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地辈分表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6浏览:2收藏

郑氏地辈分表,第1张

郑氏地辈分表

 郑氏地辈分表,一般来说人们对好听又特别的名字往往多几分留意,都说好名字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因此家长们在取名时要特别注意每个字组合搭配后的寓意好不好,以及与姓氏和音律是否协调,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郑氏地辈分表。

郑氏地辈分表1

  郑氏每个地方的字辈都不一样,具体如下:

  1、 福建泉州惠安:兴隆知祖德显达念君恩复回同一派攀举陟龙门。

  2、 福建泉州安溪:煌观先祖基尊显受恩怡仰奉丹书赐芳声远代期。

  3、 重庆大足:永世长朝惜文兴大国昌天才开周泰宗明万代发。

  4、 湖北十堰:德建明兴顺道隆华日昌。

  5、 湖北广水:文章华国申名远忠厚传家世代长。

  6、 四川凉山:赢征思虎国山经朝万天永在成加显首本后循环。

  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郑姓大约有75万人,约占中国人口的097%,排在第二十位。福建为郑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郑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河南、浙江三省,这三省郑姓占郑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江苏、广东、江西、湖北等。中国郑姓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豫鄂两块郑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郑姓大约有1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21%,排在第十五位。浙江为郑姓第一大省,约占郑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仍集中于浙江、江西、福建,这三省郑姓大约占郑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苏、安徽等。中国郑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迁移,以浙江为中心的郑姓聚集区开始形成。

 当代郑姓人口分布频率,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浙东,每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5人以上。其次在浙江大部、福建北部、江西东部、安徽中部、江苏中部、上海、吉林,每平方公里的人口达到27-45人。密度最高的(27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9%,郑姓人口大约181万;09-27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16%。

 郑姓人口大约608万;不足09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25%,郑姓人口大约148万。郑姓在浙江、福建、台湾,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上,这部分高比例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总面积的28%;在广东东部、湖南北部、赣鄂豫皖苏五省、山东南部、四川大部、贵州北部、陕西南部。

 内蒙古中部、陕甘宁北部、东北三省,郑姓人口比例通常在05%-15%,其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总面积的349%;其他广大地区,郑姓人口比例不足05%,其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总面积的623%,其中人口比例在01%以下的部分占国土面积的25%。

郑氏地辈分表2

  郑姓辈分表二十六字辈分如下:

 1、浙江常山郑氏字辈:朝廷庆昌明人崇尚敦行嘉猷傅贤哲光大起家声孝友恭俭让智仁圣义和元亨利贞复康宁福寿延。

 2、浙江温岭石塘其中之一:兴隆知祖德,显达念君恩,佐命登台辅,东官贤子孙。

 3、湖北广水郑氏字辈:文章华国申名远忠厚传家世代长。

 4、入川新议字辈:帝子世代昌,龙光永有常,传家存敬信,治国本文章,仁义朝廷尚,功名学士扬。

 5、祭用蒸尝仰酬祖德礼循昭穆克,序人伦文章绵世泽家国庆绥安。

 1、大宗正名:信饶沙溪郑氏堂房:高、明、观、元、亨、利、贞、甲、乙;行派 :敬、恭、让、惟、得、福、文;行、忠、信、皆、式、谷、振;起、英、贤。

 2、各位宗亲大家好,为了更好地帮助各地郑氏宗亲寻根问祖,中国家谱编印中心决定面向全国征集郑氏家谱信息,包括郑氏家谱、字辈、名人、祠堂等信息。

 3、郑氏家谱字辈排序汇编 福 建 厦 门 翔 安 郑 坂 字 辈 :秉 尚 钦 魁 ;守 邦 天 熙 ;隆 超 我 宗 ; 国朝推康; 紫金永授; 闽山秀苍 福建泉州惠安小蔗乡 郑氏字辈: “兴隆知祖德显。郑氏辈分排列郑氏家谱辈分排序建厦门翔安郑坂字辈:秉尚钦魁;守邦天熙;隆超我宗;国朝推康;紫金永授;闽山秀苍。

