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十帅家谱(二)
分类: 草堂话谱
晚清十帅家谱(二)
励双杰
第二部,勉帅李兴锐《浏东六碓李氏家谱》
湖南浏阳《浏东六碓李氏家谱》十二卷首一卷,光绪二十七年部香堂木活字本,李兴灿等纂修,十二册。
勉帅李兴锐,有资料这样介绍:李兴锐(1827-1904),字勉林。湖南浏阳人。早年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1870年任直隶大名府知府,旋调江苏,与彭玉麟规划长江水师,修筑沿江炮台。1875年总办上海机器制造局,1885年参加查勘中越边界,后历任津梅关道、长芦盐运使、广西布政使。1900年擢江西巡抚,浚治鄱阳湖,导水人江,整顿厘捐,创设农工商局等。1902年诏行“新政”,他奏请开特科,设银行,修农政,讲武备等。1903年署闽浙总督,次年任两江总督,旋病卒,谥勤恪。
从这里看,“勉林”是他的字,再查,连《清史稿·卷四百四十七·列传二百三十四》都说他“字勉林”,但家谱世系记载:“兴锐,字晋初,号勉林”,应是号而并非字。修这部《浏东六碓李氏家谱》时,李兴锐尚在世,他在首序中说:“道光甲午始叙次宗谱,勒为成书,爰议嗣后每阅三十年重一修定,今又其时也。兴锐方驰驱王命,未获躬与其役”,是没有参与这次修谱,但他又说:“昨庚子冬,兴锐奉巡抚江西之命,取道里门,展修祀事”,说明在修谱的前一年,他回过一次家,参与了家族的祭祀,家族中总不至于连他的字、号都会搞错,象这样一个光祖耀宗的人物,家族是没有理由不慎重的。所以说,仅这一点,也可显示这部家谱的那么一点重要来,现正在重修《清史》,《浏阳六碓李氏家谱》略可补前人所误。
李兴锐元配萧氏,继配马氏、姚氏,但只有元配萧氏生了一儿一女,儿子昌濬的第三个女儿嫁给了同乡、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刘人熙的儿子刘瑞浺。
说到李兴锐,顺便还可以再说一下同族的李鸿球。李鸿球虽与李兴锐同族,却已在五服之外,从辈份上排,李鸿球是李兴锐的孙辈,生于光绪二十五年,修谱之时,虚岁三岁。
李鸿球,字韵清,室名海棠书屋,剑花楼。早年习经济,好收藏。去台湾前曾在北平、汉口、郑州、上海等地供职于银行及信托公司,任经理等职。后任世界书局总经理,创办大中书局,任董事长。曾居欧洲数年。著有《天涯浪迹记》、海棠书屋力学杂录/诗存》《董其昌书画年谱》、《古钱今话》、《古印综述》、《剑花楼书画录/古钱币/古印鉥/古铜镜》、《中国古兵器》、《吴佩孚年谱》等。
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在介绍该馆藏品时说:“本馆藏有中国历代钱币甚丰,计自上古原贝、骨贝、铜贝、刀币、布币、圜钱、纸钞、银锭、元宝、银洋、铜币共三万余件。其来源有各界人士捐赠者,有向收藏家价购者,政府拨交拨赠者,而民国八十三年本馆价购李鸿球先生遗藏古钱一七八三件,使本馆钱币收藏更趋完整,成为中国钱币收藏之重镇,而侪名于世界搜藏中国钱币最富的博物馆之一。本馆所藏古代钱币之中,有周代耸肩空首尖足无文大布,即为原李鸿球先生收藏中之精品。其形制为耸肩、尖足、圆档;此布币的首部有銎,是为空首。此件耸肩空首尖足无文大布是典型的春秋时代布币,属于大型布钱,形制完美,造型古朴,极具苍浑之美。”可见李鸿球藏品不但丰富,而且质量极高!
李鸿球去台湾后曾在“民国六十年”编印《旅台六碓李氏承先启后册》平装一册,台湾家谱收藏家廖庆六先生的“万万斋”有藏。这册名为《承先启后册》的家谱我没有见过,不知道是不是根据旧家谱续编的。以我的猜想,当年李鸿球匆匆忙忙离开大陆来到台湾,带上家谱的可能性比较小,待大局已定,至1971年以前,再要想得到一部家族的老家谱,几乎蜀道难,难以上青天。这个迷,以后有机会得请廖庆六先生来破了。
相比之下,咱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大陆人那可是太幸福啦。别跟我抬杠啊,我也知道1971年前后上下左右大陆人民提起家谱是谈虎色变的。可我在2003年的1月25日还是得到了这部《浏东六碓李氏家谱》,这一年的大年三十是1月31日,也就说,再过六天就要过年,给我送谱来的湖南浏阳老黄,雄纠纠气昂昂的背来五部家谱共一百零几册,结好账我要送他走,却发现火车票、汽车票啥的都是爆满,买不到了,飞到长沙的飞机票倒还有,可老黄不干,说我这次的利润也就够一张机票钱,总不能白干吧?既然到了你的地盘,你得给我想办法,可不能不管我。讹上我了。我没办法,只好四处打听,恰好有一个搞运输的朋友手下还有一个司机要到湖南醴陵送一趟货,醴陵跟浏阳不远,最后老黄是跟着那货车走的。老黄回到家,打来电话千恩万谢,说你那朋友不但白让我坐车,路上的伙食都是他招呼的,没要我钱,你得代我谢谢他。敢尽这次是净收入净利润,瞧把老黄乐的。
《近现代名人小传》上册 210 页: 李兴锐,字勉林,浏阳人,素治湘军军需,廉勤为曾国藩所赏,洊授知府,奏调直隶差遗。勉之为循吏,后赞日本使事,擢道台,历桂、赣等省藩皋。庚子擢赣,擢移粤、晋、闽督,卒于两江任。兴锐当官无赫赫名,而直实,每奉命按事,未尝代同官复掩。能饮,日尽百觞,予尝问以变法利弊,兴锐曰,此官此人变,犹不变也。至今尚思其言。
第三部,颂帅卞宝第《江都卞氏族谱》
江苏扬州、仪征《江都卞氏族谱》二十四卷首四卷,清道光十年庚寅木活字本,春田、泰徵等重修,今缺卷首一、卷四,存二十八册。
“卞”姓的家谱比较少见,2007年孔网曾出现过一部三十八册的近年新修江阴《卞氏》,原四函,因为少了二个函套,被我以较廉的价格买到。这事被江苏江阴的一位家谱收藏家知道,以为我是经过我的江苏朋友阿风才搞到手的,打电话责备阿风“人家卖国你卖省”,几乎把阿风气得吐血。这话说得极有杀伤力,基本达到了柔道红带、围棋七段的功力,但他没想过孔网是天下人的孔网,人人都可以参与,用不着别人帮忙。何况出省又非出国,既然流到了市场,只要还在中华大地上,谁藏都一样。
一般情况下,我是不收藏近几年新修的家谱的,但也有例外,其中之一是稀见姓的家谱,如果碰上也偶尔笑纳一、二部。因为在此之前我还没有《卞氏谱》入藏,得这一部江阴《卞氏》,也是聊胜于无罢了。后来才意识到江阴《卞氏》只是个先声,没多少日子,就在南京文庙得到了这部缺了二册的道光十年《江都卞氏族谱》。
上海图书馆有此本递修的同治十三年、光绪元年、光绪二十五年三部,其中光绪二十五年本有四十二册,其目录如下:“卷首一、二载忠贞世纂、卷首三初辑谱牒、卷首四徵述录,卷一荣赠录(诰命、旌奖、题赠),卷二规范录(条约、宗规、格言、宗法、宗训、家训等),卷三源流录,卷四祠墓录,卷五继美录(修谱旧序、旧例、义例、凡例、历修总目、杂记、书札、书後、後跋),卷六显著录,卷七世德录(列祖传赞铭状),卷八清芬录(贞孝节烈),卷九里居录(迁徙侨寄),卷十世守录(发祥录、衍庆录、归化录等),卷十一同宗纪略,卷十二高淳、丹徒、阳湖三族纪略,卷十三至二十七世系表。”
我所藏谱因缺卷首一,已无目录。此本所存卷首二为“忠贞世纂续编”,可知卷首一即为“忠贞世纂”;卷一与卷三合装一册,而卷二有二册,我所藏本卷三为“规范录”,卷二才为“源流录”,可知光绪本与此道光本的卷二、卷三内容对调;卷四“祠墓录”缺。余除卷数不同,内容基本相同,只不过略有增删而已。
颂帅卞宝第,字颂臣,号娱园,咸丰辛亥举人。曾先后任刑部主事,郎中、御史、府尹、直至闽浙巡抚、湖广、闽浙总督等职。《清史稿》说卞宝第“有威重,不为小谨,驺从甚盛,所至诛锄奸滑,扶植良愿,民尤感之”。有“公敬历内外,管领封疆,关于国计民生,先后政迹,昭垂国史”之名。在官廉俸外一无所受,人莫敢干以私。为地方兴学兴利。著有《方岳采风录》、《闽浙猷轩录》各一卷,《抚湘公牍》四卷,《疏稿》十二卷。今卞宝第故居犹存。
