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的生平情况如何?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1收藏

杨荣的生平情况如何?,第1张

杨荣(1371~1440),字勉仁,初名子荣,建安人(今福建建瓯县)。建文二年(1400)入进士,授官编修。成祖刚入京师时,杨荣就到成祖马前迎接谒见:“殿下先拜谒孝陵还是先登帝位呢?”朱棣听罢突然醒悟过来就慌忙赶去拜谒孝陵。从此,杨荣受到皇上的知遇。成祖登位后,选杨荣进入文渊阁,为他改名杨荣。

杨荣机警聪明,颇有见识才干,在评定议论各部门的事务方面很能合乎皇上的旨意,因此得到优厚的俸禄,并得到一再提拔重用。永乐五年(1407),杨荣受命前往甘肃筹划军中事务。凡经过之地,他都认真观察山川地势,体察民情,检阅城堡等军事设施,回来后在武英殿上奏,“能知边将贤否,阨塞险易远近,敌情顺逆”,皇上非常高兴,当时正值盛夏,还亲自剖瓜赏他吃,可见他深受宠信。此外,他还很有军事才能,曾多次随从皇上出巡边塞,处理事情谋而能断。十六年,接任掌管翰林院事务,皇上更加赏识和信任。然而,“树高招风”,杨荣的持续得宠引起众多大臣的嫉妒。于是,他们设法疏远杨荣和皇上的关系,并共同推举他为祭酒。皇上讲:“我固然知道他可以胜任,只是要得到能替代他的人难呀。”诸大臣至此都不敢再言语了。后来多次出塞,他掌管全部军事事务,并且可以处理很多棘手问题,皇上直称他为“杨学士”而不叫名字,并给予最高的赏赐。皇上总共五次出塞,其间士兵忍饥挨饿,后勤运输供应不上,死亡人数达十之二三。大军抵达答兰纳木儿河,仍不见敌人,皇上询问对策,群臣都唯唯诺诺,杨荣和金幼孜从容不迫地提议班师回朝,皇上采纳。返回途中,皇上去世。宦官马云等人不知所措,关键时刻,秘密召见杨荣和金幼孜一起商议。他俩认为朝廷军队离京城很远,先不公开丧讯,按礼入殓,用锡浇铸为内棺,装载在车中,进奉膳食和原来一样,而且更加严格军令,让别人都无法揣测怀疑。如果有人请求其他事情、或要敕令就飞驰报告太子,他们立即反对,说:“先前皇帝活着则称为敕令,殡天了而称敕令就是欺骗,罪过不小。”于是开列皇上崩驾的月、日及临终诏命传皇位的大意,启奏太子。然后先行飞驰抵达京城报丧,接着又受太子之命与蹇义、杨士奇一起商议治丧之事。

仁宗登位,因杨荣功劳显赫赐令嘉奖,赏赐优厚,并晋升为工部尚书,领取三种职务的俸禄,平反叛乱中因决策之功又得到最高奖赏。英宗登位,晋升为太师。正统五年(1440),杨荣请求返乡省视祖墓,皇上令宦官保护前往,返回途中去世,享年七十岁。赠官太师,谥号文敏,并授予世代承袭都指挥使。

杨荣一生历事四朝,“事君有体,进谏有方”,一般论事激烈尖锐,不容别人过失,然而一旦遇到别人惹怒皇上招致不测时,往往设法婉言疏导皇上,使事情平息。因此很受皇上恩宠,对他的赏赐也始终没有间断,仕途道路上春风得意。此外,他还生性喜欢招待宾客,即使大富大贵,也没一点傲气,读书人都心悦诚服地归附于他。有人称赞杨荣处理政事可以与唐代的姚鼐相媲美。

明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 朱棣 从金川门进入南京城, 朱允炆 烧掉偏殿后失踪,城内一片混乱。翰林院的文官们心情则比较复杂,有的要以身殉死,有的则想去讨好朱棣,为自己博一个晋升之路。例如,翰林院编修 王艮 听闻朱棣进城,选择饮鸩身亡,而他的同事 解缙 则选择主动上街迎接朱棣,赢得了朱棣的好感。

同在翰林院,有一位翰林院编修则采用了极为特殊方式和朱棣见面,《明史·卷一百四十八》记载:

意思是,朱棣进入南京城后,这位翰林院编修拦在朱棣的马前问:“殿下是先去拜谒明孝陵呢,还是先登基呢?”朱棣听完后,如醍醐灌顶,立即掉头去拜谒朱元璋的陵墓。从此,朱棣记住了他的名字—— 杨子荣。

杨子荣 ,也就是明朝“三杨”之中的 杨荣 ,他阻拦朱棣登基那年,是他入仕的第三年。也就是从这一年起,他开始“飞黄腾达”,最终成为明朝内阁中的佼佼者。若干年后,他甚至被入祀帝王庙。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三杨”中的杨荣,希望通过史料和分析,给大家还原一个机敏通达的“东杨”。

杨荣,字勉仁,福建建安(福建建瓯)人。根据《文敏集·附录》记载,杨荣出生于洪武辛亥十二月戊子,即洪武四年十二月初九。

杨荣一生两次改名,根据《尧山堂外纪·卷八十二》记载:

意思是,他出生后取名为杨道应,他的祖父杨达卿听到他的啼哭声比较响亮,说:“这孩子一定会让我家荣华显贵。”于是改名为杨子荣。而“杨荣”这个名字,是朱棣登基后赐给他的。

杨荣少年聪慧,很小便闻名于乡里。十七岁时,杨荣被选入福建建宁府的府学读书,为“ 诸生之首 ”。建文元年,当时户部侍郎夏原吉到福建视察,恰巧碰到杨荣在给低年级的学生讲解《孟子》,夏原吉对杨荣十分喜爱。同年秋天,杨荣参加福建省乡试,考中福建第一,是为解元。

当时,靖难之役已经爆发,但建文帝为了吸纳人才,还是如期举行了第二年的科举会试。所以,建文二年,杨荣如期进京赶考,在会试中考取第三名的成绩,殿试过后,杨荣位列第五(二甲第二名),赐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

需要说明的是,建文二年的许多进士,并没有得到建文帝的重用,例如 胡广、金幼孜、杨溥 等后期的名臣,在建文朝都屈居于翰林院,他们有的曾向朝廷提出的治国之言,大多没有被朱允炆所采纳,杨荣也是如此。

