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潘姓名人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 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15、潘 韬 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 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17、潘龄皋 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18、潘光旦(字仲昂,1899—1967年)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并讲授优生学、遗传学、家庭问题、心理学和进化论课程。1934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社会学系系主任。195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他是最早发现家谱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大学者。他为了研究家谱,在住宅辟一室收藏家谱,静心研究,多日不出。有朋友说他喜欢读他姓家谱,而不修自己家谱,潘听了笑而不语,好事者送上槛联:“寻自身快乐,光他姓门媚”。
19、潘世忠(1889--1930) 江苏青浦赵巷乡(今属上海市)人。中学毕业后,以勤工俭学赴法国深造,在飞行学校学习。以技术优秀获得法兰西国际航空联合会证书。回国后,任航空学校教官,兼任学校工厂厂长。潜心研制各种类型飞机。以自制飞机作飞行表演,为航空界人士所折服,系我国第一个驾驶自制飞机的人。1915年,在南苑航校研究设计的航空炸弹获得成功。1917年张勋复辟时,驾机讨伐,迫其投降。1920年1月,被任命为航空厂厂长。后以脑伤致疾卒。
20、潘德明 1908年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少年时寄居上海。是我国第一个以自行车和徒步形式进行环球旅行的旅行家,1930年在上海参加中国青年亚细亚旅行团,行至越南时只剩他子然一身,但他坚持不懈,乃以7年的时间,历经40余国,1937年7月返回上海。于1976年逝世,终年68岁。他有6位子女,多为画家,大儿子潘薇生为大连人。
21、潘序伦(1893-1985):中国会计学家。江苏宜兴人。20年代,在上海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建国后,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名誉校长。著译有《会计学》、《审计学》、《劳氏成本会计》等。
22、潘梓年(1893-1972):中国哲学家。江苏宜兴人。抗战时期,在南京创办“新华日报”,任社长近十年。建国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
23、潘 菽(1897-1988):中国心理学家。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苏宜兴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之一。建国后,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24、潘汉年(1906112-1977414):江苏宜兴陆平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之一。长期领导敌区隐蔽斗争和统战工作,功勋卓著。上海解放后任常务副市长等职,协助陈毅市长为改造旧上海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蒙冤关押达二十余载。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关于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确认“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员。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5、潘天寿(1897--1971) 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长期从事绘画活动和美术教学。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擅写意花鸟和山水画,远师徐渭、朱耷、原济等,近受吴昌硕、黄宾虹影响,布局善于"造险""破险",笔墨有金石气,朴厚劲挺,气势雄阔,题识跌宕疏斜,有黄道周风。能融诗、书、画、印于一炉,形成独自风格。又长于指头画。于画史、画论研究有素。作品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治印谈丛》、《潘天寿书画集》等。
