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蔺何氏家族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6浏览:1收藏

四川古蔺何氏家族,第1张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家族的辉煌与荣耀,要用什么来记录

  行走各地,见过不少祠堂,哪怕风流已被雨打风吹去,但家族的辉煌与荣耀仍然依稀可见。不过这一次在故乡,见到一个家族的辉煌与荣耀,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

  细雨濛濛的午后,从黄荆乡出发,大约四十分钟就到了临近的桂花乡。下车,走上一条乡间小道,经过庄稼地,穿过一片荒草,一座隐藏其间上百年的古代墓葬群出现在了眼前。

  骆氏,是当年“湖广填川”第一批来桂花的外姓,由于当年的“讨诏为丞”、“手指为界”,骆家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当地第一批大地主。依托广袤的土地和地上附属物,守着古蔺通往叙永、泸州等地的古驿道,这方水土自然成了骆家发家致富的“印钞机”。

  藏在深山里的这一墓葬群,便是骆氏的家族墓地,建于清雍正年间至清末,时间跨度100余年。

  墓群分为上中下三级,依山而建,集中建设有14座坟。每座古墓高约34米、长约5米、宽约4米,从碑文铭记的文字来看墓葬多为清朝同乱、光绪年间建筑。墓葬为六柱三开间,沉檐浮图式布局,墓碑保留较好,完零的记实了墓仆人生兵时间、女嗣环境以及生平事迹,石匾、石联笔迹苍劲雄健,是不成多得的艺术佳品。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相传黄帝是少典之子,本姓公孙,因居于姬水之滨,故而改为姬姓,其后裔后稷被周人尊为始祖。后周成王(周文王之子)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避难逃亡到江淮一带,当地人因"韩"、"何"音不分,后误写为何,子孙沿用。

  2、唐代的"昭武九姓"之一有何氏。隋唐西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各氏族统称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

  3、出自冒姓或赐姓。如汉时有叫何苗的,其本姓朱,冒姓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鲜卑复姓贺拔氏为单姓何氏。五代吐谷浑亦有何氏,吐谷浑亦作吐浑,为鲜卑的一支。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入明,被朝廷赐姓何氏,其后也有以何为姓的。

  郡望:

  1、庐江郡:秦代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相当今安徽省庐江一带长江以北地区。

  2、东海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

  3、陈 郡:秦时置郡,西汉改为淮阳国,东汉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

  4、郫 县:秦时置郡。此支何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何武。

  5、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此支何氏,其开基始祖为汝阴(今安徽阜阳)何氏6世孙何比干及平舆(今属河南)汉吏何并。

  堂号:

  "水部堂":南朝何逊,官尚书水部郎,诗文很有名,著有《何水部集》。

  迁徙分布

  西汉至两晋时期,何氏分布于今河南、安徽、山东、江西、四川、广东、湖北、江苏、陕西、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西晋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闽八族之一。唐代,中原何氏又有两次入闽;一是唐高宗时,光州固始人何嗣韩随陈元光入闽,在福建安家;二是唐僖宗时,又有固始人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此后,何氏又有多次迁徙。南宋淳佑年间,何逖基由螺阳迁居温陵、浔江,后隐居清源洞。宋代,何氏还有一支自庐江迁往福建、南京、江西,至宋末元初,有一支由武平经江西寻邬、定南、龙南入广东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广东东蕉岭、大埔、梅县,再分支各地。明末,何斌在台湾担任荷兰人的通事,是为何姓最早入台者。清代,福建何氏又有不少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3162全国何氏统宗谱□□卷

清康熙刻本

安徽徽州地区博

3163全国庐江何氏家乘不分卷

(清)何彤翰等修

清光绪四年(1878)庐江堂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注:该族散居湖北通城、浙江平湖等地。

3164全国何氏家乘十二卷

(清)何易学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三高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注:该族散居安徽、江苏、湖南等地。

3165全国庐江郦何氏大同宗谱二十六卷

(民国)何毓琪 何则林等总纂

民国十年(1921)安徽省文华印书馆铅印本

北图 科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上海

图 天一阁 安徽图 安徽安庆市图

日本 美国

注:散居安徽、江苏、江西、河南、福建、湖北、

湖南、陕西、广东、广西等地。

3166河北青县何氏族谱□□卷

(清)何耀光等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钞本 二册

吉林大学

3167河北正定何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何文龙续修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八册

