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有关的民间习俗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4收藏

节日有关的民间习俗,第1张

既然说中国的民间节日,当然都是阴历。按照时间顺序,主要的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八个。

各节习俗:

1、春节(正月初一):

习俗如下: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 “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2、元宵节(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3、清明节(四月初五)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4、端午节(五月初五)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

赛龙舟:

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 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

5、七夕节(七月初七)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

6、中秋节(八月十五)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7、重阳节(九月初九)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 “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8、冬至节(冬至日,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中国民间节日还有:

路神生日、 春龙节(龙抬头)、 寒食节、 立夏节、 天贶节、翻经节、姑姑节、 火把节、 盂兰盆节、中元节、鬼节、 地藏节、祭祖节、阔时节、 小年、 古尔邦节(穆斯林)、 龙船节(苗族)、 花山节(苗族)、 跳花节(苗族) 四月八节(苗族)、 苗年(苗族)、吃新节(苗族)、 六月六(苗族)、 赶秋节(苗族)、 芦笙节(苗族)、 姊妹饭节(苗族)、 开斋节(回族)、 古尔邦节(回族)、圣纪节(回族)、 藏族主要节日藏历年等(藏族)

除夕守岁,其实也是个节——“小年”

壮语简介 壮族作为一个民族,它重要的基本特征就是有本民族的共通语言——壮语。

壮语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优美语言,它是壮族人民千百年来在共同的生活、生产和斗争中创造的。

由于长期与 相处,壮语不断地吸收汉语的用语来丰富自己。

但壮族人民非常懂得珍惜保护自己的语言,所以壮语在基本语汇和基本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征。

壮族后来分布到西南不少地方,语言都是大同小异,语根词汇变化很少。

按国内一般的观点认为,壮语属于汉藏语系中的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不过壮语系属问题仍旧有争论,国外的观点大都认为属于台-加岱语系,鉴于同源词是亲属语言的唯一证据,属于台-加岱语系的观点是比属于汉藏语系要有根据的。

壮语大致可分南北两大方言,十二个土语区,但从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看其内容的一致性还比较大。

其内部分支如表: 邕北土语 红水河土语 柳江土语 桂北土语 右江土语 桂边土语 邱北土语 连山土语 邕南土语 左江土语 德靖土语 砚广土语 文麻土语 壮族文字由来 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为了便于记事和进行交流,在商周时期就创造了刻划文字符号。

这种文字在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中称为sawgoek,意为本源书,即最古老的文字。

从广西出土的战国至汉代的文物中看到,这种刻划符号开始出现对物象轮廓的勾勒,有向象形文字发展的趋势,它比结绳记事前进了一步。

后来,随着汉文化在壮族地区的广泛传揪播,壮族先民又吸取并仿造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格,创造出sawndip,意即生造字。

这就是史籍所称的"土俗字",又叫"方块土俗字"或"方块壮字"。

这种文字有的是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组合而成,有的是借用汉字注壮语音义,有些是创造的类象形字。

本源书和土俗字是壮族文字发展史上两个阶段的表现形式。

学术界一般认为,壮族的土俗字始于唐,兴于宋而盛于明清,既有碑刻,且有大量的师公唱本和民歌抄本传世。

壮族的许多传统长诗、神话故事等藉此得以保存。

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文字没有得到规范和统一,至今亦只在民间的一定范围里应用。

现经初步搜集整理,已将流传的土俗字集注成《古壮字字典》出版。

"古壮字"这一概念的确认,既反映了其作为一种民族文字的历史存在及作用,又能把传统壮字与今新创的拼音壮文区别开来。

它表明壮族的文字历史悠久,并随着时代的前进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拼音壮文是在本世纪5O年代创造的。

建国后,人民 为了提高壮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帮助壮族人民创造了拼音壮文。

这套拼音壮文以拉丁字母为字母,以壮族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武鸣县的壮语语音为标准音。

1957年11月29日,国务院通过了壮文方案,井批准在壮族地区试点推行。

至此,壮族人民有了合法的、统一的文字。

古壮字 壮语称sawndip,意即生僻字或生造字,又称土俗书、土俗字、方块壮字,现定名为古壮字。

它主要是借助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进行再创造,是壮族古文字发展史上突飞阶段的产物。

