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姓来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鲁姓来源,第1张

百家讲坛百家姓鲁姓起源 鲁姓起源

鲁姓出自于姬姓。周武王的弟弟旦有封地在周,称为周公。周公当初被封在东方的鲁国,但是他要留在周都辅佐周王,就派儿子伯禽去鲁国。伯禽到了鲁国以后,继续征伐周周围的淮夷、徐夷两地,使鲁国成为当时的东方大国。据说伯禽和姜太公同时前往封国,太公花了五个月就把齐国整顿就绪回报周公,周公惊讶地问:“怎么这么快呀?”太公说:“我简化了君臣的礼节,依从当地人的风俗,所以很快就使齐国的民心安定了。”伯禽却过了三年才向周公回报,周公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来,他说:“我改变当地人的习俗,制定了新的礼节,教会他们守三年之丧,所以来得晚。”周公叹息说:“鲁国将来必定要向齐国称臣了。为政繁琐,百姓就不会亲近;为政简易,百姓才愿意归附啊!”周公死后,其子伯禽先前已受册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初受封到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一共传了三十多代,由于鲁国固守周的旧制度,春秋以后果然逐渐衰落了。到了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的考烈王灭掉。被迫迁居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其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鲁了。

鲁姓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

有史书记载的鲁氏的郡望堂号较少。后汉设置了扶风郡,现在陕西省兴平市。

鲁姓家乘谱牒 暂无! 鲁姓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起初鲁氏多分布在山东省。当时的鲁国,拥有非常广大的封地,包括现在山东省济阳县东南,到江苏省沛县,安徽省泗县的一带。早期的鲁姓人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到了战国时期,鲁国被楚国灭掉。被迫迁居下邑(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鲁姓人士也就逐渐向其他地区繁衍。今出现在浙江绍兴等地。 鲁姓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一开始便光彩夺目的鲁氏,早在春秋时期就出了两位迄今仍被受中国人敬仰的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被后世举为土木工匠祖师的鲁班,和以义不帝秦而被传诵千古的鲁仲连。

鲁班:春秋末期鲁国人,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他不仅能建筑“宫室台榭”,而且在征战频繁的年代,曾造“云梯”、“勾强”等攻城、舟站的器械。相传他创造了“机关备具”的“木马车”;发明曲尺、墨斗等多种木制工具;还发明磨子、碾子等,他的确是少有的勤劳、机巧的匠工,受到社会普遍的赞扬,称他是“机械之圣”。对后世影响很大,几千年来,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匠等工艺部门共同祖师,称他为“鲁班爷”。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东城人。家富于财,好施与,的乡邑欢心。周瑜为居巢长,故过候,且求资粮,肃有米六千斗,以一半与之。瑜遂荐于孙权,独建议结刘备拒曹操。权甚重视。鲁肃为人方严,虽在军陆,手不释卷,善谈论,又能属文,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德化为治”是中国一个传统的崇高政治理想,数千年来想而往之,却极少有人能够做到。

而在大约两千年以前的东汉时期,却的确有人办到了,那就是东汉肃宗时的中牟令鲁恭。据史书记载,鲁恭当中牟令时,以德为治,结果出现了“三异”,那就是“虫不入境,化及禽兽,童子有仁。”如此的政治境界,鲁恭办到了,真是鲁姓人士最值得自夸的一项莫大的殊荣。

鲁丕:鲁恭之弟,东汉名臣,累官至侍中。好学,兼通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时名儒。关东号之曰:“五经复兴鲁叔陵”。

鲁峻:昌邑(今属山东)人,东汉官吏、学者。专治鲁诗颜氏春秋,初举孝廉,累官至屯田校尉。

鲁胜:代郡人,西晋学者、逻辑学家。少有才操,曾宰建康令。其所著涉及到极为丰富的古代逻辑思想发展和逻辑对象争论的历史情况。著作仅存《墨辩注序》。

鲁瀚:清江(今属浙江)人,宋代诗人。涉猎广泛,尤精于易,善诗。有林园二十亩,坞内有含笑花数十株,自号笑坞老人。

鲁伯能:安吉(今属浙江)人,宋代学者。博学强记,九岁通五经,日读万言。夜乘月光诵读达>>

贵州毕节鲁姓来历?从那里迁移来,发源地是那里? 鲁姓来源有二:

(1)出自姬旦。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及《元和姓纂》等所载,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之子伯禽于鲁,至鲁公顷灭于楚,其后子孙以国为氏。

(2)其他民族改姓而来。据《通鉴》所载,东晋时乌桓人有鲁姓;金时女真人孛术鲁氏汉姓为鲁;清时甘肃平番县土司巩卜失加(元蒙古人后裔),明时赐姓鲁;清满洲八旗姓秦楚鲁氏、博都里氏有改鲁姓者;佤族姓木依库氏,子孙分别以三子之名为姓,其一曰鲁;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者有鲁姓;今彝、白、苗、土家、布依、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鲁姓 - 得姓始祖周武王 姬旦。又名周公、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周初三公之一。是周武王克商灭纣时的主将,居功至伟。周初,周武王大封诸侯,周公旦被封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为天下最富绕之地之一。周公旦被封后,因要留在京城辅政,乃遣其子伯禽就封鲁国。下传三十四代到公元前二五六年,鲁王顷公时,鲁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鲁姓。他们尊姬旦为鲁姓的得姓始祖。