河北石家庄市图

3168山西灵石何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何思忠等编修

清道光十四年(1834)序刻本 六册

人民大学 中央民院 日本 美国

注:清乾隆三十五年始修。

3169上海青浦何氏家谱一卷

(清)王芑孙辑

清刻本 一册

江苏常熟市图

3170上海青浦竿山何氏族谱不分卷

(清)何廷璋重修

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 四册

吉林大学 上海市文管

3i71江苏宿迁何氏族谱□□卷

民国十六年(1927)手写本

江苏宿迁县图

3172江西靖江黄桥迁靖何氏族谱十四卷

(民国)姚龙光撰

民国十五年(1926)木刻本

江苏靖江县影剧公司

注:谱首修於明初。

3173江苏江都何氏族谱四卷

(民国)张旭东三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4)木刻本

江苏江都县郭村镇东进村五一队

注:谱创修於清乾隆间何南溪。

3174江苏秦兴何氏家乘十四卷首一卷

(清)何檀重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3175江苏镇江京江何氏家乘二卷

(清)何佳琛 何佳琪等纂辑

清道光十六年(1836)无远堂刊本

日本 美国

注:一名《京江何氏支谱》。

3176江苏镇江京江何氏家乘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何志庆等纂

清光绪十三年(1887)无达堂木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何森始修於明万历五年。

3177江苏镇江京江何氏家乘十四卷

(民国)何恩浩纂修

民国十一年(1922)无违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河北大学 江苏镇江市图(存十三

卷) 美国

3178江苏丹阳何氏重修家乘二十卷

(清)何宝箴编

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十二册

上图

3179江苏常州晋陵何氏家乘八卷

(清)何晋升纂修

清道光五年(1825)尚仪堂钞本 六册

吉林大学

3180江苏常州何氏家乘十二卷

(清)何雍若 何寿安等续修

清光绪元年(1875)三高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美国

3181江苏常州何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何善培修

清光绪三年(1877)永富堂木刻本 二十二册

河北大学

3182江苏常州何氏家乘十三卷

(清)何国璋重修

清宣统元年(1909)思敬堂活字本 十四册

吉林大学

3183江西常州晋陵何墅何氏家乘三十二卷

(民国)何廷望等纂修

民国十六年(1927)木刻本 三十二册

河北大学

3184江苏常州毘陵何氏家乘八卷

(民国)何殿瑾 何留成主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8)

3185江苏无锡何氏家乘四卷

(清)何保初重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本 四册

日本

3186浙江杭州灵山河氏九修族谱一卷

(清)刘育等纂

清道光五年(1825)木刻本

江西档

3187浙江杭州巴山何氏十一修族谱一卷

(清)李其光等撰

清光绪末年木活宇本 一册

江西档

注:记事至光绪二十三年。

3188浙江富阳富春横槎何氏宗谱八卷

(清)何兆履修 何上宪 何兰台纂

清同治九年(1870)木活字本

浙江图(存卷1一一7)

3189浙江富阳宁善何氏宗谱二卷

(清)应步云纂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永庆堂活字本 二册

历史所

3190浙江萧山何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何源重修

清乾隆十六年(1749)刻本 四册

人民大学

3191浙江萧山河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

(清)何永介等增修

清嘉庆十九年(1814)世恩堂刊本 二十四册

美国

3192浙江萧山芹沂何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

(清)何鲲 何培等重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世恩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3193浙江萧山芹沂何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光绪十九年(1893)世恩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3194浙江桐庐桐江高畈义门何氏宗谱六卷

(民国)何万钟纂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活字本

浙江桐庐县档

注:何德正、何德明首修於明万历二十三年。此

谱为十七修。

3195浙江馀姚姚江何氏草宗谱不分卷

手写本 一册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馆

3196浙江鄞县何氏宗谱二卷

清光绪二十年(1894)木刻本

浙江鄞县古林乡文化站(残)

3197浙江奉化泉溪何氏宗谱六卷

民国十四年(1925)手写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3198浙江嘉兴何氏支谱不分卷

