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十三绝的人物简介
(前排左起第三位)扮演《群英会》之鲁肃。
(1811~1880),谱名程闻檄,字玉珊,号荣椿,乳名长庚。祖籍安徽省潜山县河镇乡程家井,为程氏51代裔孙。清嘉庆十六年农历辛未十月初七日生人,道光年间入京,曾先后居住宣南石头胡同和百顺胡同,享名后寓所名“四箴堂”。同治、光绪年间曾掌三庆班,同仁尊称其“大老板”。工文武老生,腹笥渊博,能戏300余出,擅演《群英会》《镇潭州》《八大锤》《战长沙》《华容道》《战太平》《取成都》《龙虎斗》《举鼎观画》《文昭关》《捉放曹》等,亦能反串花脸《白良关》尉迟恭等。他与春台班余三胜、四喜班张二奎,为京剧第一代演员的三位老生杰出人才,虽比余、张享名较晚,但其威望极高,名列三鼎甲之首。清光绪五年农历十二月十三日亥时殁,葬于彰仪门(今广安门)外石道路旁北侧。妻室庄氏无后嗣,收养两侄,一名章圃为养子,一名章瑚为从子。仅章圃入梨园,工鼓扳,其妻室茹氏生有二子一女,仅长子章遵孔从艺,幼入李铁拐斜街的小荣椿社,排名春德、与杨小楼(春甫)同科,即清末民初著名小生程继先,为俞振飞、叶盛兰之师。 (前排右起第二位)扮演《战北原》之诸葛亮。
卢胜奎(1822~1889),祖籍江西(一说安徽),出身仕宦之家,自幼酷爱戏曲,常与剧界人士交往,因考试不中遂入梨园,初演即为程长庚赏识,约其入三庆班。入剧界后隐去真名,时张二奎正值红极之时,便取“胜奎”为艺名。所演老生戏讲究剧情戏理,尤擅孔明戏,有“活孔明”之誉。由于文化高,不仅熟读史书,钻研文学,且通透戏场,极善编剧,三庆班所演36本连台本戏《三国志》,即出其手。演薛仁贵征东事之《龙门阵》及《法门寺》(又名《郿坞县》或《朱砂井》)等,据传亦为卢氏所编。一生所编剧本,大都流传至今。因剧本为一台戏之根本,故人称其“卢台子”。可谓最早的京剧剧作家,为程长庚得力辅弼,卢乃丑角巨匠萧长华之义父。 (前排左起第一位)扮演《一捧雪》之莫成。
张胜奎(生卒年月不详),又名张奎官,北京人,曾于四喜班演出多年。其唱吸取余三胜之法,嗓音虽不冲,但唱腔流利曲折。精于说白、做工。其念颇带情感,做派神态逼真,擅演忠臣义士一类“衰派老生”角色。如《徐策跑城》之徐策、《四进士》之宋士杰、《清风亭》之张元秀。亦能演丑角戏,所演《渭水河》之武吉,为人所称道。 (后排右起第一位)扮演《四郎探母》之杨延辉。
杨月楼(1844~1890),谱名久先,从艺后改名久昌,字月楼。其父杨二喜,为清道光年间徽班武旦演员。相传咸丰年间,二喜携子由家乡怀宁进京,于天桥卖艺,为“忠恕堂”张二奎赏识,遂聘二喜为教师,收久昌为弟子,排名玉楼,与俞玉笙(即俞菊笙,为俞振庭之父)为师兄弟。月楼体魄魁梧,嗓音洪亮,文武皆能。起扮相仪表堂堂,有“天官”之誉。文以《打金枝》《金水桥》《回龙鸽》《五雷阵》等奎派戏见长。武戏《长坂坡》《恶虎村》《贾家楼》等为杰作。
因演《安天会》《水帘洞》《泗州城》的猴王孙悟空,故有“杨猴子”绰号。杨、俞为张二奎左膀右臂,一时有“忠恕堂文武双璧”之称。咸丰末年满师后,在京很少露演,自立“忠华堂”课徒授艺。同治末年赴沪演出,轰动上海滩。张二奎过逝后,他被程长庚约入三庆班,光绪四年(1878)底,由程长庚呈请,杨月楼被保选为四品顶戴的精忠庙(梨园公会前身)庙首。程故后月楼接任掌三庆班达10年之久。光绪十四年十一月经张淇林保荐,与王楞仙同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光绪十六年六月初一故于宣南右顺胡同寓所,年仅47岁。在其弥留之际、托孤于盟弟谭鑫培,望精心培育其子三元(即杨小楼)成才,并嘱三元拜在谭氏膝下为义子,按氏家谱排名嘉训,后成为一代国剧宗师。 (前排右起第一位)扮演《恶虎村》之黄天霸。
谭鑫培(1847~1917),谱名金福,字鑫培,号望重,寓所名“英秀堂”。祖籍湖北省江夏县大东门外田家湾。其父谭志道,工老旦兼老生。鑫培为其独子,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10岁随父迁居京城,11岁入小金奎班习武丑,后改武生及文武老生,1863年出科。23岁搭三庆班,以演《神州擂》《三岔口》《白水滩》及“八大拿”等武生戏为主。曾傍程长庚演《青石山》马童,得“大老板”赏识,委以武行头。在《同光十三绝》画中,谭是唯一的武生演员。以老生享名剧坛则是光绪十年以后的事了。程长庚曾预言:“吾死后,鑫培必成大气候。”谭鑫培曾师事程长庚、余三胜,并向张二奎、卢胜奎、王九龄问艺,博采众长化为己有,终成一家,与汪桂芬、孙菊仙被誉为“新三鼎甲”,并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光绪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与孙秀华、陈德霖、罗寿山四人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宫内艺名谭金培。1905年,丰泰照相馆于琉璃厂的土地祠,为其拍摄了《定军山》片段,该片成为中国**史上的第一部黑白无声影片。百代唱片公司为其灌制了七张半宝石唱盘传世,计《卖马》《托兆碰碑》《捉放曹》《桑园寄子》《乌盆记》《四郎探母》各一张,《洪羊洞》《战太平》《庆顶珠》各半张。其弟子有王月芳、贾洪林、刘喜春、李鑫甫、余叔岩5人。1917年5月10日晚8时病逝于京城宣内大街大外郎营1号寓所,享年71岁。葬于戒台寺栗园庄墓地,界桩上刻“英秀堂”。今谭门已是七代梨园世家。 (中间的一位)扮演《群英会》之周瑜。
