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的青帮是黑社会么??
洪门与青帮是中国两大古老帮派,均有其历史起源与始命,二者均是因为明崇祯皇帝於1644年3月19日自缢於紫禁城后煤山,清王朝成立后相继成立的抗清地下组织,但二者最大不同之处,在於洪门显於外,而青帮隐於市,青帮原称「漕帮」,担负反清复明的应征运粮工作而设帮,但为防清廷猜忌打压而改帮名为「安清」,因此青帮成员均自称作「安清(安亲)子弟」 由於当时清王朝采强烈镇压行动,因此青帮成员采师徒制,成员秘而不宣,继而发展出许多复杂的切口、术语、手势,青帮之后发展很像一般人观念中的情报系统,负责情资搜集、暗杀等工作,至今仍是拥有神秘色彩的地下组织。 「青门一条线,洪门一大片」,青帮全盛时期拥有128帮半的雄厚势力,进入民国时代,仅存江淮泗、兴武泗、兴武六、嘉白、嘉海卫及叁杭等六大联帮,由於青帮吸收成员方案都是秘密进行,采师徒制单线经营及即使对家人也不得公开身份的「祖训」。一位青帮成员表示,外传青帮在台湾有20万人,但实际成员究竟有多少人,因为「上不能禀父母,下不传妻子」的家规,故仅能用推估来计算;相较於采兄弟制及可揭示身份的洪门而言,洪门人数较能掌握。 然而青帮算不算黑帮?就某种程度而言,青帮是秘密帮派,在清朝及民国初年,因当时复杂政治环境及使命需求,青帮一度被视为黑道帮派或判乱组织,泄露身份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但在台湾的青帮,因发展组织受限於帮规,导致青帮已渐无昔日色彩,和现代帮派动辄围事、聚众滋事或为害社会治安相比,青帮有如垂垂老者,亦未出现对社会具有严重危害的影响力。 师徒如父子 老爷子辈份高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可以形容青帮的组成体系结构,采师徒制的青帮,本命师父就如同父亲一般,而徒弟若再收弟子,师父就可升级为「老爷子」的辈份,老爷子在帮内的地位崇高,伦理阶级分明。不过收徒并不容易,入帮(青帮术语称作进家)者,要经过「记名」、「上小香」、「认家礼」、「上大香」及「开山门」等步骤,历经长时间的观察与种种考核,有人长达10年的考核后才准进家,有机会了解其中奥秘。 特别有趣的是,由於老爷子如同家中祖父般的地位,因此即使徒子、徒孙事业有成,年纪都已五、六十岁了,均对於老爷子恭敬如仪,而一切吃喝则由老爷子张罗负担。此与现今帮派都是由老大吃喝徒弟,或由徒弟供养一切开销的情况背道而驰。 根据青帮内部的家礼规定,安亲子弟之间互以「老大」相称,不过青帮的「老大」与黑道的老大不同,属於同班辈的互称用语,对於师父则要尊称「师父」、「先生」、「老太爷」、「老爷子」或「老头子」,师父的妻子称作「师娘」,其父要尊称作「师爷」,至於师父的儿子则称作「小老大」,另家礼也规定,师徒不得对坐。 一位李姓青帮成员说,在一次老爷子宴请同门师兄弟及弟子的餐叙中,依规定在老爷子的对座必须要留一个空位,只有与老爷子同等分量的人才能坐,当时有一位搞不清楚状况的媒体记者,因晚到而一屁股坐了上去,引起众怒,吓得这位年轻记者差点屁滚尿流,后来是因为老爷子赶忙宣称该记者是他刚认的弟弟,才化解这场危机。 海军军系多青帮? 情治系统才是主力 坊间流传因青帮起源於中国河川运输,故在海军军系中多藏有青帮的成员,但根据青帮多位大老指出,在民国时期,基於北伐、对日战争的需求,已故军统局局长戴笠将军寻求有「上海皇帝」之称的杜月笙帮助,创建情报网,才将青帮成员大量引入,而后这些青帮成员散落在各军系及警察系统,逐渐增强势力,因此海军体系并非青帮成员较多,而是各军警系统都有,但还是以军情局为首的情治系统为主力。 根据青帮的「家谱」记载,青帮的辈份可分为前廿四代、后廿四代及绩廿四代派等叁个辈份接续: 前廿四代依序为清、净、道、德、文、成、佛、法、仁、伦、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理、大、通、悟、学。 后廿四代为万、象、皈、依、戒、律、传、宝、化、渡、心、回、临、持、广、泰、普、门、开、放、光、照、乾、坤。 续廿四代为绪、结、昆、计、山、芮、克、勤、宣、华、转、忱、庆、兆、报、魁、宜、执、应、存、挽、香、同、流。 当前在台湾辈份最高的青帮大老是一位属於前廿四代「通」字辈,已届80八十高龄的戴老爷子,其次为「悟」字辈的大老,背景均有军警身份,而最小辈份者已到了后廿四代的「象」字辈了。 国家认同成青帮未来隐忧 大老担心沦为黑帮 加入青帮有什麽好处?青帮人士至今都认为青帮从古至今都是属於「爱国组织」,因此青帮成员的任务就是要「捍卫国家」,同门之间要有彼此帮忙解难的义气,但国家定位当前在台湾的不确定性,也让青帮内部出现了一些分歧,进而出现部分青帮人士「破坏」了祖训应保密身份及隐於市的规定,并大张旗鼓的在外开山门收徒。 另让青帮大老们担心的是,由於年轻一辈对国家认同、定位与如今已五、六十岁的大老渐有出入,再加上企图心旺盛,许多青帮大老担心未来该组织会变质,甚至会沦入黑帮一途。 杜月笙(1888-1951)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原名月生,后改名镛,号月笙,出生于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南杜家宅。