姓氏 鲁 是怎么出现的呢 或者说它的由来 现在鲁姓大多分布在哪省较多 一、 姓氏源流鲁氏的得姓,在众多的古籍中均有记载,其得姓始祖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 鲁姓出自于姬姓。周武王的弟弟旦有封地在周,称为周公。周公当初被封在东方的鲁国,但是他要留在周都辅佐周王,就派儿子伯禽去鲁国。伯禽到了鲁国以后,继续征伐周周围的淮夷、徐夷两地,使鲁国成为当时的东方大国。据说伯禽和姜太公同时前往封国,太公花了五个月就把齐国整顿就绪回报周公,周公惊讶地问:怎么这么快呀?太公说:我简化了君臣的礼节,依从当地人的风俗,所以很快就使齐国的民心安定了。伯禽却过了三年才向周公回报,周公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来,他说:我改变当地人的习俗,制定了新的礼节,教会他们守三年之丧,所以来得晚。周公叹息说:鲁国将来必定要向齐国称臣了。为政繁琐,百姓就不会亲近;为政简易,百姓才愿意归附啊! 周公死后,其子伯禽先前已受册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初受封到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一共传了三十多代,由于鲁国固守周的旧制度,春秋以后果然逐渐衰落了。到了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的考烈王灭掉。被迫迁居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其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鲁了。 二、 迁徙分布起初鲁氏多分布在山东省。当时的鲁国,拥有非常广大的封地,包括现在山东省济阳县东南,到江苏省沛县,安徽省泗县的一带。早期的鲁姓人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到了战国时期,鲁国被楚国灭掉。被迫迁居下邑(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鲁姓人士也就逐渐向其他地区繁衍。今出现在浙江绍兴等地。 三、 郡望堂号 有史书记载的鲁氏的郡望堂号较少。后汉设置了扶风郡,现在陕西省兴平市。 四、 家乘谱牒 五、 历史名人一开始便光彩夺目的鲁氏,早在春秋时期就出了两位迄今仍被受中国人敬仰的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被后世举为土木工匠祖师的鲁班,和以义不帝秦而被传诵千古的鲁仲连。 鲁班,春秋末期鲁国人,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他不仅能建筑宫室台榭,而且在征战频繁的年代,曾造云梯、勾强等攻城、舟站的器械。相传他创造了机关备具的木马车;发明曲尺、墨斗等多种木制工具;还发明磨子、碾子等,他的确是少有的勤劳、机巧的匠工,受到社会普遍的赞扬,称他是机械之圣。对后世影响很大,几千年来,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匠等工艺部门共同祖师,称他为鲁班爷。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东城人。家富于财,好施与,的乡邑欢心。周瑜为居巢长,故过候,且求资粮,肃有米六千斗,以一半与之。瑜遂荐于孙权,独建议结刘备拒曹操。权甚重视。鲁肃为人方严,虽在军陆,手不释卷,善谈论,又能属文,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 德化为治是中国一个传统的崇高政治理想,数千年来想而往之,却极少有人能够做到。 而在大约两千年以前的东汉时期,却的确有人办到了,那就是东汉肃宗时的中牟令鲁恭。据史书记载,鲁恭当中牟令时,以德为治,结果出现了三异,那就是虫不入境,化及禽兽,童子有仁。如此的政治境界,鲁恭办到了,真是鲁姓人士最值得自夸的一项莫大的殊荣。 鲁丕:鲁恭之弟,东汉名臣,累官至侍中。好学,兼通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时名儒。关东号之曰:“五经复兴鲁叔陵”。 鲁峻:昌邑(今属山东)人,东汉官吏、学者。专治鲁诗颜氏春秋,初举孝廉,累官至屯田校尉。鲁胜:代郡人,西晋学者、逻辑>>

鲁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 ▲姓氏源流

鲁(Lǔ 鲁)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为周武王的弟弟姬旦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及《元和姓纂》等所载,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之子伯禽于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是为鲁公。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一共传了三十多代,由于鲁国固守周的旧制度,春秋以后果然逐渐衰落了。到了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的考烈王灭掉。被迫迁居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鲁氏。

2、出自其他民族改姓而来:

① 据《通鉴》所载,东晋时乌桓人有鲁姓。

② 金时女真人孛术鲁氏汉姓为鲁。

③ 清时甘肃平番县土司巩卜失加(元蒙古人后裔),明时赐姓鲁。

④ 清满洲八旗姓秦楚鲁氏、博都里氏有改鲁姓者。

⑤ 佤族姓木依库氏,子孙分别以三子之名为姓,其一曰鲁。

⑥ 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者有鲁姓。

⑦ 今彝、白、苗、土家、布依、朝鲜等民族均有鲁姓。

▲得姓始祖:姬旦。又名周公、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周初三公之一。是周武王克商灭纣时的主将,居功至伟。周初,周武王大封诸侯,周公旦被封鲁国(都城在今山东省曲阜),为天下最富绕之地之一。周公旦被封后,因要留在京城辅政,乃遣其子伯禽就封鲁国。下传三十四代到公元前二五六年,鲁王顷公时,鲁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鲁姓。他们尊姬旦为鲁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古时的鲁国,拥有较大的封地,包括现在的山东滋县及江苏沛县、安徽泗县一带。公元前二五六年,鲁为楚所灭,子孙被迫迁居下邑(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后此地被齐国所占,鲁姓开始在山东大地缓慢繁衍。如战国末期的著名学者鲁仲连即为齐国人,后义不仕秦。秦汉之际,鲁姓开始向当时政治文化的中心――关中迁徙。王莽篡权时,有扶风平陵人鲁匡在朝中任职,号为“智囊”,其子在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其孙鲁恭为东汉名相,恭之弟鲁丕任侍中高职,由于此支扶风鲁姓历代显贵,族大人众,于是形成了鲁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扶风郡。东汉中期以后,鲁姓开始向河南新蔡一带迁衍,后昌盛壮大为鲁姓新蔡郡望。并以新蔡为中心,向安徽、江苏的北部缓慢迁衍。东汉末年,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省定远)人鲁肃为避战乱,举家先迁曲阿,后渡江定居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其子鲁淑,孙鲁睦均为将于东吴,三家归晋后,子孙散居江南各处。西晋时,著名学者鲁胜为代郡(今山西省阳高)人,鲁褒为南阳人。因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至隋唐以前,鲁姓已广布江东一带。唐代前期,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鲁姓得以平稳发展,除继续繁衍播迁于江南一带外,在北方的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都得以发展。宋元之际,居江苏、江西、安徽、浙江一带的鲁姓为避兵火南迁入闽粤,西迁入湖胆。元末起义军四起,后为争皇权互相攻伐,致使两江、两湖、两河、皖鲁之地成为杀人战场,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形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之凄凉景象。于是明初洪武年间,鲁姓作为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北京、天津、江苏、湖南等地。清中叶以前,山东鲁姓发展迅速,并随闯关东之风潮到东北谋生,亦有临海之鲁姓赴台,进而播迁海外。如今,鲁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安徽之鲁姓为多,上述两省之鲁姓约占全国汉族鲁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九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二。

▲历史名人

鲁 班:春秋时鲁国人,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建筑家。本公输氏,名般,后人称为鲁班。他不仅能建筑“宫室台榭”,而且在征战频繁的年代,曾造“云梯”、“勾强”等攻城、舟站>>

鲁氏家族的由来?或祖先是哪个?? 姓氏源流

鲁氏的得姓,在众多的古籍中均有记载,其得姓始祖是周公旦的

儿子伯禽。

鲁姓出自于姬姓。周武王的弟弟旦有封地在周,称为周公。周公

当初被封在东方的鲁国,但是他要留在周都辅佐周王,就派儿子伯禽

去盯国。伯禽到了鲁国以后,继续征伐周周围的淮夷、徐夷两地,使

鲁国成为当时的东方大国。据说伯禽和姜太公同时前往封国,太公花

了五个月就把齐国整顿就绪回报周公,周公惊讶地问:怎么这么快

呀?太公说:我简化了君臣的礼节,依从当地人的风俗,所以很快

就使齐国的民心安定了。伯禽却过了三年才向周公回报,周公问他

为什么这么晚才来,他说:我改变当地人的习俗,制定了新的礼节

,教会他们守三年之丧,所以来得晚。周公叹息说:鲁国将来必定

要向齐国称臣了。为政繁琐,百姓就不会亲近;为政简易,百姓才愿

意归附啊!