到了建文四年六月,朱棣的大军抵达浦口,翰林院的文官们开始躁动起来,等朱棣进入南京城,杨荣选择用一次冒险的提醒,来证明自己的睿智。

杨荣拦住朱棣,问他到底是先拜谒明孝陵,还是先即位?一句话彻底让朱棣警醒。因为朱棣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进入南京城的,说到底,他还是朱元璋的儿子,若进入南京城不去祭拜朱元璋,那岂不是不忠不孝之人?所以,朱棣赶紧掉头,去往明孝陵方向。

4天后,朱棣即位,杨荣受到重用。他和 解缙、胡广、黄淮、胡俨、杨士奇、金幼孜 一起,被朱棣纳入刚刚组建的内阁之中,他们7人,便是明朝第一批内阁成员。

需要说明的是,永乐初期的内阁成员,和明朝后期不同,当时的内阁成员大多只是七品或六品的职位,他们的作用是负责给朱棣参议政务,说白了,相当于朱棣的私人秘书团。

《明史》云:

7人中,杨荣的年龄最小,但他最机敏,而且杨荣通晓军务,这一点让他和其他六位内阁成员有所不同。

一日,西北传来军报,说宁夏被围。朱棣连忙派人召集7位内阁成员商量对策,可是,由于时间太晚,内阁只有杨荣一人在值班,朱棣就把奏折给杨荣看,问杨荣该从哪里调兵。杨荣回答说:“不用调兵,宁夏无碍。”朱棣连忙问何故,杨荣说:

意思是,宁夏城池坚厚,将士和百姓都善战,这份奏报是十几天前发出的,如今宁夏之围应该已经解了。

朱棣是“马上天子”,也算了解兵事,但杨荣说的话他仍旧不太相信。待到天亮,第二份奏报送到京城,果然说宁夏之围已解。

从此,朱棣对杨荣信任不已。此后,不管朱棣是御驾亲征,还是出京巡查,内阁成员中,唯一一位常年跟随朱棣之人,就是杨荣。

《明史纪事本末》中曾记载一件这样的事情:

这段话中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 练子宁

朱棣登基后,对建文旧臣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其中,以方孝孺、齐泰、黄子澄和练子宁四人的遭遇最为凄惨,练子宁被杀前已经说不出话,但仍然用手指蘸血在地上写字辱骂朱棣,因此朱棣灭其全族。

上述这段记载,是说江西吉水有一个叫钱习礼的文臣,曾和练子宁的家族联姻。因为有这层关系,他经常被其他人威胁。后来,钱习礼找杨荣帮忙,杨荣找机会将这件事禀报给了朱棣。朱棣说: “假如练子宁尚在,朕也会重用他,何况钱习礼呢?”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在当时人们对建文旧臣都缄口不言的情况下,钱习礼首先想到的是找杨荣帮忙,而杨荣也敢在朱棣面前提这件事。这足以说明,杨荣很受朱棣的信任。

永乐二年,皇长子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朱棣命杨荣兼任太子右谕德,赐二品官服。《明史·杨荣传》云:

意思是,朱棣向来威严,和大臣议事的时候常常发怒,只要杨荣一来,朱棣的怒气便消了。

杨荣在军务上的熟悉程度,已经远超其他内阁成员,永乐元年,江西发生强盗劫掠事件,朱棣命行人 许子谟 奉旨去招安这帮盗贼,然后下旨给都督 韩观 ,命他发兵跟随。若是盗贼不接受招安,便命韩观出兵剿灭之。

结果,盗贼主动接受招安,朱棣下旨要封赏许子谟和韩观。其他内阁成员都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唯有杨荣认为,许子谟当赏,但盗贼接受招安时韩观并没有到达,不应该赏赐韩观,朱棣和其他6人这才意识到杨荣言之有理。

永乐五年初,杨荣奉命前往甘肃筹划军务,他亲自骑马观察甘肃山川的地形,并且画成地图。等他夏天归来,朱棣看到地形图后惊叹不已,亲自切瓜给杨荣解渴。两年后,蒙古将领 脱脱不花 给甘肃总兵何福递信,表示要投降明朝。何福拿不定主意,快马加鞭到京城请示朱棣。朱棣和内阁成员商议此事,杨荣主动请缨前往,果然收服了脱脱不花。

事后,何福因功被封为宁远侯,他对杨荣佩服不已。

另外,明朝第一代宁阳侯 陈懋 常驻宁夏,他是“靖难四公爵”之一的陈亨之子,他曾3次担任朱棣北伐的先锋官,在永乐朝绝对算得上是一员虎将。杨荣曾奉命与陈懋一起规划宁夏防务, 待杨荣回京后,陈懋上书给朱棣,他认为以杨荣的军事才能尤在自己之上。

永乐七年,“靖难第一名将”丘福带兵北伐鞑靼,结果惨败。朱棣一怒之下,决定于次年御驾亲征,杨荣随行。明军在斡难河探知鞑靼军队的行踪,朱棣亲自挑选精骑奔袭而去,独留杨荣在后方带领300人押运粮草和辎重。最终,朱棣大胜。但由于明军奔袭太远,粮草不够,杨荣建议将朱棣的御用粮食发给将士,大军才没有饿肚子。等到朱棣返京,更加珍视杨荣。

是时,朱瞻基已被立为皇太孙,朱棣让杨荣每个月必须抽出三天时间到文华殿陪朱瞻基读书。若干年后,朱瞻基登基,每逢军事大事,他必请教杨荣。实际上,杨荣和朱瞻基之间的信任,从永乐朝便已经开始了。

《名卿绩纪》曾评价杨荣:

意思是,杨荣在内阁辅政时,以才思敏捷而著名。皇帝有大事不决的时候,杨荣总能用几句话就能引导皇帝做出决断。杨荣通晓地理和军事,懂礼乐,又是翰林出身,学识之渊博,无人不服。

