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氏在百家姓中排行多少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6浏览:11收藏

薛氏在百家姓中排行多少,第1张

薛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8位。

薛姓,是中国一种姓氏。始祖奚仲,因分封在薛国而得姓,以封邑名为氏,得姓始祖为黄帝之子禺阳第十二世孙奚仲,后人有以国名为氏。部分后裔为虞舜后裔孟尝君(田文)之后。

薛姓发源地有山东省滕州市。薛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8位。薛氏以山西、江苏、陕西、河北、福建、山东等省为多,这几个地区的薛氏占到中国汉族薛氏人口的63%。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薛氏人口增至为720余万,占全国人口的053%,为排行第35位的大姓。

扩展资料

薛姓名人:

1,薛稷

蒲州汾阴人,唐朝大臣、书画家。曾官至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善画人物、鸟兽,画鹤尤为生动,时称一绝,他的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唐初四大家”。

2,薛涛

字洪度(770-832),一作宏度,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唐代女诗人,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父早亡,沦为歌妓。善歌舞、工诗词,曾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明人辑有《薛涛诗》。

-薛姓

河南固始县被称为“南方的北国,北国的南方”。以秦岭淮河为我国的南北分界线,河南固始恰恰就位于这条分界线上。固始县位于东经115°21′~115°56′,北纬31°46′~32°35′。南北最长9416公里,东西最宽5619公里,总面积2916平方公里。

固始是河南省人口数量第一的大县,已经超过了一百八十万。固始方言的河南话成分已经被安徽语言占据了百分之五十的口音。这是因为固始与安徽省的霍邱、阜阳、金寨等县接壤,如果按县界的接壤比例,固始与安徽的县界接壤要超过河南。

历史上,每逢改朝换代,大批的中原先民总是逃难在大别山千山万壑环抱中的光州固始。之后又从固始沿着淮河及南边不远的长江纷纷南迁。固始由此成了一个南下移民的大通道。历史上,光州固始有“唐人故里,闽台祖地”和“中原第一侨乡”之称

南下福建的许多姓氏从泉州附近再出发,播迁到了南洋及海外各国。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光州固始当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其中的历史名人有孙叔敖、陈元光、王审知以及吴其濬等等封疆大吏。

据固始县博物馆馆藏文物和史料记载,百家姓当中,有八大姓发源于固始,薛氏家族亦在固始留下深深的烙印和根亲文化。

固始古代为先秦蓼国的核心地区,蓼国故都在今固始城区东北的蓼城岗一带。故,固始有蓼城、蓼都之别称,固始县在明清时期即简称蓼。

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封李通为固始侯,取坚固通始之意,固始侯封地的核心区域即在今固始,“固始”之地名自此延用,已近两千年。

唐初,被奉为开漳圣王的陈元光父子率八千府兵与眷属从固始入闽,陈元光后历官岭南行军总管,进中郎将,右鹰扬卫率府怀化大将军,兼领漳州刺史。因讨潮寇死事,赠临漳侯,谥忠毅。

近代以来,福建及海外许多姓氏都尊称陈元光为入闽祖先。

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唐高宗下诏命陈元光之父陈政为总岭南行军总管事,陈政临危受命,以岭南行军总管的身份,率领3600名府兵、123员战将,从固始县出发,南下入闽,陈元光时年仅13岁,也加入到南下的唐军队伍中。陈政率领唐军顺着淮河进入大运河,沿运河南下进入浙江,再由仙霞岭入闽,抵达华安县的九龙山地界。

唐总章三年(公元670年),陈政的两位胞兄率领府兵及军眷5000多人“尽室南来”,包括75岁高龄的母亲魏太夫人。行军途中,两位兄长相继病逝,魏太夫人毅然代替儿子将唐兵带来与陈政会合。

今天的漳浦县盘陀镇,留存有一座娘仔庙。庙的主人娘慧仙,是曾与一众山寇啸聚山林的娘子寨寨主。陈政父子派部下李伯瑶潜入寨中,智取娘慧仙,将其招安。拔除最后一座山寨后,唐军越过蒲葵关,落脚于云霄县火田镇火田村,在此安营扎寨,取得平乱的决定性胜利。

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陈政积劳成疾,卒于云霄,埋骨将军山。21岁的陈元光子承父业,执掌帅印。