四岁以前,母父相继去世,先后由其继母和舅父养育。十四岁到上海十六铺鸿元盛水果行当学徒,日夕与流氓、歹徒为伍,又嗜赌成性,不久被开除,转到潘源盛水果店当店员。后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陈世昌是小东门一带的流氓头子,绰号“套签于福生”,在青帮中属“通”字辈,杜月经按序排在“悟”字辈。由于陈世昌等人的关系,杜月簧获得机会进入黄金荣公馆。他机灵诡诈,善解人意,很快获得当时法租界华探头目、黑社会头面人物黄金荣的赏识,成为其亲信,由佣差上升为鸦片提运,并负责经营法租界三大赌场之一——公兴俱乐部。 因善于纠合同伙,勾结军阀,他成为鸦片提运中最有势力的一个。1925年7月,杜月笙在租界与军阀当局庇护下,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势力日大,成为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的“上海三大亨”之一。同年,担任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兼纳税华人会监察。在上海三大亨中,有“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的说法。比起黄、张来,杜月笙确实高明一些,他善于协调黑社会各派势力之间的关系,善于处理与各派军阀之间的关系,善敛财,会散财,他通过贩卖鸦片、开设赌台等活动,大量聚敛钱财,然后,又以这些不义之财,笼络社会上各种人物,从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帮会骨干,无所不有。由于他在上海善待下台总统黎元洪,黎元洪的秘书长特撰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干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他因此被其党羽吹捧为“当代春申君”。杜月笙也做些收买人心的事情。他持续多年购买预防传染病的药水,送到浦东老家,按户免费发放。每逢上海及附近地区发生灾害,他必定出面组织赈济。他有时装出维护工人利益的形象,出面调解劳资纠纷。他一改传统流氓身着短打、手戴戒指、卷袖开怀的打扮,而是四季身着长衫,打扮斯丈,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形象。他附庸风雅,广结名流,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名律师秦联奎都是他的座上客。由此,杜月笙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为蒋介石镇压革命运动充当打手。4月11日晚,他设计骗杀了上海工人运动领袖汪寿华,随后又指使流氓镇压工人纠察队。他因此获得蒋介石的支持。南京政府成立后,他担任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虽是虚衔,但有助于提高社会地位。同年9月,任法租界公董局临时华董顾问,1929年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 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通过结交金融界徐新六、陈光甫、唐寿民等著名人士,他的银行业务颇为兴旺。 1930年起,杜月笙在家乡买地五十亩,大兴土木,起造杜家祠堂,1931年6月8日至10日,举行家祀落成典礼和“奉主入词”典礼。仪仗队有五干人之众,自法租界杜公馆出发,长达数里,巡捕开道,鼓乐震夭。杜祠开酒席三日,每日干桌。包括蒋介石、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上海市长张群等在内的党国要人都送了匾额。排场之大,靡费之巨,极一时之盛。1932年,杜月笙开始组织恒社, 1933年2月25日,举行开幕典礼。杜月笙自任名誉理事长。社名取“如月之恒”的典故,名义上是民间社团,以“进德修业,崇道尚义,互信互助,服务社会,效忠国家”为宗旨,实际上是帮会组织。杜月笙借此广收门徒,向社会各方面伸展势力。恒社初成立时,有一百三十余人,到1937年达五百二十余人,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上海市社会局。新闻界、**界等许多方面的人士都参加进来。1934年,杜月笙任地方协会会长。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8月,又发动进攻上海的八一三事变。上海人民与全国人民一样,投入英勇悲壮的抗日斗争中。在全国人民抗日要求推动下,杜月笙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他参与劳军活动,筹集大量毛巾、香烟、罐头食品,送到抗敌后援会。