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关于“秋天”的诗句有哪些?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释义:空荡的秋空虽火红似火,可是我心中却千里冷落凄凉,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随着天空流去,何处会是尽头,这秋天无边无际。
2、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释义: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
3、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释义:菊花啊,不要说年年盛开花亦好,你也会随着秋日时光的流逝而凋谢。少女的乌发青丝不知岁月的无情,恍若把酒小酌,人若安好花都会随之绽放笑颜。
4、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释义:躺在水边阁楼的竹席上,清冷冷好似凉秋,片片的浮云顺水悠悠,黄昏的暮色使它们渐渐敛收。
5、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释义:遥望秋天的云霄里一只落雁消逝不见,我沉醉中听到有谁奏响了空弦!
6、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释义:我在带湖既种了九畹的兰花,又栽了百亩的蕙,到了秋天可以吃菊花的落花。
7、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释义:落日雄浑,边境上战争的烟尘涌起,秋高气爽,金兵大举进犯我领地。
8、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释义:家先辈们都是具有忠肝义胆的人物,而且他们都禀性刚直严肃,如“烈日秋霜”,令人可畏而又可敬。
9、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释义:月夜下的楼阁,飘满秋天香味的院落,欢笑快乐的人们来来去去。是哪个人秋天一到就悲伤凄凉?当年的宋玉就悲伤到这样。
10、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释义:你想念我的时候,回头看,秋江上天光水影征雁啁啾次第飞。
1赞美赤水的诗歌
赤 水 赋
天赐奇玮,璀璨夺目,阾习水,壤古蔺,毗合江,连叙永,西南要塞,倚黔襟蜀。
习水清涟如玉练轻舒,赤水碧波似骏马奔驰。雨沛昀烈兮,土地肥沃;林原绵亘兮,棋布胜景。叠丹霞之奇观,誉桫椤之王国。
群瀑之乡,览十丈洞巨瀑飞泻;缭烟腾雾,赏玙散珏扬之瑰丽;雷声憾天,万夫擂鼓,千马奋蹄。骄阳当空,佛光环首,若置仙居。四洞沟品小家碧玉之秀灵,闵溪趻踔跌落幽谷缀奇景;林木葱茂兮,灵峡幽深;桫椤婆娑兮,夹岸翠竹;飞珠溅玉兮,涧涓流泉;丽姿百媚兮,奇石嶙峋。
步栈道石桥,穿掩影曲径,瞻峤峦滴翠,听溪篁共鸣。碧波潭银帘垂悬,琴奏清波拥翠螺;月亮湖水静云柔,独润槐荫结红果;笑蛤蟆蹲于滩前,小岛如蛇瀑下游;潺潺碧溪护盆景,桫椤摇曳妆靓姿;银河飞坠卧龙潭,不必再寻桃花源。
燕子岩风光旖旎兮,形若凤翥藏隐深山;丹霞妙屏,逼入眼帘,珠帘垂挂,百丈高悬,喘攀天梯,浑忘胆寒,瀑后弥勒,静观尘寰。六合难觅斯景,何须远赴灵山。
嗟乎!狮子岩峰峦叠嶂兮,丹霞缱绻;血染悬岩似雄狮兮,昂头狂嘶;草萋藤蔓恰如鬃毛,形态逼真,惟妙惟肖。神奇魔镜,绝壁峥嵘,山水画屏,赤焰闪烁;丹霞岩廊,形似彩带飘拂;泉涓石隙,甘洌宛如香茗。
马鹿河奔腾兮,石滩盖银铺金,群瀑各呈英姿,河谷怪石嶙峋,或若少女舞绸,宛如仙翁拈须;花香鸟语,野兽嬉戏。
群峰绿染兮,风卷海涛,登观海楼仰首狂啸,感黎理泰三移竹苗;叹山川毓秀钟灵,歌斯域乡贤俊杰,段雪笙左联战将,肖思铎血染党旗。
游和谐之舜地,饮赤牌之老窖,赞赤郡之
2关于“赞美巫山”的诗句有哪些1《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唐代:李珣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2《宿巫山下》
唐代: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3《巫山高》
唐代:李贺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4《巫山曲》
唐代:孟郊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5《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
五代:毛文锡
雨霁巫山上,云轻映碧天。远风吹散又相连,十二晚峰前。
暗湿啼猿树,高笼过客船。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
3描写骊山的诗句第一首
绿翠骊山烟幕间,西阳画卷似江南
帝王安逸多归处,褒姒狼烟为笑玩
泉暖明皇陪贵玉,寒心安史想翻天
明君一代留遗憾,过马嵬坡遗恨冤
(作者唐塔)
第二首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作者:唐山妞妞)
第三首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事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第四首
唐朝《宿昭应》
夜忆开元寺,凄凉里巷间。
薄烟通魏阙,明月照骊山。
赞美骊山的好诗好词好句赞美骊山的好诗好词好句
半壁空宫闭,连天白道闲。
清晨更回首,独向灞陵还。
第五首
唐朝《咏史诗·褒城》
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
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
第六首
唐朝《骊山》
风摇岩桂露闻香,白鹿惊时出绕墙。
不向骊山锁宫殿,可知仙去是明
4赞美胡杨的诗词1、七律·大漠胡杨
极目金黄千里秀,自成一景阅沧桑。
天荒弱木根须绝,地老孤枝叶脉昂。
罕见飞沙风透障,却迎远旅客游疆。
凡间万物如星斗,留墨先书此树章。
2、七绝·胡杨
茫茫荒漠夜孤单,细语胡杨度万年。
决战狂沙同月醉,如花秋叶惹人怜。
3、七律·咏额济纳胡杨
老干虬枝历世桑,
新芽嫩叶任风霜。
成林敢锁狂沙舞,
独木能将傲骨扬。
赤日巡空云吐火,
玉盘冷眼土生凉。
三千不朽魂长在,
赢得诗家谱乐章。
4、七律·胡杨
羌笛不必有悲声,那是新疆大漠风。
且把飞沙当伴侣,又将酷暑洗征容。
笑迎岁月身边过,喜唱凌云戈壁生。
挺拔千年依铮骨,寿终卧木变蛟龙。
5、七律·大漠胡杨
扎根瀚海仰晴空,拄尽沧桑不老翁。
铁干蹲身书傲骨,虬枝举臂破苍穹。
驼铃晃碎春秋月,羌管吹残亘古风。
敢问痴情深几许,三千岁月笑从容。
6、古风·胡杨树
大漠日如血,
黄沙湮古道。
天地两相抛,
万物尽萧条。
胡杨树楚翘,
坚韧守节操。
迎风开口笑,
苦中乐逍遥。
5赞美永宁河的诗句永宁河啊,永宁河(一)昔日的辉煌穿越低山深丘,纵贯叙永纳溪,流程152公里,一路欢歌载誉,奔腾汇入长江。
您是慈爱母亲河,孕育着两岸生灵,孕育着两岸文化,孕育着两岸经济,孕育着两岸繁华。您也是庄严慎密宏伟的历史长河,承载了两岸人民希冀安泰的愿望,见证了两岸人民悠悠的世事炎凉,铭记了两岸人民革命斗争的史迹,展示了两岸人民勇于创新的辉煌。
您也是我无限崇拜赞誉的偶像,我把您储存在我的美好记忆里,我把您描绘于我的长篇小说里,我把您咏唱入我的豪放诗篇里,我把您萦绕进我的浩瀚梦幻里。(二)我童年的美好记忆儿时来到您身边,仰望凝碧的蓝天,遥看翠竹夹江景,心潮澎湃意气轩。