早在永乐六年,杨荣的父亲去世,朱棣离不开杨荣,便命杨荣将父亲下葬后立即归京,这在当时称作“夺情”。到了永乐九年,杨荣之母去世,朱棣仍要“夺情”,杨荣求朱棣允许他守孝三年,朱棣几番挽留,杨荣涕泗横流,跪求朱棣成全。朱棣最终派宦官一路护送杨荣返回福建老家。这期间,朱棣经常快马加鞭请教杨荣事务。27个月后(永乐十二年),朱棣等杨荣守孝期刚满的第二天,便立即让宦官接杨荣重回内阁。

是年,朱棣带着皇太孙朱瞻基率军50万开启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北征,杨荣再次扈从。

在军中,朱棣给了杨荣三件任务:第一是参谋军务;第二是给皇太孙朱瞻基担任老师,若朱瞻基在军务、政务上有所疑惑,都可以向杨荣请教;第三个任务则比较重要,由于朱棣需要带兵在阵前指挥,玉玺不能带在身旁,杨荣则掌管朱棣的玉玺。史载:

意思是,凡是军中需要由朱棣过目或发出的诏令,都必须由杨荣看过之后才可以签发。

从这三个任务可以看出,杨荣在朱棣心目中占据非常关键的位置。

永乐十五年,朱棣北巡。有军中将领忌惮杨荣的刚直,想推荐杨荣为祭酒,实际上是想让朱棣疏远杨荣。可朱棣不为所动,在朱棣心中,没有人可以代替杨荣的位置。

笔者认为,明成祖朱棣在政治和军事上成就颇丰,他在识人用人上,也颇具慧眼。他多次出征,留杨士奇、夏原吉、蹇义等能臣帮他治理天下,却独用杨荣这样的懂兵事又善于决断之人常随身边,这些人,便是永乐盛世的根基。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朱棣和杨荣是相互成就的。

永乐十八年,杨荣升任文渊阁大学士,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但朱棣每次出征,仍必带杨荣。当时,浙江、福建等地山贼起事频繁,张辅等将领建议朝廷出兵征讨。朱棣问杨荣的意见,杨荣认为:“百姓之所以会起事,大多是因为官吏压迫而无路可走。如果贸然出兵,必然会导致民不聊生,不如先派人去督查当地的吏治,然后再去招抚山贼,如此,便不用烦劳师旅了。”朱棣采纳了杨荣的建议,后来山贼果然平息。

《晏子春秋》中说: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杨荣虽然有军事才能,但他并不乐见战争导致的生灵涂炭,这才是优秀士大夫的高级境界。

杨荣对明朝来说,有一项非常重大的贡献,那便是支持朱棣迁都。当时,朱棣要求迁都北平,包括杨士奇在内的众臣皆反对,唯有杨荣认为“ 北平内跨中原,外控朔漠,宜为天下都会 ”。杨荣的支持,对明朝此后的200余年巩固北部边防来说,意义重大。

朱棣在人生最后三年,连续进行了三次北伐,杨荣每次都随行。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他仍然开启了最后一次北征。这一次,明军在塞外并没有找到蒙古人的主力,但天气寒冷,再加上朱棣将最能干的户部尚书夏原吉下狱,导致军粮不继。史载: “士卒饥冻,馈运不继,死亡十二三。” 将士们在饥冻之下,损失惨重。《明史·杨荣传》记载:

朱棣向群臣问计,群臣唯唯诺诺,都不敢出声,只有杨荣大胆说出自己“ 班师回朝 ”的建议,最终被朱棣采纳。

敢断人之不敢断,言人之不敢言,这才是杨荣!

当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归途中病逝于榆木川。同行的宦官惊慌失措,关键时刻,杨荣稳住大局。他命宦官照常供应“朱棣”的饮食,然后和金幼孜一起打造锡器保存朱棣的遗体,对外秘不发丧。在安排停当之后,杨荣亲自骑马赶回京师,将朱棣驾崩的消息告知太子朱高炽,并建议朱高炽密切防备汉王朱高煦。最终,大明朝顺利地完成了皇位交接。

殊不知,当时军中亦有朱高煦的亲信,若非杨荣处理得当,那明朝必将再次陷入大乱。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擢升杨荣为太子少傅、工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并赐他“ 绳愆紏缪 ”金印。朱高炽执政期间,杨荣和杨士奇、夏原吉等人共同辅佐,为仁宣之治埋下伏笔。

朱高炽仅仅在位10个月后便去世,太子朱瞻基登基,是为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汉王朱高煦发动叛乱。在朝堂上,朱瞻基有意派英国公张辅为帅,发兵征讨朱高煦,结果被杨荣阻拦,杨荣力劝朱瞻基御驾亲征。

当时,很多大臣不明白杨荣是何意,有人甚至认为杨荣跟随朱棣亲征惯了,想再次跟随宣宗出征,来捞取自我利益。关键时刻,还是夏原吉先看明白,夏原吉替杨荣解释说:

意思是说,当年靖难之役爆发时,建文帝以曹国公李景隆为帅,结局如何?平叛当兵贵神速,皇帝御驾亲征,不仅可以在军中及时指挥、传达圣意,还能用天子的身份让叛军党羽屈服。

大家听完这番解释,才明白杨荣为何建议朱瞻基亲征。朱瞻基也恍然大悟,遂下旨亲自出征平叛。在朱瞻基的征讨下,朱高煦之乱很快被平定,杨荣和朱高煦回京后,得到了优厚的封赏。

明朝宣德三年,朱瞻基带兵巡边,钦点杨荣随行。当时,兀良哈犯边,朱瞻基命所有的文官都留在大营,他只带着杨荣率轻骑出喜峰口,大胜而归。宣宗还朝后,杨荣朝夕陪侍左右。不久后,杨溥入值内阁, 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杨”的格局正式形成。

明朝文学家王慎中说: 高帝文皇以后称相业者,莫盛于三杨。

明朝的“三杨”内阁如雷贯耳,杨士奇为“西杨”,杨荣为“东杨”,杨溥为“南杨”,他们三人能力突出,性格互补,共同辅佐明宣宗,实乃是“仁宣之治”的最大功臣。

“三杨”之中,杨荣年龄最小,而且在内阁中居杨士奇之后,但是,明宣宗最依赖的还是杨荣。《玉堂丛语·政事》中记载:

意思是,每逢朱瞻基议事,让宦官到内阁召三杨,宦官必问:“‘东杨’在不在?”若“东杨”杨荣不在,宦官便(不召杨士奇和杨溥)直接回去了。

注意,这并不是说朱瞻基不看重杨士奇和杨溥,而是杨荣在决断方面的才能,非其他二杨可比。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病重,临终前,他召来“三杨”和张辅、胡濙五人,当着九岁的太子朱祁镇的面说:

意思是,你们五位都是老臣了,太子年幼,以后就靠你们共同辅佐了。

朱祁镇登基后,是为明英宗。当时,英宗年幼,太皇太后张氏(朱高炽之妻)主理内宫,“三杨”主持朝政,仁宣之治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正统五年,杨荣70岁,他多年没有归乡,在清明之前,杨荣特地向明英宗和太皇太后请假回乡扫墓。杨荣于二月中旬出发,到杭州后便重病不起,同年七月,杨荣病逝,享年70岁。

杨荣是在京城去世的,他的遗容非常安详,古人七十岁称为“悬车之年”,杨荣在70岁时回乡一趟后病逝, 虽是明朝之殇,但对于他本人来说,也是较好的归宿。

杨荣去世后,明英宗为他辍朝一日,派礼部尚书胡濙亲自赐祭葬,追封他为太师,谥号“ 文敏 ”,并赐给他的儿子杨恭世袭锦衣卫指挥使的荣誉。

在笔者心目中,明朝的“三杨”的确是最优秀的内阁。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不分高下,其中,杨士奇勤勤恳恳为百姓,有古名士之风;杨荣才干卓绝,机敏擅断懂军务,可比肩大唐明相杜如晦或姚崇;而杨溥品格高洁,修身持正,实乃士大夫中的君子。

所以,明朝史学家焦竑说:

西杨有相才,东杨有相业,南杨有相度。故论我朝贤相,必曰三杨。

虽说“三杨”不分高下,但是,杨荣却是三杨之中最幸运的。

杨荣去世后,太皇太后张氏随即崩逝,明英宗朱祁镇年龄渐长,开始试图摆脱老臣的束缚,他重用王振,培养宦官集团。当时,“三杨”之中的杨士奇和杨溥犹在,但已经无法左右朝局。在杨士奇因儿子犯罪而被迫辞职之后,杨溥独木难支,从此,大明朝走上了难以挽回的下坡路,盛世不再。

而这一切,皆发生在杨荣去世约10年之内。

所以笔者认为,杨荣是幸运的,他入仕40年,历经 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 五朝,亲眼看到并亲身参与到“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之中,他见证了大明朝的繁盛,却没有看到大明朝的衰微。

《桃花扇》中有一名句: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都看到了个明朝“起高楼”,也都看到了明朝“宴宾客”,唯独杨荣没有看到“楼塌了”,这对于参与缔造盛世的五朝老臣来说,虽不能说是“庆幸”,但至少没有留下遗憾。

清朝康熙六十一年,朝廷将明朝大学士杨荣入祀历代帝王庙,至此,杨荣成了明朝入祀历代帝王庙仅有的六位大臣之一。

北宋欧阳修在《朋党论》中说过:

退小人之伪,用君子之真,则天下治矣。

杨荣入仕40年,历经五朝,他用自己的才能辅佐四位皇帝, 断他人不能断,言他人不敢言 ,他这样的能臣干吏,才是治理天下的真“宰相”。 往事越千年,杨荣虽然去了,但笔者希望中华大地永远都有“东杨”的存在。

建瓯名人辈出,人才荟萃。历史上出了1154名进士,6名状元,10名宰辅,1位侯王,为全国18个千名进士县之一,有“千名进士县,六大状元乡”之称。五代的练氏夫人被誉为“芝城之母”;宋代理学家朱熹少年成长于建瓯;宋代重臣郑钰、明代宰相杨荣、中国十大史学家袁枢、外交家徐兢、文学家吴激、音韵学家吴棫、吏部尚书李默……建瓯历史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攒,可谓源远流长,妍丽壮观。她见证了闽地的沧桑和变迁,她展示着作为融汇闽越文化大摇篮的风采。

“芝城之母”——练氏夫人名隽,练湖(在浦城)人,唐末五代闽国西北行营招讨使章仔钧之妻。晋天福六年(941)章仔钧病卒,练夫人随子迁居建州(今建瓯)城。保大元年(943)王延政在建州称帝,改国号为殷。次年到福州为闽王,改大殷为闽国,国都仍设在建州。保大三年,王延政、王延曦兄弟内讧,发生争战,南唐趁机派查文徽进攻建州,大军围困建州城,猛攻数日城破。南唐军队决定屠城三日。练夫人保全城池,城内百姓免受杀戮。夫人辞世后,建州百姓感其恩德,全城举哀,打破城内不得建墓的惯例,将练夫人墓建在州署后堂,立碑称“全城众母”。1990年,建瓯人民又在原墓址附近新铸练氏夫人铜像一座,并刻大理石碑记其传略。

袁枢,著名史学家(1131—1205),字机仲,宋建宁府建安县(今建瓯)人,中国南宋历史学家。幼年就能赋诗,很有抱负。曾参加礼部考试,得词赋科第一。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中进士,累拔为工部侍郎。宁宗即位,升任右文殿修撰。之后,又出任江陵府知府。袁枢读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著《通鉴记事本末》,把通鉴内容分为239个专题42卷。概括自战国到唐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开拓了写史“记事本末体”体例的先河。与司马迁、司马光并驾齐名,列为历史著作三大体裁(纪传体、编年体、纪事体)的首创者之一。孝宗读后赞叹:“治道尽在是矣”。淳熙元年(1174年),庐陵杨万里读后说:“有国者不可以无此书,学者不可以无此书”。编成此书后,800多年来,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称许。袁枢还著有《易传解义》、《童子问》及《辨异》等书。宋史评之为“临民则识治辨间,立朝则启沃忠谏,克尽乃职,为世师表”。