为保长治久安,陈元光在入闽的第14年,上书朝廷,奏请设置州郡。两年后,武则天批准在泉州、潮州之间设置漳州,最早的郡治就位于云霄。陈元光被任命为漳州史上的首位刺史。

陈元光及所率的87姓府兵的后裔在闽南地区落地生根,成为日后漳州、泉州、潮汕地区的主要人口成份。

陈元光祖孙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地处中原核心地带,是河洛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生于斯、长于斯的陈元光,出身官宦之家,书香门第,自幼又聪颖好学,博览儒家经典,备受儒家思想文化的薰陶,他13岁即领乡荐第一。袭任左郎将和晋任漳州首任刺史后,就显示出他的文韬武略和治漳才能。他不仅是一位善于领兵征战的将军,还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满腹经伦的儒教传播学者。

唐宋以后,开漳后裔不断向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地区迁徙,落籍当地的同时,也带去了开漳圣王的中原文化。

不知道什么原因,陈元光的史料,未见于新旧两唐书。

唐末乱世争霸时,王审知与兄王潮、王审邽带领自河东迁徙到固始的薛氏在内的五千乡民从起义大军入闽。

王审知(862-925年),字信通,号祥乡,祖籍在淮南道光州固始分水亭镇王堂村,系威武军节度使王潮之弟,在唐末民变期间,与两位兄长一起加入王绪的农民军,随之转战福建。后王潮废杀王绪,诸将便拥戴他为首领。唐僖宗光启元年(公元885年),黄巢义军王绪占光州。乾宁五年(898年)朝廷任命王审知为武威节度使。王审知治闽其间,节俭自处,选任贤良,省刑惜费,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学校、发展海上贸易,使福建经济、文化得以很快发展。

天复元年(901年),诏宗封王审知为琅琊王。五代十国之梁开平三年(909年),梁太祖封王审知为闽王。

福建其它地区的薛氏入闽时间不一,福清市凤池村薛氏远祖薛凤池,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唐末入闽,被后世尊称为凤池公,传至第二十三世薛太和,由福清坑北转迁薛厝岐村,生五子,即尚仁、尚义、尚礼、尚智、尚信,薛尚义后代迁至平潭县龙美楼村,薛尚礼后代迁至湖尾、后楼、深坞等村,薛尚智后代迁至吉钓岭兜村。薛尚仁生三子,即孟富、孟贵、孟显。薛孟富后代迁平潭县东昆村,薛孟贵后代迁至跨海村。

福清倒瑞垅薛氏始祖,光禄大夫薛贺,系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由江南迁入福建福安县廉村,传至第十一世薛娟,唐初迁福清福唐里七坑即今福清市龙田镇。薛娟之后薛楔迁福清龙田积库村,薛楔之裔孙薛贵宝迁至平潭县倒瑞垅村。

福建的另一大姓是林氏,数千年来,林氏与陈氏亲如手足,情同兄弟。林氏原为比干的后裔,其妻正是陈氏,比干遇难后,陈氏生下遗腹子坚儿,在追兵的盘问下,急中生智指林为姓,是为林坚。林坚为林氏得姓之始。而林氏代代未忘陈母的厚恩。陈林一家由此而流传千年。

主要参考文献:《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潮州府志》《大清一统志》《陈氏家谱》《王氏宗谱》《漳州府志》《光州志》《云霄县志》等。

金陵晚报报道高淳县桠溪镇桥李村薛家自然村是个普通的山村,只有10多户人家。有意思的是,这里的村民基本都姓薛,而且基本是同一个祖先。他们至今所保存的薛氏家谱里,还记录了薛仁贵的事,有村民还为此认真地说,他们与唐代大将军薛仁贵还是亲戚呢。

  村民薛修礼今年64岁,中山薛氏家谱就保留在他家。一共有21本,薛老汉从二楼箱底拿出来时,非常小心。家谱看起来成色较新,薛老汉说,这21本家谱都是前年翻新的,原有的老谱失火烧掉了,这些新家谱还是从相邻的溧水县一个村里翻录的。

  在他的眼里,溧水那边姓薛的比较多,有2000多人,家谱也比较完整。“我们这里和溧水那边的薛家是一个祖先,我们的家谱也是从溧水那边的第一世开始算的。”他介绍,到二十几世时,薛家的一个分支从溧水迁到高淳县桠溪镇。“高淳这边,到我这代也有20多代了,如果以溧水那边起算,到我这一代已是47世了。”薛家人介绍,现在他们薛家自然村只有10来户人家,都是老早从溧水搬过来的。

