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120道菜,清朝皇帝是这么吃饭的
清朝皇帝吃饭是极讲究的,不仅有最高的伙食标准、高大上的餐具,还有用膳时的摆谱和术语,更有不能让外人知晓的饮食偏好,当然这一切都归功于皇帝拥有高水平且庞大的御膳房团队。
皇帝用膳时间
清皇室源起于东北满族,因此在饮食上沿袭了东北满族的饮食习惯,每天只吃两顿正餐,称为早膳和晚膳。早膳一般在早上六点至八点半进行,晚膳在十二点至下午两点进行,夏秋两季则提早一个小时。两顿正餐之后,各加一顿小吃,时间不固定,如果皇帝临时想吃什么,就随时传人送上。
皇帝用膳术语
皇帝吃饭自有专门的术语。管饭叫“膳”,吃饭叫“用膳”或“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饭的时候——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我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这样,“传膳”的号令一路下去,,直传进御膳房。几十名太监的“传膳”大队,直奔养心殿。
皇帝御膳房团队
按照清宫规制,宫中的膳食机构内内务府和光禄寺,皇帝的日常膳食由内务府下面的御茶膳房负责,官厨役370人;御茶房和清茶房120多人,两处太监共一百五六十人,御茶膳房下设荤局、素局、挂炉局、点心局和饭局。各种宴会则由光禄寺的礼部和礼部精膳清吏司和御茶膳房共同承办。御茶膳房包括膳房、茶房和清茶房,其中膳房设总领三人,承应长二人,承应人十五人,庖长三人,庖人二十人;御茶房和清茶房共有一百二十多人,此外还有太监一百五六十人。皇帝每天的膳食先由御茶膳房官员开列出膳单,经内务府主管大臣审阅、备案后,才能烹饪制作。
皇帝用膳排场
所谓的“摆谱”,不是东北人的摆家谱,而是摆菜谱。清朝标准御膳,每顿饭有120道菜,要摆三张大桌。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后来,有的皇帝觉得这样太浪费,菜谱变少,120道减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当皇帝时的咸丰年间,又减为32道;奕詝死后,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再减为24道。
慈安太后死后,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又摆起了谱,恢复了每顿饭百道大菜的老规矩,一顿饭少说要花200两银子。皇帝吃饭时摆谱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每道菜名叫什么,掌勺的大厨是谁,在盘子边都要标得一清二楚。这样一是保证饭菜的质量,显掌勺的手艺;二是万一饭菜出了质量问题,比如有毒,追究起来也方便。
皇帝御膳餐具
皇帝的餐具也是有讲究的,以金银器为主,即使是陶瓷制品,也是上好的质地。其中,金质碗、碟、盘等器皿最能显示皇家的气派,故而皇家都喜欢“金饭碗儿”。如果改用其他质地的器皿盛饭菜,会惹主子生气的。
如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三日《御膳房金银玉器底档》记载,当天乾隆帝使用的餐具是:金羹匙1件、金匙1件、金叉子1件、金镶牙箸1双、银西洋热水锅2口、有盖银热锅23口、有盖小银热锅6口、无盖银热锅10口、银锅1口、银锅盖1个、银饭罐4件、有盖银桃子6件、银镟子4件、有盖银暖碗24件、银盖碗6件、银钟盖5件、银錾花碗盖2件、银匙2件、银羹匙13件、半边黑漆葫芦1个、内盛银碗6件、银桶1件、内盛金镶牙箸2双、银匙2件、乌木筷10双、高丽布3块、白纺丝1块、黑漆葫芦1个、内盛皮7寸碗2件、皮5寸碗2件、银镶里皮茶碗10件、银镶里5寸无分皮碗1件、银镶里罄口3寸6分皮碗9件、银镶里3寸皮碗22件、银镶里皮碟10件、银镶里皮套杯6件、皮3寸5分碟10件、汉玉镶嵌紫檀银羹匙、商丝银匙、商丝银叉子2件、商丝银筷2双、银镶里葫芦碗48件、银镶红彩漆碗16件。
黄釉是皇权等级的象征
清中期外黄釉内青花团龙改碗一对
黄地粉彩八吉祥缠枝花卉纹盘
清乾隆黄地素三彩龙凤花卉纹盘(一对)
但是同为宫廷用具,为什么有的是全黄?有的只有一点黄?全黄釉的,为皇帝、皇后、皇太后专用。外黄釉内白釉盘,则是皇贵妃用的。黄地素三彩花卉云龙纹盘,是康熙的贵妃、妃子们用的,青花地黄彩云龙纹碗,是妃嫔们用的。”据了解,在清代,黄釉的多少标志着使用者身份的高低,由全黄釉到以黄釉为地,再到黄釉作彩,及至没有**,等级规定非常严明,不得簪越。
皇帝们吃剩的骨头、鱼刺吐在哪里?
