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姓 伏氏家谱 伏姓起源 伏姓名人 伏姓的来源 伏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5收藏

伏姓 伏氏家谱 伏姓起源 伏姓名人 伏姓的来源 伏姓简介,第1张

■姓氏源流

伏(F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风姓,世上古太昊年间伏羲氏的后裔。伏羲氏苗裔,有的用“伏”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伏姓。伏姓也是宓姓,宓姓也是伏姓,古代伏、宓两姓通用。

2、赐为伏姓。北周时,有个人名叫侯植,武艺绝伦,跟随魏孝武帝西迁,甚得宠幸,赐姓为侯伏氏。后来侯伏氏从孝文帝大破沙苑,又受赐姓为贺屯氏,因而侯植的后人形成侯伏氏和贺屯氏两支。孝文帝建都洛阳后,两支皆改为伏姓,贺屯氏改为贺姓。

■迁徙分布

伏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据《郡望百姓家》记载:伏氏望出京兆郡。又据《元和姓纂》记载,伏氏望出太原、高阳、平昌。远古时有位伟大的部落首领,叫伏羲,传说八卦就是他所创。还有传说他和女娲繁殖了子孙。伏羲生活的年代,稍晚于炎帝和黄帝。伏姓的始祖,就是伏羲。伏羲又称作宓羲,宓和伏,在上古是同一字,有的古书说伏羲的后代,有姓宓的。先人中最出名的是:〔伏生〕秦朝人,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了天下人都听他的,不想别的主意,就将读书人活埋了,将书都烧了,就是焚书坑儒的故事。伏生就偷偷将一部上古典藉《尚书》臧在墙壁里。汉朝建立后,又重用知识分子,伏生取出墙内的书,除损坏的部分,还剩二十多篇。那时有学问的人剩下没几个了,汉文帝就赶快派了人来向伏生求学,学习尚书,并传抄这部经典。伏姓迁徙地涉及大江南北的古帝,后裔或支族的分布也是很广泛的,理出个头绪来,无疑是对伏姓子孙寻根有益的。同时,从其后裔的分布状况中,亦可反转过来省视其悠久的传说史,从而进一步佐证伏羲氏是有其人的。此外,从伏姓(宓姓)的形成情况看,故里天水在进入阶级社会后,长期处在戎族居地,经济、文化不如黄河中下游,导致伏姓宗教未在天水地区形成,出现伏姓由东向西播迁的走向。这是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相符合的。

■历史名人

伏羲:即太昊,本姓风。出身于甘肃省天水市,现天水市有伏羲庙,朝圣的游人极多。他率各部落沿黄河南下到河南淮阳。传说他有圣德,象日月之明,故称太昊。教民结网、打猎、饲养畜禽以充靤厨,故又称包 。他始画八卦,造书契、建都于陈州古称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在位115年。正姓氏,制嫁娶。取各部落的特色:鳄之头,蛇之身,鹰之爪,鱼之鳞,虎之眼,组成新的图腾——龙。自封为龙师,定龙宫,现留龙湖。龙成为中华民簇大团结的簇徽,龙成为华夏民簇新的图腾。华夏子孙称之为——龙的传人由此而来!。淮阳县有保存完好的天下第一陵——伏羲陵。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三,朝祖祭陵的人络绎不绝,多时达十万多人次。2004年10月17-19,淮阳县举行首届姓氏文化节。

伏妃:上古时期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相传为洛水之神。

伏胜:字子。汉朝时济南人。生于周郝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卒于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61年),享年99岁。为伏羲的后裔,其近祖由淮阳陈国迁到鲁国(今山东南部的济南)。原来是秦国的博士,世称伏生。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伏生是时九十余岁,老不能行,文帝便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错前往求教,得29篇即是今之传世的《尚书》。自己撰有《尚书大传》。成为文学派的开山祖师。后世人极为推崇尊拜——追封为乘氏佰,尊为圣人,进文庙与孔子一起,享受万民祭祀。其后裔,世袭五经博士。韩店苏家村西原有伏生祠,邹平原有伏生书院,曾设伏生乡。伏生墓位于邹平县魏桥镇口子村西南,为汉代墓葬,原有石牌坊大门有“尚书在造”的金子匾额。几经破坏,现墓封土直径45米,残高2米,有“徽君伏生墓”“伏生墓序”石碑两通。历代文人墨客都赋诗称颂,如宋吴澄明张远登清蒲松龄王仕祯等。唐王维画“伏生授经图”现藏日本大阪美术馆。明朝崔子忠画“伏生授经图轴”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伏允:唐朝吐谷浑吕夸子。惰开皇末国乱,国人杀其兄而立之。炀帝即位,令铁勒击破之。允东保西平境而复破之,遁客党项,大业末始复其故地。高祖即位,与之通和。贞观年间拘留唐使为由,诏李靖等往讨破之,其子顺举国降,允遂自尽而死。

伏恭:字叔齐,朗邪东武人(今山东诸城人)东汉明帝宰相。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任剧县令常山太守等职,为官公正廉洁并以施惠政办学校闻名。明帝永平二年(59年)迁任太仆。永平四年拜相,任司空。永平十三年以病辞相。东汉章帝元和元年(84年)卒,终年90岁。 伏无忌博学多识,继承家学,传习儒业。永和元年(公元136年)与仪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年》元嘉年间(公元151-152年)无忌受诏与黄景共撰《汉纪》。此时,无忌利用校书便利,广为收集史料又加以整理删削,编成《伏侯注》一书。