杨荣原名杨子荣,四朝元老(1371—1440年),明成祖为其改名荣,字勉仁,建安(今建瓯房道漈村)人。明朝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胡广榜进士。历任翰林编修、修撰、侍讲、太子谕德、右庶子、翰林院大学士、工部尚书(位同宰辅)、光禄大夫、少傅、少师(从一品)。70岁病卒,赠太师(正一品),谥文敏,并举行国祭,遣官护送灵柩还故里礼葬。杨荣在朝40年,以通晓边务,崇尚儒学,重视皇统,安定朝廷,爱民亲仁而享誉。曾五次扈从出塞,两次巡边。主编《五经四书性理大全》,成祖誉之“岁寒松柏”;仁宗赐银印,文称“绳衍纠缪”,皇室对杨荣的优遇可谓隆厚。著有《玉堂遗训》、《训子篇》、《北征记》、《杨文敏集》等。杨荣历事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竭尽才智,正直勤政,堪称贤相。(《闽书》第2804页有传。另《中国人名大辞典》、《建瓯县志》民国版均有传)

六位状元综合查阅、对照、考证《闽书》、《建宁府志》、《建瓯县志》、《中国人名大辞典》等有关史志典籍,初步统计出有典有据的建安、瓯宁两县(今建瓯)籍的进士总数为1200人,其中状元6人。另外还有榜眼3人,探花1人。

一、叶 齐字思可,建安(今建瓯南雅梅村)人,后迁居建阳。北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戊子恩科状元。戊子科主考官为礼部侍郎宋白,在其录取了以程宿为状元的28人后,物议喧然,认为朝廷多有遗才。于是,太宗诏令于崇政殿复试落第举子,又录取了99人。但仍有一名叫叶齐的举子击登闻鼓告状,认为取士不公,太宗遂诏令在武成王庙再次复试未入选举子。因厌恶叶齐的嚣张,考官以“一叶落而天下知秋”为赋题,意思是你叶齐休想阻挡考试的进行,黜落了你一人,其余的人照样可以成为进士,朝廷同样可以得到栋梁之材。尽管考官们对叶齐绝无好感,都希望他再次被黜落,但由于防弊措施严密,所以并不知道哪份试卷是叶齐的,自然无法对其试卷做手脚。考试结束后,合格者有数百人,名列前10名的试卷,又称“承恩卷”,被送给太宗皇帝御批,确定名次后当众拆封。没想到太宗御批的“承恩卷”中第一名就是叶齐。众人目瞪口呆。太宗一看,十分高兴,大加赞赏叶齐的才华。就这样,两度被黜落的叶齐成为端拱元年戊子恩科的状元。叶齐属叶公沈诸梁第50世孙,叶灏第9世孙叶安仁之子。自幼从师学儒,后官至太常博士、陶令。他倡办府学,为八闽后人知学兴起,产生一定影响

。 二、徐 奭字武卿,瓯宁(今建瓯)人。学识渊博,善于写诗作赋。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廷试进士第一,是建瓯历史上继叶齐(998年)后考取的第二个状元。徐奭于宋天圣初年(1023年)任苏州通判。当时苏州多水患,朝廷派徐奭与赵贺督治水患。徐奭详察苏州的水利设施后,设计在赤门以东筑石堤90里,架大小桥梁40余座,以便利行旅,并因此垦复良田数十万亩,清理出隐田人家26000多户,得苗税30万缗。受到朝廷诏书褒奖,升任两浙转运使,封晋宁侯,成为宋朝119位状元中唯一被封侯的人。后还出任河南开封府知府。告老以后,在浙江住家

。 三、徐 遹字绍闻,瓯宁(今建瓯)人。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考中特科状元。旧志载其事道:“特奏名,策擢第一,诏视正奏第一人恩例”。入直秘阁,任广德军。先是秋闱中式买舟抵都下,时同舟六人,陈李张黄苏周也,徐亦舆焉。陈曰:“舟中之人,凡七,请以七人同舟联一律。”周云:“陈李张黄周与苏。”张云:“更添徐子分相投。”陈云:“竹林风月连三郡。”李云:“北宿光芒聚一舟。”苏云:“作者应知同议论。”黄云:“诤臣须是合谋猷。”徐云:“胸中各有平津策,此去知谁作状头。”及次年春榜徐遹状元及第。详见民国18年版《建瓯县志》杂录。

四、翁德舆建安(今建瓯)人。南宋孝宗隆兴元年,即公元1163年考中特科状元。详见《闽书》P2773。

五、黄 硕字兴周,瓯宁(今建瓯)人。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考中特科状元。旧志载其事道:“丙戌科萧国梁榜进士,对策称孝宗意,亲擢为第一”。官至承议郎。详见民国18年版《建瓯县志》杂录。

六、陈应行建安(今建瓯)人。南宋孝宗淳熙二年,即公元1175年考中特科状元。详见《闽书》P2774。陈应行著有《吟窗杂录》五十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于集部诗文评类存目,并称:“旧题状元陈应行编。……” 是书收录唐五代诗格多种,系诗格丛书。[9]

杨氏家谱字辈如下:

重庆:永秉必朝廷兴仁可以德世代有贤良忠正刚常泽源本至圭锡涵良佑成均汉校宣台伯海堂照笔明,永正传朝国家和万事兴忠厚成名远诗书裕后昆祖德根基长丕振百年春世代起流芳文运才学亨堂前攀丹桂林中玉树荫。    

志道世荣怀锡德永发祥敬守国庭献登崇孝友良进修全大美敏学焕文章立念思先泽继承正启芳,再政通光国恩卿中良相传登大顺  。  

湖北沔阳:元伯光天日月星辰宗之源远世代克成 。   

湖南:廷进再政通光昌盛道宏元才仁上大朝国定常公枝开荣芳友万世永兴宗尧政应洪日名士百代昌容让传国美忠良永远彰。    

四川:楚其士本正文天如可用才长宜从新知时成先以安全多加仁文元朝显达人承先绪善述绍嘉声曾荣昭督庆百代著芳明林朝怀秀贤体忠大友维正其时长发祥世永昌修德泽征宗帮卫祖宗显民洋。   

 

源自姬姓: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晋武公时,封次子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源于周宣王子长父。宣王时期,周宣王姬静将子长父封到杨国,为杨侯,春秋时杨为晋所灭,其后裔以杨为姓。

源于晋武公子伯侨。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的食邑。羊舌氏出于姬姓因晋武公次子伯侨之孙突当时食邑于羊舌故以羊舌为姓。至晋顷公十二年晋灭羊舌氏食我的儿子杨道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

扩展资料:

杨氏典故〖歧路亡羊〗

“歧路亡羊”源于《列子·说符》。相传,有一次杨子(即杨朱,是战国时一位学者)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于是他派全家会去寻找,同时也请杨子的仆人帮着去找,杨子对此大为不解,感叹着问,失掉一只羊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去找呢?失羊者说,因为歧路太多了。

可是他们找了一整天回来,杨子问找到没有,他们都叹息说没找到。杨子又感到不解,询问其中的原因,他们回答说:“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返也。“意思是说,歧路之中又有歧路,岔路太多,我们不知道羊往哪一条岔路上去,所以就回来了。

杨子听后感触颇深,家里的人感到非常奇怪,便问杨子:“羊是不值钱的畜牲,何况走失的羊又不是你的,为什么要这样心事重重的?”杨子听后并没有回答。可是这些话被站在一旁的杨子的学生听到了,他感慨地说:“道路因为岔路多,所以容易使羊丢失。

学者因为经常替别人打主意而往往为此丧失了性命,杨子的不快乐难道还不明白吗?”后来,人们用"歧路亡羊”比喻事理复杂多变,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找不到真理,就会犯错误。

-杨氏

                       -杨氏家谱

杨荣(1371—1440年7月30日),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建文二年(1400),杨荣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建文四年,朱棣进入南京,杨荣和解缙、杨士奇等一同迎附。永乐十六年五月至二十二年八月(1418年-1424年)任当朝首辅。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其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然而由于其恃才自傲,难容他人之过,与同事常有过节,并且还经常接受边将的馈赠,因此往往遭人议论。杨荣既以武略见重,又有些文才,据《明史·艺文志》载,其著作有《训子编》一卷、《北征记》一卷、《两京类稿》三十卷、《玉堂遗稿》十二卷。

  《弘农杨氏重修房谱》

  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于福建明溪,为宋代著名学者杨时房谱。该谱除世系传记外,还汇编了有关杨时的诰封敕令及杨龟山年谱、画像及龟山故里图。该谱藏于明溪县龟山乡杨时直系 23代后裔家中。

  《墨杨氏家乘》

  有清至民国续修刊本及排印本。该谱除详列世系外,有《祭法》一篇,记叙元旦大祭等家族仪式及规程较详,对杨氏族人的定婚许字,丧仪葬礼等也有一定之规。民国二十五年(公元工936年)排印本所载杨(王介)《家法》条规较细。

  《武林杨氏宗谱》

  有民国年间抄本复印件。该谱卷l为杨氏《祭规》,订于清乾隆年间,共22条,前面数条为先祖遗规,以后为族众同订。谱中所记宗族支派及世系甚详。

  《民国黄梅杨氏宗谱》

  该谱托为杨业宗谱,所载祖宗世系多据民间传说故事以编制,世系谬乱,人物真伪不分。

  《咸丰平越杨氏重修小宗祠谱》

  清杨裕深重修,刊本。

  《杨氏谱书》

  民国时期杨锡绶等续修。该谱包括序及世系等内容。吉林永吉杨氏为满族,谱序称原为汉人,康熙年间由山东登州莱阳县迁居永吉州地方,后人吉林鸟枪营镶黄旗汉军。谱载始迁祖杨荣,至今传14世。该谱为了解东北杨姓迁人情况提供了线索。

  《杨氏族谱》

  该谱为辽宁岫岩满族易穆查氏族谱,光绪二十四年(公元 1898年)立谱。参与修谱者有杨伟、杨春静、杨恒荣等。谱中排列族中先人名讳年庚、长幼次序,并注明迁居他方的族人的居住地、支派及子孙繁衍情况。对族中先人事迹略有考实。了解易穆查氏的改从杨姓,该谱提供了重要依据。

  《杨氏族谱》

  贵州天柱蓝田镇杨氏族谱。1930年杨正光录,杨恩培藏。封面标明“四知堂第”。谱序谓由南昌府丰城县迁来,至修谱时已历 2l世,至收藏者为23世。谱中载字派三种,略有不同,反映由于分房带来一定变化。

  《杨氏族谱》

  贵州独山杨一诚草创,杨祖芳重修,亦托为弘农杨氏支系。该谱包括序文三篇、世系表及重要人物小传等内容。谱载先祖杨春为明末人,由江西来黔贸易,卜居独山,至修谱时传13世。该谱为木刻本。

  《杨氏谱系》

  黔西彝族杨氏谱,杨氏后裔于民国年间据彝文谱纂修。该谱包括源流、世系、彝汉文对照乌蒙世系、各家支世次及夷字释略等内容。谱至始祖迄修谱达73代,唯中间有阙佚。该杨氏世居黔西,明末改土归流,始从汉姓。该谱为研究黔西杨氏源流的重要文献。

  《杨氏家谱史》

  贵州桐梓杨修礼、杨修国等,1990年据旧谱及其他文献编纂。修谱人称为播州杨氏土司始祖杨端第44代孙。谱分三卷,内容较为丰富,重要者有世次记、碑记、姓氏来源、世系源流、谱系、名宦词、人物事迹、仕居分派史、承续总歌及注解、正宗源流等。该谱自杨端往上溯48代,谬悠难信;白杨端始谱至今历47代。该谱为铅印本。

  《弘农杨氏宗谱(残)》

  始修于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咸丰初年杨月三等续修。据谱可知杨月三之族散居于安徽合肥、庐州等处。该谱为刻本。

  《杨氏家谱》

  民国杨芝田编,该谱始修于明万历年间,至杨芝田已为五修。据谱可知杨芝田之族散居山东临沂、沂州等地。该谱为石印本。

  《衡湘杨氏族谱》

  清杨世准修。谱中称其堂第为“清白堂”,认为弘农支系。据谱可知杨世准之族散居湖南衡阳、湘乡等地。该谱为刻本。

  《杨氏列代世系表》

  民国杨培志编。该谱为铅印本,除世系表外,附坟墓祭祀一览表。

  杨氏宗谱(残)据残卷可知谱主为重庆开州人,世系不全。

  《宁都城东郁公派族谱》

  《宁都杨氏族谱》

  《宏农杨氏宗谱》

  《杨氏铜城族谱》

  《郴州杨氏十修族谱》

  《蓝山杨氏族谱》

  《草塘杨氏七修族谱》

  《卧龙杨氏四修宗谱》

  《济邑梅川杨氏宗谱》(乾隆三十六年修)

