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虞氏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3收藏

温州虞氏家谱,第1张

  先给你讲讲虞姓氏的起源。

  起源主要有四:①出自虞舜。据《元和姓纂》所载,舜有天下,号曰虞,即远古部落名,舜为其首领,居于蒲阪(故城在今山西永济附近),其后有以部落名为氏者。另据《通志·氏族略》、《广韵》、《辞源》、《姓氏考略》所载,禹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城(故城在今河南虞城西南三里)为诸侯,后世国绝,子孙以国为氏。②出自姬姓。周太王之子太(一作泰)伯之弟仲雍,是为虞仲,嗣太伯之后于句武。武王克商,封舜之后胡公满于陈,封虞仲之庶孙于虞城(故城在今山西平陆东北六十里),春秋时灭于晋,子孙以国为氏。③出自他姓。隋时京兆栎阳(今陕西临潼)人虞庆则、虞孝仁父子,其先本为鱼姓,后改为虞姓。④出自他族。清满洲八旗姓虞佳氏后改为虞姓。

  始祖:虞舜。

  迁徙:

  虞姓在春秋时已分布于今晋南与豫东一带,晋献公十九年(前658),姬姓虞国被晋所灭亡,子孙有离开祖居地而徙奔他乡者。战国时齐有虞姬,表明已有虞姓播迁于山东。秦汉之际,虞姓之主源繁衍于济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东北)、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开封),除此以外,在今陕西西安、河南洛阳、河南鹿邑、山东巨野、山东淄博一带也有了虞姓人家。据《后汉书·冯鲂传》所载,东汉时,今河南唐河一带虞姓已成为当地大姓。虞姓南迁甚早,据《尚友录》所载,两汉之交,有节臣虞俊,其为会稽无锡(今属江苏)人,可见虞姓落籍会稽郡之早。东汉之际,虞姓以陈留郡最为著名;三国以后,虞姓以会稽郡最为著名;东晋时,以济阳郡最为著名。济阳郡的著名缘于虞豫女虞孟母适司马睿之故,而其它郡望则由于其名家辈出,官宦众多而驰名。两晋间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加之司马睿迁都今江苏南京,使得虞姓南迁者甚多,虞姓除南迁于今安徽、江苏、浙江外,还有南迁于今湖南长沙者。当然虞姓在此际因避难等原因已有迁居于今山西者。南北朝至隋唐间,虞姓在会稽郡的发展势头很猛,其不但名人辈出,而且族大人众,子广孙多。唐末五代时,虞姓以会稽为中心,逐渐散居于今江西、湖北,并有入居四川者。宋元间,宋丞相虞允文之玄孙汲由四川仁寿侨居今江西崇仁。亦有虞姓入居福建者,宁化《虞氏族谱》载有:虞族受封豫章金斗窠籍。后因贸易移居邵武禾坪,时有九郎、八郎、七郎、三兄弟各寓其所。八郎,因厌居集市而择居于邑西大南河林头之塘边。传八世孙友纲,纲生子二:本祖、本宽,兄弟二人于明万历间迁居宁化龙上下里陈坑。尔后,本宽及本祖次子广贵先后转迁兴国永丰。明初时,山西虞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陕西、东北等地。明中叶以后,沿海虞姓有入居台湾者。如今,虞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浙江为多。目前虞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六十八位。

  郡望:

  会稽郡 秦置,治所在吴(即今江苏吴县),东汉移治山阴(即今浙江绍兴)。

  陈留郡 汉置,治所在陈留(故城在今河南开封东南)。

  济阳郡 晋分陈留置,治所在济阳(故城在今河南兰考东北)。

  堂号:

  五绝堂 唐太宋曾经夸赞虞世南:“德行绝好,忠直绝好,博学绝好,文词绝好,书翰绝好。”一时传为美谈。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会稽、陈留、济阳。②自立堂号:尊白等。

  字辈:

  某支虞氏字辈:元明天子昌,文诗必安邦。

  浙江温州乐清虞氏字辈:大孟廷邦友,朝思可崇久,熙世洪儒茂,学隆经典明,荣登文翰序,万载贤泽声。

  湖北洪湖、仙桃虞氏字辈:必一铭鼎声,大振万国士,朝臣邦家之,光祖功忠德。

  四川合江虞氏字辈:思绍世应学,万代永留传,祖宗德泽远,富贵金满堂。

罗家家谱字辈: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录。新派:忠孝传鸿烈,芳名震豫章;历朝荣显位,奕代佐元良。理学垂声久,英才毓瑞长;宗支同绍述,焕发衍嘉祥。

罗姓,中国姓氏之一,源自于史书称为“祝融八姓”的后裔。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国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罗氏的子孙逐渐南移,最初迁居枝江,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汩罗地区,遂以国名“罗”为氏。

相关信息:

公安部2007年4月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罗姓仍排中国第二十位人口大姓,在当今12多亿中华汉族人群中,罗姓人占085%,总人口约1032万之众。

四川是罗姓人口第一大省,占罗姓总人口之20%,约210万,占省总人口数之2%。据《中国百家姓书库》公布,罗姓在全国100大姓中名列第20位,人口占全国086%。

清宣统元年(1909)藻丽堂活字本 二册

吉林大学

14358 广东广州南海罗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十六年(1927)钞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14359 广东番禺傍江罗氏族谱

(清)罗茂泽钞

清咸丰四年(1854)宁本 一册

美国

14360 广东宝安锦田横台罗氏族谱

民国三十三年(1944)影钞本 一册

美国

14361 广东普宁南径罗氏族谱

(清)罗道嘉录

清光绪十七年(1891)写本 一册

美国

14362 广东揭阳潮山罗氏族谱十三卷

钞本 十三册

广东中山图

注:记事至民国二十三年。

14363 广东中山大搅罗氏族谱四卷

(民国)罗鸣球等重修

民国七年(1918)罗氏敲东堂铅印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14364 广东南海罗氏族谱

罗仲让撰

美国

14365 广东信宜罗氏简谱

清光绪二年(1876)钞本 一册

美国

14366 广东顺德北门罗氏族谱二十二卷

(清)罗启贤等重修

清光绪八年(1882)本原堂刻本 二十四册

日本 美国

注:版心作《豫章罗氏族谱》。

14367 广东顺德南门罗氏族谱不分卷

(清)罗风华纂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14368 广东顺德罗氏祚昌长房家谱不分卷

(民国)罗云舫编

民国二十三年(1934)钞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14369 广东高明罗氏族谱□□卷

(民国)罗晓枫纂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广州光华商店铅印本

广东中山图(存卷3、9、11、12、15、16、18)

14370 广东高明罗氏族谱十八卷首一卷

(清)罗高清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广州光华商店补印本

十八册

日本 美国

14371 广东东莞寒溪罗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十二年(1923)钞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14372 广东陆丰罗氏豫章堂上祖各簿

(清)罗仁城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钞本 一册

台湾

14373 广东兴宁高车罗氏家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罗振勋 罗荛翼等纂修

民国二年(1913)刻本 十二册

广东中山图

14374 广东兴宁太平罗氏族谱

(民国)罗应钟主编

民国十一年(1922)写本 一册

美国

14375 广东兴宁东门罗氏族谱一卷

民国十一年(1922)刻本

广东兴宁县档

14376 广东兴宁东门罗氏族谱七卷

民国十五年(1926)刻本 三册

美国(缺卷4)

14377 广东兴宁东门罗氏族谱十卷

(民国)罗师扬 罗绮文总纂

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六册

广东中山图

14378 广东兴宁罗氏族谱

(民国)罗庆诏等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钞本 一册

美国

14379 广西邕宁罗氏族谱

(民国)罗文伟纂

民国十五年(1926)本

广西邕宁县百济乡华达村

14380 广西北流县聊石罗氏家谱十四卷

(民国)罗章滨续修

民国十四年(1925)梧州文化公司石印本

广西图(存卷1)