他弄到一些军中急需的通讯器材、装甲保险车送给抗日将领。他应八路军驻沪代表潘汉年的要求,将从外国进口的一千副防毒面具,赠送给八路军使用。 上海沦陷后,杜月笙拒绝日本人的拉拢,于1937年11月迁居香港。在香港,他利用帮会的关系,继续活动。他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上海党政统一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情报、策划暗杀汉奸等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上海的门徒协助军统特务刀劈了大汉奸、伪上海市长傅筷庵。1940年他组织人民行动委员会,这是在国民党支持下的中国各帮会的联合机构,杜月笙为主要负责人,由此实际上成为中国帮会之总龙头。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杜月笙迁居重庆,建立恒社总社,向大后方发展势力。他组织中华贸易信托公司、通济公司等,与沦陷区交换物资,借此中饱私囊。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杜月笙于1945年9月初返回上海、收割旧部,重整旗鼓。这时,由于租界已被收回,国民党势力可以公开活动,帮会的作用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1946年12月,上海参议会选举议长,杜月笙经过多方活动,虽然以最高票当选议长,但因国民党不那么支持他,所以,他当选后马上辞职。此后,他致力于向工商、金融、交通、文化、教育、新闻等各业中发展势力,担任各种各样的董事长、会长、常务董事、校董达六七十个。 1948年,蒋介石为了挽救严重的财政危机,派蒋经国到上海实行市值改革,发行金圆券,要求民间将所持法市外币及金银一律兑换成金圆券。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没有完全照办,被蒋经国以投机倒把罪逮捕,后被判了六个月的徒刑。经过此事,杜月笙明白自己在上海大势已去。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连获大胜,上海解放指日可待。5月1日,杜月笙携家仓惶逃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在香港病逝
芝州夜月M1!
洪门与青帮是中国两大古老帮派,均有其历史起源与始命,二者均是因为明崇祯皇帝於1644年3月19日自缢於紫禁城后煤山,清王朝成立后相继成立的抗清地下组织,但二者最大不同之处,在於洪门显於外,而青帮隐於市,青帮原称「漕帮」,担负反清复明的应征运粮工作而设帮,但为防清廷猜忌打压而改帮名为「安清」,因此青帮成员均自称作「安清(安亲)子弟」
由於当时清王朝采强烈镇压行动,因此青帮成员采师徒制,成员秘而不宣,继而发展出许多复杂的切口、术语、手势,青帮之后发展很像一般人观念中的情报系统,负责情资搜集、暗杀等工作,至今仍是拥有神秘色彩的地下组织。
「青门一条线,洪门一大片」,青帮全盛时期拥有128帮半的雄厚势力,进入民国时代,仅存江淮泗、兴武泗、兴武六、嘉白、嘉海卫及叁杭等六大联帮,由於青帮吸收成员方案都是秘密进行,采师徒制单线经营及即使对家人也不得公开身份的「祖训」。一位青帮成员表示,外传青帮在台湾有20万人,但实际成员究竟有多少人,因为「上不能禀父母,下不传妻子」的家规,故仅能用推估来计算;相较於采兄弟制及可揭示身份的洪门而言,洪门人数较能掌握。
然而青帮算不算黑帮?就某种程度而言,青帮是秘密帮派,在清朝及民国初年,因当时复杂政治环境及使命需求,青帮一度被视为黑道帮派或判乱组织,泄露身份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但在台湾的青帮,因发展组织受限於帮规,导致青帮已渐无昔日色彩,和现代帮派动辄围事、聚众滋事或为害社会治安相比,青帮有如垂垂老者,亦未出现对社会具有严重危害的影响力。
师徒如父子 老爷子辈份高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可以形容青帮的组成体系结构,采师徒制的青帮,本命师父就如同父亲一般,而徒弟若再收弟子,师父就可升级为「老爷子」的辈份,老爷子在帮内的地位崇高,伦理阶级分明。不过收徒并不容易,入帮(青帮术语称作进家)者,要经过「记名」、「上小香」、「认家礼」、「上大香」及「开山门」等步骤,历经长时间的观察与种种考核,有人长达10年的考核后才准进家,有机会了解其中奥秘。
特别有趣的是,由於老爷子如同家中祖父般的地位,因此即使徒子、徒孙事业有成,年纪都已五、六十岁了,均对於老爷子恭敬如仪,而一切吃喝则由老爷子张罗负担。此与现今帮派都是由老大吃喝徒弟,或由徒弟供养一切开销的情况背道而驰。
根据青帮内部的家礼规定,安亲子弟之间互以「老大」相称,不过青帮的「老大」与黑道的老大不同,属於同班辈的互称用语,对於师父则要尊称「师父」、「先生」、「老太爷」、「老爷子」或「老头子」,师父的妻子称作「师娘」,其父要尊称作「师爷」,至於师父的儿子则称作「小老大」,另家礼也规定,师徒不得对坐。
