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唐贤坊村 古韵悠存
唐贤坊村位于江西吉安县西南10公里处。据史载,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横江镇滩头村(现为江边村)的萧懋爵按“以世之贤,莫盛于唐”的构思,于江边村东立“唐贤坊”,并建村称“唐贤坊村”,命次子萧登分居该村。萧姓在唐贤坊村已繁衍生息了二十八世770多年。
走到村前,一座居中屹立的砖木结构的祠堂雄伟气派。祠堂正门之上横挂着“萧氏宗祠”4个绿底金字匾额。另有一“大夫第”横匾,则显示萧家乃名门望族。步入祠堂正厅,中堂横匾上刻着“敦伦堂”3个苍劲而庄重的红底黑字。敦者治理也,伦者五伦也。据萧氏族谱记载,“萧氏宗祠”始建于宋,毁于元,明代复建,清雍正年间又毁于火,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扩建。
五排30多栋,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古民居,就分布在祠堂两侧及后面,构成了这个古村落。村中铺有20多条纵横交错的鹅卵石巷道。走进巷道,仿佛穿越在历史的时空隧道,分明是踏进了古民居建筑展览馆。从外表看,古民居的款式基本相同,每栋房子两侧向上突出12个垛子,4个墙角均从地面竖砌一块12米左右的红皮石条,上面再横砌一块,用以保护墙角。外墙所有的门窗框子均为红皮石条架构。五排古民居中,前排的面积较小,稍低;第二至第五排的房屋高大宽阔。每栋房子之间既有巷道相通,又有边门相隔,只要将边门一关,就是一个壁垒森严的深宅大院。
这些古民居室内的结构颇有特点。所有的木质门窗都雕有龙凤、麒麟、花朵等精致的图案,不少烫金的图案至今仍金光闪烁,光彩夺目;大厅板墙上方绘刻了花鸟虫鱼、山水风光和人物典故等栩栩如生的图案,以衬托唐宋名诗的意境;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随处可见,使人置身一种高尚典雅的文化氛围之中;厅堂内镶嵌图案的八仙桌、太师椅和神龛,经过数百年时光的镀烙,显得老成持重,似乎它们就是见证古村历史的发言人。
唐贤坊村历来倡导尊贤重教,建村之后,先后在村东和村西建了两个书院。村西的书院是栋1厅4房两层的砖木楼房,二楼建有阳台,楼前空出小院,书院雕梁画栋,一派富丽堂皇。置身其中,仍可感受到当年书声朗朗的书香氛围。一村两书院,加上良好的学风,使该村人才辈出,远近闻名。据其《家谱》记载:仅清道光九年(1830年)至清朝末年,萧家祖辈中获中宪大夫、奉政大夫、儒林郎、文林郎、登仕郎等官衔的达46人;因夫贵妻荣或子贵母荣而被授予恭人、宜人、安人、儒人等誉称的妇女达36人。
在唐贤坊村西约200米处的江边村,建村略早于唐贤坊,是一个具有802年历史的古村。该村一大片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和两座萧氏宗祠亦保存完好,与唐贤坊村形成了一个古民居群。
1、洋务派骨干刘铭传生平简介2、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有怎样的事迹?3、1885年,台湾正式建立行省,第一任巡抚是4、刘铭传的重大事迹洋务派骨干刘铭传生平简介
刘铭传(1836年9月7日—1896年1月12日,字省三,自号大潜山人,因排行第六、脸上有麻点,人称刘六麻子,安徽合肥(今肥西大潜山麓人。清朝名臣,系台湾省首任巡抚,洋务派骨干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洋务派骨干刘铭传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刘铭传生平简介
刘铭传是清朝末年的人,他家住安徽省,是合肥县人。刘铭传生于1836年,卒于1895年,字省三,他也是著名的淮军将领。那么刘铭传简介是如何介绍他的呢
通过刘铭传简介知道他童年的生活并不好,生活很艰苦,他在十一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不过他后来也并没有像很多贫穷的孩子那样长大之后考取功名为官,他在十八岁的时候不再读书,流落山中做起了劫匪。在1856年的时候他的母亲被受到牵连自杀身亡了,他在被伤不已还乡去做了团练。
后来刘铭传想加入太平天国,但并没有这样做。1857年的时候他入狱了,因为当时他没有答应合肥知县的求救,不久后他才被放了出来。李鸿章手下招兵后他跑去投靠淮军,开始了对太平天国的战争,在这里要提到一件事,刘铭传还未加入淮军的时候他还是反对清政府对抗太平天国的。公元1862年的时候,太平军向清政府投降,上海浦东被收复了。
1864年他被晋升为直隶提督,是因为他当时率领部队攻克常州,俘虏了陈坤书有功。1867年的时候他因将东捻军领袖军任柱击毙,被封为男爵,可是不久之后他又从马上摔落下来受伤昏迷了。昏迷一个月之后,李鸿章从紫禁城求来了一枚丹药,他服用之后才醒了过来。
他在功名越发高大的时候被人诬陷,刘铭传冒功的流言四起,最后彻底激化了湘军和淮军之间的矛盾。刘铭传于1868年辞官回乡,搞起了建设家乡的活动,创办了肥西书院,修建祖祠。
刘铭传后人
关于刘铭传后人,有一个比较著名的时间,牵扯到了“晚清四大国宝”之一的虢季子白盘,这件宝物历经百年沧桑之后,刘铭传的后人将此宝物挖出来献给了国家。
刘铭传的后人刘学亚在说到这件宝物的时候很是感慨万分。1864年,刘铭传奉命率军与太平天国交战,攻打常州。在一天夜里,刘铭传巡查军营的时候在马槽无意间发现了里面的虢季子白盘,原来这竟然是商周时期青铜器。
刘铭传思前考后觉得在战乱的时期虢季子白盘肯定会再次流落,命人将它送到合肥老家,并修筑盘亭,让人看守。刘铭传死后,虢季子白盘便成了刘家的传家之宝,每到了祭祀的时候大家都来轮番祭拜。
刘光亚说在一九三五年他的父亲刘肃曾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这护盘的重任便落到了他的身上。刘光亚还说,当时有个美国人想来用移居美国,赠房产的条件引诱刘家拿出虢季子白盘,但被拒绝了。后来这样的事情屡屡出现,但都没能将虢季子白盘献出去。后来日本人想用大笔金钱来换,但刘肃曾照样送客,他说他是中国人绝对不会卖掉国宝,做不肖子孙。后来的七七事变,刘肃曾将虢季子白盘藏到庄园的地下,放出风声说宝物早被运走,转移了日军的注意力。之后刘铭传后人将宝物送给国家保护,不流落国外。这件宝物也是不被容许流进国外的,刘铭传后人这样做也是不希望它被国外的人拿走。