伏湛:字惠公,琅邪东武人(山东诸城)东汉光武帝宰相。建武六年(30年)封不其侯,世袭。济南伏生后代,父为当世名儒,他少传父业教授门生数百人。初仕西汉成帝朝,后仕王莽朝为后队属正。更始刘玄立,任平原太守。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以名儒旧臣被征拜为尚书,典定旧制。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光武帝以其才任宰相而拜他为司直,行大司徒事,常留镇守,总摄群司。建武三年拜相,任大司徒,封阳都侯。任相秉节持重,颇有风范。建武五年以不能奏大臣过失而被免相。后改封不其侯迁归原籍。建武十三年复被起用,未及就职而病卒。 伏湛高祖父年孺,父理字君游。受诗于匡衡,由是齐诗有匡伏之学。伏湛九世祖伏胜,伏湛子伏隆字佰文或佰明,另子伏翕承爵位,伏翕子伏光,伏光子伏晨,伏晨女伏孙为汉顺帝贵人,伏晨子伏无忌,伏无忌子伏质,伏质子伏完,伏完娶恒帝女尚阳安长公主为妻,生五子一女。伏完长子伏德,次子伏雅,三女伏寿为汉献帝刘协的皇后,四子伏均,五子伏尊,六子伏郎。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废后伏寿及两个皇子杀伏完伏德等伏氏宗亲100余人。四百多年的名门望族自此凋敝!

伏滔:子玄度,东晋官员学者。平昌安丘(现安丘西南)人。少有才学,远近闻名。任参军,封闻嘉县侯,任永世县令。后任参军,并领华容县令,任著作郎,专掌国史,并任本州大王。后迁官游击将军,仍兼著作郎,死于任。

伏恒:南朝齐、梁官僚。子玄耀。平昌安丘人。幼传父业,能言玄理。知名于世。任齐太学士博士,东阳郡丞,卫军记室参军等。任中书侍郎,任永阳内史,新安太守,在郡清廉,恪尽职守,郡民为其立祠歌功。

伏龙:原名维景,改名龙,字云程。江苏埠宁县人。幼年入安徽武备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因赞助熊成基举,避疑改名龙,转入第九镇三十三标,充上士。辛亥革命时策谋响应,参加雨花台之役,失败后退镇江,民军攻南京时任营长。旋率军攻克彭城。民国元年(1912年)改隶节九师,驻沛县,任徐西剿匪司令兼统马炮两营。民国2年春,二次革命后,赴南京任第六师师长,失败后退居上海。民国五年袁世凯称帝,奉命图长江,派人至江阴,说服军队独立自任赴通州运动独立,密泄被捕,后就义于通州。时年32岁。民国13年(1924年)孙中山追正其为陆军中将。

伏曼容:南朝宋齐大臣。著名儒仕。字公仪。平昌安丘人。初以讲学为业。任宋官到辅国长史南海(今广州市)太守。仕宋官到武昌太守。中散大夫临海太守等。尤喜《老子》《周易》。撰《丧服仪》《周易集解》《毛诗集解》《丧服集解》《老子义》《庄子义》《论语义》。父伏胤西晋司马都护,宋司空主薄。伏曼容子伏恒。伏恒长子伏挺,次子伏捶。伏挺子伏知命。

伏不齐:春秋时期鲁国单父侯,也称伏子。是孔子的学生 。曾当任过单父宰,当时他鸣琴而不下堂治,但是一样把单父治理得很好。孔子称他为君子,后来被追封为单父侯。

■郡望堂号

1、郡望

太原郡:秦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初置。相当于今山西省五台山以南、霍山以北的地区。

高阳郡:本是战国时高阳邑。北魏置青州高阳郡,在河北省高阳县一带。

平昌郡:南朝的宋代将顿邱郡改为徐州平昌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中部,治所在顿邱。平昌安丘(今山西省安丘县西南)。

2、堂号

鸣琴堂:春秋的时候,孔子的弟子伏不齐为单父宰。不齐是一个很仁爱的人,而且他很有才智,他每天只弹琴作乐,看来不象他的同学巫子期治单父表现得勤劳。但是单父仍然被他治理得很好。人们夸奖他是“鸣琴而治”,所以叫作“鸣琴堂”,孔子夸奖他有“王佐之才”。

藏授堂:伏胜,字子,春秋时博士,历史上称之为“伏生”。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里。到了汉高祖灭了秦以后,伏生扒开墙头,见书发霉损坏了一些,还剩21卷。伏生便在齐、鲁一带聚徒讲授。汉文帝时,他已90 多岁了,文帝派太常史掌故错跟伏生学《尚书》,由伏生的女儿口授, 错记录下来。就是今文《尚书》。

■伏姓宗祠通用对联

〖伏姓宗祠四言通用对联〗

源自风姓;

望出太原。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伏姓的源流和郡望。

太原世泽;

尚书家声。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伏胜,故为秦博士,世称伏生。治《尚书》,得二十九篇,即今古文《尚书》。

高风亮节;

阳春白雪。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典出伏姓名门望族居住地“高阳”嵌字联。

书传博士;

系出羲皇。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初济南人伏胜(即伏生),字子,西汉今文《尚书》的最早传授者。曾在秦任博士,汉初在齐、鲁间教授《尚书》。文帝曾派晁错专门向他学《尚书》,西汉的《尚书》学者,都出自他的门下,今本《尚书》二十八篇,就是由他的传授而得以保存的。相传他还作有《尚书大传》。下联典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氏,相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错畜牧业。传说八卦也出于他的制作。

