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氏来源,历史上的名人,人口数量,族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8收藏

辛氏来源,历史上的名人,人口数量,族谱,第1张

基本介绍 才[才,读音作cái(ㄘㄞˊ)]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较广,今辽宁清原,内蒙古乌海,天津武清,河北乐亭、围场、辛集,山西太原,陕西韩城,湖北老河口,安徽贵池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锡伯族、傈僳族有此姓。明代有才俊,昌黎人,宣德中任高邮州判;又有才宽,天顺进士,兵部尚书;清代有才瑞,任邯郸县教谕。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高阳氏,出自远古帝王颛顼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第二个渊源 源于方氏,出自明朝大宁太守方宽,属于帝王赐字改姓为氏。与著名明朝大儒方孝儒处在同一时期的明朝大宁太守方宽,是明成祖朱棣的爱将,他曾随朱棣南征,多次在战斗中救驾。朱棣因方孝儒忠贞于建文帝,大怒而诛戮方孝儒十族,气头上还下旨要杀尽天下方氏人。在当年明朝行文中,方字被写成“房”字缺一点(上尸下方,笔者的计算机字库里没有该字,读音为shī),意为方氏的尸体,这是出于明成祖对方孝儒等人不屈从自己的仇恨,因而对方氏族人大加贬嫌。但朱棣又十分珍爱自己的爱将方宽,为免方宽被误杀,特改赐方宽姓“才”,方宽后来官至兵部尚书。 第三个渊源 源于柴氏,出自五代后周世宗柴荣的后裔,属于以避难改姓为氏。据家谱文献《才氏家谱》记载,才氏与岳氏有不共戴天之仇。该支才氏的族源是五代时期的后周皇帝世宗柴荣,谥睿武孝文皇帝。其后代世袭的梁王柴桂,当年被岳飞枪挑而亡,即是《才氏家谱》中记载的始祖。 第四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 第五个渊源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保安族、傈僳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才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才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 才姓始于公元十四世纪明朝时期,方希贤更名为“才隐士”时起。方希贤系方孝孺(又名方子才)之孤子,避难时以父名最后字“才”为姓,以“隐士”为名。即才氏始祖。 迁徙分布 才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帝三百二十六位,以昌黎、辽东为郡望。 今才氏族人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江苏、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湖北、安徽等省,尤以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四省区为多,约占全国才氏人口的70%以上。 历史名人 才 宽 (公元?~1509年),字汝栗;北直迁安人(今河北迁安)。著名明朝兵部尚书。才宽,明成化中期进士。明弘治中期任知西安府,时惠民礼下,其治坦阔。遇事裁决如响,不较小过,民思慕之。明正德初年为河南左布政使,任上器度闳阔,遇事裁答无滞。后以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后改兵部左侍郎兼副都御史,后升工部尚书,总制陕西三边军务。才宽好野战,不拘阵略。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鞑靼亦思马之子小王子犯延绥,值火筛在套,才宽率师由兴武营击之,斩首数十级,乘胜深入时忽中流失,遂战死于花马池。明武宗朱厚燳闻知后,赐其子为百户,锦衣卫世袭。 才 俊 (生卒年待考),昌黎人。著名明宣德中期高邮判官。 才树德 (公元1934~今),辽宁义县人。著名地方财会工作者。1953年于锦州会计学校毕业,以后通过自学已达到大学本科水平。从事财会工作近四十年,曾任出纳员、会计员、核算员、副科长、科长,现任金城造纸总厂副总会计师兼财务处第一处长。1988年被评为高级会计师。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财经方针、政策,肯于勤奋学习,努力钻研财务会计、成本理论,不断探索专业知识,积极参与财务改革,并注意总结经验。曾多次拟定财务收支、成本计算和资金管理等规章制度,组建账目,设计凭证报表。推行全面经济核算效果明显。紧紧围绕本厂实际推广应用“目标成本”、“ABC管理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方法,先后获省市二、三等成果奖,并撰写论文曾在《中国城市金融》、《财会信息》等刊物上刊登。 才 军 (公元1946~今),藏族;青海囊谦人。著名地方公务员。青海省囊谦县文教局局长。他于1965年8月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关心、爱护学生,长年为学生理发、晒被子、洗衣服,带领学生挖蕨麻补助伙食,学生断了口粮,他就拿出自己的粮食给学生吃。 1984年担任文教局局长以来,为办好囊谦县的教育事业,使更多的学龄儿童入学,十四年如一日,跑遍全国各地,从国家教委、山东平度、省各有关部门以及外籍藏胞处,利用各种机会、多种渠道争取资金建设学校。经过多年努力,学校的设点布局日趋合理,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全县中小学在校生由1982年的一千零九十二人发展到1997年的三千八百七十二名,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2%提高到393%,为县教育的长足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他先后四次被省政府、省教委、州政府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1998年5月被青海省政府授予扫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才庆龙 (公元1979~今),黑龙江拜泉人,著名电机设计工程师。 才尚周 (公元1937~今),河北乐亭人。著名地质水文工作者。高级工程师,现任副处长。 1959~1962年和1962~1964年,分别参加编写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1:20万综合水文地质普查最终报告》与《大庆炼油厂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最终报告》。 1965~1968年,在出国援越中主持编写了《越南XX号公路大型桥梁基础工程地质勘探报告〉。 1977~1981年,参加编写了流津市地面沉降水文工程地质勘查中间性报告》。 1982~1985年和1986~1990年,分别主持编写了“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队各年度的工作总结”、“大津市地矿局各年度的地矿”、“会议报告”。曾撰写十一篇论文,分别刊登在《华北地质经济管理通讯》和地矿部政法司主办的《地矿政策调研》。 才淑英 (公元1937~今),山东泰安人。著名职业教育工作者。高级工程师。 才居正 (公元1938~今),艺名昌乐山人;祖籍河北乐亭,后改为永乐山人。高级书法师。任职于河北省乐亭县中医医院主治医师。 才起男 (公元1939~今),辽宁锦西人。著名中共党务工作者。 才鸿年 (公元1940~今),满族、锡伯族混血;北京人。著名金属材料专家。 才汝成 (公元1941~今),河北昌黎人。著名石油工业工作者。胜利石油管理局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才晓予 (公元1930~1997),吉林长春人。著名中共党务工作者、经济学专家。 才仁那 (公元1954~今),藏族;西藏比如人。著名地方医务工作者。 才立刚 (公元1954~今),吉林长春人。著名地方医务工作者。 才利民 (公元1955~今),满族;河北宽城人。著名中共党务工作者。 才可夫 (公元1956~今),河南安阳人。著名石油工业专家。 才化冰 (公元1961~今),黑龙江宾县人。著名职业教育家。大庆职工大学基础部副教授。 才 华 (公元1969~今),北京市人。著名律师工作者。天津华盛理律师事务所主任。 才 卓 (公元1978~今),吉林省吉林市人。1997年吉林市高考文科第一名,复旦大学法律系毕业,上海社科院法学硕士,上海著名律师 才为 (公元1981~今,)山东德州人。非著名房地产人士。 才君 (公元1982~今)吉林省长春市人,安全技术顾问。 才德昊 (公元1983年~ )祖籍辽宁省锦州市,太祖爷爷为张学良将军的一级武官。“全国青少年外语记者选拔活动”最佳评论员、 “高校外语教师研修基地优秀学员”,东北师范大学2006级“2+3”硕士研究生,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办公室秘书。

