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山的由来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2收藏

九宫山的由来,第1张

通城的九宫山因何得名,始于何时,在民间有许多传说,也有不少的史籍记载。  相传:九宫山峰原比锡山峰高,是主峰,两峰合在一起叫银山,有银矿。紫微大帝一次来到银山主峰(即原九宫山峰),休息了三天。人坐的地方被压缩了九尺,成了山洼,就是现在的样子。紫微大帝临行时说:“这哪里是银山,只不过一堆锡罢了。”从此,银矿里的银子都变成了锡,山名也就改叫为锡山了。人们失去了银矿,生活很苦,后来就有人给紫微大帝修了座庙,昐望产银的日子再回来。结果,庙就在紫微大帝坐过的地方建了起来,命名“九宫庙”,并请了真人罗公远(又名罗思远,著名道仙)来此修道炼丹,因此,该山因庙名而得名“九宫山”,又因罗公远的修炼而得别名“罗公山”,叫“锡山”的,就只剩下西南一峰了。

  这虽然是个传说,但与史料所载,不少地方是互为印证的,如银山改锡山,就与《明史》以及许多史料的记载相吻合。至于改名的时间,从《读史方舆纪要》中所载“唐初置锡山镇”之语来推测,锡山命名亦当在唐代以前。同时,“九宫庙”出现,修炼的罗公远是唐代鄂州通城人(唐仙罗公远真人墓至今仍保存在九宫山上)。唐代道教盛行,风糜全国。“九宫庙”建于唐代似无置疑。  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为“三垣”,紫微星属“中垣”,是帝王的主命星,他的偶像居地,按人间帝王住所称谓,呼为“宫”。“中垣”之“宫”,简称为“中宫”。道教中,“中宫”即是“九宫”。可见庙名“九宫”不为无因,山因庙而名“九宫山”,亦不为无故。  当然以上只不过是据传说,应证史料进行的一些推断。但据已查获的公史野乘的记载,表明通城的九宫山更是确切。 光绪《湖北舆地记》

光绪十八年(1895)出版的《湖北舆地记》载:“桃源洞之西北曰桐陂山……又西曰柳家山,又北曰九宫山……”清楚地载明了通城九宫山的准确位置。  同治《通城县志》

同治六年(1867)修《通城县志》卷三记:“银山,一名锡山,……其山东北一峰,旧传唐罗公远

修炼于此,故又名罗公山。明季李闯逃窜过山下,土人纠义勇击毙之(见廿二史)。”“九宫山,白沙图,锡山东支,一名罗公山。”也清楚地载明九宫山的别名和行政归属。

通山县光绪《九宫山志》

通山县光绪壬午(1880年)《九宫山志》对通城县九宫山也作了详细记载:“通城锡山东北一峰特起,旧传唐道士罗公远修炼处,一名罗公山,亦呼九宫山,上有九宫寺。”通山九宫山有志始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由崇阳人王近伟纂修;重修于顺治八年(1651年),由江夏人胡希同编修;再修于乾隆三十二年,由武昌人殷必玲续修;光绪《九宫山志》是崇阳学者傅燮鼎以乾隆《九宫山志》为蓝本续修,所以对通城县九宫山的记载比同治《通城县志》的记载还详细。由此可见,通城县九宫山由来已久,决不是附会通山县九宫山而成。 另据通城县银城区锦山乡石背大队冲里段家段大旺、段树森家里分别保存的光绪乙未年(1895)、民国二十五年(1936)续修的《德义堂段氏宗谱》共二乘,都在卷一第一页第二世栏内记着:“必请,字守滨,号卷南,生建文四年辛巳十一月十三亥时,殁于成化三年丁亥七月廿一酉时,葬锡山石皮岭下九宫山前上首左边刘家咀石郭内,癸山丁向。”同时,卷首的《原谱序》中载明,段氏第一次修谱时间为明崇祯庚午三年(1630)。这两乘家谱表明,通城有九宫山。居住在九宫山下的王姓、廖姓等宗族,在其《廖氏宗谱》和《王氏宗谱》中均有其族人分别于雍正、乾隆、嘉庆年间葬于九宫山的记载。

桂氏家谱的辈字排列:

1、四川达县桂氏字辈

2、四川泸州桂氏字辈

3、四川宣汉桂氏字辈

4、湖北仙桃、京山桂氏字辈

5、湖北武穴桂氏字辈

6、湖北竹溪桂氏字辈

7、山东桂氏一支字辈

8、山东曲阜桂氏字辈

9、山东平邑、江西贵溪桂氏字辈

10、江西九江桂氏字辈

11、江西九江、陕西丹凤桂氏字辈

12、江西临川、湖南益阳桂氏字辈

13、安徽池州桂氏字辈

14、安徽桂氏一支字辈

15、安徽芜湖桂氏字辈

扩展资料:

