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哀而不怨的家族史记——《陈家沟延鼎家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4收藏

一部哀而不怨的家族史记——《陈家沟延鼎家史》,第1张

吴海涛

很偶然的机会,从兰州友人处获赠一册《陈家沟延鼎家史》,因工作忙碌无暇翻阅,一直闲置架上。一日午后,忽来兴致,信手翻开打算读上几页。谁知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到黄昏掌灯,我竟一口气看完了全书。掩卷沉思,心中颇有几分不平静。

作者陈贵辉兄与我素昧平生,他略长我数岁,但他笔下的家史与我的父辈更为接近,甚至如出一辙。从偏僻乡村的贫寒学子成长为县委副书记,直到今天的省直机关负责人,贵辉兄算是农村孩子中很拔尖的那一茬。但他在尚未退休赋闲的盛年,苦心经营的这一本书,几乎耗尽了所有的业余时间,十年扒梳考证、四方奔走访谈,其实和他的业务没有任何瓜葛,无助于他升职,也似乎无助于他获得太多社会名利。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去做了。我是做出版的,对一部书稿是否应该出版总是习惯评价它的价值,或者有经济效益,或者要有社会效益。一般来说,个人的家史甚少有公开出版,顶多花点钱打印装订数百册,馈赠亲族友人而已。说实话,最初拿到这部《延鼎家史》我也有这方面的疑虑。但潜心读下来,我认为这部书很值得出版,也值得被社会大众以及各地图书馆购买、收藏,让它在更大更广的范围传播、流通。 

这是一个家族流迁史研究的典型范例。也许是长期从事地方行政管理的关系,作者的视野是深邃和开阔的。他知道说清楚一个家庭的历史和传统,须得从根上溯源。本书留了不少的篇幅给他从未逢面的几百上千年前的远祖先人,不惮琐细,究根问底。虽然作者并没有受过系统的史学训练,但他却很自觉地运用了文献检索、碑刻铭文、实地访谈、田野踏勘等多种研究手段,把陈氏先祖自明代从安徽迁来兰州,继而开枝散叶、生息繁衍的历史基本梳理了出来,当然主线一直紧紧围绕陈家沟一脉。对这近千年陈氏家族史的复原,一方面是明晰了世系传承的生理血脉,更重要的是疏通了“耕读传家”的精神血脉。兰州及周边的陈氏一族自明代军户起家,数百年间,有读书做官的,也有弃农经商的,但主体还是乡居务农。也许是外来客户特有的危机意识,这个家族一直很注重对后代的教育,能读书出仕更好,哪怕读不出来也能做过识文断字的庄稼汉,有机会也鼓励后人学手艺、做买卖出去闯荡,增长见识。因此,陈家的子弟普遍都不闭塞,思想都比较开通,能够较快地适应时代的变迁,抓住机遇。这在陈延鼎父子身上就体现得十分明显。

这是一个新中国农村家庭史的典型个案。陈延鼎家庭在1949年之后的跌宕起伏,是很有些时代典型意义的。作为地主(尽管是开明地主)的后代,陈家几十年都生活在“成分过高”的阴影里,生存受排挤、婚姻受歧视、升学就业受限制,一度穷困潦倒,甚至全家外出乞讨糊口。七十年代后期,政策的逐渐松绑让陈家被扼住喉咙的命运又出现了重大转机,儿女顺利成家,能够创收发家致富了,能够上学就业改善社会地位了。可以说,这七十年来,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能够遭受的罪陈家都经历了,能够享受到国家政策的红利也体现得很充分。陈家现在有不少国家干部,第三代子女普遍都受过高等教育,都有着体面的工作和生活。陈氏的家庭史,就是现代中国农村家庭发展史的一个典型缩影,可以作为很多文学创作和历史研究参考的素材。而且很难得的是,本书还展现了陈家一个可贵的传统:善于保存家族档案。伴随着叙述祖辈、父兄和作者自己艰辛的农村生活,他随文展示了很多实物,有早年去世的母亲缝制的女红作品、劳动的用具,有父亲在50年代在刘家峡水电站工作获得的奖状,有六十年代父亲在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还款凭据,70年代大哥学习兽医开药方的纸烟盒,二哥学习画棺材手艺的手绘图纸,80年代父亲手抄的秦腔唱词,甚至还有父亲80年代葬礼时的客事清单……,这些记载着日常琐细的残章碎纸,跨越半个世纪还能留存是很不容易的。不知道为什么陈家能够保留得如此完好,让他们的家族历史有了可靠的“信物”。

这也是一部陇上风土人文志。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这个发现是最让我惊喜的。每一个家族都是生活在一片特定地理环境和精神土壤里,都会受到乡土人文的熏染。作者很自觉地意识到这点,也不时把视角从家庭的小院落扩展到陈家沟所在的十里八乡、日常百态。追忆父亲青年时干农活样样精通,他在里会详细列举出西北地区特别是甘肃农家常用的八种农具。八十年代初,农村生产生活重现活力,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开始恢复起来。父亲带头在陈家沟大队玩春节社火。作者乘机逐一介绍了西北社火构成的各种细节,有太平鼓、舞龙、舞狮、跑旱船、高跷、竹马、跑驴……,以及父亲导演的秦腔大戏。而在回忆父亲去世时,沉痛之余,他把丧事经过的十四个环节一一做了描述,也是为了有意保留一份甘肃农村丧葬习俗的真实记录。这些口耳相传于乡间的习俗文化、仪礼规范,也许上不了大雅之堂,却是维系着乡土人伦情感的精神力量,它们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作者生于斯、长于斯,这些细节都不是他从某种志书上抄录来的,而是他一一亲历、耳濡目染过的少年往事。他记录这些,其实是怀有某种使命感的,因为他清楚陈家的第三代和很多同龄人一样,随着城市化的扩张,都在远离土地和乡村,祖辈和父辈们赖以庇护身心的那个乡土社会,将渐渐被他们遗忘。好在还有文字,可以让有的记忆变得永恒。

这是一册哀而不怨的家风传承谱。家谱记载的是生理上的世系传承,祖先的优良品格是无法体现出来的,这就需要家史(古人有墓志铭、行状)来呈现。本书是以作者父亲陈延鼎为核心展开的,他五十多年的人生短暂却跌宕、平凡却丰盈。他中年丧妻,独自拉扯五个孩子成人,长期被贴着“地主子孙”的另类标签受尽歧视,刚有条件享受晚年却撒手人寰。在苦水中浸泡了一生,他却给陈家儿孙们留下了至少三种正能量。一是正直。比如,他亲自给儿子讲述孟子的《鱼我所欲也》,诫勉人宁愿不要生命也要讲道义。这种见识在他同龄的农人中是少见的;二是责任。无论如何把孩子拉扯大,让他们立业成家,不走邪路,陈延鼎倾其一生就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这种对家庭、家族乃至对社会无私尽责的品格,也深深影响了后代,陈氏兄妹在处理大家庭事务时很少见推诿卸责,共同处理父母后事、一起督责幼弟求学、帮助亡兄抚养子侄等,一向都是主动分担、能者多劳。三是希望。陈延鼎曾经给儿子们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告诉他们无论何时,无论怎样困难,都不要放弃。他本人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什么苦活脏活都干,从来不怨天尤人,只是坚信熬过去好日子就会到来。大儿子要结婚了,他第一时间就是整饬院落、独立门户。包产到户,终于可以吃上饱饭了,他就尽情地去组织社火、唱秦腔。他总是善于这样赋予生活庄重的仪式感,因为心中有着不灭的希望火种。其实,正是每一个人都怀揣希望,每一个家庭都不放弃希望,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也才能够有希望。