黄地粉彩描金福寿无疆纹渣斗
雍正使用过的炉钧釉渣斗,这个渣斗通身深蓝色,腹部鼓鼓囊囊的,看起来有点像被压扁的小痰盂。这是清代皇帝、妃子们专用的“垃圾篓”。“你看这个渣斗,看起来很小,也很精巧,现在几乎找不到了。”据了解,皇帝、妃子们将渣斗放在桌上,吃剩的食物渣滓就吐在里面。明清两代的渣斗也被放在床边和几案上,用来放微小的废弃物,后来用途渐渐拓宽,材质也日渐多样起来。
清顺治皇帝御制《端敬皇后行状》中透露了当初废掉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她“癖嗜奢侈”,“尝膳时,有一器非金者,辄怫然不悦”。
慈禧喝茶视季节选盖碗
晚清民国万寿无疆粉彩盖碗
喝茶是清代皇帝们都喜欢的。据说,乾隆一天早中晚要喝三趟茶,定时定量,从不间断。而乾隆之子嘉庆皇帝也是一个爱茶的主,嘉庆用的盖碗上还有他亲自题的诗。
清雍正青花加彩描金花卉纹压手杯
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令花卉纹杯
清代皇宫中的茶托多是金、银、铜胎烧制的,制成圆形、荷叶形、莲瓣形、元宝形等。1862~1874年,慈禧太后用茶具到了极致,她饮茶视季节选用盖碗,冬季饮茉(蟹)莉(蟹)花茶时,用黄地白里万寿无疆瓷盖碗,这种碗胎薄如纸,瓷面光洁均匀,造型纤秀精巧,纹饰五彩缤纷。到了夏季,慈禧太后喜欢用白玉金盖碗泡金银花茶,碗以羊脂白玉琢成,盖为黄金四层塔状,淡淡的茶汤与白玉、黄金相互映衬,显得清晰明快、清爽宜人,衬托出品饮者的高贵身份。”
酒,在清代皇宫中也是不可少的。
青花十二月花卉纹杯(12件)
康熙年间烧制的青花十二月花卉纹杯。花卉杯共有12件,每一个杯子上都有不同的花纹,一月份是水仙花,二月是迎春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花,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花,十一月月季花,十二月梅花。也叫十二月花神杯,杯的一面是花纹,另一面则配了对应的唐诗。杯底还写着:大清康熙年制。
清帝御膳内容
按规矩,清帝每日的伙食标准是:盘肉22斤,汤肉5斤,猪油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等共19斤,大萝卜、水萝卜和胡萝卜共60个,包瓜、冬瓜各1个,苤蓝、干闭蕹菜各5个(每个6斤),葱6斤,玉泉酒4两,甜酱和清酱各3斤,醋2斤。早、晚随膳饽饽8盘,每盘30个,另外御茶房为皇帝准备的例用乳牛50头,每头牛每天交乳2斤,共100斤;每天用玉泉水12罐、乳油1斤、茶叶75包。
清代饮食集大成者非满汉全席莫数,主要大菜有五十六种之多。
清中期外黄釉内青花团龙改碗一对1
第一份:头号五簋、碗十件
燕窝鸡丝汤、海参烩猪筋、鲜蛏萝卜丝汤、海带猪肚丝羹、鲍鱼烩珍珠菜、淡菜虾子汤、鱼翅蚌蟹羹、麻姑煨鸡,辘辘锤、鲨鱼皮鸡汁羹、血粉汤
第二份:二号五簋、碗十件
鲫鱼舌烩熊掌、米糟猩唇、烩猪脑、假豹胎、蒸驼峰、梨片拌果子狸、蒸鹿尾、野鸡片汤、风猪片子、风羊片子、兔脯奶房签
清宣统官窑黄地粉彩描金福寿万年纹碗
第三份:细白羹碗十件
炖猪肚、假江瑶、鸭舌羹、鸡笋粥、猪脑羹、芙蓉蛋、鹅肫掌羹、假斑鱼肝、糟蒸鲥鱼、西施乳、文思豆腐羹、甲鱼肉片子汤、茧儿羹
第四份:毛血盘十件
獾炙、哈尔巴、小猪子、油炸猪羊肉、挂炉走油鸡、挂炉走油鹅、挂炉鸽(月霍)、猪杂什、羊杂什、燎毛猪羊肉、白蒸猪羊肉、白蒸小猪子、白蒸小羊子、白蒸鸡仔、白蒸鸭仔、白蒸鹅仔、白面饽饽、梅花包子、什锦火烧。
第五份:洋碟二十件、热吃劝酒二十份
小菜碟二十件、枯果、鲜果。
皇帝传膳方式
皇帝平时用膳的地点不固定,大多在寝宫的东、西间或办事场所。用膳时,东西两边不得走人,上菜的人全部走中间南门,东西两边是给皇帝留用的,因为皇帝要坐东朝西用膳。膳房太监负责摆好膳桌,铺上桌单,开膳时间一到,侍卫便通知御膳房将膳食送上,这叫“传膳”。然后,太监们便手捧红色漆盒排着队进来,将各种菜肴、饭点、汤羹等迅速端上餐桌,按照规定位置摆放好,无关人员一一退下,只留下侍膳太监。这时,皇帝在太监簇拥下步入膳桌入座,准备用膳,四名太监垂手立于皇帝身后,一名年长的侍膳太监则站在一旁,负责给皇帝布菜。膳桌一般用三张桌子南北向拼成,中间一张桌子供皇帝进膳用,主要摆放几只时令鲜菜和水果等。在膳桌旁边还另设一几案,以备皇帝赏赐,皇帝觉得哪道菜特别可口,说声“赏”,这道菜便会被放到几案上,,待会儿放入配有开水加温的食盒内,送到被赏赐的官员府中或妃嫔宫中。
皇帝用膳规矩
皇帝用膳前,会有待膳太监先在每道菜上放一块试毒牌,查看变色不变色,以检验饭菜是否有毒或变质,还有就是检查各菜所用的原料配合在一起会否产生毒素反应。试毒牌是一种银制的半寸宽、三寸长的小牌子,据说如果饭菜中含毒,银牌就会变色,如果变色皇帝是绝对不会食用的,以防止中毒,甚至还会追究厨师的责任,弄不好就要杀头。用试毒牌检验过之后,太监再亲口将每道菜尝一口,谓之“尝膳”。验证无误后,皇帝才示意待膳太监将自己喜欢吃的菜点盛至碗中,开始享用。
皇帝吃饭有个“吃菜不许过三匙”的规矩,无论什么菜,都不能连吃三口,吃过三口的菜立即撤下。因为皇上爱吃不爱吃的,都不能让外人知道。皇上用膳时,眼睛看了哪个菜,旁边的太监就会将菜朝挪到皇上够的着的地方,用羹匙舀进布碟。如皇帝说句“这菜不错”,太监再舀一次后,边将这菜往后挪。假如连吃了三口,太监头就会喊一:“撤”。此后十天半月就不会再有这道菜。
