应该很熟悉这样一个人物,他是乾隆的儿子,在《还珠格格》当中是男主角,在《延禧攻略》中虽然不是绝对主角,但是人物设定同样引得很多人的喜爱,他就是五阿哥永琪。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过的,不过电视剧自然会进行一些加工,比如他的经历。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位五阿哥很早就去世了,但是究竟为什么会这样英年早逝他的死因又是什么呢
无论在哪一部影视作品中,五阿哥永琪都是非常“可爱”的形象。还珠格格,他是青年才俊,敢爱敢恨;延禧攻略,像唐僧一样碎碎念,也是赚足了反差萌。然而,就像许多动漫角色一样,作品里是个无忧无虑的皇子,但真实历史中,却是个悲情人物。
五阿哥永琪怎么死的
还好,古籍对这点并没有讳莫如深,甚至连亲生父亲乾隆,到了晚年也总是以遗憾的口吻谈及这个孩子。
公元1793年,英国使臣马格尔尼来访中国,本欲打开中国市场进行谈判,拜见大清天子。不知怎的,在宴席上,一曲歌舞毕,话题脱离互市,老皇帝开始介绍各位皇子。在乾隆的众多儿子中,有的精通骑射,有的喜欢文学,可谓百花齐放,出于礼貌,马格尔尼也加以称赞。
谁知,弘历突然向使者献宝一样的语气,讲到一子:他通晓满汉蒙语言,还了解天文地理,全才中的全才。细问才知,这正是五阿哥永琪,已经死去多年。
时年,乾隆八十有三,念及永琪,表情骄傲且落寞。说到死因时,只道“复因病旋逝”。意思是,五阿哥病的仓促,走的也很快。
根据《医宗金鉴》所载,此病的症状,在大腿生疮,筋骨俱坏,不能屈伸。但是“可痊愈之症”,也就是说,即便放在医疗并不及现代发达的清代,经过细心调理也可以完好如初。不知是什么原因,令永琪的病情急转直下,突然病逝在25岁。又通过乾隆的“旋逝”,可推测,或许引起了致命的并发症。
后世研究表明,他的病是“骨结核”的一种,体质虚弱,又常年饱经风霜的人最容易患上。通过史料,我们知道,永琪喜欢骑马射箭,适可而止的运动,固然可以强身健体,但过度却未必是好事。
回忆《延禧攻略》,五阿哥射枪时遭到暗算,大腿受伤,这个设定基本上也符合史实了。下面我们来聊聊五阿哥永琪的“立褚猜测”。
有许多人都说,如果五阿哥不死,那么储君就是他的。这也不怪后人乱讲,因为即便乾隆自己,也时常惋惜感叹永琪的才华。可是,我们应当分清楚:死后追忆可以骤然烘托出已故者的价值,这叫失去的,都是美好的,可他活着时,未必就有“太子”待遇。
(历史lishixinzhicom)
我们都知道,乾隆虽然活的久,身体健康,但是他从不忌惮早早立下太子,稳定朝纲。
富察皇后的儿子,爱新觉罗永琏,是在六岁时被册封的。
十五阿哥,爱新觉罗颙琰,也就是未来嘉庆皇帝,十三岁,就已经秘密立储。
而永琪,走的时候已经过了25岁,却仍旧没能将名字放在正大光明牌匾背后,只能说,乾隆想再等等。
为何到了优秀的五儿子这里,乾隆的宠爱迟疑了呢
通过永琏和颙琰,可知弘历立储的习惯:未来天子,其母亲必定尊贵,要么是嫡妻皇后,要么是皇贵妃,料理后宫,位同皇后。再看看永琪,他的生母愉妃只是一不得宠女子,实在有违乾隆对“尽善尽美”的追求。
所以,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认为,永琪曾是太子人选。笔者却觉得,或许有过考虑,可乾隆持续犹豫。
最后讨论下永琪的妻妾。
其实这本没什么好聊,但耐不住“小燕子”“知画”太著名,人们总想找到点她们的影子。
在历史中,五阿哥的地位突出,因此成了皇帝与重臣联姻的枢纽。其嫡福晋为西林觉氏,出身名门,爷爷是雍正年间大学士鄂尔泰。雍正在位期间,曾提拔了一批心腹,鄂尔泰与李卫其名。雍正晚年,身体每况愈下,虽然没想到自己马上死去,但也做过托孤的打算,张廷玉、鄂尔泰,就是乾隆早年辅政大臣。
永琪还有一位妾室,是“知画”的历史原型了,在现实里,他们相当恩爱,生下许多孩子,著名的有爱新觉罗绵亿。直到嘉庆登基,追封老人,这位妾室才成“侧福晋”,得以入宗族家谱。
以上,就是有关爱新觉罗永琪的所有故事。自己都不知道,三百年后的今天,人们会通过影视作品,怀念他。
平心而论,这位历史人物之所以被大家好奇,一是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二则是本身的悲剧色彩。我们最是怜惜那些,生而灿烂,却又昙花一现的人,五阿哥便是如此。
近代杨氏百字谱:
初定:弘农俊杰英荣华泽祥祯文武科举锦福禄宁康兴太师忠书令唐宋才嘉兵汉隋相尉权崇德怀仁君兰桂照辉映侯州尽雄伟盛海波涛涌觉理冲凌云启后继乾坤慎思贵富民树以成良言勋著永绵传严洁孝顺模喜庆辅龙腾昌发山西籍源远承家业。
后改:三知承俊杰荣华泽祥祯汉隋相尉才盛德怀仁君文武科举锦唐宋建奇勋太师奉旨令侯州忆雄英沧海波涛涌虎跃起龙腾满门忠烈鼎丰功壮凌云慎思传清白后裔靖康宁兰桂照辉映福禄显家声昭著千秋范源远伟业兴廉洁行孝顺继发晋乾坤。
扩展资料
杨姓迁徙史:
至汉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于此时,多由湖北、陕西迁去。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省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杨氏族人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晋、唐这一时期,是杨姓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由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和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及宋代的“靖康之乱”,中原社会动荡,许多杨姓子孙为了避乱,大举南迁,其中以福建为迁播中心。隋唐后便逐步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古、安徽、湖南、浙东、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
杨姓族徽释义:
杨是远古三苗之一柯挪耶劳的族称,为现代杨姓苗支,他的祖先是兵主蚩尤。“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易”组成。“木”在这里特指扶桑,在《山海经》等中国古籍中记载:扶桑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初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汤谷又称作“阳谷”、“温源谷”。
易、阳、羊、杨、扬、汤、蜴、蜥远古时为同义词,可以相互替代,所以“易”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
相传,居住在汤谷的古老氏族采用扶桑纪历。扶桑纪历是观测太阳在扶桑树东西(阳阴)两侧的升落高度规律,这个规律东夷人确定为五阳五阴,合称“十日”,也就是“十天干”。观测时总是一个太阳一个太阳的位移,传作“一日居上枝,九日居下枝”。
这就是扶桑汤谷十日的本义。这种扶桑树也称杨树,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氏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杨姓起源说:
第一种说法:有五个主要来源
1、杨侯苗裔说。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杨出自姬姓,晋武公(唐叔虞之子燮的十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今山西洪洞东南范村东古城一带),称杨侯,其子孙以国为姓。
2、女吉姓杨国说。此说不见于传世文献,而见诸出土文物(据李学勤《中华姓氏谱》),女吉姓杨据说要早于姬姓杨。
3、羊舌后嗣说。姬姓杨国灭于晋,杨地成为晋大夫羊舌氏的食邑,这样杨也成为羊舌氏的姓;另说羊舌氏为杨侯伯侨之子,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4、杨孙孑遗说。据《左传》记载,秦穆公有大夫名杨孙,因失职而奔于宋,其后裔孙姓杨。
5、出自赐姓或他族他姓改杨姓而来。如三国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部分人姓杨。鲜卑莫胡卢氏被北魏孝文帝改杨姓,福建宁化有林姓迁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另据《北史》记载,杨义臣本姓尉迟氏。
