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柯姓的名人有谁?
柯应诚,生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卒年不详。时任江南刺史、后升镇国安化军节度史。
柯昶(江西瑞昌人氏),五代时(南唐)官吏。
柯九思,元朝人。勤读书,能诗文,善书画。尤精画枯木、墨竹,师法宋代文同、苏轼。又善于鉴别古代钟鼎器物,元朝宫廷所藏书法名画,多由其鉴定。
柯维骐,明朝历史学家。专心研究宋代历史。合《宋史》《辽史》《金史》为一书,以宋朝为正统,附以辽、金,积20年之力撰成《宋史新编》。对元人所修宋史的错误和疏漏,多有补正。
柯潜(生卒年待考),字孟时,号竹岩;福建莆田人,明朝大臣。22岁中举,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状元。
柯乔(1497-1554),字迁之,号双华,明代安徽青阳县人,民族英雄。初师李古源,后师明代大师王阳明、湛若水。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著《九华山诗集》二卷
郡望
济阳郡: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因为柯卢世居济阳郡崇德乡节孝里(今河南兰考),因此与蔡氏同称“济阳衍派”。
钱塘郡:秦朝时期始置钱溏县,治所在灵隐山麓,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带。南北朝时期的陈朝祯明元年(丁未,公元587年)改置钱溏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589年)废钱溏郡置为杭州,移治到钱唐(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唐朝时期将“溏”改“塘”,遂为钱塘。民国时期,钱塘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齐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堂号
济阳堂:以望立堂。
钱塘堂:以望立堂。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青州堂。
异鹊堂:以典故立堂。 ①四言通用联
奎章精识;石篆雄文。
上联典指元朝时期的仙居人柯九思。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南安人柯萼,进士出降,官至员外郎。
行治为首;清官第一。
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官吏柯昶,字季和,莆田人。万历进士,历官河间知府,治行称三辅第一。累官山西巡抚。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知县柯抡,字健庵,湖北人。
榜登五老;狱无一囚。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人柯崇,光化年间与曹松等五人同榜中进士,年龄都在七十多岁,当时号称“五老榜”。下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晋江人柯宋英,字子飞,绍兴年间进士,官梅州知州,为政清廉勤奋,监狱里没有一个囚犯。任职期满后返乡,闭门谢客,人们都称他“乡先生”。
愿闻己过;求通民情。
清朝时期的建宁知县柯抡,每出以两牌前导,上书“愿闻己过,求通民情”八字,被誉为第一清官。
高僧指宝;贤母辞官。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柯萼,遇一僧指示在古松下掘之,得石篆。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柯应烈,其母为之辞官。