一位李姓青帮成员说,在一次老爷子宴请同门师兄弟及弟子的餐叙中,依规定在老爷子的对座必须要留一个空位,只有与老爷子同等分量的人才能坐,当时有一位搞不清楚状况的媒体记者,因晚到而一屁股坐了上去,引起众怒,吓得这位年轻记者差点屁滚尿流,后来是因为老爷子赶忙宣称该记者是他刚认的弟弟,才化解这场危机。
海军军系多青帮? 情治系统才是主力
坊间流传因青帮起源於中国河川运输,故在海军军系中多藏有青帮的成员,但根据青帮多位大老指出,在民国时期,基於北伐、对日战争的需求,已故军统局局长戴笠将军寻求有「上海皇帝」之称的杜月笙帮助,创建情报网,才将青帮成员大量引入,而后这些青帮成员散落在各军系及警察系统,逐渐增强势力,因此海军体系并非青帮成员较多,而是各军警系统都有,但还是以军情局为首的情治系统为主力。
根据青帮的「家谱」记载,青帮的辈份可分为前廿四代、后廿四代及绩廿四代派等叁个辈份接续:
前廿四代依序为清、净、道、德、文、成、佛、法、仁、伦、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理、大、通、悟、学。
后廿四代为万、象、皈、依、戒、律、传、宝、化、渡、心、回、临、持、广、泰、普、门、开、放、光、照、乾、坤。
续廿四代为绪、结、昆、计、山、芮、克、勤、宣、华、转、忱、庆、兆、报、魁、宜、执、应、存、挽、香、同、流。
当前在台湾辈份最高的青帮大老是一位属於前廿四代「通」字辈,已届80八十高龄的戴老爷子,其次为「悟」字辈的大老,背景均有军警身份,而最小辈份者已到了后廿四代的「象」字辈了。
国家认同成青帮未来隐忧 大老担心沦为黑帮
加入青帮有什麽好处?青帮人士至今都认为青帮从古至今都是属於「爱国组织」,因此青帮成员的任务就是要「捍卫国家」,同门之间要有彼此帮忙解难的义气,但国家定位当前在台湾的不确定性,也让青帮内部出现了一些分歧,进而出现部分青帮人士「破坏」了祖训应保密身份及隐於市的规定,并大张旗鼓的在外开山门收徒。
另让青帮大老们担心的是,由於年轻一辈对国家认同、定位与如今已五、六十岁的大老渐有出入,再加上企图心旺盛,许多青帮大老担心未来该组织会变质,甚至会沦入黑帮一途。
杜月笙(1888-1951)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原名月生,后改名镛,号月笙,出生于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南杜家宅。四岁以前,母父相继去世,先后由其继母和舅父养育。十四岁到上海十六铺鸿元盛水果行当学徒,日夕与流氓、歹徒为伍,又嗜赌成性,不久被开除,转到潘源盛水果店当店员。后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陈世昌是小东门一带的流氓头子,绰号“套签于福生”,在青帮中属“通”字辈,杜月经按序排在“悟”字辈。由于陈世昌等人的关系,杜月簧获得机会进入黄金荣公馆。他机灵诡诈,善解人意,很快获得当时法租界华探头目、黑社会头面人物黄金荣的赏识,成为其亲信,由佣差上升为鸦片提运,并负责经营法租界三大赌场之一——公兴俱乐部。
因善于纠合同伙,勾结军阀,他成为鸦片提运中最有势力的一个。1925年7月,杜月笙在租界与军阀当局庇护下,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势力日大,成为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的“上海三大亨”之一。同年,担任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兼纳税华人会监察。在上海三大亨中,有“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的说法。比起黄、张来,杜月笙确实高明一些,他善于协调黑社会各派势力之间的关系,善于处理与各派军阀之间的关系,善敛财,会散财,他通过贩卖鸦片、开设赌台等活动,大量聚敛钱财,然后,又以这些不义之财,笼络社会上各种人物,从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帮会骨干,无所不有。由于他在上海善待下台总统黎元洪,黎元洪的秘书长特撰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干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他因此被其党羽吹捧为“当代春申君”。杜月笙也做些收买人心的事情。他持续多年购买预防传染病的药水,送到浦东老家,按户免费发放。每逢上海及附近地区发生灾害,他必定出面组织赈济。他有时装出维护工人利益的形象,出面调解劳资纠纷。他一改传统流氓身着短打、手戴戒指、卷袖开怀的打扮,而是四季身着长衫,打扮斯丈,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形象。他附庸风雅,广结名流,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名律师秦联奎都是他的座上客。由此,杜月笙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为蒋介石镇压革命运动充当打手。4月11日晚,他设计骗杀了上海工人运动领袖汪寿华,随后又指使流氓镇压工人纠察队。他因此获得蒋介石的支持。南京政府成立后,他担任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虽是虚衔,但有助于提高社会地位。同年9月,任法租界公董局临时华董顾问,1929年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