徐小香(1832~1912),原名馨,别名炘,字心一,号蝶仙,寓所名“闻德堂”,位于宣南小安澜营,后改“岫云堂”,遂有“岫云主人”之称,小香为其艺名,有时亦写为“小湘”。祖籍江苏常州,清道光十一年月初十生于苏州吴县,幼随其父(清某部郎官)居京,酷爱小生艺术,私淑曹眉仙。其父故后,投吟秀堂潘氏门下习艺,满师后初搭四喜班,后入三庆班。能戏甚多,昆乱不挡文武皆能,因其扮相富丽,故不演穷生。擅演《拾画·叫画》《惊梦》《乔醋》《奇双会》《举鼎观画》《玉堂春》《石秀探庄》《八大锤》《雅观楼》《起布问探》《辕门射戟》《罗成叫关》《监酒令》《孝感天》《借赵云》《镇潭州》《取南郡》等,与程长庚、卢胜奎、杨月楼等合作演出连台本戏《三国志》,所饰周瑜为其拿手,有“活公瑾”之誉。清光绪三年(1877)卖掉房产,南返苏州颐养天年。据曹心泉、王瑶卿等撰《徐小香专记》文载,徐氏故于民国初年(亦有说卒于1882年或1902年)。其弟徐金儿,字逸仙,亦工小生;其子徐如云,工昆旦与花衫。小香弟子颇多,以程继仙最为神似。 (前排右起第三位)扮演《桑园会》之罗敷。
时小福(1846~1900),原名庆,别名小馥,字琴香,又字纫之,号赞卿,乳名阿庆。寓所名“绮春堂”,位于宣南猪毛胡同(今朱茅胡同),亦曾居住百顺胡同,祖籍江苏吴县,清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初九出生。12岁随父母来京,后入四喜班名旦郑秀兰之“春馥堂”从徐阿福习昆旦兼皮黄青衣。嗓音委婉嘹亮,唱腔极富情韵,有“天下第一青衣”之誉。能戏极多,曾以《三娘教子》享誉一时。与孙菊仙、穆凤山合演《二进宫》一时无双。亦能演小生戏《孝感天》《雁门关》《打金枝》等。常于春台、四喜、三庆各班演出。曾一度继梅巧玲掌四喜班。清光绪十二年二月十五日与孙菊仙、李燕云、李连仲四人同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曾以旦角演员身份,破例被委任精忠庙庙首。中年后于意所刻意授徒,弟子颇多,均以“仙”字排名,其著名者有张云仙、张紫仙、吴菱仙、吴蔼仙、陈霓仙、陈桐仙、王怡仙、江顺仙,此“八仙”与其师时小福同样嗜酒,且均海量,人称“醉八仙”。每年重阳日,此八位弟子必来师府祝贺,人称“八仙庆寿”。据传小福演戏常以白酒饮场。庚子年已卧床不起,又遭八国联军兵扰惊吓,于农历五月十三十日病故寓所,年55岁。后葬于永定门外。其女为陈德霖继室;四子时慧宝,为著名老生,亦是梨园界的书法家,位于樱桃斜衔的“北京梨园公益会”之馆额“梨园新馆”及门楣上的“梨园永固”即为其所书,至今尚存。 (后排左起第二位)扮演《雁门关》之萧太后。
梅巧玲(1842~1882),原名芳,字慧仙,号雪芬,别号蕉国居士,自号梅道人,乳名阿昭,寓所名“景和堂”,又称景和堂主人,绰号胖巧玲。祖籍江苏泰州凤凰墩鲍家坝。清道光二十二年农历八月二十一日出生,因家境贫困,8岁时过继江姓,后被辗转贩卖,11岁入福盛班从班主杨三喜学昆旦兼皮黄青衣,又从夏白眼习艺,后与四喜班名旦罗巧福习花旦,艺成后即崭露头角,且极有人缘,遂为四喜班主要旦角。擅演演《雁门关》《四郎探母》《梅玉配》《闺房乐》《盘丝洞》《得意缘》《玉玲珑》《胭脂虎》《浣花溪》《彩楼配》《二进宫》《思凡》《百花亭》《小宴》《密誓》等,戏路极为宽广。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30多岁就掌四喜班。其弟子众多,最有成就的当属余紫云。光绪八年农历十一月初七病故于宣南李铁拐斜街45号(旧门牌)寓所,享年41岁。妻室为陈金雀之女,生有二子二女,长子梅雨田,为著名琴师,曾傍谭鑫培多年;次子梅竹芬,初学老生后改小生,最终归旦行继承父艺,惜23岁时患大头瘟病故,其子梅兰芳年仅3岁。至梅葆玖,为四代梨园世家。 (后排左起第三位)扮演《彩楼配》之王宝钏。
余紫云(1855~1910),原名金梁,字艳芬,号砚芳,乳名昭儿,寓所名胜春堂,曾先后居住宣南石头胡同和李铁拐斜街。祖籍湖北罗田,其父余三胜与程长庚、张二奎被誉为老生三鼎甲。紫云生于清咸丰五年农历乙卯七月初七日,幼随父来京,入“景和堂”从梅巧玲习花旦,并私淑胡喜禄之青衣戏。其戏路极宽,尤精跷工。同光年间搭四喜班,擅演《彩楼配》《三击掌》《赶三关》《梅龙镇》《梅玉配》《祭江》《玉堂春》《芦花河》《打金枝》《孝感天》《金水桥》《二进宫》《虹霓关》《宇宙锋》等。因善琵琶,演《昭君出塞》,自弹自唱享誉一时。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因不应堂会,得罪某巡城御史,并由此年始辍台罢演。遂改以鉴赏古董为生,造诣甚高,古董界颇为知名。青年旦角演员常登门拜访请益,其中以王瑶卿受益最多。宣统二年(1910年)辞世,享年56岁。其子余叔岩,为余派老生创始人。 (后排右起第二位)扮演《玉簪记·琴挑》之陈妙常。
