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家庄泥塑的历史源流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4收藏

聂家庄泥塑的历史源流,第1张

据聂氏家谱记载,聂家庄泥塑的艺祖叫聂福来,老家是河北省泊镇。明朝万历初年,河北泊镇连年遭灾歉收,聂福来在那里实在熬不下去了,便携带全家逃荒来到了聂家庄。

聂福来全家来到此地后,人生地疏、日子也不好过。为了一家人填饱肚子,聪明的聂福来便试着用当地的泥巴做外皮,中间装上药、顶部留有小孔,制成一种“锅子花”,走乡串集销售,以供人们在春节或正月十五晚上点燃,放花观赏。捏这种泥玩艺,可不是消遣娱玩,而是谋生的需要。换回的钱可以买成粮食,以弥补生活上的不足。“锅子花”的外形象反扣的锅底,刚开始生产的这种“锅子花”,外皮并不加任何颜色装饰,而且也很粗糙,这种“锅子花”就是聂家庄泥塑的前身。

清康熙年间,聂家庄的艺人们开始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禽、兽、虫、鱼等供家庭观赏和儿童玩耍的泥玩具发展。在外皮装饰上,由有颜色代替无颜色。但这一时期的泥玩具,基本上都是不会动、不会叫、不会斗趣的“呆”玩艺。

清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才进入成熟期,逐渐由静发展到会动、会叫、会斗趣的活玩艺。此时的聂家庄泥塑已经成为声色并茂、形象较为完美的艺术品了。

民间艺人们为了增加销售,为了加强对人们的吸引力,提高竞争力,逐步想出一些绝招,例如拴娃娃。这种泥坐娃约八寸高,红袄绿裤,双肩双臂上共绘着四朵被绿叶环绕的粉红花,怀里抱着一只红嘴桃,胭脂染到耳朵边,耳轮和下腭也各抹一笔浅玫红,眉心一朵小小的红色四瓣花,看那眉眼、脸庞、神态,活象一尊小小的弥勒佛,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好福相”。而这种泥娃娃也正是以“好福相”在民间活了百多年。在旧时谁家娶了媳妇两年不生孩子,可急坏公婆,于是就在正月十五这天由婆婆领着儿媳到“娘娘庙”里拴娃娃。“娘娘庙”里的尼姑们也早已在“送子娘娘”坐像面前摆好了多种泥娃娃,由前来拴者选择自己喜爱的泥娃娃,把穿着古铜钱的红线拴于泥娃娃的脖子上,然后怀着虔诚的心烧上三柱香,跪拜祷告,祈求送子娘娘大发慈悲送个胖儿子。之后,便把拴上红线的泥娃娃罩块红布,极其神秘地抱回家来,藏在新媳妇房内的壁龛里,一日三时供上饭,晚间还烧香。如果新媳妇一但真个生了儿子,那泥娃娃就成了活娃娃的化身,把它小心翼翼地封进龛内,意思是押住它让孩子“长命百岁”。

聪明的聂家庄艺人们多么善于把握人们的心理愿望啊!不仅泥娃娃就派上“拴娃娃”的用场,那泥玩“麒麟送子”不也可以满足人们祈求早添贵子的愿望吗?

狮子,本是兽中之王,可是,不知从何年起,这种凶兽竞成了人们崇拜的偶像。过去的富家豪绅们,不惜钱财也要请手艺精良的石匠做两只大石狮子安放在自家门口两侧,以借助这兽中之王的雄威,去镇守门第,去凶迎吉,以示立家的尊严高尚。

各种型号的对狮,在聂家庄比比皆是。节日或喜事场合上狮子便成了别致的蜡烛台,狮子头顶便大放光明,以此表示吉庆,然后又成为案头清供佳品。泥塑大小叫狮、绣球狮子等等,既是节日的装饰品,又被当做吉祥物来对待。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对民间艺术进行了新的定位和重视,高密市文化部门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开始了对聂家庄泥塑进行挖掘、抢救、整理工作,为传承民间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

1984年6月,在中国美协和高密人民的努力下,聂家庄泥塑,在北京首都博物馆成功举办了“山东高密县民间艺术展”,受到了首都观众及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部分作品被中国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高密市文化局还积极整理出版了《高密民间艺术三绝精品选》画册,进一步向国内外宣传了聂家庄泥塑。标志着聂家庄泥塑真正进入了一个盛兴发展时期。

1、《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了对故乡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2、《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3、《乡愁》 卞之琳 

在这座古城的静夜里, 

听到了在故乡听过的明笛, 

虽说是千山万水的相隔罢, 

却也有同样忧伤的歌唱。 

偶然间忆到了心头的, 

却并非久别的父和母, 

只是故园旁边的小池塘, 

萧风中,池塘两岸的芦与荻。

4《乡愁》敖红亮   

思念家乡的泪珠   

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   

碗里   

饭里   

咽进肚里   

让思乡者倾醉   

醉在梦里   

梦在乡里   

是一只芦苇笛   

鸣在乡思者的心窝里

扩展资料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2012年4月担任澳门大学“住校作家”。 

一、创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二、作品赏析

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是单纯、明朗、集中、强烈。它们又是丰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这四个意象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和“这”、“那”这两个简单的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将愁绪的两端紧密融合。

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阊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舒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和无尽的相嗯。

参考资料:

-乡愁

爱尔兰是一个位于北大西洋的岛国,以北海峡、爱尔兰海和圣乔治海峡为界。它在盖尔语中被称为Eire,它来自古老的爱尔兰语Eriu,这是爱尔兰神秘的前凯尔特种族Tuatha De Danaan 的母亲女神 Ernmas 的女儿的名字。传说,当米利都人入侵爱尔兰征服Tuatha De Danaan 时,Eriu 和她的姐妹 Banba 和 Fodla 要求他们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岛屿。Eriu 成为最常用的名字,而 Banba 和 Fodla 被用作一个可能的昵称,富有诗意。

Eire这个名字也被认为源自Erainn(其名字源自同一个词根),这是希腊历史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公元 2 世纪)中提到的西南部 Munster 地区的主要部落。该Erainn也被称为Iverni托勒密,以后将给予罗马人自己的名字爱尔兰:Hibernia的。爱尔兰是欧洲第三大岛屿(仅次于英国和冰岛),目前政治上被爱尔兰共和国(一个 国家)和北岛(英国的一部分)瓜分。

爱尔兰共和国通常简称为“爱尔兰”。Eire 通常被翻译为“肥沃的土地”或“肥沃的土地”,要么是指被认为居住在该地区并祝福其生育能力的女神,要么是指托勒密声称拥有肥沃土地的部落。

早期人类居住

与许多其他国家相比,爱尔兰无人居住的时间要长得多。历史学家乔纳森·巴登 (Jonathan Bardon) 评论道:“在第一批人来到爱尔兰居住之前,人类已经在澳大利亚生活了 40,000 年,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想法”(1)。巴登和其他人将此归因于米德兰冰河时代,其巨大的冰层仅在爱尔兰开始融化 c。公元前 15,000 年。

当时,这片土地上只有从欧洲大陆穿越到冰川融化时被淹没的陆地上的植物和动物。大约在这个时候(公元前 12,000 年),爱尔兰和英国都与欧洲大陆分离。第一批人在公元前 7,000-6,500 年间抵达爱尔兰最北部的科尔雷恩。桑德尔山中石器时代遗址于公元 1973 年在科尔雷恩发现,是爱尔兰最古老的考古遗址。