桂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08位。

多数出自汉族姬姓,周王胄的后裔,得姓始祖为姬奕(桂奕),因避祸改姓。

少数出自满族桂姓,是从满姓,桂车特简化来的,清末民初的时候,辛亥革命爆发,全国驱逐鞑虏,很多满人就改姓了,其中桂车特就改姓成了桂。

参考资料:

-桂姓

盘龙山原名马鞍山,位于米脂城北门外,是一座独立的土石山包,因其形似马鞍状而得名。山南麓原有明嘉靖年间建造的真武祖师庙,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次年派他的侄子李过返回家乡,将原马鞍山扩建为行宫,是年11月,闯王李自成率大军回故里祭祖,见行宫地势雄伟,虎踞龙盘,遂赐名“盘龙山”。

该山东傍饮马河,南眺文屏山,西临无定河,北依印台山。山上建筑自上而下依形就势,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整个建筑由乐楼、梅花亭、捧圣楼、二天门、玉皇阁、启祥殿、兆庆宫等7部组成。楼台叠峙,亭殿交错,依山据险,构思奇巧,规模恢弘。

盘龙山上的建筑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先有李自成行宫,后有真武祖师庙。传说李自成兵败后,女真族入主中原,清廷下令铲除大顺朝全部遗迹,闯王故里的父老十分怀念这位家乡的英雄,不忍毁坏行宫,便抢先在启祥殿内塑了真武祖师泥像,将行宫改为真武庙,保存了行宫原有的规模。先有祖师庙还是先有行宫,成为后世又一个争论的话题。

行宫建好后,李自成准备回乡祭祖,可是走到绥德四十里铺时却突然接到西安军情吃紧的消息,于是便星夜返回西安。第二年(元1644年)起义军就失败了。“闯王”兵败后,清兵来到米脂,企图把大顺遗物全部销毁。为了把这座行宫保存下来,米脂的父老乡亲在行宫的正殿、起祥殿内重塑了真武祖师像,把行宫伪装成真武庙,才幸免一炬。李自成自此以后,再没回到故乡米脂县。

据光绪《米脂县志·建置志·寺观》记载:“米脂柔远门(北门)外出蟠(盘)龙山下”修建的这处建筑,是一所“真武庙”,它创建于明成化年间。崇祯十六年(1573年),已在西安建大顺政权的李自成率军返回故乡,在此驻跸。因此,被人们又称其为“李白成行宫”。目前能找到最早记载“李自成行宫”的书籍是米脂文人李健侯写的《永昌演义》(1926—1930年创作,1984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365—370页写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冬,李自成命李过率兵攻打延绥,并回米脂修复祖坟、改造马鞍山营房。李过回县后申饬知县征调民夫14000名、工匠2000名分头兴工,用45天时间完成祖坟、马鞍山营房两处工程。“马鞍山行营大殿五间,后殿五间,左右配殿前后共二十间,宫门二座……”不久李自成回到米脂,后来“……传令改马鞍山为盘龙山,正殿曰启祥殿,后殿曰兆庆宫……”,“李自成失败之后,清廷命令叫把大顺遗迹完全铲除,地方上人士觉得不忍将它毁坏,遂想出一种变通方法,在那大堂上塑一座真武祖师像,把这座行宫改为真武庙”。

揭竿与败退

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有关研究者认为,陕西长期以来是社会矛盾的焦点。这儿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农民生活比其他地区更为困苦,阶级矛盾尖锐。这一地区又是蒙、汉、回民杂居地区,是激烈的民族斗争场所,各族人民与明朝统治者矛盾很深。因此,陕西地区成为最早酝酿和爆发农民起义的地区。

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赋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县农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他高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于是王二率饥民冲进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军起义的序幕。

1644年4月13日,率二十万军亲征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进行一片石战役,22日,吴军战败。吴三桂乃降于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两军联手击溃李自成。4月29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次日逃往西安。行前火烧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筑。由于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和大顺军的节节败退,很多投降大顺的原明朝将领复投南明或清朝,李自成于是疑心日盛,终于妄杀李岩等人,致使人心离散。

