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南京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间舞蹈以其独有的形式,发源于民间乡里,生长于田间村头,发展于社会生活。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历经岁月的洗礼,大浪淘沙,洗尽铅华,如同绽放在中华艺术之林的一支奇葩,以其独特鲜明的个性,独树一帜的气质,是古往今来生长在华夏大地上的万千儿女对民族文化的提炼,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民间舞蹈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反应了一个时期的劳动人民的生活精神风貌,不同的地区、时代以及人群,所表达出的思想和情感是不同的。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目前活跃于舞台上的专业艺术作品都离不开生活的根基,在当今社会,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民间舞蹈与时俱进,内容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成了文化艺术发展进步的显著标志之一。如何更好的整理保护民俗民间艺术作品,传承发展民俗民间艺术表现形式,是如今艺术发展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一、先看南京民间舞蹈的起源
考古界认为,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中,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源头。当舞蹈进入社会领域,舞蹈的形式也就丰富起来,六朝民间舞蹈起先流传于江南各地,后来进入封建王朝的宫廷之中。随着历史不断的向前发展与推进,给后人留下极为深远的影响。
南京民间舞蹈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它将老百姓的社会生活融入到舞蹈艺术的创作当中。舞蹈作为人们思想的表达,和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以及对真实情感的宣泄,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表现平台。它将南京人民的社会生存状态和感情累积投射于举手投足之间,反映出具有集江南平原地域特质与人文深度、广度与一体的文化内涵。
(一)江浦手狮
江浦手狮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为当时驻守在江浦永宁地区的太平军战士健体强身、布兵练阵及与民同乐时用。太平天国失败后被驻地乡民承继下来为节日庆典和祭祀之用,并被赋予驱邪纳福的民俗色彩。
江浦手狮有别于我国的“北狮”和“南狮”。其道具制作奇特:用竹片扎成雏形后、以麻布和彩丝装裱成狮子模样,在狮子前胸和小腹下撑以两根木(或竹)棒为舞狮者的手柄,由单人舞于手中。表演套路亦有别于其他狮舞,独具鲜明的地方特色。
(二)高淳跳五猖
高淳县桠溪跳五猖系古代举行神灵出巡活动的祭祀舞蹈,起源于西周,原为古代宫廷傩舞,流入民间演化成跳五猖民间舞蹈。从明代起,跳五猖在桠溪韩城村一带流传,至今仍然保留原始古朴的风貌。据史料记载,元代末年,朱元璋曾兵败广德,躲进祠山庙,逃过一劫。朱元璋登基后,传旨从金陵至广德兴建360座祠山庙,每日由一庙会领旨赴广德祭祀祠山大帝,并将“跳五猖”封赏给祠山庙会,为祠山大帝出巡开道,因此桠溪跳五猖才能长盛不衰。
(三)栖霞龙舞
栖霞龙舞历史悠久,在明代栖霞就有龙舞活动流传。历史上的龙舞,多以柴龙舞为主,活动主要集中在摄山东南的龙王山周围。20世纪80年代,栖霞区在柴龙舞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区普及龙舞艺术,在原封不动地保留龙王山周围的柴龙舞基础上,又发展了能适宜在白天玩耍的布龙舞,重点发展具有江南特色的布龙舞,并解决了龙舞道具制作问题。