孔子评价《诗经》:“乐而不浮,哀而不怨”。意思是情感拿捏适度、过犹不及。《陈家沟延鼎家史》该书当得起这个评语。贵辉兄在行文中有深深的眷恋,也有淡淡的惆怅,但总基调是温暖的。他描述家族的境遇,无论是不幸抑或幸运,都怀着对生活的感恩心态,记住生命中曾经帮助过他们的每一个人。泰戈尔说:生命吻我以痛,我要报之以歌!贵辉兄以这部《家史》为哲人的生活态度做了很好的呼应。

                            完稿于2020年5月2日

1 急求关于“忠”的名言警句

古语

不可谓忠。——《墨子·公输》 忠之属也。——《左传·庄公十年》

君子以为忠。——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宋·司马光《四言铭系述》

交不忠兮怨长。——《楚辞·九歌·湘君》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屈原列传》

名言

说真话的人,才算忠诚。 马克思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弥尔顿 你若想证实你的坚贞,首先证实你的忠诚 高尔基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

2 有关“忠”的名言警句

今世进士尽是近视,终承忠诚终成忠臣。 忠诚的爱情充溢在我的心里,我无法估计自己享有的财富。

莎士比亚

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

卢梭

只有驱遣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那种爱神才美丽,才值得颂扬。

柏拉图

真正的爱就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

柏拉图

意见和感情的相同,比之接触更能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这样子,两个人尽管隔得很远,却也很近。

柴可夫斯基

人不是仅仅为了爱而生存的;难道男人的全部目标就是为了控制某一个女子,而女子的全部目标就是为了左右某一个男子吗?从来不是!

赫尔岑

我们不应该不惜任何代价地去保持友谊,从而使它受到玷污。如果为了那更伟大的爱,必须牺牲友谊,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过如果能够保持下去,那么,它就能真的达到完美的境界了。

泰戈尔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鲍溶

很多显得像朋友的人其实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并不显得像朋友。

德谟克里特

3 带忠的诗句

1、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屈原

2、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屈原

3、上帝照临忠义胆,老师付授文章脉。——刘克庄

4、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陈子昂

5、一从忠谠无周舍,吾过何人为短长。——周昙

6、大抵男儿忠孝耳,此身如叶心如铁。——刘敏中

7、养勇期除恶,输忠在灭私。——白居易

8、伍员结舌长嘘嚱,忠谏无因到君耳。——刘商

9、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张孝祥

10、男儿须展平生志,为国输忠合天地。——贯休

11、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文天祥

12、妙主蓬壶籍,忠为社稷臣。——郑谷

13、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苏轼

14、旧称楚灵均,此处殒忠躯。——孟郊

15、忠贤多感激,今古共苍茫。——杨巨源

16、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白居易

17、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李白

18、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邻

19、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辛弃疾

20、稽首再三拜,一言献天聪:君以明为圣,臣以直为忠。——白居易

21、无因剖胸出此心,一寸孤忠天实临!——陆游

22、时危忠谊常恨少,宝此勿复令埋堙。——王安石

23、仁与智可尚,忠与义可钦。——范仲淹

24、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陆游

25、二十八将固不朽,风云一代皆忠贤。——范仲淹

26、明公仗忠节,一言感万夫。——皎然

27、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苏轼

28、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杜甫

29、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吕温

30、高歌长安酒,忠愤不可吞。——韦应物

31、忠贤良可惜,图画入丹青。——李峤

32、自家来佐国,移孝入为忠。——张九龄

33、忧时抱忠鲠,论事极慷慨。——陆游

34、先王旧德在民心,著令称忠上意深。——苏轼

35、未为冠冕人,死不惭忠烈。——皮日休

36、历观忠邪见肝肺,直与治乱穷根原。——陆游

4 有关忠义的名句

●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 知耻近乎勇。——孔丘

●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 辱,莫大于不知耻。——王通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

● 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 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 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义心。

●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 君子以为忠。——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 交不忠兮怨长。——《楚辞·九歌·湘君》

●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孙 权 (1 8 2 — 2 5 2 年)

吴郡富春人(今杭州市富阳县)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在位二十二年,江东六郡得以有相对安定的局面,人民得以休养生息。他重视农业、设立农官、奖励农事,兴修水利,还在山越地区建置郡县,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他派遣大将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渡海开发台湾,开拓了大陆与海岛的联系。

东汉末,孙权继兄孙策据有江东六郡。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上表请封孙权为讨虏将军、会稽太守,他屯守江浙一带,并以此为根据地逐步收罗人才,发展势力。建安十三年(208年)和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建安十九年,刘备定蜀,孙权西联蜀汉,北抗曹魏,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建安二十四年,孙权败关羽,袭荆州人,任骠骑将军、荆州牧,封南昌侯。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丕自立为帝,派使者安抚孙权,封他为吴王。黄武元年(222年)吴蜀彝陵之战,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以后和蜀魏时和、时战。在位期间,曾四改年号,称黄龙、嘉乐、赤乌、太元,七十一岁去世,谥为吴大帝。

富阳县城南四十里的龙门古镇,为孙权的后裔聚居繁衍之地。现在全镇一千六百多户,孙姓占90%以上,从孙氏第十九世宋奉议大夫孙仁匡一支迁居龙门后立的《孙氏家谱》推算,到1939年,孙权的后代正好是六十五世。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晚年号香 山 居士,他酷爱茶叶,曾自称是个“别茶人”。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深入浅出,平易通俗,作品流传广泛。长庆二年(822年)为杭州刺使,任内曾开发、建设西湖。此词回忆了当年的生活,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风光。

忆江南

白居易(772-846)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毕升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北宋时杭州人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毕升是一名普通劳动者,他的生卒年月无正史记载可查,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提到:“庆历中(1041一1051年)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等文字。

毕升是北宋时杭州著名印刷匠,他用了八、九年时间,创制了一套胶泥活字,发明了活字印刷。活字是选用细腻的胶泥,制成一个个小型方块,每块上面刻上一个阳文反手宇,而后用火烧硬。每个字印按用的多寡制备,多的达二十多个,以备同一字印在一个印版中多次重复使用。为便于拣字排版,活宇印按照字的韵目分别放在木格子里。然后是制版,按所印文字的字句段落,将字印放在盛有作为粘合剂的松香、蜡和纸灰的铁板上,四周围上铁框,放到火上加热,使粘合剂熔化,待粘合剂稍为冷却而仍有可塑性时,用一平板在字面上加压使之平准。当粘合剂完全冷却固结后,即可付印。最后是拆版,印完后,把印版拿到火上烘烤,粘合剂重又熔化,用手拂扫活字,活字便掉下,可再供排版使用。他还在此基础上研究过木活字排版。还采用两块铁板互换,一版印刷,另一版排版,印刷效率大为提高。毕升的活字印刷,包括了造活字、排版和拆版一整套完备的过程,其原理和今天铅字排印基本相同,每个生产环节,都含有科学规律。 (右图为毕升墓碑)