皇帝吃独食规矩
皇帝大多是一个人吃饭,没有旨意任何人不得与皇帝共餐。皇太后及妃嫔,一般在其宫里用膳。皇帝吃不完的饭菜,会赏赐给妃嫔、皇子公主及大臣们。随时剩饭剩菜,但毕竟是皇帝吃剩下的,能得赏赐,则是莫大的荣幸。据说,乾隆爷晚年喜食鱼,据案载,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一至十月三十日十天里,就吃了豆豉鱼二次,葱椒鱼四次,红烧鱼三次,浇汁鱼一次。
清朝皇室偏爱鸭
清朝的皇帝和后妃喜欢吃鸭子,每餐饭少不了鸭子,是有记载的。如乾隆爷的早膳里就有酒炖鸭子、托汤鸭子、清蒸鸭子,慈禧太后日常御膳谱里有焖蒸鸭子、清炖鸭子、烤鸭,鸭舌、鸭掌、鸭肝、鸭肠等等,老太太都爱吃。因为慈禧爱吃鸭子,小德张便因一道“烩鸭条”交了好运。据说小德张能炒几样慈禧爱的烩鸭条、炒干兰豆腐、炒胡萝卜酱、炒黄瓜酱等几样菜,慈禧就让他任了“寿膳房”掌案。据清档记载,皇帝每天份例是:盘肉22斤,汤肉5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等等,一天三只鸭子的招呼,可见爱鸭的程度。至于原因,可能是鸭肉清火平气和健脾开胃的缘故。
皇帝的一天
根据对清宫档案研究,清代皇帝在宫中的日常生活是很有规律的,除国朝大典外,一般的情况是:
清康熙 黄地素三彩双龙戏珠折沿盘
1上午 5:00——7:00左右起床、请安、早读;
2上午7:00——9:30早膳;
3上午9:30——11:00上朝理政,办理公务;
4上午11:00——下午2:30午休、用膳;
5下午2:30——5:00看书学习、吟诗绘画或由妃嫔陪同看戏、听乐等娱乐;
6下午5:00—9:00晚点或酒膳,然后就寝。
1、服 饰
海北州汉族服饰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汉族基本相同。由于气候较寒冷,穿皮革、毛制品的较多。清代,富有人家男穿长袍、马褂,戴瓜皮帽。女着单、夹长衫,裹足穿小尖头布鞋。一般平民穿粗布短袄、褐褂(用羊毛织成的褂子),羊皮或山羊皮做成长、短皮袄,穿布裤或褐裤,戴黑白毡帽,系腰带,打绑腿。民国时期,男子着装与清代基本相同,但不留发辫,夏戴瓜皮帽、黑白毡帽,冬戴火车头帽、羊羔皮帽或狐皮帽;男足穿布鞋或自制的连帮带底的船形鞋,妇女穿绣花布鞋;老年妇女为高纂头发型,中青年妇女油花头、饰银簪等首饰,戴银、铜耳坠、戒指和手镯。1949年后,男穿中山装或列宁装,妇女留双辫或剪发,不戴首饰,衣着简单。20世纪80年代后,服饰日趋时髦,男着西装、茄克衫等;妇女着装不断变化,金、银戒指、耳环、项链等倍受青年妇女的青睐。
2、饮 食
汉族食物结构接近回族。面食做法较特殊的有:用鏊烧制的炉馍馍;油炸的张嘴、油锞儿、翻跟头;青稞面烙干粮、锅盔;夏季,乡间喜食荨麻拌汤、韭合、烙饼等。秋粮半成熟后,用青稞麦粒做成麦素,烹油,佐以葱花、盐、香菜等,别有风味,亦称“吃青”。汉族食猪肉、牛肉、羊肉等。特别是“羊羔盖被儿”十分讲究,选肥羊羔一只,宰杀后切成小块,配以调料,用青油炒后,加少许水,上盖一大面饼,温火焖熟,面饼就汤、羊羔肉吃,鲜嫩可口,营养丰富,是款待贵客的佳肴。喜喝奶茶、茯茶。每逢喜事要饮酒,请厨师做宴席,有肉八盘、海八盘、十大碗等。
3、住 行
汉族住土墙围起的独户四合院庄廓。以前多为土木结构的土屋。以座北向南的北房为主房。主房中间设中堂,放长条桌或面柜。院内砌花园,大门多向南开。室内靠窗做火炕,上铺毡毯供吃饭或歇息。80至90年代,砖木结构的瓦房逐步代替土屋。1949年前后,室内用铁、铜火盆及牛、马粪做成的粪块或木柴取暖。20世纪50年代以后,煤大量开采,泥火炉、铁火炉取代火盆。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铁炉、烤箱取暖,城镇有暖气供热。20世纪50年代,出行乘马、驴或坐木轮、铁轮大车。20世纪60年代以后渐以自行车、胶轮大车、卡车为运输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后,自行车、汽车、托拉机、摩托车等成为普遍的运输工具。
4、婚 嫁
1949年前,汉族青年男女结婚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实行包办婚姻。早婚、童养媳、近亲结婚较普遍。 1953年后,贯彻《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废除包办婚姻、纳妾、童养媳等陋俗。提倡婚事简办,举行集体婚礼,婚礼简单,民风淳朴。20世纪70年代,提倡计划生育、晚婚晚育。20世纪80年代,随着收入的提高,结婚彩礼逐步升级,迎亲要汽车,家具要组合,衣服要高档。互相攀比之风日盛,虽提倡婚事简办,但成效不大。汉族结婚仪式比较复杂,各个地方不尽一致。大体过程是:出嫁前一天,女方亲邻贺礼称“添箱”。男方邀请的娶亲女人、车户、媒人、舅父或叔父,随轿车于傍晚至女家娶亲。女方门口接风敬酒后,入室交接新娘穿的“红身转”等物品。第二天鸡鸣前,由娶亲的4人及女方送亲女人、压轿娃、舅舅或叔叔4人,共8人吃“上马席”,席间有捉弄车户的各种娱乐活动。同时,娶、送亲女人双方为新娘妆扮后,上轿起程,新娘须哭泣。至男方家,门口点燃火堆,摆放接桌等,向娶、送亲的人敬“拦门酒”。进门后,举行拜天地、拜父母及新郎、新娘互拜的仪式,然后新郎、新娘抢先进洞房上炕。娶亲、送亲的人吃“下马席”。随即备车接女家亲戚来赴宴。宴席开始前,由女方家摆针线,交待彩礼,给男方公婆及亲属奉送绣花枕头、鞋袜,为新郎换装,男方给新娘父母“抬奶母”等仪式。第三天清早,新娘给公婆及亲属斟枣儿茶。男方请新娘父亲来赴宴叫“下面”,两亲家和新郎、新娘等一块进餐。第四天,新郎、新娘去娘家回门认亲。