二、再谈传承与发展
南京市也在保护传统舞蹈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掘和整理出了大量的南京传统舞蹈表现形式,并且投入专家针对不同的种类进行艺术整理和加工,目前有很多保护项目已取得较好的艺术成果。在此笔者将具有代表性的江浦手狮、高淳桠溪跳五猖、栖霞龙舞的发掘整理,以及传承发展的过程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关于江浦手狮
江浦手狮随着近年来不断地挖掘整理,在道具、编排、舞曲、表现内容、人员参与等方面,均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尤其是一改过去只有男子表演的传统模式,增加女子手狮和娃娃手狮的表演,大大丰富了江浦手狮的表演形式和表现力。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地方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在农村、学校、机关、企业、军营等进行编排移植,使这一活动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男子手狮舞、女子手狮舞、狮虎双雄、儿童手狮舞等多支表演队伍。
1994年,江浦手狮参加第四届国际秧歌节比赛荣获最高奖金玫瑰奖,1999年和2007年两度赴欧洲进行友好交流表演,为我国的民间文艺赢得了荣誉,同在2007年被列入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关于桠溪跳五猖
桠溪跳五猖具有人文内涵和艺术魅力,在中国民间舞蹈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它是原始舞蹈的雏形,反映出当时的信仰习俗,审美心理,艺人从对未来企盼的情感出发,凭借兵器,手舞足蹈来表达民众的美好企求。
1956年,桠溪跳五猖参加江苏省民间文艺调演并获奖。1984年,高淳县文化部门将桠溪跳五猖列入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普查重点,整理桠溪跳五猖的有关资料,桠溪跳五猖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后又列入《中华舞蹈志·江苏卷》。如今,桠溪跳五猖丰富了农村庙会和节日文化活动,推动了农村文化旅游。2007年,跳五猖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关于栖霞龙舞
栖霞区钟山蟠龙队1999年获全国龙舞大赛金奖和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栖霞区文化馆还注重在民间传统文化里汲取养料,2001年,根据中国哲学讲究阴阳的思想和喜欢对偶的审美习惯特点,根据中国老百姓普遍祈求吉祥的心理,推出新的民间舞蹈“龙凤呈祥”。2002年该舞蹈在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获得组织奖,同年12月获江苏中国民间艺术节广场舞蹈大赛金奖。21世纪以来,栖霞区年年都举办全区性龙舞大赛,还邀请区外优秀龙舞队到栖霞交流表演。2007年,栖霞区又正式申报全国龙舞之乡。
2007年,栖霞龙舞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南京民间舞蹈走上文化惠民大舞台
近年来,南京市文化局针对江南民俗民间舞蹈进行了系统规范的发掘与保护工作,大量的民间舞蹈从田间村头走上了市一级的演出舞台,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仿佛带着泥土的气息,来到了南京市民的面前,为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奉献了一场场视听盛宴。
