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和吴文化有什么关系?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2收藏

泰伯和吴文化有什么关系?,第1张

泰伯文化是吴文化的开端,可以认为泰伯文化是吴文化。

吴太伯,又称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姬姓,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苏,建国勾吴。

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以今苏南浙北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吴文化以荆吴和先吴以及最重要的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吴地文化的区域包括苏南浙北的环太湖流域,苏南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区域。弘扬吴文化,是每个文化工作者的应尽义务。

宣和二年,宋徽宗下令停运花石纲,又以童贯为江浙宣抚使﹐谭稹任两浙路制置使。

宣和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方腊贼军在青溪县息坑(今浙江淳安西)全歼两浙路常驻官军五千人,兵马都监察颜坦被杀,继续攻陷青溪,俘获县尉翁开,十二月初﹐克睦州,又下歙州,直趋当时花石纲指挥中心的杭州。处州霍成富、陈箍桶等人皆加入战局,衢州摩尼教的组织亦起兵响应。方腊军在极盛之时建立了包括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县在内的政权,在当时对宋朝威胁极大。

宣和二年(1120)十月初九,方腊假托“得天符牒”,率领农民,杀死方有常一家,以帮源峒为据点,聚集贫苦农民,号召起义。在誓师时,他悲愤交集地控诉:“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吾侪所赖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无锱铢遗。”“且声色、狗马、土木、祷祠、甲兵、花石靡费之外,岁赂西、北二虏银绢以百万计,皆吾东南赤子膏血也!”“独吾民终岁勤动,妻子冻馁,求一日饱食不可得,诸君以为何如?”他估计当时形势,指出:“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近岁花石之扰,尤所弗堪。诸君若能仗义而起,四方必闻风响应,旬日之间,万众可集。”“我但划江而守,轻徭薄赋”,“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在方腊的号召下,青溪远近的农民闻风响应,很快发展到上万人。 十一月初,义军尊称方腊为“圣公”,改元“永乐”,置将帅分为六等,头扎红巾等各色头巾作为标志,建立农民政权。二十二日,起义军在青溪县息坑(今浙江淳安西)全歼两浙路常驻宋军五千人,击杀该路兵马都监蔡遵、颜坦。随后,乘胜进取青溪县,俘获县尉翁开。十二月初,攻克睦州,占据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不久,向西攻下歙州,全歼宋东南第三将“病关索”郭师中部,东进攻克富阳、新城,直趋杭州,以“杀朱”相号召。杭州是两浙路的首府,又是造作局所在地,花石纲指挥中心之一,聚集着大批官吏和富商、地主。 二十九日,起义军攻入杭州,杀死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知州赵霆逃走。积怨已久的群众,在杭州捕捉官吏,发掘蔡京父祖坟墓,暴露其骸骨。起义军获得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和响应。苏州石生,湖州归安县(今浙江吴兴)陆行儿,婺州兰溪县灵山峒(今浙江兰溪西南)朱言、吴邦,永康县方岩山(今浙江永康东)陈十四,处州缙云县(今属浙江)霍成富、陈箍桶等,纷纷领导当地农民,参加起义。台州仙居县吕师囊,越州剡县(今浙江嵊县西)裘日新(仇道人),衢州郑魔王等领导当地摩尼教秘密组织起兵响应。湖、常、秀等州农民,也“结集徒众”,准备攻打州县。各地农民望见义军的旗帜,听见鼓声,就跑来迎接。参加义军的更是“项背相望”。

义军骤然兴起,切断了宋王朝的经济命脉,宋徽宗等惊恐万状。他们一面急忙撤销苏、杭造作局和停运花石纲,罢黜朱勔父子兄弟的官职,妄图松懈义军的斗志;一面派童贯任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谭稹任两浙路制置使,调集京畿的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十五万,南下镇压起义。宣和三年正月,童贯、谭稹分兵两路,由王禀、刘镇等分别率领,向杭州和歙州进发,企图在睦州会合。 同年正月,方腊派遣方七佛领兵北伐,一举攻下崇德县,进围杭州东北的秀州(今浙江嘉兴),并分兵进入湖州(今浙江吴兴)境内。正值王禀率领东路宋军从北而来,方七佛义军迎战,不胜,退守杭州。同时,方腊率领主力南征,相继攻下婺(今浙江金华)、衢(今属浙江)两州。义军别部北上攻克宣州宁国县(今安徽宁国西南),进围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史称义军先后攻下六州五十多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义军秀州之战失利,杭州失去屏障。二月,宋军包围杭州,义军经过苦战,因粮尽援绝,被迫退出杭州。杭州失守,革命形势急转直下。三月初,义军再次进军杭州,不胜。宋军杨可世、刘镇部攻陷歙州,王禀部攻陷睦州。四月初二,衢州失守,义军将领郑魔王被俘。十七日,婺州失陷。十九日,王禀部攻陷青溪县。方腊带领义军退守帮源峒。王禀、刘镇等各路宋军会合,层层包围帮源。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义军腹背受敌,奋起抵抗,七万多人壮烈牺牲。方腊及其妻邵氏、子方亳(二太子)、丞相方肥等三十多人力竭被俘,解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英勇就义。