郑氏地辈分表3

  一、郑姓起名规则:

 1、姓名应恰当地配合本人的生辰八字。取名前应对生辰八字进行推算,找出命运中的喜用神(对命主有利的五行),通过姓名对命运加以补救。

 2、姓名应有吉利的数理意义。姓名好坏不在字义,而在数理,因为叫“豪杰”的人并不见得就是豪杰,叫“富贵”的人并不见得就富贵,取名就要做到数理“吉”,至少也应该“半吉”。

 3、给郑姓女孩子取名应避开女性孤独运的数理,以免造成婚姻方面的不幸。如果取一好名,还能减轻先天八字中婚姻方面不良信息的影响。

 4、给郑姓宝宝取名要做到“六忌一便于”。六忌:一忌太易重名,二忌不辨性别,三忌谐音不雅,四忌充满稚气,五忌花枝招展,六忌一字多音;一便于:便于书写和认读,避免太生僻的字。为了尽可能避免重名,我们建议少取单字名,多取双字名,甚至三字名也可。

 5、字形要均衡和谐,声调要雅韵动听,寓意要丰富简洁。

  二、好听的郑姓男孩名字:

 郑小光 小,本义指细;微。也指年幼的,排行最末的;还可以做谦词。用作人名多指小巧、可爱、平易近人之意。光,光字的含义较多,作人名时多取用其光荣、明亮、荣耀、辉煌之义。

 郑佑生 佑,保护;右助。生,表示能生根发芽,有好景。产生,发生。象征出现,生财。意为生长、旺盛。

 郑辉仪 辉,辉字的意思是指闪耀的光彩、光辉,也有光彩照人、辉煌无比之义。用作人名时,主要是表示一种期望,即希望使用这一名字的人能够在人生旅途上焕发出自己的光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仪,仪字的含义较多,主要指礼节、仪式、礼物、法度、仪器、向往等。当表示与人有关的意义时,则指容貌和举止。

 郑振有 振,振字的含义主要有开放、发放、振作、奋起、挥动、摇动等,常用名字有振择、振武、振华、振邦、振国、振华、振镛、振羽、振勋等。有,有字的本义是具有或拥有,取名时使用有字,主要是作修饰词用,表示期望在某些方面有所收获。

 郑晶趁 晶,晶字原是水晶的简称,后来又引申指明净,纯洁,清澈,如常见成语“晶莹澄澈”等都有此义。趁,本义指追逐,后也有顺便,乘机会等含义。

 郑知宇 知,知字的含义较多,主要有知道、了解、知识、见解、交好、相契、优遇、知邀、表现、执掌等。另外,读作zhi时,又与“智”宇相同,表示智力、省江等。人名用知字,主要是取用其知识、见解、表现等意义。宇,宇字的本义是指房屋的边檐,后也指房屋或边境界限、空间,以及形容人的风度等。

 郑又木 又,再,更,〈表〉重复或继续。加重语气,更进一层。木,指木料,砍下的成材的树。

 郑宏森 宏,宏字的主要含义是表示广大和广博。如《周礼·考工记》:“其声大而宏。”陆机《吊魏武帝文》:“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齐晖。”上述两个宏字,一指声音巨大,一指功德广博,分别代表了宏字的两种基本含义。森,本义是指树木丛生的现象,后也形容其他事物的众多、茂盛或森严,幽暗。作人名时,主要是取其茂盛、众多之义。

郑姓辈分表二十六字辈分:祭用蒸尝仰酬祖德礼循昭穆克,序人伦文章绵世泽家国庆绥安。

郑姓的来源很简单,也来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我国很多姓的第一世祖是有封国的,往往这个姓也就是他们祖先的封国名,郑国也不例外,郑姓就来自于第一代郑国国君郑桓公。

其他字辈:

浙江常山郑氏字辈:朝廷庆昌明人崇尚敦行嘉猷傅贤哲光大起家声孝友恭俭让智仁圣义和元亨利贞复康宁福寿延。

浙江温岭石塘其中之一:兴隆知祖德,显达念君恩,佐命登台辅,东官贤子孙。

湖北广水郑氏字辈:文章华国申名远忠厚传家世代长。

入川新议字辈:帝子世代昌,龙光永有常,传家存敬信,治国本文章,仁义朝廷尚,功名学士扬。

源流-四川郑氏

先秦时期郑国灭亡一支郑姓进入四川

战国时,郑国被韩国灭掉,郑国遗民以国为姓,散迁到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有的开始进入四川。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失,最早迁到四川的郑姓人究竟居住在什么地方,如今已无法考证。但根据德阳一支郑姓的家谱记载,他们是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中的郑国(郑邦,字子徒)后裔。

当时影响较大的一支郑姓,是迁居在陈、宋之间的南里君郑鲁家族。郑鲁的儿子郑琚,在魏国当上了大夫。郑琚的儿子郑无悔,是魏国的新筑大夫。郑无悔的儿子郑安平,最初为魏国效力,后来带着范雎投奔秦国,被封为关内侯、大将军。郑安平带着秦军与赵国交战,被困降赵,被封为武阳君。

郑安平的儿子郑徽,没有跟着父亲降赵,回到魏国继续做官。郑徽的大儿子郑昌,最开始是秦国吴县县令,后来跟随项羽起兵讨秦,被封为韩王,驻守荥阳。刘邦建立汉朝后,派韩信攻打荥阳,郑昌降汉。

还有一支是留在荥阳的郑宙家族。韩国灭掉郑国后,为安定郑国遗民的民心,封郑宙的儿子郑据为践土君(嚣阳君)。因郑武公的陵墓在嚣山(今河南广武山一带),就把嚣山之阳(南边)的荒僻土地封给郑据,叫他去守祭郑武公的陵墓。

秦汉时期西汉末年广汉郑躬发动起义

这一时期,中国迎来大一统,社会较为稳定,郑姓家族经过多年蓄势后,文功武治大爆发,达到鼎盛阶段,进入名门望族时期,以中原为中心,向四周播迁。

郑昌归顺刘邦后,为刘邦统一江山立下大功。郑昌的孙子郑当时,汉景帝时官任太子舍人,汉武帝时历任济南太守、江都相、右内史、大司农,位列九卿,被人尊称为郑庄。

晚年的郑当时遭受了一次大灾难。在推举贤士时,因听信他人谗言而出现失误,被人弹劾治罪。家人通过关系把他赎买出来,但丢了官职,成为平民。不久后,他又被重新起用,出任汝南太守。在任期间,郑当时病故,家里没钱,办丧事都是靠亲朋好友接济。

进入东汉后,郑当时的后裔郑兴,官任靖南将军,是著名的经学家。郑兴的儿子郑众,官任大司农,出使匈奴,因有效地维护了汉朝尊严,官拜中郎将。不仅如此,郑众还承传父业,工作之余潜心研究经学,成为著名的经学家。

在经学方面,郑兴、郑众算是了不起的人物,但郑姓家族在东汉末年又出了一个在经学研究方面更牛的人,叫郑玄。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如果能一辈子钻研一部经书,就算是很了不起了。郑玄钻研并注释过的经书有《易》《诗》《书》《礼记》《论语》《孝经》《尚书》等,学术贡献令人瞠目结舌,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郑姓有个堂号叫博经堂,就出自郑玄。因郑玄在经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后人把经学称为郑学。

西汉汉成帝鸿嘉3年(公元前18年),四川广汉(今金堂东南)人郑躬,带领60多人发动起义。他们攻打官府,释放囚犯,抢夺武器。郑躬自称山君,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到到上万人,接连攻占了4个县,广汉太守对此毫无办法。

义军以山为营,据险而守,与官兵对峙了一年时间。汉成帝大为恼怒,罢免了丞相薜宣,任命孙宝为益州刺史,河东都尉赵护为广汉太守,征调广汉郡、蜀郡官兵3万人前往镇压。官军采用又打又拉、软硬兼施的办法,一方面由孙宝到义军大营,游说郑躬投降;另一面由赵护带兵猛攻。一个月后,义军被镇压,郑躬被杀。