5、生 育
汉族不论生男生女重头胎。婴儿出生第二天,女婿给岳父母及主要亲戚报喜。第三天用百草花、柏叶、红枣、钱币置水盆,给婴儿洗浴,称“洗三”。第10天或30天由娘舅家带衣料食品等看望产妇叫“看月”。孩子至百天请长辈剃发,名“过百岁”或“过百禄”,祝贺孩子健康长寿。
6、丧 葬
汉族以土葬为主,间有火葬。丧事分“泪丧”和“喜丧”。父母中年去世为“泪丧”。年过花甲逝世称“喜丧”。人去世后更换新衣,遗体停放正屋中堂3至7天。用白纸或布覆体,红、蓝布片罩面。灵前摆放“倒头献食”,在盆内焚化纸钱。同时,即给亲邻报丧,并请风水先生或长者去相墓破土挖坟穴。送葬前亲邻吊唁,送挽帐、馒头、大米、花圈、金银斗、钱等。亡人家用丧宴招待亲朋。死者儿子戴麻冠,拄丧棒,称“孝子”,儿媳及晚辈妇女穿孝衫。“孝子”跪守灵前,不断烧化纸钱并奠茶。亲朋来祭奠时,妇女悲恸大哭。有的请吹鼓手奏哀乐。送葬前一天,宴请死者娘舅和亲邻长辈,“孝子”汇报病情治疗,丧事准备情况,让众亲邻评议平时孝敬好坏。若有忤逆不孝情况,当众批评或体罚,谓之“娘外家说话”。送葬日清晨入殓,子女有“望骨”规矩。送葬时,“孝子”怀揣家谱,执领魂幡等物品。老人须在太阳未出,前掩埋。葬后3天亲属上坟祭奠,称“全三”。49天、百天和1周年时,亦上坟祭奠。未婚少男、少女,一般火葬后就地埋葬。
7、节 日
汉族主要有春节、元宵节、端阳节、中秋节等。春节又称过年。节前杀猪宰羊,准备食品和年货,打扫室内外卫生。除夕贴春联,上坟祭祖。夜晚合家守岁,吃年夜饭,老人给小孩压岁钱。鸡鸣时燃鞭炮。大年初一家族内给长辈拜年。初二开始,亲友互相拜年祝福。元宵节,有舞龙舞狮,装扮八大光棍、灯官老爷、哑巴拉驴、胖婆娘、踩高跷、小唱等社火节目。端阳节时,每家门口插杨柳枝,吃粽子、彩蛋、凉面,喝雄黄酒,小孩身佩各种式样的香包。许多家庭去野外会餐,名“踏青”或“踩青”。中秋节,家家户户用小麦面粉做出有各种图案的大蒸馍(叫月饼)或烤制的月饼(叫点心)。晚9至10时,在庭院桌子上摆放月饼、西瓜、鲜果等,谓“献月”。年轻人在巷道、场院打响鞭。夜晚还有偷月饼的习俗。此外,有“正二十”、“二月二”、“十月一”、“腊八”等节日。还有祭奠祖先和佛祖的传统,如“天社”(春分日)、“清明”、“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十五”、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等活动。
8、禁 忌
过去汉族妇女生孩子时,在大门口贴一块小红纸,禁止外人入门。送葬时,凡路过的人家,门前要用麦草点燃火。家中来客人上炕要脱鞋。有客时不能打骂孩子和扫地。与长辈说话要恭敬,不能插话。长辈面前,年轻不能跷“二郎腿”。清晨出门,忌讳遇见挑空桶的人。给客人端茶要用双手,不能把有裂缝的茶碗、饭碗端给客人。忌用筷敲打饭碗。忌快要生产的孕妇和未出孝期的人入门。忌除夕和大年初一来借东西或讨债。借别人的东西和钱物,除夕前要归还。
成龙的身世 楼主
近年来,著名华人国际巨星成龙的身世开始为世人关注,然而近来的报道越来越清晰地表明,成龙与山东临淄、唐朝宰相房玄龄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他是临淄历史名人房玄龄的后裔,他的儿子房祖名也在2004年正式改姓了房,并开始对外公开他们的这一身世。成龙父亲的老家安徽和县房桥村的房氏家族前不久就把成龙一家人写进了家谱。为探询这一历史渊源,7月中旬,由临淄区齐文化研究中心、临淄电视台与房玄龄故里齐都镇南马坊村联合组成了探访组,来到了记载安徽省和县沈巷镇房桥村。
临淄是唐朝宰相房玄龄的故里,《二十四史》〈旧唐书〉、〈新唐书〉,以及所有的文献资料,包括《临淄区志》,齐都镇南马坊村村碑都有明确记载中都明确记载为“齐州临淄人”。临淄区齐都镇南马坊村村民今年70多岁的老村民朱光文,依然记得村南房玄龄衣冠墓旁的位置,他说“南马坊村这一块地方曾是原来唐朝宰相房玄龄的墓地,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这里还有墓址,当时有两个石人、石猪、石羊、龟驮碑,猴子在文化大革命被破坏了。另外,中国房氏家谱总序中也明确记载:房玄龄的父亲房彦谦“在山东青州府临淄县开基”,房玄龄“起于临淄”。
出生香港的成龙作为国际巨星、北京申奥大使,已经成为华人在国外的形象代表,而他始终把山东作为他的祖籍,特别是2001年成龙的父亲向他明确了身世后,更是承认他是“房玄龄的后代”,“祖籍在山东”,并在2004年把他刚出道的儿子改回了“房”姓。