宋宣和二年(1120),古威坪(当时称永平镇,也称万年镇)北隅渴村佣工出身的方腊在帮源又揭竿而起,不旬日,聚众数万,从者如云,攻城夺池,自号圣公,建元“永乐”。威震东南,攻占六州五十二县,动摇了大宋王朝。《宋史》卷四六八页“童贯附方腊传”载:“方腊者,睦州青溪人也,世居县喝村。”淳安历代古志都记方腊是喝村人。《续纂淳安县志》载:“方腊世居县西喝村,托左道以惑众,初唐永徽中,睦州女子陈硕真反,自称文佳皇帝,故其地有天子基、万年楼。腊益得此凭借以自信,县境梓桐、帮源、青溪诸洞皆落山谷幽险处。民物繁黔,有漆褚杉材之饶,富商巨贾多往来。是时关中困于朱酌花石之扰,比屋致怨,腊因民不忍,阴聚贫乏游手之徒,宣和二年十月起为乱,自号圣公,建元永乐……”方腊起义似乎是陈硕真起义的延续,两地皆在威坪周边,相距10余公里,这恰恰说明淳西威坪人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人文精神。关于起义始末,很多书籍都有记载,怒不赘述。这里只据古淳安县志和其他志书上及淳安西乡方姓宗谱上记载的有关资料,说些方腊起义鲜为人知的史实。

关于喝村(今威坪新镇所在地),《宋史》及淳安和周边县如开化县志都清楚记述方腊世居揭村。而且,历代县志都将“喝村”作为全县最重要的村落记载,明《嘉靖淳安县志》在“坊乡”篇中专门单独记述了渴村而且仙翁马上一指,遂成石竭,以名喝村,复立庙以祀仙翁。并在“古迹篇”中记下,揭村有方储兄弟济、俨二人为奸相张林谗害而自划形成的血湖。这些记载,说明喝村地位之重要,原是最早南迁淳安的方储及兄弟活动的地方,方储是东汉名臣,也是淳安第一位顶礼膜拜的人物,喝村又是方腊的世居地,所以竭村之名,古县志重点记载。

至1960年沦湮新安江水库,竭村方家弄还有个方氏祠堂—和睦堂。《方氏宗谱》也载有方储子孙在这一地方繁衍生息。对于这样一个彪炳史册的英雄地,水库可以沦湮,但历史不应湮没。

安徽歙县新安江边的瀹潭村,附近村民均为方氏,传为方腊后代。村内有个方氏宗祠,祠内有一方石碑,碑额题曰:瀹潭方氏宗祠记,文稿乃万历年间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许国所撰, 始迁祖为方子华,时在北宋靖康年间(1126年前后),应为方腊之后。方腊就义于公元1121年,时间上与之相符。

再说说方腊怒杀方有常的史实细节。淳安威坪地区有各种方姓宗谱,都记述方腊起事是“首屠公(指有常,或指方庚)家而起”。“方氏会宋统谱”卷十二记:“有常,字奋发,邑人方腊向佣于家,宣和初,腊得妖书,借以倡乱,因令次子世熊首于县太尹,陈公光不察,反坐诬系世熊于狱,腊党即杀其家人四十余口,惟第三子及其孙文忠、文毅(世熊子,当时年仅六岁)并在狱之世熊得免。