潘神(Pan)
潘的本意为牧地。在希腊神话中,潘是牧羊人、羊群、山林野兽、猎人以及乡村音乐之神。潘长着山羊的后臀、大腿和角,行为类似于古罗马神话中的农牧神Faun或森林之神Satyr。由于他被公认为牧地,树林和灌木山谷之神,因此潘神也常被人和农产和春季联系起来。
潘神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畜牧农林神Faun,他们都是长角的神祗。因此,潘神在异教徒和神秘组织中也颇受欢迎。
起源
潘神的出身并不清晰。在有些神话中,他是宙斯(Zeus)之子。但一般认为,他是赫耳墨斯(Hermes)之子。他母亲的情况则更为复杂。他的天性和名字具有迷惑性,特别是在柏拉图的词源中,他的名字有时被误解为一个意为“一切”的希腊词pan,事实上他的名字起源于pa-on,即“牧人”,而它的前缀则和英文词“牧场(pasture)同源”。误解的起源也有可能出于荷马史诗,在其中它将Pan描述为众神的欢乐,传说他因此获得名字。
潘神的家谱非常复杂多样,在神话时代中被埋藏得很深。像其他自然神一样,潘神看起来比奥林匹斯系的神更古老。如果事实如此,那么就可能是他给了阿耳特弥斯(Artemis,狩猎女神)的猎狗,以及教给了阿波罗(Apollo,太阳神)预言的能力。
崇拜
对潘神的崇拜起于阿卡狄亚(Arcadia),阿卡狄亚也是潘神的主要所在地。阿卡狄亚是为其他希腊人所轻蔑的山地民区域。阿卡狄亚的猎人经常鞭打神像,假如他们在捕猎中失望的话。
潘神也是空寂场所恐惧的发起者,英文词Panic(惊恐)即来源于此。在提坦神(Titan)对奥林匹斯山的叛乱和攻击中,潘神声称也有胜利的荣誉,因为他在叛乱者中引起了恐慌。由此引致的结果,就是用单词panic来形容“惊恐”这种情绪。此外在马拉松战役中(Marathon),据说潘神站在雅典人的一边,因此也在雅典人的敌人波斯人心中激起了恐慌。当然,后来潘神还因音乐和性能力而闻名,这取决于他的意图。
神话
羊神Aegipan和婴儿时期的宙斯一起在克利特岛(Crete,地中海东部,属希腊)被抚养。在宙斯与堤丰(Typhon)之战中,Aegipan和赫尔墨斯(Hermes)帮宙斯把被堤丰藏在洞穴中的“雷霆(sinews)”偷回来。潘神在宙斯与提坦神的战斗中,用海螺在提坦神中散播恐惧。根据另一些传说,Aegipan是潘神的儿子而非父亲。还有一些传说认为,帮宙斯偷回雷霆的就是潘神本人。
说到潘神的著名传说,当然少不了他标志性的长笛。
绪任克斯(Syrinx)本是阿卡狄亚一个以贞洁闻名的水神,传说中是河神Landon之女。有一天打猎回来时(绪任克斯也是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Artemis的随从),绪任克斯遇到了潘神。为了逃避他的追求,绪任克斯四处奔跑,但一直不能摆脱潘神的赞美和恭维。绪任克斯一路从Lycaeum山脉逃到姐姐那里(一说母亲),她姐姐立即把她变成一丛芦苇。当有风吹过时(一说是潘神的叹息),芦苇就发出忧伤的曲调。潘神依依不舍,神迷意乱地折下了七段芦苇,接成了一种乐器,并以绪任克斯命名。此后,潘神便和这乐器形影不离。
Echo(回声)本是一位声舞俱佳的仙女,她轻蔑任何男人的追求。这激怒了以好色出名的潘神,他指使追随者杀了Echo。Echo被撕成碎片,散布在世界各地。地母该亚(Gaia)收留了她的尸骸,从此Echo就变成了别人声音的重复者。在有些传说中,Echo和潘神曾有一子Iambe。
潘神也曾爱过另一个仙女Pitys,后者也是为了逃避他而变成了一颗松树。
情欲
潘神以性欲强烈闻名,他总是伴随着勃起的阳物。Sinope的哲学家戴奥真尼斯(Diogenes)曾以嘲弄的口吻叙述,潘神跟他的父亲赫耳墨斯(Hermes)学习了手*,后来又传给了牧羊人。
在希腊人眼里,潘神的魔力主要施展在少女和牧羊人身上。虽然他对Syrinx和Pity的追求以失败告终,但他在酒神巴克斯(Bacchus)*乱的侍女们身上得到了回报。在一场又一场的酒神节狂欢中,他和每一位侍女交合。为了达到这种场面,潘神有时化身为整个潘神部落(Panes)。