土俗字产生的年代,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是从唐代开始。

唐永淳元年(682年)澄洲(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刺史韦敬办撰写的《澄洲无虞县六合坚固大宅颂》碑文中,就有□(夕+一)、□(林+田)等字,这些已成为形、声、义统一的、结构固定的文字。

到了宋代,土俗字的运用更加广泛,据范成大于淳熙二年(1175年)所著的《桂海虞衡志》载:"边远俗陋,牒诉券约专用土俗书,桂林诸邑皆然。

今姑记临桂数字。

虽甚鄙野,而偏傍亦有依附。

□(音矮),不长也。

□同(音稳),坐于门中,稳也。

□(大+坐)(亦音稳),大坐亦稳也。

□(亻+小)(音袅),小儿也,□(不+大)(音动),人瘦弱也。

□(不+生)(音终),人亡绝也。

(石+打)(音腊),不能举足也。

(女+大)(音大),女大及娣也。

□(石+山)(音磡),山石之岩窟也。

闩月(音撺),门横关也。

他不能悉纪。

余阅讼牒二年,习见之。

"关于土俗字的字形及其应用,宋代庄禅的《鸡肋篇》和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等书也有所记载。

到了明代,土俗字已成为壮族民间的书面文学用字。

清初浔州(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推官吴淇的《粤风续九》中,采录有俍、壮的"扇歌"、"担歌"和"巾歌",即壮族男女把情歌写在扇面,刻在扁担和织(绣)在花巾上以此为信物,相赠定情。

并称其"文如鼎彝,歌与花鸟相间,字亦如蝇头"。

有的地方用土俗字编写的歌本数以箱计。

清人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卷8《刘三蛆》条中说:"凡作歌者,毋论齐民与、瑶、壮人、山子等类,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

求歌者就而录焉,不得携出,渐积遂至数箧。

"产生于明代,流传于右江河谷的二万行《嘹歌》,就是以土俗字抄本传世的。

道光十一年(1831年),广西宜山县安马乡古育村廖士宽墓的诗碑,全用土俗字写成。

碑上刻有一首五言勒脚体壮歌共120行,生动而详尽地表白了作者的身世和晚年悲凉的情景。

壮族民间的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剧本、寓言、楹联、碑刻、药方、家谱、契约等,多用土俗字记录并流传。

在壮族的文化发展史上,土俗字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拼音壮文 壮族拼音文字。

以拉丁字母为字母,用以拼写壮语标准音的-套书写符号系统,是法定的壮文。

1955年,在南宁召开的壮文工作会议上决定:以北部方言为基础,以武鸣县的语言为标准音,创制壮文。

根据决决定,1955年12月制订了壮文方案,经过2年的试行、修改后于1957年由政务院批准公布推行。

198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对这套文字系统作了修改,把非拉丁字母符号全部改成拉丁字母,以词为书写单位,移行时必须保持完整的音节。

拼音壮文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力推行。

1981年后,壮文进入学校,用壮文翻译了小学、中学、中师和高等学校教材。

广西民族报以壮文为主,《三月三》文学杂志也出壮文版。

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各类壮文图书数百种,部分马列著作、国家文献也翻译成壮文出版。

一,是老辈子人的一种说法,男就是不能大于天,女不能美过仙,以前老人会给孩子起很俗气的名子,那时候生活很低很艰苦,就为了孩子好养活,也是对上辈子人的一个尊敬,名字是区分您,我和他的代码,但它们也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无数期望。

二、 在古代,给一个贵族家庭中的孩子起名字是非常重要的。 该名称不仅应按照家谱命名,而且还应具有深刻的含义。 我们希望孩子的未来与名字中的含义一样美好。就为了好听,根本不会想太多。

三、 有些父母不知道是要反映自己的高学历水平,还是不知道其他人更容易理解复杂而困难的单词,因此他们会为自己的孩子查找字典以查找不寻常或困难的单词。 面对这样的名字,不仅老师和其他人都头疼,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孩子们也受苦,写一个名字会花费很长时间。