卞宝第生于道光四年,道光十年本谱纂修之时,他还不过七岁,详卷二十三中关于他的世系记载极简:“宝第,行尊,光河次子,字 ,生道光甲申十一月初九日午时。聘高氏”,唯一有价格的信息是已经给他定下了娃娃亲。而他父亲卞士云的世系记载就较详:“士云,行贤,原名荣贤,新盘公子,仪封公孙,时敏公曾孙(此亦为本家谱特色之一,从曾祖、祖、父记起,其它族人亦如此),字光河,号季青,生乾隆戊申五月十三日未时,道光癸未科进士,诰授奉直大夫,山东道监察御史,前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戊子科四川典试副使,前翰林院庶吉士。配吴氏,生乾隆辛亥九月廿四日申时,诰封宜人,例晋封恭人。生二子:宝书、宝第”。卞士云虽没有参与修谱,但谱中关于他的文篇收录了不少,仅在卷五《继美录》,就有《松泉寄光河书》及《光河覆松泉书》。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卞孝萱先生也是这于这个卞氏家族,他在邵文实《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卞孝萱教授访谈录》中说:“我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书香之家,家世渊源对我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卞氏于东晋时避乱南迁,传承过程中,代有名人。远的不说,清末扬州卞氏就有‘两世开府’之称。两世指我的族祖卞士云、卞宝第两代。”只是修谱之时,他远未出世,谱中自是没有记载他的名字。不过,他曾利用光绪二十五年修本《江都卞氏族谱》做过一些研究,他说:“我还写过一篇《利用〈卞氏族谱〉解读〈黄侃日记〉——家族文化个案研究之一》……我据光绪二十五年己亥重修《江都卞氏族谱》,先编制仪征卞氏四世主要成员简表,继据族谱考出静仪之夫、卞宝第第三子卞绥昌生平,知其与静仪同年,二十二岁卒;静仪乃四川永宁道黄云鹄女。研究黄侃及读其《日记》者,多为文史后辈,对于《日记》中频繁出现而不治国学的卞昌、卞缙昌(女)、卞斌孙、卞孙、卞寿孙等人,感到茫然,我利用《卞氏族谱》,解答了人们心存已久的疑惑。”
现在想来,还有一桩极巧合的事,那天我刚到南京文庙,就接到了江苏常州家谱收藏家朱炳国先生的电话,他说已跟卞(孝萱)老通过电话,卞老同意给他主编的《家谱与地方文化》再写篇文章,言下极为开心。我才挂了电话,就看到摆在地摊上的这部《江都卞氏族谱》,因为缺了二册,摊主底气不足,并没有开出高价,稍一还价即就成交。文庙我去过也就三、四次,没买到过一部家谱,只有这一次,才把颂帅、卞教授家族的家谱捧了来,有时候想想,凡事皆有定数,不是你的,强求都是无用;是你的,她就会在那个地方等着你,别人想带都带不走。
《近现代名人小传》上册 217 页: 卞宝第,字颂臣,扬州人,以翰林御史外任监司,擢疆圻,终于闽浙总督任。宝第强毅,官台谏日,强击不避贵要。及为疆吏,颇偏听执拗,有谮建宁令者,谓其衰颓,属藩司易人,藩司谓令方壮,人言弗足信,不纳,以履历陈览曰,是必捏书者,竟撤之。及至省投谒,则一翩翩一少年。宝第大慙沮,而卒假他事劾罢之,其横若此。故人称之曰“卡(当为‘卞’字误)牛”。颇嫉李鸿章,遇海防事,辄云,此合肥老儿言,何足道。
分享:
一、姓氏源流
1、出自姒姓。
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尧便赐禹以妫为姓。后来,禹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还领兵平定了三苗之乱,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舜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县东),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400多年,共传13代,16王。后因夏帝桀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夏王族便有以国为氏,称为夏氏。
2、出自姒姓。
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为杞侯。至简公时,被楚国所灭。简公之弟佗(本妫姓)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裔以夏为姓,称夏氏。
3、出自妫姓。
以王父字为氏。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传至第16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有夏氏。
4、改赐姓或其他。
台湾土著哈也湾氏改姓夏;明时元人齐噜台被赐名夏贵;土家、蒙古、回、满等族有夏姓。
5、得姓始祖:夏启。
相传帝禹死后,其子启打破禅让制而即位,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四百年,共传十三代,十六王,末帝夏桀暴虐无道,国人怨恨,而此时黄帝子姓后裔商汤却因仁德,深受拥戴。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夏王族便以国为氏,称为夏姓。夏启因开国君主之位,而被奉为夏姓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夏氏因得姓很早,故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散居尤为广泛。
夏姓发源于今河南、安徽省境。大致上,秦及秦代以前,夏姓主要在中原生息繁衍,并迁往陕西、山东、安徽、山西、河北等地。如夏征舒传至4世孙夏区夫仕陈(今属河南)为大夫,裔孙夏御寇仕齐(今山东东部)为大夫。秦始皇时尤御医夏无且(大致出自陕西夏氏)。秦汉之际,有代(今河北西北部、山西中部与北部等地)相夏说;安徽夏氏出自随王桀逃至南巢一部分夏王族的后裔。
魏晋南北朝以前,夏姓还主要活跃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中原一带。
夏姓南迁始于汉代,如西汉时有夏黄公,为鄞人(今浙江宁波市);东汉有夏方,为九江人(今属江西)。大举南迁则为魏晋之际,浙江夏姓此期最为昌盛,故有夏姓会稽郡望之说,始祖为西晋高士夏统,此郡亦为夏姓发展史上最大望族。这一时期,北方夏姓因战乱动荡流离,相对南方,发展低迷。
唐时政清民和,夏姓处于一个萌生勃发时期。北方夏姓重振家园,发展壮大,南方在前代基础之上,更加繁衍旺达。
宋代以后,荣载史册的夏姓名人比比皆是。北宋有参知政事夏竦,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夏诚,龙阳(今湖南汉寿)人;南宋有画家夏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元代有画家夏迪等。明代有夏允彝,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画家夏昶,今江苏昆山人;宰相夏言,江西人。
另外,明初有山西大槐树夏姓分迁于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清代名人有小说家夏敬渠,江苏人;史学家夏燮,安徽人。
此外,清末有闽、粤等地夏姓渡海入台,后辗转新加坡等地者。