刘铭传故居
刘铭传是合肥地区的人,他在清朝年间曾经参加过许多的战争,开始的时候只是开办了团练,后来因为表现的非常出色而受到了上级的赞扬,他的职位也开始不断的上升,不久之后就升到了总兵的职务。在1884年的时候开始管理台湾地区,并且担任巡抚的职务。在台湾进行了军事、经济等许多方面的改革,因此一直都非常的有名望。而刘铭传故居则是他在合肥地区的居住地。
刘铭传故居原来有上百间的房屋,在合肥当地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私家宅邸,但是现在保存下来的却并不是很多。在刘铭传故居的周围环境都十分的清雅,风景也非常的秀丽,现在那里仍然有当年他亲自栽培出来的玉兰品种,尽管历经了多年的风霜雨雪,但是仍然十分的高大健壮,如今已经成为当地的市树。在故居的周围还有两道非常深的沟壑,里面的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金河水。而围墙则是全部采用石头建造而成的,上面还有五个碉堡。
在刘铭传故居的正厅是一座西洋风格的二层小楼,总共有三间房子,看上去十分的精致小巧,二楼主要是用来收藏书籍,而楼下才是平时住人的地方。在北方还有一个两层高的钢叉楼,而在钢叉楼的后面则是盘亭,四周到处都是水,想要过去只能通过中间的石桥。在盘亭的北面则是用来会客和举办宴会的地方。而在这个会客厅的后面则曾经是主人用来放置弹药的地方。
1近代史人物评价论文范文
2朝鲜高宗李熙的生平介绍
3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简介
4洋务运动领导者奕欣生平简介
5清朝经学家王_运生平简介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有怎样的事迹?
刘铭传是一个讲近代台湾发展绕不过的一个人物,曾国藩评价他有帅才,曾把太平军打的节节败退,先败东捻军,后又以收平西捻军的全功而晋爵一等男爵。之后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法国舰队,为国争光。但刘爵爷可不只有帅才,他治理台湾所取得的成就更令人惊讶,更是被誉为了台湾近代化之父,帮助台湾实现了第一波快速的发展,听闻台湾被割让后,他本人忧郁吐血、不久后就病逝。
刘铭传是安徽人,而且家里头世代务农,后来又因为看不过乡里土豪横行霸道,夺了人家的佩刀反手一刀把人家劈了,之后又振臂高呼拉了一帮人开始了团练生涯。要说到这,也还只是草莽英雄,成不了大器。但刘爵爷到底是有远见,在朝廷攻打太平军受挫急需征兵时,刘爵爷马上带着手下一干人投了军。从草莽摇身一变成了有名有份的官兵。
雪中送炭到底比锦上添花强。曾国藩很看重手底下这帮“草莽”新兵,待遇给的都和自己手底下的湘军一样,而刘爵爷又是自己这一帮人的主心骨,就当了自己这一帮人的营官。有装备有粮草还有一帮服从命令的兄弟,刘爵爷开始了神一样的的人生。
刘铭传打太平军,几乎是派到哪里就胜到哪里,一路上实力越来越强,官也越做越大。年仅28岁就做到了清朝军队的最高军阶—提督。但在一路高升的过程中,刘铭传也得罪了不少人,有些是抢军功得罪的,有些则是身为武夫的刘铭传说错话得罪的。但人非圣贤,刘铭传也有犯浑的时候。
1867年正月,刘铭传为了争功,率“铭军”冒进,遭遇太平军东捻军,被杀的大败,差点就为国捐躯了,好在友军鲍超及时杀到,不仅救了刘爵爷还反败为胜。但刘铭传不但不感激,反而把自己失利的锅甩到了鲍超头上,鲍超功劳没挣到还无端受了个处分。虽然之后李鸿章为鲍超请功平息了这事,但军中本就忌讳抢夺军功,何况刘爵爷还恩将仇报,可想而知在一众同僚中这事影响有多恶劣。后来刘铭传被弹劾赋闲在家,与此不无关系。
刘铭传被革职只是因为军中闹事,被弹劾举荐非人。本来这事好像也不是啥大事,主动认个错受点小罚就完了,但偏偏就因此被革职了。这换谁估计也平衡不了。刘铭传心灰意冷,索性回到了老家过起了清闲日子,这一过就是十八年。人生有几个十八年?直到听闻中法战争爆发,47岁的刘爵爷才愤然而起,准备杀敌报国。
清政府也寄希望于这位常胜将军能给自己挣回点颜面,命爵爷督办台湾军务。1884年,法军进攻基隆,刘铭传率部下奋勇抵抗,而这场抵抗持续了半年之久,终究以少胜多。直到1885年,清政府“乘胜即收”,与法签订条约,这场保卫战争以中国的英勇抵抗最后胜利结束。台湾民众在这场战役里始终与清守军同仇敌忾,共御外敌,这场胜利其实也是全台军民的胜利。
有了这场台湾的保卫战,刘铭传在台湾也有了一些民众基础,清廷便索性任命刘爵爷为首任台湾省巡抚,把一个武夫丢去治理台湾,也不知道清政府如何下的这个决心。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刘铭传不仅治理了台湾,还打理的相当的好,为后来台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铭传一到台湾,首先把建制给敲定下来,把台湾行政建制定为三府、一州、十一县、四厅,这些也为后来台湾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接着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刘爵爷抓了不少蛀虫,又提拔了许多为台做出贡献的人才,稍稍稳固了大战后台湾的局面。但真正让民众稳定的还是民生。
首先是平内乱,台湾当地有土著,即高山族人,当时清人称他们为番人。番人不得教化,一些未经招抚的番人出现了杀害垦民的事件。这里刘铭传就没有发挥武夫本色,一股脑都杀了。而是派兵过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咱们都是朝廷赤子,一视同仁,分什么里外,又何必打打杀杀?当然,愿意接受招抚的自然大家皆大欢喜,不愿意还继续闹事就只能用兵了。
刘铭传这一手恩威并施,民族大团结的政策收效甚著,“半岁之间招抚四百余社,剃发归化逾七万人”可见其功。此后刘铭传教番民耕种,操办番民学堂,教授番民知识,甚至还编写了一首《劝番歌》,对番民教化显著。民族团结平息内斗也只是民生的一部分,另一部分自然就是衣食住行了。想要生活的好,首先得有钱,想要有钱,工商业就得发达。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商业发展的命脉。1887年沪尾至福州川石山海底、安平至澎湖妈宫港海底电缆铺设成功,保证了台湾与大陆的通讯。之后爵爷又效仿外国设立邮局,于1888年在台北设立邮政总局,发行邮票,这相比于当时用驿站传送消息不知道先进便捷到哪里去了。随后又成立了轮船公司,与外国商轮展开竞争,毕竟台湾是个岛屿,水路至关重要。