沈 括(1033 — 1097)

北宋钱塘人沈括,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学者,十一世纪第一流的科学家。

青少年时随父沈周先后到过润州、泉州、开封、江宁等地,增长了不少书本外的知识,为他以后做学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沈括自幼好学不倦,对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药、水利、军事、文学、音乐各个方面部有兴趣,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东京(开封)任过昭文馆编校、司天监等职,使他有机会阅读了大量丰富的皇家藏书。他晚年提出的用太阳历,即“十二气历”的主张,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太阳历和农历结合的人。他对传统历法的缺点作了科学分析,说传统历法用闰月的方法来调整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周期,是费力又不解决问题。他为此主张采取太阳历,按十二节气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1930年,英国气象局局长肖伯纳也曾提出了与沈括相同的理论,但比沈括晚九百多年。

1070年(熙宁三年),沈括积极参加了王安石变法,成为王安石主要助手之一,担任过“权三司使”(主管财政经济),“兼判军器监”等职。

1090年(元佑五年)沈括五十八岁,住在润州梦溪园(今江苏镇江东门外),撰成《梦溪笔谈》,这部巨著是他一生所学和实践的结晶。全书共三十卷,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等十七目、六百零九条。其中涉及到科学技术的条目就有二百多条,如铜壶滴漏的讨论、凹面镜的解释、透光镜的探讨、立体地形模型的制造、指南针使用方法的经验、地磁偏角的发现等等。全书广博的内容,独特的创见,被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

沈括一生中曾有两次较长时间居住在杭州,并曾到浙江察访和在秀州(今嘉兴)任职。一次是他十九岁随父返归故里,父病亡,他将父亲安葬于钱塘龙居里,直至二十二岁父丧终才离去。第二次是三十六岁时护送母亲灵柩回杭,葬于龙居里,三十九岁才返京复职。沈括四十一岁时,奉命来浙江治理水利,察访两浙,向朝廷建议兴筑温、台、明等州以东的堤堰,增辟耕地。他在考察雁荡山时,对形成雁荡山奇妙群峰的原因,首次作了科学的解释。沈括对故乡杭州寄满深深眷恋之情,在《梦溪笔谈》中,对杭州的人物事迹、科技成果、政策得失等等,都悉心记载。沈括六十五岁病故于梦溪园,临终时嘱咐后人将遗体归葬故乡杭州。今杭州市区后市街附近的沈公井巷是他的旧居。墓在距杭州市不远的安溪乡。

岳 飞 (1103 — 1142)

岳飞尽了毕生的力量,抵抗外敌,卫国护皇。他的勇敢与机智,为他取得了多次的胜利和荣耀。可是,岳飞在军事上的成就以及他在民间的广受爱戴,却引起了皇帝的妒忌和不安。后来,这位英勇爱国的将军,终于被被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杭州大理寺风波亭。

岳飞于公元1103年生于现今的河南省。据说在岳飞诞生时,一只大鹏从岳家屋顶上飞过。岳飞的父亲认为这是一种吉祥的征兆,就给他取名“飞”,字“鹏举”,希望他将来鹏程万里,前途无量。

岳飞的父亲是个农夫。岳飞未满月时,黄河泛滥,造成大水灾,使岳家生活更加贫困。因此,岳飞从八九岁起,就得开始在田间工作。

岳家生活虽然困苦,但却影响不了岳飞对书本的喜爱。他白天在田间辛苦劳动,晚上就努力读书,一直读到深夜。他从小就对兵书有特别的喜爱。

岳飞十一岁时,他的外祖父请来了一位著名的武功师傅,教他武功。岳飞也另拜师学射箭。箭术师傅非常器重岳飞,把自己心爱的两张弓赠送给他。

依照当时的传统,岳飞十六岁时就结婚,次年生长子岳云。岳云后来长大成为一名勇将,跟随父亲在战场上打仗。

岳云四岁那年,岳飞应政府的号召,加入军队抵抗来侵的金兵。据说,在他离家之前,他的母亲用针在他背上刺了“尽忠报国”四个字。

公元1122年,岳飞从军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身为孝子,他依据传统回家守丧,到1124年才重返军队。

在金兵的侵略底下,北宋朝廷不知所措,国家混乱不堪。1127年,北宋皇帝,皇父和家人都被金兵俘虏,并押送到中国北方的金人京城。

皇帝虽然被捉,宋朝的爱国志士仍继续奋力抗敌。岳飞加入这些爱国志士的队伍,共同建立南宋,以宋高宗为皇帝。

此后几年,岳飞以英勇战士和精明战略家的姿态出现,屡战屡胜,把金兵逐出宋朝国土,逼他们渡过长江。

尽忠报国的岳飞要乘胜追击,把金兵赶回他们的老家去, 并且要拯救前任皇帝和他的家人回京。可是,他的好意却受到高宗皇帝的猜忌。

原来高宗担心的是:他的哥哥(前任皇帝)获救后,自己可能失去皇位,所以拒绝了岳飞攻打金国的要求。他反而决定与屡次违反和平条约的金国讲和。

岳飞广受人民的爱戴,也引起皇帝的不满。因此,高宗在1142年以岳飞企图谋反的罪名而赐他死罪,他的儿子岳云也受牵连而被处死。

这位人格高尚的爱国志士岳飞含冤而死时,才39岁。他虽然出身于清寒的农家,后来却因为抵抗金兵,屡战屡胜而成为民族英雄。他的大半生都与家人分开,因为他认为保卫国家和保护皇帝,是他的职责。

方腊(?一1121年)

北宋末年浙江农民起义首领;又名方十三,睦州青溪(今杭州淳安)帮源洞人,雇工出身。

北宋末年,浙江地区遭受“花石纲”的掠夺,逼得农民无法求生,方腊利用摩尼教的“二宗”(明、暗)、“三际”(过去、现在、未来)之说,组织群众,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宣和二年(1120年)秋天在帮源起义,反抗北宋王朝,自号圣公,年号永乐,先后占领青溪县城,攻下睦州,分兵出击杭州、歙州。教徒兰溪朱言、吴邦,歙县仇道人,仙居吕师囊,方岩山陈十四,苏州石生,归安陆行儿等纷起响应,人数扩大到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东南震动。方腊计划划江而守,渐图进取,十年内推翻宋王朝。

