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司马懿推荐给了刘备司马家能统一三国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7浏览:5收藏

把司马懿推荐给了刘备司马家能统一三国吗,第1张

水镜先生如果把司马懿推荐给了刘备,司马家能统一三国吗?

东汉末年,正是一个乱世,而英雄就随着乱世应运而生了,三国时一个不缺英雄的时代,而在英雄中最不缺的就是谋士,在街上随便走着,就能发现一大把的谋士,但是很多谋士是不成气候的,说起谋士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羽扇纶巾的诸葛亮。

很少有人能够做诸葛亮的对手,但是在三国后期的时候,诸葛亮遇上了他这一生最大的对手就是司马懿,诸葛亮进行了六次北伐,最后仍旧没有攻下魏国,最后还被司马懿给耗死了,可以说是司马懿的死对头了,司马懿也算是有智谋了。

那么为什么在刘备落魄的时候水镜先生推荐的时候不推荐自己的侄子而是推荐卧龙凤雏呢当初正是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才去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来,而刘备最后挤进东吴和曹魏之间建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诸葛亮是有很大的功劳的。

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但是自己却投身了曹操的阵营,而司马懿也是在曹操的阵营里的,这就说明水镜先生病没有那么淡泊名利,他也是想要名和利的,之所以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是他明白刘备虽然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但是终究不敌曹操。

所以他自己也到了曹操的阵营,但是可惜的是水镜先生到曹操阵营后还没来得及做些什么就病逝了,但是水镜先生在天下还是乱世的时候刘看清了以后的走向,着实是厉害,后来司马懿在曹操的阵营也确实得到了重用,也正是司马懿奠定的基础,后来到司马炎的时候才能统一了三国。

后来司马家成了三国整个时期最后的赢家,如果当初水镜先生把司马懿推荐给了刘备,就没有后来司马懿的发展了,不会做出一番大事,更不会有后来的晋朝,所以说有一双能看透事情真相的一双眼是很重要的。

司马徽与司马懿都是复姓司马,五百年前是一家。不过细细分析一下,司马徽与司马懿也许还真有点关系。

司马两个字出自上古官职,根据司马懿的族谱记载,司马这个姓出自上古帝王高阳氏的儿子重黎,重黎的官职是夏官祝融,夏官祝融是一个官职的名称,后来改为司马,到了西周时期,一个叫“程伯休父”的人是重黎的后人,也是司马氏的祖先,这个“程伯休父”还被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封为晋始祖。

“程伯休父”创造了司马这个姓氏后,史书记载的司马氏有名望的人,有战国时期的秦国名将司马错,秦汉时期项羽所封的殷王司马卬,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谈和司马迁父子,而殷王司马卬就是司马懿的先祖。

司马卬有个八世孙叫司马钧,司马钧有个儿子叫司马量,司马量有个儿子叫司马儁,司马儁有个儿子叫司马防,司马防一生有八个儿子,第二个儿子就叫司马懿。

司马懿的家族从司马卬开始就一直居住河内郡,河内郡是今天河南省的焦作市、济源市和新乡、安阳部分地区,河内郡就成为司马懿的祖籍地,司马氏也是河内郡的名门望族。

但是司马懿的爷爷司马儁曾经担任过相当长时间的颖川郡太守,而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从小就是在颖川郡长大的,史书没有记载司马儁到底有多少个儿子,但肯定不止司马防一个儿子。

司马徽是颍川郡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司马徽生活在颖川的时代,正好是司马儁与司马防在颖川生活的年代,虽然没有直接证据就说明司马徽是司马防的兄弟,但司马徽肯定是认识司马防,也许是同族中人,但若说毫无关系,也不太可能,怎么这么巧都在颖川郡?所以有可能司马徽是司马懿的叔父,只能说有可能。

东汉时期,整个天下基本上已形成世家大族掌控地方政治、民生、舆论的社会,地方上的世家大族彼此通婚结成政治联盟,形成一个个世族门阀,而且世代为官,司马家本来就是名门望族,而司马儁又担任颖川太守多年,在当地很有威望。