刘铭传还主张修建铁路,他认为铁路对于海防极为重要,对于商业也可以“繁兴商务,鼓舞新机”。这就十分有远见了,要知道在当时汽车可不普及,铁路运输比之车马驼运不知效率高了多少,所谓时间就是金钱,兵贵神速,这点不管是对于商业还是海防都极为重要。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台北至基隆段铁路在1891年竣工通车。这是中国第一条自己花钱自己建造自己控制的铁路。
刘铭传对于台湾的治理是极有成效的,刚开始台湾每年还要朝廷每年支援80万两白银,五年后就不用支援能自给自足了,而且一系列措施为台湾近代化建设建立了资金基础,与台湾来说,刘爵爷是当之无愧的台湾近代化之父。
可惜刘铭传因为在税务问题上被弹劾被迫离职,离开了经营7年之久的台湾。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拱手让人,这让刘铭传备受打击,十分难过。最终忧思难解,口吐鲜血。据传刘铭传曾面向东方高呼“苍天啊,还我的台湾!”。刘铭传于1896年一月病逝,享年六十岁。
台湾被日本占领后,林朝栋仍然穿华装拒不归日,说:“吾不忍负刘公也!”刘铭传治理台湾的功绩由此可见一斑。
本文作者:白明
审核:国师
1885年,台湾正式建立行省,第一任巡抚是
1885年,台湾正式建立行省,第一任巡抚是刘铭传。
1885年清廷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在台湾任职期间,修建铁路,开煤矿,创办电讯,改革邮政,发展航运事业,促进台湾贸易,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了台湾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台湾防务也日益巩固。清廷加刘铭传兵部尚书衔,帮办海军军务。
1890年刘铭传因通商口岸税务问题上与外商交涉及基隆煤矿招商承办等事,遭到顽固派官僚的激烈反对和清廷的严厉申斥,忧病交加,被迫向清廷提出辞呈。次年清廷准其辞职。刘铭传怀着忧郁之心乘船离开他苦心经营7年之久的宝岛。
扩展资料:
刘铭传是推动台湾现代化建设的先驱者,有台湾洋务运动之父和台湾近代化之父之誉。1896年1月12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已辞职居住老家刘新圩的刘铭传得知自己一生中花最大精力创置的台湾省被割让给日本,忧愤而逝。
1956年,为了纪念清朝台湾巡抚刘铭传,包德明博士与李应兆博士共同创办了台湾铭传大学。2011年4月12日,刘铭传遗骨葬到其故里肥西大潜山麓,并建有刘铭传墓园,作为肥西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铭传
人民网—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抗法保台
刘铭传的重大事迹
刘铭传的重大事迹如下:
1854年在家乡举办团练,对抗太平军。1859年协助湘军攻陷六安,朝廷授给他千总的军职。1862年刘铭传带领自己训练的团勇投奔李鸿章,被编为淮军铭字营,在苏浙地区从事镇压太平军的活动。因为他军功卓著连升为都司、总兵。
1865年至1868年先后跟随曾国藩、李鸿章围剿捻军,升任直隶提督,加封一等男爵。1868年10月率军入陕西镇压回民起义,后来因为生病而返回,1880年上疏朝廷,主张向洋人借债来兴修铁路。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奉命督办台湾军务。刘铭传采用灵活机智的战术击退法国舰队对台湾的进攻。
1885年台湾设行省,出任台湾首任巡抚。在他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大力开发台湾,加强海防,增筑炮台,整顿吏治,丈田轻赋,兴修铁路,开办煤矿、铁矿及兴办新式学堂,为台湾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1891年刘铭传因病辞去了巡抚的职务。
扩展资料:
刘铭传主要功绩:
1、奠定建制
刘铭传到台湾各地巡视、查勘,于1887年10月正式提出新的行政区划方案,全台行政建置定为三府、一州、十一县、四厅,从而基本奠定了台湾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
2、整顿财政
刘铭传注意开源节流,重点抓好了清赋和整顿厘金两项工作,为台湾的近代化建设提供了资金基础,台湾刚建省时,经费不能自给,需要中央的财政补贴和福建的协饷每年共80万两白银,经过刘铭传的整顿,五年后就取消了福建的协饷,并且不要中央财政的补贴了。
3、发展教育
刘铭传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在全台各地开办了几十所书院、义学、官塾。于l887年3月兴办了一座“西学堂”,开设英文、法文、地理、历史、测绘、算术、理化等课程。当他被迫离开台湾以后,他把朝廷历年来给他的养廉银和赏银,都留在了台湾的西学堂和番学堂。
-刘铭传
绳sheng 绳姓,出自子姓,源于商王之后。周灭商后,分给伯禽殷民六族:徐氏、条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为商朝手工业部族。其中索氏即为制作绳索的氏族,也称绳氏。
属汉族,分布极广,全球人口规模为10万人左右。
绳姓起源
绳姓,出自子姓,源于商王之后。周灭商后,分给伯禽殷民六族:徐氏、条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为商朝手工业部族。其中索氏即为制作绳索的氏族,也称绳氏。
在公元2005年山东青岛黄岛区在一工地上发掘时,发现一块双面铭文古砖。经10多天考证,文物专家今天初步断定,这块古砖是三国时期烧制的。今天,双面铭文古砖在国内没有发现记录。
该砖的短侧面有“大和四年作”字样,两处铭文均为阳文,为典型的汉代隶书。这样两面带有铭文的古砖,在国内还没有发现记录。经考证探明“身世”。该砖上的“绳氏砖”三个字,说明这块砖是一个“姓绳”的砖坊烧制的。在文物专家的协助下,大家初步断定,该砖是三国魏明帝时代(公元230年)烧制的。
