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的自述 作文800字 粉笔的自述 作文800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2收藏

电脑的自述 作文800字 粉笔的自述 作文800,第1张

大家好,你知道我是谁吗?哈哈,不用说了,我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好像没那么牛)的电脑同志!

我由5个部件组成,它们分别是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音响。就先介绍介绍我的“身体”——主机吧!主机不仅是我的身体,还是我的“指挥官”,如果少了他,我就要下岗罗!(联想丰富、合理,语言生动、有趣)主机很大,黑色的长方体。从远处望去,像一个巨大的巧克力。对了,它一点也不重,一个10 岁的孩子就可以搬动。它的正面下方有一个蓝色的大按钮。这个按钮可重要啦,如果它毁掉了,我就一生不能开机、关机了。在主机正面的上方有一个能放光盘的长 方形装置,它可以把光盘里的信息送到我的“脑”中。正面的中央还有一些有插孔,有插U盘的、有插耳机的……他的身体两侧有一些小孔,那叫散热孔,它可以帮 助主机把热量散发出去。这样主机才不会烧坏掉。主机的功能可大了,我所有的软件都在他的身体里,是他运行着我。(介 绍主机的功能时,采用总分句段)(介绍主机时,按整体到局部、远到近、上到下、前面到侧面的顺序来观察、描写;整体方面写了主机的形状、颜色、大小、轻 重,主机部件方面写了开关机按钮、放光盘的长方形装置、插孔、散热孔,以及它们各自的功能,最后简要点明主机的功能,条理非常清楚,语言流畅、生动)

要说我的“头”是哪个部件,这非显示器莫属啦!(设问句,与介绍主机的开始方式有变化)我的显示器是正方形的,由一个底座支撑。它的边框是银灰色的,中间的就相当于我的“眼睛”,平常是黑色的,一旦开了机,就成五彩的了,它能显示出各种信息:有**,有短信,有广告,有新闻……真是无所不有!

我的第三大部件是键盘,长条型,扁扁的,紧贴桌子,上面有很多大拇指般大小的“脑袋”——按键,比如说字符键、控制键等。(采用作比较、打比方、举例的说明方法,来介绍键盘上按钮的大小与种类)它可是帮助小主人与我顺利沟通的输入设备。

我的第四大部件是鼠标。它是椭圆形的,头尖身体胖。中间有一个滚轮,是翻页用的。两旁是按键,真像一个卧躺的小老鼠,这就是人类朋友为它取名“鼠标”的原因所在吧。(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描述鼠标的形状,同时点明“鼠标”这一名称的由来)

最后一个部件就是音响了。它呀,是长方形的,不大,但很笨重。中间有一个喇叭型的圆口,是用来发出声音的。它的侧面有两个按键,可用来调节音量大小。从它那儿可以听到美妙的音乐哦!(显示器、键盘、鼠标、音响的介绍相对于主机来说,写得较为简洁,但都能抓住它们的主要部件来描述,也都点明了它们各自的功能。能体现有详有略、有所侧重、不雷同的写作要求)

我的功能可多了!主人可以用我来了解信息、学习英语、搜索资料、网上投稿、传递邮件、电脑绘图……休息时,主人还可以用我来玩游戏、欣赏音乐、收看动画片……我丰富的功能给主人带来许多快乐和欢笑。对于小主人来说,我是一本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每次小主人要查阅资料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而我也总是把资料尽心尽力地写给她,一直到现在我从来没有令她失望过呢!(这 部分介绍了整台电脑的作用,以及它与人们之间的关系,与前面各部件的功能有所区别,用词造句也要与前面有所区别,不可雷同。电脑的作用很多,介绍时要简 洁,不必面面俱到。因为是自述的方式,所以可以适当地写写自己的快乐、烦恼,更好地融注作者的情感,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哈 哈,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更加了解我了吗?我们电脑早已成为了人类的好助手,但也有一些小朋友天天上我们这儿来玩游戏,影响了学习,简直就是玩物丧志!唉, 我希望他们不要再这样了,我们可不要从造“福”变成送“祸”呀,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在我们电脑成员的帮助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民国时期民间百姓对权贵集团怨声载道,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叫 “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兄妹孔家财” ,很是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掏空近代中国国库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这其中孔家的代表人物孔祥熙,既是蒋介石的大姐夫,又是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家族十分显赫。

作为国民党的高官,孔祥熙还有一个身份更让人津津乐道——万世师表孔子的第75代“祥”字辈孙子。 奉命出访时,外国人的报纸也喜欢大肆渲染一番。孔子闻名全球,而咱们这位贵客孔部长,是中国圣人的后裔,国际国内对这一身份的宣传,让孔祥熙倍感尊荣。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直到1930年孔府重新修订族谱,才将孔祥熙的名字载入其中。而在修订族谱的过程中,老孔还捐了一笔钱,这就更使人怀疑其中藏有猫腻了:

是孔祥熙发达了碰瓷孔子,找个显赫的先祖,硬往自己脸上贴金么?

