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姓 凌氏家谱 凌姓起源 凌姓名人 凌姓的来源 凌姓简介
姓氏源流
出自姬姓,以官为氏,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据《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所载,文王的第九个儿子康叔被封在卫,建立了卫国。康叔的儿子有的在周朝做官,官职为凌人,是周礼天官之属,为掌冰室之官,是一个负责保存贮藏冰块的官职,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官职作为姓氏,于是产生了凌氏。华人有姓“凌”的人,也有姓“凌”的人,两个字的读音相同,字义也大同小异,只有写法上那么一点差别,如果不细加留意,很可能还有人根本就没有觉察到!凌、凌二姓在实质上完全没有分别。关于这一点,《姓氏考略》上说明得最为清楚,该书指出:“三国时有凌统,广韵引作凌,后多混用,康熙字典列入凌字注,谓与凌别,凌姓遂多从凌。”由此可见,凌、凌两姓的分道扬镳,完全是由于《广韵》一书一笔之误。他们本来应该是姓凌,后来经过《康熙字典》的一错再错,竟使得有些原来姓凌的人以讹传讹地就改姓为凌,使华人增加了一个新的姓氏,也使人对凌、凌两个姓氏混淆不清。根据历来各学者的考证,凌姓也是最为光彩的黄帝姬姓后裔。他们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关于凌姓的来源,许多古籍都有记载,譬如《姓纂》指出:“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通志氏族略》上也指出:“卫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吴志有凌统。”从这些文献来看,凌氏是源自周文王的孙子,由于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担任一种叫做“凌人”的官,所以才会“以官为氏”而姓了凌。所谓“凌人”,是当时的一种掌冰政之官,也就是《周礼》上所记载的:“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得姓始祖
康叔。凌姓是黄帝姬姓后裔。头一个以凌为姓的人,是出身于周代初年周文王幼子所建的卫国。当时卫国的位置,是在今河北、河南一带,他们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姓纂》说:“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所谓“凌人”,是当时的一种掌管夏季藏冰的官。凌氏是源自周文王的孙子,由于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担任“凌人”,以官为氏,称凌氏。故凌氏的后人尊康叔为凌姓的始祖。
迁徙分布
凌氏在早期历史上,似乎比较岑寂,一直到群雄并起热闹非凡的三国时期,在江左的东吴才有一位大将凌统,以赫赫军功而为这个家族扬眉吐气。他在江夏斩曹操的大将张硕,人船尽获,以及于赤壁之战时在乌林把曹阿瞒打得人仰马翻,落荒而逃。依照《吴志》的记载,凌统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虽然官拜将军,身在军旅,却能亲贤接士,轻财重义,具有国士之风。孙权对于凌统的爱重,也无出其右。据说,当他身逝之后,孙权曾把其子凌烈接进宫去养育,待如己子,而且还时时人前人后的称呼凌烈为“此吾虎子也”。凌烈长大后也很争气,曾因建功而被封为长亭侯,使得江左凌氏的门第,一时高不可攀。¤:此符号代表非标准汉字,恕无法显示。-->凌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郡望堂号
1、郡望
河间郡:西汉置郡。在今天的河北省中部河间县;
渤海郡:西汉置郡。在今天的河北、辽宁两省渤海湾沿岸一带。清朝末年,天津卫是姓人口最多的地方。
2、堂号 凌姓的主要堂号有:“云龙堂”等。
历史名人
1 凌统:字公绩。三国时期吴国余杭人。十五岁的时候就拜为别部司马,征伐江夏的时候,他作为前锋。曾经与周瑜等在乌林将曹操打败。升迁为校尉。凌统虽然在军营中作了大官,但是他严格要求自己,对待下属也很礼貌,不贪财,重义气,有国士之风。后从征合肥,魏将张辽突然赶到,凌统护卫孙权冲出重围,将士死伤很多,凌统也受了重伤。不久死去。孙权很伤心。
2 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明朝浙江乌和人。
3 凌十八:广东信宜人。农民出身。道光三十年(1850年)春,在家乡发动起义。任用王晚为军师,凌十八为先锋,率众数千人。咸丰元年率部进攻广西桂林和玉林,打算前往浔州参加金田起义。后来因为前进的道路受阻,未能与太平军的主力会合。广西巡抚周天爵驻守在浔州,派按察使杨彤如和总兵李能臣率军进攻,王晚在战争中牺牲,凌十八率众回到广东化州,后来又回到罗定地区活动。咸丰二年两广总督叶名琛派军将他们打败,凌十八被捕就义。
4 凌策:宋代工部侍郎,字子奇,泾县人。
5 凌瑚:清朝时期的画家,字仲华,号香泉,如皋人。擅长于画士女和花卉禽虫。浙江人以梁同书行楷、钱维乔山水、凌瑚的写生称为“三绝”。
6 凌云:明代御医,字汉章,归安人。曾经遇到一位老道人,传授给他针灸术,治疗疾病很灵验,被聘为御医。
7 凌如焕:清代学者,上海人。雍正中,任编修督学湖北, 到三峡水道设救生船,用来保护过往的旅人。官至兵部左侍郎。
8 凌召文,清朝康熙年的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康熙字典的编修官。