总之,唐宋以后,,夏姓支脉延伸更广,且以江南一带为繁衍望地。经过长期繁衍,使得夏姓的分布中心,移向了江南地区。广布于今安徽、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福建、和广东、广西等省,今日夏姓分布以江苏、浙江为多,这两省夏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夏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
夏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九。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平水堂”:夏禹治水13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水患终于被治平,舜把帝位让给了他。 夏姓也以"会稽"为堂号。
“正德堂”:明正德年间(1506-1521)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为明武宗皇后,夏儒成为国丈,被明武宗封为庆阴伯。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明武宗年号“正德”为堂名,称“正德堂”。兴化夏氏家族即以“正德堂”为本族徽号。
此外,夏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会稽堂”、“务本堂”、“源远堂”、“尚忠堂”、“思孝堂”、“明德堂”、“聚奎堂”、“遗爱堂”、“鹤来堂”等。
郡望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于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西汉时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分(仅天目山、淳安县以西小部分地区除外)及福建全省。此支夏氏,为西晋高士夏统之族所在。 此郡夏姓在受姓以后代有名人,载入史籍。如秦代夏无且,是秦始皇的侍医;西汉阴城内史夏宽,东汉夏馥,字子治,与张俭、范滂齐名,泰山都尉、学者夏恭、晋代孝子夏统,皆系会稽郡夏氏家族杰出人物。
谯 郡:东汉建安末年从沛郡分一部分设置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毫县)。
高阳郡:东汉桓帝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晋泰始初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南)。北魏改为郡,移治高阳。
鲁 郡:西汉初改薛郡置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
四、历史名人
夏禹(大禹):夏代开国的君主。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亦称为夏后氏。禹是中国人所知的一位治水英雄,他为治水三过家门不入。贵为天子,保持本色,亲近百姓,为民谋利,是帝国君主制度下的君主典范。
夏 育:卫国名震遐迩的勇士,据说他力举千钧,能生拔牛尾。
夏无且:在荆轲谋刺秦王之时的侍医,由于"以药囊捉荆轲",而名登《史记》的"刺客传"。
夏 勤:东汉人,历仕京宛二县令、零陵(今属湖南)太守、司徒等职,以才干见称。
夏 恭:东汉光武帝时备受人敬仰的学者。依据史籍记载夏恭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易学教授,曾经教授生徒达100余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夏黄公:鄞(今浙江省宁波)人,西汉隐士。曾避秦匿商山中,为“四皓”之一。
夏侯玄:三国时魏国大臣。精玄理,为玄学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四聪之一"。
夏 瞻:晋代杰出画家,工于人物、神像。其作品被载入《历代名画记》及《图书集成》等书中。
夏执中:宜春(今江西省宜春)人,宋代节度使,以贤扬名。据传朝廷举庆礼,人皆争献珍奇,执中独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进之。
夏 圭:南宋杰出的画家。早年工人物画,后以山水画著称。并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画风洒脱,糅合李唐、范宽与米芾的画法,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构图多作半边或一角之景,时称"夏半边"。
夏 迪:元代著名画家,善山水竹石,尤精于绘松。
夏 言:江西省贵溪人,明嘉靖年间作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旋首辅执政,两度为相。
夏 寅: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明代学者,官至浙江参政。其“君子三惜”说被传为名言。
夏 昶:昆山(今江苏省昆山)人,明代著名画家。他不仅善绘画,而且善书能诗;其诗词清丽,书工正楷,其画擅长写竹石,当时推为第一,有传"仲昭一个竹,江南十锭金"。宋代以后,是夏姓在文学领域里最为光辉的时期。
夏原吉:湖广湘阴(今属湖南省)人,明朝大臣,为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户部尚书,主持财政27年,支应无误,在详定赋役,清仓场,广屯种,修水利等方面均有政绩。
夏崇之:湘阴人,明成华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少卿,曾向皇上陈述时务五事,解其利弊,具有超前意识。
夏完淳:上海松江人,南明抗清义士。生而早慧,十四岁随父加入抗清斗争。所著被辑为《夏完淳集》。
夏敬渠:江苏省江阴人,清代小说家。一生好游,足遍四方。崇信程朱理学。著有小说《野叟曝言》。
夏 燮:安徽省当涂人,清代史学家。其不满清政府卖国行径,强烈抗议外敌入侵,赞赏国人反抗精神,著有《中西纪事》一书。
夏丐尊:浙江省上虞人,著名文学家,作品甚丰,有《生活与文学》、《平屋杂文》等,又有译著《社会主义与进化论》等。
夏明翰:湖南省衡阳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生。临刑诗中:“杀了夏昆山(今江苏省昆山)人,明翰,还有后来人。”表现了一个***人的革命气节。
一、姓氏源流
沈(Shěn 沈)姓源出有六: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个儿子季载之后,以国名为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沈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初时,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季载(文王第10子)因平叛有功,被周公举荐为周天子的司空,后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沈国,又名聃国。季载又称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之后子逞逃奔楚国,其后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为沈氏。