羲娥授学;

无忌著书。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伏胜的女儿羲娥,能传家学。伏胜向晁错传授《尚书》时,已九十多岁,多依赖羲娥。下联典指东汉东武人伏无忌,袭侯爵,顺帝时为侍中屯骑校尉,遵诏与议郎黄景共同校订五经及诸子百家。又采集古今,著《伏侯古今注》。

嘉谋习礼;

绩学传书。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伏生。下联典指汉·伏湛从父受《齐诗》,教授数百人。

〖伏姓宗祠六言通用对联〗

玄曜五经博士;

安丘二论将军。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梁代经学家伏日恒,字玄曜,仕齐为鄞令,武帝时为五经博士,出为永阳内史。下联典指晋代游击将军伏滔,安丘人。有才学,桓温引为参军,从温伐袁颠倒对寿阳,以淮南屡叛,著论二篇,名曰“正淮”。寿阳平。太元中迁游击将军。

诗得匡衡传授;

姿比颜子聪明。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太傅伏理,从匡衡受济诗学。官至高密王太傅。由是齐诗有匡伏之学。下联典指梁代侍御史伏挺。博学有才思。任昉见之曰:“此子日下无双。”有《迩说》文集等。

〖伏姓宗祠七言通用对联〗

口传尚书恩泽厚;

校正汉史名望高。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才女伏女,名羲娥。秦代博士伏胜之女。始皇焚书,伏生将《尚书》藏屋壁中。汉立,伏生得遗书二十九篇,教于齐鲁之间。文帝派晁错从其学。胜时年九十余,老不能行,由伏胜女诵传口授,《今文尚书》得以流传。下联典指后汉史学家伏俨,有《前汉书纠谬》。

〖伏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对联〗

一画开天,三才参化;

百王为统,五帝肇基。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伏姓远祖伏羲庙联。

fu

bend over;hot seasons ;subide ;pronate;

起;

〈动〉

(1)

(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2)

同本义 [lie prostrate]

伏,司也。――《说文》

伏瘗亦如之。――《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

伏,覆也。――《释名·释姿容》

寝毋伏。――《礼记·曲礼上》

雌鸡伏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楚子伏己而盐其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一府中皆漝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

庑下一生伏案卧。――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伏尸(倒在地上的尸体,多指杀死);伏肉(死尸的肉);伏地(俯伏在地上);伏虎;伏奏(俯伏上奏);伏候(俯伏等候)

(4)

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5)

又如:伏轼(乘车。也作“扶轼”。轼:车厢前面的横木扶手);伏惟(俯伏思惟,常用于书信中的敬词)

(6)

潜藏;埋伏 [ambush]

伏,藏也。――《广雅》

福兮祸所伏。――《老子》

物莫伏于蛊。――《国语·晋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伏莽(藏匿在丛林中的盗匪);伏道(暗藏的地道);伏龙(潜伏的龙;灶神);伏戎(埋伏军队或刺客);伏甲(埋伏武士或军队);伏弩(埋伏弓箭手)

(8)

通“服”。屈服,顺从。承认罪行或失败 [surrender;yield;knuckle under;admit]

许既伏其罪矣。――《左传·隐公十一年》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史记·项羽本纪》

这个苏小卿怎肯伏低。――明·贾仲名《对玉梳》

(9)

又如:伏老(自认年龄老,精力衰退);伏死(甘愿舍弃生命);伏低(承认自己的地位低下而向别人屈服);伏礼(伏不是。认错);伏从(服从);伏辜(服罪)

(10)

通“服”。佩服,信服 [have respect for ;completely accept;be convinced]

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慴伏。――《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

族弟刘璋,再拜致书于玄德宗兄将军麾下,久伏电天。――《三国演义》

(11)

又如:伏伏腊腊(极其顺服的样子)

(12)

低下去 [go down]。如:此起彼伏;伏落(低头,屈服)

(13)

降伏,制伏 [subdue]。如:降龙伏虎;伏魔;伏魅(降伏鬼怪;亦指打败敌人)

(14)

通“服”。从事 [be take up with]

谁谓伏事浅,契阔逾三年。――陆机《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一首》

(15)

又如:伏术(从事学术工作)

(16)

通“服”。保持 [remain;hold]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楚辞·离骚》

〈名〉

(1)

伏天;伏日。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的一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相当于阳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dog days;hot season]

大人,如今是三伏天天道…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元·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入伏(进入伏天);头伏(初伏);数伏(进入伏天);歇伏(在伏天停工休息)

(3)

电势差和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volt]

(4)

居处 [dwelling]

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左传》

伏安

fú ān

[volt-ampere] 电气测量的一种单位,等于一伏特和一安培的乘积,在直流电中作为功率的量度,在交流电中作为表现功率的量度

伏案

fú àn

[bend over one's desk] 趴在桌子上(读书,写字)

伏笔

fúbǐ

[a hint foreshadowing later developments in a story, essay, etc;foreshadowing] 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伏兵

fúbīng

[(troops in) ambush] 战前潜伏的军队

伏尔加河

fú ěrjiā hé

[the Volga River] 欧洲最大河流。位于前苏联境内。长约 3690公里,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河上建有多座水利枢纽工程,有古比雪夫、伏尔加格勒水电站。经伏尔加-波罗的海运河、莫斯科运河、伏尔加-顿河通航运河,已把伏尔加河与前苏联欧洲地区水系相沟通,交通便捷