归宿之谜

对于李自成的历史悲剧,早在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之时,毛泽东就向全党推荐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告诫全党“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李自成殉难于何地?300多年来史学界虽有一些不同的争议,但殉难于通城九宫山的说法一直占着主导地位,这种说法被清初的公私著述如《明史》、《乾隆御批纲鉴》、《绥寇纪略》、《见闻随笔》、《罪惟录》、《怀陵流寇始终录·甲申剩事》、《所知录》、《甲申传信录》、《明末纪事补遗》、《明亡述略》、《永历实录》等诸多史籍所记载。

1926年,郭沫若同志随北伐大军途经通城时,曾上九宫山凭吊李自成,其后在《甲申三百年祭》中亦指出李自成死于通城九宫山。

1928年,驻扎通城的国民革命军14军49师师长岳森至九宫山凭吊,以高六尺、宽二尺、厚四寸,上镌楷书“李自成之墓”石碑更换原“李自成坟”石碑和封建文人立在两旁的“罗公丹灶,闯贼荒茔”石柱。

1955年,通城县人民委员会根据政务院和省政府的指示,在离县城二华里的九宫山北麓原李自成墓址上培修了李自成之墓,当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郭沐若同志和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同志亲自为墓碑题了词。墓成后,有位通山县高湖乡的民办小学教师向《历史教学》编辑部提出了质疑。该刊在请专家作问题解答时,认为在通山县高湖牛迹岭被程九伯打死的李延就是李自成。次年,郭沐若同志根据《历史教学》编辑部的初步论证发了一个声明,宣布注销他的题词并将《甲申三百年祭》中的“通城”更正为“通山”。1964年,《历史教学》又发表了专文进一步论证李自成死于通山九宫山,三人成市虎,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从此在国内,李自成殉难于通山说取代了通城说,编进了教科书。 李自成失败后,他的归宿问题,300年来并非是个未解之谜,而是人为制造的谜团。解放以来,官僚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缺少客观、公正、严谨的科学态度,闭门造车、牵强附会、信口开河、道听途说、人云我云、以讹传讹,把李自成殉难地从通城九宫山错误地订正到通山九宫山,误导了一代国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术研究领域并非一方净土圣地,受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影响,湖南石门与湖北通山方面为了争夺旅游文化资源,各拉拢部分专家、学者,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李自成殉难地争夺战,造成在这个史学问题上前所未有混乱。有人认为,李自成用金蝉脱壳之计,来到了湖南省石门夹山寺隐居为僧,直到69岁时圆寂。这种观点是依据1981年该寺发掘奉天玉和尚墓出土的许多文物,与当地流传李自成出家为僧的一些故事极为吻合,专家们又根据出土的碑石、墓砖上有关文字、图案等,推断出与陕北的风俗习惯有关,认为这个和尚极有可能是李自成。其实这个奉天玉和尚与李自成毫不相干,把他附会成李自成相当荒谬;有人说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破潼关,李自成经襄阳入湖北,试图与武昌的明朝总兵左良玉联合抗清,左良玉东进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侧”征讨马士英病死途中。4月李自成入武昌,但被清军一击即溃。5月在江西再败,后在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被忠于明朝的地方武装杀死。其实在这里被程九伯打死的是李自成的族侄李延,根本不是李自成,而且时间、地点与李自成死的时间、地点完全不同;另有一种说法是李自成兵败后隐居到甘肃兰州青城一带。其实这个手抄家谱中记载的李自成与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根本不是同一人,只是同姓同名。

300年来,根据有关官私文乘、文录、谱牒、方志及野史记载,李自成兵败后,其死于何时、何地?归纳起来却有十几种说法:一说死于通城九宫山;二说死于通山九宫山;三说死于黔阳罗公山;四说死于辰州九宫山;五说死于广西峡山;六说死于平阳;七说死于宜嶂莽山;八说禅隐湖南石门夹山寺寿终正寝;九说死于江西;十说死于湖北黄州等等。李自成只有一个,现在出现了他十几处殉难地,而接近实际的殉难地只可能有一处。好在近年来通城县民间历史爱好者在湖南平江县李自成侄子李过后裔发现大顺档案1500多件,内有缴获清军的文告20多件,其中有30多件记载李自成死于通城县九宫山,与《明史》的记载完全一致,但李自成故乡的米脂县李自成行宫纪念馆中,仍采用人云我云、以讹传讹的通山九宫山遇害和石门夹山寺禅隐两说并存建档展出,不能说不是遗憾。

九宫山的由来

通城的九宫山因何得名,始于何时,在民间有许多传说,也有不少的史籍记载。  相传:九宫山峰原比锡山峰高,是主峰,两峰合在一起叫银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