9 凌云翰:明代诗人。
10 凌昌焕:字文之(1873-1947)江苏吴江县莘塔镇人氏,1900年到上海,曾任上海浦东中学(黄炎培创办)、南洋中学教员,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辑,参与《辞源》(1915)的编纂。主要编(译)著:《共和国教科书新理科教授法》(1913)、《共和国教科书生理学》(1914)、《中学新撰动物学教科书》(1916)、《三好学植物学讲义》(1918)、《自然》(1923)、《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法》(1936)、《小学自然科教学法》(万有文库)、《动物标本简易制作法》(1947)。中图藏书(目)90余种。
11 凌策:宋代工部侍郎,字子奇,泾县人。
12 凌瑚:清朝时期的画家,字仲华,号香泉,如皋人。擅长于画士女和花卉禽虫。浙江人以梁同书行楷、钱维乔山水、凌瑚的写生称为“三绝”。
13 凌云翰:明代诗人,字彦翀,仁和人。有《关山霁月图》诗。
14 凌光斗:名洪寿,字焕北,一字步韩,号仰亭,别号笔峰,清永善县副官分防大沙坝人(今绥江县中城镇),祖籍江西长宁。嘉庆五年(1800年)凌光斗考中秀才,十三年戊辰恩科中第七名举人,道光六年(1826年)以“大挑一等签制福建省,七年委署顺昌县,八年提补汀州府连城县知县(今福建省连城县),十四年十月十九日恭奉覃恩,敕授文林郎。“道光二十年(1840年)殁于连城。道光皇帝御制文林郎诏书匾现存绥江其后代家中。凌光斗为官清廉,深谙民情,创修祠堂,大兴教育,倡导儒学,全家诰封,名扬滇川赣闽。
14 凌昌焕:字文之(1873-1947)江苏省吴江县莘塔镇人氏,1900年到上海,曾任上海浦东中学(黄炎培创办)、南洋中学教员,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辑,参与《辞源》(1915年)的编纂。主要编(译)著:《共和国教科书新理科教授法》(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生理学》(1914年)、《中学新撰动物学教科书》(1916年)、《三好学植物学讲义》(1918年)、《自然》(1923年)、《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法》(1936年)、《小学自然科教学法》(万有文库)、《动物标本简易制作法》(1947年)。中图藏书(目)90余种等。
====================================================================
凌姓宗祠通用对联
〖凌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剑南雅望;
江表虎臣。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泾县人凌策,字子奇,雍熙年间进士。据传初登第时,梦中见有人送他六颗印章和一把剑,后来果然六次到剑外任职,为官精审,所到之处均有政绩。官至工部侍郎。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余杭人凌统,字公绩,十五岁任别部司马,征讨江夏时为前锋,曾随周瑜在乌林击败曹操,后任校尉、偏将军,曾在合肥魏兵重逢中救出孙权。亲贤下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
吴中直史;
江表虎臣。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凌汉事典。据《典故纪闻》载,御史凌汉审狱公正,罪犯很为感激,有个释放犯在路上碰到凌汉,特邀请他饮酒,并赠以厚金。凌汉说:“子罪当尔,非我私子。酒可饮,而金不可受。”坚决拒绝接受厚金。太祖得知其事,即擢凌汉为副都御史。同书又载,有个小吏,因贪赃事发,投井自杀。太祖闻之,对群臣说:“彼知利之利,而不知利之害,徒知爱利,而不知爱身,人之愚孰有甚于此?……今其人死不足恤。”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余杭人凌统(见上一联之下联联释)。
吴中佛子;
江表虎臣。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凌哲,吴县人,端重简默,德量深沉,时人称为“凌佛子”。下联典指三国·凌统。
康叔衍派;
周官凌人。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凌姓的得姓源流。
望了渤海;
源自周官。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凌姓的郡望。下联典指凌姓的得姓源流。
子奇六任;
仲华三绝。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工部侍郎凌策,字子奇,泾县人。初登第,梦有人以六印加剑上遗之。其后往剑外凡六任,所至皆有治绩。下联典指清代画家凌瑚,字仲华,号香泉,如皋人。工画人物士女,尤长花卉禽虫,浙人以梁同书行楷、钱维乔山水、凌瑚之写生称为“三绝。”
校书世泽;
留砚家声。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凌震,博综群籍,晓析百家。下联典指宋·凌冲,尝知含山县,秩满将归,见囊有一砚,曰:“非吾来时物也。”遂还之。
贞女守节;