宋徽宗派童贯率军十五万镇压,起义军战斗失利。宣和三年夏,方腊率余部退守青溪帮源洞和梓桐洞,后被叛徒告密,宋军从小路攻入洞中,方腊受伤被俘,同年秋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就义。余部在吕师囊等率领下,转战温州、台州,到宣和四年夏秋间失败。今淳安县有郭沫著题字的方腊洞,方腊塑像。杭州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不少方腊起义的传说,留存着这些传说的遗迹,如方腊之妹方百花的点将台,方百花攻打杭城屯兵地等等。

苏东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的这首诗,使西湖愈益形象鲜明,声名远播。

苏轼是继白居易之后又一位在杭州文学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影响的大诗人。他和白居易一样,是来杭州担任地方行政长官后才认识西湖的。他俩的出身、遭遇、思想、创作有许多共同点,就象苏轼自己说的那样:“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惜前贤。”苏轼曾于熙宁四年和元佑四年两次来杭州,第一次任通判(副知州),第二次任知州,先后达五年之久。他除了为抗州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之外,还深深地眷恋着“故乡无此好湖山”的杭州山水;并用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的诗歌,为西湖平添了几分美丽,几分光彩。这位既是诗人。又是画家的艺术大师,他的观察力是特别敏锐的。他的《饮湖上初睛后雨》一诗,把西湖写活了,一千年来成为描写西湖风景的绝唱。他的另一些描写西湖风景的小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有美堂暴雨》等,同样把一些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写得精辟入微,读来回味无穷,如“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浮云拨不开”,“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把西湖上的雷雨写得富有生活情趣。白居易对西湖的描写是一种平面形的介绍和铺叙,苏轼的西湖诗词则是一种立体的渲染、烘托和强化,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使西湖形象更丰满了。

于 谦 ( 1 3 9 8 一 1 4 5 7 年)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这首诗是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自我写照。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出生于浙江钱塘县太平里(今杭州庆春门附近),后迁居词堂巷。

明永乐十年(1412年),于谦十五岁,录取为钱塘县学生员(秀才)。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杭州参加“乡试”,中第六名举人;次年中进士,被任命为山西道监察御史。宣德二年(1427年),于谦奉命巡按江西,平反了数百件冤狱。以后十余年间,又以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山西、河南,深入民间察访,惩治贪官,严惩特殊贪暴分子;兴修水利,改良农事,创“平仓”、“义仓”储粮,以备荒年赈灾;设“惠民药局”,救治百姓疾病,百姓爱戴于谦,称他为“于青天”。

于谦居官清廉朴素,不馈赠权要,不拉拢私交。上京奏事,不带一物。有人对他说你即使不带金银,也该带些土产便中送点人情。于谦笑笑举起两袖说:“带有清风!”明正统十四年七月,瓦刺部酋长也先分兵四路大举进攻。英宗亲率大军迎战,于谦代理兵部事留京辅助监国郕王朱祁钰(英宗之弟)。8月15日英宗兵败于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五十万大军全部覆没,英宗被俘,消息传来,全国震动。皇太后命拥立郕王为景帝,于谦为兵部尚书,统帅全军。于谦针对瓦刺利用英宗作为要挟的阴谋,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防守京城,抗击外敌。

晚清末年,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人?这是一个没在中国长大,却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的中国人;这是一个接受西方教育,却热衷于推广东方文化的学者;这是一个走在时代前列,却一直留着古董辫子的老古板。

辜鸿铭可谓一代“怪杰”,他精通八九门语言,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

那个年代,学界,不,是整个中国,这个东亚都弥漫着一种“西方中心论”。洋人的东西都是最好的,洋人的学说都是正确的,东方的东西都是落后的,糟粕的。可这个从小在国外长大的辜鸿铭却不是这样,精通西学的辜鸿铭,在潜心精研国学后,有了一个比较,就此产生了一个持守终生的定见。他以为儒家学说之仁义之道,可以拯救弱肉强食竞争中出现的冷酷与毁灭;他相信,正被国人摒弃的传统文化,恰是拯救世界的良方,而儒学即是这个文化精髓所在。故他不仅自己顶礼膜拜,更不遗余力推向世界,以为肩起强化中国、教化欧美的重任。他以英文发表的《中国学》,几乎就是一篇国学宣言。此后他所著述的《中国札记》、《中国的牛津运动》、《春秋大义》(即《中国人的精神》)等,所翻译的“四书”中的三书《论语》、《中庸》、《大学》等中国传统典籍,卖力向世界传播儒家学说,鼓吹东方文化,在西方引起极大反响。应该说在此之前,还没谁更系统、完整、准确地向域外有意识地传输国学典籍。

1857年7月18日,辜鸿铭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马来西亚的槟城州)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泉州府惠安县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img p=""

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 “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直到1885年,辜鸿铭第一次“回”到了中国。

在中国,有两个地方对于辜鸿铭来说是有些特殊的。一个是他的祖籍,一个就是他任教北大,生活了五年的北京。

关于辜鸿铭的祖籍,实在不是我卖关子,而是一桩悬案。关于辜鸿铭的祖籍,因一直缺乏有说服力的考证材料,往往基于猜测而莫衷一是,大致有福建漳州海澄、厦门同安、泉州惠安、泉州晋江数说。“漳州海澄”一说大概依据槟榔屿华人移民大多来自漳州海澄,如《槟榔屿华人史图录》即称槟榔屿辜氏家族来自“漳州海澄”,但并无历史文献加以证实;后三种说法——厦门同安、泉州惠安、泉州晋江——较为流行。近现代史学者黄兴涛说:“关于辜氏的祖籍是福建,这没有分歧,但在具体所属地区上则有不同说法,除了‘同安’说外,还有‘厦门’说和‘晋江’说,辜氏曾自称‘厦门辜汤生’(TomsonAmoy)。‘晋江’说最早出自王森然,见北京图书馆馆藏《辜鸿铭评传》稿本,现有关晋江人物志,也有把辜鸿铭列入的,但持‘同安’说的人较多,最早的有《清史稿》和辜氏好友罗振玉的说法,我个人认为同安说较确。”(黄兴涛《文化怪杰:辜鸿铭评传》)黄兴涛的判断是对的,但依然缺乏考证支持。

闽人历来重视家谱,但辜鸿铭家族自数代前便已迁居南洋,其家谱在福建已不传。但换一种思路,遍寻与槟榔屿早期华侨有关的中英文史料,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实际上,20世纪最初数年,伦敦的阿诺德·怀特和任职海峡殖民地首府新加坡的HA卡特怀特就一直在为包括英国海峡殖民地在内的英属马来亚编辑一部资料可靠而翔实的志书《英属马来亚志》,而负责撰写其中人物志的HC罗宾逊(HCRobinson)为马来亚雪兰莪博物馆馆长,不仅熟悉地方掌故,还热衷搜集本地望族的资料(如家谱一类)。该地方志于1908年在伦敦出版,其中人物志在“KohSe⁃angTat”下列出了槟榔屿辜氏家族四代谱系。“KohSeangTat”即辜鸿铭的堂兄辜尚达,为槟榔屿辜氏家族第四代族长,靠鸦片起家,成为槟榔屿首富和名流。

<img p=""