大伯大妈饮河水,心花怒放喜连连,滋味堪比铁观音,远胜山中诸甘泉。二八姑娘来洗脸,,俏丽容颜又重现,不与嫦娥竞丽美,要与荷花争奇妍。
鸳鸯双双水中戏,阵阵水中舞芭蕾,次次交颈嘤私语,柔情蜜意频频传。点水雀儿频点水,舒缓拨击您心弦,发出清脆悦耳音,传播怡悦激心甜。
一缕炊烟鱼舟升,女人取水做鱼羹,雄浑鱼歌奔放处,男人又庆丰收年,摩天触地天车转,上百竹筒取水灌,浸润片片沃土地,玉米肥硕凉薯甜,滇黔靠您连长江,川外大宗运回环,永宁号子彼此起,唱出生活爱情甜。(三)人富了,它却被污染了消息传来令人惊,人富它却被污损?匆匆飞回故里去,消息竟然被印证。
不见河面有鸳鸯,只见雀儿泪汪汪;不见天车吱呀转,只见鱼舟晒湿裳。上游不见植物长,只见磺砂盖河床;下游不见浊流浄,只见黑浆雪加霜。
上游人儿心发慌,喝水犹喝牛奶浆;下游人儿更伤惨,喝水犹喝咖啡汤。河边草木渐枯黄,河中无船往返航,长此一往危机现,持续开发变荒唐。
怨声载道成僵局,手足难措无主张,沉沉暗夜盼闪电,于无声处听雷响。(四)痛定思痛痛定思痛找缘由,恣肆排污是根源。
全面整改不手软,环保效果须突显。关闭上游磺砂矿,固土固砂正本源。
下游意志更坚定,污水处理达标杆。山清水绿天更蓝,永宁清白方可还,开发环保均不误,持续发展尽开颜。
前车之辙莫忘怀,考察研究再研究,,维护生态楼上楼,功在当代利千秋。(五)高瞻远瞩 锦上添花党的教导添智慧,两岸人民逞英豪,腰间挂只锦囊袋,内藏法宝十三五。
心坚志定见行动,高瞻远瞩展宏图。工农两业相协调,旅游卫生多业助。
统筹全盘精调度,环保生态有保障。永宁流域换新颜,叹为观止尽开怀。
苍龙蜿蜒向北行,翠竹夹身三百里,观光农业两侧布,龙披彩锦甚壮观。
6求关于赞颂探险的诗句蜀道难作者:(唐)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七律·长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毛泽东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一、姓氏源流
景(Jǐ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春秋时期的楚国公族,是由楚大夫景差而来的姓氏。相传,景差是楚国贵族,人仕后官至大夫,子孙为了加以纪念,便以他的名字为姓,成为最早的一批景姓人。
传说中的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祖先之一,与炎帝齐名。炎、黄二帝相传是同母异父兄弟。黄帝原姓公孙,因为长期居住在姬水一带的轩辕之丘,就改姓姬,号轩辕氏。以后因封国在有熊,又号有熊氏。他生活的时代大约在4500年以前,活动的地域大体在今天陕西、河南、河北沿黄河一带。
炎帝,相传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一说即神农氏,是姜姓部落的始祖,生长在姜水附近。姜水在今陕西省岐山县的东面,是渭河的支流。又传说炎帝陵在今陕西宝鸡,湖南酃县等地。
相传炎帝末年,道德衰败,社会混乱,诸侯之间互相侵伐。南方几个黎族的首领蚩尤带兵北进,一直攻到河北涿鹿的原野之上。黄帝率领部队与蚩尤在此展开了一场血战,最后将蚩尤军队包围起来,全部消灭,并活捉了蚩尤,在涿鹿把蚩尤杀掉了。
以后又经过了多次征战,黄帝在阪泉之野(今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七旗村)打败了炎帝,使炎帝势力退避到南方。从此,天下安定,黄帝被中原各部落尊推为共同的领袖。后来黄帝部落又与炎帝部落合并,统称华夏族,即中华民族的前身,于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把自己称作“炎黄子孙”。黄帝活了110岁,死后葬在今陕西省黄陵县桥山。每年的清明节,海内外的华人前往黄帝陵,祭祀自己的共同始祖——轩辕黄帝。
黄帝共有4个妃子,一共生有25个儿子,而得姓的儿子只有14人。他的正妃嫘祖是西陵氏的女儿,发明了养蚕缫丝、制作衣服。所以,嫘祖后来又被祀为“先蚕” (蚕神)。她生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玄嚣,一个是昌意。其中昌意生乾荒,乾荒生颛顼,颛顼之孙生老童,老童生有两个儿子黎和吴回,都担任祝融这种火官之神,历史上又称祝融氏。吴回生陆终,陆终之后的季连(芈姓)一支,楚国诸姓都是由此衍生而来的。在其发展中芈姓形成了庞大的姓氏团体,约略有二百余种,楚公族三大姓之一的景姓就包括在内。
相传,炎帝教民农耕,被尊为神农氏。《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炎帝初都陈,又徙鲁。鲁地的齐国乃炎帝姜姓之后裔的所在地。相传春秋时,齐景公之后乃以景为氏。
2、出自战国时期的齐国,也与公族有关。周敬王时,齐国国君杵臼去世,谥号为景,世称齐景公。他的支庶子孙以他的谥号为姓,也姓景。
周代贵族,生前封爵位,死后有谥号。谥号是一种社会地位与精神荣誉的象征,故贵族的谥号也成为其后裔之姓氏。春秋周敬王时,齐国君主杵臼去世,谥号为“景”,史称齐景公,其支子即以谥号之“景”为氏,景丑、景春,为其后裔。
3、出自改姓、冒姓。
改姓。因某种特殊原因,不得不更改。常见的有帝王赐姓,避讳改姓,避祸改姓,复音姓氏单音化等等。还有一些少见的改姓现象,即单音姓氏复音化,以及避耻改姓、避嘲改姓等等。此外,在姓氏发展史上,因音讹与省文也是常见的两种改姓现象。明代忠烈之士景清,本耿姓,后改姓景。景清的改姓,到底应属于何因,至今仍未找到有关文献,有待进一步考证。
冒姓。是改姓的一种,系因被人收养,或因母改嫁,或为赘婿等等,而改取他人之姓。如三国时期的曹操本姓夏侯氏,因其父为曹腾收养,遂冒姓为曹。
旁族别支
景氏的主要渊源有二,一是黄帝一支,楚国,芈姓的后裔;一是炎帝一支,姜姓,齐景公的后裔。与其同源的姓氏主要有:
昭氏,芈姓,楚公族也,以族为氏。《楚辞》云:昭、屈、景,楚之三族也。
伍氏,芈姓,楚大夫伍参之后也。
能氏,楚熊挚之后,避难改为能氏。
鬻氏,芈姓,楚鬻熊之子鬻拳之后也。
班氏,芈姓,楚若敖生斗伯比,伯比生令尹子文,为虎所乳,谓虎有斑纹,因以为氏。
翠氏,芈姓,楚将景翠之后。
苗氏,源出于芈姓,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氏。
成氏,芈姓,春秋时期,楚国君的儿子字成虎,他的后世子孙取其“成”字为姓,亦称成氏。
建氏,芈姓,楚太子建之后。
屈氏,芈姓,楚公族也。是以封地命名的姓氏,春秋时楚武王的儿子瑕任楚国莫敖,被封在屈邑。
潘氏,芈姓,周代楚国王族的后代。
尚氏,姜姓,齐太公之后也。
桓氏,姜姓,齐桓公之后,以谥为氏。
查氏,源于芈姓。春秋时,楚国有公族大夫封邑在查,其后代子孙称查氏。
荆氏,源出于芈姓。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山一带,国号为荆,直到春秋初期才改为楚国。楚文王以前的荆君,有庶出子孙以国号为姓,称荆氏。
庄氏,春秋时楚国君旅,死后谥号为“庄”,他的后世子孙以其谥号为姓。
熊氏,商末鬻熊之后,楚国公族以芈为姓,国君以能为氏。
4、少数民族中的景姓
满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
满族称姓氏为“哈拉”,称家族为“穆昆”。最初一个哈拉就是一个穆昆,后来随着人口繁衍,家族分支与“随任驻防”,调往别处。原来的穆昆又分化出数个新穆昆。他们的得姓途径和汉族有许多相似之处。以居住地为氏,以部落名称为氏,还有帝王赐姓,沿用女真族旧姓,因分居、迁徙改姓等情况。除此之外,还有满姓汉化,即指满族使用汉族姓。其中的随名姓之说,从这里可以寻找到满族中景姓的得因。随名姓有两种形式:一是以父祖名字中的一字作为子孙的姓氏,这与先秦汉族“以王父之字(或名)为氏”是一样的;再一个是以本人名字的第一字为姓。由于满姓译成汉文长达好几字,称呼起来不方便,因此往往称名不称姓(族姓),因而在长期的习俗中造成了以本名第一个字为姓的做法(当然他还有自己的族姓)。《清稗类钞》也云:“满蒙两族之姓氏,不著于世,辄以其名之第一字,相呼为姓。流俗不察,遂以为其祖父子孙不同姓矣。”