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名门富贵满门无比显赫

这一时期,郑姓继续显赫。在秦汉时期郑姓家族文功武治的基础上,郑姓人以郑当时的后裔为主干,继续向前大力发展,使郑姓成为天下著名的族姓之一。

三国时期,跟随孙策起兵的沛郡(今安徽宿州)郑姓大家族中的郑札、郑胄、郑丰祖,成为孙吴政权的名臣。这支郑姓中的郑庠,曾任吴国车骑长史、平难将军。西晋时,出任东安太守,镇守丹阳(今江苏江宁)。

郑庠的后代,因为做官,开始南迁。郑庠的二儿子郑昭当上了龙骧将军,被封为开国侯,率兵进入福建,被福建郑姓人奉为入闽始祖。如今,福建闽东、莆田、仙游的南湖系、夹漈系郑姓,都是郑昭的后裔。清朝著名的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郑板桥),是南湖郑氏的后裔。

在郑当时一脉的郑姓人中,每一代几乎都有人在朝廷为官。后燕时,郑豁任太子少傅,郑豁有4个孙子:郑涛、郑晔、郑简、郑恬。郑涛跟随北魏武帝西征到甘肃定居,成为西祖;郑晔是北魏的建武将军,被封南洋公,住在古荥阳(今河南郑州古荥镇),成为北祖;郑简定居京县(今河南荥阳京襄城),成为南祖;郑恬定居大索(今河南荥阳),成为中祖。他们是郑姓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郑氏四祖”。

经过10多代人的生息繁衍,北祖郑姓发展最大,子孙官位显赫,人丁兴旺。其次是南祖郑姓,中祖郑姓发展到第6代时家道中落,后来又复兴。

495年,北魏孝文帝勘定族姓,确立门阀制度。鲜卑族的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姓,为一等士族,汉族一等士族,是四大“最高门”。由于北祖郑晔的孙子郑羲历任翰林侍讲学士、秘书监,在北魏很是显贵,所以,由郑羲代表的荥阳郑氏光荣入选,其他三大名门望族是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和太原王氏。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西昌县令郑回后裔当上国王

这个时期的郑姓,是荥阳郑姓的天下,可谓出尽了风头,羡煞他人。

北周时期,郑羲的后裔郑译,任内史上大夫。他有个关系非常亲密的同事哥们,叫杨坚。北周宣帝病死后,郑译极力推荐杨坚辅政。杨坚建立隋朝,没有忘记郑译这个好伙伴。郑译成了隋朝开国元勋,官至上柱国、岐州刺史,被封为沛国公。

唐太宗时期,门阀观念还比较浓厚。贞观12年(638年),唐太宗叫吏部尚书高士廉撰写《氏族志》,分定姓氏高下尊卑,在原有的崔、卢、郑、王四大名门望族的基础上,把李姓加进去,形成了李、崔、卢、郑、王五大姓。五大姓坚持族望观念,耻于与他姓为婚。

武则天时,开始推行打压大族政策,五大姓的政治地位受到抑制。此路不通,自然还有别的路可走。郑姓一向以文功武治著称,郑姓人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在当时的科举制度下,优势尽显。

从唐高宗上元2年(675年)郑益考中状元开始,到唐朝灭亡的200年间,郑姓家族一共出了9个宰相、6个状元、8个驸马、22个进士,获得了“郑半朝”的美誉。另有资料显示,唐朝不止9个郑姓宰相,还有4个:郑肃、郑涯、郑綮和郑昌图。

唐玄宗天宝年间,西泸(今四川西昌)县令叫郑回。安史之乱时,南诏王国攻陷巂州(治所在今西昌),郑回被俘虏。南诏国王阁逻凤发现他很有学识,委任他为王室教师。

异牟寻即位后,任命郑回为南诏清平官(相当于宰相)。郑回积极推进南诏汉化,主张仿效唐朝,促使南诏与唐朝恢复双边友好关系。794年,异牟寻对唐朝派来的使臣发誓,南诏全部部落从此“归附汉朝(唐朝)”。

