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陈的来历
陈 姓氏的由来 根据《姓纂》的记载,陈姓最早出自为妫姓,也就是大舜的后代。陈,最初是一个地方,本来是太昊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的时候,把这个地方封给了舜的后裔妫满,还把女儿太姬嫁给他,称为胡公。后来,他的十世孙妫完,因故奔齐,才开始以国为氏,创造了“陈”这个姓氏。
当时,胡公满所拥有的陈地,大致是现在河南开封以东,至安徽亳县以北,都城宛丘,即现在的河南淮阳县。这块地方应该是陈姓汉族的最早发源地。
奔齐之后首先以陈为氏的陈完,字敬仲,后来在齐国逐渐发达起来,食邑于田。这时,他又改姓为田,《史记》上有一段“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的就是他的故事。因此,田姓应该是自陈姓分出去的,两姓在三千多年以前本来是一家人呢!
胡公满本支所繁衍的陈国,传了二十五世,到妫健的时候,被秦始皇所灭。妫健生了ㄙ、桓、轸三个儿子,在国亡之后,桓改姓王,轸则跑到楚国,后来还做了楚国的丞相,封为颍川侯,并且搬到河南的颍川地方,改姓为陈――这一支,被普遍认为是陈姓的共同祖先。
不过,陈姓的组成分子,也跟其他的大姓一样,并不仅仅为胡公满所传下来的这一支。《通志氏族略》上面有一段记载,把陈姓各种形成因素,说明得十分清楚。
“公元二十四年,楚惠王使子西之子公孙朝伐陈而灭之,子孙以国为氏。又广陵之陈(在今江苏镇江东北),实刘氏,鲁相无子,以外孙刘矫嗣。《河南官氏志》云:侯莫陈之后,亦改为陈氏。又曰:白永贵隋初改为陈氏,是为万年之陈。”
陈姓,至少有来源不同的四群――舜帝的后裔,白永贵的后裔,刘矫的后裔,以及突厥族的侯莫陈氏的后裔。
这四支陈姓“人马”,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已经遍布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过,其中要以颍川、汝南(今河南省)、下邳、广陵(今江苏)、东海(今山东东南部与江苏交界处)等地的陈氏,最为族大支繁。
头一个以陈为姓,后来又改姓为田的那个陈完,也是头一个在历史上大出风头的陈氏。太史公在《史记》上面,对他有过详尽的叙述。据说,他在齐国改姓为田之后,子孙世代都是齐国的大官,传到田和的时候,进一步列为诸侯,他的儿子田平乾脆并掉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田齐”。
陈姓氏的由来・ 陈姓氏的由来(1)出于妫姓。以国名为氏。《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分封大舜的后裔胡公满于陈国,其子孙遂为陈氏。后来陈公子完投奔齐国,食采于田,古时陈田读音相近,再因政治原因,不利于继续不忘旧国,齐庄公时,陈氏得宠,陈完四世孙陈文子为宰相,改陈姓为田姓称田文子。历史上常说“陈田一家”,即本于此。(2)为古代北方鲜卑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有代北三字姓候莫陈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居中原后,改为汉姓陈氏。(3)古代安南国王姓陈氏。
姓陈的来历 陈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洒洒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三、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4、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5、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称陈氏。
二、迁徙分布
自陈国内乱后,陈氏有几次外迁,分别为陈留、阳武户牍乡和固始。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陈氏有两次南迁福建。
一是唐高宗总章二年,朝廷派陈政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蛮獠啸乱,陈政卒后,其子陈元光代父领兵,平定局势后,设置了漳州郡。因之被后人称为开漳圣王,其子孙称为开漳圣王派。
二是颖川陈实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福建同安,其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
陈氏入粤,始于南宋。陈氏入台,始于明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于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为陈氏入台始祖。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久远。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于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传8世13王,历时175年。
陈氏移居日本,始于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去的水手,此后有的在琉球群岛落户。明清以后,闽粤等沿海地区的陈氏,有许多人出海谋生。例如,陈臣留率亲族百余人迁居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另有一些人迁至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美、英、法、澳大利亚等国家。
姓陈的起源是什么? 形式:陈
祖宗:妫完
分类:以国为氏
姓氏起源: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为虞舜之后裔。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妫满为陈侯,称胡公满,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厉公的儿子出奔到齐国,以国为氏,称陈氏。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是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是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三是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4、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5、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称陈氏。
郡望:
1、颖川郡:秦时置郡。此支陈氏,其开基始祖为齐王建三子陈轸。
2、广陵郡:西汉置国。此支陈氏,出自汉武帝之子刘胥之后所改陈姓后裔。