东汉末年的乱世时,司马防很早就投靠了曹操,根据当时世家大族不愿意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原则,很多大族都分出不同的人投靠不同的势力,也最大限度地押宝,达到保存家族的目的,司马徽倒是有可能是南下的司马家族中的一支。

司马徽这个人不喜欢官场,虽然司马徽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要知道精通这么多的知识只能是出身世家大族才有机会学习,司马徽南下荆州后,在襄阳隐居下来,并没有出仕,而是不断地向刘备推荐人才。

司马徽没有出仕的原因,要不就是淡泊名利,只想安静生活,要不就是没有遇到明主,司马徽在荆州期间,主政是荆州牧刘表,刘表这个人徒有虚名,能力欠佳,司马徽不愿意投靠,而又有能力又有雄心壮志的刘备却势力单薄。

于是司马徽不断地给刘备介绍人才,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司马徽推荐庞统是因为庞统来拜访司马徽,当时司马徽正在采桑叶,庞统与司马徽一直交谈从白天谈到晚上,司马徽从交谈中认定庞统是一个不得了的人才。

司马徽推荐诸葛亮给刘备,是因为司马徽与当时襄阳名士庞德公、黄承彦等人关系很好,而黄承彦又是诸葛亮的岳父,所以彼此熟识了,一熟识交往就多了,是不是人才,一眼就能出来,司马徽也认定诸葛亮是个人才。

而诸葛亮也有自已的朋友圈,比如诸葛亮就有四个很好的朋友,分别是徐庶、石韬、孟建、崔州平,合称诸葛四友,既然是诸葛亮的朋友,也就认识了司马徽也不奇怪。

司马徽之所以把徐庶、诸葛亮、庞统等人介绍给刘备,除了相关好友的大力推荐外,还因为徐庶、诸葛亮、庞统有意投靠刘备,刘备在当时可是寄居刘表门下的小军阀,徐庶、诸葛亮、庞统等人的眼光与众不同,宁愿选一个绩优股,将来可以发家,而不愿意投靠在现有政治格局已经定型的刘表、曹操及孙权等门下。

但不是人人都有识别黑马的眼光,比如徐庶,在投靠刘备后不久,在长坡之战刘备失败后,徐庶也离开了刘备,徐庶离开的表面原因是母亲被俘虏,背后说不出口的原因是曹操那里发展前途更好,刘备当时几近被灭亡。

除了徐庶之外,诸葛亮的另外三个好朋友石韬、孟建、崔州平都投靠了当时强大的曹魏,只能说人各有志,并不是人人都有诸葛亮的长远眼光。

司马徽为什么不介绍“侄子”司马懿投靠刘备呢?

道理很简单,司马懿的家族是河内望族,是曹操地盘上的世家大族,不可能跑到敌对势力荆州牧刘表控制下的荆州来投靠一个没落、四处流离、势力弱小的刘备,没那个必要,直接投靠曹操掌控的政府不是很好,何必舍近求远,况且司马懿的父亲、兄长都在曹操控制的朝廷中担任官职。

再说了,当时东汉的朝廷及皇帝都控制在曹操手中,皇帝可是天下读书人效忠的对象,不投靠曹操又能投靠谁呢?

司马懿、董卓、曹操、孙策、孙权、刘备以及五虎上将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分析:

1 曹操和董卓: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名将,权相。他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专揽朝政。而曹操是东汉末年权臣,曹魏政权的奠基者。在政治上,曹操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加强集权,兴修水利,推动了汉末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 孙策、孙权和刘备:孙策和孙权是亲兄弟,都是长沙太守孙坚的儿子。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在三国时期,他们是敌对关系,互相竞争和对抗。

3 五虎上将:五虎上将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五位重要将领,包括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协作,共同为蜀汉的繁荣和强大而奋斗。

4 司马懿: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三国时期,司马懿与曹操有间接的军事对抗关系,但也有学习和继承曹操部分政治和军事思想的表现。