朱莲芬(1836~1884),原名延禧,字水芝,号福寿,寓所名“紫阳堂”,位于宣南樱桃斜街。祖籍江苏元和,清道光十六年农历丙申十二月十一日出生,为“景春堂”朱福喜胞弟。幼学昆旦兼习皮黄,尤精昆曲。同治年间入四喜班,名重一时。擅演《思凡》《琴挑》《寻梦》《寄扇》《相梁刺梁》《金山寺》《三怕》《盘秋》《双拜月》《双沙河》《贪欢报》《虹霓关》《小放牛》《挑帘裁衣》等。常与名丑杨鸣玉合作,与王楞仙之《奇双会》,曾享誉剧坛。且擅长书画。弟子有陈德霖等。 (后排左起第一位)扮《行路训子》之康氏。
郝兰田(1832~1872)祖籍安徽,为“通天教主”王瑶卿之外祖父。原系徽戏演员,初习青衣,后工老生,以《借东风》而闻名。清道光、咸丰年间来京,因与程长庚同乡,遂入三庆班。初演《天水关》之孔明,颇受赞誉。于连台本戏《三国志》剧中,与卢胜奎分饰孔明。因当时老旦唱腔平淡,表演呆板,不被重视,故缺少老旦演员,郝氏便自改老旦,吸取各家老旦之长,并把老生唱法糅进旦角唱腔,创出风格独具的老旦新腔,提高了老旦行当的地位。凡老旦应工之戏,无一不会,尤以《钓金龟》《行路哭灵》《滑油山》《目连救母》《游六殿》《徐母骂曹》《遇皇后·打龙袍》等最为拿手。与张二奎、梅巧玲演《四郎探母》饰佘太君,为时小福配演《探寒窑》王夫人等,相得益彰,享誉一时。其唱高亢有力,苍老深沉。念白犹如老妇一般。与谭志道均为京剧老旦的奠基者。后学者谢宝云、龚云甫等,以龚氏最为出色。 (前排左起第二位)扮演《探亲家》之乡下妈妈。
刘赶三(1817~1894),原名宝山,别名迁升,字韵卿,号芝轩,寓所名“宝身堂”,位于宣南韩家潭。因其艺高,常被多处邀请,连赶三处乃为常事,为此被讽为“赶三”,他非但不介意,反而以“刘赶三”为艺名。人们常呼其为“赶三儿”,晚年则称其为“老赶”或“赶公”。祖籍天津,票友出身,初学老生,下海后入京搭永胜奎班,后入三庆班,从郝兰田学艺,常演《金水桥》《打金枝》《三娘教子》《桑园会》《武家坡》《天水关》等老生戏,艺宗张二奎。因当时老生名角如林,遂改丑角。享名后各班争相聘请,曾搭嵩祝、和春、春台、四喜、双奎、承庆、九和成、胜春奎、永胜奎等诸班。擅演《老黄请医》《绒花记》《连升店》《十八扯》《花子拾金》《瞎子逛灯》《入侯府》《下河南》《贪欢报》《一两漆》《双摇会》《双沙河》《红门寺》《鸿鸾禧》等诸多剧目。尤精婆子戏,如《送亲演礼》《浣花溪》《变羊记》《拾玉镯》《铁弓缘》《玉玲珑》《金玉坠》《普球山》《思志诚》等。其《探亲家》名噪京师,每演此剧骑真驴上台,必叫满堂。入内廷演此剧,被破例允其牵驴进宫。其嗓音清亮响堂,白口清脆爽利,表演冷隽诙谐,所演人物无不幽默风趣。常于台上抓哏,嘲讽权贵,抨击时弊。在剧界颇有威望,曾被选为精忠庙首。他与杨鸣玉、黄三雄为第一代京剧丑角代表人物。光绪二十年农历七月初一病故,享年77岁。其弟子多为旦角,如王顺福、张梅五、张芷芳等,丑角仅罗百岁(罗寿山)一人。 (后排右起第三位)扮演《思志诚》之闵天亮。
杨鸣玉(1815~1894),原名阿金,字俪笙,号鸣玉,乳名娃子,排行为三,人称“杨三”。祖籍江苏扬州甘泉县,清嘉庆二十年农历乙亥九月十八日出生。初习昆生,后改丑行。入京后曾搭和春、双奎、老嵩祝成及四喜各班,专演昆丑,功底深厚,文武皆精,每戏均有绝妙。所演《盗甲》《问探》《访鼠》《芦林》《惊丑》《扫秦》《相梁刺梁》《拾金》《借靴》《打花鼓》《荡湖船》《思志诚》等,均堪称杰作。尤与曹春山合演《教歌》《拐儿》被誉为双绝;与朱莲芬合演《下山》《活捉》享誉一时。甲午战争后,清廷签订卖国条约,曾流传“杨三(鸣玉)已死无苏丑,李二(鸿章)先生是汉奸”之说,足见其影响之深。他为人耿直,不苟世俗,为后人所赞誉。
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
袁家村是陕西省著名的乡村旅游地之一,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村落选址布局与体量凭借自然,与山水天然相容,表现出与时空的高度和谐与生活环境艺术质量的重视。房舍布局是传统的正南正北,方方正正;街巷也横平竖直,排列有序,而是顺势就势,高低错落,整齐有致。弦板腔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起京剧的艺术家,必然要提到“同光十三绝”。因为这十三绝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又都是技艺非凡的表演艺术家。当时一画家叫沈蓉圃,他参照了清朝中叶画师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戏曲人物画的形式,把这十三位前辈画在一幅画面上,挂在北京前门廊房头条东口听诚一斋店铺里,很引人注意,所以流传很广,成为重要的戏曲史料。