3、河南郡:汉高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匈奴族陈氏。
4、武当郡:北魏置郡。这一支出自陈之后。
5、冯翊郡:汉武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陈宣帝之子沅陵王陈叔兴之后。
6、京兆郡:汉时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唐代迁居京兆的陈后裔陈忠之后。
堂号: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灭纣后,把黄帝之后封于蓟,帝尧之后封于祝,帝舜之后封于陈。称为三恪。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们。
迁徙分布
自陈国内乱后,陈氏有几次外迁,分别为陈留、阳武户牍乡和固始。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陈氏有两次南迁福建。一是唐高宗总章二年,朝廷派陈政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蛮獠啸乱,陈政卒后,其子陈元光代父领兵,平定局势后,设置了漳州郡。因之被后人称为开漳圣王,其子孙称为开漳圣王派。二是颖川陈实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福建同安,其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
陈氏入粤,始于南宋。陈氏入台,始于明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于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为陈氏入台始祖。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久远。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于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传8世13王,历时175年。陈氏移居日本,始于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去的水手,此后有的在琉球群岛落户。明清以后,闽粤等沿海地区的陈氏,有许多人出海谋生。例如,陈臣留率亲族百余人迁居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另有一些人迁至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美、英、法、澳大利亚等国家
姓氏"陈"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洒洒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
一、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
二、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
三、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 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4、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5、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称陈氏。
二、迁徙分布
自陈国内乱后,陈氏有几次外迁,分别为陈留、阳武户牍乡和固始。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陈氏有两次南迁福建。
一是唐高宗总章二年,朝廷派陈政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蛮獠啸乱,陈政卒后,其子陈元光代父领兵,平定局势后,设置了漳州郡。因之被后人称为开漳圣王,其子孙称为开漳圣王派。
二是颖川陈实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福建同安,其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
陈氏入粤,始于南宋。陈氏入台,始于明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于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为陈氏入台始祖。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久远。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于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传8世13王,历时175年。
陈氏移居日本,始于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去的水手,此后有的在琉球群岛落户。明清以后,闽粤等沿海地区的陈氏,有许多人出海谋生。例如,陈臣留率亲族百余人迁居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另有一些人迁至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美、英、法、澳大利亚等国家。
三、郡望堂号
堂号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灭纣后,把黄帝之后封于蓟,帝尧之后封于祝,帝舜之后封于陈。称为三恪。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们。
郡望 颖川郡:秦时置郡。此支陈氏,其开基始祖为齐王建三子陈轸。
广陵郡:西汉置国。此支陈氏,出自汉武帝之子刘胥之后所改陈姓后裔。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匈奴族陈氏。
武当郡:北魏置郡。这一支出自陈之后。
冯翊郡:汉武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陈宣帝之子沅陵王陈叔兴之后。
京兆郡:汉时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唐代迁居京兆的陈后裔陈忠之后。
渤海郡:此支陈氏,宋太尉高琼之后。明洪武初,高谅入赘海宁城东陈明谊家为婿,其子荣遂承外家之姓为陈氏,而以父之高氏郡望为郡望,故称渤海陈氏,以别于外家原宗之颖川陈氏。
四、陈家谱牒
河北:陈氏宗谱、陈氏宗谱不分卷、陈氏家乘七卷、甘陵陈氏族谱二卷
江苏:环步陈氏宗谱十八卷、陈氏家谱、维扬州陈氏重修族谱、维扬江都陈氏重修族谱八卷、丹徒丰城陈氏族谱二十三卷、句容陈巷张巷家乘七卷首一卷