满族中的景氏名人还为数不少,景固勒岱、景安、景廉、景星、景善等,将在以后章节中予以介绍。
朝鲜族 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州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中国朝鲜族的近一百多个姓氏中,景姓也占有一定比例。
中国朝鲜族人的祖辈是从朝鲜迁移过来的。17世纪末开始零星迁徙,到19世纪 60年代中叶以后,当时由于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再加上1869年其北部遭受大饥荒,使得大批朝鲜灾民陆续迁入我国延边地区定居下来。
阿昌族是居住在我国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及保山专区的腾冲、龙陵等县,其中约90%的人口聚居在陇川县的户撒区和梁河县的遮岛、大厂区。阿昌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汉族文献中对阿昌族先民的记载始见于唐代,“阿昌”这一族称是在元代开始确定的。据史书记载,阿昌族的先民早在 13世纪就已居住在今保山、腾冲、梁河一带。从明代起,大批内地汉族移进阿昌族地区,对阿昌族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户撒、腊撒地区,至今仍有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物和墓碑,具有汉族文化的特点。阿昌族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风俗习惯、宗教、姓名等方面都受到汉族的影响。
阿昌族取名一般取褒义,寄寓美好的愿望。同一辈分的兄弟姐妹,名字中的一字多取相同的,或有某种关联的字,这点与汉族有共同之处,从名字上即可看出是否属同辈。
傣族,傣族人原本无姓,后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而陆续得姓。有的是因为傣汉通婚,傣族姑娘嫁给 ,生了孩子用父亲的姓;有的是学校老师为了便于称呼而给定的姓;更有趣的是“生随师姓”,解放后,学校里出现了老师姓什么,全班同学都姓什么的现象。
二、迁徙分布
景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汉室鼎盛时期,景氏宗人从楚地外徙,流居关中,落户陕地(河南省陕县)。至晋朝,族氏支分,足迹印于陕西、福建、江苏、湖北等地。云阳景氏的始迁之祖为景继彰,进士及第,官授常州武进令,时在隋唐战乱之际。其五世祖审公世居庆州(陕西省)、真宁(甘肃省庆阳)一带。景继彰赴任江南,偕谏、谆二子同抵衙署(武进)。继彰病故后,其景谏、景谆二子迫于路途遥远,无法就道返归故里,于唐景龙三年(709年)卜居于丹阳的折柳镇唐兴里。后人因村中有丹井五口,叩击之,则分别发出“宫、商、角、徵、羽”旋律,其声清脆可辨,铿锵入耳,遂易村名为嘉(佳)井。由此,景谏、景谆兄弟俩被尊奉为丹阳景姓始祖。景氏定居丹阳以来,历时达1000余年,按宗支细分为贵一至贵七。其贵七又分派12支,并有墙、玄,有望等宗支,以大宗统领小支,小支依附大宗,出现了枝繁叶茂的局面。景氏居住在行宫的景家渡,横塘的大景甲、景巷,蒋墅、折柳、窦庄景家村、云阳的景甲村,亦有分布在司徒村、徐巷、界沟、万亩塘、新庙头、张家村、段庄、大上埄、南寺前、长安桥、白塔里、盛墅桥、三里铺、冷家村、东庄铺、卜弋桥、戴庄、留庄、邮塘、柘塘、管庄、梅庄、望仙桥、丁义河、南渚、符城等地。(余略)
三、历史名人
景 阳:战国时楚将。齐、魏、韩三国攻燕,燕使太子求救于楚,楚王命景阳为将救燕。景阳不赴燕而迁攻魏之丘,取之以与宋,三国恐惧,乃罢兵,燕国得解围。景阳这种战略,被载于《战国策》。
景 丹:栎阳(今陕西省临潼)人,名列汉光武中兴时云台“二十将”的大功臣。能文能武,但学问好。也很有谋略,曾为交武帝击破王郎等,又与吴汉等人大败五校于栎阳,战功彪炳,被封为栎阳侯。据说,在封侯的时候,光武帝曾对他说了一句:“富贵为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故以封卿耳。可见光武帝的器重。
景 焕:北宋人,曾官壁州的白石县县令。早年专事书画,与翰林欧阳炯学士曾是忘形之交。一天他们一道骑马游玩来到应天寺。在右侧壁面上画上一天王与左侧天王像相对。渤海在一旁,,观看画作之逸势,写成一篇歌行以记此事。后来擅草书的僧人梦龟又来到此寺,人们请他在廊壁上题字。书画歌行,一日而就。全城人都闻讯前来观看,寺中拥挤不堪,一时路道阻塞。成都的人称此为“应天三绝”。著有《野人寒语》、《牧竖闲谈》等。
景延广:字航川(892-947),五代后晋陕州人。高祖时累官马步军都指挥使。出帝立,大臣议告契丹致表称臣,延广独不肯,但致书称孙,契丹数以责晋。延广对契丹使者说:“晋有横磨大剑十万口,翁要战则来,他日不禁孙子取笑天下”。其后契丹入寇,延广闭壁不肯出,寻出为河南尹,北骑奄至,延广顾其家,未能引决,被执。但他宁死不屈,最后自杀,以身殉国。终年55岁。
景廷宾:号尚卿(1861-1902),清末农民起义领袖,直隶广宗(今属河北省)东苕村人。义和团失败后,他领导家乡的农民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附近人民纷起响应。在巨鹿县厦头寺自称“龙团大元帅”,竖起“ ”,“扫清灭洋”大旗。义军以金、木、水、火、土、中字编列为营,最初不过两三千人。4月间进驻广宗县件只村后,各地人民纷纷响应,队伍迅速扩大至三四万人。起义失败后被俘牺牲。
景幼南:初名炎昭,改名昌极,字幼南。江苏泰州人。毕生从事教育事业,著有《哲学论文集》、《哲学新论》、《道德哲学新论》、《名理新探》。译有《柏拉图对话集选篇》、《温楷斯德文学评论之原理》等。
此外,景姓名人还有:战国时楚有将军景翠、景阳,秦末陈胜起义立新楚君后裔驹为楚王,东汉有经学家景鸾,五代后晋有马步军都指挥景延广。后周有宰相景范,明代有御史大夫景清、临漳令景芳,清代有书法家、学者景星杓……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晋阳郡:秦置晋阳县,赵国都城置晋阳郡。不久又改名太原郡,属太原郡辖,现在山西太原市。西汉初年曾经在此设置太原国,晋阳为太原国都。不久兼置并州,东汉时期,撤掉了并州,归属冀州,分置恒山、西河二郡。
2、堂号(缺)
五、景姓宗祠通用对联
〖景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春秋;
望出晋阳。
——佚名撰景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景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碑留寒语;
绩著云台。
上联典指北宋人景焕,著《野人寒语》。乾德年间,朝中立郡国戒石碑,刻有《野人寒语》中的句子:“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下联典指东汉栎阳人景丹,字孙卿,少年时到长安游学,王莽时曾举四科,他以言语科任固德侯相。刘秀任他为偏将军,打败王郎部将,建武年间封栎阳侯,图像画于云台阁。
-----------------------------------------------------------------
〖景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汉室将军府第;
明代御史人家。
——佚名撰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栎阳侯景丹,字孙卿,栎阳人。王莽时举四科,为固德侯相。汉兴武时拜为偏将军。下联典指明代洪武进士景清,授编修,改御史。建文初历官御史大夫。燕师人。清约方孝孺等同殉国。