2、出自芈姓,是颛顼帝的后裔,以邑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二》云:“楚有沈邑。楚庄王之子公子贞封于沈鹿,故为沈氏。”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在沈邑,其后代子孙有的遂以封邑名命姓,称为沈氏。
3、亦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王族弟子戍之后,以地名为氏。据《风俗通》、《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姓氏考源》、《姓谱》、《中国姓氏寻根》等记载:春秋时,楚庄王有曾孙名戍,在楚平王时任沈县(今安徽省临泉县)县尹,世称沈尹戍,初隐居于零山,后仕楚为左司马。其后人有的遂以地为姓,称为沈氏。
4、出自金天氏,为少昊裔孙台骀(一作台胎)氏之后,以国名为氏。据《左传·昭公元年》及《姓氏考略》等资料所载,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之后有人建立沈国,春秋时,为晋国所灭,子孙遂以国名沈姓,称为沈氏。
5、出自姒姓,为春秋时沈子之后,以祖名为氏。据有关资料所载,沈氏源出姒姓,春秋时公族受封,为子爵位,世称沈子。沈子的后代有的以祖名为姓,称为沈氏。
6、出自少数民族姓氏中有沈氏。朝鲜族、满族、土家族、回族等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冉季载。沈姓源出于姬姓,为黄帝之后裔,在周朝初年,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当时的三监(武王以邶封震叔,以庸封管叔,以卫封蔡叔,以监殷民,称为三监)很是不服,商王纣之子武庚乘机勾结三监,联合东方夷族进行反叛。周公旦组织军队进行征伐,最终平息了叛乱。季载(周文王第十子)因在此次平叛中立下大功,周公于是将这位有才干的弟弟举为周天子的司空,成王后又将其叔季载封于沈国,又名聃国。“聃”可写作“冉”,古时的冉、沈读音相同,所以季载又称冉季载。春秋时,聃国被晋(今属山西)灭掉,季载后代逃至楚国,为不忘亡国之痛,从此便以国为姓,称为沈姓。冉季载从而成了沈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沈姓最早起源于今河南、安徽两省之间。春秋战国时期,逃至楚国的沈姓族人,仕楚为左司马,并世袭此官,长期居于叶(今河南省叶县)。到秦汉时期,沈姓仍有多人为官,且地位均十分显赫,但也有数人辞官隐居,迁于九江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会稽乌程吴兴(今浙江省吴兴县)等地,从而开始了沈姓的南迁之旅,并且家族势力日渐扩大,不断兴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连年战乱,各种割据势力互相攻伐,加上“永嘉之乱”,使得中原士族大都南迁,沈姓族人也先后进入南方几大省份,并在当地不断生息繁衍,形成了“吴兴”郡望。此后沈姓以“吴兴”郡望为繁衍中心,不断地向四周扩展,至唐代以前,已散居于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家族日渐繁盛。唐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沈姓族人开始迁播进入闽粤两地,并且人丁兴旺,同时,唐代沈姓在我国北方也得以新的发展,郡望与名人高官大量出现,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到了宋朝末年,金军大举南下中原,宋室南迁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北方再次遭受浩劫,迫使中原沈姓再次南徙,其中赴今福建、广东等地之沈姓尤多,至明清时期,沈姓已遍及全国各地,成为我国一大姓氏,并有一些族人由东南沿海播迁到海外,沈姓家族真正成为了一个大家族。我国的沈姓历代多以江南为其主要分布地,尤以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省居多,以上地区的沈姓占到了全国汉族沈姓人口的绝大多数。沈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
三、历史名人
沈 约:南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声律学家。他是《二十四史》中《宋书》的作者。他首创“四声”之说(把每个字分为平、上、去、入),指出如何运用声调变化,能使诗歌动听,讲求声律对仗,推动诗歌走向格律化,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创新。著有《晋书》、《四声谱》等书。今天的国语注音符号,就是以《四声谱》演变而来的。
沈 括: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北宋科学家,他所著《梦溪笔谈》记载了其在天文、数学、矿业、医药、生物、物理等多方面成就,为后世科学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本人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著有《良方》、《长兴集》等传世。
沈 周:明代画家。博览群书,文学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擅画山水,多江南山川、园林景物,师法董源、巨然、黄工望。兼工花卉、鸟兽、人物。为明代吴门画派四家之一。为人耿直,不应科举,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名重于明代中叶画坛,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著有《石田集》、《江南春词》、《石田诗钞》、《石田杂记》等。
沈 和:字和甫,杭州人,戏曲作家。能词翰,善谈谑,兼明音律。《录鬼簿》载:“后居江州(九江),近年方卒,江西称为蛮子关汉卿者是也。”著杂剧《祈甘雨货郎朱蛇记》、《徐驸马乐昌分镜记》、《郑玉蛾燕山逢故人》、《闹法场郭兴何杨》、《欢喜冤家》等五种。以上种种元曲的问世,不仅繁荣了江西的杂剧活动,而且因其内容大多为历史题材,对明代弋阳腔连台本戏的形成和发展均产生了一定影响。所作杂剧时人称为“蛮子关汉卿”。
沈 仕:字懋学(1488-1565),又字子登,号青门山人,明代浙江省仁和(今杭州市)人,散曲家、画家,能诗,善画花鸟山水。其散曲多描写艳情及享乐生活,内容庸俗。当时称为“青门体”。著有散曲集《唾窗绒》等。
沈 璟:明代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戏曲理论家,戏曲作家,曾官至吏部员外郎,光禄寺丞等职。致力戏曲声律研究,形成“吴江派”,沈氏一族从事词曲研究,创作共延衍11代17人,蔚然大观。
沈 鹏: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编辑出版家。斋名介居。1931年9月出生于江苏江阴。幼年始习字画。入大学后攻读文学,又学新闻专业。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委员会顾问等。书法长行草,有强烈的时代风貌与个人风格,书体兼及隶、楷多种面貌,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著作有《书画评论》、《沈鹏书画谈》、《三余吟草》、《当代书法家精品订·沈鹏卷》、《草书千字文》等。主持和手编的书刊达500种以上。