清光绪年间,画师沈蓉圃以彩色绘制同治、光绪时期的十三名昆曲、京剧著名演员的剧装画像,传世以后,称为“同光十三绝”。画中绘老生4人:程长庚饰《群英会》之鲁肃,卢胜奎饰《战北原》之诸葛亮,张胜奎饰《一捧雪》之莫成,杨月楼饰《四郎探母》之杨延辉。武生1人:谭鑫培饰《恶虎村》之黄天霸。小生1人:徐小香饰《群英会》之周瑜。旦角4人:梅巧玲饰《雁门关》之萧太后,时小福饰《桑园会》之罗敷,余紫云饰《彩楼配》之王宝钏,朱莲芬饰《玉簪记》之陈妙常。老旦1人:郝兰田饰《行路训子》之康氏。丑角2人:刘赶三饰《探亲家》之乡下妈妈,杨鸣玉饰《思志诚》之闵天亮。
这幅画的面世,正值京剧盛世的历史时期,这对了解当时演员的扮相、服饰及前辈艺术家的风采,是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现将“同光十三绝”所绘之演员和他们扮演的角色,按生、旦、丑行当分别介绍:
1程长庚(前排左起第三位)扮演《群英会》之鲁肃。
程长庚(1811~1880),谱名程闻檄,字玉珊,号荣椿,乳名长庚。祖籍安徽省潜山县河镇乡程家井,为程氏51代裔孙。清嘉庆十六年农历辛未十月初七日生人,道光年间入京,曾先后居住宣南石头胡同和百顺胡同,享名后寓所名“四箴堂”。同治、光绪年间曾掌三庆班,同仁尊称其“大老板”。工文武老生,腹笥渊博,能戏300余出,擅演《群英会》《镇潭州》《八大锤》《战长沙》《华容道》《战太平》《取成都》《龙虎斗》《举鼎观画》《文昭关》《捉放曹》等,亦能反串花脸《白良关》尉迟恭等。他与春台班余三胜、四喜班张二奎,为京剧第一代演员的三位老生杰出人才,虽比余、张享名较晚,但其威望极高,名列三鼎甲之首。清光绪五年农历十二月十三日亥时殁,葬于彰仪门(今广安门)外石道路旁北侧。妻室庄氏无后嗣,收养两侄,一名章圃为养子,一名章瑚为从子。仅章圃入梨园,工鼓扳,其妻室茹氏生有二子一女,仅长子章遵孔从艺,幼入李铁拐斜街的小荣椿社,排名春德、与杨小楼(春甫)同科,即清末民初著名小生程继先,为俞振飞、叶盛兰之师。
2卢胜奎(前排右起第二位)扮演《战北原》之诸葛亮。
卢胜奎(1822~1889),祖籍江西(一说安徽),出身仕宦之家,自幼酷爱戏曲,常与剧界人士交往,因考试不中遂入梨园,初演即为程长庚赏识,约其入三庆班。入剧界后隐去真名,时张二奎正值红极之时,便取“胜奎”为艺名。所演老生戏讲究剧情戏理,尤擅孔明戏,有“活孔明”之誉。由于文化高,不仅熟读史书,钻研文学,且通透戏场,极善编剧,三庆班所演36本连台本戏《三国志》,即出其手。演薛仁贵征东事之《龙门阵》及《法门寺》(又名《郿坞县》或《朱砂井》)等,据传亦为卢氏所编。一生所编剧本,大都流传至今。因剧本为一台戏之根本,故人称其“卢台子”。可谓最早的京剧剧作家,为程长庚得力辅弼,卢乃丑角巨匠萧长华之义父。
3张胜奎(前排左起第一位)扮演《一捧雪》之莫成。
张胜奎(生卒年月不详),又名张奎官,北京人,曾于四喜班演出多年。其唱吸取余三胜之法,嗓音虽不冲,但唱腔流利曲折。精于说白、做工。其念颇带情感,做派神态逼真,擅演忠臣义士一类“衰派老生”角色。如《徐策跑城》之徐策、《四进士》之宋士杰、《清风亭》之张元秀。亦能演丑角戏,所演《渭水河》之武吉,为人所称道。
4杨月楼(后排右起第一位)扮演《四郎探母》之杨延辉。
杨月楼(1844~1890),谱名久先,从艺后改名久昌,字月楼。其父杨二喜,为清道光年间徽班武旦演员。相传咸丰年间,二喜携子由家乡怀宁进京,于天桥卖艺,为“忠恕堂”张二奎赏识,遂聘二喜为教师,收久昌为弟子,排名玉楼,与俞玉笙(即俞菊笙,为俞振庭之父)为师兄弟。月楼体魄魁梧,嗓音洪亮,文武皆能。起扮相仪表堂堂,有“天官”之誉。文以《打金枝》《金水桥》《回龙鸽》《五雷阵》等奎派戏见长。武戏《长坂坡》《恶虎村》《贾家楼》等为杰作。
因演《安天会》《水帘洞》《泗州城》的猴王孙悟空,故有“杨猴子”绰号。杨、俞为张二奎左膀右臂,一时有“忠恕堂文武双璧”之称。咸丰末年满师后,在京很少露演,自立“忠华堂”课徒授艺。同治末年赴沪演出,轰动上海滩。张二奎过逝后,他被程长庚约入三庆班,光绪四年(1878)底,由程长庚呈请,杨月楼被保选为四品顶戴的精忠庙(梨园公会前身)庙首。程故后月楼接任掌三庆班达10年之久。光绪十四年十一月经张淇林保荐,与王楞仙同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光绪十六年六月初一故于宣南右顺胡同寓所,年仅47岁。在其弥留之际、托孤于盟弟谭鑫培,望精心培育其子三元(即杨小楼)成才,并嘱三元拜在谭氏膝下为义子,按氏家谱排名嘉训,后成为一代国剧宗师。
5谭鑫培(前排右起第一位)扮演《恶虎村》之黄天霸。