周公死后,其子伯禽先前已受策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初受封

到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一共传了三十

多代,由于鲁国固守周的旧制度,春秋以后果然逐渐衰落了。到了战

国时,鲁国被楚国的考烈王灭掉。被迫迁居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

城邑),其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鲁了。

以上信息 援引自《百家姓》

百家姓姓鲁的由来 1、出自姬姓,为周武王的弟弟姬旦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及《元和姓纂》等所载,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之子伯禽于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是为鲁公。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一共传了三十多代,由于鲁国固守周的旧制度,春秋以后果然逐渐衰落了。到了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的考烈王灭掉。被迫迁居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鲁氏。

2、出自其他民族改姓而来:

① 据《通鉴》所载,东晋时乌桓人有鲁姓。

② 金时女真人孛术鲁氏汉姓为鲁。

③ 清时甘肃平番县土司巩卜失加(元蒙古人后裔),明时赐姓鲁。

④ 清满洲八旗姓秦楚鲁氏、博都里氏有改鲁姓者。

⑤ 佤族姓木依库氏,子孙分别以三子之名为姓,其一曰鲁。

⑥ 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者有鲁姓。

⑦ 今彝、白、苗、土家、布依、朝鲜等民族均有鲁姓。

得姓始祖:姬旦。又名周公、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周初三公之一。是周武王克商灭纣时的主将,居功至伟。周初,周武王大封诸侯,周公旦被封鲁国(都城在今山东省曲阜),为天下最富饶之地之一。周公旦被封后,因要留在京城辅政,乃遣其子伯禽就封鲁国。下传三十四代到公元前二五六年,鲁王顷公时,鲁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鲁姓。他们尊姬旦为鲁姓的得姓始祖。

姓鲁的祖籍在哪里 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九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二。

一、寻根溯源:鲁姓来源有二:1、出自姬旦。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及《元和姓纂》等所载,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之子伯禽于鲁,至鲁公顷灭于楚,其后子孙以国为氏。2、其他场族改姓而来。据《通鉴》所载,东晋时乌桓人有鲁姓;金时女真人孛术鲁氏汉姓为鲁;清时甘肃平番县土司巩卜失加(元蒙古人后裔),明时赐姓鲁;清满洲八旗姓秦楚鲁氏、博都里氏有改鲁姓者;佤族姓木依库氏,子孙分别以三子之名为姓,其一曰鲁;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者有鲁姓;今彝、白、苗、土家、布依、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二、得姓始祖:姬旦。又名周公、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周初三公之一。是周武王克商灭纣时的主将,居功至伟。周初,周武王大封诸侯,周公旦被封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为天下最富绕之地之一。周公旦被封后,因要留在京城辅政,乃遣其子伯禽就封鲁国。下传三十四代到公元前二五六年,鲁王顷公时,鲁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鲁姓。他们尊姬旦为鲁姓的得姓始祖。

三、繁衍播迁:古时的鲁国,拥有较大的封地,包括现在的山东滋县及江苏沛县、安徽泗县一带。公元前二五六年,鲁为楚所灭,子孙被迫迁居下邑(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后此地被齐国所占,鲁姓开始在山东大地缓慢繁衍。如战国末期的著名学者鲁仲连即为齐国人,后义不仕秦。秦汉之际,鲁姓开始向当时政治文化的中心――关中迁徙。王莽篡权时,有扶风平陵人鲁匡在朝中任职,号为“智囊”,其子在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其孙鲁恭为东汉名相,恭之弟鲁丕任侍中高职,由于此支扶风鲁姓历代显贵,族大人众,于是形成了鲁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扶风郡。东汉中期以后,鲁姓开始向河南新蔡一带迁衍,后昌盛壮大为鲁姓新蔡郡望。并以新蔡为中心,向安徽、江苏的北部缓慢迁衍。东汉末年,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鲁肃为避战乱,举家先迁曲阿,后渡江定居建康(今江苏南京),其子鲁淑,孙鲁睦均为将于东吴,三家归晋后,子孙散居江南各处。西晋时,著名学者鲁胜为代郡(今山西阳高)人,鲁褒为南阳人。因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至隋唐以前,鲁姓已广布江东一带。唐代前期,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鲁姓得以平稳发展,除继续繁衍播迁于江南一带外,在北方的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都得以发展。宋元之际,居江苏、江西、安徽、浙江一带的鲁姓为避兵火南迁入闽粤,西迁入湖广。元末起义军四起,后为争皇权互相攻伐,致使两江、两湖、两河、皖鲁之地成为杀人战场,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形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之凄凉景象。于是明初洪武年间,鲁姓作为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北京、天津、江苏、湖南等地。清中叶以前,山东鲁姓发展迅速,并随闯关东之风潮到东北谋生,亦有临海之鲁姓赴台,进而播迁海外。如今,鲁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安徽之鲁姓为多,上述两省之鲁姓约占全国汉族鲁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

四、郡望堂号:鲁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扶风郡,三国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晋移治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北魏移治好畴(今陕西乾县东);2、新蔡郡,治所在新蔡(今属河南)。

堂号:“琴书”、“扶风”、“三异”、“五经”等。

五、宗族特征:1、鲁姓来源比较纯正。2、历史上,鲁姓人济济多才,多为文人雅士,纵有武将,亦为儒将,与其姓氏截然相反。3、鲁姓人源出曲阜,望出扶风,可能有某种根深蒂固的情结,现今鲁姓以山东人为最多。4、堂号来历发人深省。如三异堂源出东汉宰相鲁恭>>

鲁氏起源哪里? 鲁(Lǔ )姓源出有二,一说出自姬姓,为周武王的弟弟姬旦之后,以国名为氏;一说出自其他民族改姓而来。 古时的鲁国,拥有较大的封地,包括现在的山东滋县及浮苏沛县、安徽泗县一带。公元前二五六年,鲁为楚所灭,子孙被迫迁居下邑(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后此地被齐国所占,鲁姓开始在山东大地缓慢繁衍。现在大多分布在山东省临沂市临港区壮岗镇居多。

寻找山东蓬莱一个山村的鲁姓人家的起源,是从哪个地方迁徙过来的呢??有知道的吗? 看这样子很像是鲁仲连的后代!郸仲连是齐国人,但是他的祖先基本是从原鲁国也就是现在的曲阜泰安一带迁过来的!而后来鲁仲联隐居于现在的烟台海域附近!