②七言通用联
龙图阁老先朝望;异鹊堂诗永世传。
“瑞鹊堂”柯氏家族,由于他们的入闽始祖柯延最初开基于南塘,所以,有时候也以“南塘”名派。他们大多奉所谓的塘边叟或东边叟为始祖,如今生活在台湾岛上的一代,大致是那两位“叟”的第二十五、六世裔孙。自此以后,柯氏族人都以“瑞鹊堂”为号。不仅福建全省如此,全国各地也无不例外。柯氏迁泉以来,至今已传三十多世,族裔遍布泉州和港澳台等地,并迁播于东南亚各国,菲律宾国父黎刹,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夫人柯玉珠等均系柯氏后裔。柯氏族人均以“瑞鹊传芳”引以为荣。
书画博士传名远;医药专家播惠长。
上联典指元朝时期的书画家柯九思,字敬仲,号丹丘生,台州人。善书画,博学能诗文,又善鉴识金石。文宗置奎章阁,特授学士院鉴书博士,凡内府所藏法书名画,咸命鉴定。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医学家柯琴,字韵伯,号似峰,浙江慈溪人。有《伤寒论注》等著作,对注经分证有特殊见解。
瑞阳宏文有百卷;怀州异鹊筑二巢。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学者柯芝,瑞阳人。早通五经,善词赋,著书百余卷。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朝散大夫柯述,字仲常,嘉佑进士,历知怀州,累官朝散大夫,苏轼有诗记其事。
帘幕半开人未起;楼台风暖日犹低。
此联为元朝时期的书画家柯九思《题画》诗句联。
春风娇软绿阴肥;上苑莺花紫翠微。
近代史学家柯劭忞(1850-1933年)撰联语。
七世联登九进士;八闽独占一状元。
此联为福建省莆田县灵川镇柯朱村柯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明景泰二年(1451年)状元柯潜,字孟时,号竹岩,福建省莆田人二十二岁中举。
历代衣冠炫礼乐,经天日月永蒸尝。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镇洋内乡柯厝祠追远堂。据《潮阳县志》记载,柯氏家庙始建于宋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为宋朝建炎年间进士、国子监宣教大学士柯裔武所建。明朝时期由柯氏裔孙按旧制进行修葺,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由贡生柯文锦主持全面修建,扩建三山门。由于历代修建,所以家庙保存良好,家庙大门为三山门,上面匾额书“柯氏家庙”四字。
③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身占春鳌,文邀天眷;庭栖异雀,诗赋名流。
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状元柯潜事典。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朝散大夫柯述事典。
本出莆田,绿叶绵状元世德;源开洋水,香泉振学士家声。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镇洋内乡柯厝祠追远堂。三山门首有立体石雕人物四幅,两侧有浮雕花鸟各四幅,雕刻精湛,形象逼真。入门天井,存放石马槽一个,乃为宋代遗物。天井往前,是一大厅,在整座祠中是属于中厅。中厅往前又是一天井,再往后便是后厅了。主体建筑属三厅双天井加拜亭结构。后厅上面挂有一堂匾,上书“追远堂”。在后天井接连后厅处设有拜亭。