谭鑫培(1847~1917),谱名金福,字鑫培,号望重,寓所名“英秀堂”。祖籍湖北省江夏县大东门外田家湾。其父谭志道,工老旦兼老生。鑫培为其独子,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10岁随父迁居京城,11岁入小金奎班习武丑,后改武生及文武老生,1863年出科。23岁搭三庆班,以演《神州擂》《三岔口》《白水滩》及“八大拿”等武生戏为主。曾傍程长庚演《青石山》马童,得“大老板”赏识,委以武行头。在《同光十三绝》画中,谭是唯一的武生演员。以老生享名剧坛则是光绪十年以后的事了。程长庚曾预言:“吾死后,鑫培必成大气候。”谭鑫培曾师事程长庚、余三胜,并向张二奎、卢胜奎、王九龄问艺,博采众长化为己有,终成一家,与汪桂芬、孙菊仙被誉为“新三鼎甲”,并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光绪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与孙秀华、陈德霖、罗寿山四人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宫内艺名谭金培。1905年,丰泰照相馆于琉璃厂的土地祠,为其拍摄了《定军山》片段,该片成为中国**史上的第一部黑白无声影片。百代唱片公司为其灌制了七张半宝石唱盘传世,计《卖马》《托兆碰碑》《捉放曹》《桑园寄子》《乌盆记》《四郎探母》各一张,《洪羊洞》《战太平》《庆顶珠》各半张。其弟子有王月芳、贾洪林、刘喜春、李鑫甫、余叔岩5人。1917年5月10日晚8时病逝于京城宣内大街大外郎营1号寓所,享年71岁。葬于戒台寺栗园庄墓地,界桩上刻“英秀堂”。今谭门已是七代梨园世家。
6徐小香(中间的一位)扮演《群英会》之周瑜。
徐小香(1832~1912),原名馨,别名炘,字心一,号蝶仙,寓所名“闻德堂”,位于宣南小安澜营,后改“岫云堂”,遂有“岫云主人”之称,小香为其艺名,有时亦写为“小湘”。祖籍江苏常州,清道光十一年月初十生于苏州吴县,幼随其父(清某部郎官)居京,酷爱小生艺术,私淑曹眉仙。其父故后,投吟秀堂潘氏门下习艺,满师后初搭四喜班,后入三庆班。能戏甚多,昆乱不挡文武皆能,因其扮相富丽,故不演穷生。擅演《拾画·叫画》《惊梦》《乔醋》《奇双会》《举鼎观画》《玉堂春》《石秀探庄》《八大锤》《雅观楼》《起布问探》《辕门射戟》《罗成叫关》《监酒令》《孝感天》《借赵云》《镇潭州》《取南郡》等,与程长庚、卢胜奎、杨月楼等合作演出连台本戏《三国志》,所饰周瑜为其拿手,有“活公瑾”之誉。清光绪三年(1877)卖掉房产,南返苏州颐养天年。据曹心泉、王瑶卿等撰《徐小香专记》文载,徐氏故于民国初年(亦有说卒于1882年或1902年)。其弟徐金儿,字逸仙,亦工小生;其子徐如云,工昆旦与花衫。小香弟子颇多,以程继仙最为神似。
7时小福(前排右起第三位)扮演《桑园会》之罗敷。
时小福(1846~1900),原名庆,别名小馥,字琴香,又字纫之,号赞卿,乳名阿庆。寓所名“绮春堂”,位于宣南猪毛胡同(今朱茅胡同),亦曾居住百顺胡同,祖籍江苏吴县,清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初九出生。12岁随父母来京,后入四喜班名旦郑秀兰之“春馥堂”从徐阿福习昆旦兼皮黄青衣。嗓音委婉嘹亮,唱腔极富情韵,有“天下第一青衣”之誉。能戏极多,曾以《三娘教子》享誉一时。与孙菊仙、穆凤山合演《二进宫》一时无双。亦能演小生戏《孝感天》《雁门关》《打金枝》等。常于春台、四喜、三庆各班演出。曾一度继梅巧玲掌四喜班。清光绪十二年二月十五日与孙菊仙、李燕云、李连仲四人同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曾以旦角演员身份,破例被委任精忠庙庙首。中年后于意所刻意授徒,弟子颇多,均以“仙”字排名,其著名者有张云仙、张紫仙、吴菱仙、吴蔼仙、陈霓仙、陈桐仙、王怡仙、江顺仙,此“八仙”与其师时小福同样嗜酒,且均海量,人称“醉八仙”。每年重阳日,此八位弟子必来师府祝贺,人称“八仙庆寿”。据传小福演戏常以白酒饮场。庚子年已卧床不起,又遭八国联军兵扰惊吓,于农历五月十三十日病故寓所,年55岁。后葬于永定门外。其女为陈德霖继室;四子时慧宝,为著名老生,亦是梨园界的书法家,位于樱桃斜衔的“北京梨园公益会”之馆额“梨园新馆”及门楣上的“梨园永固”即为其所书,至今尚存。
8梅巧玲(后排左起第二位)扮演《雁门关》之萧太后。
梅巧玲(1842~1882),原名芳,字慧仙,号雪芬,别号蕉国居士,自号梅道人,乳名阿昭,寓所名“景和堂”,又称景和堂主人,绰号胖巧玲。祖籍江苏泰州凤凰墩鲍家坝。清道光二十二年农历八月二十一日出生,因家境贫困,8岁时过继江姓,后被辗转贩卖,11岁入福盛班从班主杨三喜学昆旦兼皮黄青衣,又从夏白眼习艺,后与四喜班名旦罗巧福习花旦,艺成后即崭露头角,且极有人缘,遂为四喜班主要旦角。擅演演《雁门关》《四郎探母》《梅玉配》《闺房乐》《盘丝洞》《得意缘》《玉玲珑》《胭脂虎》《浣花溪》《彩楼配》《二进宫》《思凡》《百花亭》《小宴》《密誓》等,戏路极为宽广。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30多岁就掌四喜班。其弟子众多,最有成就的当属余紫云。光绪八年农历十一月初七病故于宣南李铁拐斜街45号(旧门牌)寓所,享年41岁。妻室为陈金雀之女,生有二子二女,长子梅雨田,为著名琴师,曾傍谭鑫培多年;次子梅竹芬,初学老生后改小生,最终归旦行继承父艺,惜23岁时患大头瘟病故,其子梅兰芳年仅3岁。至梅葆玖,为四代梨园世家。