罗宾逊记录的槟榔屿辜氏家谱一开始就明确了这个家族的祖籍地:“来自 中国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关辜厝村 ”。 “同安关”为“同民安关”之简读。同民安关为阻隔福建南北的小盈岭的唯一关隘,向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从同安前往泉州府的商旅士子的必经之路。到清朝为防范“海寇”而实行“迁海令”,将沿海之民内迁数十里,小盈岭关隘更成了“断绝山海之勾连”的重地,不仅设有驿站税口,还部署了兵卒把守。

“同名安关”本为“同民安坊”,为南宋大儒朱熹任同安主簿时于小盈岭隘口修筑,作为南安同安两县界标。坊额所嵌“同民安”石匾即出自其手书。石坊于清雍正年间圮毁,至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同安马巷秀才林应龙倡议改建已颓塌之石坊为关,并撰《改建同民安坊为关劝捐序》,得到同安知县吴镛的大力支持,遂于同民安坊故址设关隘,以“卫民固圉”(吴镛《改建同民安坊为关记》)。

惠安县螺阳镇上坂村 却不是出于什么考证,2004年2月10日,辜鸿铭在台湾的堂侄——原海基会会长辜振甫的太太严倬云女士回闽寻根时,为惠安螺阳辜氏宗祠题字:脉承惠安。自此,惠安也就成了比较靠谱的那一个。去年七月,惠安县螺阳镇上坂村辜鸿铭纪念堂(即辜氏宗祠)内举办了纪念国学大师辜鸿铭诞辰 160 周年活动。

不论具体在哪里,其实于辜鸿铭本人而言并不多么重要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祖辈的迁徙难觅其究竟,所谓祖籍,也不一定就是“根”,时间长了,不过是一个乡愁时的符号。而北大,给了辜鸿铭一个乡愁的具象。

北大任教六年,辜鸿铭居住在东城区柏树胡同26号。柏树胡同26号,旧时的门牌是椿树胡同30号。据房屋档案记载,该院在胡同西段南侧凹进去的小夹道内,占地面积为130余平方米;街门面西,是一个随墙“小门楼”;院内的三间北房是起脊瓦房,一间南房是灰顶平台,建筑面积共计60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柏树胡同26号与相邻的院落一起被征用,改建成王府井旅馆。

据北京晚报的一篇文章介绍,辜鸿铭的故居“在胡同西段南侧凹进去的小夹道内,占地面积为130余平方米;街门面西,是一个随墙‘小门楼’;院内的三间北房是起脊瓦房,一间南房是灰顶平台,建筑面积共计60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柏树胡同26号与相邻的院落一起被征用,改建成王府井旅馆”。从24号院门进去找寻,24号楼和30号楼之间还留有一片植有草木的停车场,也不知这里是否就是辜鸿铭当年踩过的土地。现在的柏树胡同,没有柏树,更没有椿树了,倒是有不少槐树,而辜鸿铭故居连同其门牌号码也一起消失了。

<img p=""

但辜鸿铭的确是一位我们不应忘却的历史人物。查辜鸿铭的年谱,1907年他随同张之洞进京任职外务部,到后来任教北大,最后于1928年去世,期间除了在上海、青岛、日本短住外,他生命后期的20年差不多都在京居住。一些著名人物包括国际著名作家毛姆、芥川龙之介、泰戈尔,都拜访过椿树胡同(现为柏树胡同)他的“晋安寄庐”。但由于从五四运动开始,辜鸿铭作为保皇派、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被批判,其学者地位和价值长期被忽略,其故居自然难以保护留存,现在胡同铭牌上能留一名,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辜鸿铭的辫子是民国初年中国的一道“独特风景”。周作人在《北大感旧录》中对这道“风景”作了生动的描写:辜鸿铭“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头毛,却编成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褂,上戴瓜皮小帽;不要说在民国十年前后的北京,就是在前清时代,马路上遇见这样一位小城市里的华装教士似的人物,大家也不免要张大了眼睛看得出神吧。尤其妙的是那包车的车夫,不知是从哪里乡下去特地找了来的,或者是徐州辫子兵的余留亦未可知,也是一个背拖大辫子的汉子,同课堂上的主人正好是一对,他在红楼的大门外坐在车兜上等着,也不失车夫队中一个特殊的人物。”

梁实秋对此描写得更生动:“先主喜征逐之乐,顾不修边幅,既垂长辫,而枣红袍与天青褂上之油腻,尤可鉴人,粲者立于其前,不须揽镜,即有顾影自怜之乐。”

有人说辜鸿铭的辫子情结代表了他的保守、顽固。这只是说出了部分道理。实际上,辜鸿铭保守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1921年,辜鸿铭对英国文学家毛姆说:“你看我留着发辫,那是一个标记。我是老大中华的末一个代表。”他把“文明的西方”称为“四夷之邦”,他的“另类形象”是对现代文明的“另类反动”。辜鸿铭说:洋人绝不会因为我们割去发辫,穿上西装,就会对我们稍加尊敬的。我们且不去评价辜鸿铭的如何“另类”,单就他的勇于抗争、勇于坚守,便是今日中国人所不及的,因为抗争和坚守在今日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文人中已经绝种了。

但他的“另类形象”为时人所不容,也遭来许多嘲弄。当年,辜鸿铭拖着辫子在北大讲课,引来学生哄堂一片。辜鸿铭却对学生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类似的话后来他在台湾也说过。在台湾讲学过程中,“当他老兴勃发时,便会叨叨不绝的谈些令人捧腹的话,衣冠很奇特,老是穿着一套蓝布长衫;戴着红顶的瓜皮帽子,还留着一条长辫,初看起来,谁相信他是一个中国留学外国的老前辈呢?他有时还痛骂着人家:‘你们以为穿着西装,留着时髦头发,便够摩登吗?’”

<img p=""

辜鸿铭不仅学问超群,作为北大的教授,他的课也深受学生欢迎。辜鸿铭的教学,同样很怪。如果用今天的眼光看,他是在课堂上哗众取宠。他的古怪离奇的风格和搞笑的作派在今天肯定是不合格的教师,肯定要被“下课”的。

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辜鸿铭在北大第一次遇到胡适,就发生了冲突。要知道,胡适是杜威的弟子,获得36个博士头衔,他的新潮思想使得年轻的留美博士一夜爆得大名,正是红得发紫的时候。可辜鸿铭与胡适一见面,劈头就问:“你是干什么的?”胡适说:“在北大教书。”辜鸿铭说:“我们是同事。”又问,“是教什么的?”胡适说:“教西洋哲学史。”辜鸿铭于是改用拉丁语和胡适说话。胡适说:“对不起,我不会拉丁语。”辜鸿铭说:“古代哲学以希腊为主,近代哲学以德国为主,胡适不懂德文,又不会拉丁文,教哲学岂不是骗小孩子?”他还批评胡适学的是美国中下层的英语。胡适挺窝火,从此,这两位大师就结下梁子了,经常打口水仗和笔墨官司。