14381 四川彭县罗氏族谱

(清)罗启聪 罗启漳等纂

民国三年(1914)彭县罗氏宗谱刻本 一册

四川图 四川重庆市图

14382 四川彭县罗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罗宗亮 罗宗先续修

民国三十年(1941)成都石印本

四川图

注:罗卓然首修於清咸丰十一年。

14383 四川永川松溉罗氏族谱十一卷首一卷

(民国)罗泰莹 罗江霖等纂

民国十九年(1930)石印本

四川崇庆县崇阳镇三元街118号 温江师专

注:罗勋首修於明成化十六年。

14384 四川荣昌罗氏族谱

(民国)罗朝泰修

民国五年(1916)刻本 一册

美国

14385 四川中江罗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二年(1913)中江罗氏祠堂刻本 一册

四川图

14386 四川苍溪苍邑罗氏宗谱三卷

(民国)罗崇彦 罗润生等续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石印本

四川南充地区档(残缺)

注:书名一作《岳东场罗氏宗谱》。

14387 四川内江蜀南内邑罗氏族谱五卷

(民国)罗懋昭 罗德辅纂修

民国石印本

吉林大学 四川图

14388 四川简阳罗氏族谱四卷

(清)罗元镒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合祠刻本 四册

历史所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清:清光绪间罗学成始修。

14389 四川简阳罗氏族谱四卷

(民国)罗元德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本合祠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四川图 四川重庆市图

注:清光绪间罗学成始修。

14390 四川隆昌罗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罗伦玉等续修

民国四年(1915)铅印本 一册

北图

14391 四川丹棱罗氏族谱不分卷

(清)罗良才纂

清道光间木活字本 一册

四川图

14392 四川高县罗氏家谱一卷

油印本

四川高县

14393 四川仪陇罗氏族谱

(清)罗中儒补修

清刻本

四川仪陇县档(残)

14394 四川仪陇罗氏宗谱一卷

民国三十六年(1947)顺庆益新书局代印本

四川仪陇县档

14395 四川宣汉金盘罗氏宗谱十七卷

(清)罗宣镇 罗华镇续修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

四川仪陇县档

14396 四川宣汉罗氏家谱一卷

(民国)罗兴朝重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钞本

四川宣汉县档

14397 四川罗氏族谱一卷

(民国)罗庆丰重修

民国元年(1912)钞本 一册

吉林大学

14398 四川顺庆罗氏宗谱一卷

(民国)罗豫章续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石印本

四川南充地区档(残)

14399 贵州铜仁罗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罗子异编纂

民国三十八(1941)铜仁平平印刷商店铅印本

八册

北图

14400 香港新界九肚罗氏家谱

(民国)罗步蟾修

民国三十一年(1942)写本 一册

美国

14401 香港元朗锦田罗屋村罗氏族谱

民国三十二年(1943)写本 一册

日本

14402 归化罗氏族谱□□卷

(清)罗开煦 罗开元续修

14403 罗氏永二公房谱不分卷

(清)罗金来等修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活字本 二册

北图

14404 麻邑罗氏族谱二十四卷

(清)罗朝彦编修

清同治七年(1868)柏林堂活字本 二十七册

四川图

注:国文元首修於清嘉庆十八年。

14405 祝融罗氏支谱六卷末一卷

(清)罗庆鲲等修

清同治八年(1869)报本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14406 罗氏流传世谱

清光绪七年(1881)钞本 一册

台湾

14407 罗氏族谱十四卷

(清)罗贵平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

湖南桃源县档

14408 罗氏族谱十四卷

(民国)刘时棠修

清光绪十七年(1928)刻本

湖南桃源县档

注:清光绪十五年罗贵平首修。

14409 罗氏族谱卷

清光绪间刻本 一册

四川图(存卷2)

14410 罗氏族谱一卷

(清)罗学时编辑

清宣统元年(1909)钞本

广东四会县档

14411 硒州罗氏族谱不分卷

(清)罗洪纂修

清钞本 四册

四川图

14412 罗氏家谱

民国十二年(1923)刻本 二册

美国

14413 罗氏族谱四卷

(民国)罗元廷等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增修刻本 四册

北图

14414 罗氏家乘不分卷

民国石印本

四川图(存一册)