9余紫云(后排左起第三位)扮演《彩楼配》之王宝钏。
余紫云(1855~1910),原名金梁,字艳芬,号砚芳,乳名昭儿,寓所名"胜春堂",曾先后居住宣南石头胡同和李铁拐斜街。祖籍湖北罗田,其父余三胜与程长庚、张二奎被誉为老生三鼎甲。紫云生于清咸丰五年农历乙卯七月初七日,幼随父来京,入“景和堂”从梅巧玲习花旦,并私淑胡喜禄之青衣戏。其戏路极宽,尤精跷工。同光年间搭四喜班,擅演《彩楼配》《三击掌》《赶三关》《梅龙镇》《梅玉配》《祭江》《玉堂春》《芦花河》《打金枝》《孝感天》《金水桥》《二进宫》《虹霓关》《宇宙锋》等。因善琵琶,演《昭君出塞》,自弹自唱享誉一时。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因不应堂会,得罪某巡城御史,并由此年始辍台罢演。遂改以鉴赏古董为生,造诣甚高,古董界颇为知名。青年旦角演员常登门拜访请益,其中以王瑶卿受益最多。宣统二年(1910年)辞世,享年56岁。其子余叔岩,为余派老生创始人。
10朱莲芬(后排右起第二位)扮演《玉簪记·琴挑》之陈妙常。
朱莲芬(1836~1884),原名延禧,字水芝,号福寿,寓所名“紫阳堂”,位于宣南樱桃斜街。祖籍江苏元和,清道光十六年农历丙申十二月十一日出生,为“景春堂”朱福喜胞弟。幼学昆旦兼习皮黄,尤精昆曲。同治年间入四喜班,名重一时。擅演《思凡》《琴挑》《寻梦》《寄扇》《相梁刺梁》《金山寺》《三怕》《盘秋》《双拜月》《双沙河》《贪欢报》《虹霓关》《小放牛》《挑帘裁衣》等。常与名丑杨鸣玉合作,与王楞仙之《奇双会》,曾享誉剧坛。且擅长书画。弟子有陈德霖等。
11郝兰田(后排左起第一位)扮《行路训子》之康氏。
郝兰田(1832~1872)祖籍安徽,为“通天教主”王瑶卿之外祖父。原系徽戏演员,初习青衣,后工老生,以《借东风》而闻名。清道光、咸丰年间来京,因与程长庚同乡,遂入三庆班。初演《天水关》之孔明,颇受赞誉。于连台本戏《三国志》剧中,与卢胜奎分饰孔明。因当时老旦唱腔平淡,表演呆板,不被重视,故缺少老旦演员,郝氏便自改老旦,吸取各家老旦之长,并把老生唱法糅进旦角唱腔,创出风格独具的老旦新腔,提高了老旦行当的地位。凡老旦应工之戏,无一不会,尤以《钓金龟》《行路哭灵》《滑油山》《目连救母》《游六殿》《徐母骂曹》《遇皇后·打龙袍》等最为拿手。与张二奎、梅巧玲演《四郎探母》饰佘太君,为时小福配演《探寒窑》王夫人等,相得益彰,享誉一时。其唱高亢有力,苍老深沉。念白犹如老妇一般。与谭志道均为京剧老旦的奠基者。后学者谢宝云、龚云甫等,以龚氏最为出色。
12刘赶三(前排左起第二位)扮演《探亲家》之乡下妈妈。
刘赶三(1817~1894),原名宝山,别名迁升,字韵卿,号芝轩,寓所名“宝身堂”,位于宣南韩家潭。因其艺高,常被多处邀请,连赶三处乃为常事,为此被讽为“赶三”,他非但不介意,反而以“刘赶三”为艺名。人们常呼其为“赶三儿”,晚年则称其为“老赶”或“赶公”。祖籍天津,票友出身,初学老生,下海后入京搭永胜奎班,后入三庆班,从郝兰田学艺,常演《金水桥》《打金枝》《三娘教子》《桑园会》《武家坡》《天水关》等老生戏,艺宗张二奎。因当时老生名角如林,遂改丑角。享名后各班争相聘请,曾搭嵩祝、和春、春台、四喜、双奎、承庆、九和成、胜春奎、永胜奎等诸班。擅演《老黄请医》《绒花记》《连升店》《十八扯》《花子拾金》《瞎子逛灯》《入侯府》《下河南》《贪欢报》《一两漆》《双摇会》《双沙河》《红门寺》《鸿鸾禧》等诸多剧目。尤精婆子戏,如《送亲演礼》《浣花溪》《变羊记》《拾玉镯》《铁弓缘》《玉玲珑》《金玉坠》《普球山》《思志诚》等。其《探亲家》名噪京师,每演此剧骑真驴上台,必叫满堂。入内廷演此剧,被破例允其牵驴进宫。其嗓音清亮响堂,白口清脆爽利,表演冷隽诙谐,所演人物无不幽默风趣。常于台上抓哏,嘲讽权贵,抨击时弊。在剧界颇有威望,曾被选为精忠庙首。他与杨鸣玉、黄三雄为第一代京剧丑角代表人物。光绪二十年农历七月初一病故,享年77岁。其弟子多为旦角,如王顺福、张梅五、张芷芳等,丑角仅罗百岁(罗寿山)一人。
13杨鸣玉(后排右起第三位)扮演《思志诚》之闵天亮。
杨鸣玉(1815~1894),原名阿金,字俪笙,号鸣玉,乳名娃子,排行为三,人称“杨三”。祖籍江苏扬州甘泉县,清嘉庆二十年农历乙亥九月十八日出生。初习昆生,后改丑行。入京后曾搭和春、双奎、老嵩祝成及四喜各班,专演昆丑,功底深厚,文武皆精,每戏均有绝妙。所演《盗甲》《问探》《访鼠》《芦林》《惊丑》《扫秦》《相梁刺梁》《拾金》《借靴》《打花鼓》《荡湖船》《思志诚》等,均堪称杰作。尤与曹春山合演《教歌》《拐儿》被誉为双绝;与朱莲芬合演《下山》《活捉》享誉一时。甲午战争后,清廷签订卖国条约,曾流传“杨三(鸣玉)已死无苏丑,李二(鸿章)先生是汉奸”之说,足见其影响之深。他为人耿直,不苟世俗,为后人所赞誉。
为何没有花脸?