综上所述,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直接的军事对抗和竞争关系,也有间接的政治影响和相互竞争关系。在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他们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同演绎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三国时期可谓是群英汇聚,人才辈出。在军事上有关羽张飞等一代虎将,在智谋上有诸葛亮、司马懿等一代谋士,在政治上有曹操那样的一代枭雄,可以说是汇聚一堂。自然笑到最后才是最终胜利者,今日咱们就来谈一谈谋士司马懿,为什么绝顶聪明的诸葛亮也会败在司马懿手上,而司马懿最终又是如何夺取了曹家手上的政权,依次解决了蜀国和吴国,最终统一全国了呢?

司马懿出世在名门贵族家中中,自小聪明又很好学,通读诗书,尤其是对兵法一类的书本极为有兴趣。他的父亲也是那时候著名的大臣,因此司马懿自小便备受家中的陶冶,心存豪情壮志。他博学多才而且钟爱结交朋友,常常与好朋友在一起科学研究兵法或是是对现如今的天地局势相互之间发布自己的观点。司马懿经常能一语戳中现如今天地的重要,字字犀利,令得与之结识的好友都十分钦佩。伴随着年纪的提高,司马懿的魄力也是持续的发展壮大,他渴望掌握权力呈现自己的才华,雄心壮志却一直没什么机会去实现它。

正巧此刻曹操杀掉袁绍夺得政权创建魏国,那时候曹操可真的是思贤若渴,由于曹操出生不太好,因此当上皇上后无法服众,各个地方全是垂涎着这一帝位,因此曹操急必须一个忠臣来辅佐他,听到司马懿才才华横溢,便派人前去聘用司马懿去为官。但是司马懿拥有自己的内心操守,他出生名仕豪庭、真实身份高雅,而曹操不过是一介普通,司马懿怎么会心甘情愿卑躬屈膝呢?因此他对外开放声称自己感柒寒症早已偏瘫在床不能下地行走。曹操敏感多疑自然不容易坚信,他多次派人前去邀约被拒绝后,他决策派遣刺客前去一探究竟。

而司马懿呢?即使床前的刺客用剑直指鼻尖他也是岿然不动,真是便是一副卧病在床不能下地的模样,曹操最终也是排除了顾虑,任凭司马懿装病来到。迫不得已钦佩司马懿的胆量、果断与淡定从容。危机时刻他机智过人,不但分辨出这也是曹操派遣的刺客,并且他也有令人震惊的胆量,应对刀剑居然镇定自若,这若是别人早就被吓跑了。

遗憾对于司马懿而言,装病安宁的日子无法不断很久,由于是病总是会有转好的时候的情况下。这俗话说得好: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整整的过去七年,曹操但是一直没有忘了他。七年后的一天曹操派人前去邀约司马懿去朝中复命,而且带话告知司马懿要不前去朝中为官,要不被送到牢房等待被斩头。这司马懿一看自己是躲不过去,尽管心里万般不情愿但也老老实实地前去辅佐曹操了。

在司马懿的辅佐下,曹操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连续在战斗中获得胜利。可是越与司马懿触碰,曹操越发现司马懿的欲望并不是一个重臣那么简单,这司马懿尽管表面上是忠诚耿耿,也确实是为魏国做出了许多奉献,可是他却怀着不臣之心。这还不是最危险的,最危险的是司马懿也有着一颗忍耐的心,从不容易暴露的欲望。曹操本便是敏感多疑,他开始架空司马懿的权力,将他的兵权分散开来,促使司马懿空有表面权力,其实是没什么实权可谈。

有一次曹操还曾作梦,梦见三匹马在一起吃同一个马槽里的食物,这一梦可以说是蕴含深刻含义,暗示着曹操诸葛父子可能吞噬曹家的权力。曹操也是时时刻刻当心司马懿,而且嘱咐曹丕一定当心。遗憾曹丕并没有遵从爸爸的话,依然是与司马懿交好。为了更好地使曹操卸下防备,司马懿每日在家里是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从来不过问朝廷的事儿,这也是曹操暗中松一口气。