清湘不二。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凌大渊殁,其未婚妻刘氏成服尽哀,终身守节,县令吕沅为建烈女坊。下联典指清·凌帙女,字清湘,夫死,誓不改嫁,绝粟以殉,遗有《清湘楼诗草》。
〖凌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一针显奇效;
三峡救众生。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御医凌云,字汉章,归安人。诸生,遇一道人授以针术,治疾无不效,授御医。下联典指清代学者凌如焕,字榆山,上海人。雍正中,由编修督学湖北,请于三峡水道设救生船,以护行旅。官至兵部左侍郎。
〖凌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含山不持一砚;
富阳粹解六经。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知县凌冲,吴人。少负才名。熙宁间知含山县,律己甚严。秩满,归装有一砚。冲视之曰:“非吾来时物也”,遂还之。下联典指唐代翰林学士凌准,字宗一,富阳人。有《六经解围》等书。
云翰关山雪霁;
玄房拍案惊奇。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诗人凌云翰,字彦翀,仁和人。有《关山霁月图》诗。下联典指明代小说家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乌程人。副贡生。蔡祯时,授上海县丞,官至徐州通判。有初刻、二刻《拍案惊奇》。
〖凌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清湘集包含血泪;
烈女坊旌表乌程。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凌帙女事典。下联典指宋·凌大渊未婚妻事典(同见上《凌姓宗祠七言通用联·贞女守节;清湘不二》联之联释)。
扶桑飞上金毕逋;
暗水流澌度空谷。
——明·凌云翰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小说家凌云翰《关山霁月图》诗句联句。
人生远游固云乐;
何似在家长看山。
——明·凌云翰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台湾地区石氏家谱目录2009年09月05日 星期六 20:52书 名(石氏)父亲百年诞辰纪念特刊附家谱
编著者石庆顺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陈光吉藏1983年铅印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 丹阳花园分陵石氏宗谱
卷(册)数十四卷
其它题名石氏宗谱
编著者(清)石铭章,(清)石等编纂
稽核项2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笃厚堂木活字版印本缩制 ·原分14册
主 题 谱系-中国
收藏者 故宫博物院
书 名金沙鲁庄石氏族谱
卷(册)数六卷
其它题名石氏 族谱
编著者(清)石金川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清光绪三年(1877)宥密堂木活字版印本缩制 ·原分6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 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家谱
编著者石财贤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财贤藏1972年写本缩制 ·原分3张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家谱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赵振绩藏民国年间影印本缩制 ·原分10页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家谱
编著者石庆旺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庆旺藏民国年间写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家谱
编著者石汉正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汉正藏民国年间影印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世系图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条金藏民国年间写本缩制 ·原分3页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 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五修族谱
编著者不详
版本项抄本、不分卷、线装一册
出版年1929年
收藏者万万斋
书 名石氏源流
卷(册)数 1册
编著者台北石氏宗亲会编
出版者台北石氏宗亲会
出版年不详
分类号78908
收藏者台北市文献会
书 名石氏源流
稽核项16开,62叶
附注项·始祖□石□·始迁祖□奋公
收藏者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书 名石氏宗谱