中石器时代爱尔兰的居民是狩猎采集者,他们以小团体的形式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旅行,用树皮和动物皮制成的圆顶屋顶建造木屋村庄。这些小屋是大家庭的公共小屋,中央有一个盆形的火坑,屋顶有一个圆形的开口,用于排烟。他们用燧石制成斧头、刀具、刮刀、鱼叉刀片和箭头。

根据考古证据,他们似乎也参与了涉及对自己和礼仪对象进行绘画的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狩猎采集者逐渐转向农业生活方式。巴登写道,“从公元前 4000 年左右开始,爱尔兰经济开始发生戏剧性的转变。在那之前,一小部分分散的人口仅靠觅食、诱捕和狩猎为生。现在他们开始清除树木土地,为家畜和牲畜创造牧场。种植谷物的栽培垄”(4)。

第一批人在公元前 7,000-6,500 年间抵达爱尔兰,比其他国家晚得多。

巴利卡斯尔附近梅奥郡的Ceide Fields 可以追溯到这个时候,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农田(称为田间系统)。Ceide Fields 是当地教师 Patrick Caulfield 发现的,他正在从沼泽中收获泥炭作为壁炉。他注意到在泥炭沼泽层下精心放置的石头的配置,这似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

他的发现导致多年后对该遗址的挖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房屋、田野系统、墙壁和坟墓。新石器时代的农民开垦了越来越多的土地,开垦了森林,建造了更多的房屋和村庄。巴登指出,根据考古证据,可以肯定的是,“茂密的森林树冠 [曾经] 完全覆盖了该岛,以至于一只红松鼠可以从爱尔兰最北端的马林角(Malin Head)到科克郡的米森角(Mizen Head)。最南端]而不必接触地面”,但现在随着农业社区的繁荣和更多的土地被清理出来种植庄稼,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石器时代的木屋让位于茅草屋顶的篱笆和涂抹房屋,例如公元 1969 年在泰隆郡 Ballynagilly 发现的房屋,这座房屋被认为是在英国或爱尔兰发现的最古老的新石器时代房屋,日期为 c。公元前 3700 年。在此日期之后不久,人们发现了更精致的房屋,包括位于 Tankardstown 的利默里克郡的一处房屋,“完全由橡木板建造,带有角柱和外部屋顶支撑”(Bardon,5)。历史学家罗杰·乔维尔 (Roger Chauvire) 写道,“起初,爱尔兰是处女地和空地”,并且在狩猎采集者在森林中漫游的 3,000 年左右一直如此,但现在已经过去了 (20)。土地被驯服,人们定居在稳定的社区中。

神话起源

虽然这种对爱尔兰过去的描述目前是公认的爱尔兰早期历史,但并非总是如此。“历史”是一个词,其含义根据编写它的人的公认信念而变化。数百年来,一系列不同的事件被认为是历史,现在被称为“神话起源”。这段历史在被称为Lebor Gabala Erenn(爱尔兰之书或入侵之书)的书中展开,该书写于公元 11 世纪末/ 12 世纪初。

这个故事讲述了爱尔兰的早期历史始于大洪水之前,当时诺亚的一个儿子(比斯,在创世记的圣经故事中没有提到比斯)的女儿塞萨尔被拒绝登上方舟并逃往爱尔兰。她带着三个男人和 49 个女人到达,他们在洪水中与她一起淹死,只有一个男人芬坦,他变成了各种动物,直到再次成为男人并讲述他的故事。第二批移民由雅弗(圣经中诺亚的儿子之一)的儿子色拉的儿子帕托兰率领,在大洪水之后。

他们来自东方的某个地方,建立了一个被疾病摧毁的殖民地,他们都在一周内死去。帕托兰紧随其后的是阿诺曼的儿子内梅德,他的祖先也通过雅弗追溯到诺亚。他们来自Scythia并在爱尔兰定居,但在他们的国王独眼巨人巴洛尔 (Balor the Cyclop) 的领导下遭到 Fomorians、野蛮海海盗的袭击并逃离了该国。

两百年过去了,爱尔兰无人居住,然后来自希腊的一群 Nemedians Fir Bolg占领了这片土地并建造了房屋和堡垒。他们遭到了魔法艺术大师和强大对手的 Tuatha De Danann(达娜女神的孩子)的袭击。Fir Bolg 在Moytura战役中被 Tuatha De Danann 击败并被迫为他们服务。然后又出现了雅弗的另一个儿子,诺亚的儿子,费尼乌斯,他来自巴别塔,在那里他只结合了他在那里听到的世界上所有语言中最好的元素来创 尔兰语,这是他的Goidil(发音为“Gaydel”)的后裔,他将自己的名字赋予了盖尔人和他们的语言:盖尔语。

Goidil 的母亲是一位埃及法老的女儿 Scotta,他将建立苏格兰(尽管创始人可能是另一个同名的女人,她的妹妹),他的孙子是 Eber Scott,他征服了整个西班牙。Scott 的儿子是 Miledh(也称为 Milesius),继他之后统治。大约在亚历山大大帝出生时(这一事件已经因天上的迹象和奇迹而闻名),米勒德从他的城堡塔楼向外望去,看到爱尔兰漂浮在地平线上。他将他的三个儿子——Meremon、Heber 和 Ir——从西班牙派来,他们征服了 Tuatha De Danann,将他们驱赶到世界之间的一个地方,直到今天。

Tuatha De Danaan 女神 Ernmas 的三个女儿——Eriu、Banba 和 Fodla——要求米利西亚人以她们的名字命名这片土地,结果就这样了。Milesian 的入侵被认为是对爱尔兰的最后一次殖民,它征服了这片土地并建立了这些故事的后来作者所知道的文明和文化。

Roger Chauvire 在评论这段历史时写道:

这些童谣不仅具有民间传说的价值。它们被制作成与圣经计算同步,并被入侵之书的作者整合到大约 12 世纪的所谓普遍历史中;它们在整个中世纪甚至后来都被认为是真实的,这就是它们的重要性所在。没有哪个大王室不通过其家谱上的一些杂耍而声称它回到了米利西亚时代,并以此为基础声称[统治](20-21)。

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如何看待他们的历史或他们的神话可能是什么,因为他们没有留下书面记录,因此不得而知。爱尔兰的“神话起源”历史很久以后就由基督教抄写员根据圣经故事编写而成,以创造国家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爱尔兰人民可能忙于建立农场和村庄并谋生而没有担心他们过去的历史,或者可能没有。虽然他们什么也没写,但他们确实在全国各地以更宏伟或更普通的形式发现的巨大巨石结构中留下了一个故事,很少有像米斯郡的 Bru na Boinne 新石器时代建筑群那样引人注目。

巨石

整个爱尔兰都可以看到通过石雕讲述他们的故事的前文字文化的证据。然而,这些故事究竟是什么仍然是个谜。被称为纽格兰奇的巨大巨石纪念碑建于c。公元前 3200 年,Knowth 和 Dowth 的巨石通道墓紧随其后。Loughcrew 通道墓也在米斯,可追溯到公元前 3500-3300 年。斯莱戈郡的卡罗基尔通道墓葬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公元前 3400 年,而卡罗莫尔(也在斯莱戈)的巨石墓葬可以追溯到更早(公元前 3700 年),而Poulnabrone 支 石墓(克莱尔郡的巨石通道墓)则更早(公元前 4200 年)。