浙江:萧山陈氏宗谱十卷、绍萧陈氏宗谱十卷、唐里陈氏宗谱不分卷、姚江四堡陈氏宗谱六卷首一卷、勤东陈氏宗谱三卷、月湖陈氏宗谱 《海宁渤海陈氏宗谱》28册。
广东:陈氏族谱二卷、凤冈陈氏族谱十二卷、化州乐岭陈氏族谱十三卷、南海金鱼堂陈氏族谱、鸦岗陈氏族谱、广东塘福岭陈氏族谱 台北陈家族谱抄、香港鹿颈村陈氏族谱不分卷、颖川支谱二十卷首一卷
五、历史名人
陈胜:
陈 平:西汉大臣,少时家贫,好读书,后归刘邦,他多次用计,使刘邦脱离逆境,转危为安,与张良齐名,史称良平。
陈 寿:西晋著名史学家,著有《>>
姓氏陈的由来 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姓。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陈姓除了源于国名,还有从其他姓氏改名而来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成的。
姓“陈”的发源地、来历。 30分 黄帝神兵阵,舜后万世陈。”
陈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位的大姓,人口众多。
黄帝后裔,以国为姓,受姓始祖胡公满
姓氏: 陈 祖籍:颍川
祖宗:陈满 郡望:颍耽郡
陈姓主要得姓于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相传,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
姓氏陈的起源 陈姓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为虞舜之后裔。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妫满为陈侯,称胡公满,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陈厉公的儿子完怕株连自己,出奔到齐国,以国为氏,称陈氏。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是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是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三是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实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骸。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之陈氏。
4、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5、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姓为陈,称陈氏。是为河南洛阳陈氏。
重庆姓陈的人发展由来 陈氏来历 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姓。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
陈氏祖先是陈胡公。
陈姓出自舜帝后裔陈胡公,周武王灭商朝纣王以后,建立周朝,找到舜的三十三世后人妫满,并封妫满为诸侯,还把大女儿大姬嫁给他,封国于陈,谥号为胡公,又称胡公满。舜帝的后裔胡公满的子孙有以国为姓的,即成为陈姓的由来。
扩展资料:
陈姓入越南于宋朝人数最多,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创建越南陈朝,传八世十三王,故陈姓为越南十大姓之首;陈姓入粤始于南宋,中原人陈魁迁居福建宁化、上杭,其曾孙有迁今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明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随郑成功入台,被尊为陈姓入台始祖,与林姓共有“陈林半天下”美誉;明初朱元璋曾派陈姓水手去日本、琉球;明清以后,闽粤陈姓有人出海谋生到南洋和欧美。
陈姓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尤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山东等省为多。包括出生时候为陈姓和改姓后为陈姓的名人,如上文的某些其它姓改为陈姓的,即某人的姓的字是"陈"就符合这个条件,所以目前陈姓人口列名义上全国第五位。
-陈姓家谱
关于陈姓的由来
陈氏来历:
1、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姓。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2、陈姓除了源于国名,还有从其他姓氏改名而来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成的。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时期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侯莫陈改为单姓陈。
扩展资料:
陈姓的来源与演变:
1、相传黄帝与西陵氏之女生有三子:昌意、玄嚣、龙苗。昌意之孙为高阳氏颛顼,接黄帝之位;玄嚣之孙为高辛氏帝喾,继颛顼为帝;龙苗之后南移为南蛮之祖。帝喾娶陈锋氏之女,生子放勋。放勋继位后称尧。舜的部落居于山西永济蒲州镇南的妫水旁,舜氏族以河水之名姓妫。
2、公元前2070年,禹继舜而建立了夏朝。夏王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古城在今河南虞城西南,史称有虞氏,后称虞国。现虞城西有商均墓村,是商均的墓地。而居于妫水旁虞乡的舜的后裔虞遂,被夏王远封于遂,故地在今山东宁阳西北。
3、商朝时,商王改封虞遂的后裔于陈,古城在今河南淮阳东南。陈所处之地为帝尧的母亲氏族陈锋氏部落的故地,冈而称为陈妫姓陈国诞生于商朝。
4、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以取代亲商朝的虞遂后裔的陈国。陈国在西周时期是十二诸侯之一,国势和地位仅次于“五霸”,东周之后国势急剧衰落,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楚惠王最终灭了陈国。
5、陈国子孙遂以国为氏,河南淮阳是陈姓的发源地,至今淮阳仍冠有“老陈户”的别称。陈姓得姓由商朝的陈国算起,至少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
6、公元前672年,陈厉公之子陈完逃奔齐国,改陈氏为田氏。齐景公以后,陈完后裔世代为齐相重臣。公元前410年,裔孙悼子建立田齐,公元前378年姜姓齐国灭亡。公元前221军秦始皇灭田姓齐国,统一中国。
7、齐王田建的第三子田轸,在齐国亡国之前投奔了楚国,出任楚相令尹,封为颖川侯,封地在今河南长葛市北,并恢复陈姓,陈轸是颍川陈姓的始祖。这支陈姓成为当代陈姓中最重要、最大的支派。颖川派后裔东汉名臣陈宸的故居在河南长葛东古桥乡陈故村。2000年来没改过村名。
-陈姓家谱
姓氏陈的起源是什么?