我的字辈从周焘开始,焘子启擘应,礼宗坦景文,帝廷思允仕,汝仲道胜钦,尚楚用治联,开仁德永成,世代广贤良,邦家庆华荣,隆盛崇原美,继述志长兴,光耀彰学俗,秉守洪昌明。始主为周景和,周用林由湖南永州府零凌县,下川,我是代字辈,住安岳县双龙乡。

要离,春秋末年,吴国有个刺客叫要离。相传他由伍子胥推荐给吴国国君,谋刺住在卫国的吴公子庆忌。要离请吴王砍断他的右手,杀掉他的妻子儿女,假装和吴王有仇而跑出国境。他到卫国之后,又假意向庆忌说了些如何攻灭吴国的办法,为的是能得到庆忌信任。后来他果然骗取了信任。在一次与庆忌同舟渡江时,刺杀了庆忌,他也自刎而死。要离家族的人就以“要”作为姓氏。

要姓

yāo

姓氏

来源:《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里都有收载。

1郑樵注云“吴人要离之后,望出鲁国。”以名为氏。

2藏族也有此姓。

分布:今天津之武清、湖北之洪湖、辽宁之清源、河北之辛集、阜平、涉县、黄骅、鸡泽、河南之义马、山西之太原、太谷、榆次、阳泉、陕西之韩城、青海之天峻、山东之管陶等地有分布。

名人:

要兢,汉朝人。

要廷珍,唐朝人。要敬,元朝人。要绣,明朝人;成化中女为宪宗妃,拜光禄署正;要毅,明朝人,知县。

综合以上,只要你不是藏族,那么就是要离他们家的人(要离的后代已经在行动前被杀了)

要-其实看上去很像古代姓氏。最古老的姓都带有“女”字的,因为姓是母亲那边的,比如周公“姬”、大禹“姒”、秦王“嬴”

明洪武十三年(1380),燕于朱棣“藩北平”(今北京),军饷民需仍由漕运河上行驶的漕船逾万只,嘉靖年间最多曾达12140只,运军超过12万人:会驾驶的运军和水手,穆家庄穆氏始租穆重和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穆家庄的兴建,由于《穆氏家谱》版本不一,有的说是穆重和在北(运)河东岸离天津城十二里,“置有穆家庄”①,有的说是穆重和从南皮县“往北,到天津城北穆家庄子…占产落户”,还有的说是穆重和的两个儿子穆能、穆泰所建②,所以至今难以定论。  综而言之,穆重和落户小孙庄创建穆家庄说较为可信。穆重和为后人通称,《穆氏家谱》载为穆中和。穆重和祖居浙江省杭州府钱塘(今余杭)县穆家寨沙阳胡同二号③。其父穆天庆,武进土出身,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曾为福建省台湾锦衣卫千户侯(一说锦衣卫正堂),其母为台湾林朝斌之女。有弟兄5人:长保和,次中和(即重和),三太和,四振和,五义和①。建文年间(1399—1402),全家被大兵掳至南京金陵府水西门里估衣廊居住。永乐元年(1403),保和、振和、义和弟兄3人随燕王(成祖)军中带队,来到今河北省南皮县落户。永乐二年(1404),保和兄弟将老母接到南皮县,中和(以下称重和)、太和则奉旨到南皮县相会:住数日,重和、太和(—说是穆能、穆泰)护从銮驾“北狩燕京”,由水运漕船押运皇粮至通州,卸后即蒙殊宠,以漕船恩赐,“官原职”。⑤兄弟二人遂从通州顺北运河南返,重和至天津卫城北十二里原称“小孙庄”的地方“站(占)产落户”,“置有穆家庄”①,创建清真寺⑥(一说原有“清真寺”⑦);太和则回到旧沧州城东南穆家曹庄投亲。  从此,穆重和成为穆家庄穆氏始迁祖,“代(带)职养老荣身”。穆重和有2子,长穆能,代(带)刀职会;次穆泰(态、太),兵部侍郎。”⑤从此世代繁衍,子孙多以务农、经商为业。其后,穆氏谱序用字为三世玉、四世枝、五世英、六世仲;七至十三世为应、思、景、从、国、朝、兴;十四至二十一世为文、成、祥、瑞、 怀、德、生。约在19世纪60年代的清同治年间,穆氏十三世孙穆兴俊(字赢先)见谱序用字殆绝,便续字为孝、友、为、奉、伦、常、序、诗、礼、传、家、祖、训、良。瓜瓞绵绵,繁衍生息至今。据姓氏普查,1995年12月天穆村有穆姓户口人口3068人。  数百年间,不断有其他姓氏从各地迁居天穆村。如刘氏(汉族),明初由金陵(今南京)首迁沧州再迁天穆定居;王姓(回族),明末来自金陵,初以织布、养船为业,后因船只毁于风灾,转而务农等。  “穆家庄”之名最早出现在康熙十四年(1675)《武清县志》中。其后,雍正八年(1730)武清县拨归天津府的村庄中、乾隆四年(1739)《天津县志》、乾隆七年(1742){武清县志)和(天津府志》、道光二十六年(1846)<津门保甲图说》、同治九年(1870)(续天津县志)、光绪二十一年(1895)《重修天津府志)、民国二十年(1931)《天津县新志)等版本典籍均录其名 。

①据穆氏十一世孙从洵、从权、从映、从昆所修(穆氏家谱)(北辰区档案馆1991年整理本),穆氏“原籍浙江杭州府绥塘县沙阳胡同住官(武进十出身),锦衣卫职(正堂),永乐二年随驾至北京,始祖穆重和官原职,后在北河东岸离天津城十二里置有穆家庄”。  ② 常仲筌先生引《穆氏家谱)文曰:“自前明定鼎,荷承远祖辐肇明基作荫,泽及太高祖能泰二公,犹袭御前带刀侍卫世职。适值明成祖北狩燕京.二公以扈从銮驾,山水运漕船押运皇粮置通州,卸后即蒙殊宠,以槽船恩赐。于是顺流甫返,至天津府城北I里穆家庄,遂家焉。”(转引自《天穆问族史论稿》9页)  ③穆静荪《天穆村简历概况》:“报据家谱记载,穆姓始祖穆重和原籍是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住沙阳胡同二号。”(转引自《天穆回族史论稿)8页)  ④光绪十七年(程氏家谱)中十五世孙穆秀泉记“万历三十六(年),五世举人天德公留谱单:初祖讳天庆,家居元(原)住浙扛省杭州府钱塘县穆家寨,任福建省台湾锦衣卫干户侯,配氏林(朝斌公之女,住台湾),生子五:保和、中和、太和、振和、义和,町识穆氏之源流”。  ⑤据穆氏十五世孙穆席珍和穆秀泉于光绪I-七年所修家谱载,穆氏“原籍浙江杭洲(州)府钱塘县沙阳胡同住官武进土出身,锦衣卫职正常。永乐贰(二)年随驾至北京。始祖穆重和官原职后,在北(运)河东岸离天津城十二里置有穆家庄,立谱垂后,代职养老荣身,二于定省。始祖穆霞和,二子。二代祖:长门穆能,代(带)刀职会;次门穆太,兵部恃郎。”  ⑥穆静荪<天穆村筒历概况):穆家庄“清真寺之建立年间(代)是永乐二年(一四O四年)。这是二次拆建时在大殿前面东北角处发现一块基石,上面有宁,注明该寺是永乐二年建。”转引6<天穆回族史论稿)13页。  ⑦见本章“一”注⑤。