方腊怒杀方有常家42口,还不解恨,可能当时人多势众,有一种狂热的野蛮劲,还将方有常祖墓挖掘毁尸,《方氏族谱》中的“迁来太祖坟墓地于后”详尽记述了这件事之始末:“讳桂墓在富仓山脚”祖墓共十三穴。俱被方腊因铲人事理今被掘尽,有刻名镂字为记者,毁没无存,可证诸墓在帮源溪东溪西两岸。将一十三穴内骨殖掘起人于粪池中浸一日一夜,用粪构泼于地上,用白炭火将骨殖尽数炼化,而灰烬将竹筒盛之,于山上撒去,风散无踪,仅存骆安人(方有常妻)家堆无结砌陷于古墓,并居士讳世隆(有常长子)家堆亦无碑石题名,现在子孙可照今具来历查照无差。”方腊此举,也可谓是很有“革命彻底性”吧。从此举可以知道方腊和方有常决不是本家,方腊也决不会和方有常同村居住,他只不过是一个外来的佣工。如果方腊和有常同祖,敢挖自己五代祖坟吗?这个“桂”是淳安威坪桂林方氏鼻祖(《桂林方氏宗谱》卷一称:“鼻祖桂公……”),所以方腊决不是桂林方氏,而是距方有常家有30多里地的渴村方姓人,是方姓另一支派。“方在东南为一大族,居睦欺间尤盛……枝分派别蔓延天下……”(方氏族谱序)但方腊是犯上作乱的寇盗,是方姓的异类,起义失败后四处逃亡,很难找到方腊家谱。倒是有幸看到一部手抄的《山郭谱》,其序文中隐隐约约讲到:“传至储公,镇守河南,位在开封,生钦阁老,段赐仙翁,夫人王氏,三子位尊,真应祖庙(供奉方储的仙翁庙;明县志载方储在竭村马上一指遂为喝,后建仙翁庙以祀),族表大功……至应细公,时衰命赛,有始无终。因出方赖,无德无功,大逆犯上,遂矢彝伦,无辜连累,避难逃生,移寓昌溪,未迁正龙,安居陋巷,天不灭根,流芳拾世,传至兴宗,迁于红飞,不得兴隆,单传七代,至庆老公,数奇落魄,负载为生,明末清初,迁居山峰。”方腊后代四处逃亡,颠沛流离之情状,可见一斑。

谱中提到的“方赖”,应该就是方腊。据《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一记,“方腊又名方十三”(有国家一级文物方腊起义刻石为证),传说是癫痢头,腊、瘌、赖三字同音。这里说“大逆犯上,遂矢彝伦”,无疑是指方腊,由于方腊造反,使其近亲“无辜连累,避难逃生”。所以方腊世居地竭村虽有个方家弄,但很少有方腊后人了。谱a中说的“至庆老公”也无从查找。村中侥幸逃出的,如果有方腊后代,也很难认祖归宗上正谱,所以至今没有发现方腊这支派的后人。

说明:birth tree=family tree=家谱

家谱的源流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历史的民族。一方面,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我们一种历史心理,培养了我们一种历史感情,使我们常常会忍不住地去历史的长河里徜徉,去揣摸、品位历史;另一方面,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历史记载又经常地给我们以借鉴,以警示,使我们从历史事实里把握规律,去指导今天的生活。在数以千万计的史书中,由史官编纂,记录一个朝代盛衰兴亡的是正史;由地方主纂,记录一个地区风土沿革的是方志;而由家谱纂修,记录一个家族迁徙发展的便是家谱。

一部家谱中,从这个家族的兴起、繁衍、分派、迁徙,到家族的历代英贤、家规家训、祠堂宗庙、诗文著作,纵横几百年,上下数千人,内容丰富,包罗甚多,充分反映了各方面的关系,具有很大的文献价值。

家谱向来有“记录先世,弘扬家史”“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功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大大增强了海外炎黄子孙 的向心力。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海外华人寻根谒祖形成热潮。许多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纷纷返回故里,寻访祖先的遗迹,拜会故地的亲人。一部家谱,常常使他们因能认祖归宗而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不少海外侨胞中的企业家、实业家慷慨解囊,投资家乡,为故地的经济发展和祖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略尽绵薄之力。家谱成为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纽带,成为增加我们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桥梁。

那么,家谱到底是怎样的史书?它的定义是什么?它的历史发展又如何呢?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谱牒、家传、房谱、支谱、谱系等,是一种记录家族迁徙、发展的事迹和家族人物的世系、传记的书,是以特殊形式组织、编写的家族生活史。

一部较完整的家谱,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谱名、谱序、凡例、姓氏源流、世系考、世系表、人物传记、祠堂、坟茔、家规家训、恩荣录、像赞、艺文、纂修人名、领谱字号等。

关于中国家谱的起源问题,历来就有几种说法:一说起源于周代,一说起源于战国秦汉时期,一说起源于宋代,更有一说起源于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家谱甚至更以前的口头家谱和结绳家谱。我们认为,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和本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考证,中国家谱起源于商、周时期比较可信。

在我国现存的古籍中,记载周代以前世系最为完整、最为权威的是汉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中专门记载并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篇:

1《五帝本纪》。该篇记载了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五人的世系。由于“五帝同祖”,因而该篇实际上记录了公孙姓轩辕氏的世系。

2《夏本纪》。该篇记载了夏一代姒姓帝王的世系,如禹子启,启子太康、仲康等五子,仲康子相,相子少康,……发子履癸即桀。

3《殷本纪》。该篇记载 了子氏家族自得姓以后的历代世系/殷契因其母简狄吞鸟卵而生,舜封之于商,赐姓子氏。殷契子昭明,昭明子相土,相土子昌若,昌若子曹圉……主壬子主癸,主癸子天乙,天乙即建立商王朝之成汤。成汤子太丁、外丙、中壬,太相子太甲……乙子微子启、辛即纣。