沈法兴:隋末唐初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西)人,隋末梁王。出身于江南世家,任吴兴郡守,打着为杨广报仇的旗号聚众造反,靠着家族的号召力,短时间内就发展到七万余人,并占领了江都南方重镇毗陵。杜伏威据厉阳,李子通据海陵,沈法兴据毗陵,三大势力都对江都虎视眈眈,后为李子通击败。
沈庆之:字弘先,南北朝时期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宋朝著名将领、太尉,封始兴郡公,曾在娄湖(今江苏省南京市)广置田产。沈庆之从小就非常会打仗,常常打胜仗回来,后来他被封为“建武将军”,专门负责防守边疆。
沈亚之:唐代吴兴人,文学家,元和进士,善文辞,且能诗,为李商隐所推许。有作品《湘中怨辞》、《异梦录》、《秦梦记》、《沈下贤集》等传世。
沈佺期:河南省内黄人。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七言诗,词藻华丽,律体严谨,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曾官至太子少詹事情、修文馆直学士。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沈既济:唐代文学家,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市)人,长于史学,又善作小说。撰有《建中实录》10卷及传奇小说《枕中记》《任氏传》等。其《枕中记》中记述了卢生在邯郸住旅馆的时候,借道士吕翁的枕头用,梦到自己登科当了丞相,非常荣华,醒来店主所蒸发黄梁尚未煮熟,因悟富贵功名不过是做了一个梦而已。这就是“黄梁梦”的出处。明代汤显祖写的杂剧《邯郸记》即以它为题材写成的。
沈传师:字子言,唐代苏州(今属江苏省)人,书法家,曾官至吏部侍郎,工书法。唐德宗贞元(785-805)末举进士,历太子校书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宝历元年(825年)入拜尚书右丞、吏部侍郎。工正、行、草,皆有楷法。朱长文《续书断》把它和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等并列为妙品。宋欧阳修《六一题跋》云:“传师书非一体,放逸可爱。”宋代米芾对他人的书法很少许可,但对沈传师极为推崇。说沈的书法“如龙游天表,虎踞溪旁,精神自若,骨法清虚。”人称中唐以后沈书最佳,米芾自称学大书以沈传师为主。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其“善楷、隶、行、草,以书自名”。传世书迹有《罗池庙碑》、《游道林岳麓寺诗》、《柳州石井铭》等。今存正书《罗池庙碑》拓本。
沈钦韩:字文起,号小宛,原籍浙江省潮州(今吴兴),史学家,文学家,学问渊博,精史地之学,长于训诂考证。资秉极敏,而勤学甚至。家綦贫,书值千钱即无力购致,假之藏书家,计日以还,辄写其要,遂淹通群经。尤长《礼》与《春秋》,熟于诸史志,旁及百家,故记,官书,野乘,古今专集,汇集,类抄,札记,究其条绪,悉归于统。故所为制举文,沈博怪玮,常人不能解。
沈德潜:江苏长州人,清朝诗人,他主张作诗应符合理学原理,为拟古诗派代表,其作品《唐诗别裁》、《古诗源》为研究古诗发展的重要著作。
沈永年:字青原,江苏省华亭人,清代画家,所画山水能得元代意趣。
沈钧儒:浙江嘉兴人,早年积极参加革命运动,多次组织群众运动,为“七君子”之一,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等职,为我国的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沈雁冰:笔名矛盾,浙江桐乡人,著名革命文学家,中共党员,早年参加文学革命运动,解放后历任我国文化部门重要职务。他先后创作了《子夜》、《蚀》、《虹》、《春蚕》、《林家铺子》等杰出的文学作品。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吴兴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南、晋义熙初移今吴兴)。相当于现在浙江省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一带地区,兼有江苏省宜兴县地。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南)。相当于现在河南省颖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
2、堂号
梦溪堂:宋朝时沈括博学能文,累官翰林学士三司使。他对天文、历算、方志、音乐、医药无所不通。他开始制造了浑天仪、景表、浮漏等天文仪器。开创了隙机、浑圆两术和弧矢、割圆术的先河。著有《梦溪笔谈》。沈氏因以“梦溪”为号。
此外,沈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三易堂”、“九思堂”、“肃雍堂”、“承裕堂”、“忠清堂”、“树本堂”、“文肃堂”、“永思堂”、“聚顺堂”、“叙伦堂”、“敦伦堂”、“憩石堂”、“吴兴堂”、“六宜堂”、“三善堂”等。
五、宗族特征
1、沈姓族人迁居移徙较早,秦汉时期便开始迁居南方。
2、沈姓的楹联工整,且文采精妙,文人墨客也层出不穷。
3、沈姓族人在不断迁徙中留下了众多的堂号。
4、沈姓族人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清光绪年间所修《沈氏家谱》,浙江绍兴沈姓一支字行辈份为:“恭伏良隆厚,福守正承先。”续修字行为:“业贻谋启后,庆锡树维贤,积德嘉乃永,开宗寿益绵。”
============================================================
沈姓宗祠通用对联
〖沈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三善名世;
四韵家声。
——佚名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沈度,绍兴间为余干令,为政清廉,父老为之筑“三善堂”(三善指田无废土、市无遗民、狱无宿系)。下联典指宋·沈约,首创“四声”之说。
四声作谱;
三善名堂。
——佚名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宋·沈约。下联典指宋·沈度。
三鸣世泽;
八咏家声。
——佚名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南朝宋·沈约作《登台望秋月》八首,称“八咏诗”。
石灯留待;
云巢成编。
——佚名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唐·沈彬,临终指葬地以示家人,穴中一铜碑云:“石灯犹未点,留待沈彬来。”下联典指宋·沈辽,著有《云巢集》传世。
人伦师表;
匡正名贤。
——佚名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宋·沈约。下联典指唐·沈佺期。
永明创体;
叔度同流。
——佚名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南朝宋·沈约,重声律,工诗文,时号“永明体”。南齐沈驎士,博通经史,何尚之叹为“黄叔度之流”。
师资共仰;
泰运初开;