遗憾在曹操去世后没多久,曹丕就任而且再次恢复司马懿的权力乃至是远高于以前,而且与曹操不一样的是曹丕完全信赖司马懿,什么事情都会过问他。而且临死也是托孤司马懿,司马懿可以说是元老级人物了。没多久,司马懿的现在机会来了。那时候是曹爽执政,他一直不信任司马懿而且是随处为难他,最终司马懿只能再次装病,待曹爽出城后便集聚自己的兵力发动政变,谋权篡位,逼得曹爽迫不得已拿出自己的兵权,而魏国也是从此灭亡,新的时期晋国也拉开了序幕。

一、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袁绍挑选10万精锐步兵、1万骑兵,以黎阳为大本营;命令颜良为先锋,渡河进攻白马。曹操用荀攸之计,扬言渡河抄袭袁绍后路,袁绍命令颜良分兵一半到延津阻击曹操渡河;曹操命令于禁固守延津,以张辽、关羽为先锋,自己亲自领主力直扑白马,与东郡太守刘延夹击颜良,颜良遂阵亡。袁绍大怒,命令全军渡河;又命另一心腹大将文丑与刘备为先锋,直扑白马。曹操放弃白马,向延津撤退,并亲自帅精锐殿后,并故意放辎重;文丑、刘备带6000多骑兵追击,四散抢辎重;曹操乘机命令攻击,袁军大乱,文丑本人也被杀;曹操为诱敌深入,退回官渡。袁绍又不听田丰的计谋,并将他押送到邺城。袁绍摆开联营,步步进逼;曹操作出反应,命令于禁、乐进攻击两翼,大胜。袁绍为赢得胜利,在南方向李通、刘辟策反;李通不背叛反而领兵消灭暗通袁绍的地方豪强;曹操又命令曹仁、徐晃带领骑兵星夜前往镇压刘辟、刘备。袁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写书让江东孙策北上偷袭许昌;曹操谋士郭嘉认为孙策过于轻佻,必死于刺客之手,果然不久,孙策受到仇人阻击,伤重而亡(一说乃郭嘉暗中派遣曹操手下猛士杀孙策)。曹操与袁绍相持日久,军粮不足,意欲退回许昌,荀文若力劝曹操坚守,并最大限度支援前线。公元200年10月,曹操命令曹仁、徐晃等偷袭袁绍大将韩猛,烧毁韩猛押运的几千车粮草。袁绍谋士许攸建议袁绍派偏师偷袭许昌,抢走汉帝,遭到拒绝后又因为家属被审配收监,许攸无奈投靠曹操,并建议曹操偷袭袁军粮草堆放地乌巢;曹操留下曹洪等守大营,自己领夏侯渊、张辽、曹仁等直扑乌巢,同时命令徐晃偷袭袁军另外一粮草堆放地故市;曹军假装袁军,骗过袁军的盘查,偷袭乌巢。消息传到袁绍耳中,袁绍不听从大将张合应重兵救乌巢的建议;却听从谋士郭图意见命张合、高览率重兵强攻曹军大营,只派出少量骑兵救乌巢。救兵到达乌巢,曹操先集中全力攻下乌巢袁军营,擒守将淳于琼,烧毁所有物资;再回头击败来救的袁军骑兵;同时徐晃也攻下故市,烧毁所有的物资。消息传到袁军大营,郭图为免获罪,造谣说张合为乌巢之败而幸灾乐祸,同时派人通知张合说袁绍要杀张合,张合无奈投降曹军。曹操遂大举反攻,袁军毫无斗志,大部分投降曹军;袁绍等人仅仅与800亲兵逃走;后7万多投降的士兵被曹操下令活埋,天才谋士沮授为曹操诚意所动而投降,后得知家属在河北安好意欲北逃而被杀;袁绍另一重要谋士田丰被听信谗言的袁绍所杀。