辜鸿铭在北大上课时,总是带一童仆为他装烟倒茶。他上课是不用教材的,即使有教材,那也是摆设。因为他头脑里装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他的思想太活跃了,死的教材怎么能让他看得上?他上第一节课,脑后拖着一根辫子,穿着脏兮兮的长衫,引来学生爆笑不止。他在第一节让学生翻开page one(第一页),一直到学期结束,他还是让学生翻开page one。他讲英国诗,海阔天空,任意驰骋,幽默诙谐,嬉笑怒骂。讲到得意处,他要么唱段小曲,要么掏出几颗花生糖果大嚼。因此,他的课总是最受欢迎。他对学生要求极严,每次上课都要先跟学生约法三章:(一)他一进教室,学生必须起立敬礼;下课后,他先离开,学生再走;(二)学生如果背不出书,不许坐,一直站到下课;(三)能够受得住约束的听课,不能的可趁早退堂。他给学生布置的英文作业,也挺绝,居然让学生用英文翻译《三字经》、《千字文》。

作为教师,他形象和作派是不合格的,但他教给学生最多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比循规蹈矩的教师,要优秀,更遑论那些照本宣科、了无思想的教师了。辜鸿铭之能够在中国大学之翘楚的北京大学当教授,自然归功于校长蔡元培。没有蔡元培,即无辜鸿铭。今日中国大学教授何其多,但大师却无一人。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少蔡元培式的教育家当大学校长,恐怕是重要的原因。

辜鸿铭推崇儒家学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且能言善辩,处处体现着他的机智与幽默。“他在北大教的是拉丁文等功课,不能发挥他的正统思想,他就随时随地要找机会发泄”。有一次,他在椿树胡同的家中宴请欧美友人,局促而简陋的小院已够寒酸,照明用的还是煤油灯,昏暗而又烟气呛鼻,而且,这帮欧美友人也不清楚“晋安寄庐”的真实含义。于是,就有人说:“煤油灯不如电灯和汽灯明亮。”辜鸿铭知道:“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工夫。”辜鸿铭的一番高论,还真把他的欧美友人给唬住了。

如今,还有不少人会谈起辜鸿铭的小辫子和他爱小脚的奇怪癖好,却忘记了在那个礼崩乐坏,风雨飘摇的时代里,这个长相并不十分中国的固执老头对这世界发出声音,他反对崇尚利益的西方哲学,让东方文明在西方世界开花,美国当代著名汉学家艾恺在用中文写成的《文化守成主义论——反现代化思潮的剖析》一书中评价说:“在战时与战后欧洲悲观与幻灭的氛围中,与泰戈尔、冈仓等成为东方著名的圣哲者的,是辜鸿铭,不是梁漱溟或梁启超。在那时代,辜氏极受欢迎,他的书是欧洲大学哲学课程所必读,译成了多种欧洲语言。西方多位哲学家引用其书为重要权威;西方客人竞相走访,敬聆教诲。”

如今想想,只剩下疏狂之举被后人铭记的辜鸿铭,何尝不悲哀呢?如果说常人的乡愁是一个具象,那辜鸿铭的乡愁,大概是一个叫“中国”的理想之乡。

母爱无言

母亲,多么伟大的字眼!一个人呱呱坠地刚开始学会的第一个词语:“妈妈”。多么熟悉多么亲切的称呼,一个人心里永远感激的是她的母亲。因为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养育了她哺育了她。

高尔基曾经这样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母亲是什么?是生命之本,是万物之源,母亲就是创造我们生命给予我们成长的最亲最亲的人。

有一天,当我路过草坪,看到一个年轻的母亲牵引着跌跌撞撞学走路的小宝贝时,这样的画面也是如此震憾人的心灵。你的眼前不由浮现母亲教你学走路的身影;眼睛顿时湿润了,心里也有几分莫名其妙的欣喜。假如她现在在你面前,你会深情地呼唤一声:“妈妈!”

的确,母亲为了我们可以付出一切代价,包括她的生命,但从来无怨言,不计较报酬,你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怎么能忘怀?”

当我背上书包上学时,母亲会在昏暗的灯光下默默地替我准备,有包好的新书、有次日上学的新衣服。第二天早上睁开眼,母亲早已把做好的饭菜端上饭桌,单等着我开饭。回想起往日的点点滴滴,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心被母亲的关爱包围着,感到无比幸福快乐!

当我开始参加工作时,母亲的叮咛,母亲的唠叨,都成了我的财富。

当我听到一位八九岁的小男孩用稚嫩的声音吟诵《游子吟》时,我心灵那最深处的感情触动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世界上唯一施恩于我而不求回报的就是母亲!母亲的爱是无私,是真诚的爱。母亲给我们生命,她给予我们太多太多,无穷无尽的爱,而我们呢?

我们唯一能记住的就是母亲那一张慈祥的脸,一双为我们操劳的手,一个生日。

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为母亲减轻点负担,和母亲聊聊天,说说话,陪陪她。

我们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为母亲营造一个安谧的环境,让她快乐安享幸福的晚年!

母爱无言!让我们用心去品味,用心去体会!

======================================

母爱广博、无私、温暖、伟大,她是子女成长的摇篮,是孩子避风的港湾。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疯娘

23年前,有个年轻的女子流落到我们村,蓬头垢面,见人就傻笑,且毫不避讳地当众小便。因此,村里的媳妇们常对着那女子吐口水,有的媳妇还上前踹几脚,叫她“滚远些”。可她就是不走,依然傻笑着在村里转悠。

那时,我父亲已有35岁。他曾在石料场子干活被机器绞断了左手,又因家穷,一直没娶媳妇。奶奶见那女子还有几份姿色,就动了心思,决定收下她给我父亲做媳妇,等她给我家“续上香火”后,再把她撵走。父亲虽老大不情愿,但看着家里这番光景,咬咬牙还是答应了。结果,父亲一分未花,就当了新郎。

娘生下我的时候,奶奶抱着我,瘪着没剩几颗牙的嘴欣喜地说:“这疯婆娘,还给我生了个带把的孙子”。只是,我一生下来,奶奶就把我抱走了,而且从不让娘近。

娘一直想抱抱我,多次在奶奶面前吃力地喊:“给,给我……”奶奶没理她。

我那么小,像个肉嘟嘟,万一娘失手把我掉在地上怎么办?毕竟,娘是个疯子。每当娘有抱我的请求时,奶奶总瞪起眼睛训她:“你别想抱孩子,我不会给你的。要是我发现你偷抱了他,我就打死你。即使不打死,我也要把你撵走。”奶奶说这话时,没有半点儿含糊的意思。娘听懂了,满脸的惶恐,每次只是远远地看着我。尽管娘的奶胀得厉害,可我没能吃到娘的半口奶水,是奶奶一匙一匙把我喂大的。奶奶说娘的奶水里有“神经病”,要是传染给我就麻烦了。