伏虎

fúhú

[yield tiger] 降服猛虎,比喻战胜邪恶势力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蝶恋花·答李淑一》

伏击

fújī

(1)

[ambuscade;ambush]∶用伏兵突然袭击敌人

(2)

[still-hunt]∶偷袭猎物,静悄悄地追逐猎物,尤指不用猎狗

伏流

fúliú

[ground stream] 在地面下的洞穴中或岩层裂缝中流动的水,潜伏地下的水流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伏牛山

fúniú shān

[the Funiu Mountians] 河南省西部山脉,为秦岭东段支脉,西北―东南走向,长400公里,为淮河、汉水分水岭。主峰老君山高2192米

伏特

fútè

[volt] 米-千克-秒实用制中电位差和电动势的单位,等于当一安培恒定电流通过一根导线,在这线两点间耗散功率为一瓦时的电位差,亦即相当于一安培电流通过一欧电阻跨接于电阻之间的电位差

伏特计

fútèjì

[voltmeter] 用以测量在电路不同点之间以伏计的电位差的仪表(如检流计)

伏天

fútiān

[dog days;hot summer days] 指三伏天,时间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后的三四十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伏惟

fúwéi

[lie prostrate on the ground] 表示伏在地上想,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

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伏卧

fúwò

(1)

[take a prone]∶趴着;卧倒

(2)

[charge] [指狗]∶头伏在前爪上躺下

伏羲

fúxī

[one of the earliest legendary rulers] (2852―2738 BC)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古帝,即太昊。《白虎通考》:“三皇者,何谓也伏羲、神农、燧人也”。按:伏羲,亦作“伏戏”、“皇羲”、“宓牺”、“包牺”。风姓。有胜德。始画八封;造书契;教民佃、渔、畜牧。都陈。相传在位115年,传十五世,凡千二百六十载

伏诛

fúzhū

[be executed] 被处死刑

伏罪

fúzuì

[admit one's guilty] 原指受到应有的惩罚;现指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

fú ㄈㄨ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

(2)

低下去:此起彼~。

(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

使屈服:降~。降龙~虎。

(5)

隐藏:~兵。埋~。

(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

(7)

姓。

1 、系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中国姓氏起源》及《广韵》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建立了周朝,封其三弟叔鲜,史称管叔鲜在管(今河南省郑州市),建立了管国,让他与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遗民。武王死后,由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因为成王年纪太小,就由周公旦主持朝政。管叔和蔡叔认为周公旦的统治不利于周王朝,于是联合武庚起兵发动了叛乱,很快就被周公旦平息。管叔于是被杀,管叔死后,他的后代就用以前他的封地名“管”作为姓氏,称管姓。

2、系自姬姓,为周穆王之后,以邑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风俗通》所载,周穆王时,将其庶子分封于管邑,至管仲始显于齐,其后世子孙以邑为氏。周穆王之后管仲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后来在齐国作了宰相,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管仲的后代也姓管,称为管氏。

3、出自他族改姓。锡伯族瓜尔佳氏,汉姓为管。

得姓始祖:管仲。名夷吾,卒谥敬,亦名敬仲。颍上(今属安徽省)人,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乃周穆王之后。管仲原辅佐公子纠,并用箭射杀公子小白,公子小白通过装死才逃过一劫,后公子小白回国即位,即齐桓公。他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管仲感恩戴德,辅佐齐桓公实施改革,他通过通货积财,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叔因叛乱被杀,身败名裂,而管仲声名显赫,德才兼备,又使穆王支庶之管姓扬名天下,故管姓子孙尊管仲为管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由上可知,管姓主源两支,抑或文王之后 ,抑或穆王之后,两支均自姬姓,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在西周众多诸侯国中,管国立国早,消亡亦早,管叔鲜被诛,其子孙风流云散,到异地去栖生,时齐鲁富庶,多数子孙播迁山东,亦有南徙安徽、江苏北部和河南东部一带者。春秋时,管姓名人除管仲外,亦有同时代的管至父,亦为齐国人。可见此际管姓仍主要繁衍于山东。西汉时见于史册之管姓有高祖妃管夫人,李陵军侯管敢,燕令管少卿,管姓郡望平原应在秦汉之际形成。东汉时农民军首领管亥,亦为齐人,中常侍管霸,顿丘(今河南省清丰)人管伯,可见此际已有管姓在河南落籍。另东汉初年,有曾任山东副都军务的管思藏自豫章之带源徙居闽地宁阳招贤里羊岗坝(今宁化水茜张坊村)。三国时,北海郡朱虚(今山东省临朐)人管宁,避居辽东三十多年,有子孙留居当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因社会动荡,管姓避乱有西去秦陇,南及潇湘者。据《管氏宗谱》载:“齐鲁有管仲后裔,秦陇有管纯后裔,湖湘有管修后裔,辽东有管宁后裔。”南北朝时亦有管姓避居江南,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管崇即为晋陵郡(今江苏省常州)人。唐宋之际,管姓在江南繁衍日盛。五代后唐年间,管思藏有后裔真郎,返徙江西带源居住,后其子孙播衍闽、粤、赣各地。宋代词人管鉴,随父仕宦,由龙泉徙居临川(今属江西省)。元时,翰林学士管祎开基河南光山。明初,有光山一支迁往新蔡。同时,管姓作为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天津、江苏、安徽等地。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所载,明清之际管姓进士及第者有五十五人,有三十五名为江苏、江西、浙江人,排除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外,说明管姓在此三地分布甚广,另南方还有湖北两名,云南一名。北方则以山东之莒州(五名)、高密(二名),陕西之咸宁(二名)为众。管姓此期的分布由此可见一斑。此际之管姓有渡海赴台,侨居海外者。另有山东之管姓闯关东谋生。如今,管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江苏、山东等省多此姓,二省管姓约占全国汉族管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管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九。