既然没那么早,那么你觉得这样的一两户人家会有完整的家谱吗?普通的小老百姓基本上都不知道自己的渊源!

  [冯]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便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富思库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冯氏(汉族)等。

  富思库氏Fusuku Hala 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姓氏,满语的意思“喷壶”,世居墨洛古,后冠汉字姓冯、富。

  ========================================

  康熙时“从科尔沁撤回”一共有75姓,293户(人)。

  富思库氏 也是其中一户。

  =====================================

  富思库氏后冠汉字姓冯、富。

  得姓始祖:冯简子、冯文孙。

  =====================================

  附:

  康熙时“从科尔沁撤回”的姓氏

  瓜儿佳氏99户,舒穆禄氏6户,马佳氏1户,赫舍里氏16户,佟佳氏5户,纳喇氏5户,富察氏57户,完颜氏1户,吴雅氏6户,颜扎氏8户,锡克特理氏1户,库雅喇氏1户,宁古塔氏1户,萨哈尔察氏2户,扎思瑚理氏1户,瑚锡哈理氏1户,鄂济氏1户,裕瑚鲁氏4户,伊拉理氏1户,虎尔哈氏2户,温都氏4户,札苏理氏1户,喀尔拉氏1户,郭尔佳氏2户,额尔图氏1户,扬佳氏3户,赫锡赫理氏1户,萨哈尔济氏2户,刘佳氏2户,果尔吉氏6户,武佳氏4户,佟鄂络氏1户,郭佳氏1户,瑚锡理氏1户,崇古喇氏1户,尼阳尼雅氏4户,朱佳氏1户,布尼氏1户,吴察喇氏1户,赫书氏1户,舒穆理氏1户,颜济理氏1户,赫叶勒氏1户,贵岳理氏1户,公仪理氏1户,公鄂理氏1户,瑚尔哈苏氏1户,尼庸特氏1户,哈尔拉氏1户,瑚塔氏1户,富苏瑚氏1户,博尔卓克氏1户,珠鲁氏1户,喀尔拉哈氏1户,玉鲁氏1户,乌颜齐氏1户,杨额理氏1户,瑚佳氏1户,尼音图氏1户,钮图氏1户,瑚尔佳氏1户,瑚尔哈喇氏1户,西尔图氏1户,墨呼理氏1户,哈苏理氏1户,哈萨喇氏1户,墨尔赫氏1户,哈思呼理氏1户,哈思琥氏1户,富思库氏1户,赫尔苏氏1户,乌宇氏1户,关佳氏1户,文徳氏1户,哈尔塔喇氏1户,合计75姓,293户(人)。

达州姓氏和寻根文化调查 近年来,随着我市姓氏文化和寻根文化的兴起,许多姓氏族人都积极参与族谱的编写和读修,留下了重要的家族与民族发展史料。近日,记者先后走访达州市公安局户政大队、市图书馆、中华姓氏研究专家等,对达州姓氏文化和寻根文化进行了初步探索。

达州姓氏多为湖广填川而来

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近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据介绍,中国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中国前十大姓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而达州市的情况如何呢?

记者在市公安局户政大队了解到:张姓,全市428554人;刘姓,342525人;陈姓,339080人;杨姓:284281人;黄姓,167425人;赵姓,114808人;吴姓,127798人;周姓,168235人。由于系统原因,李姓和王姓未得出数据。不过王姓里面,仅两字的就有100617人。

对姓氏族谱文化颇有研究的傅昌志告诉记者,姓氏都是三五千年以前逐步形成的,其来源五花八门,有地名、技艺、动物名称、气象名词、日常用品、朝代名称以及皇帝赐姓等。目前,达州的姓氏不下于500个。十之八九都是数百年前的外来人口,其中少部分姓氏人家是600年前后迁入川内的,80%以上均是300年前随湖广填川而来。湖广填川的路线有万县方向的水路,安康方向的陆路等等。300年前,达州地域正处湖广填川川东北第一站,所以达州“移民”多数是由湖广地区内麻城县孝感乡(现湖北黄冈市)迁来。据相关记载,当时,湖北一覃氏分支数百口人从水路来达,没想到在途中遭遇狂风骤雨,人船覆于漩涡之中,145人遇难。 李王二大姓的迁入史

虽然记者在户政部门没查到达州王姓和李姓人数的确切数据,但是记者在市图书馆找到了李、王两族族谱,对两族迁移和分布情况有所了解。

从李氏族谱看,李姓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区域是达县张家场李家沟、李家河沟以及达县 龙场的李家坝。李家沟分支的形成始于清康熙初年。发祥地是达县张家场西北,开派之祖是湖北麻城入川的李朝南,其子锡、铎、锦分居于李家沟下、中、上沟。

随后,李家沟分支成员陆续外迁,开拓了李氏族人的分布区域。约1751年有李多义迁徙巴中通江马三垭,1750年前后有李四元、李日奇分别迁徙今巴中市巴州区独柏场和张家场李家嘴,1920年有李仁兴迁徙达县香隆场高峡子,民国年间有李美玉入南江。马山垭翁沟族人约1941年有李荣春之子文学、文权、文通迁徙陕西省紫阳县,李仁发之子伦伍、伦敏迁徙通江县,1949年后李仁财迁徙通江城、李伦成迁徙江西省武宁县城。1954年后李家沟的李仁玉、李仁浩迁徙达县石桥镇列宁街。1980年后李仁楼迁往成都,李仁奎落业达县石梯,李美华居于重庆市,李仁汉、李仁元、李美清、李美权、李华伦、李伦炳、李伦权、李伦兴、李国等落业达城。

李氏自湖北入川的先祖分别于达县张家场及 龙场落业后,开拓奋进,发展壮大,各自形成支族。五四支族内共形成李家沟、李家河沟两大分支,21个主要聚居地。永进支族内共形成李家坝、李家山、李家沟、瓦石坪4个分支,21个主要聚居地。目前,达州市族人主要集中在达县,其次是渠县,地跨五四、永进、石桥、新进、沿河、香隆、鹿鸣、报恩、流溪等乡镇。

王氏入川始祖王治伦,脉承通江县马三垭,明朝弘治1488年移居开江九石坎。500多年来,其后裔子孙从这里生息繁衍于宣汉、达县、万源、平昌等县接壤的隘口、庆云、马渡、岩口、碑庙、北山、青宁、安云等乡镇所辖的地区。按地缘和血缘关系分成九石坎、王家坪、管家坝、柏扁、严家坪、大锣坪王家屋、王坪、石笋寨、秦家坝、何家岩、袁家湾、王家河、石宝岩、岩城坪、白依庵、等60多个支族。

神秘的姓氏图腾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佑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图腾作为崇拜对象,主要的不在他的自然形象本身,而在于它所体现的血缘关系。文中所言姓氏图腾崇拜的意义也就在于确认氏族成员在血缘上的统一性。