该砖的铭文章法端庄严谨,排列错落有致,恰似精致的印章,与《张景碑》“一脉相传”。当时社会推行信誉规范。砖坊的主人将自己的名号烧制在砖上,以此承诺信誉,推广产品。
由以上可见,绳姓祖人在汉代已基本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商业智慧产权。
这是有史料记载以来,历史上有记录绳姓最为清晰而且是唯一的一次。
绳姓分布
现全国有绳姓近10万人,全国除 外,其他各省具有分布,以山东菏泽、安徽颍上、河南南阳、湖北十堰(房竹)、河北等各省居多,若依姓氏排名500计算,绳姓排名为415。
属汉族,分布极广,全球人口规模为10万人左右。
摘 要:大冶宗祠基本延续了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与构造特征,具有中国传统建筑典型的宗族文化内涵与价值观,但在装饰和某些特殊“组件”上又与大冶的地域文化相结合,从而赋予宗祠建筑更多的世俗特性。
关键词:宗祠建筑;木雕;石雕;灰塑;供台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91-02
大冶宗祠基本延续了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与构造特征,具有中国传统建筑典型的宗族文化内涵与价值观,但在装饰和某些特殊“组件”上又与大冶的地域文化相结合,从而赋予宗祠建筑更多的世俗特性。大冶宗祠建筑中有着大量的装饰作品,品种繁多,其中由已木雕、石雕和灰塑为盛,内容大致分为日常生活、伦理教化、神话传说、戏文故事、花鸟虫鱼、书文楹联等。
一、木雕
木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如殷祖镇水南湾曹氏宗祠中,室内的门窗梁柱有许多雕刻作品让人叹为观止(图1)。这些木雕图案大多蕴涵吉祥含义,题材以民间传说、戏剧场景和一些传说的祥瑞吉兽为主。同时还十分注重装饰与光线的关系,让光线从天井射入,透过漏窗、门窗与木棂,来渲染空间气氛。
还有如刘仁八镇卢均受村卢氏宗祠的入口木构架横梁上的木雕纹饰(图2),殷祖镇余海庄余氏氏宗祠中的木梁上的木雕装饰,题材为凤凰和亭阁相映(图3)。
二、石雕
石雕在宗祠建筑中的作品随处可见,石雕窗框、抱鼓石、石雕的门联等,甚至下水池的下水口,也是精美的石雕。石雕艺人雕刻工艺精湛,奇妙的构思令人叫绝,其圆雕、浮雕、镂空透雕都有,造型风格简洁大方,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图4,图5)。
三、灰塑
灰塑是以石灰、细砂、牛胶为原料按一定比率混合而成的塑泥进行艺术塑造的一门艺术。大冶地区宗祠建筑的灰塑装饰中,主要用圆雕手法表现,并在背景上以浮雕衬托,一般都是装饰在雨挡和墙画上(图6,图7)。
四、供台与神龛
供台在本文中特指宗祠建筑中的供奉祖先牌位、供设香炉、蜡竿和摆放供品的供桌。供台根据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木质和石质两种,这两种类型的供台在大冶的宗祠建筑中都比较常见,因各姓宗族文化的差异因此各自的供台的造型差异也较大。
(一)石质供台
刘仁八镇的刘氏宗祠中的石质供台设置在此宗祠建筑的第三进中,供台的墙体宽约为5米,高约为35米,高未通到屋面,供台类型隔断将宗祠的三进分为两个不同功能的空间,前面用来祭拜先祖,供台后面用来存放物品,供台的背墙两侧各开设有一个门洞可通向供台的背面,门洞的上面开放有一个八卦形的洞口。门洞的上方和八卦形洞口的四周均绘有图案。
供台的正上方用灰塑的工艺写有“如在”两字,代表对先祖的哀思之情。“如在”的下面是用砖砌而成的一个内凹结构神龛,采用四个小红柱进行装饰,里面供奉着祖先牌位,神龛的上面用深色涂料绘制着双龙戏珠的图案,神龛的下面是石质的供桌,依稀还能看出上面绘制过图案,因为年代的久远,整个供台的下部都长满绿色的青苔,受损比较严重,但是整个供台的庄重感还是很强烈(图8,图9)。
还有殷祖镇塘下村卢氏宗祠中的供台也属于石质供台,供台的背景墙为建筑的外墙在供台的范围内很特别的呈弧形分布,在弧段内设有四颗小立柱,立柱之间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立柱的柱脚为莲花台状,并有彩色的涂料对莲花台进行涂染。
供台为长方形,在供台的上部有莲花瓣的雕刻花纹饰边,也用彩色的涂料进行的涂染,供台的下部雕刻分成三个方框,两侧的小方框内绘有仙鹤的彩色图案,中间的较大方框内的图案因年代久远,现在已经分辨不出图案的内容。另外在供台的底部装饰也有石质的花纹。
这种采用彩色图案装饰的建筑,在本次调查中仅仅只在这座宗祠中发现,其他宗祠中绘制的图案均为单色绘制(图5-10)。
(二)木质供台
木质的供台因为材质的原因,长期放置供奉祖先的烛火和等,限定了它保存时间的不易久远。但是木质供台因可塑性更强的因素,因此它比石质供台更加的精致和美观。
殷祖镇塘下村邹氏宗祠中的供台属于木质供台,其供台将木雕的工艺的表达的淋漓精致,在供台的装饰中各种木雕技术均有应用,各种祥瑞吉兽栩栩如生(图11)。
参考文献:
[1]李秋香宗祠—(乡土瑰宝)系列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2]谢玉明著中国传统建筑细部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陶友松著老祠堂(古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扩展资料
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
参考资料:
鲁岛芪沔董法邢助弓瞿棠绘它璐展贤战囡诗畴口