第二种说法:有四个主要来源
(1)赐姓:隋代杨义臣本姓尉迟氏,鲜卑族,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义臣之父尉迟崇,隋初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与突厥交战,力战而死。隋文帝因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下诏赐义臣国姓杨氏。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2)收养:西晋氏族首领百顷氐王杨飞龙,收养外甥令狐茂搜,改其姓为杨氏。杨复光,本姓乔,少时养于内侍杨玄价家,遂转姓杨。杨守亮,本姓訾名亮,杨复光平定江西黄巢起义军时,得訾亮,养为假子,转姓杨,改名守亮。
(3)避难:今浙江省诸暨市的概浦杨姓,为倪姓所改。倪盈第八世孙倪炤,仕宋为龙图阁学士,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遭流新州。当时,倪炤的幼子倪顺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及倪顺长大,力学皆优,念外家杨姓之恩,改为杨姓。
(4)少数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政策,其中的莫胡卢氏改为杨姓。白族中,杨姓一直是主要姓氏,唐朝时为白族第一大姓。
参考资料:
《聊斋志异喷水》讲述了一个瞬间发生的恐怖事件。故事里的人物有名有姓,且大名鼎鼎,诗人宋琬。
中国人曾经是很感性的,当然,并不是说现在中国人就理性了,整体看是更少人性。扯远了,历史上中国诗歌浩若烟海,诗人璨若星河。清诗放到整个诗歌史上观察,却是中国古典诗词走向尽头的一段,“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宋琬的诗歌水准,在清初称“南施北宋”,数一数二,却逃不过时代的局限,也就那样了。
宋琬的个人经历也限定在时代的局里,一个字概括:“衰”!
他经历的时代,是中华文明最后挣扎不起,以致沉沦的时代。
其高祖父宋黻是明英宗天顺四年进士,也是莱阳第一位进士,官至浙江按察副使;曾祖父宋耀、祖父宋述皆为廪膻生;父宋应亨为明天启五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哥哥宋璜是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宋琬本人是清顺治三年进士。
宋琬的衰首先是国破家亡。
崇祯十六年二月初六日,清军由东北破莱阳城,宋应亨驱家僮巷战,死者三十余人,应亨项中一刀,被执不屈,以死(一说中箭而亡)。焦头烂额的崇祯还抽空追赠了宋应亨太仆卿。
宋琬当时在北京或者自北京去杭州找任推官的二哥,在路上,从而躲过一劫,到杭州得知宋应亨死,哥俩一同回莱阳,丧事毕,避祸南迁,住在友人张幼量在南京的房子里,专心生孩子。张幼量在聊斋《鸽异》里友情出演。
压下心中的国仇家恨,宋琬参加清廷的科举考试,顺治三年中进士。
《喷水》开篇“莱阳宋玉叔先生为部曹时,所僦第甚荒落。”
部曹的部源本指吏部,后六部的司官都可以称为部曹了。宋在顺治四年到户部任职主事。
宋琬先是跟随父亲进京(宋应亨曾任吏部稽勋司郎中,比主事高两级,真正的部曹),后来又到北京读大学,对于北京非常熟悉,之所以租个非常“荒落”的房子,原因简单----穷。
宋“部曹”,正六品,相当于副厅,在北京官不算大,加上宋家的房地产在莱阳城破之后被同族夺占,买房是肯定买不起了(北京限购,没有户口也不许买),租也不起(曾国藩的薪水有一半要交房租,叫苦连天的)。
宋琬只能租在宣武门外一个偏僻的地方,所以蒲松龄描述可能是准确的,保不齐北京外城外了,按今天的说法,出了五环了,六环以里。
宋琬比蒲松龄大二十五六岁,故尊称先生。
说完先生,我们说说“太夫人”。宋琬的母亲姓孙,在聊斋里被鬼喷水而死。这种死法如今很少见了,社交网络的喷子们使得今人都有了群体免疫力。
孙氏躲过了兵灾却躲不过口水灾。
然而,蒲松龄的记录被王士桢打脸了,王阮亭(王士祯的号)的评论:“玉叔襁褓失恃,此事属传闻之讹。”
襁褓指一岁幼童,失恃是丧母之意。宋琬出诗集时亲自请王士祯审定的,王士祯不会连这个都搞错吧?