  杨玉清、杨兴韶主编的《丰顺杨氏九修族谱》

  《靖州杨氏宗谱》

  《杨凝式家谱》

  《杨氏血脉谱》

  《杨氏家谱状并墓记》

  《杨氏支分谱》

  《杨氏谱》

  《杨(忄音)家传》

  《杨氏家乘》

  《宏(弘)农杨氏重修房谱》

  《咸丰平越杨氏小宗祠谱》

  江西《宜春北关五甲杨氏支谱》

  山东《即墨杨氏家乘》

  馀姚汇头杨氏宗谱 20卷首、末

  杨朝彩主修 宣统三年 端本堂

  杨氏宗谱 16卷首末(上、下)

  杨秉元等主修 光绪三十年 三鳣堂

  白石杨氏四修族谱 18卷首、未

  同治辛未 宏农堂

  杨氏宗谱 16卷

  杨东海等编修 民国乙卯年 叙伦堂

  湖南湘潭 《杨氏四修支谱》 4卷首末,6册

  杨达文等修 宣统3年,双梧堂,木活字本

  福建邵武 宏农杨氏宗谱 不分卷

  杨继昌等修 清嘉庆19年重修5册

  弘农杨氏族谱 卷1

  清嘉庆22年四知堂

  湖南长沙 《杨氏家谱》 前3卷,后6卷,首1卷,末2卷

  杨诗笙等修 民国36年,宏农堂12册

  湖南常德 《向杨氏四修族谱》 17卷首上下

  杨世禄主修 民国19年,四知堂,怀德堂梓,木活字本,9册

  杨氏宗谱

  民国23年木活字本2册存卷6、7

  杨氏家乘

  清同治7年木活字本1册存卷5

  杨氏宗谱

  清道光29年木活字本2册存卷1、4

  杨氏族谱 不分卷  

  清抄本2册残本

  杨氏族谱 不分卷

  清木活字本3册残本

  杨氏族谱

  民国27年关西堂木活字本1册存卷3

  杨氏四修族谱

  民国清白堂木活字本1册存卷忠公卷1-7

  杨氏族谱

  清清白堂木活字本3册存卷2-4

  杨氏族谱

  清宏农堂木活字本1册存卷1

  尚茂公三房草稿 不分卷

  民国世德堂稿本1册

  杨氏族谱 不分卷

  民国四知堂抄本3册残本

  杨氏族谱 不分卷

  清光绪34年四知堂木活字本1册残本

  杨氏族谱

  清四知堂木活字本2册存卷4、5

  杨氏族谱

  清四知堂木活字本2册存卷2、3  

  盐城杨氏宗谱 24卷首2卷末1卷

  杨同升等纂修 民国12年合肥李得心斋木活字本8册存卷2、8、11、12、14-16

  始迁祖:杨青,元明之际自无锡洛社迁淮郡之盐城

  醴陵醴南太障杨氏四修族谱

  民国忠武堂铅印本1册存卷43

  醴陵醴南壹上杨氏二修族谱

  清道南堂木活字本1册存卷11

  醴陵醴南壹上杨氏三修族谱 20卷

  杨晋等纂修 民国11年道南堂木活字本5册存卷6-8、19、20

  始迁祖:杨邦钦,明初自江西吉水亚塘迁醴陵南乡之壹上

  宝坻 杨氏宗谱 不分卷

  杨鲁玉纂修 抄本4册

  始迁祖:杨友,村居漠北,因徙元祖人关,以功授指挥千户,因以为家

  宝山杨氏宗谱

  杨应环纂修 清光绪34年萼辉堂抄本1册存卷1

  始迁祖:杨敖,明嘉靖间自浙江兰溪入赘于嘉定罗店镇

  镜川杨氏支谱

  民国分教堂木活字本2册存卷6

  苏州杨氏支谱 不分卷

  杨廷杲纂修 清光绪30年刻本4册

  苏州杨氏支谱 不分卷

  杨廷杲纂修 清光绪24年抄本1册

  苏州杨氏支谱 不分卷

  杨廷杲纂修 清光绪24年抄本1册

  苏州杨氏支谱 不分卷

  杨廷杲纂修 清光绪20年稿本2册

  始迁祖:杨敬宇,明季迁居吴城

  浏阳浏南谢家洲杨氏宗谱

  清清白堂木活字本9册存卷1、2、5-7、9、16、17

  临湘杨氏宗谱

  民国5年清白堂木活字本2册存卷4、卷首

  始祖:杨宫,始迁祖:五世孙杨纲,明顺天二年迁居临湘

  缙云宏农郡杨氏宗谱

  杨连三纂修 民国6年木活字本1册存卷1

  一世祖:杨淮,北宋时官刑部尚书,五世祖宣义公自金陵徙缙云,居邑西鱼仑白木山下

不同姓氏有不同字辈的排序,不同地方其字辈用字也是不一样的。如陕西安康杨氏字辈:世远嗣番发祥汉佑富本培元钟灵毓秀。但贵州毕节杨氏字辈就是:银孟洪灿曾居家永时春正大光明远万代世泽长。

自古以来,人们对取名择字都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在古代更有沿用字辈取名的习惯。杨姓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主要源于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