所有这些巨石和雄伟的土墩(每一个年纪比巨石阵或金字塔的吉萨),这可能兑现的祖先,伟大的事迹,英雄,头领和神佛一个根深蒂固的信仰体系提供证据,但没有办法知道,因为路没有记录任何内容。纽格兰奇等地的石头上的漩涡设计和其他雕刻,如果它们意味着装饰之外的任何东西,就没有说明这个问题。

毫无疑问,纽格兰奇是为一个非常特殊的仪式目的而建造的。每年十二月,在冬至前后的日子里,初升的太阳直接通过前通道入口上方的门户发出一束光束,照亮内室,聚焦在后墙上的一个壁龛上。与提到的其他纪念碑一样,关于纽格兰奇服务的目的已经提出了许多理论,但没有一个是决定性的,也不能是决定性的。

Poulnabrone 支石墓及其巨大的倾斜顶石似乎是为了特定目的而以一定角度建造的,可能是为了让死者的灵魂在前往冥界的途中安息,或者阻止来自另一边的不速之客,但没有人真的知道为什么顶石是倾斜的。发掘该遗址的 Carleton Jones 博士声称它可能是一个‘史前广告牌’以及一座坟墓,他写道:“当一个旅行者从北方进入 Burren 时,令人印象深刻的 Poulnabrone 的大部分将毫无疑问地留在他们的记忆中。请注意他们正在进入巴伦部落的领土”(1)。

尽管如此,这种“广告牌”理论似乎并不适用于该国的每个支石墓。整个爱尔兰有近 200 座支石墓,都带有倾斜的顶石,似乎都被用作坟墓而不是“广告牌”。其中最大的是位于多尼戈尔郡(约公元前 3500 年)的 Kilclooney 支石墓,它高 6 英尺,顶石长 13 英尺,宽 20 英尺。当然,所有这些都是在没有水泥、起重机或金属工具的情况下建造的。

在青铜时代和在凯尔特人

金属加工在巨石建成后很久才发展起来。到公元前 2000 年,它已经是一种实践工艺,可能是引入或发现的 c。公元前 2500 年。青铜器和铜器取代了早期的石饰和武器,技术进步迅速。轮子大约与酿造酒精的技术同时被引入 c。公元前 2200 年。农具得到改善,土地被清理和耕种。

巨人之环是现今贝尔法斯特附近 Ballynahatty 的一座恒基纪念碑,大约在这个时间(公元前 2700 年)建造,经常用于仪式(可能是宗教仪式,无疑是天文仪式,但细节未知)。在苏格兰,在大致相同的时间(2500 BCE),移民的新风潮引入平底烧杯和复杂的陶器陶器。这些烧杯在爱尔兰各地被发现的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这些未知的移民被考古学家称为“烧杯人”(因为他们也在苏格兰)。

烧杯人可能是爱尔兰各地发现的圆形山丘堡垒的神秘建造者,例如克莱尔郡的 Mooghaun 山堡垒,公元 1854 年,在那里发现了地中海以外任何地方发现的最大的黄金储备。“伟大的克莱尔发现”被称为公元前 800 年,它的创造通常归因于凯尔特人而不是烧杯人,但这是有争议的。

随着凯尔特人在公元前 500-300 年之间的某个时间(可能更早)的到来,青铜时代并入了铁器时代。这种涌入曾经被视为“凯尔特人入侵”,但该理论现在已被摒弃,因为凯尔特人和爱尔兰土著人似乎更有可能从事贸易,从而导致文化传播和凯尔特人同化。巴登写道:

凯尔特人何时来到爱尔兰?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他们似乎没有形成一个独特的种族。凯尔特文明可能是由中欧的一个民族创造的,但它主要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和一种生活方式——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考古学家徒劳地寻找爱尔兰戏剧性入侵的证据,他们现在更愿意考虑几个世纪以来从英国和欧洲大陆的稳定渗透(12)。

根据历史学家海伦·利顿( Helen Litton) 的说法,凯尔特人起源于铁器时代早期的中欧和中东欧,“他们似乎代表了青铜时代不同群体的聚集,围绕发现和使用铁”(19-20)。当凯尔特人到达爱尔兰时,无论是逐渐还是迅速,他们都带来了铁加工的知识。他们还带来了征服,他们来到他们的战争与他们全副武装“的剑,只要其他民族的标枪和他们的标枪与分比刀剑更持久”,在希腊历史学家所说的战车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他们很快征服并同化了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形成了盖尔文化。

圣帕特里克与识字的兴起

凯尔特人将他们在爱尔兰的社会组织成一个等级最高的战士和德鲁伊,而其他所有人都在他们之下。他们建造了伟大的堡垒,用金胸针和斗篷装饰自己,并讲述了数百年后才会被写下来的史诗故事,例如伟大的爱尔兰史诗库利的卡特莱德,以英雄库丘林和伟大的梅芙女王为主角,Fenian Cycle,Cormac MacArt 等伟大国王的事迹,阿尔斯特循环中的红枝骑士,以及The Pursuit of Diarmund 和 Grainne等史诗传奇。

随着基督教传教士帕拉迪乌斯 (Palladius) 和跟随他的其他人,如艾尔伯 (Ailbe)、德克兰 (Declan)、伊巴尔 (Ibar) 和西亚兰 (Ciaran),以及公元 5 世纪著名的圣帕特里克 (St Patrick),扫盲来到爱尔兰。帕拉迪乌斯 (Palladius) 和其他人建立了重视识字并成为学习中心的基督教社区,但他们并没有像圣帕特里克 (St Patrick) 那样成功,他从爱尔兰的囚禁中逃脱,返回了一位主教并改变了国家。

帕特里克(约公元 5 世纪)是一名罗马公民,被来自罗马不列颠的海盗俘虏,并被卖到爱尔兰为奴。六年后,他在梦中看到上帝指示他乘船离开的异象后逃脱了。他回到英国和他的家人,但在梦中再次被召唤离开他的土地回到爱尔兰传福音。帕特里克所做的不仅仅是将异教的爱尔兰转变为基督教;他普及了这种信仰,小心翼翼地将其与他所了解的凯尔特神话和爱尔兰传说相结合,以便更容易被同化。

据说,公元 432 年或 433 年,他在塔拉山对面的斯莱恩山上燃起了篝火,宣布基督教传入该国,无视至高王拉格海尔禁止任何火灾的法令。晚上在塔拉保存德鲁伊的神圣火焰以庆祝奥斯塔拉节。那天晚上圣帕特里克宣布的信仰将在许多方面改变爱尔兰,也许最重要的是在识字领域。在这片土地上传播基督教信息的过程中,圣帕特里克播下了基督教社区的种子,这些社区成为学习的场所和知识的中心。

至高君王与法律

在塔拉山米斯郡站在646英尺(197米)的海拔,并在峰会上,升起利亚失败,其中爱尔兰的高国王揭牌的命运之石。传说讲述了在 Milesians 击败 Tuatha De Danaan 之后,爱尔兰如何被两个胜利的兄弟 Eber 和 Eremon 瓜分;Eremon 占据北方,Eber 占据南方。他们和平相处,直到 Eber 的妻子想要这片土地上最美丽的山丘 Tara,这是 Eremon 的领土,而 Eremon 的妻子 Tea 拒绝了她。

这两个女人把她们的丈夫拉进了争论中,他们开始了战争。埃伯被杀,埃雷蒙夺取了他的土地。茶也在此时去世,并以她曾保卫的山丘和埋葬的地方命名。对“度母”的一种解释是茶之墓 Tea-Mur 的腐化。塔拉的希尔此后认为有这个原因非常尊重,以及对信仰它是由图哈德达南,谁在地里山上的空洞住,谁也带来了与魔术充满利亚失败,以几个世纪以前的土地。