三、历史名人

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人,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把鲍叔牙认为是自己的知音。后来经过鲍叔牙的推荐到了齐国任宰相,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他执政四十余年,实行了改革,使齐国不断富强,使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著有《管子》86篇。

管宁:三国时学者,北海郡朱虚人,游学天下,学问很高。东汉末,黄巾起义,他逃避到辽东,聚众讲《诗》、《书》三十年之久。后归故里,魏文帝想让他为太中大夫,他没有答应。魏明帝让他出来做光禄勋,他又没有同意。著作有《姓氏论》。

管及:宋代官吏,全州人。崇宁间,黄庭坚被贬到宜州,当时管及在宜州任职。他不避权势,与黄庭坚交往甚密。黄庭坚于是写了“折桂亭”的牌匾送给他,并且对他说:“你的儿子肯定有登进士科的。”后来果然灵验。

管湛:宋代官吏,字定夫,龙泉人。侨居临川。三迁至大理少卿,政绩显赫。著作有《定斋类稿》甲、乙集。

管络:三国时魏国平原(今属山东省)人,精通周易,善于占卜,相传所占无不灵验。

管崇:晋陵郡(今江苏省常州)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大业九年(613年)率众起义,并推刘元进为主,任尚书仆射,后战死军中。

管鉴:龙泉(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官吏、词人。官至广东提刑,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有《养拙堂词》。

管珍:江苏省武进人,清代画家,字阳复,号松崖。乾隆年间翰林,官至漕运总督。工花鸟,得恽寿平真髓,尤善设色牡丹。有《松崖集》。

管声:浙江省瑞安人,清代书法家。工书,以风韵胜,学欧、赵,有名于当时。

管廷祚:上海嘉定人,清代学者。同治元年举人,工诗,豪饮,善书法,曾任泰州学正。

管公明:三国时期魏国学者。

管师复:宋朝诗人,龙泉(今属浙江省)人。为人讲义气、勇敢,擅长于写诗。宋神宗想要授给他官 职他没有接受。称为卧云先生。著作有《白云集》。

管道升:元代著名女画家。吴兴人。被封为魏国夫人,也叫做管夫人。善于画梅兰竹,山水也画得很好。她在书法上也很有成就,擅长于书写行楷。

管师仁:宋代官吏,龙泉(今属浙江)人,熙宁进士。知建昌军,有善政,擢右正言。后累迁工部侍郎、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

管时敏: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明代官吏。出使楚府长史四十余年,忠诚谨然,处理大小事务,一丝不苟,勤政廉洁,受到百姓爱戴。

管松涛:山东省巨野人,生于1902年,卒于1966年,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管谟业:山东省高密人,当代著名作家,笔名莫言。一九八二年开始小说创作,作品有《透明的红萝卜》、《红高梁》、《秋千架》、《球状闪电》、《高梁酒》、《狗道》等。开创了一个高密东北乡的艺术世界。莫言小说创作往往借助于象征与写意,表现对世界人生的理知、感觉、理想和愿望。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平原郡:西汉初期设置平原郡。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一带。

晋阳郡:本来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都城,后来改为赵国的晋阳邑。汉代的时候在此置县,作为太平郡的治所。在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

2、堂号

匡世堂:春秋时期,管仲为齐桓公的宰相,他帮助齐桓公平定、治理天下。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之一。孔子称赞他“一匡天下”,意思是救了整个天下。

此外,管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平原堂”、“白云堂”、“过一堂”等。

====================================================================

管姓宗祠通用对联

〖管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竹苞松茂;

官廉民安。

——此联为鹤顶格嵌管姓“管”字的析字联

幼安高节;

仲父霸功。

——佚名撰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北海朱虚人管宁,字幼安,年轻时曾与平原人华歆同坐一张席上读书。有高官乘华丽的马车从门前经过,华歆放下书本去观看,他便把席子割开,与华歆分坐,并说:“你不是我的朋友!”后避战乱去辽东,魏文帝征他任太中大夫,明帝又征他任光禄勋,他都辞去不做。著有《氏姓论》。下联殿指春秋初期政治家管仲,名夷吾,字仲,颍上人,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并尊称为“仲父”。在齐国进行改革,确立选拔人才的制度,按土地好坏分等级征税,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又铸造并管理货币,调剂物价,从此国力强盛。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使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幼安高节;

仲姬清才。

上联典指三国·管宁,字幼安,专意攻读,后以高节终。下联典指元·管道升,字仲姬,工书画,笔意清绝。

公明神卜;

仲父霸功。

——佚名撰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管络,字公明,善卜易。下联典指春秋·管仲,佐桓公成霸业,尊为“仲父”。

平原世泽;

相国家声。

——佚名撰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管氏的望族平原郡。下联典指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

-----------------------------------------------------------------

〖管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割席传美谈;