潘神的最大成就是征服了月亮女神塞勒涅(Selene)。他把自己丑陋多毛的山羊躯体藏在绵羊皮中,把Selene从天上引诱到了他的森林里。在另外的传说中,潘神送给Selene车驾的轭具,套住了拉车的白牛,因此获得了女神的芳心。
潘与音乐
有一次,潘大胆地向精通七弦琴的阿波罗(Apollo)挑战音乐技巧。山神Tmolus被选为仲裁。潘吹奏起绪任克欺(Syrinx),优美的乡村曲调让他自己,以及他忠实的追随者,当时碰巧也在场的国王Midas非常满足。
然后阿波罗拉动七弦琴的琴弦。Tmolus即刻将胜利判给了阿波罗,除了Midas之外,所有人都赞同这个判决。Midas不服,质疑裁决的公正。阿波罗不想再容忍Midas的耳朵,把它变成了驴耳。在另外的版本中,潘神开始和阿波罗不分胜负,比赛被迫进入第二轮。在这一轮里,阿波罗要求以头顶地演奏。倒立对阿波罗演奏七弦琴毫无影响,然而潘神吹绪任克斯就不行了,于是阿波罗赢了比赛。
魔羯座
羊身鱼尾的魔羯座与潘神的联系是这样的:
有一次宙斯在尼罗河上宴请诸神,刚好遭到怪物堤丰(Typhon)的袭击,众神大惊失色,纷纷变成各种动物逃窜。潘神由于过度惊慌,跳入水时变化不及,结果就变成了上半身是羊,下半身是鱼的怪模样。
因为长有山羊角,潘神还有个外号叫Aegocerus。
潘神之死
如果你相信希腊历史学家Plutarch(著有《神谕的荒废》),那么潘神是希腊神祗中唯一一个死亡的。在Tiberius统治期间(公元14-37年),一个叫Thamus水手带来潘神死去的消息由。他当时正前往意大利,路过一个叫Paxi的小岛时,海面上传来一阵声音:“Thamus,是你吗?当你到达Palodes时,请宣布伟大的神祗Pan已经死了。”Thamus听从了吩咐。消息在海岸引起一片叹息和恸哭。
希腊人Robert Graves则认为Thamus听错了。
确信不疑的是,一个世纪之后,当Pausanias(希腊历史学家)游历全希腊时,发现有关潘神的神殿和圣地仍然遍布山林。
影响
撒旦的形象
在中世纪及其后的基督文化中,撒旦的形象可能从潘神身上有颇多借鉴,包括头上有角和长有分裂的蹄趾。
浪漫主义
在18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中,潘神广泛地被西欧的诗人和艺术家引用。
18世纪,在英国一个叫Painswick的小镇,一群由Benjamin Hyett领导的贵族,组织了对潘神一年一度的祭礼,并竖起了潘神的雕像。这个传统在18世纪30年代断绝,但在1885年,一个新牧师误以为这个传统自古已有,因此重燃了它。不过这个牧师的追随者并不像他那么欣赏异教的节日,因此这个传统最终在19世纪50年代又重归沉寂,潘神的雕像也被埋葬。
潘神作为男性性欲和生殖力的原型,在非基督的国度颇有影响。在他们的崇拜中,有角的神祗极其重要,例如凯尔特人的Cernunnos,印第安人的Pashupati以及希腊的Pan
上海的徐家汇,从广义上讲,就是今天繁华的商业中心,北起广园路,东至宛平路,南至南丹路或斜土路。但在明末,它只是上海县城郊的一个普通村落,毫不起眼。直到文远馆大学生徐光启在此建农场,死后葬于此,后人为他建墓,才逐渐为世人所知。
从此,其中一个徐氏家族在这一代繁衍,形成了一个名为“徐家舍”的村落。所以这里是漕河泾法华泾、赵家浜、三水交汇之地,航运交通便利。徐佳家族的一些族群聚集在这里,周边多为徐佳家族的土地,所以也被村里称为“徐家汇”。清咸丰十年,太平军进军上海,四乡流民聚集于此,导致区域人口剧增。然后,城乡的菜农、商贩蜂拥而至,就成了集市。因此因靠近徐家汇村而得名“徐镇”,徐家汇村也就是徐家汇镇。这里曾是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的重要基地,也是上海天主教文化的中心。直到20世纪30年代,许家的一些成员仍然住在许镇老街。
在古代,以一个家族聚落的姓氏来命名一个地名并不少见。但徐家汇这个名字流传至今,其文化内涵仍在不断强化和丰富,可谓是一个特色。
徐家汇地标:天主教堂
多标签徐光启
很多人都熟悉徐光启。他在天文、数学、农业、军事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谓是上海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存在。徐光启于嘉靖四十一年生于松江府上海县。万历二十五年在顺天府升任秀才,后于万历三十二年中进士。他最终成为礼部尚书和文远大学馆的官员。由于其官职和出生地,徐光启常被称为老、薛、徐尚海等。