在凯尔特人到达之后,这些信仰继续被遵守,他们的国王按照习俗在Lia Fail加冕。在早期的史前国王中,有传说中的 Conn Cetchathatch(百战之王),他的孙子是立法者 Cormac MacArt。Brehon Laws(也称为 Brehon Codes 和 Fenechas)是爱尔兰最早的法律,由 MacArt 在他统治期间(公元 227-266 年)的某个时间编写。这个名字来源于Brehon,意思是立法者,这些法律是由Brithem(法官)解释的。它们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先进和最公平的法律(包括古老的法典,如乌尔纳姆法典或汉谟拉比法典来自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据历史学家洛雷塔·威尔逊(Loretta Wilson)称,“几乎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的每一种关系和每一种微妙的关系,社会和道德,”(1)。

法律为所有人提供正义,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并维护了爱尔兰长期以来一直遵守的妇女的独立和尊严。历史学家劳埃德·杜海姆 (Lloyd Duhaime) 在撰写关于布列洪法 (Brehon Laws) 的文章时指出,“女性与男性处于平等地位,并有资格担任最高职业,包括战士、女祭司和法官……在婚姻中,女性与丈夫成为伴侣,并且不是后者的财产”(2)。Cormac MacArt 被认为是古爱尔兰最伟大的国王之一,如果不是最伟大的国王,除了以其法律而闻名之外,还发起了与塔拉的大厅和堡垒一样伟大的建筑项目,以及像河畔磨坊一样朴素的建筑项目。他的布列洪法后来由圣约翰修订和编纂。

St Patrick 和 Cormac MacArt 的成就,就像爱尔兰早期历史的大部分内容一样,都与神话相融合,MacArt 的后代 Ui Neill 也是如此,这是爱尔兰几个世纪以来最杰出的王朝。Ui Neill 是 Niall Noigiallach(更多人称为九人质的 Niall)的后裔,正如他的名字所表明的那样,他是一位足够强大的国王,可以从爱尔兰的五个省各扣押一名人质,从不列颠人那里扣押一名人质,弗兰克斯的撒克逊人,和苏格兰人。塔拉山上最古老的纪念碑是人质土丘,这是一座可追溯到公元 11 年的通道墓。公元前 3000 年。这个名字来自后来国王和酋长在该地点交换人质的做法。为确保潜在对手的良好行为而扣押的人质越多,统治者就越强大和安全。

爱尔兰的维京时代

就像传说中的埃伯和埃雷蒙一样,乌伊尼尔将国家分为北部的乌尼尔和南部的乌尼尔。Ui Neill 保卫这片土地,抵御沿海不断增加的维京人袭击,建造堡垒和塔楼,并开发了这片土地。爱尔兰的维京时代始于公元 795 年对安特里姆海岸的第一次有记录的袭击,并于公元 1014 年以伟大的爱尔兰国王布赖恩·博鲁(公元 941-1014 年)在克朗塔夫战役中击败维京人而告终。尽管博鲁被称为将维京人赶出爱尔兰的国王,但事实并非如此。维京人建立了许多永久定居点,最著名的是都柏林,并在克朗塔夫之后继续在爱尔兰的历史中发挥作用。

博鲁将维京人赶出这片土地的传说源于他在克朗塔夫击败维京人和博鲁的爱尔兰敌人的联合力量,之后维京人的权力被打破,爱尔兰君主制,如乌尼尔,不断壮大。他们在博鲁掌权之前就已经统治了,在他在克朗塔夫之战中去世后,乌伊尼尔重新控制了这片土地,但他们的权力被削弱了。在公元 1169 年诺曼人入侵和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于公元 1171 年统治爱尔兰之后,他们的权力与爱尔兰的其他贵族一样被进一步削弱。

圣帕特里克可能在爱尔兰开始传教工作 C。公元 432 年;不久之后,僧侣们开始抄写他们能找到的任何书籍。

十年间,英国在爱尔兰的统治逐渐变得更加压迫,到了公元 1368 年,根据基尔肯尼法令,布列洪法被取缔。像 Ui Neill 这样曾经享有盛誉的氏族尽其所能地坚守阵地,直到公元 17 世纪通过称为阿尔斯特种植园的英国政策将他们大部分移除。

根据这项政策,在休·奥尼尔在公元 1601 年的金塞尔战役和公元 1607 年的伯爵大逃亡之后,盖尔天主教酋长及其家人夺走了 50 万英亩的一些最好的土地。种植园政策试图用英国新教徒取代这片土地上的爱尔兰天主教徒,并取得了成功。除了对爱尔兰人施加的其他规则、法律和限制之外,直到公元 1921 年之后,爱尔兰人民才会重新获得他们在诺曼入侵之前所知道的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治。

爱尔兰的遗产

尽管英国采取了严厉的措施,但爱尔兰人在几个世纪以来继续忍受和繁荣。他们找到了保护自己的语言、法律和文化的方法,这些语言、法律和文化已被取缔并被迫转入地下,而他们的成功归功于几个世纪前由圣帕特里克和早期基督教传教士奠定的基础。

扫盲在爱尔兰的修道院中心蓬勃发展,最终产生了神圣艺术的杰作,例如c凯尔斯之书的照明手稿。公元 800 年。Clanmacnoise 和 Glendalough 等伟大的修道院和社区建于公元 6 世纪中叶,距圣帕特里克到达仅一百多年。爱尔兰的修道院不仅仅是鼓励该国的识字;他们将拯救西方文明的遗产。

在西方的罗马帝国跌9月4日476 CE当皇帝罗慕路斯 奥古斯由日耳曼国王废黜奥多亚塞。在帝国一直处于动荡之中,或大或小度时,由于三世纪危机(235-284 CE),并分为东部和西部的帝国在285 CE。罗马提供了几个世纪的稳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宗教派别加剧了野蛮入侵的混乱,威胁到了古代世界的大图书馆。圣帕特里克被认为已经开始了他在爱尔兰的传教工作 c。公元 432 年,不久之后,僧侣们开始抄写他们能找到的任何书籍。托马斯·卡希尔,作者爱尔兰如何拯救文明,写道:

刚刚学习阅读和写作的爱尔兰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来复制所有西方文学——他们可以接触到的一切。这些抄写员随后成为将希腊-罗马和犹太-基督教文化传播到欧洲部落的管道,这些部落在被他们淹没的文明的瓦砾和废墟中重新定居。如果没有文士的服务,随后发生的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没有爱尔兰僧侣的使命,他们在流放的海湾和山谷中单枪匹马地在整个大陆重建了欧洲文明,那么他们之后的世界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 一个没有书籍的世界(4)

爱尔兰僧侣拯救了文明的说法似乎有些夸大其词,但历史记录证明并非如此。尽管阿格里科拉发起了入侵爱尔兰的计划,考古发现也出土了罗马人居住的证据(罗马硬币、坟墓和工具),但入侵从未发生。爱尔兰被帝国遗弃,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其衰落的影响。在岛上的安全地带,在他们社区的围墙内,僧侣们聚集并保护了大陆上被忽视或毁坏的书籍,为未来保留了过去。

7月20日下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陈伟,以“明代长城的戍边者——盐池杨氏家族墓及其相关问题”为题,为大家介绍本次“丝路岁月——大时代下的小故事”特展中“边城孤卫”的故事。