四、例如,老人经常说:“男人不叫女神,不叫仙女。” 很多人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作者经过多次核对,得出了两个答案。 首先是古代人对“天堂”和“永生”的敬畏。 古代人很小,需要崇拜天堂和神仙。

因此,如果我们在给孩子命名时使用这两个词,那就对他们不敬。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道德含义,“丈夫”这个词没有头是“天堂”,“一个人,一座山”是“神仙”,两者都很不好,所以人们不会命名他们的名字。 孩子这么多。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姓名作为 历史 文化传承的烙印,向来被各世代人们格外重视。姓氏则是与生俱来,使人无法随意改变的,而名字却是非一成不变的,而他作为每个人的称呼,历来是很有讲究和学问的。名字对每个人都是意义非凡,古人常说,名如其人,人如其名。起个响亮名字,还是挺费学问的,名字作为父母赠予第一份大礼,还将永远伴随着我们一生的时光。

在古代,为孩子起名忌讳很多,不仅要按资排辈,还要注意同音与谐音的避讳,再加上阴阳五行,才能起出寓意美好响亮的名字,起名字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门保贵的艺术财富,聪明的老一辈,为了趋福避凶,利用自己的具大智慧总结出俗语,就是当今流传的"男不带天,女不带仙"。

这说法,理解起来也很简单,就是给孩子取名字,一定注意这两个字不可有,男孩不要带"天",女孩最好不带"仙"字。不过仔细想想,充满封建玄学色彩俗语,放在现今 社会 显然不合时宜,毕竟取名字随着世代发展早已不同往日了,更没有那么多的封建讲究。那么老以辈为何要有如此说法?。

这只不过人们传统封建思想。在长辈眼里"天“与"仙“有神仙寓意。古代的皇帝是九五至尊,天之骄子,而"天"又是至高无上的,难免有些不妥,忌讳的,毕竟我们都是肉体凡胎,多半无福消受,不光不会给孩子带来福气,还会因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都为子女着想,尽量都避免使用这两个字。眀显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归根结底还是封建思想传统作怪。

古人起名是按辈分起的,一般最多二字,除了辈份之外,另一个字也不会乱起,因为古人会根据生辰八字,来推算个人五行补缺,为了压制自身不足,采取代替某属性来克制,从而补足自身缺点,使之福禄永伴孩子一生,顺遂如意。与其说名字的诸多讲究,不如说是父母对子女爱的表达。为人父母,向来向不会奢求子女什么,有的只是那份对孩子殷勤期待,与满怀平安 健康 的美好心愿。

男不带天,女不带仙。

一,做人要低调,在古代,天,在人间是帝王的敬称(天子),在人的幻想里(上天,天老爷),总的来说天是最高的境界了。如果,一个男孩一出生就带天字,1,太狂妄了,自以为是。别人说你好,你才算好。人是人抬高,船是水抬高。 2,无希望,一个男孩一出生带天,预表已经到顶了,没有生长的空间了,没有发展前途了,没有盼望了。

二,不张狂,仙,在古代是物类追求最高目标。如《西游记》的神话传说,主要是女人的心里总认为仙女是最美的女人。仙,又代表一点妖艳之意,古代的人又封建,如果,一个女孩带仙字,有不雅之意。