南京市文化局在推动南京民间舞蹈走上文化惠民大舞台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2008年南京市文化局主办,南京市群艺馆承办的“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景演示《金陵时节》”就是一台艺术水准很高,但艺术门槛很低的精品力作;2011年的《鼓乐龙腾迎新春》南京市民间民俗文艺专场演出,参演的节目及演员大部分来自于南京市民俗民间表演艺术家,其中不乏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传承人。
2012年,南京市文化惠民活动启动“百千万行动计划”。全市将围绕打造“不谢幕的剧场”,“不停演的广场”的目标,以“百场公益演出广场行”为龙头,带动全年各区县近千场、全市群众文化活动过万场;并培养一批群众文化带头人,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成全国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地。
南京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于民间舞蹈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在世代人民传承发展中,质朴无华,生动活泼,激越了人民的感情,陶冶了人民的情操,鼓舞了人民的精神,让他们在真善美中,去向往更加美好的明天。身处江南地域的舞蹈工作者们,感受着来自民间的质朴艺术气息,从人们的生活中提取精华,从民俗的舞蹈形式中传承发展,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将南京民间舞蹈推向更高、更广泛的主流艺术舞台。
;1、楚王城城址。年代是战国至西汉,坐落在花桥镇黄池村山头自然村和城东村隆庄自然村。县文物保护单位。古城依山构筑。东西长380米,南北宽310米,城墙高85米,墙基厚18米,墙面宽约3-5米,夯力明显,内涵丰富。现留东、南、西、北四个缺口。光绪《宣城县志》载:“楚王城,(宣城)一百一十里,…兵兴时尝扼隘于此,旧云吴楚相距,因山创城,形势逶迤,门阙俨然;又云楚王英筑。”1978年北大教授候仁之考察认为:“楚王城是西汉芜湖县城,亦即古鸠兹所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察认为“楚王城建于战国—西汉时期一座古城,早在筑城之前的商周时期已有人居住,六朝时期继续沿用,旧城以后逐步废弃。”
出土文物:石斧、陶鼎足、陶毁、印纹硬陶片、蚁鼻钱、陶水管、陶豆、绳文陶片、简瓦残片、五铢钱、瓷器(六朝花甁)等。1971年,附近曾出土过三柄青铜剑。
2、九十殿。坐落在花桥镇九十殿村九十殿自然村,邻杨黄公路。县文物保护单位。
九十殿为一群古建筑,古称敏灵观。包括有前殿、后殿(又称娘娘殿)、中殿、偏殿(又称火光殿、火帝殿),总面积708平方米。前殿三开间,双步梁架、座斗、雀替、廊梁均完好,法月仍见。后殿三开间,梁枋完好,板瓦依旧,梁上绘有葫芦纹样。偏殿二开间,戏楼三间开,前殿与戏楼的梁上原刻有历史人物、花鸟草虫等图案木雕(大部分毁于“扫四旧”时期)。殿内现存乾隆至光绪碑刻9块,殿外散见清代和民碑刻3块。按碑文所勒时间先后,计有(1)乾隆年间碑3块:乾隆廿五年(1760)《重装圣像修理戏楼碑记》,乾隆癸未年(1763)《口山碑记》,乾隆乙酉年(1765)《永远碑记—增修道院并置祀冈碑记》。(2)嘉庆年间碑2块:嘉庆十年(1805)《修复九十殿敏灵观碑记》,嘉庆廿一年(1816)《捐输碑复捐检修碑记》。(3)道光年间碑2块,道光四年(1824)《灯油碑记》,道光廿六年(1846)《敏灵观复修检修碑记》。(4)光绪至民国年间碑4块:光绪十三年(1887)《丁美全捐田碑记》,光绪十六年(1890)《重建大帝殿碑记》,光绪三十二年(1906)《灯油会碑记》,民国巳未年(1919)《南正会碑记》。乾隆癸未其中道光二十六年《敏灵观复捐检修碑》载:九十殿建于南唐,历千百余年而祀享不忒,庙貌维新。碑文中均介绍九十殿供奉祠山大帝张渤,渤乃西汉时武陵龙阳人,欲自长兴别溪凿河运至广德,以通舟楫,功告之,渤遁至横山人立祠祀之,“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