清朝书画能手;
战国辞赋名家。
——佚名撰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书画家景梁曾,字秋田,钱塘人。号东梅老人,工书画,花卉、书法均学南田。下联典指战国时楚国辞赋家景差,后于屈原,与宋玉同时。《史记》说他“好辞而以赋见称。”
-----------------------------------------------------------------
〖景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扫清灭洋,号称龙团元帅;
磨剑迎战,擢使马步军都。
——佚名撰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末直隶(今河北省)农民军领袖景廷宾,直隶广宗(今属河北省)人。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义和团失败后,他领导广宗人民继续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1902年3月,竖“扫清灭洋”旗帜,称龙团大元帅。直、鲁、豫三省边界人民纷纷响应,起义军发展到十六万人。5月袁世凯所部清军及六千名德、日、法侵略军作战,失败 被俘,7月在威县牺牲。下联典指五代时后晋将领景延广,字航川,陕州(治今河北陕县)人。高祖时累官马部军都指挥使。后任相职,反对契丹称“臣”,并告契丹:“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指契丹主)若要战则早来!”
光动星文,万古无双大节;
石遗郡邑,千秋不贰箴言。
——佚名撰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景清事典。下联典指北宋·景焕事典。
无瓦全,宁玉碎,香留姓氏;
作诗解,编易说,功在经书。
——佚名撰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代名人景皓事典。下联典指东汉经学家景鸾,字汉伯,梓潼人。少随师学经,涉七州之地,遂明经术,著作有五十余万言。
============================================================
六、景姓典故、趣事
〖景监的引荐之功〗
景监乃春秋战国时人,《史记》云:“监、景姓,楚之族也。”
秦国秦孝公即位时,秦国的地位还相当低,诸侯大国都看不起它。秦孝公对此现状十分不安,决心奋发图强,使国家强大起来。下令求贤纳士,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谁有好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就封他做大官,并赏给土地。诏令发出后,引起强烈反响。魏国有个青年,得知此消息后匆匆来到秦国,这个人就是商鞅。
商鞅到秦国后,向秦孝公宠臣景监讲述了自己的变法之道,很得景监信任,于是景监极力推荐。
秦孝公求贤若渴,听到景监大力推荐,立即召见了商鞅,可商鞅却大谈五帝兴起的道理,秦孝公听得昏昏欲睡。商鞅讲完后,秦孝公才睁开眼睛,对商鞅讲的根本没兴趣。
商鞅离开后,秦孝公很是恼火,对景监大发脾气,说:“你推荐的是一个迂腐呆滞之徒。”景监心里也不好受,就在这时,商鞅再次央求景监引荐他,景监只好答应。
过了五天,秦孝公再次召见商鞅,对商鞅还抱着一线希望。这次商鞅却讲述了一大套三王之道。秦孝公越听越不合口味,虽耐着性子听完了,但又生了一肚子气。秦孝公抱怨景监,景监更恼火。
商鞅第三次要求见孝公,景监虽有顾虑,但为了国家的前途,还是照办了。这次商鞅讲述了五霸兴起的历史,向孝公鼓吹富国强兵之术,说明变法革新的重要性。这次讲的称霸之道,秦孝公越听越有兴趣,两人谈了几天,孝公不知疲倦,反而精神抖擞,兴致勃勃,遂以商鞅之道变法改革。
秦国通过这次变法,使原本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的“西戎”之国,逐渐发展为当时最富强的国家,为日后秦统一全国作了政治上的准备。商鞅的功绩之大自不可没,但景监的引荐之功也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
〖景鲤出使秦国〗
景鲤乃楚怀王时的相国,有谋略,善辞令,是位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
楚王曾派景鲤出使秦国,有人对秦王说:“景鲤是楚王最喜爱的大臣,把他拘禁起来,用他换取楚国的土地。如果楚王答应了,那么我们将没用军队却得到了土地;如果楚王不答应,我们就杀掉景鲤,再与才能不如景鲤的人打交道,这可是一举两得的计谋。”秦王于是拘禁了景鲤。
景鲤对秦王说:“我预见到大王的权势将被天下人所轻贱,并且土地也不可能得到。我刚要出使的时候,听说齐魏两国都准备割让土地侍奉秦王。为什么能这样呢就因为秦国楚国是兄弟之邦。如今大王拘禁我,这是向天下诸侯昭示秦国失去了楚国的邦交,齐魏又怎能尊重孤立无援的国家。当楚国知道秦国处在孤立中,不但不会送来土地,而且还要在外边结交诸侯来图谋秦国,那么秦的天下就必然危险了。”秦王听了景鲤的这番话,赶忙释放了景鲤,并视之为座上客。
景鲤再次出使秦国。景鲤跟秦王、魏王在边境一带讨论联合的问题。楚王对景鲤擅自同秦国讨论联合之事感到很生气。有人对楚王说:“魏国请求不和楚国联合而只同秦国联合,因此景鲤才和我们一起讨论联合的问题。至于周王室对于你们和秦魏联合那是很高兴的,而齐国却产生了错觉,所以他们没有同你们联合起来。”楚王听了这番话,也意识到自己错怪了景鲤。
景鲤还受令出使过韩国,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对国家的忠心,圆满完成出使任务,受到楚王的嘉奖。
-------------------------------------------------------
七、景姓家谱介绍
谱牒学与姓氏学密切相联,互为影响、补充。如果说姓氏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姓氏的来历和发展演变,那么,谱牒学则是研究“一家一姓之史”。所谓“谱”,即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如家谱、年谱。所谓“牒”,系指古代的书板,如玉踩、金牒,特指谱牒。谱牒学中的“谱牒”,即家谱与玉牒之总称。家谱俗称族谱或宗谱,又称家乘支谱、世谱。皇族的家谱称作玉谱。总之,谱牒是一个家庭或宗族的世,系表谱。
据《史记》记载,不但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代(夏、商、周)上古“中国”地区的华夏族古帝是源出黄帝同根同宗的本家,而且周边地区古代其他民族也出自黄帝一系。如《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瑞高阳。”高阳(黄帝之孙)生称(即伯服),称生卷章(即老童),卷章生重黎、吴回,吴回在帝喾时主管火政,号祝融氏。吴回生陆终,陆终生昆吾、参胡、彭祖、郐人、曹姓、季连等六子,分衍出己、董、彭、秃、坛、曹、斟、芈八姓(祝融八姓)。其中,第六子季连(芈姓)的后裔鬻熊为楚国的开山鼻祖。
景氏源自芈姓和姜姓,是一个较为古老的姓氏。它也承继中华民族传统,有自己的家族文化,修家谱也包括在内。但因天灾人祸,目前仅看到的是收藏于上海图书馆和河北大学图书馆的:浙江“余姚周行景氏宗谱”,共六卷,景怀燕传辑,民国28年,念祖堂木刻本六册。还有清光绪二十三年吉林四平景姓一支景文玺修的《景氏族谱》。
-------------------------------------------------------
景姓字辈