杨姓家谱字辈大全集

1、湖北孝感杨氏字辈:文正炳有中和德,本利培成义道才;敬先祖如在其上,启后继换乎为新;荣华富贵运朝堂,永照世代真自强。

2、湖南永州迁入四川达州杨氏字派(部分):楚、其、士、本、正、文、天、如、可、用、才、长、宜、从、新、知、时、成、先、以、安、全、多、加、仁。

3、山东临沂庄坞杨氏字派:传家惟效友,继世尚公平,一本常敦序,同宗保令名。法权自先启,守之在心中。敬绍兴绪远,复立鸿文通。

4、四川简阳杨晓初杨氏字辈:天映本其先,永春章荣昌;宗枝绍祖德,学尚佐家邦。简阳另一家之版本:天映本文朝,声大章荣昌;宗之绍祖德,学尚左家邦。

5、湖南龙山县杨氏字辈:廷进再政通,光昌盛道宏,元才仁上大,朝国定常公,枝开荣芳友,万世永兴宗。

6、四川资阳市安岳县周礼镇龙桥杨氏字辈:法仁兴志,应文登学,世代光明显,荣昌庆永芳,正先维友,宗祖在贤。

7、四川遂宁市蓬溪县杨氏字辈:可继思鹏名,单光呸崇作,建绍宗辉成,修善立开,九在寿发,伦克多定先,德万休尚生,居守传年志,贤福官孝安。

8、湖南湘乡杨氏字辈:尧政应洪日名士百代昌容让传国美忠良永远彰。

9、安徽安庆杨氏字辈:中浮鼎振大有咸林益千风遇礼代同仁。

10、江苏六合杨氏字辈:田德常林玉昌保贵如金。

11、辽宁抚顺杨氏字辈:万金法庆常树立永吉祥兴家助为本盛世久安康。

12、陕西安康杨氏字辈:世远嗣番发祥汉佑富本培元钟灵毓秀。

13、广东汕尾杨氏字辈:梅宏石耆纯绍世耀维与源天宜继畴本允捷位永其明德克开宗道占来初为可贵必广聚居肇毓培立礼宅仁作嘉瑞垂守有成量益大济美集祥长锡萃。

14、贵州毕节杨氏字辈:银孟洪灿曾居家永时春正大光明远万代世泽长。

所谓"三杨",即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1403-1449年)宰辅杨士奇、杨荣和杨溥三人。他们辅佐明初洪武之后的半个世纪内,可说是"天下清平,朝无失政,中外臣民翕然"的局面。他们的功德和政绩在杨家的族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西杨"江西泰和杨士奇

杨士奇,(1365~1444)明目录学家、藏书家。本名寓。泰和(今属江西)人。早年家贫,曾在湖广做塾师多年,以教授学生自给。建文初,被荐入翰林,任编纂官。明成祖即位后改编修,主修《太宗实录》,累官左春坊大学士,迁少傅。仁宗即位,任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善于选择人才。于谦、沈周、况钟等人均由他荐引。晚年与杨荣、杨溥并称“三杨”。于图书文化事业多所建树,精研目录学。宣宗时,皇帝视察“文渊阁”,与他讨论图书之事。正统间,上表奏道:“文渊阁所贮书籍,有祖宗御制、文集、及古今经史子集之书,臣等逐一点勘,编成书目,请用宝钤识,永久藏弆”。正统六年(1441年),他与马愉、曹鼎等人编成《文渊阁书目》。旧本不分卷(《四库全书》定为4卷)。著录图书7297部。大多不著撰著人姓氏。书分39类,编20号,每号分数橱,以千字文排次。由于著录简略,清人朱彝尊评其“不论考订撰次,草率塞责,较之刘歆之《七略》、荀勖之《中经新簿》,诚为有愧”。但该目在分类上,亦自成一格。姚名达论其“分类法虽陋,然能不守四部之成规,实开有明一代之风气。”《四库全书总目》评其“今阅百载,已散失无录。唯籍此编之存,尚可略见一代之名数,则亦考古所不废也。”该目在中国目录学史和考明一代文化学术上,有一定价值和地位。他亦嗜藏书,少时家贫,曾经以鸡换钱买书。自称其先世藏书有数万卷,元代毁于兵火。以后所入薪俸,悉购书。历十余年,经史子集略备,藏于“东里草堂”中。藏书印有“庐陵杨士奇”、“东里草堂”等印。著有《三朝圣谕录》、《奏对录》、《历代名臣奏议》、《东里全集》等。

"南杨"湖北石首杨溥

杨溥(1372-1446年),字弘济,石首(今湖北省石首县)人。与杨荣同举进士,授编修。永乐初,侍皇太子为洗马。后因案系狱十年不死,而在狱中勤读不辍,读诸子经史数遍。仁宗即位,被释擢升为翰林学士,掌管弘文阁事。正统中入阁,主掌机要职务,少保武英殿大学士,与杨士奇、杨荣同心尽职辅政,时人号为"三杨"。并以居第目士奇日"西杨"、荣曰"东杨",而溥尝自署郡望日"南郡"(即今湖北江陵地区),因号为"南杨"。

杨溥为人质直廉静,无城府,性恭谨。每人朝,都沿着城墙走。诸大臣论事争可否,或至违言,溥总是平心静气地对待,诸大臣皆叹服。当时人们称"士奇有学行,荣有才识,溥有雅操",是他人所不及的。正统十一年七月卒,享年75岁,赠太师,谥文定。官其孙寿尚宝司丞。

"东杨"福建建安杨荣

杨荣(1370-1440)年,字勉仁,初名子荣,赠太师,谥文敏,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县西南建安)杨氏人。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授编修。历官成祖、仁宗、宣宗和英宗四朝。成祖时人文渊阁,迁侍讲,进右谕德,赐二品服;仁宗立,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中加少傅。

杨荣富有才智,见事敏捷,多谋善断,最受成祖知遇。成祖威严,凡遇与请大臣议事未决,或至发怒。只要杨荣到了,成祖的态度就会马上缓和,变怒为喜,议事就会得到解决。永乐五年(1407年),命往甘肃经画军务,所过览山川形势,察军民,阅城堡,还奏武英殿,成祖大喜,时值盛暑,亲自剖瓜招待杨荣。因此,成祖每次出巡或出塞,都必叫杨荣跟从,故杨荣在边事上屡立战功。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随成祖五次出塞,士卒饥冻,馈运不继,死亡十二、三。大军抵答兰纳木儿河,不见敌。成祖问群臣是否应当进攻,群臣唯唯诺诺,惟荣、幼孜从容言宜班师。成祖同意。但打转宿榆木川时,不料成祖逝世了。这时中官马云等莫知所措,密与荣、幼孜人御幄议。二人议:六师在外,离京师还很远,只能秘不发丧,以礼敛镕铁为稗载舆中,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因而没有酿成内乱,维护了大局。永乐末年,浙闽地区的山民起义,议发兵。当时成祖在塞外,奏至以示荣。杨荣说:"愚民苦有司,不得已相聚自保,兵出将益聚不可解,遣使招抚,当不烦兵。"成祖听从了他的意见,起义得到平息。

杨荣的生平情况如何?

杨荣(1371~1440),字勉仁,初名子荣,建安人(今福建建瓯县)。建文二年(1400)入进士,授官编修。成祖刚入京师时,杨荣就到成祖马前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