清王朝的土崩瓦解的那一年,孔祥熙的老父亲 孔繁慈 撒手人寰。孔繁慈是读书人,山西太谷县人。奈何屡试不第,尤其在晚清取消科举考试之后,只能以贡生的身份,做了个教书匠。

民国肇始,老孔悉心培养的小孔,将在未来几年,一飞冲天。

1890年以前,孔祥熙一直跟着父亲孔繁慈学习儒家经典,之后才进入一所外国教会创办的新式学堂华美小学。

抛弃旧学拥抱新学,学贯中西并且最后顺利留学,这一番机缘巧合和他10岁时的一场病颇有渊源。

那年孔祥熙患上了腮腺炎,吃了大半年中药毫无好转迹象,只好求助于西医,由此结识了外国传教士,并最终变成了一个基督徒。

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归来后,孔祥熙一边办学一边经商,因为头脑灵光和人脉广泛,收入丰厚。

举个例子,1912年时,孔祥熙争取到了壳牌煤油在山西省的独家代理商资格,那时候老百姓普遍使用传统的油灯,烟大不说而且照明效果差。如何鼓励老百姓都改用煤油灯,来买自己公司的煤油呢?孔祥熙的办法在那时堪称一绝: 凡是来买煤油的,达到一定数额,就送一盏全新的煤油灯 。很快顾客纷至沓来,山西的家家户户几乎都用起了煤油灯。

这只是孔祥熙生财有道的一个小小缩影,总而言之,短短几年他就已经是极为成功的商人了。1913年以后,孔祥熙奔赴日本,在这里为孙中山出钱出力,还结识了宋氏三姐妹中的大姐宋霭龄,并于次年成为了孙中山乃至于后来的蒋介石的连襟。 ——当然了,也由此先后被孙中山和蒋介石视作自己的心腹。

随着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日益稳固,孔祥熙也摇身一变,从一个商人变成了国府要员,先后出任实业部长、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等重要职务。这个昔日的买办商人,也由此变成了臭名昭著的官僚资本家,强悍的吸金能力,在四大家族中拔得头筹,被百姓咒骂为“国蠹”,即国家的蛀虫。

那么,如此显赫的一位国民党高官,为何又突然有了一个孔子第75代孙的身份呢?

按照孔祥熙方面的说法,他的先祖在明朝末年从山东曲阜迁徙到了山西太谷,由于离大宗越来越疏远,几代以后他家这一支系便无人过问了。孔府自乾隆以后就没有重修族谱了,因此好些代子孙就这样湮灭于 历史 ,没能进入孔府的族谱当中。

孔祥熙是“祥”字辈的,父亲孔繁慈是“繁”字辈的,这个和孔家的字辈排行保持一致。他也曾从父亲的口中,得知自己确实是孔子后代,且同样是第75代“祥”字辈子孙。

不过,孔祥熙自己说了不算,还必须让孔府承认才算权威。

民国初年,孔祥熙在山东曲阜办事,结识了 孔府八府老爷子的长孙孔祥勉 ,俩人都是一个字辈的,分外亲近,于是孔祥勉应承下来,帮忙核实孔祥熙是否是孔子后裔的事情就包在了他的身上。

孔府八府是什么?原来衍圣公死后,他的嫡长子会袭封衍圣公的爵位,居住在孔府内。而他的弟弟们就只能搬出去分家住。就这样形成了各个府。相比于孔府,他们虽然也是显赫世家,但是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远远不如。

根据孔祥熙的自述,他的父亲叫 孔繁慈 ,祖父叫做 孔庆丰 ,再往上的几代不清楚,但能追溯到有个当县令的祖宗叫 孔宏问 ,生了两个儿子 孔闻钦和孔闻美 。于是孔祥勉回家里拿出保存的家谱仔细查看,终于发现了孔弘问和他的儿子们的名字。

孔祥勉仔细核对后的结论是,孔祥熙的确是孔氏家族的后裔,他的先祖属于孔氏“六十户”当中的 “纸坊户” ,孔祥熙的确是“祥”字辈的孔子第75代孙。

那么问题来了,“纸坊户”又是什么玩意?