三,古代人虽然科学不发达,古人的思维还是很高的,男不带天,女不带仙。就是男不欺天女不欺仙,要成认高人,人要有约束,如果一个人无法无天,目中无人,灾难不远了。

谢谢阅览

“男不带天,女不带仙”,说得是起名字的习惯。

意思就是:如果生了男孩,名字里最好不要带“天”字;如果生了女孩,名字里最好不要有“仙”字。

过去有一种习惯,叫做“贱名好养活”。

古代由于医疗条件很差,所以婴幼儿夭折率极高。

因此,古人秉持着起贱名不易把孩子养死的心态,总是给他们起不好听的贱名,如“狗蛋儿”、“狗剩”、“铁柱”、“虎子”、“胖丫”等等,就是希望他们能身体 健康 。

似乎越是珍贵,就容易破碎。越是平凡,就越能扛得住老天的意志。

基于这种心里,有人才会说“男不带天,女不带仙”。

仙也好,天也罢,都是玄玄乎乎的。好像风一吹就散了,孩子就会被老天爷给收走。起了这种名字,让人无法心安。

但是,这都是封建迷信,毫无道理可言。尤其是现在这样一个医学发达的年代,婴幼儿的夭折率已经大幅度降低了,你想叫什么名字就叫啥。

当然,或许有人会提出李天一、翟天临的例子——

但拜托大家动动脑子啊:

李天一如果改名叫李地一,就不会犯罪了?翟天临改名叫翟地临,就不会抄袭了?

别犯蠢。

这句话说的是起名的忌讳。

简单来理解就是男孩名字里不带“天”字,女孩不带“仙”字。

其实“天”“仙”两字还不全面,归结一句话是:名字不能起太大。

我们要敬神、敬祖、敬师……

看古代,皇帝的名字都要避开。

赵匡胤当了皇帝,他老弟赵匡义也不敢叫了,改名赵光义。

有句老话叫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话的出处就是地方官的名字叫田登,他规定不能发“登”的音,说“灯”也不行,谁说谁挨揍。

这过节写布告的就费劲了,贴出去的是:“本州某某天要放火三日。”

自己小孩起名字,要避开老辈的字,甚至是音。

林黛玉她老妈叫贾敏,黛玉读书,碰到敏字,都要改个音。

她不敢直呼长辈名号,这叫敬。

这个道理搁到太极拳里叫示弱,示弱不是弱,是厚,厚积才可以薄发。

《太极拳图说》里,太极拳是面朝北打的,这不是必守的规矩,祖师爷是提醒我们敬拳。

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天地主宰,我们面北是让心归真。

道家认为面朝北小便就是不敬,甚至吐痰、擤鼻涕都不太合适。

所有有形的东西,都不重要,要往里面找,这就是内家拳,内家的含义。

太极就是不阴不阳,不走极端。

太雅会出问题,有些人努力的去躲那俗:

曾经有讽刺歌谣这么说:粜米的唤子良,卖肉的呼仲甫,开张卖饭的呼君保,磨面登罗的叫德夫。

再举个例子,躲开凶字:

有些人名字里带个“亚”字,这个简化字已经看不出什么了,我们看看象形字,就是墓,中间是主,四周是陪,不那么重要所以叫亚。

还有“真”字,把这个字倒过来看看,是个“首”,头朝下的。

太极的意思是中和,举例一个好名字:

韩愈,愈是超过的意思,看韩愈字什么?——退之。

一进一退,才叫道。

都已经有名了,还起个字干啥,多此一举吗?

不是的,起字,是为了敬名。

长辈的名字,自己不能乱叫。自己的名字反过来了,只能长辈叫。

这时候字,就起作用了,字是给别人叫的。

在中国古代 社会 ,一个人的名字很重要,因为古人认为姓名可以影响到以后的五行和命格,乃重中之重,不可马虎。当然,农村家的 孩子取名比较随便,像什么“大牛”、“二狗”之类的,好像也蛮多的。这也没办法,普通老百姓没钱没文化,取名是为了好养活。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坐不住了,上来就是一顿举例,像“朱元璋”之类的案例劈头盖脸地甩了过来,朱元璋本名叫“朱重八”,单是 “重八”这两字,我就觉得不简单,而且,就算是有那也是个别案例,占比不到百分之五。中国的姓名学,源自于命格五行,首先我 们要看命格的五行喜忌,命格所属的五行俗称“日元”,看他命格的五行缺少了什么,所谓“五行齐为人居上品”,意思是一个人的 命格或名字最好是五行平均,他的人生就会较为平稳。

除了考虑五行外,姓名又分为五格,即是天格、人格、地格、外格和总格。天格是我们的姓氏,本身无吉凶之分,但它可以代表长辈 缘,对我们将来在 社会 上的工作亦非常重要。地格代表少年时期的运气,亦可看出子女情缘。人格代表主运和成功运,为姓名学之重 点。外格为中年运程,代表着社交活动,人际关系等等。最后是总格,称为晚年运,是否能福荫子孙,安享晚年。