减租建奇勋。

——佚名撰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学者管宁,字幼安,朱虚人。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相交,游学异国,交敬善陈实,尝与歆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歆废书观之,宁与他割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下联典指宋代吏部尚书管师仁义,字元善,龙泉人。熙宁进士,知建昌军,有善政,擢右正言,请蠲减河北租赋,以缓流民,一方赖其赐。累迁工部侍郎。官至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

仁义存白云;

瑞应折桂亭。

——佚名撰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诗人管师复,龙泉人。为人仁勇好义,工诗,神宗欲官之,不受。学者称卧云先生,有《白云集》。下联典指宋代官吏管及,全州人。崇宁间,黄庭坚谪居宜州,时及为宜州理曹,不避权势,与黄庭坚交游甚密。庭坚书“折桂亭”三大字贻之,且谓之曰:“君家积庆,后必有登进士科者。”其后言果验。

-----------------------------------------------------------------

〖管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九合诸侯匡天下;

三迁少卿宁国邦。

——佚名撰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初年政治家管仲,一名管夷吾,字敬仲。颖上(今安徽省境)人。先助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争位,失败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上卿。他执政四十余年,因势制宜,实行改革,使齐国不断富强。对外致力于“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的活动,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人霸主。有《管子》七十六篇。下联典指宋代官吏管湛,字定夫,龙泉人,侨居临川。累官广西提刑,三迁至大理少卿,政绩显著。有《定斋类稿》甲、乙集。

魏国管宁真名士;

元代道升女画家。

——佚名撰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管宁。东汉末,黄巾军起义,他避居辽东,召众讲习《诗》、《书》历三十余年方归故里。魏文普召为太中大夫,辞不受。明帝征为光禄勋,亦固辞不就。有《姓氏论》,今佚。下联典指元代女画家管道升,字佧姬,吴兴人。一字瑶姬,赵孟頫之妻。封魏国夫人,也称管夫人。画墨竹兰梅,笔意清绝,亦工山水佛像,善翰墨词章。书牍行楷,殆与其夫不辨。卫夫人之后,无与俦者。

尊王攘夷成霸业;

通易精术积天文。

我们族谱记载,我们石姓都是卫大夫石碏后裔,祥三公是石碏公第六十六世孙。后祥公迁到我们这边,所以我们这一带石姓是祥公一支,从祥公开始:祥良志自永,中丹承正有,其光如得兴,应立景显裕,教义从先训,武威基绪强,连科合典礼,钦翰儒林乡,创新全优品,功炳信谋医,经纶树伟哲,谦谨济咸阳,敦耕春晓盛,琼台书墨香。我是"教"字辈。

徐士林

徐士林(1684~1741)字式孺,号雨峰。文登徐家村人。清朝江苏巡抚,卒祀京都贤良伺。出身寒微,秉性质直,勤政爱民,被乾隆皇帝誉为"忠孝性成"的一代楷模。

徐士林,字式儒,文登县爬山后徐家村人。康熙二十三年生于贫寒农家,自幼奋志励学。康熙五十二年中进士,任内阁中书(辅佐皇帝办理国政的机关要职),后升礼部员外郎(中央部级官吏);雍正五年任安庆知府,五年后又升任江苏按察使;乾隆五年任江苏巡抚病逝在任上,终年五十八岁。

徐士林历康、雍、乾三朝,三十余年"清勤敬慎",是清代有名的清官。《文登县志》记载,士林"立身端方,历宦途不为干谒。其任京师,非公务未遂与公卿接比;为道府与督蕃臬交,未尝一馈送,其守身之严谨可知也。"徐士林还特别精于断案,史书上称他"治狱如神"。在他任知府、按察使、巡抚期间,明察详审,判明了很多疑案大案,改正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深得民心。现今文登县图书馆内还藏有他在任时审理案件的手书记录七十二则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徐士林断案执法的求实精神和审慎态度。

徐士林病逝后,乾隆皇帝极为悲痛,下谕痛悼道:士林"鞠躬尽瘁,遂致沉疴。临终无一语及私,劝联以忧盛危明之心为长治久安之计。此等良臣,方资依使,乃今溘世,联实切切含悲不能自己也!"(《清史稿》三十五卷)他下诏书,破例将徐士林这个地方官祀于京师"贤良祠",与开国元勋和辅佐重臣同等待遇,并赐金井玉葬。一个封建官史,即能为皇帝识器重,又能察民情,顺民意,确实难得。所以在正史和正史之外,便流传着许多颂扬他的传奇故事。

送礼赠言

徐士林任江苏巡抚的时候,经常进京向乾隆皇帝面奏。按当时官场通例,做地方官的,每次进京或逢年过节和皇亲国戚的喜庆吉日,都要献上异珍奇宝以忠孝。徐士林在江苏这富庶之邦,鱼米之乡为官,更该多多贡奉珍贵礼品。可是徐士林偏偏不理会这件事儿,在任数年没给皇宫进过一次贡。不但皇亲国戚王后妃嫔指责徐士林不世故,连乾隆本人,也觉得徐士林未免太失礼了。天长日久,风也刮到了徐士林耳朵里,这一年除夕之前,他也备了一份礼物,派人星夜进京城,献给乾隆皇帝。

腊月三十日,乾隆携带三宫六院、文武百官在保和殿观赏各地送来的贺年礼品。普天下的奇珍异宝集中陈列于一室,整个大殿珠光宝气。乾隆对这些礼品司空见惯,不以为然,只是特别注意察看每件礼盒上的送礼人的姓名。他仔细看一了遍,又浏览了一次,最后怏怏不快地坐在御椅上,叫来负责收礼品的总管太监问道:"江苏徐士林送来何物?"