郑回死后,他的儿子及后裔世代成为南诏的清平官。郑回的第七世孙郑买嗣,在897年指使杨登杀死南诏王隆舜。902年,郑买嗣干脆灭掉南诏,自立为王,建立大长和国,统治着今云南及四川、贵州的大部分地区,郑姓人首次当上了国王。好景不长,大长和国只传了3代人,就因内乱亡国,仅存26年。

唐高宗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奉命进入福建镇守被困,陈敏、陈敷率领中州58姓军校入闽相救。其幕僚中有个叫郑时中的人,后来留在福建,后世子孙众多。

唐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当时的宰相郑畋的三儿子郑可远,被挟裹其中,举族相随,担任别将。一路上,家族中的老弱病残被遗散,只得就地定居,现在福建长汀、龙岩、武平、上杭等地的郑姓,大多是遗散郑姓人的后裔。

后来,郑可远带着族人在武荣州(今福建晋江)屯垦。再后来,郑可远辞官先是隐居在福建吴田,后移到姜莲,改名为凤山。郑可远的曾孙郑懋告老还乡后住在大鹏山之阳,所以这支郑姓又叫鹏翔(阳)郑氏。明朝末年,台湾的郑家军曾两次到福建招兵,不少郑姓人随军去了台湾,后来定居在台湾淡水、漳化、竹堑、罗汉门等地。

在郑姓的宰相中,最为有名的当属郑畋。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郑畋任凤翔节度使。黄巢义军攻入长安后,唐僖宗逃往四川,郑畋招集散兵,抵抗义军。后来,部将李昌言发动兵变,把郑畋赶走,唐僖宗让郑畋到成都去主持军务。唐僖宗回到长安后,郑畋因被排挤,没有跟着回去,而是到时任彭州刺史的大儿子郑凝绩那里养老,结束仕途生涯。

宋元时期成都人郑少微有文采名气大

宋元时期,郑姓仍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如今大家非常熟悉的《百家姓》,是北宋时编撰而成的,姓氏的排列,不像现在以人口多少为标准,而是按当时姓氏的政治地位高低而成的。从第一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我们可以发现,郑姓在当时的历史地位非常高。

宋朝时,郑姓大约有75万人,人口总数位居第20位,福建是郑姓第一大省,占郑姓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大约有1875万人。郑姓人口较多的其他省份有河南、浙江、江苏、广东、江西、湖北,四川人口较少。

在两宋期间,郑姓名人和家族不断冒出来。特别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郑姓人,相继出了郑伯熊、郑伯英、郑伯莫、郑伯海、郑伯谦等而名扬天下。南宋初年,他们的学问曾被称为正统学派,也就是郑氏景望学派,又叫永嘉学派。

在学术贡献上,南宋的郑樵是一个猛人。郑樵是福建莆田人,因长期住在夹漈山,世称夹漈先生。他出身书香门第,最爱的事是看书,想尽各种办法看书,立志要读尽古今书籍、精通《六经》和诸子百家学术。金兵攻进北宋都城后,把图书馆里的书都抢走了。郑樵决定以布衣学者的身份,为南宋朝廷写一部集天下图书为一书的鸿篇巨制《通史》。

他从30岁左右开始写《通史》,冒着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到54岁那年,写出了长达200卷、600多万字的史学巨著《通志》初稿。郑樵一生的著述多达84种,大部分都不见了,现在只有《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和一些零散文章留下来。

北宋时,成都人郑少微在元佑3年(1088年)考中进士。郑少微富有文采,由此很有名气。政和年间,曾任德阳知府。他的作品大都遗失,《全宋词》里收录有《鹧鸪天》《朝天子》两首词。

“天下郑氏出荥阳”,四川也不例外,只要是汉族郑氏源头都在荥阳。郑氏发展出很多支脉,但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失,最早迁到四川的郑姓人究竟居住在什么地方,如今已无法考证。就目前而言四川郑氏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战国、秦汉时期入蜀的,比如根据德阳一支郑姓的家谱记载,他们是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中的郑国(郑邦,字子徒)后裔。另一部分是明、清时期进入蜀地的,特别是所谓“湖广填四川”的部分,他们大部分由闽、粤地区而来,可追溯的源头在福建蒲田。