农历六月初六,安徽一带有晒家谱的习俗,这天同族人聚到一起叙说家史、传阅家谱,以教育族人。为探询这一历史渊源,应安徽省和县沈巷镇政府之邀,7月中旬,由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文化研究中心、临淄电视台与房玄龄故里齐都镇南马坊村联合组成了探访组,来到了记载安徽省和县沈巷镇房桥村。由于下着小雨,7月11号这天,晒家谱活动在一位族人的家里举行。一进家门,我们寻访组就被一股热情所包围。
房桥村的长老房仕山对我们寻访组说:“我们老家是山东,从你们临淄那里过来的。据我们的老辈上的人说我们先从山东迁徙到扬州,后又从扬州迁到历阳镇(历阳镇就是现在的和县驻地),又从和县就到房桥来了,来时就把这个地方叫房桥村,来这儿大约有八、九百年了。”
随后,我们寻访组在房氏家谱上看到了关于临淄和房玄龄的记载,房玄龄和他的父亲房彦谦列在了家谱谱序的第一页:“山东临淄派,祖山东,彦谦公,系青州府临淄人,为泾阳知县,生子玄龄”。“玄龄,字乔孙,居官唐朝宰相勋标麟阁”。
由于年代久远,现在房桥村的房氏出现了断代,现在的族谱从扬州迁到房桥时算起,迁徙的具体时间也已经模糊。这本《历阳房氏家谱历代世系》记载着和县房氏的脉络:“始祖,第一世:盛公,自扬州迁居和州,生卒失考”。
这本家谱记载着成龙的父亲是和县房氏的第18世:“道龙,生于民国5年12月22日丑时,聘尹氏,生子二,长仕德,次仕胜,续配海外,人生年姓名不详,生子一,艺名成龙。”成龙也上了家谱,而且进入家族名人榜,与房玄龄并排,有一篇专门写他的文章:“仕龙君赞:卓哉仕龙,国际巨星,驰名中外,景仰勘钦——香港功夫巨星,艺名成龙,原名港生”。
房桥村的房氏族人随后给我们指示房道龙(成龙的父亲)以前所住的地方,“这个原来是个场院,以前是草房,现在草房扒了,住上楼房了”。“道龙以前一直就住这个地方。”“成龙的父亲道龙是撑篙的,他买的船,在江里跑船,后来就走了。”“现在成龙的父亲在外国,在澳大利亚。曾经回来过3次。”
据了解,房道龙早年到上海谋生,后来由于战局变化,房道龙不得已迁居台湾,后又到了香港,成龙就出生在香港。1984年,房道龙在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当厨师时认识了当时的副总理吴学谦,在吴学谦的帮助下,1987年,房道龙回到了了阔别了40年的家乡,找到了在安徽失散的两个儿子。以后,房道龙又两次回到房桥村,而今90岁的房道龙在澳大利亚安享晚年。成龙和他大陆的两个异母亲兄弟则至今无缘相见。当天下午,在房桥村房淑江的带领下,我们在距房桥村几里之遥的裕溪口,我们找到了成龙的同父长兄房仕德。由于种种原因寻访并不顺利,据了解,房仕德不愿意与外界提起这件事情的原因主要是以前很多不负责任的报道使房仕德身心疲惫,受伤很深。房桥村副村长、房道龙的堂孙房淑江向我们介绍了房仕德的一些情况:
“房仕德现在是退休老工人,他以前是邮电局的老工人,解放以后就在这个邮电局干,干到退休"。前几年他陪巢湖市文联的来过一次,这是他第二次来,市文联的来对他进行了采访。当时,房仕德说,他和他的父亲都希望成龙能够在他们的父亲去世前见上一面,兄弟团圆以了却一个心愿.
随后,我们再次来到房桥村,发现这里的村庄与北方紧凑的村庄布局完全不一样的,各家各户大多 分散地坐落在水田边缘的高地上,房前房后多是长满荷花的池塘,村中心是面积比较大、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在这个村的中心位置,村民们在几年前捐款修了一座房氏祠庙,修庙时还发现了清朝道光年间的一块村碑。听说远方来了亲戚,房氏族人就陆续赶来了,并向我们讲述了当年房道龙在家及回乡探亲时的情景。
今年70多岁的房仕山是房道龙认识的唯一健在的老人,房道龙每次回家乡都是先来拜访他。他说房道龙1987年第一次回家时是走着回来的,“早上很冷,步行大约有一公里。我一出门就看见他挽着裤腿子,大摇大摆地过来了。到现在他一共来了3次,每次来先到我这个地方,因为我们从小在一起,我们喊他叔大爷,他从小住在我家旁边那个地方,在附近放羊。他大我14岁,后来他玩船,搞了很多年后,就出去了。”
在房道龙的堂孙房淑江家,我们见到了一张房道龙与村人的合影。从照片上看,房道龙与成龙的模样非常象。
房家族人介绍说,他们这一带房玄龄的后裔大约有2000多人,以房桥村为主,包括芜湖市以及裕溪口等地共有16个分支。前几年续家谱的时候共抄了16本家谱,都是从他们村续的。房仕山老人还说,将来一定要到他们的老家、山东临淄去看一看,祭拜祭拜他们的祖先。
博[博,读音作bó(ㄅㄛ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中期郜国人孙阳,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
据典籍《韵会》、《广韵》等记载:“古有博劳,善相马。”
博劳,就是古代著名的相马师伯乐。在典籍《韩诗外传》中记载:“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清朝学者周廷寀特别加注:“伯读曰博, 以伯乐为博劳,云古有博劳,善相马也。”