辈份字行,又称班辈,字派。它是同一血缘姓氏秩序的标志,同时也起着严格与其他堂、房、支系相区别的作用。此项工作一般要由本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制订。多见四言骈文、五言骈文,此习俗至今仍有流传。
浙江《余姚周行景氏宗谱》的辈份字行:
大瑞之传,咸阡忠艮。枚卜功臣,作善降祥。
敷求哲人,明徵定保。家用平康,奉先思孝。
谋及乃心,敦德允元。践修厥猷,齐圣广渊。
训其成式,嗣守遗绪。垂裕后昆,彝伦攸叙。
从十三世起换次轮名,不得紊乱。排行十六句,共六十四字十六条,由本族人腥仙公所编次。
清光绪二十三年景文玺修《景氏族谱》,吉林四平景姓一支辈份字行为:
逢瑞增时胜,元良宁先道。
河南邓州十林镇景氏字辈是:
云兴自天,泽润生成,实和年丰,永乐康平
鼎[鼎、鼑,读音作dǐng(ㄉㄧㄥ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鼎湖,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传说,黄帝采首山之铜,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阌乡荆山铸鼎。这在史籍《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
又传说,大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阳,荆山脚下的焦岱湖就被人们称作“鼎湖”。这在典籍《说文》中记载:“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汉朝时期的汉武帝抱病后,就居于鼎湖宫。
中国历代古籍中所指的荆山,皆是指关中地区的荆山。例如据史籍《汉书•地理志》等众多古代地理志记载,荆山当在岐山和黄河之间,也就是今天的渭北荆山原。“荆山之阳”在荆山原南,就是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的荆山。
因此,夏禹当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的荆山“铸鼎”,绝非在今湖北省武当山东南的荆山,也非今河南省灵宝县阌乡的荆山,亦非今安徽省怀远县的荆山,更非今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因为夏禹、黄帝的势力范围从来就未到过岭南地区。
荆山原上,葬有汉高祖刘邦的父亲(汉太上陵)、大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唐献陵)、唐武宗李炎(唐端陵)和唐敬宗李湛(唐庄陵)。
古代,居于荆山、鼎湖地区的住民,有以帝王铸鼎之史为姓氏者,称鼎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夏、商、周延传的国鼎,属于以国家象征为氏。
在典籍《说文》中记载:“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但是,在史籍《史记·封禅书》中却记载:是“黄帝铸鼎于荆山。”
不过,在史籍《左传·宣三年》中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比较起来,作为民族精神的表征,本书还是崇尚比《史记》更加古老和原始的记载,即鼎为夏禹始铸。不过,不论是谁先铸造的大鼎,以鼎为国家之表,都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
实际上,代表国家象征的鼎一共有十二座,而不是人们流传的“九鼎”。这在典籍《周礼·天官·膳夫》中即有记载:“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也就是说,当君王即位登基之时,一共要抬出十二座鼎,其中代表荆、梁、雍、豫、徐、青、扬、兖、冀九州大地的鼎为九座,称为“牢鼎”,义示“九州大地江山牢固”,而代表君、臣、民的鼎有三座,称为“陪鼎”,义示“君为臣之陪,臣为民之陪,民为国之陪”。
由于“鼎”代表了国祚、代表了社稷,是国家的象征,因此在两周时期,辅佐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主政大臣,亦称作鼎鼐(国相)、鼎台(宰辅)、鼎臣(宰相)等。
在鼎鼐、鼎台、鼎臣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位称号位姓氏者,省文简称鼎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城郭鼎门,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在春秋战国至秦朝时期,人们称城郭的东门为鼎门,因为当年大禹铸九鼎之后,鼎是从城池的东门运入城中的。例如,在史籍《后汉·郡国志》中就记载:“雒阳东城曰鼎门。”
在古代居于城郭东门区域的住民中,有以城门别称位姓氏者,称鼎门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鼎氏、门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力士夏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鼎官,是周王朝时期的官名。在史籍《前汉·东方朔传》中记载:“夏育为鼎官。殿前举鼎者也。”
在夏、商、周乃至战国时期,历代皆有护鼎之官,称作“鼎铉舒”,俗称“鼎官”。
夏育,是春秋时期的卫国勇士,也是大力士,他在周王朝殿堂前将千斤重的鼎举了起来,还能将强健的大公牛的尾巴活活拽下来,国君为之惊叹,封其为鼎官。在史籍《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重记载:“乌获、任鄙之力焉而死,成荆、孟贲、王庆忌、夏育之勇焉而死。”在典籍《裴駰集解》中引《汉书音义》注释:“或云夏育,卫人,力举千钧。”晋朝道祖葛洪在《抱朴子·辨问》中解释:“夏育、杜回,筋力之圣也。”后世人将“夏育”、“杜回”、“鼎官”等作为大勇士的代称。
在夏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鼎官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鼎氏、官氏等。
第五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晚期秦武王属下大将孟说,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
秦悼武烈王嬴荡身高体壮,勇力超人。他重武好战,常以斗力为乐,凡是勇力过人者,他都提拔为将军,置于身边。当时的乌获和任鄙皆以勇猛力大闻名,秦武王就破例提拔为将,并给予高秩厚禄。
有齐国人孟贲,力大无穷,勇冠海岱:陆行不怕虎狼,水行不避蛟龙,一人同时可制服两头野牛。孟贲听说秦武王重用天下勇士,便赶赴咸阳面见秦武王。秦武王考验之下,孟贲比乌获、任鄙还厉害,因此当即被任命为大将,与乌获、任鄙享受一样的待遇。
周郝王姬延九年(秦悼武烈王四年,公元前307年),雄心勃勃的秦武王嬴荡率领孟贲、乌获、任鄙等随从到东周都城洛阳观看九鼎,这九鼎代表九州,上镏刻有各州的山川、人物、土地贡赋之数。
秦武王逐个审视,在看到雍州鼎时,对众臣说:“这鼎有人举过吗?”
鼎官回答说:“自从有鼎以来,没有听说也没有人见过举起这只鼎,这鼎重达千钧,谁能举得起呀!”
秦武王问任鄙、孟贲二将:“你们两个人,能举起这鼎吗?”
任鄙知道秦武王恃力好胜,婉言辞谢:“臣只能举百钧之物。这鼎重千钧,臣不能胜任。”
而孟贲则伸出两臂走到鼎前,说:“让臣试举,若举不起来,不要怪罪。”说罢,紧束腰带,挽起双袖,手抓两个鼎耳,大喝一声“起!”只见那雍州鼎被孟贲抬离地面半尺高,就重重地落下。孟贲感到一阵晕眩,站立不住,幸被左右拉住,没有倒庄地上。