14415 郭络罗氏家傅并老八旗通谱

钞本

河北大学

注:记事清乾隆二十二年止。

14416 罗氏家谱不分卷

(清)罗万锦 罗万肃纂修

稿本

科图

14417 罗叶氏六修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民国)叶氏族人纂修

民国三十二年(1943)活字本 二十八册

北图

隐太子李建成(母窦皇后)

太宗李世民(母窦皇后)

卫怀王李玄霸(母窦皇后)

巢刺王李元吉(母窦皇后)

楚哀王李智云(母万贵妃)

荆王李元景(母莫嫔)

汉王李元昌(母孙嫔)

酆悼王李元亨(母尹德妃)

周王李元方(母张婕妤)

徐康王李元礼(母郭婕妤)

韩王李元嘉(母宇文昭仪)

彭思王李元则(母王才人)

郑惠王李元懿(母张宝林)

霍王李元轨(母张美人)

虢庄王李凤(母杨美人)

道孝王李元庆(母刘婕妤)

邓康王李元裕(母崔嫔)

舒王李元名(母小杨嫔)

鲁王李灵夔(母宇文昭仪)

江安王李元祥(母杨嫔)

密贞王李元晓(母鲁才人)

滕王李元婴(母柳宝林)

李渊共有19位女儿:

长沙公主(下嫁冯少师)

襄阳公主(下嫁窦诞)

平阳公主(谥号“昭”,称平阳昭公主,母窦皇后,下嫁柴绍)

高密公主(下嫁长孙孝政,又嫁段纶)

长广公主(先封为桂阳公主,下嫁赵慈景,又嫁杨师道)

万春公主(先封为万春公主,后来改封长沙公主,下嫁豆卢怀让)

房陵公主(先封为永嘉公主,下嫁窦奉节,又嫁贺兰僧伽)

九江公主(下嫁执失思力)

庐陵公主(下嫁乔师望)

南昌公主(下嫁苏勖)

安平公主(下嫁杨思敬)

淮南公主(李澄霞,下嫁封道言)

真定公主(下嫁崔恭礼)

衡阳公主(下嫁阿史那社尔)

丹阳公主(下嫁薛万彻)

临海公主(下嫁裴律师)

馆陶公主(下嫁崔宣庆)

安定公主(先封为千金公主,下嫁温挺,又嫁郑敬玄)

常乐公主(下嫁赵瑰)

李世民子女

儿子

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贞观十七年谋反按律应赐死,因太宗不舍,最后只废为了庶人,后卒于黔州

楚王李宽:母不详,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无后

吴王李恪:妃杨氏,母隋炀帝女杨妃

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争夺皇位被贬后,又重新进封为濮王。永徽三年逝于郧乡县

齐王李佑:妃韦氏,母阴妃,贞观十七年发动叛乱。事败,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国除

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后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

蒋王李恽:母王氏,妃元氏。诬告谋反,惶惧自杀

越王李贞:母燕德妃。后来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

唐高宗李治:母长孙皇后,

纪王李慎:母韦贵妃,妃陆氏

江殇王李嚣:母燕德妃,贞观六年薨

代王李简:母不详,贞观五年薨,无后,国除

赵王李福:母杨贵妃,贵妃之位是否为追封待考,妃宇文氏

曹王李明:母巢刺王妃,妃元氏。永淳年间,因为和废太子李贤通谋,降封零陵王,贬至黔州。都督谢佑逼李明自杀。玄武门之变后,巢刺王妃居于宫内抚养李元吉庶女归仁县主。归仁县主生母去世,太宗亲写诏令安慰县主。[58]

女儿

襄城公主:母不明,下嫁萧锐,永徽二年薨,陪葬昭陵[59]