太监一听,大惊失色,以后皇上知道徐士林送来了什么礼物,要怪他个匿藏不报之罪,便战战兢地结巴起来:"他……没,没……

"送的什么?"乾隆急不可耐的追问道。

"送的……"这太监为何如些惊慌?原来他当年做过乾隆的侍读,同乾隆一起跟徐士林念过书,深知徐士林为人,也知道乾隆的脾气。今天早晨,他接到徐士林派专人送来的年礼,打开一看,竟是重新装裱的几本旧书。心想,这样的年礼送给皇上,不是挖苦圣上吗?皇上能不怪罪?所以他没有拿去陈列,放到了后宫。没想到皇上竟追问起此事,他能不害怕吗?

乾隆见太监吞吞吐吐的样子,厉声说:"拿来!"

"是,奴婢去取。"太监转身,急忙到后宫把那几本旧书拿来,双手擎着,跪在皇上面前。那些王公侯妃一见,个个挤眉弄眼,嗤之以鼻,等待皇上对徐士林问罪。

乾隆见只是几本旧书,倒没发作,只是急于看看内中究竟,便揭天宗卷,取出徐士林的贺年奏疏,一字一句地看起来。

徐士林写道:蒙皇上天恩,对我破格擢升,……恭逢元旦,理当进贡方物。可是皇上知道,臣一身之外,寸丝粒粟,都是皇上所赐,黎民供给,我自己尚物贡奉皇上呢?只是炯炯臣心,愿皇上象唐尧虞舜一样治理天下,国泰民安,万世无疆。由此,望皇上恕我赤诚之心进言。臣自幼学《尚书》,谨择典谟要义,写成数卷心得体会,具裱缮册,适逢元旦拜呈。只要皇上肯赏脸御览,对治国安民略有得意,臣就不胜荣幸之至……"

乾隆看罢奏疏,脸上的怒气早已消散。接着又翻着那本精心装裱的旧书,不住地点头赞许。那些王公大臣好生奇怪:皇上对稀世珍宝不感兴趣,对这几本旧书倒爱不释卷了。

看着看着,乾隆叫道:"好!拿笔来!"

太监取来文房四宝,乾隆挥笔写了"赠人以的,不如赠人以言也"朱批回赠了徐士林。

乾隆皇帝给徐士林的赠言题词不少,徐士林唯独对这条特别珍爱,随身携带。因为这条御批对他有特别的用处,那些擅长阿谀献媚之徒给他送礼,他就出示皇上的御批驳回。

据传,这道御批徐士林传给了他做过知县的儿子徐朝亮。儿子也用它来拒绝礼品。

三挡皇驾

乾隆皇帝最爱游山玩水,在皇宫里住腻味了,就想下去转悠转悠。其实,皇帝出访,也不都是为了游玩,巡视吏治,体察民情,招贤纳士,寻求治国安邦大计者也是有的。只是绝大多数皇帝老子出访,常常不但不能为黎民解决什么问题,还会给百姓送去很多麻烦,结果是劳民伤,误国害民。所以,各地老百姓和那些为官清廉、深得民心的地方官,都不希望皇帝到他们那里去。

徐士林教乾隆读书的时候,讲过孔夫子故乡齐鲁之地,说过他的老家,秦始皇东巡过的东海边疆。自然是把这些地方描绘得山水秀美,地灵人杰。所以乾隆做了皇帝以后,就想到他老师徐士林的家乡一游。

皇帝老子是金口玉牙,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可是,"清史"里查不到乾隆下登州的记载,几次南巡都是越路而过。原来全被徐士林了驾。

徐士林做安庆知府的那年春天,乾隆皇帝下河南到安庆府,徐士林深知为接皇驾对老百姓的骚扰,修卸街,建行宫,备珍味,积奇宝,要忙乱数月半年,还怕皇上见怪。国库的花销更不必说了,还要惊扰沿途百姓,夹道迎驾送驾,乾隆游过安庆,游兴正浓,又叫徐士林陪同他到他的山东老家巡视。徐士林一听,就想到家乡贫究困苦的父老乡亲,怎么也不能让皇帝再去作践他们。便对乾隆说:"登州景色最好看的时候是秋天……"说着,便把胶东的秋景绘声绘色的地给乾隆叙说了一番,乾隆准奏,说秋天一定前往。

到了秋天,徐士林进就述职,乾隆又想起游登州的事。这事徐士林并没有忘记,早有准备,便启奏皇上说:"为皇上驾监,我最近回了老家一趟,没想到那里水旱虫风,四灾为患,庄稼颗粒不收,百姓流离失所,路毁桥断,车辇难行,圣上请看,"说着,从怀里拿出特意准备的一个猪尾巴大的小萝卜,双手呈在乾隆面前,说:"这是我在老家爬山下拔的一个最大的萝卜,可见那里的灾情是何等严重!望圣上暂缓东巡登州为宜。"

乾隆听了,自然不想在这个时候去了,当即准奏;同时下了诏书,救济登州灾民。其实,那年登州地方是个好年景,徐士林变着法儿挡皇驾,护着家乡父老。

徐士林做江苏巡抚的时候,乾隆三次下江南,在江宁府,又对徐士林说:"我漫游了不少举国闻名的名山大川,就是没有到过老师家乡的爬山和留有始皇帝足迹的成山,深为遗憾。"徐士林听了,知道乾隆又要提出东巡登州的事了,便深思了一会儿,非常惋惜地说:"原来皇上想东巡臣下故里,是想到爬山一游,那真是皇恩浩荡。可异家乡黎民无福受授,那爬山万岁是万万去不得的。"

乾隆皇帝没有察觉徐士林是在变着法儿哄他,便问:"你那爬山为何我就去不得?"