官渡大战,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精彩的战役,也是战争史上著名的范例;它标志着曹操正式称雄于北方,为北方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刘表病重,孙权于是加紧时机向荆州进攻;投靠刘表、驻扎新野的刘备也借口抵御曹操和孙权,把所属军队扩充到几万人,并命令关羽于樊口大力训练水军,准备抢夺荆州;刘表长子刘倚为后母蔡氏家族所逼,进驻夏口。8月,刘表病死,次子刘宗在实力派舅舅蔡瑁兄弟、张允、蒯越等的支持下,任荆州牧。曹操于是率领大军迅速从叶、宛的小路南下,击败刘备守军,占领新野;刘宗在王粲、蒯越、蔡瑁等人的建议下投降曹操。刘备企图占领南郡(江陵),依靠那里大量的物资抵抗曹操;曹操得知刘备意图后,自己亲自率领5000精锐骑兵星夜追击刘备,由于大量百姓跟随刘备南下,曹军于当阳长坂为追上刘军,而关羽、诸葛亮已经事先撤退到夏口,刘军大败,刘备、赵云等“仅以身免”;刘备无奈只好改变主意,退回夏口。曹操取江陵后,又攻取、招降了荆州8郡,受降刘宗水、陆军达10万人;刘备于是派诸葛亮与孙权结盟,孙权在听取了周瑜、鲁肃、诸葛亮的分析后,决定抗曹,并命令周瑜、鲁肃、程普带3万多水军与刘备回合。11月,曹操率领10余万大军,进攻夏口的刘备;曹操水军在赤壁与孙刘联军遭遇交战失礼,曹操领主力到达后,大军在乌林驻扎;由于水土不服,曹军大量染上血吸虫病。为了克服曹军不适应水战的缺点,曹操命令把大部分船只用铁索连起来,形成为日后惨败致命的“连环船”。周瑜、黄盖等人发现连环船有不易躲避火烧的致命弱点,决定利用火攻;通常冬天吹北风,而江南由于气候问题,每年在12月有几天是反常吹东南风;为方便纵火,周瑜、黄盖使出“苦肉计”,曹操被蒙骗上当。在一个北风转东南风的夜晚,黄盖诈降,成功纵火,曹军大乱,联军乘机进攻;曹军大量烧死、淹死、投降,曹操在亲卫队的保护下,仓皇从华容道逃回江陵;为避免战船落入联军手中,曹操命令放火烧毁其他营寨的所有战船。同时孙权在南方进攻合肥,曹操无奈命令张辽、乐进、李典星夜驰援合肥;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自己退回许昌。一年后,曹操命令曹仁、徐晃退出江陵,防守襄阳、樊城,荆州大部分于是落入刘备、孙权手中。209年,孙权从东线进攻合肥,于合肥为刘馥所挡。曹操10余万大军,败给了只有5--6万的孙刘联军,主要的原因是血吸虫病的流行和水土不服令北方军队丧失了战斗力,而曹操过于骄傲轻敌是主要的主观原因;而联军充分的利用了各个有利的条件,所以赢得胜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赤壁之战,曹操的所有水军全部丧失,而刘备、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实力大大增强,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中国的机会,对后世的影响相当大。