在许多姓氏族谱中,一般都有姓氏图腾。记者在渠县宋氏族谱中发现,宋姓是以祖先发明以图腾命名族称的典型。其祖先发明并继承建木 天。宋由“宀”和“木”组成。木代表建木,“宀”上的点代表“天齐”,“冖”代表天穹,表示 天历度。族谱中记载,宋氏始祖微子启,以国得宋姓。渠县宋氏各支系属京兆郡望,原湖广麻城县孝感乡高杆檐筲箕湾人氏,于明万历年间即1554年入川定居。途经顺庆府所属南充县老

君桥至渠县之西离邑90里骆山之阳定居。随后有始迁祖宋一兰与宋一揆支系和宝城镇牛头湾宋姓支系。

相传,京兆郡望同汉光武帝宰相宋弘有关。他入仕前曾娶妻生子,入仕后,光武帝见他人品出众,想把姐姐湖阳公主嫁给他,劝他和原来的妻子离婚。他推托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宁愿与结发夫妻白头到老,也不愿攀龙附凤。光武帝理解他的品行而被折服,便提其为当朝宰相。死后,宋弘的这句话成为千古至理名言,为世人所崇拜。

文氏族谱编撰者对本家姓氏图腾的理解更为特别。天人合一信息传播谓之文。“`”像天齐,“一”像天穹盖天,“U”像日升日落汤谷,“X”像天地交午,故称“天文”。文明始于天文历法,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形声,而有文字,因文字而天下事理彰明,即“文明”。“文”是象形指事会意的综合图腾。

翻阅文氏族谱发现,文姓渊源有五。一是出自姬姓,以周文王谥号命名的姓氏。二是出自周代卫国将军文子之后。三是出自姜姓。四是出自妫姓,为妫满之裔孙,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五是出自敬姓避讳改姓。文姓本是北方的姓氏,宋元明时期,文姓分布的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南方、西部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以长江流域诸省为中心的文姓集居地区。蜀地文姓始于文翁,汉景帝时任蜀郡太守,后留居此地繁衍成一大望族。蜀地文氏均为其后裔。宣汉文姓来源于姬姓,是以周文王姬昌的谥号“文”为姓氏的支庶子孙。宣汉下八、黄龙、柳池、南坝、樊哙,万源罗文、长坝、大沙以及达县部分乡镇文姓居多。文氏有代表人物战国辅助越国勾践成就霸业的文种,南宋丞相、抗元英雄文天祥等。

16个罕见姓氏

姓氏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还有许多罕见的姓氏。通过市户政大队查找,初步发现16个罕见姓氏,分别是:茶、男、赤、后、库、丛、印、六、山、五、上官、谬、初、清、完、呙、甯、刁。

茶姓,亦音屠(Tù),全市11人,代表人物:大竹县蒲包乡兴隆村6组,茶丙花。茶姓渊源有七:1、炎帝葬于茶陵(故城在今湖南茶陵东50里)。2、茶氏系殷时旧姓。系自子姓,茶即 , 阳 城是也(故城在今陕西合阳),居者以地为氏。

3、齐太公之后有茶氏。4、唐时竟陵人陆羽,嗜茶,着《茶经》三篇,贞元末年,鬻茶者祀为茶神。其后有茶氏。5、宋时三佛齐国有茶氏。6、明、清时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士千总有茶氏,系彝族姓。7、白、羌等民族均有此姓。

男姓,全市2人,代表人物:大竹县柏林镇白马村8组,男祥孝。夏禹之裔,有男氏之后,以国为氏。

赤姓,全市4人,代表人物:达县桥湾乡插旗村8组,赤仕碧。赤姓渊源有四。

1、赤奋为炎帝诸侯,其后有赤氏。2、赤松为炎帝诸侯,其后有赤氏。3、相传黄帝时有赤将子舆,即缴父,赤姓始此。4、明时广西府弥勒州土知州为赤氏,系彝族。

后姓,全市5人,代表人物:达县南外镇保险街,后文湘。后姓渊源有四:1、相传共工氏之子句龙为黄帝时后土(官名,古时主土之官),自三代(即夏、商、周)以来,祀为社神(土地神),子孙以后以为氏。2、春秋时鲁孝公之子公子巩封于后阝(故治在今山东东平东),其后以邑为氏,后又去邑为后氏。3、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后氏。4、清时甘肃土司有后氏,得姓于明朝。

库姓,全市唯独一人,渠县报恩乡全胜村4组,库云华。库Kù音,且源出不同。

1、汉文帝、景帝之时有仓氏、库氏之官。守库大夫之后,子孙以官为氏。2、北魏时库门氏等后均改为库姓。3、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库有she 音,即厍姓,羌族姓。东汉辅义侯、金城太守库均之后。

丛姓,全市3人,代表人物:渠县有庆镇云岭村,丛子言。丛姓渊源有三:1、尧伐崇、枝、胥、敖四国,后有丛氏。又,唐尧时有丛树,其后有丛氏。2、汉禾宅侯、匈奴休屠王之太子金日之后,迁丛家岘(今山东文登境),遂以丛为氏。3、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印姓,全市99人,代表人物:大竹县石子镇段家村,印世碧。印系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公子印,其孙印段以父字为氏。

六姓,全市10人,代表人物:大竹县高穴镇清滩村,六义碧。六姓渊源有三:

1、六姓,读音作lù,是中国人的一个数字姓。据《清史》载:清代有一满族官员姓六名十七,连名带姓都是数字。2、关于六姓的起源有种说法是江阴有六氏,相传为明朝方孝孺之后。方孝孺明时大学士,燕王入南京后,不从被杀,子孙避难改为六氏,今江苏江阴县有六氏。 3、据《路史》载:皋陶是舜帝执政时期的士师,相当于国家司法长官。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推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就去世了,禹便把英、六一带封给其后人,其后人便把“六”作为他们的姓氏。

山(音“亚”),全市22人,代表人物:大竹县月华乡光荣村,山为坤。据说该是相关研究组在安徽省郭阳县和辽宁省彰武县偶然发现的,有意思的是,这些人互相

都没有联系,但都清楚自己姓的来源,他们都称自己是岳飞的直系后代,当年遭到秦桧的迫害,逃亡到此,把“岳”字上下颠倒,逐渐形成了山姓。

五姓,全市44人,代表人物:达县南外镇南外街道,五世秀。五姓渊源有三:

1、黄帝臣有五圣配下台,是五姓之祖。2、本伍氏,避仇去人为五。或,古时“五”“伍”字相通。3、清时云南思茅厅易武(今猛腊易武)土把总姓五。

上官复姓,全市18人,代表人物:宣汉县东乡镇石岭东路,上官之怡。其渊源有二:1、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庄王之少子兰为上官大夫,后以为氏。2、春秋时楚大夫靳尚食采于上官(故城在今河南滑县东南35里上官村),以地名为氏。汉时徙大姓以充实关中,上官氏徙陇西上邽(故治在今甘肃天水)。