(清)何廷模等辑

清嘉庆至道光间刻本 一册

浙江嘉兴市图

注:又名《何氏宗谱》。

3199浙江嘉兴何氏家谱不分卷

(清)何曾禧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本 一册

科图 美国

3200浙江安吉何氏宗谱五卷

木活字本

浙江馀姚县文管

3201浙江绍兴续修家山何氏车门里宗谱一卷

(清)方以浩纂辑

清雍正八年(1730)福庐堂木活字本 一册

历史所

3202浙江绍兴山阴峡山何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

卷附世系略一卷

(清)何经文重修 何煟补

清乾隆十五年(1750)序刊本 二十二册

日本 美国

3203浙江绍兴崃山何氏三修续谱四卷首二卷

(清)何士祁 何十基纂修 何凤仪抄录

清光绪九年(1883)手写本 四册

历史所

3204浙江绍兴峡山何氏六房谱十四卷

(清)何士基纂修

清咸丰元年(1851)刊本 四册

吉林大学

3205浙江绍兴会稽何家 何氏宗谱不分卷

(清)何宽纂辑

钞本 一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康熙二十四年,此为据乾隆续修

本所抄。仅有世系。

3206浙江绍兴山阴何氏私乘不分卷

清钞本 一册

浙江图

3207浙江诸暨暨阳家山何氏宗谱二卷

(清)何旺等续修

清嘉庆二年(1797)福庆堂刊本 二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雍正八年,此为三修。

3208浙江诸暨暨阳家山何氏宗谱四卷

(清)何胜茂等重编

清光绪间木活字本 三册

四川图

3209浙江诸暨暨阳家山何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清)何荣烈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三(1907)缵绪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3210浙江诸暨暨阳家山何氏宗谱四卷

(民国)何顺富修

民国二年(1913)木刻本 四册

河北大学

3211浙江诸暨暨阳西何何氏宗谱十八卷

(清)何学均等重修

清光绪二年(1876)仁义堂活字本

北图 吉林大学

32l2浙江诸暨暨阳西何何氏宗谱十八卷

(清)何学安 何学均重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刻本 十八册

北图 河北大学

3213浙江诸暨暨阳金岭何氏宗谱八卷

(清)何鹤皋等修

清光绪六年(1880)清源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3214浙江诸暨金陵何氏宗谱八卷

(清)何成定修

清宣统三年(1911)清源堂刊本 八册

科图

3215浙江诸暨暨阳佳山何氏宗谱四卷

(清)何真海 何祯贤等续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麟趾堂刊本 四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雍正九年。

3216浙江诸暨暨阳佳山何氏宗谱八卷

(民国)何长定 何章照等续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麟趾堂刊本 八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雍正九年。

3217浙江诸暨暨阳佳山何氏宗谱十卷

(民国)何锡龄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缵绪堂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3218浙江诸暨暨阳和 何氏宗谱□□卷

(民国)何志翰修 何梦蛟纂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浙江图(存卷1、2)

3219浙江上虞崧里何氏宗谱八卷

(清)何洵 何简等纂修

清乾隆十九年(1754)钞本 三册

浙江图

3220浙江上虞崧里何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何溪纂修 何允升主修

清道光三年(1823)庆远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3221浙江上虞崧镇何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何立道 何其良修

民国十年(1921)庐远堂木刻本 十二册

北图(二部)历史所 北京大学 南开

大学 河北大学

3222浙江新昌何氏宗谱十卷

民国四年(1915)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1、2、4一7、9、10)

3223浙江兰溪莲湖何氏宗谱

民国十九年(1930)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厚仁乡(共四部,一部完整、三部残)

3224浙江兰溪何氏宗谱七卷

民国三十年(1941)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甘溪乡清圹

3225浙江兰溪何氏宗谱十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登胜乡

3226浙江兰溪何氏宗谱六卷

清光绪二十二年(1906)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钱材乡(缺卷5、6)

3227浙江兰溪芦江何氏宗谱一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官圹乡(缺三册)

3228浙江兰溪何氏宗谱三卷

(民国)何福良重修

民国八年(1919)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黄店乡范宅

3229浙江永康双泉何氏特祠宗谱□□卷

(民国)吴从周写本曲 陈松龈校正

民国十一年(1922)永邑徐正心堂木活字本

浙江衢州市文管(存卷2、5)

3230浙江东阳庐江郡何氏桓松宗谱八卷

民国十五年村(1926)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县古光乡(存卷1、8)

注:始修於清康熙十一年。

3231浙江东阳何氏第三十三次修谱纪念刊不分

(民国)何绍韩编

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影印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3232浙江义乌西金何氏宗谱二卷

(民国)何道潮总理

民国十一年(1922)活字本 二册

北图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注:何永照始修於清乾隆五十六年。

3233浙江常山縤溪何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清)何士鼎 何士谦等纂

清光绪十二年(188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何家乡何家村

注:何宋文、何宋秀首修於宋德佑二年。

3234浙江临海何氏宗谱一卷

(清)何其绕修 郭性 续修

清道光三年(1823)修 道光十七年(1837)