乔木旧风声,前人深培根本;梓材新物色,后裔续点丹青。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镇洋内乡柯厝祠追远堂。柯氏家庙追远堂是历史悠久的一座民间祠堂。全祠有石柱五十支,木柱二十支,抬梁与穿斗形成混合式梁架结构,木工或粗犷或精雕,图案线条流畅美感,具有明显的宋明建筑艺术风格。由于家庙建筑规模较大,历史悠久,保存较完好,对研究广东省民间祠堂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安徽贵池峡川《柯氏族谱》,(明)柯一泉纂修,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怀宁《柯氏宗谱》(十二卷),(清)柯仁廉等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安徽徽州新安《柯氏宗谱》(二十六卷),柯立功,胡祥木编纂,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绩溪县文物管理局。
安徽贵池峡川《柯氏宗谱》(五十四卷),(民国)柯云开等辑,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
浙江黄岩《柯氏宗谱》(八卷),柯骅威、柯逵修纂,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钱塘《柯氏家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台湾。
江西上饶《柯氏支谱》(四卷),(清)柯凌云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瑞鹊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九江双川《柯氏宗谱》,首二卷,(民国)柯方坚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垂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福建福州长乐《柯氏家谱》,(清)柯彭年、柯鸿年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同安霞岐《柯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手写本。收藏在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柯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瑞鹊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仅存第四十三卷。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根据各地《柯氏宗谱》整理) 安徽黟县柯氏宗祠,建于清代中期,有仪门、享堂、寝堂组成。仪门重檐翘角,前檐下设有木栅栏,内设门坊,大门两旁有抱鼓石一对,宗祠总建筑面积3675平方米。整个建筑结构严谨,端庄古朴。1984年,黟县县委、县政府在柯村举行了柯村暴动五十周年纪念活动,修复了柯氏宗祠,设立了皖南苏维埃政府革命史料展览馆。展览馆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山市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2007年,被列为安徽省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吴国公子之后 柯氏称盛南方 柯氏出身于古时的吴国,这可以从《广韵》一书中找到证据,该书是这样说的:“吴公子柯卢之后。” 柯姓既然是吴国公子柯卢之后,则他们在南方各地源远流长,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柯氏并非仅仅只有源自吴国的这一支。另外,姜太公的后裔,以及历史上许多被中华文化所同化的外族的后代,也都有以柯为姓的。《路史》上所说的“齐太公后有柯氏”;《姓氏考略》上所记载的“姜及鲜卑俱有柯姓”,以及《魏书官氏志》所指出的:“柯拔氏改为柯姓”等等文献,正是柯氏家族组织庞大情形的最佳说明。 柯姓的称盛于南方各地,从历史上的柯氏名人录,更加一目了然。最显著的例子,是早在1100年前的唐昭宗天复年间,就有一位闽籍人士柯崇,以卓越的才华而被朝廷任为太子校书,光宗耀祖。