编著者石日璞,石日祯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日本国会图书馆藏1919年铅印本缩制 ·原分4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卷(册)数九卷
编著者(清)石宏智,(清)石登元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东洋文库藏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本缩制 ·原分7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维新藏1981年写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炎智藏民国年间写本缩制 ·原分5页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编著者石换文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条金藏1960年写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条金藏民国年间写本缩制 ·原分11页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编著者廖庆章编
出版地彰化员林镇
出版者刘维荣
出版年1971年
稽核项1册: 图,表格; 27公分
分类号7892
收藏者国家图书馆
书 名石氏族谱
编著者石氏族谱编辑委员会编辑; 廖庆章主编; 廖有信策划
出版地出版地不详
出版者石氏族谱编辑委员会
出版年1971年
稽核项一册: 表,像; 27公分
分类号7892
收藏者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书 名石氏族谱
卷(册)数1册
编著者廖庆章编
出版者刘维荣
出版年1971
分类号78908
收藏者台北市文献会
书 名石氏族谱
编著者不详
稽核项16开,164叶
附注项·始祖□南宫 ·始迁祖□玉全公
收藏者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书 名石氏祠坟考
编著者(清)石阳睢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允忠藏清写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武威石氏宗谱
卷(册)数 三卷首一卷
其它题名 石氏 宗谱
编著者(清)石忠有,石忠烈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清同治七年(1868)恭俭堂木活字版印本缩制 ·原分4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以上摘自《台湾地区家谱联合目录》)
石氏家谱现身,预兆石姓复兴!
为了一部2700年的家谱(广角)
剑明 成岗
2005年07月25日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最近不少海内外石姓后裔打电话给我,希望通过这本石姓家谱续写他们的家谱。”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江苏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金石家石学鸿先生向笔者介绍说。同时,他展示了一部《武威石氏蚺城宗谱》。这部家谱从石氏始祖春秋时期卫国名臣石碏记起,到光绪年间石学鸿祖辈截止,有2700年历史,比孔子族谱记载年代还要早200多年,在全国十分罕见。这部家谱在海内外石姓族裔中引起极大影响,许多人希望石学鸿能够通过这一本家谱,把石氏子孙的传承迁徙历史弄清楚。
失而复得的石氏宗谱
石学鸿目前保存的家谱是清光绪年间重修的,早年的刻本在唐朝。这部家谱一套4本,编号分别为孝、礼、信、义,详细记载了石家子孙的婚姻、住址等情况,是目前发现的较为完整的一部家族历史。
1937年8月28日,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战时期,日军飞机轰炸南京,石学鸿一家准备逃难,临走之时,石家人顾不得拿走家里的值钱东西,仅仅拿了一些衣服以及这本家谱,可见当时全家对家谱的重视。1947年,当时石学鸿27岁,他祖父召开全体家庭会议,将家谱托付给石学鸿继藏。
解放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石被关进监狱,家谱由其母亲保管,“文革”期间被造反派当“四旧”抄走。不知是造反派途中粗心大意,还是对家谱不屑一顾抑或其他什么原因,这部古董被遗落在马路上,恰巧被一位路过的老翁捡到。这位老翁捧着城砖似的“天书”不知所措,当时有人说是“四旧”,把它烧掉算了。但老翁不忍毁掉,随即小心翼翼地将其上缴到当地街道办事处保存了下来。
这部家谱遗失后,石学鸿魂牵梦萦。其间,他曾多方打听,从街道查询到区、市、省有关部门,均不知去向。不久,他听南京秦淮区史志办的熟人说,家谱可能在李府巷街道办事处。于是,他随即到该处寻觅。办事处吴继珍介绍说,此石氏家谱是“文革”期间一老翁从马路上拾得送来的。我们看了觉得有价值,没有毁弃,便藏于橱顶角落。石学鸿看到劫后余生的家谱,不禁老泪纵横。
2700年的沧桑流徙
翻阅这本已经流传了88代的石氏宗谱,笔者在封图中看到石氏祖先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碏的画像,面部轮廓饱满,形象儒雅。那么石碏到底是何许人也?