3、九女墩墓。坐落在花桥镇城东村,东北距丁院自然村200米,西北距楚王城400米。时代为南北朝,县文物保护单位。土堆高6米,面积670平方米,形若馒头。地表暴露有印纹陶片,绳纹陶片,六朝青瓷片等到。光绪《宣城县志》载:“九女墩。楚王城侧,昔有九女遭水难,其尸抱结逆流而上,至此止焉,里人墓之”。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认为,九女墩或是周瑜之墓。
4、妙因寺石狮。坐落在花桥镇庙音村黄村自然村内,西邻杨黄公路。时代为明代。
系古妙因寺前石狮,呈蹲立关,身长110厘米,头围39厘米整个高85厘米。下有方座,长80厘米,宽47厘米,高20厘米。光绪《宣城县志》载:“妙因教寺,〈宣城〉城北一百里,宋嘉泰中建,明洪武正统迭修理,一万历甲辰僧德悦增置寮舍。”寺被日本鬼子烧毁,寺基面积为4800平方米。
5、望马墩遗址。坐落在花桥镇庙音村,为一独立的圆形土丘,高约20米,底边周长约600米,面积10000平方米。1985年,文物普查时,在地表发现有鼎足、宽沿盆、陶簋残片等遗物,同时发现饰硬陶片。据标本监别为商周遗址。
6、东门渡古宣州窑址。位于花桥镇东门渡村(东门渡古称符里镇),离芜湖县城20公里。窑址分布在营盘山、康王山、蛤蟆地、窑头山、竹园等六处,均为低矮大丘。海拔高度匀不足15米。窑址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5公里,有陶瓷片堆集面近20万平方米,堆积层匀均达几米,康王山堆积层厚达10米以上,烧造的陶瓷器品种有小罐、双系罐、四系罐、短圆流和细长流执壶、小盏、碾槽、砂胎大缸、钵、盆以及狮子、龙头、虎头、小狗等小动物造型和砂胎匣钵、支柱、垫圈等窑具。壶罐类多饰瓦纹。釉色多样,色泽不纯,有青黄、青灰、黄、黑、酱紫诸色,且普遍有流挂现象。胎质有铁红硬胎和砂胎,制作不甚精微。其中双系和四系罐为北宋习见之物,执壶大都属宋代,其中少量执壶及酱釉钵属晚唐五代时期,未见南宋及更晚时期的堆积物,是唐末至北宋时期的窑址。1989年12月以后,发现10余件有“宣州官窑”印记的四系罐残件,并发现有20余件带字窑具,字多为吉祥语和窑工姓氏。如佛家平口中、费升、高、韦、姚七、喻、章、黄、西包、惠记等。经考古专家初步研究确定,该窑址即宣州窑址,是宋代官府组织生产盛酒瓷罐产地。
史前:
3100年前黄河流域的部族首领古公太父的儿子太伯和中庸来到江宁天印山(今方山),当时江宁一带的原始森林里遍地鳄鱼、螃蟹,人们过着落后的原始生活,太伯的到来带来了黄河流域先进的农耕技术,带领江宁百姓过上了富足的农耕生活,于是方山百姓推举太伯为王。也许太伯奔吴的故事已为大家熟知,但是3100年前方山的开国大典恐怕就鲜为人知了。江宁方山先民尊吴太伯为首领,建立了国家就是吴国。
秦朝:
《景定建康志》记载,秦始皇时,有善望气的道士称,“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于是秦始皇东游“以厌当之”,改金陵为秣陵,即阻断秦淮河水流向,以坏金陵风水(秦淮河名即因秦始皇而来)。而“帝王气”聚方山,秦始皇选择凿方山“断其气”。《舆地记》记载了此事,“今方山石硊,是其所断之处。淮水之流,经其下焉。”与此同时,秦始皇还亲登祖龙顶,“执‘驱山铎’鞭方山、碎天印、断石垄,以泄王气”。如今环绕南京城,天下闻名的秦淮河,即因当年秦始皇为破金陵王气、凿通方山引淮水入南京而得名。
东汉末
汉末,孙策定江东,在南京的秣陵城打了第一场硬仗,不仅挂了彩,城也没攻下。他的主要对手南京土著军阀笮融不仅善战,还是南京第一个佛教徒。当时,秣陵县城在方山以西的秣陵关,民间传说笮融被孙策追到方山,落马身亡,留下笮融倒马涧的地名。孙策大本营就在方山南麓,就是现今的间西村、间东村。
方山上还有孙权点将台遗址。
晋