陈姓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为虞舜之后裔。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妫满为陈侯,称胡公满,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陈厉公的儿子完怕株连自己,出奔到齐国,以国为氏,称陈氏。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是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是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三是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实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4、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5、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姓为陈,称陈氏。是为河南洛阳陈氏。
陈姓的来源是什么
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那么陈姓的来源是什么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陈姓的来源,希望大家喜欢!
陈姓的来源
陈姓为古帝舜的后裔的姓。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贤遗民,封舜的后裔与陈,国号陈,其后子孙均以陈为姓。陈姓第12代孙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齐国被秦国灭后,田轸逃到河南禹州、许昌一带,恢复陈姓。此后,陈姓在中原发展成为名门望族。陈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
陈姓的大发展是在公元557年,陈霸先在江苏南京称帝,国号陈,此时,陈国封了许多陈姓王,使陈姓子孙遍及长江和朱江之间。唐朝初期,朝廷派陈政、陈元光父子经过几年的战争镇压了福建南部的叛乱,局势平定后,陈元光定居福建,成为南方陈姓最主要的一支。
南宋期间,因金兵南侵,中原姓氏大批迁入广东。陈姓也由此迁入广东,明末,陈姓又迁入台湾。陈姓迁如越南的时间较久远,宋代时人最多。至今,陈姓仍被列为越南十大姓之首。
陈姓的郡望
颍川郡秦时置郡。以颖水得名,治今河南禹县。此支陈氏开基始祖为齐王建三子陈轸。
广陵郡西汉置国,东汉改为郡。治所在广陵。此支陈氏
陈氏祠堂,陈姓宗祠,家族网
陈氏祠堂,陈姓宗祠,家族网
出自汉武帝之子刘胥之后所改陈姓后裔。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雒阳。此支陈氏出自匈奴族陈氏。
武当郡北魏置郡,治所在湖北均县西北。这一支出自陈_之后。
冯翊郡汉武帝置郡,治所在临晋。此支陈氏出自陈宣帝之子沅陵王陈叔兴之后。
京兆郡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此支陈氏出自唐代迁居京兆的陈_后裔陈忠之后。
汝南郡治所在上蔡。
下邳郡治所在下邳
东海郡治所在郯。
新安郡晋太康元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相当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后辖境历朝不同。
庐江郡治所在舒。
东川郡唐朝中叶设郡,治所在东川
姓与氏合而为一
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而在不同场合,姓和氏的使用是有区别的。例如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不相识的人碰在一起,往往会礼节性地问:“请问贵姓”答曰:“免贵姓×。”从未听说有:请问“贵氏”的。在家谱、族谱的题名上却是《×氏家谱》、《×氏族谱》,也从未见过《×姓家谱》、《×姓族谱》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大概在口语中问“贵氏”犯忌,因“氏”与“死”同音。“氏”在远古时代是男子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是纪录某一姓氏男姓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的图册,所以家谱、族谱的题名用某氏。
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义上的,虽然有字面上的这么多姓。因为某些姓氏虽然在字面上不同,实际上部分姓是从某姓衍生出来的,比如姚姓,据2005年在湖南零陵召开的全球华人公祭舜帝大会上的最新统计,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60个之多,如陈、王、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流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帝之一的舜,其后子孙以姚为氏,称为姚氏。因舜帝居姚地,有子孙以姚为姓,称为姚氏。舜在当帝之前,有搬到妫河边居住,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舜帝登帝位后,仁德荣耀,有子孙以帝名舜为姓,禹封皇舜长子商均于虞,至始祖四十三世孙妫满封于陈,官拜陶正,谥胡公,其子孙或以国号陈称姓,或以官号改称陶唐氏,或以谥号胡称姓,或以尊讳满称姓,演变至汉朝,姚氏衍生出:妫、舜、虞、陈、胡、田、袁、王、孙、陆、车等六十种,繁姓同根,异氏同源,是一家亲。
在中华姓氏中,妫、陈、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缘先祖同为舜帝姚氏。郑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因而史称妫、陈、田、姚、胡为"妫_五姓"。
陈姓氏的由来
陈姓氏的由来如下:
陈氏源于宛丘,望于固始、盛于颍川,南开闽漳,遍及全球。在中国,陈姓是大姓,七千万的人口位居第五位,其中颍川衍派约5000万;在海外,五千万的华人中,又有“陈林半天下”之称。