汝南公主:第三女,母不明,早亡

南平公主:母不明,先嫁王敬直,王敬直获罪流放岭南,改嫁刘玄意,陪葬昭陵

遂安公主:母不明,下嫁窦逵。逵死,又嫁王大礼,陪葬昭陵

长乐公主:名丽质,母长孙皇后,下嫁长孙冲,贞观十七年薨,陪葬昭陵

豫章公主:母下嫔,长孙皇后养,下嫁唐义识,陪葬昭陵

巴陵公主:母不明,下嫁柴令武,因“房遗爱谋反案”,永徽四年赐死,显庆中追赠比景(北景)公主,立庙于墓

普安公主:母不明,下嫁史仁表,陪葬昭陵

东阳公主:母不明,下嫁高履行

临川公主:第十二女,字孟姜,母韦贵妃,下嫁周道务,永淳元年薨,陪葬昭陵

清河公主:李敬,字德贤,母不明,下嫁程怀亮,薨麟德元年,陪葬昭陵

兰陵公主:李淑,字丽贞,母不明,下嫁窦怀悊,卒年不晚于显庆四年;墓志为第十九女,与新唐书不符,陪葬昭陵

晋安公主:母不明,下嫁韦思安,又嫁杨仁辂,陪葬昭陵

安康公主:母不明,下嫁独孤谋,陪葬昭陵

新兴公主:母不明,下嫁长孙曦,陪葬昭陵

城阳公主:母长孙皇后,下嫁杜荷,坐太子承乾事诛,又嫁薛瓘,咸亨二年薨,陪葬昭陵

高阳公主:母不明,下嫁房遗爱,因“房遗爱谋反案”,永徽四年赐死,显庆中追赠合浦公主

金山公主:母不明,早亡

晋阳公主:字明达,小子兕子,母长孙皇后,皇后病逝后,由太宗亲自抚养,惜十二岁早亡。

常山公主:母不明,未及下嫁,薨显庆时

新城公主:母长孙皇后,初封衡山公主,下嫁长孙诠,长孙诠显庆四年获罪流放巂州,改嫁韦正矩,龙朔三年暴亡,陪葬昭陵

湖南邵阳罗氏族谱,(清)罗朝扬等纂修,清嘉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湖南长沙罗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五卷、次三卷,(民国)罗希佛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第二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浏阳、长沙罗氏二修族谱,首两卷,(清)罗华、罗位云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卷首上、下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浏阳、长沙罗氏三修族谱,(清)罗泰阶、罗寿仁、罗贞卿等纂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9年)丕振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益阳罗氏重修族谱,(清)罗联俊等纂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72年)豫章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罗氏续修族谱,(清)罗光炳、罗隆俊等纂修,清道光七年豫章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罗氏八修宗谱,(清)罗斐成纂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罗氏九修族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罗庶丹、罗肿甫等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谕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罗氏续修支谱四卷,(清)罗汇唐罗文动罗湘南等纂修,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上湘田心罗氏族谱七卷,首一卷,(清)罗大谱、罗大胄等纂修,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明德堂木活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衡阳,湘潭六甲罗氏六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尊敬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遗训、寿序两部份。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邵阳罗氏六修族谱,首一卷,(清)罗楚书、罗光黻修罗光昌纂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豫章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邵阳,祁阳铁塘罗氏八修族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民国)罗培晃、罗远湄等修罗基滋等纂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崇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六卷、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图书馆。

湖南邵陵罗氏族谱首一卷,(清)罗玉峰修罗凌云罗家声等纂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图书馆。

湖南邵陵罗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罗伯定、罗伯谨等纂修,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新化罗氏重修族谱,首一卷,著者待考,清乾隆九年(公元1883年)新化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新化罗氏续修宗谱,首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新化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第一~四册,纪事至清光绪九年止。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新化罗氏续修宗谱,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宣统年间新化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纪事至清宣统年间。现被收藏在湖南图书馆。

湖南新化罗氏续修宗谱首四卷,著者待考,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新化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八十八卷、卷首第二~四下册,纪事至清宣统元年。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新化罗氏通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民国)罗元鲲修、罗联焘等纂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正编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四川简阳罗氏族谱四卷,(清)罗元镒编,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简阳罗氏祠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彭县罗氏支谱,(民国)罗启聪等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内江罗氏族谱八卷,(民国)罗懋昭等续修,民国年间内江罗氏祠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卷、第四卷、第八卷。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浙江上虞罗氏支分谱,(清)罗振玉等纂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董山罗氏宗谱辑略,(清)罗贵岑等辑略,清康熙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慈溪罗氏宗谱十卷,(清)罗兆鹏等纂修,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慈溪罗氏宗谱三十五卷,首两卷,(民国)罗贤赞等纂修,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安徽无为罗氏四修宗谱六卷,(清)罗鸿远等纂修,清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豫章罗氏重修宗谱,(明)罗宪通等纂修,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罗氏重修宗谱,著者待考,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罗氏庙事志七卷,(明)罗应鹤著,明万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罗氏家谱,(清)罗万锦、罗万绣纂修,稿本。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