1999年7月18日,宁夏盐池冯记圈这个干燥少雨的地方下起了一场大暴雨,两座明代砖室墓的墓口被冲开,引起许多村民围观。考古学者赶赴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其后的8天时间里共发掘了三座墓葬,墓主是守卫明长城的杨氏家族。

由于盐池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杨氏家族墓大批的织物与墓葬品保存良好,有助于后人了解墓主人的人生故事与当时的明代社会风尚。

盐池概述

1 地理背景

盐池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最东部,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东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接壤,东南比邻陕西榆林市,南边和甘肃省庆阳地区相交界,四省相邻,地势南高北低,全县境内无高山大河,最大的河流为水量稀少的苦水河,往西北注入黄河,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

唐代诗人李益在《盐洲过饮马泉》诗中写道:“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时盐池饮马泉”,明代时形容此处:“幅员数百里,又皆可沃壤可耕之地”,可见历史上的盐池曾经是块水草丰美的地方,但是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土地过分放牧与樵采,以及战事频繁,早已逐渐荒漠化,流沙遍布。境内野生动植物、矿产资源丰富,盛产毛皮、甘草与食盐,俗称盐池三宝。

大约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盐池地区就有人类活动,这里处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过渡地带,因此发现了大量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遗址。

在古代,食盐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来源,但是产盐的地区很少,盐池就既是食盐的主要产地,又与其他地区相邻,自古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2 盐池考古

秦统一六国后,盐池属于北地郡的辖地,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秦至北地郡领县19”,19县里面包括马岭、富平、朐衍,盐池就位于朐衍县,而朐衍县旧址,现在称为“张家场古城”,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南缘,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800米,城墙以夯土砌筑,城内散布大量的绳纹板瓦,卷云纹瓦当、回纹空心砖、陶器残片和“大富贵,子宜孙,乐未央”铭文的方砖,还有一些铜璇玑、带钩、封泥、铜印章、货币等文物。张家场古城是宁夏境内保存比较好的汉代古城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张家场古城出土器物

公元407年,匈奴“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在银川建立夏国,称作“赫连夏”或是“大夏”,首都在陕西省靖边县(今统万城),盐池属于赫连夏的属地。

而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政权更迭频繁,地方势力割据以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和西域胡人涌入盐池,此地成为少数民族胡人和汉族的杂居之地,交汇了各方文化,考古学者也在此地发现了许多墓葬。

唐代在盐池设立“六胡州”,负责安置归降的突厥人和粟特人。在盐池县花马池镇硝池子村的“窨子梁唐墓”,共有六座石室墓葬,墓主人姓何,为昭武九姓之一。

从M3墓出土的墓志铭显示,墓主下葬于唐代公元700年,地点位于六胡州之一的鲁州,为明代长城沿线地区。 窨子梁唐墓是带有石柱的石室墓,最著名的文物是两扇“胡旋舞石刻墓门”,门高88厘米、宽425厘米,正面琢磨光滑,中间雕刻有一对男性胡旋舞舞伎,两人生得髭须卷发、深目高鼻、胸宽腰细,体魄健壮,头发上束着发带,身着圆领紧身窄袖衫,下着紧贴腿部的裙子,脚穿长筒皮靴。左侧男伎踩在一小块圆毯上,右腿后屈,左手正微微上举,右臂屈至头顶,右侧男伎,脚立于毯上,左腿前伸,双臂上屈,至头顶上方合拢,两人都是手持长巾,熟练回旋,飘逸潇洒。门板四周以剔地浅雕卷云纹装饰,形成舞伎腾跃于云气的画面,具有流动如飞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盐池窨子梁唐墓胡旋舞墓门拓片

胡旋舞又名“团乱旋”、“团圆旋”,是出于中亚一带的舞蹈,由西域传入中原以后,颇受上层阶级喜爱,白居易与元稹都曾有诗作,描述胡旋女体态轻盈、旋转之快的舞姿,在很多文物里也会看到胡旋舞的形象,例如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胡旋舞石碑、甘肃山丹县文物馆的胡旋舞铜俑、太原唐墓出土的胡旋舞长沙窑。 窨子梁唐墓出土的两扇墓门,是我国首次在唐代墓葬中发现有胡旋舞形象的墓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

五代和北宋时期,政府开始在盐池设置盐州。北宋咸平五年,盐池被西夏占据,为西夏带来了大量的青白盐贸易收入。明代,盐池成为朝廷和北归蒙元势力对峙的北部边塞重地。明政府为了阻止鞑靼入塞,从洪武年间开始在黄河东岸修筑长城,并调兵戍守。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在盐池设花马池营;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又置花马池守御千户所;正德元年,改千户所为宁夏后卫,全境分属花马池、兴武营、林州三个守御千户所管辖。

现在的盐池,是品尝滩羊手抓肉的好地方,还保留了早期草原民族的特色。

盐池冯记圈明墓概述

1 墓葬形制

“冯记圈明墓”是宁夏正式发掘的少数明代墓葬之一,它的墓葬形制完备,出土器物精美,堪属宁夏之首。冯记圈明墓一共发掘了三座墓葬,墓葬的地面建筑均已不存,地下的总体形制保存完好。其中M1、M2的墓道上方局部已被破坏,M3保存完好。三座墓葬都是带有单室券顶斜坡式墓道的长方形砖砌墓室,方向坐南朝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M2平剖面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M3平剖面图

明代经济交通发达,各地商品与文化往来传承,全国文化面貌的趋同性加强。 从我们已发表的资料来看,明代的墓葬形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王侯宗室”为代表的多室墓墓葬,墓葬的建筑平面布局,大多仿造地面上的王府宫殿建筑形式,此类墓葬大多出现在山东、四川、江西、河南、湖北、安徽等地。

另一类是“一般官僚与平民”的简单长方形砖石墓,这种墓葬长期流行于南方,尤其常见于藩王、品官、宫城太监的墓葬,冯记圈明墓就属于此类。

明代墓葬十分注重墓室的密封和牢固性,建造时会特别注重墓室的防腐和防水。

冯记圈明墓也反映了这个特征,墓室采用平砖错缝平铺,逐层垒砌而成,拱券多使用坚固厚实的两层重顶,让盗墓者难以从上面打开,而且缝隙之间,用三合土沟缝,表面抹平处理,牢固又防水。

2 随葬品及其特色

冯记圈M3夫妇合葬墓保存完整,棺墓等随葬品均放在原位。

墓室内,封门处并列两张朱红色的木桌,从木桌的腐朽程度与棺椁外型的特征来看,木桌应该是随棺椁一同下葬,男棺前的木桌较为高大,桌上摆放一个实木架,再用白色的帐幔遮盖(帐幔出土后已毁坏),架上摆放灶台、铜、扁担等锡器,还有少量的筷子与木器,男棺前木桌的锡器数量较女棺前多。

棺椁摆放位置为头内脚外,男棺位在西边,女棺位在东边,男棺椁较为高宽,椁外还有六个翣牌,具有镇墓辟邪的作用,棺椁后方的壁龛上并列九件器物,包含罐、碟、碗等,其中两件瓷罐分别盛有风干的食物和水状液体,壁龛上的器物基本上都是使用器,与木桌上摆放的锡制模型冥器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出土翣牌