谬姓,全市6人,代表人物:大竹县柏家乡乌桥村,谬名珍。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穆公之后,属于以谥号为氏,为赵氏旁支。

初姓,全市9人,代表人物:渠县天星镇解放街,初妍欣。初姓来源有四:1、源于子姓,出自于商王朝开国君主成汤的之支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2、源于芈姓,出自于楚国国君熊氏世家贵族熊叔堪,属于避难改姓为氏。3、源于鲜卑族,出自出鲜卑族薛干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4、源于祁姓,北宋时期,一部分祁姓改为初姓。5、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6、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门姓(Mén 门),全市12人,代表人物:渠县望江乡小湾村二组98号,门仓智辉。姓源出有三:1、出周朝公卿贵族之家,为帝尧农官后代,以门第为氏。2、出自南北朝时,北魏小数民族复姓所简改。3、出自春秋时宋国门官之后,以官职为氏。

清姓,全市10人,代表人物:达县石梯镇邓家村,清余。姓氏渊源有二:1、少昊氏之父,初封于清(故城在今山东聊城西之清城),以国为氏。2、春秋时晋大夫之食邑(故城在今山西稷山南),至晋厉公嬖大夫清沸魁,始以邑为氏。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历史名人有清昼,宋时绍兴中福建同安县知县。

完姓,全市1人,达县金垭镇金山村3组,完管用锡。姓氏渊源有三:1、源于子姓,出自西周时期宋国始祖微子,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2、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完颜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3、源于回族,出自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完颜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冉姓、夏姓和练姓的渊源

我们身边的冉姓、夏姓和练姓人氏并不少见,三族族谱都是经过精心编撰而成的。 冉源出于姬姓。周武王有同母兄弟10人,季载是最小一个。季载后封于冉国,

又称冉季载。季载的后代分为冉氏和沈氏。孔子有弟子冉求、冉季、冉雍、冉耕、冉儒。东晋十六国时冉闵建立魏国。清代有经济学家冉永光。周文王第十子姬季载为冉氏始祖。

冉氏进入宣汉的始祖叫应祥,为宏祖四十二世孙。应祥生希柱,希柱生伊,伊生四子:诗经、书经、易经、礼经。从此,应祥一支在宣汉发展分支。2000年,宣汉县人口普查发现,冉氏族人相对集中的地区是东乡镇、清溪、黄石、南坝、丰城、王家、庙安、柏树、胡家、花池、三河等乡镇。

冉应祥元末随父从湖北麻城迁往川东奉节避兵祸。洪武四年,在川东迎接明朝大军入川。洪武七年,因随父率“蛮夷”进贡朝廷有功,授为通川县石鼓镇(今宣汉县)镇守(武八品),遂进入宣汉。在石门堡(今冉家垭口)驻军、安家。公元1380年左右,率军到丰城打猎,当时大雾弥漫,兵士见一黑虎出现,遂用箭射,却误杀了升官应祥。出殡之时,雷雨大作,抬棺者弃棺避雨。不久雨过天晴,而应祥之棺被蚂蚁爬满成坟,遂就地安葬。

夏启为大禹之子,大禹死后继位为王,改王位禅让制为传子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子孙以国为氏,称夏氏。据《中华姓氏大辞典》记载,夏姓起源有三。一出自姒姓,帝尧就赐禹以姒为姓。夏桀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夏国族人以国名“夏”为姓,夏姓诞生。二是为夏侯氏所简化,今甘肃庆阳夏氏即是。三出自妫姓,以王父字为氏。夏氏族人同样是湖广填川而来。其始祖代表人物就是入川落业达县亭子洞子潭始祖夏日昭。

据参与《夏氏族谱》编写的夏明显老人介绍:夏日昭,三兄弟之老大,其先祖长庆公明洪武13年(1380年)自江西泰和县之高塘迁湖南永州东安县流洪司火麻山。320年后的清康熙39年(1700年)日昭和即将临产的妻子陈氏携9岁的景秀和6岁的景曝两子被迫踏上填川的征途,10月14日在船上生下小儿子景昌,取小名“船生”,其艰辛不得而知。据传,日昭入川之初无处居住,就在现在的石板二组用草搭棚结庐为舍,后来发现了荆棘丛生的四合院,经砍割定居于此。就是至今仍惯称的洞子潭夏家老屋。三兄弟各生五子,十五房分家徙居各地。景昌公携子及部分侄、侄孙徙居景市文家沟骑龙穴。还分居于亭子、福善、景市、大垭,还有徙居百节、平滩、河市、宣汉柏树、大竹安吉等地。300余年已衍生7000多人。

另外,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有良将练何,本姓柬,随从唐太宗征伐高丽有功,以精练军戎赐姓练氏。出自河南河内县。明惠帝殉难的一代忠臣练子宁。练氏四十

一世练国周、练国炳等人之后先后从江西定南和睦甲迁蜀东大竹县居住创业。其后裔现居大竹县金鸡、妈妈、黄滩、庙坝、文星等乡镇。

镶黄旗佟佳氏。

仝姓的起源比较复杂。有汉、蒙古、女真、满、回等多个渊源。还有多次变族。比如满族佟佳氏中最大的一个起源是西汉时代史学家太史令司马迁的后代,还有蒙古人和女真人的后代。

仝姓来源

渊源之一

以国为姓。起源于商朝本出自子姓契之嫡裔商王封本姓支庶族人于(今陕西省大荔县境内)建立同国为商朝附庸商亡后同国亦随之灭国其后人以国去邑为同姓。后来同姓为分别支庶,一支以同字音“仝”为姓见《春秋图》。

渊源之二

避祸改姓。起源于汉朝为司马迁之后同样因谐音故源于“同”。80年代中央电视台曾作过介绍2003年2月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十频道<百家姓>节目也作了介绍。西汉时代史学家太史令司马迁,因对李陵军败降匈努事有所辩解得罪汉武帝下狱受腐刑。据传他的一支后人为避家难改“司马”姓为“同”即仝。另一支改“司马”姓为马。此事在司马迁出生地陕西省韩城市的县志中的<重修太史庙记>(翟世琪)一文中曾有记载“----今孙或在洛阳同姓或襄阳马姓----”。 再由同按音分仝、童、佟作为姓氏隐姓埋名。老祖要求族人不得外出以保证香火的延续,一子北上出关后成为旗人为“佟佳氏”故该姓基本为东北人,一子南下定居江南为“童”姓多集中在江浙一带一子留在当地为“仝”姓后人多为山西河北一带-----------本内容源于家谱毁于文革 。