道教因开教祖师“二葛三张”中的葛玄首创洞玄观于方山山南,葛洪后来又在此隐修。
唐贞观六年,还并栖岩观于方山洞玄观,扩大了它的规模。宋代杨修有《洞玄观》诗:“葛玄功行满三千,白日骖鸾上碧天。留得旧时坛宇在,后人方信有神仙。”明时,洞玄观属朝天宫管辖。正统十二年,曾受赐《道藏》一部。民国始废,是全国历史最悠久的道观之一。
南朝宋
宋文帝刘义隆欲废太子刘劭,劭起兵杀文帝,嗣立。刘骏(后来的孝武帝)遂发兵讨刘劭,杀之,自立为帝。期间,为了抵抗弟弟刘骏的进攻,曾下令决破方山埭,阻止东军进入建康。
文帝元嘉末年,尚书令何尚之退休后即僦居方山,还写了《退居赋》以明其志。何尚之是“赞扬佛教”的著名居士。
孝武帝时,高僧释法瑗结庐方山,注《胜鬘》及《微密持经》。这是方山与佛教的最早缘起。
南朝齐
南朝齐武帝萧赜祭天的天坛设于方山,现存天坛遗址。
南朝梁
梁武帝萧衍时,来自天竺的达摩祖师留在建康期间,曾到方山定林寺举行佛事活动,方山至今尚保留有“达摩崖”等历史古迹,为禅宗之祖达摩偃坐之地,故此,在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之说。
梁末,北齐军曾绕道方山,从南面大举进击建康。
十国南唐
南唐中主为母后修建宝华宫于方山,南宋时移建于城南门外。
南宋
抗金名将岳飞从建康南撤广德打游击时路过方山。方山还有一处岳王台遗址。
方山大庙是方山的另一处古迹,始建于南宋,供奉的是安徽广德籍神灵张渤,属于地方性的民间信仰。张渤为汉人,有治水之绩,被后人奉为祠山大帝,历朝加封,明初在鸡鸣寺的十庙中就有专祀他的祠山广惠庙,现在东南诸省还有千余座张渤庙。
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钟山定林寺废,高僧善鉴重建定林寺于方山。同时时,还建了定林寺塔。定林寺塔专供佛像,不能上人,距今已有834年。因塔身倾斜度比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还大13度,达53度,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第一斜塔”。定林寺高僧辈出,佛源广播,全国佛寺轮藏之祖博大士出于此寺;梁朝时禅宗之祖达摩来中国参禅的第一道场设于定林寺。所以在中国佛教届有“南定林、北少林”之誉。
元朝
元末,朱元璋领兵起义,明军屯兵的马围和拦马长埂就在方山西麓,如今的马埂村名由此而来。
明朝
方山山顶是玄武岩构成的火山口,从四周的河谷平原望去,山崖壁立,顶部如削,方方整整好似天外之物,故又名天印山。山上灌木杂树生得茂密,在俗人看来,是出柴火的好去处。樵夫多了,就给游人瞧出一道景致——“天印樵歌”。从明代选的“金陵八景”到清代评的“金陵四十八景”,都不会少了它,端的是一处老牌名胜。洪武时任应天府推官的史谨大概是最早题咏“金陵八景”者,其《天印樵歌》云:“夹路青山拥翠螺,每闻樵唱隔烟萝。暗惊鹤梦穿云杪,细答松声出涧阿。几度半酣扶杖听,有时一曲傍林过。晚来弛担长松下,复和岩前扣角歌。”史谨还有一首《天印夕阳》:“山形如印阁晴空,翠压秦淮秀所钟。几度登临斜日里,白云红树影重重。”
方山的泉水也是品茗的佳物,明人在《金陵琐事》中记了金陵二十四处可烹茶的名泉,方山以八卦泉、葛仙翁丹井独占两席。游人渐多,纯粹的纪游诗也就多了,如明人许谷的《登方山绝顶》:“天印山高四望遥,振衣同上兴飘萧。深岩芨草秋仍茂,绝顶清池旱不消。散睇青峦围锦甸,举头苍霭接丹霄。洞中却爱栖真者,不信人间有市朝。”方山的旅游价值此后渐渐胜过了宗教价值,现在重振方山的规划正是用了景区的大牌,寺观只是其中的景点。
清朝
乾隆皇帝弘历南巡经方山时,曾赋诗赞称“方阜常栖隐者流,秦淮经下水悠悠”。
方山上有《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的“曹氏祖茔”。
咸丰六年(1856年)正月,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率驻皖数万人移住方山南麓的杨家坝、陈庄一带达半年之久,地处山坳里方圆不过几里的小小陈庄当年竟有数万人驻扎,在这里,杨秀清扼守天京,两次挫败清军的“江南大营”,虽屡屡获胜却也伤亡惨重。战争过后,尸横遍地,人烟断绝,活着的乡人都被割去耳朵或在面颊上刺上字,双方以这种方式辨认敌我。战争以他特有的野蛮方式给历史戳上深深的印记。