——佚名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南朝宋·沈约典故。
汝源流彩;
玉渚分华。
——佚名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沈氏姓氏来历。
-----------------------------------------------------------------
〖沈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创新声律永明体;
善作传奇不俗文。
——佚名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宋·沈约。下联典指唐·沈既济。
定情诗成于博士;
守宫论高出女官。
——佚名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沈真真。下联典指明·沈琼莲。
泰运初开期偃武;
师资共仰继休文。
——佚名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南朝宋·沈约事。
图书数卷传枢密;
勋业三朝仰历阳。
——曹京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安徽省望江县沈家老屋沈氏宗祠联。上联典指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字存中,杭州钱塘人,嘉佑进士。熙宁年间参与王安石变法,任提举司天监,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又赴两浙考察,出使辽国;继而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后任延州知州,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因永乐城失陷遭连累贬官。晚年住润州,筑梦溪园,以平生见闻,撰成《梦溪笔谈》,涉及天文、地理、律历、音乐、医药、冶炼等方面;又研究药用植物与医学,著《良方》十卷。下联典指北宋立阳人沈立,字立之,进士出身,任益州判官,采集大河事迹及古今利弊,著成《河防通议》,治河的官员都以此书为根据。后历官两浙转运使、都水监、江淮发运使等。喜欢藏书,神宗曾问及,他报上所藏书目及所著《名山水记》三百卷。
存中仗义争一统;
确士潜心选四诗。
——佚名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口,杭州钱塘人。曾出使辽国,驳斥辽国的争地要求,维护了宋王朝版图完整统一。下联典指清代诗人沈德潜,字确士,江苏长洲人。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书。
立志须存千载想;
闲谈无过五分钟。
——沈均儒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近代民主革命家、法学家、教育家沈钧儒(1875-1963),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人。戊戌变法时,主张变法维新。辛亥革命时,参加浙江光复工作。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护法运动中,在广州任护法军政府检察长。1935年发起救国会,力主抗日,致被捕入狱,为著名“七君子”之一。并同黄炎培等共同创建并领导了中国民主同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最高法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和民盟主席等职,本联为沈钧儒赠秘书方学武联语。
阿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歙张。
——郭沫若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郭沫若撰赠茅盾(沈雁泳)联。
渔艇到门青涨满;
书堂归路晚山晴。
——沈德潜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代诗人、文学家沈德潜自题联。
武奠霞漳开十邑;
德垂梅圃祝华封。
——佚名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沈氏祖庙联(1)。庙祀开漳功臣、武德侯沈世纪(下同)。
-----------------------------------------------------------------
〖沈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威镇南坛,光辉千古;
祈山灵侯,万寿无疆。
——佚名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沈氏祖庙联(2)。
春兰早芳,秋菊晚秀;
浊醪夕饮,素琴晨张。
——沈尹默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当代著名书法家、诗人沈尹默(1883-1971)自题联。沈尹黩,原名君默,浙江昊兴人。
匡正名贤,克驾休文之彦;
人伦师表,岂惟良史之才。
——佚名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宋·沈约。下联典指唐·沈既济。
清操过人,义伦图书数卷;
和气接物,零陵雅气一腔。
——佚名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历史名人沈义伦。下联典指晋代历史名人沈零陵。
开垦利民,田熟万家思沈括;
尊生济世,书成一部仰金鳌。
——沈味廉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安徽省鞠湖县沈湾沈氏宗祠联。上联典指北宋沈括帮其胞兄沈披规划开发圩田事。下联典指清代江苏省无锡人沈金鳌,字芊绿,廪贡生,曾跟从华希闵研究《诗经》、《尚书》,跟从秦蕙田研究《周易》,跟从顾栋高研究《春秋》,著有《尚书随笔》等。晚年潜心医学,著有《沈氏尊生书》,自号尊生老人。
诗家俎豆不祧,我亦熟休文四声、佺期五字;
胜国衣冠如昨,人当慕青原仪节、石田孝忠。
——钱梦鲸撰沈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山西省太原市沈氏宗祠联。上联典出南北朝宋·沈约、唐·沈佺期事。“五字”,指沈佺期长于五言诗。下联典指清·沈永年、明·沈周事。
============================================================
附录:沈姓典故、趣事
〖白面书生〗
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沈庆之。沈庆之从小就非常会打仗,常常打胜仗回来,后来他被封为“建武将军”,专门负责防守边疆。有一天,皇帝想要向北边扩展领土,沈庆之知道了,就极力阻止皇帝:“大王,这件事万万不可,您还记得以前几位将军向北边扩展领土失败的事吧!大王……”沈庆之不停地劝皇帝,皇帝觉得很烦,就对沈庆之说:“我不想听了,我叫别人来跟你说!”
皇帝就找了左右两个文官来和沈庆之争辩,沈庆之无奈地对皇帝说:“大王,治理国家就像治理家一样,要讨论耕田的事就要找每天去耕田的工人,要问织布的事就要找织布的婢女。现在大王要去攻打其他的国家,却去找两个从来没打过仗的"白面书生″来商量,这场仗怎么会成功呢?”