“同光名伶十三绝”,绘有老生、武老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老旦、丑角,是当时各行当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对京剧艺术做出卓越贡献的奠基者。当时净角能称绝者不少,如何桂山、穆凤山、钱宝峰、徐宝成、庆春圃、黄润甫、金秀山等,画中未绘入一人,据传因绘者不善勾画脸谱所致。
画作流传情况
此画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由进化社朱复昌在书肆收购,经缩小影印问世,并附编《同光名伶十三绝传》一册。
后来这幅画已经周转,传到梅兰芳家,成为梅家家传之宝。梅兰芳逝世后,把这幅画献给了国家。
袁家村旅游景点有:宝宁寺、左右客、绒花阁、碧山堂、康庄门楼。
1、宝宁寺
“先有宝宁寺,后有袁家村”,宝宁寺乃皇家寺院,唐天宝年间为守护昭陵供奉香火而建。清《袁家村郭氏家谱》载:宝宁寺在西三,经唐元明洪武、永乐、清康熙、同治年的多次修葺,最后形成。为大唐一大古刹。宝宁寺属于唐昭陵近200座陪葬墓、30万亩陵园区内唯一一座古寺。宝宁寺是村上建造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座建筑,距今约有千年的历史。
2、左右客
左右客位于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由山西、陕西明清民居迁建而成,院中院连套,景外景叠加。这种布局是由独院式平面沿纵深方向重复组合而成。
3、绒花阁
老民宅原址陕西省白水县许道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罗西成用银贰拾壹元叁角,粮壹斗贰升陆合买了罗明财肆亩贰分陆厘白地,而后历经三年建造而成,三进院落房数拾间。后历经战火损毁,仅存厅房三间。2009年,于罗家后人处重金购得,迁至礼泉袁家村,原样重立。
4、碧山堂
碧山堂是袁家村最具特色的民宅之一,它极具北方民宅的特色,大院建筑气势威严、高大华贵、粗犷中不失细腻,平面而又立体的表现形式,彰显出四平八稳的形态,处处以立为本的建筑特色。从建筑艺术角度上讲,它采众家之长,适一方水土之要求。
5、康庄门楼
康庄门楼坐落在袁家村村口,青灰色的砖墙瓦顶,用粉墙瓦檐,木柱、梁枋门窗等多用本色木面,前有石狮。
以上内容参考-袁家村
如下:
1、宝宁寺
“先有宝宁寺,后有袁家村”,宝宁寺乃皇家寺院,唐天宝年间为守护昭陵供奉香火而建。清《袁家村郭氏家谱》载:宝宁寺在西三,经唐元明洪武、永乐、清康熙、同治年的多次修葺,最后形成。为大唐一大古刹。
宝宁寺属于唐昭陵近200座陪葬墓、30万亩陵园区内唯一一座古寺。宝宁寺是村上建造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座建筑,距今约有千年的历史,修缮后占地面积达到了1300平方米。
2、左右客
左右客位于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由山西、陕西明清民居迁建而成,院中院连套,景外景叠加。这种布局是由独院式平面沿纵深方向重复组合而成。
3、绒花阁
老民宅原址陕西省白水县许道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罗西成用银贰拾壹元叁角,粮壹斗贰升陆合买了罗明财肆亩贰分陆厘白地,而后历经三年建造而成,三进院落房数拾间。后历经战火损毁,仅存厅房三间。
2009年,于罗家后人处重金购得,迁至礼泉袁家村,原样重立。而后经精心设计、装修,在保持原本结构风格的情况下,改造为绒花咖啡厅。
4、碧山堂
碧山堂是袁家村最具特色的民宅之一,它极具北方民宅的特色,大院建筑气势威严、高大华贵、粗犷中不失细腻,平面而又立体的表现形式,彰显出四平八稳的形态,处处以立为本的建筑特色。从建筑艺术角度上讲,它采众家之长,适一方水土之要求。
5、康庄门楼
康庄门楼坐落在袁家村村口,青灰色的砖墙瓦顶,用粉墙瓦檐,木柱、梁枋门窗等多用本色木面,前有石狮。
其一:七律·初夏畅游袁家村
昭陵王气摄秦川,
乡俗民情靓醴泉。
古镇物华兴帝脉,
关中情盛奏歌弦。
王家茶馆品清韵,
叔宝庙堂瞻俊贤;
古朴村庄名广宇,
声扬四海梦魂牵。
其二:满庭芳乐游袁家村
小满郊游,气清天朗,袁家村景新鲜。人山人海,车马水流川。远处丘峦柔润,秀螺髻,起伏连绵。咸阳道,榴红柳绿,映衬澧甘泉。
悠然,民俗巷,雕梁画栋,名远三山。看作坊如林,处处欢颜。文化凝心聚力,造福祉,致富民欢。风光好,兴浓趣雅,古镇醉心田。
袁家村,陕西省醴(礼)泉县烟霞镇下辖村,中国传统村落,位于中国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分为南部台塬和北部丘陵沟壑区两大类。村域面积04平方公里。
袁家村是陕西省著名的乡村旅游地之一,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村落选址布局与体量凭借自然,与山水天然相容,表现出与时空的高度和谐与生活环境艺术质量的重视。房舍布局是传统的正南正北,方方正正;街巷也横平竖直,排列有序,而是顺势就势,高低错落,整齐有致。弦板腔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8月26日,袁家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袁氏避战乱迁至此地,聚族而居,形成村落。
明清之际,袁家村作坊发达,贸易兴旺,为方圆几十里货物集散地和出入北山要冲。
清康熙七年(1668年),山西郭氏迁入,适逢“康乾盛世”,村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乃修祖庙盖祠堂。其后,陆续迁入王氏、张氏,繁衍生息。
1953年,袁家村建立互助组。
1955年,袁家村与西周村、东周村联合建立高级社。
1958年,高级社改为东周生产大队。
1962年,袁家村单独成立生产大队。
1972年,袁家村建立党支部。
袁家村隶属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位于中国陕西关中平原腹地,距昭陵博物馆10公里,距咸阳、西安咸阳机场和西安仅30分钟到一个小时车程,村域面积04平方公里。
袁家村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平原,呈阶梯型跌落。
袁家村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96C°无霜期214天,年均降雨量537—546毫米。
袁家村为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混交地带,经济果林覆盖。
袁家村根据地势巧妙安排布局,其房舍布局是传统的正南正北,方方正正;街巷也横平竖直,排列有序,而是顺势就势,高低错落,整齐有致。
袁家村选址源于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山水天然相容,表现出与时空的高度和谐和对生活环境艺术质量的重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成为袁家村几代人建村的设计理念。与江南那些富豪云集、奢华气派的古镇风格截然不同,袁家村一切都显得朴素而自然。当地村民自古勤劳耕种,民居和古道多就地取材,以石筑造。
袁家村街巷的交通走向、气流、排水、通风等均以其地形、地貌为依托,这使其建筑风格、特色符合人性、自然、生态规律的需求。街巷的铺装也是自然纯朴,多采用古老青砖或卵石铺成,有一些地面也采用夯实的土路,由于地面渗水性较好,因而路边植被也较为茂盛。随着街巷的或曲或折,随着植被的或疏或密,一个个公共活动空间节点也就随之形成,不仅丰富了街巷的景观效果,也满足了村民交往的生活需要。
据2020年2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袁家村以汉族为主,户籍人口286人,常住人口130人。
1973年,袁家村粮棉产量过“纲要”。
1975年,袁家村棉花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亩产皮棉1775斤。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袁家村村领导带领村民整田造地,恢复农业发展。