而民间流传的“男不带天,女不带仙”,意思就是取名字切勿取得过大,不然你命格驾驭不住,反而会影响了你的五行平衡,造成意 想不到的灾祸。一来,古人祭祀拜天,对上天和神明保有敬畏之心,所以你名字中最好不要带“天”、“仙”、“神”之类的字;再 则,古代的皇帝号称天子,你名字中带“天”就是对皇帝的大不敬,是要坐牢问斩的;最后一点,中国的儒家文化讲究谦逊有礼,你 名字取得这么高调、霸气,难免会招别人闲话,说你不知谦虚,不懂礼数,此乃文化大忌。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名字的意义可能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比如“男不带天,女不带仙”也没有那么严谨了。我们并不一定要过 分拘束自我,但是也不能太儿戏,其实名字中包含了父母对你的期望,名字简而不俗、亲切顺口就可以了!

农村正堂供奉的牌位都写上“天地宗亲师"

五个字,第一就是要敬仰天,尊敬天,供

奉天,天最大。大就用“天”来形容,如天大

的事,纵有天大的胆,也不能怎么怎么……

天属阳,地属阴,天为乾,地为阴,男生

虽也代表阳刚之气,代表乾,但不能曰之

为天。皇帝都只能称其为天子,他这么一

个一国之主,之首,之王,都还只是个天

之子,你取名岂敢称天!那是犯了大上。

所以“男不带天”。

“女不带仙”,很多人看到“仙”字,也许会

联想到狐狸,狐仙。所以女的取名一般

不带“仙”字。小凤仙不就是个妓女吗?

我们读书时一个男孩子名字叫何伏龙,结果在一个小雨天气被旱天雷劈死了,三人并排走,就劈他一人,关键他还不是个子最高的那个。后来家里人请人来看,说是小孩名字太大,压不住,老天爷收走了。

“男不带天,女不带仙”的意思是说,男人取名字的时候,不要带一个“天”字,女人取名字的时候,不要带一个“仙”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观念在取名字时的体现。按现在来说,应该属于迷信的范畴,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因此,被现代人所抛弃,也就没什么好忌讳的了。

现在谈一下,为什么中国人会有这个的禁忌,“男不带天,女不带仙”。这与阴阳观念有关。阴阳观念,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观念。太极生两仪,这两仪,就是阴阳。阴阳名不同,但其实是一个东西的两面。任何事物,都有阴阳。阴是看不见的一面,阳是看得见的一面,阳是热的,阴是冷的。因此,中国人把人也以阴阳相分,男人被称为是阳性,女为被称为阴性。在任何事物中,阴阳都必须平衡,阴阳平衡了,事物才会成长发展,阴阳不平衡,事物就会消灭死亡。人本身就是阴阳和合的太极。因此,起名字的时候,就要考虑阴阳平衡。男人刚强,就要用阴柔来平衡。女人阴柔,就要用阳刚来平衡。在自然物中,天是纯阳的。是乾卦的代表。男人本已阳性,又以纯阳之天来命名,就和是阳盛衰,不利于生命发展。所以,男不带天。

仙,是阴性的,柔性的东西。神仙鬼怪,都不是生活在阳间的。所以,仙代表的是阴性。女人本性属阴,再以阴柔命名,就会形成阴盛阳衰,导致阴阳不平衡。所以女人不能以仙命名。其背后的根本目的就是一个,阴阳平衡。也就是在人生的每个方面,都要考虑阴阳平衡的问题。男带天,女带仙的意思,就好比是夏天偏要考火炉,冬天偏要扇扇子一样。对人生没有好处。

这种规定,按阴阳理论来说,似乎很有道理。但在现实中,并不影响什么。所以,现在人就不太在乎了。

这种起名的禁忌在文化的本原上,与五行平衡是一样的。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个闺土。鲁迅说他是因为五行缺土,所以起名叫闺土。五行的观念,是在阴阳基础上的发展。说的是在人的生辰八字中,如果缺了那一项,就在名字中补上。所以,才有闺土的名字。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当然,这也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一种文学观念。