在左丘明著的《左传》中,记者发现了一篇《石碏谏宠州吁》,其中文章大意为石碏向卫庄公提意见,要他“爱子,教之以义方”,然而卫庄公没有接受石碏的劝谏,过分宠爱,终于使儿子州吁走上了邪路,后来引起卫国的内乱。
在宗谱中,石碏后代子孙都有记载。光绪年间重修家谱时,石学鸿尚未出世,家谱上便只有他的祖辈的名字,但他的“学”字辈,却已在家谱中写下,其辈分排行为:“……承家学礼诗,昌隆成大绪……”
据该谱记载,石氏原出甘肃武威,后来其一支迁到蚺城(今江西婺源)。太平天国时期,石碏83代孙石光叙做木材生意来到南京,在中华路一带从事营造业。
海内外石氏后裔的“精神家园”
在得知石氏家谱的下落后,全国先后有几十批石家后代到石学鸿家查看,他们都说,自己从未见过历史如此悠久、保存如此完好的家谱。台湾一个6万多人的石姓家族会成员看到这部家谱惊讶不已,称赞记载2700年的家谱在全国乃至世界也许是独一无二的。
香港著名出版家石景宜先生也是石碏后人,在前往南京看了这本《武威石氏蚺城宗谱》后,大喜过望。他说,这部宗谱把石氏2700年的变迁流徙写得非常翔实,为其他石氏后人续写家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表示愿意出一笔数十万元的资金购买。石学鸿没有同意,他自己拿出1万多元钱,印刷了一本《武威石氏蚺城宗谱》摘录本,把宗谱里的主要部分摘录其中,无偿寄送给海内外的部分石氏后裔。
《华东新闻》 (2005年07月25日 第二版)
石氏家谱
石
1115河北泺南石氏家谱二卷
(民国)石景恭纂
民国三十一年(1942)石印本
河北滦南县徐庄乡石庄村
1116山西平定石氏族谱十一卷
(清)石宏智 石登元等编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本 七册
日本 美国
注:全书分世德谱一卷、分谱六卷、台谱二卷、
宗祠规条一卷、附谱一卷。
1117江苏丹阳花园分毗陵石氏宗谱十四卷
(清)石铭章 石煊等十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笃厚堂木活字本 十四
册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於武进、丹阳等地。
1118江苏金坛金沙鲁庄石氏族谱六卷
(清)石金川等修
清光绪三年(1877)宥密堂木活字本 六册
美国
注:一名《石氏家乘》。
1119江苏江阴石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石介贞纂
清刻本十二册
上海图
1120浙江鄞县鄞塘石氏家乘五卷首一卷
(民国)石士谔 石钟峤等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121浙江绍兴会稽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之贞纂修
清钞本 四册
北图
112z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志十公房赠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念修堂活字本
吉林大学
1123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志十公房谱十二卷
清光绪十年(1884)念修堂活字本十二册
北图
1124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松茂续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图
注:谱始修於清雍正间。
1125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玉光 石浙清修纂
清同治十三年(1874)恩亲堂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图
1126浙江诸暨暨阳长澜石氏宗谱四十卷
(民国)石松楼等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峻德堂活字本 四十册
北图
1127浙江新昌南明石氏宗谱十四卷
(清)石铭重修
清乾隆五十年(1785)庐云祠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注:谱内有朱笔注记。
1128浙江新昌南明石氏宗谱二十八卷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存卷3一5,10,21)
Ii29浙江常山武威石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清)刘云修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新昌乡下徐村
1130浙江常山安川石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柴肇晖重修
民国五年(191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芙蓉榔安坑村
1131浙江常山武威石氏宗谱□□卷
浙江常山县宋坂乡彭川洪坂(存卷2、4)
1132山东长清石氏世谱
(清)石廷傅等修
清宣统二年(1910)敦睦堂刻本 六册
科图
1133湖北新洲石氏支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幸福乡石桥村
Ii34湖北大冶武威石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清)石忠列等修
清同治七年(1868)恭俭堂文秀堂木活字本
四册
美国
1135湖北沔阳石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石声涛编辑