伯乐,公元前680~前610年,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人(今山东成武)。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逐渐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在古代,“伯”、“博”二字可通假,因此在伯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伯氏、博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齐国之邑博州,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典籍《韵会》记载:“春秋,齐之聊摄随为博州。”
齐国博州,即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古称临淄,包括古营丘即今临淄区。注意,其非今天的新疆 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亦简称博州)。
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博州原住民以居帝名称为姓氏,称博氏,史称博氏正宗。
第三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战国时期学官博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博士,是战国时期东周王廷始设的官职称谓,由有大学问之学者、贤人担任,掌管古今之学,秦朝时期沿袭。
到西汉时期,博士为奉常(太常)的属官,负责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特别设置了“五经博士”,专门以经学教授皇室子弟,与以前的博士职掌已经有所不同。
东汉时期,朝廷以十四名国学博士分别掌管五经,即《易经》由四位博士掌管,分别为施氏、孟氏、梁丘氏、京氏;《书经》由三位博士掌管,分别为欧阳氏、大夏侯氏、小夏侯氏;《诗经》由三位博士掌管,分别为鲁氏、齐氏、韩氏;《周礼》由两位博士掌管,分别为大戴氏、小戴氏;《春秋》由两位博士掌管,分别为公羊氏、颜氏。这些博士的职责就是“掌教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仍然属于太常管辖。
晋朝时期设置国子学,所属官员即为“国子博士”。南朝梁国设置“正言博士”,北朝齐国设置“太学博士”等,职责与东汉国学博士相似。
隋朝、唐朝时期,朝廷设置有国子监,在国子监各馆内设置博士,负责教授达官子弟(国子),后历朝历代均沿袭国子监之制。
博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博士氏,在秦朝以后皆省文简称为博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战国时期赵国博闻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战国时期,赵国设有博士官职,职能与今学术顾问相同,与其他诸侯国的博士亦相同。其博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博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博士祭酒,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博士祭酒,实际上是秦朝时期所设置的官职,位居诸博士之首。在西汉时期称博士仆射,在东汉时期称博士祭酒,官秩为六百石。
到曹魏时期,博士祭酒改称太学博士祭酒,在十九名博士中选才智威德最重者担任,为国子学之长官,官秩为正五品。改官职称谓在晋朝以后多称国子祭酒。
博士祭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博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十六国时期博士郎中,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在太学中设置了博士郎中的官职,专门负责饿掌教官秩两千石以下的十五岁以上官员子弟,为北燕政权中君王指定的重望学者,官比正五品,官秩八百石。
博士郎中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汉化称博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博尔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元朝时期,蒙古汗国王廷中设置有怯薛官职,即突厥语“执事”,博尔赤为执事之一。
“博尔赤”为蒙古语,即厨师,亦称为宝儿赤、卜兀赤、博儿赤、保兀儿赤、包儿赤等,职为宿卫亲军中专门掌管烹饪,即侍奉主上饮食的执事人员。
博尔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博尔赤氏、或宝儿赤氏、卜兀赤氏、博儿赤氏、保兀儿赤氏、包儿赤氏等,后有汉化为单姓博氏、或宝氏、卜氏、保氏、包氏者。