原来在清朝康熙年间,孔子后人光是男丁就已经超过了两万人。孔府再大也塞不下几万口人住着,事实上他们也早已分家,在山东曲阜城内城郊四处开枝散叶。当时就根据他们搬迁后所住的地方名,命名了他们的户头。大户多达数千人,小户则只有三五百人。

得到了孔子家族的确认,自此以后孔祥熙自称孔子后人更有底气了,也越来越多人知道了他是孔子第75代孙的身份。为了表示对孔祥勉的酬谢,得知孔祥勉是个工程人才,孔祥熙特意托人买了一份德国顶尖工程师的设计图纸,送给他参阅。

1928年时,全国已经推翻封建制度,成立共和政权多年了。 社会 上对于孔子家族后代依旧当着“衍圣公”颇有微词。

孔子死后,孔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作为儒家代表的孔子及其后裔,就得到了无上尊荣,被历朝历代的政权不断加封,爵位也水涨船高,到了北宋时期直接成为了“衍圣公”。

除了拥有极高的政治地位,还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孔府占地面积广阔,名下还有不计其数的田地宅院,整个家族也因为有个好祖宗孔子,香火旺盛绵延两千多年。

在革命风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晚清,“衍圣公”家族无疑是封建制度的代言人,哪怕是个吉祥物,也是站在封建制度那边的。到了民国时期,皇帝都没了,你怎么还能当“衍圣公”呢?

1935年,民国政府改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德成为 “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当然了,这是后话了。

摆在衍圣公家族面前最大的难关,从来不是什么虚头巴脑的封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1928年蔡元培率先向孔府开火。

蔡元培丢出的王炸是 《改革曲阜孔林办法》 ,他认为衍圣公家族和民国格格不入,应该进行改革。孔家的衍圣公封号应该取消,孔府占有的广大良田和一些特权应该被收回。老蔡还算是个厚道人,提出了对孔府的财产四六分的建议,政府收回六分,留下四分养活孔府嫡系的子孙后代。

民国靠的不是什么儒学,衍圣公这个封号名存实亡,所谓的政治地位孔府也不奢望了。但是蔡元培这个动议,真是要了命了,一锄头锄在了孔府的钱袋子上。

若按照这么个改法,孔府的经济收入无疑锐减,换做是谁都不可接受,再开明的人也不行。

为了阻止蔡元培的这个提议通过,孔府不断动用各种金钱关系上下活动,但收效甚微。眼看就要接受现实了,突然天降猛男,帮助孔府力挽狂澜。

这个人是谁呢?正是不久前刚确认孔子第75代孙的孔祥熙。

在国民党高层会议中,孔祥熙对这提案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觉得这样处理太过激进,很不合时宜。

孔祥熙为孔府衍圣公家族辩解说,他们的田地宅院都是历朝历代的中央政府赏赐的,不好没收,对于孔府放高利贷、兼并土地、压榨贫农的恶行避而不谈;孔祥熙还说,衍圣公家族是有着两千多年 历史 的大家族,受到历朝历代的尊崇。国民政府也应该这样,对孔子家族取一种尊重的态度,倘若逼得孔府上下鸡飞狗跳,会为政府招来国内外的种种非议。

经过孔祥熙的阻止,这份提案便从即将执行变成了束之高阁。 毫无疑问,孔祥熙成为了孔府的救命恩人,成为了当时孔子家族最有出息的好儿孙。

1930年的时候,衍圣公孔德成决定重新编修族谱。上一次的编修还是在乾隆年间,过去了二百多年,添丁不少,也是时候了。

当时许多孔子后人都捐钱帮助重修族谱,孔祥熙也是大手笔, 直接捐了1000银元 ,还动用自己的关系网,帮助找寻失散的孔子后人支系。

这一次的族谱修订完成后,孔祥熙的名字也正式载入衍圣公家族的族谱,在“纸坊户”这一卷当中,将近六成的版面全都用来记载孔祥熙这一支的事情。自此,孔祥熙坐实了自己是孔子第75代孙的身份。