皇帝不耐烦地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决定的事是不会再改变了!”皇帝没有采纳沈庆之的意见,最后当然打了个大败仗回来!
后来,大家就用沈庆之说的“白面书生”用来形容年轻没有经验的读书人,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不晓得实际应付事情的方法。
-----------------------------------------------------------------
〖沈括与指南针〗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沈括还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http://bbslndcomcn/dispbbsaspboardid=112&id=68431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早年经历
西汉景、武年间(时间不详),在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中,司马迁出生了。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位以实边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家得以免于徭役。
年幼的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谈到京师长安任太史令一职,而司马迁则留在龙门老家,身体力行,持续着耕读放牧的生涯。
稍稍年长之后,司马迁离开了龙门故乡,来到京城长安父亲的身边。此时司马迁已学有小成,司马谈便指示司马迁遍访河山去搜集遗闻古事,网罗放失旧闻 。
扩展资料:
司马迁首创“中国人民”一词
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诗传就训释为:“中国,京师也。”后来,“中国”也引申指中原地区、天下之中心等。
而“人”与“民”,在先秦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民,众萌也。”
那么,“中国人民”作为完整独立的语音单位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呢?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山西、山东、江南、塞北等地的物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
这里的“中国人民”,虽与先秦时的意义并无大差别,但它却第一次将两者连在一起,构成偏正词组,所以说是司马迁最早创造了这一词汇。
—司马迁
人民网—司马迁首创“中国人民”一词
关于赵奢的身世,一种说法是他是赵武灵王的幼子,自幼善御马,因而后来封号为“马服君”。《战国策赵策》载,他对赵胜说:“奢尝抵罪居燕,燕以奢为上谷守,燕之通谷要塞,奢习知之。”由此可知,赵奢参与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赵惠文王四年的“沙丘之乱”后,赵成、李兑专权时期,迫害赵武灵王近臣,此时正值燕王召贤纳士,于是赵奢亡命入燕,得到信任,被任命为郡守。赵惠文王十二年(公元前287年)李兑失势,受其迫害者陆续回国,赵奢也在这时回到了赵国。初仼田部吏,也就是专门负责征收土地税的官员。田部吏虽然是国家委仼的官职,但是在赵国却有一些人家的税是一般田部吏不敢去收的,那就是皇亲国戚,赵奢的前仼们往往对这些人家敬而远之。而在这些皇亲国戚中,势力最大的莫过于被列为战国四公子之一、贵为平原君的赵胜,他是赵武灵王的儿子,当时在位的赵惠文王的弟弟。只要平原君家不向国家交税,其它皇亲国戚就都有恃无恐。周赧四十四年,即赵惠文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1年),赵奢收税到平原君赵胜家中遇到了麻烦。平原君赵胜时任赵国宰相,是权势显赫的战国四大贵公子之一。他家有大片的封地,并且还有私田。按规定,封地的赋税是他本人的俸禄,是不用纳税的。但是他家开垦的私田是应该向国家交纳税赋的。然而赵胜却自恃位高权重,其家人仗权抗税。这样的事情在别人眼里也许认为正常,但赵奢是不能容忍的。赵府管家根本没把赵奢放在眼里,蛮横地说:“这是我们赵家自己的事,你一个小田部吏就不用操闲心了。”管家的态度如此蛮横,赵奢却毫不动气,他问那人,“赵国的国法是谁制定的?”并且大声询问其它同僚:“抗税不交该当何罪?”左右齐答:“杀!”“赵奢问那人到底交与不交税,那人撇下一句“不交”,便大摇大摆的向外走,赵奢喝令刀斧手,擒下此人,推出去斩了,接着赵奢召来平原君府上第二个管事的,依然拒绝交税,又被赵奢推出去斩首了,就这样,赵奢一连斩了平原君府上九个管事的家臣。
平原君赵胜知道这事后,十分生气拍案而起,声称非杀赵奢不可,以泄心头之恨。赵奢得到平原君要杀他的消息后,立刻来到平原君府上。大家都为赵奢捏着一把汗,担心赵奢冒犯了一国之相,平原君不会轻绕他,此去凶多吉少,难逃杀身之祸,还以为赵奢是来赔罪求绕的。赵奢却告诉平原君,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维护赵国的法制和利益,其中也包括维护平原君的利益和前途。平原君虽然十分生气,但他毕竞是一位有德名臣,否则也不会在人才济济的战国时期被列为“四公子”。他暂时按住火气,听赵奢进一步解释。赵奢进一步解释说到,在赵国,你是权高位重的公子,如果我不依法办事,纵容你家管家的这种不交税行为,大家一定会竞相效仿,这样发展下去,赵王制定的国法就会失去威严,国库也会渐渐空虚,赵国会日趋衰落,必然会遭到其它国家的侵略,赵国轻则损兵割地,重则会遭受灭顶之祸。如果赵国灭亡了,你平原君的一切不也就会随之失去吗?反之,如果你平原君家带头按法交税,赵国上下都会令行禁止,赵国自然会越来越强大,你平原君的一切利益就不会受到仼何损害。权衡利弊,你打算怎么做呢?