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通过结交金融界徐新六、陈光甫、唐寿民等著名人士,他的银行业务颇为兴旺。
1930年起,杜月笙在家乡买地五十亩,大兴土木,起造杜家祠堂,1931年6月8日至10日,举行家祀落成典礼和“奉主入词”典礼。仪仗队有五干人之众,自法租界杜公馆出发,长达数里,巡捕开道,鼓乐震夭。杜祠开酒席三日,每日干桌。包括蒋介石、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上海市长张群等在内的党国要人都送了匾额。排场之大,靡费之巨,极一时之盛。1932年,杜月笙开始组织恒社, 1933年2月25日,举行开幕典礼。杜月笙自任名誉理事长。社名取“如月之恒”的典故,名义上是民间社团,以“进德修业,崇道尚义,互信互助,服务社会,效忠国家”为宗旨,实际上是帮会组织。杜月笙借此广收门徒,向社会各方面伸展势力。恒社初成立时,有一百三十余人,到1937年达五百二十余人,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上海市社会局。新闻界、**界等许多方面的人士都参加进来。1934年,杜月笙任地方协会会长。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8月,又发动进攻上海的八一三事变。上海人民与全国人民一样,投入英勇悲壮的抗日斗争中。在全国人民抗日要求推动下,杜月笙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他参与劳军活动,筹集大量毛巾、香烟、罐头食品,送到抗敌后援会。他弄到一些军中急需的通讯器材、装甲保险车送给抗日将领。他应八路军驻沪代表潘汉年的要求,将从外国进口的一千副防毒面具,赠送给八路军使用。
上海沦陷后,杜月笙拒绝日本人的拉拢,于1937年11月迁居香港。在香港,他利用帮会的关系,继续活动。他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上海党政统一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情报、策划暗杀汉奸等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上海的门徒协助军统特务刀劈了大汉奸、伪上海市长傅筷庵。1940年他组织人民行动委员会,这是在国民党支持下的中国各帮会的联合机构,杜月笙为主要负责人,由此实际上成为中国帮会之总龙头。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杜月笙迁居重庆,建立恒社总社,向大后方发展势力。他组织中华贸易信托公司、通济公司等,与沦陷区交换物资,借此中饱私囊。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杜月笙于1945年9月初返回上海、收割旧部,重整旗鼓。这时,由于租界已被收回,国民党势力可以公开活动,帮会的作用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1946年12月,上海参议会选举议长,杜月笙经过多方活动,虽然以最高票当选议长,但因国民党不那么支持他,所以,他当选后马上辞职。此后,他致力于向工商、金融、交通、文化、教育、新闻等各业中发展势力,担任各种各样的董事长、会长、常务董事、校董达六七十个。
1948年,蒋介石为了挽救严重的财政危机,派蒋经国到上海实行市值改革,发行金圆券,要求民间将所持法市外币及金银一律兑换成金圆券。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没有完全照办,被蒋经国以投机倒把罪逮捕,后被判了六个月的徒刑。经过此事,杜月笙明白自己在上海大势已去。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连获大胜,上海解放指日可待。5月1日,杜月笙携家仓惶逃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在香港病逝
http://hibaiducom/yuandonghong/blog/item/a404156e2d632bde80cb4a1ahtml