第八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诸“博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博络氏、博罗特氏(包杰鲁特氏)、博古罗克氏、博古罗特氏、博尔克氏、博尔济斯氏、博尔济克氏、博尔济氏、博尔苏特氏(别速惕氏)、博尔衮氏、博第斯氏(博迪斯氏)、博都哩氏(孛术律氏、孛术鲁氏)、博希特氏等诸部落姓氏,后多冠有汉姓博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满族诸“博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博多特氏、博尔衮氏、博尔和罗氏、博尔济氏、博和哩氏(博赫里氏、蒲古里氏)、博和罗氏、博勒卓克氏等诸部落姓氏,后多冠有汉姓博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鄂伦春族,出自鄂伦春族博勒济尔格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志》记载:
鄂伦春族博勒济尔格氏,世居今黑龙江流域,后有东海女真引为姓氏者。在清朝晚期以后,有冠汉姓为博氏者。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志》记载:达斡尔族布库尔氏,亦称博库尔氏、博阔尔氏,出自明朝时期达斡尔鄂嫩部,世居黑龙江博勒哩屯(今俄罗斯结雅河支流托木河口北岸卡赞卡村一带)、莫力达瓦(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清朝中叶以后有部分布库尔氏族人迁驻新疆塔城地区(今新疆塔城霍城伊车嘎善锡伯族乡)。后有满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kur Hala,汉义“首选先锋”、“帽沿”。达斡尔族、满族、锡伯族布库尔氏,在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博氏者。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达斡尔族卜克图氏,亦称博克图氏、博和图氏,出自达斡尔莫尔登部卜克图氏族,世居黑龙江博勒哩屯(今俄罗斯结雅河支流托木河口北岸卡赞卡村一带)、莫力达瓦(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清朝中叶以后有部分布库尔氏族人迁驻新疆塔城地区(今新疆塔城霍城伊车嘎善锡伯族乡)。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ktu Hala。达斡尔族、满族卜克图氏,在清朝晚期以后有冠汉姓为博氏者。
二郡望:
博 州:即今山东淄博博山,亦称临淄。从周朝末年流传孝妇颜文姜的故事开始,博山城后称颜神、颜神店和颜神镇。淄博历史悠久,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淄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的故都,因齐国最早兴起蹴鞠运动,临淄被国际足联认定为世界足球起源地。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手工业方面的专著《考工记》、第一本农业方面的专著《齐民要术》以及最早阐述服务业的专著《管子》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写成的。齐国文化具有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特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源之一。淄博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著名人物: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孙武、左思、房玄龄以及蒲松龄、赵执信、王渔洋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淄博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处,五音戏等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朝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设博山县,属青州府。民国初年废府,改济南道,后废道,归山东省 辖。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博山县抗日民主政权成立,属泰安、莱芜、章丘、历城、淄川、博山、新泰七县边区联合办事处管辖。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属泰安专区。