渊源之三

源于赐姓。起源于宋朝东陵脚下有个叫石头峪的小村只有二十来户人家的石头峪村传说是宋朝一位武状元的后代。这位武状元后来官拜二品常伴皇帝左右可谓顶天立地呼风唤雨。人们常说 伴君如伴虎。果不然这位二品高官最后终被奸人所戕害割去官职灭了姓氏贬为庶民流放到东陵脚下为生。“仝”就是当时皇帝赐给姓氏。经过几代繁生原只有流放时的孑然一家渐渐发展为有二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就这样仝姓家谱被续了下来。

渊源之四

避祸改姓。起源于元末为金人姓氏夹古的汉姓。因女真入关踏上中土金灭后入于元元灭后留居中原为避乱则以“仝”姓传承。这个来源的“仝”姓至少有三支

1始祖为福新、文瑞有家谱有谱系。传承至今约有三十代。按元灭在公元1368年距今约640年以二十年为一代当有三十代。这个起源的仝姓后裔主要在今山东郓城、江苏睢宁。

2湖南永州宁远、新田一带的仝姓本系蒙古族应为入元后的女真族。其先人夹谷必烈突元末为御前指挥奉诏镇压宁远一带瑶民起yi。元亡明兴为避祸改为汉族姓氏取“夹”字三人同一遂改姓“仝”隐居于此。居宁远的仝姓现有550多人分居鲤溪上、下仝家村。

3山西的女真遗裔在山西省运城市安邑镇房子村和三家庄村至今聚居着一批仝姓的女真遗裔他们保存的《仝氏家谱》一本修于清乾隆年间后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重修重修谱序云“仝氏之先出自大金夹谷氏嗣遭元灭遂易今姓。元初有讳庆成者为本邑令因家焉。”

以上三处仝姓渊源的共同之处在于均来源于金人夹古氏。可见在元灭之时为避乱金姓夹古改为汉姓仝是比较统一的做法。

渊源之五

少数民族融和的改姓。起源于清为满族姓氏佟佳的汉姓也作佟、童、董等。仝姓家族第一位老祖是元朝名将,一心效忠朝廷报效国家。后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一天下。仝氏老祖拒绝效忠朱氏,早以预感杀身之祸,其下有四位儿子,老祖为避免满门抄斩,为让仝氏家族后继有人便将其四个儿子姓氏分别改为仝、佟、童、同并让其各自奔赴全国各地隐居后多居东北一带虽然本姓字体上做了改动但是发音却都一样从而有了天下Tong姓是一家的说法。最后老祖英勇就义倒在了朱家的断头台上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仝氏家族世代尊继。到了清朝Tong姓正统本是仝字但是因为仝姓后代稀少再加上史学家的无知以及盲目论断致使Tong氏正统成了佟字。清王朝时Tong姓成为满清八大姓氏之一并且高于八旗之首正黄旗全姓仝佳。被史学家错误论定为佟佳历史上曾有名人Tong佳扈尔汉Tong 佳隆科多。解放后Tong氏全姓简化为仝、佟等单字姓。

金朝亡国之后的女真人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金朝时留居金源故地的女真人到了元朝他们被分别称作女直、水达达、吾者、乞列迷、骨嵬等居住在松花江流域、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地区后来发展成为满族 [50]另一部分是金朝时南迁中原的女真人自金代中叶以后他们汉化程度逐渐加深至元朝时已不再被视为女真人而概以“汉人”称之。本文所谈的女真遗裔主要就出自后者。

源流之六

回族中的仝氏避祸改姓。源自童姓。据安徽和县《童氏家谱》载始祖童小桥祖籍陕西西安金占山为清皇太子武术御师。一次 传授武功不慎伤皇子遂举家隐姓埋名逃至和州今安徽和 县定居改为姓。康熙八年1669年后仝姓后人仝朝臣中武举家道渐趋兴旺。主要分布在安徽。 

山西:

《解梁孙氏族谱》中说其支派始祖由宋朝时迁居于解梁(今山西临猗)。《代州孙氏家乘》记载的支派始祖是明洪武初年迁居山西,其始迁祖孙成受在洪武年间命为振武卫百户,由河南光山祖籍地迁居山西代州,后遂安家于此,自后子孙繁衍,被尊为迁代始祖。

起源:

  孙姓起源很多,一般认为有八个来源:①出自姬姓,源于春秋卫国国君康叔,乃先秦孙姓来源最主要一支。《元和姓纂》载:“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②出自芈姓,春秋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此乃孙氏第二大来源。孙叔敖任楚国令尹时,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为一代名相。其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孙”为姓氏。孙叔敖便是这支孙姓的始祖。③出自妫姓,春秋时齐景公赐姓孙。《古今姓氏辨证》等认为孙姓出自妫姓,是齐田完后代。田完四世孙桓子的孙子,因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田完是舜的后裔。许多孙姓族谱把虞舜视为本族的第一始祖。④出自子姓,商汤后裔,比干之后。比干被纣王杀害后,其子孙纷纷避难隐姓,有的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改为孙姓。⑤出自荀姓,荀况后裔。汉代刘荀称帝,因避讳下令荀姓子孙改为孙,并将战国时代荀卿都改为孙卿。⑥出自夏侯。据《汉书·夏侯婴传》载:“初婴为滕令奉车,故号滕公。及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孙公主,故滕公子孙更为孙氏。”⑦赐姓和改姓。如三国时东吴将领俞河因功被赐姓孙,因称孙河,有四子:长子孙助,次子孙谊,三子孙桓,少子孙俊,均官显位。郓城李集乡军李村《李氏族谱》载,李氏原姓轩辕氏,后因奸臣陷害,为避灭门之祸,遂改为孙、轩、李三姓,隐居四方。《明史》本传载,明朝中叶士人孙一元,字太初,乃安化王宗族,姓朱,因安化王犯法被诛,惧怕株连而改姓孙。明朝初年,朱元璋禁胡姓,胡姓多为二字复姓,公孙、叔孙、长孙、土孙、王孙之类复姓不得不省字而改孙姓。另外还有孟孙、仲孙、季孙、室孙、宫孙、大孙、唐孙、县孙、颛孙、臧孙、扬孙诸姓氏,在明初省字改姓过程中亦大都改为“孙”姓。⑧源自少数民族姓氏。如唐代安禄山部将孙孝哲,即为契丹族人。《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载,满洲旗分内尼堪姓:孙氏,孙天保,镶黄旗包衣旗鼓人,世居抚顺地方,任护军参领。又台尼堪姓:孙氏,猷;尚,正黄旗人,世居盖州地方,国初来归,其:孙梦柯,任三等侍卫。另孙佳氏取其首音,选“孙”作姓。鲁布哩氏改姓孙氏等。在今朝鲜族的一百多个姓氏中有孙姓。景颇族26个大姓中,格亮姓起源最早,其他各姓都是由它繁衍而出,格亮姓汉化为孙姓。另有木如氏、堵引氏等小姓的汉姓也为孙。佤族中的木依库氏音译为孙姓。苗族、阿昌族、哈尼族中都有孙姓。