秦武王看了发笑:“你都能把鼎举离地面,难道寡人还不如你吗?”
任鄙劝道:“大王万乘之躯,不要轻易试力”。
秦武王固执不听,卸下锦袍王带,束紧腰带,大踏步上前。任鄙拉着秦武王苦苦劝阻,武王生气地说:“你不能举,还不愿意寡人举吗?”任鄙不敢再劝。
秦武王伸手抓住鼎耳,心想:“孟贲只能举起地面,我举起后应移动几步,才能显出高低”。于是,深吸一口气,使出乎生力气,喝声:“起!”雍州鼎也被举起半尺,秦武王接着移动左脚,不料右脚独力难支,身子一歪,鼎落地面,正砸到右脚上。秦武王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众人慌忙上前把鼎搬开,只见秦武王右脚足骨被压碎,鲜血流了一滩。等到太医们赶来时,秦武王已昏迷不省人事了,但仍然在自言自语;“心愿已了,虽死无恨。”入夜,秦武王气绝而薨。周赧王闻报大惊,亲往哭吊。
右丞相樗里疾护秦武王之棺回咸阳,立秦武王的异母弟赢稷为王,是为秦昭襄王。安葬完毕之后,樗里疾追究责任,将孟贲五马分尸;奖励任鄙劝谏之能,升为汉中太守;同时谏议秦昭襄王,追究左丞相甘茂耸恿秦武王入周观鼎之罪。
这件事在战国历史上称为“举鼎绝膑”。
孟贲死得冤枉之极,因此在孟贲的后裔子孙和族人中,有以“举鼎绝膑”这一历史事件为姓氏者,称鼎绝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鼎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汉朝中期的重臣匡衡,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匡衡,字鼎,后字稚圭,东海承县人,就是今天山东省的枣庄市峄城区,一说是东海兰陵人,即今山东省的苍山县鲁城乡,是著名的西汉经学家。
匡衡自幼勤奋好学,但由于家贫,晚上连油灯也点不起,他见邻居家灯火通明,就在自己家墙上凿了一个小孔,让灯光透过来借以刻苦读书。历史上流传千古的“凿壁偷光”故事即由此而来。同乡里有一大户,家中豪富,藏书很多,匡衡便自愿为其做佣工,不要报酬。富户感到奇怪,问他缘故,匡衡表示愿读尽其藏书。富户听后颇为感叹,遂取出藏书供匡衡攻读。
顽强的学习毅力使匡衡获得了渊博的学识,后来他跟著名学者后苍学经,对《诗经》有深刻研究,特别对经学有精辟的见解,当时流传着“匡衡说诗,解人颐”。匡衡善于讲《诗》。一次他与别人讲《诗》时,相互驳难,别人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好慌忙地穿着鞋溜走了。
由于才智过人,博古通今,经学绝伦,被大汉朝廷看中,后来匡衡功成名就,位列三公,在汉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成为一代宰相。匡衡开始只做了个小官,地位不高,加之汉宣帝刘询不大喜欢儒生,便被派到地方上任职。为此,当时长安城内很多学者给汉宣帝刘询上书,请求将其留在京城,但未被汉宣帝没被采纳。
汉元帝刘奭即位后,匡衡因知识渊博而被调回京都。汉元帝经常让其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他也曾上书给汉元帝,指出:百姓生活十分贫困,而许多官吏却贪赃枉法,大肆搜括民财,一味追求享受;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廉耻,大搞裙带关系,阿谀奉承等。匡衡建议朝廷压缩开支,考订国家制度,整顿朝纲。这个建议得到汉元帝的重视和采纳,却收效甚微。
匡衡后来历官博士、给事中、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光禄勋、御史大夫,丞相。最后被晋封为乐安侯。但是在匡衡当了丞相后,却对专权宦官不敢揭露斗争。直到汉元帝逝世后宦官失宠,他才大着胆子上书弹劫宦官,因此受到朝廷众大臣指责和非议。匡衡因而在羞愧中辞去承相之职。
后来,匡衡明知百姓疾苦,却自己大量强行占有土地达两万三千顷。因此,汉成帝刘骜认为匡衡“言实不符,以权谋私,背法而不合春秋之义”,遂将其罢官贬为庶民,他于归家后不几年就病逝了。不过,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却在千百年来激励着历代莘莘学子们。
在史籍《西京杂记》中记载:“鼎,匡衡小名也。”在史籍《前汉·匡衡传注》中也记载:“匡衡少时字鼎,长乃易字稚圭,世所传衡与贡禹书,上言衡状报,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
在匡衡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小名“鼎”为姓氏者,称鼎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封建制度,出自隋朝时期创建的科举制,属于以官职称号为氏。
隋朝时期,与隋文帝开凿大运河同时实行的另一项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措施就是科举制。
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隋文帝为了国祚兴盛,民族团结,规定不分出身和民族,皆按考试成绩选拔国家官员。后来的隋炀帝杨广将科举制度推广和普及,希望通过这一制度解释江南 的不满情绪,给中下层读书人提供入仕之途。考生不分出身,地位一律平等。考试是在小屋中进行的,考生往往一连考上几天,中途不许离开这些屋子。
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公元二十世纪初期,是古代读书人成为国家官员的一道龙门。中榜者的名字被高高张贴,有很多人去观看。从隋王朝起采用的这套科举制度为国家选拔官员提供了依据。从此以后,所有的历代朝廷官员包括地方长官都必须是科举合格者。由于一旦考中便可以衣锦还乡,享受荣华,所以有不少人考到白发苍苍。
中国的科举制度不论民族、出身,而是凭能力选拔官员,形成封建社会所能采用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为封建王朝吸收大量中下层社会的优秀人士进入统治集团提供了条件。
在科举过程中,隋炀帝杨广将一甲殿试中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称作“鼎甲”,盖因鼎有三足,而在一甲中皇帝只取前三名,故而称一甲为“鼎甲”,后世称“三鼎甲”。
科举制成了隋朝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重要措施和用人的支柱,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基础上的人事体系逐渐完善,状元、榜眼、探花经基层历练后,大多成为帝王宫婿(驸马)、王公府婿(郡马)、朝廷重臣等。
在“三鼎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荣耀历史为姓氏者,称鼎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宋、元朝时期的鼎州,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鼎州,亦称鼎城,古称嵩州,
秦昭襄王嬴则三十年(公元前277年),蜀郡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建筑城池,称张若城,隶属于黔中郡。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分天下置三十六郡,在黔中郡内置临沅县。黔中郡治在沅陵西境,临沅县治在今常德市区内。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张若城改称武陵城。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置为朗州,治所在武陵县(今湖南常德)。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改朗州为鼎州。