民国三十六年(1947)石氏谱局木活字本
武汉图(存卷首、卷2)
注:内封题《家乘全书》。
Ii36湖南石氏族谱□□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注:该族散居新化、宁乡等地。
1137湖南湘潭中湘石氏五修族谱二十六卷
(民国)石声灏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孝谨堂刻本 二十六册
广东中山图
注:石训首修於清康熙六年。
1138湖南邵阳石氏六修族谱不分卷
(清)石德松 石德 等编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敦睦堂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1139湖南邵阳石氏五续族谱十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石霈之修 石铭文纂
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1140四川大邑崇庆石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石良玉等纂
民国十七年(1928)钞本 一册
四川图
1141四川泸州石氏族谱不分卷
(清)石美屏纂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泸州石氏木活字本 二
册
四川图
1142四川兴文石氏宗谱四卷
(民国)石日琳等重修
民国八年(1919)排印本 四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1143石氏宗谱十一卷
(清)石绍南纂修
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
北京大学
1144 续修石氏族谱卷
(清)石维嵘纂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 二册
北图
1145 石氏民籍族谱六卷
(清)石崇高修
清咸丰三年(1853)刻本 八册
北图
1146 石氏世谱六卷
(清)石誉生重修
清宣统二年(1910)敦睦堂刻本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图
1147 石氏家谱
(清)德保等撰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1148 石氏家谱
民国十一年(1922)刊本
浙江云和县文管(存一册)
1149 石氏宗支图
广西邕宁县文
山东鄄城边氏字辈:“金文孟(廷)广道兆祥”
山东滨州边氏字辈:“云喜玉清瑞,田越礼智信”
山东长清边氏字辈:“其绍庆(清)家培(丕)现克孝衍(延)修长薪(金)传开基业诗书学温良”。
山东淄博边氏字辈:“圣洪昌继凯”。
山东临沂边氏字辈:“永文经(景)俊玉”。
山东郓城边氏字辈:“凤梦广道兆祥庆传同”。
山东蒙阴边氏字辈:“丕景振立田开洪乐成圆”。
湖北咸宁边氏字辈:“作善吉后志友光康林臣佳”。
湖北宜昌、南漳边氏字辈:“世忠厚传……”
安徽涡阳边氏字辈:“静兴怀心(力)”
湖北沔阳(仙桃市)边氏字辈:“积厚自有光”。
湖北天门边氏字辈:“惟尔孙子名震家邦”。
辽宁本溪、锦州边氏字辈:“万宝朝忠(镇)宪成继广”。“国文长振久,福海庆云生”。
辽宁昌图边氏字辈:“国永喜志庆庚生”。
河北河间边氏字辈:“凤西德树增元玄少”。
河南商丘边氏字辈:“申敬传家祥红永”。
江苏边氏一支字辈:“学振中华伟业乃仓”。
边氏一支字辈:“孝先绪文祥”。
边氏一支字辈:“宏德志宝……”
边氏一支字辈:“学从广东正志光华”。
资料有待补充。 [1]
甘肃省临洮县卧龙乡雁门村边氏字辈:“海、世、宏、国、正(第三十六代)”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县辛集乡边庄村边氏字辈:庆 玉 保 洪 之 乐 志
山东省兖州市王因镇王因村、前竹亭村、后竹亭村
山东省邹城市太平镇边庄:广、贻、德、茂、永、
山东省济宁市长沟镇南韩村:德、永、业、
河南驻马店边氏字辈:战、理、学、奥、振、思
河北涿州一支字辈:玉、章、文、金
四川广元一支字派:德、化、先、元、吉、学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燕店镇付庄村:计、学、国、立
河南省杞县边氏字辈:“星玉照家永,红中振齐天”
山西省五台县边家庄支系字辈:自4世起至23世:(括号中为一辈多字情况)景廷尧永,崇维学如(崇一四章),成来藩关(业文国彦),奏起远功,定开锡命。2005年新修家谱拟定24世至39世字辈派语:秉承禹贡,鼎泰玺铭,忠善鸿儒,万世韶华。
扩展资料:
边姓起源:
起源一:
商朝有诸侯国边国(位于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边国国君有伯爵的封号,所以又称为边伯,其后以边为氏。至周王朝时,有大夫亦名边伯。
起源二:
出自子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朝时,宋平公之子御戎,字子边,其后世子孙便以边为姓,成为边姓一支。
起源三:
出自满族老姓汉化。改为边姓的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额尔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边氏(朝鲜族、汉族)等。
-边姓
凌姓 凌氏家谱 凌姓起源 凌姓名人 凌姓的来源 凌姓简介
本文2023-09-27 01:17:5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14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