骆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较为常见,分布颇广,今北京,天津武清,河北辛集,山西太原,山东平邑,济宁,梁山,鱼台,江西崇仁,江西九江,广东新会、博罗、阳江,广西田林,云南陇川,四川合江,江苏句容县,浙江义乌、诸暨、富阳、临安,福建的惠安、埕边、秀涂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彝族、白族、水族、土家族、布依族、仡佬族等也有此姓。骆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是中原的巨宗大族,称王内黄,十分显赫。此后至隋唐,骆姓在今河南之洛阳、内黄等地繁衍迅猛,成为妇孺皆知的著姓之一。千百年来骆氏已经播迁到世界各地,虽其宗支繁衍,广布四海五洲,派系众多,但在长期的历史风雨的锤炼与洗礼中形成了自己一脉相承的骆氏文化。因内黄骆氏则是骆姓家族的最大种群,于是骆姓文化也就留下了深深内黄胎印。

一、内黄郡望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秦汉以后,随着家族的繁衍迁徙,姓氏原有的以血缘论亲疏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而以家族地望明贵贱的内涵成了姓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所以姓氏郡望,不仅是该姓发祥地的标记,也是氏族人口、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与文化影响等综合族力强盛与否的反映。

据唐朝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太常博士林宝奉诏撰成的姓氏学专著《元和姓纂》记载:“齐太公之后有公子骆,望出内黄、会稽。”春秋时齐国都城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是骆姓最早的繁衍之地,出自姜姓的这支骆姓应是黄帝和颛顼、帝喾之后(见刘保才主编《颛顼帝喾陵》14页,2001年3月编印)。骆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是中原的巨宗大族,那时骆姓在内黄聚族而居,人才辈出,冠盖连绵,门第高贵,家世显赫,称王内黄,为当地郡人所敬重和仰望。此后至隋唐,骆姓在今河南之内黄、洛阳等地繁衍迅猛,族大人众,成为妇孺皆知的著姓之一。据北宋太宗(赵光义年号,公元976——980年)时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史乐编著的《太平寰宇记》载:时相州内黄郡有“扈、路、骆”三大望族,并逐渐北移,在今河北、山西等地播迁繁衍。宋元两代,称盛于江浙一带的骆姓,播迁到今福建、广东,待成为闽粤两地的较大家族后,又逐渐播迁云贵等地。明初,山西骆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浙江、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闽、粤等沿海省份之骆姓渡海定居台湾或东南亚地区。骆姓子孙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播迁,早已广布天下,然而 “郡望内黄”却能一直留在他们的记忆之中,成为其寻根的重要依据。

二、内黄堂号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姓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从功能上说,堂号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别姓氏、区分宗派,劝善惩恶,教育族人。如果说,郡望是高一级别的宗族寻根标志,那么堂号就是比郡望低一级的宗族标志。郡望往往可以作为堂号,但堂号却大都不能用作郡望。骆氏就是一个把郡望作堂号的氏族,把本姓的堂号定为“内黄堂”(此外还有“才子堂”、“河南堂”、“瓯香堂”等)。“内黄堂”也普遍是骆氏一些宗族祠堂的堂号。在某些骆氏聚居区,我们至今仍旧可以看到一些骆氏祠堂悬挂着“内黄堂”的大匾,在祠堂的明柱上题写着崇拜祖先、继承祖风、光耀门庭等内容的楹联。有一幅宗祠通用联为:“内黄世泽,江国家声”。上联典出骆姓郡望内黄,下联典指唐右骁卫大将军骆奉先,累封江国公。

在闽南滨海,骆姓人家的门额题匾尽是“内黄世第”、“内黄衍派”,门联为;“四杰家声大,内黄世泽长”。上联句意指唐代文人骆宾王,他早初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诗文闻名,合称“初唐四杰”。下联句“世泽”一词典出《孟子.离娄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为内黄祖先的遗泽绵远流长、光被后世而感到骄傲。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堂号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它对于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的开放改革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大陆宗祠被恢复,族谱被续修,因此,堂号再一次被人们抬了出来。不过,今天的堂号,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有的只是给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堂号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内黄辈字

中国姓名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有的家族有“辈字”,从一个人的名字中就能体现出该人是该家族中哪一辈份的人。例如孔、孟、颜、曾,以及其他显赫名门望族、大姓人家的后人,都用由历代帝王御赐的,或由祖上按着一定文化蕴义排下来的,在以后各代中都用这个固定顺序排下来的字作为名字的用字,那一辈用那一辈的字,一代传一代不错乱,形成家族的名字文化。

目前的研究表明,骆氏没有一个统一的辈谱,但不同地区的分支却有自己的辈谱。其中重要的一支是“内黄骆氏辈谱”。

该支派是以姜尚之孙、姜国辅(赢氏)之子骆志豹为首,骆志豹之后代有二十字辈:“文 鲜 静德 辅,可 以 登 中 国。转廷 开 科 选,光 显 裕 后 荣。”

骆荣峰之四十八代玄孙骆宾王之后有二十字辈:“寿 德 廷 芳 远,荣 思 瑞 应 长。礼乐 开 科 第 ,诗 书 启后 祥。”

骆祯祥之后有二十字辈:“先 陛 文 武 辅,光 辉 富 贵 荣。勤 学 朝 天 子。诗书 治 大 国。”

骆治平和骆赋合并取名骆百总,后有有八十字辈:“百 大 酉 朝 金,图 源 汝 以 先。在世 安 邦 国,光 前 裕后 荣。兰 桂 腾 芳 显,永 远 扶 明 君。启 述 增 辉 连,明 德 应 家 祥。同 登 仁 义 训,永 迪 效 忠 良。雄伟 高 科 志,全 通 文 武强。圣 贤 傅 仕 第,富 贵 显 荣 昌。锦 秀 诗 书 礼,辅 仁 镇 法 纲。”

总计起来,骆姓的内黄辈字有一百四十之多,居所有支派之首,彰显出骆氏与内黄的特殊情结及历史渊源。

四、内黄儿女

魏晋南北朝时期,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政权更迭,势力扩张,无一不伴随血腥的杀戮,人民流离失所,飘泊天涯,以求一方净土,得以安身养命。时江东偏僻,人口稀少,又有长江天堑阻隔刀兵,于是骆氏离开望地内黄大批南下,天各一方。但是无论他们飘落何处总时代牢记自己是内黄儿女,心底永远耸立着最神圣的丰碑——内黄。

从庆祝马来西亚骆氏同宗社成立75周年的庆典活动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骆氏宗亲们的“内黄儿女”情怀。2004年8月31日,骆氏宗亲在槟城湖内国际体育竞技中心举行了名为“内黄之夜”的大型庆祝活动,马来西亚各社团代表、社会贤达、新闻记者以及海内外各地骆氏宗亲代表团莅临庆典。会上进行了剪彩、击鼓、鸣锣仪式和骆氏宗亲社与海外宗亲团互赠纪念品等活动和充满浓郁民族风味的舞蹈与舞龙表演。场面宏大,热烈隆重,宴开250席,盛况空前,打破槟州有史以来血缘性组织活动的记录。骆氏同宗们兴奋异常,一个个挥毫泼墨,写诗赋文寄托他们对故土内黄的幽思。台北骆姓宗亲会总干事骆金榜先生在诗中写道“缅怀祖泽流芳远,中外内黄誉大千”;香港骆氏宗亲联谊会代表团的贺词是“内黄儿女多奇志,敢闯四海谱新篇”;香港骆氏宗亲会骆汉生、骆汉瑜在诗序中写道“内黄盛会,四海亲朋。云集槟州,欣然有感。借诗助兴,赋此同庆。”于是他们题七律两首,诗中有“宗人海外内黄系,社典囊中渭水流”和 “椰水香江万里尘,结亲尽属内黄人”的佳句;;惠安张坂下宫罗振祥、骆炳江先生在贺诗中写道“内黄堂上存根本,创业史中记姓名”;惠安张坂沂元公宗祠庆贺团骆玉森、骆榆先生在贺词中写道“氏号内黄未改名,邑人相约槟城来”;福建骆维藩先生贺词的题目是“发扬内黄宗族四大光荣传统精神”…… “内黄”二字叫的那么响亮、那么亲切、那么神圣!这就是骆姓儿女对“内黄”母亲的呼唤!