1943年,孔祥勉的儿子在重庆结婚,邀请孔祥熙当证婚人。孔祥熙在婚宴上说起了孔祥勉帮助自己查实身份的过往,还讲述了孔子后裔身份带给自己的尊荣。说他1937年初以特使身份出访英国,参加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时,当地报纸都拿他孔子后裔的身份来作宣传。

还有一幅漫画,说比起英国皇室的家族谱系,这位孔特使的家族就好比一棵参天大树,前者不过是一朵小蘑菇罢了。

不管是孔祥熙的个人说辞,还是孔子家族正式确认,似乎他孔子后代的身份都难以动摇了。

然而很多人却一直怀疑,这背后并没有什么 历史 事实,而不过是双方的利益交换罢了。

还有人觉得,孔祥熙是因为纵横商海而后官运亨通,便希望掩盖自己祖上并不显赫的过去,硬给自己找了个大家族挂靠着,处心积虑地证明自己是孔子的后代。

毕竟孔氏“纸坊户”跟孔子的血缘没多亲近的关系,而且“纸坊户”定居与山东曲阜附近,而你孔祥熙家族一直住在山西呀!

所谓的和孔祥勉核对了自己的某个先祖,谁知道是不是你俩一看族谱,看哪个合适就挑了哪个?

孔祥熙为衍圣公家族“仗义执言”,衍圣公家族投桃报李,这似乎更能逻辑自洽。此外,孔祥熙捐出去的那1000大洋, 更让人怀疑,这是不是属于花了钱把自己写进的族谱?

这么说,那就是孔祥熙攀附衍圣公家族这根高枝咯?

可是笔者认为,在民国时期,孔祥熙和衍圣公家族两个放在一块,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衍圣公家族是昔日的高枝,眼下最粗壮的高枝分明是孔祥熙。所以,说孔祥熙攀高枝,似乎并不合适。

倘若孔祥熙入衍圣公家族族谱的事情,确实有悖于 历史 事实而藏有猫腻的话,那么这更像是双方在互取所需。

孔祥熙位高权重财源广,缺的就是个名人后裔的光环加持。而在风雨飘摇的民国,衍圣公家族也需要一个可以紧紧抱住的大腿,以求保全整个家族的利益。

当家产的即将被没收走60%的时候,当整个家族乱作一团毫无办法的时候,一个有能力改变局面的人,不但无偿相助,还乐意当你家孙儿,谁又能拒绝呢?

释义: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欧阳修的母亲就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抄写还没完成,就可以背诵这本书了。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原文:先公四岁而孤,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稍长,而家贫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出处: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欧阳修全集·附录》。

扩展资料:

赏析: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虽然家里贫穷,但他克服重重困难,勤学苦读,终有所成。欧阳修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着远大志向和吃苦精神,就一定会成功。

欧阳修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家长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

欧阳修四岁丧父,家贫,其祖母以荻画地,教他写字。他四岁而孤,随叔父在现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祖母以荻画地,教以识字。欧阳修自幼酷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

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

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景祐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康定元年(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

庆历三年(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

好 !我是电脑。我穿着银灰色的衣服,长着一张长方形的脸,这张脸被称作 显示屏;两只长方体的耳朵里可以传出优美动听的音乐,主人告诉我它叫音响;那椭圆形的鼠标就是我的手了;长方体的身子是我的神经中枢,主人管它叫主机;那又长又扁的键盘就是我的脚。

我的功能可多啦!工作时,主人可以用我来学习英语、搜索资料、打印作文、网上投稿……休息时,主人可以用我来玩游戏、欣赏音乐、画画、上QQ和同学聊天……我丰富的功能给主人带来了许多快乐。

主人十分爱惜我。每次使用时,总是小心地移动着我的手在我脸上点击,轻轻地用手在我的脚上按来按去,还经常用湿毛巾给我擦身子,帮我抹掉灰尘,可舒服啦!

而我的天敌就是病毒。为此,主人给我安了一道防火墙,并且定时为我杀毒,这使得那些想破坏我的病毒只好望而却步了。

主人很喜欢使用我在word里打她的作文。用她那灵巧的手在我的脚上按来按去,打出优美的文章。我则在一旁配合主人,看着主人的文章,读着那抒情的一字一句,心里真高兴。

可是,主人却总是抵挡不住我的诱惑,一有空就用我来上QQ和她的同学聊天。主人每次都说只上10分钟,可是到了10分钟后,她又在嘴里默默念到:“再上10分钟就下。”但到了时间以后,主人还是克制不住自己,所以往往一上就是四五十分钟。因为这个,主人的视力可下降了不少,我真替主人担心啊。

我就是这样,有利有弊,只要你正确地使用我,一定能使你生活更加方便。现在你了解我了吗?