一、出自舜帝姚重华裔孙陈胡公妫满,属于以先祖封地为氏。
二、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公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名为氏,就是陈氏。除陈完这一支主系之外,在陈国内乱至亡国期间,还有三支陈国公族后裔避居他乡,亦以国名为氏姓陈。
三、少数民族陈姓,韩国朝鲜族陈氏:全部来自中国,
四、源于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扩展资料
陈姓出自姚姓和妫姓,舜帝姚重华的后裔。舜,也称虞舜,姚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纣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子孙有以国为姓的,即成为陈姓的由来。
公元前672年妫满的第12代孙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后来他的10世孙田和建立了田氏齐国。战国末年,齐被秦灭。齐王的长子升次子桓先后改姓王氏,三子田轸逃至颖川,恢复陈姓。从此陈氏一门在中原瓜瓞连绵,生生不息,发展成为名门望族。
参考资料:
陈姓的来源是什么
陈姓的渊源
陈姓的历史渊源
陈姓先祖陈姓是帝舜的后裔,其远祖可以追溯到黄帝。周武王灭商后,封妫满于陈,并把大女儿元姬嫁给他,封他为陈侯,妫满死后,封为陈胡公。这是陈姓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陈国开国公胡公满也因此而成为陈氏得姓的开山祖。在东周初年,陈国与郑国、蔡国等同为中原大国。其国都宛丘,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城东三里。陈国灭亡后,陈国人便以国为姓,在中国各地艰难生存。
历史名人
陈平:西汉大臣,少时家贫,好读书,后归刘邦,他多次用计,使刘邦脱离逆境,转危为安,与张良齐名,史称“良平”。
陈寿:西晋著名史学家,著有《三国志》,最初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是由《三国志》演变而来。
陈_:唐僧的俗名陈_,他是佛教经典名著的翻译家,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由于他的业绩,使佛教有了汉字记载的经典。撰有《大唐西域记》。
陈抟:宋初道士。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作《太极图》、《先天图》等。
陈天华:清末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他的著作《警世钟》、《猛回头》和他"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行动,为中华民族的觉醒敲响了“警钟”。
陈群:三国魏时尚书,曾建议选任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后来演变成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
别忘了,我也姓陈哦!
3710 陈氏宗谱 清嘉庆十一年(1806)钞本一册 河北阜平
3711 陈氏宗谱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河北阜平
3712 陈氏家乘萆遗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陈氏铅印本 河北清苑
3713 甘陵陈氏族谱 民国二十一年(1932)石印本 河北故城
3714 陈氏家乘 清同治十二年(1873)木刻本四册 河北冀县
3715 陈氏族谱 民国七年(1918)文蔚阁排印本三册 山西忻州
3716 陈氏家谱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四册 山西灵石
3717 陈氏谱书序 辽宁凤城县图 辽宁凤城
3718 南翔陈氏宗谱 民国十三年(1924)永誉堂铅印本 上海嘉定
3719 金陵陈氏谱略 民国间稿本十四册 江苏南京
3720 珲山陈氏宗谱 清光绪二十年(1894)聚星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
3721 环步陈氏宗谱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聚星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
3722 陈氏宗谱 民国十一年(1922)刻本 江苏溧水
3723 陈氏家谱 不详 江苏赣榆
3724 淮山陈氏族谱 民国钞本 江苏淮安
3726 陈氏宗谱 民国二十二年(1933)扬州犁头街浦聚成斋刊本 江苏阜宁
3727 滩邑陈氏族谱 清道光十一年(1831)祠堂刻本十二册 江苏扬州
3728 维扬安阜洲陈氏重修族谱 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 江苏扬州
3729 维扬陈氏重修族谱 民国八年(1919)活字本 江苏扬州
3730 陈氏家谱 民国十六年(1927)北京和济印刷局铅印本一册 江苏扬州
3731 维扬江都陈氏重修族谱 民国十六年(1927)德星堂活字本 江苏扬州
3732 陈氏家乘 清嘉庆十一年(1806)刻本二册 江苏泰州
3733 延令陈氏族谱 民国十二年(1923)刻本四册 江苏泰州
3734 陈氏族谱 清道光十一年(1831)活字本 江苏靖江
3735 五洲陈氏宗谱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四册 江苏江都
3736 高邮奉西陈氏家谱 明天启七年(1627)写本二册 江苏
3737 平江继禹堂陈氏宗谱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木刻本 江苏高邮
3738 陈氏族谱 民国十二年(1923)尚义堂刻本 江苏泰兴
3739 如皋县东石家旬增辑宗谱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活字本 江苏
姓陈的来历
本文2023-09-22 01:20:1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1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