族徽图案说明
1族徽中龙凤象征中华柯氏儿女。 2“柯”字篆书置于长城图形之内,象征中华柯氏子孙具有卫国 戍边之神圣义务。 3图圈外周内分别用汉字和英文书写“中华柯氏大家族”,象征古老的汉文化传播中外。 4外圈弧线图案象征中华柯氏儿女大团结。 5族徽总设计:柯伟彬 6族徽着色说明:“柯”为银白色篆书。龙凤为金**,长城内外为红色;珠为**,光焰为紫红色,其余底面为淡**。外圈两道圆弧线为假金色。英汉文“中华柯氏大宗族”为棕色。长城为褐色。外圈双线圆弧内为浅蓝色。 7发布日期:2009年05月20日
宋景德元年(1023)原序
柯之得姓,始自吴仲雍五世孙相受封柯山,因以柯为姓。世居直隶宣州甯国府旌德县(今安徽省)。唐僖宗时,黄巢作乱(录者注:近代史称黄巢系唐末农民起义之领袖),有成公兄弟三人,长曰才,迁浙路;次曰成,迁洪州;三曰丰,迁淮南。成在洪州西窑操石山下,光启二年四月八日,复迁羊肠山源头相土爰居,遂名柯乐源。
成公生子二:满、平。满随父出仕之任,留京;平公克岐克嶷,长兴初登第,任南兖州推官。特叙所由,以遗后裔,伦序秩然。
平生颖,颖举茂才,任南唐为吏部尚书。
颖生昶,昶登南唐进仕,受银青光禄大夫,殿中侍御史,都押衙,敕守江州,不屈宋祖之召。开宝九年四月,曹翰兵屠江州,昶督兵救之,与翰战于城南三十里处,败迹奔还柯源,再谋恢复。翰促骁骑追至羊肠山,昶度不免,自刎以报国,节烈辉煌,光耀古今,忠义余休,润泽无穷,兴隆万世。故撰斯文,以彰不朽云耳!
皇宋景德元年吉月上巳日
六世孙光撰 《中华柯氏大成宗谱》柯贵善 摘录
宋仁宗八年(1030年)谱序
柯氏之源,始后稷周太王次子仲雍之后五代孙名相,受封于吴,会盟于柯山。及八代孙卢,龚周伯爵,乃遂以柯为姓。其后兄弟三:伯曰才,仲曰成,季曰丰。才居浙路,丰居淮南,成居宣州宁国府旌德县迁寓西窑抄石山下,于光启二年四月初八迁大泥坑,见风土之盛,山川之美,因号柯乐源。成生平,平生颖,颖官居唐吏部尚书。颖生昶,昶事唐主煜为兵部尚书。昶生祖、白二公,白袭父爵为兵部尚书。父子祖孙继美一时,两朝称盛。迨十四公兄弟复迁河南固始县,生十八公。十八公生怀裕公,登宋进士,自固始宦游福建兴化之莆田,妻陈氏,生子十,公布都邑,盛莫枚举;惟二子行廿四公讳盛,为司户参军,生子七,长曰殊乙,殊乙生伯玉,玉生辛,辛生隆祖,祖生管。管自闽徙宣城,又至大泥坑,管生暌,暌生四公,四公生延范、延吉、延升。升宦游莆田,吉居九江、彭泽、马棠溪,至今为盛。范居大泥坑,妻杜氏,生子五,长仁鉴,妻黄氏,生子四:德陵、德勉、德秀、德和,莫考其传。秀招赘下磨陈氏,以陈为姓。惟陵勉两支咸并盛焉。
宋朱熹撰 《中华柯氏大成宗谱》柯贵善 摘录
明洪武丙辰(1376年)原序
远祖德诜公,原居大泥坑,于宋咸淳五年,岁在己巳四月八日,迁于永兴庄,井头槐树下。续后子孙蕃衍,仲宾公倡修宗谱,备载巅末。大元至正壬辰,红巾扰乱,携家移住宏颜洞中防御。居延日久,总谱朽烂。显虽年登八十,乃兴追远之心,旧谱坏,难以考究,于明洪武丙辰秋,搜寻旧谱余篇,编成谱牒。虽遭世乱,子孙星散,各迁吴楚立业。本大支繁,诚恐世远失其宗派,视家人如胡越,特书此为记。顾各以祖宗为念,固守忠孝,无忝所生。并书派行,遂以为序。
卿均仕福益 克纪孟什邦 清时洪愈胜 际世永享祥
明洪武丙辰仲秋月重九日二十三世孙显卿沐手撰 《中华柯氏大成宗谱》柯贵善 摘录
清乾隆壬寅乐源谱序