迁徙:

  姬姓孙氏在秦汉以前主要繁衍播迁于河南省境,其后则主要繁衍于今东南沿海地区。妫姓孙氏早期主要集中于山东境内繁衍,这一支孙姓之所以显赫,主要得力于兵家之圣孙武,故后来孙姓人家便以“乐安”为堂号,后因齐国内乱,孙姓子孙首次南迁于江苏、浙江一带。这一支孙氏成为播衍于我国北方各地及南方浙江、江苏一带的主要来源。秦汉之际,已有孙姓不断在山西、浙江繁衍,使山西太原一带孙姓繁衍最为繁荣,形成孙姓历史上最大的望族。此时江南浙江富春(今富阳)一带孙氏也已形成当地望族。他们都出自孙武之后。魏晋南北朝时,因北方连年战乱,孙氏族人大举南迁,使孙氏的分布更加广泛。孙姓的第一次南迁于东汉末年,第二次南迁始于永嘉年间,因永嘉之乱,很多孙姓族人随南迁大军渡江南下避乱。隋唐至宋元明清时期,孙氏迁徙主要形成五大支派:①四川孙氏:黄巢起义使中原百姓四处逃难,其时孙氏家族有不少迁入四川,繁衍形成四川孙氏。②广西孙氏:广西孙氏多尊宋代孙沔为祖,沔世籍山东青州府乐安郡白马县,官至湖南、江西按抚史,随狄青入广西平侬智高叛乱,爱其山水,遂定居广西,子孙繁衍成广西大姓之一。③上海孙氏:《娄邑枫泾乐安孙氏支谱》尊明代孙太和为本支始祖,明万历年间由新安休宁(今安徽休宁)迁娄邑(今上海松江),遂为娄邑孙氏始祖。子孙主要散布松江及上海市区。④山西孙氏:《解梁孙氏族谱》其支派始祖由宋代时迁居于解梁(今山西临猗)。《代州孙氏家乘》支派始祖是明洪武初年由河南光山祖籍地迁居山西代州,子孙繁衍,被尊为迁代始祖。⑤海南岛孙氏:《崖县孙氏族谱》载,其祖籍是福建莆田,南宋淳熙十四年因先祖任官琼山而来海南定居,历元、明朝,后裔繁衍为四支,分迁岛内各地,主要聚居于黄流、梅东诸地。孙氏在迁徙过程中,还有许多人移居台湾或海外。《台湾省通志》载,早期移居台湾的孙姓有2Z起,近现代孙姓成员更有大批人员迁入,使台湾成为今日孙姓人口分布较多的地区。孙姓还有大量移居日本、朝鲜、东南亚、欧洲、美洲,成为遍布世界的华人姓氏。目前孙姓人口在全国占12位。

郡望:

  汲 郡 晋置郡,此支孙氏为孙氏世居之地,为晋名隐士孙登之族所在。

  陈留郡 西汉置郡,在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城。

  太原郡 战国秦庄襄王时置郡,此支孙氏为富春孙氏之分支,开基始祖为孙明的十一世孙福。

  乐安郡 东汉置郡,此支孙氏为兵圣孙武之族所在。

  富春郡 秦置郡,此支孙氏为乐安孙氏之分支,开基始祖为孙武次子孙明。

  吴 郡 东汉分会稽郡而置,治所吴县(今江苏苏州)。

堂号:

  平治堂 因孙叔敖把楚国治理得民富国强而得名。

  乐安堂 因田书伐莒有功,被封于乐安。

  富春堂 孙武带所著兵法见吴王,吴王命其带兵西征,战功赫赫,被封到富春,因号富春堂,与乐安堂同宗。

  映雪堂 晋朝御史大夫孙康,幼时家贫,买不起油点灯,冬天在院中映雪读书,终成大名。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汲郡、陈留、太原、吴郡。②自立堂号:惇叙、积善、鹤衍、嘉会、燕翼、万石、垂裕、安庆、永思。

字辈:

  湖北《乐安孙氏宗谱》所载字辈谱完整,至今仍用:宗敦一本传家法,学从师友邦其昌。光明存心行方正,贤嗣定应万世长。遵札乐道根基固,先哲德泽力弘扬。才华卓著时为用,信义仁廉树纲常。

  靖安义门孙氏为孙钟后裔,其字辈谱为:必学志方宏,启传责协前。宗功其懋勉,世德自长绵。各睦高同气,光辉粉厚贤。克佳宜有才,萌卜桂兰莲。

  《益阳腊湖孙氏六修族谱》原派语:应仲玉原景,延松承继立。文崇明国璧,武耀大邦翼。续派语:孝友传家政,诗书启俊良。显扬逢盛世,动业振朝纲。

最好找到相关家谱。

去图书馆找 2002年辽海出版社《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此书清代乾隆九年成书。书中辑录了除清代皇室爱新觉罗氏以外的满洲姓氏,共辑录满洲姓氏1114个及相关资料。是了解八旗人物、满族源流的典籍。

查《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与玉相关的姓氏:(转帖)

玉鲁氏Yulu Hala ,满族姓氏,满语的意思“穴居人”,世居吉林乌喇,所冠汉字姓待考。

玉尔库氏Yurku Hala ,满族姓氏,世居尼马察,所冠汉字姓待考。

玉克墨氏Yukmo Hala ,满族姓氏,又作玉抹,世居尼满河,后冠汉字姓陈。

玉库哷氏Yukure Hala ,满族姓氏,又作俞窟里,世居洪爱、虎尔哈、松花江、空科巴赛,后冠汉字姓于。此氏与俞窟里氏似同姓异写,安奇同见两氏之下,又作富尔库鲁氏。

玉图墨氏Yutumo Hala,满族姓氏,世居哈达,所冠汉字姓待考。

禹尔氏Yur Hala ,本蒙古姓氏,世居阿鲁科尔沁,后冠汉字姓姚。

裕瑚噜氏Yuhuru Hala ,满族姓氏,以地为氏,世居虎尔哈、讷殷、安楚拉库、长白山、裕瑚鲁,后冠汉字姓玉、裕、于、余、娄。

还可去图书馆查《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

鲁姓来源

百家讲坛百家姓鲁姓起源 鲁姓起源 鲁姓出自于姬姓。周武王的弟弟旦有封地在周,称为周公。周公当初被封在东方的鲁国,但是他要留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