徐士林说:"山道崎岖,车辇无法通过。"

乾隆说:"那我就步行而上。"

徐士林说:"圣驾难保,谁敢伴驾前往?"

乾隆听罢,心里不悦,生气地说:"文武百官,满朝皆是,还愁没人保驾?再说,到你故里一游,难道你也不陪?"

徐士林知道圣怒难犯,但心里并不发慌,平心静气地对答道:"陪伴圣驾,臣不怕赴汤蹈火,可是那爬山不仅难上,那时间,也怕圣上耽误不起呀。"

乾隆说:"上个爬山,难道还要三年五载?"

徐士林说:"三年五载不行,圣上请听当地一首民谣。"

乾隆侧了耳朵,徐士林念道:"爬山爬山,一爬九年,俯首摸地,仰首摩天,要是踏蹭脚,就掉进了金粉湾。"念过民谣,徐士林又解释说:"那金粉湾是爬山下的一个无底深渊,假苦掉了下去,神仙也没法救了。"

乾隆皇帝听了,吓了一身冷汗。不过他还是倒驴不倒架,硬充好汉说:"不去了,我倒不是怕掉进金粉湾,就是九年的功夫耽误不起。"

一、姓氏来源 来源有二: 一是上古夏朝时,有个诸侯国叫施国(在今湖北恩施县境),国亡以后,其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施; 二是古代春秋时,鲁国有个大夫叫施父,他的后代便以施为姓,世代相传。 二、郡望堂号 后汉置吴兴郡,现在浙江省湖州市。 三、历代名人 施世瑛——字玉华,唐朝安吉人。勇断有才能。隋未天下动乱,世瑛率宗族乡邻子弟,聚粮自守,保卫安宁。后闻高祖起兵,世瑛又率众归附高祖,拜洮州刺史。 施耐庵——名子安。元末明初钱塘人(一说苏州人)。编著有《志馀》、《水浒传》等,《水浒传》,写北宋未宋江等被逼上梁山起义的事。在民间流行,影响很大。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施复亮——原名施存统。浙江金华人。 参加“五·四”运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负责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作。历任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上海大学教授、团上海市委书记等职,并在中山大学、黄埔军校。北京大学等校任教。 1929年后,从事译著马克思主义和革命理论的著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上海解放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劳动部副部长。 施姓系承施父 源起齐鲁吴兴 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据《姓氏纪略》的记载,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一个以施为国名的诸侯,后来他们的国亡,子孙就以国为氏,统统姓了施。不过,这一支施氏后来的活动,古籍缺少记载,所以对于他们的发展和繁衍情形,迄今仍无资料可稽。 目前被一般人所公认的施姓发源地,则是3000年前的鲁国。这是根据《姓纂》上面的记载。 《姓纂》是这样说的:“鲁惠公子施父尾生施伯,伯孙倾叔生孝叔,惠公五代孙也,因氏焉,汉有博士雠。”由此可见,施姓是周代的诸侯鲁惠公的后裔,鲁惠公的儿子名叫施父,是鲁国的大夫,传到惠公的五世孙之时,干脆以祖名为姓,以示与其他家族的不同。 秦汉以后,头一个在历史上崭露头角的是施雠。他是汉武帝独尊儒家之后,专治群经的学者,曾经与诸儒杂论五经的同异于石渠阁,雄辩滔滔,一时名气大噪。 施姓是台湾的第三十九大姓,但是在大陆未列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夏代。夏代有一个诸侯国名施国,位于今天湖北恩施一带,国亡后,施国公族后代,世代以施为姓。发展与演变:有一支施姓起源于子姓,是商朝后裔。左传上说,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受封为卫侯,负责管理商朝遗民,其中就有“施”姓,据说是制造旗帜的工匠。另一支施姓来源于春秋时,鲁惠公的儿子子尾,字施父,后代即以先辈的字中的“施”为姓。这一支施姓是鲁国王族后裔,起源于鲁国王族之姓姬姓。施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南迁移,其中一支迁到浙江一带,并且在吴兴发展成为望族。因此,施姓郡望吴兴。 经浙江省缙云县黄帝纪念馆考证,我们施姓是黄帝的子孙,而不是炎帝的后代。从第一代黄帝起,到我们施姓的产生过程如下: 1轩辕黄帝→2元嚣→3虫乔极→4帝喾→5弃→6※玺→7叔均→8不※→9鞠陶→10公刘→11庆节→12皇仆→13差弗→14毁阝俞→15公非→16高圉→17亚圉→18公叔祖类→19古公dan父→20季历→21文王昌→22周公旦→23伯禽→24炀公熙→25魏公※→26献公具→27武公※→28孝公称→29惠公弗湟→30施父→31施伯。

伏姓 伏氏家谱 伏姓起源 伏姓名人 伏姓的来源 伏姓简介

■姓氏源流 伏(F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风姓,世上古太昊年间伏羲氏的后裔。伏羲氏苗裔,有的用“伏”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