天道好轮回!曾背叛恩师郭德纲,何云伟如今在徒弟身上栽跟头

众所周知,郭德纲在自己成名并且有了德云社之后,他很少会自己出来讲相声了,但是他却培养出了很多自己的徒弟,郭德纲对他们都是倾囊相授的态度,不管是哪个辈分的徒弟都能够得到他的亲传。郭德纲教育出很多厉害的相声演员,然而有一些白眼狼在成名之后便选择离开了他,大家都知道这当中就有着曹云金的存在,他在成名之后整个人都傲气的不得了,不仅在郭德纲的庆生宴上面大闹了一场,还对郭德纲出言不逊,并且声称自己永远不会回到德云社。

 郭德纲非常生气,因此和曹云金一刀两断了。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叫做何云伟的人,他也是云字辈的徒弟,是郭德纲的一代亲传弟子。那时何云伟得到了郭德纲的教导,甚至还与师傅共同出演过相声演出。原本他非常的看好何云伟,可是却没想到何云伟他为了赚钱,参加了很多的商业活动,甚至对于相声也有着一些不屑的态度。他在成名之后明显自己就飘了,甚至觉得自己可以独当一面,便选择背叛了自己的恩师郭德纲。

在离开德云社之后,何云伟便开启了自己的新道路,他出去之后拜著名演员侯耀华为自己的师傅。从这个时候开始,何云伟便对郭德纲各种出言不逊,也总是会在明里暗里的嘲讽自己曾经的恩师。然而天道好轮回,何云伟的这些行为最终都遭受到了报应,何云伟在自己傲慢的时候觉得非常的厉害了,所以他也自己收了个徒弟,叫做闫佳宝,他更是像当初郭德纲对他一样,把所有的技巧都交给了自己的这个徒弟。

 然而闫佳宝他从来都没有提到过何云伟的名字,更是经常会在各种场合上面称赞郭德纲,这就挺让大家感到奇怪了,闫佳宝为什么要去取悦郭德纲,讨好郭德纲呢?于是在了解之后,发现或许闫佳宝这是想要借着何云伟的名声,去搭上郭德纲这条线,他比起跟着何云伟更愿意去到德云社里面发展。网络上对于何云伟嘲讽的声音非常大,他曾经背叛了自己的恩师郭德纲,而如今他又在自己徒弟的身上栽跟头,昔日何云伟看不起郭德纲,如今闫佳宝同样也是看不起自己的老师,何云伟。

 比起何云伟他真的更愿意跟着郭德纲发展,因为他觉得何云伟其实并没有那么的优秀,在这场博弈之中明显郭德纲出了一口恶气,他肯定在私底下也高兴得不得了。何云伟肯定是有苦也说不出,自己对爱徒付出了那么多,他却不愿意在公众场合称自己一声师傅,甚至还在公众平台上面故意讨好郭德纲。发生的这些事情,皆是因为何云伟他咎由自取,而且在离开了郭德纲之后,他自己的发展也并不是很好。

 他的戏路变窄了许多,到现在郭德纲跟德云社的名声越来越大,而何云伟则是逐渐变得无人问津了。

1、

谢联棠是南埔村著名爱国华侨,生前对家乡眷顾颇多。他去世四十多年了,随着时间推移,乡人想起他的好,越发怀念他。近年来,对他的宣传越来越多,他的故居修复后将作为谢联棠纪念馆,政府也准备把他塑造成廉政教育的典型。那天,樟塘镇纪委孙书记邀请我到南埔村收集谢联棠资料,以便整理出更加详细的生平事迹。

车子从林荫水泥道驶入南埔村,右边白石栏杆环绕的大池塘,名为丰民湖,现在以谢联棠的另一个名字莲塘命名,再过去一大片绿地整修成休闲公园。孙书记说,这个小公园已经命名为谢联棠公园,和谢联棠故居一起,准备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们来到谢联棠故居,修复工作接近尾声。这是一座挺大的砖瓦木结构的平房,大约有400平米,房屋布局成凹字型,中间为庭院,共有10个房间。谢联棠于1906年离开南埔村,至今100多年。他把房屋留给亲属居住,期间多次维修,才得以保留到今天。