1979年,袁家村粮食亩产达到825公斤,比1970年增长10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工业发展水平,此时,袁家村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发展“五小工业——小煤矿、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
1984年,袁家村建成水泥厂,当年创利润30万元,1986年,产量超过5万吨,1990年产值380万元。
1994年春,袁家水泥厂扩大生产规模,水泥由年产5万吨扩大到15万吨。
到了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变革,从谋求量的发展到质的发展,从不顾生态环境污染的发展阶段到以保护环境为发展原则的阶段,袁家村也开始谋求新的发展变革,“五小工业”已经遇到发展瓶颈,袁家村领悟和遵照国家、省市各级政策,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2007年,袁家村村集体经济积累为17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8600元。
2017年,袁家村村集体经济积累为2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为75万元。
截至2017年,袁家村共有菜籽油、豆腐、醪糟、酸奶等加工企业10个,停车场、观光小火车、客运公司等服务企业6个,建成菜籽、玉米、大豆、红薯、蔬菜、辣椒等优质农产品基地14个。
“先有宝宁寺,后有袁家村”,宝宁寺乃皇家寺院,唐天宝年间为守护昭陵供奉香火而建。清《袁家村郭氏家谱》载:宝宁寺在西三,经唐元明洪武、永乐、清康熙、同治年的多次修葺,最后形成。为大唐一大古刹。
宝宁寺属于唐昭陵近200座陪葬墓、30万亩陵园区内唯一一座古寺。宝宁寺是村上建造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座建筑,距今约有千年的历史,修缮后占地面积达到了1300平方米。
左右客位于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由山西、陕西明清民居迁建而成,院中院连套,景外景叠加。这种布局是由独院式平面沿纵深方向重复组合而成。
老民宅原址陕西省白水县许道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罗西成用银贰拾壹元叁角,粮壹斗贰升陆合买了罗明财肆亩贰分陆厘白地,而后历经三年建造而成,三进院落房数拾间。后历经战火损毁,仅存厅房三间。
2009年,于罗家后人处重金购得,迁至礼泉袁家村,原样重立。而后经精心设计、装修,在保持原本结构风格的情况下,改造为绒花咖啡厅。
碧山堂是袁家村最具特色的民宅之一,它极具北方民宅的特色,大院建筑气势威严、高大华贵、粗犷中不失细腻,平面而又立体的表现形式,彰显出四平八稳的形态,处处以立为本的建筑特色。从建筑艺术角度上讲,它采众家之长,适一方水土之要求。
康庄门楼坐落在袁家村村口,青灰色的砖墙瓦顶,用粉墙瓦檐,木柱、梁枋门窗等多用本色木面,前有石狮。
弦板腔皮影戏流传于关中乾县、兴平、礼泉、咸阳等地。弦板腔又称“板板腔”,由主要伴奏乐器“二弦子”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取名。形成于清代初年,最早为一人左手摇“呆呆子”(二板子),右手掌结子(即蚱板子)的说唱形式,到了清代中叶,艺人们加上了自制的土三弦和土二弦等弦乐伴奏,开始形成了以弦子调为主的正板调,并相继延伸出慢板、二六等曲调,使弦板腔开始进入了第一个发展兴盛时期。道光、咸丰年间,礼泉的王秀凯,又以正板为基础,创造出大开板等多种唱调,乐器又加进了二胡,采用二板子配二弦和三弦的伴奏形式,形成了浑厚、清脆、明快的声腔特色,奠定了弦板腔音乐的基本格局,再次使弦板腔进入班社林立、艺人迭出的最佳时期,各地班社一度最多达六十多个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乾县、兴平、礼泉等地还将其搬上舞台演出,弦板腔又形成了皮影与舞台演出相兼的演出形式,长期流传于民间。
2006年,弦板腔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礼泉县农村,广大妇女一直有剪纸的传统习惯,农闲时节,她们用颜色鲜艳的纸做出的各式各样的作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装饰品,剪纸在不断发掘民间传统工艺的同时,在表现形式上也注入了现代化的生活气息,将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它直观上有给人一种传统时尚,古朴大方,品位高雅,回归自然的感受。
袁家村现有专门的剪纸制作作坊,采用最古老的模板上色工艺。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年画达到了鼎盛阶段。在汉族民间,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年画已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使它成为反映汉族民俗社会文化生活的百科全书。
袁家村的木版年画基本采用坚硬、纶理细腻的梨木,枣木板雕刻后,刷上水墨,印在容易吸水的宣纸上,也用水性的彩色颜料,分多版多次印成彩色年画,通常可用五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土织布又名老粗布、手织布,是世代沿用的一种纯棉手工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中国纺织史上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袁家村有出嫁的女儿陪嫁手织布床单的传统。每逢哪家有女儿出嫁,娘家就会备上花色不同的手织布的床单作为嫁妆,既体现了娘家人对女儿的关爱,也是母亲勤劳能干的象征。
泥塑艺术是中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陕西彩绘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旪期,流传民间三千年之久,是至今中国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
袁家村烙面是当地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在礼泉北部山区,逢年过节开荤打牙祭吃烙面自是不必说,婚丧嫁娶、红白喜亊等摆开筵席,早饭必定是吃烙面。烙面由于存在的区域较小,面食里面只能算作小品种,然而其历史悠久,据考此面起源于商末周初,因其存储期长、方便携带、热汤冲泡即成面食的独特优点,被周武王选定为伐纣途中的军用伙食。
2013年8月26日,袁家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2017年11月,荣获2017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
2019年7月28日,袁家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2019年12月25日,袁家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交通、 旅游信息:
1、西安城北客运站、城南客运站每天有往返袁家村的班车(车票22元左右),40分钟一班,可直接到达袁家村。
2、咸阳南站有直达袁家村的大巴,每40分钟发一班车,车程45分钟左右。
3、在咸阳长途汽车站(七厂十字南)坐长途汽车到礼泉县(车票10元左右),在礼泉县城换开往烟霞、北屯方向的车,到袁家村下。
20200525
同光十三绝的人物简介
本文2023-09-27 04:08:4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15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