整个墓室布局紧凑有序,层次清楚,主次分明,能突出棺椁的中心位置。

除了木桌上的锡器可能属于个人使用之外,其余都是夫妻共享。

从棺椁的大小和随葬冥器的数量看来,冯记圈明墓带有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识。

冯记圈明墓的三座墓葬都是合葬墓,其中M1、M2发现了三具人骨,从颅骨特征分析,可能是一夫二妻的三人合葬,M3是夫妻一男一女合葬。

夫妻合葬的风俗,从西汉开始就有,明代深受传统思想影响,合葬之风盛行,上至皇室,下至百姓都是夫妇合葬。

冯记圈三座墓的随葬品包含织物、锡器、木器、铜器和瓷器等,种类虽然不多,但数量可观。衣冠服饰也反映了墓主的身份等级,例如M3男主人身上出土了一个铜带扣,是当时引领风尚的款式,其他随葬品则看不出明确的组合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出土铜带扣

3 锡器

冯记圈明墓出土的锡器有三个特点,第一,日用器皿体积较小,制作也略显粗糙;第二,随葬锡器摆放随意,无统一的组合形式;第三,随葬品会集中摆放在灵座内。

锡器在商周时期已开始使用,但由于材质脆软,大多作为合金,很少将锡器用于随葬品,明代以前的墓葬中,仅宋元墓中偶有出土特例。

元明时期,锡焊技术已发展成熟,锡制品开始流行,冯记圈明墓出土了80多件锡器,从选料、剪裁、成型、焊接都已发展完备,除了能焊接薄片的锡料,还有少量器物采用了磨制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出土三足鼎

4 织物

锡器和织物是冯记圈明墓最具特色的墓葬品。3座墓葬中,仅M3的衣冠服饰保持原状,因为墓室密封性佳,加上当地环境干燥,出土的织物除了退色、掉色或相互熏染以外,整体保存良好,是研究明代纺织的良好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M3出土乌纱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M3出土四云纹缎地刺绣獬豸补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补子细节

5 瓷器

元代与明代最著名的瓷器是青花瓷,因此冯记圈明墓的墓葬品也有许多青花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出土青花瓷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出土黑釉瓷器

杨氏家族,明代长城的戍边者

我们从M2杨钊的墓志铭可以看出四个重点,第一是杨氏家族在明朝的发展脉络,第二是明代的官制世袭制度,第三是婚配制度,第四是丧葬习俗。

1 盐池作为宁夏后卫之地的重要作用

明朝建国以后,蒙元的残余势力退居长城以北,但实力仍然十分强大,不时威胁中原,到了明代中期,政府腐败,国力渐衰,蒙古鞑靼瓦剌部相继兴起,各种侵扰更加频繁,给明政府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明政府耗费几十年构筑长城,范围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绵延万里,是九边重镇的防线。

盐池当时为北部边塞重镇,明朝为阻止鞑靼入塞,于盐池大修边疆和城堡,并调兵戍守。正统八年,在宁夏设置花马池营,并成立宁夏后卫,与宁夏前卫、中卫、左卫、右卫一同形成完整的防卫系统,盐池境内现在的安定堡遗址,就是当时用作边防使用。

唐代称盐池为六胡州、鲁州,学者分析地点应该位于明代的兴武营附近,或者就是兴武营。

目前秦长城和隋长城都已破坏严重,尤其隋长城已很罕见。因此,我们一般讲的长城就是指明长城。近年国家文物局进行有关长城的调查,宁夏属于长城遗迹较为集中的省份,不同时期的长城都聚集在此,足见宁夏与固原在历朝都是抵御北方势力的重要边塞。

2 杨钊墓志铭所反映的族源及身份

冯记圈M2封门外侧出土了一盒长方形墓志,墓志带有志盖,上方有无界格纹饰,并刻有“明封昭毅将军红山杨公合葬墓志铭”共4行15字。墓志内容以楷书篆刻,共764字,除了下端局部模糊,其余文字皆保存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M2杨钊墓志盖

(1)杨氏家族在明朝的发展脉络

根据墓志铭显示,墓主名为“杨钊”,祖上本无姓,仅记录祖辈名字,所以没有家谱可追溯。姓名是汉族千百年来绵延传承的传统,杨钊祖辈不记姓氏,应为少数民族。

杨钊的家族谱系图,共记载了五辈人,第一代是他的高祖叫“枢歹”,曾祖父叫“麻忽儿克”,杨钊是第五代。

有学者认为“枢歹”、“麻忽儿克”,与史料中的蒙古人姓名相近,但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他们就是蒙古人,只能证明他们是居于西域蒙古人生活圈的少数民族。

明朝洪武年间,政府对北蒙古官民采取了劝谕归降的招抚政策,只要能审时天命,携币来降者,朝廷均待以抒忧,安置到边境卫所,或授官赏赐。

高祖枢歹自幼才能出众,在明太祖朱元璋抗蒙元战争时,见元朝大势已去,枢歹就归附了朱元璋,随朱元璋征战,屡有战功,任皇家禁卫军“金吾右卫指挥”,担任巡警京城各门的任务,官至三品,因此墓志里称赞他“知天命顺逆”。

当时明成祖朱棣为了刻意抹去建文帝的年号,沿用洪武年号,因此洪武三十五年实际上是建文四年,枢歹任金吾右卫指挥时,守卫的是北京城,而非南京城。

(2)明朝的世袭制度

明代有执官世袭的制度,明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杨钊的曾祖父麻忽儿克,世袭了金吾右卫指挥一职,一路追随朱棣,忠贞可嘉,因此被赐姓“杨”,获得了汉族的姓氏。

杨钊的祖父叫杨洪,父亲叫杨英,杨英历经了成化、弘治、正德三个朝代,他与祖辈们一样骁勇善战,多次立下赫赫战功。

当时蒙古的鞑靼、瓦剌不时南下侵扰,战事吃紧。因此弘治四年,杨英被派驻边防前线,任“宁夏前卫指挥”,在最艰苦的地方发挥作用。

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杨英任“宁夏后卫指挥”,守备宁夏北部防线。后来,朝廷调任陕西的军队抵抗蒙古,杨英升任“指挥佥事”,指挥陕西来的兵员,他的子孙从此以后也入籍了宁夏后卫。

墓志上记载,墓主人杨钊三岁时随父母来到宁夏,秉承祖辈骁勇,又受到北部边防环境的感染,生性耿直,识见雄伟,文韬武略,长大后承袭父辈金吾右卫职,管理军队纪律严明,掌理卫事众心悦服。

嘉靖十三年八月,盘踞河套的鞑靼11万骑兵大举入侵花马池(盐池),在定边营遭到伏击后,前往固原,但陕西的将领未能有效抵抗,因此鞑靼骑兵在安定堡烧杀抢掠。

当时年轻的杨钊发策奇招,协助宁夏总兵王孝取得了安定之捷,因抗敌有功,得到了册封,升为指挥使后晋升为领班指挥、正三品昭毅将军,杨钊墓志上的头衔就是昭毅将军。 杨钊老年辞官后隐退,墓志上记载他:“约一二知己,乘车载宗祖,纵情山水,不问政事,乐享晚年”。说明他不过问政事,也少与人往来,安享老年生活。

(3)婚配与丧葬习俗

蒙古人曾经是整个欧亚大陆的噩梦,即便是在元朝灭亡以后,蒙古人依然控制着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给明朝带来巨大的威胁,能够归顺又能效力明王朝的蒙元人自然受到统治者的青睐。杨氏家族是滞留在中原的蒙元人缩影,这类蒙元人士历经数代与汉人通婚,加速了民族融合。