比如今天2019年12月10日0时15分出生。按天干地支记年的八字是,己亥年、丙子月,辛巳日,戊子时。年干属土,月干属火,日干属金,时干属土,这个八字中,缺水缺木,多土。于是,在起名的时候,就会有意用带木字旁和水字旁的字,以达到五行平衡的目的。因为八字只有四个时间,五行最低也要缺一个。

这些起名的禁忌,是与当时的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些禁忌没有科学道理,也不必太在意了。做为一种文化了解一下就行了。

古人认为,浩渺的高空之上,万里云雾之遥,那里有道门,叫做“南天门”,过了那道门,就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叫做天上。于是古人传下一个给孩子起名不成文的规定,叫做“男不带天,女不带仙”。 因为由敬生畏,而不能“造次”。

▲ 像咱这样还敢起个名字叫“天”或“仙”?

“天”和“仙”为三界之首之字 冒昧使用会亵渎神灵

在我国古代,古人认为“天、地、人”组成整个世界和宇宙的范围。天界也是“天人”,也即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在《西游记》里描述颇多),而作为地界俗世的人,不仅靠天赐福,而且要靠天吃饭,很多事情,都必须尊崇天道才能行事顺畅。

▲ 进入天界之门,传说中的“南天门”

如果给孩子起名,随随便便用“天”字和“仙”字,不但不配,更是亵渎神灵之举,因此,老祖宗才留留下了在给孩子起名时“男不带天,女不带仙”这一传统说法。

▲《西游记》中的天庭

“天”和“仙”所带气场过大 为常人难以承受之字

在起名中,古人是很讲究的,古人认为,给孩子起名带“天”和“仙”字,气场太大,这样容易折杀命里的福报,不好养,特别是一些寻常百姓人家的孩子,这两个字任何一个在名字里使用,都是常人难以承受之字,需要慎用。相反,古人在给孩子起名,尤其是小名,寻常百姓多喜贱名,如“毛毛”“狗狗”“蛋蛋”等。

▲古人说法是,为了孩子好养,不起“大”气场名字。

“天”和“仙”为特有用字 随意使用便是狂妄自大

在我国古代,“天”和“仙”字用在人名的称呼,也并不是绝对没有,比如袁天罡(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道士。),但是十分稀少,一般寻常之人是不会用的。

先说“天”字,在古代, 它有一个代表性的应用,即古代的皇帝称 “天子”,自然,“天”字对百姓起名基本属于忌讳之字。

▲朱元璋:我是大明的真龙“天子”,独一无二。

再说“仙”字,虽然, 这个字在古代帝王家没有专指,用“仙”字作名,也不会犯了帝王的忌讳,但是随意滥用却可以为世俗所不齿,因为 在中国古代,仙字可以指长生不老之人,也可以指道家的女修行人,比如“仙姑”;也可以引申为在某方面才能卓越,超凡人上,比如“诗仙”李白;也可以指某个女子长得特别特别的漂亮,然后人们夸她“仙女”。 因此,作为寻常百姓人家的孩子,这个“仙”字又有几人愿意给孩子起这个字当名字呢!

▲ 李白:以诗居“仙”者,千古太白第一人。

结语:

在今人看来,“天”和“仙”都是很大气和寓意吉祥的字,而且今人想用就用,也没有人太过在意什么。但是,在古代,不论从人们对天地和神灵的敬畏方面来谈,还是从人们俗世的规则来谈,“天”和“仙”都不是你想用就能随便用的。要么,因为造次惹来一场官非,要么因为狂妄自大惹来人们的非议。

▲ 起啥名字好呢?让为师想想:谦逊、含蓄、有大志。

总之,这两个字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它们太过于神圣,在古人的观念里,有神圣,即便是敬畏,自然,古人一般是不拿它们给孩子起名的。

节日有关的民间习俗

既然说中国的民间节日,当然都是阴历。按照时间顺序,主要的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八个。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