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姓 於氏家谱 於姓起源 於姓名人 於姓的来源 於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4收藏

於姓 於氏家谱 於姓起源 於姓名人 於姓的来源 於姓简介,第1张

一、姓氏源流

於(Yū)姓源出有二:

1、据《世本》载,黄帝时有臣子名於则,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履,结束了古人光着脚的历史,因功大被封于於(今河南内乡),称为於则。於则的子孙后代以封地为姓,称为於氏。通常认为,於则是於姓的始祖。

2、出自有熊氏,以封地名为氏。黄帝的孙被封于商於(今河南省淅川)。其后以封地於为姓,遂为於氏。

得姓始祖:於则。中国人的祖先早在距今5000年以前就已经懂得穿鞋子,当初发明和制作鞋子的人,就是现在於姓中国人的始祖於则。根据《世本》上记载,黄帝的臣子中有於则,开始发明和制作鞋子。於姓中国人的始祖於则被封于内乡,有一个於村,与商地近,就是史记上的楚、商於地,后代以於为氏,望族出于广陵、京兆。於氏始祖於则最初封于内乡,所在地在现在的河南省境内。而根据《世本》的记载,这个家族的子孙主要繁衍于广陵。望族居广陵郡,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江都县一带。於氏后人尊於则为於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三、历史名人

於 琳:宋朝人。为本州防城保甲,尽忠职守。建炎初,陈通叛乱,於琳随浙东安抚使讨伐陈通,战败被俘,陈通欲刺面降之,於琳骂不绝口,宁死不屈而遭杀害。

於 敖:明朝人。正德年间进士。嘉靖年间,驻汾州,分守冀南。当时强宗内乱,胡虏外侵,军民慌乱不安,莫知所措。於敖指挥军民赶筑外城及四方堡垒,加强防御,盗贼不敢犯。官至巡抚都御史。

於清言:南宋晋陵(今江苏省武进)人。嘉定年间(1208-1224)专画荷花草虫,独步一郡,世号“荷”,宁宗朝(1195-1224)以荷花障进,特旨授承节郎,浙西安抚司、计议官。按图绘宝鉴作于清年,一作青年,似为一人,待考。著有《图绘宝鉴》、《毗陵志》、《画史会要》、《历化画史传》等。

於竹屋:明代的画家,他以擅长画墨竹而闻名于世。著有《画史会要》、《明画录》。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黎阳郡:西汉的时候设置了黎阳县,北魏改设黎阳郡。治所在今天的河南省中部浚县东北一带,与晋代顿丘郡的地址大致吻合。

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

广陵郡:东汉时置。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

2、堂号

救民堂:明朝时候於仲宽,为永新知县。那时南乡龙仁和为乱,带兵的将军要把南乡人杀光,好报他的战功。仲宽坚决反对。南乡人很感激他,生了男孩多用仲宽的姓当儿子的名,永远记念。

============================================================

於姓宗祠通用对联

〖於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上古;

望出黎阳。

——佚名撰於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於姓的得姓源流和郡望。

世推名画;

天降甘霖。

——佚名撰於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晋陵人於清言,擅长画荷花,独步一时。宁宗时以荷花幛献给皇上,特旨授承节郎、浙西安抚司计议官。下联说明代於坦,为官清廉而有善政,相传时遇大旱,曾徒步祈雨,果然天降甘霖。

刚方经国;

廉慎格天。

——佚名撰於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代岷州人於敖,字伯度,正德年间进士,由郎中升山西左参政,嘉靖年间分守冀南,驻汾州。当时,汾州大族内乱,强虏外侵,吏民都不知所措,他率人创立外城及四方堡垒。官至巡抚都御史。他为官严正,廉洁谨慎。“格天”,谓感通于天。

惠授郎宦;

恩感仲完。

——佚名撰於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画家於清言,晋陵人。工画荷花。宁宗时,曾以荷花幛进,特旨授承节郎、浙西安抚司计议官。下联典指明代洪武间永新知县於仲完,黄岩人。有殊德,当地人感其恩,每生子多取“仲完”之名。

-----------------------------------------------------------------

〖於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人夸敦之智品;