谢联棠上有五个哥哥,两个姐姐,两个抱养姐姐。他父亲有田园,还开榨油作坊,应该是殷实人家,才有我们看到的规模不小的故居。只不过他生意失败破产了,欠下债务,又在谢联棠出生之前七个月去世,家境急速中落。谢联棠从懂事起,日子都在贫困中度过,一直到他18岁去印尼寻找二哥,生活始终无法改善。

2、

我们拜访了村书记谢建安先生,他说,我们修复故居纪念他,宣传“一镇一孝廉”,县纪委方书记还带我们到外地参观乡镇如何树立廉政典型,但是,谢联棠不太一样,他有自己的特色。特色在于谢联棠是侨领,除了自己捐赠外,主要作用是发动大家捐款,比如发动侨胞捐款支援抗日、捐献“东山号”飞机、建设抗日烈士陵园等等。他在印尼起了很大的作用,就像陈嘉庚在新加坡起的作用一样,他们登高一呼,组织侨胞捐款支援祖国抗战。他和陈嘉庚是好朋友,关系非常密切,当年他二哥的孙子谢章全到集美读书,是谢联棠给陈嘉庚写了介绍信。他还连续24年为南埔村六十岁以上老人发度岁金,直到逝世为止。

他又说,谢联棠有一个直系亲属在海南开制药厂,其他子弟遍布全世界。他们现在都没有和家乡联系,原因有二,谢联棠经常寄钱寄东西接济亲戚,那时候大家都很穷,很看重这些东西,互相计较,这折射出人性的弱点。另一件事是南熏小学,那时全县只有三所完小,铜陵一所,西埔一所,另外一所就是南熏小学。很漂亮的一所小学,附近村庄的孩子都来读书。你不知道,那时小孩子读书只能在祠堂的角落里,因陋就简学习,能换环境到南熏小学读书,多高兴呀。南熏小学到了九十年代,中了白蚁,写信告诉谢联棠的后代,那边寄钱过来维修。而我们这边经过讨论后,决定推倒重建。现在想起来很可惜呀!这件事引起他们反感,从此没有来往。

3、

我们又拜访了前村书记谢能木老先生,他大约七十岁,是谢联棠大哥的曾孙。他热情接待我们,泡茶递烟,说起谢联棠如数家珍,他是长房,谢联棠是尾房,他的小弟和谢联棠的小儿子谢达川同岁,却要叫达川为叔公。

他提供了许多材料,有谢联棠《七十自述》和印尼华文报纸、家谱以及一些照片资料。这些资料最重要,我全部拍照,这对我的写作提供了事实依据。我问了度岁金,他说每年的度岁金是每人二元。

他说,当年拆南熏小学的时候,我正好担任村书记。教学楼被白蚁蛀坏了,大家讨论后决定拆掉,重新布局建新的,也扩大了操场,这样更合理,只是没有考虑到老教学楼的文化价值。拆之前写信告诉告诉谢联棠的长女达婉,她起初勉强同意,后来又写信责怪我。从此,就没有和家乡联系了。

我问在海南建制药厂是谁?他说,是谢联棠三哥的小儿子达松叔公的三儿子章杰,我的堂叔,他住在菲律宾,有两个老婆,一个在菲律宾,一个在香港。我曾经去海南找过他,现在,跟海外联系的就只剩下他了,这些资料都是章杰叔提供的。有一年,他跟我说在海外的谢联棠子侄辈们准备回乡探亲,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也没有成行。

我想,谢联棠在世时,对家乡自然了解,也能理解家乡人因物质匮乏而渴望的心情,以他信仰佛教的菩萨心肠,他不会计较,他寄赠度岁金直至逝世就是一个明证。他的子女在南洋出生长大,达字辈的多数已经过世,晚几辈的后人对故乡更加没有印象,感情淡薄,缺乏交往,彼此没有联系也是人之常情。这种情况不要说在国外,在家乡也是如此。