“湖广填川”之谜 郭振华 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五日,笔者在大英县隆盛镇石门办事处采访时,在崇音寺檀木湾一块玉米地里发现了四块古墓碑。远处看是一块玉米地,墓碑被包围在玉米杆中,据农民讲这里原来是一块老坟山。六几年此地方园五、六亩地的范围内有很多雕刻精致、色彩艳丽的墓碑群,学大寨、改田改土的时候,上级强令村民们将一块块墓碑和墓群推掉,用来做土埂。当时推的时候,有一位老者出来阻止说:这是郭家近代的几块祖墓碑,上面刻有郭家的辈分,不要推掉了,将来娃儿取名字也有个依据。于是,就保留下了这四块墓碑。郭振华很是惊奇,拂去上面的蜘蛛网和滕蔓,仔细瞧这四块碑,发现上面刻有很多书法秀丽的楷体字,并雕刻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等图案,仔细读上面刻有郭家五大房人郭世俊、郭世美、郭世蓉、郭世茂、郭世伦等的名字。原来据传说这里是唐代爱国名将郭子仪后裔聚居的老祠堂,笔者想这几块墓碑与此有不有关系呢? 经过二个多月的考证,走访了当地村民,发现当地聚居着上千户郭姓村民,崇音村8社(檀木湾)整个社全是郭姓家族;并且在这些村民家中香盒正额上写有“汾阳家风”,村民们说他们的祖宗是唐代名将郭子仪;现居大英县卓筒井镇原檀木湾的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发现了清朝秀才郭庭范书写的郭氏香盒上用渡金额刻有“点颔流徽”四个大字,与史书记载的郭子仪晚年“颔之而已”的典故相同;之后又在当地88岁高龄的郭秉才家中找到了一本“郭氏家谱”,上面明确地记载了郭氏家族从黄帝到郭子仪及其后裔几千年的族姓发展史,郭子仪第四代孙郭端夫在唐庄宗时官至鸿芦卿,谪守江右庐陵,由山西汾阳举家迁往江西,在宋端平元年甲午由江西迁往湖广,大明弘治二年入川落业檀木湾之谜。从“郭氏家谱”中可以看出,郭子仪长房后裔一脉由陕西西安到山西汾阳,由山西汾阳到江西、湖北、四川,相当于在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绕了一个大圆圈,这为中华民族大迁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史料。 一代爱国名将郭子仪 郭子仪生于唐中宗十三年(697年)丙申八月十五日,卒于唐德宗二年(781年)辛酉一月十日,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历任五州刺史。郭敬之生五子,郭子仪排行第三。郭子仪身高七尺,体貌秀杰,生八子七女。少年时的郭子仪因武举成绩优秀,补左卫长史。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渡过了六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其中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达二十余年。肃宗皇帝赞扬郭子仪:“国家再造,卿力也!”德宗皇帝尊称郭子仪为“尚父”,郭子仪被赐封为太尉中书令、汾阳忠武王。“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大战安禄山,名垂青史,其史料收入中学历史课本,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爱国名将。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史称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率十五万叛军从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大举南下。叛军所到之处,百姓远遁,户舍为墟。玄宗皇帝见形势危急,匆匆忙忙丢下长安,带着杨贵妃逃到四川,长安成了空城。 郭子仪受命危难之际,慌乱逃跑的玄宗任命郭子仪为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率兵东讨叛军。 郭子仪出兵首战告捷,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两郡之后,兵出井陉,会合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部队,一举攻战了史思明坚守四十天的九门(今河北槁城县西北),槁城两县。 郭子仪战边关,内地潼关失守,肃宗至武灵即位,图谋收复两京。肃宗大阅六军,虽有收复河山的决心,但没有驾驭战争的本领。结果趋兵南下,亲征失利。收复失地的重任落在郭子仪的肩上,郭子仪不顾个人安危,率儿子郭旰挥师潼关。在攻战陕郡永丰仓时,郭旰阵亡,郭子仪强忍失子之痛,大战潼关,恢复了潼关与陕州的信道。 在洛阳称大燕皇帝的安禄山如坐针毯,其子安庆绪趁机杀死安禄山,继父位逐派十万兵马赴陕州,负隅顽抗。郭子仪以大军击其前,回纥兵登山乘其背,于陕州城西的新店击败叛军,进而一举收复洛阳。 肃宗闻讯,亲迎灞上(今西安郊外),对凯旋而归的郭子仪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在“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出身入死,许身报国。肃宗临终前,托咐郭子仪说:“河东之事,一以委卿。”代宗即位加授郭子仪为尚书令,并以第四女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第六子郭暧,拜郭暧为驸马都尉。岁时赏赐珍玩,不可胜纪。代宗驾崩,留下遗诏,嘱咐太子李适在即位之后,仍“以司徒兼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子仪摄冢宰(即宰相)。”唐德宗李适即位后,诏(郭子仪)还朝,摄家冢,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增实封通计二千户,给一千五百人粮,二百匹马食料。诸子弟、婿拜官者十余人。 郭子仪驰骋疆场,戎马一生,平叛御边,勋高一代。他与唐代宗君臣之间相处二十四年之久,权倾天下而天子不忌,功盖一代而君主不疑,不愧为忠心报国,一代楷模。郭子仪“再造邦家,维新庶政;臣虽陨越,死所无恨”的爱国之心和“寇仇在近,家国未安,臣子之心,不无宁处”忧国忧民意识是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 考证檀木湾是郭子仪后裔聚居地 檀木湾人以前一直据说是郭子仪后裔,但苦于没有史实证实。发现墓碑以后,笔者决心揭开这个历史空白点。 在考证墓碑记载的一些史实走访檀木湾群众时,笔者和当地人郭清学、郭甫成三人首先走访了郭氏家族年龄最长的金元乡89岁的村民郭秉才。郭秉才身体硬琅,红光满面,四世同堂,其2个儿子都70多岁了。