续修 写本

浙江临海县博

注:问有何氏后人墨字添注后生人物,纪年至清

光绪二十年。

3235浙江临海台洲栅浦郡城何氏宗谱□□卷

(清)何奏箎纂

稿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一册)

清宣统二年(1910)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首及艺文等四册)

注:何宽创修於明万历间。

3236安徽淮南何氏宗谱二卷

(清)何维楷 何维栋纂辑

清同治十二年(1873)木刻本 二册

河北大学

注:散居凤阳、定远、怀远等地。

3237安徽淮南何氏宗谱二卷

民国十一年(1922)石印本 二册

河北大学(二部)

注:散居凤阳、定远、怀远等地。

3238安徽无为何氏宗谱四卷

(清)何 编纂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本 四册

安徽博

3239安徽庐江何氏宗谱□□卷

(清)何秀倬续修

清同治六年(1867)钞本 四册

科图

安徽安庆宿松何氏字辈:

“德高望重爱幼移强昭明赤习美德贤良。”

甘肃临洮何氏字辈:

“守法天可吉,如廷永其存,正大光明兴,万事成全胜”。

湖南楚南何氏字辈:

“元自周廷运亨同家国光利开盛世彦贞祖发源长典学能崇德谟嘉可致祥训常殷鲤对诰定锡龙章。”

何氏庐江郡字辈排列顺序:永铭汉孔仲,世传显祖宗,安邦定太平,万代朝廷相,贤良庆泽荣,本源从盛发,绪业自长新,礼仪家修樊,诗书士德纯。丰谟延伟列,光裕继祥昆,广博知敏慧,玉宇共美辰,佑启康乐道,豪华富贵春,文武科鹏辉,昌福昊耀孙。

扩展资料:

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

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何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各省都有,想要查询本人所在地何氏辈分排列,需知道自家是何氏那个分支、堂口。

现在许多姓氏排名已经遗失,采用是本族老少自家新编族谱。建议询问原籍家族长老或者可知,或者了解家族先祖是何氏哪一分支,好认祖归宗。

郡望堂号

何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的郡望,据有关史料所载,主要有七个:

庐江郡: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辖今东起安徽芜湖、北至寿县、南至江西九江的广大地区,郡治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在当时全国范围内也是一个大郡。庐江郡何氏以何桢为始迁祖,发源地在今天的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下(潜山县、岳西县),历史上称为潜县。魏晋南朝时期的庐江何氏,人丁兴旺,政治显赫,文事繁荣,经济十分发达。在三国魏至南朝宋齐梁朝的近300年间,何桢十代载于正史且有明确世系关系的共54人。在族谱中,此十代中有70余人可在史书或考古墓志铭中找到,实为罕见。其中封侯10多人,皇后3人,驸马6人,尚书及以上官职者达14人。

陈 郡:辖今豫东、豫南及安徽近30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历经两汉,屡有变更。曹魏时期,其管辖区域已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华、商水、淮阳、郸城、柘城等五六个县的范围之内,其中太康,魏晋时期称阳夏,是陈郡何氏的发祥地。自汉代至魏晋时期,陈郡何氏家族见于文献记载者仅有4代11人。其代表人物有何夔、何曾。

东海郡:东海何氏家族具体在东海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市)。何氏该郡望的形成大致在南朝刘宋时代,较庐江何氏要晚二百多年,而且历史短暂,家庭分支较多。影响大者有三,何承天一门最负盛名,另外两支为何思澄家族、何慧炬家族。

郫 县:秦始置县,为今四川省成都西北的郫县。此支何姓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何武。

扶风郡:汉武帝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兴平东南),西晋移治池阳(今陕西省泾阳西北),唐时又曾改岐州为扶风郡。此支何氏,其开基始祖为汝阴(今安徽省阜阳)何氏6世孙何比干及平舆(今属河南省)汉吏何并。

丹阳郡:又称润州,治所在今江苏省丹阳。治今镇江、丹阳一带。隋置润州,治延陵(今江苏省常州),唐移丹徒(今镇江)。北宋政和间升镇江府。

齐 郡:西汉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临淄(在今山东省临淄一带)。隋唐为青州北海郡。

四川古蔺何氏家族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家族的辉煌与荣耀,要用什么来记录  行走各地,见过不少祠堂,哪怕风流已被雨打风吹去,但家族的辉煌与荣耀仍然依...
点击下载
上一篇:新沂高氏家谱下一篇:冯家家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