杨钊共有妻妾五人。第一任妻子为指挥李振之女,早卒。接续为陈氏、郑氏、任氏、王氏。他们的婚姻具有传统门当户对的门第观念,包含他的儿子、子嗣都是。妻妾也分等级,夫妻合葬墓里,妾不可合葬,妾也不可顶替妻子的地位。我们可以透过冯记圈明墓的墓葬形式、墓志铭与随葬器物,看出明代社会的传统风貌。

结语

冯记圈明墓出土的织物和锡器,使我们对当时的纺织和金属冶铸业有了更多的认识,墓志铭记载了明代边防与官制世袭、婚配制度等,也都是研究明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

图卢姆位于墨西哥南部尤卡坦半岛东海岸,是一个重要的中美洲中心,受到玛雅和托尔特克的影响。图卢姆是公元 11 世纪和 16 世纪之间的主要贸易和宗教中心,它靠近大海,是墨西哥最令人回味的古遗址之一。

图卢姆首先在公元 6 世纪定居,繁荣昌盛,尤其是在玛雅潘的影响下。1200 CE,并在期间棉花,食品,这种典型的以货易货的商品的重要中心交易的铜铃铛,斧头,和可可豆。该遗址受到金塔纳罗奥州丛林的保护,在玛雅人的全面崩溃中幸存下来,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受到西班牙人的影响。

图卢姆的仪式建筑群建在 12 米高的石灰岩悬崖上,三边被防御工事包围,而第四边则面向加勒比海。事实上,图卢姆这个名字是一个殖民地名字,意思是“墙”。最初的当地名称可能是 Zama,意思是“黎明”,指的是该地点面向东面大海的位置。

最大的结构是卡斯蒂略,它实际上是一座寺庙 金字塔,展示了托尔特克文明的建筑影响。

住宅建筑建在为图卢姆统治者保留的神圣围墙区域之外。最大的结构是卡斯蒂略(城堡),它实际上是一座寺庙金字塔,展示了托尔特克文明的建筑影响,例如门外壁龛和蛇柱。此外,装饰建筑的灰泥雕塑让人想起 Mayapán 的雕塑。Castillo 的大厅以及 Structure 25 也以其保存完好的梁和砂浆屋顶的例子而闻名。

壁画神庙是一座矮小的方形建筑,几个世纪以来经历了多次改建。在古典时期只似乎是一个拱形龛,但后来被一个更大的结构,有四所包围列门面。再后来,又增加了第二层。外部的灰泥表面表明这座建筑是献给伊扎姆纳伊神的。

以该建筑命名的最早的壁画可以追溯到公元 11 世纪或 12 世纪,但有些肯定是后来的,也许是在征服之后。它们描绘了执行各种动作的人物,例如女人在石头上磨玉米(金属),女神 Chak Chel 带着两个神 Chahk 的图像,以及阿兹特克神Tezcatlipoca戴着黑色眼带和绿松石面具。后者强烈建议与墨西哥中部中心联系。大多数人物在黑色背景上都被涂上醒目的蓝色,面板被扭曲的蛇形边框分隔,可能代表脐带,因此是人物之间的家谱联系。壁画出现在图卢姆其他几座建筑物的外墙和内墙上,但总是只使用三种颜色——红色、蓝色和**——轮廓涂成黑色,并伴有玛雅字形。

图卢姆的其他建筑包括为纪念风神而建造并帮助引导水手穿过珊瑚礁的风之神殿、保存状况不佳的宫殿建筑、各种平台和降神殿。后一座建筑和其他几个有翼众神灰泥塑像的存在表明,该遗址是专门为了纪念这个奇怪的神灵,也被称为“潜水神”,可能与金星和相关的玛雅神许克斯埃克有关

。钱王祠纪念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五位钱王。公元923年临安人钱镠建立吴越国,定都在杭州,当时号称“西府”,钱镠即武肃王,之后又传位文穆王钱元瓘,忠献王钱弘佐,忠逊王钱弘倧,忠懿王钱弘俶,共三世五王,这五王长期采取“保境安民”的国策,治理江浙地方卓有成效,后人为表彰钱王深远的功德修建祠宇予以纪念。吴越国第一任君主武肃王钱镠生于唐末,目睹乱世,少年投军,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这幅“擒斩刘汉宏”讲的是唐中和三年(883年),当时居越州(也就是今天的绍兴)的浙东观察使刘汉宏带兵进攻浙西,钱镠当时是浙西观察使董昌的部下,十月,钱镠率领八都兵与刘汉宏大战于萧山西陵。刘汉宏大败被生擒,钱镠亲自执刀惩处了刘汉宏。“擒斩刘汉宏”后,董昌调任越州节度使,唐光启三年(887年)钱镠被任命为杭州刺史,这是钱镠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话说董昌进驻越州后,越州本是浙东第一古城,物产丰富,商贾云集。董昌的野心日渐膨胀,唐乾宁二年(895年)他在越州称帝,并邀老部下钱镠“共享荣华富贵”。钱镠反劝董昌:“与其闭门作天子,与九族百姓俱陷涂炭,岂若开门作节度使,终身富贵。”但董昌对钱镠的忠谏一点也听不进去。钱镠只得奉唐昭宗之令率兵讨伐董昌。他派出顾全武等攻打越州,生擒董昌。董昌在从水路被押回杭州的途中说,我与钱公本是同乡,而且还一直都是他的上司,今日这副模样实在没有脸面回去见大家啊。说完就投水自尽了。这幅图讲述的就是这一幕。(钱镠因平定董昌之乱有功受到朝廷嘉奖。乾宁三年(896年)钱镠被任命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可以说从这时开始,钱镠才基本控制了两浙之地,为后来开创吴越国奠定了基础。)

大家再过来看这一幅“狼山江之战”,说的是后梁贞明五年(919年),钱镠派儿子钱元瓘率水师与割据淮南一带的杨行密大战于狼山江(今通州静海县一带)。火烧敌船400余艘,大败杨行密。经此一役双方休兵乐业达二十多年。也就是在这次战役中他的第七子钱元瓘表现出色,被钱镠定为王位的继承人。

最后这一幅名叫“成就王业”。由于治理两浙地区政绩卓越,钱缪曾被多次封王。唐天复二年(902)被封为越王;唐天佑元年(904年)被封为吴王;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被封为吴越王。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后梁册封钱镠为吴越国王,建立吴越国,定都杭州,号“西府”。至此,钱鏐真正成就王业,杭州开始确立了它作为古都的地位。钱氏三代五王在治理杭州的九十多年里,一直休兵息民,不兴战事,致力于国内的经济建设,我们现在到对面的“文治”功臣堂去看看钱王是如何治国平天下的。“武”步行至“文”中间加说经幢讲解

现在我们经过的这两座经幢,早在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时在奉先寺。奉先寺当时是钱氏的家庙。到了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灵隐寺住持延珊将它们移到了灵隐寺天王殿两侧,现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这两座就是按现在灵隐寺经幢的式样略略缩小重建的。

至堂内大家请过来看这边的展柜!这里陈列的展品叫“金书铁券”。“金书铁券”是古代天子赐给下臣的一种信物。钱镠平定董昌之乱后,唐昭宗御赐给他这块“金书铁券”以示奖励。铁券用铁铸成,上嵌金字325个,记载了颁发铁券的原因及意义。这“金书铁券”不仅是一种极高的荣誉,还有特殊的用途。钱镠及其子孙如果触犯刑法,凭着这块铁券可以免除惩罚,甚至免除死罪。金书铁券的原物目前收藏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一下。