在郭秉才家发现了一本郭氏家族手抄本,据郭秉才介绍:“手抄本是他于解放前在蓬溪中河街郭氏祠堂抄写的。当时的郭氏祠堂规模很大,正厅供有郭子仪座相,郭子仪曾被封为汾阳郡王,历代凡过往的朝廷官史都要在郭子仪座相前朝拜,祠堂每年要花费一大笔招待费,民国七年修订郭氏家谱花费了365两白金,白金贵于黄金,就按黄金现价折算,折合人民币250万。郭氏家谱原件有一寸厚,封面有红绸布布衬包裹。当时每年清明节郭氏家族族首都要在蓬溪聚会一次,并分别在金元、蓬莱、大英、红江等地召开清明会,可见人员之广,但遗憾的是保存于蓬溪郭氏祠堂的郭氏家谱原本解放后因祠堂被改建,家谱原件便不知去向了。解放后清明会逐渐消失,郭氏家族逐渐失去了联系,以至于后来没见过家谱的人都不敢承认自己是郭子仪的后裔。” 檀木湾人没见过家谱,但在当地郭氏村民家中,发现有写有“汾阳世家”的香盒,而与家谱中记载的郭子仪曾被封为“汾阳郡王”的史实相一至,这证明了香盒是为了纪念郭子仪而设。之后笔者又从檀木湾移居大英县卓桐井镇居民郭清跃家中香盒两侧楹联上刻有“功封虢叔家声远,威重汾阳世泽长”,这与家谱中记载的周文王封虢叔为虢姓,而“郭”实乃“虢”之转音。后又在卓桐井镇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保存完好的一个清代木质香盒是由清代秀才郭庭焕撰写的,香盒正额雕刻有镀金木刻字“点颔流辉”,楹联书有“祖德问安犹点颔,我裔继烈要留心”,这与旧唐书、新唐书记载的有关郭子仪的史实相一致。这段史实旧唐书记载道:唐德宗时,郭子仪被封为宰相,尊称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册封2千户,给皇粮1500人,马200匹;建宗2年,郭子仪得病,德宗派舒王去探望郭子仪,郭子仪不能起床,只能在床上叩头谢恩。旧唐书还记载,郭子仪8个儿子7个女儿、孙和外孙数十人,每年未向郭子仪拜年问安时,郭子仪认不完这些孙子和外孙,只能点颔作答。这二段历史即谓之为“点颔流辉”。 之后,在石门办事处一郭姓村民中发现了民国七年修订木刻的郭氏家谱,据主人介绍,这本家谱一直被其放于木箱底层保藏,侥幸躲过了文革“破四旧”中的焚古书运动,但从未对外人出示,也被其淡忘了。这本保存完好的家谱清楚地记载了郭子仪后裔迁移至檀木湾的历史。郭氏家谱中“郭氏受姓本源考”中记载,华夏民族族姓始于黄帝,黄帝孙子名叫轩辕,以熊氏为姓,又因熊氏出身姬水,所以以姬为 姓,后以玄嚣、云阳、昌意、舜、尧、稷、公刘、王季,直到西百文王开始封姓, 封虢叔为虢姓,后以郭为姓,到唐朝郭子仪一代“虢”姓一律改为郭,“郭” 是“虢”的转音。郭氏家谱中记载了炎黄子孙五千年姓氏的来龙去脉,其完整性 堪称一绝,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一个姓氏家谱,为考证华夏姓氏提供了不可多得 的重要史料。 3个多月的艰辛考证,所有的史料终于证明了檀木湾人后裔,而檀木湾古墓群是郭子仪后裔古墓群。 古墓群揭开湖广填川之谜 檀木湾郭子仪后裔古墓群之一郭干元墓碑记载郭干元祖籍湖北麻城,墓碑立于嘉庆20年,距今近200年,这块墓碑不同于其它墓碑,墓碑前有一个全封闭的挡风敝雨的花形石隔层,将碑文罩在隔层里,隔层雕刻精细,中间有一朵五瓣形的花朵,透过花孔可以清晰地看到墓碑上的文字。由于有隔层的保护,墓碑上雕刻文字的蓝色油漆虽经近200年日晒雨淋却未剥落。 墓碑是立于嘉庆20年,而郭氏家谱修订于民国七年,墓碑是揭示湖广填川的重要史料。据家谱记载,郭子仪第四代孙郭端夫在唐庄宗时,任鸿芦卿,谪守江西右庐陵。举家从山西汾阳迁往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延福乡,一直到郭子仪第二十六代孙郭弥都世居此地。因当时族繁人广,郭弥都于宋端平元年(1234年)举家迁往湖广(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落叶沙子场郭家嘴狮子岩几子湾。元末明初,四川盆地战乱不止,蛮匪横行,民不聊生,土地荒芜。老者饿死于沟渠,少者逃往他乡。眼看四川人口越来越少,弘治皇帝下诏移民。郭子仪第三十六代孙郭谟格由保甲推举奉诏于明弘治二年(1490年)弃湖入川,落叶檀木湾。这便是民间流传的“湖广填川”的一段史实。史料虽记载有:“元明之际四川人口显著下降”,“洪武十四年皆自别省流来”,但无详实文字,郭子仪后裔的迁移,正好给“湖广填川”一个具体说法。同时,郭子仪后裔由陕西长安到山西汾阳,由山西汾阳到江西、湖北、四川,相当于在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绕了一个大圆圈!这为研究中华民族大迁移提供了一个重要史料。笔者也见过不少墓碑,但能象檀木湾郭子仪后裔古墓群这样追根求源的实为罕见。一般的古墓碑只记有一个大概,没有具体的入川前地名;一般的家谱也只能大概追踪到湖广近十几代郭子仪后裔古墓群不仅记载详实,而且与“郭氏家谱”互相印证,使其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 ,而“郭氏家谱”可追溯到上下数千年。况且
俄[俄,读音作é(ㄜ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风姓,出自远古伏羲大帝之妹女娲氏,属于以先祖名字转意为氏。
女娲氏又称俄祖,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她与伏羲是兄妹,她与伏羲结婚而产生人类,后来女娲禁止兄妹相婚,这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由血缘婚进步到族外婚的情况。
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还有传说女娲补天,即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天塌地陷,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
传说女娲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风俗通义》记载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
女娲生卒年为公元前7759~前7653年,出生地在凤州(今陕西宝鸡凤县),在位起讫公元前7707~前7653年,立都于凤城(令河南济源),年号为女皇元年(公元前7706年)。