三、汉巴之战

公元215年,曹操以张合、朱灵为先锋,带5000兵马在前面开路,自己带领带领10万大军从陈仓出发。张鲁提议投降曹操,其弟弟张卫与大将杨昂等实力派坚决反对,张卫、杨昂率数万人坚守阳平关;曹军多次强攻不下,于是决定假装退兵迷惑张卫,张卫遂减少守军。曹操马上命令乘夜强攻,由于守军兵力薄弱并戒备松懈,阳平关于是失守,杨昂战死;曹军继续攻击其他的营寨,惊动了山上的几千只夜糜,夜糜冲进张卫大营,引起人喊马嘶,曹操以为张卫反击,于是命令夏侯敦、许褚等将领主力大举进攻,张卫不敌,遂投降,夺取阳平关集中体现了曹操的军事指挥艺术才华。张鲁再次提议投降,遭到阎圃的反对,张鲁于是封藏而前往巴郡。曹操知道张鲁有心投降,于是用高官收买了巴族七姓首领,张鲁无奈投降。曹操又命夏侯渊、徐晃、张合攻下三巴,同时关中的程银、侯选等叛将也投降曹操,曹操于是占据了汉中、巴郡。

刘备得知曹操平定了汉巴(其中巴东的首府为现在的重庆),对自己威胁极大,只好向孙权妥协,孙权也想借此在合肥发动攻势拿下淮南,于是双方中分荆州。于是刘备命黄权攻取三巴,杀投靠曹操的巴族首领杜获等人,曹操命张合反攻,攻下巴东、巴西,并迁移百姓往汉中,又与张飞大战50多天,被张飞所败。曹操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汉巴的措施后留下夏侯渊等人留守而自己班师回洛阳(继续进攻刘备是否合适后面有分析),并迁移8万多人民回关中。刘备集中力量后,先以张飞、马超、吴兰进攻武都,在下辩一带随时阻挡关中曹军增援汉中;自己领法正、黄忠、赵云等人率主力进攻夏侯渊据守的阳平关。曹操马上命令曹洪、曹休(本来是曹植当主帅,由于曹丕作怪------)增援汉中,在下辩与刘备军展开激战,破吴兰,吴兰逃入阴平,为当地人所杀,后击败马超、张飞,平定响应刘备的地方首领雷定等部。刘备向诸葛亮求救,诸葛亮号召“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最大程度集中力量支援前线,形势对曹操相当不利,曹操亲自驻军长安,并命令曹仁平定向关羽投降的宛城守将侯音。刘备亲用法正的计谋,调动夏侯渊的一半军队增援张合,然后乘夜偷袭夏侯渊,第二天凌晨,刘备派黄忠偷袭正在指挥修补鹿角的夏侯渊,夏侯渊遂被杀,张合被逼收集残兵回守阳平关。由于形势更加严峻,曹操于是亲自到汉中前线,命令徐晃偷袭陈式据守的马鸣阁,恢复了汉中与下辩的联系;刘备命令部下坚守阵地,同时袭扰曹操的补给线,又命令赵云、黄忠偷袭北山,烧毁了曹军万余袋粮草。曹操无奈,只好让曹真去下辩接曹洪,放弃汉中,同时迁移几万户百姓回关中。汉中之战的结果,基本决定了三国鼎立。

四、关羽失荆州

公元218年10月,南阳百姓因不堪剥削暴动,宛守将侯音乘机叛乱,致函关羽求助;关羽反映迟钝,侯音为曹仁所擒杀。219年7月,关羽受刘备取汉中胜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于禁为将,督7军救曹仁,同时命徐晃率军进驻宛城。8月,山洪爆发,淹于禁等7军,关羽乘机攻击,庞德不降被杀,于禁投降;曹仁沉白马坚守樊城。关羽以偏将攻襄阳,自己亲自攻打樊城,并于樊城北布下阵地,以防北方曹军援兵;同时派人向附近郡县策反,荆州刺吏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许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策应关羽;陆浑人孙狼聚众暴动,响应关羽,邺城魏讽乘机企图发动政变;即所谓“威镇华夏”。曹操听取司马懿、蒋济等人意见,与孙权结盟,同时命徐晃率军救曹仁,并命名将张辽火速援曹仁。孙权故意派陆逊代吕蒙,关羽大意,遂抽走荆州部分守军;闰十月,孙权令吕蒙为大督,率军袭取江陵,孙皎后继,另派右护军蒋钦督水军进入沔水(汉水),防关羽顺流而下。吕蒙至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将战舰伪装成商船,兵士扮为商人,昼夜兼程。至公安,迫蜀守将傅士仁归降,继用傅士仁劝降了江陵守将糜芳,并厚待关羽将士眷属,释放关羽俘获的魏军将士,抚慰百姓。同时,令陆逊进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刘备。徐晃到前线后,与曹仁取得联系,曹仁军士气大增;为离间孙刘,从中渔利,乃令部将将孙权来信射入关羽营中,关羽见后,犹豫不决,军心动摇。徐晃乘机大举进攻关羽据点,大破关羽,并乘机打通樊城路线。是时,洪水退,曹仁引军配合徐晃攻击关羽,文聘从水路短关羽粮道,关羽节节败退。关羽知荆州已失,急忙退军,士兵得知家属获厚遇,士气剧降;后关羽败亡麦城。