洪门与青帮是中国两大古老帮派,均有其历史起源与始命,二者均是因为明崇祯皇帝於1644年3月19日自缢於紫禁城后煤山,清王朝成立后相继成立的抗清地下组织,但二者最大不同之处,在於洪门显於外,而青帮隐於市,青帮原称「漕帮」,担负反清复明的应征运粮工作而设帮,但为防清廷猜忌打压而改帮名为「安清」,因此青帮成员均自称作「安清(安亲)子弟」
由於当时清王朝采强烈镇压行动,因此青帮成员采师徒制,成员秘而不宣,继而发展出许多复杂的切口、术语、手势,青帮之后发展很像一般人观念中的情报系统,负责情资搜集、暗杀等工作,至今仍是拥有神秘色彩的地下组织。
「青门一条线,洪门一大片」,青帮全盛时期拥有128帮半的雄厚势力,进入民国时代,仅存江淮泗、兴武泗、兴武六、嘉白、嘉海卫及叁杭等六大联帮,由於青帮吸收成员方案都是秘密进行,采师徒制单线经营及即使对家人也不得公开身份的「祖训」。一位青帮成员表示,外传青帮在台湾有20万人,但实际成员究竟有多少人,因为「上不能禀父母,下不传妻子」的家规,故仅能用推估来计算;相较於采兄弟制及可揭示身份的洪门而言,洪门人数较能掌握。
然而青帮算不算黑帮?就某种程度而言,青帮是秘密帮派,在清朝及民国初年,因当时复杂政治环境及使命需求,青帮一度被视为黑道帮派或判乱组织,泄露身份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但在台湾的青帮,因发展组织受限於帮规,导致青帮已渐无昔日色彩,和现代帮派动辄围事、聚众滋事或为害社会治安相比,青帮有如垂垂老者,亦未出现对社会具有严重危害的影响力。
师徒如父子 老爷子辈份高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可以形容青帮的组成体系结构,采师徒制的青帮,本命师父就如同父亲一般,而徒弟若再收弟子,师父就可升级为「老爷子」的辈份,老爷子在帮内的地位崇高,伦理阶级分明。不过收徒并不容易,入帮(青帮术语称作进家)者,要经过「记名」、「上小香」、「认家礼」、「上大香」及「开山门」等步骤,历经长时间的观察与种种考核,有人长达10年的考核后才准进家,有机会了解其中奥秘。
特别有趣的是,由於老爷子如同家中祖父般的地位,因此即使徒子、徒孙事业有成,年纪都已五、六十岁了,均对於老爷子恭敬如仪,而一切吃喝则由老爷子张罗负担。此与现今帮派都是由老大吃喝徒弟,或由徒弟供养一切开销的情况背道而驰。
根据青帮内部的家礼规定,安亲子弟之间互以「老大」相称,不过青帮的「老大」与黑道的老大不同,属於同班辈的互称用语,对於师父则要尊称「师父」、「先生」、「老太爷」、「老爷子」或「老头子」,师父的妻子称作「师娘」,其父要尊称作「师爷」,至於师父的儿子则称作「小老大」,另家礼也规定,师徒不得对坐。
一位李姓青帮成员说,在一次老爷子宴请同门师兄弟及弟子的餐叙中,依规定在老爷子的对座必须要留一个空位,只有与老爷子同等分量的人才能坐,当时有一位搞不清楚状况的媒体记者,因晚到而一屁股坐了上去,引起众怒,吓得这位年轻记者差点屁滚尿流,后来是因为老爷子赶忙宣称该记者是他刚认的弟弟,才化解这场危机。
海军军系多青帮? 情治系统才是主力
坊间流传因青帮起源於中国河川运输,故在海军军系中多藏有青帮的成员,但根据青帮多位大老指出,在民国时期,基於北伐、对日战争的需求,已故军统局局长戴笠将军寻求有「上海皇帝」之称的杜月笙帮助,创建情报网,才将青帮成员大量引入,而后这些青帮成员散落在各军系及警察系统,逐渐增强势力,因此海军体系并非青帮成员较多,而是各军警系统都有,但还是以军情局为首的情治系统为主力。
根据青帮的「家谱」记载,青帮的辈份可分为前廿四代、后廿四代及绩廿四代派等叁个辈份接续:
前廿四代依序为清、净、道、德、文、成、佛、法、仁、伦、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理、大、通、悟、学。
后廿四代为万、象、皈、依、戒、律、传、宝、化、渡、心、回、临、持、广、泰、普、门、开、放、光、照、乾、坤。
续廿四代为绪、结、昆、计、山、芮、克、勤、宣、华、转、忱、庆、兆、报、魁、宜、执、应、存、挽、香、同、流。
当前在台湾辈份最高的青帮大老是一位属於前廿四代「通」字辈,已届80八十高龄的戴老爷子,其次为「悟」字辈的大老,背景均有军警身份,而最小辈份者已到了后廿四代的「象」字辈了。
国家认同成青帮未来隐忧 大老担心沦为黑帮
加入青帮有什麽好处?青帮人士至今都认为青帮从古至今都是属於「爱国组织」,因此青帮成员的任务就是要「捍卫国家」,同门之间要有彼此帮忙解难的义气,但国家定位当前在台湾的不确定性,也让青帮内部出现了一些分歧,进而出现部分青帮人士「破坏」了祖训应保密身份及隐於市的规定,并大张旗鼓的在外开山门收徒。
另让青帮大老们担心的是,由於年轻一辈对国家认同、定位与如今已五、六十岁的大老渐有出入,再加上企图心旺盛,许多青帮大老担心未来该组织会变质,甚至会沦入黑帮一途。
一位青帮老爷子感叹说,以往进家者都标榜「忠肝义胆」,突显爱国的心不能动摇,但现在的年轻世代几乎都不理会了,以往帮规甚严,犯了十大戒律,就开香堂处以犯戒者「叁刀六眼」的自残处罚,但时代变了,不能再这样搞了,犯戒律者就逐出家门,召告同门今后不要再理会这个人就好噜!
至於在520总统就职典礼那天会不会聚众滋事呢?这位老爷子动了肝火说,根本就是胡说八道,青帮人爱国的心不会变,但那有人这麽闲呀!现在是21世纪了,又不是要反清复明!