(源自)

罗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二百三十六万七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77%左右。

湖北宜城为罗氏之发源地,后再往南迁,先由湖北襄阳迁至枝江,再迁至长沙,最后于汉景帝时在江西南昌繁衍成当地望族。

河南王姓家谱字辈:德、廷、永、长、明

最早出自山西汾阳一带,后迁江浙,再到福建,再到雷州半岛,属姫姓王氏

王氏家谱字辈大全谁有?

王氏出了好多望族啊,可以通过家谱来知道祖祖辈辈出过哪些名人哦。楼主说的这个就可以帮你,把现有的资料修录上去,其它的可以慢慢补,最关键的是可以在线寻找同姓氏宗亲呢,把失散的家族成员找到。

王氏家谱字辈志大全

中国王氏家谱字辈大全

1、善庆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传、家、徵、世、泽,光、国、蔚、人、才,道、立、英、贤、作,心、恒、孝、友、培,熙、朝、荣、俊、彦,宝、树、植、庭、槐。…… 2、太原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自、绍、玉、昆、城,经、纬、雄、才、具,安、邦、定、国、荣,文、光、昭、盛、治,懿、瑞、振、家、声,敦、本、前、谟、显,修、伦、世、道、平,休、仁、知、绪、永,敏、学、兴、时、行,以、上、培、原、裕,方、来、受、命、旌。…… 3、宁乡乌石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莹。葆、衷、恢、世、泽,作、善、振、芳、声,植、树、先、知、贵,魁、英、实、得、名,绪、从、忠、厚、衍,瑞、应、集、簪、缨。…… 4、民国三十二太原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有、章、汝、焕,式、德、聊、昌,修、礼、立、义,守、本、安、常,兴、家、成、业,锡、庆、致、祥,功、昭、道、显,声、远、名、扬。…… 5、湖南省益阳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先、善、友、至、子,仕、仲、孟、文、廷,万、生、永、以、用,秉、德、信、元、平,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器、字、辉、星、汉, 词、章、耀、锦、城,科、名、光、世、泽,禄、位、定、均、申。老谱历传派语:鼎、范、铭、功、远,诗、书、启、俊、英,家、声、传、益、盛,前、武、 克、相、承。…… 河南王姓家谱中洪字辈分下是素字辈分请问素字辈分往下是什么辈分