那时,我家依然在贫困的泥潭里挣扎。特别是添了娘和我后,家里常常揭不开锅。奶奶决定把娘撵走,因为娘不但在家吃“闲饭”,时不时还惹是生非。一天,奶奶煮了一大锅饭,亲手给娘添了一大碗,说:“媳妇儿,这个家太穷了,婆婆对不起你。你吃完这碗饭,就去找个富点儿的人家过日子,以后也不准来了,啊?”娘刚扒了一大团饭在口里,听了奶奶下的“逐客令”显得非常吃惊,一团饭就在嘴里凝滞了。娘望着奶奶怀中的我,口齿不清地哀叫:“不,不要……”奶奶猛地沉下脸,拿出威严的家长作风厉声吼到:“你这个疯婆娘,犟什么犟,犟下去没你的好果子吃。你本来就是到处流浪的,我收留了你两年了,你还要怎么样?吃完饭就走,听到没有?”说完奶奶从门后拿出一柄锄,像余太君的龙头杖似的往地上重重一磕,“咚”地发出一声响。娘吓了一大跳,怯怯地看着婆婆,又慢慢低下头去看面前的饭碗,有泪水落在白花花的米饭上。

在奶奶的逼视下,娘突然有个很奇怪的举动,她将碗中的饭分了一大半给另一只空碗,然后可怜巴巴地看着奶奶。

奶奶呆了,原来,娘是向奶奶表示,每餐只吃半碗饭,只求别赶她走。奶奶的心仿佛被人狠狠揪了几把,奶奶也是女人,她的强硬态度也是装出来的。奶奶别过头,生生地将热泪憋了回去,然后重新板起了脸说:“快吃快吃,吃了快走。在我家你会饿死的。”娘似乎绝望了,连那半碗饭也没吃,朗朗跄跄地出了门,却长时间站在门前不走。奶奶硬着心肠说:“你走,你走,不要回头。天底下富裕人家多着呢!”娘反而走拢来,一双手伸向婆婆怀里,原来,娘想抱抱我。

奶奶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襁褓中的我递给了娘。娘第一次将我搂在怀里,咧开嘴笑了,笑得春风满面。奶奶却如临大敌,两手在我身下接着,生怕娘的疯劲一上来,将我像扔垃圾一样丢掉。娘抱我的时间不足三分钟,奶奶便迫不及待地将我夺了过去,然后转身进屋关上了门。

当我懵懵懂懂地晓事时,我才发现,除了我,别的小伙伴都有娘。我找父亲要,找奶奶要,他们说,你娘死了。可小伙伴却告诉我:“你娘是疯子,被你奶奶赶走了。”我便找奶奶扯皮,要她还我娘,还骂她是“狼外婆”,甚至将她端给我的饭菜泼了一地。那时我还没有“疯”的概念,只知道非常想念她,她长什么样?还活着吗?没想到,在我六岁那年,离家5年的娘居然回来了。那天,几个小伙伴飞也似地跑来报信:“小树,快去看,你娘回来了,你的疯娘回来了。”我喜得屁颠屁颠的,撒腿就往外跑,父亲奶奶随着我也追了出来。这是我有记忆后第一次看到娘。她还是破衣烂衫,头发上还有些枯黄的碎草末,天知道是在那个草堆里过的夜。娘不敢进家门,却面对着我家,坐在村前稻场的石磙上,手里还拿着个脏兮兮的气球。当我和一群小伙伴站在她面前时,她急切地从我们中间搜寻她的儿子。娘终于盯住我,死死地盯住我,裂着嘴叫我:“小树……球……球”她站起来,不停地扬着手中的气球,讨好地往我怀里塞。我却一个劲儿地往后退。我大失所望,没想到思夜想的娘居然是这样一副形象。一个小伙伴在一旁起哄说:“小树,你现在知道疯子是什么样了吧?就是你娘这样的。”

我气愤地对小伙伴说:“她是你娘!你娘才是疯子,你娘才是这个样子。”我扭头就跑了。这个疯娘我不要了。奶奶和父亲却把娘领进了门。当年,奶奶撵走娘后,她的良心受到了拷问,随着一天天衰老,她的心再也硬不起来,所以主动留下了娘,而我老大不乐意,因为娘丢了我的面子。

我从没给娘好脸色看,从没跟她主动说过话,更没有喊她一声“娘”,我们之间的交流是以我“吼”为主,娘是绝不敢顶嘴的。

家里不能白养着娘,奶奶决定训练娘做些杂活。下地劳动时,奶奶就带着娘出去“观摩”,说不听话就要挨打。过了些日子,奶奶以为娘已被自己训练得差不多了,就叫娘单独出去割猪草。没想到,娘只用了半小时就割了两筐“猪草”。奶奶一看,又急又慌,娘割的是人家田里正生浆拔穗的稻谷。奶奶气急败坏的骂她“疯婆娘谷草不分……”奶奶正想着如何善后时,稻田的主人找来了,竟说是奶奶故意教唆的。奶奶火冒三丈,当着人家的面拿出根棒一下敲在娘的后腰上,说:“打死你这个疯婆娘,你给老娘滚远些……”

娘虽疯,疼还是知道的,她一跳一跳地躲着奶奶的棒槌,口里不停地发出“别、别……”的哀号。最后,人家看不过眼,主动说“算了,我们不追究了。以后把她看严点就是”这场风波平息后,娘歪在地上抽泣着。我鄙夷地对她说:“草和稻子都分不清,你真是个猪。”话音刚落,我的后脑勺挨了一巴掌,是奶奶打的。奶奶瞪着眼骂我:“小兔崽子,你怎么说话的?再这么着,她也是你娘啊!”我不屑地嘴一撇:“我没有这样的傻疯娘!”“嗬,你真是越来越不象话了。看我不打你!”奶奶又举起巴掌,这时只见娘像弹簧一样从地上跳起,横在我和奶奶中间,娘指着自己的头,“打我、打我”地叫着。

我懂了,娘是叫奶奶打她,别打我。奶奶举在半空中的手颓然垂下,嘴里喃喃地说道:“这个疯婆娘,心里也知道疼爱自己的孩子啊!”我上学不久,父亲被邻村一位养鱼专业户请去守鱼池,每月能赚50元。娘仍然在奶奶的带领下出门干活,主要是打猪草,她没再惹什么大的乱子。

记得我读小学三年级饿一个冬日,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奶奶让娘给我送雨伞。娘可能一路摔了好几跤,浑身像个泥猴似的,她站在教室的窗户旁望着我傻笑,口里还叫:“树……伞……”一些同学嘻嘻地笑,我如坐针毡,对娘恨得牙痒痒,恨她不识相,恨她给我丢人,更恨带头起哄的范嘉喜。当他还在夸张地模仿时,我抓起面前的文具合,猛地向他砸过去,却被范嘉喜躲过了,他冲上前来掐住我的脖子,我俩撕打起来。我个子小,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被他轻易压在地上。这时,只听教室外传来“嗷”的一声长啸,娘像个大狭似地飞跑进来,一把抓起范嘉喜,拖到了屋外。都说疯子力气大,真是不假。娘双手将欺负我的范嘉喜举向半空,他吓得哭爹喊娘,一双胖乎乎的小腿在空中乱踢蹬。娘毫不理会,居然将他丢到了学校门口的水塘里,然后一脸漠然地走开了。