五、内黄精神

内黄历史文化悠久,是华夏文化发祥之地。四千五百余年前,华夏始祖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建都并安葬于此;殷商王朝的第十代王太戊、第十三代王河亶甲、第十四代王祖乙均先后建都于内黄毫城,称相土或故殷城,早于安阳殷墟;内黄是春秋时期伟大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南北朝时期冉魏皇帝冉闵和唐代大诗人沈全期的故里;是公元前207年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童年时代居住读书的地方……悠久的历史文化熏陶和风沙洪涝恶劣生态环境的砥砺造就了“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内黄人文精神。骆姓早年在这块古老大地上聚族而居,生生不息,繁衍蕃盛,既是“内黄精神”的创造者,又是“内黄精神”的传承者。由于改朝换代的战乱兵燹与黄河泛滥的重灾大害,骆姓带着永不泯灭的内黄之念,依依不舍地离开这古老的发祥地,走向东西南北、天涯海角,走向那陌生神秘充满诱惑的梦幻之乡。无论他们走到哪里,无论是在华夏内地还是异域天涯,骆姓子孙都继承和发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内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衍化为“忠孝节义,冒险犯难,刻苦耐劳,团结互助”(见骆志煌《骆姓在福建》)的内黄四大传统。他们在陌生的土地上开拓、生存、发展、繁衍,拓荒一片片处女地,创造出遍布全球的无数个新“内黄”。例如骆姓就是我中华民族胼手胝足开辟东南亚功臣之一。骆姓历代祖先忠于国家,孝于民族,存天地正气,树千秋楷模者,史不绝书,人文蔚起,贤豪辈出。

噫嘻!美哉,骆姓!

骆姓大统为一宗

骆姓主要有三大支:任姓、姜姓、嬴姓。

1出自任姓。黄帝之后有十二姓,其一为任姓。任姓之后有谢、章、舒、洛等氏族,而洛姓氏族就是骆氏族,古时洛、骆通用。

2出自姜姓。据《姓谱》和《元和姓纂》所载,姜太公之后有公子骆,子孙以其名为氏。

3出自嬴姓。殷商王朝纣王时期,有大臣嬴恶来,其玄孙名叫嬴大骆,嬴大骆的长子为嬴成,建有大骆国。其后子孙以国名为姓氏。

骆姓源出会稽,世绍内黄。依历史推衍,可能为夏禹王之后裔;而夏禹王又是黄帝的三子骆明的孙子,《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鲧又是禹之父,可见骆明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的儿子。南宋罗汉专事记录上古传说的《路史》称:“鲧父之国,京兆宜寿县有骆峪,故周至也。”清乾隆《周至县志》说:“骆峪盖古骆国也。”民国《广曲两志》记载:“五帝时,鲧父骆明封于骆,为骆国。”《西安通览》说:“骆峪湖南有石墙断垣,相传大禹之祖父骆明氏之国。”但有明文记载者,则为周代齐太公姜子牙之后,据各地《骆氏家谱》记载,公子骆为齐太公的世子,庶子,四子,可能是古代都用毛笔写在竹简上,字迹辨认模糊,或者是逐辈口传造成以误传误。有网络文章明确指明,齐太公姜子牙之后的公子骆,源自黄帝三子骆明在骆峪袭封的骆国的后代嫡孙,为骆国的骆氏公子,成为公子骆,商末周初,各路诸侯纷起伐纣,公子骆投奔姜子牙任裨将,并拜姜子牙为义父,屡获战功。周武王分封公子骆于齐国营丘,后世以骆为姓,数千年来散居全国,并拓殖海外,实为我中华民族胼手胝足开辟东南亚功臣之一。虽其宗支繁衍,派系众多,但皆一脉相传,极少别支杂系渗入。历代祖先忠于国家,孝于民族,存天地正气,树千秋楷模者,史不绝书,真是人文蔚起,贤豪辈出。

依照司马迁《史记》的说法,老早便繁荣滋长于江、浙一带的骆姓,统统是春秋时代,越王勾践的后裔,而当时的越国,是传自四千多年前,曾经中兴夏室的少康,由此推溯,则南方骆姓人家,当是有大功于中华民族的疏九河,平水土夏禹王(姒姓)的后裔,夏禹王又是黄帝三子骆明的孙子,家世背景,光彩无比。

内黄,会稽”。则与前说禹王有关。按史记载禹王东巡,崩于会稽(今浙江绍兴),遂葬于此,陵在今绍兴城东会稽山,笔者家谱头序亦载《吾族源出会稽》,而祖庙神主牌上额刻有“内黄郡”三个大字。现在浙、闽、鄂诸省宗亲,皆以公子骆为始祖,都可见其正确无误

世,造父擅长驾马车,帮助周穆王平息徐偃王叛乱有功,于公元前950年左右,赐封邑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从此,造父及子孙,以封邑为赵氏。

2世 叔观(宜父)

3世 赵璋(仲父)

4世 赵登(季父)

5世 尔成(公仲)

6世 赵高

7世,奄父名公仲,是造父下传六世孙,周宣王时伐戎为卿。生叔带。

8世,叔带,周幽王失败后,于公元前770年左右,投奔晋国,为晋文侯卿。

9世 赵麟 叔带生赵麟(守仁)

10世 子丰(知义)

11世 赵射(慧明)

12世 赵壮(公明),公明是叔带下传四世孙。生二子,有共孟,赵夙。战国末年,史官编著《世本》记载:“公明生共孟和赵夙,赵夙生赵衰。”

13世,赵夙是叔带下传五世孙。在晋献公时为将,赐采邑于耿(今山西河津县汾水南岸)。生赵衰。

14世,赵衰(——公元前622年)即赵成子,字子余,亦称赵成季,孟子余。随从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流亡在外19年,并助重耳回国即位,成为春秋时晋国的卿。由于拥立晋文公有功,赐封地原(今河南济原县北)。后任新上军之将和中军之佐。曾推荐先轸、栾枝等人,帮助文公创建霸业。生赵盾。

15世,赵盾,即赵宣子,字宣孟,春秋时晋国执政正卿。晋襄公七年(公元前621年)任中军元帅,独揽朝政十多年。晋灵公十四年(公元前607年)避灵公杀害出走,未出境,其族人赵穿杀死灵公。他回来拥立晋成公继续执政。生赵朔。

16世,赵朔为下军元帅,娶妻庄姬。因晋权臣屠贾之谋,赵盾全家被杀。得韩厥庇护,门客孙杵臼舍死,程婴舍子相救,将赵朔遗腹子,隐匿在山西忻州孟山,又名程侯山抚养成人,名叫赵武,报仇诛屠族。这就是历史上“赵氏孤儿”的悲惨故事。

17世,赵武(?——公元前541年),即赵文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历任新军,上军之将。晋平公十二年(公元前546年)任晋国卿,代屠岸贾职,拜为司寇。生赵成。