鼎州既是古代南北的交通枢纽,又是上溯黔东,下达苏皖的运输要道,素有“荆楚唇齿”、“滇黔咽喉”之称,又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元朝时期,蒙古大军攻克鼎州,在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设常德府安抚司,后在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为常德路总管府。其时有原南宋鼎州住民以故居地名称“鼎州”为姓氏者,称鼎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 ,出自元朝时期散曲家玉元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元朝时期,有著名的元散曲家阿鲁丁,他后来后改汉名为玉元鼎。
玉元鼎是元朝至治、天历年间人(公元1321~1330年),曾为翰林学士。
在史籍《吴文正公集·玉元鼎字说》中记载:“学者阿鲁丁,以玉氏,以元鼎字。其先西域人也,始祖玉速阿刺,从太祖皇帝出征,同饮黑河之水,为勋旧世臣家,名载国史。”
玉元鼎所作的散曲,今存小令七首,套数二套;或写景状物,或吟咏闺情,词皆流美,用韵响亮,风格明丽委婉。元朝史籍中的《松雪斋文集·古今历代启蒙序》即为王元鼎所作,略云:“金陵玉君元鼎,取自三皇五帝以来事迹,编为四言,又韵其语,欲以教童蒙,使之诵习,俾知古今。携以见示,求为序引。盖自唐李翰已有《蒙求》矣。然不若王君所编为包括古今,该备治乱,不悖于先儒之论议,于小学不为无补。然余疾读一过,犹以事迹之繁非童子所能悉者,虽成人亦可读之以为历代史记之目也。若王君之用心不既勤矣乎?敬题卷首而归之。”元朝学者夏庭芝在《青楼集》中还记载了玉元鼎曾与当时的杂剧演员顺时秀交往甚密,并说玉元鼎是一位嘲风弄月、惜玉怜香的风流文士。
玉元鼎的后裔子孙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以先祖名字汉化为姓氏,有称玉氏者,也有称鼎氏、元氏者。
第十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独鼎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都克达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独鼎部,以姓为氏,满语为Dukda Hala,世居留福村(今俄罗斯兴凯湖勒富河流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鼎氏、都氏、山氏等。
②满族瑚鼎氏,满语为Huding Hala,世居和罗山秦(今俄罗斯霍尔河流域南岸),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鼎氏、胡氏。
二郡望:
鼎 州:亦称武陵、朗州,即今湖南省常德市。公元前三十万年,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县澧南乡、张公庙镇、津市市窑坡乡、石门渫水下游一带以及鼎城区灌溪镇岗市等处有旧石器时代的遗迹四十多处,经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锤、石球、尖状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这些简陋的原始工具采集果实,猎取野兽。澧县彭头山遗址的发掘证明,距今九千年前,常德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这时期的原始人已掌握了石器磨制和陶器制作技术。距今七千多年的石门皂市下层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之一。这时期生产工具已有河卵石加工磨制的斧、凿等砍伐用具和鱼网坠,并已掌握了原始制陶技术,生产简单的饮食器皿。距今六千五百多年的安乡汤家岗遗址,反映了常德当时以母性为主导地位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生活。距今无前多年的安乡划城岗遗址,是常德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有力证明。这时期生产工具大为改进,石器钻孔、切割和抛光技术比较成熟,陶器普遍采用慢轮修整。商周时期,常德境内人丁兴旺,经济繁荣。全市共有商周时期遗址五百五十多处,出土物有镞、簪、鱼钩、熔铜炉等。春秋战国是历史上社会变革时期,常德境内有上千战国墓,有澧县鸡叫城、桃源菜菱城、临澧宋玉城等战国时期的城址。常德(今常德市、县)在历史上有过临沅县、武陵县、常德县等名称,先后隶属于武陵郡、建平郡、武州、沅州、朗州、嵩州、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武陵道、常德专区等县以上行政机构。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秦蜀郡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东筑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开始。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分天下置三十六郡,在黔中郡内置临沅县。黔中郡治在沅陵西境,临沅县治在今常德市区内。西汉初时,仍称临沅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郡治驻义陵(今溆浦),临沅县属武陵郡。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部州,武陵郡属荆州。新莽时期(公元9~23年),改临沅县为监沅县,改武陵郡为建平郡。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监沅县复称临沅县,建平郡复称武陵郡。东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武陵郡治移驻临沅县,此为设常德郡治之始。同时分临沅县沅水以南之地另置沅南县。东汉阳嘉三年(公元134年),荆州刺史改治汉寿(今常德县断港头乡)。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武陵郡为后蜀攻占。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与孙权分荆州,武陵郡属刘备,临沅县仍属武陵郡。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吴夺取荆州,武陵郡属吴。三国时仍之。两晋时期,临沅属荆州武陵郡,郡治在临沅县,州治在武陵。南北朝宋、齐时代,临沅县属郢州武陵郡。南朝陈文帝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合荆州、郢州各一部没武州,临沅县属武州武陵郡。陈宣帝太建七年(公元575年),武州改名沅州,临沅县属沅州武陵郡,陈代的郡治、州治均设于临沅县。隋朝初期实行州县二级制。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临沅、汉寿、沅南三县合并,改为武陵县,是为武陵县之始,直到中华民国二年改名常德县,武陵县一名沿用了一千三百三十四年。