  家谱里记录了薛家代代世事和名录。薛修礼说,在家谱里也有他的名字,排在47世属于“修”字辈。薛修礼打开家谱,家谱的一页自上往下排列着孝、友、万、代、永、昌、聿、修等字,薛修礼说这些字都是一代又一代排下来的辈分,后代不能更改,就按照这个取名。

  而且在家谱里,还记录了和薛家有关的祖先们的名人,其中特别提到了唐代农民出生的大将军薛仁贵。薛修礼说,薛仁贵是他们薛家祖先里的名人,虽然不见得是直系血亲,但作为薛仁贵的后辈,他们还是感到很自豪。

  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他们薛家有晒家谱的风俗。“薛家血脉已遍布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我们都要晒家谱,防止家谱霉烂和虫蛀。”薛家人还介绍,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薛家是80年修一次谱,现在条件好了是30年修一次家谱,他们修家谱的目的是为了让家谱一代一代传下去。

你好!

这一般只有本族族亲知道,而在网上遇到族亲的几率是很小的。每个姓氏都有很多支派,每个支派的行第、字辈也不一样。建议你找找本族的族谱、宗谱,里面有详细的记载。一般族谱在族长、族头那里,或者族里指定的某个人保管,另外祠堂也会有。建议你去找长辈,父亲、爷爷、父亲的兄弟、爷爷的兄弟、或者其他族亲问问。

如果找不到族谱,试试下面的方法。

附寻祖步骤

一、寻根问祖第一步,必须搜集到相关资料

1、先祖迁居前居住地的确切记载(家谱记载或口头流传,如果是做官迁来的可以查看当地地方志史书记载)

2、始迁祖的名、字、号、排行字号,始迁祖生卒年月及相关生平事迹,典故。(始迁祖的兄弟、父、祖父的名号和有无同族、同支);

3、字派、排行字辈;

4、始祖的相关资料(始祖其他旁证资料,如哪个郡望,和谁是本族);

5、家族的迁徙史(如迁徙年月,还有迁徙的故事传闻)。

6、始祖和所修现有家谱的年代。

二、寻根问祖第二步:怎么搜集寻根资料?

1、有家谱的查看家谱,一般家谱的记载最清楚。

2、没有族谱的,查看祖坟墓碑文字 ,特别是始迁祖的墓碑,大都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3、没有族谱也没有碑记的,只能多问问族中老人,认真记录他们口述的祖居地名、村名、祖先名、字辈、故乡风物人情、故事传说等;尽可能的和老人交谈了解,并把这些珍贵的资料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来保存。

4、查看家里有没有保存以前的土地、房产契约,可以大致考查出始迁祖的名字,和所处的时代。

三、寻根问祖第三步:寻根信息的对接和确认

寻根信物并不是特指某件物品,而是指宗谱记载的、口头流传的祖先名号、祖坟祖墓这些寻根信息,通过网络交流,你可以和同宗相认对接的这些信息,没有相似点的,是同宗的可能性就很小,而寻根信息越详尽,寻根可能性也就越大。对于始迁祖的来源地名,因为在不同年代记载的方式不一样,比如多少都、什么府、郡之类的,可以根据大致地名所在地的地方县志,寻找到详细的精确位置,再对照如今的地图进行确认,也可以根据当地的人加好友咨询。

四、寻根问祖第四步:寻根的方式和实地考查

把以上这些东西收集得越丰富越好,然后在网上寻找宗亲网、姓氏网,发布寻亲信息。也可以在当地论坛发帖,再或者搜索加入当地QQ群,进入祖地群、同支派群等和宗亲交流,也可以在一些族谱数据库平台网站搜索。在网上联系上祖居地宗亲后,要向他了解祖居地相关情况;当大量资料能够确认对接上以后,可以到祖居地实地走访。在根据祖籍族谱记载,找出是否有外迁人员,与始祖资料是否一致来进行确认。

希望对你有帮助~

薛氏在百家姓中排行多少

薛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8位。薛姓,是中国一种姓氏。始祖奚仲,因分封在薛国而得姓,以封邑名为氏,得姓始祖为黄帝之子禺阳第十二世孙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