我对能木先生说,现在国内日子好过,有些方面甚至超过国外,我们把纪念馆布置好拍照,把一些资料整理好,寄给章杰,请他分发,或许他们会回来看看的。

4、

谢联棠这一支派,十五世至二十四世的字辈排序为“达章能敦本,丕基振耀宗”。查了家谱发现,二哥在南埔村娶妻生了一男一女后才到印尼,又在那边娶老婆,生了三个女儿,两个儿子,这五个子女全部在印尼。在南埔的大儿子叫谢达经,生子谢章全,是谢敦毅的祖父。谢敦毅是一位流寓北京的画家,在南埔村建了一栋很有特色的别墅,命名“朴园”。他特别用心收集谢联棠资料。他虽不在家乡,我们还是去了他家,他母亲热情接待我们,让我们拍了一些谢联棠的资料照片。

和敦毅先生加了微信后,他告诉我,曾祖父谢达经后来到印尼找谢联棠,祖父谢章全在印尼出生,直到七岁才和曾祖父一起回家乡定居。谢联棠寄回来的钱物都是经过曾祖父和祖父分给亲友,包括度岁金也是这样。我问度岁金每人多少?他说二元。解放初的二元钱很大,能买很多东西。这和能木先生说得一样。

从家谱看,大哥留守南埔,生三男三女,全部住在家乡。其三子谢达泽的孙子谢能木,就是我们拜访的前任南埔村书记。二哥之外,三哥的两个儿子,四哥的两个儿子、五哥的四个儿子,均在海外。这些侄儿到南洋谋生,应该都是奔着谢联棠去的。

敦毅说,家族里知道谢联棠比较多的可能就剩我奶奶了,我奶奶记忆力还很好,谢联棠六兄弟的情况,六兄弟几个儿子都去了哪里,她都知道一些。村里几位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也都了解谢联棠的一些事情,应该抓紧机会采访他们。

进一步挖掘谢联棠资料,对南埔村来说是一件重要事情,村委会知根知底,应当发挥领导功能,组织抢救性挖掘,不然,几年以后,老人相继故去,许多往事也就不为人所知了。

5、

谢联棠三哥的次子谢达聪,其长子谢章仁在2004年4月3日的《印度尼西亚商报》发表文章《记热心家谢联棠》,纪念谢联棠逝世三十周年。其中写道:谢联棠“迄36岁始成婚。谢公凭媒娶书香门第陈芷生女士。夫唱妻随,食斋礼佛。子女成群,家庭美满。笔者1939年负笈槟城钟灵中学,伊兄长陈少苏先生系担任吾毕业班国文导师。”于此可见,原来谢联棠的大妻舅在槟城当老师,这也许和谢联棠移居槟城有关系。

2014年6月24日《印度尼西亚商报》刊载《谢联棠慈善老人七十自述》说:“余之婚事,至年三十六,始由友人介绍,迎同邑陈氏女为室。”这样看来,谢联棠36岁结婚确切无疑,因为“自述”是谢联棠本人写的。然而,查谢联棠亲笔原文:“余之婚事,至年三十三,始由友人介绍,迎同邑陈氏女为室。”为什么谢联棠自己亲笔写“三十三”却被改成“三十六”呢?原因不得而知。  

中国民间计算岁数常用虚岁,但谢联棠用实岁表述,如生卒年(1888-1974)表述为86岁。谢联棠自己也是这样表述,如“廿三岁仲兄去世,……于辛亥年(1911)八月去世。”这可能是南洋受西方影响,人们习惯使用实岁。因此,谢联棠亲笔写的33岁结婚,指1921年。

查家谱记载“长男,达周,1922,住新加坡。”说明其长子出生于1922年,这年谢联棠34岁,符合结婚生子的年龄顺序,因此,说他36岁结婚是不对的。

这次收集谢联棠资料,收获不少,最大限度了解了谢联棠的生平事迹。然而,谢联棠18岁离开家乡,没有回来过,他的主要人生经历和事迹都发生在南洋,直系亲属现在也没有和家乡联系,想要真正了解他,必须到印尼和马来西亚实地调查。比如他第一次移居槟城和返回棉兰的时间,以及晚年再次移居槟城的时间,都无法确知。比如他的慈善贡献或许有更多的感人事迹,而我们不知道。又比如他在佛教方面的一些活动,也知之甚少。总而言之,单凭家乡的一些资料是不能完整了解谢联棠的。

20210711

电脑的自述 作文800字 粉笔的自述 作文800

大家好,你知道我是谁吗?哈哈,不用说了,我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好像没那么牛)的电脑同志!我由5个部件组成,它们分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