娘为我闯了大祸,她却像没事似的。在我面前,娘又恢复了一副怯怯的神态,讨好地看着我。我明白这就是母爱,即使神志不清,母爱也是清醒的,因为她的儿子遭到了别人的欺负。当时我情不自禁地叫了声:“娘!”这是我会说话以来第一次喊她。娘浑身一震,久久地看着我,然后像个孩子似的羞红了脸,咧了咧嘴,傻傻地笑了。那天,我们母子俩第一次共撑一把伞回家。我把这事跟奶奶说了,奶奶吓得跌倒在椅子上,连忙请人去把爸爸叫了回来。爸爸刚进屋,一群拿着刀棒的壮年男人闯进我家,不分青红皂白,先将锅碗瓢盆砸了个稀巴烂,家里像发生了九级地震。这都是范嘉喜家请来的人,范父恶狠狠地指着爸爸的鼻子说:“我儿子吓出了神经病,现在卫生院躺着。你家要不拿出1000块钱的医药费,我他妈一把火烧了你家的房子。”

1000块?爸爸每月才50块钱啊!看着杀气腾腾的范家人,爸爸的眼睛慢慢烧红了,他用非常恐怖的目光盯着娘,一只手飞快地解下腰间的皮带,劈头盖脸地向娘打去。一下又一下,娘像只惶惶偷生的老鼠,又像一只跑进死胡同的猎物,无助地跳着、躲着,她发出的凄厉声以及皮带抽在她身上发出的那种清脆的声响,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最后还是派出所所长赶来制止了爸爸施暴的手。派出所的调解结果是,双方互有损失,两不亏欠。谁在闹就抓谁!一帮人走后,爸看看满屋狼籍的锅碗碎片,又看看伤痕累累的娘,他突然将娘搂在怀里痛哭起来,说:“疯婆娘,不是我硬要打你,我要不打你,这事下不了地,咱们没钱赔人家啊。这都是家穷惹的祸!”爸又看着我说:“树儿,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考大学。要不,咱们就这样被人欺负一辈子啊!”我懂事地点点头。

2000年夏,我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积劳成疾的奶奶不幸去世,家里的日子更难了。恩施洲的民政局将我家列为特困家庭,每月补助40元钱,我所在的高中也适当减免了我的学杂费,我这才得以继续读下去。

由于是住读,学习又抓得紧,我很少回家。父亲依旧在为50元打工,为我送菜的担子就责无旁贷地落在娘身上。每次总是隔壁的婶婶帮忙为我抄好咸菜,然后交给娘送来。20公里的羊肠山路亏娘牢牢地记了下来,风雨无阻。也真是奇迹,凡是为儿子做的事,娘一点儿也不疯。除了母爱,我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应该怎么破译。

2003年4月27日,又是一个星期天,娘来了,不但为我送来了菜,还带来了十几个野鲜桃。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笑着问她:“挺甜的,哪来的?”娘说:“我……我摘的……”没想到娘还会摘野桃,我由衷地表扬她:“娘,您真是越来越能干了。”娘嘿嘿地笑了。

娘临走前,我照列叮嘱她注意安全,娘哦哦地应着。总走娘,我又扎进了高考前最后的复习中。第二天,我正在上课,婶婶匆匆地赶来学校,让老师将我喊出教室。婶婶问我娘送菜来没有,我说送了,她昨天就回去了。婶婶说:“没有,她到现在还没回家。”我心一紧,娘该不会走错道吧?可这条路她走了三年,照理不会错啊。婶婶问:“你娘没说什么?”我说没有,她给我带了十几个野鲜桃哩。婶婶两手一拍:“坏了坏了,可能就坏在这野鲜桃上。”婶婶问我请了假,我们沿着山路往回找,回家的路上确有几棵野桃树,桃树上稀稀拉拉地挂着几个桃子,因为长在峭壁上才得以保存下来。我们同时发现一棵桃树有枝丫折断的痕迹,树下是百丈深渊。婶婶看了看我说,“我们到峭壁底下去看看吧!”我说,“婶婶你别吓我……”婶婶不由分说,拉着我就往山谷里走……

娘静静地躺在谷底,周边是一些散落的桃子,她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身上的血早就凝固成了沉重的黑色。我悲痛得五脏俱裂,紧紧地抱住娘,说:“娘啊,我的苦命娘啊,儿悔不该说这桃子甜啊,是儿子要了你的命……娘啊,您活着没享一天福啊……”我将头贴在娘冰凉的脸上,哭得漫山遍野的石头都陪着我落泪……

2003年8月7日,在娘下葬后的第100天,湖北大学烫金的录取通知书穿过娘所走过的路,穿过那几株野桃树,穿过村前的稻场,径直“飞”进了我的家门。我把这份迟到的书信插在娘冷寂的坟头:“娘,儿出息了,您听到了吗?您可以含笑九泉了!”

======================================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我无法考证你的孕育

但我确切地知道

随着一个生命的即将诞生

你已经成熟落地

当狗儿刚刚做了妈眯

请不要去测试它的爱力

更不必惊愕 蜘蛛

在用身躯喂养一身的儿女

母爱就是这样与生俱在

母爱不需要借鉴与学习

生命的张力

因爱而跃动 因爱而传奇

当那个顽童

挖出母亲的心去玩耍

突然地跌倒

心和他 砰然的掷地

“儿啊 你摔疼了吗?”

这竟然是母爱的程序

弹跳出的第一声话语

当你已经冥顽不化

要继续运作罪恶的行迹

最好欺骗的却是母爱

你能轻易地骗取她的鼎立

我真的不愿意解读

这些美丽而感人的伟大

在她的深沉的交响里

竟然夹杂着愚蠢的旋律

======================================《纸船》 作者: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

和悲哀归去。

永恒的妈妈

当第一次睁开初生的双眸

最先看到的是人母的无比圣洁

慈爱的睇视和欣喜的泪流——

眼睛一眨不眨,仔细的盯着你

你朦胧无知的心本能地律动

却无法表述亲情只一阵四肢乱舞

急得你——忍不住大声啼哭

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抚育

终于坐直子你小小的身躯

在调整了情商和智商之后

决不等待,径直喊出了生命中

最珍宝的第一声——妈妈

这是最感人的原始蕴蓄

无论世界上流韵着多少种语言

只有这一声呼喊绝对的相同

没有什么乐音,没有什么诗歌

能比这一声更动人

游子吟

群山不愿送走夕阳

多情的水手不愿远航。

希望在召唤。

外面的世界是我的天堂,

自由的心在飞翔。

母亲你牵挂我吗?

母亲不安的望着我。

母亲你希望我的人生更精彩吗?

母亲欣慰的看着我。

听火车气声,笛声……

隔着窗户紧紧

一部哀而不怨的家族史记——《陈家沟延鼎家史》

吴海涛很偶然的机会,从兰州友人处获赠一册《陈家沟延鼎家史》,因工作忙碌无暇翻阅,一直闲置架上。一日午后,忽来兴致,信手翻开打算读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