这边墙上的五幅画展示的是钱镠 “文治”的功绩。

我们先来看三筑杭城!钱镠作了杭州刺史后,在杭州的城市建设方面作了不少努力,曾经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城垣扩建和改建工程。第一次是在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在老杭州城的西南部从包家山到秦望山(今六和塔西),然后北折,经钱王岭(今虎跑路一带)至湖滨筑起一座城墙,共50多里,史称“夹城”。三年之后,钱镠又修筑了罗城(外城),大大拓展了杭州城的范围,相当于现在南到六和塔,东到候潮门至艮山门一线,北至武林门,西至涌金门、清波门一带,使整个杭州城形成南北修长、东西狭窄的腰鼓状地形,所以杭州又被人称为“腰鼓城”。第三次是在吴越国建立以后,钱镠在凤凰山下建造了王城,也称作子城、牙城,是钱镠军政机构所在地。“三筑杭城”形成了杭州城市的基本格局。

这边射潮筑塘讲的是钱镠为消除钱塘江潮水的危害,修建捍海塘、射潮的故事。这些精彩的内容在后面的依光堂有生动的场景演示,我会那里为大家作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

这一幅疏浚西湖讲的是钱镠在水利兴修方面的另一则重大功绩。我们知道,西湖是一个内湖,很容易因葑草、湖泥淤塞而渐渐变小,甚至消失。历史上有很多有识之士对西湖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疏浚,比如大家熟悉的唐代的白居易、宋代的苏东坡、明代修建杨公堤的杨孟瑛、清代的阮元。而钱镠疏浚西湖与他们不同之处在于,他曾按军队编制专门设置过一支“撩湖兵”,负责清除吴越国境内水系特别是西湖中蔓生的葑草和淤积的湖泥。(说到这里啊还有一段钱镠保西湖的佳话,据说吴越国定都杭城之后有一个方士对钱镠进言,说自己夜观星象得知吴越国只有百年国运,但如果能够填平西湖,在上面盖王宫的话,那么吴越国的国运将十倍有加;钱镠听完哈哈大笑说西湖乃是老百姓生活的依靠,无水则无民,更何况哪有千年不换主人的江山啊,说着就将那方士赶了出去。)

我们再来看这一幅东南佛国。杭州的佛教活动从晋朝就开始了,到了吴越时期因为吴越国的三世五王都非常信仰佛教,杭州的佛教活动因而呈现全面鼎盛的局面,僧侣众多、广建浮屠,寺院多达300余处,梵音远播,享有“东南佛国”的美誉。杭州现存的许多古刹名塔都建于那时,比如昭庆寺、净慈寺、六和塔、白塔、保俶塔;在吴山、玉皇山、灵隐飞来峰等很多地方都还有吴越时期遗留下来的精美石刻造像。这些现在都成了杭州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一幅富甲东南是当时吴越国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和乐景象。钱氏三代五王长期都采取“保境安民”的国策,不兴战事,大力发展农业、经贸,兴修水利、道路交通,重视教育,收罗人才,使得以杭州为中心的吴越国免遭战争破坏,经济、文化和城市建设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杭州因而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东南第一州”。历史上亦有“钱塘富庶,盛于东南”的说法,为今日我们杭州的繁华奠定了基础。

展柜里的这些精美的瓷器是越窑青瓷的仿制品。吴越国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的进步,制瓷业中的越窑青瓷高度发展,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越窑青瓷做工精美,釉色莹润,青翠欲滴,茶圣陆羽曾赞赏越窑青瓷“夺得千峰翠色来”,当时还曾精工烧制进贡朝廷御用,就是我国瓷器史上极为有名的“秘色瓷”,这也是吴越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出门去五王殿——殿前停留,观匾现在我们去钱王祠的中心建筑五王殿看看,这里供奉着三世五王的塑像,供大家瞻仰膜拜。这匾额上“保境安民”四个字正是吴越国历任君主治国方略的高度概括。正是由于长期实行这一国策,才使得杭州在当时军阀混战的历史背景下,仍然成就了西湖建设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在殿内中间这一位就是吴越国的开创者——武肃王钱镠(852-932年),字具美,小名婆留,杭州临安人,出身农家。少年时曾贩卖过私盐,奔走两浙之地,目睹唐末乱世,二十岁投身当“义兵”,改名为钱镠。参军后屡立战功,受到重用,唐光启三年(887年)升任杭州刺史,遂控制江浙地方。公元923年建吴越国,钱镠一直奉行“保境安民”之策,“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奖励垦埴,发展农桑;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平定藩镇战乱,为江浙地区的安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钱镠卒于后唐长兴三年(932年),终年八十一岁,葬在临安,钱镠墓现在还在临安,保护得很好。

至文穆王前继钱镠之后的是这位文穆王钱元瓘!他是钱镠的第七个儿子。在钱镠晚年的时候,帮助钱镠管理政事。“徐(徐绾WAN)、许(许再思)”兵变时,曾主动请求前往淮南作为人质,请兵以解杭州之围。他在乾化三年(913年)的衣锦军保卫战和贞明五年(919年)的狼山江大战中都曾立下战功,被钱镠立为继承人。在位十年,继承钱镠“善事中原,保境安民”的国策,又发展了与日本、新罗的友好交流。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逝世,享年55岁。

随后继位的是那边那位忠献王钱弘佐,他是钱元瓘的第六个儿子,天福六年(941年)嗣位,在位七年期间轻徭薄赋,奖励垦殖,颇有成效。接着王位又传给了这位忠逊王钱弘倧,他是钱元瓘的第七个儿子,在位半年后由钱元瓘的第九个儿子钱弘俶嗣位。至忠懿王前

钱弘俶继位后承继先王们的国策,保境安民,善事中原,十分关心民间疾苦。到他在位第13个年头时,也就是公元960年,北方赵匡胤建立了宋朝,也就是北宋,全国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弘俶顺应历史潮流,将吴越国“一军十三州” 之地归予宋朝,史称“纳土归宋”,这一举措促进了国家的和平统一,这在当时天下分裂,战祸频仍的情况下,让老百姓平静地度过了朝代更替,“民知异姓而不知异国”,使社会经济建设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受到后世史学家的高度评价。在后面的庆系堂有一组“纳土归宋”的模拟场景,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一伟大历史时刻的庄严气氛!往后面庆系堂去大家在这边后面还会发现一幅古意盎然的木刻像,这位老者据说是吴越钱氏的老祖宗,姓钱名铿,生活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代,也就是咱们民间传说中常常听说的彭祖,据说他活了800多岁,是长寿的代表人物。

这座庆系堂是钱王祠里唯一可以登临两楼建筑。上书“光泽百世”,寓意吴越国钱王的业绩与声望世代传宗,延绵至今。请大家往这边来带至右侧这里是一幅吴越国的疆域图,我们可以比较直观地看看当时的吴越国到底有多大。史载吴越国的地理范围东至大海,西与歙州毗邻,南与漳泉(福州)相连,北到常润(苏州),包括了今天浙江省的全部和江苏、福建的一部分。大家再请看这边,这是钱氏远祖及

聂家庄泥塑的历史源流

据聂氏家谱记载,聂家庄泥塑的艺祖叫聂福来,老家是河北省泊镇。明朝万历初年,河北泊镇连年遭灾歉收,聂福来在那里实在熬不下去了,便携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