你好,家谱志中说是新字辈

谁只到王氏家谱字辈表

1 《中华族谱集成》王氏族谱简介

《中华族谱集成》王氏族谱简介 王氏为姓,意指源于“帝王之裔”或“王者之后”。黄帝子孙有三:其一是子姓王氏,出自殷王子比干之后,居于河南卫辉汲郡等地;其二是妫姓王氏,帝舜之后,居于河南陈留、山东北海等地;其三是姬姓王氏。姬姓王氏又分三派,一是周文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裔,毕万封于魏,为晋国诸侯,至王假为 秦所灭,时人号为“王家”,居陕西京兆、河北河间等地;二是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王城;三是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居山西太原、山东琅琊、河南固始、福建等地,天下王氏,十之八九多尊太子晋为始祖。据历代名人数量统计,王姓名人名列各姓氏之首。琅琊王氏有王吉、王祥、王导、王戎、王衍,成天下第一望族;太原王氏也特别显赫,“天下王氏出太原”,分为两支:祁县支有王霸、王允、王凌、王玄谟、王庆父子、王通、王绩、王勃;晋阳支有王柔、王泽、王机、王永(右加日)、王沈、王浚、王浑、王济、王述、王坦之、王蕴、王国宝、王恭,唐代宰相王桂(左王字旁)、王峻(左日字旁)、王缙、王涯、王播、王铎、王溥、宋代王信、王子绍、明王琼;开闽王氏王潮、王审知;三槐王氏王祜、王旦。今谱按欧阳修、苏洵的体例编修,此为具有代表的王氏家谱二十种。 1 《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十卷,明(1560年)王应斗修,以璧公为一世祖,字大献,公元845年生,以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出为祁门令,遂由江左徙居新安,王导后裔,璧祖有九子、二十三孙,人才辈出,徽州、池州、饶州、九江、安庆等地之王氏望族,多属其后。正德十年己亥岁夏四月吉旦,赐进士第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兵部尚书封勅参赞机务前吏户礼三部尚书国子祭酒翰林院学士经筵国史玉牒官清浔张灿书,序文略。 2 《太原王杨氏支谱》,28册,清同治五年(1866年)王际春编修。始迁祖富春公,太原王氏后裔,隋文帝时,王杰以开国勋封安康侯,赐国姓曰杨,遂称王杨氏:“王”不忘祖,“杨”不背君,王杰十世孙王允,由太原迁居豫章,传至富春公,徙居?阳瓦屑坝,生昌国,昌国生自戎、得戎,分为二支。元末战乱,渡江来皖(汉置皖县,元改潜山县,清属安庆府),祖二公居潜之东关,祖五公徙居西门,其余子侄兄弟亦相继而来,或分居六皖,或散处邻邦,明嘉靖间,藻公出任江西新奉令,过旧宗庙,携旧谱归,与大仕公始修支谱,后,康熙、嘉庆、道光、同治年间,又多次重修。王杨氏徙潜之后,以忠信仁厚著称,文章之士亦代不乏人,遂为潜之望族。敦睦堂 3 《王氏家谱》,6卷。清道光28年(1848年)王道隆、王道彰等修。一世祖奎公,于元世祖年间由洪洞县迁寿阳县上谷村(后改上裕镇),生三子:义、和、顺,义公复归原郡。举人王道彰等远搜近考,十易寒暑,修成是谱。 4 《洪洞薄村十甲王氏族谱》,27卷,清嘉庆二年(1797年)王楷苏、王揩欧等修。一世祖子文公,明初自陕西西安府三原县徙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涧水东南汉太后故里薄村。名人有诰授光禄大夫镇守江南江宁等处地方总兵官前后府都督同知王玺。 5 灵石《王氏族谱》,20卷,清康熙27年(1688年)王尔康始修,乾隆55年(1790年)王梦鹏、王中极父子修,历经100余年于1790年修成,一世祖诚斋公,名实、字诚斋,元仁宗时人,望出太原,世居灵石沟营村,元仁宗皇庆年间迁本邑静升村,成巨族。 6 《王谢世家谱》,6册,王谢谱系、琅琊、太原正派、太原支派、太原别派、阳夏、琅琊世家谱。天启二年(1622年)刻本,天启壬戍端月西吴韩昌箕甫题《王谢世家序》,已人物传记为主,六朝望族,爵位蝉联,文武相继,东南半壁,力保正始;两家私谱,俱有国史,价值很高。 7 《牛皋岭下王氏宗谱》,26册,民国25年王念学等修,一世祖汉五公,以太子晋为开宗始祖,明永乐年间奉太夫人由梓里迁牛皋岭,将荒无人烟、不通舟揖之地开成沃土。 8 《黄县太原王氏族谱》,清宣统元年(1909年)王基鸿、王慕增等修,一世祖二公,太原王氏后裔,迁徙直隶长芦,元末与大公同迁黄,后大公怀旧土旋归,二公生敬礼,敬礼生胜,胜生友、信、忠、诚四大支。明中叶传抄,清乾隆、嘉庆、同治、道光年间重修。 河南(10)家谱(23)

温州虞氏家谱

  先给你讲讲虞姓氏的起源。  起源主要有四:①出自虞舜。据《元和姓纂》所载,舜有天下,号曰虞,即远古部落名,舜为其首领,居于蒲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