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洪秀全病逝。6日,十六岁的幼主洪天贵福即位。7月19日,湘军挖地道用火药炸塌城墙,冲入天京城(今南京)内。太平军一万多人与敌人展开肉搏战,一部分战死,其余在混乱中突围。天京陷落,忠王李秀成护卫幼天王洪天富贵舍命突围,至城外时,君臣被追兵冲散,李秀成仅率二、三残兵逃至江宁方山下的破庙内躲藏,被当地的村民获拿,解送清营。8月7日在南京江宁被杀害,终年41岁。
中华民国
1937年4月,国民党在南京方山成立了国民革命军装甲兵团,这通常被视为是中国装甲部队之始。这支部队是一支多兵种合成的装甲部队,而非以前的单一兵种部队,其规模也远胜于国内其他的装甲部队。装甲兵团包括了交辎学校战车教导营,交通兵第二团所属装甲汽车队等单位,团长杜聿明。
方山留下最多的军事遗址还当属抗日战争初期的国军地下工事。当时,保卫南京的外廓阵地在江宁镇、牛首山、方山、淳化镇、汤山、龙潭一线,形成东南向的弧线,由永久性钢筋混凝土工事、铁丝网、防战车战壕等组成。方山地区尤为坚固,地下工事出入口在山腰的尽头,居高临下,背靠绝壁,易守难攻。在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期间,俞济时七十四军负责牛首山、方山、淳化一线。以秦淮河为界,方山、淳化守军为王耀武五十一师,牛首山守军为冯圣法五十八师。驻方山的是五十一师三O二团,团长程智。该防线的地下指挥所就设在方山定林寺附近(入口离定林寺约100余米,现在可以看到)。但后来此防线未能起到军事防御作用,日本人侦破蒋的用意后,避实就虚,绕开方山防线,经南京东汤山攻打中山门。1937年12月13日,一举攻陷南京。
1946年秋天,蒋介石一行携风水先生,带罗盘等物曾来方山,在方山东北麓坡地勘察地形,选择墓地,当时还做了适当标志。当年蒋介石带的“风水先生”,就是蒋家座上宾雪窦寺僧人太虚。在方山的北坡营建陵墓,正好与中山陵形成“对陵”,呈学生面向老师鞠躬的“师生之礼”。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三卷《乐小舍拚生觅偶》的开篇有一句话:
“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绝,却是 雷州换鼓 、 广德埋藏 、 登州海市 、 钱塘江潮 。这三绝,一年止则一遍。惟有钱塘江潮,一日两番。自古唤做罗刹江,为因风涛险恶,巨浪滔天,常番了船,以此名之。”
目前的主流观点,“天下四绝”其中“三绝”都是人人皆知的自然景观:
“广德埋藏”,指的是我的家乡,安徽省广德县的巨型喀斯特溶洞“太极洞”。每年春季的时候,由于太阳光线从洞穴的“望天孔”中直射进来,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被称为“太极重光”。
“登州海市”,指的是山东省蓬莱市(旧称“登州府”)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经常出现海市蜃楼的奇特景观。
“钱塘江潮”,指的是钱塘江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流经嘉兴市海宁盐官镇附近时,形成壮观的涌潮现象。
这后“三绝”众所周知,在今天还可以看到,对此世人鲜有争议。 只有“雷州换鼓”说法不一,目前主流的说法是雷州地区祭祀雷神的仪式。
对于这一说法,我有两个疑点:其一,如果其他三绝都是自然景观,四绝之首的“雷州换鼓”没理由不与之同类;其二,古时雷州属于蛮夷之地,经济文化及其不发达。即便是倾尽一地之力,估计其祭祀规模也远比不上中原地区的皇家祭祀,这如何能够得上“一绝”的程度呢?
雷州人符马活在《雷州换鼓探究》一书中的观点: “雷州换鼓”就是雷州地区雷神祭祀事件的神话传说。 在宋代或者更早的时候,雷州人民在用鼓作为祭品祭祀雷神的时候,曾经出现过祭品鼓被台风刮走的事。当时雷州人民发觉鼓在一夜之间消失不见,以为是雷神显灵,取走了鼓。于是雷州人民产生了每年定期向雷神供奉鼓、供雷神使用的祭祀传统。这个雷州人民定期供奉鼓的祭祀传统和“雷神取鼓”的神话传说,就是所谓的“雷州换鼓”。