女娲是伏羲氏族凤姓部落一位大酋长的女儿,于壬寅年(公元前7759年)出生在凤州。她十六岁时,伏羲以一双精致的狐皮为聘礼向她求婚,二人结成了夫妻。此后他们便住在了凤州,先后生下了四个儿子,长曰羲仲,次曰羲叔,三曰和仲,四曰和叔。
关于女娲的传说很多,一直流传至今,影响甚为广泛深远。至今中国云南的苗族、侗族还将女娲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女娲之后,社会逐渐由母系氏族社会转向父系氏族社会,其部族民众中有以女娲之别称“俄祖”为姓氏,称俄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古鲜卑族拓拔部俄氏部族,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为氏。
古鲜卑族拓拔部有俄氏部族,亦称娥氏,在史籍《魏书·官氏志》中有记载。在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俄氏部族取谐音汉字为姓氏,称俄氏、娥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纳西族,出自纳西族神话英雄俄英都努,属于以宗教信仰为氏。
在纳西族东巴文化的神抵天地里,有一个远古祖先谱系,当中的代表人物都成为东巴文学中的主人公形象,其中后的俄高勒及其姐姐俄英都努、高勒趣和等都有相应的神话故事。祖先神话的代表性作品有《蝙蝠取卦书》、《白蝙蝠取经记》、《俄英都努杀猛妖》、《高来秋沃受》等。《俄英都努杀猛妖》是东巴文学中很有价值的名篇,记述的是俄英都努杀妖的业绩:
俄氏九兄弟在山原上放牧,丢了一头黑眼大黄牛。兄弟九人便带着九条猎狗上山去寻找。不料被猛鬼吃掉八人八犬,只剩下俄高勒一人一犬。
留在家里的妹妹俄英都努,下决心要报仇,就打扮得漂漂亮亮,到猛鬼山上去了。
猛鬼遇见俄英都努,问她到何处去?她强装笑脸,说她特地来找伴侣。
猛鬼便向她求婚,俄英都努随之到了猛鬼的岩洞。在猛鬼的洞里,她看见八个人头、八碗血水、八副弓箭,八个狗项圈,俄英都努伤心之下,日夜哭泣不止。
猛鬼主问她为什么哭?她就乘机探问猛鬼的秘密。猛鬼主无意间说出了自己的致命弱点:不能炒空锅,不能舂空礁,不能折断细针,不能拉断细线,否则它就会丧命。
等猛鬼外出找食时,俄英都努就炒起空锅,舂起空礁,折断细针,拉断细线,捣烂猛鬼的家,并带着八兄弟的头骨和所有遗物,逃离了岩洞。
猛鬼发觉后追了上来,快要追上时,俄英都努就扔一样东西打之。东西扔完了,猛鬼仍然紧追不舍。俄英都努只好藏到山神的野猪窝边。
野猪问她来做什么?她就说是来帮它抚育猪娃。等到猛鬼追来,俄英都就用倒歌小猪的耳朵,整窝小猪大叫起来,大野猪听到小猪的惨叫声,以为是猛鬼要来吃小猪,怒不可遏,就直奔猛鬼,把它戳得粉碎。
这是一部反映纳西族早期生活的神话长诗,作品中有明显的母权制的痕迹,这在东巴文学经籍中是不可多见的。复仇的英雄是女性,这绝非偶然,俄英都努本身就是母权制尚未消失的一个影子,反映出纳西族社会父权与母权的复杂交叉,说明正是母权制走向衰亡,父权制开始确立的历史过渡时期。
纳西族人民非常崇敬俄英都努,许多人都以“俄英”为姓氏,后有汉化省文简化为俄氏者。
第四个渊源:源于 ,出自 教创始人 之圣妻俄绮舍,属于以宗教信仰称谓汉化改姓为氏。
俄绮舍,亦称阿以舍,是 世界大贤艾布伯克的女儿,她九岁与 结婚,和 共同生活了九年。俄绮舍聪明而善文学,曾参与了 的政治生活,对日常生活方面的 教圣训知道得最多,从她那里传下 教圣圣训二千二百一十段。俄绮舍于回历五十八年(公元681年)逝世,终年六十五岁。
第五个渊源:源于佤族,出自云南俄山,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佤族共有人口三十五万余人,其中云南有三十四万七千多人,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分布在沧源、西盟、孟连、澜沧、耿马县,镇康、双江等县也有少量分布。
佤族的先民在先秦时期便是“白濮”族群的一支,唐朝时期称为“望蛮”、“望苴子”、“望外喻”;明朝时期称“古刺”、“哈刺”;清朝初期称“卡佤”、“阿瓦蛮”等。
佤族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语支,有四种方言。佤族民间文学丰富而优美,沧源岩画十分有名,是佤族艺术的珍品。
佤族人原先没有姓氏,在唐朝中叶以后开始仿照汉族按所居地名为部落取称,其以所居地云南俄山(今云南玉溪峨山)为部落名称者,称俄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俄格德格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从母权社会过渡到父权部落之后,每个部落就是一个亲族。由于一个部落的人都有着血缘关系,所以那时每个部落除战争中掠夺来的奴隶外,所有家庭大都是一个姓氏。蒙古族的姓氏大体有三种:
第一种,就是以本部落的名称为姓。《蒙古秘史》中记载着成吉思汗上十一世祖孛端察儿掳一女俘,问:“汝何氏之人?”彼妇人日:“我札儿赤兀惕·阿当罕·兀良合真氏也。”兀良合是部落名称,阿当罕是自己的本名,札儿赤兀惕是氏族的名称。所以,这个女俘姓兀良合真(真,表示女性,若是男人就称兀良合歹),名字叫阿当罕,是札儿赤兀惕氏族人。姓名称呼的顺序是:姓氏、名称、族属。东蒙地区的喀喇沁旗札萨克、台吉的蒙古族人均姓乌,就是兀良合(也称乌梁海)人者勒篾(成吉思汗时四杰之一)的七世孙和通始建喀喇沁部的缘故。这就是取本部名称词首为姓。在《元史》第一卷第一页关于成吉思汗的记载中,也把姓氏直接记为:“铁木真,姓奇渥温氏。”奇渥温,也记作“乞彦”,也是成吉思汗所属部落的名称。今鄂尔多斯的奇姓,均由此而来。拉施特《史集》记述塔塔儿部落时即说:“凡是出自此部落的人,如果是男子便唤做秃秃黑里歹,若是女人就唤做秃秃黑里真。”
第二种,就是以本氏族的名称为姓。合撒儿(成吉思汗仲弟)之后裔所建的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诸部的札萨克、台吉均姓包氏,就是源于合撒儿出世的孛儿只斤(也记作博尔济吉特)氏族之故。这就是取氏族名称词首为姓;乐土默特(原居东部区卓索图盟)的宝氏,也出于此,因为包、宝谐音所致。