族之有谱,肇自欧苏。士君子生,以天下为己责,安得不留心于此。何也?天下者,家之积也。人各自理其家,使疏戚尊卑,犁然蔼然,谊明情洽,则讼狱不生,井里靖葺,而天下大治。故助流教化,根本在于收族。明乎此,而报君报国,有具矣柯之为姓,始于吴柯相、柯卢。宋元旧谱,乃逆溯渊源,至于仲雍以上,几使士大夫之家,有“百代王侯之祖”,荒唐实甚。而草芥拘墟,罔知忌讳。瑾自幼展视卷帙,惶悚不安。今奉谕旨,开示“准礼大夫”,不祖诸侯,许令自行改正,义明恩厚矣。瑾即旧谱商之族众,刊除谬妄,惟以成公为第一世祖。递传八世,至杰、彻二公之后,遂列为四分,而共宗祠,以敦孝敬,以崇仁让。于今富川城内,柯乐源前后公建者,诚善举也。厥后,聚居处皆其一脉,各为登载者,近宜详耳。嗟呼!柯之受姓,不能纪远,而唐、宋、元、明以来,著明书传有迹,卓乎可传者,代有其人,以其柯之姓也。古无赐姓,如娄敬为刘,沙陀为李,亦无冒姓,如敬伸之田,知诰之徐之类,可断不敢存本无二也。今详其一脉,则自成公及杰彻支下为足据。纵三十余世内,难必其毫无讹舛。而一洗从前攀援依附之陋,求心所安,庶无大过。嗟夫!谱既明矣,疏戚有序,尊卑有纪,各止尔分,不犯不凌,相勉于入孝出悌之行,相戒以寡兼鲜耻之习,树之圭表,为世仪型,则能为乡里良能,分朝廷之猷念,联翮振起,黼黻清时,实有望于我之后人也矣。
乾隆壬寅秋月之吉卅六世孙翰林院起居注
例封中宪大夫兵科给事中加一级禺峰氏谨识
明嘉靖北峰公讳芬刊修
德陵公派谱序
赤山子尝授北峰柯予芬以《诗》义至《角弓》之篇,因论古人之宗法甚善,并及夫宋谱诸君子之谱法。柯子惕然以思,遂兴重宗睦族之志,因出其宗谱以示云:“残缺未备,亟欲增修之”。予曰:“此收族盛举也,宜勉行焉。”今年冬,柯谱成,偕其族以序请。
予稽其谱,自唐僖宗时,成公避黄巢乱,由宣城旌德迁柴桑赤乌镇之西土,名大泥坑。四世都押衙昶公,死南唐节。九世管公,居黄塘之源,历四世有仁鉴公之源。宋元间,英杰之士有所建树者,代不乏人,不可不谓之多才。然此亦莫非先人之泽而流光,故其裔之相继,久而益昌也。元末之乱,江州之域,兵革尤惨,仅有孑遗。柯之族,幸不绝如线,仁鉴之裔,惟南舜、南仲、南贵及德勉公后裔者数人存焉。南舜公,讳德元,生子三,长伯祖,次伯文,三伯原。伯文远迁,伯祖之后,今芦田派是也。伯原之后,今肇陈派是也。自南舜公延及七世,子姓之与祭者,千五百人。累万金之产者,不下五十人。以富称且以文鸣,柯氏之盛岂易得哉。本固源深,信有自矣。其宗谱宋季传自维烈,元贞间续于士敬。士敬,德勉派,元末多散于兵,惟南舜公神赐佳城,日炽日盛。弘治兴刚,正德间日新,岁岁续书,记录名字,成一大帙,众阅之久,亦且坏矣。且子姓未得一见者亦有之。
兹特上溯其本源,下详其支派,合南仲、南贵远近之族,集为谱牒,刻诸梓以永其传,俾家各一册,凡子姓者,咸得观之,庶其睹一本之相传。思尔祖望于后人之亲睦者,较之身望于己子孙之亲睦,其心一也。已之子孙,其也有不相睦者,己之心必不安也。使尔祖之祖之子姓不相亲睦,祖之心宜自安耶!以已之心推祖之心,则睦族之大义自知所重矣,岂有秦越视其族人者乎?是谱之修,诚不得谓无所补也。其修谱条目备载凡例,不赘云。
明嘉靖三十年辛亥孟冬古江州赤山王浙拜书
《中华柯氏大成宗谱》柯贵善 摘录
河南柯氏支系谱序
清光绪己卯三修谱序(一)
古语:“不登泰岱,不知山高;不涉沧海,不知水深。”不观谱图,不知根源。则谱之由来,所以承先启后,敬宗收族者也。且谱有众美:一列世系,溯源本也;二厘昭穆,别尊卑也;三录婚姻,辨族类也;四志卒葬,惧终追远也;五举迁徙,晰离合也;五举迁徙,晰离合也;六载庙社宗堂,著祭祀也;七详传赞箴铭,表旌别也。谱之修厥为巨哉!
我族来自江西,卜居河南。道光初年,合祯祥公嫡支,修有永清宗谱,迄今五十余载,历经兵燹瘟荒,人丁零落,云散风流。既不能统宗而广续,又不能遍察而分列,江河二南间,大抵皆然。夫盛久而后衰,家道之循环也;合久而后分,人事之变迁也。时势所迫,不得已而为支修。幸叨祖宗默佑,宗谱犹存。从前之世系脉脉可寻,以后之支分绳绳堪继,知前人备极苦心,留此成局,乘此续纂,庶可申报本追远之念,亦可抒继志述事之怀。故仅即祯祥公支下迁居河南商邑,族众议及重修谋之,族人皆翕然响应,亦可见人心之所同,布景降本厚族之法良而意美,至无穷也。因鸠工庀材,争先赴节,共襄厥成,备载实录,派别详明,原有叙,支派有分,使同吾祖者绵有以联其本支而深其恩爱,且俾后之观是谱者,了如指掌。庶孝弟之思,由之以笃。北殆昆仑,星宿之源本欤!