这个说法与“雷神祭祀说”有差异。持雷神祭祀说者认为祭祀就是“换鼓”本身,而符马活的核心观点是说: “雷神取鼓”的神话传说应了验,或者说产生了灵异现象。
一开始,我更倾向自然景观说:“雷州换鼓”是在雷州雨季打雷时出现的惊天动地,声势浩大,蔚为奇观的大自然现象。“古代雷州覆盖着密密麻麻的热带雨林,三面环海。雨季打雷时,路过的雨云与地面、海面的湿气相互作用,加强了打雷需要的势能。而且雷暴在半岛左右往复不断,有如驻在原地不走。造成了雷鸣闪电,雷声特大,时间特长的大自然奇观。”
随着资料收集的深入,我发现不光“雷州换鼓”有争议,连我深信了20年的“广德埋藏”也有争议。
《广德县志》(续修)主编陈骅先生在《太极洞与“广德埋藏”》提出: “广德埋藏”就是历史上广德祠山祭祀 (祭祀对象为祠山大帝,为苏浙皖交界一带信奉的道教神仙。) 的杀牛祭祀活动。
并引《宋史·黄震传》云:“广德俗有所谓埋藏会者,为坎于庭,深广皆五尺,以所祭牛及器皿数百纳其中,覆以牛革,封锁一夕,明发视之失所在”。好好的祭祀物品,挖个坑,盖张牛皮,第二天一看,没了!又是一桩灵异事件。
天下四绝中的“雷州换鼓”和“广德埋藏”两个都是祭品消失的灵异事件?这也太巧了吧?事实就是这么巧。
南宋石正伦《郯溪石正伦埋藏记》云:“正伦外大父,姑孰陈公好奇事,手疏成编。以雷州上鼓、广德瘗祭为天下第一……有而无际,空而实极,天下之灵异焉。”瘗(yì),埋物祭地。“广德瘗祭”,即是“广德祠山埋藏”,也就是常说的“广德埋藏”。
本来《警世通言》就是有志怪元素的小说集子,地理上并非严肃的考证书籍,所言时代也并不一定都是冯梦龙所处的“当代”。冯梦龙所言“天下”、“绝”之类,恐有道听途说,也必多小说手法。类似于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写天下有两柄神兵:倚天与屠龙。
“雷州换鼓”、“广德埋藏”两相注解,实为祭祀中的志怪传说。至此,我便舍弃了“雷州换鼓”是打雷现象、“广德埋藏”是太极洞的观点。
我们现在为什么把天下四绝的“绝”,理解为太极洞的瑰丽、钱江潮的壮阔、海市蜃楼的仙逸呢? 是因为我们在执果索因。
我们用太极洞的瑰丽、钱江潮的壮阔、海市蜃楼的仙逸反过来定义了“绝”字。“绝”本来只表示程度之极,并没有褒义。 《警世通言》中的“绝”字,其绝不在规模之宏大、景色之瑰丽,而在现象之灵异。
既然天下四绝,“绝”在灵异。那么“登州海市”、“钱塘江潮”,是不是也有灵异呢?又异在何处呢?
明永乐十九年朝廷重臣蹇义:“雷之布鼓、登之鬼市,河源地邱之神绩,广德祠山之埋藏,是谓天下四异,非妄传也。”
明王同轨《耳谈类增》卷五十一《雷击逆子》:“世常谓:雷州布鼓,广德埋藏,登州鬼市,丰都地狱。若皆不谬,而埋藏以下皆近幻。”
清李蕃《康熙黄县志·山水》:“考舆图天下有三大幻景:雷州布鼓、酆都杖条、登州海市是也。”
清马注《清真指南》卷五:“雷州天鼓、酆都地刑、扬州鬼市,世代相传,其来旧矣。予身亲历其地,皆谬言也。”
清陈祥裔《蜀都碎事》卷二:“世传天下有三怪:浙江水怪、雷州鼓怪、酆都鬼怪,予未亲历,心实疑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山市》:“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雷州布鼓、广德埋藏、登州鬼市、酆都地狱、浙江水怪以及冯梦龙原文所提“罗刹江”……一罗列,不难看出,确实还都是灵异事件。而且清代的人已经“心实疑焉”,认为“皆谬言也”。
古代人们对不寻常的现象的特殊解读导致了各种“怪景”、“异景”、“绝景”。以为雷神摄取了鼓、神仙取走了祭品、鬼怪引起了海市蜃楼、水怪泛起大潮。随着科技发展、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种种“谬言”不攻自破。鼓是被大风吹走的,祭品很可能是被人偷偷取走,大潮和海市则是引力和光影产生的自然现象。
而天下四绝中“三绝”之所以流传下来,“登州海市”、“钱塘江潮”是因为除了“谬言”,还确有其景。