同年,武陵郡改名嵩州,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置为朗州,治所在武陵县(今湖南常德),辖武陵、龙阳二县,州治在武陵县。隋炀帝大业初年,又改朗州为武陵郡,仍辖原武陵县、龙阳县。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武陵郡置朗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朗州属江南西道。唐天宝元年(公元724年),又改朗州为武陵郡,改属山南东道。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复为朗州。五代时期,武陵县隶于楚的朗州。宋朝初年,武陵县隶于朗州,属荆湖北路。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武陵县西境置桃源县。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改朗州为鼎州,改澧州为澧阳军州,均隶属荆湖北路。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升鼎州团练为常德军节度使。“常德”取孔颖达《诗经·大雅·常武疏》:“言命谴将帅,修戎兵戎,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于此。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改鼎州军为常德府,武陵县为其属县。自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始,为荆湖北路安抚使治所。元朝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设常德府安抚司。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为常德路总管府,属湖广行中书省,领武陵县、桃源县、龙阳县、沅江县。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864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军队攻克湘北,又改常德路为常德府,仍领上述四县。明朝时期,武陵县为常德府治,隶属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置湖南布政使司,常德为湖南布政使司岳常澧道常德府,至清查朝末期,常德府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四县;直隶澧州辖石门、慈利、安乡、安福、永定五县。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改武陵县为常德县。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于常德城设置武陵道。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撤销武陵道,常德县改隶湘江道。民国十一年,撤湖南道制,仅存省、县两级,常德县属湖南省直辖。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湖南分为九个行政督察区,常德县属第二区,专员公署驻常德城。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全省改设十个行政督察区,常德为第四区。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7月29日,中国人民 解放常德城。1949年设常德专区,专署驻常德县。辖常德、临澧、澧县、安乡、南县、华容、桃源、慈利、石门等九县。1950年由常德县析置常德市,由澧县析置津市市,常德专署驻常德市,辖两市、九县。1952年原益阳专区所属益阳市及益阳、沅江、安化、汉寿、桃江(驻桃江镇)五县划入常德专区,辖三市、十四县。1953年常德、益阳、津市三市改由省直辖。1958年常德、益阳、津市三市划归常德专署领导。1959年常德市交由常德县领导;益阳市交由益阳县领导;津市市交由澧县领导。1961年常德县领导的常德市、益阳县领导的益阳市、澧县领导的津市市均交由常德专署领导。1962年将益阳市及益阳、华容、沅江、南县、安化、桃江等六县划归益阳专区,常德专区辖两市、八县。1963年撤销津市市,并入澧县,常德专区辖一市、八县。1970年常德专区改称常德地区,地区驻常德市。辖常德市及常德(驻常德市)、临澧、澧县、安乡、汉寿、桃源、慈利、石门等八县。1979年恢复津市市,常德地区辖两市、八县。1988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8]18号)文件,撤销常德地区和常德县,常德市升格为地级市。常德市设立武陵、鼎城两区。武陵区的范围包括原常德市和常德县的武陵、斗母湖、河洑、石门桥四个镇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岗、河洑、芦获山五个乡;原常德县其余的三十六个乡镇为鼎城区的行政区域。常德市辖桃源、石门、沣县、汉寿、慈利、临沣、安乡七县。津市市由省直辖。截至2004年12月31日,常德市辖两个市辖区、六个县,代管一个县级市;全市共有十个街道、一百零四个镇、一百零六个乡。
景姓的起源及其是民族 第一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国王室后裔景差,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传说中的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祖先之一,与炎帝齐名。炎、黄二帝相传是同母异父兄弟。黄帝原姓公孙,因为长期居住在姬水一带的轩辕之丘,就改姓姬,号轩辕氏。以后因封国在有熊,又号有熊氏。他生活的时代大约在4500年以前,活动的地域大体在今天陕西、河南、河北沿黄河一带。
炎帝,相传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一说即神农氏,是姜姓部落的始祖,生长在姜水附近。姜水在今陕西省岐山县的东面,是渭河的支流。又传说炎帝陵在今陕西宝鸡,湖南酃县等地。
相传炎帝末年,道德衰败,社会混乱,诸侯之间互相侵伐。南方几个黎族的首领蚩尤带兵北进,一直攻到河北涿鹿的原野之上。黄帝率领部队与蚩尤在此展开了一场血战,最后将蚩尤军队包围起来,全部消灭,并活捉了蚩尤,在涿鹿把蚩尤杀掉了。
以后又经过了多次征战,黄帝在阪泉之野(今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七旗村)打败了炎帝,使炎帝势力退避到南方。从此,天下安定,黄帝被中原各部落尊推为共同的领袖。后来黄帝部落又与炎帝部落合并,统称华夏族,即中华民族的前身,于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把自己称作“炎黄子孙”。黄帝活了一百十岁,死后葬在今陕西省黄陵县桥山。每年的清明节,海内外的华人前往黄帝陵,祭祀自己的共同始祖――轩辕黄帝。
黄帝共有四个妃子,一共生有二十五个儿子,而得姓的儿子只有十四人。他的正妃嫘祖是西陵氏的女儿,发明了养蚕缫丝、制作衣服。所以,嫘祖后来又被祀为“先蚕”(蚕神)。她生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玄嚣,一个是昌意。其中昌意生乾
辛弃疾关于“秋天”的诗句有哪些?
本文2023-09-27 01:18:4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14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