18世,赵成,名景叔,即赵景子,生赵鞅。

19世,赵鞅,即赵简子,又名志父,赵孟,春秋末年,晋国的卿。在晋卿内讧中,打败范氏、中行氏。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袭击护送粮饷给范氏的郑兵,扩大封地,奠定了此后建立赵国的基础。生赵毋恤。

20世,赵毋恤,又称赵无恤,即赵襄子,春秋末年晋国大夫。赵襄子死后,其弟赵嘉即赵桓子自立为君前424年――前424年在位。兄赵伯鲁,弟赵桓子。赵襄子兄赵伯鲁生赵周(代成君)。赵简子选继承人,选择了个人能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赵襄子为继承人,而资质平庸的嫡长子赵伯鲁就没能当上继承人。

21世 赵周(代成君)生赵浣。嫡长子赵伯鲁就没能当上继承人,赵襄子一直耿耿于坏,所以他在选择自己的继承时,并不考虑自己的儿子,而选伯鲁的儿子赵周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有意栽培赵周。赵襄子在灭掉代国以后,立即任命赵周为代君。

22世,赵浣,即赵献子。生烈侯赵籍。

23世,赵籍(前408年――前400年,赵烈侯,正式建赵国),是战国七雄赵国的开国君主,建都晋阳(今太原),后迁邯郸,与韩、魏三分晋地即周安王三十六年(前376年)赵、韩、魏“三家分晋”。生武侯 赵□。

24世 赵武侯 赵□ 在位13年 (前399年――前387年)武侯生赵章

25世,赵章,生成侯赵种。

26世,赵种,生肃侯,赵语。

27世,赵语,生武灵王赵雍。

28世,赵雍,是赵国第五位国君,改革军制,实行胡服骑射,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队伍,扩大疆界,国力大增。生惠文王赵河。

29世,赵河,公元前288年联合齐、燕、韩、魏五国攻秦,迫使秦国“完璧归赵”生赵孝成王赵丹。

30世,赵丹,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赵国为秦所大败。公元前245年赵丹卒。由子赵偃继位。

31世,赵偃是为悼襄王。生赵嘉、赵迁。

32世,赵嘉、赵迁。悼襄王在位九年(公元前236年)卒。由子赵迁继位,是为幽缪王。公元前228年,秦军长躯直入,破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流放到河南房县。赵国大臣又拥立赵嘉为代王,都于代城(今河北蔚县西南)。公元前222年,秦军继续大举攻赵国亡。赵嘉生成志。

33世,赵成志,生安上。

34世,赵安上,生成宁。

35世,赵成宁,生庆余。

36世,赵庆余,生乾德王赵歇。

37世 赵歇,生承先。

38世 赵承先,生圣寿

39世 赵圣寿,生赵过

40世 赵过在汉武帝末,任搜粟都尉,改进耕耘工具,创造三脚楼,提倡代田法,促进了农业发展。生臣达。

41世,赵臣达为司马,生广汉。

42世,赵广汉(?——前65年)字子都,汉宣帝时,任颖川太守,曾诛杀豪强原氏,褚氏等。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被任命为京都行政最高长官—京兆尹,执法不避权贵,后被杀,生赵充国。

43世,赵充国(前137年——52年),字翁孙,甘肃天水人。西汉大将,宣帝封营平侯。自天水迁长安,后迁襄阳,樊城,再迁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甘露二年(前52年),以86岁高龄谢世,谥号壮侯。墓存甘肃清水县城外西北隅李家村。生赵景。

44世,赵景,生国忠。

45世,赵国忠,生赵朋。

46世,赵朋与霍洪称三辅豪杰,生赵熹。

47世,赵熹,字伯阳,光武时任平原太守,生,赵纲。

48世,赵纲,生赵春。

49世,赵春,生明德。

50世,赵明德,生景禄。

51世,赵景禄,生可仕。

52世,赵可仕,生四子,有赵典,赵同,赵荀,赵昱(yu育)。

53世,赵典,生良辅。

54世,赵良辅,生赵云,

55世,赵云(?——229年)今河北省正定县人,字子龙,东汉大将军,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备败长坂,云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威震四方。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将军.并从取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誉为“一身是胆”。公元229年逝世,墓存四川大邑县城东银屏山,生赵统,赵广。

56世,赵统,虎贲将军,生国威。赵广,虎牙将军。嗣裔落籍四川顺庆,保宁(今南充、西充、南部、广元等地)各地均有祠,子孙繁衍甚多。

57世,赵国威,生成之。

58世,赵成之,生赵正。

59世,赵正,任武略将军,生赵崇。

60世,赵崇为营卫司马,生赵整。

61世,赵整,生一扬。

62世,赵一扬,生相贤。

63世,赵相贤,生百福。

64世,赵百福,生赵华。

65世,赵华,生洪恩。

66世,赵洪恩,为唐参将,生明伦。

67世。赵明伦,生国弼。

68世,赵国弼,生大德。

69世,赵大德,为司户。生维翰。

70世,赵维翰封卫国候,生坤方。

71世,赵坤方,生存幼。

72世,赵存幼,长庆元年进士,太和中为兴元节度使,兵乱被害澶州,生家庆。

73世,赵家庆,生腾蛟。

74世,赵腾蛟,生桂才。

75世,赵桂才,生赵明。

76世,赵明,生宏通。

77世,赵宏通,生世守。

78世,赵世守,生有德。

79世,赵有德,为太原守。生天锦。

80世,赵天锦居解梁。生赵风。

81世,赵风为唐大臣,生赵眺。

82世,赵眺,幽州都县令。生天德、天禄。

83世,赵天德,又名赵挺,唐封御史中丞相,生启圣,

84世,赵启圣,又名赵敬,历营、蓟、涿三州刺史,生弘殷。

85世,赵弘殷,少骁勇,善骑射,后唐禁军统领、汉护圣都指挥使(乾佑中),周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广顺末),右厢都指挥,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检校司徒,天水县男。赠武清军节度使、太尉。生匡胤,匡义,匡美。

86世,赵匡胤,建立宋朝,为太祖。

分类: 社会/文化 >> 民俗传统

问题描述:

越祥细越好

解析:

一、汉族高姓的来源 就人口而言,高姓现居中国姓氏第十五位。高姓的分布重心历来在中国东部,西部的陕北也较集中。除朝鲜、白、满、高山等少数民族也有少量高姓成员外,高姓绝大部分属于汉族。 见诸史籍的第一个高姓人士是“作宫室”的黄帝臣高元。后世高姓出自古老的姜姓,姜姓的起源则可上溯到中华民族的另一位始祖炎帝。周初,武王封灭商大军的统帅姜尚 (字子牙)为齐侯,号称太公。齐太公姜尚的6世孙(依《史记》则为8世孙)、齐文公姜赤有个儿子被封在高邑(在今山东禹城县), 世袭“高子”爵位,名字就叫“高”,称作“公子高”。姜高的孙子名叫姜傒,字敬仲(一说是谥号),相传号“白兔”,被周天子任命为齐国上卿,执掌军政大权,因和名臣管仲合作,使齐桓公称霸中原,建立大功,桓公赐“以王父(即祖父)名为氏”,因而叫做高傒。高傒就是后世绝大部分高姓子孙的共祖。高傒去世后,子孙世袭上卿的职务。高氏和同为上卿的国氏成为齐国最显赫的两大贵族。高傒墓至今仍在山东临淄敬仲镇白兔丘南村。田氏代齐,高氏衰落,族人多外迁鲁燕等国。直到东汉、西晋,高姓才逐渐复苏,并形成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五支望族。 二、高姓五望 1、高姓主流——渤海高氏的发端 东汉后期渤海郡太守高洪为春秋时期高姓始祖、齐国上卿高傒的25世孙。高洪担任渤海郡太守后,定居于郡内的蓚县(今河北景县)。高洪后裔十分兴旺,成为景县历史上最有名望的姓氏宗族。这就是天下高姓的主流“渤海高”。今县城南偏西15公里处,仍保存有绵延十余里的南北朝时期的高氏墓群。 高洪之后,直到南北朝以前,家族事迹在史籍中记载不详。只知道高洪的后代直至北朝时期累世为官。 2、渤海高的南方分支——晋陵高氏的兴起 早在东汉时期,吴郡无锡高彪、高岱父子皆为江东一代名儒。三国至两晋,是后世晋陵高氏产生、形成时期。晋陵高氏出自东吴丹阳(治今江苏南京)太守、广陵(治今江苏扬州)人高瑞,因而又叫作广陵高氏。浙江《萧山高氏家谱·原系图》把高瑞列为高洪之后,据此,晋陵高氏也是渤海高氏的分支。高瑞的4 世孙高悝迁居秣陵(今江苏南京南),成为晋陵(治今江苏常州)高氏始祖。高悝后来官至丹杨尹、光禄大夫,封建昌伯。高悝之子高崧,于哀帝时官至侍中(宰相),其侄高耆官至散骑常侍。隋朝时,高瑞13世孙高子长任秘书学士。高子长之子高智周于唐高宗时官居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然而南宋以后的晋陵高氏始祖是出自庐陵( 治今安徽合肥)的晋陵令高彻(号琼台)。 3、渤海高的北方分支——渔阳高氏的形成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贵族高氏成员、高傒7世孙高止(字子容) 及高无丕先后在和政敌斗争失利时逃往北燕。西晋末“永嘉之乱”,中原世家大姓纷纷南迁,而渤海高氏主要是大规模向幽州(治今北京)一带移民。西晋光熙年间(公元306年),高瞻补任尚书郎,“永嘉之乱”发生后,回到家乡县和叔父高隐一起率领乡亲数千家北徙幽州,和当地高姓先住民如涿郡高氏等汇合,形成渔阳(治今北京西南)高氏。雍奴( 属渔阳郡,今天津武清西北)人高原为西晋上谷太守、关中侯,其5世孙高闾文才超卓,于北魏明君孝文帝时担任中书监(宰相),和名相高允并称“二高”。 4、渤海高的又一北方分支——辽东高氏的来源 高瞻率族人迁居幽州后,因王浚政策多变,难以相处,又随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迁往辽东(治今辽宁辽阳)。高隐曾任晋玄菟( 治今辽宁抚顺)太守,其7世孙中有一个就是北齐王朝高氏政权的奠基人高欢。随高瞻、高隐徙居辽东的高氏族人成为高姓五望之一——辽东高氏的源头。辽东新昌人高策曾在北燕主冯跋属下任散骑常侍、新昌侯,其子高育为北燕建德公,后率500余户向北魏太武帝投诚,官居太守。高育子高玄任武邑太守,定居县。高玄子高道悦于孝文帝时历任谏议大夫、御史中尉、太子中庶子。隋相高颍先祖出自渤海县,至边塞为官,子孙留居辽东,至高颍曾祖高高,于太和年间投奔北魏,世代为官。 5、河南高氏的渊源 宋代韵书《广韵》中列举的高姓五望族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前四望均源于渤海,且至两晋之交均已发祥。唯有河南高氏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河南”指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南北朝以后“河南高氏”的内涵主要是北魏孝文帝时改为高氏的鲜卑族是娄氏。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 迁都至洛阳,逐渐采取汉化政策,于公元496 年把内迁的鲜卑各部姓氏一律改为汉姓,史称“河南虏姓”。内迁鲜卑人均以洛阳为籍贯。“河南高氏”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古今姓氏书辩证》把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归于河南高氏。 6、其他高姓分支 除《广韵》等古籍列举的上述高姓五望外,历史上还有其他源于渤海高的高氏分支。例如: 高句丽高氏 出自渤海高的高顾、高抚兄弟也是在“永嘉之乱”中逃往高句丽,北魏献文帝时, 高抚之孙高潜归来居于辽东。高顾4世孙高飏、高乘信也于孝文帝时回归北魏。高飏的女儿和一个孙女成为皇后,高飏之子高肇、孙高猛则成为驸马。高肇还位居尚书令(宰相)的高位。今朝鲜高氏的一支出自此家族。 北海高氏 渤海蓚人高轨随鲜卑南燕主慕容德迁至青州( 治今山东临淄北),此后定居于北海(治今山东昌乐东南)剧县,成为北海高氏开基祖。高轨4世孙高聪颇有文才,又兼习武艺,受到族祖父、北魏名相高允的赏识提携,历任侍郎、幽州刺史、安化将军等职。 京兆高氏 唐德宗时任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高郢,先世由渤海蓚县迁卫州(治今河南汲县),又迁至京兆( 今陕西西安)。高郢曾祖高卿任遂城(治今河北徐水西遂城)令,祖父高质为沧州(古渤海郡治)长史,父高伯祥任右拾遗,始定居京兆。高郢子高定官至京兆参军。 三、渤海高的兴衰 渤海高于东汉末形成后,至西晋渐趋兴盛,并形成上述多个支系。南北朝时期,渤海高已成为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士族的代表,进入鼎盛阶段。相继任大丞相的高欢、高澄父子控制了东魏军政大权,至高澄弟高洋,更以相国、齐王的身分接受东魏孝静帝(高欢婿)的禅位,成为北齐王朝的开国君主。 隋代国祚短暂,高姓人物只有几位北周遗臣。其中最为显赫的是在统一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名相高颍,还有高欢堂弟高岳之子高劢和吏部侍郎高孝基。唐代高姓一度复兴。首先是高劢之子高俭(字士廉)作为太宗皇后长孙氏的舅父,成为开国功臣,于太宗时为相。后世各地高氏多为高士廉之后。唐代除高士廉外,还有4位高姓宰相。高季辅,高士廉族弟;高璩,高士廉8世孙;高郢,京兆人,出自渤海迁卫州一支;高智周,晋陵义兴( 今江苏宜兴)人,祖上出自渤海高支系广陵高氏。唐代渤海高文武齐飞,涌现6员名将,其中4人封王。高开道,自称燕王,一度受唐封为北平郡王。高崇文,先后封渤海郡王、南平郡王。高霞寓,受封感义郡王。高骈,高崇文之孙,受封渤海郡王。 经过唐代“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两次大动乱,继而演变为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渤海高成员四处离散,而且谱牒散佚,以至五代时期以后,史籍中的高姓人物不再称作“渤海蓚人”,而是以各自父祖甚至本人出生地为籍贯,这也标志着渤海高已经解体。现存河景县(即古蓚县)高氏墓群下限为唐代,就是上述历史事实的反映。北宋亡后,高氏家族大批南渡,今南方各地高氏族谱仍普遍记载祖先出自渤海。 四、渤海高的后嗣 五代时期十国之一的荆南政权创建人高季兴自称为北齐勇将高昂之后,因而也是出自渤海高。荆南高氏和北齐相似,也是以尚武为家风。荆南是渤海高氏创建的第二个王朝。 北宋以后,作为渤海高后裔,世系最清晰,地位最显赫的,应属宋武烈王、名将高琼一系。流传至今的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六修浙江《海宁岩门高氏家谱》中保存着下署“皇宋龙飞至道元年归义节度使兼侍御亲军都指挥使六世孙琼”的《渤海高氏宗支图序》,序文说:“(唐)太宗时,高氏遍山东,在渤海者尤盛……德宗朝有讳岳者,申公七世孙也,谪判蓟门,卒于官舍。其子讳登者占籍于蓟……今奉为一世祖……大父讳霸。”《海宁谱·大传一》中又说: “公讳登,许国文献公七世孙、侍御公讳岳长子也。”可见“申公”就是唐太宗时任宰相、谥号“文献”的高士廉。据《海宁谱》,高琼为高登6 世孙,高士廉13世孙,高洪30世孙,高柴45世孙,高傒54世孙,姜尚62世孙(依《史记》则为64世孙)。高琼子嗣甚多。据宋神宗熙宁九年 (公元1076年)宰相王圭受命撰写的《二王碑》记载,当时武烈王高琼后裔已有儿子14人(均已去世)、女儿12人、孙遵度等63人、曾孙士先等145人、玄孙公庠等71人、来孙世祚等13人。高琼重孙女为宋英宗皇后、神宗生母,曾辅政三朝,史称“女中尧舜”。自高琼起,五世七人追封为王:高琼为武烈王,子继勋为康王,孙遵甫为楚王,重孙士林为普安郡王、士宏为武安郡王,玄孙公绘为咸宁郡王、公纪为新兴郡王。公纪之子高世则于北宋末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麾下行营副使,后“扈跸南渡”,金兵渡江南侵时,一直护从高宗赵构转战于浙东沿海,任元帅府参议,后担任万寿观使、开府仪同三司、温州节度使、太保。高世则长子高百之后裔世居温州,次子高千之后裔居山阴西(在今浙江萧山)。据《越州萧山高氏家谱》,北宋靖康年间,高世则及同辈兄弟二百余人南渡至江浙一带,家族另有数百人陷落中原。