我爱竹屋墨梅。

——佚名撰於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右通政於伦,字敦之,黄冈人。曾辑上古至明代用智之事为一书,名曰《智品》。下联典指明代画家於竹屋,以善画墨梅闻名。

-----------------------------------------------------------------

〖於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创麻履造福黎庶;

筑城池保护人民。

——佚名撰於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上古黄帝臣於则作履(麻鞋)惠民。下联典指明代山西左参政於敖,字伯度,岷州人。嘉靖中,分守冀南,驻汾州。时内乱外侵,吏民莫之所措,敖创作外城及四方堡塞,盗寇不敢犯。官至巡抚都御史。

-----------------------------------------------------------------

〖於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昭代名臣,大洒及时霖雨;

帝廷良佐,宏开奕叶箕裘。

——佚名撰於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上古黄帝臣於则作履(麻鞋)惠民。下联典指明代名相於坦,佐帝立业有功。

西域观荷花

文图/周基成

仲夏时节,阳光之下,热风拂面。站在这几亩荷塘边,观赏荷塘盛开的荷花。粉红的、雪白的荷花,有的开得灿烂,有的还是花蕾。微风带着热浪轻拂着池塘,荷花在微风中,摇曳如娇羞的少女。美得让人动容。

一瞬间,我恍如置身江南。只有江南才有这“十里荷花”。在这旷远的西部边塞,也有江南景观,着实让人又惊又喜。

据了解,近年来,新疆开始引种荷花,用于观赏。比较大的荷塘,有博斯腾湖、五家渠青格达湖,还有就我观看的这处一一米泉三道坝子。

荷塘的主人,是一位四川人。他告诉我,看荷花,最好是早晨,太阳刚刚露头,荷花在晨光中,开得最好,午时,阳光炙热,荷花就会慢慢收缩卷起。花容失色。说到怎么想起来种几塘荷花,瘦黑的四川人,乐哈哈地说,我也喜欢荷花。没想到种成功了。

看荷花的人很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池塘边满是人。有一个少女,还摆出各种姿势,供大家拍照,自己也好开心。

荷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又名莲花,还叫水芙蓉。最早读到咏荷诗,应该是汉乐府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诗了。

对凡夫俗子来说,荷实用性最高。荷花败后,长出莲蓬,结出莲子,根是莲藕,都是食用的佳品,近年来,田田荷叶也做成荷叶茶,败火通便减肥,很是见效。

对文人墨客来说,荷花清新脱俗,更具欣赏价值,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作的《爱莲说》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几乎人人能背诵。“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简直就是洁身自好的清廉知识分子的写照。历代文人推崇。

说到周敦颐老前辈,我还要多说几句话。小时候,我们周家无论新房旧房,都会在客厅的正面墙上,书写上:“濂溪堂”三个大字。小时候,不知何故。大人也不知道,只是说,祖辈传下来。是对祖先的敬重。后来读书了,知道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濂溪堂”,不就是指“濂溪的堂屋吗”。有一次翻读我们周姓一宗的家谱,发现周敦颐老先生在上。说实话,我对家谱也是不太信的,因为上逆追到周文王、周武王,甚至周瑜。大凡周姓出的帝王将相,文人大雅都在其上。但一辈辈传下的习俗,又让人感到可信度大。如此说,周敦颐老前辈,或许是我们周氏一宗的祖上!怪不得,我对巜爱莲说》也是如此的喜欢,至今还可倒背如流。

荷花之美,不仅在盛开之时,就是残荷,也有人喜欢得不得了,有不少画家,专门画残荷。如画家冷军的《百残图》,画残荷成一家。还有一些摄影家,也对残荷情有独钟,他们的镜头下,残荷一样风姿绰约。西安摄影师樊炎峰就特别偏爱拍摄残荷,一幅有残荷之美》,意象万千。也有诗人,偏好写残荷的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秋荷听雨声”,“山池八月污泥竭,犹有残荷几瓣红”,“残荷枯叶立寒塘”。即使已败成残荷,荷茎也犹有一身傲骨,这也就是人们喜爱荷花理由。

於姓 於氏家谱 於姓起源 於姓名人 於姓的来源 於姓简介

一、姓氏源流 於(Yū)姓源出有二: 1、据《世本》载,黄帝时有臣子名於则,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履,结束了古人光着脚的历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