光绪五年岁次己卯孟 秋月 谷旦
裔孙增生效先谨撰
福建柯氏支系谱序
明洪武癸丑柯氏重修族谱序(1373年)
柯氏肯堂记云:柯氏之先,出于吴公子柯卢。后子孙有以王父字为姓者,其来久矣。闽中地不载春秋,其隶于吴越,亦审矣。闽之泉郡晋江水沟头,有柯公讳宝者,昆季五人,公析居莆田县武盛里西山古楼兜之地,遂家焉。今后屋宇基址,子孙犹有居者。公家莆田时,乃石晋天福元年、后唐靖泰三年、闽王昶通文元年(936年),距今四百十余年矣。公生二子五孙,其少孙述公,登皇宋刘晖榜进士 ,历官龙图阁直学士 ,今泉学宫祀焉。由是莆田武盛之柯遂为著姓,孙枝繁衍。至五代祖讳瑛者,田业增广,乡人号为万石翁,遂将所地业创为上。生院公,院生三子,迁乔卜居。长曰昱,居莆之安乐里筑浦。次曰愈,居黄石沈浦。三曰念,居莆城之留桥。厥后三房昌盛显达,世有闻人,而筑浦为尤著。筑浦之祖讳新之,由选举为海丰知县,讳岳由科第为两淮运干,讳进德由进士为归善知县。继是而往,特奏正奏部监州县职曹丞尉,请举补学者,殆与皇宋相为隆替,盖亦书泽之不朽欤。逮世变为元九千余载,虽书泽未?,而士风不兢,故皆沉晦于时,栖迟于衡门之下。方今中华再复,文运重兴,但以公职严密,仕途繁重,门户奔走之不暇,子孙业儒之气衰,族姓理家之道消。噫夫!祖宗创业之不易,世代保守之维艰,阅是谱者,可不勖哉?可不勉哉?
明洪武癸丑岁正月吉日
兴化府儒学训导十五世孙钦书
明洪武三十五年温陵南塘
柯氏始修族谱序(1402年)
族之有谱,何也?仁人孝子以为人皆本祖之自出,故谱以别乎宗之所由分,以序昭穆,以别亲疏也。而凡天下之同是姓者,皆其族也。皆其族而或视之如途人者,谱牒废而情疏也。是故圣人制礼,因情而为之服,以辨亲疏。然服自衰降而之缌,仅五年耳。自高祖而上,则亲尽而无服;虽亲尽无服,犹其族也。犹其祖而不知以尊之,犹其族而不知以亲之,岂人之情哉?然亲有尽,而昭之序无尽;服虽无,而宗族之义不可无。所以仁人孝子,不敢一日忘其所自,必推原本始以原宗亲,溯流求源,由本达支,俾后之子孙咸知所自,各务奋励,以序天常,尊尊而亲亲,长长而幼幼,庶几上可以追远
始,下可以敦薄夫,此谱之所以不容於不作也。温陵柯得朋氏有见如此,乃亲谱其族。自八世以下,至於三从兄弟,暨无服之亲,咸
纪其宗之由,以明水木同一本源之义,而昭穆之序,亲疏之辨,历历可观。虽亲尽无服,绝亦不至视之如途人矣。斯非仁人孝子之心乎?故不揣芜陋,推原其说,以表其用心之仁云。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朔日平乐府教授徐演撰
齐府典宝迪功郎郑兴书
永春灵地柯氏旧谱序
吾祖乃河南省光州府固始县人也,自唐朝,移来桃源(永春)和平里,继而弃此地,移入九十都卓埔乡桃源之西,逹里之东,地名田内及石码聚族而处,至我述公,登宋嘉祐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朝议大夫,崇祀乡贤,葬在本乡凤头山背,甲山庚向,达理岩峰兄弟四人,逑公、迪公亦相继登第,由是族繁地窄,有择乔漳州者有择乔温陵晋江者,南安者有择乔兴化者,后又移居大田者,德化者及福州三山驿者,散处不一而晋江尤盛。
我祖应清公,又自晋江南塘移入永春灵地,守顾祖坟,兹虽未能光扬祖德,特纪其本源,以为子孙知所自焉。
大明嘉靖元年春王正月 吉旦
孙发宁薰沐谨记
晋江柯姓,是分布在晋江的罗山的塘市、上郭、林口、缺塘;磁灶的官前、下坂、湖头;安海;英林的下柯坑、柯村、沪厝垵、下伍堡、加排、埭边;内坑的东村、丘厝;东石的柯村、潘山;还有青阳等。人口共12000多人。
历史上柯姓的名人有谁?
本文2023-09-22 01:10:3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