还真就错了。
错的还不止王士桢一个人。
头一个,计六奇,他写了一篇《宋应亨不屈》,提及宋琬为宋应亨次子。其实宋琬行三。
宋琬的诗虽然不太那个,但标题非常有特色,都非常的长长长长长长长长吃不消。关于他大哥宋璠生卒年有《岁已亥畅月十有三日,恭值我太仆长兄六袠有二初度。又四日,则吾嫂张恭人设帨之吉,盖长于余兄者一焉。硕人君子,百年偕老,闾内雍雍,琴瑟在御,虽诗人所咏<葛覃>、〈樛木〉诸什,何以过之,宜其和能致祥,以引无疆之年也。琬系官于外,不克称百年之觞者十三载于兹矣。念具尔之无多,知还辕于何日,爰命画师绘图为寿,图成而系之以诗,俾童子诵以侑酒》可以推算。
太仆指宋璠在明天启年间担任光禄寺署丞,加行太仆寺少卿。行太仆寺负责山陕甘辽的马政,与太仆寺同级,入清后俩部门合并了。
因为宋璠的缘故,他祖父宋述被明政府追赠了太仆。
这一家都是太仆。
这一套惠而不费,清政府也玩,不好追赠宋应亨啥,太仆名额也被占了,追赠了宋述中大夫浙江布政司参议,给宋琬一次光宗耀祖的机会。
已亥是顺治十六年,畅月为农历十一月。
宋璠应该是在莱阳和宋应亨在一起,也躲过了兵灾,至少活到了顺治十六年冬。
从史料记载来看,莱阳城破后,宋琬家里人员伤亡除了那三十余家僮炮灰,也就是宋应亨了。宋琬后来写《益咏堂记》隐晦地提到这段伤心往事,也只讲了他父亲一人遇难(同时遇难的宋玫为族兄)。
同样依靠宋琬的贺岁诗《题松鹤图为仲兄五十寿》写作时间,可以知道宋璜直到顺治十一年还健在。
宋琬跟着父亲北漂时,和王崇简相识,后来做了王崇简儿子王熙的老师。宋琬死后第八年,即康熙二十年(1681),王熙应邀写了《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宋公琬墓志铭》,又过了四十一年,王熙的孙子,康熙三十九年进士王景曾为康熙六十一年宋琬三位妻妾合葬墓撰写了一块墓志铭,由康熙五十七年进士黄鸿中篆额,言之凿凿地刻着宋应亨有三子璠、璜、琬。
王熙在康熙三十八年写过《重刻安雅堂诗文集 序》,当时王景曾忙着考试,估计俩人没有交流过。
民国1935年莱阳县长梁秉锟修县志,延用了上述记录。
梁县长不但是个教育家,还是个反间谍高手,多次成功跟踪抓捕我地下党,按说心思缜密,却也错了。
张重启也是在康熙三十八年写了《重刻安雅堂集 序》,有“维时先生谈亦遭尊甫选部公之变,不脱衰麻,偕其兄太仆公、节推公、弟文学公哭先君子于殡所”一句,可以知道宋琬有弟被尊称为“文学公”。
宋琬《安雅堂未刻稿》卷三《己酉正月过姜如农东莱草堂》一诗也有夹注说:“余与如农兄弟皆四人。”同书卷一《梦先仲兄》一诗有句云:“魂惊近来事,附书报阿七。”句末夹注说:“阿七,季弟珣小字也。”据此可知,宋珣为宋琬弟,亦即宋应亨季子。
又同书卷二《庚寅腊月读子美同谷七歌,效其体以咏哀》—诗有“有侄有侄珣之孤,覆巢何幸留其雏”、“我弟形骸尚浅土”诸句,则可知宋珣在清顺治七年“庚寅”之前已经亡故,遗有孤儿。
按家谱宋珣左孺人夫妻合葬墓志铭,记载宋珣死于甲申之变。铭文记录他“归”莱阳,如与宋琬的求学路径相同,宋珣可能也是毕业于国子监后回到家乡。家谱将他死因归于群盗,可见他也在兵灾中幸存。莱阳宋家和于七之乱有扯不清的联系,群盗之说也许是隐晦地指这次事件,那么宋珣则可能死于顺治七年,与宋琬写诗的时间相符合。