杜维善,杜月笙最小的儿子,排行老七。他年幼时,曾经在杜月笙的安排下,认张啸林为干爹。
杜维善曾经接受媒体采访,回忆父亲杜月笙生前事迹。他对杜月笙的印象是“是个弱不禁风的人”。长年一袭长衫,作“文化人”的打扮。
事实上,杜月笙的确对文人有一种向往。他自己家境贫寒,没怎么受过教育,所以对子女的教育看得特别重。每次见到子女,第一件事就是问学业。杜月笙最疼爱的女儿一次英语没考好,被他狠狠地揍了一顿。对杜维善兄弟则更是严加要求。他常对儿女们说:我小时候家境贫穷,没有机会念书,现在你们有了读书的机会,一定要珍惜。
杜月笙也结交了许多文化名人,他原名杜月生,后经国学大师章太炎建议,改名杜镛,号月笙。章太炎还为杜家编写了家谱。
1949年,杜月笙离开上海,来到香港。因为杜月笙的主要财产是留在上海的不动产,现金不多,全部现金只有十万美元。他本来想从香港到美国,但这十万美元连签证费都不够,所以最终留在了香港。
两年之后,杜月笙病重,将身边的所剩不多的财产分给了子女。他去世前的一天,让女儿杜美如将保险箱里的信封拿给他,信封里全是欠条,每个都数额不菲。据杜维善回忆,其中一个人的借条上面写着“五百根金条”,而这还不是最高的。
杜月笙将这些欠条全部付之一炬。他对子女说,“我不希望我死后你们到处要债。”
杜月笙严禁子女沾染烟赌娼,告诉他们不要走黑道。毁掉欠条,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因素考虑。杜月笙去世后,子女四散各方,儿子们有的在银行工作,有的在联合国工作,也有人多年在商界打拼。杜维善随着母亲姚玉兰台湾,完成了中等教育后,又赴澳大利亚学习地质学。在异国的日子里,杜维善勤工俭学,当过矿工,钻过矿井,画过图纸。毕业后回到台湾,做起了石油公司的地质师。
随后杜维善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从事商业。1991年,杜维善回到上海,将自己收藏的367枚萨珊王朝金币无偿捐献给上海博物馆,引起一时轰动。除此之外,杜维善先后六次捐献西域二十余国古币,总数多达2128枚,价值保守估计在18亿元人民币。
2003年,上海市政府特地为他颁发了“白玉兰奖”,并设立了“维善钱币馆”,专门陈设杜维善所捐献的古币。
民国的上海滩,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的确,这三大青帮大亨中,杜月笙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与他会做人有很大的关系!
写下这个提纲的时候,三少的脑海里立刻就蹦出了这样一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是,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的形象。
孔乙己为什么要站着喝酒呢?因为孔乙己穷,口袋里没有钱。
孔乙己为什么要穿长衫呢?因为穿长衫大抵是有文化的人。
至于为什么是“唯一”?
因为,酒馆里穿着长衫有文化的人,口袋里都有钱,可以找个座位坐下来,慢慢喝酒。孔乙己却不一样,就成了“唯一”!
杜月笙,也喜欢穿长衫,而且每次都是一丝不苟,从来不会把袖子卷起来。而且,杜月笙还喜欢手上,把玩着一把折扇。
穿着长衫,手拿一把折扇,这不是电视里有文化人的模样吗?
当然,杜月笙这身装扮,与孔乙己有很大的区别。
一生潦倒的孔乙己想通过自己的一袭长衫,告诉世人自己是个有文化的读书人。而杜月笙的一袭长衫,却是向往读书人的那种风度和气质。
因此,杜月笙很喜欢被人称呼为“杜先生”。
杜月笙从小家寒,父母早逝,善良的继母靠着给别人洗衣服赚钱,送杜月笙读了5个月的私塾。5个月的读书时光,是杜月笙多灾多难的童年中最珍贵的记忆。
后来,杜月笙逆袭成了上海的土皇帝之后,杜月笙对有文化的学者格外敬重,也非常愿意和有文化的人交往!
章太炎给杜月笙的一封信
虽然,杜月笙很想结交更多的文人学者,他却不会乱去交往。
一来,杜月笙是黑帮的大佬,名声好说不好听,有的文人只怕不愿意。二来,没有合适的机会,总不能自己找上门去吧。
这不,机会自己找上门了。
有一天,有人给杜月笙送了一封信,这写信人叫章太炎。
章太炎,是近代国学大师,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的学者,连鲁迅先生都是他的学生。这种人,正是杜月笙所仰慕的文化人。
原来,章太炎的侄儿,居住在上海法租界,与上海一位颇有身份的人发生了房屋纠纷。侄儿在无力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就去找苏州的章太炎帮忙。
可想而知,满腹经纶的章太炎,脾气又不好,在这方面根本就无能为力。
于是,在朋友的建议下,给上海法租界炙手可热的大佬杜月笙写了一封信,请杜月笙帮忙。
杜月笙见到章太炎的信后,心中大喜,他正想结交这位学者呢,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不用说,这场纠纷由杜月笙出面,还真就解决了。
笑话,所谓的纠纷,不外乎“钱”的问题。对于杜月笙来说,钱也好,面子也罢,他多的是。所以,没多久,就把章太炎拜托自己的事办得妥妥的。
杜月笙登门拜访
话说杜月笙帮助章太炎的侄儿处理完这件事之后,又以低调的姿态去苏州章太炎家登门拜访。
这种拜访,是基于把章太炎作为一个师者的角度来拜访的。就正如老师交代学生一件事,学生办完之后来向老师汇报一样。
所以呢,杜月笙向章太炎告知了他调解房屋纠纷的经过和结果。章太炎热诚接待了他,二人相见甚欢,章太炎一改过去对杜月笙的看法。
他发现,这个别人口中的青帮大佬还真的不一样!