五、夷陵之战

公元219年,关羽被吕蒙擒杀,荆州为孙权所有,刘备在巴山以东的势力全部消亡。为挽回既得利益,并为关羽报仇,不顾大臣劝告,决意东出,令车骑将军张飞自阆中(今属四川)会师江州(今重庆)。张飞出发前被部将刺杀,刘备仍令诸葛亮留成都,赵云在江州为后军督,自统大军于七月东征。孙权向刘备求和不成,进一步与魏修好,八月再次遣使称臣。曹魏趁势封孙权为吴王,加紧离间孙、刘。孙权接受封王,同时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徐盛、韩当、孙桓等部5万人拒蜀军;令平戎将军步骘领兵万人守益阳(今属湖南),企图阻止武陵(今湘西、黔东及鄂西南一带)土著部族助蜀。当4万蜀军进攻巫(今四川巫山)、秭归(今属湖北)时,陆逊针对蜀军势盛、求胜心切以及地形于己不利的状况,采取先让一步、集中兵力、相机决战的方略,令守将李异、刘阿率部退至夷陵成亭(今湖北枝城北,长江东岸)一带,据守有利地形,将几百里峡谷山地让给刘备,以疲惫蜀军。次年正月,刘备遣将军吴班、陈式督水军进入夷陵地区,锁江东西岸。二月,亲率诸将自秭归南渡,经崎岖山道,进至夷陵、夷道(今枝城)一带连营,坐镇I亭指挥;以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诸军至夷陵北,与吴军相拒,兼防魏军袭击;派侍中马良进至武陵郡,接应反吴投蜀的部族首领沙摩柯,争取更大支援。当刘备遣前部督张南围孙桓于夷道时,吴军众将请求陆逊派兵救援,陆逊知孙桓得人心,且夷道城坚粮足,坚持不予分兵。蜀军频繁挑战,吴将急欲迎击,陆逊耐心劝止,坚守不出。有的老将和公室贵戚出身的将领企图各行其是,欲贸然出动,陆逊绳以军纪,严加制止。刘备埋伏8 000蜀兵于山谷,派吴班在平地扎营,企图诱陆逊出战。陆逊识破其计,仍不与战。两军相持达半年之久。蜀军远道出师,速决不成,且营地分散,运输困难,兵疲意懈。时值暑热,刘备将水军移驻陆上,失去主动。闰六月,陆逊认为时机成熟,决定由防御转入反攻。先以火攻破蜀军一营,继令诸军乘势进攻,迫使刘备西退。张南闻讯,亦弃夷道北走,受朱然、孙桓南北夹击,战死。陆逊即令水军封锁江面、孙桓等扼守夷陵道,分割蜀军于大江东西,进而各个击破,火烧连营,克营40余。蜀军死伤惨重,将领杜路、刘宁投降,大督冯习及沙摩柯被杀。刘备败退西北马鞍山,依险据守。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歼蜀军数万。刘备领余部趁夜向西突围,后卫将军傅肜等被吴军斩杀。刘备军退向秭归,并令驿人于险道上烧铙铠阻塞道路以断后。吴军将领纷纷请战欲大举追击。陆逊为防曹魏袭吴,仅派李异、刘阿跟踪至南山(指秭归南岸之山)。黄权因归路被吴军截断,率众投魏。刘备收集散兵后由秭归退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李异、刘阿于八月还守巫。次年四月,刘备病亡。