宋珣娶了左懋泰的女儿,留有八岁的儿子宋思贻。按照左家世代流传的说法,宋璜因田产争端向清廷举报了左懋泰,导致左家数十口被流放到铁岭。实情如何已经无法知道,宋老二在莱阳名声不好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按我经验,家谱极不靠谱,左家或宋家的家谱都不能当做信史看待。
而张重启的记载要可靠得多。
张家是莱阳望族,张重启是康熙十八年进士,和蒲松龄年岁相仿,比起王景曾距离宋琬年代要近很多。他的族兄张重润是莱阳版的左丘明,失明后主纂了康熙十七年版莱阳县志,其曾祖父张梦鲤订正过万历版莱阳县志。
假设宋珣只比宋琬小一岁,那么王士桢的记录也有可能成立。
然而,宋珣并不是宋琬唯一的弟弟,在《先大夫忌日设醮于闰州上方寺文疏》宋琬说他父亲“有子五人,嗟丧亡之殆半”,可见他还有一个弟弟,早夭而没有留下名字。
退一步,被口水喷死的即使不是宋琬亲生母亲,以宋应亨的身份,还有可能娶继室和副室。
是时候给蒲松龄《喷水》正名平反了。
宋琬顺治四年任户部主事,顺治七年到芜湖下放锻炼,同年冬十月,据辛德勇先生考据,宋琬因兄(璜)为仇家罗织牵连而入狱,顺治九年正月释放。看着好像跨了三年,实际上也就一年多一点。
清廷没有查出什么东西,就给宋琬平反了,一说官复原职,一说任吏部郎中,一说任吏部主事。
三种说法,其实都对。刚出狱时,宋琬任吏部稽勋司主事,从级别上讲算是复原职。在系统里待过的都知道,不可能有职务空着一年多等个反清疑犯回来复职的。顺治十一年春,宋琬授官分巡陇右道兼兵备佥事(相当于军分区司令),一个正四品的职务,那么,此前授予个郎中正五品,正好补上了中间一级。
宋琬的郎中任期貌似很短,大约只有五十多天,由此可以推断主事升迁郎中大约发生在顺治十年。
这段时间宋琬可谓春风得意,和施闰章、严灏等在京城广为唱酬,组建了一个小圈子,号“燕台七子”。
总结宋琬在北京的三个阶段,青年时间跟着父兄,忙学习考试;刚中进士,官虽不大,却一心想干出政绩;顺治九年至十一年,职场得意(也有观点宋到天水是受到排挤),在诗坛亦大放异彩。
如此,我们可以推断,发生喷水事件的时间应该是在顺治四年到顺治七年的北京郊外。
宋琬到天水,六月地震,带领子弟兵抗震救灾。算天灾。
此后,宋琬一路升迁,成了宋家有史以来最大的官。好日子在顺治十八年宣告结束,人祸,远亲告发谋反,他再次入狱,妻子亲戚亦受牵连,上下打点,到康熙二年释放,散尽家财,净身出狱,等到再一次官复原职,找到工作,已经是康熙十一年的事儿了。
康熙十二年,宋琬自成都到北京述职,吴三桂反,继室王氏带着三个幼子及仆婢十余人陷落成都,十三年春,他惊悸忧虑而死,享年六十一。
兵荒马乱中,王氏组织了次成功的千里逃亡,无人走散,一个都没少。宋琬白操心了。他的诗集在动乱中散佚,传下来的《渡黄河》有“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命运之舟顷刻翻覆,却无法逃避。
;����
揭开太平天国名将李秀成死因
本文2023-09-27 15:12:2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18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