高世则家族散布在江南临安、钱塘、温州、山阴、上虞、平湖、海宁、仁和、余姚、余杭、台州、处州、宁波、无锡、苏州等地,成为今浙江高姓的主体。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高宗下诏在杭州武林门内建高氏“五王祠”,内祀高世则五代先祖高琼、高继勋、高遵甫、高士林、高公纪。绍兴初(公元1131年),在山阴县西梅花山白达湾建分祠,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起,又附祀少保忠节公高世则。钱塘高仪于明代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宰相)。据广东陆丰《高氏族谱·流源》,高琼之子高继伦之孙高耀祖和高继和之重孙高重光于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因逃“青苗倩”自山阴避居福建,分别居福清、漳浦。漳浦开基祖高耀祖之孙高登(号东溪)为进士、迪功郎、古县令,其第四子高拂聘岳飞之女银瓶**为妻。高登长子高扶后裔有迁居粤东潮阳和惠来等地的。闽南、粤东高氏子孙又大批移居港台和海外泰、马、新等国。 此外,据民间族谱,浙、湘、鄂、川、赣、皖、闽、滇、苏、豫等省都有明确记载为渤海高氏名人后裔的家族。 据1926年修《府西高氏族谱》,浙江衢县府西高氏一世祖高俨为北齐神武帝高欢6世孙,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任福建永平县令,5世祖高德文居于邵武城南。至12世高询,于元泰定年间(公元1324—1328年)任衢州推官,后居于府西,其弟高谋居于洪都(治今江西南昌) 丰城。 据渤海堂1936年修《资阳高氏六修族谱》,湖南益阳十一里外城山口高氏系五代南平王高季兴裔孙,于元代经湖南宁乡横塘冲转迁而来,后又分迁宁乡、沅江、华容、湘乡、桃花江、湘阴、常德、吉水及湖北、四川等地。《宋史》记载,高季兴4世孙高怿饱读经史,曾在终南山豹林谷隐居,屡屡拒绝为官,要其弟高忻去就任。高怿后在京兆府学讲学。 据《合肥高氏族谱》,本支出自南宋参知政事(副相)高若纳,而高若纳7世祖高重(字文明)又是唐相高士廉5世孙(《新唐书》作6世孙) 。高若纳4世孙高良为避元兵之乱隐居江西九江府城西山中, 此山就叫“高良山”,元末,有4 兄弟为避陈友谅之乱由九江德化迁居江苏勾容县勾曲山中,不久又迁居庐州(治今合肥)城内,后散居4乡,现发展到一万余人。 安徽绩溪、宿松高氏均称源于唐威武王高崇文。据1934年修《绩溪霞间高垂裕堂支谱》,高崇文5世孙高戬于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任新安绩溪县令,因战乱不能返回原籍,故留居绩溪。据宿松《高氏宗谱全编》,剑南西川节度使高崇文之子高承简有后裔世居成都崇庆,传至高祖一,于元代担任淮南行省都事,其子高瑞甫定居安庆府治西门外,明初,高仕贤、高仕贵兄弟迁至宿松,分别居于城南和城东。另一说是高承简之后有继尧、继周自蜀迁居江西铙州,其后有4 兄弟分居九江德化湖口彭泽、福建建宁、广信(治今江西上铙)上清、宿松和黄梅(今属湖北)。谱中还说:成都高氏始于高崇文,皖(安庆) 之高氏始于高瑞甫,宿松高氏始于高祖一。 云南白族高氏源于宋代大理国世袭清平官(相国)的白蛮高氏。据云南鹤阳土司村《高氏家谱》(万斯年1942年手抄本),白族高氏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景冈村,先世也是上溯至唐代高崇文,及其孙、唐安南都护高骈,重孙高芳。自高芳之子高望奏始,皆如同今彝白等族实行父子联名制,例如高奏晟、高晟君、高君补……暗示着从这一代开始融入白族之中。直至清末,白族高氏世袭鹤庆土司之职。可见高崇文后裔广泛分布于川赣皖闽滇等地。清平官高升泰于宋元九年 ( 公元1094年)受大理国王段正明禅位,称“大中国表正帝”。 这是渤海高氏族人所建第三个王朝。高升泰去世后,其子高泰明遵父亲遗嘱还位给段氏,但仍世袭清平官,称“高国主”。不过,大理高升泰之先是否果出自唐将高崇文,仍有异议。 《十国春秋》记载,自认为唐代曾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高骈裔孙的高讽,前蜀时即居于西川,后蜀时位居高官,随后主孟昶降宋后任太府卿。 据河南淮阳、项城等地1990年续修《高氏族谱》、江苏扬州清光绪三十三年《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江苏宜兴丁山《丁南高氏族谱》,广东澄海《华窖高氏族谱》,4地高氏均出于北宋开国元勋、太祖赵匡胤妹夫、渤海郡王高怀德之后。江苏二支均于北宋亡后辗转南迁而来。澄海一支先祖随南宋末帝转战闽粤,失败后子孙留居下来。有材料表明,和高崇文一样崛起于幽燕地区的高怀德家族也是系出渤海,且可上联高士廉, 为12世孙。 至于广大北方地区,由于历代战乱,动荡不已,尤其金元时期,世家望族多携谱南迁,滞留中原的或在抗战中殉节,或隐姓埋名,辗转避难,谱牒自然难以保全,故今北方高姓谱牒中世系一般只能上溯到元明之交,和渤海高氏的具体渊源关系已难查明,但和南方高姓一样,世世代代保留着出自渤海高的传说。 综括上文所述,形成于东汉的渤海高成为后世高姓的主流,晋唐间高姓名人和分支几尽出于渤海。渤海高于南北朝时期成为山东士族的代表,唐以后解体,散向全国,金元时期又大规模南渡。近代以来,明确记载出自渤海高氏名人之后的高姓家族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几乎所有省分和河南。实际上,今天几乎所有高姓家族,即使族谱中世系记载不全,也是众口一辞自认系出渤海高。因此可以说: “天下高姓出渤海”。宿松《高氏宗谱全编》还说高崇文为唐相高士廉5 世孙。《合肥高氏族谱》则把先祖高若纳列为高士廉12世孙。如以上二谱之说确有实据,则可看到,出自渤海的北齐皇族旁支高士廉一系高姓,除北宋武烈王高琼一支于靖康年间南渡后成为浙江等地高姓主体外,也形成后世整个南方高姓的主干。 诚然,谱牒和口碑未必尽属信史,但在史料残缺不全的情况下,谱牒和口碑就成为研究宗族史的极为珍贵的材料,事实上也常常能补正史之不足,赖以揭示许多历史迷案,因而在尚无确凿反证材料时,不可轻率舍弃。至于许多姓氏的不同分支族谱把世系追溯到同一位历史名人的现象,学术界早已有审慎的分析,认为其中真伪均有,不能一概而论。就本文所引谱牒材料来说,除浙江萧山、海宁两地《高氏家谱》所载北宋武烈王高琼后裔世系颇为详备,可信度相当高之外,其他各谱因记载支离破碎,对其真实性都暂时难下断语。但是,即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可靠,今天看来已无碍大局。因为,千百年前的祖先究为何人,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谱牒和传说铸就了人们群体出自共同祖先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促使全球华人都坚信同为炎黄子孙,从而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一种强大精神纽带。 注释: 1 见《世本》。 2 见(唐)林宝:《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 3 见《新唐书·宰相世系》。 4 见《景县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50、969页。 5 见《新唐书·宰相世系》、浙江《越州萧山东瓜沥高氏家谱·原系图》。 6 见《后汉书·文苑传》、《万姓统谱》。 7 见《晋书·华轶传》、《晋书·高崧传》、《新唐书·宰相世系》。 8 见《新唐书·高智周传》。 9 见常州守愚堂《晋陵高氏支谱》。 10见《春秋左传集解》。 11 见《晋书·高瞻传》。 12见《北史·高闾传》。 13见《晋书·高瞻传》、《晋书·王沈传》。 14见《魏书·高道悦传》。 15见《隋书·高颍传》。 16参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 17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一。 18见《魏书》《高崇传》、《高肇传》。 19见《魏书·高聪传》。 20见《新唐书·高郢传》。 21见《魏书》有关各传。 22见《北齐书》有关各传。 23见《北齐书》《幼主纪》、《武成十二王》。 24见《新唐书·高士廉传》。 25见《萧山谱》。 26见新旧《唐书》有关各传。 27见《旧五代史·高季兴传》 28见浙江《海宁岩门六修高氏家谱》,清光绪三年修。 29见《萧山谱》。 30见《明史·高仪传》。 31详见拙文:《粤东高氏的源流与文化传统》,载《岭峤春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32见《元史》卷61。 33另文详论。 34见《明史》《高拱传》、《高谷传》。 本文原载《河北学刊》1998年第4期。 内容参见高路加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普[普,读音作pǔ(ㄆㄨ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古代鲜卑族拓跋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即北魏政权的第六位皇帝显祖献文皇帝,把北魏王朝拓跋氏皇族分为七个部分,以七个兄弟分别统率之。其中,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名为拓跋·普乃,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名为姓氏者,称普乃氏,其后分衍有普屯氏、普周氏、普六茹氏等。