4《周本纪》。该篇系统追溯了周代立国之君周武王以前子始祖母姜女原以下的世系:姜女原子弃,弃子不窟,不窟子鞠,鞠子公刘……季历子昌即文王,文王子发即武王。

5《楚世家》。该篇上溯芈姓的世系直至黄帝,黄帝子昌意,昌意子高阳即颛顼,颛顼子称,称子卷章,卷章子得黎、吴回……季连子附沮,附沮子穴熊,其后数世而至周文王时的鬻熊。

此外,《史记·三代世表》也以表的形式记载了五帝的世系和夏、商两朝的世系。

作为中国家谱起源阶段的这一时期,家谱自然是相当简略的,一般只记载世系人名,而几乎不涉及其经任何事情,司马迁谓之“谱牒独记世谥,其辞略”。另外家谱还只记父系兄弟世系,而不记妻、子和姐妹,充分反映了中国社会此时父系已占了绝对统治地位。但就是这些简略的记载,到周代时已成为宗法制度的身份证明,用来“奠系世,辨昭穆”,记载血缘亲近和嫡庶长幼,其政治功能已初露端倪。周代还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史官修谱制度,同时在朝廷设立专官负责全国所有贵族家谱的记载和管理,这也是我国官修家谱的开始。

除官修家谱外,汉代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私人家谱。汉代私修家谱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自序有谱。这种家谱一般是撰者自己叙述自己的家世,也有根据谱主自述而过录的。第二种是专门家谱,这是与自序家谱区别而言的。这种家谱有的载于正史列传中,是纯粹的叙述世系的文字;有的则是专门记载本家族人任官情况的“官谱”。第三种是碑刻家谱,即将家谱刻在石碑上予以保存,如《三老碑》、《孙叔敖碑》、《鲜于璜碑》、《赵宽碑》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制度和九品中正制畅行时期,也是中国家谱极盛时期。家谱在这一时期成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工具,成为豪门右族维护自己特权和利益的护身符,家谱在这一时期有了长足发展。

隋唐时期,中国家谱进入持续发展阶段,可以说是继魏晋南北朝后第二个发展高峰期。这一时期的门阀制度虽然随着科举考试的确立和推行而逐渐瓦解,但统治者的提倡和官修家谱的盛行却使中国家谱在此期间内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其中最显著特点是官修家谱。

宋代是中国家谱的转型时期。其特点为:第一,由于门阀的衰落和士庶的混合,“官有簿状,家有谱系”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家谱的政治、社会功能丧失了。代之而起是“敬宗收族”、“尊尊亲亲”的教化功能。第二,伴随着“敬宗收族”的教化功能的出现,宋代家谱私修风气极盛。第三,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情况,宋统治者大力提倡私修家谱,认为修谱可以使广大族人“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封建统治。这也是宋人私修家谱风气盛行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家谱的日渐成熟期,尤其是清代,修谱成了宗族生活中最重要、最隆重的活动之一,有的宗族三十年一修,有的宗族六十年一修,因而涌现出大量的私修家谱,几占现有家谱数量的70%以上。

近代民国年间,修谱之风仍然十分盛行。家谱的发展也从最初简单的世系记录发展到体例精当、内容翔实的家族史料汇编,从寥寥几语发展到洋洋几十万方,最终成为能和正史、方志比肩的史料,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镶嵌了一颗耀眼的明珠。

家谱的种类

中国家谱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名称多种多样,种类丰富多彩

根据家谱记载材料的不同,我们将家谱分成以下几类:

1 结绳家谱 是用结绳的方法来记载世系,记录家族内每个成员的情况。

2 口头家谱 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家谱。这也是文字产生之前或没有本民族文字时人们记录家谱世系的一种形式。

3 甲骨、金文谱 指刻在甲骨或青铜器上的家谱。这是先秦时期尤其是商、周两代通行的记载家谱的方法。

4 碑谱 指刻石碑上的家谱。这在中国家谱的发展史上是极为常风并相当流行的。碑谱还有一特殊却很常见的形式——墓碑。

5 布谱 指写在布上的家谱。

6 谱 指写在或印在纸上的家谱。这是现存家谱的最主要类型。

7 塔谱 指刻在石塔上的家谱。此形式较为少见,著名者有山西省临县崔家坪保存的刻于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的石塔家谱。

根据家谱所记载对象的不同,家谱又可分为:

1 玉牒 指专门记载帝王家族的谱牒,即皇族家谱。大约在殷商时代即已出现,且历代统治者者纂修自己家族的玉牒。纂修和保存玉牒的机构一般都在宗正府。

2 普通家谱 相对玉牒而言,其余的家谱都叫变通家谱。

根据家谱纂修部门的不同,又可分为:

1 官修家谱 由官府地出面组织、纂修的家谱。中国家谱在宋以前主要是官修家谱。

2 私修家谱 由私人(个人或家庭)纂修的家谱。中国家谱在宋以后主要是私修家谱。

根据家谱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又可分为:

1 祠谱 专门记载家族祠堂及与祠堂相关内容的家谱。一般记录祠堂规模、结构、沿革、祭文、列位先祖生平、牌位位置、祭祖礼仪、祠联及咏颂祠堂的诗文等,通常都绘有祠堂图。

2 坟谱 专门记载家族坟茔及与坟茔相关内容的家谱。一般记录历代祖先坟茔的位置、走向、座向、风水、修坟经过、所用费用、祭祖礼仪、祭文、守坟规约等,通常都绘有坟茔图、坟山图等。

3 碑传集 专门记载家族历代祖先墓碑的碑文、传状的家谱,如《高邮王氏六谍传状碑志集》等。

4 云和神轴 是我国北方农村中的一种特殊家谱。它像裱糊的字画一样,上面写有家谱世系或绘有祖先画像,平时收藏起来,需要时拿出来悬挂在墙上。此家谱世系简单,图像简略,一般为文化较低或没有钱修撰家谱的家族收存和使用。

其它还有忠义谱、文献谱、图谱等等,这里不一一详细介绍。

根据家谱记载范围的大小,又可分为:

1 房(支)谱 记载一房或一支世系的家谱。

2 家谱、族谱、宗谱 三者在实际内容上并无多少区别,均指记载某一家族或某一宗族迁徙、发展和族内人物世系、传记的书,但有一点,它们都是和房(支)谱相对而言的,是房(支)谱的集成。

3 统谱 是打破地域界限把分布于各地的同族各宗、支统贯于一的家谱,也称作统宗世谱、会谱、通宗谱、统宗正脉、大成谱、通谱等。如《张氏统宗谱世谱》、《太原王氏通谱》等。

4 异姓统谱 是将许多姓氏统贯于一谱,这种谱称之为异姓统谱。如明凌迪知编著有《古今万姓统谱》。

家谱的性质

中国家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一种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记事详备的独特史料。它从家族史的角度来阐释、反映、印证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对我们今天弘扬民族文化,热爱祖国,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进行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家谱是家族史,是家族的史料汇编,是史的一种,属于历史学范围,这已成定论。但作为一种特殊史料,家谱有与正史、方志等其它史料迥然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也就构成了家谱特有的属性。

1 记述范围的家族、宗族性

家谱是关于家族迁徙、发展的记录,它记述的对象和范围是特定的,是关于某一家族或宗族,有时甚至是某一家族中的某一支或某一房的迁徙、发展、繁衍、人物等的记载,因此记述范围的家族、宗族性便成为家谱区别于其它史料的最鲜明的特征。

2 记述内容的广泛性

家谱既然是家族史,则其记述内容不仅仅只是姓氏源流、迁徙情况、人物世系等,而是涉及到家族生活的各个方面,收录有关家族的所有史料。隋唐以前的中国家谱记述的内容一般都很简约,仅记名讳、谥号、官职、世次、事迹等;而宋以后的家谱尤其是清代和民国家谱记述内容十分广博,举凡与家族有关的材料几乎全部录入,如人口数量、婚姻情况、家庭教育、家庭礼仪、家庭财产、祠堂坟墓、契簿文书等,而族人的伟记中又包含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教育、法律、文学、宗教等丰富内容,堪称为一部家族的“百科全书”。

3 记述资料的可靠性

家谱专记本家族的人与事。一般而言,由于收集资料的审慎,编纂的严谨,家谱的资料还是比较真实和可靠的。

但由于家谱毕竟是一种特殊的史料,是关于家族荣辱盛衰的记载,有着维护世家大族特权的作用,因此它同其它史料一样,有其局限性,如假托始祖、攀附名人、牵强附会、美饰先祖、言过其实等。正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家谱在作为史料时常常被一些学者怀疑甚至否定,家谱资料的可靠性也在此大打折扣。

从历史实际看,家谱资料的确存在着上述缺点,这是不容否认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问题。一般而言,家谱在追述得姓缘由、先祖事迹等时妄相托附、攀附名人、言过其实的情况较多,而在记载近世,尤其是纂修当时的人物、事迹时这类情形就较少,因而资料的真实可靠性较强。家谱的主体部分如世系、多数人物资料、族规家法、族产祠堂、艺文著作及碑传志状、御刚诗文等,通常是可信的。我们不能因为家族一小部分的不真实而对家谱全盘否定。

家谱的特点

中国家谱有以下两个特点:

1 纂修的连续性

家谱需要不断重修、增修和续修,才能保证其家族历史的完整和清晰。中国家谱一般都是一次修罢不久即着手进行第二次纂修,就这样一修再修、三修四修以至多修,除遇有天灾人祸外,是从不辍修的,因而形成一个鲜明的特点即纂修的连续性。

2 笔法上的隐恶扬善

中国家谱有纂修原则即笔法上的基本倾向是“书善不书恶”、“隐恶扬善”。家谱为亲者讳、掩盖祖先的恶迹,只记好的而不记坏的,几乎是所有家谱的撰写通例。

并不是所有的恶迹都需要为亲者隐藏的,有些家谱明确指出有的恶迹不必隐藏,须记载下来以警示子孙,告诫后人,如清光绪年间纂修的《方何宗谱》的凡例就列出了六个不讳的恶迹:“不讳者六条是一曰弃祖,二曰叛党,三曰犯刑,四曰败伦,五曰背义,六曰杂贱。”

这种隐恶扬善的撰写笔法固然为祖宗挽回些面子,却使家谱的资料性增加了水分。这也是家谱真实可靠性受到一些专家学者怀疑的原因。因此在引证和利用家谱资料是地,须细心鉴别,并与多种文献相互考证,以免出错。

家谱的功能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作为家族记载的家谱,曾在宗法制度、官僚铨选、婚姻制度等方面起过重要作用,这使家谱脱离了其原始意义,而成为一种影响而甚广、意义甚大的身份证明。

家谱的内容一般是先叙家族得姓的原由、源流和世系,然后指明郡望及分派和迁徙的原因、始末,接着详载所谓恩荣,但凡有关该家族的制诰、敕命、封赏以及该家族中所有的进士、举人、武进士、武举人、贡生、仕宦、征辟、封荫、文学、武学、国学、冠带、顶带、旌节忠孝、耆寿等方面记录,无不备载。

这样一册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总记录,就是该家族的发展史,家族人物的风云变幻、宦海沉浮,家族的兴盛衰落、流转迁徙,通过一册家族尽收其中。一个家族可能发展到枝大叶茂、瓜瓞绵绵,也可能散处四方、星罗棋布,但是有了家谱详细完备的记录,纵然天涯海角,纵然代远宗长,同宗同族的血亲是隔不断的,是一脉相承的。这就是家谱最基本的功能即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功能。

中国家谱就其发展时间而言,从周代肇始,中经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历经三千多年;就其性质而言,有唐以前的官修家谱,有宋以后的私修家谱,各个朝代、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各具特色的性质不同的家谱,有其不同的功能,就其鲜明的时代印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家谱、谱牒的功能尽管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尽相同,但其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基本意义是一贯的。2官修家谱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用人选官和为世族政治服务的工具。3无论是官修家谱还是私修家谱,其目的都是为封建宗族服务的,都起到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巩固封建统治基础的作用。4家谱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和较为严格的控制、管理作用,客观上助长了封建族权的*威。

家谱的作用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我们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家谱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可供从事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民俗学、人口学、民族学、文学、政治学、宗教学、法学、姓氏学的研究人员从中查询资料,寻找依据,进行研究。

1 宗法思想研究资料。家谱和宗法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宗法制度是封建王朝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家谱的族规、族约、家法、乡约等,正是加强宗法制度的有力工具。

2 家庭道德研究资料。族规、家规中保留了许多对我们今天极为有益的东西,如孝父母、和夫妇、勉讳书、尚节俭、戒赌博、戒*秽、戒懒惰、戒奢侈等,对我们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好看借鉴意义。

3 家族制度研究资料。家族制度是利用血缘关系统治族人的社会制度。在许多家谱中都有家族制度的极为详细的资料,如家族的组织系统、家族的财产管理、家族的赈济方法等,为我们研究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形式、管理方法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4 经济史资料。家谱中保存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史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家族的集体田产如祠田、坟田、庄田、山林等的数量、形成、经营、管理、收支情况等。有的家谱还记录了家庭成员经商、贸易的事迹。这都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经济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5 人口问题资料。家谱的中心部分是家族人口的世系传承,在家谱的“房派图”、“支派分布图”、“迁徙图”、“先世考”、“世系图”以及家谱的一些序跋中,记录了家族人口的数量、迁徙、分布、婚姻状况等资料,可提供人口学研究者使用。

6 历史人物传记。家谱是世系的记录,许多家谱中既有简单的世系,又有十分详细的传记、行状、墓志、年谱等,对研究历史人物及其家世大有帮助。

7 民族史资料。有的家谱记载历史上少数民族情况甚详,更有些少数民族家谱,它们是研究少数民族史不可多得的资料。如清代蒲慎斋纂修的《泉州蒲氏族谱》是回族家谱,记述了当地回族的一些情况;而辽宁《庄河金氏家谱》则是满族家谱,金氏是康熙皇帝四辅政大臣之一鳌拜的后裔。