第三种,就是以祖先的名字为姓。在古代,如元丞相、主修宋辽金三史的脱脱,本是蔑儿吉氏。其后人却以脱脱为姓,元代有脱脱尼,明朝有脱脱卜花。现代人以祖先的名字为姓的,如,出生在科尔沁左翼中旗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从他先祖莫勒特图以后,开始取“莫”字为姓,谐音记作孟,所以嘎达梅林汉名叫作孟青山。又如,郭尔罗斯前旗王爷驻京代办富格日特,远祖兀良合人,本姓乌和吴,但富格日特的后代已取“富”为姓了。东蒙地区蒙古族像这种转姓的情况实存不少。
蒙古族人的名字,一是按民族心理习惯命名。这也分各种情况。有的男人习惯以历史人物命名,如帖木儿、康熙、罗成等;有的以长辈期望、意愿命名,男子多以幸福、大喜、坚强、富有、结实之意命名(如吉日格郎、巴雅尔、巴图、白音、布和);有的以勇猛矫健的禽兽命名(如阿尔斯冷——狮子,巴尔斯——老虎,布日格德——雄鹰);也有的按婴儿出生时,祖父的年龄命名的,如:塔奔台(五十)、吉仁台(六十)、乃仁台(八十)、依仁台(九十)等;也有直用汉语的,如五十六、六十三、八十二等;还有按蒙古古代公认的社会称呼命名的,如巴特尔——勇士或骑士,必勒格——智者,篾尔干或麦尔根、莫日根——神箭手,薜禅、彻辰或思钦——贤者等;还有以贵重的金、银,坚硬的铜、铁命名的,如阿拉坦(金)、孟恩(银)、铜宝、铁宝等。女子习惯以明亮的星辰命名,如娜仁(太阳)、萨仁(月亮)、敖登(星星)等;也习惯以美丽的花草树木命名,如其其格(花儿)、其木格(花蕊)、牡丹、海棠、梅花等;也有以自然物命名的,如塔娜(珍珠)、哈森(玉石)、水灵(翡翠)、乌云(蓝色宝石)等;也有象征着女人命运的名字,如呼吉雅(儿子的命运)、杜达古拉(带弟)等。女子按出生月份命乞的也颇多,如正月、三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月、腊月,惟独没有二月和四月的名字。大概是因为“二”字蒙语发音不响亮,“四”与汉语“死”谐音之故吧,所以没有叫二月和四月的名字。
二是 喇嘛教传人东蒙地区以后,许多长者专门请喇嘛、活佛给儿子赐名,所以多有藏名,如尼玛、仁钦、桑卜、扎布等。
三是随着历史的进展,蒙、汉民族长期杂居和互为影响所致,有的蒙古族人在名字的前面加上了姓氏,如金·布和、韩·乌力吉、海·格日乐等。也有的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父名的字头,如苏·扎布、玛·巴特尔、陶·伊伦增、桑·扎拉森等。
①蒙古族原俄格德格氏,后多冠汉姓为宁氏,但亦有取谐音汉字为俄氏者。
②蒙古族原俄勒特德氏,后多冠汉姓为胡氏、白氏,但亦有取谐音汉字为俄氏者。
③蒙古族原俄勒斯特氏,后多冠汉姓为梅氏,但亦有取谐音汉字为俄氏者。
④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满洲镶黄旗扎鲁特部长巴克之子,博尔济吉特·俄齐尔桑,素受清太祖佟·努尔哈赤眷顾,授三等男,擢内大臣。其子博尔济吉特·楚勒袭其官,授二等男爵。其后裔有取祖名首字谐音汉字“俄”为姓氏者。
第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满族俄尔吞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俄尔吞氏,亦称额尔图氏,满语为Ertu Hala,世居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俄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鄂温克族,出自鄂温克族俄尔吞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鄂温克族俄尔吞氏,亦称额尔图氏,与满族共此姓氏,满语亦为Ertu Hala,世居敦达敦(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敦达高毕苏木)、明安额尔图(今内蒙古正镶白旗明安图镇)、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俄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鄂温克族,出自达斡尔族俄嫩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
达斡尔族俄嫩氏,亦称鄂诺氏、鄂内氏、鄂讷氏、斡难氏,满语为Eno Hala,世居黑龙江北境、鄂嫩河,后改汉字单姓为俄氏、鄂氏、敖氏、吴氏等。
二历史名人:
俄胜哲:(生卒年待考),甘肃庆阳三十铺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
俄志弘:(公元1958~今),甘肃庆阳三十铺人。著名地方兽医师。
1980~1985年在庆阳县庆城镇兽医站工作。1985年至今在甘肃庆阳县畜牧兽医站工作。1983年参加庆阳县畜牧兽医学会。
1989~1990年在甘肃农业大学进修学习。参与完成的科研工作有“牛瑟氏泰勤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工作”、“快速养猪技术”等。
俄有浩:(生卒年待考),甘肃庆阳三十铺人。著名沙漠化治理专家。
研究员,博士,1992~2006年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工作。2006年7月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
俄文其:(生卒年待考),甘肃庆阳三十铺人。甘肃省庆阳市工商局副局长。
俄立祥:(公元1970~今),山东东阿人。山东省东阿县交通局公务员。
俄士森:(生卒年待考),山东东阿铜城镇赵徐村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教育局公务员。
俄文娟:(生卒年待考),山东济南平阴刁山坡镇江庄村人。中国国旅(青岛)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职员。
江西唐贤坊村 古韵悠存
本文2023-09-27 03:23:1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15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