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与莱东县合署办公,后改称博莱县。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恢复博山县,属鲁山行署。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3月博山解放,8月分为博山县和博城、黑山、原山三个直辖区。1949年10月,撤销三个直辖区,改为博山市,属淄博工矿特区。1950年5月博山市并入博山县。1951年5月成立淄博市,驻博山城里,保留博山县,县府迁经源泉。1955年3月撒销淄博工矿特区,建立淄博市,原淄博市改为博山区,归淄博市领导。博州盛产瓷器,陶瓷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了宋代,陶瓷生产已著称于世。不仅有白釉、青釉、黑釉及各种雕塑品,而且还有驰名中外的“雨点釉”、“茶叶末釉”。博州在陶瓷生产中还运用剔花、划花、印花、手绘作装饰,制作手法丰富多彩。从明、清时期开始,博山逐渐发展成山东省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成为全国五大瓷都之一,产品不仅行销国内,而且销售世界各地。因此,博州又称“北瓷都”。
三历史名人:
博文伟:(公元1938~今),浙江杭州萧山人。著名旅游教育专家
博文伟为杭州大学旅游学院教授,风景旅游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旅游研究所所长。中国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旅游资源研究会会长。
1961年南京大学毕业,196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1979~1981年公派赴前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大学(现克罗地亚)访问进修。1987年调入杭州大学。
博文伟长期从事于经济地理、区域与城市规划以院做游经济与旅游规划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先后主讲过《中国经济地理》、《城市总体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六门课程、培养了二十余名硕士研究生。参加过中科院组织的沙漠、草原、三峡工程等综合考察与规划论证工作,承担或主持了国家、部、省的课题十余个,各类规划及课题项目八十余个,共发表专著、译著、教材和论文四十余部、篇。
博文伟致力于多门类、跨学科的协同研究,紧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其新编教材《旅游资源评估与开发》获校优秀教材奖、立国首届旅游地学成果银奖。他主持的《杭州市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研究,获浙江省及杭州市人民 1998年科技进步奖。
博文伟在亚太地区旅游促进会上的主题报告《中国发展旅游与环境管理》被收录入《中国当代社会科学选粹》。
由于博文伟在多方面取得的成就,已入选《中华科技精英大典》、《中国专家人名辞典》。
博立仁:(公元1955~今),蒙古族,笔名博涛;内蒙古固阳人。著名现代作家。
博立仁是转业军人的后代。
1974年高中毕业后,插队到了牧区,结束了长达两年的知青生活后,又开始在马场打工,1986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他虽然远远不如正常人,但有一颗自强的心,工作之余喜欢写诗文,以求精神的寄托,拿到了中亚函授 学院结业证和香港东方函授学院毕业证,处女作《草原牧歌》发表在《河北作家》小报上,诗作《星光》被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有作品《恋》、《远方》等分别发表在《美文酒吧桌》、《中国当代爱情诗作品景德镇赏》等在世界华文诗歌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失落的梦》在文学作品大赛中荣奖三等奖,《忆》在首届中国现代诗词发展奖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短语收入《中国修养妙语——中华新人新语集萃》中,《单纯》被中华当代文学艺术作品展藏馆展览和收藏,名字和传略被列入《当代自学人才集录》、《东方之子》、《世界名人录》等中。
博立仁被授予“1991中国桂冠诗人”和“1996十佳新星诗人”两项光荣称号,先后担任华夏文学协会中原分会会员。三月雪艺术文学会会员,南国文苑诗作协会会员,毕业于北京自修大学。
一顿饭120道菜,清朝皇帝是这么吃饭的
本文2023-09-27 10:29: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1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