8 地方史志资料。家谱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方志中所包含的内容如选举、职官、人物、户籍、祠宇、碑记、艺文等,在家谱中也是重要内容。

9 教育史资料。家谱中一些重要的章节载录了许我教育史资料,如在族规、家法、仕宦录、科甲记、教育志、族墅、传记等就载有宗族教育、学校、科举、劝学措施、教育方法的内容。

10 民俗学资料。家谱还是一个民俗学资料库,一些家谱在家礼和人物传记里记录了许多民俗内容,尤其是在家礼中的婚礼、葬礼、祭礼等中,本地的风土人情、本族的礼仪风俗都有相当的体现。另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民俗、岁时习俗、社会习俗、精神习俗等在各地家谱中都有记载。

11 宗教史资料。有些家谱是信仰宗教者的家世记录。在这些家谱中,他们对本家族所信仰的宗教一般都给以说明,同时表达他们的宗教观。还有的对本族人的宗教活动、宗教礼仪和习俗详细记述。

12 华侨史资料。我国沿海地区一些省份的家谱涉及族人出国谋生的历史,包括出走原因、人数、时间、侨居地区分布、职业、所在地生产、生活情况及与家乡、家族的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联系,这为我们进行华侨史研究提供了素材。

13 重大历史事件资料。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不同程度地记录在家谱中,虽然这些记录并不完整系统,但却十分具体,也是研究者获取资料的一个途径。

除以上所述外,家谱还能提供有关古代妇女、古代伦理道德、遗传学、人才学等多方面的史料。由此可见,家谱作为史书之一,其作用是相当突出的

原文: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茛,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常自评之,有七不可解:向以韦布而上拟公侯,今以世家而下同乞丐,如此则贵贱紊矣,不可解一;产不及中人,而欲齐驱金谷,世颇多捷径,而独株守於陵,如此则贫富舛矣,不可解二;以书生而践戎马之场,以将军而翻文章之府,如此则文武错矣,不可解三;上陪玉帝而不谄,下陪悲田院乞儿而不骄,如此则尊卑溷矣,不可解四;弱则唾面而肯自干,强则单骑而能赴敌,如此则宽猛背矣,不可解五;争利夺名,甘居人后,观场游戏,肯让人先,如此缓急谬矣,不可解六;博弈摴蒱,则不知胜负,啜茶尝水,则能辨渑淄,如此则智愚杂矣,不可解七。有此七不可解,自且不解,安望人解?故称之以富贵人可,称之以贫贱人亦可;称之以智慧人可,称之以愚蠢人亦可;称之以强项人可,称之以柔弱人亦可;称之以卞急人可,称之以懒散人亦可。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为败家子,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为瞌睡汉,为死老魅也已矣。

初字宗子,人称石公,即字石公。好著书,其所成者,有《石匮书》、《张氏家谱》、《义烈传》、《琅嬛文集》、《明易》、《大易用》、《史阙》、《四书遇》、《梦忆》、《说铃》、《昌谷解》、《快园道古》、《傒囊十集》、《西湖梦寻》、《一卷冰雪文》行世。生于万历丁酉八月二十五日卯时,鲁国相大涤翁之树子也,母曰陶宜人。幼多痰疾,养于外大母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云谷公宦两广,藏生牛黄丸盈数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岁,食尽之而厥疾始廖。六岁时,大父雨若翁携余之武林,遇眉公先生跨一角鹿,为钱塘游客,对大父曰:“闻文孙善属对,吾面试之。”指屏上李白骑鲸图曰:“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余应曰:“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大笑起跃曰:“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欲进余以千秋之业,岂料余之一事无成也哉?

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恐一旦溘先朝露,与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王无功、陶靖节、徐文长皆自作墓铭,余亦效颦为之。甫构思,觉人与文俱不佳,辍笔者再。虽然,第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已。曾营生圹于项王里之鸡头山,友人李研斋题其圹曰:“呜呼,有明著述鸿儒陶庵张长公之圹。”伯鸾高士,冢近要离,余故有取于项里也,年跻七十,死与葬,其日月尚不知也,故不书。铭曰: 穷石崇,斗金谷。盲卞和,献荆玉。老廉颇,战涿鹿。赝龙门,开史局。馋东坡,饿孤竹。五羖大夫,焉能自鬻。空学陶潜,枉希梅福。必也寻三外野人,方晓我之衷曲。

翻译:

蜀人张岱,号陶庵。年少时候是纨绔子弟,十分爱繁华的场所,喜欢住漂亮的房子,爱美丽的婢女和美少年,爱穿鲜艳华丽的衣裳,经常吃美食,骑骏马,家里装饰华丽的灯饰,爱观看烟火,喜欢唱戏,喜欢声乐,懂古董,喜欢莳花养鸟,并且沉溺于喝茶下象棋,对作诗读书着魔,忙忙碌碌大半生,全部都成了泡影成了梦幻。五十岁的时候,国破家亡(明朝),隐居在山里躲避战乱,所剩下的只有烂床、破茶几、坏的铜鼎、弹不了的琴,和几本残旧不堪的书、缺角的砚一块而已。穿麻布衣吃素食,经常断粮。想想二十年前,简直就是两个世界一样。

经常自言自语的说,我有七个问题是解不开的:以往都是从平民而上拟为公侯,而如今却是从世家贬为同乞丐一般,如此的贵贱移易,不可理解之一;产业还不如中等人家,心中却向往奢华的生活,世上有很多发达的捷径,而甘心独自的隐居于山野,如此身贫心富,不可理解之二;做书生时却上了战场,做将军却是做写文章之类的事情,这样的使文武错乱,不可理解之三;从上时就算陪玉帝喝酒也不卑下,自下时和乞丐同住也不骄傲,如此混乱尊卑上下,不可理解之四;软弱时别人唾面可以让它自干,强锐时可以单枪匹马赴敌营,如此的强弱差异,不可理解之五;争利夺名时,可以甘居人后,观场玩游戏时,肯让别人先,如此不合情理行事;不可理解之六;赌钱掷骰子,不在意胜负,一煮水品茶,能尝出是用的渑河水还是淄河水;如此把智与愚用错地方,不可理解之七。这七件事,自己都不能理解,还希望别人能理解吗?所以称为富贵之人也可以,称为贫贱之人也行;称为聪明人可以,称为愚蠢人也行;称为刚正的人可以,称为柔弱的人也行;称为勤劳人可以,称为懒散的人也行。学习文科,学习武功,学礼节,学写文章,求仙向佛,学农活学种花全都没有成功,任随旁人说是个败家子,是废物,是顽民,是蠢秀才,是瞌睡汉,是老鬼物等已经成为了过去了。

张岱起初字宗子,人们称他为石公,就字石公了。他喜欢撰写著作,所写成的有《石匮书》、《张氏家谱》、《义烈传》、《琅嬛文集》、《明易》、《大易用》、《史阙》、《四书遇》、《梦忆》、《说铃》、《昌谷解》、《快园道古》、《傒囊十集》、《西湖梦寻》、《一卷冰雪文》流行于世。生于明万历丁酉八月二十五日卯时(年),鲁藩王国相大涤公正妻所生的儿子,母亲是陶宜人。幼时多次患有痰疾,被外祖母马太夫人养育了十年。外曾祖父云谷公在两广做官,有藏地产的牛黄丸数量极多(至数万),从我刚开始学会在地上爬到岁,吃光了这药我的病才痊愈。六岁时,祖父雨若公带着我到了杭州,遇到眉公先生骑着一只驯鹿,他是钱塘游客,对祖父说:“我听说你的孙子擅长诗文对仗,我今当面试一试他。”他指着屏上的《李白骑鲸图》说道:“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我回答道:“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先生大笑,起身跳下来,说道:“哪里能找到像这样聪明隽秀的,(当然)是我的小友了。”他希望我能努力多写文章,哪里料到我一事无成。

甲申年(年)之后,我悠闲懒散,神志恍惚,既不能寻死,又不能维持生活,白发盘绕,仍然在人世间苟全活命。只怕有朝一日突然去逝,象草木一样腐烂,因为想到古人如王绩、陶潜、徐渭都自己写作墓志铭,我也仿效他们写一篇。刚想提笔构思,又觉得自己为人与文笔都不是很好,于是再三的拿起放下笔(思考)。即使如此,只是说一下我的癖好习惯,则是可以记载的。曾经在项王里的鸡头山营造自己的墓穴,朋友李研斋题为这一穴墓书写道:“呜呼有明著述鸿儒陶庵张长公之圹。”伯鸾这志趣品行高尚的人,他的墓在要离的坟墓附近,我因此在项里选择墓地,我的年纪进入七十岁了,去世与下葬的日期还不知道,因此暂不记载。墓志铭上写道:“ 晋代的巨富石崇,曾在王恺、羊琇等人斗富。不明事理的卞和向楚王献荆玉。年老的廉颇,在涿鹿于秦作战。假托司马迁开设史局。苏东坡好吃,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五羖大夫百里奚,怎能自售其才能呢?空泛地学习陶潜,徒然地仰慕梅福。只得寻找三外野人郑思肖那样的隐士,才能知晓我难以吐露的情怀。

泰伯和吴文化有什么关系?

泰伯文化是吴文化的开端,可以认为泰伯文化是吴文化。吴太伯,又称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姬姓,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