杜月笙则在告辞前,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张两千银元的银票,悄悄地放在了章太炎家中的茶几上,并用一只茶杯随意地盖住。
杜月笙有这样的思维,他给人送礼的时候,一定没有第三人在场。这样送礼,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的,顾全了收礼人的面子和心理。
章太炎,作为文人名声虽然很大,经济却并不宽裕。
当他看到茶杯下压着的银票时,对杜月笙既感激又敬佩。他认为杜月笙并非传统的黑社会头子,他讲义气,重礼节,礼贤下士,更有豪侠之风。
杜月笙,就这样是和这位大文化人做了朋友!
章太炎为杜月笙改名
杜月笙说:锦上添花的事他不做,要做,就要雪中送炭。
关键的是,炭,他送了,还给别人足够的面子。这就是会做人的诀窍,因为,他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杜月笙是个有心人,他在和章太炎交往的过程中,觉察出章太炎虽被人推崇,生活却有些拮据。
于是,杜月笙每月让人准时给他送去银票,接济他的生活。对于杜月笙的帮助,章太炎泰然受之,从未向他表示过感谢。
杜月笙和章太炎也开始了经常的走动。
有一次在闲聊的时候,章太炎问起杜月笙名字的来历。
那时候,杜月笙叫“杜月生”,因为他出生的那天是7月15日,正是月亮升起的时候,父亲便给他起名叫“月生”。
章太炎听后说:“这个名字好虽好,却不够儒雅,我给你的名字改一下如何?”
杜月笙一听,挺激动的,国学大师给自己改名字,太荣幸了!
于是,章太炎对杜月笙说,杜先生不如改名“杜镛”,字“月笙”。接着,章太炎又给杜月笙解释,《周礼》说:
“东方之乐谓笙,笙者生也;西方之乐为镛,镛者功也。”
从此,杜月生就变成了杜月笙。
不仅如此,章太炎还用大师珍贵的笔墨,帮助杜月笙修订了家谱!
1931年,曾经高桥镇的小瘪三无限风光地回乡建杜氏祠堂。在落成典礼上,许多的社会名流和军政显要,有头有脸的人物来了几千人人。
章太炎,也在受邀之列。他亲自写了一篇《高桥杜氏祠堂记》。文中,他追根溯源提到了古代杜姓文人若干,这无疑让杜月笙的出身,蒙上了一层世代书香的气息。
这种光芒,正是身为青帮大佬的杜月笙所缺少的!
杜月笙号称是上海三百年帮会第一人,当时的上海滩三大佬各有特点,百姓给他们归结为,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善于做人,正是由于杜先生善于做人,这一点赢得了国学大师章太炎的青睐。杜月笙卖水果的小混混出身,没有多少文化,但人生的这三碗面情面、体面和场面吃得极开,非一般人能比。
章太炎的是何等人物,连鲁迅先生都说章太炎先生的古文写作水平50年来第1人。文人都是孤傲的,一般都不会看上没有文化的小混混,但偏偏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小混混出身的杜月笙来往密切,可见杜月笙之厉害。章太炎读书做文章厉害,但是他在诺大的上海也是一个无权无势的读书人。一次他的侄儿在上海租界犯了事被抓了起来,章太炎没有办法只能写信求救于神通广大的杜月笙。
杜月笙不但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解救了章太炎的侄儿,而且还专门到苏州拜访章太炎,临走时还在茶杯下压了一张2000块钱的钱庄支票。杜月笙不但帮了章太炎的忙,并且还主动送上钱来,换了谁都是受宠若惊,杜先生此举一下打动了章太炎,章老认为杜月笙此人重礼节,讲义气,可以深交。
杜月笙的生字原来是生命的生,后来加了竹字头,这个字就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给改的。章太炎从周礼中选取了一句话,东方之乐谓之笙,生命的声加了一个草字头就显得非常高雅了。章太炎回报杜月笙的另外一件大事,便是给杜月笙修家谱。1931年6月10日,杜月笙新建的杜家祠堂落成典礼,轰动了整个上海滩,光仪仗队就有几万人,社会各界名流全来了,连蒋介石都送上了牌匾,章太炎更是亲自写了高桥杜氏祠堂记,居然将杜月笙的祖先挖到帝尧那儿去了,国学大师果然出手不凡,杜月笙竟然成了帝尧的后代。
中国近代的青帮是黑社会么??
本文2023-09-22 01:17:2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1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