六、诸葛亮北伐

公元228年,曹丕病死,诸葛亮乘机出兵汉中,自己带领大军直扑曹魏据守的祁山;同时派老将赵云、邓芝带领偏师从斜谷出发扬言攻打湄城,然后进攻曹魏中心城市长安;由于蜀军经过2年多的养精蓄锐、准备充分而曹魏准备不足,蜀军很快攻下祁山,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投靠蜀,曹魏朝野震动。魏明帝曹睿马上命令大将军曹真率领15万大军由长安出发,驰援湄城;智勇双全的名将张合领5万精兵星夜截击诸葛亮部队;自己也亲自到达长安坐镇。诸葛亮以马谡为先锋,抢先占据战略要地街亭,马谡不听副将王平的苦告,把军队驻扎在附近小山,同时让王平在附近驻扎;张合到达街亭后,分一部分兵马阻止王平与马谡合兵,自己带领主力把马谡军队围在山上,同时命令放火烧山;马谡大败,不敢见诸葛亮,而逃回成都,后病死在狱中。蜀军失去街亭后,基本为张合所钳制,无法突破张合防线;而东线的赵云部也为曹真的优势兵力所败;诸葛亮无奈只得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在北伐前,大将魏延提出由他带领5000精兵从斜谷出发抄近路直取长安,为诸葛亮所拒绝。

当年冬天,曹魏大司马曹休在石亭为吴所败,关中主力东下救曹休。诸葛亮乘机杀出散关,包围战略要地陈仓;由于曹魏大将军曹真早料到诸葛亮必定会有此着,事先让智勇双全的将军郝昭领3000兵马守陈仓。由于陈仓地势险要,易守南攻,再加上郝昭在上任后准备了大量的滚石、油脂、火箭等物资,还加固了城墙。蜀军在强攻了20多天后还没有攻破,蜀军粮草不足,曹魏名将张合也带领大军前来支援;诸葛亮只得命令退回汉中,设伏兵杀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公元229年春,诸葛亮派陈式(陈寿之父)取武都、阴平两个小郡。第三次北伐虽然是获得了两个郡,但无法扭转被动的劣势。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再次攻打曹魏据点祁山。曹睿命令司马懿、张合等带大军迎战诸葛亮;诸葛亮留下王平领一部分人马继续攻打祁山,自己率领主力与司马懿决战;在路上击败曹魏凉洲牧郭淮部,抢收当地小麦当军粮。司马懿知道蜀军远道而来,再加上补给线漫长而艰辛,于是坚守不出;后诸葛亮设计败司马懿,司马懿更是坚守不出。但蜀军由于负责后勤的第二号实权人物李严(李平)粮草供应不上,而假传后主命令让诸葛亮退兵,诸葛亮无奈只好退兵;司马懿得知诸葛亮退兵,命令大将张合追击,张合抗议,司马懿强行命令张合追击,张合为诸葛亮所置伏兵射杀;第四次北伐也是以失败告终。

公元234年,经过3年修养生产的蜀军,一改过去从祁山出发的老路子,从斜谷出兵,同时发函让孙权配合作战;曹魏也司马懿带领大军与诸葛亮对峙。诸葛亮到达五丈原后,为了和曹魏军队长期作战,在当地进行屯田;孙权军队也为魏明帝曹睿亲自带领大军击败,孙权退回建业;司马懿知道蜀军不可能长期作战,也采用坚守不出的老办法等待蜀军粮尽而退,不论诸葛亮怎样激将,还是坚守不出。由于军旅生活的艰辛和胜利遥遥无期,诸葛亮病重;诸葛亮抛开副统帅魏延与姜维、杨仪等商量后事。诸葛亮死后,以杨仪为主帅,让魏延殿后;魏延与杨仪不合,先南归烧阁道,为杨仪所败,和儿子逃回成都路上被杨仪派马岱所杀。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以失败便告终。

把司马懿推荐给了刘备司马家能统一三国吗

水镜先生如果把司马懿推荐给了刘备,司马家能统一三国吗?东汉末年,正是一个乱世,而英雄就随着乱世应运而生了,三国时一个不缺英雄的时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