以大宗正名为例:高、明、观、元、亨、利、贞、甲、乙、敬、恭、让、惟、得、福、文、行、忠、信、皆、式、谷、振、起。

郑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姜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周朝的郑桓公为姬姓郑氏得姓始祖。郑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七位。

一、福建泉州惠安小蔗乡郑氏字辈:“兴隆知祖德显达念君恩复回同一派攀举陟龙门”。

二、福建泉州安溪新康里郑氏字辈:

1、名派:“煌观先祖基尊显受恩怡仰奉丹书赐芳声远代期”;

2、字派:“荣华耀彩照古今蔚起英豪应瑞时克绍葆封光世德联科发甲步天地”。

三、福建周宁浦源郑氏字辈:“礼孝传家道存忠振国维”。

四、福建漳州郑氏字辈:“文化诗简镇边疆永配乾坤白天然”。

五、福建永春郑氏字辈:“常文恒洪思乔启荣振月宣尔美奕世庆绥犹”。

郑氏来源:

1、源自子姓。出自商王武丁之子子奠之后,子奠也称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为商朝一方国。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子姓郑国也随之灭亡,周人迁子姓郑人到渭水上游,约在今陕西宝鸡附近。

2、源自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后。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于郑,以统治子姓郑人,史称西郑,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县。周穆王夺西郑为下都,姜姓郑国灭亡。国人姓奠井氏,或为郑井氏,亦即郑氏。

1、福建泉州惠安:兴隆知祖德显达念君恩复回同一派攀举陟龙门。

2、福建泉州安溪:煌观先祖基尊显受恩怡仰奉丹书赐芳声远代期。

3、重庆大足:永世长朝惜文兴大国昌天才开周泰宗明万代发。

4、湖北十堰:德建明兴顺道隆华日昌。

5、湖北广水:文章华国申名远忠厚传家世代长。

6、四川凉山:赢征思虎国山经朝万天永在成加显首本后循环。

郑氏名人:

1、郑旦

郑旦,春秋末期越国美人。出生于越国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居浣纱溪东。美艳绝伦

越王勾践自吴归越,卧薪尝胆,誓灭吴国。郑旦与西施同被选为进献吴国的八个美人中的一员,在越教授以礼仪,习以歌舞,用以迷惑吴王夫差。郑旦精通舞技,容貌堪比西施,与西施有“浣纱双姝”之称。

2、郑国

郑国,战国时期韩国卓越的水利专家,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人。郑国曾任韩国管理水利事务的水工(官名),参与过治理荥泽水患以及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后来被韩王派去秦国修建水利工事,从而“疲秦”,而郑国渠修建之后,关中成为天下粮仓,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

虽然郑国作为间谍不成功,但是作为一名卓越的水利专家,治理水患,改变了关中农业区的面貌,使八百里秦川成为富饶之乡。郑国渠和都江堰、灵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1、郑氏家谱辈分排名:

  福建泉州惠安 兴隆知祖德显达念君恩复回同一派攀举陟龙门

  福建泉州安溪 煌观先祖基尊显受恩怡仰奉丹书赐芳声远代期

  重庆大足 永世长朝惜文兴大国昌天才开周泰宗明万代发

  湖北十堰 德建明兴顺道隆华日昌

  湖北广水 文章华国申名远忠厚传家世代长

  四川凉山 赢征思虎国山经朝万天永在成加显首本后循环

  2、郑姓,中文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姜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周朝的郑桓公为得姓始祖。郑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七位。至2006年,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按人口排序,郑姓在中国大陆为第二十一大姓(在台湾地区是第十二大姓)。大陆郑姓人口约为936万,约占大陆总人口的078%。

郑氏地辈分表

郑氏地辈分表  郑氏地辈分表,一般来说人们对好听又特别的名字往往多几分留意,都说好名字会影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