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明末,他没有参与党争,而是着眼于关心民生,提出了一系列经世致用的思想。他的《农政全书》一书不仅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日本和韩国的农业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徐光启跟随明末来华的耶稣会士学习西学,翻译书籍并加以设置,积极参与历法和军事改革,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功绩。此外,徐光启是中国最早的天主教徒之一。他不仅自学,还将天主教传入上海,开辟了上海天主教400多年的历史,为上海成为远东重要的天主教中心奠定了基础。
明末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传播“西学”的先驱,明末天主教“三大支柱”之一无论哪一个标签,都足以让徐光启的名字载入史册。但是,徐家汇之所以成为徐家汇,不仅仅是他的政绩。
徐光启
不要娶小妾生孩子。
以家族聚落的姓氏命名地名,并不是特例。就徐氏家族而言,据家谱记载,上海历史上另一位著名宰相徐阶的祖上,华亭县人,曾在华亭县一个叫“徐家浜”的地方居住过。但是,这与徐光启的祖上无关,而是与他家后代的兴旺有关。
在古代社会,有无继承人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学者的一大难题。徐光启和他的妻子,吴,只有一个儿子,姬旭,但他们从来没有采取妃嫔,以繁衍后代。这与徐光启信仰天主教有直接关系。
万历二十三年徐光启在韶州传教时接触到天主教,八年后正式受洗入教。因为天主教坚持一夫一妻制,严禁纳妾,徐光启只有一个妻子,吴。至于孩子,耶稣会士白英礼也记载了一件
然而,徐光启的独子姬旭最终养育了5个儿子和4个女儿,孙辈的兴旺无疑为徐光启家族的兴旺奠定了基础。据《徐氏宗谱》的记载,徐光启的曾孙多达28人,可以说是儿孙满堂。
利玛窦和徐光启
无心后裔徐。
虽然徐光启最后身居高位,但他的科举之路并不平坦。从万历十年到万历十九年的九年间,他三次乡试都失败了。然而,在万历二十五年获得中国进士称号后,又过了七年才被录取为进士。所以徐光启曾自嘲“爬了一辈子科举的烂路”。
大概是受徐光启为官态度的影响,徐氏后代大多淡泊名利,不重视科举,无意为官。例如,徐光启的儿子姬旭就出生在松江府。受徐光启影响,他研究历法、农业政治和兵法等。但他一辈子都没有做官。他只教中书舍人按影制。同样,在徐光启的五个男孙中,长孙徐二爵、二孙徐二爵、三孙徐二斗、四孙徐二模都止步于在世成员的地位。虽然我的祖父徐光启是一位中国学者,但他不是一名官员。只有顺治十三年中得秀才的乌孙徐二路被任命为知县。不幸的是,他31岁就去世了。此外,徐光启的侄子陈玉杰虽然没有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功名,但由于从小跟随徐光启学习西学,他在天文和军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此,他于崇祯二年进入北京市历法局,参与历法的编纂,后被史可法推荐,于崇祯十二年成为秦的大夫。明朝灭亡后,陈玉杰成为南明兵部的长官,负责监督火器。但清军攻陷南京后,他在鸡鸣山观景台上自杀。至于徐光启的曾孙辈,除了徐二陆的儿子徐承志继承了曾祖父在天文学方面的遗志,进入清朝历法局,成为秦的博士之外,似乎没有更杰出的人了。
由于徐氏子孙并不追求仕途上的成就,如果以一个家族在官场上的影响力来判断,或许正如叶在《阅世编》年所说:“家族崛起后,家族逐渐衰落,现在还有许多玄孙,尚未有所成就”。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徐光启家族在上海士人社会中的地位。除了徐光启留下的影响,这也和徐家的公婆都是上海的名门望族有关。
上海徐光启纪念馆
强大的姻亲家庭
徐光启的长孙徐二爵嫁给了,其祖父于在做了五年的秀才。他当过兵部大夫、山东大夫,父亲于是举人。他和名将陈继儒一起参与了崇祯《松江府志》的编撰工作。孙绪儿爵曾娶礼部长官乔晖之女乔石为妻,后又有二房;王,孙雪斗之妻,徐光启弟子孙之养女。孙是万历四十年的举人。后来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被任命为登濑总督,是徐光启倡导的军事改革的重要推动者。孙雪儿的妻子是徐光启的老师,山东副宪,黄镇仁的孙女。黄体素虽是徐光启的幼师,但考试失意,直到60岁才随徐光启考中进士。当时,黄体素得到了在翰林院工作的机会,但最后以年事已高为由,主动推荐自己的师傅徐光启代替自己进入翰林院。之后,徐光启顺利通过考试,被选为翰林院的庶吉士,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那时候黄体期让位给贤者是一段佳话。