赵奢一席话说得平原君心服口服,不但如此,平原君对赵奢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安危秉公执法的做法颇为赞赏,认为他是一位难能可贵的贤德人才。于是平原君不仅没有怪罪赵奢,反之又将其推荐给赵惠文王,让他统管全国税赋。赵奢统管全国税收后,兢兢业业,以法冶税,公平合理。经过赵奢的努力,税赋管理得井然有序,老百姓富裕了,国库也充实了,国家出现了升平景象。举国上下交口称赞赵奢不畏权势、不计个人安危忠心为国的精神。同时,对平原君不计个人恩怨,不仅知错即改,而且以国家利益为重举荐人才的做法也大加赞赏。
主 动 请 缨 扭 转 危 局
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0年),秦国派兵攻打赵国,重兵包围了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县)。赵惠文王先后召见廉颇和乐乘问他们该怎么办?二人都说道远险狭,难以使救。赵惠文王又召见了赵奢,赵奢说:“其道险狭,尤如两鼠斗于穴,将勇者胜。”此说表明两个意思:一是表明了赵奢的战略思想;二是赵奢在危急关头主动请缨出征。这些想法与赵惠文王想法相同,便命赵奢为将,率兵解救阏与。
赵奢领命后,自知军情紧急,责仼重大,决心以大智大勇战胜强秦。便采用欲擒故纵、声东击西的策略,制造畏秦不前的假象。赵奢率兵行离邯郸以西三十里的地方,也就是紫山、堵山一带安营扎寨,命令士兵构筑防御工事,造成要在这里打防御战的假象。还下了一道命令,“有以军事谏者死。”实际上赵奢是在运用高超的军事谋略,密切注视战局的发展动向,积极寻找捕捉战机。这时秦军在武安以西发动了强大的军事攻势,擂鼓呐喊使武安房屋上的瓦都振动起来了,中国有句成语叫“武安瓦振”,说的就是这件事。这时赵奢军中有一位侦察员建议火速进军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杀了。赵军在紫山一带修筑营垒,操练部队,停留了28天,不仅不出动,而且不断加大构筑防御工事的力度,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看,紫山以南的堵山连绵如堵,象一道长长的墙垣,形成了防御邯郸的天然屏障,紫山又是堵山北部的制高点,是理想的军事指挥部所在地,给世人尤其是秦军造成了赵军不顾阏与,决心保卫邯郸的局面。这时,秦国一位间谍来到这里,赵奢盛情款待,然后才送走。秦国间谍从赵奢那里得到的只是坚决在邯郸西部打防御战的假情报,秦将听了信以为真,十分高兴地说:“赵军离开邯郸30里就停止不前,只忙于修筑防御工事,看来阏与就不再属于赵国了。”秦军逐渐麻痹起来了。赵奢打发走秦国间谋之后,立即下令全军收起行囊,急速行军,两天一夜便赶到了阏与前线。秦军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全军扑来。这时,赵奢接受军士许历的建议,一面严阵以待,以逸待劳;一面占领北山制高点。从武安赶回的秦军和包围阏与的秦军向赵军发起猛烈攻击,赵奢身先士人卒,指挥将士冲锋陷阵。赵军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勇猛出击,把秦军打得落荒而逃,阏与之围被解除了,赵奢的大军凯旋而归。这也是秦赵军事对峙以来赵国取得的一次最重大的胜利,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赵国军民的斗志。这也是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唯一的一场败仗,也是秦国在军事上经受的最大挫折,此一役之后,秦国很长时间内不敢轻举妄动,唯恐重蹈阏与之战的覆辙。
由于阏与之战的特大军功,赵惠文王对赵奢十分赞赏,便赐封赵奢为马服君,成为赵国八大将军之一,其地位与廉颇、蔺相如相同。这场战争之后,邯郸很快成为东方六国的政治中心,纵横智谋之士云集邯郸,策划对付秦国的谋略。赵奢当年驻军的紫山。堵山一带,也由于这场战争的胜利而添色增彩名扬天下。
不 徇 私 情 社 稷 为 重
赵奢作为战国时期的良将,其品格高尚,风范长存。他不徇私情“受命之日,不问家事”,对儿子的赵括的教育与认识,均以国事社稷为怀。赵括少年学兵法,言兵事,聪明强记,自认为“天下莫能当。”但仅记书本、背教条,轻视实战经验,不能对所学内容融汇贯通,赵奢对其妻子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战争是要死人的,而赵括夸夸其谈,学习军事知识片面,缺乏全面的认识和掌握,把战争说得太容易了。将来如果起用赵括为将,必打败仗,给赵国带来损失。只有摆脱了骨肉亲情的羁绊,置国家利益至上的人,才能对自已的儿子作出如此深刻的认识。而他的忧虑,在长平大战中得到了应验。
赵孝成王七年,秦国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垒。当时赵奢己去世,赵王派廉颇为将攻打秦军,秦军多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与交锋,秦军多次挑战廉颇不予理睬。这时,秦军的间谍到邯郸散布谣言,秦国所害怕的是马服君之子赵括,而不是廉颇。这时赵惠文王己经去世,继位的赵孝成王听信了秦国间谍的谣言,准备起用赵括为将替换廉颇,蔺相如劝赵王不要临阵换将,赵王不听劝告,任命赵括为将替换廉颇。赵奢的妻子也就是赵括的母亲上书给赵王,诉说当年丈夫赵奢对赵括不能为将的看法要求撤换赵括,并进一步说到:“当年我服侍他的父亲时,赵奢为将军,自身的俸禄经常与几十人共进饮食,结交的朋友有几百人,大王及其宗室所赐赏的东西全部分给军中的部下和他的下属,从接到军令之日起,就不再过问家里的事情。现在赵括刚一做了将军,军官没有敢抬头看他的,大王所赐赏的金银绸缎,拿回家中,而且天天观察便宜合适的田地房屋,可以买的全部买下来。大王您以为他像他的父亲吗?父亲与儿子心事不一样,希望大王不要派他为将。” 这番话是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胸怀呀?只有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赤胆忠心,只有以国家利益为最大利益的博大胸怀,才能割舍骨肉亲情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惊人之举。赵王听了后说:“您放下这件事吧,我的决心己定了。”赵括的母亲趁机说:“大王您终究任用他,假如有不称职的地方,我是不是不要因为他受到株连?”赵王答应了。
赵括取代廉颇为将后,便立即改变廉颇的作战部署,更改了军纪命令,撤换了军中的将领。老谋深算、善于用兵的秦将白起听说后,便指挥部队假装败退,以迷惑赵军。赵括过于自负,加之求胜心切,一味命令部队追击前进,后来秦军突然杀出,截断了赵军的粮道,使赵军断绝了给养,战斗力大大减弱,秦军又插入中间把赵军分割成两部分,赵军的部队开始军心动摇,抵抗力也随之减弱。当赵括发现中计之后已被秦军四面包围,陷入被动应付而不能自拔,就这样被秦军包围了40多天,全军断粮饥饿难奈,赵括挑选出部分精锐部队亲自率领,与秦军决战。秦军人多势众,射杀了赵括,赵括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缴械,秦军全部活埋了他们,使赵军四十五万将士死亡。现在,山西长平在当年赵军将士被坑杀处建了一处骷髅庙,里面摆放着出土的人头骨,以表人们对当年阵亡赵军将士的怀念和哀
晚清十帅家谱(二)
本文2023-09-27 04:36:4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15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