宋绍圣四年广德知军事孙谔《禁埋藏文》和绍兴九年知军事洪兴祖《乞免埋藏文》,官府下文禁止“杀牛埋藏”这类铺张浪费又灵异的活动。“广德埋藏”按理说已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是三十年前太极洞对外开放,发展旅游经济,附了“广德埋藏”之名。
“雷州换鼓”同样是景象遗失,自然就出现了不同说法的争议。只是这两年湛江地区借其名举办祭祀文化旅游活动,估计是受了“广德埋藏”的启发。
灵山殿,位于宜兴新街街道潼渚村,是一座有着五百多年文字记载史的正一派道观。现有建筑坐南朝北,沿山势从高到低依次为财神殿、玉皇殿、慈航殿、文昌殿、山门;斋堂、宿舍等生活用房五十余间均在山侧,气势宏伟。
灵山殿为祭祀开通百渎、治水有功德的祠山大帝张渤。他一生以治水惠民,深得百姓爱戴,宜兴人民为纪念他的治水功德,在此建庙奉祀。
《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卷二,坛庙所载张王庙条称:潼渚癸泾间有灵山殿,殿后祀李昭妃及柳赵二夫人。咸丰间蒋颂芬记殿右古柏四棵,千年物也。庙兵毁,古柏独存其一。同治七年,野彘害稼,从善、山亭两乡士民祷于神,患逐绝。因重建庙宇。《宜兴荆溪县新志》卷十金石篇记有碑三块:灵山殿碑,蒋如纨撰并书。重建灵山殿碑,张邦纪、蒋应震撰。重修灵山殿碑,潘宗洛、岳骥撰。
据宜兴灵山殿现存的碑记记载:先人建庙时仅有三楹小屋,后经信徒历年扩建和重建、重修。至清光绪二十三年时已有大小殿堂及配房共九十九间半,规模至阳数之极。
灵山殿第一次重修于明代万历间,由乡绅组成建昌开基度地,始建大殿。稍后由山亭、从善两乡的善会合议重修戏楼,庙神之身,焕然一新。未五、六年,突遭兵变,片瓦无存。过往行人叹息久之。
第二次重修是在清嘉庆二十四年至道光二年,重修门楼、大殿、楼庑暨寮房、观音堂、并增设窗。由山亭、从善各修其半,重修费用共三百四十四千三百文。后遭庚申之兵燹,殿中无一椽可蔽风雨。
第三次重修是在清同治间,因民间瘟疫,虫蝗害物,奉神祷之,立安。与会首等议筹资,于同治五年建土楼六楹,中供大帝暨李柳赵夫人像;东则痘部、监生、水母;西则孟姜眼光、田公田婆,嗣后,又造观音、城隍等殿,同时规定每年旧历二月八日为香场,做戏两天。
第四次是同治十三年,复建西楼、十王殿、东西看楼。唯大殿、楹经费浩大,无从措手。
第五次越光绪十二年至光绪二十一年,由溧邑蒋德懋助洋柒仟,邑东吕吉葆助钱贰伯币,由是复集资鸠工泥材,不数年间,素青缭碧、刻梅丹楹,而大殿竟巍然复成矣!终始二十余春秋,工逐竣,度支不下万金。
创建者及会首,有刻石为记。东房创建者山亭傅春山,会首是王济川,族侄福成;西房创建者从善蒋贻芬,吴元、濮升甲、潘宝庆等,会首是谈鸿逵,吴升高,并由沈大昌担任出纳。
灵山殿的主持道士是一匡上人李鸿皋,从城内惠真庵到果利庙,后徙居灵山殿管业。为确保维护殿堂经费及道士工资,又于光绪二十二年至光绪二十三年,置山田五十亩、平田九十八亩,荡田五十多亩。过入二月初八庙会。由一匡上人李鸿皋管理,并刻石《一匡上人田产碑记》。解放后,田产归集体所有,庙产由道士刘汝林、钱志祥、倪志和、董德银等人管理,直至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庙观遭毁。
一九九四年,灵山殿被批准为道教活动点,有灵山殿第十六代道士钱志强、第十七代道士钱金泉发动各方信士捐款。先后建造了祠山殿三间,三清殿三间及斋堂三间。二000年由原洞灵观负责人,灵山殿第十八代道士杨祖洪,专业负责灵山殿庙务工作。
缅怀治水英雄,祭祀祠山大帝,官民共祷风调雨顺、灵山殿道士和善会信众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不怕困难、不断在毁败的庙基上孜孜以求、重建新造,使之庙貌日盛,信仰日笃,努力传承在大灾大难前勇于团结拼博、争取必胜的光荣传统,值得留绪史乘,著于方志。
南京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2023-09-22 01:14:3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