徐光启的五个孙子徐二禄和四个孙女都嫁给了明末第一世家——潘氏家族。潘氏家族的兴盛“始于龚定江的老师和弟弟的忠心,考上了科甲。恭官至御史,历刑,功二臣”。潘恩有三个儿子,长子云哲、次子云端都是进士,所以有潘父子“一家三进士”的美称。徐璐娶了潘云端的儿子,潘云龙的女儿,马黛娜娶了潘的孙子。此外,徐光启的长孙女婿是南京总使艾克久孙艾廷槐;孙女嫁给了徐乐山的孙子许杜源,徐乐山也曾担任南京总使;第三,孙女嫁到上海屈家,丈夫屈爷是监生,祖父屈荫曾在海城做过县令,也在上海乡绅之列。
徐光启留下的光环,加上这些著名公婆家族的帮助,徐家在上海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虽然在仕途上并不起眼。
徐光启墓
徐氏家族与徐家汇的现代化
徐光启家族之所以如此显眼,在于它所代表的天主教文化。
万历三十六年,徐光启邀请父亲拉扎罗卡塔尼奥到上海任教。两年时间,200多人受洗,从而开启了天主教在上海延续400多年的发展之路。徐光启的所有家族成员,从他的父亲徐思成到他的九个孙子,甚至包括一些家族成员,都是在他的影响下接受洗礼和教导的。徐光启家族是江南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天主教名门。徐家汇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上海重要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心,与徐光启家族的存在密切相关。
徐氏宗族除了自己的宗教之外,还通过包括婚姻、血缘、地缘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积极向周边地区传播天主教信仰,使“自己一家亲如一家,乡党与受教者越来越好”。此外,徐后裔与上海天主教会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他们不仅借助徐光启留下的人脉把传教士介绍给松江和南京的官员,还帮助传教士在上海修建了许多教堂。此外,上海最早的天主教圣女会中的妇女大会最初是由徐家族成员组织的。
在徐氏家族的支持下,明末清初上海的天主教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到康熙四年,松江府的天主教徒已达5万人。到18世纪初,江苏10多万教会成员中有8万多人集中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
然而,此后,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一波三折。先是因为“礼仪之争”被康熙帝封杀,然后耶稣会士在多国遭到迫害。1773年,教皇克莱门特十四世解散耶稣会,天主教在上海的传教工作一度陷入低迷。直到道光二十二年,沉寂了七十年的耶稣会士才回到上海。耶稣会江南传教区原位于青浦县横塘。但考虑到徐光启及其家族对天主教会的巨大影响,耶稣会士一直试图回到徐光启的家乡上海县,以延续他们的丰功伟绩。为此,传教士专门走访了徐后裔居住的徐家汇地区,并于道光二十六年在江南信徒的支持下,购买了徐家汇的土地,在此建立了耶稣会。此举不仅正式将教会的活动中心迁入徐家汇,也开启了徐家汇的现代化进程:
徐汇中学崇思楼
道光二十七年,耶稣会士在徐家汇建立了“大书房”,后来发展成为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图书馆——徐家汇图书馆;道光三十年,上海耶稣会创办了当时中国最早的新式中学——稻觉学院,即后来的徐汇学院。同年,法国耶稣会士皮埃尔玛丽霍伊德在徐家汇创建了一个耶稣会下属的自然博物馆。同治十一年,耶稣会江南教区在徐家汇成立江南科学委员会。同年,徐家汇天文台成立。它是上海乃至中国最古老的气象台,被誉为“远东第一气象台”。四年后,徐家汇土山湾印刷馆成立。光绪二十九年,耶稣会士主持修复徐光启墓,并在其墓前竖立十字架;宣彤二年,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落成,成为上海最大、最著名的天主教堂之一。徐家汇的这些建筑和机构,不仅与宗教有关,更书写和见证了上海现代文化的发展。
从古至今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本文2023-09-27 06:19:4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16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