在北魏孝文帝实施汉化政策后,普乃氏、普屯氏、普周氏等,有省文汉化为单姓普氏者,亦有改为周氏者。

在史籍《魏书·官氏志》中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后隋朝时期的上柱国周摇,就是北魏献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第二个渊源:源于彝族,出自彝族普除普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

在少数民族彝族中有普除普氏族,后取其首音的谐音“普”为汉字单姓,称普氏。

据史籍《史记·西南夷列传》的记载,先秦至两汉时期,彝族被称作“嶲”、“昆明”,处于“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状态,就是彝族的先民,如今仍聚居在马头山、底尼、阿戛米等地。

据史学界一些专家的考察,认为彝族祖先有可能是洪水时代的古滇人,从易门甲浦菜子山、赵普寨子山两个新石器遗址发现的石器、陶片来看,易门早就有古人类居住,这些土著古人与南迁的一部份氐羌族融合成为当地较早的彝族先民。

水塘乡的普氏家族,祖籍在南京,迁至昆明数代后,又被外族驱至易门浦贝,最后又被逐到水塘乡一带。普氏家族有四兄弟分别占居了红木箐、上村、阿戛米、三棵树等山寨。新华浪巴铺的普氏族人在明朝时期入滇,先落籍定远,后分支庙门,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移居浪巴铺)。而凹里簸普氏族人则氏在清朝光绪年间从牟定秧田冲迁入。

自两汉以后,内地汉族人民因各种历史原因陆续迁入云南,部份辗转至易门,与当地的土著彝族先民来往密切,互相融合,世代繁衍,形成了现在的彝族同胞。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元朝时期蒙古族普鲁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蒙古族普鲁氏部落,元朝时期据驻毗沙普鲁地区(今新疆于田),毗沙在清朝时期称“于阗”,但非汉、唐时期的于阗(今新疆和田),普鲁地区以盛产昆山美玉和葡萄干。

普鲁,在蒙语中为“火山”之意,普鲁氏部落以为部落名称,后在明朝初期以谐音汉字改为普氏、鲁氏、陆氏等。

第四个渊源:源于鄂温克族,出自鄂温克族达普图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鄂温克族达普图氏,亦称大卜苏氏,世居黑龙江雅鲁河(今黑龙江嫩江支流雅鲁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以为姓氏者,满语为所Daputu Hala,后冠汉姓为普氏、达氏、图氏等。

第五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赫舍里氏,亦称何舍里氏,满语为Heseri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于唐朝末期女真族“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纥石列氏,以及金过时期女真族纥石烈部,以部为姓。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辉发部集聚区,包括辉发城、多壁城等)、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多尔济河、黑龙江色钦及穆理哈村、塔散堡(皆今辽宁锦县南塔山)等地。后多冠汉姓为何氏,亦有普氏、高氏、康氏、赫氏、张氏、芦氏、贺氏、索氏、英氏、郝氏、黑氏、佟氏等。

②满族嘉布塔喇氏,亦称嘉普塔喇氏、嘉塔喇氏,满语为Giyabutala Hala,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尼雅满山(今长白山地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普氏、贾氏。

③满族普佳氏,满语为Pugiya Hala,世居杏山地区(今辽宁锦州)。后多冠汉姓为普氏、蒲氏。

普姓是罕见姓氏(即总人口数在12万到12万的姓氏),当今分布北京、天津武清、河北尚义、山东鱼台、平邑、湖北老河口、云南陇川、泸水、河口、邱北、石林等地。另外,河南、山西(有说法是说多位于山西垣曲一带)也有普姓存在。汉、藏、彝、侗等民族有此姓。

湖北应城市长江埠有两个普姓村庄,有大普村和贾普村,有普姓人口一千人以上,并有代表人物在世界名人榜。潮汕在潮州湘桥区有数户普姓。

辛氏来源,历史上的名人,人口数量,族谱

基本介绍 才[才,读音作cái(ㄘㄞˊ)]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较广,今辽宁清原,内蒙古乌海,天津武清,河北乐亭、围场、辛集,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